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林霉素不良反应分析(共4篇)
克林霉素不良反应分析 篇1
克林霉素又名氯洁霉素,是林可霉素7位上去羟基被氯取代后所得的衍生物,抗菌谱与林可霉素相似,主要对革兰阳性球菌及厌氧菌有很强的抗菌活性,包括革兰阳性球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链球菌(磷链球菌除外)、肺炎链球菌、微球菌属等;厌氧菌如梭状芽孢杆菌属、拟杆菌属、梭状杆菌属、丙酸杆菌属、真杆菌、厌氧球菌等。克林霉素使用较方便,可供口服、肌内注射与静脉滴注等途径用药。注射给药可立即获得高血药浓度,而口服后也可在胃肠道内迅速吸收,空腹口服的生物利用度为90%。基于上述优点,克林霉素在临床上获得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与此同时,其不良反应(ADR)报道也在逐渐增多,使得公众不得不重新认识克林霉素的安全性。本文以收集的各种资料为基础并进行分析、整理和归纳,试对克林霉素的不良反应进行探讨、分析。
1 过敏反应
口服、肌注或外用克林霉素均可引起皮疹、荨麻疹、瘙痒、高敏反应等。近年来国内关于克林霉素过敏反应的报道仍不少,武汉有1例患者静脉注射克林霉素磷酸酯后,烦躁不安、咽喉部发痒、发紧、憋气、呼吸困难、全身起红斑[1]。广州儿童医院发现2例过敏患者,其中1例患儿静脉注射克林霉素后发生烦躁不安、呼吸急促、心搏加快、四肢冰冷、双上肢轻微颤动,应用氟美松和非那根后缓解。另1例患儿因上呼吸道感染静脉注射克林霉素5 d时,突然高热寒战、面色苍白、四肢紫绀、哭闹不停,停止输液并给予抗过敏治疗后恢复正常[2]。临床研究证实克林霉素治疗痤疮有效率较高,但用药后约有3.33%的患者有轻度瘙痒和干燥感,13.33%有灼痛伴脱屑,6.67%的有轻度红斑。这类不良反应均发生在用药初期,症状轻微,2 d~3 d后即迅速消失,继续用药过敏反应不再出现[3]。国外报道的过敏反应主要为用药后偶致药物热、面部水肿、斑丘疹和瘙痒等过敏反应症状。一旦发现过敏反应立即停药,静脉注射激素或抗组织胺类抗过敏药,必要时吸氧。武汉报道的过敏患者,停药后肌注地塞米松、氯苯那敏后症状缓解。广州儿童医院的2例患者,发现过敏反应立即停药并分别给予盐酸异丙嗪、安痛定肌注,患儿很快恢复正常。总结现有资料可知,只要处理得当,克林霉素的过敏反应容易消除,目前虽无克林霉素不良反应导致死亡的报道,但应用前应注意以往有无药物过敏史,用药时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2 消化系统的ADR
克林霉素引起的消化系统的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腹泻等,这可能由于抗菌药物使用时间较长,引起体内菌群失调,导致二重感染所致。此外由口服克林霉素引起的ADR常见的还有食管黏膜糜烂、渗血。张续进[4]报道了5例由克林霉素引起的食管黏膜损伤,这5例患者皆因口服克林霉素,2 d~3 d后出现胸骨后疼痛,进食时疼痛明显,胃镜检查:食管出现渗血、糜烂甚至出现条片状溃疡、坏死、白苔,损伤多发生在食管的中下段,后给予口服奥美拉唑(洛赛克)治疗1周,皆逐渐好转,预后良好。因此,临床上口服克林霉素的患者出现胸骨后疼痛,甚至消化道出血,要考虑药物性食管炎的可能,应停药并给予质子泵抑制剂治疗。为了减少口服克林霉素引起ADR的发生,服药时应大量饮水,并站立30 min,切勿立即卧床。防止药物在食管滞留,损伤食管黏膜。
3 心血管系统反应
心血管系统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心悸、胸闷、室性早搏和室颤等,但导致心搏骤停极为少见,其可能原因为药物诱发恶性心律失常所致。黄英华[5]报道某患者(男,32岁,因骨折入院治疗)给予克林霉素1.2 g加入氯化钠注射液500 ml中静滴,滴速60滴/min,当滴到50 min时,患者自诉头晕乏力,四肢麻木,心慌气短。检查血钾为2.9 mmol/L,心电图示T波低平,ST-T段降低,偶发室性早搏。患者既往体健,无药物及食物过敏史,当时也未合用其他药物,故考虑克林霉素致低血钾。
4 肝功能异常
