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综合幸福感(精选7篇)
大学生综合幸福感 篇1
摘要:在职业教育方面,江苏省以其敢于尝试、大胆投入而形成苏派职教的较为先进的模式。那么江苏的职业院校学生幸福感相比其他地区的学生如何呢?研究发现强有力的投入也许并没有能够让职业院校的学生们享受幸福的教育生活。江苏省职业院校学生的心理幸福感和幸福感自我评价低于其他省的职业院校的学生。这需要我们在职业教育心理健康工作中给予充分重视。
关键词:综合幸福感,职业院校
职业院校的学生有其特殊性。应该承认.大部分职业学校的学生都经历了应试和升学的失败,他们中的大多数知识基础较为薄弱,学习习惯较差。不仅他们自己,甚至连他们的父母都对其缺乏信心。另一部分学生则是由于家庭等客观原因就读职业院校。一项调查表明,职业院校学生父母离异的比例远高于普教系列学校的学生,同时他们中还有相当一部分来自于贫困家庭,但目前国家对普通教育系统的投入较多,相比而下,职业院校获得的资源相对较少,这使职业院校学生遭受了“双重剥削”。因此,职业院校学生往往自卑感强、较为悲观、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帮助职业院校学生走出负面的心理状态,获得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成为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
在职业教育方面,江苏省以其敢于尝试、大胆投入而形成苏派职教的较为先进的模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职教网络,全省已逐步形成一个以中职教育为主,中高职相衔接,职教和普教、成教相沟通,公办和民办职教共同发展,中外合作办学不断推进的现代职教体系。那么江苏的职业院校学生幸福感相比其他地区的学生如何呢?本研究采用了苗元江博士编制的综合幸福感问卷,其中包括了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幸福感分量表,在13所职业类院校发放问卷3450份,回收有效问卷2998。本次调查的13所学校分别为:常州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常州刘国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常州技师学院,常州铁道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常州建设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湖南衡阳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苏州旅游与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深圳第二高级技工学校,邢台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皖西卫生职业学院。
本次调查涉及31个专业,包括了护理、康复治疗技术、医学检验、口腔医学、助产、药学、药品经营与管理、卫生信息管理、眼视光技术、城市轨道交通管制、汽车服务与营销、汽车技术与营销、会展策划与管理、酒店管理、旅游管理、物流管理、软件外包服务、艺术设计、微电子、生物技术与应用、嵌入式技术、应用电子、电气自动化、电子技术应用、公共交通、视觉传达、服装设计、珠宝设计、汽车检测与维修、国际贸易实务和商务英语
本次调查的人口统计学变量情况如下:男生964人,女生2034人。一年级873人,二年级1249人,三年级462人,四年级414人。城镇户口1425人,农村户口1573人。住校生2504人,走读生491人,学生干部767人,非学生干部2231人。样本分布比较分散,较为合理,保证了研究的结果较大程度上体现了职业院校学生总体的特征。
初步统计结果中,江苏省内高职院校学生和省外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幸福感和主观幸福感的比较数据如下:
江苏省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教育水准在全国来说都是较高的,对职业院校的投入力度也较大。“十二五”期间,江苏省教育厅与省财政厅光是关于职业教育各类项目投入的联合发文就达到17个,这也从侧面上体现了江苏省重视职业教育、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心。但这些努力和投入也许并没有能够让职业院校的学生们享受幸福的教育生活。
该问卷分成两个部分,前一部分主要评测被试的心理幸福感,而正性情绪与负性情绪以及让被试对自己的幸福程度进行评价则属于主观幸福感的测量。主观幸福感基于“快乐就是幸福”的观点,从自我评价的角度,用主观评价来标志其幸福程度,包括情感体验及对其生活质量的评价;心理幸福感则是基于“自我实现就是幸福”的观点,以心理学家指定的客观指标体系来评价一个人的幸福程度。
相比较其他省份的样本,江苏省内的学生心理幸福感偏低,即江苏省内的职业院校学生通过对自我生存质量进行综合评价而产生的体验不如其他省份的学生积极。
虽然在正性及负性情绪这两项主观幸福感的重要评价指数中,省内外的职业院校学生没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但我们必须看到,当他们用一个分数来评价自己的幸福感的时候,省内的职业院校学生又普遍低于省外学生,这是主观幸福感偏低的重要表现。
以上调查说明了学校和教育部门在财力、人力、物力上的积极投入并不一定带来职业院校学生幸福感的提升,经济相对落后、资源相对匮乏的地区的学生可能会有更高的幸福感。如何提升江苏省职业院校学生的幸福感,这是江苏省职教工作中必须加以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成鹏.高职院校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探索[J].江苏教育(职业教育版),2015年第七期:59-60.
[2]唐洁、孟宪璋.大中学生主观幸福感的比较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2002,10(4):316—320.
[3]王艳梅.初中生成就目标和总体幸福感的关系研究[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2,10(6):4ll-412.
