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论教学

2024-07-06

史论教学(通用12篇)

史论教学 篇1

在教学的过程中, 日益感到有必要注重“史论结合”。高中学生的“史论结合”能力存在三个问题:第一, 有史也有论, 但史论貌合神离;第二, 以理论当问题, 又把理论当作一种结论, 言之无物, 空洞乏味;第三, 史实充实, 但理论很单薄, 不能解决对历史现象规律性的认识。这虽然主要说的是学生在运用知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但实际上也反映了我们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而且注重?“史论结合”不但是《中学历史教学大纲》的要求, 在高考历史科考试说明中也明确规定。那么, 怎样才能在教学实践中提高学生“史论结合”的能力?

一、要深化对“史论结合”的认识

“史”作为历史材料, 是反映历史本体的内容, 其突出的特性是客观性, 它是进行历史理论思维的基本素材和对象, 离开了这些基本的历史材料, 历史理论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历史理论教学也只能是空谈。“论”是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而得出的观点和结论, 是有关历史本体的认识论内容, 是对史料的分析、概括达到一定程度的产物, 这里应突出的是理论性。正确的历史理论直接来源于史料, 又指导着对史料的研究。可见, 对史料的研究也只有上升到理论的高度, 才能真正认识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 实现历史教学、研究的真正价值。

二、注重理论教学, 史论有机统一

首先, 在宏观的知识体系与历史发展规律的教学中, 要注重理论分析, 使史论有机结合, 且以理论统帅教学。如对中国古代史知识系统的教学应贯穿的基本观点是:中国古代社会是由低级社会形态向高级社会形态不断发展进步的, 奴隶制度、封建制度在它们建立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都曾经是很先进的社会制度, 都曾经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在社会形态更替的过程中, 生产力的发展起了最根本的决定作用……

其次, 对具体历史知识的教学同样要注重理论分析, 突出理论的统帅作用。如对世界近代史上日本和俄国改革的教学, 应以矛盾的共性和个性关系的原理去分析问题:近代日本和俄国都是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走上发展资本主义道路的, 都是在商品经济发展受到封建制度严重阻碍、社会矛盾十分尖锐的情况下, 统治者自行宣布改革而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 而且资本主义发展都比较迅速, 改革都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但由于俄国在改革前没有形成像日本那样强大的改革势力, 没有经过像日本倒幕运动那样剧烈的社会动荡以对封建顽固势力形成足够的冲击, 因而改革中发展资本主义的措施显然没有日本明治维新那样系统和全面。从而决定了改革后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没有日本那么快。

三、坚持理论从史料中来, 再到史料中去的方法

从史料中来。即向学生展示某些理论观点从史料中得出的过程。任何理论体系, 往往只是体现了一种认识的结果, 并没有展示出这种结果得出的思维过程。教学实践中, 我们如果只是把这种高度概括的理性认识的结果简单地搬给学生, 他们是很难做到真正理解的。例如, 中国近代史上“抗日民主运动的兴起和高涨”一节中, 有“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与偶然性的辩证关系分析问题的能力”这一教学目标, 我就引导学生思考:西安事变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中起了关键性的作用, 但能不能说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如果学生感到不好回答, 可以作进一步的引导, 即如果没有西安事变, 随着中日民族矛盾的激化和抗日民主运动的不断高涨,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终是否也会形成?回答显然是肯定的。可见, 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决定因素是民族矛盾的激化。由此让学生明白, 民族矛盾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必然性因素, 而西安事变是偶然性因素。那么统一战线为什么没有通过别的事件形成, 而是通过西安事变形成的呢?因为西安事变也是民族矛盾激化的一个结果。民族矛盾激化这个必然因素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是通过西安事变这个偶然因素表现出来的。以此让学生懂得, 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因素要通过偶然性的事件表现出来, 偶然性也不是不可捉摸的绝对偶然, 偶然性中有必然性。类似的问题还有虎门销烟 (偶然性) 和英国侵华政策 (必然性) 对于鸦片战争的爆发等。通过这种方式, 学生了解到的必然性与偶然性的关系是较具体的、生动的, 有感性认识为依托, 因而是便于理解和运用的。

到史料中去。即让学生把学到的历史理论用于对历史材料的科学分析, 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到史料中去”我主要通过两个途径训练学生:其一是讲课过程中, 在涉及某一理论观点的时候, 要求学生尽量多地举出史实例证, 学会举一反三。例如:在讲到“时势造英雄”这一观点的时候, 可以启发学生举出秦始皇统一六国、拿破仑掌握法国政权、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共产主义理论等事例。同时, 在讲述具体史实的过程中, 必然涉及理论知识, 就应该讲清史实中蕴含着什么理论内容。如, 讲英国资产阶级专政的建立对其工业革命的影响时, 就应该训练学生用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的观点作出解释。其二是利用练习题目进行口头的或书面的练习。题型最好是材料解析题或选择题等。例如, 有如下材料解析题:

材料一:假如不曾有拿破仑这个人, 那么他的角色是会由另一个人来扮演的。这点可以由下面的事实来证明, 即每当需要这样一个人的时候, 他就会出现:如恺撒、奥古斯都、克伦威尔等等 (恩格斯) 。

材料二:当时为恢复秩序, 就要有如西叶斯所说的那样一支“宝剑”, 起初大家认为这种宝剑使命可以由茹伯尔将军来担当。但当他在挪威会战中阵亡以后, 大家便提到莫罗·麦克唐纳和贝尔多纳等人了。拿破仑这个名字, 还是后来才被提起的。如果他像茹伯尔那样阵亡了, 那么大家根本不会谈到他, 而会提出另一支“宝剑”来 (普列汉诺夫《论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问题》) 。

在隐去材料二材料出处的情况下, 让学生评论材料中的观点, 就可以训练学生运用“时势造英雄”、“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与偶然性及其关系”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在这类题目的训练中, 一般不要求学生作纯理论的阐述, 但必须体现出理论观点统帅史料, 史料表述中有足够的理论含量。

总之, 我们中学历史老师在日常教学中必须重视史与论的有机结合。只有在思想上高度重视, 在方法上深入探索, 在实践中下大力气, 才可望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史论教学 篇2

一、形成焦点的背景 高考试题的影响,直接把史论教学推向焦点地位。随着高考历史命题社会效应的扩大和对历史教学所起导 向作用的加强,历史教学的应变举措也在不断完善、不断改进。同样,高中历史教学的迅速强化和提高,对命 题水准上升也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二者之间原则上的同一性与相互砥砺的情状,造成我国史学事业中一个最 生动、最有创造性和最富实际效应的领域。诚然,每年以百万计的教师、学生在研究高考试题,年复一年,所 积累的经验与智慧的合力,该有多么巨大。几位命题专家要在框定的命题原则中创制出一套方方面面均无言辞 的试题,其难度可想而知。设想一下,百万考生全力背记教材,而试题答案又全赖课本中寻找,这对于任何命 题高手也会发生“江郎才尽”的窘态。所以,冲破“依纲据本”的规范网络,“扩大命题空间”是实际发展需 要,也是命题的必然要求。命题中用知识覆盖为调剂难度的运作方式迅速向以能力覆盖为调剂难度的运作方式进行转换,这是近几年 命题思路的重要特征,命题者可贵责任心与强烈使命感,趋使他们执着于对试题形式和内容的创意革新,力求 试题在科学性、艺术性方面达到更高境界,他们穷心竭智,甚至不惜生命(绝非危言耸听),其学识与人格意 志经受了充分的考验。相比之下,在人们的视野里,历史基础工程——教材则因保持稳定的特点而显其变革频 率低,甚至坦露出固执,在某些问题上呈现呆滞状。前者“激进”是创作者的业绩,后者“保守”却并不是编 者的责任。因为创制试题的应时要求与教材相对稳定的原则两者之间的矛盾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不可避免的,依 试题观点考察教材,教材内容上的疏漏和体系上难于克服的缺憾,给布题留下许多“死角”;站在教材的立场,试题若离了教材,便会出现无依托的无政府状态,无法操作。近两年双方矛盾愈显突出,由此引起的种种争 论在所难免,历史教学的骚动大多根源于这里。既然矛盾已是不可避免的事实,唯有找出解决的方法才是正确出路。那么关键在哪里呢?当我们对教材的 编写原则与命题的创制要求逐一进行比较以后,就会发现在培养学生能力问题上的主观一致性和客观上的差异 性同时存在于两者之间,恰似一个在彼岸,一个在此岸,却同时呼唤着要达到一个共同目标。争论本身绝不是 各自失态,如果通过史论教学架起沟通彼此、兼容双方的桥梁,二者互补,那将替史论教学开辟更广阔的空间,将促使历史教学在各方面向自身的某种极限进行挑战,建立史论教学新观念、新模式的迫切任务正摆在每位 教师面前。史论教学成为历史教学改革的焦点,除了上述导发原由外,还因为内在“危机基因”所使然,众所周知历 史学的两项应用功能,一曰资政,一曰教化,大凡“史学无用”或所谓“史学危机”的出现,其实质都是史论 的暗昧。当历史经验与科学论断受到重视,并作用于全体国民,特别是广大青少年的时候,谁还会对历史的价 值产生怀疑呢?一个对历史无知的人,根本无法管理一个部门、一个地区,一个对自己历史淡忘的民族只会是 行将灭亡的民族。史论教学担负把个体史事抽象成历史概念、规律并传授于人的职责,是史学应用功能最重要 的体现方式。历史教学中忽视史论教学,或在某处发生迷茫,无异于史学工作者对史学自身的发展缺乏信心,这将导致对历史经验权威的动摇,“史学危机”、“历史无用”论自然随之漫患于社会。足见艾怨“危机”和 惋叹“无用”是我们史学工作者自扰之举。我们应负的责任是加强对历史结论及其规律的研究、宣传,一方面 为执政者、管理者提供咨询,一方面加强史论教学,让人们的社会生活与工作从历史经验教训中得到教育,感 受裨益。当历史科学知识被用来作为制定工作计划的参考,或从历史人物、事件精神里吮吸灵魂乳液的时候,史学的应用性变为可能、可懂和无可替代,历史的时代感、使命感得到充分体现,历史“危机”是一定能克服 的。面对千百万青年学生,史论教学将担当重任于斯。史论教学成为当前历史教学改革的焦点,也是史学自身发展的必然。史学是一门研究以往一切的科学,反 思是最主要的特点。随着社会与自然的进步和变迁,新的史料不断被发现,形成原有历史结论的条件有了变化,对许多史论也必然带来修正、补充,甚至会有对原有历史结论的否定。不少历史概念不同程度地发生着这样 或那样的变化,史论的充实、变项、定位是教学中经常的活动,史学若不滞后于社会与科学的发展,必须要求 自身的发展,改革开放时代的历史观不能迁就闭关锁国的历史观,史论教学面临着空前广泛、深刻的时代要求。同时,我们还应该看到,古老而发达的历史学科在与它学科竞相改革的过程中,由于诸多外在条件的影响,表现得相对疲软,初中历史教学的薄弱,大学生历史知识的短缺都潜伏着灾难性的隐患,除了对历史教学本身 的损害外,对相关学科的教学也造成不利,诸如对教材的认识,文科情境教学的开拓发展,现代教学手段的运 用„„等都存在不少障碍,其它学科教学迅速改革的态势对历史教学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在教学改革大潮的氛 围中,史论教学的重要性、迫切性已成燃眉之势。

