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后外侧切口

2024-10-15

常规后外侧切口(精选6篇)

常规后外侧切口 篇1

肱骨髁上骨折是指肱骨远端内外髁上方的骨折,通常根据骨折移位情况将骨折分为伸直型和屈曲型,其中伸直型占90%左右,多为间接暴力所致,多发生于生活伤、交通事故和运动伤,肱骨髁上骨折多发生于儿童,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四肢骨折[1,2]。临床上虽然对于需要手术治疗的患者而言,不同的手术入路方式对患者术后关节功能的恢复情况有着直接影响[3]。研究将关节外侧小切口手术和常规切口手术治疗肱骨髁上骨折的效果进行了对比,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我院2012年4月-2014年5月收治的肱骨髁上骨折患者88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患者45例,男23例,女22例,年龄15~52岁,平均年龄(26.73±5.62)岁;骨折发生时间1~19 h,平均骨折时间(6.6±1.6)h。对照组患者43例,男22例,女21例,年龄16~50岁,平均年龄(27.84±6.35)岁;骨折发生时间1~20 h,平均骨折时间(6.7±1.5)h。经比较,两组患者在性别组成、年龄、骨折发生时间上差异不显著,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两组采用不同手术方法进行治疗。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肱骨髁上骨折手术方式(常规切口)进行治疗。试验组采用微创的关节外侧小切口手术进行治疗,具体方式为:于患者肘外侧入路,行一皮肤皮肤小切口,切开皮下组织,于肱三头肌和肱桡肌的肌间隙进入,剥离显露骨折端,然后进行牵引、撬拨复位,保证骨折复位良好,避免骨折端旋转移位,自骨折近端外侧及肱骨外髁行交叉克氏针固定。冲洗后缝合切口,进行石膏外固定。

1.3 疗效评价标准

手术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住院时间、骨关节功能恢复正常时间、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疗效评定按照参考文献[4]中治疗效果评价方法执行,治疗优良率%=(评定为优的人数+评定为良的人数)/该组患者总人数。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全部采用SPSS16.0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当P<0.05时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骨关节功能恢复正常时间比较

统计发现试验组患者在住院时间和骨关节功能恢复正常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试验组患者肱骨髁上骨折治疗效果为优的有17例,良的有16例,优良率为73.33%;对照组患者中治疗效果为优的有9例,良的有8例,优良率为39.53%;经比较,试验组患者肱骨髁上骨折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见表2。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

试验组患者有1例出现不良反应,占该组人数的2.22%。对照组患者有10例出现不良反应,占该组人数的23.2%。经比较,试验组患者不良反应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有统计学差异(P<0.05)。

3 讨论

对于一些经手法复位治疗失败、粉碎性及开放性骨折、移位程度严重、骨不连、伴有神经血管损伤等症状的骨折患者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目前临床上对于肱骨髁上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较多,例如常规切口手术、外侧入路、后侧入路、内外侧联合入路小切口手术等[4,5]。怎样的手术方法可以尽可能降低术中损伤又能有效缓解患者症状成为广大医务工作者探讨和研究的内容[6,7]。本院将关节外侧小切口手术和常规切口手术治疗肱骨髁上骨折的效果进行了对比研究[8]。

研究发现:关节外侧小切口手术患者在住院时间和骨关节功能恢复正常时间均显著优于常规切口组患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关节外侧小切口手术患者肱骨髁上骨折治疗优良率为73.33%,显著高于常规切口组患者的39.53%;关节外侧小切口手术患者不良反应显著低于常规切口组患者,有统计学差异。结果与之前李平报道相似[9],从结果可以看出,关节外侧小切口手术较常规切口手术治疗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更佳。

综上所述,对于肱骨髁上骨折的治疗,关节外侧小切口手术具有切口小、住院时间短、不良反应少及治愈效果更佳等优势,可以非常巧妙地避开挠神经,给患者带去的创伤小,复位操作简单易行,固定效果非常可靠,更加值得临床推广。

