弑母行为(精选5篇)
弑母行为 篇1
俄瑞斯忒亚三联剧, 大概首演于公元前458年, 讲述的是一个可怕的血亲之间冤仇相报的悲剧。几千年来, 俄瑞斯忒亚的血亲复仇一直被人们所争论不休, 克吕泰墨斯托拉杀害了自己的丈夫, 俄瑞斯特斯又杀害了自己的母亲, 其中, 有一个疑问点, 就是当雅典社会中的血亲和复仇相结合时, 感性和理性冲突下, 俄瑞斯特斯做出的行为选择, 俄瑞斯特斯最终为何选择杀害了自己的母亲克吕泰墨斯托拉?下面我将从父权制社会背景的必然性以及原因的复杂多样性三个方面分析解释这一个矛盾点。
一、戏剧背后父权制社会导致的必然结果
父权制社会就是“以父系的血缘关系为纽带结成原始社会基本单位的制度。又称父系氏族制。父权制家庭中的各项事务由父亲或年长男人决定。在俄瑞斯忒亚中, 当时的希腊社会正是处于父权制的时代
文中如果克吕泰墨斯托拉如果是普通的女子, 听命于自己的丈夫, 不敢反抗, 那么也就没有俄瑞斯忒亚三部曲了, 所以埃斯库罗斯塑造了一个厉害、大胆的一国之母, 文中写道:“因为有一个男人气魄, 盼望胜利的女人是这样命令我的。”表明了克吕泰墨斯托拉个性强、手段厉害, 暗中表明野心勃勃 ; “愿他回来, 发现他的妻子很忠实, 和分别时候的人儿一样, 在其他方面也是一样, 在这长久的时间内, 她连封印都没有破坏一个。说起从别的男子那里来的快乐, 或者流言蜚语, 我根本就不知道, 就像我不知道金属的淬火一样。这就是我夸口的话, 纯粹是真情, 一个高贵的妇人这样大声说说, 没有什么可耻。”此处揭露出克吕泰墨斯托拉的虚伪、假意, 以上种种反映出了克吕泰墨斯托拉不是一般的女子, 所以在经历了戏剧中的种种情感压抑, 包括自己女儿的被拿来祭祀, “就像一只羔羊, 结束了她处女时代的生命”, 耐不住空闺的寂寞与埃奎斯托斯的通奸。第二卷、一个女人和丈夫分离, 孤孤单单的待在家里, 已经苦不堪言。”阿伽门农侍妾卡珊德拉的出现等时, 在这个女性权利低谷的时代克吕泰墨斯托拉没有像普通女子一般忍气吞声, 反而敢于拿起剑杀了自己的丈夫, 这个行为意味着女性对于父权专制的反抗与爆发, 女性意识的觉醒。
二、复杂多样的动机
《奠酒人》中厄勒克塔拉曾这样祈祷:“请怜悯我和你所喜爱的俄瑞斯忒斯, 我们怎样才能成为家里的主人?我们现在无家可依, 被生育我们的人出卖了, 她换得了埃奎斯特斯——杀害你的从犯做她的丈夫。我是个奴隶, 俄瑞斯忒斯则出外逃亡, 失去了财产;他们却是神气十足, 乐享你辛辛苦苦挣来的果实。”补卷、第二九七行额瑞斯特斯说“即使不信罗克西阿斯神示, 有些事也得做, 因为有很多欲望汇合在一起:除了神的命令, 我悼念父亲的沉重的悲哀而外, 我还迫于贫穷, 不忍叫我的最光荣的市民, 这些曾经以举世闻名的精神毁灭特洛亚的人, 听命于两个女人——那家伙的心是女的 ;如果不是的话, 让他很快站出来证明。”从文本细节的这两段话中我们看出, 俄瑞斯特斯弑母不满克吕泰墨斯托拉的原因有:
1、母亲杀害了父亲 (与第一个观点, 父权制社会联系) 《复仇女神》补卷、第四六二行“在事件之前, 我流落在外, 等我回到家里, 我就杀了母亲, 这件事我并不否认, 我是为我最亲爱的父亲, 报复血仇。”在一个父权制社会, 子女是完全属于父亲的, 在这一点上, 出于对自己父亲的爱, 俄瑞斯特斯弑母行为是完全合理的。
2、克吕泰墨斯托拉的背叛
克吕泰墨斯托拉背叛了阿伽门农并与阿伽门农的敌人埃奎斯托斯通奸, 并且让埃奎斯托斯取代了阿伽门农成为了王国新的掌权者。
3、国家易主失去了掌控权, 主权旁落 (权利)
补卷、第二九七行额瑞斯特斯曾说“不忍叫我的最光荣的市民, 这些曾经以举世闻名的精神毁灭特洛亚的人, 听命于两个女人”厄勒克塔拉也曾这样祈祷 :“请怜悯我和你所喜爱的俄瑞斯忒斯, 我们怎样才能成为家里的主人?”可见厄勒克特拉和俄瑞斯特斯都有出于权利的目的进行弑母这个行为。
4、财产被争夺 (利益)
厄勒克塔拉说:“我是个奴隶, 俄瑞斯忒斯则出外逃亡, 失去了财产;他们却是神气十足, 乐享你辛辛苦苦挣来的果实。”补卷、第二九七行, 俄瑞斯特斯:“我还迫于贫穷”这两处揭示了利益在其中起到的作用。
5、俄瑞斯忒斯被抛弃
俄瑞斯特斯和克吕泰墨斯托拉的一段对话是这样的“俄 :你生了我, 却弃我于不幸。克 :我把你送到盟友家, 不能算抛弃。”也就是在俄瑞斯特斯的印象中, 克吕泰墨斯托拉一直是抛弃儿子的一个母亲, 如今她又杀害了阿伽门农与埃奎斯托斯通奸, 更是罪不可恕。
参考文献
[1]宋雪:《从克吕泰墨斯特拉弑夫到美狄亚杀子—话语下古希腊悲剧中反抗的女性形象》、作家杂志、2010年NO.3
