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林霉素

2024-07-06

克林霉素(共9篇)

克林霉素 篇1

盐酸克林霉素阴道泡腾片 (Clindamycin Hydrochlorid Vaginal Effervescent Tablets) 是一种新近开发的治疗妇科疾病的药物,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2005版) 尚未收录该药。该药主成分是盐酸克林霉素。为确立和完善该药物的质量控制标准, 以HPLC法测定了盐酸克林霉素阴道泡腾片中盐酸克林霉素含量。

1 仪器与试药。

1.1仪器:Alltech3426型高效液相色谱仪, UVIS-200型紫外检测器, Alltech色谱工作站, HP-01无油真空泵, 0.45μm有机滤膜。1.2试药:盐酸克林霉素对照品 (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批号130422-200404) , 盐酸克林霉素阴道泡腾片 (200mg, 黑龙江龙桂制药有限公司) , 乙腈 (色谱纯) , 磷酸二氢铵 (分析纯) , 80%磷酸 (分析纯) 。

2 方法与结果。

2.1色谱条件:基本色谱条件为:Diamonsil C18柱 (250 mm×4.6 mm, 5μm) 为固定相, 流速1.0m L/min, 柱温30.0℃, 检测波长214nm。取p H值为2.9的磷酸-磷酸二氢铵缓冲溶液和乙腈, 按60:40配制流动相。在该色谱条件下盐酸克林霉素吸收峰与其他组分的分离度均大于1.5, 理论塔板数均大于6000。2.2对照液与供试液制备:以电子天平称取在真空中干燥10小时的盐酸克林霉素对照品0.03000g于25m L容量瓶中, 加入适量的流动相, 超声10min溶解, 以流动相定容, 0.45μm滤膜滤过, 作为对照品储备溶液。取盐酸克林霉素阴道泡腾片10片, 称定, 研细。称取适量 (约合盐酸克林霉素含量250mg) 于250ml容量瓶, 加流动相稀释至刻度, 过滤, 取续滤液5ml置于50ml容量瓶中, 以流动相稀释至刻度, 0.45μm滤膜滤过, 作为供试品溶液。2.3标准曲线的制备:精密量取对照品储备溶液0.5、1.0、2.0、3.0、4.0m L分别于10m L容量瓶中, 加入流动相溶解, 稀释至刻度。进样20μL, 测定峰面积, 每个浓度溶液测定三次, 取平均值。以峰面积为纵坐标, 浓度 (μg) 为横坐标, 普拉洛芬的回归方程为Y=17539+18495X, r=0.9995。表明在60.0μg-480.0μg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2.4样品含量测定:取2.2中供试品溶液, 进样20μL, 测定峰面积, 平行测定3次, 取平均值, 以外标法计算含量。测定三个批号分别为091101、100101、100102的样品的含量, 分别为90.35%、97.68%和102.63%。2.5精密度和重现性实验:取供试品溶液, 连续进样五次, 测定峰面积RSD为0.69%;分别于2、4、6、8、12、24h后进样, 测定峰面积, RSD为1.98%。2.6空白实验:按制剂配方配比称取辅料, 制备不含盐酸克林霉素的空白样本, 按2.2的方法制备供试液并测定, 在盐酸克林霉素吸收峰的位置无吸收, 证明辅料对于测定无干扰。2.7回收率实验:取已知浓度的供试液1.0m L和对照品溶液1.0m L于25m L容量瓶中, 以流动相稀释至刻度。进样20μL, 测定峰面积。平行测定六次, 取平均值, 平均回收率为93.78%, RSD为1.05% (n=6) 。

3 结论

在中所采用的流动相和色谱条件下, 其他组分无干扰, 盐酸克林霉素吸收峰保留时间适宜, 与其他组分的分离度和理论塔板数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关于高效液相色谱法的一般性要求。具有较好的精密度、重现性和回收率, 可以作为测定盐酸克林霉素阴道泡腾片含量的的有效方法。

摘要:目的:建立测定盐酸克林霉素阴道泡腾片含量的方法。方法: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 色谱柱为Diamonsil C18柱 (250mm×4.6mm, 5μm) , 检测波长214nm, 0.025mol/L磷酸二氢铵溶液 (以磷酸调节pH=2.9) -乙腈 (60:40) 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结果在60.0μg480.0μg/mL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 平均回收率为93.78%, RSD为1.05% (n=6) 。结论:该法操作简便, 结果准确, 灵敏度高, 重现性好, 可用于盐酸克林霉素阴道泡腾片的质量控制。

关键词:盐酸克林霉素阴道泡腾片,高效液相色谱法,含量

克林霉素 篇2

例1:患者,女,52岁。因“咳嗽、咳痰、气喘反复发作20余年,再发半月余”入院。原有青霉素及头孢菌素类等多种药物过敏史。入院诊断为: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病、肺源性心臟病、心功能一级。入院后给与10%葡萄糖500ml,克林霉素针1.2g静滴,在滴注约20分钟时患者自述全身不适、心悸、头晕、呼吸困难加重。体检见面色白,皮肤湿冷有汗。血压检测60/40mmHg。双肺有哮鸣音无湿啰音。HR 130次/分,心音低钝,节律齐整,各瓣膜听诊区无杂音。立即停用克林霉素针同时给与地塞米松针20mg静注,10%葡萄糖20ml,10%葡萄糖酸钙针10ml静注及肾上腺素针0.5mg皮下注射,约10分钟后患者病情好转,上述症状消失,血压恢复正常。

