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

2024-10-24

重庆大学(通用12篇)

重庆大学 篇1

文章以重庆大学学生为例, 探究当前大学生群体公益精神水平, 并以此提出更有效的公益精神干预措施建议。结果发现, 该群体整体公益精神水平尚可, 表现出认识上和情感上亲公益, 而行为上远公益的“高认识、高情感、低行为”的特点。实际的公益行为与后续的自我满足体验对其公益精神水平影响显著。

一、大学生公益精神现状

作为财富的第三次分配手段, 公益事业对于优化社会资源、调节贫富差距、缓和社会矛盾、增强社会责任、平衡社会关系具有重要作用, 是推动社会进步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公益事业的完善和发展, 受多方面因素的制约, 其中社会公众的积极参与是制约慈善事业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由此可见, 作为未来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高校大学生的公益精神对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至关重要。笔者以重庆大学学生为例, 探究当前大学生群体的公益精神水平, 并以此提出更有效的公益精神干预措施建议。

所谓“公益精神”其实是一个涵盖了法学、伦理学、经济学、政治学及社会学等多种学科在内的综合概念范畴, 从狭义的“公益”范畴和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野中“精神”的概念出发, 这一概念可以界定为表达了公益主体基于一定的关怀和利他意识而面向特定社会群体或人类发展共同关注问题而有所施为的一种心理态度、价值观念和人格品质。而态度三元论认为态度是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种要素构成。其中认知成分指人们对外界对象的心理印象, 包含有关的事实、知识和信念, 是态度其余部分的基础;情感成分指人们对态度对象肯定或否定的评价以及由此引发的情绪情感, 是态度的核心与关键, 情感既影响认知成分, 也影响行为倾向成分;行为倾向成分, 指人们对态度对象所预备采取的反应, 它具有准备性质, 会影响到人们将来对态度对象的反应, 但它不等于外显行为。

大学生公益精神即是大学生群体基于一定的关怀和利他意识在学习生活中面临公益情境表现出的心理态度, 其由公益认识、公益情感和公益行为三维度组成。其中公益认识指对社会公益领域里各种公益知识和公益现象的认识过程。公益情感是个体根据自己的利益需要对公益思想、公益现象产生的主观体验, 主要体现在对公益价值的认同、对自己及周围人公益行为的情感倾向上。公益行为指一切有利于实现公益目标的有意义的活动, 主要表现为公益行为习惯和公益行为倾向。

二、方法

(一) 被试

选取重庆大学在校生300人, 分别来自文、理、工、艺、体五类学院, 最终有效问卷266份, 有效率为88.67%。其中男生152人, 女生114人;大一年级132人, 大二年级104人, 大三年级25人, 大四年级5人;文科类71人, 理科类49人, 工科类115人, 艺体类32人。

(二) 工具

采用自编的《大学生公益精神现状调查问卷》, 共26道题目, Cronbachα系数为0.794, 信度较好。此外就问卷的分半信度而言, 两部分问卷总分相关系数为0.661, 可以接受。其中第一部分Cronbachα系数为0.755, 第二部分为0.827, 均可接受, 说明它们内部各自的可靠性比较理想。对问卷项目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 结果表明问卷共包含3类因子, 累积方差解释率为58.48%, 并且可以分别命名为公益认识、公益情感与公益行为, 基本与大学生公益精神概念结构相符。进一步相关分析表明, 大学生公益精神现状各因子间的相关介于0.425~0.829, 均为中到高度正相关, 表明各因素既方向一致, 彼此间又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因子分析与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问卷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

公益认识包含4个条目, 分别考察了被试对公益现状的评价、对社会第三方在公益事业的作用以及对公益事业效用的理解;公益情感包含6个条目, 分别考察了被试对公益价值的认同、对自己及周围人公益活动的态度倾向;公益行为包含4个条目, 分别考察了被试的公益行为习惯即是否关注公益和公益行为倾向即是否会参加公益活动。

三、结果

(一) 描述统计结果

从表1可知, 大学生整体公益精神得分及各维度得分均处于中上等水平 (M=3.755) , 且离散程度不大。其中公益情感得分水平最高 (M=4.086) , 而公益行为水平最低 (M=3.454) 。这表明, 大学生公益精神总体水平较高, 尤其在公益情感层面表现较为积极, 对公益价值的认同感较高, 对自己及周围人公益活动参与持较积极的态度。对公益的认识也比较客观, 但公益行为水平较情感和认识层面偏低。

(二) 不同人口学特征的差异比较

对不同人口学特征进行分析发现, 大学生公益精神状况在年级上存在差异, 在性别和学科维度上均未出现显著差异, 但年级和学科之间存在交互作用。

1. 大学生公益精神现状的年级差异。

表2表明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在整体公益精神、公益情感和公益行为上差异显著, 且整体呈下降趋势, 即随着年级的上升, 被试的公益精神总水平和公益情感、公益行为水平都有所下降。

2. 年级与学科的交互作用。

进一步分析发现, 年级和学科之间在公益情感、公益行为和整体公益精神上均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 (见表3) , 表明不同年级中不同学科的被试整体公益精神状况和公益行为与公益情感存在显著差异。

3. 卡方分析结果。

表4显示, 是否实际参加过公益活动对被试的公益精神水平会产生显著影响, 参加过的被试比未参加过的被试更多地表现出积极的公益精神。而在参加过公益活动的190位被试中, 个体在公益行为中获得的自我心理满足程度对被试公益精神产生了显著影响, 有较高满足体验的被试比满足程度低的被试公益精神水平更高。在未参加过公益活动的76位被试中, 个体参加公益活动的意愿程度对被试公益精神水平产生了显著影响, 参加公益活动意愿较高的被试比意愿偏低的被试具有更高的公益精神水平。

