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理念

2024-07-25

外交理念(精选6篇)

外交理念 篇1

一以孔子学院为载体, 通过公共外交促进和谐世界建设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以和为贵”, “穷则独善其身, 达则兼济天下”的思想主张, “内建和谐社会, 外促和谐世界”恰恰就是新时代条件下对这些思想主张的进一步延伸和扩展。文明的交融不是取代与被取代, 而是求同存异, 通过平等的交流沟通, 从不一样的文明中找到共同的理念, 从而发扬光大, 使之发展成人类共同的精神文明和价值体系。

在当今国际社会, 全球化的发展, 信息的分散和弥漫、通讯技术的改进等导致权力日益分散, 产生了大量的社会事务, 如民间经贸交流、文化传播、信息互动、观念沟通等, 国家在对外交流中, 努力向世界推销自己, 也越来越注重自己在外国民众心目中的形象, 开始加强对其他国家民众的信息交流和说服工作, 于是“公共外交”应运而生。公共外交能够弥补政府外交的缺陷, 以接受民众的兴趣爱好、心理情感为依托, 在他们自己的文化背景下提高对中国的认可度, 使其加深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了解, 在这种潜移默化中构建和谐世界。

公共外交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萌芽, 各个诸侯国为了达到自身的利益, 大肆地进行舆论宣传、蛊惑民心。如今的公共外交本质上并未发生太大改变, 其核心仍是一国政府直接与他国的民众交流, 目的在于影响他国民众的观念, 最终左右他国政府的决策。公共外交除了由政府直接出面开展外交公关、利用大众传媒开展媒体外交之外, 还可以依托公民个人、私营部门、社会组织等社会行为体开展教育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早期的文化交流项目比较少, 广为人知的有汉代张骞出使西域、明朝郑和下西洋、清朝利玛窦传播天主教等。

公共外交作为当今中国建设和谐世界的重要举措, 在对外交往中举足轻重。从北京奥运会到上海世博会, 在世界各地刮起的一阵阵“中国潮”的“文化年”“文化节”, 以及雨后春笋般的孔子学院, 都演变成中华民族品牌与国际接轨的文化代言。中国正不断地向世界传播优秀文化, 维护文化多样性, 推建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不同文化之间的互通有无, 促进了文化自身发展和世界多元文化进程, 而语言作为人类不可或缺的交流工具和文化载体, 自然成为各国人民之间相互联系的桥梁。孔子学院是一种让人容易接受, 并易于实施的公共外交行为, 在传播汉语的同时, 也推广了中华民族文化, 在语言交流中缓解与其他国家在历史文化、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上的差异, 达到和平共处, 共同发展。

二以汉语教学和传播中华文化为宗旨, 形成自己独特的办学模式

孔子学院的创办得到了中国政府的大力支持和中央领导的直接关怀。党的“十八大”报告中第一次明确提出扎实推进公共和人文外交, 维护中国海外合法权益。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同世界各国经济、文化交流不断扩大, 中国传统文化逐渐恢复了原先的地位,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宣扬的“和而不同”“以和为贵”的儒家思想在当今世界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和内涵。

世界各地孔子学院因国、因地、因校制宜, 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和文化活动, 形成各自的办学特色, 归纳为以下三点:

1. 孔子学院是由中国政府主导的非营利性教育机构

孔子学院是由国家汉办发起和创办的, 总部设立在北京, 制订孔子学院的规章制度、建设规划和评估标准, 审批各地孔子学院的设置、年度项目的实施方案和预决算, 担负着提供教学模式、教学资源以及资金支持等责任。同时肩负着选派国际汉语优秀教师、组织对全球各地的孔子学院进行评估的任务。

2. 孔子学院一般采取校际合作的办学模式

国家汉办委托中国某些大学, 特别是知名大学, 与国外所在国大学合作创办孔子学院, 起到扬长避短、资源优化配置的作用。创新之处在于, 孔子学院作为传播中国文化的载体, 为中外大学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搭建了良好的平台, 为中国大学实施高等教育国际化战略开创了一个新途径。

3. 因时因地制宜进行办学

海外孔子学院一般为非学历教育, 针对教学对象不同, 分别开设适应学生、商务人员及普通民众等不同学习群体的汉语课程, 有识字班、进修班、培训班等。同时, 孔子学院也开始联办本科专业, 尝试创办研究生班以及研究型的孔子学院。在教学方法上, 以汉语教授为主, 兼有书法、绘画等各种兴趣活动班, 也举办文化讲座、学术研讨会、武术比赛、美术展览等活动。

三以高度的公共外交意识, 精心打造中华民族文化品牌

越来越多的国家想通过公共外交为自己确立一个知名的民族文化品牌, 参与充满竞争的国家营销, 努力提高自己的国际声望和认可度, 争取国际公众的支持和信赖。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变化发展缺乏一定的了解, 甚至还存在歪曲的认识和误解, 这是中国在公共外交上不得不面对的严峻挑战之一。相比之下, 在美国、欧洲及亚洲的其他国家中, 很多政府和城市对如何让外界认识自己这一方面, 甚至聘请专业咨询公司, 使其站在公共外交的高度上, 从文化传播角度对整个国家或城市进行专门的包装和有针对性的宣传。

公共外交可以通过语言教学等形式, 进行教育文化交流, 加强其他国家民众对自己国家政治、经济、社会以及文化的了解, 进而取得外国民众对自己国家政策的理解和支持, 从这个层面来讲, 以高度的公共外交意识打造国家民族文化品牌就显得越来越重要。然而, 要把孔子学院建成集语言教学、学术研究、文化交流于一体的民族文化品牌和公共外交平台, 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 仍面临着诸多挑战。