例2:患者,女,46岁。因“咳嗽、咳痰1周”求治于门诊。原有2型糖尿病病史。诊断为:2型糖尿病并急性支气管炎。给与0.9%氯化钠500ml、克林霉素针1.2g静滴,用药约10分钟患者出现意识不清昏迷。体检见:面色苍白,皮肤湿冷,血压为零。心率135次/分,心音低钝,节律齐整,各瓣膜听诊区无杂音。肺部听诊无湿啰音。立即停用克林霉素针,给与肾上腺素针1mg皮下注射及地塞米松针10mg静注,约2分钟后患者神志清楚,血压恢复正常。

例3:患者,男,62岁。因“左前臂外伤伴红肿两天”在门诊给与10%葡萄糖500ml、克林霉素针1.2g静滴,给药约2分钟出现皮肤瘙痒,全身大汗,头晕乏力,寒颤。体检:血压50/30mmHg,全身皮肤湿冷有汗,见红色风团。双肺无湿罗音。心率128次/分,心音低钝,节律整齐,无杂音。立即停用克林霉素针,给与肾上腺素针1mg皮下注射,山莨菪碱针10mg静脉注射,地塞米松针20mg静脉注射,异丙嗪针25mg肌肉注射。约5分钟后血压恢复正常,大汗消失,寒颤减轻。约15分钟后寒颤消失,体温上升到39.0℃,给与双氯酚酸钠栓25mg塞肛,约30分钟后汗出热退,皮疹消失。

讨论

克林霉素的不良反应 篇3

1 过敏反应

口服、肌注或外用克林霉素均可引起皮疹、荨麻疹、瘙痒、高敏反应等。近年来国内关于克林霉素过敏反应的报道仍不少,武汉有1例患者静脉注射克林霉素磷酸酯后,烦躁不安、咽喉部发痒、发紧、憋气、呼吸困难、全身起红斑[1]。广州儿童医院发现2例过敏患者,其中1例患儿静脉注射克林霉素后发生烦躁不安、呼吸急促、心搏加快、四肢冰冷、双上肢轻微颤动,应用氟美松和非那根后缓解。另1例患儿因上呼吸道感染静脉注射克林霉素5 d时,突然高热寒战、面色苍白、四肢紫绀、哭闹不停,停止输液并给予抗过敏治疗后恢复正常[2]。临床研究证实克林霉素治疗痤疮有效率较高,但用药后约有3.33%的患者有轻度瘙痒和干燥感,13.33%有灼痛伴脱屑,6.67%的有轻度红斑。这类不良反应均发生在用药初期,症状轻微,2 d~3 d后即迅速消失,继续用药过敏反应不再出现[3]。国外报道的过敏反应主要为用药后偶致药物热、面部水肿、斑丘疹和瘙痒等过敏反应症状。一旦发现过敏反应立即停药,静脉注射激素或抗组织胺类抗过敏药,必要时吸氧。武汉报道的过敏患者,停药后肌注地塞米松、氯苯那敏后症状缓解。广州儿童医院的2例患者,发现过敏反应立即停药并分别给予盐酸异丙嗪、安痛定肌注,患儿很快恢复正常。总结现有资料可知,只要处理得当,克林霉素的过敏反应容易消除,目前虽无克林霉素不良反应导致死亡的报道,但应用前应注意以往有无药物过敏史,用药时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2 消化系统的ADR

克林霉素引起的消化系统的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腹泻等,这可能由于抗菌药物使用时间较长,引起体内菌群失调,导致二重感染所致。此外由口服克林霉素引起的ADR常见的还有食管黏膜糜烂、渗血。张续进[4]报道了5例由克林霉素引起的食管黏膜损伤,这5例患者皆因口服克林霉素,2 d~3 d后出现胸骨后疼痛,进食时疼痛明显,胃镜检查:食管出现渗血、糜烂甚至出现条片状溃疡、坏死、白苔,损伤多发生在食管的中下段,后给予口服奥美拉唑(洛赛克)治疗1周,皆逐渐好转,预后良好。因此,临床上口服克林霉素的患者出现胸骨后疼痛,甚至消化道出血,要考虑药物性食管炎的可能,应停药并给予质子泵抑制剂治疗。为了减少口服克林霉素引起ADR的发生,服药时应大量饮水,并站立30 min,切勿立即卧床。防止药物在食管滞留,损伤食管黏膜。

3 心血管系统反应

心血管系统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心悸、胸闷、室性早搏和室颤等,但导致心搏骤停极为少见,其可能原因为药物诱发恶性心律失常所致。黄英华[5]报道某患者(男,32岁,因骨折入院治疗)给予克林霉素1.2 g加入氯化钠注射液500 ml中静滴,滴速60滴/min,当滴到50 min时,患者自诉头晕乏力,四肢麻木,心慌气短。检查血钾为2.9 mmol/L,心电图示T波低平,ST-T段降低,偶发室性早搏。患者既往体健,无药物及食物过敏史,当时也未合用其他药物,故考虑克林霉素致低血钾。

