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精选12篇)
人民币 篇1
一、人民币加入SDR可修不可求
对于中国的国际化发展,其在加入WTO时表明国际市场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一条更加宽广的道路,而对于当今的人民币加入SDR,其则是国际货币市场为中国的人民币发展提供了一片更加广阔的发展天地。同曾经的成员地位不同,在人民币入篮之后,中国将成为国际货币市场的领导成员之一,中国的人民币在进入SDR后,其在今后的发展中需要承担的责任将会更多,同时中国的人民币市场行情变化同样会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产生非常大的影响。但对于人民币的入篮,其尽管获得非常艰辛,但这并不是我国同其他国家之间的低头而获得,而是我国人民通过自身的经济发展形式,加上我国在国际市场中的影响越来越大,这些条件使得我国的人民币入篮毫无阻碍。对于人民币的入篮,其并没有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产生太大的影响,无论人民能否最终入篮,其通过自身的发展在国际市场中的影响越来越大,而入篮只是人民币发展路程上的一道里程碑。
截止到目前为止,我国的人民币汇率改革已经经历了将近10多年的考验,在这一过程中,人民币不断改善自身汇率中存在的问题,提高自身在国际市场中的影响,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的人民币在这一期间同美元的汇率升值超过了将近30%。对于人民币在国际市场中的汇率机制不断改善,其在国际货币市场中的影响越来越大,正在向着参考篮子货币和市场供求基础等方向发展,这也是当初我国将人民币汇改纳入到人民币改革中的重要目的。近些年以来,随着人民币同其他国家之间的互换机制建立,人民币正在逐渐向着入篮标准发展,因此,人民币的入篮是我国货币改革的必然趋势。
对于上述所说内容,其是人民币向着篮子货币靠近的一些改革,但仅仅通过这些改革和影响并不能确定人民币入篮,想要实现人民币的入篮,必须不断加强人民币在国际市场中的影响,通过全世界人民对人民币的信心来增加人民币的国际市场影响力。此外,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其已经成为即美国之后的第二大经济体,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贸易国,这些条件使得越来越多的国家提高了对人民币的重视程度。而在离岸业务上,人民币通过香港和新加坡等国际性的金融中心正在逐渐向着国际化方向前进,一些人民币标价的投资产品也在逐渐产生,这些发展使得人民币在国际市场中的占有率不断增加,截止到2015年8月,人民币首次在全球支付市场中超越日元,占有率达到了2.79%,这使得人民币成为全球性的支付货币基础。初次之外,当前的国际市场中,人民币是全球第二大贸易融资货币和第六大外汇交易货币等,这些成就使得人民币受到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加上人民币的入篮,人民币将会逐渐成为更多国家的常规储备货币等。
二、入篮是我国人民币发展的必然结果
对于进入SDR,其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其中的美元和欧元等已经占据了其中的所有份额,而人民币的加入则会从着几大国际货币中抽取一定的份额,而在这四大硬通货币中,美元的比重仅仅降低了0.17%,其仍然占据着主导地位,这些份额的割让只是美元的象征性降低,那么对于人民币占据的份额,其大部分来自其他三大货币,通过研究可以得知,欧元、日元和英镑在国际货币中的占据份额分别降低了6.47%、3.21%、1.07%,通过这一份额的割让,人民币货币跻身国际第三大货币。
通过对当前的国际经济形式进行研究可以得知,美国的经济已经实现了一定的复苏,国际金融市场对美国的经济仍然持肯定的态度,因此,在进行份额的割让时,美元必然不会割让太多,加上美元为了继续占据国际货币的主导地位,其必然会仅仅抓住自身在国际货币市场中占据的份额。而对于欧元,其欧盟的经济还为走出债务危机,加上难民危机等因素的影响,使得欧元再也无法占据如此多的国际货币市场。英国的经济则正处于上升阶段,加上其欧洲货币离岸中心的建设,在本次国际货币割让中能够主动让出一些份额,中国也得到了一定的支持。最后是日本,当前的日本经济正处于萧条时期,加上各种因素的影响,尽管日本开始实行安倍经济,但其效果仍然需要继续观察,因此,在这次国际货币市场割让中让出份额是必然的。
对于国际货币市场中的四大硬通货币,其将自身占据的份额进行割让,各国表现的都很大气,特别是其中的美国,其自身具有一票否定权,但在国际货币改革中并为如此,对于美国的这一行为,其并不是中国的妥协所获得,原因主要有两点:一点是随着人民币的发展,入篮已经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为了能够同中国建立良好的国际关系,割让一定的份额意思只是美国的顺水人情,此外,人民币在国际货币市场中的份额增加,相应的就会削弱欧元、日元和英镑在国际货币市场中的影响力,这同美国的经济利益是相同,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割让一部分的国际货币份额和统一人民币的入篮是基于美国自身利益所作出的最合理的决定,因此,人民币的入篮并不是国际货币市场的恩惠,而是自身努力的必然结果。
三、入篮有助于加强人民币信心
对于人民币的入篮,国际上具有很多的不同声音,像前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对于这一事件并没有太大的认同感,其将人民币的入篮比作小学生完成作业,然后获得象征性的五角星一样,在他看来,人民币入篮只是一种象征性的意义,没有具体的实际价值。对于这种说法,其只说对了一般,对于人民币的入篮,其在名声上为自身的发展获得了有力的地位,通过入篮活动,人民币在进行国际货币贸易的发展时则名正言顺。
此外,在人民币入篮之后,其象征意义不在是一种口头话语,通过入篮,人民币对世界各国人民的信心是一种增强。在加入到SDR之后,人民币在国际货币市场中将会获得一部分的份额,按照当前的SDR货币总规模研究可以得知,分配给人民币的货币基金大约为300亿美元,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就需要购买2000亿左右的人民币,这使得人民币的国际流通更加流畅。随着中国的发展,其已经逐渐成为当前世界上最大的外汇储备国家,但这些外汇无法通过印制得到,而外汇储备过多后也会对我国的货币造成较大的外汇压力,而在加入SDR之后,这些问题将会得到更加有效的解决。届时,中国在进行国际贸易时,无论是人民币还是外汇,其都能够作为硬通货进行直接的交易。若出现了外汇的紧张问题,还可以通过增加人民币的数量来维持我国的国际贸易,且印制的人民币也具有较好的认可度。
但随着域外人民币的数量增加,我国对人民币的境外贸易影响力无法进行有效的掌控,在这种情况下,若境外的投资者对于人民的经济地位产生怀疑,或者人民币在国际上的汇率发生较为严重的变动,往往会产生严重的人民币回流问题,而我国为了保证国际金融市场的稳定性,也不得不对这些回流的人民币进行买入。对于这些问题,若不能很好的解决,将会对中国的国内货币政策造成较大的影响,严重时甚至被外部环境绑架本国经济,对此,中国的有关部门需要加强对人民币的管理。为了避免这一问题的产生,我国在进行人民币的离岸贸易发展时,需要采取多重政策对其进行维持,像美国在发展的过程中,其为了稳定美元的汇率稳定性,在国际上进行美元离岸贸易的发展中采用一些美元标价的石油衍生品和一些其他的手段来进行维持,我国在进行人民币离岸贸易的发展时可以借鉴美国的发展策略,同时结合我国的国际发展方向以及在国际上的影响等来进行策略的制定。
四、总结
对于当前的人民币入篮,其基本上已经成为了定局,但由于人民币的发展时间较短,到目前位置还存在着严重的经验不足等问题,这使得人民币的入篮还需要继续加强“修”。通过对人民币入篮后的SDR权重以及大年人民币的全球支付占比等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得知,人民币的入篮存在着两面性,为了促进人民的国际化,我国逐渐开展一些人民币发展措施,像在上海开始自由贸易账户等,但由于这些政策还不太成熟,当前的人民币国际化发展仍然受到较大的限制。在这次人民币入篮来看,尽管国际货币组织并没有对中国进行较真,但为了能够更好的促进人民币的国际化发展,在未来的人民币发展中,还需要继续深入研究其国际化中存在的问题。因此,对于金融改革这一问题,即使国际金融货币组织对其并为过于为难,但我们需要自己较真,不断提高人民币在国际中的影响力,促进人民币的发展。
对于人民币的国际化发展,我们需要自己认清自己,人民币入篮并不代表着我国的人民币国际化发展已经取得了巨大的突破,这种观点显然是错误的。通过对当前的人民币外汇储备国家进行调查可以得知,其储备人民币主要是为了能够同中国更好的进行经济贸易往来,方便进行支付交易。因此,对于人民币的国际化发展,其真正意义的实现是能够在不同中国进行经济贸易时采用人民币作为交易货币。另外,对于当前将人民币加入到国家外汇储备中的国家分析得知,其大部分都是一些新兴的国际,其将人民币纳入到自身的外汇储备中,一方面是其对人民的认可度有了较大的提高,但另一方面却说明了人民币相对比美元和欧元等的获取难度要小。
对于我国的普通老百姓,其对人民币入篮的认识就是能够在今后直接拿着人民币在国外进行交易,这样就省却了中间的货币兑换程序。但这种认识是错误的,尽管当前的人民币已经入篮,很多国家对人民币的认可度越来越高,但这并不意味着人民币能够别国际接受,这使得人民币的入篮并没有对普通老百姓的生活产生较大的影响。而在人民币入篮之前,其在某些国家就能够进行直接的交易,甚至一些国家的人民币认可度还要高于本地货币,随着人民币入篮,尽管其在国际上的认可度有了显著的提高,但同老百姓的直接交易认知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
总而言之,随着人民加入SDR,其在国际货币市场中的影响将越来越大,尽管人民币加入国际货币市场使人民币在国际上的影响增大,但这更多的是我国人民的努力成果。因此,在未来的经济发展中,我国只要保证正确的经济发展形式,加上深入化的金融政策改革,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的目标必将实现。
参考文献
[1]白明.从人民币国际化视角看人民币“入篮”[J].杭州金融研修学院学报,2016,01:21-24.
[2]熊园.“入篮”后人民币国际化的战略思考[J].杭州金融研修学院学报,2016,01:25-26.
[3]刁莉,朱琦.从日元国际化历程看人民币入“篮”[J].群言,2016,01:30-32.
