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的阅读技巧

2024-11-06

初中语文的阅读技巧(共10篇)

初中语文的阅读技巧 篇1

一、文章的分类

文章包括有记叙文、抒情文、议论文、说明文、应用文。记叙文是以记人、写事、描景、状物为主, 文章一般以人物的经历和事物的发展为主要内容。抒情文主要是为了抒发感情, 抒情的方式可有多种, 有直接抒情, 有间接抒情。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方式, 通过举例子、摆事实来表达作者的观点。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 用于介绍事物的性质、状态、功能、发展过程、事理成因的一种文体。应用文是一种切合日常生活、工作、学习的实际需要, 它有一定的格式, 是篇幅短小的实用文体。

二、阅读的方法

人们将阅读方法大致分为四种, 分别为信息式阅读法、文学作品阅读法、经典著作阅读法、麻醉性阅读法。

信息式阅读法是为了了解某种信息, 在平常生活中, 我们看报纸、广告就属于这种阅读法。一般读者采用一目十行的速读来阅读, 只是为了捕捉到自己想要用的信息。

文学作品阅读法讲究修辞与韵律, 阅读时要十分缓慢, 并且要听到自己的声音, 聆听文章前后的句子, 从句与句之间感知他们的联系。这种阅读方法主要是将文字信息转化为声音信息, 然后再传进自己的耳朵, 从而加深记忆。

经典著作阅读法是用来阅读古典著作、阅读哲学等等, 读者需一字一字认真阅读, 吃透每一个字的深层含义, 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

麻醉性的阅读法纯属为了消遣, 读者会存在于无限的幻想中, 忘却自己的存在。

三、阅读题解题技巧

在阅读文章时, 第一步要浏览全文, 把握文章主要思想, 理清文章的大致思路, 在阅读时, 要将文章标段, 了解文章的主旨。要找到文章的关键句、主旨句, 特别是文章的开头句、过渡句、结尾句、作者抒发感情的句子。先不要急着去做题, 先把文章读两遍, 第一遍就采用快速阅读的方法, 先建立对文章的整体认识, 第二遍就要精读, 仔细品味作者说的每一句话, 研读关键句, 以便更加深入地了解文章。第二步要认真审题, 审题很重要, 只有审准了题, 才有可能答对题目, 审了题然后要做的就是有目标性地在文中寻找答案, 学生要纵观全文, 不要漏掉任何要点, 有些题目的答案并不能在文中直接找出, 这就需要学生自己揣摩、自己总结。第三步是筛选信息, 定向表达, 在答题时要按照文章中的论述来答, 不可随便写自己的主观想法, 问什么答什么, 要答得准确, 有条理。如果题干是否定形式, 则采取先反后正的答题方式, 如果题干是肯定形式, 就采用正面的答题方式。

四、基本题型的答题模式

1. 比如说题目会问文章开头的第一句话在文章中有什么含义或作用、中间段的寓意、最后一段的作用等等。此类题型的答题模式是:对于文章开头的第一句, 其在结构上是落笔点题, 总领全文, 点明文章的中心, 开门见山或起到了引起下文的作用, 从内容来看, 是为下文的内容做了铺垫与衬托。中间某段的在结构上起到了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最后一段的作用一般是总结全文, 点名文章主题, 与上文相照应。

2. 该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类型题的答题模式:这一般要根据文章内容来答, 常见的答题词汇有:歌颂、赞美、热爱、讽刺、眷恋、伤心、悲痛、惋惜、对某人的思念等等, 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处可填上述列出的词汇。

3. 概括文章主旨类题的答题模式:文章通过对……的描述, 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揭示了……的文章主旨。

4. 某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有什么作用类型题的答题模式:比喻可使难懂抽象的道理浅显化, 帮人更容易理解, 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形象生动地说明了……的道理。拟人可使事物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赋予物质以人的性格与动作, 可将事物夸张化, 对于喜欢的事物, 可以使人产生亲切自然的感觉, 对于憎恨的事物, 可以使人产生强烈的憎恶感。夸张的作用是为表现事物的性质, 突出事物的本质, 表现作者对此事的看法与态度, 从而引起读者的共鸣。排比是增强气势, 节奏鲜明, 条理清晰, 突出文章的中心, 使语言更有表现力。叠词的运用可使文章富有节奏感, 读起来朗朗上口。设问采用自问自答的形式, 引人注意, 引发思考。对比是为了凸显出差别, 加深读者的印象。重复是为了强调某种思想, 显现出文章主题。

5. 比较两个句子的异同点类型的题, 可以从修辞手法、写作特色、感情基调、句式等方面来分析。

6. 文章为何以此为题目类型题的答题模式:题目高度概括了文章的中心, 能够表达出作者的思想感情, 统帅了全文。然后答题目与文章的具体联系, 题目如果运用了修辞手法, 也要答上。

五、小结

阅读已经进入到我们平常的生活中, 时时刻刻影响着我们, 有着好的阅读方法才能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中更好地生活。上述所提到的只是答题技巧中的一部分, 这些知识的积累需要平时的认真研究。

摘要:培根曾说“阅读使人明智”, 阅读能力是初中语文学习的一项重要能力, 影响着学生的综合素质, 也影响着学生的语文成绩, 所以掌握一些阅读方法、阅读解题技巧、阅读答题模式至关重要, 老师也要不断总结经验, 将有效的方法教给学生, 本文就为大家介绍几种方法, 以供借鉴。

关键词:答题模式,解题技巧,初中语文

初中语文的阅读技巧 篇2

一、记叙文的分类:

按照写作对象的不同,可分为:(1)写人记叙文:如《背影》(2)写事记叙文:如《最后一课》

(3)写景记叙文:以描写景物为主,通过写景,寄托感情,表现主题。如《春》。(4)状物记叙文:以描写物为主,通过写物抒发感情,表现主题。如《荔枝蜜》。

二、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

小说三要素:人物、环境、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三、记叙的顺序及作用:

(1)顺叙

作用:叙事条理清楚,读起来脉络清晰、印象深刻。

(2)倒叙

作用:造成悬念,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吸引读者,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3)插叙

作用: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丰富形象,突出中心。

(4)补叙

作用:(一般是最后一段)A.、补充交代某某情节(要根据文意概括)

B、照应上文,解开悬念,让故事真相大白。

四、记叙文的人称:

(1)第一人称:

作用:便于直抒胸臆,读来有亲切感和真实感。

(2)第三人称:

作用:不受时空限制,能够从多方面自由叙述,便于叙事和议论。

(3)第二人称:

作用:可以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的交流。

五、记叙的线索及作用:

1、线索大致分六类:

1)以具体人事物或某句话为线索。

2)以人物或人物的特征为线索。3)以中心事件为线索。

4)以思想感情为线索。5)以时间或空间变化为线索。

6)以作者的见闻感受为线索。题型:本文的线索是什么?

关键是看:①文章的标题。②反复出现的词或事物。③文中议论抒情的语句。④作者的思想感情(变化)⑤某一人物或“我”的所见所闻所感。

2、线索的作用:贯穿全文,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

六、记叙文的提炼中心、主题:

概括主要内容,一般用:本文记叙了……,描写了……,介绍了……,通过……,等等,概括写作目的和思想感情,一般用:表达(抒发、赞美、歌颂、揭露、鞭挞、讽刺、说明、揭示、反映等)……。

七、记叙文中抒情的方法: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1、直接抒情是指作者或主人公直接倾吐内心感受的抒情发式;

2、间接抒情包括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融情入理(议论和抒情有机结合),感情流露于写人记事、写景状物的字里行间的抒情方式。

3、作用:抒发作者真挚深沉的情感,引发读者的感情共鸣,使文章具有强大的感染力。

八、记叙文中的伏笔和照应。

1、伏笔:在记叙、描写的过程中,对将要在文中出现的与中心时间有必然联系的人物、事件预先作出提示或暗示,并在事件发展的另一阶段与之呼应的一种表现手法,2、照应:指上下文之间的相互照顾和呼应。一篇文章中,前面写到的,中间或结尾要有交代;后面提到的,前面要有所铺垫,这种设计安排叫做“照应”。

常见的照应方法有三种:首尾照应、前后照应、文题照应。

3、伏笔的作用:为下文情节做暗示和铺垫,设置悬念,使情节曲折起伏,结构严谨。

九、记叙文的表达方式: 记叙、议论、抒情、描写、说明。

题型A:本文(文中某段)主要运用了那种表达方式?

B:文中划线句(某段)运用了什么样的描写手法?有何作用?

此类题主要考查在阅读中识别叙述、描写、议论、说明、抒情等表达方式。弄清不同表达方式的特点是关键。一般考试中命题者都会把题目设置在议论句和描写句上,考试时只要从这两方面去比较辨析,答题就很容易了。

答题技巧:首先分析属于何种描写手法,然后分析其作用。记叙文中的描写:分为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

(一)描写的作用:

1、人物描写的作用:(分为:肖像(外貌)、神态、动作、语言、心理)。A、外貌、神态描写:交代了人物的……身份、……地位、……处境、经历以及……心理状态、……思想性格、表现人物精神面貌等。

B、语言、动作、心理描写:生动形象地表现人物……心理,反映人物……的性格(心理、品质),有时还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2、环境描写的作用: 第一步:分析环境本身的特点。

自然环境描写,交代了……时间、季节,表现了……地域风格,渲染(营造)了……的气氛(氛围)等。

社会环境答题时必须结合时代背景,指出相关语句揭示了……的社会现实。第二步:分析环境描写与人物的关系。

烘托人物……心情;交代人物……身份;表现人物……性格。以景衬人。第三步:分析环境描写对情节的作用。

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为下文埋伏笔、作铺垫。第四步:分析环境描写对文章主题的作用。

深化文章中心(主题),画龙点睛。

补充: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景物)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

自然环境:指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季节、气候以及景物的描写等。

社会环境:指对一定地方、一定人群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和社会关系的描写。

景物描写的方法:调动多种感官、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及近(或由近到远)。

景物描写的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侧面描写的作用:以次要人物或事物衬托主要人物或事物,突出其特点、性格、思想、感情等。

(二)记叙文中的议论:

有三种方式:先叙后议、先议后叙、夹叙夹议。

开头的议论:统领全文;

中间的议论:承上启下;引发读者思考;

结尾的议论:画龙点睛、揭示文章中心、深化文章主题。

十、概括文段内容。

1、格式:谁+做了什么事+结果怎么样;

谁+在什么地方(什么时间)+发生了什么事+结果怎么样。

在概括清楚的基础上,注意表达的简洁,不要把概括内容变成原文复述。“准确”“清楚”“简洁”是概括文章内容的三大基本要求。

有些文段有两层或两层以上的意思,就要把这些意思合并组合。

2、题型:为什么某某事情叙述得详,为什么某某事情叙述得略?