四、结语

研究结果表明, 当前大学生群体的整体公益精神水平尚可, 但表现出高认识、高情感、低行为的特点, 即对公益事业的认识较为客观、全面和深刻, 主观上对公益事业表示支持和认同, 公益动机端正, 但公益行为习惯和公益行为倾向较弱。进一步分析发现, 被试群体对公益事业现状满意程度的评价较一般, 在对公益行为渠道了解和公益活动关注上存在短板, 这些可以部分解释大学生“低行为”的特点。大学生群体在经过了多年学校教育后以及近年来全社会提倡公益的风潮影响下, 其对公益的认识和情感已处于较高的水平, 在主观上表现出较强的亲公益性。但由于一些社会原因如公益机构的信用问题, 虚假行乞、募捐等导致其对公益事业的满意程度较低, 从而不愿意真正的付诸行动。再者其自身经济的不独立性及时间的有限性也一定程度降低了公益参与度。另外大多数大学生对公益的具体关注度较低, 且可得的公益活动渠道较少, 这使其感到“无处做公益”, 对其公益实践造成了一定困扰。所以外部公益环境的改善, 公益参与渠道的多样化和可得性, 大学生具体公益关注度的提升对该群体公益行为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不同人口学特征差异比较的结果表明, 大学生公益精神水平随年级的上升呈下降趋势, 交互作用的结果也说明年级对大学生公益精神水平间差异的影响作用。这种降低可能与年级上升带来的课余时间减少以及负性公益经验增多有关。因此, 如何保持和巩固大学生的公益精神水平也是青年群体公益精神干预措施的一项重要内容。

而卡方分析结果告诉我们实际的公益行为以及过后的自我满足体验会对被试的公益精神产生显著影响, 这说明引导大学生参与实际的公益行为, 发现自我在公益活动中的价值进而产生自我满足体验, 对提升该群体的公益精神水平意义颇高。

由此可见, 当下提升大学生公益精神水平的重点在于公益行为。在外部因素上社会公益环境的改善与公益参与渠道的多样化和可得性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内在因素上中, 高认识、高情感与低行为的矛盾以及实际公益经历和后续心理满足体验对公益精神的影响说明, 干预措施不能仅停留在传统的思想教育和简单的观念宣传上, 应更多通过行为机制及其引起的心理机制, 强化大学生公益行为倾向, 培养其公益行为习惯, 并最终提升公益行为水平。

(注:高低水平组由聚类分析所得, 其中高水平组被试有192个, 其四类得分的均值均高于整体数据;低水平组被试有74个, 其四类得分均值均低于整体数据。)

重庆大学 篇2

重庆理工大学始建于1940年,原隶属于中国兵器工业总公司,1999年划转到重庆市。历经近70年的建设,现已发展成为一所具有较强的办学实力,以工为主,工、经、管、理、文、法等多学科相结合的普通高等学校。学校占地2200余亩,现有教职工15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900余人,教授、副教授450余人,教师中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比例超过70%。学校另聘有兼职教授80余人(其中院士8人)。现有研究生及全日制本专科学生2万余人。

学校在保持学科传统优势与特色的基础上,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调整学科专业设置,形成了以工学、理学、管理学、社会学科、人文学科等学科门类协调发展的学科构架。目前,学校设有42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省部级特色专业建设点4个,拥有17个硕士学位授权点,5个省(部)级重点学科,14个省(部)级及以上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重庆市高校创新团队。

重庆大学 篇3

南华大学——知道什么是“核”心专业吗?

南华大学的低调和“南帝”有着相似之处,这是因为该校的特色专业都涉及军工领域。南华大学是我国核类本科专业齐全、本科生培养规模大、核类人才培养层次最完整的高校,并建有湖南省核工业南华大学科技园。南华大学核技术与应用全国排名第二,学校培养出中国科学院院士计亮年、国家首批“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张亚雷等大师。同时南华大学以核为特色,工、医、管理等学科交叉,形成了12个与环境保护相关的特色专业。可见南华大学虽地处一方,同样具有绝世武功。

西华大学——工科之花

西华大学始建于1960年,时名四川农业机械学院,是国家为实现农业机械化,在当时全国7个大区分别布点所建立的农业机械本科院校之一,1972年更名为成都农业机械学院,1978年被四川省政府列为省属重点大学,1983年更名为四川工业学院。2003年,四川工业学院与成都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西华大学,2008年四川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并入。

北华大学——北大+清华,简称“北华”

北华大学是吉林省省属规模最大的重点综合性大学,1999年经教育部批准,由原吉林师范学院、吉林医学院、吉林林学院、吉林电气化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而成。学校坐落在风景迷人的雾凇之都、中国魅力城市——吉林省吉林市。

重庆大学 篇4

食品安全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食品安全谣言传播增加了群众对食品安全风险的担忧, 影响人们的生活品质, 增加了食品市场的不稳定性。

信息真空往往造成信息误读和消解, 给了食品安全信息谣言大行其道的机会, 这往往会进一步促进假消息、空消息的传播, 甚至助长了某些食品商家的恶意竞争。以此深入展开食品安全的正确舆论导向, 建立健全食品安全谣言传播预防机制, 完善食品安全信息传播偏离主观预期轨道和客观规律时的应对措施, 加强食品安全谣言传播的预防和救治,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另外, 大学生群体是网络主体之一, 有自身对信息传播的偏好。通过研究调查, 明确大学生群体对食品安全信息倾向的传播策略, 有助于大大提升其知识储备, 提高抵抗谣言的能力。另外, 大学生群体大都是接受高等教育、具有一定的学习方法、有一定的影响力的群体。在他们中传播正确的食品安全信息观, 有助于带动其他群体抵制食品安全的谣言。发挥大学生群体意见领袖的作用, 助力于良好健康的舆论环境的营造。