有些患者在应用克林霉素后出现血清转氨酶升高及黄疸,但病情指标检查无异常,多数为一过性,停药后立即消失。以前的资料认为是肝损害所致,但近期资料表明转氨酶升高主要与肌内注射时损伤局部肌肉,同时与克林霉素磷酸酯及其代谢产物干扰转氨酶测定时的比色结果有关,并非肝细胞损伤所致[6]。临床检测发现克林霉素主要在肝脏代谢,因此严重肝功能不全时应慎用,以免因代谢过慢、血药浓度过高而诱发不良反应。
5 泌尿系统所表现的ADR
有些患者在应用克林霉素后出现血尿、血蛋白、急性肾功能衰竭等,目前还不清楚其发生机制,但临床危害严重,故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应注意: (1) 高度重视克林霉素的肾毒性作用; (2) 治疗期间除监测肝功外,还应密切注意尿常规、尿酶、血肌酐和尿素氮的检测; (3) 一旦出现急进性肾损害应立即停用克林霉素并及早进行积极治疗和肾病理检查。
6 局部反应
多见于注射给药。肌内注射后,在注射部位偶可出现轻微疼痛,长期静脉滴注可能会引起血栓性静脉炎。对于克林霉素产生的局部刺激疼痛,可以采用0.9%氯化钠或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后,于30 min以上静脉滴入。
7 讨论
克林霉素一般用于青霉素和头孢菌素类无效或耐药者,因此应严格掌握适应证,防止滥用。同时,用药前应详细询问患者药物过敏史,克林霉素与红霉素具有拮抗作用,与阿片类药物的中枢呼吸抑制作用相累加而导致呼吸抑制延长或引起呼吸肌麻痹(呼吸暂停)。可增强骨骼肌松弛药的作用,与抗重症肌无力药合用时将导致后者对骨骼肌的作用效果弱。与抗蠕动止泻药合用会引起伴严重水样腹泻的假膜性肠炎,患者若出现大便频率改变,需要停药并观察。总之,在应用克林霉素时,只要根据临床诊断和药敏试验结果合理应用,针对个体差异、过敏史及现用药物情况等严格掌握适应证,避免不必要的联合用药,并采取必要防范或救治措施,就能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增加用药安全性。
参考文献
[1]程淋, 姜金莲.克林霉素致过敏反应一例[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1999, 8 (2) :89
[2]何艳玲.静脉滴注克林霉素致过敏反应2例[J].中国临床药学杂志, 1999, 8 (4) :252
[3]王玉英, 张倩, 李世荫, 等.1%盐酸氯洁霉素治疗寻常痤疮药效评价[J].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1994, 6 (3) :231
[4]张续进, 杨兆升, 姜文夏.克林霉素致食管粘膜损伤18例临床分析[J].临床内科杂志, 2003, 20 (2) :84
[5]黄英华.克林霉素致心跳骤停2例[J].实用医学杂志, 2007, 23 (17) :2711
[6]吴永乐, 张永信.克林霉素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J].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 1995, 16 (2) :104
阿奇霉素静脉滴注不良反应分析 篇2
【关键词】静脉滴注;奇霉素;不良反应
【中图分类号】R969.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2-0385-01
阿奇霉素,也称阿红霉素或者阿奇红霉素,是一种属于大环内酯的抗生素,其主要作用是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并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厌氧菌等均起到一定的抗菌效应。阿奇霉素在临床上的运用比较广泛,特别是对各种感染的治疗有显著疗效[1] 。但是在进行静脉滴注时其自身很容易出现不良反应,引起患者的恐惧不安。