答题技巧:(1)照应题目的要详写

(2)最能体现某某中心思想的要详写

十一、标题的含义和作用

常见命题形式:A、如何理解标题的含义。

B、试分析文章标题的作用。C、以此为标题的好处。D、文章的标题是否能用“…”来替换?哪个标题更好?(说明理由)E、给文章拟一个恰当的标题。

(一)理解标题的含义:

标题的含义一般从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两个方面来分析。表层含义即标题的字面含义、文中内容(内容);深层含义即引申义、象征义、比喻义(主题)。答题技巧:

分析标题的表层含义要注意抓住关键词,补全要素。(何人+做何事+结果)分析标题的深层含义要注意抓住文中首尾抒情、议论的语句。

标题如果是比喻句的,文中往往不是围绕标题的字面含义来展开叙述,那么我们就应该联系文章的具体内容,弄清比喻义,这样我们就可以领悟出标题的深刻含义。

题目有双关义,表面指……,实质指……

(二)分析标题的作用:

1、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或季节或天气或地点景物)——《故乡》

2、表明写作对象——《藤野先生》《我的母亲》

3、贯穿全文线索——《背影》

4、交代主要内容,揭示情感主旨(突出主题)——《智取生辰纲》《心声》

5、设置悬念(或新颖),引起读者兴趣——《如果人类也有尾巴》

6、使形象生动——《喂——出来》

7、点明主要人物(或事件)

注意:题目中运用修辞的,要还原它的本义后再分析作用。

如《心是一棵会开花的树》

(三)给文段拟题:

答题技巧:看开头、看结尾、看中心句、看过渡句、看反复出现的句子;语言要求简练,一般在6个字左右。

十二、理解词句的含义。

考点一:理解文章重要词语的含义。

题型:A.结合语境,理解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B.说说你对加点词语含义的理解。答题技巧:词语的本义+解释在文中的含义(具体指代的内容)。题型:指示代词“这”“那”所指的内容。

答题技巧:

1、答案一般是往前找,不会超出前三句;

2、找到之后,将找到的内容放在指代词所在句中读一读,看是否适合。

考点二:理解文章重要句子的含义

1、修辞句(比喻):

方法:明确本体和喻体,把本体和喻体代入句中,用自己比较通俗的语言复述句子的意思。

例:放心吧,孩子们!老天不会让我们总是呆在冬天里!答:告诉孩子们,生活是有希望的,我们不会总生活在困境中的。

2、双关句

方法:一要答出本义;二要答出深层含义。

例:《父亲的格言》中“不要为了几枚硬币而硌坏了自己的脚,那样自己走出的路就会歪歪扭扭。”

分析:“硬币”既指实际的硬币,也指小利益;“硌坏了自己的脚”有损于自己的品质,“路”既指现实的路,又指人生道路;“歪歪扭扭”指误入歧途。

3、富含哲理的句子:

方法:着重体会关键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然后代入原句,用自己的话复述句意。

例:解释下面句子的含义:也许生命早期的记忆是一个人生活的根吧!童年的生活经历可能影响着一个人一生的发展。或童年的生活是一个人成长的基础。

4、言外之意句:

方法:结合上下文理解句子的弦外之音,写出作者的真正用意。

例:第二天,邻居表扬小强说:“你真是个勤奋的孩子呀,都晚上十一点了,你还在练琴。”

答:邻居的意思是,小强练琴太晚影响了大家的休息。

十三、赏析语言。

语言赏析的方法:

1、抓角度(词语、修辞、含义、手法、其他);

2、扣内容(析关键词、看上下文);

3、析情感(作用、主旨)。

语言赏析的四原则、四联系:

四原则:“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

四联系:A、联系主旨; B、联系作者情感;C、联系人物形象;D、联系上下文语境。

(一)赏析词语

题型:A.体会加点词语的含义及作用(表达效果)

B.分析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效果、妙处)C.结合语境,分析下列加点短语运用的妙处

方法:词的本义+对象+表达效果(特点,特征,感情)

例:乡下父亲“啊”了以声,掏钱的手便不动了,失望凝固在脸上。

答:“凝固”是固定不动的意思,形象的刻画出父子得知时间已过,不能享受优惠时的失望和无助的表现。

(二)赏析句子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从句子的含义入手。

如果句子形象而含蓄,具有言外之意,富有哲理的,要抓住中心词,挖掘出词语的深层含义和双关意义,也可以从它带给你的启迪这个角度体会。(所谓有哲理,就是指那些有关珍惜生命,感悟人生,感悟生活,有关亲情、友情、做人道理等的感悟。)

答题技巧:句子的含义﹢表达的感情。

即抓关键词,化含蓄为直白,把作者的意思用自己的语言再说一遍(偷梁换柱法)。第二,从句式和语言特点的角度。

句式特点有:长短句结合、句子对仗工整、双重否定句、排比句、反问句、骈句、对偶句等。

陈述句:语气平稳,不温不火。

疑问句:吸引读者,制造悬念;

设问句、反问句、排比句

感叹句:抒情强烈。

答题句式:这是个……句,……,表达了……(思想感情)。

语言特点:准确生动、朴实无华、具体形象、通俗易懂、幽默诙谐等。哲理之美:形象而含蓄、含义深刻、耐人寻味、富有哲理,能给人以启迪。第三,从修辞的角度。

题型:文中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对文中的画线句进行赏析;请说说划线句的表达效果;找出文中你最喜欢的句子,并说说理由。)?

常见答题形式:

修辞手法﹢(写出了)内容﹢(表达了)感情

比喻——这个句子运用比喻,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抒发了)……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夸张——这个句子运用夸张,突出了……(事物)的……(特征),强调了……的思想感情,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对比——这个句子运用对比,突出了……(事物)的……(特征),表达了……

反语——这个句子运用了反语,强烈地讽刺、否定了……,表达了(抒发了)……

对偶——这个句子运用对偶,句式整齐匀称,节奏鲜明,音韵和谐,表现了……

排比——这个句子运用排比,(形式)句式整齐,节奏匀称,语势强劲,抒发了……(内容)

设问——这个句子运用设问,提醒读者注意,引发读者思考(设置悬念)。(如果出现在篇首或段尾,则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反问——这个句子运用反问,以强烈的语气表达了(人物)……的态度(观点、情感)。反复——这个句子运用反复,突出了……的思想感情。

拟人——这个句子运用拟人,把物人格化,生动形象地表现(描写)了……,抒发了…… 第四,从用词的角度。(动词、形容词、叠词、成语等。)

(1)动词形容词精辟准确,把事物说的形象具体;使用成语,为文章增色。(2)把握词语的比喻义、引申义、双关义。常见答题形式:

1“

”一词(等词),写出了人(事)物的特点或内容,表达(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心情、性格)。②“

”一词(等词),形象地表现了(人物)的……性格特点,体现了文章用词的准确性、生动性。

第五,从描写内容的角度

(1)从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

方法:描写+对象+特征(性格)

A、外貌、神态描写:交代了人物的……身份、……地位、……处境、经历以及……心理状态、……思想性格、表现人物精神面貌等。

B、语言、动作、心理描写:生动形象地表现人物……心理,反映人物……的性格(心理、品质),有时还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2)从作者描写的角度:感官(听、视、嗅、味、触觉)、动静角度、空间变化角度。

方法:本句从听(视、嗅、味、触觉)的角度+具体内容的分析 第六、从结构作用的角度

题型:某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答题技巧:先弄清该段落在文中的位置,再分析其作用。

在文章开头:

1、开篇点题;

2、引出下文(或总领下文、全文);

3、点明故事所要描写的对象;

4、照应文章标题;

5、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6、为下文埋下伏笔(作铺垫),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7、渲染气氛

在文章中间:

1、承上启下,承接上文某某意思,引起下文的某某意思。

2、为后文的情节发展埋下伏笔(作铺垫),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在文章结尾:结构上:(1)照应题目或开头或上文,结构严谨;

(2)总结全文或收束全文;

内容上:(1)点明中心或深化中心,突出了某中心;

(2)引起读者思考,发人深省。

第七,从表现手法(写作方法)及作用角度。

表现手法(写作方法)有:对比、烘托、欲扬先抑、设置悬念、以小见大、卒章显志、托物言志(即象征)、寓事于理、情景交融、前后呼应(伏笔、照应)、夹叙夹议等。

答题技巧:本文采用“XX”的手法,通过……(文章相关内部实质意义)使文章写得…… 表现手法(写作方法)及作用

1、象征手法:把特定的意义寄托在所描写的事物上,表现了……的情感,增强文章的表现力。

2、对比手法:通过对比,突出……的特点,更好地表达文章的主题(要具体分析)。

3、衬托手法(侧面烘托):用……衬托……,突出……的特点、性格、思想、感情等。

4、讽刺手法:运用比喻、夸张、反语等手段和方法对人或事物进行揭露、批判和嘲笑,加强深刻性和批判性,使语言辛辣幽默。

5、欲扬先抑:突出……,收到出人意料的感人效果。

6、前后照应(首尾呼应):使情节完整,结构严谨,中心突出。

7、设置悬念:(1)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2)暗示情节的发展;

(3)与下文……相呼应。

十四、分析文中的人物形象。

题型:请分析文中**的形象(文中的**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答题技巧:从两个方面入手。

一是通过分析典型事例来理解人物形象;

二是通过对人物描写(外貌、动作、心理、语言、肖像等)方法的分析来把握人物的思想性格。要分析直接描写、侧面描写、细节描写。

八、分析文章的表现手法和写作技巧。

题型:文章运用了对比(伏笔、象征等)的表现手法,有何作用(分析本文的写作技巧)?

答题技巧:(见第七)

十五、联系生活实践,对文中主旨、观点、作者的情感发表见解,或提出看法、建议等。

题型: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读完本文后的启示(谈你对文章的理解)。答题技巧:

1、用第一人称;

2、采用1+2或1+3的形式。

先用一句话概括出自己的看法或体会,再用两三句话谈谈理由,可以摆事实、也可以讲道理,如题目有相关要求,还要注意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

说明文阅读答题技巧

一、说明文的类型:按说明对象的不同: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

按语言特点的不同:平实性说明文、文艺性说明文(科学小品文)。

二、说明文的语言:平实、生动(语言表达角度)。

三、说明的对象:说明的对象是指在文中集中介绍的事物。

题型:这篇文章(或文段)的说明对象是什么?

