实施效益

2024-09-26

实施效益(精选12篇)

实施效益 篇1

新课标初中英语教学是一种互动、合作的英语教学,它要求生生合作、师生合作,真正做到以学生发展为本,通过互动凸显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及发散思维的能力。在教学中,要使学生真正掌握和熟练使用英语,唯一的途径就是大量的交际性的实践。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尤其是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过程中,碰到了不少困难。笔者制作了深入的调查问卷。调查结果显示:

1.学习小组的组建不够合理

调查显示,70%以上的学生对于教师的小组划分的满意度较低,12%的学生虽然对目前小组划分感觉尚可,但仍希望能更换小组,与更多同学交流。可见在小组组建时教师没有进行合理的分配,在很大程度上破坏了学生对小组合作学习的兴趣,并影响了学习效果。

2.学习目标不明确

调查发现,48%的学生感觉在合作学习时经常搞不清老师让自己所在小组做什么,55%的学生经常搞不清自己应该在小组里做些什么,可想而知最后的结果必然是小组合作没有达到预先设定的目标,教师也没能够完成课堂教学任务。

3.反馈不及时,评价不合理

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在不断的激发中得到保持和强化的。从调查中笔者发现学生对合作学习兴趣的降低与教师对于小组及个人没能做出及时并且合理的评价有着密切的关系。

以上三个问题较为典型,也是关键所在,笔者对此进行了思考和探索,形成了以下几个策略。

一、积极的互赖策略与责任制策略

1.积极的相互依赖策略

积极的互赖关系是英语课堂合作学习最主要的构成因素,是合作学习的核心。如果在小组合作中,每一个学生的收获都是整个小组的收获,小组的成绩取决于全体组员的共同努力,这样可以化竞争为合作。此外,合作学习中,学生之间形成的互相帮助、互相鼓励以及学习材料共享、学习目标积极互赖等关系,使之成为一个整体,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动机,充分调动了学生共同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2.责任制策略

合作学习时小组每位成员都有自己的任务,教师在布置任务时既要让小组成员之间存在积极的相互依赖关系,又必须强调个人在小组合作时的责任感。

如在初中英语新目标八年级下册Unit 9Disneyland这一课中,我布置了四人小组的合作学习任务:课前要求收集资料,包括Disneyland的历史由来、Disney动画、Disney歌曲和公园特色,小组中每个学生负责一个方面;课堂中要求小组中每位同学把自己收集到的资料与其他同学的资料进行整合,以这四个方面来介绍Disneyland,展示时小组中的每位同学须就其准备的资料用英语介绍(3句以上),而整个小组的介绍须有一定的整体性和连贯性;展示结束后给整个小组作一个评价。在这个活动的过程中,小组总的任务目标是一起介绍Disneyland,但是介绍的内容来自于小组内每位成员的资料,这就使得小组任务的完成依赖于每个小组成员的努力,首先是分工收集资料,然后须对本组的介绍进行统一,需要团队进行讨论和整合,而不是简单的各自完成汇报任务。课后小组长记录小组各成员的参与情况并让其签字确认,既让教师了解了每位学生在小组内的学习情况,也让学生了解自己在小组内到底做了哪些贡献,责任是否到位。

二、活动评价策略

传统的评价是把是否“成功”作为衡量学生优劣的唯一标准,只有少数学生获得分数意义上的成功,大部分学生则注定是学习的失败者。这显然脱离了大多数学生的实际,也不利于大多数学生的发展。合作学习的评价观给现代教育带来崭新的理念。笔者认为在具体操作中,英语课堂合作可以采用“团体分”和“个人分”相结合的方式。所谓团体分,指整个小组合作完成任务后的得分,这个得分既是小组的得分,也是每个小组成员的得分,成为学生合作学习成绩的一个部分;另一个部分则是“个人分”,个人分与团体分有密切关系,个人分是把小组本次活动获得的团体分按照每位成员在小组内的表现进行分配,这个分配可以采取小组内评价的方式;然后把团体分与个人分相加,结果即是各学生一次活动中得到的最终分数。比如这次活动中第一小组表现不错,团体分获得了满分10分,组内有5位成员A、B、C、D、E,每位同学都付出了各自的努力,则每位同学可以分得个人分为2分,那么每位同学的总分即为12分。当然,如果有同学没有完成自己的任务,可以减少他的个人分,那么这位同学的总分可能为11分。这样我们既可以对每个小组进行评价和比较,也把个人表现体现出来了,能更好地鼓励学生积极地去完成合作任务。

合作学习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模式,它适应当今的教学潮流,并成为最主要的学习方式之一;它也符合当今社会的要求,对于推进素质教育,全面培养学生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因此教师应该深入钻研教材,洞悉每节课的教学任务、教学目标和学习方式等多方面的问题,多设计适于合作学习的活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实施效益 篇2

一、深入学习、全员发动、提高认识,为实施岗位效益工程创设出良好的舆论氛围

岗位效益工程是以岗位标准为基础,以岗位管理为手段,以岗位效益为目标的企业微观的系统管理活动。开展岗位效益工程旨在体现“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精雕细刻的工作作风,质量第一的效益观念。使学校工作程序化、制度化、规范化,做到“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人负责、凡事有监督检查、凡事有落实回音”。遵循“岗位选人”的用人原则和“按劳取酬”的分配原则,最大限度地调动全员工作积极性,建立起精干高效的教职工队伍,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提高办学效益。

新村2003[16]号文件下发后,学校领导班子首先进行了深入的学习、分析和思考,我们感到这几年,济东中学在内部管理制度上有过不少改革,虽然对教学质量的提高起过一定的作用,但终因观念陈旧、方法脱节、没有外部大环境的支持,出现了“收入分配拉不开,岗位竞争摆不平,目标考核走过潮的换汤不换药式的改革,很多措施在触及教师根本利益时,不敢也不愿动真格的,而是采取息事宁人的办法找平衡,致使很多改革流于形式、无果而终。归根结底是没有形成一整套科学合理的改革机制。

现在从全国的大形势、到兖矿的小气候,都在推动管理体制的改革。可以说目前不存在改不改的问题,而是改的快慢和怎么改的问题,物业公司和济东新村正是在这一形势下,推出岗位效益工程的。这种“以岗定员”、“按岗取酬”,向岗位要质量、要效益的改革,有效地破除了旧的用人制度和分配制度,树立了“人本化”的管理理念,充分挖掘了岗位效益,激活了岗位主体,抓住了改革的“牛鼻子”。我们认真学习”岗位效益工程“的内涵、目标和原则,通过各种途径向广大教职工宣讲,帮助大家更新观念,树立“岗位靠竞争、工作靠能力、分配靠业绩、生存靠自己”的工作理念,并将改革的方案与学校的具体工作结合起来,充分考虑到职工的心里承受力,找准了切入点,拿出了切实可行、大多数职工满意的操作办法,获得了大家的理解和支持,为全面实施岗位效益工程创设了良好的环境。

二、完善岗位岗位职责和评价标准,构建科学有效的岗位绩效评价制度

我们按照“精细化、制度化、人本化、系统化”的管理目标,牢牢把握岗位效益工程的本质内涵,首先对学校各种岗位要素进行了系统分析,充分挖掘岗位潜力,按照各岗位的工作性质、工作内容、工作环境等对每一岗位的职责标准进行了重新界定,赋予了许多符合实际的新内容。本着“精干高效、有利发展”的原则,明确了学校各部门处室的分工和责权范围,消灭了管理盲区,优化组织结构,实行“党群、德育、教学、后勤”四条线管理体制,分别明确由一名副校长领导;合理界定,赋权管理;理顺关系,责权对等,使学校组织机构趋于“扁平化”,减少了管理层次,提高了工作效率。

其次,积极建立科学合理、具有可操作性的岗位绩效评价机制,激发岗位活力,确保岗位效益工程的顺利实施。建立建立科学高效的绩效评价制度,是做好岗位效益工程的关键。我们通过多次的分析论证,根据学校工作实际,按照层次化管理的办法制定了《济东中学教职工业绩考核办法》。根据学校工作按学年计算的特点,我们采取了分阶段考核办法。一是月度考核(侧重于量),主要考核月度工作量、工作态度、劳动纪律。二是学期工作考核(侧重于质)主要考核工作业绩,即期中、期末考试成绩,备课情况和作业批改情况。新村对中学当月考核奖金的80%用于月度考核,20%累计用于学期工作考核。对于兼职人员享受的补贴和有突出贡献的人员奖励由专文执行。这一考核办法贯彻了“固定工资保生活,绩效工资靠成果,奖励工资凭贡献”的原则,为推动岗位绩效与个人收入挂钩的分配制度的最终建立奠定了基矗

三、建立健全保障机制,确保岗位效益工程的顺利实施

为了保障学校岗位效益工程的顺利实施,取得好的效果,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促进学校的工作。我们根据学校的实际,建立以下保障机制。

(一)领导机制

学校成立岗位效益工程领导小组,范恩亮、吉孟涛为组长,张宪领、郝轩山、张强宝为副组长,学校处室负责人、工团组织负责人和年级组长为成员。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学校的岗位工程的检查指导、考核评定和奖惩工作,保证学校岗位工程的顺利进行。学校成立考核办公室,张宪领为主任,教务处、政教处、总务处负责人和年级组长为成员。

(二)监督机制

为了公平公开,增加学校工作的透明度,学校成立岗位效益工程监督协商机制。郝轩山为组长,车间工会成员、班组长和教研组长等为成员。监督检查小组主要检查学校实施方案的落实情况、校务的公开情况以及考核的客观性等。每月向学校领导小组汇报一次。