4 肝功能异常

有些患者在应用克林霉素后出现血清转氨酶升高及黄疸,但病情指标检查无异常,多数为一过性,停药后立即消失。以前的资料认为是肝损害所致,但近期资料表明转氨酶升高主要与肌内注射时损伤局部肌肉,同时与克林霉素磷酸酯及其代谢产物干扰转氨酶测定时的比色结果有关,并非肝细胞损伤所致[6]。临床检测发现克林霉素主要在肝脏代谢,因此严重肝功能不全时应慎用,以免因代谢过慢、血药浓度过高而诱发不良反应。

5 泌尿系统所表现的ADR

有些患者在应用克林霉素后出现血尿、血蛋白、急性肾功能衰竭等,目前还不清楚其发生机制,但临床危害严重,故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应注意: (1) 高度重视克林霉素的肾毒性作用; (2) 治疗期间除监测肝功外,还应密切注意尿常规、尿酶、血肌酐和尿素氮的检测; (3) 一旦出现急进性肾损害应立即停用克林霉素并及早进行积极治疗和肾病理检查。

6 局部反应

多见于注射给药。肌内注射后,在注射部位偶可出现轻微疼痛,长期静脉滴注可能会引起血栓性静脉炎。对于克林霉素产生的局部刺激疼痛,可以采用0.9%氯化钠或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后,于30 min以上静脉滴入。

7 讨论

克林霉素一般用于青霉素和头孢菌素类无效或耐药者,因此应严格掌握适应证,防止滥用。同时,用药前应详细询问患者药物过敏史,克林霉素与红霉素具有拮抗作用,与阿片类药物的中枢呼吸抑制作用相累加而导致呼吸抑制延长或引起呼吸肌麻痹(呼吸暂停)。可增强骨骼肌松弛药的作用,与抗重症肌无力药合用时将导致后者对骨骼肌的作用效果弱。与抗蠕动止泻药合用会引起伴严重水样腹泻的假膜性肠炎,患者若出现大便频率改变,需要停药并观察。总之,在应用克林霉素时,只要根据临床诊断和药敏试验结果合理应用,针对个体差异、过敏史及现用药物情况等严格掌握适应证,避免不必要的联合用药,并采取必要防范或救治措施,就能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增加用药安全性。

参考文献

[1]程淋, 姜金莲.克林霉素致过敏反应一例[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1999, 8 (2) :89

[2]何艳玲.静脉滴注克林霉素致过敏反应2例[J].中国临床药学杂志, 1999, 8 (4) :252

[3]王玉英, 张倩, 李世荫, 等.1%盐酸氯洁霉素治疗寻常痤疮药效评价[J].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1994, 6 (3) :231

[4]张续进, 杨兆升, 姜文夏.克林霉素致食管粘膜损伤18例临床分析[J].临床内科杂志, 2003, 20 (2) :84

[5]黄英华.克林霉素致心跳骤停2例[J].实用医学杂志, 2007, 23 (17) :2711

克林霉素 篇4

【中图分类号】R5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2)02-0436-01

患者男性,59岁,因患“慢性支气管炎20余年,急性发作3d”于2011年10月5日就诊。给予注射用克林霉素磷酸酯0.6g溶于0.9%氯化钠注射液500ml内缓慢静脉滴注,1次/d。患者否认有药物及其他过敏史。连续静脉滴注5d,患者无任何不适症状,感觉咳嗽、咳痰等慢性支气管炎症状有所好转。第6d在静脉滴注注射用克林霉素磷酸酯约30min,患者突然感觉胸闷、畏寒等并伴有全身皮肤瘙痒等不适症状。查体:体温37.3℃、呼吸21次/min、脉搏109次/min、血压95/55mmHg,双眼睑浮肿,全身皮肤可见稍隆起皮肤鲜红色散在的蚕豆样大小的斑丘疹,尤以胸背部居多,略高出皮肤,无破溃及分泌物流出,未触及肿大的淋巴结,双肺底部可闻及散在的干、湿性罗音,余未见异常。初步诊断:1、慢性支气管炎;2、注射用克林霉素磷酸酯引起的過敏性休克;3、药物性荨麻疹。立即停止静脉滴注注射用克林霉素磷酸酯,给予吸氧,静脉推注盐酸肾上腺素注射液1mg、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20mg,静脉滴注维生素C注射液3g等对症治疗,约20min后患者自述胸闷、畏寒等上述不适症状消失。测呼吸17次/min、脉搏78次/min、血压140/85mmHg。继续给于口服依巴斯汀片及静脉地塞滴注米松磷酸钠注射液和维生素C注射液等对症治疗,改为其他抗生素治疗,身上斑丘疹于5d后消退。

讨论

克林霉素 篇5

752C可见-紫外分光光度计 (上海第三仪器厂) ;克林霉素磷酸酯;克林霉素磷酸酯葡萄糖注射液 (解放军第85医院制剂中心生产) ;碘酸钾、硫酸、环己烷均为分析纯。