答题技巧:(1)看题目。事物说明文的标题一般就是说明的对象;事理说明文找准开头、结尾的总结句。

(2)抓首括句和中心句。

说明对象的特征是指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标志。题型:找出说明事物特征的句子。

答题技巧:此类题的答案往往不止一点,一般分散在文中,需要进行提取加工。我们首先要分析文章结构,注意段中的连接词,如“首先”“其次”“还”“也”“此外”等词。这些句子往往就是事物都几点特征。另外,在找到一点特征后,还要看看下面几段的相同

位置句,答案往往就隐含在哪里,注意不要遗漏。

四、说明文的内容:指文中说明的事物的特征或阐释事理现象的成因、发展、结论等。

五、说明的顺序:时间顺序(程序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空间顺序,也称方位顺序(从上到下,从里到外,总到分,外到内,前到后,左到右,整体到局部,都可反之等,常用方位词如介绍建筑物或实体)。

逻辑顺序(先结果后原因,层层递进,现象到本质,因到果,果到因,主到次,浅入深,现象到本质、特征到用途、个别到一般、概括到具体、整体到局部等,常用表因果、表事理顺序的词,如“因为、所以”“首先、其次”)。

答题格式:本文使用了……的说明顺序对……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便于读者理解。

(第一空应该填具体的说明顺序,第二空应该填写具体的事物名称或说明的事理。如果是事理性说明文,但又不能准确表述,可用“事理”、“科学事理”等模糊性的语言表述。)

六、辨析说明方法及作用:

1、常见的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引用、打比方、分类别、下定义、作诠释、摹状貌、画图表。

2、常见说明方法的作用:

举例子:具体、准确地说明了……的……特点,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分类别:条理清楚地说明了…的…特点(对…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打比方:生动形象地说明了……的……特点,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通俗易懂)。列数字:具体而准确地说明了……的……(大小、长短、多少等),使说明更准确、更科学、更有说服力。

作比较:突出强调了被说明对象的……特点(地位、影响等),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对象或科学道理加以揭示,使读者对……有个明确的概念。

列图表:直观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摹状貌: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生动、形象。引用说明:○1引用故事(神话传说、新闻报道、谜语、轶事趣闻等):以……引出说明 的对象或引出说明内容,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2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谚语):引用……言说明了(事物)……的特点,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3引用诗句:……这个诗句的引用,增强了文章的诗情画意,写出了(事物)……○的特点,使说明内容更加生动形象,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这些说明方法有何标记?

⑴下定义:……是……,这就是……,叫……。

⑵分类别:有几类(种),一种是……,另一种是……。

七、说明文的结构常见的形式:

“总——分”式(或由总到分,或由分到总,或总分总)、并列式、递进式等。答题技巧:分析文章结构,抓中心句及连接词,如“首先”“其次”“还”“也”“此外”等词语。

八、中心句:

题型:找出文中的中心句。

答题技巧:在文章的开头、结尾或中间找,个别的在文段中间找。

判断,多为概括性较强的句子。叙述句、描写句、阐释句、疑问句一般不宜作中心句。

题型:概括文段的中心句。

答题技巧:(1)思考该段说明的内容,不仅要注意主要的,还要注意次要的。

(2)紧扣表示顺序的词语,如“首先”“其次”“还有”等词语,参照上下段落的中心句的句式进行概括。

九、体会说明语言。

(一)题型1:对整篇文章语言的品析。

答题技巧:一般从二个角度谈:

A、准确形象生动;

B、准确简明平实。答题格式:这篇文章充分体现了说明文准确、生动形象(简明平实)的特点,如“……”一句,就准确、生动形象(简明平实)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二)题型2:加点字词有何作用?

技巧:抓住说明文语文准确这一特点答题。

答题格式:解释词语的意思,准确/生动形象/ 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三)类型3:……(词语)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语?并说明理由。

答题技巧:(1)不可以。

(2)原词的意思或内容。(3)所换词语的意思或内容。(4)换了后意思有何改变,所表达的意思不符合实际。(5)体现了说明文语言 的准确性。

(四)题型4:限制性词语能否删去?

表程度:比较、几乎、相当、更、最……

表估计:大约、可能、左右、可算、也许…

表时间:当时、刚刚、迄今…… 表范围:一切、部分、全部……

表频率:经常、常常……

答题技巧:(1)表态(删还是不删)。(2)定性。(如:“比较”“几乎”“相当”等词表程度;“多”“有余”等表数量。)

(3)若删去,原来什么样的意思就变成了什么样的意思了,不符合实际,意思太绝对了。(4)xx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周密性、科学性。

(五)题型5:从文章中找出一个能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特点的词句,并体会。

答题技巧:确定词句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找有精确数据的句子;(2)找有概数的句子;

(3)找有限制性词语的句子。

(六)题型6:指示代词的含义,如“这些条件”、“这种现象”“同样道理”等在文中具体指代什么。

答题技巧:一般指的就是代词前面的那句话,找最近的一句话。有时要注意可能不是整句话,而是其中的一部分。最有效的得分方法是将找到的指代内容与指代词语替换,符合文意便是正确的答案。

(七)题型7: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答题技巧: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

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副词(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

(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词语的调换:不能。因为(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

(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十、说明句段的作用。

一般情况下,句子或文段在文中不同的位置有不同的作用:

在文首:统领全文、总起全文或引出下文(有时在文章在开头,还起着引出说明对象/说明事理的作用。); 在文中:承上启下;

在文末:总结全文(或前文)。

十一、文章标题的作用

1、概括文章内容(揭示说明内容);

2、交代说明对象及其特征;

3、运用了……(具体分析其作用);

4、生动形象,吸引读者阅读兴趣等。(可根据题目的作用给文章拟写标题。)

议论文阅读答题技巧

一、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二、论证方式:立论、驳论。(议论文可由此标准分为立论文与驳论文二大类。)

三、把握文章的论点

(一)论点(证明什么):论点应该是作者看法的完整表述,在形式上是个完整的简洁明确的句子。从全文看,它必能统摄全文。表述形式往往是个表示肯定或否定的判断句,是明确的表态性的句子。

A、中心论点只有一个(统帅分论点),分论点可有N个,分论点对中心论点起支撑作用,结构上表现为总分关系。分论点一般位于段首,或有标志性词语:首先、其次、然后等。起补充和证明中心论点的作用。

B、论点应该是明确的判断,是作者看法的完整陈述,在形式上应该是完整的句子(判断句或祈使句)。

(二)找文章的论点:

方法:一看标题,二看开头、结尾,三看中间,四看论据(看论据用来证明什么观点),五看分论点(将几个分论点合并、提炼、分析并归纳)。

注意语言提示,文中有提示文章论点的词语,提示词语一般是“总之”、“因此”、“总而言之”、“由此可见”等。

<一>明确型(可在文中直接找原句):

1、论点是文章的题目。

议论文的题目有两种:一是论题式的,一是论点式的。

例:《谈骨气》《俭以养德》

2、论点在文章的开头。

A.开宗明义、开门见山亮出观点。B.通过一个故事、诗文等引出中心论点。C.列举生活中的现象分析归纳出中心论点。D.根据自己的经历归纳出中心论点。

3、论点在文章的末尾:归纳中心论点。

4、论点在文章中间

<二>归纳型(文章中没有明确论点的句子,作者的观点蕴含在文章的字里行间中。要通过阅读,归纳整理,然后概括出中心论点。)

(三)分析论点是怎样提出的:(要作具体分析)

①摆事实讲道理后归结论点;

②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

③针对生活中存在的现象,提出论题,通过分析论述,归结出中心论点;

④叙述作者的一段经历,归结出中心论点;

⑤作者从故事中提出问题,然后分析推论,最后得出结论,提出中心论点。

(四)文章开头事例或故事的作用:

1、开头通过写……事例,提出中心论点……(或引出……论题)。同时也作为……论据,证明了……论点。

2、开头通过引用名言,提出中心论点……(或引出……论题)。同时也作为……论据,证明了……论点。

3、开头通过引用名人趣事(或……的奇闻趣事)提出中心论点……(或引出……论题),起到吸引读者的作用,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同时也作为……论据,证明了……论点。

四、有关论据方面的考查

1、论据的类型:①事实论据:现实事实、历史事件、统计材料、具体数字等。

②道理论据:人们公认的原理、公式、定义、法则、规律、名言警句等。

2、论据的作用。

答题技巧:分析论据的作用时,应始终把握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的这一点,它与论点之间是证明与被证明的关系。

答题时,往往要求答出直接证明的那个观点,这个观点未必是全文的中心论点。

3、补充论据。

答题技巧:(1)看清楚需要补充的论据类型;(2)补充的论据必须能够证明中心论点;

(3)要有真实性;

(4)要具有典型性。

如何补充事实论据:人物+事件+结果(1)列举所掌握的名人事例;

(2)巧改有联系的名人事例(同一事例从不同角度叙述可证明不同的观点);学课文的分析方法;

(3)论据间的关系:几个论据共同论证一个论点时,要注意其顺序:或时间,或空间,或主次,或数据的大小。

五、论证方法及作用

常见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举例论证:运用了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用……(概括事例)证明了……这个论点(分论点或观点),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道理论证:引用……的名言或引用格言、俗语等,充分有利地论证了……的观点,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比喻论证:将……比作……,生动形象地证明了……的观点,使说理更浅显易懂,更容易让读者接受。

对比论证:将……和……加以对比(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论述),突出了……的观点。

引用论证: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权威数据),可以增强论证的说服力和权威性;

引用名人轶事、奇闻趣事,能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通过引用……充分有力地证明……的观点,使论证更有说服力(或增强论证的趣味性,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六、分析论证过程:

① 论点是怎样提出的; ②论点是怎样被证明的(用了哪些道理和事实,是否有正反两面的分析说理); ③联系全文的结构,是否有总结。

题型:作者如何证明论点的?

答题思路:作者为了证明……观点,首先使用了……论据,然后对……论据进行了怎样的分析,从而证明了……观点。(关键要说清楚证明过程的层次性。)

七、关键词语句子或语段的含义及作用

题型1:分析关键词语句子或语段的含义及作用。

答题技巧:回答此类题,一要结合语境结合上下文揣摩其具体含义;二要联系文章内容,尤其要联系文章的中心论点。

分析作用时,首先要找出论点,确定本段在文中的地位,然后分析其对论证、论点的作用(更严密、更有权威性、更有说服力)。

题型2:指代“这些方面”、“这种情况”“同样道理”等在文中具体指代什么。

答题技巧:一般指的就是代词前面那句话,找离它最近的一句话。有时要注意可能不是整句话,而是其中的一部分。回答一般可以直接摘抄原文,有时也需针对题干进行概括、删改等加工。找到后可用其替换代词,通读句子视句意变化与否来检验其正误。

题型3:考查文段结构作用。议论文段的作用:

(1)引出下文;(2)总结前文;(3)承上启下。(4)总领(总括)下文(全文)。

八、议论文的结构

⑴一般形式:①引论(提出问题)―②本论(分析问题)③结论(解决问题)。⑵类型:①并列式

②总分总式

③总分式

④分总式

⑤递进式。

九、议论文的语言

⑴严密(修饰性、限制性的语言的运);

谈谈初中语文阅读题的方法技巧 篇3

一、以课本为范例,学习掌握阅读方法

语文课本上节选的都是名家名篇,无论是在语言上,还是在内容上,都具有经典性,是进行阅读训练的良好范例。我们在教学这些课文时可以像做阅读题一样,多向学生提问题,强化学生的理解能力,逐句逐段地认真阅读,引导他们对文章进行剖析解读,这样才会使学生不但掌握了阅读理解的方法,也强化了课内知识的掌握。

二、以段为单位进行学习

每一篇语文阅读题都是由很多段落组成,段是组成文章的不可缺少的分子。初中生年龄尚小,可能整体感不强,因此如果学生对整体的把控能力欠缺,那么可以尝试以段为单位进行学习,将文章各段分开理解,先掌握每段的大意,再将每段大意结合起来对文章进行理解,或许会事半功倍。