人民币 篇2
1、上市银行业务范围基本在国内,拥有的外币资产和负债的比例较小,人民币资产负债和外币资产负债基本匹配,从事包括国际结算在内的国际业务的量也较少,对于表外业务产生的敞口通常会运用衍生品进行对冲,因此升值的直接影响不大。我们不赞同因为银行持有大量人民币资产因此将从升值中巨大获益的观点,理由是相对应这些人民币资产,负债同样存在。但被汇金公司以 外汇 注资的公司的情况将会有所不同,由于它们的资本金大多为美金,这将导致净资产的缩水。
2、升值对银行的间接影响将比源于资产负债结构的直接影响更大。这种间接影响体现在升值对综合经济的影响间而影响到银行的生存环境。我们认为2%的小幅升值对综合经济的影响不大,因此对银行股的影响也不大。有种观点认为从日本和台湾的升值经验看,对银行股形成重大利好,但我们并不认为这种情况可套用现阶段的银行股。当我们对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进行升值和银行股价相关分析时,发现相关度很低,这是因为银行的业绩不仅和汇率有关,还和利率、GDp等众多因素有关。我们维持对银行股的判断:绝对股价处于合理估值水平上方,箱体波动带来波段操作机会,突破箱体的契机在于目前尚不明朗的股改方案。由于利率非市场化时期的利差保证以及相对充足的拨备,部分银行股业绩在今年将保持稳定,相比于与固定资产投资有密切关联的大市值板块有基本面的比较优势。但作为和宏观
人民币 篇3
摘要:文章回顾了我国深化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时代背景,通过梳理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内容,指出建立人民币外汇期货市场是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难点,论述了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与人民币外汇期货市场建设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并针对建立人民币外汇期货市场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外汇期货;汇率形成机制;政策建议;监管模式
一、 深化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时代背景
1. 中国经济相对其他经济体呈现高速增长的同时人民币汇率却被低估。2005年7月,我国实行新的汇率制度,由固定汇率制向浮动汇率制转变。在浮动汇率制下人民币汇率开始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实行有管理的浮动。固定汇率制向浮动汇率制的转变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多种力量博弈的结果:首先,2005年之前我国对发达国家贸易顺差持续扩大,这引发了发达国家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发达国家取消对中国的普惠制,展开反倾销反补贴调查,对中国设置的贸易壁垒大大增强。在当时实施汇率改革一是可以缓解与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不均衡现象,扩大内需;二是可以增强货币政策独立性、主动性和针对性;三是可以促进企业转变经营方式,增加高附加值产品和服务出口,更好地利用外资。汇改推出之后人民币开始升值步伐,到2008年人民币已经升值了19%,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人民币暂时停止了升值走势。但即使人民币升值幅度较大,中国经济仍保持8%以上的增速。
进入2010年以来,人民币再次步入升值通道,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最高升值6.040 8。人民币升值一方面是由于我国经济发展仍保持较高增速、经济基本面不断改善;另一方面我国加快经济转型的步伐,从外贸主导型经济增长模式向内需拉动型经济增长模式转变。但是2014年以后,国内国际经济金融形势日趋复杂,美元走强是最主要的宏观事件:一是美国在经历长期的低利率和量化宽松政策之后,经济不断复苏,美联储也表示了在2015年年内加息的意图,导致美元继续走强;二是欧元区国家因为希腊危机,至今经济还没有得到企稳复苏,欧元区在2014年也推出了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导致欧元走弱;三是日本在安倍晋三上台后,加大了量化宽松的力度,日元进一步贬值;四是金砖国家因为美元走强的预期,产生了资本外流,同时大宗商品价格的下跌,导致资源国汇率进一步走低。由于人民币之前很大程度上紧跟美元,而其他国家货币大幅贬值,造成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虚高。此时,有必要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让人民币汇率更真实地反映中国经济基本面。
2. 人民币国际化走向深水区。2009年4月,国务院决定在上海等五个城市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标志着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开启。从此,人民币国际化经历了跨境人民币结算、货币互换、建立离岸人民币市场、成为外国央行储备资产等多个发展阶段。但是如果成为一种国际化的货币,人民币必须在支付工具和贮藏手段方面的职能有所加强。争取进入特别提款权(Special Drawing Rights以下简称“SDR”)货币篮子将是人民币国际化的必然选择。2015年8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以下简称“IMF”)公布了对人民币初步评估报告,认为人民币“可自由使用”必须满足“可以操作”的业务要求:首先,要求人民币必须有合适的汇率、利率来估值;其次,要求提供持有SDR的所有人能管理人民币利率、汇率风险的对冲工具。上述要求必不可少。针对估值问题,必须存在一个以市场价格为基础的具有代表性的美元兑人民币汇价,虽然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每天早晨9:15发布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但IMF职员看来这并不是真正的成交价。而且这个成交价只是针对中国交易时间,在中国交易时间之外,也应该存在一个被市场认可的、可操作的、具有代表性的价格。虽然英国目前作为人民币离岸中心,可以在伦敦外汇市场上提供离岸人民币汇率的报价。但是这样做之后人民币汇率的主导权就不完全在中国手中。因此,伴随着人民币真正地成为国际化货币,人民币汇率也必须真正由市场自发形成价格,这势必要深化现有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
3. 经济体制深化改革、金融市场化自由化的需要。众所周知,汇率和利率是金融市场中最基本的两个价格体系。金融市场自由化也就是指汇率和利率真正地在独立的市场主体之间通过竞价方式自由自发形成,减少或消除外部直接管制和干预。2005年从固定汇率制向浮动汇率制转变,是第一次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尝试。但当时人民币汇率仍沿着央行指导的中间价上下窄幅波动,即使在2014年出现过短期的总体波动率明显提升。在此期间,我国实体企业和金融机构在半管制的汇率环境里,其管理汇率风险能力没有得到大幅提高,甚至发生了中信泰富、中航油等投机外汇衍生品产生巨亏的事故。中国经济仍延续过去简单粗放的发展模式,金融机构的国际竞争力不强,中国经济在旧有体制下发展潜力枯竭、发展动力不足。新一届政府领导班子上台之后以改革促发展,作为金融体制中最具有潜力的改革领域,利率市场化和汇率市场化就被提上了议事日程。相比汇率市场化,我国利率市场化步伐较快,通过逐步取消存款利率上限和贷款利率下限,发行大额存单等,利率市场化接近完成。利率和汇率两者密不可分,相互影响和平衡,如果汇率市场化大大落后利率市场化,可能会造成利率、汇率政策不平衡、不协调,产生极大的宏观风险。因此,汇率市场化必须加快推进和落实。
二、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内容
我国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从固定汇率制向浮动汇率制的转变,基本内容是人民币汇率不再单一盯住美元,不再实行单一汇率,而是参考一篮子货币实行有管理的浮动。这种有管理的浮动是一种在人民银行宏观调控下的浮动,主要体现为:一是对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又称基准汇率的制度安排;二是对银行间市场交易价格(即市场汇率)的浮动区间管理;三是对银行为客户办理本外币兑换(即结售汇业务)的挂牌汇率浮动区间管理。
2005年7月汇改以来,银行间市场(即外汇批发市场)人民币兑美元交易价的日浮动区间共经历三次扩大,从基准汇率的上下0.3%逐步扩大到2%,银行间市场的浮动区间已基本能够满足正常情形下汇率波动的需要。同时,2005年9月和2014年7月,分步取消了银行对客户办理本外币兑换的挂牌汇率浮动区间限制,银行结售汇市场(即外汇零售市场,人民币汇率执行的市场)已经实现了汇率随行就市、自由浮动。只是因为银行通常在银行间市场交易价格的基础上加减点的方式定价,在结售汇市场竞争较为充分的情况下,避免了挂牌汇率与银行间市场交易价的过分偏离。
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形成的市场化也是汇率机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1994年汇率并轨以后,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参考上日银行间市场交易价的加权平均价格形成。2005年7月汇改之初,改为由上一交易日的收盘价形成。2006年1月4日,央行在引入询价交易方式和做市商制度的同时,改汇率中间价形成方式为当日开市前由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向做市商询价,去掉最高和最低价后得到的加权平均价作为当日的基准价格,并授权其对外发布,这是强化中间价形成的市场作用、淡化官方色彩的一种有益尝试。2014年7月,取消人民币对美元挂牌汇率的浮动区间限制后,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更多地变成了基准或参考汇率,尤其是当零售市场人民币汇率率先实现自由浮动以后,中间价更是对挂牌汇率走势发挥了重要的牵引作用,避免了汇率的大起大落,是央行汇率政策操作的重要中介目标。但是,由于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形成透明度不高,供求信息反映不全面,加上中间价波动率较低,导致银行间市场交易价与中间价长期背离。在单边市场环境下,近年来虽然银行间市场汇率波幅不断扩大,但交易价通常持续在中间价的升值或者贬值区间浮动,使中间价很多时候成为一个不可交割的价格,影响了其代表性和权威性,同时也导致交易价动辄涨停或者跌停,并制约汇率整体弹性的改善。
2015年8月中国人民银行公告称,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将由银行间外汇市场做市商参考上日收盘价以及外汇供求情况和国际主要货币汇率变化,在每日银行间外汇市场开盘前向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提供中间价报价。2015年8月的这次汇改又回归以上日收盘价作为定价基础,这是国际上通行的一种基准价格形成机制,有利于保持价格的连续性和透明度,较好解决前述两种价格的背离问题,提升中间价的市场基准地位,并拓宽市场汇率的实际运行空间。解决中间价形成的市场化问题,而不是单纯扩大日间汇率波幅,更是抓准了制约汇率形成市场化的关键点,将大大提升汇率改革的整体效果,利在长远。
三、 人民币汇率改革的重点和难点
1. 重点是建立完全市场化的汇率形成机制。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最终目标是完全市场化,因此外汇市场建设一直是完善汇率形成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建立具有足够深度和广度,有充分流动性的外汇市场,才能够防止外汇市场大幅波动,进一步发挥其资源配置、价格发现和风险规避的功能。
建立完全市场化的汇率形成机制,下一步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突破:
一是扩大市场交易主体范围,推动更多的非银行金融机构、符合套期保值交易资格的实体企业和外资机构进入银行间外汇市场,形成不同的风险偏好,提高外汇市场流动性;
二是鼓励境内金融机构、实体企业和个人参与境外人民币外汇市场交易,打破内外外汇市场的封闭状态,考虑银行间外汇市场、外汇期货市场与纽约、伦敦外汇市场之间相互认可会员资格、提供交叉结算服务等;
三是尽快在国内上市人民币外汇期货,延长银行间市场和期货市场的交易时间,争取通过期货夜盘交易的形式实现人民币交易不中断。
2. 难点是人民币外汇期货市场建设。如前所述,加快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应在多个方面取得突破,但人民币外汇期货市场建设将是未来汇率制度改革的难点,原因在于以下两个方面:
(1)我国目前人民币外汇衍生品场内场外发展失衡。我国人民币外汇场外衍生品发展较成熟,我国在2005年、2006年和2011年在银行间市场先后推出了人民币远期交易、人民币外汇掉期交易和场外人民币外汇期权。虽然近十年来,人民币场外衍生品的交易规模日趋庞大,但是这些衍生品大多数还是场外衍生品,并不是场内的人民币外汇期货或期权。
(2)人民币在岸市场发展速度缓慢。据国际清算银行2013年4月的最新调查数据显示,全球日均人民币外汇交易量达1 200亿美元,其中在岸市场成交量419亿美元,离岸市场成交量781亿美元,离岸市场成交量是在岸市场的将近2倍。离岸市场成交量大与其发达的金融市场密不可分,尤其是外汇期货市场因为其流动性好、交易门槛低贡献了较多的成交量。相比之下,我国人民币在岸市场建设亟待加强,尤其是人民币外汇期货市场的缺失是在岸市场发展速度缓慢的重要原因,也是未来在岸市场发展的方向和目标。
四、 建立人民币外汇期货市场与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辩证关系
建立人民币外汇期货市场与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两者存在因果辩证关系:汇率改革是因,人民币外汇期货是果;人民币外汇期货既是汇率改革的推进器,又是汇率改革目标实现的最后一步。人民币外汇期货对于人民币汇率改革具有三方面重要意义:
1. 推动人民币汇率形成实现完全市场化。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最终目标是市场供求在汇率形成中起决定性作用。我国已经建立了银行间外汇市场和银行结售汇市场,在外汇现货领域市场发育较为成熟和功能较为完整。但是人民币外汇期货市场作为竞争最为充分、价格信号最敏感、市场主体参与度最高的市场现在还没有建立起来。人民币外汇期货市场的建立,将人民币外汇现货市场和人民币外汇期货市场打造成一个良性互动的有机整体。通过外汇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人民币汇率将更加精确地贴近中国经济的基本面。同时,人民币外汇期货市场具有电子化交易的特点,相比现货市场人民币外汇期货交易时间更长,容易促进形成境内外一致的人民币汇率。
2. 夺取人民币汇率定价权,维护经济主权。在人民币国际化的背景下,境外交易所纷纷上市人民币外汇期货产品,而我国人民币外汇衍生品中,场内衍生品包括人民币外汇期货和期权都欠缺。作为人民币在岸市场,如果仅仅只有人民币外汇现货定价权但却没有人民币外汇期货定价权,很难形成价格合力,无法形成一个容易让市场认可的定价,导致人民币汇率定价权旁落。
3. 为外汇市场参与者提供了风险管理工具。人民币汇率市场形成机制改革要求拓宽市场参与者范围,引入外国投资者、实业企业和个人参与外汇交易,形成更加多元化的风险偏好。但是随着交易规模的扩大,投资者需要更加方便、成本更低的风险管理工具。虽然我国目前场外衍生品种类较多,但是这些场外衍生品主要针对的对象是大企业和大银行,投资者门槛较高。人民币外汇期货提供了这种门槛更低、成本更低、交易时间更长的风险对冲工具,而且还可以在人民币外汇期货的基础上发展出人民币外汇期货期权,满足更多个性化风险对冲的需求。
五、 建立人民币外汇期货市场的政策建议
1. 明确对于人民币外汇期货的金融监管模式。
(1)针对外汇期货进一步明确划分现有微观审慎监管职能。结合未来人民币外汇期货投资者的市场结构,进一步明确现有各分业监管者的微观审慎监管职能,并分三个层次明确外汇期货准入标准:第一层次是金融机构的准入,这部分职能仍交给原有的分业监管部门,例如银监会负责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准入,证监会负责证券业金融机构的准入,保监会负责保险业金融机构的准入;第二层次,由国家外汇管理局负责外汇业务的准入;第三层次,由证监会负责外汇期货业务的准入,或者说所有外汇期货投资者资格的准入。
(2)将跟外汇期货市场交易规制和投资者保护相关的监管职能统统交给证监会。将所有参与外汇期货市场的银行业金融机构、证券业金融机构和保险业金融机构一视同仁,按照相同的外汇期货监管规则进行规范。原则上除证监会的市场监管规则之外,各分业监管部门对于各自监管对象参与外汇期货交易仅仅可以规定风险策略和提供风险指导,防止“政出多门”而造成监管套利、监管冲突的情况。
(3)建立宏观审慎监管部门,由人民银行作为人民币外汇期货的宏观审慎监管者。相比其他宏观调控部门,人民银行更具备成为宏观审慎监管者的优势。而且人民银行法赋予了人民银行维护金融稳定的职责:一方面,由人民银行充当宏观审慎监管者一方面将有利于延续现有金融稳定工作框架,避免职责不清和部门冲突;另一方面,人民银行在金融监管信息共享和监管协调体制的地位也便于作为宏观审慎监管者开展工作。
2. 修改、整合现有的相关法律和监管规则。建立人民币外汇期货市场涉及不同层次的法律和多个部门的监管规则。这些法律法规应该以人民币外汇期货法律关系为轴进行有机的整合,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冲突、消除法律盲点和模糊地带,为人民币外汇期货市场建设提供明确的法律指引。这种法律整合工作可以是在《中国人民银行法》和未来出台的《人民币法》之下,通过补充完善人民币法律关系各个方面的具体法律规定,对现有法律、法规、部门规章进行整合,整合方式可以是法律汇编也可以是法典编撰。这样,人民币外汇期货法律关系就可以看作人民币对外法律关系在期货市场的延续,人民币外汇期货法律规则就存在明确的上位法,并通过相关部门立法加以规范。
参考文献:
[1] 吴弘.金融法律评论(第四卷)[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13.