2 方法与结果

2.1 标准溶液的配置

精密称取克林霉素磷酸酯对照品适量, 加水溶解并稀释成2.5mg/m L的标准溶液。

2.2 标准曲线的绘制

精密量取标准溶液1、2、3、4、5mL, 分别置25mL容量瓶中, 加入1% (g/mL) 碘酸钾溶液4mL和30% (mL/mL) 硫酸溶液3mL, 环己烷10mL, 置60℃水浴中45min, 取出冷却, 将环己烷层分离放入另一25mL容量瓶中, 再用环己烷萃取3次 (5、5、3mL) , 合并萃取液并用环己烷稀释至刻度, 摇匀, 以溶剂为空白, 在520nm波长处分别测定吸收度[1]。以吸收度对浓度进行回归分析, 结果表明, 在0.1~0.5mg mL (以克林霉素计) 范围内吸收度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回归方程为C=1.164A+0.0041, r=0.9999。见表1。

2.3 回收率试验

精密称取克林霉素磷酸酯对照品适量, 加入其处方量辅料, 加水制成含克林霉素磷酸酯 (以克林霉素计) 6.0mg/mL的溶液。精密量取适量溶液, 分别置25mL量瓶中, 照上述方法操作, 在520nm波长处测定吸收度, 代入回归方程计算回收率, 结果见表2。

2.4 稳定性试验

取标准液一份, 分别在0、1、2、3、4、5h测定其吸收度, 结果表明, 吸收度基本没有变化, RSD为1%, 结果见表3。

2.5 样品的含量测定

取6份样品 (以克林霉素计6.0mg/mL) 以分别在不同的条件下测定其含量, 测定方法见“2.2项”。结果见表4。

3 讨论

3.1 本测定方法利用克林霉素磷酸酯分子中含有甲硫基团, 在酸性介质中用碘酸钾氧化硫原子释放当量碘被环己烷定量萃取的原理[2],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较方便, 简单, 快捷, 灵敏度较高。故本法可作为测定克林霉素磷酸酯葡萄糖溶液中克林霉素磷酸酯含量的常规方法。

3.2 本法不适用测定克林霉素磷酸酯氯化钠溶液中克林霉素磷酸酯含量, 因为溶液中的氯离子对上述反应的影响较大。

3.3 通过对不同条件下克林霉素磷酸酯氯化钠溶液中克林霉素磷酸酯含量的测定, 我们发现较理想的灭菌条件是湿热灭菌法, 而干热灭菌的温度不应该超过108℃、30min。

参考文献

[1]刘梅, 李祚宏, 贺建荣, 等.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液的分光光度法测定[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01, 5 (21) :273.

克林霉素磷酸酯的合成 篇6

目前国内外制备克林霉素磷酸酯大都采用相似的传统合成工艺[2,3,4],即以盐酸克林霉素为原料,以2,2-二甲氧基丙烷为羟基保护剂,POCl3为磷酰化试剂,经不同的后处理方法,制备得克林霉素磷酸酯。但是传统工艺在后处理过程中,试剂来源困难、价格昂贵、环境污染严重,且收率不高。本文以盐酸林可霉素为原料经7位羟基的氯代制备得盐酸克林霉素。室温条件下以丙酮为溶剂及羟基保护剂,对甲苯磺酸作催化剂,经3、4位羟基的保护制得丙叉克林霉素。最后,在磷酰化反应中以POCl3为磷酰化试剂,二氧六环作溶剂,少量吡啶作催化剂,经两步水解,重结晶制得克林霉素磷酸酯,其合成路线如图2所示。相比于传统合成工艺,该合成路线反应条件温和,工艺简便,原料成本低,环境污染小。

1 实验部分

1.1 仪器和试剂

主要仪器:Spectrum 100-IR型傅立叶红外光谱仪(美国,KBr压片);AVANCE-300型核磁共振仪(瑞士布鲁克公司,溶剂为氘代水);数显恒温油浴锅(HH-S),江苏金坛金城国盛实验仪器厂;磁力搅拌器(81-2),上海闵行虹浦仪器厂。主要试剂:盐酸林可霉素(>99%),皖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POCl3(AR),上海化学试剂有限公司;对甲苯磺酸(AR),上海化学试剂有限公司;原甲酸三乙酯(AR),上海化学试剂有限公司;三乙胺(AR),上海化学试剂有限公司;1,4-二氧六环(AR),上海化学试剂有限公司;丙酮(AR), 上海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1.2 盐酸克林霉素醇和物(2,3)的制备

150 mL三口烧瓶中加入5 mL DMF,15 mL 1,2-二氯乙烷,氮气保护。冰盐水冷却至0 ℃左右,滴加5 mL三氯氧磷。搅拌30 min后加入盐酸林克霉素5 g,保持0 ℃反应30 min,室温下反应40 min,45~50 ℃反应40 min,最后缓慢升温至65~70 ℃反应11 h。