具体说来,以段为单位进行学习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整体看一遍此段讲述的内容是什么;

2.逐句研究,每句话的大意;

3.研究這段中的句子之间的联系,将句意相近的几句归为一层,概括层意;

4.根据段中的几层之间的关系,总结段意;

5.再看这段为表达这个段意,用了哪此写法。

三、理清文章的结构。

每一篇文章都是由内容和结构组成的,内容自不必说,文章的结构对于阅读理解来说也是十分重要的。了解文章结构,可以更轻松地掌握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从而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文章,根据文章提出的一些问题。

弄清文章的结构,可从下面几方面进行:

1.找出文章的线索。记叙文的线索形式有:以时空转移为线索,以一人、一事、一物为线索。阅读文章要设法找出文章的线索,就能沿着它理清段落层次结构。

2.明确文章的顺序。记叙的顺序,要求我们掌握顺叙、倒叙和插叙三种顺序方法。

顺叙,指记叙的时候按照事情发生、发展和结局的时间顺序来写,如《皇帝的新装》。倒叙,指记叙的时候把后发生的事情写在前面,把先发生的事情写在后面。插叙:如《羚羊木雕》阅读时,注意倒叙、插叙的起止点,对找出记叙的线索,把握文章的结构将有所帮助。

3.理清文章的层次。理清文章的层次是弄清文章结构的重要一环。

4.把握文章的详略。文章在选择和使用材料时要有主有次,有详有略。

四、认真审题

许多学生在做题时发现文章很难理解,答题时不知道从何下手,举足无措。面对有限的资源,如何才能更清楚地明白作者想要表达的中心呢?那就需要我们认真审题,准确审题了。一般出题人所出的题干都包括两个部分:作者的话、命题者的话。作者的话出现在题干中无疑会给我们一些提示,我们顺着题干就可以找到每一道题的出题点,从而确定问题答案所处的位置;具体到词、句、段,找准答案位置后,认真阅读上下文,揣摩关键词句,更深刻地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准确地答题。

五、领会试题的规律性

不同的作品会有不同的侧重点,对不同题材、不同类型的文章,我们可以采取不同的方法。如记叙文有“六要素”阅读法,说明文有“四要点”阅读法(说明对象、说明顺序、说明方法、说明结构),小说有“三要素”阅读法(人物、情节、环境),散文有“神形”阅读法,议论文有“三论”阅读法(论点、论据、论证)等等。这些基本的阅读方法,需要我们在答题时能融会贯通、运用自如。要做到这一点,得依靠平时的课堂教学积累。我们在答题时要充分把握文章的体裁特点,寻找最佳切入点,提高答题的准确率。

当然,不少考题还要考查学生课外阅读情况,涉及历史、文学、政治等领域的基本知识,“功夫在题外”,学生平时多积累,多读、多看,这对课外阅读题的解答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六、要勤于思考

阅读与其他理论积累的题型是不同的,不只是需要知识的积累,还需要勤于思考,认真研读文章,抓住书中精髓,深刻地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只有这样,学生才能领悟阅读的真谛,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为以后的考试和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方法不是万能的,要想阅读理解能力有一个大的飞跃,除了掌握方法之外,还需要在平常学习和生活中多阅读、多思考,提高文化涵养,增强思维品质,毕竟学习是没有捷径可走的,特别是语文,需要日积月累,日有所思,月有所获,年有所进,持之不懈,方能取得长足的进步。

参考文献:

1.张寿山.如何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J].教育导刊,2010年07期.

2.常海玉.新课改下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J].教育实践与研究(中学版),2008年04期.

3.肖明华.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1年.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技巧 篇4

首先,要分清文体。因为不同的文体就有不同的答题方法。

记叙文考查的知识点:1.文章开头一段的某一句话在文章中的作用,中间某段或句的作用,最后一段某句的作用。对于这种题型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回答:对于第一段的问题,从结构上来说,是落笔点题,点明文章的中心,开门见山,总领全文,或起到引起下文的作用;从内容上来说,是为下文作铺垫和衬托,为后面某某内容的描写打下伏笔。中间某段的问题,在结构上是起到承上启下、过渡的作用。最后一段或某句的作用是总结全文,点明文章主旨,让人回味无穷,并与题目相照应。2.概括文章主旨。对于这种题目,在回答之前一定要把全文仔细看几遍,然后可以用这样的关键词来进行回答:“通过……故事,歌颂(赞美)了……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揭示了……的深刻道理。”我们也可以从文中去找,在文章的每一段特别是第一段或最后一段的第一句或最后一句,文章中富有哲理性的句子往往是作者所要表达的主题。3. 文中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 看到这种类型的题目,我们首先要看一看这一句用了那种表达方式,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特别是描写中又分为人物描写、景物描写和带综合性的场面描写。而人物描写还可细分为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肖像描写和细节描写,描写的作用是使文章生动、形象、感人。抒情的运用,能增强文章的感染力,突出文章的中心。4.文中某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或者会问有什么好处)? 其中考得最多的是比喻、拟人、夸张。排比比喻的作用有三:一是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帮人加深体味;二是使抽象的事物具体化,叫人便于接受;三是使概括的东西形象化,给人鲜明的印象。拟人的作用是可以使读者不仅对所表达的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而且感受到作者对该事物的强烈感情,运用拟人表现喜爱的事物,可以把它写得栩栩如生,使人倍感亲切自然;表现憎恨的事物,可以把它写得丑态毕露,给人以强烈的厌恶感。夸张的作用是可以深刻地表现作者对事物的鲜明的感情态度,从而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通过对事物的形象渲染,可以引起人们丰富的想象,有利于突出事物的本质和特征。排比的作用在于能突出文章的中心,表达强烈奔放的情感,增强语言的气势,是提高表达效果的重要环节。还有叠词、短句使用,使文章富有节奏感,具有音韵美,读起来朗朗上口。一种修辞用的比较多的就是引用,有时阅读理解中会有引用的诗句、名人故事、还有名人语言或名人著作中的有关内容,问题会有“文章中引用的内容有什么作用?”

说明文考查的知识点:说明对象的特征,此类题目比较简单,容易答出。说明方法的考查,一般不会考文章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它会倒过来问:“文章使用了举例子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它的作用是什么(它的好处是什么)?”其实是在问说明的内容,学生不容易理解。也会考到说明文的语言,会问某词某字能否删去,答:不能删去,“xx”表示……,去掉后就变成了……影响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不符合实际情况或过于绝对化)。

议论文阅读考查的知识点:中心论点的考查,中心论点的位置要么是在题目,要么是在开头结尾;论证方法的考查也是问“本段使用的是举例论证,它的作用是什么 (它的好处是什么)”,议论文阅读最有难度的是最后一道的拓展题,要求学生联系自身情况对本文的中心说说自己的理解。

其次,课外文言文阅读乍看起来,好像比较难,其实细细一推究全都是课内学过的知识点,对于句子的翻译,要用“以点带面”的方法,先翻译句子中的常用的虚词,比如“而”“之”“其”等等,而后再翻译词类活用、古今异义词和通假字,最后看看有没有固定的句式,然后进行翻译。以上所述可以看出,课外阅读考查的点全都在课内。

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技巧 篇5

古诗词在中考中占到了大约12分的分值,而且随着部编版教材的使用,古诗词在语文中的地位也有所提升,因而了解古诗词背后的文学常识能够帮助自己在考试时更好地摸清答题思路,所以同学们也要好好看哦~

《诗经》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305首,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多用“赋”“比”“兴”的手法。

《关雎》(关关雎鸠) 是《诗经》首篇,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首优美动人、影响深远情歌,古代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选自《诗经·周南》。

《君子于役》 选自《诗经·王风》,睹物怀人、情景交融,妻子思念丈夫的深情。

《蒹葭》(蒹葭苍苍) 爱情诗,对意中人的倾慕之恋,欲见而不得的惆怅,选自《诗经·秦风》。

《陌上桑》(日出东南隅) 选自《乐府诗集》,此诗为汉乐府中的民歌。

《观沧海》(东临碣石) 曹操,字孟德,三国时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大海宏伟壮丽的景象、诗人广阔的胸襟、豪迈的气概、选自《乐府诗集》,是《步出夏门行》中的一章。

《龟虽寿》(神龟虽寿) 曹操,达观积极的人生态度和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饮酒》(结庐在人境) 陶渊明,东晋诗人,此诗是田园诗的上品,通过眼前景物的叙写,说明“心远地自偏”的道理,表达作者追求平静,自由生活的志趣,选自《陶渊明集》。

《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 陶渊明,写作者隐居归田后的劳动生活。

《木兰诗》(唧唧复唧唧) 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南北朝时北方民歌,木兰纯朴、勇敢坚强的品质和爱国精神。

《杜少府之任蜀川》(城阙辅三秦) 王勃,字子安,唐朝初年诗人,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初唐四杰” 旷达爽朗、共勉互励的惜别情怀,积极乐观的态度、宽阔的襟怀和奋发进取的精神,选自《王子安集》。

《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 王维,字摩诘,唐代诗人,颈联写塞外景象,开阔鲜明、气势雄浑。

《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 孟浩然,唐代山水田园诗人,孟浩然与王维并称王、孟,选自《孟襄阳集》。山村田园风光和农家生活情趣,老友间朴素深厚的情谊。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八月湖水平) 孟浩然,前四句描绘洞庭景色,气势磅礴;后四句表明心迹,含蓄得体,第二联可与杜甫《登岳阳楼》中“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相媲美。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北风卷地白草折) 岑参,唐代边塞派代表诗人,奇异的塞外雪景,诗人将送别与咏雪巧妙结合,通过特殊环境的描写,衬托依依惜别之情。

《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 崔颢,唐代诗人,从神话传说写到现实感受,语言流丽自然。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一封朝奏九重天) 韩愈,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忠而获罪的愤慨,颈联既念家人,又伤怀国事,联想到前路艰危,因而徘徊不前 表露出英雄失落之悲。

《雁门太守行》(黑云压城城欲摧) 李贺,唐代诗人,以乐府旧题写当代战事。

《渡荆门送别》(渡远荆门外) 李白,描绘荆门山外的壮丽景象,抒发对故乡的依恋、惜别之情。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大诗人,诗人将月亮拟人化,以寄托自己的感情,想象奇特,令人回味无穷。

《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弃我去者) 李白,诗人复杂的内心活动,选自《李太白全集》。

《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 李白,诗的最后两句充满对未来的憧憬,是鼓舞人心的名句。

《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 王湾,唐代诗人,颈联将景物拟人化而充满新意。

《题破山寺后禅院》(清晨入古寺) 常建,唐代诗人,此诗以善写静景为人称道,尤其中间四句。

《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 刘禹锡,唐代诗人,一反前人悲秋俗套,赞美秋天特有的景致。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巴山楚水凄凉地) 刘禹锡,诗中抒写生活的艰辛和对世事沧桑、亲朋凋零的伤感,含蓄地表达内心的不平,但诗人并未因此消沉下去,而是振作精神面向未来,第三联以生动的艺术形象,表现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揭示了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