摘要:目的 研究关节外侧小切口手术和常规切口手术治疗肱骨髁上骨折的效果对比。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4月-2014年5月收治的肱骨髁上骨折患者88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患者给予关节外侧小切口手术,对照组则采取常规切口手术。手术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住院时间、骨关节功能恢复正常时间、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试验组患者在住院时间和骨关节功能恢复正常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肱骨髁上骨折治疗优良率为73.33%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39.53%(P<0.05);试验组患者不良反应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关节外侧小切口手术较常规切口手术治疗肱骨髁上骨折的治疗效果更佳。

关键词:肱骨髁上骨折,关节外侧小切口,常规切口

参考文献

[1]杨波,李太霞.肱骨髁上骨折手术径路疗效分析[D].遵义医学院学报,2011,34(1):72-74.

[2]黄明辉.小切口治疗小儿肪骨裸上骨折[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10):97-98.

[3]杨勇,王建华,韵兵,等.改良张力带钢丝治疗肱骨髁上骨折的生物力学研究及其临床应用[J].中华骨科杂志,2009,22:138-139.

[4]苗世昌,庞尊平.三种手术入路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比较分析[D].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31(24):3930.

[5]李顺国,郝大帅,郭强,等.肘外侧小切口手术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3,28(7):611-612.

[6]薛伟.浅析跟骨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J].中国伤残医学,2014,(9):104-104.

[7]符松,王苏明.小切口外侧入路克氏针治疗儿童移位肱骨髁上骨折[J].西部医学,2012,24(12):2393-2394.

[8]陈情忠,龚炎培,顾剑辉,等.两种手术入路治疗复杂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疗效的比较[J].中华手外科杂志,2014,30(2):124-126.

[9]李平.关节外侧小切口治疗脓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3):414-415.

后外侧小切口开胸90例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5年4月~2010年5月经胸外侧小斜切口完成胸部手术90例, 其中男52例, 女38例;年龄2岁~79岁, 平均40.5岁。病例分布情况见表1。

1.2 方法

切口的选择和操作:病人取侧卧位, 上肢外展曲肘绷带固定于头架, 根据病变部位选择进胸肋间, 于腋前线与腋后线间做斜行切口长10~13cm, 将胸大肌和背阔肌分别牵向前后方。直视下完成全部胸腔内操作。手术方式分类情况见表2.

2 结果

全组90例均在胸后外侧小斜切口下完成手术, 显露满意, 无手术死亡。手术时间60~180min, 平均118min。术中失血100~300ml, 平均200ml。术后胸腔引流150~600ml, 平均375ml。术后12天内发生切口感染5例, 肺部感染7例, 经换药及抗炎治疗后均痊愈。术后随访1个月~2年, 全组病例无患侧肩臂的运动、感觉功能障碍。

3 讨论

常规后外侧切口 篇3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2010年12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156例需行肺癌根治术治疗的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8 例。观察组男性40 例,女性38 例,年龄24~75 岁,平均年龄(54.8±12.7)岁;对照组男性37 例,女性41 例, 年龄22~73 岁,平均年龄(53.2±13.1)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及肿瘤分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入选患者均采用双腔气管静脉复合麻醉方式进行全身麻醉。指导患者取侧卧位,将腋下垫高,并将患侧上肢向上悬吊在麻醉架上。观察组患者行腋下小切口肺癌根除术,具体方法如下:首先从乳腺下褶到腋下背阔肌下缘斜向切开大约8~13 cm的切口,同时将背阔肌缘向后方牵拉,然后根据CT确定的病变位置,从腋下适当的肋间切入,切开皮肤和组织后分开肌肉,切开肋间肌进胸,暴露手术视野。如果视野暴露不利于手术时,可剪断上缘的肋骨后端,再使用开胸器交叉撑开4 cm左右,直到手术视野便于手术操作。胸内手术使用手术器械操作,用切割缝合器切割血管、支气管和肺部,采用丝线进行血管结扎,病变切除后清扫淋巴结,术毕,关胸。