二、对传统观念的挑战 明确史论教学的重要地位,加强实验与改革的力度,依然有许多务虚工作,改变观念首当其冲。对历史知识结构的认识,是明晰教学思路的前提。长期以来,传统观念视历史知识结构为具体知识和规律 性知识两大类。“具体”指的是历史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原因、结果、影响;“规律”指的是历史概念、规律之类。这种框定历史知识的方针,存在着概念上的模糊,如历史事件的原因、经过、结果、影响均有弹 性,其烦其简,其深其浅颇难言具体。有许多历史规律在教材中其具体性质更胜于“具体”知识,规律亦有总 体的,阶段和方面的不同。同时以“具体”与“规律”这种视角看待历史知识结构,很难反映历史学科的特质,其它许多学科知识构件中也有“具体”的和“规律”的两类。所以我们认为对历史知识结构的认识应该建立 在“史料”和“史论”的框架上。这样看待历史知识结构,使史料与史论之间的关系更明确,从掌握史料到引 出史论是质的升华,这个过程是历史思维的关键所在,也是历史教材的主体内容,说明该过程并达到既定目标 的就是历史教学。向传统观念挑战之二,就是改变对教材的教条态度。教材乃是教学之本,这一点无可非议,中学历史教材 在史学领域中还具备简明、贯通两大特点。论及简明,反映在史料的基本可靠和史论的基本正确上。唯有“简 明”二字,恰恰证明教材充分吸收了史学研究最先进的成果和史学界公认的精华。从某种意义上考察,中学历 史教材是较任何历史专著水准要高的编辑读物,从贯通程度考析,就时间之绵长,空间之广阔未曾有某项史学 著作达到了中学历史教材的程度。史学贵在一个“通”字,古今中外、各民族、各地域的历史主旋律和谐汇编 成书,涉及到无数技术因素,无疑是一件巨大的工程。因此,教材的权威性应该享有法定地位。但是,据此优 越性便把教材看成是“圣经”般的读物,那是十分错误的。对待中学历史教材,明确地说它还是历史学基础部 分的范文,具有鲜明的典型个性。持这种态度,一方面要准确无误地把握教材中的知识内容,另一方面要求我 们在更深的层次上把握教材的水准与基本精神。换而言之,教材内容不仅仅是单一的载于课文上的文字表述,它含有许多需要挖掘的新知识及内在的转换机制。如果视教材为“圣经”,专注教条式的背记,将教材内容完 全照搬进学生的头脑,把教学变成知识从一个仓库转向另一个仓库的工作,历史教学岂不是走向了死胡同,能 力从何而来,教学还有什么活力可言。因此,正确对待教材应是不仅遵循教材还要有所发现,有所创造,言在 其中而意在其外。教师的创造与发明是教材所有其本而又未注其明的。只有摆脱对教材奉为“金科玉律”的传 统观念,史论教学方可得到全面的开发。对传统观念挑战之三,是务必改变机械的教法程式。传统教法在形式上已近十种,可是却遵守着一个唯一 的套路——依教材内容进行串讲,若说有什么异差的地方,那只是在对词句的精雕细琢或内容讲授的艺术加工 上,历史教学中注重教育学、心理学一般原理的运用本是完全应该的,只是历史教学自身的基本特征却绝不应 它移。有一种现象非常值得注意,仿佛什么人都可以走上历史课讲台去讲授历史课,这类咄咄怪事的泛滥,追 本求源也是“照本宣科”的危害。从理性上探讨,我们历史教学的水准没有规范标高,或者说对历史教师应具 备的素质条件没有严格其标准,除了行政手段助长这种混乱以外,我们还应该注意传统教学方法对历史学科思 维特点认识不足也是很值得注意的原因。任何一门学科其所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那就是有它本学科独有的 思维特质。历史教学方法的核心就是要在教学中围绕历史思维这个中枢来组织教学对策,否则都将是看重了外 在形式而忽略了教学内容。历史思维过程告诉我们:在选定一个个特殊的史实材料后,便开始了对历史感性具 体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把史实归并汇类,抽出他们的普遍形式,取得由感性到理性的升华,史实背后的本质被 揭示出来,有了这种条件我们还必须凭借抽象思维进行分析、比较,再抽出其共同点,对共同点的必然的本质 的方面予以综合归纳,建立起一系列概念、判断,这种抽象的规定还只能反映某一方面的性质或关系,对历史 的具体性和统一性来说不可避免都有相对的片面性和孤立性,尚不能反映历史事件的整个历史面貌,我们要重 视复杂历史的本来面貌,就必须再从抽象上升到具体,使历史发展的具体过程、具体形式及它们之间的各种具 体关系得到反映。也就是把抽象的规定内在地联系起来,使它们丰富具体而又运动变化起来,对那些在抽象过 程中撇开的种种复杂因素按照历史的本来联系重新综合起来,形成一个多样统一的具体认识——思维中的具体 即人们思维中再现出来的历史。最后还需要借助形象思维再现历史场面,使历史发展过程鲜明生动、有血有肉。从历史思维过程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它的基本特点,即采用历史的方法,按照对象产生和发展的自然进程进 行并揭示其规律。同时又坚持逻辑方法,用概念,判断和推理等理论形式揭示对象发展规律。两种思维互相统 一。在两种思维学统一内,第一,要求客观史事是出发点,而不是某种观念;第二,将历史现象和产生它的各 种条件联系起来;第三,用发展的观点思考历史。在教学中我们强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主要方面 就是对这样的历史思维的把握和运用,所以历史教学法不管采用何种形式,它的中枢是历史思维的培养与训练 而不是其他。评估教学、考试命题都应该把对历史思维的要求放在突出的地位,通过历史思维标准的提高史论 教学更需要不断加强。

三、史论教学实验与改良 有鉴于教学改革形势所逼,对历史知识结构的新认识,对教材的传统态度的变化以及对教学法重点的迁移,在经过两年史论教学的实验后,我们认为历史课堂教学(主要是高中)形式与内容应作出较大的调整。

(一)关于调整原则 1.遵照现行教材的主要内容与基本体系,完成基础历史知识的掌握、智能培养、思想教育的任务。2.改变一节课为单位的备、教、考、改的惯例,按历史知识内容、依课本顺序分单元作单位进行备课、授 课、训练。3.课堂教学由导读、释疑、训练三部分组成。坚持变以讲为主到以读为主;突出教学过程中对历史思维的 贯彻;强化训练质量。

历史教学应注重“史论结合” 篇3

[关键词]深化认识 史论统一 史料来去

高中历史教学必须做到观点和材料的统一,史实与理论的有机结合。那么,怎样才能在教学实践中提高学生“史论结合”能力?

一、要深化对“史论结合”的认识

正确理解史与论的相互关系是解决好史论结合问题的前提。“史”作为历史材料,是反映历史本体的内容,其突出的特性是客观性。它是进行历史理论思维的基本素材和对象,离开了这些基本的历史材料,历史理论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历史理论教学也只能是空谈。“论”是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而得出的观点和结论,是有关历史本体的认识论内容,是对史料的分析、概括达到一定程度的产物,这里应突出的是理论性。正确的历史理论直接来源于史料,又指导着对史料的研究。对史料的研究只有上升到理论的高度,才能真正认识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

二、注重理论教学,史论有机统一

重史轻论,理论分析不到位,是目前中学历史教学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中学历史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必须运用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去分析研究历史材料,剖析教材的具体内容,采取科学可行的教法对学生进行历史理论教育、强化史论结合的教学。

《历史学科考试测量的理论与实践》中指出:“中学历史教师必须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统帅教学,必须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将教学中的各个知识点贯穿起来,这就是历史教学的系统性。如果说高考在一定程度上也测量教学水平的话,那么对历史教师这种教学系统性的评价和测量,显然也包括在历史高考之中。”这一要求应当引起中学历史教学界的充分关注,并在教学实践中得到落实。首先,在宏观的知识体系与历史发展规律的教学中,要注重理论分析,使史论有机结合,且以理论统帅教学。如对中国古代史知识系统的教学应贯穿的基本观点是:中国古代社会是由低级社会形态向高级社会形态不断发展进步的,奴隶制度、封建制度在它们建立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都曾经是很先进的社会制度,都曾经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在社会形态更替的过程中,生产力的发展起了最根本的决定作用,阶级斗争作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的表现形式,也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处于一个社会统一体中。人民群众的辛勤劳动和斗争,是社会物质、精神财富的源泉和社會进步的基本动力。其次,对具体历史知识的教学同样要注重理论分析,突出理论的统帅作用。如对世界近代史上日本和俄国改革的教学,应以矛盾的共性和个性关系的原理去分析问题:近代日本和俄国都是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走上发展资本主义道路的,都是在商品经济发展受到封建制度严重阻碍、社会矛盾十分尖锐的情况下,统治者自行宣布改革而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而且资本主义发展都比较迅速,改革都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但由于俄国在改革前没有形成像日本那样强大的改革势力,没有经过像日本倒幕运动那样剧烈的社会动荡以对封建顽固势力形成足够的冲击,因而改革中发展资本主义的措施显然没有日本明治维新那样系统和全面,从而决定了改革后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没有日本那么快。上述分析虽然没有出现矛盾的共性和个性之类的字眼,但思维过程显然是在这一理论指导下进行的。这就使学生对两次改革的本质有所认识,而且学到了分析问题的方法,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坚持理论从史料中来,再到史料中去的方法

史论脱节,是中学历史教学最常见、也是最实质性的问题。从表面上看,学生对有关题目作答时既有史也有论,尤其对高中生而言,结合政治学科背背理论条文是没有多大困难的。但是,学生对某些理论条文往往是死记硬背,而对其精神实质不甚明了。在答题中,真正需要这些理论时,他们往往只能从做题的操作方法上加以利用,而不是从思维方法上进行使用,更谈不上运用这些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有关题目的答案中,史与论往往是“骨肉分离”,而不是“水乳交融”。正如人教社出版的《历史学科考试测量的理论与实践》一书指出的:“对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阶级和阶级斗争的有关内容,学生也可能背得滚瓜烂熟,而我们所要讨论的是:用什么样的思维使这些经典的理论和方法变成个人的东西,变成有个性的思维,使这些经典理论成为培养创造性思维品质的有力武器。”这的确是历史理论教学的“瓶颈”问题,是史论结合的焦点所在。

关于美术史论教学的意见 篇4

美术史的定义归结起来有三种说法:第一种说法:美术史是研究美术发展的历史以及其规律的学科。第二种说法:美术史研究的是一切历时性过程中的美术家、美术作品、美术事件、美术文献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第三种说法:美术史是对传世美术作品和出土美术作品以及文献记载相结合的研究。第一种说法太笼统了, 第三种说法太狭隘了, 应该是把第一和第二种说法结合起来更切合美术史的定位。其内涵是研究美术发展的历史及其规律, 外延则可以说是研究美术史与不同学科的关系, 建立新的交叉性学科。

对于美术史的分类根据国别 (中国美术史、日本美术史、意大利美术史等) 、地域 (四川美术史、长江流域美术史、东北美术史等, 行政区域或非行政区域的划分) 、时期 (两汉美术史、隋唐美术史、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 、学科 (包括交叉学科) (建筑史、绘画史、雕塑史等) 、专题研究 (建筑中的雕塑、明清年画中的戏剧题材等) 等不同标准有不同的分类。