[2] Copeland,L.S: Exchange Rate and International Finance, Pearson Education Limited,2000.
[3] Hans Visser: A Guide to International Monetary Economics, Exchange Rate Theories, System and Policies, Edward Elgar Publishing Limited,2004.
[4] Frederic S. Mishkin: The Economics of Money,Banking and Financial Markets, Pearson Education Limited,2004.
[5] 顾功耘,罗培新.经济法前沿问题(2008)[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6] 孙国锋.中国金融改革的近距离思考[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2.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国际法视角下人民币国际化问题研究”(项目号:13AZD091)的子课题“人民币跨境流通法律问题”的中期成果。
作者简介:吴弘(1956-),男,汉族,浙江省宁波市人,华东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金融法;杨德森(1979-),男,回族,辽宁省辽阳市人,华东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博士生,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金融稳定部主任科员,中级经济师,研究方向为金融法。
人民币 篇4
1 我国离岸金融业务的发展过程
1.1 萌芽阶段(1989~1994)
从1989年起,我国开始允许部分商业银行开展离岸金融业务,此阶段广东发展银行和招商银行等先后被准许经营离岸金融业务。此时离岸金融业务的经营监管较为严格,始终采取“内外分离,两头均在外”的经营模式,且离岸业务的资金来源及使用都只能与非居民相关,与在岸业务实行独立核算、分账管理、各自平衡,不能相互抵补。这一阶段仅仅是政策放开进行离岸业务的试点,限制较为严格,但发展势头迅猛。
1.2 扩张阶段(1995~亚洲金融危机)
此阶段离岸业务承接之前的发展势头,离岸业务量猛增,其允许的试点银行也扩展至五家,由于离岸业务无需缴纳存款准备金,并且享受一定税收优惠,其经营利润较高,离岸资产总额也达到了20多亿美元。但由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发生,国际金融市场风险积聚,各银行离岸金融资产迅速恶化,央行不得不在1999年叫停了相关离岸业务的政策许可,离岸业务发展进入到全面的清理整顿阶段。
1.3 整顿阶段(1999~2002)
随着人民银行叫停相关业务试点,离岸银行业务也进入了调整、规范的阶段。
1.4 恢复发展阶段(2002至今)
经过几年的规范整顿,人民银行于2002年恢复了离岸业务的政策允许。在吸取了亚洲金融危机的经验教训后,各试点银行普遍加强了风险管理及内部控制,不良贷款率呈逐年下降趋势,资产质量也得到提高,大量资金被投放于海外理财产品及离岸债券,贷款的增幅平稳。
2 我国离岸金融业务发展过程中暴露的问题
2.1 尚未形成有规模的离岸金融市场
离岸金融市场作为一种无国界、无管制、高度自由的市场,其形成是需要聚集效应的,即国家经济的开放程度、货币的国际化程度、所在国税收制度、企业规制等因素都对离岸金融市场的产生具有推动作用。而人民币离岸市场至今仍未完全形成这样一个市场。缺乏市场的推动力,离岸人民币业务的发展也难以迅速发展。
2.2离岸业务的相应监管政策同业务的实际发展缺乏协调
例如均可以用于非居民结算业务的离岸账户、境外机构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和境外机构境内外汇账户却由于一些历史问题、币种不同等原因有着不同的监管政策。NRA账户和OSA账户并存却有一定的可替代性,可能诱发监管套利等行为,反映了相关政策仍有待完善。
2.3 离岸资金的大规模交易可能使银行风险积聚
一方面,国际金融市场上的投机资金往往十分巨大,一旦通过离岸金融业务进行相关交易,可能使银行内部承担的市场风险增加,对银行资产结构造成很大的变化,给银行带来潜在的损失;另一方面,虽然根据《关于境外机构境内外汇账户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等相关文件对于离岸资金的交易具有相关的限制,例如外债指标等,但实际操作中往往具有很大的灵活性,且需要临时调整的情况亦时常发生,加之客户与银行间存在一定的信息不对称,因此离岸资金的交易可能使银行被动陷入违反政策指标的境地。
2.4 跨境因素给中资银行对离岸业务的相关调查带来困难
对于银行的尽职调查在离岸业务、NRA账户的政策中被给予更加严格的要求,例如银行需要审核境外机构在境外注册地成立的相关文件等。这一要求对于在海外分支机构有限的中资银行来说较难完成。且离岸客户是否符合注册所在地法律的规定的核实成本也较高,中资银行若将此委托给相关机构进行尽职调查,无疑也会额外加大银行的成本。此外,对于一些在岸、离岸均从事经营活动的离岸客户,其境外活动的监察、调查也更难进行,银行可能还会面临客户的经营风险。2.5信息、法律等相关综合配套服务相对落后,不能满足离岸业务发展的需要
对于我国一些“走出去”的企业,对于海外的投资营商、金融服务等环境不熟悉。另外,国内经营离岸业务的银行,尤其是中资银行对于离岸业务的配套服务跟不上,制约了人民币离岸业务的推广和发展。
2.6 人民币离岸业务缺乏金融创新,跨境人民币流通渠道狭窄,跨境流通仍处于自发状态
离岸人民币资产大多仍以银行存款的形式沉积在境外,人民币投资产品少,不能满足离岸人民币的投资需求。且我国存在资本账户的管制,境外人民币回流机制亦不畅,持有人民币的动机不高。
3 发展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必要性
3.1 加速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
自中共十八大提出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升级的步伐起,2014年又提出我国经济进入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的“新常态”。而经济结构的转型更加需要金融的支持。以麦金农为代表的西方学者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提出了“金融压制”、“金融深化”等理论,指出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且联系各国经验,离岸金融市场的发展是所在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动力之一。因此,发展人民币离岸市场对于加快国内经济结构升级调整有着重要意义,能够促进国内资源更加合理的有效配置、增加政府税收,以及带动我国贸易、就业和生产的持续增长。
3.2 减轻巨额外汇储备压力的需要
近年来我国持续保持的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的“双顺差”使我国积累了巨额的外汇储备资产,达4万亿元,而我国消化外汇储备资产的渠道也较为狭窄,不仅面临高昂额机会成本,也面临很大的汇率风险。因此建立离岸金融市场,允许中资银行开展离岸业务可以发挥离岸金融在解决国际收支上的能力,减轻巨额外汇储备带来的压力。而其中发展人民币离岸业务更是推广人民币国际化,促进人民币成为国际储备货币,提高人民币在全球贸易、投资中的比重的重要方法。2015年世界货币基金组织五年一次的对于特别提款权(SDRs)的货币篮子进行重新评估、确认各货币权重即将开启,这对于人民币是否成为国际储备货币有着重要的推动力。而开展离岸人民币业务,对于促进人民币跨境流通,早日成为可自由兑换货币,满足人民币成为SDRs一篮子货币构成的条件具有正面效应。
3.3 利率市场化改革、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有效形成的需要
人民币离岸市场能为国内人民币市场化利率的形成发挥重要作用。虽然我国目前人民币利率市场化、汇率形成机制改革都去的了重要的进展:目前人民币利率只有最后的存款利率上线没有完全放开,央行也退出对于银行间外汇市场的常态式干预并扩大了单日人民币汇率的浮动区间。但受制于国内金融体系尚不完善、行政干预因素仍然较多,目前仍然需要人民币离岸市场形成的市场化利率、汇率指标,作为内地利率、汇率的参考,同时也有助于我国把握全球人民币利率形成和汇率定价的自主权,此外还能够加强对市场价格投机行为的调控。
3.4 加速金融国际化的需要
当代国际金融实力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国际金融中心之间的竞争,而离岸金融市场则是国际金融中心的标志性构成。离岸金融市场的发展,尤其是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发展,不仅使金融市场的国际化迈出重要的一步,也能够为金融国际化的其它部分创造条件:金融业务、金融机构、金融监管以及金融人才的国际化都能因此受益。从而使我国的整体金融水平更加接近国际化先进水平,打破长期以来的“金融抑制”,实现金融业的国际发展战略。
摘要:人民币离岸市场则是在人民币国际化的大背景下,以及当前人民币仍不是完全可自由兑换货币的前提下,提高人民币国际地位、促进我国金融国际化发展的最优选择。简要分析了我国离岸业务发展情况,我国发展离岸金融业务中暴露的问题以及发展人民币离岸的重要性。
人民币答题 篇5
1、钞票在印刷中用了大量的特殊油墨进行防伪。常用的主要有哪几种?
答:荧光油墨、红外油墨、磁性油墨图文、光变油墨、防复印油墨、珠光油墨。
2、钱币防伪特征之一的对印图案是怎么回事?
答:一般是采用正背面同时印刷,迎光透视钞票正背面同一部位的局部图案会组成一个完整的图案,且对接无错位现象。如我国第五套人民币100、50、10元券左下角的古钱币图案。
3、第五套人民币设计风格之一的突出“三大”是什么?
答:突出“三大”即大人像、大水印、大面额数字,既便于群众识别,又增强了防伪功能。
4、如何定义伪造币?
答:伪造币是指依照真货币的图案、形状、色彩、机读特征等,运用打印、复印、影印、胶印等多种手段,非法制造假货币,及以真、假货币为共同基材,使用剪贴、挖补、揭层、定性与定量分析二次加工等方法,非法制造假货币,以冒充国家货币的行为。
5、如何定义变造币?
答:变造币是指在真币的基础上,利用挖补、揭层、涂改、拼凑、移位、重印等多种方法制作,改变真币原形态的假币。
6、伪造、变造人民币,出售伪造、变造的人民币,或者明知是伪造、变造的人民币而运输,应采取什么样的处理方式?
答: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处十五日以下拘留、一万元以下罚款。
7、在宣传品、出版物或者其他商品上非法使用人民币图样的行为,应采取什么样的处理方式?
答:中国人民银行应当责令改正,并销毁非法使用的人民币图样,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五万元以下罚款。
8、印制、发售代币票券,以代替人民币在市场上流通的行为,应采取什么样的处罚方式?
答:中国人民银行应当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并处二十万元以下罚款。
9、办理人民币存取款业务的金融机构发现伪造、变造的人民币,数量较多和数量较少时,分别怎么处理?
答:数量较多时,应当立即报告公安机关;数量较少的,由该金融机构两名以上工作人员当面予以收缴,加盖“假币”字样的戳记,登记造册,向持有人出具中国人民银行统一印制的收缴凭证,并告知持有人可以向中国人民银行或者向中国人民银行授权的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业务机构申请鉴定。
10、办理人民币存取款业务的金融机构将停止流通或残缺、污损人民币对外支付的,人民银行怎样处理?
答:由中国人民银行给予警告,并处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纪律处分。
11、办理人民币存取款业务的金融机构不按规定收缴假币的,人民银行将怎样处理?