对照组患者采用标准后外侧切口肺癌根除术,具体方法如下:切口自腋前线切入,长约25 cm左右,切断肌群,包括前背阔肌、前踞肌等,直到肋骨完全暴露,然后将胸壁骨膜和肩胛下肌钝性游离,并按照手术前制定的方案从肋间隙进胸。肋间隙的选择主要根据患者病灶部位决定,一般选择上叶经第5肋间,下叶经第6肋间。暴露手术视野后,用自动拉钩拉开肋骨即可在胸腔内行根除术,术毕清扫肺门纵隔淋巴结,关胸。

1.3 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手术过程的一般指标,如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开胸时间、关胸时间和整个手术时间。在术后住院期间,记录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包括肺感染、肺不张、心律失常、切口感染以及肩部关节活动障碍等。术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 scal,VAS)评价两组患者的疼痛强度,在患者出院1 年后随访患者的预后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资料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值±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相对数表示,组间有效率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过程一般指标比较

两组患者手术切口长度不同,观察组患者切口长度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开胸时间和关胸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术后VAS评分、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术后VAS评分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9.0%,其中肺感染2 例,肺不张2 例,心律失常1例,切口感染1例,肩部关节活动障碍1例;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9.2%,其中肺感染4 例,肺不张3例,心律失常2 例,切口感染4 例,肩部关节活动障碍2例。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远期预后比较

两组患者肺癌根除术后1年随访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复发18 例,转移11 例,死亡5 例,略低于对照组19 例、9例和7例,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例(%)

3 讨论

肺癌是我国首位高发的恶性肿瘤,其中原发性肺癌患者中超过80%为非小细胞癌[3]。《2012 年中国肿瘤登记年报》[4]显示,肺癌发病位居恶性肿瘤的第1 位,其中在男性恶性肿瘤中居首位,在女性恶性肿瘤中居第3位。关于肺癌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但大量研究表明,吸烟是导致肺癌死亡率增加的首要因素,由于烟雾中含有尼古丁以及少量放射性元素鈈以及苯并芘等致癌物质,因此,吸烟人员发生癌变的危险性是不吸烟人群的4~10倍。另外,环境因素、饮食不规律和电离辐射也是造成肺癌高发的一项重要因素。还有学者认为[5],遗传和基因突变是致病的主要因素,其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LC基因突变、K-RAS基因突变以及血清炎症因子是导致癌变的关键因素。

由于癌症早期缺乏明显的症状以及筛检技术不普及,患者在确诊时往往癌症已经发展到中晚期,此时已经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期。晚期肺癌的治疗首选手术治疗,行手术治疗的患者5 年生存率明显高于采用其他治疗方式的患者。传统标准后外侧切口肺癌根除术已发展50多年,因其安全可靠、术后疗效显著、适用广和技术成熟等优点,在胸外科手术中已经成为肺叶切除术标准的切口[6]。但该术式也存在许多不足[7,8],如手术切口长,从而增加了手术开胸和关胸时间,术中还需要切断许多肌肉组织,容易造成上肢活动障碍等并发症的发生,而且大龄患者还易因失血过多而增加手术的风险。而腋下小切口肺癌根除术的手术切口只有10 cm左右,仅为标准后外侧切口的1/3,而且可根据CT确诊的病灶确定切口的位置,尽量避免不必要的切断重要肌肉,从而减少了肺部和上肢活动障碍并发症的发生。此外,腋下小切口手术还具有出血量少、手术创伤少、手术时间短以及美观等优点[9]。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切口长度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开胸时间和关胸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腋下小切口手术不仅加快手术速度,减少术中出血量,而且手术安全性可靠,并能达到美观的效果。在患者预后方面,观察组患者术后VAS评分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腋下小切口肺癌根除术能够有效地减少患者疼痛和并发症的发生,加快了患者的康复速度,与刘涛等[4]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年的远期预后发现,观察组采取腋下小切口肺癌根除术并没有提高患者一年的生存率,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微小转移的存在,还可能是由于手术仅仅切除了癌变部位,而对于体内的炎症因子以及隐匿性病变、癌细胞没有杀伤作用,因此,临床上对于肺癌患者实施手术根除治疗后,还应该进一步给予化疗、药物治疗,以减少术中或术后肿瘤细胞的传播,减少复发和转移。