1. 确立明确、科学的发展定位

孔子学院最初目的是通过开展具有中国特色的汉语教学和推广, 为各国汉语学习者提供方便优良的学习条件。倘若只把孔子学院定位为一个汉语培训机构, 将极大地限制孔子学院的深层次和纵向发展。事实上, 国家应该把汉语言及其民族文化推广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 以语言教学带动文化交流, 以文化交流丰富语言教学, 互相促进, 充分发挥语言桥梁的作用, 搭建文化交流平台, 让世界更多国家的民众理解和接受中国文化, 同时也把更多国家的优秀文化介绍到中国来, 互通有无, 实现双赢, 最终达到以文化交流为纽带, 促进人类多样文明交流互鉴、和谐共生。

2. 培养强烈的民族文化品牌意识

在全球化背景下, 世界各国在商贸、文化、外交等各个领域的交往日益频繁, 语言也因此成为不同文明间沟通和相互理解的重要手段, 因此, 语言传播机构也逐渐发展起来。孔子学院从开办至今的短短几年发展迅猛, 但仍然面临着诸多障碍和问题, 首先就是品牌意识较欠缺。孔子学院应该培养强烈的品牌意识, 整合自身资源, 加强内涵健身, 积极投入创新, 走多样性和特色化发展道路。

第一, 以精品课堂建设为核心。充分发挥能动性, 借鉴其他国家语言机构建设的经验, 尽快推动“示范孔子学院”项目建设, 发挥好模范带头和引领作用, 精心打造各种品牌教材、品牌课件。注重提高质量, 加强基础能力建设, 加大中方教师和志愿者的派遣力度, 加快培养各国本土汉语教师, 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队伍。

第二, 以特色创新为导向。各国民众学习汉语的人群参差不齐, 年龄、文化水平悬殊, 需求日趋多样。海外孔子学院要适应这种新形势, 扩展服务领域, 调整教学内容, 丰富文化活动。孔子学院可以与当地社区开展互动, 提供中医、书画、戏曲、武术等中华文化特色服务, 拓展汉语教学的广度和深度, 让孔子学院更具吸引力。

第三, 以实地调研为手段。充分展开调研工作, 根据各地实际情况编写教材, 尽快出齐各个语种对照的汉语教材;比较分析汉语言文化和所在国文化的异同点, 开发汉语教学本土化方法, 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第四, 以网络资源为补充。努力办好网络孔子学院, 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和多媒体技术, 发挥大范围、低成本、高收益的优势, 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全球共享。

3. 开展卓有成效的公共外交效果评估

孔子学院处在“摸索创业”初期, 暂时无法建立一个非常有效的公共外交评估体系。就国内研究情况看, 大部分学者肯定了孔子学院的存在意义, 认为孔子学院的建设和发展是中华文明从“拿来主义”到“送去主义”的一个转变, 是中国公共外交的一项重要方针政策, 是重建国家形象的重要举措。还有另一部分研究人员则认为孔子学院尽管发展迅速, 但作为语言培训机构, 是一种粗放型的低附加值产品, 是中国经济发展带动下商贸汉语交流的一时需求。

由此看来, 学术界专门针对孔子学院公共外交效果评估的研究还不够成熟, 显得单薄。但对孔子学院汉语教学和文化传播的公共外交效果的密切追踪和全面评估是其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保障。一个完整的公共外交战略及其运作过程, 应该包括对象、目标、资源、方法、体质等内容。

第一, 确定对象群体, 所在国的所有公众、大众传媒、民间团体等, 都可以列入公共外交评估对象, 不过很难做到面面俱到, 在对公众进行民意调查过程中, 可以根据在孔子学院对外交流中发挥作用的重要程度以及该国的特色和限制等因素, 有针对性地选择某一特定群体进行研究。

第二, 制定目标函数。国家开办孔子学院的目标是要追求良好的国家形象, 提升中国在其他国家公众中的知名度和认可度, 可以选择某一特定区域, 在特定时间内, 根据该国对孔子学院的政策实施和承办情况, 对该国的公共外交目标进行评定。

第三, 制定方法策略。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社会调查, 了解孔子学院的公共外交职能, 也可以间接把握其他国家在对待孔子学院这一文化现象上所表现出来的公共外交走向。

两千多年前, 孔子带领弟子周游列国, 最终未能实现“乘桴浮于海”的梦想, 21世纪的今天, 随着中国日益强盛, 孔子的儒家学说作为国家民族文化品牌踏遍千山万水, 跨越几千年的阻隔, 在世界各个角落播撒仁爱的种子, 孔子学院以身践行公共外交理念, 用汉语言文化展现一个温暖而又积极的国家形象, 让和谐之花遍地开放。

摘要:孔子学院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品牌, 具有公共外交的属性, 出发点是推广汉语和中华文化在国际社会的传播, 让世界人民了解中国文明和价值观念, 在提升中国国际形象的同时, 增进彼此之间的感情和友谊, 共创和谐世界。

关键词:孔子学院,公共外交,和谐世界,民族文化品牌

参考文献

[1]聂珍钊.论不同文明的交流与建构和谐世界[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2 (1)

[2]赵可金.公共外交的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7

[3]吴绮敏.第十一次驻外使节会议在京召开胡锦涛发表重要讲话[N].人民日报, 2009.7.21

[4]肖霞.全球化视野下孔子学院的建设与发展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1

[5]陈觉万、吴端阳.海外孔子学院发展历程、动因及特点评析[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9 (4) :24~26