1 大学生对食品安全信息的认识现状

本次针对重庆大学学生各年级进行问卷的发放, 共发放问卷200份, 回收问卷182份, 回收率为91%, 经分析有效问卷为175份, 有效率为96%。

问卷回收结果男生与女生比例为49.32%:50.68%。

1.1 了解情况

通过问卷中对10项有关食品安全信息知识的提出, 大部分同学知道3~5个相关知识, 占总体的30%~50%, 另外在问卷2中20个问题的提问中平均率达40.96%的疑问选项选择率, 可以看出, 大学生对与食品安全信息知识的了解情况还是相当匮乏的。

1.2 辨识能力

在对问卷中的20个问题的正误选项统计分析后, 可见正确率的平均值达37.65%, 错误率的平均值达21.39%以及疑问率的平均值为40.96%, 并且问题的错误率明显高于正确率。由此可见, 大学生对食品安全信息有一定的判断力, 但是对于其了解还是很少, 存在拿捏不准的现象。整体上, 对食品安全信息的辨识度比较差。

1.3 传播情况

对于食品安全的信息, 大都不查证, 不传播, 而查证后传播的数量较少当获取食品安全类的谣言, 大都不会查证其出处, 看看就算了。而当看到与自己有关的谣言, 比如自然灾害类的则会加以思考。

由此可见大学生, 对于与其自身相关的信息会加以思考和查证, 而当一般类食品安全信息则往往看过且过, 对于获取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 没有过多的追求。在食品安全信息谣言的传播方面, 他们往往是不知谣、不传谣。

1.4 信息获取情况

大学生主要从网络获取信息, 而报纸杂志、电视等则相对较少, 并且主要以文字的形式获取科普知识, 视频次之, 而书籍、游戏则寥寥无几。

大学生对专门用于辟谣的网站了解很少, 69%都是“不知道”的答案, 另外知道的辟谣网站主要是果壳网、食品安全监管局官网、知乎、科学松鼠会、贴吧等等。其中有些答案并不是正确的, 由此可以对于专门辟谣网站地址知晓的缺乏, 导致很多时候使得大学生求索信息不得的苦恼。

2 大学生对食品安全信息传播的倾向

2.1 倾向的传播主体

绝大部分大学生都希望政府以及官方媒体能在第一时间辟谣。因为政府、媒体是权威的象征, 拥有公信力, 群众对其有依赖意识。

从“两级传播”和“意见领袖”[2]的理论出发, 当政府和媒体在第一时间将信息进行披露时, 需要扩大各个渠道的影响力, 尽可能地减少谣言的危害范围, 那么政府需要和网络上的一些意见领袖达成协同, 获得意见领袖的帮助。有时, 甚至需要意见领袖优先发出相关消息, 然后媒体政府进而强化消息的准确性与官方性, 从而达到更好的辟谣效果。

2.2 倾向获得信息的渠道

大部分大学生希望通过网络为主电视为辅的渠道, 获取相关信息。由于网络是大学生接触信息的主要方式, 通过网络可以更方便、更快捷地获得信息。

2.3 倾向的传播形式

从回答的问卷来看, 大部分受访者提出了视频、游戏、电视专题节目、线下宣传的方式进行传播。

大学生群体亲睞的信息传递与授受方式不再是单一的文字或者老师的讲课, 在日常生活中的游戏、视频、动画等如果能有效地、合理地穿插相应的知识内容, 对于大学生群体甚至其他群体的知识储备都有极大的作用。

3 结论

1) 大学生对食品安全信息的认知与求知欲薄弱, 传者需抓准切入点。

大部分学生对食品安全类信息尤其是与自身情况关系不大的信息, 兴趣较小, 对于其真实性, 不愿意深入探究。那么, 当其遇到相关的谣言时, 容易导致其对谣言的抵抗能力小, 很容易受到其影响。

但是, 安全需求是人的基本需求之一, 每个人都会对自身的安全与否极度关注。从问卷中也可以看到大学生对于自身相关的信息还是会进行一定的思考。那么从有关切身安全需求信息的角度切入, 在传播中加强对食品安全信息重要性的陈述, 加强人们对知识的注意力和关注度, 利用网络传播多媒体融合的方式, 结合动画、视频、图表等形式, 则可以很好地引起其兴趣帮助其记忆与运用。

2) 大学生倾向于也主要从网络获取食品安全类信息, 传者应优化创新网络传播方式。

在校期间, 大学生主要接触的媒体是网络, 并从中获取大量的信息, 手机甚至成为大学生不离身的移动媒体。大学生主要从网络中获取信息, 也熟悉和倾向于网络传播方式。然而, 网络是个多样性、信息混杂的场所, 要保证正确信息的有效传递、网民知识储备的日益增长、保证谣言的抵挡和破除力度, 则需要相关食品安全信息传播部门把握好网络的传播渠道, 占据主要地位, 利用微博、微信、官方网站等进行大范围地扩大正确信息的影响力。

3) 多样性食品安全信息传播方式受到亲睞, 提升植入安全知识的技术水平。

大学生提到在视频、科学实验、游戏、专家讲座、校园宣传等方式中融入相关食品安全知识的传播, 而不是单一在在网络中以文字的形式, 进行传播。

在对大学生群体的食品安全信息的传播中, 传播者应当注重结合线上线下双重奏效, 从线上的活泼有趣到线下提问与解答的亲近, 从点对点的新闻推送功能, 点对多的专家论坛、视频制作、新闻等方式进行。