反应结束,氯代反应液降温至0 ℃以下。用10%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反应液pH至10,室温下搅拌2 h,静置分层。有机相加活性炭常温搅拌脱色1 h。抽滤,有机相减压浓缩至干,得浅黄色糖浆状物(2)。糖浆状物用乙酸乙酯(50 mL)+无水乙醇(20 mL)溶解,滴加少量浓盐酸调节pH至1,瞬间出现大量白色结晶(3)。反应液降温至0 ℃,继续搅拌1 h,静置冰箱中过夜。抽滤,滤饼置真空干燥箱内干燥,收率达到89%。

1.3 克林霉素异丙叉(4)的制备

丙酮12 mL,对甲苯磺酸0.1 g,盐酸克林霉素(3)1.0 g,搅拌10 min加入原甲酸三乙酯1.5 mL,室温反应22 h。经点板确认反应结束,抽滤,滤饼用10 mL二氯甲烷溶解,用体积比为1:2的氨水调pH至10。室温下搅拌1 h,静置分层,有机相加无水硫酸钠干燥。抽滤,减压浓缩至干,得产物克林霉素异丙叉(4),收率为80%。

1.4 丙叉克林霉素磷酰化化合物(5)的制备

1.0 g克林霉素异丙叉(4),10 mL二氧六环,4 mL三乙胺,吡啶20 mL,0 ℃以下搅拌反应20 min,缓慢滴加三氯氧磷0.5 mL。滴加完毕冰水浴中反应2 h,室温下搅拌反应20 h。反应结束,抽滤,合并有机相,减压浓缩至干,得粘稠状物(5),直接进行下步水解反应。

1.5 克林霉素磷酸酯(1)的制备

粘稠状物(5)中加10 mL二氯甲烷和25 mL蒸馏水,搅拌并升温至50~55 ℃,回流水解20 h。反应结束,静置分层。水相减压浓缩。用少量无水乙醇稀释,并加无水硫酸钠干燥过夜。抽滤,滤液室温下静置过夜出现结晶,真空干燥得粗品。1.0 g粗品用15 mL乙醇溶解,加活性炭回流脱色1 h,室温静置过夜,过滤。真空干燥得精品克林霉素磷酸酯(1),收率为88%。四步反应总收率达62.7%。

2 结果与讨论

2.1 结构表征

克林霉素磷酸酯(1)的IR谱图:σ (KBr, cm-1): 3380(-OH, -NH), 1064(C-O), 790(糖环), 1683(酰胺), 2960(N-CH3), 1310(S-CH3), 1260(P=O), 1150(P-O)。

克林霉素磷酸酯(1)的1H NMR谱图:D2O作为溶剂, δ/10-6: 5.58(d, 1H, J=6 Hz), 3.79~3.83(m, 1H), 4.35~4.41(m, 2H), 3.79~3.83(m, 1H), 4.48~4.51(m, 2H), 1.48~1.51(d, 3H, J=6 Hz), 2.21(s, 3H), 4.35~4.41(m, 2H), 2.36~2.38(m, 3H), 1.32~1.46(m, 4H), 0.88~0.93(t, 3H, J=4 Hz), 2.97(s, 3H)。

2.2 合成工艺的优化

(1)中间体(3)的制备后处理过程中,应用不同的碱液进行反应的后处理,结果有差别,表1、表2列出了在不同的后处理条件下中间体3的产率。

从表1、表2可以看出,以10%的NaOH溶液进行碱化水解的方法进行后处理,具有较高的收率,同时有效的消除了乳化现象,经直接浓缩、醇化得到中间体3,所以10%的氢氧化钠溶液是此步反应的最佳浓度。

(2)中间体(4)的合成中,在室温下,分别选择了CH2Cl2、CHCl3、THF作为溶剂,丙酮作为反应物与不同即作为溶剂又作为反应物进行反应,比较的结果是,THF作为溶剂反应的产率仅为35%,丙酮作为溶剂的反应产率最好。当反应物摩尔比为n(盐酸克林霉素醇合物):n(原甲酸三乙酯):n(对甲苯磺酸)=1:4.5:0.25时,产率达到80%。

(3)中间体(5)的合成中,以二氧六环作溶剂,以适量吡啶作为催化剂,取得了较好的结果。与传统合成工艺相比,公开的文献报道中[5,6,7],克林霉素磷酰化的反应是在无水吡啶溶剂中进行。由于吡啶价格昂贵,毒性大,气味难闻,且后处理麻烦。本文以二氧六环取代吡啶作溶剂,以适量吡啶作为催化剂,节约了成本,减少了环境污染。

3 结 论

本文以盐酸林可霉素为原料经7位羟基的氯代、3位和4位羟基的保护、磷酰化、水解、重结晶,得到克林霉素磷酸酯,总收率达到62.7%。整条合成路线中,反应条件温和,原料来源广泛成本低,环境污染小,工艺方法简便,适宜工业化生产。

摘要:对克林霉素磷酸酯的合成工艺进行了优化,经Vilsmeier试剂制备克林霉素醇合物,用原甲酸三乙酯保护3以盐酸林可霉素为原料合成克林霉素磷酸酯的工艺优化过程。经7位羟基的氯代、3位和4位羟基的保护、磷酰化、水解、重结晶,得到克林霉素磷酸酯。改进后的工艺原料易得,反应条件温和,生产周期短,成本低,总收率达到62.7%。

关键词:克林霉素磷酸酯,盐酸克林霉素,合成

参考文献

ivity of domestic clindamycin phosphate[J].Chinese Journal of Antibiotics,1996,21(2):124-132.