美术史的教学方法应该强调教学互动。针对的教学对象不同美术史教学可以分为三个层次:非美术专业的了解 (知识积累系统) 、美术专业非理论方向的参考 (经验参照系统) 和美术理论专业的研究 (专业研究系统) 。美术史教学的方法也是针对各层次有不同的侧重, 概括起来有图象冲击法 (图片为主, 讲授为辅, 注重视觉欣赏和记忆) 、图文并重法 (图片配合, 讲授偏重, 系统梳理辅以视觉印象) 、系统构筑法 (以讲授知识为主, 图片辅以记忆时代及其风格的关系) 、对比分析法 (适合专题讲授, 配以相关的图片) 和图象分析法 (侧重分析作品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和对形式美的图解) 。

美术史教学的意义可以根据不同的层次归结为第一, 丰富知识, 拓宽知识面与培养相关的美育欣赏能力, 培养一定的审美情操。第二, 积累知识和视觉经验, 了解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 为个人创作积累资粮并对专业产生深厚的认同感。丰富自己的专业理论知识, 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系统化的高度。第三, 积累专业知识, 学习教学及研究方法, 为自己进一步深入学习和研究打好基础。

在教学的基础之上应该让学生特别是美术史论专业的学生掌握美术史的研究方法。美术史研究的分类可以分为专题研究 (不同层次。即取其一点, 分析一位艺术家、一个时期等。例关于“圣母子”题材的研究) 、比较研究 (不同角度。例如石涛和王原祁、范宽和郭熙。) 、系统研究 (不同系统。举例:吴门画派、倪瓒, 可以进行多方面分析。) 和综合研究 (不同价值体系, 注重各种方法交叉运用。)

美术史研究的方法可以归纳为社会学方法、人类学方法、历史学方法 (包括考古学方法) 、符号学方法、风格学方法、图象学方法和图像志方法等方法。

除了美术史, 美术史论中的“论”包括两个方面, 即美术理论和美术评论。美术理论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其他信中探讨相关问题时已经有所涉及, 广义的美术理论是包括美术史、美术批评、美术策划以及狭义的美术理论基本等同于狭义美术学的概念。狭义的美术理论在教学内容上是包括了中国画论、西方画论、中国文艺理论、西方文艺理论以及美学等在内的以研究美术为基础并在此基础上生发的各种理论著作和文章。这里谈及的美术理论是狭义的美术理论。

学习美术理论的目的有三个:一个是利用美术理论指导创作, 评论作品;另一个是研究已有理论之间的关系, 论证理论的正误, 表明自己的观点;还有就是在第二个目的实现之后更进一步的提出新的美术理论。美术理论的教学一般情况下是为了实现第一种目的, 而专业美术理论教学则除了要求实现第一种目的之后还要求实现后两种目的。

美术理论是美术评论的基础, 理论是隐藏在批评文章中的内核。对于美术评论的学习除了学习好美术理论外还应该学习好美术评论本身的知识。美术评论不仅需要对于美术作品、艺术家和美术事件等相关的美术问题有敏锐的判断力, 还需要有很强的表达能力。美术评论的载体是文章, 所以学习美术评论的写作就不能忽视文章写作, 如对于文章的体例、词语的运用等方面是应该好好把握的。

美术评论包括对于美术作品的评论、对于美术家创作的评论、对于美术流派的评论, 当然也包括对于评论文章和美术评论家的评论行为等与一切美术相关的人或事的评论。美术评论的基础是首先培养学生的判断力和批评能力, 其次则是培养学生的“艺德”, 美术评论家的艺德非常重要。笔者有位大学的朋友写文章批评某高校一位副教授写的文章, 这位教授后来回文后批评。这本无可厚非, 学术本来就应该是在争论中弄明白的, 但是这位副教授的文章中什么“羊角疯”、“非男非女”之类骂人的字眼多达数十处, 这位副教授的“德”大家都可以看清楚了。没有艺德的修养做一位评论家尚且不够格, 如何执教于三尺讲台?这岂不是误人子弟吗?写评论文章涉及某人时切忌人身攻击, 评论文章应该是就问题而讨论问题, 单纯的对人攻击就不是评论文章, 可称之为“骂街文章”了。

展览对于美术作品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 特别是对于今天的艺术作品而言。策划和管理的概念进入美术领域只是近十几年的事情, 但是展览的存在却不止于此。从一个更高的学术角度把握展览和策划展览不可避免地要引入其操作机制和理论研究。美术史论系科下属的策划类专业的名称并不统一, 有的称之为“视觉策划”, 或称为“艺术策划”, 也有的只称为“美术策划”。策划还常与管理并称, 称为“策划与管理”。就策划专业课程的设置而言一般除策划案的写作、策划活动安排等课程以外仍然以原美术史论专业课程为主, 这既有一定的优势, 又有其不合理性存在。学习策划专业的学生必然应该以美术史论知识作为基础, 但是此类课程应该在总体课程中占据多大比例?开设时间如何安排?各美术院校的情况各不相同, 但是却充分展现对于策划专业的定位的分歧, 在教育理论上也没有可以统一的基础。

美术院校的美术策划除了应该学习策划美术活动和美术展览等与美术有关的策划之外还应该扩大自己的学习范围, 因为学生就业以后面临的大文化层面上的策划活动远远多于美术策划。策划教育应该加大对于实践的重视, 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能力的提倡和引导是非常重要的。美术系统需要的策划人士多是理论与实践并重的。

美术史论的课程针对不同的专业是有不同的安排的。最近教育部加强对于普通高校学生的美术教育, 《美术鉴赏》这门课程成为许多高校的选修课, 也有一些学校把这门课程定为必修的公共课程。同时部分高校也在探讨把《中外美术史》作为一门公共课程在高校开设。在国外, 对于美术史的学习是非常普遍, 而国内被普遍接受还是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的。《美术鉴赏》是把美术史与美术理论结合在一起较为浅显的一门美术史论课程, 笔者认为不仅是应该在高校普遍开设, 更应该加大课时量。

艺术院校中的操作系科和综合性大学中的艺术系科是把美术史论的课程作为理论基础课开设的, 课程安排是与公共基础课相协调的。主要开设的相关课程有《中国美术史》、《世界美术史》 (有的学校称为《外国美术史》, 也有的学校把两门课程合为《中外美术史》) 、《艺术概论》 (有的学校开设为《美术概论》或《设计概论》) 、《美学》。也有的院校根据专业开设相关的专业美术史, 如雕塑专业开设《中外雕塑史》等。目前对于美术史论课程有加重的趋势, 研究生考试加试美术史促使学生重视美术史论课程的学习。但是, 从课程安排与教师待遇等方面对于美术史论的真正重视还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的。

美术史论专业四年的学习都是相关的课程, 操作课程到是成为了辅修课程。大概可以分为基础理论课、专业理论课、专题课程、实践课程 (包括实习) 几个方面, 不同的院校有不同的称谓。关于课程的安排多是采用集中授课和分散授课两种方法。前者是集中于某一段时间授课, 后者则是在长时间分散在每周授课, 持续一个学期或多个学期。《中国美术史》和《西方美术史》集中授课由于内容庞大非常不利, 但是两门课程也有的院校分散到两个学年内的四个学期进行教学。这样固然增大了这两门课的课时量, 但是过长的阶段的学习使学生对于美术史难以具有整体概括能力和把握能力。零散的知识不能构成体系, 这对于及进一步提高是不利的。所以笔者建议把《中国美术史》和《西方美术史》两门课程缩短在一个学年两个学期内学习。

《中国美术史》和《西方美术史》的教学中虽然涉及了绘画、雕塑、建筑和工艺美术, 但是在实际教学中除了绘画作品很少的时代如中国南北朝之前和西方文艺复兴以前比较重视其他艺术门类以外, 其他时期多以绘画作品为主。这个问题是一个美术教育中的历史问题, 只是在课堂上改正是比较困难的, 更何况在缩短课时的情况下改正。所以我认为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即在《中国美术史》和《西方美术史》这两门课中注重介绍社会历史背景和绘画作品的发展史, 另外单独开设《中国建筑史》、《西方建筑史》、《中国雕塑史》、《西方雕塑史》、《中国工艺美术史》、《西方工艺美术史》六门课程。以上六门课程所占课时并不需要太多, 主要是把中外美术史的知识构建成网状立体知识体系, 有利于学生的多方面选择和有针对性的进一步提高。

《中国美术史》的时间分期最后截止阶段我认为应该越晚近越好。“现当代美术”应该配备相应的教材。《西方美术史》的现当代阶段也应该涉及晚近时间段。不同阶段虽然可以有多位教师授课, 但是最好授课提纲和时间安排共同商定, 以免出现因时间问题或衔接问题缺漏某个章节。

入学伊始不仅美术史的教学重要, 相关的研究方法论和论文写作方法也至关重要。最好是穿插在美术史的教学之中来讲授。比如《中国画论》可以穿插在《中国美术史》相应的时间段讲授, 另外在《中国美术史》授课完毕时利用8-12个课时串讲《中国画论》。布置学生的论文作业时一定要讲授论文如何写作。不然数年写作之后幡然醒悟方法是错误的, 虽亡羊补牢但终有遗恨。

“特长课程”之说纯系某个人杜撰, 是指我们必修课程中的次重要课程。关于这部分课程, 系上开列了相当一部分, 但是并不具有相应的必要性和实用性, 而是往往带有随机性和重复性。因为涉及过多, 就不一一列举, 比如说《西方画论》和《西方文艺思潮》、《西方美学史》等课程之间应该是各有侧重而不是资料的简单罗列。建议在这类课程的开设中最好针对学生的需要和社会的需要两方面开设。

专题课程是教师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给学生开设的系列课程, 通过专题讲授使学生掌握研究方法并对该专题有深入的了解。此类课程的安排应该真切的根据教师的情况设定, 而不是想当然的开设。对于自己院校不具备师资而是学生必须学习的课程应该外聘教师开设。

美术史论专业的学生不能忽视实践课程的学习。绘画等实践课程, 外出考察的安排必须参加, 使自己的理论切实的结合实际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现行的测试方法不外乎试卷和论文两种主要方式, 间或有些教师采用课堂速写作为评分标准的。我建议最好是几种方法并用, 这样有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教学的公平、公正以及作用的最近似值的测量。

中国财税史论文 篇5

[论文关键词]税收管理体制 地方政府 地方税收体系

[论文摘要]我国将要进行税收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原因是,目前各地方政府违规减免税的现象很普遍,以及地方主体税种缺乏,进而导致地方政府过于依赖非税收入。

进行税收管理体制改革将对我国地方政府招商引资的政策、地方政府收入来源,以及对地方税收体系的建立、地方政府调节经济的方式产生重要影响。

一、我国税收管理体制改革的背景分析

目前我国进行税收管理体制改革,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背景因素。

(一)各地方政府违规减免税的现象愈演愈烈

当前,各地为了吸引外资,不惜一切代价,纷纷给予外商各种优惠政策,特别是税收优惠。

按照我国现行的税收管理体制,除中央政府有明确授权的以外,各级地方政府均无权制定税收减免政策。

然而现实情况是,地方政府为招商引资,越权制定了各种减免税“土政策”,包括纳税前的减免优惠和纳税之后的税收返还,即先征后返,在税歉入库之后,财政进行“退库”,将税款返还给企业。