本文随机选取2012年3月-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120例肺部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采用阿奇霉素静脉滴注,现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2年3月-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120例肺部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标准速度输入,观察组给予减慢速度输入。对照组中男29例,女31例,患者年龄5个月-56岁,平均年龄2.5±35.7歲;观察组中男35例,女25例,患者年龄4个月-52岁,平均年龄1.7±32.6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方面无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研究方法
1.2.1阿奇霉素药液浓度配置方法
将阿奇霉素(国药准字H20040080辽宁天龙药业有限公司)与注射用水合理配置成浓度为0.1g/ml的溶液,遵照医嘱加入规格为5%的葡萄糖或者0.9%氯化钠,配置成浓度为1-2mg/ml的注射液。规定标准:成人≥2mg/ml;儿童1.0-1.5 mg/ml;婴幼儿0.5-1.0 mg/ml。
1.2.2输液速度调节标准
参照滴15版《新编药物学》[2] ,应将注射用阿奇霉素浓度控制在1-2 mg/ml,滴注时间1≦t≤2[3] ,5%葡萄糖+0.9%氯化钠常用规格50-500ml,以100min为标准滴注速度,1/3标准滴入速度分别为5滴,10滴,15滴等,以5滴为逐渐上涨标准差。
1.3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经SPSS17.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照组60例患者中,有54例出现了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0%,其中出现呕吐、腹泻、恶心(胃肠道反应)患者27例(67.5%);注射部位出现红肿、疼痛的患者(局部反应)19例(31.67%);观察组60例患者中有43例出现了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0.67%,其中胃肠道反应患者14例(23.33%),局部反应患者9例(15%)。可见观察组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皮疹、瘙痒(皮肤反应)及胸闷、气短、出汗(其他反应)的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
3讨论
临床上阿奇霉素多为干粉剂,通常在进食之前1h或者进食后2h内服用,成人每日用量为0.5g,一次顿服,3日为一疗程;或者首次服用0.5g,以后每日0.25g,5日为一疗程[4] ;依据医学教育网相关资料显示,体重为45kg左右的6个月以上儿童,日剂量为10mg/kg,服用方法和成人相同,老人可按照成人剂量给药。但是,由于注射用阿奇霉素溶液产生的刺激性比较大,以常规注射允许的速度给药,绝大多数的患者都会出现局部皮肤出现红肿或者疼痛的情况,特别是对血管发育还不是很健全的婴幼儿,其药液若出现外部渗漏,会严重的导致注射部位或者患儿全身红肿,使患儿哭闹不止;除此之外,阿奇霉素为胃肠粘膜也有一定的刺激作用,患者在注射阿奇霉素时,常会伴有恶心、呕吐、胸闷、气短、腹泻等不良反应,引起患者的恐惧和不安,严重的可能迫使输液无法正常进行,从而无法达到最初的疗效。因此,合理安排和控制输液时间显得尤为重要,一般而言,将输液时间控制在100min左右是比较合理的[5] ,多数的患者都可以接受并反映良好。所谓的减慢输液速度,并不是简单的将输液速度调低,而是根据患者在注入阿奇霉素出现不良反应之后,在下次注射时适当的调整输液速度,直到患者可以接受为止,同时,在注射之前,护士或者其他医护人员有必要事先询问患者是否对阿奇霉素过敏或者有无其他不良反应,以便在此基础上,调整好输液速度。
总而言之,采用静脉注射阿奇霉素时,一定要对做好不安全因素的控制与管理工作,避免出现医疗事故或者医疗矛盾,不断提高临床阿奇霉素输液质量,保障输液安全。
参考文献
[1] 陈羽连.静脉滴注阿奇霉素不良反应的观察与护理体会[J].医学信息,2014,(15):558-558.
