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论角度(精选10篇)
课程论角度 篇1
一、课程与课程论
1. 课程
进入课程领域, 人们首先要问的是“课程是什么”的问题。外语课程论的研究领域从本体论的层次来说, 就是研究外语课程的本身是什么。从哲学世界观上看, 本体论就是回答世界是什么的问题。本体论是整个哲学中最抽象的研究领域, 主要探索万事万物的起源、本原、本质及其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动力 (桑新民, 1993) 。“课程”一词为我国所固有。课, 指课业, 就是现在所说的教育内容;程, 有程度、程序、程限、进程的意思。课程就是指课业的进程 (陈侠, 1989) 。历史上, 对课程共同要素的实质性内涵, 如目标、内容等要素, 是什么、为什么之类问题的探讨, 由来已久。在陈侠 (1989) 的书中, 提到了比彻姆对“课程”一词的理解, 包括三个要素:一是指学校教育计划的范围和安排的书面文件;二是指学校课程是设置、实施和评价;三是指学科的领域。英、美教育书籍中用的课程一词是“curriculum”, 这个术语是十九世纪才开始使用的。对当代最有影响的关于课程实质性内涵的探讨, 还在于欧洲文艺复兴以来所形成的三大课程理论流派:早期以夸美纽斯、斯宾塞等人为代表, 后期以布鲁纳等人为代表的学科中心主义课程观;以卢梭、杜威等为代表的学生中心课程观;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社会批判主义课程观。上述种种流派, 无异都是课程理论, 且影响非同一般。课程的理论基础问题最近几年引起了人们的充分关注, 课程论也就成了研究的重点。
2. 课程论
课程思想源远流长, 但课程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还是20世纪以来的事情, 由此, 美国资深课程学者坦纳夫妇指出:“课程有一久远的过去, 但只有短暂的历史。”所谓课程论, 在《教育大辞典》解释为:“也称为‘课程学’, 是教育学的一门分支学科, 研究学校课程编订, 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的理论和实践。” (顾明远, 1990) 课程论作为教育学的一门分支学科, 其研究领域主要涉及学校课程设计、编制、实施和课程评价等的理论与实践。课程理论是人们关于课程问题的基本观点、思想。人们常常把美国学者博比特1918年的著作《课程》视为课程论作为独立学科正式诞生的标志。1981年出版的美国课程论学着比彻姆著的《课程理论》一书第四版, 明确提出“课程理论是教育学的下位理论”, 并且列举了行政管理理论、评定理论、课程理论、教学理论、评价理论作为教育学理论的下位理论 (陈侠, 1989) 。课程论的发展特别是现代课程论研究的深度与广度, 已经越来越明显地反映出教学论的不可包容性。另一方面, 课程论的研究对象、概念、相关理论及其研究方法已经确定或有突破性研究成果, 它从教学论中分离出来而成为相对独立的学科跻身于教育科学之列的条件已具备 (郝志军、高旭兰, 1996) 。这样的研究发现使得课程论的地位得到了显著提高, 有了质的飞跃, 从教育学理论下的一个分支成为了一门与其相当的独立的学科。在刘彦文 (2006) 看来, 课程论无非研究三个问题:教什么、为什么教和如何教的问题, 即涉及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 以及对此三者进行导引和反思的课程评价四个基本环节。如果用课程论的思想来指导英语教学, 那么英语教学就涉及到教英语的什么、为什么教英语和如何教英语。
二、开设英语课程的必要性
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 在英语课程中其工具性功能与人文特质, 有如血肉同构的生命体, 相互渗透和融注, 共同构成英语课程的基本要素。所以, 英语学习的过程不只是知识获得的过程, 也不是单传的语言技能训练的过程。英语课程既要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的训练, 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 也要善于挖掘和利用文本自身的文化资源, 加强对学生的文化熏陶, 注重对人性和生命的关怀。不过与此同时, 英语的工具性更是不可小视的, 学习一门语言, 必不可少的过程, 是学习对语言知识、技能的掌握和运用。
外语教育的目的已经不仅仅是使学生能说几句外国话、能做翻译, 而是为了使今后的公民能在多元文化的地球村中生存和发展做准备, 为了使他们更好地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知识创新做准备。学习英语不仅符合新世纪对人才素质的需要、符合信息时代的要求、符合多元化社会的需要, 而且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 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性格、高尚的品格和坚强的意志 (《英语课程标准》, 2002) 。所以英语课程的开设, 不仅指导了英语的教学, 实现了学校教育目标, 而且扩大了英语的人文性的影响。
三、结语
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综合国力的增强, 我们与世界的交流越来越频繁密切。这使得沟通时所必要的语言更显其重要性。目前, 英语仍然是最主要的交流语言, 因此, 英语课程的开设是必须和必要的。另外, 要活跃于国际社会, 就需要对世界文化的了解和把握。只有基于一定文化了解的沟通, 才能达到在国际社会的文化交融中游刃有余。
参考文献
[1]陈琳, 王蔷, 程晓棠.英语课程标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2]陈侠.课程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9.
从泰勒的课程理论角度看《学记》 篇2
关键词:泰勒理论;课程;学记
中图分类号:G64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1-0018-02
泰勒是课程论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他的课程理论总结在他的著作《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中,归结为四个最基本的内容:学校应努力达到什么教育目标?——课程目标确定的问题;提供怎样的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一教育目标?——课程内容的问题;如何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课程实施的问题;如何确定这些教育目标是否达到?——课程评价的问题。而《学记》,是我国也是世界历史上最早、最系统的论述教育教学理论的论文。它只有短短的一千二百多字,但是包含了丰富的课程方面的内容。本文试着从泰勒原理的四个问题来阐述《学记》中蕴含的课程思想。
一、《学记》中课程目标的确定
泰勒在《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一书中,第一个问题就提到课程目标的来源问题。他认为课程目标的确定来自五个方面:学生的需求即对学习者本身的研究,社会生活的需求即对当代校外生活的研究,学科发展的需求即学科专家对目标的建议,利用哲学选择目标,利用学习心理学选择目标,这已经成为课程论研究工作者的共识。他还规定了教育目标的表述方式,提出“真正的教育目标要使学生行为方式发生重大意义的变化”,“陈述教育目标的目的是要指明期望学生产生的各种变化”等。我们看《学记》中关于课程目标的确定,是受到当时特殊社会时期对教育目的需求的影响的。战国时期,新的封建所有制刚刚建立,这是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一个重大历史转变时期。在那个时期,关于教育作用的问题成为教育领域争论的中心问题之一。当时的诸子百家,特别是儒家、墨家、道家、法家,对教育作用的争论最为激烈。当时,道家主张取消文化教育,相反,儒家和墨家充分肯定了教育的作用。在《學记》中体现的课程目标主要来自两个方面:学生和社会的需求。当时的儒家要求培养的是“不器”的君子,达到能“化民成俗”、“建国君民”的社会目的。儒家提倡的教育的最高目标是培养君子,因为只有君子才能治理好国家,管理好百姓。