《春望》(国破山河在) 杜甫,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其诗显示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称为“诗史”,后世尊其为“诗圣”,感时忧国、眷念家人的美好情操,选自《杜工部集》。

《望岳》(岱宗夫如何) 杜甫,青年时代,泰山雄伟神奇的景象,诗人热情赞美泰山高大神秀的气象,表现出他蓬勃的朝气和远大的抱负,不怕困难、勇于攀登绝顶、俯视万物的雄心壮志。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高风怒号) 杜甫,推己及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石壕吏》(暮投石壕村) 杜甫,揭露官吏的横暴,同情人民的苦难,选自《杜工部集》。

《观刈麦》(田家少闲月)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诗人,叙事诗,描写了农民在夏日割麦的辛苦和贫妇在田中拾穗的辛酸,表达诗人对农民的深切同情 选自《白氏长庆集》。

《卖炭翁》(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白居易,揭露统治者残酷剥削人民的罪恶。

《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 白居易,写早春游西湖风景,紧扣环境和季节的特征。

《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 杜牧,唐代著名文学家,此诗借一件古物兴起对历史的慨叹,以两个美女象征国家的命运,真可谓以小见大,别出心裁。

《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 杜牧,怀古伤时,借古讽今,满怀忧国忧民之情,选自《樊川文集》,杜牧与李商隐齐名,并称“小李杜”。

《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 李商隐,唐代诗人,思念远方的亲友。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李商隐,一般认为是伤感离别的爱情诗,第二联以象征手法描写至死不渝的爱情,现在多引用来赞颂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

《忆江南》(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温庭筠,唐代诗人,描写少妇盼望丈夫归来时的心态。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李煜,五代十国时期南唐最后一个皇帝,世称李后主,上阕以凄清的环境烘托寂寞的心情,下阕以形象的比喻反映心头无可解脱的离愁。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晏殊,北宋初期词人,伤春怀旧的思想感情,选自《珠玉词》。

《登飞来峰》(飞来峰上千寻塔)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诗的最后两句反映出诗人高瞻远瞩的气魄,道出“身在最高层”的独特感受。

《书湖阴先生壁》(茅檐长扫静无苔) 王安石,后两句用拟人手法写江南田园风光,为名句。

《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 范仲淹,北宋文学家、政治家,反映北宋西北边境军旅生活,上阕描绘荒凉的秋景,以显示边地生活的艰苦和军事态势的严重;下阕是作者自抒怀抱,慨叹功业未立和思念家乡的复杂心情,开豪放派词之先声。

《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 苏轼,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热爱生活、旷达乐观,上阕写景,下阕抒情。

《江城子 密州出猎》 苏轼,选自《东坡乐府》,古代出猎的壮观场景,立志报国的英雄气概。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咏月怀人,全词的基调是表达作者旷达、乐观的情怀,但也反映了作者现实与理想的矛盾心理。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宋代著名女词人,佳节怀人。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李清照,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怀,选自《漱玉词》。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僵卧孤村不自哀)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爱国诗人,现实与梦境的巧妙结合,渴望收复失地、看到祖国统一、渴望为国战斗,选自《陆游集》。

《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 陆游,此诗是一首山村记游诗,颔联写出了路疑无而实有、景似绝而又现的境界,意新语工,最富理趣,给人启迪,是传诵千古的警句名言。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著名爱国词人,以农村为题材的佳作,夏夜独行乡间的真切感受。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这是一首抒写雄心壮志的词,前九句表达作者抗敌救国、建功立业的宏大抱负,结句以沉痛的慨叹,抒发了壮志难酬的悲愤。

《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 文天祥,南宋大臣、文学家、民族英雄,光耀史册的生死观,末两句为千古传诵的名言,选自《文山先生全集》。

《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号东篱,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游子漂泊,深切思念故乡的情怀,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一幅秋郊夕照图,令人哀愁的情调。

《山坡羊 潼关怀古》 张养浩,元代散曲家。山坡羊,曲牌名。此曲描写潼关险要地势,感慨历代王朝兴亡,对人民在**中遭受的苦难深表同情。“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两句议论,揭示了封建统治阶级与人民的对立。

《别云间》(三年羁旅客) 夏完淳,明末抗清英雄,永别故乡的悲苦之情,视死如归的爱国精神。

《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 龚自珍,清朝著名思想家、文学家,诗中作者以落花自喻,表达自己辞官后志在培育一代新人的愿望。

《论诗》(李杜诗篇万口传) 赵翼,清代学者,惟有创新,才能领时代之风骚。

附录1:与文学常识相关封建朝代更替简要说明

夏→商→西周→东周(春秋→战国)→秦→汉(西汉→东汉)→三国(魏、蜀、吴)→晋(西晋→东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宋(北宋→南宋)→元→明→清

附录2:相关的文化常识

1.古人的名、字、号:古人幼年取名,成年取字。名和字均由父亲或尊长取定。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长辈称字表示礼貌或尊敬。号又叫别号,由自己取定,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对人称号也是一种敬称。

2.公、侯、伯、子、男:古代的五等爵位。

3.赠序是临别赠言性质的文字内容多为勉励、推重、赞许之辞。

4.郡:古代地方行政区划的名称。周代时郡小县大,战国时逐渐变为郡大于县。秦灭六国后,正式建立郡县制,以郡统县。汉代沿袭这一制度。到隋、唐时代,有的称州,有的称郡。到宋代以后,不再称“郡”,而称“州”“府”。

5.传,传记,指记载个人或群体事迹的文字,如《五柳先生传》。也指以演述人物故事为中心的文学作品,如《水浒传》。

6.封建时代对君主和尊长的名字,避免直接说出和写出,用改字、缺笔、空字,用同义词等方法加以回避,叫“避讳”。如《捕蛇者说》“观人风者”中的“人风”即“民风”,改“民”为“人”是避唐太宗李世民之讳;又如“秀才”改为“茂才”是东汉为避光武帝刘秀之讳。

7.古代官职任免专称:拜:授给官职。除:免去旧职而任新职。授:授予官职。擢:选拔,提拔。迁:调职、调动,一般指升官;左迁则为降低官职调动。罢:罢免,停职。免:免除官职。黜:废黜,贬退,也用于剥夺王位或太子的继承权。谪:降职并远调。

8.古代诗文集常见命名方式:

(1)以籍贯地命名,如《柳河东集》,作者柳宗元,河东人。

(2)以书室名命名,如《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聊斋”是其书室名。

(3)以表字命名,如《李太白全集》,作者李白,字太白。

(4)以别号命名,如《稼轩长短句》,作者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

(5)以谥号命名,如《欧阳文忠公文集》,作者欧阳修,谥“文忠”。

(6)以官职命名,如《杜工部集》,作者杜甫,官至检校工部员外郎。

(7)以年号命名,如《白氏长庆集》,作者白居易,此集编辑于唐穆宗长庆年间。

9.“席”是铺在地上的坐垫。“床”最初是坐具。“几”类似今天北方的炕桌。因为古人坐时两膝跪在席或床上,臀部坐在脚跟上,所以几是长方形,不高。此外还有“案”,“案”相当于今天的托盘。如成语中的“举案齐眉”。

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技巧

一、相关知识积累

(一)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比喻: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无形为有形。

拟人(比拟):给物赋予人的形态情感,便于抒情;描写生动形象,表意丰富。

借代: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利于表达作者情感。

夸张:使表达的情感更为强烈;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引发人们的想象。

对偶:形式上音节整齐匀称,节奏感强;内容上表意凝练,概括力强,抒情酣畅。

排比:节奏鲜明,内容集中;增强气势,加强语气;叙事透辟,条理清晰,长于抒情。

反复:写景抒情感染力强;承上启下,分清层次;多次强调,增强表达效果,突出主旨。

对比:使所表现的事物特征或所阐释的道理观点更鲜明,更突出。

设问:自问自答,突出文章内容;吸引读者,引发读者思考。

反问:增强语气,强化情感。

引用:增强文章历史文化底蕴;丰富文章内容;增强表达效果和说服力。

双关:使语言幽默;适应语境需要,使表达含蓄曲折,增强文章表现力。

反语:正话反说,显得幽默讽刺。

(二)表现手法及其作用:

象征:引申事理,使抽象事物具体化,激发联想,感染力强。

衬托: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特点,强化思想感情;使主要形象更加鲜明,使文章曲折含蓄。

抑扬(先抑后扬,先扬后抑):引发好奇,使文章曲折有波澜;感情铺垫,突出喜欢赞美或批评讽刺的情感。

托物言志:在对事物的描绘过程中寄托作者的个人情感和理念。

借景抒情:通过景物的描写,来衬托作者或喜或悲的情感。

虚实结合: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刻画人物性格更鲜明,凸显事物景物的特点,更集中的揭示主旨。

动静结合:以静衬动或以动衬静,起烘托作用。

以小见大:由平凡细微的事情反映重大的主题,突出表现中心,更具震撼力。

渲染烘托:使主要形象更加鲜明。

联想想象:丰富文章内容;使形象更为生动形象;增添文章艺术表现力。

反语(反讽):表现人与人之间的亲昵情感或讽刺语气;辛辣讽刺,幽默有趣,使文章富有战斗性。

(三)叙述方式:

顺叙:按某一顺序(时间或空间)较清楚的进行叙述。

倒叙:突出事件的结局,制造悬念。

插叙: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作必要的铺垫照应,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丰富。

补叙: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做某些交代。

平叙:叙述两件或多件同时发生的事。

(四)叙述人称:

第一人称:给读者以真实感,使文章叙述亲切自然,能自由的表达思想情感,增强文章真实性。

第二人称: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和对话,拉近与读者或对话者的感情距离;用于外物,有拟人化的效果。

第三人称:比较直接的展现生活,不受时空限制,有利于客观叙述。

(五)抒情方式/手法:

直接抒情:直抒胸臆,淋漓尽致。

间接抒情:包括借景抒情、借事抒情、托物言志。

(六)表达方式:

叙述(顺叙、倒叙、插叙)

描写(人物描写、环境描写、景物描写等)

抒情(直接抒情、间接抒情)

说明:说明方法有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引用、举列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

议论:议论文的论据分为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论证方法有举例/事实论证;道理/引用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七)描写:

①人物描写:

正面描写:肖像描写(以形传神);动作描写(生动想形象地表现人物性格特点);语言描写(言为心声);心理描写(揭示人物内心世界);神态描写;细节描写(抓住生活中的一个小细节,尤其是动作,来刻画人物形象,准确传神,形象鲜明)。

侧面描写:(不直接写人、物本身,而是通过他人对主体的感受与评价从侧面来突出主体的特征)。Eg三月不知肉味,绕梁三日。

②环境描写(自然景物描写,社会环境描写):

作用:①照应前后文、标题;②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情感;③衬托(正衬、反衬)主体;④表现、突出主题;⑤展示人物活动背景或社会背景;⑥对下文的议论、描写、抒情做铺垫;⑦预示或推动情节的发展。