[6]陈刚华.从文化传播角度看孔子学院的意义[J].学术论坛, 2008 (7) :162~167

外交理念 篇2

随着新一届中央领导在国际舞台上的表现,中国的外交新理念,新布局也得到展示。不难看出当前我国外交的新理念如下:

第一,关于“中国梦”。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中国人民正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与世界人民的梦想息息相关,因此我们还要同国际社会一道,与不同文明开展对话、彼此包容,推动不同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相互借鉴、共同发展。

第二,关于中国对外交往的旗帜。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中国将继续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坚定不移地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第三,关于新型大国关系。大国关系是国际局势的导向性因素,也是国际格局的重要塑造性因素。当前我国外交新布局:

第一,全方位、多边的外交政策。从领导人的出访和接待外国领导人的活动中不难看出在兼顾发达国家的同时兼顾了发展中国家,兼顾了周边国家、相同或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兼顾了双边合作与多边舞台,也兼顾了公共外交与热点问题。第二,多形式。

第三,宽领域。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外交活动涉及政治、经济、军事、人文等各个领域。

第四,谋长远。习近平主席的“庄园外交”谋的就是中美关系及世界和平发展的长远,访问非洲亦体现了中非长期合作的大计。

2.怎样理解中美建立新型大国关系的内涵?

中美建立新型大国的核心内涵是:共同努力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相互尊重、合作共赢。这是双方着眼世情国情以及中美关系未来发展达成的重要共识, 关于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内涵,习主席在会晤中用三句话作了精辟概括:

一是不冲突、不对抗。就是要客观理性看待彼此战略意图,坚持做伙伴、不做对手;通过对话合作、而非对抗冲突的方式,妥善处理矛盾和分歧。

二是相互尊重。就是要尊重各自选择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求同存异,包容互鉴,共同进步。

三是合作共赢。就是要摒弃零和思维,在追求自身利益时兼顾对方利益,在寻求自身发展时促进共同发展,不断深化利益交融格局。

理念更新为中国外交注入新活力 篇3

一是研判形势。习总书记指出,我国周边环境总体上是稳定的,但是周边环境以及我国同周边国家的关系发生了很大变化。现在确实是近代以来周边总体形势最好的时候,同时现在处在全球化、信息化时代,各种跨境的人流、物流、信息流等等,非常庞大也非常便利,中国的高速发展引起了各方不同的反应,一些主要大国如美国“重返亚太”,把重点向亚太地区转移。周边国家给我们造成了时间的紧迫感,有些问题如果现在不解决,中国的继续发展就可能受到影响。

但从目前来看,周边形势总体是和平稳定的。我们在捍卫领土主权的同时维护了周边大局的稳定。在钓鱼岛方面,我们有力反制了日本的挑衅。中国的系列反制措施打破了日本的单方面实控,但局面并没有失控,这叫做“打破实控而不失控”。钓鱼岛的局势从静态的搁置到动态的平衡,你走一步,我就走一步,绝不吃亏。在黄岩岛方面,菲方动用军舰对付中国的渔船,用军人对付中国的渔民,道义上就失分了。中国进行了坚决反制,实际上从此“终结了(菲方)在黄岩岛地区骚扰、查扣中国渔船的历史”。黄岩岛今后的问题是加强实际管理的问题。越南2012年搞所谓海洋立法,把中国的南沙群岛和西沙群岛划进其“主权和管辖”范围。中国后发制人,有力反制,成立三沙市、建立三沙警备区、在相关海域进行石油招标并进行大规模巡航执法。与印度虽然出现了边防部队之间的“帐篷对峙”,但双方通过外交途径和友好磋商把问题控制住了。

习总书记还说,睦邻友好、互利合作是周边国家对华关系的主流。虽然中国与东盟部分国家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中国—东盟自贸区运行顺利,给双方都带来了实利。中日之间在钓鱼岛问题上矛盾虽然尖锐,但中日韩自贸区可行性研究工作还是在进行。美国虽然重返亚太,搞所谓“再平衡”,但是对于中方提出的建立新型大国关系的建议还是给予了积极的回应。中俄关系、上合组织以及中印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都在继续推进。

二是明确方针。座谈会突出了周边在我国发展大局和外交全局中的重要性,强调用立体、多元、跨时空的视角来看待周边。我理解,与周边国家之间历史遗留的问题现在能解决就解决,条件不成熟就先搁置,对方若挑衅就反制,把握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和分寸,掌握“行于可行,止于不可不止”的外交艺术,争取最好的发展环境。习主席提出的“亲、诚、惠、容”周边关系四字真经,是理念的升华。“亲”是地域相连、血脉相通的情谊;“诚”是光明磊落、坦诚相待的胸襟;“惠”是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信念,我们的发展要惠及周边,周边的发展也为我们提供机遇;“容”是在不涉及核心利益的问题上要有相互包容的心态。

三是确定抓手。座谈会提出了四个抓手:

第一个抓手是辩证地处理好维护领土主权与维护周边稳定的关系。周边涉及我们的领海、领土主权,必须寸土不让,如果领土丢了,还谈什么发展,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但“和平发展”必须坚持,要维护周边的和平稳定,因为周边一乱,我们的“两个一百年”目标就会受到干扰。

第二个抓手是深化互利共赢的机制建设。许多新的思路提了出来,下一步要具体落实,比如命运共同体、中国梦和各国人民美好愿望的交融、泛亚铁路、泰国高铁、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巴经济走廊、中印缅孟经济走廊,这些理念有待具体措施的支撑。