而要作为君子,就要做到“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即君子要广泛地学习一切知识,并且用礼来约束自己;君子是好学的,能“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是能“乐学”的。《学记》中,对培养君子这个最高目标,是由一个个小目标来完成的,从能“离经辨志”、“敬业乐群”到“博习亲师”、“论学取友”,再到“知类通达”。“离经辨志”,能给经书断句,才能正确地读懂经书内容,学到要学的知识,从一开始就要明确的知道自己的志向,从小立志,方知人生方向。“敬业乐群”,热爱学业、乐学,而不是学的痛苦,这样才会一生“好学”,而能与同学友好相处,学会人际交往,才能有好的从业和从政的人文环境。“博习亲师”,能广泛的学习,而不是只学一种技艺,才能达到“不器”的君子境界,能亲敬自己的老师,懂得尊敬师长,有礼仪,这样的人是不会犯上作乱的。“论学取友”,和别人探讨学问,能够相互取长补短,“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看一个人选择的朋友,就能知道他是个什么样的人,所以要学会结交良友。“知类通达”,对所学的知识能做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活学活用。从《学记》中在对学生的这些阶段性培养目标的达成中,学生的言行都在慢慢的改变,“君子”也最终炼成了。也只有这样的君子,才能达到“化民易俗,近者说(通”悦“)服而远者怀之”的社会目的,以满足战国时期的特殊社会需要。
二、《学记》中包含的课程内容
“学校要提供怎样的学习经验才能实现这样的教育目标”呢?泰勒认为有助于达到教育目标的学习经验所必备的四个特征是:有助于培养思维技能的学习经验;有助于获得信息的学习经验;有助于形成社会态度的学习经验;有助于培养兴趣的学习经验。再看《学记》,对于要学习的课程内容,《学记》中明确提到:“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不学操缦,不能安弦;不学博依,不能安诗;不学杂服,不能安礼;不兴其艺,不能乐学。”这里提到了大学的课程,有正式的要上的课程,也有课后要学习的课程,相当于现在的必修课和选修课。要能“安弦”、“安诗”、“安礼”、“兴其艺”,所以《诗》、《书》、《礼》、《乐》都是要学习的。通过对《诗》、《书》、《礼》、《乐》等的学习,学生达成“离经辨志”、“敬业乐群”、“博习亲师”、“论学取友”,“知类通达”这些目标,获得知识技能、社会交往、学习兴趣、各类知识等学习经验,让学生在每个阶段都能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获得成功的满足感。不仅如此,政府对学校教育的重视,不仅能让学生感受到“尊师重道”的浓郁环境,还能让学生学到很多的学习经验。《学记》中提到:“大(太)学始教,皮弁祭菜,示敬道也”;“《宵(小)雅》肄三,官其始也”;“未卜谛不视学,游其志也”。每个学期开学的时候,为了显示出对学校教育的尊重,师生都要穿戴整齐;在《宵(小)雅》的演奏乐中,让学生体会到学习就是为官的开始;上级来学校检查,也要占卦问卜,谨慎慎重,对学生的志向进行激励。因此,《学记》中不仅提到当时的学校教育能提供给学生《诗》、《书》、《礼》、《乐》等显性课程,还通过开学典礼、上级来视察等活动,让学生学习到非学术性的知识和礼仪,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无意接受隐含于其中的经验,同时也给学生提供了很多的隐性课程。
三、《学记》中课程的实施
“怎样才能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泰勒提出组织学习经验时必须符合“连续性、顺序性和整合性”的主要准则,而学习经验的组织结构,在最高层次上,结构要素由具体的科目、广域课程、核心课程、未加分化的结构(类似杜威的活动课程)中的任何一种组成。中间层次上,各种可能的结构有:按顺序组织的学程;以学期或学年为单位的学程。最低的组织层次上,结构由小到大,即课、课题、单元。《学记》中对课程内容的实施,也是遵循连续性、顺序性和整合性的准则的。在学习经验组织结构的最高层次上的结构要素是由具体的科目《诗》、《书》、《礼》、《乐》等组成;在中间层次上,是以一学年为单位的学程,“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而在最低的组织层次上的结构,我们可以从《学记》中关于教学方法的原则中看出,它在课程的实施上,是由小到大、循序渐进的:“禁于未发”、“当其可”、“不陵节而施”、“相观而善”,能做到预防、及时、循序渐进、相互观摩。教学是达到课程目标的手段,课程的实施离不开教师和学生。《学记》中涉及到课程实施中的教师素质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甚至达到了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学记》中反映出对教师的素质有很严格的要求:“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要做一名合格的老师,要能掌握“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教学成功与失败的原因,是要知道“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通晓学习者学习失败的四种原因。除此,作为一个合格的教师还要“使人继其志”,在教学语言上做到“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只有在这样的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才能“论学”即主动参与、合作学习、相互探究,从而对所学内容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四、《学记》中的课程评价
泰勒将评价正式引入课程编制过程中,因此其课程编制理论被称为目标模式。在泰勒看来,评价就是检查课程的实际效果与预期的教育目标之间的差距。泰勒认为,评价有两个重要的方面:第一,它寓意评价必须评估学生的行为,因为教育所追求的正是这些行为的变化。第二,它寓意评价在任何时候都必须包括一种以上的评估,因为要了解变化是否已经发生,必须先在早期做出一次评估,再在后期做出几次评估,从而才有可能确定所发生的变化。根据以上思想,他建立了完整的评价程序:确定评价目标、确定评价情境、设计评价手段、利用评价结果。反观《学记》中对课程的评价,主要反映在对学生行为的评估方面,通过考察学生的学业来完成。《学记》中记载,当时是“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两年考察一次学生的学业完成情况。第一年考察学生“离经辨志”,评估学生能否做到给经书正确断句以及树立何种志向;第三年考察学生“敬业乐群”,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与同学能否融洽相处的能力;第五年考察学生“博习亲师”,评估学生学习的广度,是否亲近、尊重教师;第七年考察学生“论学取友”,评估学生与同学讨论所学的学问,看他所交的朋友;这些都达到了就算是小有成就了。到第九年考察学生“知类通达”,评估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能做到活学活用才算是大有成就。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学记》中对学生的评价,既有对“离经”、“博习”方面的知识掌握情况的评估,又有“论学”、“知类通达”方面对知识的运用的评估;既有“辨志”、“敬业”方面的志向和学习态度的评估,又有“乐群”、“亲师”、“取友”的人际关系的评估。
总之,从泰勒的课程理论关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四个角度来看,《学记》中关于课程的理论虽然还不够成熟,也不够完善,但是,我们不能抹灭《学记》中丰富的课程论思想和内容,也不能不承认它对课程方面的阐述在二千多年前的世界教育史上是无人能及的。
参考文献:
[1]饶玲.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4.
[2]Ralph W.Tyler.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M].罗康,张阅,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
[3]儒家经典.中国古典文学荟萃:论语[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9.