因为某些税种是中央、地方共享税种,地方如果擅自减免就等于变相剥夺了中央收人。

国税总局曾于对开发区税收优惠政策进行了大规模的检查,发现在全国2527个开发区共查出1000多家企业存在区内注册、区外经营问题,接近全部被查企业的一半。

史论教学 篇6

关键词:以学生为中心;信息化教学;社区化学习;成果共享;测评课堂信息反馈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15)04-0056-03

一、 设计史论课的意义与现状

设计史论课是艺术类职业院校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设计史论课对艺术类职业院校的学生来说,是一个系统学习和鉴赏设计史与设计理论的最基本课程,是提高艺术类职业院校学生设计理论基础、审美鉴赏能力的专业必修课。从目前设计史论课授课现状来看,广大职业院校学生对该课程并不重视,甚至把其看成是极其陈旧枯燥的一门课程,导致一些不良的课堂效果。改善设计史论课不被重视的局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是我们进行课堂方式改革的最终目标。本文将探索一些路径来达到这个目标。

二、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

1.教育目的发生改变

“我们在一个彻底通过反思性应用知识建构的世界中感到发慌,但是与此同时我们又从未能够如此确定,那些知识的任何给定元素都将被修正。”[1]

信息社会的快速发展,人类急剧增长的知识,已使教育无法面面俱到,现代生活的复杂性,工作环境带来的竞争压力,使教育的目的也在深化转移。也许昨天,我们的学生还在为记忆和复述知识而苦恼,那么今天,他们就该为发现和使用信息的批判性思维、清晰的自我表达力以及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付出更多的努力。[2]近几年来,我国的教育政策也在积极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型。人们更多地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发现和思考他们获得的信息,并应用于实践生活。这意味着教育的主体不是知识本身,而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会学习。

2.从对学习的新认知中发现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中心

随着认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建构主义、神经科学等学习研究领域知识的发展,我们对学习也有了新的认知。“学习是如何发生的?首先所有的学习都包含两个非常不同的过程”,“一个是个体与其所处环境的互动过程;另一个是心理的获得过程……将新的冲动、影响与相关的早期学习成果连接起来”,“这两个过程必须都是活跃的。”所以“学习既是客体也是主体:总是某个人在学习某些东西。”[1]学习打上了个人的印记。如果教师想要让学生获得有效的学习,就必须做到以下两点:

①让学生参与到课堂的互动中来,并且让他们一直作为课堂活动的主体处于活跃的状态。为什么必须是让学生作为课堂活动的主体,才是积极有效的学习?

新的教育研究认为“如果学习者仅仅扮演一个消极的角色,并且没有主动承担任何义务的情境下,这在日常学习教学中有着大量的例子,那么这种类型的学习,实际上将不会出现任何双向的互动过程,取而代之的通常是所谓填塞的过程——保罗·弗莱雷所称的‘银行存储式教育’。”[1]

②把学生作为研究的中心观察和了解每个学生过去积累的经验与知识,与学生的前概念打交道,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吸收新的知识。“学生带着有关世界如何运作的前概念来到课堂。如果他们的初期理解没被卷入学习中,那么他们也许不能掌握所教的新概念和信息,否则他们会为了考试的目的而学习它们,但仍会回到课堂之外的前概念。”[2]

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必须把学生作为教学研究的一个主体中心,并且把学生作为课堂的活动中心。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教师讲授式教学方式的消失,只是我们十分明确它的出现是在为谁服务。

3.分析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

作为职业院校的老师,以学生为中心,我们首先必须对职业院校学生群体有一个清楚的认识。经过近几年教学经验的累积,笔者仅以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学生为例,总结职业院校学生存在的几个特点:

(1)职业院校学生是处于青年期精神迷茫的一个学习群体

他们急需建构个体身份的认同或自我理解的发展。在艾瑞克·埃里克森的著作《同一性:青少年与危机》中提到,青年期是通常被界定为15岁至25岁左右甚至长达20年的一个由儿童期向成人期过渡的人类成长发展阶段。在这个文化爆发日新月异的时代,固有价值体系的崩离,新的教育机会、新的消费机会、新的通讯系统和新的生活方式提议,都让青年人感到处于混乱无序的困扰中,所有事情都存在可能,却又处处受限,青年人变得非常的理想化以及商业化。对于他们来说身份认同的需求往往比职业生涯的方向表现得更为紧迫。[1]

(2)他们缺乏自主学习的经验

职业院校学生一方面渴望大学教育带来的作为独立个体自由调控学习生活的自由,另一方面他们习惯了以往填鸭式的应试教育模式,在面临创造性思维的课堂教学任务与大量的课余时间时反而显得无所适从。同时作为高考机制淘汰分流的一批学生,他们缺少深入学习的能力,对素材的归纳与观点的提炼概括能力较弱,他们对自己的期望值不高,缺少解决学习难题的勇气与意志力。

(3)他们存在职业方向的紧迫感与不确定性,却没有强烈学习的内驱力

职业院校学生是大学体系里首批即将步入社会的学习群体,他们存在职业方向的紧迫感,但作为艺术设计类学生,他们的就业方向是分散型的中小企业,将来的工作方向也不一定对口,所以他们的职业方向又是不确定性的。职业院校学生绝大多数是为了文凭而学,是应家长的要求、社会的压力来到学校,对自身所学专业了解不深或兴趣不大,学习的内驱力不足。

结合以上几点我们在教学中应该做到:

(1)把学生身份认同的需要与职业使命结合到教学当中,使其思考自身并确立走向社会的正确方向。

(2)加强学生自主学习的经验,培养其独立思考、充分利用周边优质资源的能力,为其以后职业生涯的继续提高与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3)课堂教学设置更贴近行业动向,通过所学知识解读社会生活。职业院校的教育目标是专注于培养与社会行业需求紧密结合的应用型人才,我们应定期更新行业的最新动态,并结合到课堂的教学内容中来,使学生在课堂所学知识更加贴近社会生活与行业最新专业技能的需要。

三、信息化教学为手段

1.信息化教学的大趋势

信息化教学,就是以互联网信息通信技术应用为基础的一种教学方式。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互联网信息通信技术的蓬勃兴起,整个人类社会掀起了一场跨时代的网络革命。随着交互式社区、电子商务、远程教育、搜索引擎、百度文库等的迅速发展,网络生活已经涵盖并波及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联合国国际电信联盟声称,到2014年底,全球互联网用户数量将逼近30亿。“这标志着全世界人民与信息通信技术的亲密关系已达到了一个分水岭”。[3]

在中国,据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的调查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已达5.91亿。网络已成为优质资源整合与利用的集成地。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提升,中国政府对教育信息化的理解与重视也在不断加强。

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颁布把教育信息化摆在非常重要的位置。2012年,《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相继出台。2013年教育部副部长杜占元在“信息技术发展与教育改革国际论坛”会议上强调,通过应用驱动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并提到“促进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特别是在课堂日常教学中的应用,使学习者学习方式便捷化、学习支持个性化,从而获得高质量的学习结果,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方向和本质。”[4] 教育部2014年工作要点也指出,“以教育信息化扩大优质资源覆盖面”,“加快促进信息技术和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全面推进‘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5] 把信息化教学手段接入课堂,充分利用网络优质资源组织教学活动,改革课堂教学方式,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已成为广大教师重点研究的课题。

2.信息化教学手段的应用

(1)在对学生前概念的了解中

通过网络投票工具或信息调查工具,在线调查或下载纸质调查、课堂面对面等多种形式的信息化调查,来了解学生对本专业知识的理解,判断学生基本思维与过去学习经验等前概念。

(2)在学生自主查找信息环节的自主学习过程中

学生在有选题的情况下通过网络、图书馆、学校专业阅览室、百度文库、百度百科、专业网站等优质资源进行关键词查找与核心知识和案例的学习。

(3)在教师对学生社区学习过程的督导与信息反馈中

教师利用社区网站、网络聊天工具,如腾讯QQ、博客、空间等,对学生平时的自主学习过程加以监督管理和信息反馈。

(4)在成果共享与测评环节

利用互联网软件或QQ群共享,在线网址浏览播放或打印展示进行成果共享,在线或下载纸质调查进行信息反馈意见的调查搜集。

四、五点课堂方式改革

1.情景化选题带入

教师进行设计史论课程概述与引导,通过信息化调查对学生的前概念加以了解和掌握。结合设计史论课程内容与职业院校学生身份认同职业需求给出若干情景化选题。在学习过程中,满足学生身份认同、反思自身、了解社会生活的需要,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自选1-2个选题,作为学生本阶段课程的主要自主学习与研究课题。此方法能够给学生设立一个贯彻始终的学习目标,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真正动起来进行自主学习,成为课堂活动的主体中心。

2.自主查找信息

信息化应用与优质资源的接入。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网络、优质资源的利用进行关键词和核心主题信息查找、筛选与提炼,提取有用信息和核心知识点,加以思考评价利用,加强了职业院校学生自主学习的经验。

3.社区化学习

通过个人学习、小组学习、教师利用网络社区空间进行个人与小组的自主学习过程督导把关,形成社区化的学习进程。

(1)个人学习

学生围绕选题,结合自己的前概念,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专业阅览室、网络、机房、社区专业网站、百度百科、文库等优质资源进行信息搜索、筛选等调研活动。最后制作成PDF或PPT在课堂上集中汇报。

(2)小组学习

通过集体汇报的形式分享成果并进行小组讨论与进一步学习。把有关联性的选题多角度、多类别地组合在一起,作为小组学习讨论的内容,让学生对知识进行进一步的深化讨论与研究。

(3)教师督导把关

教师可在学生个人学习与小组学习的过程中起到监督、辅导与专业性把关的作用,帮助学生克服难题深化学习,引导学生顺利完成自主学习过程。教师可通过互联网社区空间,如腾讯博客空间,让学生在每周的学习过程中,以博客日志形式记录下个人学习心得、信息搜集资料成果、思考过程与问题难点,教师通过访问每位学生的日志空间,来把握学生的自学进度,进行答疑解惑与专业性指导,完成教学目标。

4.成果共享

学生把个人学习与小组学习成果按照一定规格上传至群空间,并有班级专组成员把所有学生的成果总和编制成PDF文件或PPT。标题可以是“某某班——我理解的设计概论”,并在特定场合或网址公开展示,给学生一定的鼓励,提高其学习内驱力。

5.测评:课堂信息反馈

在课程临近结束时,进行学生自学成果信息反馈以及对本次课程教学的信息反馈,使学生意识到学习是一个不断持续进行的过程,虽然本次课程结束但学习仍在继续。同时也能总结经验,不断改善该课程的教学方式,达到教学相长、共同提高的境界。

通过以上五点课堂方式改革,结合设计史论课堂现状和职业院校学生特点,以学生为中心,信息化教学为手段,使学生充分利用学校已有的网络与优质资源,有压力、有动力、有目标地自主学习。学生从始至终都是课堂的中心,教师作为课程的引导者,要做到专业性把关与补充学习,深化巩固学生个人学习与小组学习成果,进行成果共享与测评课堂信息反馈,达到改善教学质量、师生互动、共同提高的目标。

参考文献:

[1][丹]克努兹·伊列雷斯著,孙玫璐译.我们如何学习:全视角学习理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

[2][美]约翰·D·布兰思福特等编著,程可拉等译.人是如何学习的:大脑、心理、经验及学校(扩展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4,13.