[2]罗念生:《罗念生全集》 (1-8卷、补卷)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
[3]彭研:《从埃斯库罗斯的阿伽门农试论父权制话语下的女性命运》、文学评析、2011年5期
[4]桂萍:《论希腊神话中的复仇母题》、重庆工学院商报、第二十卷第七期
[5]褚继红:《回归的缺失—试析血亲复仇的心理动因》、文教资料、2009年2月
[6]李永斌:《从血亲复仇看古希腊的伦理冲突》、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12年2月
在“孝子弑母”的背后 篇2
一
他叫邓明建,四川省阆中县金子乡人。早在1993年,邓明建的母亲李术兰就已中风半瘫。邓明建有两姐一弟,但母亲日常治病基本由邓明建一家负担。母亲常说,4个孩子中最亲的是邓明建。邓明建回忆说:母亲刚生病时,身体全瘫,嘴巴歪着说不了话,我们只能猜她要什么。后来经过治疗,能说话了,但吃饭、洗头、洗澡、脱衣、穿衣、剪指甲……都得有人帮。她经常半夜里抽筋,我就起来给她按摩。母亲的脾气不是很好,生气时要什么就得给什么,一不顺意就会骂人打人,她的枕头边上放着两根棍子,随手拿起来打人……
长期的病痛折磨让邓母不堪忍受,多年来,自杀的念头一直没有断过。2010年4月,邓明建的父亲去世后,邓明建决定去广州番禺一家鞋厂打工。落脚后,邓明建在工厂附近租了一套两居室,母亲居其一。在这里,他还像在老家一样,每天给母亲擦脸、擦背、洗衣、搀着老人遛弯,照顾得无微不至。在亲朋好友眼里,邓明建是个大孝子,日子过得不容易。但邓明建越是无微不至,邓母越发觉得自己是个累赘。
2011年5月12日,邓母摔了一跤,身体不能动,腿抽筋,备受折磨。邓母眼看着儿子日夜操劳,不想再拖累儿子,再次产生了强烈的轻生念头。2011年5月16日早上,母亲拉着儿子叫买农药,邓明建不答应,她就抓着儿子不放手。没办法,为了听母亲的话,为了帮她解脱病痛,邓明建买了农药。当天上午,邓母看到了农药,抓着儿子,要他给她喝下。“开始我不给,她就骂人,又拿起枕头边上的棍子打我,要我打开瓶盖……”邓明建说。接下来,他拧开瓶盖递给了母亲,母亲毫不犹豫地喝了下去,并对儿子说了声“谢谢”。
之后,邓母中毒身亡。当天下午,警方接报赶赴现场,初步尸检认为死者死于有机磷中毒。5月31日,邓明建因涉嫌故意杀人被批捕。对于邓明建的行为,有网友热议,邓明建打工所赚不多,在长期的精神和经济压力之下,一时冲动才会做出弑母的行为,能感受到他在整个事件中的无奈和痛苦,其罪虽不可恕,但其情可悯。
案发后,邓明建所在工厂的数十名工友联名上书警方,希望能为其求情。老家的几十名家族亲友也一致签名,请求能给邓明建轻判……在情与法之间,邓明建一案备受社会关注。
2012年5月30日,广州市番禺区人民法院以故意杀人罪,判处邓明建有期徒刑3年,缓刑4年。
二
邓明建一案是一出令人心痛的家庭伦理悲剧,它在孝与不孝、在情与法之间一直牵动着大众的心,叩问着人们的良知。同时,也折射出罪与罚的羁绊纠葛。该案的一位主审法官认为,邓明建犯罪行为发生于家庭直系亲属之间,且是邓母在年老患病情况下产生轻生念头并积极请求而造成的,念及邓明建20年来赡养母亲的一贯孝顺表现,其犯罪动机确有值得宽宥之处,应与其他严重危害社会的故意杀人行为相区别。
郑州大学法学博士王宇认为,当情与法发生冲突时,对于事实和罪名的认定,不能因为同情就背离原则。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的最后一道防线,触犯刑律依法应承担刑事责任。当然,在量刑方面,可以综合被告人的一贯表现、人身危险性、主观恶性,犯罪的社会危害性、被害人家属的谅解等,作出更符合人性的判决。但是,即便量刑上酌情从轻处理,也绝非意味着对此类行为的轻纵,甚至变相认可。
王宇博士认为,“孝子杀母”一案的发生,是一个家庭的人伦惨剧,它不单单反映了部分社会公众法律知识的缺失,也反映了现在社会法律制度中存在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比如说当下社会救助体系缺位、保障体制不健全,希望相关部门认真反思目前社会保障、医疗、司法等制度中存在的问题,真正完善社会救助体系,让处在困难、绝望中的人能找到出路,才能避免类似悲剧的发生。
三