(三)协商机制

考核是一项复杂的工作,新的情况新的问题层出不穷,我们必须经常了解岗位效益工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做好解释和协商工作化解矛盾。同时利用各种机会把学校的处理意见和解决措施及时向职工反馈,让广大职工了解情况,从而支持学校的工作。为此,学校成立协商反馈小组,组长张强宝,成员包括各处室主任、年级组长。协商,一个季度一次;反馈,一般一个月一次。

(四)宣传机制

为了创造实施岗位效益工程的良好氛围,加大宣传力度和密度,学校成立了宣传发动小组。吉孟涛为组长,冯雪亮为副组长,政教处以及工团负责人为成员。我们利用黑板报、广播和各种会议等,积极宣传上级的精神,宣传学校的改革,增强职工的心理承受力,特别是在集团公司“三转”教育期间,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为工程的不断推进奠定良好的基矗宣传小组及时宣传上级的精神,表扬先进,鞭策后进,促进工作,为学校实施岗位效益工程创造了最佳的环境。

四、实施岗位效益工程带来的可喜变化和存在的问题

济东中学在全面实施岗位效益工程的过程中,始终坚持“公平、公正,效益优先,积极稳妥”的原则,严格考核,及时兑现,激发了大家的工作热情,促进了学校工作的开展,考核工作进展顺利。

1、公正考核,叫职工服气。在做好宣传发动的基础上,我们按照实施方案,对照考核标准对全校职工的工作进行了全面量化。一是职工日常工作量化,二是劳动态度量化。两项分数之和为职工的实际得分。通过实际考核,有的月度最高分104分,最低分为59.5分。按照要求,将量化结果进行公示,接受职工的监督,对职工不明白的问题,进行了解释,让每位职工心服口服。

2、公平兑现,令职工满意。对量化考核的分数,按照新村考核学校奖金的80%,分别对职工进行了兑现,多者拿到112元,少的只拿62元,最大差距50元。这一做法从根本上解决了奖金靠职称,工作靠安排的问题,打破了原来奖金终身制的做法,体现了“能者多劳,多劳多得”的原则,绝大多数教师积极拥护,打心眼里感到满意

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实施效益评价 篇3

关键字:土地整治;土地整治综合效益评价;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中图分类号:F301.2 文献标识码:A DOI 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5.10.012

Abstract: Land consolidation is an important way to improve land use efficiency and land quality. Land consolidation benefit evaluation can ensure the good development of land consolidation, the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odel of Shawan County Song Sheng Temple village land consolidation project performance evaluation, eventually from the three aspects of economy, society and ecology, that Song Sheng Temple village land consolidation benefit.

Key words: land consolidation, land consolidation benefit evaluation,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odel

土地整治是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土地质量的重要途径[1]。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和农村的土地的有限性限制了经济发展,人口多土地少的矛盾日益凸显。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发展就离不开建设,建设就会占用有限的耕地。因此,中国政府提出了“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目标,为完成此目标就需要开源、节流、挖潜,然而这些都离不开土地整治[2]。

土地资源已经成为人们所依赖的物质基础。高速的经济增长离不开土地,经济发展中大量的耕地资源将被建设发展所占用。为更好地贯彻既有粮食又要建设的基本方针,只有深挖土地资源的潜力,开展土地整治项目有利于对于农村建设和耕地保护,更有利于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可持续发展[3]。

随着土地整治项目的大范围开展,土地整治项目效益评价也就显得为重要。土地整治效益评价不仅可以发现项目区土地整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可以为今后土地整治项目建设提供参考依据。如今,我国土地整治效益评价工作开展相对土地整治事业比较滞后,仍存在评价体系不够完善、评价技术过于单一等问题。笔者通过对沙湾县宋圣宫村土地整治项目进行效益评价和实证研究,构建其土地整治项目效益评价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为相近项目的开展提供借鉴。

1 区域概况及指标处理

1.1 区域概况

沙湾县虽地处自治区天山北坡经济发展带中段,交通十分便利,具有明显的地域优势,但全县土地利用率并不高,需进一步开发整治,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强区域经济发展。项目区位于沙湾县金沟河镇,项目区建设规模为160 hm2,现状耕地132.28 hm2,占建设规模的82.67%;农村道路占地4.07 hm2,占建设规模的2.54%;农田水利占地1.16 hm2,占建设规模的0.73%;工业废弃用地16.44 hm2,占建设规模的10.27%。整治后,耕地面积148.68 hm2。

1.2 项目区土地综合整治评价指标的构建

依据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根据宋圣宫村土地整治项目,土地整治综合效益评价体系分为3个层次:目标层土地整治综合效益评价,基准层3个指标是经济效益(Kl)、社会效益(K2)、生态效益(K3),指标层为12个指标,如表1。

1.2.1 指标 权重的确定经过对各位专家填写土地整治效益评价指标体系表比对,请专家对指标的重要性用1~4的标度作出判断,1为重要,依次降低。通过构建判断矩阵和矩阵列规范化,最终计算出矩阵的最大特征向量,经一致性检验后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4](表2)。

1.2.2 土地综合整治评价指标隶属度矩阵的确定 本文隶属度评判标准为对每一个评价指标进行5级的评判,例如农业总产值指标,有优、良、中、较差、差5级评判标准,其中有2位专家作出良的评价,3位专家作出中的评价,则记为[0 0.4 0.6 0 0]的判断矩阵。

在本文隶属度构建过程中,首先将各评价指标定量和定性分析后,根据隶属度评判标准整理成问卷形式发放给专家,请5位专家进行评判标准,最终作出模糊统计分析,计算得到指标的隶属度,建立模糊评价矩阵[5]。

设土地整治前R1为经济效益隶属度矩阵,R2为经社会效益隶属度矩阵,R3为生态效益隶属度矩阵。土地整治后R1,为经济效益隶属度矩阵,R2,为经社会效益隶属度矩阵,R3,为生态效益隶属度矩阵。

经计算得出,项目区经济效益分值为土地整治前62.24分,土地整治后72分,说明该项目的实施在农民增产增收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项目区社会效益评价分值为土地整治前50.84分,土地整治后80.6分,说明土地整治对当地社会效益产生了积极的作用;项目区生态效益评价分值为土地整治前47.96分,土地整治后70.18分,说明土地整治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

2 结 论

通过沙湾县宋圣宫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的实施,笔者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3方面对项目进行综合效益评价,共选取12个指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对沙湾县宋圣宫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实施前后的12个指标对比计算,运用模糊数学模型进行综合效益评价,得出结论如下。

第一,通过土地整治,沙湾县宋圣宫村的经济效益评价分值由整治前的62.24分提高为整治后的72分,社会效益评价分值由整治前的50.84分提高为整治后的80.6分,生态效益评价分值从整治前的47.96分提高为整治后的70.18分。充分说明通过土地整治沙湾县宋圣宫村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有了较大的改善。

第二,通过土地整治项目,对废弃厂区的土地平整,增加了项目区内的耕地面积,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同时,通过对灌溉系统的建设和维护,增大了对水资源的利用,农田防护林的建设,改善了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 王万茂.土地整理的产生、内容和效益[J].中国土地科学,1997,11(S1):62-65.

[2] 吴次芳,费罗成,叶艳妹.土地整治发展的理论视野、理性范式和战略路径[J].经济地理,2011,31(10):1718-1722.

[3] 祁瑶,蒲春玲,陈英杰,等.土地整理综合效益评价研究——以阜康市滋泥泉子镇为例[J].新疆农业科学,2011,48(3):557-564.

[4] 刘洋,谭文兵,陈传波,等.土地整理模糊数学评价模型及其应用[J].农业工程学报,2005,21(Z1):164-166.

[5] 王栋.基于层次分析与模糊综合评价的土地整治项目实施后效益评价——以安定区苏家岔流域基本农田整理项目为例[J].新疆农业科学,2011,48(3):557-564.

[6] 邓李杰,鞠禄娟,李金伟.农村土地整理实施后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技术经济,2007(1):82-83.

[7] 杨红,陈百明,高永,等.城市土地整理理论与实践探析[J].地理科学进展,2005,24(3):50-56.

[8] 秦道堪.论土地开发整理工作[J].企业科技与发展,2008(6):28-29.

[9] 李展,彭补拙.江苏省吴江市土地整理理论与实践研究[J].资源科学,2000,22(3):70-73.

实施课堂追问,优化教学效益 篇4

一、在概念形成时追问,使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在学习数学概念时,教师可以在数学概念的本质处加以设问,并适度追问,帮助学生排除一些非本质因素的干扰,引导学生透过问题的表象找出其中的数学本质,理解概念的根本内涵,这不仅能强化数学概念教学,也能在“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中加深学生数学思维的深刻性。

例如,在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的教学中:

师:你能利用以前有关图形的计算面积的公式和方法来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吗?

生:可以转换成长方形(在此基础上,学生以自我探究的形式进行剪拼,并记录下相关数据)。

师:比较表格中的数据,你有什么发现?原来的平行四边形与拼出来的长方形在面积上,你认为改变了没有?

生:长方形的长与平行四边形的底相等,长方形的宽与平行四边形的高相等。所以面积应该没有变化。

师:长乘以宽是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那么,你能根据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吗?

生:底乘高。

在这一过程中,笔者以一步步的追问引导学生的思维逐步走向深刻,在推导过程中,学生对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同时也能引导学生感受数学的思想与方法。

二、在动手操作中追问,使学生动中学,学中做

数学内容本就高度抽象,“做中学,学中做”作为一种实践活动,在群体交互作用中强化学习的探究性、体验性,此时,教师可以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并把握操作契机适时追问,再次引导学生积极思维,真正变“讲数学”为“做数学”。

以“板块平移的规律”一课的教学片段为例:放暑假了,壮壮妈妈带上壮壮一起去天地影城看电影,放映厅每排座位有10个,如果壮壮要和他妈妈选两张相邻的座位,那么他们一共有几种选法?