4) 政府、媒体应及时辟谣, 确保正式渠道的畅通。

政府、媒体是辟谣、传播信息的最具公信力以及权威性的主体, 平时应创造政治宽松、信息透明的社会环境, 注重关注网民舆论, 及时平息矛盾, 最主要的是从社会矛盾的根源出发。另外, 当涉及重大事件的谣言产生时, 政府、媒体应及时跟进, 保证正式传播渠道的畅通, 增强信息的透明度, 证实谣言的虚假性, 配合一定的法律手段, 依法打击谣言的制造者和传播者。

同时, 应发挥意见领袖的积极作用, 他们熟练运用网络语言, 有自己的传播渠道和一定的影响力, 并且对专业领域的知识有一定的掌握。

由美国社会学家奥尔波特和波斯特曼提出的谣言公式, 在传播学者克罗斯发展后提出, 谣言= (事件的) 重要性× (事件的) 模糊性÷公众批判能力。[3]通过使用科学的传播策略, 加强大学生群体对信息的储备, 拥有抵抗谣言的能力, 加之政府、官方保持畅通的信息环境, 从而杜绝谣言滋生的可能。

参考文献

[1]食品安全居网络谣言首位中国食品辟谣联盟成立[EB/OL].新华网, [2015-08-29].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15-08/29/c_128178901.htm.

[2]保罗·F·拉扎斯菲德尔, 伯纳德·贝雷尔森, 黑兹尔·高德森.人民的选择:选民如何在总统选战中做决定[M].唐茜, 译.3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重庆大学师资 篇5

重庆大学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人才强校”战略,坚持“培养、引进、稳

定、提高”的方针,通过重点培养与普遍培养相结合、强化国内外培养,加大引进力度,采取奖励、资助并举的方式,切实加强了师资队伍建设,形成了一支结构日趋合理、素质稳步提高、高层次人才汇聚、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人才队伍。

截止2009年,学校有专任教师3010人,其中正、副教授1450余人,博士生导师400余人。

在学校的高度重视和全校共同努力下,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截止2009年,学校有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外聘两院院士12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7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学科组成员7人,“973”首席科学家5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5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30余人,全国高等学校教学名师3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7人、讲座教授3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1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20名,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3名,国家“四个一批人才”1名,教育部“新(跨)世纪优秀人才”、重庆市“322重点人才工程计划”等部市重点人才工程人选240余名。

通过凝练学科方向,学科团队建设取得了新的进展,截止2009年,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1个,教育部创新团队3个。同时,学校重点培育了6个校级学科团队。[5] 名师汇聚

马寅初(1882—1982),男,回族人,中国当代经济学家、教育学家、人口学家。新中国建立后,他曾担任中央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华东军政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大学校长等职。1957年因发表“新人口论”方面的学说而被打成右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得以平反。他一生专著颇丰,特别对中国的经济、教育、人口等方面有很大的贡献。1938-1940,任重庆大学教授,商学院院长,1940被捕。

李四光(1889-1971),男,蒙古族。中国著名地质学家,湖北省黄冈县回龙山香炉湾人。首创地质力学。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1944-1946年任重庆大学地质系教授。

吴宓(1894-1978),男,1894年(清光绪二十年)生,陕西省泾阳县人。字雨僧、雨生,笔名余生,著名西洋文学家。1917年23岁的吴宓赴美国留学,早岁负笈清华,留学哈佛,与陈寅恪、汤用彤并称为“哈佛三杰”。曾任重庆大学外文系教授。

吴冠中(1919—2010),男,汉族。20世纪现代中国绘画的代表画家之一;吴冠中终生致力于油画民族化及中国画现代化之探索,坚韧不拔地实践着“油画民族化”、“中国画现代化”的创作理念,形成了鲜明的艺术特色;他执著地守望着“在祖国、在故乡、在家园、在自己心底”的真切情感,表达了民族和大众的审美需求,他的作品具有很高的文化品格;国内外已出版画集约40余种,文集10余种;曾任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全国政协委员等职。1942-1946年任重庆大学助教。

何鲁(1894-1973),男,汉族,四川省广安县人。1903年春,成都机械学堂招生,何鲁报名参考,作文一气呵成,口试应对如流,主考为之惊讶,即出一上联要何鲁应对:“童子鸿不因人热,”何鲁应声对曰:“学生鲁当以名扬。”主考赞道:“此神童也!”何鲁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机械学堂,三年学历,期期获优秀奖,享受免费待遇,毕业后被保送入南洋公学。1911年,又官费留学法国里昂大学,他的数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获得数学硕士学位。著述有《二次方程式评论》、《代数》、《行列式论》、《微分学》、《爱因斯坦学说概述》等,因而被誉为“数学大师”。曾任重庆大学教授,校长。

魏寿昆,男,1907年9月16日出生于天津,中国科学院院士,1942~1946年任重庆大学矿冶系教授兼重庆矿冶研究所矿冶研究室主任,中国冶金物理化学学科创始人之一。

程登科(1902―1992)留学德国。著名体育教育家、中国提倡军事化体育的先驱者。首开中国女子体操运动先河。北京师范大学体育系客座教授。东北师范大学体育教授。重庆大学体育系主任。编辑本段著名校友 ①专家学者

杨明照,男,1909年出生于四川大足,1930年进入重庆大学文科预科,1932年升入重庆大学国文系本科,著作《文心雕龙校注》1958年出版,曾任全国《文心雕龙》学会副会长、《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编委会顾问、《续修四库全书》学术顾问等,被誉为“龙学泰斗”。

钱荣堃,男,1917年出生于江苏无锡,1942年毕业于重庆大学银行系,曾任南开大学金融学系教授,中国金融学会名誉副会长,主要著作有:《国际金融专题研究》、《国际金融专论》、《国际金融专题剖析》等。