第三个抓手是推进区域安全合作。在过去说的“互信、互利、平等、协作”新安全观基础上,又突出要推进共同安全、全面安全和合作安全。我的理解是,安全合作并不是说要跟谁去结盟或者说给谁提供保护伞,既然是全面、共同、合作的安全,理论上就不应该是排他的,大家要寻求一种共同的安全。

第四个抓手是加强与周边国家的社会和民意基础。就是说要进一步搞好涉及周边的公共外交,让中国发展给周边国家带来的实惠为相关国家更多的民众所了解,让更多的周边国家精英和草根都成为中国的朋友。

四是强化统筹。周边外交要注重国内国外两个大局。在三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特别指出安全问题是内外相联系的。周边外交就要面对很多内外联动的威胁。第二他讲了要找利益的交汇点,就是怎样与周边国家创造更多的共同利益。第三,他也讲了外交要改革创新、与时俱进。习主席特别强调要统筹兼顾,比如说中央和地方、经济和政治、官方和民间怎样齐抓共管形成综合实力,等等。

还有一点非常重要,就是如何理解“韬光养晦”与“奋发有为”的关系问题。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强调要更加奋发有为地搞好周边外交工作。有观点认为这意味着放弃了韬光养晦。其实两者并不矛盾。关键是怎样理解邓小平当年在使用韬光养晦这个词语时的含义。这不是普通意义上“青梅煮酒论英雄”的韬光养晦,而有其特定的内涵。邓小平讲的韬光养晦、有所作为,“韬”的是意识形态之“光”,“养”的是经济建设之“晦”,“作”的是秩序改革之“为”。如果从这三个要素来判断,韬光养晦实际上并没有发生变化,与奋发有为也并不矛盾。

从习总书记在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的讲话中,我体会最深的是新领导集体外交理念的更新。十八大以来,中央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或者程度更高的理念,比如说命运共同体扩展了中国外交的国际基础、中国梦与世界梦的相通共融,比如说“共赢”成为国际关系中应该弘扬的理念、成为中国外交旗帜的四大要素之一,比如说外交要注重顶层设计,维权维稳要基于底线思维,面对新的形势要加紧推进外交和国家安全机制体制改革,等等。理念和机制的更新为中国外交注入了新的活力,使我们能够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中始终处于不败之地。

外交理念 篇4

在1970年代末到1980年代初, 伴随着全党全国工作重点转移和国内政治经济改革, 中国外交从任务到目标、从思想理念到政策方针, 都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其中主要是对于国际形势判断和在对外政策调整上的“两个重要的转变”。第一个转变, 是对战争与和平问题的认识。从“大规模的世界战争不可避免”, 转变为“在较长时间内不发生大规模的世界战争是有可能的, 维护世界和平是有希望的”, “战争是可以避免的”这样一个结论。第二个转变, 是我们的对外政策, 把针对苏联霸权主义的威胁的“一条线”战略构想改变为不结盟的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方针。

一、“两个重要的转变”的实现及意义

中国人观念转变的起点是1970年代末、1980年代初中国领导人对时代特征的重新认识和思考。重新认识时代特征的变化, 用“和平与发展”取代“革命与战争”, 标志着我们在世界观上的重大转变。邓小平作为我们党和国家领导集体的核心人物, 在这一时期, 中国外交战略理念的变化和调整中其了主导作用。1970年代初, 中美关系改善和中日邦交正常化, 启动了中国融入现代世界体系的进程。中国加入联合国, 与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建交, 对外经贸关系发展, 为新时期中国外交的调整提供了基本前提和有利条件, 如果中国在当时与世界的关系没有发生这一变化, 很难设想几年之后我们能较为顺利的走上改革开放的道路, 并且得到迅速的发展。

(一) 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

在改革开放的初期, 外交的主要任务是创造有利于经济建设的外部环境。1977年7月, 邓小平重新出来工作, 并逐渐成为中国内政外交的“总设计师”。为实现工作重点转移、实行改革开放政策, 他做出了两大外交决断:一是签订中日和约, 二是实现中美建交。邓小平决心不让钓鱼岛问题阻碍中日和约的签订, 不让对台军售问题阻碍中美建交进程。有着现实而重要的国内考虑, 即通过对西方大国的外交突破, 保证党的政治路线和工作重心顺利实现转变, 并为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提供更稳定、更有利的国际环境。对外开放, 主要还是对能够向我国提供资金和先进技术以及管理经验的发达国家开放, 在外交上首先要拓展与发达国家的关系, 其中主要是推进对美、对日外交。

中日和约的签订为中日经济合作提供了政治保障。不仅有利于双方经贸、科技、文化的交流与合作, 也为一年后日本对中国提供政府开发援助, 为中国更加有效地利用国际资源和国际市场, 加速经济现代化建设, 创造了良好的政治条件。中日和约继承了中日联合声明的各项原则, 并使之政治化法律化, 成为中日关系的政治总结和法律保障。相比较而言, 1970年代末到1980年代初, 是中日建交以来双边关系发展最平稳、最顺利的时期。

在中美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后, 中美两国关系基本保持平稳发展的势头, 双方政治磋商有所加强, 经贸、科技、文化等方面的合作与交流不断扩大。但中美关系的正常发展始终存在着一些障碍, 其中最主要的是台湾问题。中美建交后不久, 美国国会就通过了“对台湾关系法”, 给中美关系蒙上了一层阴影。1982年8月17日, 中美两国政府就分步骤直到最后彻底解决美国向台湾出售武器问题发表《联合公报》。这是继1972年上海公报和1979年建交公报之后, 第三个有关中美关系的重要公报。