[2] 何小静.小儿静滴阿奇霉素不良反应的观察与护理[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2,34(1):83-84.
[3]梁丽云,周望梅.静脉输液速度对阿奇霉素所致不良反应的影响[J].护理学报,2007,14(7):82-83.
克林霉素不良反应研究进展 篇3
1 过敏反应
使用克林霉素治疗的人出现皮疹, 临床表现为可逆性血清谷草氨基转移酶、渗出性多形性红斑及血清谷丙氨基转移酶升高、血小板减少、粒细胞减少及其它过敏反应等偶可见, 严重有过敏性休克, 临床上表现为:胸闷、大喊、心慌、呼吸困难、发绀、意识不清。顾正平[2]报道了注射用克林霉素磷酸酯致过敏性休克1例。程淋[3]报道1例患者静脉注射克林霉素磷酸酯后, 咽喉部发痒、烦躁不安、呼吸困难、心搏加快、发紧、憋气、全身起红斑、四肢冰冷、双上肢轻微颤动, 使用氟美松和非那根后得以缓解。何艳玲[4]报道1例儿童患者由于上呼吸道感染静脉注射克林霉素第5天时, 出现发热发冷、四肢发绀、面色苍白, 停止输液并给予抗过敏治疗后恢复正常。临床研究证实克林霉素治疗痤疮有效率较高, 但是使用该药后出现灼痛伴脱屑、轻度瘙痒、干燥感和轻度红斑。在用药初期这类不良反应均发生, 症状轻微, 3d左右即消失, 继续用药过敏反应不再出现[5]。因此只要处理得当, 克林霉素的过敏反应还是容易消除, 但用药前应该注意以往有无药物过敏史, 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防止不良反应发生。
2 消化系统反应
使用克林霉素后引起消化系统损害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恶心, 呕吐, 食欲不振, 腹胀, 腹泻。皮疹, 白细胞减少.转氨酶升高.可引起二重感染, 伪膜性结肠炎.也可有呼吸困难, 嘴唇肿胀, 鼻腔肿胀, 食管黏膜糜烂、渗血反应。引起伪膜性肠炎的发生率是最高的, 可能超过2%。张军波[6]报道了560例患者中, 出现不良反应52例, 发生率为9.29%, 其中52例患者消化系统损害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伪膜性结肠炎;5例患者使用克林霉素后发生食管黏膜损伤, 服用克林霉素2d后出现一系列不适症状体征, 如胸骨后疼痛及进食时出现疼痛加重等, 后经采用胃镜检查发现:食管部位发生糜烂、渗血, 对于同时出现严重溃疡、白苔及坏死的患者应及时采用奥美拉唑进行治疗, 较多患者于治疗1周左右逐渐好转[7]。针对上述研究所示情况, 在采用克林霉素口服治疗疾病时应于用药时大量饮水, 同时避免服药后立即卧床, 而应保持站立位30min左右, 以避免药物在食管中停留时间过长对食管造成的损伤。
3 神经系统反应
针对克林霉素的研究显示, 其在正常情况下一般不易穿透血脑屏障, 故其在脑组织中一般处于较低的血药浓度, 故一般不会因为药物过浓对中枢神经造成损害, 但是也不排除用药剂量过大时其在脑组织中的浓度过大而对神经系统造成不良的影响, 临床中的较多研究显示, 其对神经系统的不良影响主要表现为其对突触前、受体和神经肌肉的阻断作用等方面, 并且其有增强神经肌肉阻滞的作用, 而这在患者的临床表现中主要为晕厥、听觉损害、呼吸肌抑制和骨骼肌软弱或麻痹, 在手术中过程前后用药应注意。也曾有研究称, 发现患者早使用克林霉素后出现精神方面的问题, 但是此不良反应在调整药物剂量或者停药后出现逆转, 较快消失[8]。
4 泌尿系统功能损害