答:由中国人民银行给予警告,并处1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纪律处分。
12、金融机构在收缴假币过程中,遇到什么情形之一的,应当立即报告当地公安机关,提供有关线索?
答:(1)一次性发现假人民币20张(枚)(含20张、枚)以上,假外币10张(含10张、枚)以上的;
(2)属于利用新的造假手段制造假币的;(3)有制造贩卖假币线索的;
(4)持有人不配合金融机构收缴行为的。
13、持有人对被收缴货币的真伪有异议,该怎样处理?
答:可以自收缴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持《假币收缴凭证》直接或通过收缴单位向中国人民银行当地分支机构或中国人民银行授权的当地鉴定机构提出鉴定申请。
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和中国人民银行授权的鉴定机构应当无偿提供鉴定货币真伪的服务,鉴定后应出具中国人民银行统一印制的《货币真伪鉴定书》,并加盖货币鉴定专用章和鉴定人名章。
14、残缺、污损人民币兑换标准? 答:(1)能够辨别面额,票面剩余四分之三(含四分之三)以上,其图案、文字能按原样连接的残缺、污损人民币,金融机构应向持有人按原面额全额兑换。
(2)能辨别面额,票面剩余二分之一(含二分之一)至四分之三以下,其图案、文字能按原样连接的残缺、污损人民币,金融机构应向持有人按原面额的一半兑换。
纸币呈正十字形缺少四分之一的,按原面额的一半兑换。
15、如何使用“全额、半额、兑换”章?
答:残缺、污损人民币持有人同意金融机构认定结果的,对兑换的残缺、污损人民币纸币,金融机构应当面将带有本行行名的“全额”或“半额”戳记加盖在票面上;对兑换的残缺、污损人民币硬币,金融机构应当面使用专用袋密封保管,并在袋外封签上加盖“兑换”戳记。
16、残缺、污损人民币持有人对金融机构认定的兑换结果有异议的,要怎样处理?
答:经持有人要求,金融机构应出具认定证明并退回该残缺、污损人民币。
持有人可凭认定证明到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申请鉴定,中国人民银行应自申请日起5个工作日内做出鉴定并出具鉴定书。持有人可持中国人民银行的鉴定书及可兑换的残缺、污损人民币到金融机构进行兑换。
17、不宜流通人民币的挑剔标准是什么? 答:(1)纸币票面缺少面积在20平方毫米以上的;(2)纸币票面裂口2处以上,长度每处超过5毫米的;裂口1处,长度超过10毫米的;
(3)纸币票面有纸质较绵软,起皱较明显,脱色、变色、变形,不能保持其票面防伪功能等情形之一的;
(4)纸币票面污渍、涂写字迹面积超过2平方厘米的;不超过2平方厘米,但遮盖了防伪特征之一的;
(5)硬币有穿孔,裂口,变形,磨损,氧化,文字、面额数字、图案模糊不清等情形之一的。
18、出售、购买假币或者明知是假币而运输情节定性中,“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分别是什么?
答:总面额在四千元以上不满五万元的,属于“数额较大”;总面额在五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属于“数额巨大”;总面额在二十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特别巨大”。
19、变造货币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的情况是什么?
答:变造货币的总面额在二千元以上不满三万元的,属于“数额较大”;总面额在三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巨大”。20、假币收缴过程中,“假币”印章加盖位置及采用什么颜色油墨?
答:“假币”印章用蓝色油墨盖在假币正面水印窗和背面中间位置。
21、《假人民币没收收据》的使用方法是什么? 答:金融机构没收假人民币时使用,该凭证为中英文对照,一式三联,第一联由没收单位留底,第二联交原收缴单位,第三联交被没收人。22、2012年4月以来开展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对外误付假币专项治理工作的总体目标是什么?
答:以对假币“零容忍”的态度,有计划、分步骤地推进银行对外支付现金的全额清分,有效解决银行对外误付假币向题:以冠字号码查询为手段、解决银行涉假币纠纷的举证和责任认定问题。维护金融消费者权益,树立银行的良好信用形象。
23、为保证涉假纠纷举证需要,金融机构采集、记录、存储的冠字号码信息至少应包含哪些要素?
答:金融机构及其网点的金融机构编码、业务类型(自动柜员机或柜面)、机具编号、记录冠字号码信息的日期和时间、版别、币值、冠字号码文本、冠字号码图像。
24、金融消费者在金融机构办理现金取款业务后,对现金真伪存在异议,具体的申请查询程序是什么?
答:经金融机构进行真伪识别确认是假币的,金融机构负有告知消费者通过冠字号码查询功能判别假币是否由其付出的义务。查询人可向办理取款业务的金融机构网点提出冠字号码查询业务申请,以确认假币是否由该金融机构网点付出。
查询人应在办理取款业务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含取款当日),携带有效证件、假币实物或《假币收缴凭证》、办理取款业务的证明资料,到査询受理单位填写提交《人民币冠字号码査询申请表》,申请查询。
25、根据冠字号码查询结果判定为金融机构付出假币后的处理方式是什么?
答:有假币实物的,应由金融机构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假币收缴鉴定管理办法》进行处理,并予以全额赔付;假币已被收缴或没收的,金融机构应收回《假币收缴凭证》或《假币没收收据》,并予以全额赔付。
26、金融机构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申请冠字号码真假币查询的查询人,可到人民银行当地分支机的提出投诉,共三种情况,请说明:
答:(1)无正当理由不受理査询人申请的;(2)未在规定期限内完成查询的;
(3)办理査询的程序不符合工作指引规定的。
27、特殊残缺污损人民币的含义?
答:特殊残缺、污损人民币是指票面因火灾、虫蛀、鼠咬、霉烂等特殊原因,造成外观质地、防伪特征受损,纸张炭化、变形,图案不清晰,不宜再继续流通使用的人民币。
28、金融机构直接办理特殊残缺、污损人民币兑換业务的操作程序是什么?
答:金融机构营业网点临柜人员按照有关规定确定兑换标准,经复核、业务主管确认无误后,分券别按全额、半额使用专用袋密封,填制《金融机构特殊残缺污损人民币兑換单》,加盖有关人员名章,并向持有人办理特殊残缺、污损人民币兑換业务。
29、持有人对金融机构认定的特殊残损币兑换结果有异议的处理程序是什么?
答:(1)经持有人要求,金融机构应出具认定证明并退回特殊残缺、污损人民币。
(2)持有人携带特殊残缺、污损人民币实物和金融机构出具的认定证明到人民银行分支机构申请鉴定。人民银行鉴定人员按照有关规定对其做出鉴定结果,填制《中国人民银行特殊残缺污损人民币鉴定书》。
30、在特殊残损币兑换过程中,持有人对金融机构的兑换结果有异议,申请人民银行鉴定,人民银行在鉴定时,要填制《中国人民银行特殊残缺污损人民币鉴定书》,这个《鉴定书》的样式及使用方法是什么?
人民币 篇6
关键词:人民币国际化 一带一路 离岸人民币债券 离岸人民币中心
近日,世界银行在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首只以特别提款权(SDR)计价、以人民币结算的债券“木兰”,人民币国际化再进一步。近年来,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不断加快,2015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人民币纳入SDR、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成功上线,2016年财政部在伦敦成功发行总额为30亿元人民币的3年期国债等,均引起海内外广泛关注。一般来说,一种货币国际化通常遵循从计价结算、金融投资到储备货币的发展路径。自2009年7月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试点以来,人民币国际化在贸易结算方面成效显著,但在金融投资方面还有待拓展。离岸人民币债券市场的发展是发挥人民币投融资、储备货币功能的重要一环,应在未来大力推进。
离岸人民币债券发展概况及特点
离岸人民币债券是指在中国大陆以外地区发行的以人民币计价的债券,始于中资银行在香港发行的人民币债券。2007年6月,人民银行和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颁布《境内金融机构赴香港特别行政区发行人民币债券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境内依法设立的政策性银行和商业银行可以在香港发行人民币债券。国开行作为第一家在离岸人民币市场发行债券的中资银行,于当年发行了市值50亿元的人民币债券。但此后离岸人民币债券市场发展缓慢,直到2009年和2010年上半年香港人民币债券市场才逐步恢复。
自2010年7月开始,离岸人民币债券市场进入高速增长阶段,主要呈现以下特点:一是发行规模不断扩大,由2007年的100亿元迅猛增到2014年的2394亿元。虽然2015年受离岸人民币融资成本上升、内地融资成本下降等多种因素影响,离岸人民币债券发行数量和发行规模出现下降,但2016年一季度过后,离岸人民币债券发行量开始复苏,5月底单周发行量曾达到83.12亿元的新高。二是发债主体和投资主体多元化。发债主体由财政部和境内银行扩展到境内外企业、外国政府及跨国组织或机构。例如,2014年10月,英国政府成功发行30亿元人民币债券,成为首个发行人民币主权债的外国政府。投资主体也由商业银行扩展到基金、保险、券商和国外央行等机构。在区域分布上,由中国香港、新加坡延伸至欧洲和美国等地市场。三是从期限及交易特点看,离岸人民币债券期限一般较短,以1~3年期为主。二级市场以场外交易为主,目前流动性较初期有所提高,但交易活跃度仍然不高。
离岸人民币债券是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一环
总体来看,离岸人民币债券与人民币国际化是相互促进的。人民币国际化催生了离岸人民币债券产生,并推动离岸人民币债券市场快速发展;离岸人民币债券市场的发展反过来又丰富了境外人民币投资渠道,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向纵深发展。
一方面,离岸人民币债券是在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近年来,随着经济实力增强,中国与其他国家的贸易投资关系越来越密切,人民币跨境使用不断增加,海外人民币规模不断增长。据统计,2016年上半年我国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量为26600亿元;直接投资中的人民币结算量12000亿元,包括中国香港、中国台湾、新加坡以及伦敦在内的离岸中心人民币存款已超过5000亿元。海外人民币规模的扩大引发了境外投资者强烈的人民币投资需求。在这种背景下,离岸人民币债券市场应运而生,并不断发展。
另一方面,发展离岸人民币债券市场能够更好地满足境外对人民币投资的需求,促进人民币投融资及储备货币功能的发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与股票市场相对独立、单一的特点有所不同,债券市场投资范围和品种比较广泛,对一国货币国际化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欧洲美元就是因其成熟的债券市场支持而得到快速发展。目前,我国正在积极支持海外发行人民币债券。2015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取消企业发行外债额度审批,改革创新外债管理方式,实行备案登记制管理,离岸人民币债券在许可的外债范围之内。2016年5月,中国农业银行纽约分行发行了1.17亿美元的离岸人民币债券,期限一年,票息3.35%。2016年6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又选择21家企业开展2016年度外债规模管理改革试点,并部署四个自贸区所在省市的外债规模改革试点工作。鼓励试点企业境内母公司直接发行外债,适当控制海外分支机构和子公司发行外债,同时鼓励外债资金回流结汇。据悉,21家试点企业也已有所行动。
从离岸人民币债券市场发展看,中国香港虽然是离岸人民币债券的交易中心,但随着伦敦、法兰克福等地建立人民币清算安排并积极推进人民币离岸中心建设,越来越多的发行人开始将债券发行地由亚太地区转向欧洲地区。2014年,建行、中行、农行相继在欧洲发行离岸人民币债券。2015年10月,人民银行在伦敦成功发行50亿元人民币央行票据。2016年5月,财政部在伦敦发行总额30亿元人民币国债,是我国政府首次在香港以外地区发行离岸国债。
未来在相关政策支持下,随着债券发行种类和规模的增加以及投资者认可度的提高,离岸人民币债券市场发展潜力巨大,将成为发挥人民币投融资和储备货币职能、促进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支撑。
离岸人民币债券发展面临的问题及政策建议
(一)离岸人民币债券市场面临的问题
目前,离岸人民币债券市场发展面临以下问题:一是境外资金回流渠道方面。由于人民币在资本项目下尚未实现完全可自由兑换,非金融企业在境外发行人民币债券所筹集资金需要经过外汇管理局审批才能回流国内。二是国际债券市场普遍采用基准利率加点的浮息定价方式,而离岸人民币债券市场有效基准利率尚未形成,大部分债券采用固定票面利率方式定价。三是随着人民币汇率接近均衡水平,境外人民币单边升值预期减弱,加之离岸人民币债券发行量上升使市场供求关系发生变化,投资者对收益率要求越来越高,发行人的融资成本不断上升,之前离岸人民币债券具有的融资成本优势逐渐减弱。
nlc202309082126
(二)政策建议