注:景物描写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以静写动;点面结合;虚实结合;正侧面描写相结合;高低远近声色结合;视觉嗅觉听觉多角度写景;对比。

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

③场景描写:摄取一个有意义的生活场景或自然景观,采用各种修辞手法,把所看到、听到、想到的写下来,给读者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④白描:用最简练、最节省的文字勾勒出人物的精神面貌或描绘一幅画面;用字简练,不加渲染和烘托,简洁传神。

(八)鉴赏语言的具体鉴赏角度

遣词造句:包括用词、句式,如叠字叠词、动词、形容词的选用、整句散句、长短句等

修辞:如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

语言的特色与风格:如平时自然、华美绚丽等

语体:书面语与口语,普通用语与口语

情感:善于体味作者在字里行间所表露出来的情感,或含蓄、或直露、或奔放、或细腻等

(九)语言的特色与风格:

平实自然:(语言朴素,不事夸张,但于平淡之中蕴涵深意):亲切自然。

华美绚丽(使用较多整句句式,修饰性辞藻丰富):文采飞扬,具有感染力。

口语化/地方方言特色(较多使用生动活泼的口头用语):生动活泼、亲切自然。

生动形象(运用较多修辞手法):语言富有感染力,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

幽默讽刺:(幽默:语言风趣、诙谐;讽刺:嘲讽、揭露的语言,较多使用反语):一针见血,入木三分,语言富有感染力,强化讽刺效果。

含蓄深沉(抒情或叙事不直接写出,而是通过它物或对比委婉表达内心情感):容易引起读者的感情共鸣。

准确简练(意思表达明确,用语简单):短促有力,语言富于感染力。

典雅优美(较多引用古典诗文):语言具有古典的美感,丰富文章文化。

旁征博引(材料丰富,论据详实,有掉书袋的嫌疑):有说服力。

(十)句式鉴赏:

按句式整齐与否分:

整句(排比句、对偶句、对仗句):形式整齐,音节和谐,气势贯通,意义鲜明。

散句:使语句灵活自然,富于变化。

按句子长短分:

长句:使表达严密精确、细致,条理贯通,气势畅达。

短句:节奏短促,干脆利落,生动明快,活泼有力。

(十一)取材(选材)构思的特点:

详略得当:最能体现主题的内容细致描述,与主题联系不是十分紧密的粗略描述。

以小见大:从生活中的细小事物或场景入手,表现重大的主题。

点面结合:既有整个横切面,又有具体详细的事例个案(点)。

典型/新颖:典型:创造典型人物,描写典型场景;新颖:推陈出新。

旁征博引:材料丰富,论据详实,有掉书袋的嫌疑。

虚实结合(以虚写实):眼前之景与事为实,联想与想象的景与事为虚,尤其是回忆、梦境等,作者常通过以虚写实的方式来形成一种虚实的对比与映衬。

(十二)现代文的分类:

按内容与文体分,可分为5类。

行文特点:形散神不散,由景到情到理,由物到人到理。(透过事物的表象把握深刻意蕴)

①写景状物抒情散文:

行文思路:写景:景——情——人——理 卒章显志

状物:物——人——理 篇末点题

这类散文中,写主体对象的同时,又写相关事物,作用是正衬或反衬主题事物的特征。

类比(相似)——正衬 严冬中的松树与梅树

对比(相反)——反衬 欺霜傲雪的松树与只剩下枯枝败叶的乔木。

这类散文环境描写的作用:

为主体对象提供背景

正衬或反衬,突出主体特征

渲染主题活动的氛围

②写人叙事散文:在叙事过程中塑造人物形象。

这类散文要注意:关注人、事背景(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人物特点、描写方法(正面描写、侧面描写);事件的前因后果;关注事理。

③哲理性散文(议论性散文):

这类散文要:关注话题,弄清楚作者想要讨论的问题是什么;文章主旨一般有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之分,关注文章的深层含义;关注行文思路:弄清楚作者如何以小见大、由浅入深、由实到虚、由表及里来论述抽象深奥的人生哲理。

④学者散文(文化散文):

内容:批判当代某些不良的文化现象。

特征:经常采用古今对照、今昔对比的手法。

情感:通过对过去优良传统与美好生活的缅怀,表达一种对当代物质社会的忧虑与思考。

主旨:希望人们能够给反思。

⑤托物言志散文(象征):

这类散文要:关注事物的特点、特质;关注相关事物(正衬或反衬);关注环境描写,突出主体特征;关注引申部分作者所要寄托的情感和思想。

(十三)标题的作用(内容、结构、形式)

标题的内容作用:点明中心事件、主体情感、主旨;点明话题、事件、背景

标题的结构作用:行文线索(蓄势、抒情的线索),贯穿全文

标题的形式:从修辞、句式、用词等方面分析,作用有形象、突出、醒目、新颖、设置悬念等

(十四)文章的线索

散文构思的线索,一般有以下几种:

以人(人物的活动)为线索 以物(事物的得失)为线索

以事(事件的前因后果)为线索 以理(所要阐述的道理)为线索

以情感(情感的变化)为线索 以空间位置的变化为线索。

线索的作用:贯穿/组织全文

(十五)文中关键句段的赏析

1、起始句/段(位于文章开头或段落首句)对下文或全文的作用:

①交代时间、地点、背景或渲染氛围,奠定全文感情基调

②引出下文,为下文做铺垫(先言他人、他物、他事,以此引出所写之主体人、物、事)

③描述某场景、现象,为后文的议论、抒情做依托,相互照应。

④与下文作对比、反衬,使后文内容更突出。

⑤引发读者好奇心,吸引读者兴趣,激发读者阅读下文的欲望;设置悬念,引发思考。

⑥开篇点题,照应题目。

⑦总领全文。

2、过渡句/段(在文章中间或段落中间)的作用

结构上:承上启下,承接上文,引起下文

内容上:点明中心(主旨)

3、结尾句/段(在文章或段落结尾)的作用

结构上:总结全文;呼应开头(标题),前后呼应

内容上:篇末点题,点明题旨;深化中心(主题)

如果结尾句委婉含蓄,则其作用是委婉含蓄,意在言外,发人深省;暗示主题;强化坐作者感

(十六)引用的作用

证明观点,使文章更具说服力;充实论据,丰富内容,深化文章主题;增强文章文化底蕴,增强感染力;点明题意,文题对应

(十七)文章的结构方式

总分式:包括分——总;总——分——总式

递进式:逐层深入形成递进

并列式:分几方面介绍,形成平列

对照式:文中两部分内容或进行对比,或用一部分内容烘托另一部分内容

(十八)现代文阅读的主要题型

现代文阅读命题往往在四个方面设置题目:一是理解文章的主旨;二是理解文中重要句子;三是鉴赏作品的语言和表达技巧;四是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1、理解文中的重要词语(关键:联系原文)

答题技巧:①联系上下文,弄清楚词语在原文中指代的内容;②注意修辞手法,如果词语用了比喻、拟人、象征等手法,答题关键是把词语由喻体、拟体还原为本体。③联系语境,对有感情色彩的词语的答题关键是进行直接正面的描述。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关键:理解句子中关键词的含义)

答题技巧:①整体把握句意,抓住句子主干的同时留心句子的修饰、限制成分。②注意句子在文中的地位。③联系文章的写作背景和创作意图。

3、指出文中的某个句子,然后问作者这样说的理由、根据是什么(关键:联系上下文,原文中找答案)

答题技巧:①作答时先分析句子的性质是观点句还是结论句(观点句,理由在后;结论句,理由在前);②确定句子所涉及的范围,筛选信息,切不可照抄原文。

4、文中为什么要写某事物或从某件事物写起/文中某一句话或某一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好处/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

答题模式:相关术语+文章的具体内容+作者情感或文章主旨

5、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

不能。因为①与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不一致;②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③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表达了……不能互换。

6、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作用是什么

答题模式:确认修辞手法+修辞本身的作用+写出了对象的什么特性

比喻、拟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排比:增强气势和语气,强调了+对象+特性

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设问:引起了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与思考

反问/反复:加强语气,强调了……

7、文段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艺术手法/艺术技巧/表达技巧;作者是如何写“……..”,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效果/作用;赏析某段文字的艺术手法或表达效果。

答题模式:使用的方法(尽量要全面,有条理,要拓展)+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效果作用(往往要与感情主旨联系起来)

8、赏析文章的标题/如何理解文章的标题/为什么要以“…….”为标题/以“…..”为标题有什么作用

分析角度:内容、结构、形式

9、文章用了第几人称,使用这种人称的好处是什么

答题技巧:使用人称的作用+结合文章内容

10、线索的赏析/文章以…….为线索

答题模式:文章以……为线索,开头写…..中间写….结尾写……

答题技巧:从上下文中筛选信息,归纳概括。所写内容有几个方面就从几个方面概括;如果内容集中写一个方面,无法从内容上分为几个方面时,应考虑从手法(虚实、正反、点面)方面分点概括。

11、分析作者的情感态度/文中写某句话或某事物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意思

答题技巧:联系上下文,抓住文章的关键句,结合主旨,分析作者情感

12、人物鉴赏/请简要分析文中主人公的形象

答题技巧:按总分来回答,先用一句话从整体上对该人物作出一个定性分析,然后再从几个方面定量分析;或先从几方面定量分析,再用一句话做定性式总括。

13、鉴赏语言/赏析文章语言

答题技巧:从遣词造句、修辞、语言风格、语体、情感的角度去鉴赏

答题模式:语言特点/手法+该特点或手法的常规效果+对象+抒发情感/观点/内容

14、指出文章的结构方式,并简要分析

答题模式:文章是以……为结构方式,第一层写了……第二层写了……

15、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

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描写出了……

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的描写了……

副词(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的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限制、时间、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二、组织答案

组织答案时应注意:(关键词、句;联系原文)

1、善于利用文中的重要词语、语句。看课文时要注意划出文中的关键词、句。

2、紧扣题意,选恰当的句式、角度回答,如何问就如何答。

3、不要一字不漏的照抄原文,也不能完全用自己的话去回答。答案所涉及的关键词句要在原文中找,再根据这些词句重组答案。

4、答题时要时刻与作者情感或文章主旨相联系。

5 、需要术语的要分清术语,不能混淆术语,也不能乱凑术语。

6、答题时答题模式要灵活贯通,不能墨守成规。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技巧分析 篇6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技巧分析

0 引言

从小学学习步入初中阶段,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文化基础知识,故在实际的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应将注意力着重放在提高和拓展文化知识上。而对于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教学,教师可以在实施语文教学的过程中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开展阅读课教学。鉴于此,笔者结合自身实际教学经验,探索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技能,旨在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提供相关参考意见。

1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目前形势

1.1阅读教学目标不够明确

部分语文老师对学生不认真负责,不充分备课,并没有认真的了解教材,而且阅读教学目标的设定比较随意,让教学目标变得不太切合实际。

1.2教学方法不灵活

中国有些老师只注重讲解,却不能让学生自主阅读,以及不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只是一味的重视教授一些方法技巧。从而使得阅读变的枯燥无味,主要的原因还是由于面临的中考考试制度较死板,并且,有些老师自身教学能力缺乏,再加上学校的考评机制不完善导致加重了这种现象。