作者简介:黄春霞,亳州师专教师,云南师范大学在读研究生。
课程论角度 篇3
我国基础阶段的外语教育面临着各种挑战。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 人们追求利益最大化。外语教育不可避免受到其影响, 外语教育的纯工具性倾向尤为突出。许多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踏入工作岗位后发现, 自己辛苦学习的英语几乎没有实用性, 于是质疑十几年的基础英语教育的必要性。这种纯工具性倾向过分关注外语教育教学终极目标, 轻视过程评价, 显然不利于激发所有学习者的学习动机。本文从课程论入手, 阐述了课程的性质和目标, 讨论在基础教育阶段开设英语课的必要性。
二、课程的性质和目标
1.课程的性质
在当代课程文献中, 有各种关于课程的界说, 其中典型的有:课程既教学科目;课程既有计划的教学活动;课程既学习经验, 等等。事实上, 每一种课程定义都隐含着某种哲学假设和价值取向, 隐含着某种意识形态及对教育的某种理念, 从而标明这种课程最关注哪些方面。课程理论需要考虑到学科、学生、社会等因素及其相互关系, 由于人们关注课程问题的视角不同, 因而形成各种课程理论流派。其中, 影响较大的有:强调以学术为中心的学科课程理论;强调以社会问题为中心的改造主义课程理论;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人本主义课程理论。
2.课程的目标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由于人们对学生的身心发展的规律、社会需求的重点以及知识的性质和价值的看法存在差异, 对这三者之间的关系理解不同, 因而对课程目标的取向是不同的。多年来, 在课程编制中, 比较流行的三种课程目标的取向是行为目标, 展开性目标, 和表现性目标。
在许多文献里, 课程目标与行为目标几乎成了同义词, 这主要是由于泰勒 (R.W.Tyler)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1949) 一书的影响。泰勒强调每一个课程目标都应该包括“行为”和“内容”两个方面, 前者是指要求学生表现出来的行为, 后者是指这种行为所适用的领域, 这样就可以明确教育的职责。
展开性目的强调教师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进展情况提出相应的目标。它注重的是过程。表现性目标是指学生在从事某种活动后得到的结果。它关注的是学生在活动中表现出来某种程度上首创性的反应形式。
三、基础教育阶段英语教育的双重目的性——工具性、人文性
我国现行宪法规定:“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这是我国学校教育的目的。教育的目的是对受教育者的质量规格的总体要求, 是所有教育工作者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从某种意义上说, 所有教育的目的都要以课程为中介才能实现。事实上, 课程本身就可以被理解为是使学生达到教育目的的手段。
1.英语教育的工具性
基础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强调, 英语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为目标。学生通过学习外语, 不仅掌握一门国际通用语种可以为学习国外先进的文化科学知识和进行国际交往创造条件, 而且促进心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和综合人文素养的提高。由此可见, 在基础教育阶段, 英语教育的双重目的性:工具性和人文性。语言常被定义为交流思想的工具。然而, “语言是工具”这一隐喻只认识了语言的部分本质。人类在劳动中创造了语言, 也创造了人类自身。语言既然与人类相生相济, 它已不仅仅是一种工具, 它的属性是多面的。语言既是文化 (尤其是思想文化) 的载体, 又是文化的组成部分。
2.英语教育的人文性
DeCarvalho于1991年提出, 人文教育的任务就是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进步以及终身学习提供应有的基础。Huitt和谭家善也都认为, 它以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为终极目的, 以实现身体和心灵、知识和道德、立志和情感、智慧和能力等的和谐发展为特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02年提出, 人文教育的实施以价值加工为基础, 人文教育就是价值教育。
语言本身的人文性规定了人文教育的目标。因此, 在基础教育阶段开设英语课程是有必要的。英语教育的特点源于语言本身的特点。语言的基本属性不是其系统性, 也不是其功能性, 而是其人文性。潘文国认为语言是人类认知世界及进行表述的方式和过程。人类认知与表述始终伴随着情感、主观倾向、模糊以及各民族在各自的历史、文化、地理环境中所形成的独特的思维方式。因此, 语言是人文科学, 语言本身是一种文化现象。外语教育应该体现双重目的性, 在终极目的上体现其工具性,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体现出人文性。
四、基础英语教育阶段能力的培养
基础英语教育提出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教学目标。语言能力指一个人所掌握的语言知识和完成听、说、读、写、译等任务的能力。交际能力指语言能力、社会语言能力、语用能力、语篇能力和策略能力。英语的交际能力更多涉及的是科技教育层面, 尽管也包含人文教育的成分。基础教育阶段开设的英语课培养的各种能力为学生学习其他科目以及踏入社会做了铺垫。
五、结束语
从课程论的角度出发讨论了课程的性质, 即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人本主义课程理论在我国基础英语教育阶段得到了应用, 这种价值教育倾向, 使开展基础英语教育成为可能。课程目标的取向与教育目的, 基础英语教育目的有着密切的联系, 也展示了开展基础英语教育的必要性。
摘要:英语教育的纯工具性倾向, 导致学者对基础教育阶段开设英语课的必要性产生质疑。基础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强调, 英语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为目标;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本, 关注学生的情感, 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是英语新课程设计的基本理念之一。从课程论的角度出发, 阐述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论述英语教育的工具性和人文性, 指出在基础教育阶段开始英语课的必要性。
关键词:课程论,基础教育,人文教育
参考文献
[1]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和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版, 1996.
浅论电视新闻报道角度选择 篇4
关键词:电视新闻;角度选择;侧重点
作者简介:吕红枫(1969-),女,汉族,吉林梨树人,绥芬河广播电视台编辑,主要从事广播电视编辑研究。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18--01
新闻角度是新闻采写者在发现、挖掘和表现新闻事实时的着眼点和侧重点,构成事物的各个因素和各个侧面,都是新闻报道可以选择的角度。因此,对于同一新闻事件,由于新闻记者的年龄和阅历等不同,写出的新闻报道也不一样。所以,不同的角度得到的是不同的认识价值,角度选择的不同,产生的新闻宣传效果就不一样,新闻报道角度的选择,要打破常规,从新闻的本质看问题,从中选择新颖耐看的角度,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从百姓的角度去看新闻,选择他们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新闻媒体是党和政府的喉舌,在县级台的新闻报道中,领导和各部门的工作报道必不可少,但每天都说领导在干什么,各部门的成绩怎么样,这就成了学舌鹦鹉,不是新闻报道,而是将事件重新回放,既不是领导愿意看到的,也不是百姓想看的,甚至被人诟病假大空,长此以往,这样的新闻也就失去了阵地,也没有感染力,不会得到社会的认同。因此,我们可以变通新闻报道的角度,从领导和各部门的工作出发,找到其中人民群众企盼、关心和呼吁,从百姓最想知道的方面去提炼主题,就能吸引观众,起到良好的宣传效果。
比如在绥芬河市的日常新闻报道中,自牡绥电气化铁路开工建设以来,因其所处的绥芬河口岸是黑龙江省对俄重要的贸易口岸,是黑龙江陆海丝绸之路建设上的重要节点,也是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以来,积极响应号召,加强铁路基础设施建设的典型,而备受各级领导的关注,那么怎样做好这样的新闻,是千篇一律地重复各个施工阶段的工作进展,还是挖掘新闻人物,从重要节点事件入手,选择好的新闻报道角度,吸引观众的注意,显然后者更能抓住观众的眼球,因此绥芬河电视台在《绥芬河新闻》节目中,总是从牡绥电气化铁路改造项目中,挖掘新闻事件的主角,并前后跟踪一对八零后小夫妻,在这条铁路上付出的努力与艰辛,从而带出这条铁路的工作进展,这样平民化的视角,更容易引起百姓的共鸣,也更愿意看到这样的新闻事件,所以,这样的新闻报道角度的选择,才是成功的。
其次,新闻报道角度选择要紧扣新闻的价值,从最能提示事物本质方面去选择报道角度。事物是复杂的,同一事物有不同的侧面,而同一新闻也有不同的价值,要从多角度中去比较主题,选择最有新闻价值的主题进行报道。另外,现象和本质是提示事物外部表现和内在要素之间相互关系的一对范畴,也反映了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深度和认识过程。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表现形态,是人们的感官能直接感知的。事物的本质通过现象从不同的方面表现出来。透过现象看本质,为我们选取新闻报道角度,提供了一个科学的认识方法。当我们发现和掌握了某一新闻事实后,从最能提示事物本质的角度去立意,写出的新闻才有深度,有思想性。