大学生综合幸福感 篇2
(1) 防洪治涝方面:目前小流域内主河道两岸的堤防、涵闸等建筑物大多始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 大多属于三边工程, 受当时施工条件、施工材料限制, 工程大多带病运行多年。随着小流域内各城镇发展, 根据规划的新城区规模, 流域内堤防、涵闸等建筑物的现状已远不能达到新形势下的防洪标准要求, 堤防漫顶、涵闸过流能力不足等隐患一直存在, 影响了规划新城区的经济建设及发展。同时部分区域地势低洼, 原来的排涝设施年久失修, 当外河防洪标准提高后, 这些排涝设施明显不能满足新的排涝需求, 因此大多小流域内的防洪排涝设施不满足设标准, 制约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2) 灌溉方面:小流域内的中小灌区建设年代较早, 目前普遍存在渠堤松散、渠道渗漏严重、渠道淤积、渠系断面偏小、渠线布置不合理、水闸渡槽等建筑物老化等问题, 因此导致灌区内灌溉水利用系数较低, 亩产量低下, 影响了当地农民增产增收。
(3) 水资源方面:随着流域内城市化加快, 城市人口增长以及工业、农业的发展, 各行业对水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多, 目前流域内的水资源利用方式较粗放, 蓄水提水工程因年久失修, 加上引水工程漏水现象普遍, 无法满足未来的水资源需求。
(4) 水土保持方面:流域上游为梅岭地区, 植被保护较好, 下游河道一侧为低丘岗地, 由于受人类活动影响, 植被覆盖率较低, 致使水土流失现象较严重, 导致幸福河下游河道淤积现象明显。
针对流域内的存在的诸多问题, 可制定幸福河小流域的规划目标, 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予以解决。
(1) 防洪:根据幸福河流域洪水来源组成复杂等特点, 按照上、中、下游兼顾的原则, 采取堤库结合, 蓄洪兼施以泄为主, 合理安排堤、库防洪任务的方针。近期要充分发挥沿江圩堤的作用, 加固加高现有圩堤, 整治河道, 清障疏浚。
幸福河流域中、下游洪水灾害频繁而严重, 保护范围为新建县的乐化片区, 该片区作为南昌市“一核五片”规划发展中的一个组团片区, 急需提高该片区的防洪标准, 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保障。
流域洪灾的成因主要是上游洪水来量较大, 汛期遭遇赣江高水位顶托时, 幸福河出口处的西河闸泄洪能力有限, 不能及时将洪水排至赣江。目前, 幸福河流域中下游沿河堤防防洪标准普遍较低, 接近10年一遇左右。每遇较大洪水, 防汛形势极为紧张, 遇特大洪水时, 幸福河洪水不能及时排至赣江, 导致河水水位壅高, 发生漫堤。一旦堤防溃决, 将导致大量人民生命财产损失。因此, 防洪治理应在“蓄洪兼筹, 以泄为主”的方针指导下, 要继续加高加固堤防, 搞好河道清障, 充分发挥河道的泄洪能力, 结合水资源综合利用, 改造现有的分蓄洪工程, 使其与城市景观相配套。
(2) 治涝:幸福河左岸地势地洼, 由于目前电排站装机不能满足区域发展需要, 需扩大电排站规模。流域内平原地区必须保证有足够的农业保留区、生态林区和水面率, 给洪水以蓄滞空间, 以削减排涝洪峰, 减少排涝装机。
(3) 灌溉:幸福河流域目前农田灌溉保证率较低, 现有的灌溉工程有的配套不全。灌溉规划要在农业总体发展规划的基础上进行, 结合农业区划和水利区划及流域内的水土资源条件, 在充分发挥现有灌溉工程效益的基础上, 因地制宜地研究, 充分利用当地径流, 合理的提出成片的无灌溉设计农田的灌溉措施, 并逐步提高已有灌溉设施农田的灌溉保证率, 将规划重点放在大面积干旱缺水地区及宜农荒地的开发利用, 为宜农荒地开发解决灌溉水源。
针对流域内各中小灌区的主要问题, 主要采取改造及新建水源工程, 对现有渠道采取清淤措施, 调整不合理的渠道布置, 拓宽部分过水断面不足的渠道, 硬化渠道减少渗水损失, 提高灌溉用水利用率等。
(4) 水土保持:在规划中, 要贯彻执行“防治并举, 治管结合, 因地制宜, 全面规划, 综合治理, 除害兴利”的水土保持方针。要采取普查与典型调查相结合的办法, 摸清流域水土流失范围、历史和现状, 分析原因, 掌握规律。
(1) 水土流失较轻并能满足自然恢复植被要求的疏幼林地、灌木林地和乔木林, 采取封禁治理措施, 充分发挥生态的自我修复能力, 重建植被生态系统, 在植被稀疏、种群结构单一的地方, 适当补植阔叶树种, 加速植被恢复。 (2) 中度以上流失区、不能满足自然恢复植被要求的疏林地, 营造水土保持林;水土流失严重的荒山荒坡和不能满足自然恢复植被要求的稀疏林地, 营造水土保持林, 并在沟壑发育的沟蚀严重地区, 合理布置谷坊等小型水利水保工程, 拦蓄径流泥沙。 (3) 交通便利、水源较近、立地条件较好的荒山荒坡, 开发种植经济果木林, 并配套修筑水平台地、沟渠、田间道路、蓄水池和沉沙池等, 发展小流域经济, 促进群众脱贫致富。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研究综述 篇3
(一) 主观幸福感的概念
主观幸福感是指评价者根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总体评价 (D iener, 1984) , 它是衡量个人生活质量的综合性心理指标, 反映了主体的社会功能与适应状态。它包括如生活满意, 高兴、愉快这些积极的情绪体验并且相对缺乏如焦虑和抑郁这些消极不快的情绪。
(二) 主观幸福感相关研究
国外现代科学意义上的主观幸福感研究始20世纪60年代, 以W ilson (1967) 撰写的第一篇综述《自称幸福的相关因素》为标志。D iener (1997) 在其论文《主观幸福感研究新纪元》中, 把西方幸福感研究划分出描述比较、理论建构、测量发展三个主要的发展阶段。
在第一阶段, 描述与比较不同人群幸福感, 其基本假设是人口统计变量和社会结构 (诸如年龄、性别、收入和物质状况等) 会影响主观幸福感。在第二阶段, D iener对主观幸福感领域早期的描述比较研究进行了概括总结, 区分了影响主观幸福感的外部与内部因素。第三阶段的研究重心侧重主观幸福感测量技术发展。形成以自陈量表为主体, 结合其他评估技术, 以正面评价为主, 并兼顾负面指标的新格局。
我国主观幸福感研究起步较晚, 类比国外研究的进展:
从描述性研究方面来看:90年代至本世纪初, 池丽萍、辛自强 (2001) 对城市成年人幸福感与社会支持研究;王艳梅 (2002) 的初中生幸福感的研究, 对大学生人群研究也逐渐开展。
从理论建设方面来看: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理论综述, 这方面的文章较多, 如何瑛 (1999) 的《主观幸福感概论》, 吴明霞 (2000) 的《30年来西方关于主观幸福感的理论发展》, 丁新华、王极盛 (2004) 的《青少年主观幸福感研究述评》, 等文献, 涉及有关的幸福感的概念、相关因素研究、理论发展、理论模型、跨文化研究、幸福感测量等内容。另一个方面则是有关主观幸福感结构的理论探讨。
二、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水平如何, 有诸如性别、生源、专业年级、经济状况、运动锻炼、睡眠状况、人际关系、自我、健康等等不同因素之间交互作用影响。既受客观因素的影响, 也受主观因素的影响。
人文素质:从现状来看, 大学生人文素质和思想底蕴不够, 人文素质的高低, 直接决定着人的道德文明水平的高低, 直接决定着人对幸福的真实把握。
人格塑造:幸福感是一种与多种人格特征有关的变量, 很多人格特质明显地与幸福感相关。研究揭示, 乐观、自尊、内控和外向的性格是幸福者拥有的个性特征。大学生正处于人格形成的重要时期, 能提高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人格特点主要有:社会性、充满活力、好奇、探索、开放、合作、富有爱心等;导致大学生幸福感降低的人格特点主要有:焦虑、担心、对身体的关注、退缩、封闭、孤僻、嫉妒等。另外, 具有有效能、有能力、工作努力等人格特点的大学生, 能体验到完成感、实现感, 提高自己的主观幸福感。
社会支持:法国小说家雨果认为:“生活中最大的幸福是坚信有人爱我们。”人际关系的质量和幸福感具有强烈的、普遍性的关联。良好的人际关系具有重要的社会支持作用。家庭的情感支持和同学、朋友关系是导致大学生幸福的最重要原因。大学生人际关系中的困惑、不适主要表现为:缺少知心朋友;与个别人难以相交;与他人交往平淡;感到交往有困难, 甚至惧怕交往、逃避交往。
积极情绪:主观幸福感的状态理论认为, 一个人是否感到幸福取决于他日常生活中幸福事件的多寡, 即幸福等于各个幸福事件的相加。大学生可以通过有意识地累积积极情绪来提升自己的主观幸福感水平。