陈重穆,男,1926年4出生于重庆巴南,九三学社社员,中共党员。1949年毕业于重庆大学数理系获理学学士学位。1978年晋升为教授,1986年任基础数学博士导师,曾任数学系系主任,西南师范大学校长,四川省政协第六届委员,中国数学会理事,四川省数学会副理事长,重庆市数学会理事长,四川大学兼职教授。

李星学,男,1917年出生于湖南郴县,1942年毕业于重庆大学地质系,中国科学院院士。

沈其韩,男,1922年出生于江苏海门,1946年毕业于重大大学地质系,中国科学院院士。

盛金章,男,1921年出生于江苏靖江,1946年毕业于重庆大学地质系,中国科学院院士。

谢学锦,男,1923年出生于上海,1947-1948年就读于重庆大学化学系,中国科学院院士。

郭尚平,男,1930年出生四川隆昌,1951年毕业于重庆大学矿冶系,中国科学院院士。

沈忠厚,男,1928年出生于四川大竹,1951年毕业于重庆大学采矿系,中国工程院院士。

邱中建,男,1933年出生于江苏南京,1953年毕业于重大大学地质系,中国工程院院士。

王方定,男,1928年出生于四川自贡,1948.9-1952.11就读于重庆大学化工系,中国科学院院士。

周明镇,男,1918年出生于上海,1946年毕业于重庆大学地质系,中国科学院院士。

张效祥,男,1918年出生于浙江海宁,1939-1941年在重庆大学电机系学习,中国科学院院士。

何知礼,男,1955年毕业于重庆大学地质系,乌兹别克共和国自然科学院院士和国际矿产资源科学院院士。

黄尚廉,男,1936年出生于四川乐山,1954毕业于重庆大学机械工程系,中国工程院院士。

林华宝,男,1931年出生于上海,1949.9-1950.8在重庆大学土木系学习,中国工程院院士。

杨士中,男,1937年出生于重庆市,1960年毕业于重庆大学无线电系,中国工程院院士。

孙才新,男,1944年出生于重庆市垫江县,1969年毕业于重庆大学电机系,中国工程院院士。

刘茂才,男,1934年出生于山西岢岚,1955年毕业于重庆大学地质系,四川省社会科学院院长、研究员。

康来明,男,1962年重庆大学毕业,中国工程设计大师。

马庭林,男,汉,1944.8.25出生,河南省武陟县人,1967.7.毕业于重庆大学,中国工程设计大师。

吴礼运,男,1933.11出生,安徽合肥人,1956.7毕业于重庆大学钢铁冶金专业,中国工程设计大师。

徐尚志,男,1915.11出生,四川成都人,1939年毕业于重庆大学土木工程系,中国工程设计大师。

熊显彬,男,毕业于重庆大学热能动力专业,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

李文沅,男,1981和1987年分别获重庆大学硕士和博士学位,被IEEE授予最高学术称号—IEEEFellow,1996年荣获全加拿大IEEE唯一的“杰出工程师”奖。

李世蓉,女,1957.11出生,四川雅安人,1978.07-1982.01重庆大学(重庆建筑大学)工民建专业学习,1984.09-1987.07重庆大学(重庆建筑大学)建筑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习,2009.6.24,李世蓉被选为英国皇家特许建造学会(CIOB)全球主席(2009—2010)。

盛湘渝,女,1972年出生,湖南人,1989-1996年在重庆大学本科和研究生学习,英国皇家气象学会高级专业会员,英国环境科学研究所专业会员。②高校领导

陈德文,男,1948年出生于四川武胜,1982.1毕业于重庆大学机械系,吉林大学党委书记。

张国林,男,1955年出生于四川南充,1982.1毕业于重庆大学冶金系,西南政法大学党委书记。

陈流汀,男,1957年出生于重庆市,1983年毕业于重庆大学机械系,重庆邮电大学校长。

朱祥华,男,1936.5.6生,四川岳池县人,1953-1955年在重庆大学通信专业学习,1989-1998年任北京邮电大学校长。

刘伯权,男,汉族,1956年11月生,甘肃定西人,1978年至1982年在重庆大学学习,获工学学士学位,现任长安大学副校长。

张湘伟,男,1950生,1981年毕业于重庆大学固体力学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广东工业大学校长。

彭小奇,男,1962.1生,1983年毕业于重庆大学计算机与自动化系,2008.12任湖南第一师范学院院长。

张文卫,男,1961.6生,四川营山人,1982年毕业于重庆大学工学学士,2005.8任西南石油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校工会主席。

严欣平,男,生于1957.1,四川江油人,1982.1毕业于重庆大学电气工程系,重庆科技学院院长。

贺建民,男,1964年出生,重庆市潼南县人,1988年毕业于重庆大学,获工学硕士学位,重庆理工大学副校长。

吕明,男,1957年出生,浙江省东阳市人,1999年获重庆大学工学博士学位,太原理工大学副校长。

何建平,男,1957.7生,四川资中人,1982.1、1986.6本科及研究生毕业于重庆大学电机系,西华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胡丹,男,1964.9生,天津人,1985.7本科毕业于重庆大学仪表专业,1990.4研究生毕业于重庆大学光电精密仪器专业,西华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柯玲,女,1971.5生,1988.7、1995.4本科及研究生毕业于重庆大学热力工程系热能工程专业,成都大学副校长。

刘清友,男,1965.10生,重庆开县人,1992年硕士研究生毕业于重庆大学精密制造专业,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10.6任西南石油大学副校长。