(二) 准确判断国际形势和国家利益

对国际形势和国家利益的准确判断, 历来是我们制定对外政策的基本依据。1970年代末到1980年代中期, 经过对国际形势的细致观察和缜密分析, 国家领导人逐步放弃了以往关于大规模世界战争不可避免并且迫在眉睫的观点, 同时也改变了“一条线”战略设想和政策方针。把和平, 而不是反霸、备战, 作为对外政策的纲领, 不能不是中国的国际战略思想和外交政策理念的重大调整。

1985年, 邓小平就国际问题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断。认识到和平与发展已成为当代世界的主题, 对于国际形势的一些基本判断说明, 中国外交思想终于从"革命制止战争"转变为"和平制约战争", 是中国外交理念从"革命"到"和平"的重要调整。在对外政策上, 从“一条线、一大片”到“不结盟”的转变。

综上所述, 中国外交的两大转变, 一是对国际形势的判断有变化, 二是对外政策也有变化。两个重要转变对我国内政、外交的发展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第一个转变使我们能真正把工作重点转到经济建设上来。第二个转变则使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特点更加鲜明。

二、改革开放后中国战略理念的变革

在积极创造良好国际环境的推动下, 我们的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中国的经济, 综合实力等方面都有了惊人的发展。从20世纪早期到现在, 中国崛起在全球引发了激烈的争论, 正面者如“中国机遇论”、“中国贡献论”, 负面者如“中国威胁论”、等等, 不一而足。一时间, 中国的未来走向似乎变得扑朔迷离。如何在中国和平崛起的战略思想基础之上构建中国新世纪的国际战略, 并将之付诸实践检验?这是迫切需要做出解答的重大问题, 且具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面对这一系列的问题, 中国的国际战略理念也出现了积极的变革。

(一) 中国的安全战略思想出现实质性发展, 中国领导人提出新安全观并将之付诸实践。新安全观是一种“立体安全观”, 它不仅强调国家安全的外部性变革, 也扩大到政治昌明、社会安定等国内安全, 体现了将国际战略与国内战略综合考虑的高度。新安全观折射出防御性现实主义思想, 代表着中国在安全问题与国际认同的深化、合作型战略文化的内化。

(二) 中国外交由内向性转向外向性, 强调有所作为, 积极融入国际社会, 拓展战略利益。自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来, “韬光养晦”和“有所作为”这对矛盾一直是构成中国外交理论与实践的主导性原则。在对参与国际事务的理论总结过程之中, 我们逐渐认识到, 韬光养晦绝不意味着中国在国际事务中无所作为, 而有所作为则是要根据自己的战略判断, “有所为, 有所不为”。韬光养晦和有所作为是一个有机整体, 二者不可偏废。

(三) 立足临近区域, 构建区域全面合作的制度框架, 加强地缘政治经济的塑造能力。中国在处理周边国家关系上一贯有着良好的记录, 这为中国发挥积极作用提供了历史基础。近年来, 中国改变了过去对区域合作的消极、被动姿态, 在经济、安全、军事等方面与邻近国家展开了积极合作。

(四) 承担大国责任, 塑造大国形象。自1997年起, 中国将“负责任大国”作为其国际地位的标示, 积极提供全球性和区域性公共物品, 逐步树立起负责任、建设性、可预期的国际形象。

国家要发展, 离不开国际社会。一国外交战略理念适时变化对处在变幻莫测的国际社会中是国家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在二十一世纪, 面对越来越复杂的国际环境, 我国的外交战略的变化也面临更大的挑战, 相信在经历了风风雨雨的外交之后, 我们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我们的外交道路虽然会有许多坎坷, 但发展始终是积极向上的, 前途始终是光明的, 前景也一定是美好的!

摘要:外交战略和理念的转变在国际外交中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我国在七十年代后在外交上实现了“两个转变”, 而其意义直接影响到改革开放后至今的一些外交战略和理念的变革。主要是改革开放初期的外交战略包括外交任务和外交政策, 和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至今面对国际上对中国快速发展而引起的一些论述的外交战略调整。

关键词:战略理念,改革开放,调整

参考文献

[1]楚树龙、金威:《中国外交战略和策略》, 北京时事出版社, 2008年版。[1]楚树龙、金威:《中国外交战略和策略》, 北京时事出版社, 2008年版。

外交理念 篇5

党的十八大之后,尤其是今年“两会”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外交领域的大手笔一处接着一处,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赞誉。这一处处大手笔,凝聚着我们党对中国外交新环境的科学判断,展示了我们党关于中国外交的一系列新理念、新布局,也昭示着中国外交更加恢宏的新未来。

环境是随着时间的转移而变迁的。环境具有继承性,同时也有变幻性。党的十八大开启了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的伟大进军,也开启了共创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更加幸福美好未来的崭新征程。可以说,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外交面临的内外环境呈现出一些新的特征,这些新的特征也必然对中国外交提出新的要求,从国内看,我国经济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民生活也在持续改善,随着我国经济的深入发展,各项事业必然得到新的发展,有如此良好的基础,我们一定能够爱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完成“两个百年”的奋斗目标,即在我们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族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的认识到,我们在发展的过程中所产生的种种问题。我们现在处在改革开放的“深水区”,进入了解决“发展的问题”和解决“发展过程的问题”同步推进的阶段。

从国际看,我国面临的国际环境更加复杂,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但是我们也要清醒的认识到,世界依然很不安宁,国际环境依旧动荡不安。