适当比较:主观幸福感产生于现实条件与某种标准的比较。现实条件高于标准时, 主观幸福感就高;相反, 现实条件低于标准, 主观幸福感就低。社会比较理论是作横向比较, 自己优于别人, 就感到幸福;适应理论是作纵向比较, 即现在的生活比过去好, 就会感到幸福。
奋斗目标:主观幸福感产生于需要是否满足和目标是否实现。目标的内容、个体达成目标的活动方式及实现目标过程中的成功与失败将直接影响人的幸福感。大学生要提高自己的主观幸福感, 最主要的就是要确立自己的成才目标, 并且为实现自己的目标而不断努力奋斗。
期望水平:个体对自己的期望值对主观幸福感有较大影响。个人在进行主观幸福感的评价时总是与一定的标准相对比 (个人的期望目标) , 若目标实现了, 则主观幸福感的值高, 反之则值低。受社会、家庭的影响, 大学生普遍自己的期望值较高。当他们无法达到预期目标或没有得到别人的充分肯时, 就容易产生心理困惑甚至心理困扰。大学生要学会调整自己的期水平, 确立适合自己的目标, 缩小自身条件和理想目标之间的“缺口”。
如何提高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 这方面的研究无疑会对大学生的生活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是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研究领域亟待展开的一个重要方向。
摘要:文章在介绍主观幸福感的概念、构成和特点的基础上, 回顾了我国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研究现状及测评工具, 并重点分析了影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相关因素, 最后探讨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旨在为未来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关键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生活满意度
参考文献
[1]景淑华, 张积家.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研究.青年研究, 1997.
[2]段建华.总体幸福感量表在我国大学生中的试用结果与分析.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1996.
[3]刘次林著.幸福教育论.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
大学生综合幸福感 篇4
一、新时期大学生幸福观面临着新的挑战
幸福观是人们对“什么是幸福”的观念、看法、标准, 产生于一定的文化观念, 但却以一种主观的形态起作用, 是一个人的人生观、世界观在对待幸福问题时的表现, 是能否产生幸福感、产生什么样的幸福感的关键所在。幸福感是建立在一定社会心理条件下, 以价值判断为基础, 个体对来自环境或自身的心理刺激所产生的一种心理状态。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认为:“对于一切沉溺于口腹之乐, 并在吃喝、情爱方面过度的人, 快乐的时间是很短的, 就只是当他们在吃着、喝着的时候是快乐的, 而随之而来的坏处却很大……除瞬息即逝的快乐之外, 这一切之中丝毫没有什么好东西, 因为总是重新又感觉到有需要未满足。”“幸福不在于占有畜群, 也不在于占有黄金, 它的居处是在我们的灵魂之中。”
改革开放后, 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物质财富的增长, 大学生的幸福感并没有得到相应的提升, 新时期大学生的幸福感面临着新的挑战。在当今的大学生中, 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病态幸福观, 部分学生甚至用享乐代替幸福。叔本华认为:“如果人因此一味追求财富, 心灵上就会一片空白, 结果是对任何其他事物的影响更麻木不仁。他们的理智的高度幸福既然无能为力, 就只有沉迷在声色犬马中, 任意挥霍, 求得片刻的感官享受。”一项调查显示, 我国目前约有3000万青少年存在心理问题, 其中, 中小学生中有心理障碍者为21.6%~32%, 大学生中有心理障碍者为16%~25.4%, 并且大学生中有心理障碍者呈现上升趋势。由此可见, 当代大学生必须端正幸福观。当前, 高校偏重于以意识形态为主的政治教育, 而与学生密切相关的幸福教育被忽视, 提升大学生的幸福感成为大学生和所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关注的问题之一。
二、提升大学生幸福感是班级建设的首要之举
幸福分为物质幸福和精神幸福。物质幸福是低级的幸福, 是人们的物质需要, 是一种欲望和目的得以实现而产生的幸福感;精神幸福是高级的幸福, 是人们的精神需求, 是人的精神上的寄托。
班级是高校的基础和细胞, 加强班级建设对提高学生工作水平具有直接影响。从词典上我们可以知道, “班级是按照授课制的培养目标和教育规范组织起来的, 以共同学习、生活和直接性人际交往为特征的社会心理共同体”。我们要充分发挥学生班级建设在学生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因为班级建设如何直接关系到各院 (系) 学生工作基础扎实与否、开展的顺利与否。
从工作影响上看, 班级是各院 (系) 联系学生、了解学生、凝聚学生的前沿阵地, 是最直接、最具体地面向广大学生的单位。班级也是各院 (系) 思想建设的阵地, 对班级成员的学习、生活等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只有使班级的每一个成员都有着正确的幸福观, 整个班级才会有活力;只有每一个成员都有幸福感, 学生的思想才会稳定, 班级的工作才能顺利开展, 院 (系) 的学生工作才能积极推进。因此, 提升班级成员的幸福感成为班集体建设的首要之举。
三、全面提升班级成员的幸福感, 加强班级建设
一是班级建设要有强有力的班级领导核心。幸福的班级首先应该是一个有凝聚力的集体, 班委会是班级建设的领导核心, 是带领广大学生朝着共同目标奋斗的根本保证, 因此他们必须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及人格魅力, 能够带领班级其他学生共同前进。配备得力的班干部是班级建设的首要条件, 这就要求辅导员在选拔班干部时要本着公正、公开、公平的原则, 选拔出那些道德品质过硬、具有较高思想政治觉悟、人格魅力突出、作风正派、办事公道、处事有原则、热爱集体、具有较强的工作能力和奉献精神、能被广大学生信任和拥护、有着强大号召力的学生。同时, 对学生干部要严格要求, 并放手让他们大胆工作, 充分发挥班干部的作用。
二是班级建设要有良好的学习氛围。学习是学生的首要任务, 一个幸福的班级就应该通过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 使广大成员都能够刻苦、踏实地学习, 能够在一定专业领域具有很强的钻研精神和创新意识, 勇于与学习上的不良风气作斗争, 能够在感兴趣的专业领域学有专长, 利用所学的知识参与社会实践、积极投身科研等。班级内部可以开展“主题学习月”活动 (包括模拟课堂、专业知识竞赛等) , 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保持着班级优良的成绩。竞赛获奖率高、考试通过率高、班级挂科率低, 同学们就可以保持较高的幸福感。
三是加强对贫困生的关注, 保证贫困生最基本的物质生活。在高校, 部分贫困生生活压力过大, 很难专注于班级的建设、班风的形成, 更多的是关注如何利用空闲时间参加勤工俭学, 减轻家庭经济负担。在这种情况下, 各班级要认真了解贫困生的情况, 加大对贫困生的关注力度, 保证贫困生能够享受到国家助学贷款、国家奖学金等, 解决他们的实际生活困难。
四是班集体内部成员之间要有和谐的人际关系。一个幸福的班集体, 其人际关系应该是十分融洽和谐的, 同学之间互相帮助、互相尊重、互相关心、互相理解、人人平等、诚实交往、心理相容、情感相依, 集体成员之间能充分体验到集体的温暖和力量。辅导员可以依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将班集体成员分为若干个小组, 每个小组中选出若干人缘好的学生担任心理疏导员, 及时发现并化解同学中的矛盾, 促进班集体内部的和谐。