综上所述,腋下小切口手术因其创伤小、出血量少以及安全性高等优点,越来越受到临床的认可,腋下小切口肺癌根除术不仅手术切口美观、创伤小,而且能够有效地减少患者的疼痛,缩短住院时间,改善患者的预后,在临床上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TORRE L A,BRAY F,SIEGEL R L,et al.Global cancer statistics,2012[J].CA cancer j clin,2015,65(2):87-108.

[2]王晓君,许勤,陈丽,等.胃癌术后序贯性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效果及卫生经济学评价[J].肠外与肠内营养,2013,20(6):348-352.

[3]刘涛.腋下小切口与传统后外侧切口肺癌根治术的临床比较[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15):76-78.

[4]郝捷,陈万青.2012中国肿瘤登记年报[J].抗癌之窗,2013(2):5.

[5]马国军,张逊,韩洪利,等.腋下小切口与传统后外侧切口肺癌切除术的对比分析[J].天津医药,2011,39(1):17-20.

[6]郑志民.腋下小切口与标准后外侧切口肺癌根治术比较[J].中华全科医学,2013,11(3):396-397.

[7]胡平生,谢锡驹,王锋,等.腋下小切口副乳腺切除加腋窝成形术26例临床分析[J].江苏医药,2012,38(21):2603-2604.

[8]李庆国,潘俊,王强,等.右腋下直小切口心内直视手术的解剖学基础与临床应用[J].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12,30(1):108-110.

常规后外侧切口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2月-2011年3月间我院运用外侧微创小切口实施全髋置换术的70例髋关节疾病患者, 其中男40例, 女30例;年龄26~68岁, 平均年龄 (44.61±13.40) 岁。同时选择80例常规外侧全髋关节置管术的患者, 其中男46例, 女34例;年龄25~68岁, 平均年龄 (43.91±14.10) 岁, 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所患疾病未见明显差异, 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在全麻下同时进行气管插管麻醉, 根据病变位置选择侧卧位, 若为双侧则取仰卧位。在髋关节外侧行纵形切口, 长约15~20 cm, 将组织及关节囊暴露出来, 沿着大转子向后方切开, 将髋关节外旋, 使其充分暴露, 进行截骨、清理工作, 之后安装髋关节及人工股骨头, 观察3~5 min未见出血, 可放置引流管, 逐层关闭切口。观察组患者为以大转子为中心纵向切开, 切口长约6~10 cm, 将肌层分离, 使关节囊充分暴露, 将关节囊前臂切除, 使髋关节充分暴露, 运用专业的拉钩使髋臼充分暴露, 之后的操作同对照组[2]。

1.3 统计学方法

进行统计学分析时采用SPSS 15.0系统软件, 运用χ2检验来表示计数资料, 以±s来表示计量资料, 采用t检验, 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术中情况比较

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情况,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量对比以及术后引流量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显著, 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2.2 随访结果

对所选患者进行1年的随访, 观察组患者中有2例关节疼痛, 进行X线检查, 未见有感染及关节松动现象, 考虑为神经痛, 进行了针灸加止痛药治疗, 效果明显。对照组中有2例患者出现疼痛, 检查发现为关节松动, 再次进行手术, 4例患者下肢静脉出现血栓, 经积极的溶栓治疗后痊愈, 无后遗症。