[3]Tech.联合国:到2014年底全球网民将达到30亿[DB/OL]. http://www.askci.com/news/201405/09/09111310243 134.shtml.2014-5-9.

[4]杜占元.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中国教育信息化的新起点[DB/OL]. http://www.jyb.cn/world/gjsx/201311/t20131105_558326_2.html.2013-11-5.

[5]教育部.教育部2014年工作要点[DB/OL]. 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5987 /201401/163169.html.2014-1-24.

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史论结合 篇7

一、重视高中理论教学

现行的高考内容越来越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 而学生能力的欠缺往往是因为没有正确的理论作指导, 学生理论分析能力的不足又是其能力欠缺表现得最为突出的一面。笔者在粗略统计近几年的历史高考试题中发现, 主观题曾考过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阶级分析、主次矛盾、现象与本质、原因和结果等主要理论观点, 而考生能准确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某个观点、某个原理, 做到史论结合, 恰到好处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人不多。学生在答题过程中暴露的问题大致有以下几点:第一, 对基本理论似懂非懂, 能做某些分析, 但往往是片面的、肤浅的, 达不到应有的高度与深度。第二, 不懂基本史学理论, 缺少必要的理论分析意识, 解题只能就事论事。第三, 由于基本史学理论的欠缺而导致学生不能恰当运用理论分析问题, 甚至得出错误的判断和结论。所以如何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成为中学教育工作者应该探讨的话题。

二、加强史论结合教学

光是理论学习还不够, 当前中学生的史论结合能力仍不足, 即使是理论学习的内容非常充足, 但仍然做不到真正的史论结合。譬如会出现史论貌合神离, 仅有理论没有史实, 言之无物、空洞乏味等现象。所以加强学生的史论结合能力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此应做好以下几点:第一, 把抽象与具体有机结合起来。如何处理抽象与具体的关系, 实质上在历史教学中可以将其概括为论从史出。历史教学活动中教师不应脱离具体的历史问题进行空洞的分析说教, 这样高度概括的理性认识学生是很难理解的。教师应该尽量去挖掘教材, 分析史料, 从史料中找出所蕴含的理论, 这样的思维锻炼是非常重要的。例如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这个内容, 教学目标上有“通过对鸦片战争的爆发能否避免, 结合同时代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 培养学生用联系的、发展的、必然性、偶然性的观点去分析思考问题的能力”。事实上, 通过基本史实的分析以及英国工业革命的发展, 学生应该能概括出历史事件出现的必然性与偶然性, 从而引出即使没有中国人民的禁烟运动也会有鸦片战争的爆发这一观点。第二, 运用有关理论从多角度阐释历史, 即让学生把学到的历史理论放到历史材料的分析中去, 从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论的作用是什么, 当然是指导实践。学习历史理论并非是学习历史的目的。学习历史的目的是运用理论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加强史论结合教学, 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教学活动中注重教学方法的改进。一是将历史理论渗透在历史知识的教学之中, 融入史实的分析当中, 举一反三。例如我们在讲经济发展要符合其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时, 要求学生举出《天朝田亩制度》、“大跃进”、苏联经济建设等事例。二是通过一定的课堂习题训练, 将理论与具体历史事实结合起来, 可以是选择题, 也可以是主观题。要让学生认识到学习历史的基本任务不是学理论, 也不是死记硬背历史基本知识, 而是在接受历史知识的过程中, 自然而然地得出理论, 并将理论与史实结合起来, 从而培养学生辨析新的历史现象的能力。三是注意挖掘教材的深度。教材的内容是历史基本事实的阐述, 很少涉及原理。但基本事实的阐述并非没有规律可循, 可以通过知识内在的联系体现出来, 这种联系包括横向和纵向的。因此历史教学中要高度重视把具体的历史问题放到历史整体的相互联系中去把握。例如讲14~16世纪时的资本主义萌芽、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宗教改革、文艺复兴等重大历史事件, 我们就不能把它们当成彼此孤立的事件来讲述, 要引导学生认识它们之间的联系:“由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因而出现资本主义萌芽;资本主义的发展又促成新航路开辟, 而且带来了殖民扩张, 进一步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而资本主义的发展又受到封建制度的阻碍, 于是出现了宗教改革;文艺复兴则是反封建斗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反映。”

史论教学 篇8

设计是21世纪的新兴专业, 飞速发展的信息社会要求培养能力全面的优秀设计人才, 不仅要求其能够拥有高超的设计技能, 还要具备坚实的理论修养、不竭的创新灵感和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深厚的设计史论知识储备对于一名优秀设计人才的成长, 对于提升设计人才的全面素质, 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惜的是, 这一重要性依然未能得到广泛的认识。

一、设计史论教学的知识储备作用

专业理论课即史论课是让学生掌握该领域的历史发展状况, 了解人类设计活动和设计风格的历史演变, 从而更好地借鉴传统、汲取设计灵感, 为设计者进行创造性设计打下坚实的设计思想和设计实践理论基础。实际上, 这种史实的传授虽然只是基础, 然其精髓在于其囊括了设计活动在发展过程中所涉及的精神内涵和物质要素, 由这种精神内涵与物质要素在前人那里碰撞出的思想的火花, 因此它能够真正拓宽学生的眼界, 提高其分析与综合思考的能力, 进而使其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诚如陈寅恪先生所说:在史中求史识。因此我们认为设计史论课的目的实为“授之以渔”, 而非“授之以鱼”, 传授史实只是基础, 传授方法才是根本。学生只有具备了深厚的设计史论知识, 才能够从设计史实中有所吸收、有所思考、有所借鉴和创新, 提高其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才是设计史论课最终的目的所在, 也是培养优秀设计人才必不可少的一环。

二、设计史论教学能够激发设计灵感

科技的不断发展, 促成了不同产品造型、设计理念及评价体系的推陈出新;消费者对设计的要求日益多元化, 更新频率不断加快, 这都给设计者带来新的挑战。如何在风云多变的设计市场上保持持续的优势, 对于设计者来说是一个严峻的挑战。事实证明, 设计史论知识储备的多少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设计者设计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一个单靠技能训练而速成的设计师, 缺乏创新的坚实理论基础, 思维麻木, 视域狭窄, 或过于追求技巧, 为了眼前的利益, 直接模仿他人的设计, 一旦离开计算机, 离开图库, 就无从“设计”。这样的设计者不是我们所需要的。

真正具备深厚设计史论知识储备的设计者, 才能够厚积薄发。其所掌握的史论知识储备, 能够让其作出恰当的分析、比较与借鉴, 从不同民族的文化出发, 从不同受众的接受心理出发, 客观理性地进行思考, 在一定程度上激发设计的灵感。而设计者自己的史论知识储备越丰富, 这种创作灵感源源不断激发的可能性就越大。

著名华人设计师靳埭强的设计生涯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靳先生的设计作品之所以能够如此成功, 就在于他具备扎实的史论知识储备, 对于中西方不同的设计风格烂熟于心, 作品不仅具有深厚的中国底蕴, 还能够灵活自如地运用多种民族元素。其《第三届亚洲艺术节》的招贴设计, 将印度舞蹈者的头饰、中国戏剧演员的眼部化妆、泰国歌舞者的面具鼻形以及日本浮世绘版画的口部造型有机地、富有情趣地组合成一个脸谱图形, 以高度概括的艺术形式、生动地表现了亚洲地区各个国家、各个民族艺术风格的多样性, 成功地塑造了第三届亚洲艺术节的形象。所以说, 深厚的设计史论知识储备, 能够不断激发设计者的创作灵感, 否则, 只可能走进一味模仿的死胡同。

三、设计史论教学能够提升设计者的抽象思维

设计艺术活动偏向于直观表现, 注重主观感受, 设计艺术专业的学生一般是感性认识敏锐, 形象思维发达, 而抽象思维则相对较弱。通过设计史论教学, 可使学生积淀更深厚的知识储备, 熟悉传统艺术语言与表现手法, 把握种种形式美的原理及应用原则, 了解艺术设计大师的智慧创造和巧妙构思, 从而开阔视野, 提高审美情趣, 通过比较、分析、欣赏和鉴别, 获取广泛有益的启迪与灵感, 用以指导设计实践, 将自由的设计行为转化为自觉的创造活动, 并在无形中提升了自己的抽象思维能力。

我们知道, 一个优秀的设计人才, 单靠直观的表现, 是远远不够的。对任何事物的认识最终都应上升到哲学的层面, 也只有上升到哲学的层面, 才能真正的把握。因此, 每位设计者都要尝试在哲学的层面上去思考和认识设计和设计现象, 这一点, 就要依靠设计史论知识储备的厚度和在此基础上培养出来的抽象思维能力。正如恩格斯所说, 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 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对于设计艺术学科和设计工作而言, 亦是如此。

四、设计史论教学能使设计作品更好体现民族性和世界性

世界经济已经进入一个全球化竞争和发展的时代, 设计首先作为经济的产物和工具, 必然性地参与到全球化的进程之中, 作为一种文化的、艺术的乃至生活方式层面的工具, 在全球化的历史进程中发挥作用和接受考验。然而, 无论怎样的全球化, 设计作品对民族精神的继承、发扬、运用和创新都不可忽视, 它要求本土的设计师要立足民族文化, 在国际设计的比照中创造出具有民族个性和文化特征的设计作品, 即在设计作品中充分体现出民族性和世界性。

但真正能够在其设计作品中充分体现出民族性和世界性的设计者并不多, 而能够做到这一点的只能是那些通晓古今中外各民族的设计风格和文化、将设计史论知识烂熟于胸的设计者。设计者在设计过程中要针对不同的民族和文化, 找准其民族文化的风俗习惯、审美心理以及传统的设计风格, 将有助于设计的定位准确, 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

在“世界性”与“民族性”的问题上, 学好设计史论知识将能帮助设计工作者在全球化的态势中, 发展本土化的设计, 从民族文化中汲取优秀的传统精神, 用全球化视野创建有民族特色的、先进的设计文化。这不仅是发展经济、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 也是建设民族新文化的需要, 是当今时代优秀设计人才的任务和职责。

以上所谈设计史论教学对培养优秀设计人才的诸多作用, 但是设计史论的知识储备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积累起来的。除了设计史论课的课堂学习之外, 教师还要通过多种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扭转学生轻理论的错误观念;同时教师也要明白设计史论教学对于培养优秀的设计人才的作用并不是直接快速奏效的, 设计史论知识只能起到无形的基础作用, 它像盖房子的基石, 如果没有打下牢固坚实的基础, 一切都将无从谈起, 因此不能急于求成。此外, 设计史论知识只是在无形中促进设计者的思维方式、设计观念和设计方法的提升, 这个过程是个微妙的过程, 见识越广, 思想越活跃, 设计才能够不拘一格。

当下国内高校的艺术设计类专业的发展, 缺少的不是实践, 而是对这些实践本身的思考, 更缺少思考上的理论深度。中外设计发展的历史表明, 设计水平的高低, 早已不是设计的技巧问题, 更多的是设计者的素质问题, 也可以说是设计理论修养问题。理论上不去, 设计实践也不可能行之太远。因此在高校教学实践中应有更多的教师看到设计史论教学的重要性, 看到其对培养优秀设计人才的价值所在。

最后以我国著名设计理论学者李砚祖先生的一句话结尾:“灰色的理论来源于常青的生命之树和设计之树, 它又是这些生命之树的本质折射, 也是其指路的灯塔。”