研究显示及肯定了, 部分患者在使用了克林霉素后出现泌尿系统功能受损的表现, 主要临床症状体征为血尿、肾功能损害、蛋白尿、水肿, 较严重者甚至可导致急性间质性肾炎的发生, 从而进一步导致急性肾衰竭的发生, 预后较差。祁建平[9]报道了1例患者, 注射克林霉素1d之后出现泌尿系统受损的表现, 出现无尿, 呕吐及双下肢水肿等, 经肾活检病理诊断发现, 其肾功能受损表现明显, 出现不同程度的肾小管的退变及坏死和肾小球轻度的系膜增生, 进一步诊断检查示其为急性间质性肾炎并发急性肾衰竭。分析其导致疾病发生的原因, 与本药在患者的机体内呈现血浆蛋白结合率下降的趋势, 其游离活性成分也呈现相应的增加趋势, 而其经肾脏排泄也随之呈现升高, 故导致的发生发展。针对上述情况, 在发现轻微的泌尿系统功能受损时应及时调整用药或停药, 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5 血液系统反应
使用克林霉素后引起血液系统不良反应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溶血、血小板增加或减少、低血钾等。黄英华[10]报道1例患者因骨折入院接受治疗, 在采用克林霉素进行治疗时, 患者出现头昏乏力, 心慌气短, 四肢麻木等症状体征。经诊断检查发现其出现血钾偏低。经研究证实为克林霉素不良反应之一。
6 肝功能异常
克林霉素对于肝功能的不良影响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血清转氨酶升高及黄疸, 但是严重程度较轻, 且多为可逆转, 多数患者在调整用药或停药后症状体征减轻或消失。近期研究显示, 其出现血清转氨酶升高及黄疸并非肝脏功能受损, 而是在用药过程中对局部肌肉造成损伤有关, 也有可能与其与克林霉素磷酸酯及其代谢产物干扰转氨酶测定时的比色结果有关, 故临床认为其出现这些症状体征并非是肝细胞损伤[11]。
7 局部反应
还有研究显示克林霉素还可能引起静脉炎等, 但是其发生率较低, 且多存在于注射给药的患者, 并且少数患者的注射部位也可能出现轻微疼痛, 而长期静脉滴注的患者则有发生血栓性静脉炎的可能。对于出现这些症状体征的患者一般采用将药物采用5%GS或0.9%NS稀释后, 然后缓慢滴入的方法, 时间一般要长于30min。
8 其他
克林霉素的其他不良反应还包括口、唇、手臂的麻木等。房丽梅等[12]报道1例因采用克林霉素进行治疗而出现口、唇、手臂麻木的患者。其发生原因也可能与科林霉素的肌肉阻滞作用有关, 同时此例患者有此类药物过敏史, 故其也有可能与其为特异质有关。
9 讨论
综上所述, 克林霉素不良反应在临床上作用为: (1) 使血清谷丙氨基转移酶升高、血小板减少、粒细胞减少等, 引起过敏反应。 (2) 神经肌肉阻滞作用, 其作用点是全方位的, 即对突触前受体、通道及肌肉均具阻滞作用, 引起神经系统反应。 (3) 致溶血、血小板增加或减少、低血钾等, 引起血液系统不良反应。 (4) 白细胞减少, 转氨酶升高等引起消化系统损害。针对上述不良反应进行对策的研究制定, 发现在临床用药中应注意药物的使用方法及药物疗程长短的制定等, 尽量针对患者的疾病进行较小的有效剂量的应用等, 并且尽量缩短药物的使用时间等, 对于有本类药物的过敏史者则应避免使用本药。同时对于用药过程中的患者则应密切观察期症状体征, 对于其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有个较为明确的了解, 发现出现问题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抢救治疗。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文献报道的最近几年来的克林霉素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以对克林霉素不良反应有一个综合的了解, 为其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从而实现避免或消除不良反应发生率的目的。