首先,抓住“一带一路”战略机遇,培育发展沿线国家离岸人民币债券市场。“一带一路”建设要实现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五大目标,其中资金融通将起到关键作用。一是建议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发行离岸人民币国债,这不仅有利于丰富离岸市场高信用等级人民币金融产品,而且能够提高投资者持有人民币资产的积极性,深化离岸人民币市场发展。二是进一步改进海外发债管理,支持中资企业通过离岸人民币债券为沿线国家投资进行融资。发行离岸人民币债券能够让中资企业在沿线国家投资时实现“借人民币、还人民币”的区域人民币圈,降低汇率波动带来的不利影响。三是发挥中资银行以及亚投行、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等国际间金融合作组织的作用,增加人民币债券在融资中的应用。例如,2015年6月,中国银行在迪拜、新加坡、台湾、香港和伦敦五地发行等值40亿美元的“一带一路”债券,其中就包括50亿元人民币计价债券。未来随着亚投行、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的运行,进一步发挥这些国际金融机构强大的跨国融资功能,通过发行国际债券等方式促进人民币在国际融资市场的使用。比如,以亚投行和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的信贷为先导,以区域内大型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为直接投资和基础设施投资提供包括区域内人民币债券在内的配套融资工具,促进区域人民币债券市场发展和人民币金融产品的开发交易。
其次,稳步推进资本项目开放,合理引导资金回流。资本项目开放对人民币自由流动意义重大,《“十三五”规划建议》中提出要“有序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推进资本市场双向开放,改进并逐步取消境内外投资额度限制”、“放宽境外投资汇兑限制,放宽企业和个人外汇管理要求”。建议制定并逐步完善境外人民币资金以直接投资、债权投资等方式回流的相关制度,使资金流向国家鼓励类行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同时,加强对资金回流的事前、事中及事后监管,防范和打击“热钱”流入及资金流向国家限制类和重点调控类领域,并规范对外担保管理行为,对通过在境外设立壳公司的曲线发债行为进行限制。通过以上措施,促进人民币跨境流动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助力离岸人民币债券市场发展。
最后,进一步推动香港和其他离岸人民币中心发展。人民币离岸市场最早在香港起步,目前已遍及世界主要的金融中心,但是发展还不够平衡。鉴于各个地区间的交易类型、投资者类型不同,离岸中心并非要完全相同,可在保持基础的离岸金融中心功能上前提下形成错位竞争、优势互补。同时,拓展人民币离岸中心发展的深度。建议加快离岸人民币中心金融产品创新,推出不同类别的人民币债券以及更多的人民币股票、基金和权证产品,进一步丰富离岸人民币投融资产品种类,吸引更多投资者参与。
责任编辑:鹿宁宁 印颖
人民币 篇7
人民币国际化是指人民币能够跨越国界, 在境外流通, 成为国际上普遍认可的计价、结算及储备货币的过程。考量其国际化程度可以从定价能力、交易能力和保值功能等方面进行。加速人民币国际化发展对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来说, 实现外放形经济, 有着重大意义。然而, 要使人民币充分体现在其贸易计价、清算以及储备中的能力, 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不能一蹴而就。目前来说, 美元、日元等国际货币具有着强大的规模效应, 国际间贸易结算存在着货币惯性, 短期内很难扭转这一局面。人民币国际化应该循序渐进, 从贸易结算开始, 开展离岸人民币市场等试点, 以开放促改革, 推动人民币汇率和利率市场化改革。我们可以采取渐进式的方法, 从加大人民币国际流通度、设计发行人民币金融产品、增加国际贸易中人民币结算比重等方面入手, 逐层推进本币国际化与加强区域货币金融合作。目前, 资本项下跨境人民币还没有全面展开, 还没有形成国际化的结算银行, 跨境贷款项目也没有办法广泛进行。因此, 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是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一步。
人民币的跨境使用呈现出快速发展态势, 自2009年4月以来, 根据国务院常务会议的决定, 上海市和包过广州在内的粤五市率先成为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 迈出了人民币走向周边化进而国际化的重要一步。2009年9月28日中国中央政府在香港发行60亿元人民币国债。这是中国国债首次在大陆以外地区发行, 也是首次在大陆以外地区发行人民币计价的主权债券。至2010年6月, 试点地区扩大至到了2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11年8月, 进一步扩大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范围, 包括陕、甘等西部地区在内的11个省 (自治区) 的企业都被允许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 包括吉、黑省等在内的4个省 (自治区) 更扩大了出口企业出口货物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境外地域范围。央行数据显示, 2011年, 银行累计办理人民币对外直接投资结算金额201.5亿元, 外商直接投资结算金额907.2亿元。2012年7月起, 参与主体范围扩大至所有具有进出口经营资格的企业。除了列入重点监管名单的企业, 所有从事进出口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其他经常项目的企业, 均可选择以人民币进行计价、结算和收付。
据估计, 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有望为企业降低2%~3%的换汇成本。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加快, 包括新加坡在内, 全球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选择用人民币进行贸易结算, 结算周期可以缩短长达7到10天, 以降低外汇兑换成本。由于未来美元走势的波动较大, 可以利用人民币来做对冲, 规避外汇风险。为推动贸易及投资流动性, 中国已经同新加坡、马来西亚、巴基斯坦、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近20个国家的银行签订货币掉期协议, 并保障人民币供应稳定。而相比之下, 美国并未同多个亚洲国家签订这样的协议, 当欧债危机加剧, 美元的流动性趋紧, 它的供应就会受到影响。今年第二季度, 人民币跨境交易结算所占的比重升高至的10.7%。渣打银行预测, 这个比重将在2015年进一步增加至20%。此外, 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最新一期报告显示, 欧洲3月份的人民币结算量已占全球人民币结算量的47%, 超过亚太区的41%。欧洲目前已经成为继香港之后最大的离岸人民币结算区。日本、泰国等国家拟将人民币纳入储备货币。至2012年7月, 广东省发布了《广东省建设珠三角金融改革创新综合试验区总体方案》, 该方案包括了对资本项目, 银行等机构的调整, 并在部分地区设立跨境人民币交流渠道与汇兑点等。该《方案》的出台, 人民币跨境交易不在只停留在横向数量上的发展, 而是向纵向构建多层次现代体系方向延伸。
然而, 虽然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的发展态势良好, 但还存在着以下问题:
1、银行的潜力未充分调动, 结算品种单一, 规模效益尚未形成。目前, 跨境人民币结算以贸易项下为主, 汇款作为主要途径, 人民币信用证、托收业务未形成规模, 银行操作成本高, 主动性低。人民币仍然未成为完全可兑换货币, 目前其清算和保值储备功能无法建立的。金融体系的不完善, 人民币汇率机制尚未完善, 资本项目汇兑等配套措施有待改革。
2、外贸企业经济结构使其在对外贸易中不占优势。由于我国在一段时间内采用的是以强调数量增长和以外延方式为主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 造成目前我国经济结构不合理, 贸易条件差的局面。买方市场方面, 多为科技含量高的, 不可替代的产品。而卖方市场方面, 又是靠廉价劳动力赚取微薄利润的加工型产品。这样一来, 本来应占优的买方市场, 和本就不占优的卖方市场, 都在对外谈判中处于被动地位。
3、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发展方向呈单向化, 发展不均衡。近年来, 跨境人民币交易实现大发展的同时, 人民币单向流出致外汇储备被动增加。面对人民币升值预期, 各企业主体通过人民币直接计价, 可以预防汇率方面的风险。进口意愿强, 出口意愿低, 发展不均衡。而流出的人民币在境外已出具规模, 海外沉淀增加, 却无从使用, 储备压力大。在我国特定的管理体制, 难以消化。
针对目前现状与问题, 对促进跨境人民币业务发展提以下几点建议:
1、充分调动银行的积极性和潜力, 将其作为前沿阵地, 利用其广大的客户资源积极拓展。对参与银行设立低门槛, 使大部分银行都可以参与其中, 放宽境内代理银行的可以办理的业务范围, 为大规模的跨境人民币结算提供基本条件。在规范的基础上, 扩大跨境人民币业务范围与品种, 积极拓展人民币在贸易投资中的跨境使用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除推行人民币信用证、汇款、托收等传统产品外, 研发进出口押汇、贴现、保理、福费廷等国际结算和贸易融资产品, 增加海外人民币存款、贷款、买方信贷、兑换、资金交易、债券、现金管理等各类金融产品, 在进出口贸易、投融资和现金管理等各方面满足企业的需求。对银行来说, 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大, 跨境人民币业务的开展, 有助于减少外币头寸, 规避人民币升值的亏损。各银行应打破传统思路, 为人民币跨境业务开辟新的可能性, 发挥跨境银行的离在岸结合可能, 利用港澳离岸市场优势, 发挥后起者优势, 考虑通过中间业务收入和挖掘境外企业人民币理财服务的可能性。
2、从企业主体入手, 加快其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提高国际谈判竞争力, 并宣传普及跨境人民币优势, 提高其结算动力。人民币跨境结算的实施对进出口企业而言都有益处, 对于广大进出口企业来说跨境人民币业务为其提供了一个自由选择结算币种的权利, 便于规避汇率风险, 节约汇兑成本, 增强价格竞争力。政府应进一步加强政策宣传和培训, 加强对跨境人民币结算的政策指导和培训, 形成有利的舆论氛围, 使企业从认识上提高, 加强主动性。通过体制创新激励技术创新,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实现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加大技术贡献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优化企业产业结构, 改变加工贸易为主的局面, 创立自主品牌, 以自主创新提高产业水平, 提高产品附加值加强国际话语权, 提升贸易谈判中的地位。
3、放松管制、开放市场, 建立人民币回流渠道, 使得人民币形成国际循环。目前跨境结算使贸易项下的流出机制发展顺利, 而资金回流的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由中国人民银行、商务部、银监会等多部门牵头, 在实现有效监管的前提下, 扩大境外人民币回流渠道, 并逐步简化规范有关程序, 细化人民币回流出口。通过公司的跨国人民币提供人民币资金托管、汇利率挂钩等产品, 提供更多人民币资金的保值增值渠道, 满足企业多样化和不同风险偏好的风险对冲和投资需求,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通过开放资本项目限制、跨境人民币贷款等方式缓解不平衡的压力。例如, 港澳银行可向境内试行人民币贷款, 增加ETF投资、人民币合格境外投资者 (RQFII) 项目、有条件允许购买内地部分股票等方式, 使其人民币贮备压力减小, 增加积极性。
跨境人民币交易从长远来看, 前途是可观的。以跨境人民币为缩影, 我们知道这条路注定是曲折漫长的, 切不可操之过急, 要在努力保持国内经济在尽可能长时期内的平稳较快发展的基础上, 提高宏观调控能力, 做好应对人民币国际化挑战的准备。在自身金融底子逐步厚实的基础上, 探索并实践, 最终从计价、结算及储备货币三层意义上, 使人民币成为能够跨越国界, 在境外流通, 在国际上普遍认可的货币。
参考文献
[1]魏革军.人民币对外支付改革的重要制度安排[J].中国金融, 2009 (14) [1]魏革军.人民币对外支付改革的重要制度安排[J].中国金融, 2009 (14)
[2]王静文.后危机时代的世界经济与中国对策[J].中国金融, 2009 (13) [2]王静文.后危机时代的世界经济与中国对策[J].中国金融, 2009 (13)
[3]张建华.人民币迈出汇通天下重要一步[N].金融时报, 2010.1[3]张建华.人民币迈出汇通天下重要一步[N].金融时报, 2010.1
[4]赵越.对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运行机制的思考[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2010.02.[4]赵越.对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运行机制的思考[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2010.02.
[5]王盛恩.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与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探讨[J].发展研究, 2010.07.[5]王盛恩.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与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探讨[J].发展研究, 2010.07.