伍维根,男,1963.6生,四川泸县人,1984年毕业于重庆大学矿山工程物理专业,民盟攀枝花市委主委,攀枝花学院副院长。

周哲玮,男,1950.6生,湖北武汉人,1982.1本科毕业于重庆大学(重庆建筑工程学院),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力学学会理事,上海大学常务副校长。

刘伦,男,1953.2生,重庆潼南人,1975年毕业于重庆大学(重庆建筑工程学院)港口与航道工程专业,1997.3任重庆交通学院党委书记,2006.5任重庆交通大学党委书记。

黄明,男,1955.2生,江苏沭阳人,1982.7毕业于重庆大学(重庆建筑工程学院),2007.1,任重庆交通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

周直,男,1958.12生,四川成都人,1982.7毕业于重庆大学(重庆建筑工程学院)港口与航道工程专业,1985-1988在重庆大学(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经济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习,2003.12任重庆交通大学党委副书记。

易志坚,男,1963.7生,重庆长寿人,1985年本科毕业于重庆大学应用力学专业,2003.12任重庆交通大学副校长。

施进发,男,汉族,1963年1月出生,江苏启东人,中共党员,1994年重庆大学机械制造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省管优秀专家,现任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院长、党委副书记、教授。

郑旭煦,女,1964.10生,1999年毕业于重庆大学物理化学专业,获理学硕士学位,2003年毕业于重庆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2004.9任重庆工商大学副校长。

张学洪,男,1963年生,湖北荆州人,重庆大学博士后,桂林理工大学校长。

冯涛,男,1957年生,河北泊头市人,1982年本科毕业于重庆大学,后在重庆大学做博士后研究,2003.7任湖南科技大学副校长。

李晓红,男,汉族,1959年6月生,重庆合川人,1982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5年7月参加工作,重庆大学采矿系矿山机械工程专业毕业,博士,教授。武汉大学校长。③政府领导

刘鹏,男,1951年出生,1979-1982年在重庆大学机械工程系固体力学专业研究生学习,获工学硕士学位,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党组书记,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委员。

蒲海清,男,1941年出生于四川南部,1966年毕业于重庆大学冶金系,重庆市市长,国家冶金局局长,第十五、十六届中央委员会委员。

向巴平措,男,1947年出生于西藏昌都,1975年毕业于重庆大学机械系,西藏自治区党委副书记、人大常委会主任,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委员。

聂卫国,男,1952年出生于重庆市南川县,1975年毕业于重庆大学机械系,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三峡工程稽察办公室)党组书记、主任。

陈邦柱,男,1934年出生于江西九江,1954年毕业于重庆大学(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土木系,1993.1任湖南省省长,1995.2任国内贸易部部长,第十四、十五届中央委员会委员。

和志强,男,1934年出生于云南省丽江县,1956年毕业于重庆大学地质系,1985年至1998年任中共云南省委副书记、云南省人民政府省长,第十四届中央委员会委员。

王秀智,男,1936年出生于湖北宜昌,1957年毕业于重庆大学冶金系,1993.2任安徽省人民政府副省长。

杨志文,男,1947年出生于浙江宁波,1970年毕业于重庆大学电机系,四川省副省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吴碧莲,女,1945.2 生,四川射洪人,1962.9-1967.7在重庆大学电机系发电厂电力网及电力系统专业学习,1998.1任甘肃省副省长、党组成员。

李玉光,1953.6生,重庆市人,1973.9-1977.7在重庆大学冶金与材料工程系学习,2003.09.16任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

李先逵,男,1944年生,四川达县人,1966年毕业于重庆大学(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建筑学专业,1982年该校建筑历史与理论专业研究生毕业,获工学硕士学位,曾任建设部科技司司长。

高峰,男,汉族,1963年出生于云南个旧,1984年本科毕业于湖南大学电气工程系,1987.08-1990.07重庆大学电气工程系学习,获工学硕士学位,1991.09-1995.11重庆大学电气工程系学习,获工学博士学位,2006.04任云南省副省长。

秦宜智,男,1965.12出生于河南新乡,1991.09-1994.04 重庆大学热力工程系热能工程专业攻读硕士研究生,获工学硕士学位,2008.09-现在,西藏自治区党委常委、拉萨市委书记。

李树基,男,1935.2生,四川省遂宁县人,1951年进入重庆大学矿冶系学习,一年后因全国院系调整转到云南大学矿冶系就读,1989-1993年云南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

康纲有,男,汉族,1941.4生,重庆江津人,1965年毕业于重庆大学无线电专业,2000.1-2007.1重庆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秘书长。

秦敏,男,1963年出生于山西高平,1979.9-1983.7重庆大学热力工程系热能动力专业学习,获工学学士学位,现任青岛市委常委、副市长。④企业领导

石启荣,男,1929.3.15生,四川渠县人,1952年毕业于重庆大学冶金系,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总经理。

刘明忠,男,1959.1生,1982.1毕业于重庆大学冶金系,新兴铸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新兴铸管股份公司董事长。

王国春,男,1946年出生,1970年毕业于重庆大学机械系,五粮液集团董事长。

任正非,男,1944年出生于贵州都匀,1963-1968年在重庆大学(重庆建筑工程学院)暖通专业,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总裁。

易军,男,1960年生,1982年毕业于重庆大学(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工民建专业,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

梁尤平,男,1957年毕业于重庆大学采矿工程系,平顶山煤业(集团)有限会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全国优秀企业家。

尹家绪,男,1956.4出生于重庆,1998.4-2002.1在重庆大学工商管理专业研究生学习,2003.3-2008.6在重庆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学习,中国南方工业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总裁。

景柱,男,1966.10出生于河南兰考,1988年毕业于重庆大学机械学院,海汽集团董事长、海马股份董事长、海南金盘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海南海马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