在理解题意后,学生纷纷用自己的方法表达出买相邻两个座位的电影票的各种方式,有的学生如“生1”用写的方法,有的学生如“生2”用圈的方法,还有的学生如“生3”用连的方法,在沟通各种方法的基础上,笔者提出还可以用□□这样的方框去框数字,被框住的二个数字就表示选出的二张座位相邻的电影票的位置,笔者这样追问:

师:如果放映厅每排的座位不是10个,而是50个100个,甚至是200个呢?如果需要购买3张、4张、5张……座位相邻的电影票呢?

以学习小组的形式学生通过操作、分析、思考后发现,有些数字不可以作为“框”中打头的数,如果每次是框2个数,那么有1个数字不能打头,如果每次框的是3个数,那么就有2个数字不能打头,因此,每次框n个数字,就有(n-1)个数字不能打头。而且,解决问题的关键点是最后一个框。

三、在合理猜想处追问,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数学学习中,猜想也能成为学生积极思维、主动探究的重要方式。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表面现象去猜一猜、验一验,并在学生的合理猜想时追问,为学生的思维提供支架,使学生在积极的思考和探究中得到突破性的结论。

例如在教学第十册《圆的周长》一课的关于圆的周长公式的推导时,笔者首先创设了如下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积极猜想:

问题一:观察两个大小不同的圆,猜想并验证哪个圆的周长大一些?为什么?圆的周长和谁有关?

问题二:出示圆外接正方形、圆内接正六边形,猜想一下:正方形的周长、正六边形的周长和圆的周长哪个大一些。猜想并验证:正方形的周长、正六边形的周长和圆的直径有什么关系?

通过猜想环节,引导学生利用测量工具结合实验,动手操作,推导出圆的周长公式。但是,利用测量和计算的方法引导学生探究后,结合实验所得数据,讲授圆周率的概念,学生对周长与直径之间的比值却感受不强。为此在学生猜想的基础上笔者再次追问:“圆的周长和它的直径会有什么关系?”引导学生再次动手实际测量,并验证得出圆的周长是它的直径的三倍多一些。通过追问,使学生在猜测中经历知识探索的过程,推导出圆的周长公式,真正理解圆周率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

综上所述,追问是一种有意义的教学策略,更是精妙的教学艺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善于利用追问这一手段,将学生的数学思维引向更广、更深的层次,实现课堂教学效益的最优化。

参考文献

[1]孙志琴.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技巧[J].教育.2015.25:298

开展质量效益年活动实施方案 篇5

活动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加强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管理,全面提升农业综合开发管理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精细化水平,切实提高项目建设质量和开发效益,推进全区农业综合开发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根据市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要求,我区2011年开展“农业综合开发质量管理效益年”活动。为确保这次活动扎实有效,达到如期目的,制定如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这次“质量管理效益年”活动总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中央1号文件和中央、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规范管理、强化质量、提高效益”为主题,以“查找不足、完善制度、创新机制,争创精品工程”为重点,着力解决工程质量标准不高、项目管理不规范、开发效益不突出、整体开发水平和档次不高等薄弱环节,全面提高农业综合开发质量标准、管理水平和综合效益,推动全区农业综合开发工作上台阶、上水平,并逐步走向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轨道,为推进全区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做出更大的贡献。

通过开展“质量管理效益年活动”,使全区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工程建设质量明显提高;项目前期准备、规划设计、计划管理、施工管理、工程招投标、工程监理、项目资金公示、财政资金报账、项目竣工验收、工程运行管护、建成项目监测评价、档案管理等进一步规范,各项管理制度更加完善,机制创新取得新的突破;产业开发及基地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项目效益明显提高。项目区农民人均收入较非项目区高出300元以上;全区农业综合开发均衡发展,整体开发水平居全市前列。

二、“质量管理效益年”活动的主要内容

(一)学习先进找差距

1、组织有关人员到先进省、市、县参观学习,进一步增强各级争先创优和质量标准意识,破除部分人员骄傲自满、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观念,树立“创精品、争一流”的思想,全面提高项目建设标准质量。

2、按照 “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益”的要求,对照国家、省、市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标准及各项管理制度,认真查找当前我区农业开发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及制约因素,有针对性的提出主攻方向和整改措施。

(二)完善制度,规范管理

根据我区农业开发工作存在的薄弱环节,按照财政部和国家农发办提出的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要求,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工作规范、运行机制和评价考核机制,不断强化项目全过程管理,提高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

1、加强项目前期工作,完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库管理

办法,产业化经营项目公开选项及专家评审办法,制定土地治理项目竞争立项及择优选项办法,提高选项准确性、科学性,做到公开、公正、公平,择优选项。

2、强化项目规划设计,择优选择规划设计单位,全面提高工程设计档次和水平,为高标准搞好项目建设奠定基础。

3、进一步规范招投标操作程序,加强招标工作监督管理,确保招投标工作公开、公正、公平,科学合理,确保项目、资金安全,干部安全。

4、根据市开发办下发的《临沂市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工程建设监理实施办法(试行)》和《临沂市农业综合开发工程监理工作考评办法(试行)》,进一步明确监理范围和内容,规范监理程序,完善监理体制,加强对监理机构考评,并把考评结果与监理费支付挂起钩来,确保监理机构责任到位、人员到位、监理效果到位。

5、根据市开发办下发的《临沂市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市场主体不良行为记录管理办法(试行)》和《临沂市农业综合开发工程施工单位工作质量考评办法(试行)》,加强对农业综合开发工程施工单位检查考核和监督管理,确保施工质量。

6、制订《河东区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竣工验收办法》,明确验收主体、验收责任,验收方法和程序,验收结果运用等。起草农业综合开发工程验收规范,建立单项(位)工程、隐蔽工程现场验收制度,规范项目验收和工程决算、结报工作。

7、制订出台《河东区农业综合开发工程运行管护办法》,明晰项目运行管护主体,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运行机制,确保工程长期发挥效益。

8、完善项目档案管理办法,加强开发前、实施中及竣工后开发资料收集整理工作,进一步健全和规范项目规划设计资料、施工资料、监理资料、验收资料、报账资料。

9、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加强学习和业务培训,提高开发干部业务工作水平和能力;加强作风建设,提高服务意识,多为农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严格遵守各项廉政纪律,既要确保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和项目安全,也要确保农业综合开发干部安全。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农业综合开发管理队伍,提高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组织保障水平。

(三)创新管理机制

1、创新项目建设机制。积极推行由龙头企业或农民专业合作社承担土地治理项目的路子,企业或合作社成为土地治理项目实施的主体。打破原有中低产田改造固有的建设模式,提高项目实施的科学性、实用性和投资效果,促进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解决土地治理项目在规划设计、组织实施、自筹资金筹集、工程运行管护等方面存在的诸多难题。

2、创新资金投入机制。一是积极探索以奖代补、先建后补机制,通过引导、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建设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优质农产品基地,吸引龙头企业、种植大户、农民合作社多方面资金投入开发,不断拓宽投资渠道。二是积极探索农业综合开发资金与其他支农资金相互配合、统筹安排的投资方式,实行资金有机整合。三是积极探索与金融机构合作开发机制。继续抓好产业化龙头企业与农发行合作贷款贴息项目,开展土地治理项目与金融机构合作试点,逐步建立起“国家财政资金为引导,社会资本、金融资本、工商资本为补充、农民投入为主体”的资金投入新机制。

3、创新建成项目运行管护机制。积极探索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项目运行管理新机制,解决长期以来管护主体缺位、工程运行维修费用难落实、工程使用率低、毁坏严重等问题,确保工程长期发挥效益。

4、创新审计监督机制。进一步完善委托社会中介机构对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全过程进行审计监督机制。确保项目建设质量和资金使用管理的规范、安全、有效。

5、创新工作思路,积极推进产业开发。围绕“十二五”规划确定的优势主导产业,统筹安排土地治理和产业化经营项目。积极推进农业产业企业化,大力发展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优质农产品基地,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提升农业整体素质、效益和竞争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四)注重项目效益

树立按产业组织农业综合开发的思想,积极推进农业生产企业化,大力发展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优质农产品基地”,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提升农业整体素质、效益和竞争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五)开展争优创先活动

项目验收后,开发办、项目乡镇政府、监理及中介机构将对所有施工单位进行考核评比,对于前两名施工单位授予河东区农业综合开发优质工程奖,并在下一农业开发招投标工作中给予加分奖励。

三、方法步骤

这次“质量管理效益年”活动,从3月份开始至12月底结束,分为动员部署,活动实施,总结考评三个阶段:

(一)动员部署阶段(1-3月)。一是召开“质量管理效益年”活动动员大会,明确活动总体要求、目标任务、主要任务、保障措施等。二是组织单位全体人员学习农业综合开发有关制度、业务知识及“质量管理效益年”活动有关要求,进一步提高认识和开发工作人员业务素质。

(二)活动实施阶段(4-11月)。组织开发办业务人员、项目建设单位到先进省、市、县参观学习,进一步提高争先创优意识、质量标准意识。并对照先进单位,对照国家、省、市、县项目建设标准、管理制度要求,寻找差距,查找农业开发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剖析产生问题的原

因,并有针对性地制定整改方案,落实整改措施,完善项目管理有关制度,制定科学、高效的工作流程,进一步规范项目与资金管理;加强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和探索农业综合开发新思路、新机制、新举措。通过举办研讨会、座谈会、印发宣传材料等多种形式,互相交流经验,推广先进典型,全面促进开发工作;开展争先创优活动,强化项目实施管理,强化质量标准意识,积极争创先进单位、优秀项目、优秀工程,全面提升我区农业综合开发工作整体水平。