“安乐死”一词源于希腊文,意思是“幸福地死亡”,是指对无法救治的病人停止治疗或使用药物,让病人无痛苦地死去。目前,全世界只有荷兰、丹麦等少数几个国家,在严格的限制条件下,让安乐死合法化。在中国,法律没有安乐死的规定。但在实践中,通过积极行动帮助亲人实施安乐死的案例并不算少。这些实施者中,有的最终被无罪释放,有的则被关进了高墙。
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与其让一些绝症病人痛苦地受折磨,还不如让他们合法地安宁地结束他们的生命。有关安乐死合法化的讨论,在我国司法界、医学界就一直没有中断过。从1994年起,每年的全国两会基本上都会有关于要求为安乐死立法的议案。至今,安乐死在我国仍未施行。
有专家认为,安乐死不能通过的主要原因是,在中国,亲情、文化、伦理、道德与法律相互冲突,是看着亲人在痛苦中延续生命,还是随他意愿用外力助其结束生命?对于那些要求安乐死的人的亲人来说,内心的激烈冲突超过任何旁观者。
郑州大学法学博士王宇说:面对亲人的痛苦与无奈,是尊重他的意愿随他逝去,还是尽所有努力延续他的生命?中国传统文化中,从“孝”的理念而言,重病在床的亲人即使回天无望,作为子女也不能任其“安乐而死”。此外,实施安乐死还有技术的原因——若在中国实践安乐死,怎么防止谋杀、逃避赡养、掩盖医疗失误等问题?立法、程序化、多重相互监督制约,是实现安乐死的前提,即其需要有完备、严密的法律体系来支持。
事实上,即使是今天,在中国乃至全世界,安乐死是否合法仍然备受争议。正是因为安乐死本身就游走于道德与法理的边缘,所以关于安乐死的话题一直持续,却一直没有定论。在中国,关于安乐死的难题需要时间来解决。 (责编:辛娅)
弑母行为 篇3
埃斯库罗斯 (公元前525-公元前456) 当时所处社会为希腊城邦民主制, 但古希腊的民主仅限希腊男性公民, 是一种父权制社会基础上的民主。原始社会的末期, 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私有制的出现, 社会组织、财产继承制度、风俗习惯和意识形态等方面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 传统母系社会中的妇女权利逐渐受到剥夺, 对家庭和社会的统治权力逐步丧失, 开始沦为被奴役和压迫的女奴, 而男性在社会中的地位迅速提高, 统治地位慢慢确立, 父系社会逐步形成。这一社会转变的真实写照也同样反映在古希腊时期, 埃斯库罗斯时代的古希腊和埃斯库罗斯创作的希腊悲剧都是完全的父权制社会, 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对于父权制社会的定义是“以父系的血缘关系为纽带结成原始社会基本单位的制度。又称父系氏族制。继存时间大体相当于新石器时代晚期至金石并用时代。父权制家庭中的各项事务由父亲或年长男人决定。父亲是家长, 是家庭的统治者, 妻子及其子女处于附属地位, 亲属传袭规则依父系传递并按父系计算。”我们可以从俄瑞斯忒亚三部曲的发现某些父权制社会的特点。
女性丧失权力和话语权。原始社会的国家, 最重要的两件事是战争和祭祀, 作为国家的王后, 最高地位的女人, 克吕泰墨斯托拉并无法改变这两件事情, 她既无法禁止战争的发生, 也无法改变自己亲生女儿被用来献祭的命运, 如果她在献祭上有话语权, 那么她就不会让她怀胎十月的亲生女儿来献祭了, 如果她能决定一个国家禁止战争, 那么没有战争就不会有祭祀, 她的女儿也不会惨死。从这个情节可以看出, 当时的雅典是典型的父权制社会, 阿伽门农是这个国家的统治者, 主宰者, 掌握着这个国家的一切, 所有女性就应该处于服从和被支配地位。
但如果克吕泰墨斯托拉如果是普通的女子, 听命于自己的丈夫, 不敢反抗, 那么也就没有俄瑞斯忒亚三部曲了, 所以埃斯库罗斯塑造了一个厉害、大胆的一国之母形象, 文中:
第二卷、第十四行:因为有一个男人气魄, 盼望胜利的女人是这样命令我的。
表明了克吕泰墨斯托拉个性强、手段厉害, 暗中表明野心勃勃。
第二卷、第三三七行:在传来胜利的消息时, 克吕泰墨斯托拉谨慎地说“只要他们尊重那被征服的土地上保护城邦的神和神殿, 他们就不会在俘虏别人之后而成为俘虏。愿我们的军队不要怀抱某种欲望, 为了贪财去劫掠那些不应当抢夺的东西;因为他们还需争取回家的安全, 沿着那双城跑道的回头路归来。如果军队没有冒犯神明而得归来, 那些受害者的悲愤就会和缓下来, 只要没有意外的祸事发生。”
作为一个女人而言, 眼光无疑高瞻远瞩, 就像歌队接下来所言, 克吕泰墨斯托拉就像是一个聪明又谨慎的男人。