[2]Williaml,M.Clindamycin-2-phosphoryl benzylate[P].US,4849515,1989-07-18.

[3]Martin,T.Clindamycin Phosphate synthesis[P].US,5182374,1993-01-26.

[4]陈树红.克林霉素磷酸酯的合成工艺研究[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02,33(2):4-6.

[5]Walter M.Lincomycin-2-phosphate,7-substituted compounds and salts[P].US,34870689,1969-05-23.

[6]Matier W L,Wcoo C,Lee Y C.Clindamycin phosphate benzylate[P].US,4849515,1989-08-12.

克林霉素致不良反应的临床观察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3月至2012年6月在我院应用克林霉素进行治疗后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135例, 其中男76例, 女59例, 年龄15~88岁, 年龄平均 (47.9±13.6) 岁。本次研究中不良反应设计药物制剂共涉及9个品种, 主要包括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剂 (可通过静脉滴注、静脉推注或肌肉注射起效) 、盐酸克林霉素胶囊 (可通过口服起效) 。

1.2 方法

按照不良反应涉及的器官和系统将克林霉素致不良反应进行分类, 对不良反应的机制及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综合性分析、讨论。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 采用χ2检验, P<0.05, 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按照涉及器官和系统不同将克林霉素致不良反应进行分类[2]:过敏反应49例, 约占36.30%, 消化系统34例, 约占25.19%, 皮肤黏膜28例, 约占20.74%, 泌尿系统7例, 约占5.19%, 神经系统18例, 约占13.33%, 其他1例, 约占0.74%。克林霉素致不良反应病例135例中89例患者为第1次用药后出现不良反应, 持续性用药多日发生不良反应42例。克林霉素的给药途径与患者药物过敏史的相关性, 详见表1。

注:同其他给药途径进行比较, *表示P<0.05

135例应用克林霉素后出现不良反应患者中17例临床有合并用药[3], 包括:甲硝唑3例, 环丙沙星3例, 红霉素2例, 头孢菌素2例, 可的松2例。布洛芬2例, 华法林1例, 万古霉素1例, 硝苯地平1例。其中, 克林霉素分别与华法林和环丙沙星联合应用导致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最严重, 严重出血反应及昏迷, 克林霉素与其他药物联合应用造成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比较轻微, 主要是皮肤过敏或恶心呕吐等胃肠道不良反应。

3 讨论

克林霉素是临床常用的抗菌药物[4], 口服效果比较好, 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等优点, 主要敏感菌为革兰阳式细菌。近年来, 应用克林霉素发生不良反应的文献或媒体报道越来越多, 甚至出现神经肌肉阻滞或由过敏造成喉头水肿最终导致患者死亡。应用克林霉素后出现的不良反应可以涉及到机体内几乎所有器官和系统, 如神经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皮肤黏膜系统等, 重者不良反应可同时累计多个系统或器官。克林霉素致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者为过敏反应, 涉及机体内各系统的不良反应大部分与机体免疫机制有关联性[5]。故预防过敏反应在临床上应用克林霉素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通常情况下, 临床应用克林霉素前患者不会进行药敏试验, 这一做法从某种程度上提升了克林霉素应用后发生过敏反应的概率。据文献报道, 克林霉素致过敏反应患者多半有药物过敏史, 故需要在应用克林霉素前进行药物敏感试验。本研究提示, 克林霉素致不良反应中包括迟发型过敏反应1例。另据文献报道, 克林霉素应用后可导致患者由于过敏反应比较严重而出现过敏性休克1例。

克林霉素具有神经阻滞作用, 涉及几乎全身各系统、各器官的神经与肌肉接头。故临床上, 克林霉素与镇静催眠类药物, 或作用相似的麻醉药物联合应用时, 会引发药物之间的协同作用, 导致患者呼吸受到抑制, 心肌麻痹, 患者机体内各部分肌张力下降, 重者可造成患者死亡。据文献报道, 克林霉素与部分抗菌药物联合应用, 可由于中枢抑制作用产生累加, 导致患者发生呼吸衰竭或心源性休克、猝死等一系列严重后果。本研究支持上述观点, 此外, 部分药物与克林霉素联合应用由于可引发血浆蛋结合率发生变化而导致患者出现严重不良反应, 本次研究中, 患者出现严重出血情况可能性原因就在于此。故在临床实际工作中, 应避免将克林霉素与其他药物合用, 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的倾向性。通常来说, 药物在治疗过程中发挥药效的同时均有可能发生不良反应[6], 故应提升克林霉素应用的安全性。本次研究中, 不良反应可表现为皮肤红疹、腹泻、恶心、呕吐、头晕等。发生不良反应患者中多半由于减缓用药促使不良反应症状减轻, 故在临床应用克林霉素时, 应全程密切观察患者表现, 以随时对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做出处理。故一般建议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应尽量在应用克林霉素前使患者先行药物敏感试验, 以此达到降低克林霉素致不良反应发生率。临床应用克林霉素时应注意掌握用药剂量, 防止由于剂量过大, 引发不良反应。通常来说, 单次应用克林霉素剂量为0.3~0.6g, 若给药途径为静脉滴注, 则药物浓度应得到严格控制, 克林霉素稀释液单次应用需在100~200m L以上, 静脉滴注时间至少0.5~1h。临床应用克林霉素连续用药时间不宜过长, 最多7~10d。总之, 在临床工作中, 应予以克林霉素合理应用足够的关注, 做好有针对性的预防工作, 促使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 提高临床用药安全性。