基于这样的国内国际环境,我们的外交也应该在站在历史的新的起点上。

一、中国外交的新理念

十八大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应环境变化和历史要求,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鲜明时代特征、既契合中国利益又符合世界发展利益、既具有中国特色又具有世界影响的外交新理念。撮其要者包括:

第一,关于“中国梦”。习近平同志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中国梦”的本质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是中国人的梦想,但随着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一系列外事活动,“中国梦”的世界含义、“中国梦”作为中国外交新理念的特色越来越凸显。正如习近平同志在非洲所讲的那样:“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离不开非洲,世界和非洲的繁荣稳定也需要中国。中非虽然远隔重洋,但我们的心是相通的。联结我们的不仅是深厚的传统友谊、密切的利益纽带,还有我们各自的梦想。13亿多中国人民正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10亿多非洲人民正致力于实现联合自强、发展振兴的非洲梦。中非人民要加强团结合作、加强相互支持和帮助,努力实现我们各自的梦想。我们还要同国际社会一道,推动实现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世界梦,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也正如习近平主席明确告诉美国总统奥巴马的那样:“中国将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努力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中国梦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梦,与包括美国梦在内的世界各国人民的美好梦想相通”。

第二,关于中国对外交往的旗帜。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中国将继续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坚定不移地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还提出,我们主张,在国际关系中弘扬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精神,共同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成为中国对外交往的旗帜。这面旗帜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合作共赢”的理念。合作共赢是国与国之间更好的、更和谐的共处方式,追求的是一种1+1 >2的和谐发展,既利人,又利己;既合作,又竞争;既相互促进,又相互激励;既不是逃避现实,也不是拒绝竞争,是以理性的态度追求共同利益的最大化。

第三,关于新型大国关系。在国际关系中,大国关系是国际局势的导向性因素,也是国际格局的重要塑造性,因素。随着中国的发展壮大,中国的大国政策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最近两年来,中国倡导的新型大国关系成了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短短的时间,新型大国关系从理念变成了推动现实的巨大力量,凝聚着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世界局势的科学判断、对国际关系发展历程和中国外交实践的科学总结。这一理念最突出的特点就是针对性强。第一,针对的是国强必霸、崛起必战的传统逻辑与思维;第二,针对的是意识形态偏见和零和游戏为代表的冷战思维;第三,针对的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世界各国、包括大国之间利益交融的现实;第四,针对的是中美之间共生共存、既竞争又合作的复杂关系;第五,针对的是世界各国对中美关系未来的期许与担忧。针对这五个方面,新型大国关系理念作出了响亮的回答:中国要走自己的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的国家利益和社会主义制度,决定了中国无意称霸,更无意争霸;中美之间的共同利益远大于双方之间的分歧和矛盾;中美关系的本质特征,不是“你输我赢”的零和关系,而是互利共赢的关系;中美两国合作好了,就可以做世界稳定的压舱石、世界和平的助推器。

中国倡导的新型大国关系始于中美关系,但远不止于中美关系。新型大国关系理念将成为引领中国发展未来与世界备大国关系的指针,也将成为中国对世界和平发展做出的重要贡献。

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外交新理念远远不止上述三点,“命运共同体”等新的理念同样引起国际舆论的广泛关注。中国外交的新理念必将催生中国外交的新面貌,推展中国外交的新局面。

二、中国外交的新布局

新的历史起点呼唤新的外交布局,新的外交布局必然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

第一,全方位。领导人的外交活动最能体现一国外交的宏观布局。最近一段时间,习近平主席的两次出访、李克强总理的一次出访和中国举办的国际活动、接待的外国领导人已经充分展现了中国外交的全方位布局特色。中国领导人的出访国有大国强国、也有小国穷国,有近在咫尺的邻国,也有远隔万里的非洲、拉美国家。中国主办了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习近平主席也出席了在南非召开的“金砖国家”峰会。中国领导人出访的地区有国际热点地区,接待的外国领导人也有热点国家的领导人。中国领导人外交活动的每一个“点”都是有考究、有思量的,这些点串起来,就是中国外交的恢宏布局。兼顾了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兼顾了周边国家、相同或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兼顾了双边合作与多边舞台,也兼顾了公共外交与热点问题。

第二,宽领域。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外交活动涉及政治、经济、军事、人文等各个领域。首脑外交既谈政治,也谈经济,既推动经贸合作,也推动人文交流,同样也会探讨人类共同挑战的应对之方和国际地区热点问题的解决之道。习近平主席第一次出访是到俄罗斯和非洲。在俄罗斯,双方共签订32项合作文件,数额大,期限长,被称为“世纪合同”。仅能源领域的合作就涵盖油气、核能、电力、煤炭、新能源等多个行业,贯通上下游各领域产业。双方还就两国地方合作形成重要共识,开辟了中俄互利合作的新领域。习主席和普京总统共同出席俄罗斯中国旅游年开幕式。双方商定明后年互办青年友好交流年,大幅增加互派留学生名额。习近平主席访非期间共签署了40多个合作文件,包含一批有利于非洲国计民生的大项目。习主席还宣布了一系列支持非洲的措施,包括加强对非援助、投融资合作、职业人才培训等。在非洲,习主席还出席了我国援非医疗、文教等项目的启用仪式,鼓励中资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造福当地人民。2013年6月8日,习近平主席同美国总统奥巴马举行中美元首第二场会晤。两国元首介绍了各自国内经济形势和经济政策,并就中美经济关系深入交换意见。这既是中美两国的相互交底,也是两国元首之间的一种治国理政经验交流。这在中国与其他大国元首之间的交流中并不多见。