第二卷、第六〇七行“愿他回来, 发现他的妻子很忠实, 和分别时候的人儿一样, 在其他方面也是一样, 在这长久的时间内, 她连封印都没有破坏一个。说起从别的男子那里来的快乐, 或者流言蜚语, 我根本就不知道, 就像我不知道金属的淬火一样。这就是我夸口的话, 纯粹是真情, 一个高贵的妇人这样大声说说, 没有什么可耻。”
此处揭露出克吕泰墨斯托拉的虚伪、假意。
以上种种反映出了克吕泰墨斯托拉不是一般的女子, 所以在经历了戏剧中的种种情感压抑, 包括自己女儿的被拿来祭祀, “就像一只羔羊, 结束了她处女时代的生命”, 耐不住空闺的寂寞与埃奎斯托斯的通奸“第二卷、第八六一行一个女人和丈夫分离, 孤孤单单的呆在家里, 已经苦不堪言。”阿伽门农侍妾卡珊德拉的出现引发的嫉妒等时, 在这个女性权利低谷的时代克吕泰墨斯托拉没有像普通女子一般忍气吞声, 反而敢于拿起剑杀了自己的丈夫, 这个行为意味着女性对于父权专制的反抗与爆发, 对父权制的一次挑战。
但这种暗示这种文化是当时社会以及埃斯库罗斯所不能接受的, 父权专制的绝对权威不可动摇。所以, 埃斯库罗斯安排额瑞斯特斯最终弑母杀害了这个胆大妄为的女人, 意味着父权制对反抗的镇压以及父权制的牢不可破。正如最后雅典娜无罪释放额瑞斯特斯的理由描述的, 《复仇女神》补卷、第六五八行这样写道“一个被称为孩儿的人的母亲, 并不是这人的生殖者, 而是新播种的胚胎的养育者。生子的是受胎者, 她只是作为那客人的客人保存着这苗裔, 只要天神不伤害。”第七三五行“因为没有一个母亲是我的生身之母;在一切的事情上, 除了婚姻而外, 我全心全意称赞男人;我完全是我父亲的孩子。”雅典娜作为一个没有母亲, 完全属于父亲的例子再次强化了父权社会的绝对权威和不可撼动。因此, 埃斯库罗斯最终选择让俄瑞斯特斯弑母, 背后是处于社会因素父权社会的影响, 这种社会的潜意识和社会文化使得额瑞斯特斯弑母具有必然性。
二.复杂多样的的情感利益因素
《奠酒人》中厄勒克塔拉曾这样祈祷:“请怜悯我和你所喜爱的俄瑞斯忒斯, 我们怎样才能成为家里的主人?我们现在无家可依, 被生育我们的人出卖了, 她换得了埃奎斯特斯———杀害你的从犯作她的丈夫。我是个奴隶, 俄瑞斯忒斯则出外逃亡, 失去了财产;他们却是神气十足, 乐享你辛辛苦苦挣来的果实。”补卷、第二九七行额瑞斯特斯说“即使不信罗克西阿斯神示, 有些事也得做, 因为有很多欲望汇合在一起:除了神的命令, 我悼念父亲的沉重的悲哀而外, 我还迫于贫穷, 不忍叫我的最光荣的市民, 这些曾经以举世闻名的精神毁灭特洛亚的人, 听命于两个女人———那家伙的心是女的;如果不是的话, 让他很快站出来证明。”从文本细节的这两段话中我们看出, 俄瑞斯特斯不满克吕泰墨斯托拉从而弑母的情感利益因素有:
1.为父报仇
《复仇女神》补卷、第四六二行“在事件之前, 我流落在外, 等我回到家里, 我就杀了母亲, 这件事我并不否认, 我是为我最亲爱的父亲, 报复血仇。”在一个父权制社会, 子女是完全属于父亲的, 在这一点上, 出于对自己父亲的爱, 俄瑞斯特斯弑母行为是完全合理的。
2.克吕泰墨斯托拉的背叛
克吕泰墨斯托拉背叛了阿伽门农并与阿伽门农的敌人埃奎斯托斯通奸, 并且让埃奎斯托斯取代了阿伽门农成为了王国新的掌权者。
3.罗克西阿斯神的启示
神的作用是贯穿其中的, 补卷、第八九六行———第九二〇行“克:孩子, 住手!儿呀, 你怜悯这乳房吧, 你曾经多少次一边睡, 一边用你的还没有长牙齿的嘴吮吸那滋养的乳汁。俄:皮拉德斯, 怎么办?我可以怜悯母亲, 不杀她吗?皮:那罗克西阿斯的神示怎么应验?我们忠实的誓言怎么遵守?”在这一段中, 我们可以看出俄瑞斯特斯曾有一瞬间的犹豫, 对自己母亲有一丝的怜悯, 但在同伴提到神示的时候还是再次选择杀了克吕泰墨斯托拉, 这一点从侧面反应出来, 神示对于古希腊人行为选择的重要性以及神示的不可违背性。
4.国家权利的旁落
补卷、第二九七行额瑞斯特斯曾说“不忍叫我的最光荣的市民, 这些曾经以举世闻名的精神毁灭特洛亚的人, 听命于两个女人”厄勒克塔拉也曾这样祈祷:“请怜悯我和你所喜爱的俄瑞斯忒斯, 我们怎样才能成为家里的主人?”可见厄勒克特拉和俄瑞斯特斯都有出于权利的目的进行弑母这个行为。
5.财产被剥夺
厄勒克塔拉说:“我是个奴隶, 俄瑞斯忒斯则出外逃亡, 失去了财产;他们却是神气十足, 乐享你辛辛苦苦挣来的果实。”补卷、第二九七行, 俄瑞斯特斯:“我还迫于贫穷”这两处揭示了利益在其中起到的作用。
6.母亲的抛弃
俄瑞斯特斯和克吕泰墨斯托拉的一段对话是这样的“俄:你生了我, 却弃我于不幸。克:我把你送到盟友家, 不能算抛弃。”也就是在俄瑞斯特斯的印象中, 克吕泰墨斯托拉一直是抛弃儿子的一个母亲, 如今她又杀害了阿伽门农与埃奎斯托斯通奸, 更是罪不可恕。