五是班集体建设要加强校园文化和班级文化内涵建设。一个幸福的班集体, 学生的课外生活必定是丰富多彩的。因此, 要让品位高、层次高、有内涵的校园文化活动成为各班集体学生活动的主流活动, 全面提升学生的集体意识、奉献精神, 构建良好的校园文化和班级文化氛围, 夯实校园文化、班级文化的基础。同时, 要尽可能针对不同院 (系) 学生的特点, 开展符合各班集体成员兴趣和爱好的课外活动, 使广大学生的知识水平、文化素养、综合能力在课外活动中得以提升, 让广大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得以充分发展, 进一步提升他们的幸福感。
当前, 大学生的学业压力过大, 再加上外界各种因素的影响, 在一定程度上钝化了他们的幸福感, 使他们不知道何谓幸福或者产生了病态的幸福观。其实, 幸福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幸福能够启示广大学生理性地思考人生的意义, 帮助他们克服自身的弱点和惰性, 排除从外界和内心不断袭来的焦虑、烦躁等不良情绪的影响, 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 从而体会到学习的快乐。高校学生工作者要不断地鼓舞、激励学生, 使他们产生一种积极的心态, 与这种心态相伴的心理感受就是一种幸福感。
摘要:幸福分为物质幸福和精神幸福。在当今高校, 部分大学生过多追求物质幸福而忽略了精神幸福, 存在着病态的幸福观。高校班级建设的重要指标是集体成员内部的幸福感。高校学生工作者应以积极的心态引领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幸福观, 建设幸福班级。
关键词:大学生,班级,幸福观
参考文献
[1]孙英.幸福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4.
[2]刘次林.幸福教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3]张毅.幸福教育的必要张力[J].教学与管理, 2008, (8) .
[4] (德) 叔本华.人生的智慧[M].北京:工人出版社, 1998.
大学生职业幸福感教育探索 篇5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承担着推进素质教育、引导大学生全面成长的重要任务。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全面推进, 尤其是在当前大学生就业压力较大的背景下, 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和道德观念呈多样化倾向,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环境、任务、内容、渠道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面临新的要求和挑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取得新的突破和进展, 就必须了解新情况, 研究新问题, 把握新特点, 增强时代感, 不断提高针对性、时效性和主动性。虽然许多高校一直致力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和创新, 但往往仅偏重于方式方法的改进, 而教育的内容却相对变化不大, 因此, 不管如何加强和改进, 这样的思想政治教育都难以达到社会的期望。鉴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变革和创新落后于现实形势发展, 落后于社会需求, 我们必须重新审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以进一步提升其感召力和渗透力, 增强教育效果。结合当代大学生追求职业发展的特点和现今严峻的就业形势, 笔者认为, 职业幸福感应该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思考的重要内容。
1 幸福与职业幸福感的内涵
“幸福”是与职业幸福感密切相关的一个概念。何谓幸福?可以说有多少人就有多少幸福的定义。英文“幸福” (Happiness) 一词的来源为冰岛语里的Happ, 其意思为运气或机会。每个大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生活阅历、生活体验和生活态度, 因此他们对幸福的理解是各不相同的, 但无论如何千差万别“幸福”是有其共性的, 即幸福是人们在社会生活实践过程中由于感受到人生价值的实现而形成的一种精神上的满足。它是自我完善的心理体验, 它本身就包含了对人生目的、意义的理解, 所以追求幸福的过程, 就是自觉追求人生过程, 就是自觉追求人生意义的过程。
职业幸福感, 是幸福感在职业领域的延伸, 指主体在从事某一职业时基于需要得到满足, 潜能得到发挥, 力量得以增长所获得的持续快乐体验, 是工作领域中的幸福感。职业幸福感来源于两个层次, 一是物质层次, 二是情感层次, 物质层次的幸福感是短暂的, 同时也是递减的, 而情感层次的幸福则是长期的, 对人的影响是深远而又持久的。
什么是幸福永远没有一个统一的界定, 相同的生活境遇在不同的人眼中不尽相同, 不同的幸福感取决于不同的生活态度、生活价值和心境心态。工作与事业是每一个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管在时间上还是重要性上, 它都占据着很大的比重。因此, 职业幸福感是个人幸福感的重要参照标准以及重要影响因素。职业幸福感体验受诸多因素影响, 包括工作相关的因素、个体认知与行为因素等。
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注入职业幸福感教育的意义
2.1 有利于促进大学生自我成长和自我价值实现
大学阶段是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 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 学生要自己思考和承担情感、学业、就业等一系列的问题, 将逐步从校园向社会过渡和转变, 逐步确立自我, 摆脱对学校和家庭的依赖。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正是引导学生确立正确的思想观念, 树立积极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当代大学生是在网络影响下成长的一代, 个性鲜明, 思维活跃, 有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对新鲜事物的接收力强, 喜欢寻求刺激、追求新鲜感, 学习能力强, 创造性强, 独立意识强, 不轻易改变自己的想法, 不喜欢被约束, 抗拒别人把观点强加于自己身上。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强调灌输式的教育方式, 守旧、刻板的内容加上填鸭式的教育方法, 而且与所学的专业课程脱节, 与专业课程关联程度低, 不利于个人在其所学专业领域发挥, 难以引起大学生的共鸣, 甚至会让部分大学生产生抵触情绪。而思想政治教育一旦注入了新的内容, 并且对大学生往后的成长有积极帮助, 就能更好地捕捉大学生, 发挥积极的作用。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核心在于内容的创新。无论其形式如何创新, 内容不变, 都只是表面功夫, 无法真正触动大学生。职业幸福感强调个人的主观感受, 主要功能在于促进大学生自我成长和自我价值的实现, 是有选择性的, 而不是强制性的。它能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及特点进行调整, 顺应学生独立自我的特点。另外, 职业幸福感作为当今时代的新概念, 相对比较新鲜, 而且与大学生日后的职业发展息息相关, 更能触动大学生并得到重视。