史论教学 篇9

一、处理好教材每一章节内部纲与目关系

纵观目前国内的设计史教材, 一般的教科书都涉及到如下几方面内容:现代设计和现代设计教育、现代设计的萌芽与“工艺美术运动”、新艺术运动、装饰艺术运动、现代主义设计的萌起、包豪斯、工业设计的兴起、现代设计的职业化和制度化、国际主义风格、世界现代设计、后现代主义设计等。这些内容确实涵盖了现代设计史方方面面。教材的每一章节都有各自的重点和难点。教师只有先钻研教材, 理清每一章节的重点和难点才能备好课, 也才能上好课。理清重点和难点的前提是要把握章节纲与目关系, 唯有如此教学才能目标明确, 重点突出。笔者现以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王受之先生《世界现代设计史》教材中的“现代设计萌芽”与“工艺美术运动”这一章为例, 这一章标题是“现代设计的滥殇时期, ”大标题下再分三节内容:第一节是现代设计产生的前提和社会历史条件;第二节是工业革命初期设计发展的新动向;第三节是现代设计意识的萌芽——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第三节又分三小点阐述:一是威廉·莫里斯及其追随者;二是工艺美术运动的主要成就;三是对工艺美术运动的历史评价。通过对章节内部纲目的分析研究, 笔者认为这一章节教学难点应该在于使学生理解现代设计产生的前提和社会历史条件、传统设计的发展规律与困境、工艺美术运动的进步性与局限性。教学的重点应是“工艺美术”运动风格的特征、工艺美术运动的主要成就。对学生而言, 重点知识易于掌握, 而理解难点并非三言两语就能解决问题。要破解难点就要在理清纲目上下功夫。一旦学生理解章节内部的逻辑关系, 他们头脑中就自然而然地烙下了“史”的痕迹, 有了这个痕迹学生才能站在理论的高度对现代设计的滥觞有一个清晰宏观的认识, 这对提高他们的认识问题能力, 分析问题能力无疑大有裨益。因此, 花力气引导学生理清章节内部关系至关重要, 唯此, 才能使学生牢固掌握设计史每一个知识模块, 对现代设计史知识模块产生感性认识。

二、处理好章节内部的“面”和“点”关系

何为“面”和“点”的关系?“点”就是在教学某一章节过程中重点突出, 而“面”并非是面面俱到, 是对重要的、有趣味的内容进行讲述。我们以设计史上一个重要的知识模块包豪斯为例作分析。包豪斯这一章节是任何一本设计史书籍中都不能回避的一个知识模块。这一章节的编写主要围绕如下方面的内容展开:介绍包豪斯现代主义设计教育体系形成过程, 设计师在从事艺术与工业化生产结合的实践过程中, 对艺术与机器的结合、艺术与经济结合的现代工业化生产条件下产生的设计艺术内涵、风格、特征等进行了大量的探讨和实践, 进而形成现代设计艺术理论, 并开展现代主义设计艺术教育和实践。包豪斯这一章节的内容相对自成体系, 内容相对重要, 但是又比较繁杂。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按照“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的思路安排组织教学。教学过程中紧紧抓住四点:包豪斯的历史、包豪斯的设计艺术教学体系、包豪斯的设计成就、包豪斯的历史作用及影响。抓住了这四点就抓住了主要内容。主要内容当中也有主次之分。有关包豪斯的历史、包豪斯的设计成就应详细讲解, 包豪斯设计艺术教学体系这一部分内容可以略讲、包豪斯的历史作用及影响可以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分析。通过这样安排教学就抓住了重点。

面上的教学可以让学生了解它的专业课训练、色彩训练、构成训练、师生作品, 集体创作、标准化和模数、“工厂学徒制”教学方式、“形式导师”、“工作导师”与生产作坊等方法。面上也有主次之分, 作坊与作坊大师是包豪斯时代的教育特色应该是面上的重点。艺术是教不出来的, 不过, 工艺和手工技巧是能教得会的, 这就包豪斯教学为什么以作坊为基础的原因。包豪斯时代的作坊是根据教学要求中所掌握的技能所决定的, 如金工作坊就是要求学生掌握各类金属的加工工艺技术。包豪斯的创建真正开始了现代设计教育的滥觞, 对我们今天的设计教育有启发性意义。它的教学、研究、实践三位一体的现代设计教育模式, 尤其具有重要意义。教学不能离开研究和社会实践服务;研究为教学和实践提供理论指导;社会实践为教学和研究提供验证, 同时也为现代设计教育提供必要的经济保障。这是一种良性循环的教育体系, 自包豪斯一开始创造这种教学、科研、实践体系就被西方国家的现代设计教育采纳。通过上述“以点带面”“点面结合”方式的讲授分析, 学生对包豪斯这个知识模块自然而然有一个重点而全面的认识。

三、处理好章节之间的逻辑关系

在现代设计史教学中, 无论是英国的“工艺美术”运动, 还是欧美的“新艺术”运动、“装饰艺术”运动、现代主义设计, 这几个章节之间有一个隐藏性、必然性的内在联系。当人类社会发展的脚步进入19世纪末、20世纪初期的时候, 欧美等国家工业技术的迅速发展, 新的设备、机械、工具不断被发明, 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 在这样的经济社会状况下, 原有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阶级关系和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 社会上出现了众多的新问题。尽管工业技术发展了, 生产效率提高了, 但是对工业技术进步带来的必然结果的工具、机械、设备的设计水平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发展。那时各种新、旧问题纠结交织, 迫使不少设计师不得不正视现实, 探索解决问题的新方法, 从社会化分工中分离出来的设计师希望在保持物质进步的同时, 也能享受机械所带来的精神愉悦, 带来社会文明的进步。但是无论是英国的“工艺美术”运动, 还是欧美的“新艺术”运动、“装饰艺术”运动, 显然都不是解决问题的最有效办法, 它们的中心是逃避乃至反对工业技术, 反对工业化, 甚至厌弃现代工业文明。而且以上三个设计运动在艺术上都是借鉴繁杂细密的中古传统装饰风格, 大工业生产初期的技术水平和批量化的生产方式显然无法胜任完成产品产量和这种艺术追求。但一个具有历史眼光的设计师必须认识到:与手工技术相比, 大工业生产技术无疑是一种进步。问题在于能否能够找到一种与这种先进的大工业生产技术相匹配的艺术观念与形式, 创造出与大机器时代相适应的优良的设计。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之下, 很多设计先驱把他们的目光投向了现代艺术, 这种探索成为一股强劲的历史潮流, 欧洲国家和地区的设计师终不负众望, 在这一股潮流中涌现出的艺术家、艺术作品和艺术风格, 为解决这一突出的矛盾提供了具有可操作性的方案。大工业生产技术与现代艺术相结合这一纠结的问题终于化解, 现代主义设计在这种趋势下开始了光辉之旅。这三个章节内容看似条理分明, 但是教师在讲解过程中要使学生一目了然却并非易事。因此教师必须引导学生理清上述几个章节的逻辑关系, 这种关系具有浓厚的理论性, 学生只要把握全书各章节之间的关系, 就能把握设计史这门课程内容的来龙去脉, 学会分析设计“从一种艺术设计风格辐射到其它风格, 比较出艺术设计风格之间的差异”1;并“了解设计史的发展脉络, 风格特征及背后的文化、技术、经济等方面的因素。”2真正领悟设计史这门课程“史实”的内涵, 培育“史学”学科意识, 对设计史上的出现的现象, 产生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评价, 达到培养“史论”的能力。

现代设计史这门课程有一个清晰的完整性, 但是教师在教学过程常把它肢解为碎片, 沦为许许多多零星的知识点。笔者认为, 如果教师能够正确对待上述三个问题, 这门课的教学必然能够还原设计史自身本来面目, 学生也才能够掌握这门课的整体架构和精髓, 掌握“史实”知识, 达到“史论”能力。

注释

11 .聂世忠.艺术设计史教学轨迹.[J].现代装饰 (理论) 2013. (03) .

史论教学 篇10

一、上海美专的实践课程与图案理论

长久以来, 中国的传统技艺一直以家庭或是作坊为单位的方式加以保存和流传。民国初年之后增添了一种新的形式, 从此传统的作坊式传承被搬到了大学的课堂中, 很多新式的艺术院校中开设了比如竹木工、藤工、陶瓷工等传统技艺的课程。

上海美专也不例外, 从目前掌握的资料来看, 在1924年的雕塑系开设了竹木工等传统技艺的课程, 到1946年劳作组成立开设了包括木工、金工、纸蜡工、陶瓷工、藤竹工等与传统技艺有关的课程。进一步说明的是, 从1924年到1946年这段时间, 这些课程一直作为实践课存在。同时, 和这些手工课一样, 涉及面广, 应用广泛的实践课的还有图案课 (除音乐系外几乎所有的系都包含) 。作为图案理论或者说设计理论直接的来源, 在研究设计理论时很容易把图案课程作为唯一的研究对象。鉴于目前南艺设计学科的综合学科性质, 把上海美专的图案作为设计史论研究的唯一对象显然是片面的, 得出的结论也必然不具有充分的说服力。因此必须把相关的实践课程纳入其中, 同时不能忽视图案与相关学科之间的交叉互动所产生的影响。

上海美专1924年、1932年、1937年的课程编制情况, 可以看到与手工有关课程以及图案课程编排的情况, 与图案直接相关的科系分别是工艺图案科、艺术教育系图工组、图案系。从1924年的工艺图案课的课程设置上可以发现工艺制

作法在第二学年和第三年中都必须学习。而工艺制作法包含了金工、漆工、瓷器等在内的手工课程, 同时图案法也作为工艺图案科的课程和工艺制作法一样重要, 从课时的安排上印证了这个猜想, 这两门科都占据了四个单位的课时。不同的是, 图案法在第一学年就结束了四个单位的课程, 而工艺制作法则分为第二第三两个学年各两个单位上完。也就是说学生们是在上完图案法之后才开始了为期两个学年的工艺实践课, 在总共三个学年的时间里, 两个学年的四个单位课时不算短, 这也印证了设计学科中理论与实践之间的互动关系:图案理论指导具体的工艺实践, 同时各个工艺在具体的实践中的创新与进步又会推动理论的进步完善。

1937年的情况有所变动, 原先的图案科进一步扩大为图案系, 同时设立与图案相关的艺术教育系图工组, 设计理论有关的专业也有所增加, 除了教授原来工艺实习 (之前叫做工艺做法, 所教授的内容基本相同) 之外, 还增设了工艺理论、图工教学法等理论课程, 和图案实习、用器画、中国画等实践课程。整个课程的结构更加合理, 一方面, 工艺理论的设置使工艺实习课有了直接的理论支持。也是工艺实习进一步发展的必然结果。另一方面, 中国画作为一项特殊的传统技艺, 不论是其审美方式, 还是绘画技巧都深深的印上了中国传统独有的烙印, 将中国画引入图案系的课程中, 不仅为图案本身提供了更多的创作素材和创作灵感, 客观上也推动了图案理论的本土化进程。

至此, 正是由于设计史论相关的实践课程 (包括工艺实践课程和图案课) 与理论课程 (包括工艺理论与图案理论) 之间的交叉与互动, 促进了上海美专计史论框架的完善, 而这也正是设计史论本土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 除了中国传统技艺构成的实践课推动之外, 很多老师在推动设计史论的构建即本土化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二、教师著作中的图案理论本土化