第三,多形式。多形式、甚至不拘泥于形式的外交活动往往能达到更好的效果。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外交事务成竹在胸、驾轻就熟,仅仅几个月时间,就通过多种外交形式,谱写了外交的开篇之作。首脑外交是重中之重。今年“两会”以后,习近平主席作为国家元首、李克强总理作为政府首脑,他们的出访带动了世界的“中国风”。短短80多天的时间,中国高层领导人已同世界上50多个国家领导人在双边和多边场合会面。特使外交承担重要使命。刘延东同志作为中国领导人的特别代表于今年2月赴韩国,出席了韩国新任总统朴槿惠就职仪式。今年5月,中国接待了朝鲜领导人金正恩的特使,在朝核问题山重水复的时刻,给维护半岛和平稳定带来了新的转机。“庄园外交”是近来国际媒体热炒的一个话题。6月7日至8日,习近平主席同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安纳伯格庄园举行会晤。中美两国元首围绕共同努力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主题,就双边关系及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坦诚深入交换意见,达成了一系列重要共识,取得了重要积极成果。

外交理念 篇6

(一)保守主义在美国的源起与发展

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张立平副研究员梳理了保守主义作为一种运动在美国从思想运动到社会运动再到政治运动的发展历程,认为它对美国社会政治的影响从边缘走向中心,并发展到与自由主义思潮相并立。南开大学张睿壮教授则阐述了美国的保守主义传统和当代美国保守主义的发展。

在讨论中,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沈丁立教授从词源上探讨了保守主义的含义,conservatism的词根conserve是保留、保存的意思,故conservatism也许可以用中文表达为"守成主义"。北京大学贾庆国教授指出,美国有没有保守主义,这在美国知识界曾有不同看法。路易*哈茨在其代表作《美国的自由主义传统》中认为美国没有保守主义,但曾任美国政治学会会长的康奈尔大学教授西奥多*洛伊认为有,两人可能都对,关键问题在于对"保守主义"的理解。在哈茨看来,保守主义指的是要守住等级秩序和欧洲为中心的世界秩序,因此欧洲意义上的保守主义在美国不存在,也没有市场。但洛伊的参照系是美国。在美国,保守主义所要保守的与欧洲完全不一样。19世纪美国一度容忍了南方的奴隶制。美国内战后,自由主义兴起,奴隶制被废除,原先要保守的东西不复存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建立了社会福利制度。自由派和保守派在这一方面的争论不在于是否应废除社会福利制度,而在于如何改进这一制度。由于这种"与时俱进",现在的美国保守主义,绝非欧洲的保守主义,也不是美国以前的保守主义,它具有了新的内涵。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任晓研究员强调,讨论保守主义问题应十分注意"语境",同样的"保守主义"一语,在欧洲与在美国其涵义和指谓相差很大。这次会议要讨论的是美国的保守主义。在对自由市场的信念方面,美国保守主义是与欧洲的古典自由主义,而不是欧洲的保守主义相通的。上海社会科学院黄仁伟研究员认为,激进主义(radicalism)和保守主义(conservatism)在美国一直有,但后者占主流,是主要的传统。其总的特征是维护现状,维护美国的价值观。他还把美国保守派的共性概括为四点,即反共、维护美国社会中最有势力的集团、想尽办法把他们所反对的人妖魔化、在精神背后有物质力量的支持。 香港大学胡伟星博士提出,美国的自由主义和保守主义都有一个西方自由主义的基础,自文艺复兴以来的思想主流是它们的共同基础。此外,必须把保守主义放到一个相对的环境里,才能使之得到较好的解答。也就是说,一定要在跟自由主义的对比中、在特定的范畴中去定义保守主义。保守主义和保守派应适当区分,保守主义是一种思潮、思想,保守派是一部分人,两者有重合,但未必完全一样。美国保守主义有精神上的内涵,但它是行动导向的(action-oriented),非常实用和可操作的。

保守主义的对立面是什么?保守主义是否是跟激进主义相对?张立平副研究员对此持保留态度。她认为, 事实上现在的美国保守主义非常激进。美国的保守主义在每个时期的内涵和影响都不一样,因此应当明确我们谈的是哪个时期的保守主义和保守派。南京大学蔡佳禾教授认为,在罗斯福新政之前,美国保守主义的诉求不那么强烈。新政以来,保守主义视自由主义为敌手,但它要挑战的并不是民主、自由的价值,而是新政以来的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在美国,保守主义和自由主义的划分不是学理的,而是政治的,是美国国内政治斗争的反映。有的与会学者认为,两者之间争论的余地并不大,不涉及很大的意识形态上的问题。也有学者补充道,但激烈的程度并未降低,如在堕胎与反堕胎、校内祈祷等问题上。与会者大多赞同的是,目前自由主义处于相对下降状态,而保守主义处于上升状态。新保守派在道德文化领域的咄咄逼人之势,较之老保守派有过之而无不及。

(二)保守主义与国内政治

在这一专题中,复旦大学洪涛副教授对"历史终结"论与新保守主义之间的思想联系进行了探讨,任晓研究员则以传统基金会为个案分析了美国保守主义运动的发展,复旦大学徐以骅教授研究了宗教新右翼及其对美国政治、外交的影响。三位学者发言的共同点是试图从精神和文化层面理解保守主义,认为只有把它与美国政治和政治学说相联系,才能更好地理解保守主义。