(三)总结考评阶段(12月)。按照“质量管理效益年”活动要求,围绕项目建设质量是否提高、管理工作是否得到强化、工作效率是否得到提高,存在的问题是否及时整改、整体开发水平是否显著提高等进行全面总结。并根据市开发办制定的“农业综合开发质量管理效益年”活动考评办法和各项争创活动评分标准,争取在全市考核中取得好的名次。

四、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精心组织。为保证这次活动开展的扎实有效,区农业开发办成立以党组书记、主任朱建忠同志任组长,副主任王延臣同志任副组长,相关业务人员为成员的活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活动办公室,负责活动的组织实施,并定期向市开发办上报活动进展情况。把开展“质量管理效益年”活动作为今年的主要工作任务,主要领导亲自过问,靠上抓。要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将各项工作任务层层 7

分解,细化到人。统筹协调、周密部署,确保“质量管理效益年”活动扎实有效,达到预期目的。

2、真抓实干,务求实效。开展“农业综合开发质量管理效益年”活动的措施要具体,工作要细致,精力要集中,人力要加强。要把开展“质量管理效益年”活动与开发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切忌流于形式,避免花架子、走过场和敷衍了事。通过开展这次活动,真正实现项目建设质量标准明显提高,项目与资金管理进一步规范,开发效益显著提高,开发总体水平有一个较大的提高,确保这次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3、加强督促检查。区开发办“质量管理效益年”活动领导小组将采取专题调研、经常性督查、随机抽查等形式,及时了解活动进展,总结活动中的好做法及典型经验,更好地推进这项活动有效开展。

实施效益 篇6

关键词:订单;测算;价格;完全成本

中图分类号:TF31

钢铁行业进入微利时代以来,企业面临产销两难的不利局面,为充分发挥信息化的引导支撑作用,建立事前预测、事中控制、事后分析的闭环式产销管理模式,及时有效的测量产品销售收益,达到优化订单结构,合理配置资源的目的,济钢依托ERP平台自主设计开发了订单效益测算系统。通过该系统将公司订单纳入到统一的平台下进行测算、监控和分析,建立了面向订单收益的生产资源配置和财务数据分析,彻底改变了过去接单评测依赖人工,结算价格无法预知的销售管理模式,提升了营销管理和生产组织的专业化水平,企业盈利能力显著增强。

1 实施背景

面对市场需求不振,钢材价格下跌,原料成本拉高,全行业经济效益持续下滑的严峻形势,钢铁企业如何通过信息化手段提高企业运营效率,增强市场预测和盈利能力,成为急待解决的首要课题和核心任务。长期以来,济钢销售订单的实际价格只有在最终结算环节才能确定,无法实时测算每笔订单的收益,接单决策和营销策略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和被动性,成为制约企业提高市场盈利能力的瓶颈。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以效益为中心,围绕产品价格和制造成本开展工作,实现完全成本控制下的盈利模式。为此,需要建立加价规则库,实现销售价格前置,同时连接成本核算平台,建立完全成本模型,对订单进行效益测算,选择边际贡献或者毛利最大的客户订单,以保证企业收益的最大化。

2 实施过程

订单效益测算系统的实施是先进营销管理理念与主流信息技术结合的过程,分为理论研究、设计开发和应用完善三个阶段,通过该系统的实施实现了企业营销管理、资源配置和评价考核体系的转变,建立了以销售收益为导向的生产经营和管理体制。

2.1 系统需求分析阶段

系统需求分析阶段。针对济钢销售管理业务现状进行梳理,明确目标需求,为系统的设计开发收集原始数据,搭建业务模型。针对实际销售价格接单时无法预知的不足,策划了价格前移解决方案,优化了公司的结算流程和价格体系,为实施订单测算系统创造了前提条件。建立了基于完全成本的边际贡献接单测算规则,分产线、品种和规格计算出每笔订单边际贡献的大小,当贡献为正时可以接单,如果多条产线贡献均为正值,则优先选择贡献最大的进行排产。

2.2 系统设计开发阶段

这一阶段是价格前移和效益测算等业务模型数字化的过程,依托济钢ERP系统的销产和成本管理模块,采用能够快速构建企业级Web应用程序的SSH框架进行系统的设计开发。订单效益测算系统的整个开发过程分两步进行:

(1)销售价格前移功能实现。在ERP系统中通过对底层表单的重构和数据库程序的开发,实现了销售价格的前移,建立了加价规则库,使各种加价要素代码化,订单录入时根据要素自动带入订单实际价格信息。

(2)订单测算及分析功能实现。将钢种对照、改判损失和余材损失等长期形成的经验数据格式化,用二维表结构在数据库中建立逻辑关系,并提供前台界面方便业务人员进行维护。通过开发接口程序与ERP产销和成本模块无缝衔接,实时接收和更新订单信息、定期同步生产成本数据,保证测算和分析数据的准确性。通过创建基表、视图、触发器等多种数据库对象完成底层数据的归集,将订单收益、生产效益和财务数据的分析模型通过数据库程序固化到系统中,开发了订单效益明细、宏观订单结构、订单预算收益等客户化查询报表,为接单决策、订单跟踪和绩效分析等工作提供了重要的辅助支撑作用。

2.3 系统应用完善阶段

系统上线后,在接单前能够进行单笔或者批量订单的效益测算,合同收益做到了有量可度,有据可依。营销人员选择毛利最大的订单,保证了产品收益的最大化,提高了接单决策水平和市场盈利能力。随着订单效益测算系统应用的不断深入,对辅助公司经营管理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以订单评价为主线,建立事前预测、事中控制和事后分析相结合的管理模式。为此,在进一步完善系统原有功能的基础上,又陆续开发了订单收益分析、生产效益分析和财务数据分析功能模块,满足了公司对订单监控跟踪、生产过程控制和财务考核分析的需要。

3 应用效果

订单效益测算系统实现了济钢管理和盈利能力的双提升,技术效益和管理效益显著,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建立了围绕订单效益的全过程管理模式。在接单前,实现了对订单效益多维度的快速、自动测算,提高了市场反应能力和盈利能力;在接单后,可以对订单实时跟踪分析,以订单收益驱动企业资源的有效配置。同时,面向订单的财务数据分析也为领导层进行考核决策提供了及时、准确的科学依据。

(2)创新了营销管理思路,建立了以效益为中心的营销管理模式。订单效益测算系统的实施,改变了传统营销思路,借助信息化平台,优化了销售定价和财务结算流程,建立了加价规则库,形成了基于完全成本的产销管理模式,解决了公司有限资源下效益最大化的瓶颈问题。

(3)提高了营销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和工作效率。系统上线后,改变了人工估算订单收益、手动录入加价因素进行财务结算的低效工作方式,实现了销售信息从客户接单到应收结算的全过程不落地与可分析,在降低相关岗位人员工作量的同时,保证了效益测算的准确性和开票结算的及时性。

(4)加快了销售结算速度,降低了资金占用。结算价格前移到签单环节后,实际销售价格在接单时即可确定,财务结算人员能实时为客户开具发票,提高了结算速度,加快了资金周转。

(5)形成了销售价格、生产资源和成本费用相关联的动态跟踪和管控模式。销售部门通过订单收益分析,便于接单决策,提高了订单优化和市场盈利能力;生产部门通过基于订单的生产效益分析,及时进行生产资源优化和调整,提高了过程管控的能力;财务部门通过定期财务分析,把握效益变化趋势,对亏损订单、无贡献订单进行深入分析,找出亏损原因,为战略决策、产线评价和绩效考核提供重要依据。

4 结束语

济钢订单效益测算系统为企业订单的测评分析提供了可靠的信息化手段,是基于完全成本控制下,以订单收益为导向的数字化管理平台。通过系统能够真实体现订单收益水平,为企业执行接单决策、优化资源配置提供了高效的管理工具。借助各类客户化报表从销售、生产、财务等不同角度对订单进行全方位跟踪管理,为企业掌握订单结构,评价产线绩效,执行财务分析提供了可靠的途径。订单效益测算系统是济钢营销理念、经营战略和信息技术的整合,实现了外部市场战略定位与内部成本资源优化的高效衔接,为济钢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找准定位、把握方向,最终实现企业盈利开辟了道路,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参考文献:

[1]马莉.边际贡献法在济钢销售管理中的应用[J].山东冶金,2013(03):66-68.

[2]赵影虹.面向订单的生产计划管理模式探讨[J].经营管理者,2013(11):95.

[3]汤万全.济钢ERP环境下会计信息化应用[J].冶金财会,2012(03):20-23.