3 讨论

全髋关节置换术可用来治疗很多髋关节疾病, 效果均较显著, 特别是用于治疗难治性髋关节病变, 临床效果更加显著。过去实施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存在切口大、术后并发症较多等缺点[3]。但随着医学的发展和进步, 微创后外侧小切口实施全髋置换术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临床效果显著。全髋关节置换术原则上是降低损伤软组织的程度, 传统的手术切口较大, 多为15~20 cm, 术中大量出血, 这就说明对周围软组织的损伤较为严重, 增加了切口发生感染的几率。然而运用微创后外侧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 能够明显降低损伤软组织的程度[4,5]。切口长度仅为6~10 cm, 能够更好的保护周围软组织免受损伤, 同时也降低了感染的几率。

综上所述, 后外侧微创小切口全髋置换术具有术中出血少、切口小、对患者的损伤小以及术后功能恢复快等优势, 在适当选择手术适应症的前提下, 后外侧微创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效果更为理想。

摘要:目的 研究全髋置换术中运用外侧小切口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09年2月-2011年3月间我院实施全髋置换术的70例髋关节疾病患者, 所有患者均采用外侧微创小切口进行手术, 将其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80例常规外侧全髋关节置管术的患者, 将其作为对照组, 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以及输血量。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的上述指标,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量对比以及术后引流量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显著, 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对所有患者进行1年的随访, 观察组患者均未出现感染及关节松动等现象, 对照组有2例出现关节松动, 4例下肢静脉有血栓形成。结论 后外侧微创小切口全髋置换术具有术中出血量少、切口小、对患者的损伤小以及术后功能恢复快等优势, 在适当选择手术适应症的前提下, 后外侧微创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效果更为理想。

关键词:全髋置换术,微创,后外侧小切口,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1]闫飞, 张湘生, 王忠远, 等.微创后外侧切口全髋置换临床探讨[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1, 22 (1) :948-949.

[2]王金华, 刘朝辉, 李健, 等.后外侧小切口和常规切口全髋置换术早期疗效比较[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2010, 20 (6) :64-65.

[3]刘君, 黄拥军, 项菁, 等.后外侧微创切口全髋置换术与常规全髋置换术的比较[J].中国现代医生, 2009, 28 (30) :52-53.

[4]何继斌, 蒋萍.改良后外侧小切口和传统后外侧入路人工全髋置换术的疗效比较[J].川北医学院学报, 2010, 34 (2) :946-947.

常规后外侧切口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阳泉市第一人民医院行不切肋胸后外侧切口方法治疗的患者60例作为观察对象, 其中男性32例, 女性28例, 年龄22~70岁, 平均年龄 (55.1±10.2) 岁, 其中食管癌24例、肺癌20例、脓胸12列、纵膈肿瘤4例。所有患者均在知情同意的情况下, 依据治疗方式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 (肋上缘切开组) 30例和对照组 (肋间切开组) 30例, 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所患疾病等临床资料经统计学分析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 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手术时均采用右侧卧位向前倾30°, 腋下垫高, 尽量使术侧过伸, 以便切口显露良好。双腔气管插管及静脉复合麻醉, 分别根据患者疾病的手术需要, 从肋上缘或肋间隙切开。 (1) 肋上缘切开组:用电刀沿着肋骨上缘骨膜从腋中线开始逐层向前、向后切开肋间各层入胸, 切割过程中保存好肋间组织瓣, 在肋骨角前按照自前上至后下的顺序方向剪断肋骨, 断面用骨锉磨平后, 安装肋骨牵开器扩大肋间切口, 易于手术操作。手术操作完毕后, 用双股7-0丝线绕肋间切口的上、下位肋骨, 共3道, 置肋骨合拢器合拢肋间切口, 用4-0丝线间断缝合肋间肌与骨膜或不缝合, 然后逐层缝合关胸。 (2) 肋间切开组:用电刀经认定肋间从腋中线开始逐层向前、向后切开肋间各层入胸, 至肋骨角, 肋间组织瓣保存不完整, 在肋骨角前按照不同方向剪断肋骨, 断面用骨锉磨平后, 安装肋骨牵开器扩大肋间切口, 易于手术操作。关胸时双股7-0丝线绕肋间切口的上、下位肋骨, 共3道, 置肋骨合拢器合拢肋间切口、结扎缝线后逐层关胸。