在立足中国传统, 挖掘中国民间传统技艺推动图案理论本土化方面, 张光宇是老一代的图案理论家中比较有代表中的一位。1900年张光宇出生在江苏无锡, 其父张亮生酷爱书法绘画, 张光宇兄弟三人都受到这种家庭环境的影响, 后来均在美术界有影响, 可以说张光宇一出生受到了传统艺术的熏陶, 与绘画产生了不解的缘分。他小学毕业后来到上海拜张聿光为师, 学习绘制布景。从1926年与其胞弟张正宇创办《三日画刊》并首次发表漫画, 开始了其漫画创作的生涯, 并一直有所创造。到1936年进入上海美专担任图案系的教授, 从张氏的行状来看, 从其小学毕业后接触都是舞台布景、广告画、漫画等西方的绘画形式, 与中国传统并无多大关系。但是翻阅这时期张氏的相关著述我们可以发现情况并非如此。

实际上, 张光宇非常关注流传于中国民间的艺术, 在1936年前后发表了数篇关于传统艺术的文章, 比如描写民间宗教造像的《中国民间艺术宗教神像》一文, 其中说到“此宗教神像流传民间至广, 其有艺术上之真价值每为人所忽视。其具有雄健之笔触与明快之色调, 其有生动之面部与个性之表现, 皆神绝妙绝而新绝奇绝之作也。”[1]此文中提到的神像亦称无锡纸马, 属民间木板画类, 实际上是印绘结合的民俗用品, 有较高的艺术品质, 因祭后即焚, 能留存下来的较少, 文章中的张光宇介绍的“宗教神像”正是其民国时期收集而来的, 对民间传统艺术的喜爱可见一斑。关于这一点, 在《张光宇绘民间情歌》一文中表现的最为明显, 他说到“除了一些涂抹之外, 还喜欢收藏一点‘民间艺术’的书本和几件泥塑木雕的破东西, 从别人的眼光看来藏一点民间艺术算什么…我却津津有味, 认为是一种极好的寄托”[2], 文中还总结了民间艺术的特点, 并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向民间艺术学习的道理[3]。

正是出于对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的热爱, 张光宇在上海美专图案系任职期间, 在吸收国外相关理论的同时, 一直尝试将挖掘本民族的工艺美术, 客观上为上海美专设计理论的本土化做出了贡献。

同样为促进图案理论本土化做出贡献的还有俞剑华先生。据文献得知, 俞剑华在1915年考入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图画手工科[4]时, 并没有对中国画萌生强烈的兴趣, 按照他自己的说法“初学山水、继学花卉。从学两年, 以功课繁多, 未能专心致志”[5]但从其之后的成就推断至少致力于对图案的研究。此时, 应是俞氏是努力学习图案理论, 储备图案知识的时期。直到1921年左右情况发生了变化, 俞氏行状表明, 在1920年8月俞氏赴“国立北平美术专科学校”担任手工、水彩画的教员使其开始学习中国画的转折点, 翌年俞氏正是追随同校教授国画的教授陈师曾学习中国画, 第二年也就是1923年, 俞氏出版了他的第一本图案专著《最新图案法》与“美专”以石印形式出版。[6]俞氏在之后的时间里对中国的兴趣日益浓厚。到1933年, 俞氏39岁, 此时他已经学习中国画足足有10年的时间, 同年他受上海美专图案教授何元的邀请赴上海美专担任解剖学、用器画和国画史的课程, 也正是应何元的要求在1933年前后出版了他第二本也是最后一本图案专著《最新立体图案法》, 由此可以推断此时俞氏的图案理论会或多或少的受到中国画的影响。对图案核心理论的本土化解释, 最为常见的方法就是结合我国本土的例证来阐明外来的理论, 这是一种浅层次的说明, 但是在理论本土化的进程中是非常重要的一步。俞剑华所著《最新立体图案法》当中运用本土的例证非常之多, 比如用传统纹饰雷纹, 来说明图案中的尺度率不等分割的情况。本土的例证使外来的理论便于理解。进一步而言, 在本书的第六章第四节盖、钮摘附 (第四节章节名称) 中, 作者列举了大量国外的例证外, 也列举了像中国家具印章等等众多的图例, 与之前举例来论证国外图案理论稍有不同的是, 将中国家具和印章图例单独列为一章这足以表达其重要。

像张光宇、俞剑华等将外国图案理论引入国内的老一辈设计理论家, 在将理论引入的同时也必然会对此理论有较深的理解, 加之其本身的学术背景, 在学习国外的图案理论时自然而然会加以结合, 甚至有所创造。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刘巨德评价学院开创者的一段话买人寻味“他们当中有一批学贯中西的文化人, 这两匹人都有艺术救国、艺术强国的情怀, 他们本身又都有美术和设计两个翅膀, 是又能画又能设计的…既是现代绘画的先驱, 又是现代设计的开拓者, 他们都有人文的境界, 不是仅限于某个专业的, 可以说是通才, 他们对中国古典文化有非常深入的研究, 对西方现代文化也了如指掌, 是真正额学贯中西, 他们能将两者融通, 有能力足于中国传统文化, 他们视野宽阔, 艺术修养也很高, 是集美术学和设计学为一身的”[7]。

摘要:本文主要论述上海美专设计史论学科构建即设计理论本土化的过程, 文章从“上海美专的实践课程与图案理论”和“教师著作中的图案理论本土化”两部分进行深入的分析。说明工艺实践和图案一样, 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上海美专设计史论的构建起到的作用, 以及上海美专的老一辈理论家将国外的图案理论与传统艺术文化相结合, 在设计理论本土化的过程中, 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设计史论,课程教学,本土化,工艺实践,图案

参考文献

[1]郑曙旸:《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研究型发展定位》, 《装饰》2010年第6期。

[2]俞剑华著, 《陈师曾·弁言》,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第1981页。

[3]唐薇编, 《张光宇文集》, 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 2011年版

[4]周积寅编, 《俞剑华美术论文集》.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 1986年版。

[5]《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档案史料丛编, 第一卷:不息的变动 (1912年11月-1952年9月) 》, 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中西书局, 2012年版。

[6]刘海粟美术馆、上海市档案馆编, 《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档案史料丛编, 第二卷:闳约深美 (1912年11月-1952年9月) 》, 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中西书局, 2012年版。

[7]刘海粟美术馆、上海市档案馆编, 《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档案史料丛编, 第三卷:恰同学年少 (1912年11月-1952年9月) 》, 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中西书局, 2012年版

[8]马海平编著, 《南京艺术学院校史研究丛刊:上海美专名人传略》,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2年版

[9]马海平编著, 《南京艺术学院校史研究丛刊:上海美专艺术文集》,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2年版

史论教学 篇11

关键词:网络教学平台;普通高校;设计史论网络教学正不断冲击我们的传统教育,把设计史论课程转为线上教育研究很多,但在现有普通高校的教学环境中,如何对传统课堂进行完善,把网络教学的优势与传统课堂进行混合,是我们值得尝试和思考的教学改革方向。

1网络教学平台发展现状

随着当今网络新媒体技术蓬勃发展,深刻改变了传媒格局,极大影响了人们特别是新生一代的生活、学习与思想活动。网络教学平台正不断地扩展,改变着传统的学习方式。从网络公开课到今天的慕课平台,网络平台正逐步完善建立起新的教育机制,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条件和教学手段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使课程部受空间和时间限制,提供了更为丰富的教学资源,教学形式也由原来的以教为主转化为以学为主,给传统教学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和影响。

2普通高校设计史论课程基本教学模式

设计史论课程属于设计专业中的基础课程,有庞大的受众人群,知识含量大,是一种培养学生审美、分析和归纳能力的课程,对于学生后期的专业学习影响深远。但在现有高校的课程实际开展中课程往往不被重视,学生兴趣不高。按教学的要求来说存在很多的实际问题:(1)教学中教师主导,学生主动性差。(2)知识量大,但学时少。(3)多死记硬背,缺分析理解。(4)教学手段单一、教学更新不够。一旦把现有的网络教育平台运用其中,可以有效解決和促进课堂的发展。

3网络教学平台在设计史论课程教学中实践

普通高校在开展设计史论课程中,虽然要学习网络教育平台的教学理念,但受到现实教育体系的制约,学校教学场所的限定,以及学生学习要求的规定。在实践中不应完成照搬照抄,而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的运用。

3.1教学手段相互融合

传统课堂与网络课堂相结合,传统课堂进行核心内容的学习,网络课堂进行知识拓展和深入研究的平台。同时,网络课堂是对传统课堂补充,无论是在知识点及授课形式上,都较好的辅助传统课堂,使教学手段更加的立体。以下就两个课堂的实际操作形式及内容进行说明:

(1)传统课堂。传统课堂主要以核心知识学习为主,以教师主导,通过核心概念及设计师的介绍,帮助学生对设计史能有一个清晰准确的发展纲要,教师主要通过讲解和视频(网络资源或是教师自制的教学视频)的导入,对核心知识点进行学习。同时,传统课堂可以对网络课堂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整体评价和答疑,使网络课堂和传统课堂嫁接起来。真正的线上线下成为一体。

(2)网络课堂。建立QQ群的网络教学平台,利用群功能进行线上教学活动的开展。首先,在群共享中分享课程简介、进度安排、评分表格等教学文件,让学生对整个课程的教学过程全面的了解,能更加自主的安排自己的学习过程。其次,巧妙利用群论坛,定期发布课程参考学习资料(视频、书籍等)组织学习课下进行知识的拓展,同时在群论坛中每周发布讨论题或线上学习活动,对学生自学水平和课堂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行检查和反馈。再者,教师可平台上利用课下时间与学生对课程内容教学形式等进行线上的及时互动,帮助学生及时学习,也可以对课程内容进行及时调整。最后,课程的部分作业,可以利用群平台进行学生相互打分,既给学生相互展示作业的机会,又是多方评价体系的一种尝试。

3.2课堂训练多维立体

课堂训练方式不再只是传统的作业,在课程中导入大量的课堂讨论及作业互评,给学生多方面的训练,不仅是形式和训练内容上都有了很大的扩充。

(1)课程作业。课程的作业主要训练学生对客观知识的分析、总结能力以及再创作能力。通过简答分析题的形式,检查学生对客观知识的掌握和理解。这也是史论课程中所一直使用的作业形式。同时,加入设计创作性题目进行训练。例如,要求学生围绕设计风格进行现代载体的再设计,直接检查的就是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再利用,这样的训练方式,更符合设计类学生的实际和要求,也体现课程知识的灵活运用。

(2)课程讨论。在课程中利用网络平台,加大学生课下的自学及讨论活动。通过专题讨论的形式,更能让学生对课程的知识有一个提出疑惑和个人见解的渠道,在讨论中,学生可以相互解答,解决一些简单的课堂问题,为教师的教学节约了宝贵的时间。同时,教师给定的讨论题更多立足学生个人思考的呈现,不再是客观知识的回答,给了学生独立思考和展现思考成果的机会,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程中。

(3)作业互评。通过网络平台进行的作业互评,不仅是学生相互展示作业的机会,同时也是存进学生相互学习,相互探讨的机会。在互评过程中,对作业要求和知识点的进一步巩固,也是教师了解学生知识水平和能力情况的机会,不只是教师个人的课堂,更符合现代开放性课堂和学生主导课堂的教学思想。

4网络教学平台在设计史论课程后期的发展

网络教育平台引入设计史论课程在围绕高校场所内容的教学改革会不断深入,将逐步从封闭教学走向真正的开放教育。在这个过程中,设计类课程最大的问题存在如何解决专业所必需的手把手教的训练模式和主观的评价体系,通过设计史论课程前期的上线,其实是为后期设计类专业课程向线上教学模式转换打下基础。参考文献:

[1] 郭成,赵婷婷.网络化多媒体技术在高校教育中的应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09).