作者简介:赵峰(1982-),男,满族,辽宁本溪人,助理工程师,本科,研究方向:计算机信息系统研究与开发。

实施学案教学提高课堂效益 篇7

传统的应试教育, 教师长期使用单一“教授法”教学, 把持着整个课堂, 造成教与学严重相分离, 学生失去了主动学习的机会。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只管教, 学生很少学, 把教和学看做是两回事, 没有做到教学活动的有机统一。因为教与学相分离的问题长期得不到及时解决, 影响了我校对课堂教学组织形式、课堂教学结构、教学方法等一系列改革的进程。在长期应试教育下, 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受到抑制, 给学生带来很多负面影响。

二、学案教学的具体实施

基于以上原因, 我们备课组积极响应学校领导的号召, 从新生年级开始, 我们备课组成员就召集起来群策群力, 对课堂教学现状及本年级的学生进行了细致分析, 并进行了一系列针对教学行为的反思, 准备改变以前的教学模式, 变“教案教学”为“学案教学”。其具体实施过程是这样的。

1、准备阶段。

每学期开学初, 全年级数学备课组召开学期第一次备课组会议, 在备课组长的主持下, 对本学期的教材进行分析, 从整体上把握, 确定出重点章节。研究确定教学进度以及主备教师 (一般一人负责一章) , 做到定人员、定内容、定时间, 以便主备教师提前准备;在上个单元 (章节) 结束前, 备课组长组织教师提前对下个单元 (章节) 进行集体备课, 统一教学目标;统一教学重点、难点;统一课时分配和进度;统一教材和教辅材料的使用;统一作业布置和各种评价练习。每一章节的主备教师都要将整章的学案整理成文, 并给每位教师一份, 作为共案。

2、整理阶段。

每位教师在拿到初稿后, 认真研究, 分析自己所任班级的学情, 确定出适合本班级的具体内容 (包括评讲习题的深度, 范围, 对学生的掌握情况等) , 并在学案上作好批示, 形成自己的个案。

3、学生使用学案阶段。

整理好的学案一般提前发给学生。学习前置。在“教学案”的引导下, 上课之前全体学习自学课本。所有同学必须自行解决“教学案”中基础题部分, 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做提高题, 碰到生疏的、难以解决的问题要做好标记, 第二天与同学交流合作或在课堂上向老师质疑。要求学生在使用“教学案”时坚持四原则:自觉性原则、主动性原则、独立性原则、合作性原则。要求学生写学习记录。课堂上注意作学习方法和规律的笔记, 以便今后复习, 学完一课后, 要在“教学案”的空白处写上“学后记” (学后心得) 。在课堂上要求学生合作互助, 积极参与合作学习, 对预习过程中的疑惑首先要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解决, 解决不了的问题再与老师合作解决。最后要对学案进行整理, 作到一节一整理, 一单一归档, 将教学案分科装订成学习资料, 以备日后复习。

教师在整个课堂中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 即使解决疑难问题, 对本节课的重点难点要适当点拨, 但用时不要太多, 一般十分钟左右。

4、练习阶段。

在课堂上学生完成学案上的课堂练习部分, 对作业中出现的问题教师要及时矫正, 讲解, 争取让绝大部分学生在课堂上掌握本节可所学内容。

5、巩固阶段。

课后布置适量作业, 使学生对所学内容进一步熟悉, 巩固。教师要精心选择, 确定出适合本班难度和量度的作业。

6、整理阶段。

学生将本节课学案, 作业整理成册, 以便以后复习是使用。

三、实施学案教学的效果与建议

从初一到初二, 我们实行学案教学已经整整两年时间, 比起传统的教学模式, 学案教学有着很多优势, 解决了硬实教育中存在的很多不能解决的问题, 我们也取到了很多明显的效果。总的来将, 对于学案教学, 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1、学案导学教学模式是一种可行的、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和实验的教学模式, 它对改进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帮助学生学习和巩固知识、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有很好的作用。

2、学案导学教学模式没有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 一般也不

会限制学生的思维, 在设计和使用学案的过程中应该更多地征询学生的意见, 从实际出发, 使教学案更加符合初中学生的特点。

3、教学案的设计与使用在不同学科与年级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应该注意不同年级学生对学案的要求, 使学案具有更强的适应性;注意不同学科学案的设计和使用应该有不同的特点。因此应该加强对学生的研究和对不同学科特点的研究, 注意吸收和运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 增强教师的理论修养。

4、学案与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还不够明确。

关于高校实施效益审计的初步思考 篇8

关键词:高校,效益审计

效益审计 (Performance Auditing) 又称经济效益审计, 是指由独立的审计机构或审计人员, 对被审计单位或项目的经济活动进行综合的、系统的审查分析, 对照一定的标准来评定经济效益的现状和潜力, 提出提高效益的建议, 促进其改进管理、提高效益的一种审计活动。效益审计以经济 (Economy) 、效率 (Efficiency) 和效果 (Effectiveness) 为核心, 在美国被称为“三E审计”。效益审计按照审计的内容可划分为业务经营审计和管理审计两类:业务经营审计是指对被审计单位人、财、物等经济资源的利用情况进行审计, 挖掘潜力、改进资源配置及谋求最大限度地使用现有资源, 促进业务经营工作, 提高经济效益。管理审计是指对被审计单位的管理活动效率、效果进行审计, 找出管理上的薄弱环节, 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以此提高被审计单位的管理素质、管理水平, 进而促进经济效益的提高。

一、高校开展效益审计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一) 外部社会环境

国家审计署在《2008至2012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中要求审计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全面推进绩效审计, 促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提高财政资金和公共资源配置、使用、利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 促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推动建立健全政府绩效管理制度, 促进提高政府绩效管理水平和建立健全政府部门责任追究制。按照审计署“五年规划”要求, 近年来, 全国各级审计机关积极开展了绩效审计, 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政治效益都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

(二) 内部审计氛围

从我国内部审计协会给出的我国内部审计定义及教育系统内部审计工作规定中的教育内部审计定义来看, 效益性也都作为重要的工作目标。近年来, 为在竞争中求发展, 高校的资源配置和使用效益意识不断强化, 高校领导对学校如何提高整体管理水平、提高办学效益、规避宏观决策风险也有一定的关注。

(三) 高校健康、持续发展的真正需求

随着高校办学规模扩大, 高校基本建设、学科建设等投资也日益俱增, 但是由于高校某些管理制度仍然不够规范和完善, 执行政策的力度和效果较差, 导致高校在预决算管理、财务收支管理、银行贷款与投资等方面均存在不同程度隐患与风险, 急需加强内部管理, 有效防范各种风险。效益审计作为评价和考核经济活动经济效益性和经济活动决策科学性的有效手段, 将在促进高校完善内部管理制度, 控制各种风险, 提高管理水平和资源使用效益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因此开展效益审计逐渐成为高校健康、持续发展的真正需求。

二、高校开展效益审计所面临的难点与问题

由于我国效益审计起步较晚, 理论研究总体较为零散, 深度不够, 对实践指导不足, 更未形成系统、完整的理论框架和规范的操作指南。虽然高等学校目前效益审计内容已逐渐渗入到传统审计中, 但无论在认识上还是实践上都较为薄弱, 甚至在许多领域仍处于空白状态。效益审计的法律支持、制度建设、认识缺位、资源受限、评价标准、责任界定以及人员素质等, 都是效益审计亟待解决的问题, 都可能制约效益审计的发展。

(一) 高校的效益审计环境尚待形成

我国大部分高校的内部审计机构, 是应上级要求建立起来的, 带有明显的外部压力倾向, 在审计职能和工作重心上也较多地强调监督, 而对内部审计的根本目的———为组织增加价值和改善营运强调不够。目前大部分高校的内审机构与纪检监察部门合署办公, 这种组织结构强化了内部审计的监督职能, 但客观上淡化了其评价和服务的职能。

此外, 我国内部审计工作起步较晚, 虽然已经出台了《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内部审计基本准则》等法规, 但其规定还是以粗线条为主, 尚未结合不同类型的内部审计进行细化。相对于大型企业单位, 我国高校的效益审计工作起步更迟, 在审计内容上也与企业经济效益审计有较大区别, 在制定法规、制度时不能完全照搬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经验, 如何制定有针对性的高校效益审计规范, 尚处在探索阶段。

(二) 缺乏系统的审计评价标准和完善的评价体系

由于高校经济活动的多样化, 各被审计对象的具体情况也不尽相同, 而绩效审计的特殊性与复杂性, 决定了每项审计所涉及的资料、环节、事项、范围很广, 而目前我国尚未形成完整的法规体系, 审计必须的标准、指南尚未制订规范性的要求, 已出台的法律、法规中涉及绩效审计的内容较少。此外, 高校绩效审计标准相对复杂。绩效审计标准是评价审计对象效益状况的判断尺度, 是提出审计意见、做出审计结论的客观依据。目前我国尚未制定权威的高校绩效审计评价标准, 事实上要制定这样的标准也比较困难, 因此绩效审计难以形成统一的可操作的审计规范和评价标准。在这种情况下, 这造成了对效益的评价无据可依, 就无疑会影响高校效益审计的质量和审计结论的可信度。

(三) 缺乏高素质的内部审计人才

我国许多高校的内部审计人员配备不足, 内部审计队伍知识结构不合理, 内部审计人员缺乏系统的现代化管理、工程技术和电子数据处理等方面的知识, 风险意识不强。许多高校审计人员还形成了一些习惯性思维, 对学校整体办学、宏观决策及各项具体的管理活动缺乏应有的热心与关注, 而仅仅将工作重心放在对有关会计资料及经济活动合规性的监督上, 无法顺利地完成从财务审计向效益审计转型的任务。同时, 由于内审机构与纪检监察部门合署办公, 审计人员还承担纪检方面的一些工作任务, 审计人员精力分散, 更难以有效开展效益审计。

(四) 审计技术手段相对落后

目前, 大部分高校的内部审计技术还是以账项导向审计和系统导向审计为主, 而开展高校效益审计存在着较大的审计风险, 迫切需要在审计中采用风险导向审计技术。同时,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会计电算化的普及, 要求审计方法和手段也相应改变。近年来, 计算机辅助审计软件的研究已取得较大的进展, 一些高校的审计人员也参加了计算机辅助审计的培训, 但基于审计成本、习惯思维和技术配套等各种原因, 许多高校的内审工作还停留在传统手工查账的阶段, 计算机在很大程度上只被用于简单的数据汇总或者文字和表格处理, 而利用计算机对被审计单位的会计电算化系统进行测试和检验, 对会计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等更高层次方面的计算机辅助审计工作尚未在高校内部审计工作中全面铺开。高校内部审计技术手段相对落后, 将影响审计效率和效果, 加大审计风险, 难以适应开展效益审计的需要。