1.3 观察指标

1.3.1 观察两组手术情况

对两组平均切口长度、开胸时间、关胸时间、开胸出血量等进行比较。

1.3.2 术后VAS评分

0~10分, 0分:无痛;3分以下:有轻微的疼痛, 患者能忍受;4~6分:患者疼痛并影响睡眠, 尚能忍受;7~10分:患者有较强烈的疼痛, 疼痛难忍。

1.3.3 肩关节功能评价

参照Rowe等于1978年制定的肩关节评分系统, 肩关节功能评价:分为工作和运动是否受限、肩关节不适程度、肩关节疼痛等方面自拟肩关节功能评分量表, 优 (90~100分) 、良 (70~89分) 、可 (40~69分) 、差≤39分, 进行评价。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2.0建立数据库, 通过t检验和卡方检验分析, 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观察组和对照组手术情况的比较 (表1)

2.2 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VAS评分的比较 (表2)

2.3 观察组和对照组肩关节功能的比较 (表3)

3 讨论

胸后外侧切口入胸方法是较常用的胸部手术方法之一[3], 适用于各种胸腔手术, 本研究通过对比肋上缘切开和肋间切开两种方法入胸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 肋上缘切开组患者平均切口长度、开胸时间、关胸时间、开胸出血量均明显优于肋间切开组患者, P<0.05,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提示肋上缘切开较肋间切开创伤小、失血少、开关胸时间短。通过对患者术后2、8、24、48h不同时间段VAS评分情况进行分析, 肋上缘切开组患者VAS评分明显低于肋间切开组, P<0.05,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术后肋上缘切开组患者肩关节功能优良率明显优于肋间切开患者, P<0.0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 肋上缘切开入胸方法, 患者的手术创伤小、术后效果较好、生活质量情况较好,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吴根社, 潘毓标, 陈景繁, 等, 不切肋胸后外侧切口入胸方法的探讨[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08, 1 (4) :571-572.

[2]艾斯卡尔·沙比提, 乔峻, 木拉提, 等, 左听诊三角与左胸后外侧切口下动脉导管未闭缝扎术的比较[J].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 2006, 4 (10) :752-753.

常规后外侧切口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8 例,男5 例,女3 例;年龄22~47 岁,平均37 岁。平均随访11.7个月(8~15个月)。高处坠地伤4 例,车祸伤4 例,所有病例均为闭合性损伤。

所有病例入院后,常规拍摄膝关节正侧位X线片及膝关节CT。证实胫骨平台骨折类型为前外侧髁及后外侧髁骨折,并前外侧髁关节面塌陷者为2 例,并后外髁塌陷者为3 例,前后外侧髁均有塌陷者为3 例。患者入院后行石膏外固定或跟骨牵引抬高患肢,患膝肿胀消退后再行手术,平均伤后7 d(6~8 d)手术。

1.2 手术方法

用全麻或硬膜外连续麻醉,患肢驱血后常规用大腿空气止血带,患者取俯卧位,患肢足踝部垫高,使患膝屈膝约45°,分别行膝后外侧倒“L”型切口及前外侧弧形切口划线,两切口线保证相距8 cm,并画出腓骨小头标记。常规消毒铺巾。髂后上嵴区消毒铺巾以备自体髂骨植骨,或准备人工骨植骨。