人民币 篇8
1 我国缺少人民币基金募资渠道
从国外的实践看, 商业银行、社保基金、保险资金和人民币母基金 (FOF) 是私募股权人民币基金的四大投资者。目前我国商业银行还不能直接投资私募股权基金, 全国社保理事会和保险基金已获准进入私募股权投资领域。社保基金的投资一直比较谨慎, 投资步幅较小, 而保险基金在2010年9月刚刚获准投资私募股权基金, 截至2010年年底, 还尚未进行实际性投资。
我国现有的人民币基金的机构投资者基本情况如下:
(1) 社保基金投资私募股权基金现状。据全国社保理事会公布数据, 2010年社保基金总量已达1万亿元人民币, 其中1000亿元人民币资金可投向股权投资基金。截至2010年6月底, 社保基金先后投资了中比基金、渤海产业基金、弘毅投资基金、鼎晖投资基金及中信产业基金5只基金, 人民币投资总额累计70亿元人民币, 外币投资总额累计1500万欧元。相对1000亿元人民币的可投资金额相比, 社保基金已投资金额尚不到10%, 这说明社保基金的投资潜力还很大, 也可以看出社保基金对股权投资基金的投资非常谨慎, 对基金管理公司的选择比较苛刻。
(2) 保险基金投资私募股权基金现状。2010年9月3日, 保监会发布《保险资金投资股权暂行办法》, 允许保险资金投资未上市企业股权和股权投资基金, 两项合计不高于本公司上季末总资产的5%;截至2010年年底, 据保监会公布数据, 保险公司总资产已经超过4万亿元人民币, 这意味着将有2000亿元人民币保险资金获准进入私募股权投资基金。
(3) 国创母基金。国创母基金由国家开发银行 (以下简称“国开行”) 联手苏州工业园区成立, 总规模为600亿元人民币, 期限12年。首期资金150亿元人民币, 分为PE和VC两个板块, 由国开金融有限责任公司和苏州创投集团有限公司作为发起主体。基金管理公司采用有限合伙制, 注册地在苏州, 主要投资国内优秀人民币股权投资基金管理公司。PE板块名称为国创开元股权投资基金, 规模为100亿元, 国开金融有限责任公司承诺出资50亿元;VC板块名称为国创元禾创业投资基金, 规模为50亿元, 苏州工业园区政府承诺出资30亿元。
2 发展人民币母基金 (FOF) 的重要意义
与社保基金与保险基金相比, 人民币母基金 (FOF) 更具市场性和专业性, 对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推动作用更为显著, 人民币母基金 (FOF) 至少可以起到以下三方面重要作用:
(1) 解决信息不对称。人民币母基金 (FOF) 由专业人士组成, 对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判断有较成熟的经验, 是解决信息不对称的较好方式。人民币母基金 (FOF) 可以在以下两方面对解决信息不对称有较好帮助, 一方面有利于全面了解基金的各方面信息, 如某只基金的同业竞争力、投资偏好、基金净值、以往投资回报率等。另一方面有利于对某只基金的管理团队作出准确的判断, 对管理团队的把握和判断不仅仅是通过简单的收集数据就可以做到的, 很大程度上要取决于经验的积累, 某种程度上有偏重感性的因素, 普通的投资人很难在短时间内做到这一点。
(2) 增加投资实力, 获得优秀基金的投资机会。市场上基金的绝对数量很大, 但真正优秀的基金比例很小, 基金与基金之间的回报率相差很大。而绝大部分优秀基金都处于资金充裕的状态, 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都不需要外来投资。在这种情况下, 普通的投资者很难获得优秀基金的投资机会, 而这恰恰是母基金的优势所在。
母基金集合普通投资者的资金, 使集合基金的规模相对较大, 在与优秀基金的投资谈判过程中处于相对优势。同时, 母基金也会根据自身经验, 去主动培养和筛选一些优秀私募股权投资基金, 以获得更多的投资机会。通过母基金获得优秀基金的投资机会是普通投资者参与私募股权基金投资的较好方式。
(3) 分散投资, 有效控制风险。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是一个高风险和高收益同时存在的行业, 获得高收益的同时往往要承担高风险。而对某一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机构而言, 高收益往往代表着过去, 过去的业绩不一定能够代表将来的业绩, 而过去的安全也不能降低将来的风险, 所以只投到一个基金或者两个基金, 风险是很大的, 要做到有效的风险控制, 一定要进行分散投资。
普通投资人受到资金量的限制, 很难做到分散投资, 母基金可以通过分散投资将风险和回报率能够达到一个平衡。当然在此过程中, 经验也是非常重要的, 不同的分散投资获得的投资回报会相差较大。
3 发展人民币母基金 (FOF) , 推动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健康发展
目前, 我国各地方政府先后成立的引导基金已经具备了人民币母基金 (FOF) 的一些雏形, 但其规模和市场化程度还远远不够, 国创母基金是一个市场化母基金的探索, 但其规模还远远满足不了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行业的资金需求。我国人民币母基金 (FOF) 发展相对滞后, 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健康发展。
人民币基金是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发展的必然趋势, 是未来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主导力量, 而人民币母基金 (FOF) 是推动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大力发展人民币母基金 (FOF) , 可以有效推动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何小锋, 胡渊.金融机构投资私募股权“基金的基金”——基于案例的研究[J].改革与战略, 2008 (12) .
[2]何小锋.FOF在中国有巨大的发展前景[J].资本市场, 2010 (8) .
[3]董明璐.FOF在中国后金融危机时代背景下的挑战与机遇[J].经济视角 (下) , 2010 (11) .
人民币 篇9
人民币国际化是指:人民币能够跨越国境, 在境外流通, 成为国际普遍认可的计价、结算及储备货币的过程。人民币国际化回顾历程, 主要分为两个方面:贸易项目自由化和资本项目自由化, 包括下面三个不同的阶段:
(一)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开始, 源于1993年经常项目下的人民币自由兑换。之后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又于1994年实行, 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二) 跨境贸易中的人民币结算, 从2008年开展试点到2011年扩展到全国, 使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得到发展, 但截至2011年8月, 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主要是经常项目下的。自2011年起, 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扩展至部分资本项目, 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
(三) 随着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规模不断扩大, 对于离岸人民币市场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从2008年开始, 我国便尝试建设离岸人民币市场。香港首先成为人民币离岸中心, 随后有新加坡、伦敦、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均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离岸人民币市场。目前, 我国建立签署货币互换协议的国家和地区为32个。
(四) 人民币离岸债券市场的发展丰富了人民币投资形式, 也推动境外人民币回流机制的建立。
(五) 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离不开金融市场的支撑, 在此过程中, 需要不断开放金融体系, 不断放松金融管制, 需要一个发达而且市场化的金融市场。
2008年金融危机后, 由于美元贬值给全球的汇率造成了巨大影响, 因此各国纷纷寻找新的投资方向。此时的中国经济却仍保持着高速增长的态势:中国在2010年赶超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在2013年已经成为全球第一大货物贸易国。可是与此同时人民币的国际地位却未能跟上经济的发展速度, 人民币对国际大宗商品的定价权和结算权也因此受到了极大影响, 进而制约了贸易的进一步发展。因此, 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便被提上日程, 这不仅有利于我国的发展, 对确定新型国际货币格局也至关重要。首先, 人民币国际化有利于抢占大宗商品的定价权。中国的贸易发展规模一直处于上升的态势, 并于2013年跃居全球第一。虽然我国对大宗商品有着极大的进口需求, 但是我国在大宗商品上的议价能力并不强, 为了应对每年约30%—40%的大宗商品价格波动, 国内相关行业企业会产生大规模的套保支出, 无形中增加了进口企业的成本。而人民币国际化后, 国际贸易流通范围和议价能力都会增强, 国内进口企业的价格风险也会随之降低, 从而降低进口企业成本。其次, 符合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要求。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 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缺陷日益明显, 因此对于现行体系的改革迫在眉睫。而中国作为新兴经济体的代表, 如果能提升自己货币的地位, 无疑对于新型国际货币体系的建立以及世界经济的发展都有着无可比拟的重要性。最后, 人民币国际化有助于降低汇率风险。目前, 国际贸易和金融交易结算货币主要是美元, 造成对美元的依赖, 对汇率波动也尤其敏感。而人民币国际化之后, 人民币也可以作为计价结算货币, 中国企业面对的汇率风险敞口将有效缩小。此外, 随着中国金融业的不断改革和开放, 以外币计价的基金等金融产品规模不断上升, 这些产品面临的外汇风险也不断扩大, 而人民币国际化后有助于改善这种状况。
(六) 人民币国际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发展也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SDR为人民币提供了一个更广阔的平台, 在这个平台上, 人民币会有跳跃式的发展, 在国际社会上无疑会增加对人民币的信心, 成为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的里程碑。其实际意义有两点:从内部看, 能进一步促进国内金融市场的开放。人民币加入SDR, 能对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和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形成倒逼机制, 进一步完善资本市场, 提高它的宽度和深度, 并对资本项目的可自由兑换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从而为下阶段的人民币国际化奠定基础。从外部看, 无论是“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 还是促进亚投行、金砖银行等多边金融机构的发展, 都离不开人民币的参与。但值得注意的一点是:人民币能够顺利加入SDR, 代表人民币的重要性被认可, 但人民币国际化不是必须要通过SDR才能完成, 因为大部分货币都不在SDR里边。人民币要想国际化必然需要金融改革的配合, 然而各项改革的进行不可能一蹴而就, 需要循序渐进地推进。因此, 加入SDR只是金融体系改革的催化剂, 短期来看其实际意义要远小于其象征意义, 即打通人民币循环流通的系统, 便利更多海外机构、国家以人民币作投资是最重要的, 这个最终跟金融市场开放相挂钩。目前, 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仍然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 加入SDR确实起到一定的助推作用, 但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 仍然需要国家政策与市场力量的共同驱动, 如果汇率和货币政策持续保持稳定, 金融体制改革成熟, 人民币国际化自然是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 但这个改变的过程是漫长的, 切忌冒进。
首先, 我国没有完善的金融市场发展, 自由化和市场化的程度均不高, 并没有达到人民币国际化所需要的高度。比如, 我国金融市场体系的缺陷, 导致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不畅通。自2014年我国开始降息, 可是这并没有达到国债收益率和资金利率预期的效果, 事实说明利率政策的调整对整体利率结构的影响力不是很大。还有我国的人民币离岸市场交易的迅速发展, 其中有一部分已经具有一定规模, 但是这些市场上交易的人民币远非标准的离岸货币。人民币如果想成为国际货币, 发达的离岸市场是不可或缺的。与此同时, 人民币在岸市场的发展也不尽如人意, 不急发展速度缓慢, 体制和机制障碍也较多, 未来的发展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其次, 资本项目管制程度仍相对较高。自1993开始, 人民币便实现了在经常项目下的可自由兑换, 自2011年开始, 我国也开始致力于资本项目的开放, 但资本项目的很多方面仍然受到管制, 主要包括对证券、资本和短期资本流动的管制。目前, 除了FDI可以自由流动、开放“沪港通”外, 其他资本交易, 尤其是短期资本流动, 仍然受到控制。在不可完全兑换的情况下, 人民币很难被居民和非居民广泛接受。最后, 人民币汇率仍相对缺乏弹性。虽然我国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完善了人民币中间价形成机制, 但这并不是真正的浮动汇率制度, 人民币汇率的波动依然相对较小, 例如, 通过对6个月美元期权隐含波动率测算, 境内人民币汇率在2014年的波动仅为2.2%, 在20多种主要货币和新兴市场货币中排名垫底。汇率弹性过小, 一方面会降低人民币价格发现的能力, 另一方面也会导致人民币汇率偏离均衡水平的程度扩大, 使货币价格进一步偏离真实水平。尤其是当人民币完全完全可自由兑换及资本项目完全开放后, 要想保持中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 就必须要建立弹性汇率制度, 对于人民币国际化也是至关重要。
二、人民币国际化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
(一) 从SDR的发展看国际货币体系改革
在20世纪60年代, 布雷顿森林体系遭到质疑, 而美元也处于极大的危机之中, 国际清偿力不足, 也是人们纷纷开始质疑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 并开始关注其缺陷。此时, 法国率先提出对现有的国际货币体系进行改革, 意图改变以美元作为单一储备货币的格局, 建立一个新的国际货币体系, 于是SDR应运而生, 而当前超主权国际储备货币的提出与SDR创立的背景极其相似。