三、对加强高校效益审计的几点思考

刘家义审计长指出:内部审计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效益和管理, 最后落实到提高效益, 提高管理水平。管理加效益的定位, 为内部审计从传统的财务审计逐步向效益审计过渡提供了依据。高校效益审计是一项崭新的工作, 目前, 还没有现成的经验, 无论从理论上和实践中都有待进一步探讨和完善。从目前情况看, 要搞好高校效益审计工作, 应着重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 加强效益审计的理论研究

高等院校内部审计人员应当积极行动起来, 在研究国内外审计理论成果的基础上, 借鉴政府效益审计的经验, 积极开展高校效益审计的理论研究工作, 建立符合高校特点的效益评价指标体系, 提出开展高校效益审计工作的新思路、新观点, 为效益审计在高校的普遍推开提供理论指导。

(二) 加强宣传和沟通, 增进各方对效益审计的了解

针对高校部分高层领导和教职工对内部审计工作了解不够的现状, 内审机构和审计人员不能消极等待, 而应抓住机会, 积极宣传内部审计的宗旨和作用, 并主动就内审制度、内审计划、重大审计事项以及学校的管理和效益等情况经常向校领导汇报, 使领导加深对内审工作特别是效益审计的了解, 取得他们的支持。同时, 要加强与校内其他部门的沟通, 使他们了解到, 进行效益审计主要是为了促进被审计单位改进管理、提高效益, 而不是为了查他们的错误, 以便在审计过程中得到他们的配合。

(三) 建立科学可行的审计指标评价标准和完善的评价体系

绩效审计工作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 涉及面广, 工作量大, 技术性强。高校组织开展这项工作, 要分析具体情况, 根据具体目标制定科学规范的审计指标和公正合理的评价标准, 这是开展绩效审计的有效措施。由于经济管理活动的多样化, 决定了绩效审计评价标准的多元化, 幅度的区间性及货币计量以外的尺度性等特点。审计指标体系应是多层次的, 由法律法规、定额标准、工作目标和程序、预算组成。而且该体系应是动态的, 随着高校工作重心的变化和师生价值观的改变而调整。指标内容应包括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重评价, 同时注意定性和定量指标的有效结合。

(四) 双管齐下, 提高高校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开展效益审计需要一支具有较高工作技能和审计理论水平、掌握现代经济管理理论与方法、同时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和敬业精神的审计队伍, 优化高校内审队伍的专业构成, 加强审计人员的管理与培训是当务之急。一方面, 要采取措施, 把具有较高思想素质, 掌握现代管理知识和必要的工程技术, 懂计算机应用, 并有较强的分析、综合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人才吸收到审计队伍中;另一方面, 要利用各种途径加强现有审计人员的培训, 使他们能够经常更新财务会计、经济管理、审计规范、职业道德以及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知识, 鼓励审计人员参加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 (CIA) 的资格考试, 使他们在内审观念上与国际接轨, 不断提高专业胜任能力, 以适应开展高校效益审计的需要。

(五) 注重后续审计, 检查内审工作成果

高校效益审计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审计, 针对存在的问题, 提出改进建议, 充分挖掘潜力, 提高高校及其下属单位的经济效益和管理水平。被审计单位有无采纳审计建议并采取适当的措施, 对实现审计目标显得尤为重要。所以, 高校内审机构应加强后续审计工作, 在审计报告发布一段时间后, 对被审计单位进行回访, 检查了解审计建议的落实情况和被审计单位针对审计揭露问题所采取的措施。同时, 要重视在后续审计中检验审计结论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及时修正审计意见和建议中的不恰当之处, 使效益审计的目的得以真正实现。

参考文献

[1].何建.高校资金效益审计的特点与意义[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 2005 (5) .

[2].何莉.从效益审计角度构建节约型高校的思考[J].科学咨询 (决策管理) , 2009 (8) .

[3].刘家义.关于绩效审计的初步思考[J].审计研究, 2004 (6) .

[4].李小娟.高校资金效益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教育审计, 2008 (2) .

实施四个调定向课堂要效益 篇9

一.调定目标导向

在课堂教学中目标明确, 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否则, 学生听了课, 仍会“茫茫然”、“眉毛胡子一把抓”, 所以, 在教学活动中, 要在深入理解教学大纲, 理解教材特点, 研究学生实际的基础上确立好目标, 然后按目标来组织教学活动, 不要做与教学活动无关或关系不大的事。现行的九年制义务教育语文课本中, 每课书都有该课的“训练重点”, 这些都是本课的大目标, 另外, 我们还可以从大目标下又确立一些小目标, 教学时围绕这些大小目标逐一落实, 就能收到较好的效果。如教《醉翁亭记》时, 我在第二课时确立这样的目标:理解本文的中心思想、体会写景的作用和巩固对骈句的理解。围绕这些目标, 我按照以下环节组织教学:1、作者在怎样的情况下写本文, 为什么要写?2、有哪些写景的句子?怎样写景?3、怎样的句子才算骈句, 骈句与对偶句有什么差异?通过这些问题来组织师生共同讨论, 最后一个一个过关, 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调定知识的难易度

如果教师讲授过于深奥的知识;或过于引经据典;或过于钻“牛角尖”;或把一些似懂非懂、似是而非、苦涩阴晦的内容认真详尽地解释, 反而让学生无所适从, 到头来还是“一头雾水”。同样, 在训练过程中, 一些较浅显, 易理解, 或在课文中有注释, 或有相关辅导资料的知识, 如果老师还让学生练来练去, 学生就会感到味如嚼蜡, 寡然无趣。所以, 难易度要适中, 让学生学起来既不感到太难, 又觉得不是很容易, 必须作出必要的努力。如教《沁园春·雪》一文时, 对“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的理解, 我没有向学生介绍“曾经有人说这是毛泽东的自我夸耀”的内容, 也没有认真联系历史知识, 大讲特讲秦始皇“焚书坑儒”的错误做法, 成吉思汗及其子孙开拓广大的版图和远征欧洲的故事。同时对有注释、较易理解的, 如“红装素裹”, “折腰”, “风骚”等词语和开头总写北国雪景的句子, 让学生自学掌握, 没有多作讲解。相反地, 对“惜”字的理解, “江山如此多娇, 引无数英雄竟折腰”的过渡作用, 则进行认真讲解, 点拔疏导, 并设计相应的训练题, 使教学方法与教学消化点的难度得以统一。

三.调定讲练的数量

课堂教学上单位时间内完成规定的量, 并达到预期的目标, 是成功的教学。所以在教学中紧扣课堂40分钟, 做到精讲, 让学生有一定的练习时间。因为只讲不练, 只学不用, 学生感到生疏, 老师感到费劲。这是目前初中语文教学中普通存在的一个问题。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 我采用了精讲、多练的教学方法, 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如讲《愚公移山》这篇文言文时, 首先把一些简单的语句让学生翻译。主要让学生去讲解分析, 而语句中需要掌握的关键性词语则由教师讲解, 这样学生不但会翻译, 而且能掌握文章的中心意思:“愚公移山成功的事情, 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惊人毅力, 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道理.”同学们还在课堂中用现代汉语复述了这一故事。此外, 调定讲练的数量要从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出发, 要突出重点、难点, 要照顾“双基”优和差的学生, 不要追求面面俱到, 平均使用力量, 讲多练少, 或讲少练多都要合理安排好。

四.调定师生的情感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注入一股强大的情感去熏陶感染、激发学生, 使学生在热烈的情感、兴奋地探索、强烈地求知气氛中, 认知活动和思维发展达到最高水平。因此, 教师一方面要调定自己的情感, 对自己的学生、所授学科、知识点产生热爱, 从而去点燃学生对教师和所授学科、知识点的热爱;另一方面要调定学生的情感, 当学生的思想情绪与教学内容不协调时, 教师要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如创造情景等加以诱导, 使之协调, 从而形成一个对达成学习目标的有利氛围。

实施效益 篇10

一、小组合作学习在学生学习物理中意义

革新的学习观强调, 学生的学习应该是主动的, 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 学生应该成为主动掌握知识的主人, 而不应成为知识的奴隶。物理课堂教学活动应重视问题的解决, 教师在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探究的角度提出问题, 围绕某个主题进行讨论研究, 使用所学知识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和答案。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 学生通过互相交流和探讨研究, 他们的想法、解决问题的思路都被明确化了, 学生的认知冲突, 更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使学生对知识有更深层的理解。同时, 合作学习还有利于减轻教育情境中不必要的竞争压力,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可以提高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投入程度, 尤其是可以促进后进生的学习, 从而提高学生物理学习的效率。

二、如何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效率

1.合理分组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前提

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时, 一个班的人数不能太多, 一个班在40人左右、每组约6人, 分为7~8组较为适宜, 使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地、主动地参与并作出自己的贡献。如果小组人数大多, 有些学生会没有学习的压力, 在学习讨论中没有责任感, 不能参与到学习中来, 使得唱主角的总是那一两个学生, 从而达不到合作的目的, 使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此外, 教师也不便于管理各小组, 不利于小组的辅导和各小组成绩的考查。