毕亚雄,1962.4生,1998.6-2001.7在重庆大学工业工程专业学习,获得硕士学位,2004.3任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副总经理,兼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党委书记。

吕华祥,1957.10生,四川南充人,1982.7毕业于重庆大学焊接工艺及设备专业,2007.5任国家核电技术公司副总经理、党组成员。

张良,男,1965.11生,硕士研究生毕业于重庆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雷洪,男,1988年毕业于重庆大学钢铁冶金专业,新疆八一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刘代德,男,汉族,1963.4出生,四川安县人,1986年毕业于重庆大学冶金系钢铁冶金专业,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王劲,男,1964年出生于四川内江,1987年本科毕业于重庆大学锻压专业,2002年重庆大学工业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川威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总经理。

刘加才,男,汉族,四川自贡人,1964.11生,1988年毕业于重庆大学压力加工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重庆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向德洪,男,1946.3.24日生,1969年毕业于重庆大学热能动力专业,贵州金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全国劳动模范。

黄运飞,男,1963年生,四川省邻水县人,1983、1986本科及硕士毕业于重庆大学矿山工程物理专业,北京土博士企业机构董事局主席。

张必壮,男,1967.9生,1990年毕业于重庆大学金属材料与热处理专业,2004.6任山东胜利钢管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党委书记。

张轮大,男,1964.12.24生,1985年毕业于重庆大学冶金系,东方希望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

董德福,男,1971.7生于吉林,1994年毕业于重庆大学机械工程系,德信无线通讯科技有限公司(纳斯达克上市公司)董事长兼CEO。

游忠慧,女,毕业于重庆大学自动化专业,深圳市海云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李志高,男,1967.3生,湖北省罗田县人,1989年毕业于重庆大学光电精密机械专业,1992、1995年分别在重庆大学获硕士、博士学位,天极网总裁。

颜艳春,男,四川南充人,1988年本科毕业于重庆大学计算机软件专业,1991年研究生毕业于重庆大学机器视觉专业,富基旋风科技有限公司(纳斯达克上市公司)董事长兼CEO。⑤人民英雄

赵化宇,男,1972.5生,1994.7毕业于重庆大学机械工程一系,二级警督警衔,中国第七支驻海地维和警队队长,北京时间2010.1.13,赵化宇在地震中牺牲,烈士。

刘波涛,男,重庆市丰都县人,重庆大学2007级化学应用系学生,2009.7.21,救起了落水女童刘天艳,自己光荣牺牲,重庆大学党委追认刘波涛为中共党员。

孔琳,男,1973年生,重庆人,1995年毕业于重庆大学汽车工程专业,2005.9.18夜,在重庆沙坪坝区石门大桥下的汉渝路码头,两名大学生失足掉入湍急的江水中,孔琳与18岁青年李俊超立即跳入江中施救,将落水的两人救起,孔琳因体力不支被江水卷走而牺牲,2005.9.23,重庆市沙坪坝区委、区政府授予孔琳“舍己救人英雄”称号。⑥文艺人士

阎肃,男,1930.5.9生于河北保定,曾在重庆大学读工商管理系就读。作品有《江姐》、《敢问路在何方》、《唱脸谱》、《故乡是北京》、《前门情思大碗茶》、《雾里看花》、《红灯照》、《红色娘子军》、《红岩》、《年年有余》等。

李元胜,男,1963.8出生于四川省武胜县,1983年毕业于重庆大学电气工程系,著作有《李元胜诗选》、《城市玩笑》,组诗《景象》获2003年度人民文学奖。

重庆大学图书馆:天堂之门 篇6

                             ——博尔赫斯《关于天赐的诗》

给“民国风”图书馆点赞

2015年10月27日,重庆大学将从 1978年开始投入使用的理工馆翻新改建,打造了一座崭新的“民国风”图书馆。馆内有厚重的木桌木椅、精致小巧的吊灯、欧式风格的桌灯和古朴典雅的吊顶,美不胜收。网友们不禁惊呼:“这么漂亮的图书馆,同学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好好读书!”

安静地坐在这座图书馆内,埋头读书、写字。间或抬眼看看窗外流转的日光,或是玻璃门外晃动的一张张年轻的容颜,许久,又低下头继续读书、写字……只是想象一下,便已觉岁月安闲,时光静好。重庆大学图书馆,果然是天堂一般的存在。

让人赞叹不已的还有图书馆内珍藏的一份份宝贵记忆。

你的青春, 我的收藏

“我们学校的图书馆是有温度的。”重庆大学的师生自豪地说道。

从2013年开始,重庆大学图书馆就推出了一项人性化服务——毕业生可以将自己大学期间的手稿、图稿等与青春有关的物件保存在这里。并且,这些物件还会成为重庆大学图书馆的馆藏。

对毕业生而言,最舍不得的莫过于那些校园里的故事和感动。在重庆大学里,你完全不用担心没有地方安放它们了。在封存期内,毕业生本人可随时回校查阅自己的物件。过了封存期,这些物件将成为重庆大学图书馆的馆藏,校内外的人都能来查阅。

嘘,这是一个秘密

听说,有一位女生在毕业前把自己想对暗恋的人说的心里话写了下来,放进了图书馆里。她拜托图书馆管理员把她的档案袋放在显眼一些的书柜上。“我希望过了封存期后某人能看到这个档案袋。这也算是表白了吧。”她笑着说道。