在设立SDR之初, 美国想用它代替黄金储备, 扩大IMF贷款能力的同时, 能够弥补美国国际收支逆差的情况, 并减少美元外流。同时SDR是成员国在IMF“特别提款帐户”上的一种帐面资产, 各成员国可以凭SDR向IMF提取资金, 具有和黄金、外汇相类似的作用, 成为黄金储备和美元储备的补充。从SDR在国际储备的比重以及SDR在成员国间的分配来看, SDR的创立并未改变国际货币体系的格局, 也未消除国际储备货币地位不对称的显现, 只是为了让美元危机和国际清偿力不足的情况得到缓冲, 并以此来改善以美元为中心单一储备货币的国际货币制度, 继续维系美元的主要国际储备货币地位和布雷顿森林体系, IMF也只是希望通过引进SDR来解决黄金储备不足和美元信心问题。
作为历史上第一次由人类集体创造的一种新型国际储备资产—SDR在诞生之前就被寄予厚望成为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 但为何最终没能实现这一目标?主要有两方面原因, 一是SDR本身固有的缺陷, 二是国际货币体制的弊端。
目前国际储备货币体系改革的方向主要有两个:一是建立新的超主权国际储备货币, 二是扩大SDR的作用。然而无论选择哪条路径, 要突破现有国际货币体系的禁锢, 首先而且最重要的是解决如下两大问题:一是如何制约主要国家超额发行货币的冲动, 二是如何解决国际货币体系固有的问题——“特里芬难题”。
三、人民币国际化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
国际货币体系从创立至今大致经历了金本位、布雷顿森林体系、牙买加体系等, 每一次制度的变更和更迭都顺应了时代的要求, 也消除了原有体制的一些弊端, 见证了人类的进步, 然而无论如何变革, 仍有一些无法破解的难题, 因此至今仍没有一个完美无缺的货币体系。
(一) 特里芬难题
特里芬悖论是经济学家特里芬于1960年提出来的, 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致命缺陷并导致其崩溃, 时至今日, 这一难题依然无人能解。但特里芬难题并不是只针对布雷顿森林体系, 也包含了对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反思。无论是以单个还是多个国家货币作为世界储备货币, 都会引起储备货币发行国的自身货币政策目标与各国对储备货币的要求发生矛盾矛盾。
(二) 斯蒂格利茨怪圈
一些新兴市场国家以较高的成本从发达国家引进了过剩资本后, 又以购买美国国债和证券投资等低收益形式把借来的资本倒流回去, 即新兴市场国家以资金支援发达国家, 我们把国际资金循环中出现的这种现象称为“斯蒂格利茨怪圈”。然而, 即使各新兴经济体都意识到持有美元得不偿失, 但仍然无法改变这一现状。问题在于现有的国际货币体系本身, 国际货物贸易多采用美元计价, 美国国债也被认为安全性最高的投资方式。
从历史经验来看, 任何单一主权货币作为世界储备货币都难以克服特里芬难题, 即使SDR作为一种超主权储备资产, 由于SDR中的大多数份额都集中在几个发达国家, 特里芬难题仍然难以避免。如果SDR总额中占比重最高的几个国家国际收支长期存在逆差, 因此它们选择动用分配的SDR支付国际收支逆差, 但由于SDR不能兑换成其它储备资产, 这个过程如果再持续下去必然导致SDR的过剩和贬值, 引发新的“特里芬难题”。因此, 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重点在于, 创造一种新的国际储备货币, 但与以往不同的是, 这一新的储备货币既要与主权国家脱钩又要保持币值长期稳定, 才能避免主权信用货币作为储备货币的内在缺陷。而人民币国际化正顺应了这一潮流, 伴随着中国经济和贸易的不断增长以及现有货币体系缺陷的凸显, 人民币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元素, 多元主权货币体系的构建迫切需要将人民币纳入其中。
四、结语
人民币 篇10
2015年8月11日, 在央行发布的《关于完善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报价的声明》中指出, 为了增强人民币兑换美元汇率中间价的市场化程度和基准性,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完善人民币兑换美元汇率中间价报价。自2015年8月11日起, 做市商在每日银行间外汇市场开盘前, 参考上日银行间外汇市场收盘汇率, 综合考虑外汇供求情况以及国际主要货币汇率变化向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提供中间价报价。当天央行公布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2298, 较上一个交易日贬值1136点, 下调幅度达1.9%, 为历史最大单日降幅, 直至13日, 人民币在3天之内贬值近5%。不少经济学者认为, 这次的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 不但会结束人民币长期以来的升值态势, 还有可能开启人民币贬值的历史。根据调查研究显示, 人民币贬值的根本原因, 是因为出现了明显的高估, 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可以看出:近年来, 来华的外国游客几乎停止增长, 但是中国人出国购物消费却在大幅增加;外资流入缓慢, 中国资本不断走出去成为趋势;外国制造产业等正在逐步撤离中国。人民币汇率的贬值, 对中国经济的发展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二、人民币贬值和美元之间是否存在什么联系
也许我们可以认为, 这次的人民币贬值事件是美国再一次重大洗劫的开始。从2014年1月1日到2015年8月31日, 诸如英镑、日元、欧元等主要货币相对美元贬值幅度大幅上升。包括人民币在内的主要货币都出现大幅贬值的情况, 对此我们在感叹美元实在是太强的同时, 心中也需要警惕, 这会不会是美国的一个“经济阴谋”呢?
回顾历史, 美元为何会在国际市场上有如此强大的实力呢?二战期间, 原料物资、武器装备等供应急缺, 美国趁此敛财, 积累了雄厚的黄金储备。并形成了布雷顿森林体系, 使美元和黄金挂钩, 确立了美元在世界货币中的霸主地位。并且美国善于使用将美元先贬值后升值的手段, 洗劫部分国家, 导致部分国家经济疲软, 美国再从中收获大量经济利益。以1971—2000年为例, 美国借助美元贬值之后再升值的手段, 洗劫拉丁美洲的能源出口国。第一阶段, 从1971年到1979年, 美元首先贬值了近27%, 导致能源价格大幅上涨, 使能源出口国立刻就富裕起来了, 当时拉丁美洲国家的经济增长率至少在7%—8%以上, 甚至有出现过两位数的增长。拉丁美洲大量举借外债, 直至80年代, 由于当时非常低的利息, 拉丁美洲国家的负债总资达到3000亿美元。第二阶段, 从1979年到1985年, 美元开始走升值路线, 导致大宗物资包括能源价格大幅下降, 石油价格暴跌, 利息则大幅上涨, 间接性的导致阿根廷接近一半的出口的资本用来还利息。如同滚雪球一般, 负债窟窿越来越大, 到最后拉丁美洲国家连利息都还不起, 金融危机全线爆发。但对于美国来说, 机会终于来了, 1985年9月美国财政部部长詹姆斯·贝克提出“贝克计划”, 这个计划看似很完美, 但其中却有一丝“阴谋”的味道:对于向美国借外债的这些国家, 他们不介意这些国家还不起债款, 这些国家可以进行私有化, 把所有重要的建设, 如基础建设、金融建设、公路铁路建设、能源矿产建设等全部卖给美国, 但卖出的价格肯定不会太高。同时, 美国通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跟世界银行向这些重债国家施加压力。在这样的情况下, 美国洗劫拉丁美洲国家的第三阶段悄然拉开了序幕, 从1985年到2000年, 依旧以阿根廷做为例子。阿根廷国家对的前100大企业有93家被外资收购, 直至2000年, 阿根廷的出口有90.4%是被跨国企业所控制的, 而能源方面有90%被4家跨国企业所控制。一个国家的经济命脉被外资所控制, 可想而知, 这是一件多么危险的事情。值得庆幸的是, 由于中国是一个能源贫穷国家, 不出口能源, 并且中国也不喜欢高举外债, 因此中国反倒幸运的躲过了美国的洗劫。
三、人民币是否会一贬再贬
在改革后的人民币汇率制度下, 难道人民币会真的走向单边贬值或者是持续的贬值之路吗?对此,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易宪容表示, 如果形成人民币贬值预期, 不仅会导致人民币汇率崩盘, 而且会挤破持续多年的房地产泡沫、信贷泡沫、地方政府债务泡沫, 所以人民币贬值会适可而止或点到为止, 不可能形成趋势。央行还表示, 不仅要完善汇率中间价报价机制和提高中间价市场化程度, 还要推动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市场化, 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的基本稳定。而在国际市场上来说, 主要货币相对美元的贬值幅度, 人民币的贬值幅度是最小的, 其他外币诸如英镑、日元、欧元等则贬值的更多。因此, 当前人民币虽然贬值了, 但还是全世界次强货币, 仅次于美元, 那也就是说, 相对于出口到美国以外的国家, 人民币还是升值的。目前中国经济在国际市场上占据着重要地位, 若不大幅贬值人民币, 中国也许将会无法保持住竞争力。以日本为例, 2012年以来日元兑人民币贬值35%, 这个时候, 对中国而言, 人民币进入贬值通道是最佳路径, 并且最终将会成为中国和新兴市场经济的强力增长的催化剂。
四、人民币贬值会带来什么影响
人民币的贬值也有可能会反过来影响中国自身经济发展, 不利于出口和投资。这次的贬值事件在市场投资者看来, 可能是资本外流加速的信号, 而中国也可能会进一步让人民币贬值。某经济学家称, 中国的政策制定者可能低估了人民币贬值造成的全球性影响, 此次人民币贬值正值股市暴跌后对中国经济放缓的担忧加剧之际。人民币贬值选择的时点正好是经济走软而且股市暴跌, 难免令其他国家误以为中国政府希望通过人民币贬值刺激经济发展, 从而导致竞争性货币贬值。
相较于目前来说, 国家利益的调整在很大一部分中受到人民币汇率变化的影响, 因此中国政府就要在权衡利弊的情况下颁布一些政策来协调人民币汇率, 否则人民币汇率若是一贯的由外在市场操纵, 那很容易伤害到国家利益。此次的人民币汇率贬值仍对我国的经济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1. 人民币贬值最先受到影响的可能会是中国的进出口问题
人民币相较于美元贬值, 做一个假设, 以前也许只需6元人民币就能换到1美元, 但现在可能需要8元人民币甚至更多才能换到1美元, 自然而然的, 进口外国商品所需的资金也比之前有所上升, 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国的进口。但是相反的, 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出口, 增加以出口为主的企业的利润。人民币贬值后, 中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会有所上升, 若是政府再加一把手, 及时推出取消或降低出口退税的政策, 不仅能舒缓美元给人民币施加的升值压力, 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松绑中国的财政。并且中国政府若是能在今年之内获得IMF的特别提款权, 中国出口企业的借贷成本就会大大降低, 能进一步促进中国出口企业的对外发展。
2. 人民币贬值对国际资本流动的影响
人民币贬值之后, 按照汇率换算来说, 1单位的美元能兑换到更多的人民币, 再这样的情况下, 会增加外国资本流入的增加, 本国资本流出的减少。在人民币贬值的同时, 美元却在升值, 在这样的情况下, 不少国内投资者都会选择用人民币兑换美元甚至是在国外购置部分资产, 这种态势一旦继续下去, 中国的外汇储备量必然会急剧减少。
3. 人民币贬值和股市之间的关系
之前提到过人民币贬值并不会成为一个趋势, 那也就是说此次人民币的贬值对中国股市的影响是一个短期的影响, 并不存在太大的长期影响。对于股民来说, 今年8月11日, 市场一下子贬值了1000多个点, 资金外逃, 导致股价下跌, 其中冲击力度比较大的可能是美元债务较多的这一板块。中国发生股灾之后, 证监会要求所有上市公司增持本公司股票, 变相的鼓励上市公司进行“炒股”, 导致这些资金不留余力地加大力度炒高本公司股票。在短暂的影响股市之后, 中国的股市反而较之前更有“活力”了。
4. 人民币贬值将要如何影响房地产市场
早在今年三月份就有数据显示, 通过发行债券进行海外融资的房企, 其平均融资成本超过7.5%明显高于去年同期海外融资成本的6%—7%。伴随着人民币进入贬值预期通道, 房企海外融资难度加大, 融资数额减少, 融资成本提高。海外融资受阻, 国内融资渠道不畅, 不难想象, 中国房企在这双重压迫下, 资金很难流转。外资炒房热情也会受到冷却, 虽然之前就有“限外令”的不断推出, 但是海外资本仍然透过各种渠道渗入中国的房地产业, 此次的贬值可能会使外资让位内资。
五、如何应对人民币贬值
1. 面对动荡的股市, 中国政府必定需要继续稳定股票市场, 此番人民币贬值, 如同在平静的股票市场中投入一块大石, 面对这样的情况, 中国政府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去稳定本次人民币贬值所带来的股市动荡, 更大程度上激活股市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更好的为经济发展提供服务。
2. 金融机构需要进一步管理加强汇率风险, 企业也需要加强防范风险意识。金融机构需要更大程度上采用汇率规避工具, 扩大人民币结算规模, 提高应对所发生的汇率风险事件。
3. 人民币的贬值, 对于希望在以美元为主要货币的国家留学的中国学生来说, 经济负担压力肯定会上升。从近期美元升值的信息来看, 在未来的一到两年时间内, 美元可能会继续保持强势升值状态, 那么此时就要做好相应的准备, 趁早将人民币兑换成美元, 这样在未来可能会降低家庭人民币兑换美元的支出成本。
4. 对于不少投资来说, 实现资产的增值最重要的底线就是要保证资产的不缩水, 因此在投资过程中一定要记得规避贬值风险。投资时应该选择波动起伏较小, 预期收益较高的产品。此次的人民币贬值可能会使投资者对市场产生不信任, 这个时候就需要政府加强引导, 避免投资者突然大规模的撤离市场的风险。
六、总结
从长期的角度来看, 人民币贬值并不会一直持续, 人民币依然是次强货币, 此次的人民币贬值事件主要是央行为了规范人民币汇率机制、维持人民币的国际影响力。这次的人民币贬值事件, 让我们看到中国市场上一些不足, 正因为如此, 更需要加强应对汇率风险意识。不可否认的是, 中国经济能有现在如此繁华的春天, 跟它具有无限的增长潜力有着不可分离的关系。中国政府目前需要做的是怎样在合理的程度内发挥有效的宏观手段, 将这些经济发展潜力更大程度的发挥出来, 保证中国经济能够持续而又稳定地增长。使中国释放出更多的经济增长潜力, 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国际市场上的相对地位稳定。但是由于中国人口较多基数较大、经济总量大, 人均GDP却较低, 导致经济增长速度放缓, 但中国有一个无限大的市场, 能增强中国居民的消费能力, 间接稳定人民币汇率。
摘要:人民币汇率在1994年以前一直由国家外汇管理局制定并公布, 1994年人民币汇率并轨以后, 实施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中国人民银行根据前一日银行间外汇形成的价格, 公布人民币对美元等主要货币的汇率, 各银行以此为依据, 在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浮动幅度内自行挂牌。人民币汇率的变动, 会间接或直接的对中国经济产生一定影响。
关键词:人民币贬值,美元,联系,影响,政策
参考文献
[1]杨帆.消除贬值预期保持汇率稳定——关于1996年人民币汇率的分析[J].金融与市场, 1996, 08:03-05.