[2] 朱林婷.智能手机平台的自主移动学习系统模型研究[J].中国市场,2011.

[3] 候婕妤.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2009.

史论教学 篇12

1.课程简介

中国古代舞蹈史论课, 是中国舞表演专业的必修课程, 是舞蹈教学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本课程的设计是根据高职高专的教学特点以培养学生实操技术能力为主导, 结合具体的舞蹈表演专业的需要, 进行必要的理论归纳和阐述, 其教学重点并不是一味的去让学生了解历史, 摸清历史, 进行学术研究, 而是为了丰富学生专业理论知识, 拓宽学生艺术视野, 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进行实践创作。我们学习《中国古代舞蹈史论》是为了更好地继承和发展中国的舞蹈文化, 我们学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古为今用, 为了能更进一步深入了解我们的过去, 继承弘扬我们祖先所留下来的丰富宝贵的文化遗产。为学生更好地分析、理解、创作舞蹈作品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石。

2.课程作用

通过《中国古代舞蹈史论》课程的讲授, 让学生了解我国灿烂悠久的舞蹈历史和文化, 增强民族自豪感, 培养其爱国主义思想, 弘扬中华民族的舞蹈文化, 帮助他们树立起为祖国舞蹈事业献身的信念。同时,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要求学生掌握中国舞蹈产生、发展的状况及各历史阶段的审美特征、艺术风范, 以便能从历史和文化的角度去认识舞蹈、感受舞蹈、传播舞蹈, 并让学生通过舞蹈史的学习, 以其中的历史资料作为编创元素, 进行编创, 开阔学生的创造思维, 提高锻炼学生艺术创造能力, 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目的。《中国古代舞蹈史论》课是舞蹈教学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前期所学习的知识和技能在本课程中有着极大的应用价值, 起着指导作用。它与舞蹈技能课之间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关系, 为学生能更好的学习技能课起到了理论指导作用。

3.课程改革

一定打破以往的理论教学模式, “照本宣科”。不管学生接不接受, 学没学懂, 师生每人拿一本教科书, 老师在上面说, 学生极没兴趣的拿着笔在书上跟着老师的节奏, 吃力的划着。然后, 不要让学生一味地让学生死记硬背, “啃书本”而是通过课程的学习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开发学生的思辨能力。在其次, 在理论教学中, 增开实践教学部分, 并加大实践教学课量, 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

此《中国古代舞蹈史论》是在高职高专院校开设, 其教学重点是不是一味地让学生去搞懂历史, 进行学术研究, 而是为了丰富学生理论知识, 开阔学生艺术视野, 我们学习《中国古代舞蹈史论》是为了更好地继承和发展中国的舞蹈文化, 为总结历史上有益的经验, 为更好地分析、理解、创作舞蹈作品打下良好的基石。

是让学生通过《中国古代舞蹈史论》的学习, 以其中的历史理论资料作为编创元素, 进行编创, 开阔学生的创造思维, 提高锻炼学生艺术创造能力, 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目的。教授学生如何从一个带鲜明风格的舞蹈文物的局部和整体的动态、静态舞姿比较分析, 找出舞姿的来源特色和艺术风格, 并以其中的元素进行创作, 分三个步骤 (舞词、舞句、舞段) 最后形成舞蹈作品, 达到理论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目的。

二、改革措施与方法

理论与实践教学:

1.理论教学

课前阅读大量资料、电子教案做仔细, 做到每一个教学点都有大量实际例证给学生观看。艺术类教学是一门培养观察方法、思考方法和制作方法的学科, 其教学方式不能死板, 而且课程本身就是一门舞蹈理论学科, 进行理论教学, 不能让课堂教学枯燥是至关重要的一点。这就需要做好充分的备课, 翻阅大量的书籍资料, 做好大量的课前资料收集 (文献、图片、视频) 必须就每一个历史环节进行展开, 尽量深入, 做到每个历史朝代都有史来依, 有图可看, 有教学视频来观看。

讲究授课技巧。在课堂上根据教案展开, 不读死教案, 采取人性化教学方式。有了详细的电子教案之后, 接下去就是互动教学了。如果只是把备好的教案诵读出来, 那么完全起不到真正教学的目的。首先, 老师要有语言组织能力, 重视说话的逻辑性以及条理性, 语言要精辟, 要做到点到即止, 不要有太过于繁琐啰嗦。有时候更善用一些恰当的比喻和实例及亲身所感或者生活中的一些例子来举证, 这样老师的课堂就会比较生动, 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学生也更容易接受。课堂上经常和学生产生互动, 可以使他们更深刻地记住所学的内容。其次, 在课堂上老师应注重劳逸结合, 有节奏地控制学生的注意力, 一旦出现听觉疲劳或者视觉疲劳的现象, 就采用比较有趣的例子提高他们的兴致, 或者就是采用提问的方式来引起他们的注意力。

不同的课程与不同的教学对象采取不同针对性的教学方式。要做到因材施教。有些同学历史兴致高, 有些同学兴致低。作为老师要应该分别对待, 要以启发式教学为主去引导学生, 去带动学生。坚决不主张强迫填压式教学, 要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为主。

每个教学点都会布置相应的课后作业, 这样可以让学生课后去思辨。每次学生交作业后要进行公开的讲评, 这样可以使学生看到其他学生的作业, 有相互间的交流, 做到举一反三, 理论课的学习切忌不要让学生形成死记硬背的学习模式, 而是要培养开拓学生的思辨能力, 活学活用。尤其是在公开讲评思考题时, 学生最好能各抒己见, 发表个人的看法和观点, 甚至为了一个问题讨论起来, 最后老师再进行深一步的分析与点评。这样的一个过程可以使学生的思辨能力在短时期里有快速的提高。

2.实践教学

首先, 要让课堂动起来。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打破以往学习历史理论, 枯燥的学习的氛围, 让课堂活跃起来。

通过丰富精美的多媒体课件, 提高课程的吸引力。必须就每一个历史环节进行展开, 尽量深入, 做到每个历史朝代都有史可依, 有图可看, 有舞蹈视频来观赏。让学生在学习中, 不感到枯燥和乏味, 在每章节的学习中都有不同的收获和感受, 始终保持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开发学生的思辨能力。在每章节的学习中, 我都会根据自己多年的舞蹈史论学习, 说一些有关的历史典故及野史的内容, 来提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并在里从中加一些思考问题来询问学生, 启发学生思辨能力。这样课堂就不会那么死气沉沉。有一次上课, 说到有关舞蹈起源的问题, 同学们各抒己见, 课堂非常活跃, 甚至有的同学为了一个观点与我争的面红耳赤。我不怪她, 反而觉得这很好, 因为说明她有在思考, 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这也是我最终的教学目的, 课堂互动教学, 锻炼学生实践动脑思辨能力。

其次, 要让学生动起来。

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 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这也是本课程改革的宗旨——实践创作。我把实践创作部分纳入理论教学, 就是想要把“死”的历史, 让它“活”起来。此教学部分我叫它历史舞蹈创编, 是中国古代舞蹈史论的实践教学。其开设的目的是为了丰富中国古代舞蹈史课程的实践部分, 是尝试着对舞蹈史论的教学体系做一个补充。我始终认为我们学史最终目的是为了古为今用, 为了能更进一步深入了解我们的过去, 继承弘扬我们祖先所留下来的丰富宝贵的文化遗产。这历史舞蹈创编课不是复古它是一种新的尝试, 是创新。它是用现代人的现代观点, 比如说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经过仔细揣摩, 研究分析去看待历史、解构历史。让学生根据前段时间所学的历史理论和对舞蹈文物的参考, 并进行课堂实践分析, 对历史舞蹈文物中的静、动造型进行摹拟, 并从中找到其运动和连接方式, 领会掌握各历史朝代舞蹈的风格特点, 对当时的舞蹈场景进行摹拟复苏, 编创出符合此历史朝代舞蹈风格的舞蹈片段, 最终呈现在舞台上。例如, 我院大二学生通过学习, 在《中国古代舞蹈史论》实践课上用原始图腾蛙祭祀为元素题材, 进行分析创作, 形成舞蹈片段, 最终在老师的指导下形成舞蹈作品, 此作品《蛙图腾》参加澳门第三届国际“金莲花杯”舞蹈大赛荣获大赛最高奖——“金莲花杯”。这就是很好的例子, 因为要进行编创, 这就意味着学生要去大量的阅读书籍史料, 不仅是课本上, 还要去图书馆, 以及上网去查询收集, 在经过仔细揣摩和分析后, 然后开始从中找到编创的素材和动机, 进行创作。经过这样一个从学习到创作的过程, 大大地加深了学生对历史的了解, 同时还激发了学生的创作潜力和激情, 使她对今后学习更加有兴趣, 有信心。这也比在课堂上逼学生去背一些死的理论知识有效的多, 更能贴近我们高职高专教学理念, 培养高素质实操能力综合型人才。

通过对舞蹈史论学习和对史料、图片、视频资料的分析, 让学生准确掌握各历史朝代舞蹈的风格特征, 并引导学生依据史料作为编创元素, 进行历史舞蹈创编。锻炼学生艺术思维和编创能力。

a.选定一个朝代进行分析, 以3人或5人形成一个创编小组

b.分析舞蹈图片的动势

c.找到形成舞蹈动作的5个方法和支点

d.然后把5个方法结合起来形成词、句、段、

e.最后形成舞蹈片段

f.再以组为单位加以整合将舞蹈片段进行完善形成舞蹈作品, 最终呈现在舞台上

三、结语

学生对此课很感兴趣, 收获很多。尤其是利用历史资料, 题材进行编创, 显得很积极, 很有兴趣。达到最终教学目的和效果——理论实践相统一。

让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经过仔细揣摩, 研究分析去看待历史、解构历史, 根据所学的历史理论和对舞蹈文物进行课堂实践分析, 并从中找到其运动和连接方式, 编创出符合各历史朝代舞蹈风格的舞蹈片段, 最终呈现在舞台上。这种新的课程改革开掘出了舞蹈史论课程新的特性“跳动”, 这种“跳动”的特性让一门枯燥的历史理论课, 充满活力, 大大提高了学生学史的兴趣, 加快了课程教学进度和效率;这种创新的课程教学模式既提升了学生对历史的了解, 又锻炼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创作动手能力。综上所述, 我个人认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舞蹈史会比只有书本文字的舞蹈史更有教学意义, 更能提高学生学史的兴趣。

参考文献

[1]孙颖.中国古典舞评说集[M].中国文联出版社, 2006, 8.

[2]李泽厚.美的历程[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3.

[3]王克芬.中国舞蹈发展史[M].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4, 9.

[4]王朝庄.高职教育教学特点比较研究[J].教育与职业, 2004, 10.

上一篇:转化思路下一篇:克林霉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