分别行前外侧切口及后外侧切口切开,后外侧切口先于股二头肌腱内侧分离腓总神经进行保护,向内侧牵开腓肠肌外侧头,靠近腓骨头切开比目鱼肌向内侧牵开,贴骨膜向内侧剥离并切开部分关节囊,显露外后侧平台,可见骨折劈裂合并塌陷,根据术前CT所见平台塌陷位置复位抬高关节面,其下方植骨,先用克氏针临时固定,同时或先后切开前外侧切口,显露前外侧髁骨折,必要时切开关节囊及半月板胫骨韧带,同样复位关节面塌陷部分及劈裂骨块,克氏针固定,透视膝关节正侧位,确认骨折复位满意后,于前外侧用一外侧解剖型锁定钢板固定,后外侧用一3.5 mm系统的桡骨远端支持钢板透视下安放于合适位置,分别螺钉固定。后外侧切口内留置负压引流管引流1~2 d,缝合切口,包扎。

术后常规拍摄膝关节正侧位X线片,以评价胫骨平台骨折复位固定情况,胫骨平台关节面的平整性,膝关节力线,胫骨平台后倾角。术后均未行石膏外固定,术后2~3 d肿胀消退后开始膝关节屈伸功能锻炼,同时强调行直腿抬高股四头肌力锻炼,定期推移髌骨,直腿压膝伸直锻炼,3个月内免负重功能锻炼。

术后分别于1、3、4、6、12、18个月进行随访,采用Rasmussen评分来评价患者术后功能恢复情况。

2 结 果

所有患者的术后前后位片显示股骨、胫骨机械轴线夹角外翻5~10°,前外侧髁及后外侧髁劈裂及塌陷复位可,术后6个月8 例患者的膝关节屈曲活动度平均120°(100°~130°)。术后根据Rasmussen评分(总分30分,膝关节活动功能0~6分),优良7 例,占87.5%;一般1 例,占12.5%。

所有患者无严重的并发症,所有患者伤口均一期愈合。无皮肤坏死、深部感染、钢板螺钉外露和腓总神经麻痹等早期并发症以及成角畸形和关节面塌陷脱位等晚期并发症。典型病例手术前后影像学资料见图1~7。

3 讨 论

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治疗原则包括骨折关节面的复位、下肢力线的恢复、骨折的牢固固定及早期功能锻炼。而胫骨平台骨折治疗要获得良好结果需有良好的术前计划,包括骨折正确的分型、切口的选择、内固定的方式及固定物选择。

现已被广泛接受并运用的Schatzker分型及AO/OTA分型,可以指导大部分的胫骨平台骨折的分型、手术入路及手术固定。随着CT平扫的广泛应用,一些类型的胫骨平台骨折被发现很难用传统的分型系统分类[1],特别是合并有后侧髁骨折的类型。罗从风等[2]于2009年提出胫骨平台的三柱理论分型,并根据三柱分型提出了相应的手术入路原则。根据三柱分型,伴随平台后侧皮破裂的骨折定义为后柱骨折,推荐采用后侧人路,这种入路被证实比前侧入路的临床效果更好[3,4,5]。有学者在三柱理论的基础上,将后侧柱再分为后内及后外侧柱。从而根据CT扫描胫骨平台骨折在横断面累及四个柱中的部位,将骨折分类为前内侧柱、前外侧柱、后内侧柱、后外侧柱的四柱骨折。后内、后外骨折分型有助于手术切口分别选择后内侧或后外侧切口。

胫骨平台骨折合并有后侧髁骨折的类型需应用CT的三柱或四柱分型才能更好的指导骨折的手术入路选择及固定。而本文研究的特殊骨折类型是累及胫骨平台前外侧柱及后外侧柱的骨折类型,应用Schatzker分型及AO/OTA分型均不能对该型骨折进行准确的分型及指导治疗。例如上图病例中的胫骨平台外侧髁骨折,它既累及外侧髁前外侧,同时劈裂塌陷部位位于外侧髁的后外侧,此种骨折类型比较少见,但如果按照Schatzker分型中SchatzkerⅡ型骨折的指导手术入路,仅行前外侧入路,显然无法对该型骨折后外侧髁的劈裂塌陷骨折复位及固定。如果按照三柱分型将此骨折类型归类为后侧柱骨折,而采用后内侧的倒“L”型切口,要复位固定后外侧髁的劈裂塌陷骨折同样也很困难。因此我们认为对于合并有后内侧柱或后外侧柱的骨折应用四柱的分型更有利于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分型为后内侧柱的骨折复位固定选择后内侧切口,分型为后外侧柱的骨折复位固定选择后外侧切口。