2.2 有利于贴近幸福社会的目标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深化, 最近10年, 社会结构转型加速, 各个领域的体制改革日益触及深层利益, 社会分化程度急剧加大, 贫富差距尤为凸显;在社会心理方面, 生活条件逐渐改善使得人们需求层次日益提升, 且呈现出多样化态势。在此环境下, 需求能被满足的标准相对提高了;资源相对短缺导致竞争加剧, 现代生活节奏加快, 物价水平不断提升, 人们的各种压力感大大增加, 这一切都强有力地影响了人们的生活。由此, 幸福社会的概念也应运而生。它成为了政府执政水平的重要标准, 同时也成为了大众追求的社会状态, 幸福社会建设也逐渐成为政府行政的目标。随着物质水平的不断提高, 社会对物质层次的要求也随之提高, 不良生活观念影响着社会大众, 大学生也不例外。要满足的需求太多使得学生为生活而工作, 为了生活而选择不适于自己或背离自己目标的职业。如前所说, 物质层次的幸福感是低层次的, 容易递减, 只有情感层次的幸福感才能长期保持职业的幸福感。职业幸福感降低, 个人幸福感也随之降低。
因此, 让大学生提早认知职业幸福感尤为重要。通过职业幸福感的认知, 减轻物质需求对精神需求带来的冲击, 更好地平衡大学生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 从而更加贴近幸福社会的要求。
2.3 有利于效缓解用工荒和就业难的矛盾
近几年来, 出现了一方面企业招不到人, 另一方面大学生就业难, 结构性矛盾的日益彰显的状况, 这种状况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当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标准越来越高, 企业对受高等教育的人才有较高的期望。而家长普遍认为高薪、稳定、福利保障好、工作轻松的才是好职业。这种观念影响着大学生, 强化了职业的物质层次, 弱化了职业的情感认知。导致了许多学生选择职业时, 过于追求高薪酬和工作轻松, 忽略了职业的发展前景和就业环境, 甚至忽略了情感的满足度和价值取向, 频繁更换工作, 不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 久而久之就加剧了用工荒和就业难的矛盾。面对这一问题,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教会学生运用职业幸福感来衡量职业选择, 加强对现实职业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情况的理性认识, 合理规划职业, 就会使学生多一些务实心态, 多一些理性, 少一些选择困惑, 少一些稚嫩和狂妄。准确地定位自己, 用平稳的心态去接受和经营自己的事业, 这样才有利于缓解用工荒和就业难的矛盾。
3 思想政治教育中提升大学生职业幸福感的思考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开展工作的基础和核心, 职业幸福感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重要的一部分, 它是培养大学生对未来生活充满信心和对目标价值追求的内在精神链条。加强对大学生进行团队精神教育、职业价值感教育、感恩教育对于引导大学生正确理解和追求职业幸福, 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1 团队精神教育
大学的教育对人才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 培养大学生的团队精神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目标之一。大学生的团队精神直接关系到他们未来职业成就的大小。在职场中, 个人职业幸福感的好坏, 最主要的取决于处在一个什么样的团队中, 并在团队中的融入程度如何, 一个和谐温馨的团队能让人产生一种凝聚力, 发挥团队成员的爱好特长, 将个人的能力发挥尽致, 达到1+1>2的效果, 达到“圆满完成任务, 高度实践过程”的目的。同时好的团队, 不但有融洽的同事之间的关系, 干群关系的和谐, 也就是管理者的融入程度是至关重要的, 好的管理者能积极参与团队的建设, 能调动团队成员的积极性, 能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影响着和谐的团队, 影响着团队成员之间的和谐相处, 影响着每一位成员的职业幸福感。被誉为“美国学术和教育之父”的韦伯斯特曾说过:“人们在一起可以做出单独一个人所不能做出的事业;智慧、双手、力量结合在一起, 几乎是万能的。”正确认识大学生团队精神的作用, 并积极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对做好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3.2 加强职业价值感教育
职业价值感是指对自己未来要从事职业的价值的自我判断, 对可能取得的成就的估计, 对社会回报的满意程度。对职业的感受将直接决定职业价值感的质量。职业在今天不应再仅仅定位为谋生的手段, 也不能被简单地看做是在完成任务, 只有将职业的价值提升到与个体对生命价值的追求相一致的高度, 才能最大程度地激发起个体对职业的认同感、归属感, 有可能最大程度地使个体投身于工作, 并使之成为生命的一部分。因此,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引导大学生不仅仅把工作看做是一种职责, 而是与自我价值实现相关联。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 科学的职业价值感的确立关键在于克服对幸福的狭隘理解, 将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统一起来。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具有主体意识和内在发展的动力与需求;只有在工作中获得了成功, 感受到快乐, 才会进入积极投入的工作状态。马克思在其青年时代曾写过这样一段文字:“在选择职业时, 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不应认为, 这两种利益是敌对的, 是互相冲突的, 是一种利益必须消灭另一种的;人类的天性本来就是这样:人们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 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 才能使自己也达到完美。”[1]马克思在这里也为我们揭示职业价值感的真谛。
3.3 加强感恩教育
幸福是一种需要, 是一种体验, 需要通过教育才能获得这种体验。感恩是人之善心的一种体验, 人之初, 性本善, 现在的大学生缺乏对幸福的体验, 总觉得生活在亏待自己, 这是因为过分的强调了自我, 弱化了别人的存在。“感恩教育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与手段, 通过一定的感恩教育内容对受教育者实施的识恩、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2]大学生作为社会大家庭中很活跃的一员, 是社会潮流和时尚的带头军, 他们在求学的过程中, 由于自身拥有青春期的活力和朝气, 加上在高校里接受思想的先进性和前瞻性, 他们对幸福的追求和需要往往更加强不同的, 是需要我们用感恩之心去体验属于自己的那份幸福的。因此,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 要加强大学生的感恩教育, 父母养育之恩, 师长教育之恩, 进入职场后对领导、同事的关爱之恩等等。只有在日常学习生活中, 让他们处处怀着一颗感恩的心, 带着欣赏、宽容的眼光去看待周围的人或事, 不要总是埋怨、指责、敌视、不满, 这样才能真正体验到什么是幸福, 进入职场后, 才能真正体验到职业幸福感。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建设的引导, 与学生的全面成长密切相关, 帮助他们顺利地从校园人过渡到职业人, 才是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发挥的功能。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 教育学生用职业幸福感来评判职业, 有利于引导学生更客观、更理性地看待职业的选择, 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定位自己, 确立目标, 为日后的人生之路奠定坚实的基础。总而言之, 在职业幸福感视野下重新思考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将有着积极而现实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2.