1.3教学观念依然守旧

在授课过程中教师采用的教学方式太过生硬,多数教师依然无法做到新课标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形式的教学,陈旧的教学观念往往就限制了阅读教学的发展。

2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技巧分析

2.1明确阅读目标并及时给予学生评价

大多数语文公开课都存有以下现象:教师指名让学生朗读,读了一个又一个,既有分开朗读,又有集体朗读,读得热闹非凡。有句俗话说得好:“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课堂上看似热热闹闹,但是在学生读之前,教师却没有明确“读”的目标,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更是缺乏教师的指导,少数教师甚至在学生读完后也没有给予及时的评价和反馈。学生就像是接到命令的士兵一样在完成“读”的任务,是为读书而读书,这样的朗读事倍功半,更甚者让学生养成盲目读书的坏习惯。现代著名作家叶圣陶曾说过“语文教师是引导学生看书、读书的。”其用意无非是提醒我们要重视朗读,要避免阅读教学中学生读书无目的、走过场,朗读训练无序等漏洞。将“读”真正融入进阅读教学中,以“读”促悟。此外,在进行课堂学生朗读之前,教师可以结合课文特点和学生个性去明确朗读目标,如此将会大大提高学生“读”的兴趣,增强“读”的效果。并且在学生读之后,及时对学生读的效果进行评价及反馈,将更有利于学生阅读水平的提升。

2.2注重阅读教学中的情感技巧

朗读正确流利而极赋深情是语文老师对每个学生的教学要求,在老师的引导下,只能单靠朗读技巧而不能表现真情实感是不行的,学生没有情景交融,只是表情作作,就显的很假。朗读如果只在意技巧,滑腔舌调朗读很没意思,所以老师要改变观点,让学生随意朗读,读自己喜欢文章里的段落,随心所欲。如鲁迅的《三味书屋》可以让学生读自己喜欢的段落,细细去感触;在老舍的《猫》可以让学生随意畅读,慢慢品味。学生朗读随意,老师问答正确。传道授业不只单教技巧更要抓住方法,只有这样学生读起来容易,老师教起来开心。归类一点就是语文阅读不只是单纯的读,更要随意的读。当然朗读功底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成功的,需要老师正确引导,学生巧妙阅读,以读为主,真正形成读有所成!

2.3保证学生的阅读时间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

在我国,大多数初中会存在相同的问题,比如老师让学生们读书时,要保证不错字,但时间不够时,就会让学生马上停止,然后开始询问学生们的读后感及一些其他问题,毫无疑问学生没有什么感想,这样无非使朗读变成了过渡的形式。所以老师要保证语文课堂上的朗读质量,学生要有充分的阅读时间,强调学生努力读出语言的含义,培养感受能力。在此之前,老师必须要在上课前充分备课,读懂课文中主要的内容。另外,过程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不能要求所有的学生都做到完美的“读”,因此,老师应该用多种方式指导学生朗读过程,例如使用集体读,对话读或个体,单独的男孩和女孩阅读和自由阅读的形式,这样学生可以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在阅读中感受到作者的核心情感,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同时学生的创新能力也随之提高。

3 结束语

综以上述,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可有效扩张学生的知识范围,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首先需要对阅读教学的技巧展开相关研究,同时加以结合教学需求,有效丰富学生课堂所需要的阅读学习材料,除此之外,还可引导学生将阅读知识要点进行笔记。教师只有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并进一步深入探索才能找到合适的阅读教学方式,学生的阅读水平方能逐步提高。

参考文献:

[1]黄洲霞.试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技巧[J].文科指导(语文),2015,(9):8.

浅谈初中语文阅读方法与技巧 篇7

一、审题

在一般情况下,在阅读试卷上的文字材料时,第一遍的时候需要速读,第一步要重点了解文章的体裁属于哪一类,是属于记叙文还是说明文。并且,答题的时候一定要切忌在还没有完整阅读过试卷上文字材料的情况下就在试卷上急急忙忙地写答案。最好的方法是先默读文章,从头到尾读一遍,这样就能对文章有一个整体的认知和理解。第二步要把文章的思路大致理清。一般说来,文章的每一句话、每一个段落,归根到底,都是为了表达主旨而服务的,都指向文章的中心。因此,可以通过划分段落的方式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这样,文章的大意会被归纳出来。这个方法尤其有利于解答概括段落大意之类的题目。

在阅读顺序上,有的学生习惯用“顺读法”,也就是先读短文后读题目,之后再一次阅读文章来寻找答案;有的学生习惯用“倒读法”,就是先阅读问题,然后带着问题去读文章,最后选出正确答案。其实第二种方法更有利于答题,因为目的性比较强,容易集中注意力,也可以及时抓住文中与问题相关的信息,因而节省了阅读文章的时间。“倒读法”对表层理解的题目效果是最佳的,但对于要深层理解的问题,就要从文章的整体内容出发进行概括和总结,分析所给出的答案,做出正确的判断。

例如,《社戏》一文中写了“月下归航”途中的一件什么趣事?就需要先找对相应的段落,再进行概括和总结,也就是众伙伴去“偷”罗汉豆的趣事。

二、答题

概括文章主旨类的题目,需要在有比较好的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整体架构把握的前提下进行解答。答题模式通常可以是“通过……故事,赞美了……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揭示了……的深刻道理,等等”。当然,也可以从文章中寻找,特别是在文章的第一段或最后一段,文章中那些富含哲理的句子一般会是作者所要表达的主题。

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回答这类问题需要好好理解文章的内容,常见的思想感情有赞美、喜爱、渴望、歌颂、热爱、感动、眷恋、震撼、思念或痛苦、内疚、自责、遗憾、悔恨、厌恶、伤心,等等。通常,文章的字里行间会表现出作者的情感,尽管有的时候直接表达,有的时候则是表现得含蓄。例如,教材中《济南的冬天》这篇文章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就是作者对济南的喜爱与深深的留恋。

文章中某一句话的作用?一般情况下,要从结构和内容两个方面来回答,结构上开门见山、承上启下、过渡、总结全文等,内容上为后文做铺垫、埋伏笔,等等。

文章的画线句子运用了何种表达方式,有怎样的作用?回答这类题目要先看一下句子用了怎样的表达方式,是叙述、描写、说明、议论,还是抒情。描写使得文章生动形象,抒情则可以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和凸显文章主旨。例如,在《济南的冬天》这篇文章中,对“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这句话的赏析就可以写成:“不忍”二字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水人格化,使得水更加富有灵气,从侧面表现出了济南冬天水的温暖,也更突出了“绿的精神”的美好、珍贵。“照个影儿”运用拟人手法,将垂柳人格化,生动传神地表现出即使在冬天,济南也充满着无限生机,并且在寒冷的冬天里孕育着的朦胧的春意。

三、考生经验

对于初中学生而言,阅读理解之所以是一大难题,是因为对文章中一些关键词语把握得不够准确。这个问题有两种情形,一种是意义比较明显的,其可以在上下文中找到解释;而另一种则是意义比较隐晦的词语,尽管在文章的语言环境中确实有具体的内容,但作者并没有用文字明确地将其含义表达出来,所以这就需要学生利用自己之前学过的知识与经验,通过归纳和深层次地分析,进一步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来。

例如,对《皇帝的新装》的主旨进行提炼的时候,就可以在对文章理解的基础上结合实际生活来回答,即揭示了成人世界人性的丑陋,揭露文化规范下人性的自私,并同时赞美肯定纯洁的童心。

初中语文的阅读技巧 篇8

首先, 快速整体阅读全文, 切忌逐字逐句去读。读完全文后, 再结合试题仔细阅读, 把握文章的整体内容。其二, 现代文阅读是“还原”阅读, 解题时要遵循“还原”原则。要求还原为文中信息和原文作者的思想观念, 尽可能用原文字词表达;一般答案都能从文章中找到现成依据。其三, 学会看分, 分点答题。主观题一般都是踩点给分, 只要要点、关键词答对就能得分。所以, 一些文科主观题的回答可以简明扼要, 清晰地列出要点, 再简单加以评述。其四, 掌握典型题的答题套路。比如:对文段或文句作用 (意图、目的、好处) 的理解, 都可从两角度思考:内容上为主旨服务, 或为表达、表现某一主体对象服务的, 基本答题模式是:方式+关键词+具体指向, 其中关键词如引出、渲染、揭示、突出、强化、烘托等, 方式如对比、反衬、类比、侧面等。卷面上最好不要“开天窗”, 哪怕不会做, 也可以试着写下一点思路、想法, 现在开放型的试题越来越多, 考生只要言之有理, 给出合理的答案和解释, 都能得分。

二、步骤:读文章两遍

第一遍:通读全篇, 大致了解。先整体粗略阅读全文, 大致感知文章大意即可;阅读时凭感觉画出自认为重点的词语、句子, 可以稍快。第二遍:审清题, 回读原文。看一遍题目, 确定回答问题的阅读范围, 再结合试题 (顺藤) 找到相关的段、句, 截取关键性文字, 找出或归纳出答案 (摘瓜) 。宜慢, 仔细, 并回读检查, 最后理清要点, 认真答题。根据答题要求, 加工改造, 概括提炼。 (尽可能利用原文中的关键性文字答题)

解答现代文阅读题三个步骤详解:

(一) 第一步:通读全篇, 大致了解

1.第一遍先整体粗略阅读全文, 大致了解文章大意即可, 做到心中有数。那么我们要大致了解文章的哪些东西呢?

(1) 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哪些人?什么事?什么景?什么物?什么话题?怎么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写?你是怎么看的? (2) 了解文章的大致结构, 主要思路。了解文章叙述的基本要素是什么 (记叙的人物、事情、时间、地点是什么) ?作者的情感变化是怎样的?材料有哪些?是怎样安排的?文章是怎样过渡的?弄清文章的线索、顺序、层次等。 (3) 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主旨。

2.注意事项。以下几种方法可以达到上面的目的:

A.抓住文章中关键的词句。文章中关键的词句:标题、开头句、结尾句、独立成段的句子、中心句、警句、比喻句、连问句、过渡句、抒情句、议论句、反复出现的词句、重点关联词。文章的主旨往往就隐藏在这些句子里。有的散文采用托物言志、象征等手法, 相当隐晦, 我们也能从这些词句中找到蛛丝马迹。

B.弄清文章的结构。从结构形式入手比较容易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 也就是说, 把结构层次弄清了, 也就比较容易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从这一点来讲, 弄清结构是记叙文阅读的基础。

(二) 第二步:审清题, 回读原文

在对文章有了整体把握后, 我们再仔细阅读题干, 找出每一题的出题点, 回读原文, 将题干和文章对应起来, 那么回读原文的方法和步骤是什么呢?