保守主义运动上升势头强劲,其背后的动力是什么?胡伟星博士提出,政治思潮的起伏与美国多元主义的政治体制有关。美国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有无数的观念、理念在相互碰撞。这些理念是如何传播,又是如何让人接受的?保守主义运动"制度化"的过程是怎么发生的?需要很好研究。美国保守主义有"活的"灵魂,它渗透到政党的党纲中。它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递进,但其基本的理念并没有变。执政者可以运用这种理念来吸引人们的价值认同,但理念与政策之间不能完全划等号。至于政策取向与宗教观念之间有无联系?如有,是什么样的联系?对此,徐以骅教授指出,美国文化有基督教的内涵,美国价值观主要来自于宗教,这还是主流的看法。宗教右翼在美国过去是防御性的,现在复兴以后,成为进攻性的了,其影响不可小视。

会议集中讨论了保守主义理念对美国外交政策的影响。胡伟星博士提出应考虑内政上的保守主义是怎么转化为外交政策方面的保守主义的。他认为,美国的保守主义是在同自由主义的辩论中发展起来的,其关键字眼是"国家利益",而且其对国家利益的解释非常狭窄,布什总统的国家安全顾问赖斯就是如此,且善于用"爱国主义"来包装。这与克林顿的谋士十分不同。蔡佳禾教授认为应注意保守主义在国际政治之中的基本价值观念是什么,恐怕就是西方文化,它不是主张多元的,而是倾向于一元论。美国外交中的保守主义还突出强调国家主权,美国的国家主权,决不允许别的力量对它产生约束。

有与会者提出,保守主义的理念经常是与共和党联系在一起的,但民主、共和两党都既有自由派又有保守派,应如何区分?自由主义和保守主义在美国国内政治中有很明显的分界,如大政府与小政府、堕胎与反堕胎、校内祈祷与反校内祈祷等。但在外交政策方面则不容易区别。蔡佳禾教授认为,两党之间大致上还是可以用自由主义和保守主义来区分的。从保守主义看美国外交,确实要比看美国国内政治难。有一个办法是先看内政,再看外交。贾庆国教授表示同意美国的自由主义和保守主义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特定的内涵,同别的国家或地区不一样。这方面的例子很多。美国保守主义思潮在外交上比较强调主权,主张搞单边,对联合国能用则用之,不能用就将其晾在一边。以武力为后盾不一定是保守主义的专利,但是对保守派来说,对外使用武力目的是为了安全;而对自由派来说,对外使用武力目的可能是为了人权。保守主义在实际操作中更倾向于单边主义,或有选择的国际主义;自由主义则更倾向于多边的途径。保守主义更加重视问题,尤其是高位政治问题;自由主义则更重视低位政治问题,包括非核心的国家利益。有的与会者更是认为,保守主义和单边主义之间是直通车的关系。

(三)保守主义与美国外交政策

保守主义和美国对外政策中的现实主义思想之间有否关系?是什么关系?与会者就此进行了热烈讨论。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陈东晓助理研究员提出,保守主义对人性的认识是悲观的,故以现实主义为外交指导原则。保守派内部有极端的和温和的之分,在外交政策主张上也反映出来,但其差异更多地是方式上和程度上的。要建立起保守主义和美国外交政策之间的联系,主要应通过案例研究的方法进行。南京大学任东来教授认为,美国外交政策根本的价值观始终没有变化,保守主义只是"影响"了美国外交,并没有改变美国外交政策的框架,它改变的是美国外交政策的取向(approach)。这一点得到了与会学者的认同。贾庆国教授则指出进攻性现实主义与保守主义有联系。以基辛格等为代表的经典现实主义对大国力量的限度看得比较清楚,新的大国崛起是挡不住的,应对之道便是承认之并制造新的势力均衡。而新的进攻性现实主义则不同,在它看来,历史上各大国在经济增长时期都奉行扩张主义,因此美国应主动出击,新的大国冒起来要将它摁下去,以保持美国的主导地位。同时,进攻性现实主义自视甚高,于是历史的经验好象不那么有用了,在海湾战争、科索沃和阿富汗得手的新的"历史经验"一次次使他们觉得自己是正确的,甚至连苏联共产主义也给打败了。因此,新的进攻性现实主义更具有主动性和进攻性,在外交上表现为霸气。这对小布什政府的外交和防务政策有相当的影响。

胡伟星博士的通过里根政府和小布什政府的比较,讨论了保守主义理念对美国外交政策的影响。在他看来,这些理念表现为:(1)个人自由,从中引申出反苏、反共和意识形态化。(2)强调国家的实力。(3)经济上维护自由贸易,维护资本主义经济制度。(4)坚定追求美国一己的国家利益,并常常以他国的利益为代价。(5)在国际事务中保持美国最大的行动自由,不受约束,推到极致便是单边主义。从政策层面看,它对国际机制具有强烈的不信任感,极其注重国家荣誉和美国的信誉,并用"爱国主义"旗号打击政敌。这与国际关系中的现实主义十分接近,但不能划等号。从美国对台政策及其国内环境看,美国亲台派与保守右翼十分相近,保守亲台势力的香火在共和党中一直延续至今。民主党左翼的自由派则从80年代初开始转向亲台,批评行政当局疏远台湾。故反华联盟的成分甚为复杂。他认为,里根政府的对台政策对小布什政府影响极为深刻。小布什政府在很大程度上沿袭了里根时期舒尔茨就任国务卿后的对台政策。他的结论是,保守主义理念对美国对台政策的影响是确实的。

上一篇:抗争形象下一篇:单元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