例如在对弃管楼的报道中,这是广大群众切实关心的一个新闻,这就是其新闻价值所在,那么我们在对弃管楼的报道中,不仅要将当前弃管楼的现象和危害报道出来,以其中的一户居民或者一栋楼的居民,对弃管楼的认所受到的影响为切入点,进行报道,更要挖掘弃管楼产生的根本原因,各相关部门应采取的措施,以及今后如何防止弃管楼的出现,让百姓安居乐业,这才是从弃管楼产生的本质角度去报道,才能赢得受众的认可。
再次,要创新思维,从工作所需去选择报道角度。以超常规的眼光,从特异的角度观察思考问题,提出与众不同且又能经得起检验的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大量的新闻实践告诉我们,不加选择千篇一律地报道一个新闻事件,往往会取得相反的效果,很难给受众留下好印象,对于新闻记者来说,创新思维至关重要,报道者有了创新思维,就能从新的角度发掘新闻价值,使受众看到新的报道形式、报道内容,产生新鲜感,能够进一步吸引受众观看。
总之,好的新闻报道角度选择,会使同一个新闻产生不同的宣传效果,新闻报道所选的角度必须做到立意新、题材新、表现手法新,只有这样才能够写作出好的新闻作品,从而增强新闻报道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每一个电视新闻记者在接到新闻采访时,最好能将这个新闻价值最大化的进行挖掘,摆在观众面前一道不一样的新闻事件大餐,这样才能取得最佳的宣传效果,让人铭记于心。
参考文献:
[1]《新闻报道与写作》
论新闻角度的选择 篇5
选好角度, 使新闻主题体现时代性
体现时代意义和特征, 高扬时代主旋律, 是新闻报道的内在使命。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 都有着不同的时代特征和价值观念。选取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新闻报道角度, 能够主导社会舆论, 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 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进入21世纪以来, 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发生了巨大变化, 从和谐小康社会的构建到科学发展观的提出, 从注重和谐到以人为本、关注民生, 这些无不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能够使新闻作品打上鲜明的时代烙印, 就会使新闻传播范围更广, 影响更大, 也更有生命力。
笔者在《中国平煤神马报》 (原《平顶山矿工报》工作, 平时接触到煤矿上许多重大的科技研发项目。2007年, 笔者了解到, 平煤四矿与科研部门合作, 通过引进和研发, 研制出一台热-电-乙二醇降温系统, 用于煤矿井下采掘工作面降温, 以改善井下作业环境, 减轻职工的劳动强度。需要说明的是, 这套制冷降温系统在技术上有许多亮点或者说是“卖点”, 其技术之先进、系统之复杂、设备之庞大, 填补了多项同类产品国内外的空白, 被专家称之为“世界第一空调”。按常见的报道角度, 比较多的是选取“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主题, 大篇幅渲染技术如何先进、填补了某某空白, 最后如何促进煤炭产量提高, 云云。这样的报道角度, 尽管是合理的, 但给人的感觉比较陈旧, 缺乏时代性。笔者通过下井采访、体验, 在掌握了大量第一手素材以后, 在确立主题时, 不拘泥于过去的常规“套路”, 而是以当年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到的以人为本、关注民生为主题。理由是任何一项先进的技术、一项发明, 都不是为了创造而创造, 而最终都是用来为人类造福的。基于此, 笔者以《世界第一空调:造福井下职工》为题, 写了一篇消息, 并很快在一版头条刊登, 并最终获河南省好新闻一等奖。
选好角度, 使材料搜集具有典型性
选什么样的角度, 需要什么样的素材来表现和支撑。选取新颖、典型、有特点的报道角度, 其素材搜集必须是相应和同步的。那些与表现角度无关的素材必须学会放弃。
一个重大新闻事件, 因为角度选择不同, 所要搜集的素材也会大不一样。从这个意义上说, 选好角度, 就是一种素材取舍。角度选好了, 紧紧围绕报道角度, 有选择地搜集素材, 与报道角度有关的使用, 无关的果断放弃。这样, 选择的角度就有了强有力的支撑和表现载体。2001年, 笔者在跑基建口的时候, 遇到这样一个人:他叫仝洪昌, 时任建井一处副处长, 大学矿建专业毕业, 年轻有为。他在对外承包工程时结识了北京金诚信公司的老板, 老板对他的才干非常赏识, 就以年薪十万重金许诺, 想把他从平煤集团挖走。当时, 由于基建行业不景气, 他的工资并不高, 可面对金钱的诱惑他却没有动心。笔者听说以后, 就想写一篇人物通讯。于是找到他采访, 搜集到大量的关于他如何从一个技术人员干起, 并如何钻研业务、加强管理、吃苦耐劳等方面的素材, 当然也包括他如何在金钱面前不动心的细节。面对繁杂的素材, 经过提炼, 笔者选择了《责任更比金钱重》这个报道主题。因为采访时, 主人翁说到“是企业培养了我, 我有责任、有义务为企业效力尽职, 把工程干好, 让工人都有饭吃、有钱挣”。选择这样的报道角度, 既新颖独到, 又暗合了构建和谐小康社会的深刻时代背景。角度选择以后, 笔者把与“责任”无关的素材果断放弃, 紧紧围绕角度选择了他如何体现“责任”, 如他拒绝金诚信老板的一些对话细节、为了把工程干好尽职尽责的典型事例, 等等, 着力去支撑和表现主人翁对企业、对职工、对社会的责任感。经过素材取舍以后, 《责任更比金钱重》这篇只有2000字左右的通讯, 虽然篇幅不长, 但角度新颖、主题深刻、素材集中, 后来获平顶山市好新闻一等奖。
选好角度, 使新闻价值具有显著性
一篇新闻稿件有没有显著性, 一定程度上是说稿件写得有无新意和特色, 即是否抓住了新闻内在的闪光点。稿件的显著性, 是靠好的角度来体现, 不是大而全、空而泛。因此, 要使新闻有显著性, 必须选一个好角度。角度选择好了, 新闻就更有分量、价值就更显著。
俗话说, 文似观山不喜平。角度选择是否恰当, 决定着新闻的显著性。恰当、合理的新闻角度, 会使平庸的事件变得新鲜, 肤浅的内容变得深刻。从人们的心理特点来说, 一般喜欢变化。一种观点、一种形式, 第一次出现, 往往能引起人们的关注和兴趣。倘若经常重复出现, 人们就会渐渐失去兴趣。在人们的这种认识习惯条件下, 要把一件新闻事实写出显著性的确很难。那么究竟怎样才能把一件看似普通的新闻事实写出新意和特色呢?这还是一个角度问题。“活鱼不活”, 原因是多方面的,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关键还是对新闻角度选择的忽略。一般来说, 角度优劣直接关系到新闻稿件有无深度。2008年, 笔者在平煤七星公司了解到, 该公司一采煤队班长白国周20年安全生产如一日, 不“三违”, 而且还带领班组实现了安全生产。这件事, 其实在平煤已经“不新鲜”。因为在他之前, 报纸上多次报道过一矿“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吴如的先进事迹, 他甚至比白国周安全生产的周期还要长。那么怎么报道白国周的事迹呢?笔者在角度上动了脑筋:吴如是靠奉献精神实现安全生产, 而白国周是靠“安全就是幸福”的理念实现的安全生产。这个角度, 在以人为本、和谐社会这个大背景下, 有它的独到之处, 也有深度有新意。所以, 角度选好以后, 笔者重点写他的理念, 写他的思想, 写他在这种思想支配下取得的安全生产成绩, 以及实现安全生产以后给他本人及家属和全班的人带来的幸福, 使作品有了显著性, 并很快被报社头版头条采用。
新课程下小学数学角度思考 篇6
在新课程下的小学数学,丢弃了以往许多死板、无趣、甚至是“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取而代之的是一些新鲜生动的例子以及和谐开放的教育方法。新课程的新理念、新要求和新方法也真正地让数学走出课堂,走进了生活。让师生关系更加融洽,也让小学教育走进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二、让数学真正实现走出课堂,走进生活
许多人认为,数学对于我们的日常生活来说是抽象的,甚至是多余的。这无疑是对数学的一大误区。这个误区的产生和形成是和我们偏颇的教育方式息息相关的。在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针对这一内容提出了许多新的理念和方式,在课堂方面,就要求老师们要多多与实际相联系,尽量举一些学生们能接触到的例子。我们以学习“百分数的应用”这一课时为例:老师在教授这一内容时可以向学生提出如下问题:“把一万元存入银行并且假设银行不收取利息税,下面有两种储蓄方法,请问哪种方法可以获取更多的利益:(1)先存一年,年利率为4.14%,一年期满将钱取出再存第二年;(2)存两年期,利率为4.68%。”诸如此类具有生活性的问题不仅使学生有效地吸收了课堂知识,还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将所学知识运用于现实生活中。这样既增强了学生的知识,又可以锻炼学生的生活能力。
三、使数学走进生活,让学生参与到数学中来