[2]李磊, 徐菲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幸福感教育途径[J].文理导航 (上旬刊) , 2011 (4) .
[3]冯春芳.论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的大学生幸福教育[J].教育探索, 2008 (10) .
大学生综合幸福感 篇6
幸福是一个包罗万象、涵盖了一切伦理学概念的术语, 是关于世界万事万物的讨论, 幸福是一种主观感受和心理体验, 是一段时期对生活的满足和感到生活有巨大乐趣并自然而然地希望持续久远的愉快心情。它既是每个人追求的目标, 也是整个人类追求的终极目标。幸福分为物质和精神两方面, 物质幸福是低级的幸福, 是人们的物质需求和欲望, 一旦得到满足、目的得以实现而产生的幸福感;精神幸福是高级的幸福, 是人们的精神需求和寄托, 达到生存和发展。幸福感是建立在一定社会心理条件下, 以价值判断为基础, 个体对来自环境或自身的心理刺激所产生的一种心理状态。人们幸福感是反映民众主观生活质量的核心指标, 表现在人们生活满意程度基础上产生的一种积极心理体验。目前, 很多西方国家纷纷研究并计划设立衡量人们幸福感的指标, 使它和GDP一样成为一个国家发展水平的标准, 成为个人生活质量高低的心里参数。2011年3月5日, 江苏省委书记罗志军在接受央视《小撒探会》采访时, 特将大学生找到理想工作纳入2011年幸福公式之中:幸福=2011+百姓收入增加+分配公平+大学生找到理想工作。可以说, 幸福感作为最重要的非经济因素, 是社会运行状况和民众生活状态的“晴雨表”, 社会发展和民众向背的“风向标”。大学作为中国社会中的一个小社会, 是祖国的未来, 国家的栋梁, 民族复兴的强大动力, 处于人生发展的关键时候, 所以提升大学生就业幸福感, 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质量备受关注。
二、影响大学生就业幸福感的因素
影响大学生幸福感的因素有很多, 本人就广安职业技术学院2011级艺术设计系的学生做了问卷调查, 对就业质量影响幸福感进行分析, 主要有以下因素:
1、社会因素
经济的高速发展, 使得大学生面临更大挑战;近几年各高校扩招, 大学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 2014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为727万人, 毕业生人数再创历史新高, 毕业生就业矛盾突出, 供大于求, 就业岗位的供求矛盾和结构性矛盾在一段时期很难缓解。很多大学生因学习方面的问题对未来的就业感到迷茫和失望, 前途一片渺茫, 另外, 毕业生理想的就业单位, 如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大型企业等单位的需求人数在不断减少。这些因素直接影响着毕业生的就业机会, 感到了强大的压迫感, 削减大学生的就业幸福感。调查显示有23.8%的同学觉得就业压力很大, 感到前途暗淡, 而45.3%的学生担心社会不能提供自己满意的好工作, 但最震惊的是, 在所被访者中竟然只有16.9%的人信心十足的认为自己有能力找到一份好工作, 在社会立足发展, 这也充分说明了在当今社会, 大学生的就业幸福感受社会环境的影响也在与日俱增。
2、学校因素
随着高等教育大发展, 高等教育正在从“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教育”, 许多高校都片面地追求大而全, 针对社会热门的专业扩招或者争着审办新热专业, 导致师资人员配备数额不足, 专业化程度不高, 就业指导, 就业观念教育的缺失, 大学生的就业目标和方式脱离社会实际需求, 热门专业毕业生短短几年供大于求, 难以满足大学生的就业质量满意度和幸福感。
3、家庭因素
在中国社会文化传统背景下的家庭中, 大学生就业问题是家庭的重大问题。因此, 在大学生就业问题上, 中国家庭重视度非常高。对于大学生来说, 在就业竞争中主要依靠自己具备的人力资本, 而对于就业有重要资源配置作用的社会资本, 一般都是通过家庭来获取。也就是说许多大学生就业的结果, 是整个家庭努力争取的结果, 包含了家庭对就业方向、待遇、地点等方面的期望。一方面, 大学生与家庭的择业观不统一, 对就业结果的接受很勉强, 就业幸福感较低;另一方面, 受家庭文化、经济社会地位、家庭社会资本等因素影响, 大学生价值观和就业观不坚定, 就业目标不明确, 使就业幸福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4、自身因素
当代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 很多都是父母的掌上明珠, 父母过分的关爱, 使得很多大学生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 很少考虑别人感受, 心理承受力弱, 精神状态不佳, 与人交往时, 互不谦让, 交际进入恶性循环, 协调能力不足, 就业信心不足, 角色定位不准, 眼高手低。从大学象牙塔走出的学生把个人眼前的利益放在首位, 注重工资待遇、工作岗位、生活环境等条件, 不能吃苦耐劳, 工作中盲从、攀比和依赖等心理, 导致“有业不就”和“无业可就”现象共存。调查显示, 约有11%的学生来自城市, 12%的学生来自乡镇, 77%的学生来自农村。受父母传统思想的影响, 认为工作收入与主观幸福感呈正相关, 稳定的吃财政饭的工作是他们的首选。这些直接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幸福感。
三、提升大学生就业幸福感, 提高大学生就业质量的措施
1、政府角度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优先位置, 把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作为工作重点。鉴于此, 各级政府积极完善相关就业政策和制度, 多方拓展就业渠道。继续出台鼓励毕业生到中西部就业、基层就业、到村任职、“三支一扶”、特岗等项目的优惠政策;畅通更多就业渠道, 大力度扶持自主创业, 政府应通过各种政策减轻缴费, 充分保护并吸纳大学生就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各级政府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和第三产业, 提高就业增长率, 提供大量就业机会, 让大学生有更多择业余地, 努力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同时, 政府要积极敞开信息大门, 资源共享, 共建劳动力、人才和毕业生就业市场, 打破地域限制, 疏通大学生到各地区、各行业、各领域就业的渠道, 营造毕业生合理流动的宽松氛围。此外, 政府还应为毕业生提供就业前培训、举办免费招聘会以及简化各种人事关系办理的手续, 提高大学生就业幸福感。