7.厄勒克特拉的挑拨
补卷、第一九三行“厄勒克特拉:她虽是我们的母亲, 却对儿女心术不正, 不配享用这个称呼。”补卷、第四三一行“厄勒克特拉:心怀敌意, 胆大妄为的母亲, 你竟敢用恶意的埋葬仪式把你的未经哀悼的丈夫、一个国王掩埋了, 没有市民送葬, 也没有哭丧人举哀。”在初见到俄瑞斯特斯的时候, 厄勒克特拉一直在对克吕泰墨斯托拉进行反面评价, 也对俄瑞斯特斯弑母起到了推动作用。
三.需求受挫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在 《动机与人格》一书, 认为人的需求由低到高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较低层次的生理与安全的需要是各级动物与人都具有的, 是其生存下去所必须满足的。如果此类需要满足受挫, 无论动物抑或是人都会产生本能的或类本能的复仇行为。所以, 俄瑞斯特斯之所以冲突道德伦理和法律束缚杀死了克吕泰墨斯特拉和埃葵斯托斯, 是因为母亲和叔父杀害了父亲阿伽门农, 破坏了家庭的完整统一, 使俄瑞斯特斯失去了完整家庭提供的安全归属和心理依附, 挫伤了俄瑞斯特斯的血缘性归属的满足。这种归属需要的无端受阻引发其寻求报复的欲望, 强烈的复仇情绪和复仇对象的特殊性 (母亲和叔父) 产生了某种冲突, 但漂泊无依的无根感和痛失精神家园之根的心灵创伤使其超越了亲情的外在羁绊, 毅然痛惩毁家仇人。
从这两段话中, 它揭示出人都有渴望家庭完整性的需求, 一旦这种潜意识中的需求遭到了破坏, 那么人身体里的复仇因子就会躁动起来, 冲破一切的阻拦。而在俄瑞斯特斯可能面临的心理障碍会更小一点, 因为被寄养在姑父家里, 和克吕泰墨斯托拉的关系并不是那么亲近, 所以面临的亲情羁绊并不会那么重, 导致做出这个行为选择时并没有受到心灵的考验。同时, 还有一点就是正是因为是自己的至亲 (母亲) 破坏了这种完整性, 是一种双重的伤害和背叛, 所以更加不可原谅难以宽恕, 受到的感情创伤越严重, 报复的行为程度就越可怕。
四.结语
综上, 俄瑞斯特斯弑母的行为动机中:父权社会的社会背景提供了必然性, 俄瑞斯特斯的需求受挫提供人的潜意识导向, 原因的多样提供了解释空间。因此, 最终可以证明俄瑞斯特斯最终选择弑母的行为动机是充分的, 并且是合理的。
参考文献
[1]宋雪:《从克吕泰墨斯特拉弑夫到美狄亚杀子—话语下古希腊悲剧中反抗的女性形象》.作家杂志.2010年NO.3
[2]罗念生:《罗念生全集》 (1-8卷.补卷)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
[3]刘一颖:《浅谈埃斯库罗斯对克鲁泰墨斯特拉的人物形象塑造》.华章.2011年33期
[4]彭研:《从埃斯库罗斯的阿伽门农试论父权制话语下的女性命运》.文学评析.2011年5期
[5]桂萍:《论希腊神话中的复仇母题》.重庆工学院商报.第二十卷第七期
[6]褚继红:《回归的缺失—试析血亲复仇的心理动因》.文教资料.2009年2月
挥刀弑母的人伦惨剧 篇4
谢东平曾经有一个幸福的家,但随着父母的婚姻失败,他的童年也变得灰蒙蒙的,由于受母亲董雪梅的影响,谢东平一直相信父亲谢宗华是个抛妻弃子的薄情人,可后来才知道:原来母亲因为担心事业有成的父亲出轨,便开始对他施行紧迫盯人战术。然而,所谓疑心生暗鬼,越没有发现异常,董雪梅越覺得丈夫有问题,终于把谢宗华弄得不厌其烦,夫妻关系也变得非常紧张。由于妻子整日吵闹,心头烦闷的谢宗华爱上了喝酒。在一次醉酒之后,谢宗华不小心和自己的女秘书发生了关系,一次无心之失也酿成了家庭破碎的悲剧……
了解真相后的谢东平良久无语,虽然暂时无法原谅父亲,但无可否认的是,心头对父亲的怨恨已经所剩无几,毕竟当年的错也不是父亲一人造成的。
考上大学后,谢东平谈恋爱了,可是,这桩感情却遭到母亲董雪梅的激烈反对,虽然谢东平不想分手,但考虑到母亲含辛茹苦的将自己养大不容易,便屈服了。看着儿子和自己不喜欢的女孩分手,董雪梅心头暗暗得意,但她不知道他们母子之间已经有了一道不可跨越的鸿沟。
2008年7月谢东平毕业后,在母亲的强烈要求下,回到了重庆。通过舅舅的关系,谢东平在渝中区上清寺一家贸易公司找到了一份工作。由于工作能力强,待人亲和有礼,谢东平很快就在公司站稳了脚,并与一个从事秘书工作的女孩谈起了恋爱。可谢东平万万没有想到,当自己把恋情告诉母亲时,非但没有得到祝福,反而又遭到母亲的坚决反对!