[2]曹凤岐.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研究[J].金融研究, 2005, 01:43-51.
[3]崔建永.人民币贬值的影响及趋势分析[J].金融天地, 2015, 17:307.
人民币“出境” 篇11
7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商务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银监会共同制定《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管理办法》正式出台,国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开始启动。早在4月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正式决定,在上海和广州、深圳、珠海、东莞等城市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
“用人民币结算,对企业来说肯定有保证,至少不会受汇率影响,企业风险也会降低很多。”近日,广东休顿鞋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董建秋接受《国企》记者采访时表示。和董建秋持相同观点的广东外贸企业不在少数,一些外贸型公司都在积极争取成为试点企业,八成粤企对于人民币结算试点的启动表示欢迎。与此同时,一些银行纷纷瞄准这块业务,争抢跨境贸易结算试点。
降低企业汇率波动风险
广东非常小器有限公司董事长梁伯强在接受《国企》记者采访时说,公司对外贸易占到40%~50%,汇率变动对企业利润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每个月的影响都不一样。
他表示,過去广东外贸以美元结算居多,也有用港币结算,港币当本位币。而国内的工厂和人民币挂钩,以人民币为本位币,对国内的企业来说更加安全。因为企业大部分的原材料都是在国内采购,把人民币当做本位币,如果输出时也是以人民币结算,就会降低汇率的风险,因此不管外汇的走向如何,对企业来说是安全的,但这样汇率风险就会在客户那边。
广东惠州开乘工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朱伟文也认为,对于出口型企业来说是有好处,美元从前两年8.3元跌到现在6.8元左右,风险十分明显。由于公司的业务主要在欧美市场,结算是用美元或欧元,但实际上加工企业是以人民币支出为主,人员工资、水电和原材料等都需要人民币支付。
“很多大公司把原材料从国外进口到中国,以增值税票的形式卖给我们,公司90%以上的原材料和正常费用都是用人民币支出,但收回来的是外汇,随着人民币的升值,汇率风险加大,公司的实际收入少了,支出并没有减少,这就增加了企业压力。”朱伟文说。
据了解,欧元对人民币的基准汇率是1∶9.7左右,但年金融危机发生后,汇率波动加大,1欧元对应的人民币币值在8.2至10.6元之间波动。
从以往的情况看,1欧元对应的人民币最高有可能冲到10.6元,这样企业就可从汇率变动中,额外受益0.1元。但目前多数时候,1欧元对应的人民币为8.2元,企业从汇率变动中,每欧元将亏损2.3元。升降间,平均每交易1欧元就有2元人民币的亏损。
朱伟文认为,订单签的时间越长,企业承担的汇率风险越大。自己公司主要做模具、塑胶生意,一般订单签订时间会在三个月或更长的时间,要分三次结款,每个阶段结30%左右,这就使得汇率风险增大。因为三四个月之后,汇率是否会变化很难看出来,所以说人民币升值是困挠出口型企业的难题,从过去来看外资客户并没有因为汇率变化而把产品价格涨上去,如果换成人民币结算,自然就规避了这些风险。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除了那些有外贸权的企业之外,广东很多小的外贸企业只负责来料加工,根本没有外贸权。因此这些企业在出口产品时,需要通过进出口公司(相当于中介贸易)完成,除了承担中介费外,也得承担汇率变动带来的风险。
人民币国际化需要一个过程
尽管人民币贸易试点的推进有望改变珠三角和长三角外贸企业所承担的汇率风险,但是真正顺利实施还需要一个过程。业内人士认为,短期内跨境贸易大规模采取人民币结算是有难度的,初期试点阶段能够实施的是对人民币业务有市场基础的港澳地区。
朱伟文告诉记者,从各方面考虑,虽然他们很希望用人民币结算,但是外资客户是否愿意接受人民币,还需要对方的认可。事实上,一些出口公司竞争比较激烈,在对外贸易中缺乏议价能力,采用哪种结算方式外方有决定权。
他表示,目前他们主要做的就是说服外资企业使用人民币结算,尽最大能力去沟通,但这需要一个时间过程。
据了解,东莞初拟了70多家企业作为首批试点企业,这些企业涉及各种资本类型,在银行、海关、税务等部门无不良记录是企业入选的首要条件;而深圳参加结算试点的企业约有100家,其中包括部分港企;珠海市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试点候选企业有近40家。
朱伟文认为,由于受汇率汇差等因素影响,目前企业主要是通过自己在香港的实业公司来接单,这样比较好收款,因为签完单后外资客户要把款打到香港公司。而在国内就比较麻烦,没有外汇账户很难收款,还需要通过进出口公司,这就增加了另外的风险,而通过香港公司也可以规避这种风险。
选择把港澳作为突破口并非没有根据。港澳是广东省的贸易大区,当地企业对人民币结算的接受程度比较高。去年外汇市场波动对内地企业出口影响很大,很多内地货物需要在香港转口,所以香港方面对此早有准备。
对于人民币国际化,银联信公司分析师钟加勇表示,通常货币国际化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是本币在一般国际经济交易中被广泛地用来计价结算;第二是本币在外汇市场上被广泛用作交易货币;第三是成为各国外汇储备中的主要货币之一。
人民币近年在周边国家和地区作为价值尺度、支付手段的发展势头良好,已成为云南省与越南、缅甸、老挝等边贸结算的首选货币。但从整体格局看,中国对外贸易额九成以上仍是以美元结算,中国企业面临的汇率风险并未因边贸中人民币的广泛使用而有实质性的降低。因此如何将人民币的流通领域由边贸向普通对外贸易稳步扩大,是其作为价值尺度及支付手段的国际化进程所面临的首要问题。
人民币国际化将使部分外贸企业转型
虽然人民币贸易结算试点还在准备阶段,但广东一些企业认为,人民币结算只是从汇率风险的规避上起到一定的作用,并不能真正缓解金融海啸的冲击。
对于试点选择,中国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表示,2008年上海市和广东省政府先后向国务院提出希望在当地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鉴于上海市和广东省在企业选择和政策配套等方面准备比较充分,国务院批准了上海市和广东省内的广州、深圳、珠海和东莞四城市率先进行试点工作,并且明确境外试点地域范围暂定为港澳地区和东盟国家。
对此,朱伟文认为,在金融危机中倒闭的中小企业多是没有核心技术,以代加工为主的企业,这批企业迟早会被市场淘汰,只不过危机使这个过程加剧而已。因此以出口为主的企业应该慢慢转型,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慢慢摆脱代加工的角色,拥有自己的品牌和技术,才能在市场上进行竞争。
他表示,目前他们正在慢慢转型,把目光由国外市场转向国内市场,不过要等综合评估后再做决定。因为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会越来越强大,很多外商都要抢滩中国市场,他们没有理由放弃眼前的商机,而且在国内做生意根本不用考虑汇率的影响,也就不存在汇率波动造成企业损失的问题。
Connect|链接
跨境人民币结算指将人民币直接使用于国际交易,进出口均以人民币计价和结算,居民可向非居民支付人民币,允许非居民持有人民币存款账户。
人民币的收藏 篇12
第一套人民币62张大全套, 足够换一栋豪宅
流通时间:1948年12月1日-1955年
特点:既是战时货币, 也是新中国成立之初、经济恢复时期的货币。
第一套人民币从壹元券至伍万元券, 共发行有12个不同面额, 同时具有62种不同印制图案。其中, “牧马图”的壹万圆券、“蒙古包”的伍仟圆券、“瞻德城”的伍佰圆券和“骆驼队”的壹万圆券, 是“十二珍品”中的“四大天王”, 单张价格逐年上升。
北京市钱币学会常务理事刘文和介绍, 1955年全国发文收回第一套人民币, 短短100天就收回钱币流通量的98.1%。第一套人民币流通时间短且存世量极少, 再加上其纸质较为粗糙, 保存难度大, 因此, 品相好的第一套人民币价值不菲。
2000年时, 第一套人民币一套售价为21.7万元, 2002年涨至48.7万元, 2009年价格突破300万元, 2011年壹万元的牧马券价格突破180万元, 而第一套人民币大全套62张的市场价格是400多万元, 足够换来一栋豪宅。
第二套人民币叁元券价超2万元
流通时间:1955年3月1日-1964年5月
特点:新中国成立后第一套具有完整货币体系的人民币, 首次实行主辅币制, 并发行了金属分币。
第二套人民币共有11种不同的面值, 19种不同的版别, 其中叁元、伍元 (1953年版) 、拾元3种大面额主币券委托苏联代印, 即“苏制三券”, 乃其中珍品。1956年版的伍元水印券, 现在的市场价位在8 000元左右;我国纸币发行史上唯一的叁元面值纸钞, 当前价值已超过2万元;加长版的拾元券, 更是由于造型独特和数量稀少, 价格从上世纪90年代的5 000多元, 飞涨到目前的20多万元。第二套人民币大全套的市场价格, 从30多万元到40多万元不等。
第三套人民币以“枣红色、墨绿色壹角券”为币王
流通时间:1962年4月20日-2000年7月1日
特点:我国首次完全独立设计、印制的一套纸币。现为五套人民币中流通时间最长的一套。
第三套人民币共有7种面额、9种版别, 大全套27张目前市场价约为七八万元, 被称为收藏潜力最大的一套人民币。
这其中, 枣红色、墨绿色的壹角券成为第三套人民币中的“币王”。枣红色纸钞的技术含量相当高, 发行量又少, 并且这是我国第一次干纸印刷双面凹纸币, 油墨颜料也是工人们自己研制的永不褪色的色粉。因为印制枣红色纸币的成本太高, 后来壹角券改成背面绿、单面凹, 再后来, 为了避免与绿贰角券混淆, 最终定为大家熟知的红壹角券。因此, 枣红色、墨绿色壹角券因技术含量高和富有历史意义, 流通使用时间不长且存世稀少, 自然而然地成为稀有珍品。
第四套人民币价格呈过山车行情
第四套人民币共有9种面值、14种券别, 目前大全套的价格约为1万元左右。但近年来某些券别价格忽高忽低, 例如1990年版的伍拾元券, 2011年8月中旬曾涨至275元, 但10月底就已跌至190元。专家称, 这与第四套人民币即将退出流通, 却还没有完全退出这一境况有关。
第五套人民币收藏认准券别尾号
【人民币】推荐阅读:
人民币外债10-14
跨境人民币08-18
人民币基金10-03
人民币知识10-09
人民币汇率11-26
人民币业务12-11
人民币结算10-26
人民媒体服务人民论文12-09
是人民统治,还是人民同意?05-14
人民币升值金融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