小学生正处在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的阶段,所以教师要充分抓住学生的这种心理特点。把抽象、枯燥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有趣、引人入胜,让数学能够吸引学生,让孩子们发自内心的爱数学,并且能在生活中主动地运用数学,让数学知识大众化。关于课堂教学方面,教师也要尽量举出一些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的例子,要充分调动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让他们主动地、自愿地参与到我们的教学活动中来,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例如:在教《比高矮》这部分内容时,我是这样导入的:老师在上课出数学题时故意写在黑板的最上方,然后问有哪个同学愿意上来解答。上来的同学由于个子小够不到题,于是老师又让班里最高的同学上来写,这名同学很轻松地就够到了。做完题后,老师微笑地问:“同学们,为什么第一个上来的同学够不到题而第二个同学却能很轻松地够到呢?”同学们略加思考后都争先恐后地回答到:“因为第一个同学的个子比第二个同学的矮。”老师听完同学们的回答后又叫刚才的两个同学上来重新比个子,同学们看后都知道了结果,比高矮的知识大家都掌握了。
四、提高学习的趣味性,以学生的视角导入教学
打开新课改后的数学教材,我们首先看到的不是深奥复杂的数学表达式,也不是枯燥无味的几何图形,取而代之的是形态可爱、憨态可掬的卡通形象和一个个充满童话色彩的小故事。并且在教学中,我也经常举类似于童话故事的例子。我们以学习“圆的认识”这一课时为例,为了曾强学习的趣味性,教师可以假定如下情景:“森林又要举行运动会了,这次比赛跑可以借助车子,小动物们做了各种形状的车轮来进行比赛,有方形的,有三角形的,有长方形的,有圆形的……最后乘坐圆形车轮车子的动物获胜。”然后向学生展示各种形状的车轮,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只有圆形的车轮跑得最快。这一疑问立即得到了学生们好奇的反映,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获得了新知。与此同时,学生们以游戏的方式理解了对于他们来说深奥的数学内容,并且我相信,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学生们都不会忘记。
五、打破固有的作业方式,减少学生对作业的抵触情绪
对于一名小学生而言,作业是学习生活的一部分。所以作业不应只是枯燥机械的抄写,也不应该是千篇一律的习题,作业应该成为老师和学生课后沟通的手段,成为课堂的延续。例如,在学完“常见的几何图形”这一课后,我们可以布置几道这样的作业,让学生在课后完成:(1)找找看教室中的什么物体是长方形的?(2)找找看家里的哪些物体是正方形的?(3)观察留意生活中哪些东西是圆形的?并在完成作业后和同学交流一下感想。学生们通过自由组合成立了若干小组,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了实践调查。通过他们亲自动手动脑地观察研究,不仅能让他们更好地吸收本节课的知识,还可以感受到我们周围的生活环境,了解熟悉我们的生活状态。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把数学知识的培养与活动相结合,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愿学、乐学,个性得到了充分发展。
六、师生相互尊重,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
以前我们的师生关系大多是刻板的,要求同学们一定要在课堂上安静地听老师讲课,这样做的后果往往是阻碍了老师和学生的及时交流。老师在教学中不能及时地得到同学们的反馈,不知道学生们在哪些方面学的好,哪些知识点掌握的不牢靠。而学生们呢,在听课的过程中遇到不懂的问题不能及时地问老师得到解答,结果越积越多,导致整节课听不懂或是整章的内容学不会。然而在新课改后的课堂上,教师和学生能充分地互动起来,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不仅如此,师生的关系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在新课改的标准下,老师不仅要教授学生知识,还要充分尊重学生,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心,要鼓励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要学会质疑,甚至是质疑老师也可以。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研究,让他们在自主学习中发现知识、掌握知识、运用知识,成为自主学习的主人。
七、结语
总之,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中国的教育之路也将发生巨大变化。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弱则国弱,身为老师的我们,有义务和责任培养好我们的少年。在未来的十年、二十年甚至是三十年,我们有理由相信,教改的进程将一路向前。作为老师的我们,也将一如既往地以饱满的热情和坚定的信念推动教改的步伐,浇灌好祖国的花朵。
摘要:新课程标准下的小学数学,更加体现了数学的生活性、发展性和基础性。这也给作为小学老师的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怎样能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在生活中用到数学;打破以往刻板的师生关系,构建和谐融洽的师生氛围等都成为了我们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本文将从一个小学数学老师的角度来全面地思考小学数学新的变化。
关键词:生活性,和谐关系,新课改
参考文献
[1]吕高峰,刘利平.新课改之亮点———研究性课程与学习[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01):97-100.
从泰勒的课程理论角度看《学记》 篇7
一、《学记》中课程目标的确定
泰勒在《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一书中,第一个问题就提到课程目标的来源问题。他认为课程目标的确定来自五个方面:学生的需求即对学习者本身的研究,社会生活的需求即对当代校外生活的研究,学科发展的需求即学科专家对目标的建议,利用哲学选择目标,利用学习心理学选择目标,这已经成为课程论研究工作者的共识。他还规定了教育目标的表述方式,提出“真正的教育目标要使学生行为方式发生重大意义的变化”,“陈述教育目标的目的是要指明期望学生产生的各种变化”等。我们看《学记》中关于课程目标的确定,是受到当时特殊社会时期对教育目的需求的影响的。战国时期,新的封建所有制刚刚建立,这是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一个重大历史转变时期。在那个时期,关于教育作用的问题成为教育领域争论的中心问题之一。当时的诸子百家,特别是儒家、墨家、道家、法家,对教育作用的争论最为激烈。当时,道家主张取消文化教育,相反,儒家和墨家充分肯定了教育的作用。在《学记》中体现的课程目标主要来自两个方面:学生和社会的需求。当时的儒家要求培养的是“不器”的君子,达到能“化民成俗”、“建国君民”的社会目的。儒家提倡的教育的最高目标是培养君子,因为只有君子才能治理好国家,管理好百姓。而要作为君子,就要做到“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即君子要广泛地学习一切知识,并且用礼来约束自己;君子是好学的,能“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是能“乐学”的。《学记》中,对培养君子这个最高目标,是由一个个小目标来完成的,从能“离经辨志”、“敬业乐群”到“博习亲师”、“论学取友”,再到“知类通达”。“离经辨志”,能给经书断句,才能正确地读懂经书内容,学到要学的知识,从一开始就要明确的知道自己的志向,从小立志,方知人生方向。“敬业乐群”,热爱学业、乐学,而不是学的痛苦,这样才会一生“好学”,而能与同学友好相处,学会人际交往,才能有好的从业和从政的人文环境。“博习亲师”,能广泛的学习,而不是只学一种技艺,才能达到“不器”的君子境界,能亲敬自己的老师,懂得尊敬师长,有礼仪,这样的人是不会犯上作乱的。“论学取友”,和别人探讨学问,能够相互取长补短,“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看一个人选择的朋友,就能知道他是个什么样的人,所以要学会结交良友。“知类通达”,对所学的知识能做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活学活用。从《学记》中在对学生的这些阶段性培养目标的达成中,学生的言行都在慢慢的改变,“君子”也最终炼成了。也只有这样的君子,才能达到“化民易俗,近者说(通”悦“)服而远者怀之”的社会目的,以满足战国时期的特殊社会需要。
二、《学记》中包含的课程内容
“学校要提供怎样的学习经验才能实现这样的教育目标”呢?泰勒认为有助于达到教育目标的学习经验所必备的四个特征是:有助于培养思维技能的学习经验;有助于获得信息的学习经验;有助于形成社会态度的学习经验;有助于培养兴趣的学习经验。再看《学记》,对于要学习的课程内容,《学记》中明确提到:“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不学操缦,不能安弦;不学博依,不能安诗;不学杂服,不能安礼;不兴其艺,不能乐学。”这里提到了大学的课程,有正式的要上的课程,也有课后要学习的课程,相当于现在的必修课和选修课。要能“安弦”、“安诗”、“安礼”、“兴其艺”,所以《诗》、《书》、《礼》、《乐》都是要学习的。通过对《诗》、《书》、《礼》、《乐》等的学习,学生达成“离经辨志”、“敬业乐群”、“博习亲师”、“论学取友”,“知类通达”这些目标,获得知识技能、社会交往、学习兴趣、各类知识等学习经验,让学生在每个阶段都能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获得成功的满足感。不仅如此,政府对学校教育的重视,不仅能让学生感受到“尊师重道”的浓郁环境,还能让学生学到很多的学习经验。《学记》中提到:“大(太)学始教,皮弁祭菜,示敬道也”;“《宵(小)雅》肄三,官其始也”;“未卜谛不视学,游其志也”。每个学期开学的时候,为了显示出对学校教育的尊重,师生都要穿戴整齐;在《宵(小)雅》的演奏乐中,让学生体会到学习就是为官的开始;上级来学校检查,也要占卦问卜,谨慎慎重,对学生的志向进行激励。因此,《学记》中不仅提到当时的学校教育能提供给学生《诗》、《书》、《礼》、《乐》等显性课程,还通过开学典礼、上级来视察等活动,让学生学习到非学术性的知识和礼仪,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无意接受隐含于其中的经验,同时也给学生提供了很多的隐性课程。