克林霉素不良反应分析 篇4
克林霉素 (Clidnamcyin) 属于林可霉素类抗菌药物, 是林可霉素7-羟基氯代衍生物, 其抗菌原理是作用于敏感菌核糖体50S亚基, 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从而抑制细菌繁殖。
克林霉素的抗菌普和林可霉素类似, 抗菌活性却相当于林可霉素的4~8倍。它的药理作用范围如下:革兰氏阳性需氧菌例如金黄色葡萄求菌, 肺炎链球菌, 化脓性链球菌等;厌氧菌如杆菌属, 破伤风杆菌, 双歧杆菌等等。此外研究发现克林霉素对衣原体如沙眼衣原体也有抑制作用, 对疟原虫和弓形虫也有抑制作用, 但具体药理机制尚不明确。
2 克林霉素的临床应用
临床药代动力学分析, 克林霉素口服吸收快而且完全, 收率已达90%以上且不受食物影响, 药物进入人体后分布广泛, 血蛋白结合率高达90%。其临床应用剂型多样, 无需通过皮肤过敏性测试, 临床疗效确切, 因而临床应用广泛。
2.1 肺部感染
克林霉素对金葡萄菌有抑制作用, 对红霉素耐药的肺炎链球菌也有抑制作用, 被用于治疗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肺炎、肺脓肿和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例如有专家通过实验得到, 克林霉素替代青霉素、大环内酯类和硝唑类药物, 对下呼吸道厌氧菌有更强的治疗效率 (抑菌有效率90%以上) [1]。
2.2 皮肤及软组织感染
根据医院调查数据统计, 克林霉素在皮肤科烧伤科应用比例占全院用药量的20%以上, 仅次于五官科应用率的35%[2]。有人用克林霉素配合皮肤用药如过氧化苯甲酰、阿达帕林治疗座疮效果好过单一用药, 而且不易引起皮肤组织发炎感染。
2.3 泌尿系统及妇科感染
应用克林霉素磷酸酯治疗盆腔炎50个病例, 与青霉素进行对照显示, 克林霉素组痊愈率76%, 高于青霉素组的48%[3]。有研究结果显示, 克林霉素磷酸酯栓对细菌性阴道炎治疗效果好于对照组甲硝唑。此外, 克林霉素在临床上还用于急性阴道炎, 前列腺炎等治疗[2]。
2.4 耳鼻喉部感染
克林霉素对β-内酰胺酶类的菌株有很好效果。通常用青霉素治疗由β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扁桃体炎, 易引起口腔内的菌群产生耐药性, 使青霉素失效, 导致扁桃体炎反复发作。克林霉素与青霉素抗菌作用机制不同, 通过抑制细菌内蛋白合成产生抗菌作用的, 只针对某些特定菌群, 因此不会出现反复发作情况。另有资料显示, 对50例病人利用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治疗, 观查其对鼻窦炎的疗效, 有效率达98%。医院内通常将克林霉素作为五官科感染治疗的首选药物[5]。
2.5 其它
克林霉素的抗菌效果好, 其对骨组织感染, 如骨关节炎、骨髓炎等也有治疗效果, 临床上有运用克林霉素作为原虫感染, 如某些恶性疟疾的治疗药物。
3 克林霉素的临床不良反应
临床用药不合理、病人体质差异等会导致患者使用克林霉素治疗时出现不良反应。大样本的临床病例数据统计得出, 克林霉素的不良反应发生与给药途径有很大关系:静脉注射克林霉素不良反应发生率 (78.53%) 远高于肌注 (2.45%) 和口服 (19.02%) [3]。临床上常见的不良反应有以下几种。
3.1 胃肠道反应
胃肠道反应是克林霉素临床使用上最常见的不良反应, 口服注射均会出现。常见的有恶心, 呕吐, 腹痛, 腹泻, 严重的出现伪性肠膜炎。据流行病学统计, 服用克林霉素病人发生腹泻率为10~20%, 2000版药典记载为10%~30%, 胃肠道反应发生原因可能与药物对肠道刺激引起胃肠道内菌群紊乱有关[4]。