一方是自己的女友,一方是绝不让步的母亲,谢东平觉得心都要被撕裂了,快呼吸不上了,又气又急之下他眼前一黑,接着就什么也不知道了。
等醒过来后,谢东平发现自己脑袋上缠着纱布,躺在医院的病床上,额角疼得几乎快要裂开,母亲正守在自己身旁。
眼看儿子无恙之后,董雪梅突然一下跪在儿子床前,哭着说:“儿啊,就算妈求你了,你可怜可怜我,和她分手吧!”谢东平大惊,赶忙把母亲拉起来,强忍着内心的伤痛,咬牙点头答应了分手。
自从和女友分手之后,谢东平变得郁郁寡欢,唉声叹气,整天下班后就窝在自己的房间里,除了吃饭之外绝不出门。董雪梅虽然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但也不是很担心,因为她觉得只要给儿子再找个女友,儿子又会回到从前生龙活虎的样子。
2009年11月,董雪梅在帮儿子收拾房间时,意外在枕头下发现个笔记本,翻开一看,竟然是儿子的日记。最重要的是,董雪梅发现了儿子的秘密,原来谢东平竟然认识了一个聊得来的女孩。
高兴之余,董雪梅并没有声张,而是悄悄跟踪儿子,看到了那个女孩。然而在托人调查之后,董雪梅又愣住了,这女孩竟然也是干秘书工作的。难道儿子真的和秘书有缘,否则为什么前后几个女友都是干秘书的,董雪梅简直欲哭无泪。董雪梅知道儿子是个死心眼,如果自己再当面和他对立,估计后果不堪设想,只有另想办法。
就在董雪梅绞尽脑汁时,无意间一道灵光在脑海里闪过。现在不是听说有PS技术,能让图片以假乱真么,要是自己也给那“狐狸精”来个“艳照门”,她也没有脸纠缠自己儿子了吧,董雪梅觉得自己的主意实在是高。虽然不是电脑白痴,但董雪梅的电脑知识原本也仅限于会QQ聊天,如今为了儿子,她豁出去了,整天拿着买来的PS书籍猛啃。
也许董雪梅在PS上真的还有点天分,两个月之后,她竟然真的能有模有样地PS出一些人物图片,虽然说不上毫无破绽,但起码也算有一定技术含量了。董雪梅把女孩的头像PS到一些日本色情照片上之后,再把合成照发到了女孩所在公司的邮箱里。
从2010年1月份开始,谢东平突然不再出去散步,而且脸色也变得更阴沉,董雪梅就知道自己的“艳照计划”成功了。
2010年3月10日,母子俩一起在家吃晚饭,这时的董雪梅已经快要忘记自编自导的“艳照门”了。吃着吃着,谢东平突然喃喃自语:“切换头部真麻烦,怎么看都不合适。”
因为之前钻研过一阵PS技术,董雪梅自然而然地接了过去:“还是要先找好适当的目标图片,最好肤色、阴影和角度都相近,这样效果才自然。”说完这句之后,发现儿子眼睛直勾勾地盯着自己,董雪梅才突然意识到自己说了什么。
谢东平的眼神里透露着一种说不清的东西,让董雪梅感到心慌,她本以为儿子会如前几次那样很快原谅自己,让董雪梅意外的是,谢东平这次根本不再理她,甚至从神色中都透露出一股绝望。
之后,董雪梅请来谢东平的舅舅、姨妈等一大群亲戚,让他们帮着来做儿子的思想工作。可是无论亲戚们怎么说,谢东平都不言不语,只是偶尔抬起头看看母亲,眼神既悲哀又愤怒。
第二天早晨8时许,董雪梅醒来,猛然看见儿子谢东平脸色阴沉地站在床边,把她吓了一大跳。正想开口询问到底出了什么事,谢东平突然一把抓住她的胳膊,把她从床上拽了下来,董雪梅还没来得及尖叫,就看到一把雪亮的菜刀迎面砍来,在她的瞳孔里变得越来越大……
弑母行为 篇5
离异后她对儿子说:
你一定要超过你爸爸
1995年,李小明只有6岁,当有一天爸爸问他愿意跟谁过的时候,他就懵懵懂懂地意识到,自己不可能像其他孩子一样有一个健全的家了。
李小明的父亲李之龙在80年代末和妻子张英一起白手起家,办起了一家化工厂。短短几年时间,他成了金坛市小有名气的富人。像很多有钱人一样,不甘寂寞的李之龙很快找到了比妻子更加年轻漂亮的女人。张英含着泪和李之龙离了婚。
离婚后,张英把全部的希望都寄托在儿子身上。她对儿子说:“现在妈妈除了你,什么都没有了,你要给妈妈争口气。
李之龙重新组建家庭后,觉得对妻子有愧,曾提出在经济上适当帮助张英。张英一口回绝:“没有你,我和儿子照样会过得很好。”
张英把上小学二年级的儿子叫到跟前:“你一定要超过你爸爸,不能让妈妈失望啊!”李小明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他虽然不能完全领会妈妈的意思,但他知道,从此以后,他必须把爸爸当作比赛的对手,只有跑到爸爸前面,才能舒展妈妈紧皱的眉头……
在二年级的一次单元测试中,李小明考出了全班第一的好成绩。当他高高兴兴往家走的时候,一名同学拦住了他:“你这次肯定是抄的,我爸爸说了,像你爸爸那样的人根本养不出好儿子来!”回到家,李小明径直往楼上自己房间冲去。张英跟在儿子后面进了房间,问他这是怎么了。“妈妈……”李小明哽咽着说:“他们说爸爸不是好人……”
张英的心猛地一紧,沉默了一阵,然后说:“他们没有说错,你爸爸是个不负责任的人,不负责任的人就不是好人。你要让你爸爸知道,放弃我们母子是他一生中犯下的最大的错。你必须相信,你是个多么优秀的孩子……”
母亲的话重创了爸爸在李小明心中的形象,他不得不承认一个现实:他是个被爸爸抛弃的孩子。