三、《学记》中课程的实施
“怎样才能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泰勒提出组织学习经验时必须符合“连续性、顺序性和整合性”的主要准则,而学习经验的组织结构,在最高层次上,结构要素由具体的科目、广域课程、核心课程、未加分化的结构(类似杜威的活动课程)中的任何一种组成。中间层次上,各种可能的结构有:按顺序组织的学程;以学期或学年为单位的学程。最低的组织层次上,结构由小到大,即课、课题、单元。《学记》中对课程内容的实施,也是遵循连续性、顺序性和整合性的准则的。在学习经验组织结构的最高层次上的结构要素是由具体的科目《诗》、《书》、《礼》、《乐》等组成;在中间层次上,是以一学年为单位的学程,“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而在最低的组织层次上的结构,我们可以从《学记》中关于教学方法的原则中看出,它在课程的实施上,是由小到大、循序渐进的:“禁于未发”、“当其可”、“不陵节而施”、“相观而善”,能做到预防、及时、循序渐进、相互观摩。教学是达到课程目标的手段,课程的实施离不开教师和学生。《学记》中涉及到课程实施中的教师素质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甚至达到了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学记》中反映出对教师的素质有很严格的要求:“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要做一名合格的老师,要能掌握“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教学成功与失败的原因,是要知道“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通晓学习者学习失败的四种原因。除此,作为一个合格的教师还要“使人继其志”,在教学语言上做到“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只有在这样的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才能“论学”即主动参与、合作学习、相互探究,从而对所学内容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四、《学记》中的课程评价
泰勒将评价正式引入课程编制过程中,因此其课程编制理论被称为目标模式。在泰勒看来,评价就是检查课程的实际效果与预期的教育目标之间的差距。泰勒认为,评价有两个重要的方面:第一,它寓意评价必须评估学生的行为,因为教育所追求的正是这些行为的变化。第二,它寓意评价在任何时候都必须包括一种以上的评估,因为要了解变化是否已经发生,必须先在早期做出一次评估,再在后期做出几次评估,从而才有可能确定所发生的变化。根据以上思想,他建立了完整的评价程序:确定评价目标、确定评价情境、设计评价手段、利用评价结果。反观《学记》中对课程的评价,主要反映在对学生行为的评估方面,通过考察学生的学业来完成。《学记》中记载,当时是“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两年考察一次学生的学业完成情况。第一年考察学生“离经辨志”,评估学生能否做到给经书正确断句以及树立何种志向;第三年考察学生“敬业乐群”,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与同学能否融洽相处的能力;第五年考察学生“博习亲师”,评估学生学习的广度,是否亲近、尊重教师;第七年考察学生“论学取友”,评估学生与同学讨论所学的学问,看他所交的朋友;这些都达到了就算是小有成就了。到第九年考察学生“知类通达”,评估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能做到活学活用才算是大有成就。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学记》中对学生的评价,既有对“离经”、“博习”方面的知识掌握情况的评估,又有“论学”、“知类通达”方面对知识的运用的评估;既有“辨志”、“敬业”方面的志向和学习态度的评估,又有“乐群”、“亲师”、“取友”的人际关系的评估。
总之,从泰勒的课程理论关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四个角度来看,《学记》中关于课程的理论虽然还不够成熟,也不够完善,但是,我们不能抹灭《学记》中丰富的课程论思想和内容,也不能不承认它对课程方面的阐述在二千多年前的世界教育史上是无人能及的。
摘要:本文主要是用文献法和对比法, 从泰勒课程理论对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四个角度, 对《学记》中蕴含的课程理论进行分析和比较, 从中可以看出《学记》和泰勒的课程理论有着很多的共同之处。
关键词:泰勒理论,课程,学记
参考文献
[1]饶玲.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2004.
[2]Ralph W.Tyler.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M].罗康, 张阅, 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8.
课程论角度 篇8
季浏教授说:“体育课程改革是一个不断迈向理想的过程”, 那这个“理想”是什么样的状态?当理想成为现实的时候, 我们的体育教学又会是一个什么样子?本文尝试从学生学习的角度, 结合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与当下的一些现状, 对理想的体育课程的可能状态进行憧憬。也许有人 (也许是很多人) 会说, 这种憧憬说得好听是理想, 极端一些就是一个梦, 一个学校体育的乌托邦。乌托邦有可能只是一个梦, 一个理想, 但是笔者认为只要我们不停下追求的脚步, 梦就有可能会成为现实, 理想也有可能会成为现实。
一、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坚实的
这是理想中的体育课最最关键的标志, 如果这一点做不到, 那下面所提出的几点都是不成立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在20字工作方针中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明确提出“以学生为主体, 以教师为主导,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把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每个学生, 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笔者认为, 这段文字对“谁是学习的主体”做了最为直白的回答。
在体育教学中有着这样的现象:“在没有进行篮球教学的时候, 有人就会打篮球了;学习一段时间之后发现有些没有教的动作技术, 学生已经会做了;还有些动作, 教师做不了, 但是学生却能够做得很好。”笔者举的例子一定不是特例, 而是体育教师经常会遇到的情况。这些引起了我们很多的想象和思考:篮球没有教, 他会打了;运动技术没有教, 他会做了;教师做不了的, 学生却会做了。在没有“教”的情况下, “学”一定是可以发生的, 所以说学习应该是一种自我建构。当然这也是需要一些条件的, 比如想学、要有一定经验基础、且外部能给他一些帮助。
所以, 理想的体育课一定是“以学生为中心”的, 是“以学定教”的。体育课堂上呈现的是“让学”——让学生学会学习, 让学生自主学习, 让学生合作学习, 让学生创造性地学习。有人也许会说, 在“以学生为主体”的背后, 紧跟的是“以教师为主导”, 是的, 教师依然是教学的主导, 但是对于其中的“导”, 笔者理解应该是“指导、引导、向导”, 而不是“领导”。学习就像走一条未知的路, 教师不能抱着学生走, 也没有必要去领着学生走, 只要在关键的时候指一下路就可以了。教师是应该站在学生的身后, 教会学生自己学习, 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享受学习。
二、学习是基于学生全面发展的
“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是刚刚过去的10年中, 所有学科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之一, 也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延伸之一, 其本质是教师必须把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体育行为 (包括技能) 的改善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而这个过程必须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要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这是“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与最好诠释。但是在现实中大家可以看到, 同是体育课程, 有的更像“以人为本”的体育课程, 有的就离“人”比较远了。在有些体育课堂上, 我们更多的看到是毛老师曾经提到的“严肃、孤独、压力、高难度、不好玩、不尽兴”;更多的看到是条律与指令, 当然还有一些“假自主、假合作、假探究”哪么, 学生主体地位如何体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如何谈起?