对于此类型累及前外侧柱及后外侧柱的骨折,考虑手术入路时,我们知道由于腓骨小头及其附着于上的外侧副韧带、股二头肌腱位于外侧,有学者提出外侧手术入路加腓骨头截骨的手术入路,将腓骨头截骨掀起后,外侧髁的前后方均能良好的显露,但我们考虑截骨可能造成外侧韧带软组织剥离增多,截骨后固定愈合困难,以及存在患者不易接受截骨的手术方案,因此我们尝试应用前外侧联合后外侧双切口在不截骨的条件下复位固定此型骨折。通过临床应用,证明该双切口可显露前外侧髁及后外侧髁的骨折,可以通过双切口良好的复位及固定骨折。术后可满足早期功能锻炼,未出现皮肤坏死、腓总神经损伤及骨折固定失效等并发症,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临床应用中我们认为需注意以下几点。a)患者需取俯卧位,膝关节屈膝位,便于同时行后外侧及前外侧切口显露;b)术前应标记笔标记好腓骨小头位置,关节间隙,前外侧及后外侧切口线;c)前外侧切口相对应偏前,后外侧切口应弧形向后中部,两切口线应相距6~8 cm以上;d)术中适当游离腓总神经,牵开保护;e)后外切口深层紧贴腓骨头切开比目鱼肌,需结扎横行的膝下外侧动静脉,防止术后出血;f)关节面塌陷区域需进行充分植骨;g)后外侧柱骨折与前外侧柱骨折通常需同时复位满意后,临时克氏针固定后,再行钢板固定;h)后外侧骨折块较小,通常选用3.5 mm系统的桡骨远端“T”型支持钢板或“T”型锁定钢板。前外侧可选用“L”型解剖钢板或锁定钢板;i)后外侧切口内最后留置负压引流管,术后减少肿胀,可减小皮肤切口张力,减少皮肤并发症。

临床结果显示采用膝前外侧联合后外侧双切口治疗前外侧柱并后外侧柱骨折,可达到良好的骨折复位及固定,配合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摘要:目的 回顾性分析双切口双钢板治疗胫骨平台前外侧柱合并后外侧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胫骨平台前外侧柱合并后外侧柱骨折8例,男5例,女3例,年龄22~47岁,平均年龄37岁。采用前外侧及后外侧双切口,显露前外侧柱及后外侧柱骨折,复位后双钢板固定,术后平均随访11.7个月,采用Rasmussen评分法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8例患者下肢力线全部矫正,其中优良7例,占87.5%;一般1例,占12.5%。不伴早晚期并发症。结论 用双切口双钢板治疗胫骨平台前外侧柱合并后外侧柱骨折是一种可靠的手术方法,疗效佳,并发症少。

关键词:双切口,双钢板,胫骨平台,骨折

参考文献

[1]Wicky S,Blaaer PF,Blanc CH,et al.Comparison be-tween standard radiography and spiral CT with 3Dreconstruction in the evaluation,classification andmanagement of tibial plateau fractures[J].Eur Radi-ol,2000,10(8):1227-1232.

[2]罗从风,胡承方,高洪,等.基于CT的胫骨平台骨折的三柱分型[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9,11(3):201-205.

[3]Bhattacharyya T,Me Camy LP 3rd,Harris MB,et al.The posterior shearing tibial plateau fracture:Trentmnent and results via a posterior approach[J].J Orthop Trauma,2005,19(2):305-310.

[4]Carlson DA.Posterior bieondylar tibial plateau frac-tures[J].J Orthop Trauma,2005,19(2):73-78.

上一篇:双失灵回路下一篇:孔隙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