1.找准了原文中对应题目的相关区域。看题目涉及到文中哪些段落或区域, 和哪些语句有关。2.联系上下文, 抓住关键词句。只要找准了原文中的相关区域, 认真揣摩上下文, 就能准确抓住关键词句, 大多数题目的答案是能够在原文中找到的。3.分析综合, 顺藤摘瓜。结合试题 (顺藤) 找到相关的关键段、句, 深入理解文章, 分析综合, 归纳出答案 (摘瓜) 。

(三) 第三步:理清要点, 认真答题

初中语文的阅读技巧 篇9

一、读

读, 其本身既是一种能力, 也是一种方法——一种学习语文 (或者说训练语文能力) 的根本方法。“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学生语文能力的高低取决于语文知识积累的多少, 多读、博读, 是提高语文能力的关键。文学作品往往通过故事反映社会生活的某一本质方面, 这就是主题。议论文总有一个中心论题, 作者阐明自己的观点并对此观点加以论证, 科普文章常指出某一个课题, 通过实例或实验给以科学的分析解释, 即使是新闻报道, 也以某一事件作为报道的主要内容, 将该事件的时间、地点、原因、过程及结果等几方面交代清楚, 从而引起读者的普遍关心。因此, 迅速把握文章的中心很关键。快速阅读中, 必定会产生许多疑点, 如对某些词语和句子的理解不透切、人物事件的关系不清楚、作者的观点态度不明朗等, 有时读完一篇较难的短文, 甚至有“如入云里雾中”的感觉。如何突破疑点从而改善阅读的心态呢?在解阅读试题时, 要至少做到三步:第一步, 要速读全文, 捕捉关键语句, 大致把握材料的概要, 文章的中心和主旨、思路和感情基调。第二步, 依据整体的感知分析局部, 直至明白词语句子的意义、关系以及它们在文章中的作用。第三步, 再把各个局部联系起来, 从而对文章的整体达到新的认识。这种“整体——局部——整体”的阅读方法, 非常符合解答阅读题的规律。有了这种整体意识就能做到“字不离词, 词不离句, 句不离篇”, 准确答题。

二、思

思指精思。一是遇到疑难处要“精思”。思而不解, 或查资料, 或请教他人。二是在精彩处要“精思”。何以如此精彩, 如果不这样写是不是就不精彩了等。三是于无疑处“精思”。这个观点或结论是否千真万确, 相反的观点或结论是否毫无道理, “于无疑处生疑”是精思的最高境界。从某种意义上看, 思维能力来自于博览群书和潜心苦读。增大学生的阅读量, 就能让学生在多读、博读中学会思考。学生在深研细读、揣摩品味中, 按照文章脉络就能掌握其内在的思维方法和过程。读的多, 动手动脑的机会就多, 思维就发达, 问题的解决才如“庖丁解牛”, 迎刃而解。阅读中, 必定会产生许多疑点, 如对某些词语和句子的理解不确切、人物事件的关系不清楚、作者的观点态度不明朗等, 有时读完一篇较难的短文, 甚至有“如入云里雾中”的感觉。如何突破疑点从而改善阅读的心态呢?第一可借助试题破疑点;第二可比较用语的异同破疑点。

三、准

阅读者要全面准确地把握文章大意、清楚题目要求、准确快速地筛选信息答题, 规范语言表达。改卷场中常发现语言表达毛病百出, 包括语病、结构上缺乏照应、答题不规范, 标点误用, 用词语作答欠规范, 且不能准确表达要点内容等。语文教学关注语言表达, 词能达意是对语言的起码要求, 语言表达存在问题多多, 说明我们的语言教学方面还有待提高。那么怎样才能使语言表达准确简明呢?平时要通过积累扎实语言基础, 养成思考检查语言的习惯, 既然好文章是改出来的, 阅读作答也须适当检查, 通过检查大部分语言毛病是可以消除的。语言表达既是思维能力的问题又是表达能力的问题,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配合思维训练, 多动笔写, 看多读多写多语感自然而成, 阅读答题才能做到既速又达。

四、巧

理解既要从大处着眼又要从小处着手, 既要通观全文又要抓住关键。理解能力能帮助我们读懂文章, 即抓住文题, 抓住关键词, 抓住关键句, 以达到快速理解文意抓住中心。关键词句在论述类是论点、分论点, 往往是总起句、总结句、过渡句, 在记叙类是议论抒情的地方, 表性质或带感情色彩的词;理解能力又能帮助我们读懂题干, 包括分解题干要点、选择有效信息、分清简答还是分析 (简答只需答观点, 分析另外还要举例推论进行分析) 、紧扣原文问什么答什么怎么问怎么答, 答案是否条理清晰展现思维的清晰度, 答案是否简要展示审题的准确度。碰到难题时, 千万不要钻牛角尖, 耽误太多时间。

总之, 我们在语文阅读理解训练中, 只有遵循正确的教育规律, 教给学生正确的解题方法和技巧, 才能真正做到事半而功倍的良好效果。在作者、作品、读者之间多出一个教者, 教者不应成为作者, 作品与读者之间的“二传手”, 换句话说, 老师只是我们阅读的指导者, 而不能左右我们的观点、看法。让我们直接面对作品, 这是自主阅读的第一步, 是个性化、创造性阅读的先决条件。学生做到了真正意义上的个性化阅读, 提高了发散思维能力, 对完成语文试卷上的主观性试题会起到很好的作用, 对学生一生的发展就已经铺就了成功之路。

摘要:语文学习对现代文阅读理解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 在各类语文考试中, 阅读理解所占比例都比较大, 而且逐渐以考课内向考课外拓展延伸, 某种程度上对阅读理解能力要求空前提高, 阅读理解能力的重要性逐步体现。只要掌握正确的解题方法和技巧, 任何阅读理解方面的题目应该都不难。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 篇10

关键词:语文教学;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0-099-01

多年来,语文测试学生失分较多的题型往往是阅读,一份试卷30到40分的阅读题,能获得过半分数的学生极少,这在农村学校极为常见。究其原因关键是学生阅读理解能力较差。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呢?通过多年的教学,笔者认为:要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除了要注重学生平时的知识积累外,同时也要提高学生的解题技巧和方法,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阅读理解题的解题应分以下几个步骤:

一、纵观全文,把握主旨

1、理清文章的思路。文章的每一段、每一句话归根到底都是为阐明中心服务的,都归向文章的主旨。平时要学会为文章标段,归纳每段意思,提炼中心思想往往是行之有效的。

2、要找寻、读懂文章中关键的词句。特别是那些体现作者立场观点、反映文章深层次内容、内涵较丰富、形象生动的词句。尤其是文章的开头句、结尾句、独立成段的句子、比喻句、连问句、过渡句、抒情议论句,文章的主旨常常隐含其中。

①不要急着去做题,在进入题目之前,必须读两遍文章。第一遍是速读,重点是理解文章的体裁。答题时切忌还没完整的阅读文字材料,就匆匆忙忙地写答案。最好先把文章从头到尾通读一遍,对文章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和理解。阅读原文时有两种方式,一种叫“顺读法”,就是先读短文后读题目,然后再读短文寻找正确答案。一种是采用“倒读法”,就是先读题目后读短文,带着问题寻找答案。我比较赞成“倒读法”,因为这种阅读方法是带着问题阅读,目的明确,容易集中,能及时抓住文中与解题关系密切的信息,从而节省了阅读时间。“倒 读法”对表层理解的题目(提问时间、地点、原因等)效果最好,对深层理解的题目,要从短文的整体内容出发,进行概括和总结,分析所提供选项,作出准确的判断。

②画出在文章的结构上起过渡、连接作用的词语、句子、段落,画出各段落中的中心句,尤其注意段首、段尾,这些词句往往就是回答问题时需要重点研读的,通过找重要的词句进一步理解文章的思路,结构层次。

③心中要有文体意识,找出画龙点晴的句子。要找到阅读理解要求的关键字、词或句子所在段落,要求学生在阅读文字材料时有重点地圈下来,然后再来重点理解与分析,目的是为了弄清题意,直接从文中提取有效的信息。如果试题要求用文中原话回答的,就可以直接用原话作答,如果没有明确要求,我们就可以“从文章中提取信息”来回答问题,就是挖掘出文中隐含的信息和深层含义然后作答。

二、认真审题,定向扫描

阅读题的关键在于准确地审题,抓住了审题这个关键,就找到了答题的诀窍。语文阅读的审题,就是要仔细分析题目,把握题目要求,即是把握题目中包含的与答案相关的各种信息。这是答题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题目一般由两个部分组成,一是文章作者的话,二是命题者的话。设置题目的目的,主要是限定答题内容;同时,命题者为了使考生不至于茫然无绪,往往又会在题目中提示答题内容在文中的位置,甚至限定了在哪一段或哪个句子中。这样我们就可以根据提示,找出每一道题的出题点,锁定答题区域,具体到段、句、词。只要找准了原文中的相关区域,认真揣摩上下文的文意,准确抓住关键词句,把握住答案的有关信息,大多数题目的答案是能够在原文中找到的。

总之,题目提示了答题范围,规定了答题角度,提供了答题思路,隐含了答题信息,体现了答题规律。

三、筛选组合,定向表述

文学作品阅读多为主观题,其题目不仅能显示答题的区域,还能显示答题的方式。要站在命题人所“问”的角度回答问题,问什么答什么,使所答充分、到位、准确、有条理。整合时一定要确保文通句顺。牢记:

1、弄清题目中所具有的态度或倾向,遇到的题目如果是否定形式,就采用先反后正的答题方式,避免遗漏要点;遇到的题目如果是肯定形式,就采用正面的答题方式。

2、弄清题目语言的构成形式,确定答题语言形式。题目的结构,是表意的外在形式,暗示着语句含义由哪些方面构成,分析结构可以提示考生答题时如何组织好语言。

3、弄清题目中作者的话和命题者的话,题目中出现作者的语句,一般是学生要理解和分析的对象,而命题者的话一般起到引导学生明确解答重点或者提供限制条件的作用。

4、变含蓄为直接,变分说为概括。现代文阅读材料多为散文,语言不仅有丰富的内涵,还很讲究艺术技巧。有的含蓄委婉,有的生动细腻,有的形象具体。具有这些特点的语句在高考中历来成为考查的重点。组织答案的时候首先要整合文中的相关信息,在原文中找出相关段落所传达的信息的共同点,然后利用文中附着信息共同点的那些具体的、形象化的语句,把这些具体形象化的语言转换为抽象,概括性的语言,即为所需答案。

5、多从原文中筛选、提炼、整合语句作答。现代文阅读的考查目的在于把握并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要传达的信息,因此,要依照作者的思路来理解作品,多从原文中寻找答案。但并不是直接摘抄,有时以文章中的词或句为基础略作改写来作答,有时要求综观全文,从各段中提取相关信息加以整合。这类题在高考中出现最多。另外,要弄清试题中常用的名词术语。表达方式、写作手法、修辞手法、语言特点、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论证方法、论证方式、理论论据、思想感情等。语文阅读理解教学中发现,许多学生因为不懂得正确的解题方法和技巧的要领,往往失分较多,且大多失分非常可惜,甚至是无谓的失分。

上一篇:肠梗阻患者围术期护理下一篇:弑母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