所以, 理想的体育课, 是基于人的课程, 是基于学生全面发展的课程, 应该尊重学生的情感和需要, 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理想的体育课, 是能够帮助学生在体育课程的实施中学到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并获得全面成长;理想的体育课, 不仅是知识的传递, 技能的掌握, 还应该是运动情感的体验, 生活经验的积累;理想的体育课还可以引导学生把体育学习跟自己的生活、生命、成长、发展有机联系起来, 真正去践行“每天锻炼一小时, 健康工作五十年, 幸福生活一辈子”的教育理想。
三、学生学习的过程是快乐的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 享受快乐, 才是他们做一件事情的动力。体育对学生来说, 本来就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但是可惜的是曾经一度流行学生“喜欢体育, 不喜欢体育课”的说法, 那就是直接指向了体育课由于教师的教而变得不快乐了。当然也有教师说体育学习是一个身体力行的过程, 有些过程注定是不快乐的, 甚至是一种意志的磨炼, 比如发展耐力素质 (耐久跑) , 发展力量素质, 虽然结果直接指向健康, 但是练习的过程对大部分学生来说是比较痛苦的。但是笔者要说的是学生身体上已经在经历着挑战、经历着煎熬, 那么在学生的心理体验上是不是可以快乐一些, 学习的方式是不是可以多样化一些, 耐久跑是不是可以不要像驴一样转圈呢?可不可以让学生带着任务主动去跑, 从而让学生获得更多积极的心理体验呢?
以“学习的过程是快乐的”为基点出发, 教师就会更多关注让学生对体育学习有兴趣, 会更多考虑体育学习对于学生来讲是一种享受, 一种愉悦的体验, 而不是一种负担。夸美纽斯曾说:“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育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毛老师也说“学生在体育课上感到快乐才会感兴趣”。快乐和兴趣是联系在一起的。
从新课改改革实验开始到现在, 广大体育教师已充分认识到了激发学生运动兴趣的重要性, 无论是教学内容的选择, 还是教学方法的运用, 都十分关注学生的运动兴趣。教学内容的选择更加重视选择学生化、趣味性、健康价值更突出的运动项目, 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的采用多样化, 从而使学生对运动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 于是课已尽而意未尽, 体育学习也就成为了学生的主动行为, 学生表现出主体意识, 他会去不断地追求。也许这样的过程可能会遇到很多困难, 但是对于学生来说这是一种莫大的快乐。这就是学习的快乐, 追求知识的快乐, 追求理想的快乐。一个人有了理想, 有了奋斗的目标, 面前的一切艰难困苦都无法阻挡。一个有理想、有信念的人, 即使面对长跑, 一定不会身心俱乏, 谈“跑”色变。
所以, “学习的过程是快乐的”一定是理想体育课程的标志之一。
四、学生学习的经历是难忘的
教育的效应是滞后的, 理想的体育课程改革有一个重要的指标还要看看学生对学习的经历是不是难忘。笔者认为难忘的学习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理解。
一是所学的知识难忘。学习时的感受性强, 则所学知识不易遗忘, 巩固持续经久。这样的教学就是有效的学习, 自然也是成功的学习, 应该是值得提倡的。因此, 理想的体育课堂教学应该是直观的、情境的、能够引发学生情感共鸣的。不断增强学生学习的感受性, 让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给予学生相当长时间内的教育记忆, 甚至是难忘的。
二是学习的经历 (过程) 难忘。作为学生来讲, 喜欢运动是他们的天性, 体育学习应该是一段美丽历程, 它在学生的记忆中一定是难忘的。很难设想, 一个在学校没有积极的运动体验, 没有阳光的体育情怀, 会在日后走上社会成为一个热爱锻炼、享受运动的人。所以成功的体育课程, 应该能够触发学生运动情感, 能够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记, 能够让学生走出校园还坚持锻炼, 能够让学生毕业多年后还依然怀念你的课堂。当然这样的经历 (过程) 不是一节课就可以做到的, 毕其功于一役也是不现实的, 这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这是一个滴水穿石的坚持。
综上, 我们是否可以通过对理想体育课的畅想, 对“理想的体育课”做出这样的表述:在不久的将来, 理想的体育课程中, 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坚定的, 是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的,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快乐, 学生的学习经历是难忘的。只有这样的体育课才是新时期下最受学生喜欢的体育课, 达到了这样的境界, 我想“喜欢体育, 不喜欢体育课”的情况也就不会再发生了。
参考文献
[1]季浏.体育与健康课程与教学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3.
[2]季浏.体育 (与健康) 课程标准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2.
[3]朱永新.新教育之梦[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4.
[4]杨芳.体育教育与人的发展[M], 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09.