2、学校角度
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发展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兴旺需要教育者有意识地对受教育者进行教育和引导, 学校是教育的主阵地, 学校教育中配齐、配强职业化、专业化和专家化就业指导工作人员, 对处于职业生涯发展起跑线上的大学生们实施幸福教育, 调查了解大学生的幸福状况, 帮助大学生们构建合理的信念, 树立起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幸福观。开展生活辅导和心理咨询, 将所接受的幸福教育中传递的价值体系内化为自身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把握自己人生方向, 引领自己的未来发展, 在合理信念的支持下在生活中传递正能量, 感染身边的人, 通过自己的理性思维, 去调整自己思想情绪、完善自我, 最终走向幸福。高校要坚持以人为本, 以服务为导向,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各类高校要立足校情, 加强对毕业生就业市场的调研和预测, 准确判断并预测未来人才市场的发展状况和就业趋势, 紧紧围绕国家和本地区“十二五”规划要求, 特别是适应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的新要求, 提早谋划和部署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所需的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工作。据此及时调整学校的专业设置、招生规模和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就业指导信息化建设, 充分发挥教育部就业电子信息系统政务功能, 合理利用QQ群、飞信等信息交流平台, 提供给毕业生个性化的服务信息。加强与地方人才市场、就业基地、实习基地、职业中介等单位的联系, 广泛收集就业信息, 并及时将就业信息发布给毕业生, 同时还要组织各种就业专场招聘会。院系还应建立就业困难毕业生的信息数据库, 开展“一对一”帮扶活动。通过职业发展测评等工具, 对性格内向、心理自卑等学生重点培训, 加强个性化指导。开展丰富的校园文化, 满足大学生的多种心理需求, 开拓视野, 创设大学生生活的良好情境, 为大学生提供了求职、社会交往、认识社会、服务社会的机会, 激发潜能, 产生动机, 推动行为, 帮助毕业生正确的认知自我、认知职业, 提升就业指导针对性, 提高大学生就业满意度, 使其最终体验幸福。
3、家庭角度
中国家庭重视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得到共识。但家庭在提高大学生就业的问题中, 不应忽视客观正确的引导直接决策和包办。据调查显示, 许多大学生认为找不到满意的工作与家里没有很好的社会关系相关, 也有许多学生认为依靠家庭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关系就业很正常, 而具体是什么工作岗位不是那么重要, 或者是不由得自己选择的。在中国人情和关系的社会里, 一方面家庭可以适当调动社会资源为大学生就业扫清障碍, 扩展信息渠道, 增加就业机会, 降低失业风险;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应该正面客观地教育大学生, 帮助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客观分析就业形势, 从而找到更加理想的工作, 实现人力资本价值, 真正体会到职业幸福感。
4、大学生自身的角度
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提高大学生就业质量不仅通过外界的努力, 最重要的是大学生要树立自信心, 转变就业观念, 提高就业能力, 保持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心态, 集思广益, 勇于展现自己, 表现自己, 实现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大学生在大学阶段的学习中对自己进行准确的社会定位, 科学地规划自己的职业, 制定合理的就业目标, 积极面对就业形势, 充分利用国家各种优惠政策和良好就业环境, 把握各种就业机会, 充满信心, 树立主动竞争意识、服务中西部、服务基层、自主创业、多渠道就业的意识, 树立“先就业, 后择业”的思想, 结合自己的个性爱好和兴趣特点, 理智地寻找适合自身发展的职业。除了学习扎实专业知识外, 主动参加各项社会实践活动:如积极参加大学生社团、创业者协会以及教师的科研项目等活动, 提升自身的动手和科技创新能力, 利用寒暑假去体验与专业相关或者与未来想从事的职业有关的工作。加深对社会的认识, 提高自己的就业能力, 真正达到就业质量的提高, 贴近心底的幸福感油然而生。
总之, 在就业工作中, 坚持以人为本, 了解当今大学生的幸福状况, 提高大学生追求幸福的品质和能力的同时, 努力提高就业质量;坚持科学发展, 实现充分就业的同时, 更应该努力提升大学生就业幸福感, 既有利于毕业生的就业, 也有利于提高学校的声誉。毕业生就业幸福, 家长高兴, 用人单位和政府也满意。只有我们大家包括家庭、社会、学校以及学生自己共同努力, 才能为大学生就业幸福感的提升, 就业质量的提高开启新的篇章!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 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 大学生就业成为了社会的关注热点问题之一, 就业不仅关系国家的稳定发展, 也关系着一个人的生存, 更关系到一个人的尊严。然而大学生在就业中存在着诸多因素, 成为制约就业幸福感实现的障碍。本文分析了影响大学生就业幸福感的因素, 从三个方面入手提出了提高大学生就业质量的措施。
关键词:幸福感,就业质量,措施
参考文献
[1]孙英.幸福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4.