摘要:目的 观察克林霉素导致的不良反应, 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选择2009年3月至2012年6月在我院应用克林霉素进行治疗后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135例, 对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学分析, 探讨如何在临床安全应用克林霉素。结果 克林霉素引发的不良反应涉及机体多个器官及系统, 排名由高到低前三名分别为过敏反应 (36.30%) , 消化系统 (25.19%) 、皮肤黏膜 (20.74%) , 而且不良反应多发于25~45岁患者群体中, 以首次用药多见, 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0.05。结论 在临床工作中, 应予以克林霉素合理应用足够的关注, 做好有针对性的预防工作, 促使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 提高临床用药安全性。

关键词:克林霉素,不良反应,预防

参考文献

[1]杜艳萍.探讨克林霉素的不良反应 (ADR) 及其用药安全性[J].中国医药指南, 2013, 11 (12) :484.

[2]冯国灿, 何惠玲, 劳福炎.克林霉素致不良反应215例临床分析[J].健康必读 (中旬刊) , 2011 (6) :10-11.

[3]钱德民, 张鸣, 王预良.头孢曲松钠、克林霉素致不良反应[J].中国临床工作医生, 2008, 36 (6) :54-55.

[4]齐文霞.克林霉素的不良反应分析[J].感染、炎症、修复, 2009, 10 (3) :136.

[5]陈玉如, 黄小影, 关雪艳, 等.克林霉素静脉输液及其常见不良反应的监测[J].安徽医药, 2008, 12 (5) :477-478.

口服克林霉素过敏一例报告 篇8

患者, 女, 37岁, 因尿频、尿急、尿痛半天就诊, 血常规:白细胞9.8×109/L, 中性粒细胞0.79, 尿常规:白细胞 (+++) , 红细胞 (+) , 尿蛋白 (-) , 诊为急性膀胱炎。给予克林霉素胶囊0.15 g, 4次/d口服, 患者当日晚饭后半小时服药, 服药后1h感舌根、咽部及耳道发痒, 并逐渐加重, 随后出现咽喉部阻塞感, 双眼及鼻腔发痒, 呼吸略感困难。随即到社区门诊就诊, 测脉搏93次/min, 血压100/65mmHg, 立即平卧, 吸氧, 肌肉注射地塞米松5mg, 10min后症状逐渐缓解, 观察1h回家休息, 次日起床后发现双眼睑及面部出现水肿, 改用吡哌酸口服, 未再出现上述症状, 眼睑及面部水肿1d后自行消失。

2 讨论

克林霉素 篇9

克林霉素 (Clidnamcyin) 属于林可霉素类抗菌药物, 是林可霉素7-羟基氯代衍生物, 其抗菌原理是作用于敏感菌核糖体50S亚基, 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从而抑制细菌繁殖。

克林霉素的抗菌普和林可霉素类似, 抗菌活性却相当于林可霉素的4~8倍。它的药理作用范围如下:革兰氏阳性需氧菌例如金黄色葡萄求菌, 肺炎链球菌, 化脓性链球菌等;厌氧菌如杆菌属, 破伤风杆菌, 双歧杆菌等等。此外研究发现克林霉素对衣原体如沙眼衣原体也有抑制作用, 对疟原虫和弓形虫也有抑制作用, 但具体药理机制尚不明确。

2 克林霉素的临床应用

临床药代动力学分析, 克林霉素口服吸收快而且完全, 收率已达90%以上且不受食物影响, 药物进入人体后分布广泛, 血蛋白结合率高达90%。其临床应用剂型多样, 无需通过皮肤过敏性测试, 临床疗效确切, 因而临床应用广泛。

2.1 肺部感染

克林霉素对金葡萄菌有抑制作用, 对红霉素耐药的肺炎链球菌也有抑制作用, 被用于治疗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肺炎、肺脓肿和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例如有专家通过实验得到, 克林霉素替代青霉素、大环内酯类和硝唑类药物, 对下呼吸道厌氧菌有更强的治疗效率 (抑菌有效率90%以上) [1]。

2.2 皮肤及软组织感染

根据医院调查数据统计, 克林霉素在皮肤科烧伤科应用比例占全院用药量的20%以上, 仅次于五官科应用率的35%[2]。有人用克林霉素配合皮肤用药如过氧化苯甲酰、阿达帕林治疗座疮效果好过单一用药, 而且不易引起皮肤组织发炎感染。