不堪重负:
那是妈妈流不完的眼泪
张英暗暗发誓:再苦再累也要把儿子培养成人。她从小买卖做起,一个人从外地批发一些小商品沿街叫卖,每天风里来雨里去。生意总是不好不坏,忙死忙活也赚不了多少钱。但她对生活的热情丝毫不减,因为有儿子!儿子就像她心中的一盏灯,让她看到了前路上的光明。但1999年10月的一天,这盏灯突然黯淡下来。
这一天,学校的老师让她到学校去一趟。张英匆匆赶到学校,老师告诉她:李小明这次考试很不理想,他上课老是不能集中精力。张英问老师,儿子这次考试成绩在班上能排到前几名。“中上等吧。”老师无奈地看着张英。
张英回到家里,让儿子老老实实跟她坦白:为什么上课不能集中精力。李小明说,他没有不集中精力,这次考得不好纯属偶然,下次他一定考好。张英认为儿子是在敷衍她,儿子一点不体恤她的苦心,想到这,眼泪像断了线的珍珠,一颗颗滚落。张英的样子把儿子吓坏了。在李小明的记忆里,妈妈一直是个坚强的人,就是当年和爸爸离婚,她也只当着他的面哭过一次。这次他肯定伤透了妈妈的心,都怪自己太笨!他无所适从地站在那儿,看着妈妈耸动的肩膀,不知所措。
张英足足哭了半个小时,直到她发觉儿子还站在旁边,才止住哭声。从此以后,她的脸上再也难见笑容,李小明也不敢像以前那样跟妈妈亲近了。在李小明眼里,张英作为妈妈的角色已经淡化,她更像一个教练——一个严厉的教练。
张英替儿子制定了学习计划:每天必须做多少课外作业;双休日必须看多少课外书;早上朗读时间不得少于多少分钟;每天看电视不得超过多少分钟……李小明认为,妈妈的这份学习计划挤占了应该属于他的自由时间,剥夺了他童年的快乐,他对学习越来越没兴趣。
同时,张英把省吃俭用攒下来的钱全部花在儿子身上:给他买营养品,买学习用品,买高档皮鞋、高档皮衣……但无论她怎样努力,儿子的成绩总是不见好转。久而久之,儿子不再是她的骄傲,而成了她的一块心病。
到李小明小学快毕业时,他的成绩已经由中上等跌到了中下等。张英看着干着急,却使不上劲,只能一个人偷偷地躲在房间里流泪。母亲红红的眼眶、无助的眼神,像鞭子一样抽打在李小明身上,他真希望妈妈痛痛快快地把他打一顿,这样他的心里会好受一些。每天走在放学的路上,他总在心里默默祈祷:但愿妈妈今天生意做得特别顺,这样她就会有个好心情,他回到家后就不用再面对妈妈那悲伤而又绝望的目光。但李小明的祈祷很少能够如愿——妈妈的眼泪永远也流不完,他开始害怕回家。
初一下学期的一个阴雨天,李小明终于从家里不辞而别。他偷走了妈妈的1000块钱,来到常州一家网吧。他在网上和网友们聊得很开心,网吧老板对他也很热情,他觉得这里才是他的家。李小明在常州总共呆了9天,直到把钱花光,他才想起妈妈——那个在家里因为他的出走而哭肿了眼睛的妈妈。他给妈妈打了电话,一听到他的声音,张英就哭了,只有这次,妈妈的哭声没有令他反感。
他重新回到了家里。妈妈和他进行了一次艰难的谈话。
“跟妈妈说实话,你为什么要逃学?为什么不回家?”
“我觉得上学没劲,回家也没劲,我上学就是为了让您高兴,要不我早就不上了。”
儿子的话像重重的木棒狠狠砸在张英的头上,把她砸得晕头转向。她弄不明白:四年前那个好学上进、成绩优秀的儿子,怎么眨眼之间就不见了?她抓住儿子的手,捏捏他胳膊,又摸摸他的头,再拍拍他的脊背,喃喃自语:“是我的儿子,是我的儿子……”说着说着,她哇地一声大哭起来,这是张英第一次当着儿子的面毫不掩饰地放声痛哭。
李小明知道,只要回到这个家里,就无法回避妈妈的哭声。他壮着胆子,截住妈妈的哭声:“妈,我求你以后别在我面前哭了,我以后一定改掉毛病,好好学习。”
张英愣愣地看着儿子,心里想,儿子既然肯对她说心里话,说明儿子还信任她。只要有这份信任,她就还有希望。儿子烦她哭,以后她就不哭。
请你暴打我吧,
我再也不想听你的叹息声
2003年后,张英改做水果生意,生意渐渐有了起色,家里的经济状况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张英紧锁的眉头并没有舒展开,因为儿子在学习上遇到了难题。念初一下半学期时,李小明个子已经长到近一米七,由于坐姿不正确,加上爱玩电脑,他患上了腰椎尖盘突出,不得不留级。这让要强的张英感到很没面子,她曾对一位生意上的伙伴说:“儿子不给我长脸,我赚得再多也没意思。”在家里,不管干什么事,做饭也罢,洗衣服也罢,看电视也罢,只要一想到儿子,她就止不住发出一声长长的叹息。李小明觉得,无论他躲到家中的哪个角落,都能听到妈妈永无休止的叹息声。
有一次,大约是中秋节,妈妈做了好多的菜,很对他的味口,他正吃得高兴,猛抬头发现妈妈一直没动筷子,就问妈妈为什么不吃饭。妈妈不说话,转过头长长地叹了一口气。李小明顿时觉得没了胃口,他真想大声对妈妈说:你以后别叹气了好不好!但他忍住了,他陪妈妈吃完了这顿团圆饭,然后回到自己的房间,用被子蒙住头在被子里使劲吼了几声,他希望这样会让自己好受些。
掀开被子后,李小明觉得心里还是十分憋闷。他在房间里转了一圈又一圈,想让自己平静下来,最后,他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他找来一张白纸,用毛笔在上面写了一个大大的“忍”字,然后把它贴到墙上。他告诫自己:以后不管妈妈如何在自己面前哭泣、叹息,他都要忍。