3.2 过敏反应
患者在口服、肌注或外用克林霉素后发生皮疹、荨麻疹、高过敏性反应 (神经性水肿等) , 严重发生过敏性休克。临床过敏反应发生率较高, 有人研究215例克林霉素使用患者中有111例出现了过敏反应。过敏性休克常见于对青霉素过敏患者[1]。
3.3 肝功能损害
有些患者在服用克林霉素后会发生胆红素淤积, 黄疸, 血清转氨酶升高等症状。有病例报道某患者服用克林霉素后出现腹痛, 尿黄, 巩膜皮肤染黄的急性肝功能损伤, 停用克林霉素合剂后采用保肝治疗逐渐恢复[5]。
3.4 肾功能损伤
有资料显示, 43岁女患者反复咳脓痰使用克林霉素治疗, 静注20分钟出现腹痛呕吐腹泻等胃肠不良反应, 伴有尿急和血尿, 立停用克林霉素。此后几天无法排尿, 急性肾检查为急性肾功能衰竭。此后用头孢替唑钠代替克林霉素后逐渐恢复[5]。
3.5 其它
临床案例报道的克林霉素不良反应还有肌注产生的局部红肿, 硬结, 疼痛等, 心血管系统损害导致心律失常, 血液系统不良反应如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减少、酸性粒细胞增多和血小板减少, 凝血障碍等。
克林霉素穿透血脑屏障的能力较差, 但是用药剂量过大易损害脑神经组织, 也会对周围神经系统造成影响。如临床有不少病例显示, 有患者在静注克林霉素治疗感染性疾病期间, 反复出现口苦, 口腔麻木等症状, 可能与克林霉素对味觉神经损伤有关[6]。
此外, 临床上滥用抗生素也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克林霉素的血浆结合率高达90%以上, 联合用药对血蛋白结合率有影响, 容易导致其血药浓度增高而增大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例如克林霉素和氨基糖苷类药物合用, 会增加神经系统和血液系统增加不良反应发生概率。克林霉素与其他抗生素如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或β内酰胺类抗生素同时使用, 不但不能增强药效而且还会产生拮抗作用, 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4 讨论
克林霉素的抗菌效果好, 在临床上应用范围广, 临床医生和药师在使用时必须根据患者适应证和个体差异作出合理的给药方案, 科学合理使用抗生素, 以免滥用药物引起不必要的副作用发生。
参考文献
[1]陈俊苗, 刘宏民, 王少敏, 等.克林霉素及其磷酸酯的临床应用与不良反应[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2011, 1 (20) .
[2]李春英.克林霉素的临床副作用和用药安全[J].泰山卫生, 2008 (32) .
[3]黄斌学, 曾春生, 莫锦伦, 等.克林霉素临床合理应用分析[J].中国药物与临床, 2007 (7) .
[4]魏宗慧.克林霉素的不良反应及防治[J].中国医药科学, 2011, (18) .
[5]左琳, 刘丽娜.克林霉素的不良反应综述[J].黑龙江医药, 2011 (01) .
【克林霉素不良反应分析】推荐阅读:
克林霉素的不良反应05-29
克林霉素07-06
克林霉素乳膏05-28
头孢曲松克林霉素07-12
复方克林霉素凝胶07-22
注射用盐酸克林霉素06-26
克林霉素磷酸酯的合成10-30
阿奇霉素不良反应10-19
阿奇霉素的不良反应06-14
阿奇霉素不良反应研究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