2.小组成员的相互沟通、相互合作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关键

要实施小组合作学习, 教师就要对每个学生的素质进行分析研究, 掌握各学生的特性, 分组时要考虑每个组成员的组织能力、自学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的问题, 要考虑各学生的层次性, 否则在实施小组学习时, 有些小组会开展得很顺利, 有些小组会不能展开小组学习, 造成教学失败的不利后果。教师要力求避免有些学生不合作, 不配合小组讨论的现象。由于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 有些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不愿意合作学习, 认为自己有能力解决问题, 或者是有些学生不愿意与他人交往。教师要使每个学生认识合作学习的重要性, 使他们体验到通过合作学习可以解决很多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 合作学习可以提高每个人的能力, 能使大家友好相处, 从而对小组合作学习产生认同感。此外, 在合作学习之前要让学生先独立思考问题, 每个学生有了初步想法后再进行探究、交流, 这样使小组成员更易于相互沟通、相互合作、共同负责, 从而达到共同的目标。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 小组成员间可能会因为学习或其他事产生一些争议甚至矛盾, 教师要使成员间建立相互信任、团结互助的关系, 要以诚相待、荣辱与共, 不要计效个人的利益得失, 要以小组利益为重, 要为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努力, 始终保持团结, 这样才能完成合作学习的任务。

3.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时间, 提高合作学习效果

教师应该认识到, 并不是所有的物理知识都要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 如果对于一些简单的和显而易见的问题也让学生去合作学习, 去讨论研究, 那是毫无意义的和极不科学的。合作学习的项目和问题要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且对学生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教师要认真研究教材, 明确教学的重点、难点, 要达到教学目标, 并精心设计教学方法。要设计好一堂课的每个环节大约用多少时间, 什么内容需要合作学习、合作学习的时间是多少等。如一位教师在讲解“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小组合作学习课时, 让学生按照课本上的图进行实验,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结果学生都表现出很大的兴趣, 教学效果非常好, 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又培养了学生团结精神, 更使学生掌握了“平面镜成像特点”这一节内容。如果是仅靠教师在讲台上进行演示, 那是达不到这样良好效果的。而有位教师在讲解“人眼看不见的光”时, 教师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 但小组成员间只是相互比较各自的解题答案, 没有进行讨论和研究。因为这些习题不是开放性的题, 没有一定的难度, 没有一定的探究和讨论的价值, 所以用这样的习题去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是没有必要的, 这种做法只不过是走过场而已。因此, 在教学中, 教师设计合作学习的任务和目标要非常明确, 并且是学生合作行为的指南, 要给学生留有实验、提问、尝试的机会和空间, 让所有学生都能充分参与进来, 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效率。

三、实施小组合作应注意的问题

1.在小组合作学习时, 教师也应该是合作小组中的一员, 也有可能成为一名学习者, 引导学生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能使讨论和探索得到不断的深入。所以教师不要做旁观者, 让所有事情都交由学生去做。

2.教师在评价各小组的成绩时, 要尊重每一个成员的意见和研究成果, 不要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即使是有些学生有一些异想天开的想法, 也是充许的。

3.对各小组中的各成员要进行明确的和合理的分工, 使每一个学生都有事可干, 使每一个学生都积极地投入到自己的学习中来。

实施效益 篇11

摘要: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乡用地矛盾日益突出,以增加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为主要目标的土地整治就成为解决农户增收的一项重要措施。

关键词:五原;土地整治;效益;评价

1.项目区基本情况

1.1社会经济条件

a.社会条件

根据五原县统计局《关于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公报》,五原县现辖8个镇和1个乡,117个行政村,765个社。以汉族人口为主,汉族人口占96.46%,蒙古族人口占2.04%,其他民族人口占1.50%。全县总人口27.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8.83万人,非农业人口8.27万人。

b.经济条件

2014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达到90.4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26.01亿元,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38.38亿元,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26.01亿元。全县财政收入47001万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18734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1345元。

本次评价研究以塔尔湖镇的蛇林村和乃日村2个行政村为例。

1.2土地利用现状

根据2014年五原县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资料,五原县土地总面积2492.9 km2,2014年末实有耕地面积229.15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61.3%,其中:水浇地204.5万亩,可改造中低产田100万亩,待开发荒地100万亩,果园地4.17万亩,林地18万亩,草地30万亩。

a.土地权属

项目区塔尔湖镇的土地属集体土地,现由塔尔湖镇蛇林村和乃日村的村民承包使用,项目区土地承包手续齐全、合法,四至明确,面积无误,无争议。

b.土地利用现状结构

根据2015年3月实测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图,项目区整治总面积2034.33hm2,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表1-1。

c.土地利用程度

项目区内土地利用现状以水浇地为主,土地利用率相对较高,具体指标如下:

(1)土地垦殖率=耕地面积/项目区土地总面积×100%=71.34%

(2)土地利用率=已利用土地面积/项目区土地总面积×100%=73.16%

(3)耕地复种率=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耕地面积×100%=100%

1.4投资预算费用结构

项目预算总投资为3051.35万元(全部使用国家下拨的土地整治专项资金)。其中:工程施工费2429.23万元,占总投资的79.61%;设备购置费207.32万元,占总投资的6.79%;其他费用325.93万元,占总投资的10.68%;不可预见费88.87万元,占总投资的2.91%。

2实施土地整治后效益分析

2.1社会效益分析

2.1.1项目实施对社会发展的保障和促进作用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乡用地矛盾日益突出,以增加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改善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条件为主要目标的土地整治就成为解决农户增收的一项重要措施。

2.1.2维持社会稳定及耕地总量平衡的作用

通过对项目区内耕地、林地及田间道路、农田水利用地的统一规划,确定了土地利用的最佳方案及各种地类的布局;在充分利用原有农田设施的基础上配套了新的农田设施,增强了农业生产抗灾能力,为发展农业现代化、集约化经营创造了有利条件,促进了小农业向现代大农业的转变,提高了当地农民的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有利于缩小地区差距,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2.1.3促进新农村建设发挥的作用

土地整治后将采用新的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对推动当地的农业高速发展有积极的示范作用,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当地农民致富奔小康,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2.1.4社会效益指标分析

a.新增耕地面积=整理后的耕地面积-整理前的耕地面积=319.07hm2

b.新增耕地比例=新增耕地面积÷项目建设规模×100%=15.68%

c.新增灌溉面积(其中新增节水灌溉面积)

新增灌溉面积=整理后灌溉面积-整理前灌溉面积

=348.36(hm2

新增节水灌溉面积=整理后节水灌溉面积一整理前节水灌溉面积=1800.83(hm2

d.人均新增耕地面积

人均新增耕地面积=新增耕地面积÷项目区总人口=0.14(hm2/人)

2.2生态效益和环境影响分析

2.2.1评价项目实施对生态环境的改善程度

通过对项目区生态环境现状的调查,分析项目建设对当地生态环境的改善状况。调查内容包括:林业树种面积、草地面积、水土流失现状、降雨情况和土壤侵蚀模数等。

2.2.2生态效益定量指标

生态效益评价宜采用定量分析,主要指标有:林草覆盖率、绿色植被覆盖率。

a.土地垦殖率:即已开垦为耕地的面积占项目区总面积的比例。

土地垦殖率=耕地面积÷项目区土地总面积×100%=87.02%

b.林草覆盖率:即林草地面积占项目区总面积的比例。

计算公式为:林草覆盖率=林草地面积÷项目区总面积×100%=1.50%

c.绿色植被覆盖率:即绿色植被面积占项目区总面积的比例。

绿色植被覆盖率=(林草地面积+农作物面积)÷项目区总面积×100%=88.52%

d)林草覆盖率增加值

林草覆盖率增加值=((项目完成后项目区林草地面积-项目实施前项目区林草地面积)/项目建设规模)×100%=1.44%

e.绿色植被覆盖率增加值

植被覆盖率增加值=((项目完成后林草地面积+农作物面积)-(项目实施前林草面积+农作物面积))/项目区总面积×100%=17.12%

2.3经济效益分析

2.3.1费用计算

a.项目运行年产量分析

根据项目经济评价的投入产出取价原则,取当地农作物价格前三年平均价格为计算基价,单产也以前三年产量平均值为基准,并假定在计算期内保持不变。

b.年总成本分析

项目经济评价参照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与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共同完成的农业项目经济评价手册所规定的方法和参数进行。结合项目区实际,将总成本分为生产资料成本和年运行费用两项内容进行分析。

农业生产资料成本有所减少,构成包括:种子、化肥、农药、育秧薄膜、农机磨损、机械油耗、收割、加工、水电费等。根据项目区提供的资料,农业生产中各种作物主要成本的构成见表2-1。

2.3.2收益计算

按照土地整治耕地利用收益增加分析表,土地整治后,耕地利用的经济收益增加主要包括原有耕地的成本节约和直接产出提高以及新增耕地所带来的纯收入。

土地整治后将按照发展“三高”农业的思路,结合当地经济发展思路,项目区规划主要种植作物以大田作物为主。项目完成后,土地利用率和经济效益都有明显提高。依据有关资料、相关规划及项目区现状,规划后作物种植结构和种植面积及增产情况。项目建成后年毛收入为4887.37万元,扣除生产成本,年净产值为4783.95万元,年比现状年净增1523.98万元。

2.3.3静态评价指标分析

静态分析是指不考虑资金因时间差异而产生的价值变化,以各年投入、产出的当年实际资金额计算有关经济指标来进行效益评价的方法。静态分析法相对计算简便直观,容易理解。

a.静态投资收益率

静态投资收益率=项目年新增净产值÷项目总投资×100%=49.94%

静态投资收益率是反映项目投入产出比大小的一个静态指标。在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静态投资收益率越高,表明项目获得的产出越高,经济效益也越大。

b.静态投资回收期

静态投资回收期=项目总投资额÷项目年新增净产值≈2年

2.3.4其他经济指标分析

a.每万元投资新增耕地数量

每万元投资新增耕地数量=新增耕地面积÷项目总投资=0.10(hm2/万元)

b.单位面积投资

单位面积投资=项目总投资÷项目建设规模=1.50(万元/hm2

c.新增耕地单位面积投资

新增耕地单位面积投资=项目总投资÷新增耕地面积=9.56(万元/hm2

实施效益 篇12

1 猪胎盘养甲鱼, 探索生态健康养殖模式

万年县海艳特种水产养殖公司自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养殖甲鱼, 最初只是小规模养猪, 喂食小鱼小虾饵料, 每年生产几百只甲鱼, 有过成功, 更多的是失败。如今已发展到养殖规模达0.133余km2, 生产出无公害甲鱼产品, 深受群众欢迎。