2.3 泌尿系统及妇科感染

应用克林霉素磷酸酯治疗盆腔炎50个病例, 与青霉素进行对照显示, 克林霉素组痊愈率76%, 高于青霉素组的48%[3]。有研究结果显示, 克林霉素磷酸酯栓对细菌性阴道炎治疗效果好于对照组甲硝唑。此外, 克林霉素在临床上还用于急性阴道炎, 前列腺炎等治疗[2]。

2.4 耳鼻喉部感染

克林霉素对β-内酰胺酶类的菌株有很好效果。通常用青霉素治疗由β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扁桃体炎, 易引起口腔内的菌群产生耐药性, 使青霉素失效, 导致扁桃体炎反复发作。克林霉素与青霉素抗菌作用机制不同, 通过抑制细菌内蛋白合成产生抗菌作用的, 只针对某些特定菌群, 因此不会出现反复发作情况。另有资料显示, 对50例病人利用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治疗, 观查其对鼻窦炎的疗效, 有效率达98%。医院内通常将克林霉素作为五官科感染治疗的首选药物[5]。

2.5 其它

克林霉素的抗菌效果好, 其对骨组织感染, 如骨关节炎、骨髓炎等也有治疗效果, 临床上有运用克林霉素作为原虫感染, 如某些恶性疟疾的治疗药物。

3 克林霉素的临床不良反应

临床用药不合理、病人体质差异等会导致患者使用克林霉素治疗时出现不良反应。大样本的临床病例数据统计得出, 克林霉素的不良反应发生与给药途径有很大关系:静脉注射克林霉素不良反应发生率 (78.53%) 远高于肌注 (2.45%) 和口服 (19.02%) [3]。临床上常见的不良反应有以下几种。

3.1 胃肠道反应

胃肠道反应是克林霉素临床使用上最常见的不良反应, 口服注射均会出现。常见的有恶心, 呕吐, 腹痛, 腹泻, 严重的出现伪性肠膜炎。据流行病学统计, 服用克林霉素病人发生腹泻率为10~20%, 2000版药典记载为10%~30%, 胃肠道反应发生原因可能与药物对肠道刺激引起胃肠道内菌群紊乱有关[4]。

3.2 过敏反应

患者在口服、肌注或外用克林霉素后发生皮疹、荨麻疹、高过敏性反应 (神经性水肿等) , 严重发生过敏性休克。临床过敏反应发生率较高, 有人研究215例克林霉素使用患者中有111例出现了过敏反应。过敏性休克常见于对青霉素过敏患者[1]。

3.3 肝功能损害

有些患者在服用克林霉素后会发生胆红素淤积, 黄疸, 血清转氨酶升高等症状。有病例报道某患者服用克林霉素后出现腹痛, 尿黄, 巩膜皮肤染黄的急性肝功能损伤, 停用克林霉素合剂后采用保肝治疗逐渐恢复[5]。

3.4 肾功能损伤

有资料显示, 43岁女患者反复咳脓痰使用克林霉素治疗, 静注20分钟出现腹痛呕吐腹泻等胃肠不良反应, 伴有尿急和血尿, 立停用克林霉素。此后几天无法排尿, 急性肾检查为急性肾功能衰竭。此后用头孢替唑钠代替克林霉素后逐渐恢复[5]。

3.5 其它

临床案例报道的克林霉素不良反应还有肌注产生的局部红肿, 硬结, 疼痛等, 心血管系统损害导致心律失常, 血液系统不良反应如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减少、酸性粒细胞增多和血小板减少, 凝血障碍等。

克林霉素穿透血脑屏障的能力较差, 但是用药剂量过大易损害脑神经组织, 也会对周围神经系统造成影响。如临床有不少病例显示, 有患者在静注克林霉素治疗感染性疾病期间, 反复出现口苦, 口腔麻木等症状, 可能与克林霉素对味觉神经损伤有关[6]。

此外, 临床上滥用抗生素也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克林霉素的血浆结合率高达90%以上, 联合用药对血蛋白结合率有影响, 容易导致其血药浓度增高而增大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例如克林霉素和氨基糖苷类药物合用, 会增加神经系统和血液系统增加不良反应发生概率。克林霉素与其他抗生素如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或β内酰胺类抗生素同时使用, 不但不能增强药效而且还会产生拮抗作用, 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4 讨论

克林霉素的抗菌效果好, 在临床上应用范围广, 临床医生和药师在使用时必须根据患者适应证和个体差异作出合理的给药方案, 科学合理使用抗生素, 以免滥用药物引起不必要的副作用发生。

参考文献

[1]陈俊苗, 刘宏民, 王少敏, 等.克林霉素及其磷酸酯的临床应用与不良反应[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2011, 1 (20) .

[2]李春英.克林霉素的临床副作用和用药安全[J].泰山卫生, 2008 (32) .

[3]黄斌学, 曾春生, 莫锦伦, 等.克林霉素临床合理应用分析[J].中国药物与临床, 2007 (7) .

[4]魏宗慧.克林霉素的不良反应及防治[J].中国医药科学, 2011, (18) .

[5]左琳, 刘丽娜.克林霉素的不良反应综述[J].黑龙江医药, 2011 (01) .

上一篇:史论教学下一篇:业主建设工程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