上初二时,有一天放学后,李小明和几个同学在操场上打篮球,一直玩到天黑才回家。妈妈问他为什么到现在才回家。李小明气喘吁吁地说是和同学打篮球。“不是去上网?”张英不信任地看着儿子,又长长地叹了一口气,“你怎么老是长不大呢?”说着,眼泪又流了下来。
李小明再也受不了了,他突然有一种冲动,希望妈妈结结实实地打他一顿,最好把他打死算了,省得他每天都要看这张苦脸。为了激起妈妈的怒火,他故意说:“我就是不想长大,我就是去上网。”
这是儿子对自己说的话吗?悲伤、愤怒、失望如潮水般涌向张英。张英再也控制不住自己,抄起一根钢管朝儿子身上打去。
“我就去上网,就去!”李小明希望妈妈将自己打得更狠一点,他觉得这样才解恨。张英收住了手,她知道自己太过分了,她抱住儿子,止不住地全身颤抖。李小明任由妈妈抱着,却一点感觉不到温暖。
刚升入初二时,李小明还能坚持自己完成作业,后来课程越来越难,他就无法独立完成作业了,只好每天早晨回学校抄袭同学的作业。这样一来,到了考试,他看到考卷就心慌。考试成绩自然很不理想,班级排名总会让他自卑和恐惧。因为就算他不告诉妈妈自己的成绩,负责任的班主任还是会打电话通知母亲。所以,每次考试成了李小明心里最重的负担。
他有时候真想完全放弃学习,可是一想到房间里的“忍”字,想到妈妈这么多年来为他所吃过的苦,他又放弃了这种想法。因为妈妈不让他再去网吧,他每天一放学就回到家。在家的时候,他一个人躲在房间里不出门。而妈妈有时也会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不声不响。他不知道妈妈在做什么,好奇心让他决定探个究竟。
一天晚上,李小明轻轻走到妈妈房间门口,偷偷向里面张望。他惊讶地发现,妈妈并没有坐在床上看电视,而是坐在地上发呆,默默流着眼泪。李小明的心顿时像被电击中了一般,不由自主地,他也流下了眼泪。他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哭,只是觉得心里好难受,他有点恨母亲,也恨自己。李小明或许不会知道,正是这种越积越深的恨,后来毁了母亲,毁了他自己。
于心何忍:
锤杀亲母十几榔头
2005年5月13日,星期五,由于没有交政治作业,老师让李小明带信儿给张英,让她来趟学校。李小明知道,如果实话对妈妈说,妈妈一定会很伤心,弄不好还会受到她的责骂和殴打,他不怕妈妈打他,但他再也不想看见妈妈伤心的样子。李小明决定把这件事瞒住。
星期六过去了,星期日也过去,李小明忐忑不安地打发这个双休日,期盼时间过得慢一点,再慢一点,最好永远不要有星期一。但星期一还是到来了。
2005年5月16日清晨,李小明从睡梦中睁开眼睛,他所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怎样才能既不告诉妈妈,又能对政治老师有个交待。李小明想了很多种办法,却没有一种办法可行。
怎么办?怎么办?天亮了,太阳升出几丈高了,时钟已经指向6点了……李小明揣着满腹心思,不停地在房间里踱步。突然,他听到妈妈喊他,让他上街买早点。
李小明的心止不住一阵狂跳,因为他的脑子里突然蹦出一个吓人的决定:他要杀了妈妈!他觉得自己被一个无比压抑的环境所包围着:学校里,老师不停地布置作业、不停地安排考试,他不想去学校;在家里,妈妈没完没了地抱怨、没完没了地哭泣和叹息,比挨打更让他受不了,他也不想呆在家里。那一瞬间,他认定只有杀了妈妈才能突出重围,才能自由、畅快地呼吸。所以,他拿起一把榔头走进妈妈的房间。
张英侧身躺在床上,丝毫没有发现儿子的异常。
李小明举起榔头,榔头停在半空中,他的全身开始哆嗦,两腿发软,他下不了手。这时,张英突然翻过身来,李小明知道再不下手就来不及了,他闭上眼睛,胡乱向妈妈头上砸去,一下,两下,三下……李小明一共砸了十几下,妈妈的惨叫声他已经听不进去。
2005年5月16日下午5时,江苏省金坛市公安局刑警大队二中队民警在市区一家网吧将正在上网的李小明抓获。2005年8月,江苏省金坛市人民检察院对李小明提起公诉。由于李小明未满16周岁,此案的审理备受各界的关注。据法官介绍,李小明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悔意。此案尚未宣判。■
(本文拒绝转载、网摘,违者必究)
【弑母行为】推荐阅读:
企业行为是社会行为09-25
理性行为与非理性行为08-02
用组织行为学相关理论分析个人行为06-12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教学设计06-26
行为访谈07-14
行为内化07-14
检验行为07-15
农药行为07-19
违章行为07-20
关注行为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