1.1 艰辛探索

海艳公司黄子光总经理的父亲黄元发, 是湖云乡麻垅村的老生产队队长, 爱动脑筋。改革开放以后, 生产自由了, 人们想种什么想养什么都可以, 在种好责任田之余, 老黄爱琢磨着在解决了温饱之后怎么尽快富起来。由于当地有水面资源优势, 但因年龄大了, 资金也有限, 他便试着在自家屋边的小池塘内养起了甲鱼。他饲养的是鄱阳湖流域的野生中华鳖, 具有背甲黄、腹甲黄、油脂黄、个体大、裙边厚、肉质上乘等自然生理特性, 是市场公认的优质纯天然滋补佳品。养殖甲鱼初期, 缺少苗种, 他便从野外捕, 向鄱阳湖周边百姓收, 后来慢慢探索着人工孵, 不分亲本优劣完全自然环境状态孵, 到选优亲本、人工创造相对温暖条件孵;由不成功, 到出苗率低苗种成活率差, 再到生产优质甲鱼苗种。几经周折, 到21世纪初获得了较大成功, 2001年老黄开始养殖了3333m2的甲鱼, 并看到了希望, 他便把在县城工作的儿子黄子光拽了回来, 开始了较大规模的甲鱼养殖。

1.2 基本做法

该公司甲鱼养殖基本上是采用纯天然生态养殖模式。从亲本选择、苗种繁育、饲料选择、放养密度、水质调控等, 基本都是做到按自然生态状态要求实施, 销售成品甲鱼都达3~5龄。饲料也都是用生态天然饵料, 从而从根本上确保了成品甲鱼的品质。养殖初期规模不大, 老黄就捕捞田螺、小鱼小虾供甲鱼食用;后来规模稍大些, 他便借助万年珍珠大发展的东风, 从珍珠场采购蚌肉作为饲料。进入21世纪后, 养殖规模日益扩大, 天然饵料便成了问题, 正当此时, 万年县开始了大规模的规模化生猪养殖, 海艳特种水产养殖场所在的湖云乡周边, 就有湖云人、天蓬牧业等几座大型生猪养殖场。种猪场每天有几百千克猪胎盘作为废物处理, 猪场要用好几名工人专门负责填埋, 每天还要耗用几百千克石灰进行无害化处理, 日复一日, 猪场周边的荒地到处都埋满了这些废物, 稍微没有填埋好, 便直接污染环境。黄子光从县城回来后, 他看到这种现象, 便想到在城里, 有的人生个什么病, 吃个胎盘还可以治病。黄子光便琢磨着, 这说明一, 胎盘是可以食用的, 人畜应该是一样的;二, 胎盘有有利于人的营养成分。因此黄子光便与父亲一合计, 开始试着用猪胎盘作为饵料喂养甲鱼。

2 现代渔业项目建设, 创造甲鱼健康养殖条件

鱼类健康养殖的集中表现, 就是在当前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的条件下, 应用新理论、新技术、新材料和新方法对传统养殖在继承其精华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升级, 使水产品从养殖环境、生产过程和品质质量都符合国家或国际标准和规模的要求, 并经认证合格, 取得认证证书。海艳特种水产养殖公司用猪胎盘养殖甲鱼这种养殖模式的成效显而易见, 很好地解决了养殖生猪中猪胎盘的环境污染和养殖生态甲鱼天然饵料短缺问题。该县渔业行政部门积极支持推动海艳公司的探索行动, 并借助现代渔业项目建设改善该公司生产条件。

2.1 改造大塘环境, 做到“三防”

(1) 防污染。海艳特种水产养殖基地就座落在黄子光家乡麻垅村村庄前, 原来是一个污水塘, 2010年水产局便借助现代渔业项目, 帮助该公司筑坝850m, 土方2万余m2, 解决从村庄排出的污水直接入塘的问题, 消除了外部污水对养殖环境的影响, 同时对进排水设施进行了改造, 从而使该公司甲鱼养殖塘做到沟成渠、路成行、干能灌、涝能排, 排灌自如。

(2) 防渍化。由于大塘是用麻垅村前水塘改造而成的养殖池, 为了较好满足养殖甲鱼的水“嫩”土“爽”, 在项目改造过程中, 对池塘进行了清淤处理。一次性清除淤泥达3000余m3, 并回填清水砂1500m3, 在基础条件上保证了甲鱼池不易被渍化。从而使甲鱼较好做到间歇性地上浮到水表交换气体, 甲鱼能自由地做到“桃花水发爬上滩, 夏日炎炎歇树间, 九月重阳入水底, 寒冬腊月钻深潭”。

(3) 防钻逃。池塘周边都用了C15砼预制块进行了护坡, 坝顶周边砌防逃墙, 立水泥板高60cm, 盖板出檐。从而有效地解决了甲鱼的水底“钻”和岸上“逃”的问题。

2.2 创造甲鱼生长环境, 做到“三有”

(1) 有繁殖场。搞好甲鱼生态健康养殖, 繁殖优良的甲鱼种苗是非常关键环节。根据海艳公司按照自然生态养殖模式, 在大塘的几只塘角都建有产卵繁殖场, 当雌鳖和雄鳖达到性成熟后, 能有良好的发情追逐交配场所。在产卵季节, 设置有砂盘以满足雌鳖产卵时必须的生态条件。

(2) 有晒背台。甲鱼性胆怯, 稍有声响就潜入水底;喜栖居于安静的环境中;在风和日丽的天气, 常爬出水面到岸上“晒背”, “晒背”具有日浴的作用, 可防止细菌性病和寄生虫病的发生。因此, 在甲鱼池改造过程中, 在池子中故意设“小岛”和缓坡地。

(3) 有投饵料台。根据甲鱼喜洁、喜阳、喜静的生态习性要求, 建有若干块投饵台, 以便放置胎盘饵料, 供甲鱼食用, 也有利于食用后清扫台板, 以利保洁。同时栽植一定数量的蓖麻等阔叶植物, 作为甲鱼遮荫之用, 有利于甲鱼静心摄食健康成长。

3 实施甲鱼健康养殖, 经济生态社会效益齐丰收

万年县是生猪养殖大县, 年产万头以上的猪场达30余家, 最大的猪场年产达20万头生猪, 每年有猪胎盘250余t。用猪胎盘养殖甲鱼, 不仅可以有效地解决甲鱼的天然食用饵料, 而且可以解决猪胎盘对环境的污染压力, 间接帮助生猪养殖企业发展壮大。

3.1 提升了甲鱼品质

海艳特种水产养殖公司采用天然鄱阳湖中华鳖作亲本, 主要用大塘养殖, 环境自然生态, 甲鱼生长环境宽松, 活动范围大, 因此甲鱼野性强, 由于有丰富的猪胎盘作天然饵料, 没有料肉比的压力, 有效地克服了一味追求高产出率而造成品质严重下降的缺陷。海艳公司生产的甲鱼产品品质纯正, 营养天然, 价值高。2011年在产品检测时被认定为无公害产品, 2012年还被推荐作为绿标产品。

3.2 做到了低碳高效

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两大难题, 为了顺应国家建设“两型”社会的号召和人民食品安全的要求, 万年县海艳特种水产养殖公司用猪胎盘作饵料养殖生态甲鱼, 为我们水产养殖业发展探索了一条新路子。一是用近乎作为废物的猪胎盘作天然饵料, 以0.133km2水面每年生产5000kg甲鱼计算, 节约饲料100余t, 真正做到资源节约;二是用猪胎盘作甲鱼天然饵料, 首先在客观上消除了简易填埋猪胎盘对环境的污染, 同时由于海艳公司以大塘养殖为主要方式, 食物做到定时、定量、定点投喂, 没有残存食物对水体的污染做到环境友好, 对甲鱼自身的排泄物, 海艳公司采取套养花白鲢和套种莲藕等方式利用, 既为甲鱼生长提供了良好环境, 又消除水体环境污染, 还增加了一笔可观的收入。

3.3 走出了水产健康养殖致富路

海艳特种水产养殖公司用猪胎盘养殖生态甲鱼, 做到了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 提高了甲鱼品质, 增加了养殖经济效益, 而且促进了该县水产业和生猪生产的发展。几年来的实践证明, 该养殖模式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一是黄子光总经理本人采用这种模式养殖生态甲鱼, 由于产品品质好, 深受顾客欢迎, 加上饵料价廉物美, 成本相对较低, 所以经济效益好, 每年纯收入都在100万元以上;二是该县平均每天有300头以上的母猪产仔, 与过去采取填埋用石灰无害化技术处理计算, 每年减少近200万元处理费用, 客观上帮助了生猪大户发展生猪养殖;三是甲鱼生产本身就消耗了生猪养殖污染源———“猪胎盘”, 甲鱼生产过程采取天然生态放养模式, 没有对环境造成污染, 对生态环境的益处更是显而易见。

摘要:万年县海艳特种水产养殖公司创新性地使用生猪养殖废弃物——“猪胎盘”喂养甲鱼, 不仅提高了甲鱼品质和养殖效益, 有利环境友好, 也促进了该县水产业和生猪生产的发展, 经济、生态、社会效益齐丰收。

上一篇:荷载型裂缝下一篇:高中数学课程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