[5]王韶峰.中俄学校体育课程改革新视野[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
课程论角度 篇9
Matthew Gardine说到:“在云安全上,身份和访问管理是最重要的,还有业务持续性、灾难恢复等都非常重要。”
Matthew Gardine认为,要解决这个层面的安全问题,企业用户必须与云服务供应商能达到一种可视性、互操作性的控制。他做了一个很形象的比喻,“云的提供商和云的消费者必须像跳舞一样和谐,能够成为一体。作为云的消费者,能够对自己所使用的云服务可控,而且是可视的,就像这些IT服务是由自己IT部门提供的一样。”
那么如何让这两方能协调的翩翩起舞呢?Matthew Gardine提出了“To,For,From”方法,也就是从“云中来”,“云服务的供应商要有一种完善的、全面的安全机制”,以及“到云中去”。
而在云计算安全的领域,CA Technologies的身份和访问管理(Identity and Access Management,简称IAM)方案将起到很大的保障作用。Matthew Gardine强调,与竞争对手相比,CA Technologies的IAM解决方案能够实现数据层的保护,以及数据管理和身份管理的结合。同时,目前CA Technologies已经能够针对云服务商提供完整的IAM服务,包括自助服务、认证、授权、用户供应、日志管理、虚拟化安全等。
从税法角度论企业的社会贡献 篇10
一、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和历史演变
企业社会责任最早是由西方国家提出的, 它的定义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中经历了相当程度的改变。在市场经济发展初期, 企业存在的原始目的仅仅是赚钱, 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有人认为企业只要通过合法手段以公平的市场价格将利用资源生产的社会需要的产品和服务销售给消费者, 就算尽到了企业基本的社会责任。后来, 推广企业承当社会责任的运动开始在欧美发达国家逐渐兴起, 它包括经济、教育、公益等多方面的内容, 由此社会对企业的关注点由单一的产品质量逐渐转向了关心产品质量之外的多个方面, 社会舆论也不断呼吁企业加强其对社会责任的履行。迫于日益增加的压力和自身发展需要, 很多跨国集团也纷纷应对社会做出承诺并制订了具体的社会责任守则。
二、税法改革对企业社会责任的促进作用
企业社会责任分为若干方面, 我国学者大都从财务管理、经济法和税法角度来研究企业社会责任存在的种种问题以及改进方法。政府可以以税制改革为契机, 制定相应税收整改措施, 鼓励企业从市场责任、文化教育责任、公益责任等来承担社会责任。
1. 企业的市场经济责任
企业的市场责任包括增加企业的投资以保持经济稳定的增长速度, 促进企业技术进步等等。企业市场责任的承担离不开良好的税收环境。
(1) 促进投资的税收政策
保证持续稳定的增长速度是我国在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克服各种矛盾的重要途径, 投资是保持经济持久的高速增长的最主要因素。扩大需求的重任就落在了投资上。
(2) 促进技术进步的税收政策形式
虽然税收促进技术进步的间接性和滞后性的特点给分析和论证造成困难, 但是还是可以从政府的职能、税收调控的作用与特点、技术进步的特点出发, 对税收促进技术进步的作用得出几点结论:税收对企业进步具有政策导向作用, 影响企业技术进步的成本与收益, 降低企业技术进步活动的风险, 为企业技术进步筹集专项资金, 并且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我国科技税收政策主要税种的设计
增值税方面一是高新技术企业增值税政策由“生产型”向“消费型”转变, 允许购进的生产设备进行抵扣, 以减少对高薪技术产品的重复征税, 降低成本, 提高产品竞争力, 加快高新技术产业的设备更新改造。二是对企业的研究开发费、技术转让费按产品实际摊消数额, 从产品销售收入中据实扣除, 不记征增值税。
企业所得税方面对企业或个人以收入用于创办高新技术产业的资金给予较大幅度的税收抵免。准许从事高新技术产业研究与开发产生的当期费用全额扣除, 允许企业在税前提取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扩大再生产, 并对科研机构从事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服务和技术咨询所取得的收入免税。另外, 除了对正常的成本费用进行税前扣除外, 对纳税人用于人力资本的投资、技术创新和研发费用、先进技术设备投资和风险投资等允许特别额外的扣除甚至加倍扣除, 采用费用扣除的方法可以股利企业向有利于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项目投资。特定准备金
个人所得税方面, 第一, 可设立个人所得税的费用特许扣除项目。第二, 对个人的技术转让、技术专利使用费等收入减免个人所得税。第三, 对科研人员从事研究与开发活动取得特殊成绩或贡献所获得的各类奖金及特殊津贴免征个人所得税。
2. 企业的文化教育责任
当前拓宽教育投入的主要渠道是开征教育税和明确教育型投资的税收优惠政策。
我国目前开征的城市教育税附加和农村教育税附加难以足额征收, 并且在实际使用中挪用严重。教育费附加的法律严肃性不强是重要原因。开征教育税要先确定纳税人, 可是在实际征收过程中, 出现了纳税人与赋税人相分离的现象。因此合理确定教育税的纳税人成为开征教育税的难点。
此外, 对企业用于教育的投资进行直接的税收优惠, 能极大调动企业承担教育方面的社会责任。这种做法一般是将教育性支出列入允许扣除的费用额中, 直接从应税收入中扣除, 减少投资者的教育投资成本, 增加投资者的当期利益, 以此鼓励企业增加教育方面的投资。
现阶段在政府财政由于教育方面的投资有限的情况下, 对企业针对教育的投资给予税收上的优惠, 具体措施有: (1) 对企业、个人和社会团体投资兴办的各种学校, 其营业收入免征营业税, 其利润减半征收所得税。 (2) 对企业和社会团体等机构向各种学校、培训重心和教育基金的捐赠不受最高捐赠限额的限制, 均据实税前列支, 准予扣除。 (3) 提高现行的职工教育经费的提取比例。
3. 企业的环保与可持续发展责任
现行税制在促进企业承担社会公益事业方面给了一定的税收优惠, 但和西方市场经济国家相比, 我国税法在促进企业从事社会公益事业方面仍然存在不足。针对中国现状, 可以考虑征收环保税、公益事业税等相应税种。
(1) 环境保护税
针对企业生产和消费者消费的排污量可征收环境保护税。政府通过课征环境保护税来实现环保的目的, 是通过其市场效应和企业效应来实现的。由于政府课征环保税, 使一部分效率较低的企业退出市场, 是企业行为的一种选择。政府对企业废弃物和污染物课征环保税, 不是促使企业减少生产从而减少污染物排放, 而是鼓励企业采取措施, 承担社会责任。设计环境税制, 可以开设各种类别, 比如大气污染税、水资源使用税、水污染税等等, 这些税种的设置主要涉及以下方面的问题:
①纳税人的确定
依据谁污染谁治理、谁污染谁付费的原则, 环境保护税的纳税人包括我国境内的一切有污染物或废弃物排放行为以及生产有预期污染的产品的企业、行政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
②税基的选择
最好是依据污染物排放量课税, 即纳税人应按照某种活动所导致的污染的实际数值或估计数值来支付税费。
③税率的选择
就环保而言, 税收手段可以把对人体健康和环境有影响的产品生产和消费的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联系起来, 理论上讲, 税收水平应该等于具体的活动所造成的边际环境损害。但在实践中, 政府在具体确定税率时不宜按全成本定价, 因为这样有可能在造成生产抑止的同时, 导致企业为过分清洁而付出过高代价的现象。
(2) 公益事业税
①转变鼓励就业的税收政策定位。鼓励就业的税收政策应综合考虑各个社会群体, 如近年来由于社会扩容出现的农转非人口、无法实现一次性就业的大学生等。对于企业在吸收这类群体就业时, 可考虑在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中加大相应的税收优惠力度。
②简化并放宽企业慈善捐赠的税前扣除程序, 提高税收优惠力度。对企业未通过相关基金会进行的社会捐赠, 只要符合国家社会捐赠的政策导向, 依据捐赠合同和收据, 应允许在所得税前全额或按一定比例扣除。除此之外, 为避免税收优惠手段单一, 可采取多种优惠手段, 提高政策的灵活性和针对性。
在我国现行税制中, 尽管有不少税种的税法规定具有促进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内容, 但这些规定显得零散, 不够全面。政府要想促使企业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 就必须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相关税法制度建设, 将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要求转化为详尽的税法条文, 这样才会对企业的行为产生具有约束力的他律机制, 促使企业承担社会责任。
三、结论
一个国家的市场化进程和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要求是相辅相成的。在这一进程中, 需要政府积极引导、有效约束, 税法是促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他律机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应在现行税法的基础上, 从促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角度出发, 进一步加强税法的制度建设, 运用税法有效引导、监督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使更多企业自觉主动地承担起社会责任。
参考文献
[1]郑榕汤阳阳:企业社会责任的税法透视[J].涉外税务, 2006, (12)
[2]夏杰长:经济发展与财政政策[M].北京:城市出版社, 2003年
【课程论角度】推荐阅读:
从激发兴趣的角度传播美-对普通高校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思考06-27
论余华小说的叙事角度12-06
从顺应论角度分析语用失误的根本原因07-15
从功能对等的角度论英语习语翻译10-27
从音乐美学角度论对音乐鉴赏体验的对策05-14
从心理学角度论提高酒店顾客满意度01-16
诗学角度07-15
受众角度07-19
新闻角度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