[2]刘次林.幸福教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3]严标宾, 郑雪.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研究[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3 (2) .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提升策略研究 篇7
一、提升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现实意义
(一) 理论层面:有助于完善和深化主观幸福感研究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是一种集体幸福感, 集体幸福涉及关系的和谐、责任的完成和期望的实现。结合我国社会背景探讨大学生主观幸福感问题, 这样既可以系统地研究群体主观幸福感, 又可以深化当前主观幸福感研究的现实意义。
(二) 个人层面:有助于提高大学生学习与生活质量
当今社会发展节奏快、竞争激烈, 这些因素使大学生感受到了来自各个方面的压力, 再加之在校内遇到的人际关系、情感问题等叠加在一起, 导致学习动机降低、生活质量下降。研究表明, 主观幸福感水平较高的人, 体内多巴胺 (下丘脑和脑垂体腺分泌的一种激素) 分泌量趋于正常值[2]。这一论断从生理基础上解释了提高主观幸福感的利处, 它可以使大学生产生愉悦的正性情感, 扩大注意通道, 进行更加开放的思考, 学习动力随之增强, 从而产生更多创造性的成果。
(三) 学校层面:有助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幸福感是衡量一个人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 提高大学生主观幸福感, 培育其积极的人格特质, 与高校教育目标相吻合, 能够大幅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为国家培养积极的人才队伍。
(四) 社会角度:有助于达成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
幸福是人类发展的根本需求, 也是人类追求的终极目标。个体能否给自己设定出最适合的幸福标准, 能否正确评价自己的生活质量, 能否使自己的主观幸福感水平呈现出总体上升的趋势, 能否使主观幸福感在人生的每一阶段都有较高水平, 是一个人是否真正幸福的关键所在, 更是个体一生的根本需求[3]。而大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进程中的重要阶段, 是社会发展的新鲜血液, 研究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最终指向也是在关注如何满足人类发展的根本需求问题。
二、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现状分析
为充分了解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现状, 笔者以哈尔滨理工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和黑龙江科技大学三所高校的本科生为样本, 在一至三年级大学生中进行了大学生生活满意度问卷调查, 调查采用的问卷是由埃德·迪纳等发明的“生活满意度测试”。本次调查共随机发放问卷165份, 收回有效问卷159份, 哈尔滨理工大学50份, 东北林业大学35份, 黑龙科技大学74份。
据统计, 159份有效问卷中, 答案为极其满意4人、满意24人、稍许满意43人、中等7人、稍许不满意60人、不满意20人、极其不满意1人。
(一)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水平分析
1. 性别与大学生主观幸福感。
男生56人, 占总人数的35.22%;女生103人, 占总人数的64.78%。总体来看, 女生的主观幸福感比男生明显要高。
2. 年级与大学生主观幸福感。
大一年级50人, 占总人数的31.45%;大二年级74人, 占总人数的46.54%;大三年级35人, 占总人数的22.01%。总体来看,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年级排序为:大二年级>大三年级>大一年级。
3. 出生地与大学生主观幸福感。
农村71人, 占总人数的44.65%;城市88人, 占总人数的55.35%。总体来看, 农村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明显低于城市学生。
4. 经济状况与大学生主观幸福感。
调查结果显示, 经济状况与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呈曲线关系,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经济状况相关排序为:家庭月收入中等>家庭月收入较高>家庭月收入较低。
(二)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交叉分析
1. 性别与出生地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交互影响。
结果发现,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排序为:城市女生>城市男生>农村女生>农村男生。
2. 性别与年级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交互影响。
结果发现,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排序为:大二女生>大二男生>大三女生>大三男生>大一男生>大一女生。
3. 经济状况与性别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交互影响。
结果发现,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排序为:中等收入女生>中等收入男生>较高收入男生>较高收入女生>较低收入女生>较低收入男生。
通过以上统计与分析, 可以得出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总体偏低这一结论。
三、提升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介入策略
(一) 从个人层面介入
1. 塑造积极的人格。
大学生处于气质和性格发展的重要时期, 其人格特征尚未完全定型, 人格与幸福感关系紧密。大量研究表明, 幸福者大多拥有乐观、外向、自尊和内控这些个性特征, 这种个性使得乐观者比悲观者更易达到目标并获得成功。
2. 提高对主观幸福的认知能力。
社会比较理论认为, 幸福感产生于认知个体与外界的比较, 当比较对象低于自身实际时, 主观幸福感提高;反之, 则降低。而对标准的判断和评估是以主体已有的认知结构 (已有经验) 为基础的, 大学生如何理解幸福的内涵是提高幸福感的前提, 而不能把拜金、抽烟、摆阔气、欺侮他人等内容当作自己的幸福标准。
3. 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网络。
环境对于人的影响至关重要, 在较为和谐的人际环境中, 人的情绪体验也会比较积极, 易感受到幸福感。人际交往作为一种社会支持网络, 能够有效地帮助大学生摆脱各种困惑, 走出情绪低谷。
4. 确立合理的生活目标。
活动目标理论认为, 主观幸福感与目标是否得以实现紧密相关。一般说来, 积极的、快乐的情感与目标的出现和维持有关, 也与靠近目标及实现目标有关。而缺少目标、目标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指向目标活动的受挫则会使人产生消极的、不愉快的情感体验[4]。大学生应结合自身实际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合理规划自己的目标。
(二) 从学校层面介入
1. 提高教师的幸福感是前提。
孔夫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育应是幸福的教育, 教师正是幸福教育的指导者。教师要先提高自己的幸福感水平, 然后才能对学生进行幸福教育。
2. 采取多途径推广大学生幸福感教育是根本。
首先, 针对全体学生, 普及旨为提高大学生“幸福感”的系列课程教育, 其中包括积极心理学、人际关系心理学、职业生涯规划、恋爱心理学等课程。其次, 针对个别群体, 运用小组工作方法开展幸福感教育。引导小组成员共同参与集体活动, 协调个人之间、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问题, 促成行为的改变, 恢复与发展社会功能, 最终实现开发个人潜能, 使个人获得成长。通过小组活动可以大幅度提高学生的幸福感, 尤其对于心理疾病的预防也有积极的作用。最后, 采取形式多元化的幸福感教育, 包括开展幸福感相关的讲座、沙龙和俱乐部活动、社会活动等。
3. 加强校园环境建设、整合教育资源是保障。
高校应积极关注校园建设, 完善基础设施, 更新硬件设备, 细化激励措施, 为大学生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此外, 需要整合高校教育资源, 共享主观幸福感教育成果。高校之间应加强联系, 通过教学资源的整合和共享, 组成一个经验丰富的积极心理学教学团队。最后, 高校还可与政府“智囊团”等科研单位联合组建科研团队, 开展高校主观幸福感研究。
(三) 从家庭层面介入
家庭是最主要的社会支持系统。首先, 父母应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既包括父母的积极人格, 也包括和谐的家庭氛围。其次, 父母应尽可能提供孩子所需的物质生活条件。家庭的经济状况对子女的主观幸福感也有着一定的影响, 当家庭不能保障子女最基本的物质生活, 即影响其正常的学习、生活时, 孩子将承受不同程度的生理和心理压力, 主观幸福感便随之降低。当然, 提供充足的物质生活条件不等于满足其任何物质需求。最后, 家长在满足孩子物质生活的同时, 也要关心孩子的精神世界。
(四) 从社会层面介入
在十八大报告中, 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路线图充分反映了国家政策的导向。这些政策的调整无疑提高了全民幸福感、家庭幸福感, 也包括大学生幸福感。政府组织、社会团体以及社区应积极创设条件, 为大学生提供参与社会活动的机会, 让学生在社会上得到锻炼, 从事快乐的、公益的活动, 实现自己的价值。新闻媒体、社交网络等媒介应广泛宣传主观幸福感, 形式包括电视短片、公益广告、心理访谈节目、调查投票等, 促使全社会关注幸福感提升的问题。
参考文献
[1]Diener E.Subjective Well-being[J].Psychology Bulletin.1984, (2) .
[2]李丹.学校心理卫生学[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 2008:37.
[3]邹琼.主观幸福感与文化的关系研究综述[J].心理科学, 2005, (4) .
【大学生综合幸福感】推荐阅读:
大学生幸福感调查论文12-18
大学生幸福感的问卷调查08-17
大学生幸福感问卷调查范文09-01
音乐专业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初步研究07-23
大学生幸福观报告11-15
女大学生幸福观现状07-12
大学生幸福观培养研究12-30
大学生综合素质07-10
大学生综合能力08-26
大学生综合测评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