重庆交通大学 篇7

重庆交通大学主研的万县长江大桥设计施工关键技术研究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THi*emunmrnt m••trtad«o PSTKTip Compc (ttio«i 2010丨2012年, 重庆交通大学学子参加21世纪中英创业计划大赛获国际总决赛季军2013年, 重庆交通大学留学生陈帝参加第六届CCTV“汉语桥”在华留学生汉语大赛, 荣获全国总冠军2014年, 重庆交通大学学子参加美国大学生数模竞赛、获国际一等奖重庆交通大学创办于1951年, 是一所具有“学士一硕士一博士”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 交通运输部与重庆市部市共建, 交通特色与优势明显, 以工为主, 工、管、理、经、文、法等学科协调发展的教学研究型大学.。学校占地面积3120亩, 由三个校区组成。现有59个本科专业, 在校学生4万余人, 其中博士、硕士研宄生3000余人, 留学生近200人。拥有4个国家级工程中心、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3个一级学科、13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 13个一级学科、55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9个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培养领域;7个国家级和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3个国家级和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 15个省级教学团队, 12个国家级和省级特色专业, 7个国家级和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近50门国家级和省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视频公幵课、精品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学校具有授予同等学力人员硕士学位、推荐优秀本科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资格, 在贝宁幵办有孔子学院, 是“中国政府奖学金”委托培养院校, 具有招收港澳台地区学生资格。重庆交通大学现有教职工2000余人, 其中国家杰青、中组部“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百千万人才国家级人选、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优秀教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等高层次人才120余人。中国工程院院士郑皆连、韩其为、梁应辰、杜彦良等150多名国内外知名学者担任学校特聘教授、学科首席科学家或兼职教授。学校先后承担了包括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国家“863计划”、国家重大基础研究前期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在内的国家及省部级重大科研项目500余项, 在拱桥建设、内河通航及港口航道建设、山区公路建设等领域取得了一批居于世界领先水平的成果。近年来获国家级和省部级科技成果奖200余项, 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国家发明奖、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茅以升科学技术最高奖一一中国桥梁大奖等11项。公开发行3种学术刊物, 主办的《应用数学和力学》杂志是SCI和EI的收录期刊,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是中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学校是全国首批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 办学60多年来累计为国家培养各类各层次毕业生8万余名。面向未来, 重庆交通大学继续秉承“空谈误国、实千兴邦”的建校铭志、“明德笃学、求实创新”的办学理念和“明德行远、交通天下”的育人情怀, 致力于建成国际上优势突出、行业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教学研宄型大学。sai<I:集ISSN1673-7164國圃giir定价:RMB10元邮发代号:78-119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丨SSM 1673-7164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GN 50-t178/G4重庆交通大学研发的内河航道整治技术在重庆两江四岸滨江路工程和朝天门广场工程中成功应用二t.1;, *rH二f>d.TTTIltllifiMnrT—JB

重庆大学 篇8

日前, 记者采访了重庆大学学工部副部长、就业中心主任谢渝霖, 请她就重庆大学就业工作开展情况分享经验。

借助新媒体拓展信息渠道

记者:我校在新浪网上的就业微博粉丝已经有万余人, 在微博中, 不仅有最新的招聘信息、职业培训还有励志的小故事、心里测试等等, 内容非常丰富。我们最初基于怎样的考虑选择这一当下流行的方式传播信息?这一新型渠道在学生中反响如何?您认为就业工作如何更为有效的开展?

谢渝霖:在重庆大学关于“将红旗插向超新媒体”的号召下, 2011年初就业中心开通了重庆大学学生就业官方微博, 并将自身定位为“传递就业信息, 加强就业指导, 营造就业氛围”, 充分利用其实用性、易操作、更新快等特点, 将“关注”锁定在就业形势政策、求职网站、大型企业、成功校友、兄弟院校。

微博作为新型的媒体形势, 是就业宣传的重要渠道。至于我们为什么要考虑运用这一流行的方式传播信息, 其原因是:第一, 微博作为新型媒体容易受到90后毕业生的青睐;第二, 微博可以将就业信息及时“送”到学生手中, 并分担就业信息网的压力;第三, 微博信息量大, 可以广泛宣传及交流就业指导、职业测评、职业规划、就业活动等信息, 提高大学生的职业规划及就业、创业意识和能力。

自开通官方微博以来, 我们非常重视微博的规范管理, 不断强化维护的政策性、及时性、规范性等原则, 专门为此制定了《重庆大学就业微博维护和管理办法》, 利用学生社团的优势, 成立微博维护小组, 明确分工, 精细化操作, 设置了就业要闻、学院动态、重要通知、就业信息、实习信息、职场微语、就业指导等十五个栏目, 为同学们第一时间发布就业资讯。运用这一“超新媒体”开展就业工作, 得到了重庆大学学生的喜爱, 他们纷纷“关注”就业微博的动态, 常常在微博中就有关职业规划的问题进行讨论, 并向就业微博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或建议。截至2011年10月, 重庆大学就业微博已发布信息2254条, 转发及收到评论4218条, “网罗”粉丝1万3千余名, 就业微博现已成为用人单位和毕业生信息交流的重要渠道。

与此同时, 我们与重庆大学校报合作开通了“就业指导”专栏, 针对师生广泛关注的就业话题展开分析讨论。去年一年, “就业指导”专栏共组稿并发表了应征入伍、基层就业、人物访谈、考研择业、实习实训、求职技巧六个话题, 为广大毕业生排忧解惑。另外, 我们主办的重庆大学就业工作简报, 以“促进工作交流, 服务全校师生”为宗旨, 设置了就业要闻、学院动态、求职指导、创业天地、对话名企、人物访谈等十个栏目, 每月末以电子版形式挂网发行, 去年一年发行六期, 为全校就业工作者、毕业生及在校学生提供了良好的信息交流平台。

师生零距离交流无间隙

记者:我们看到, 每年都有一封由毕业生就业服务中心全体老师署名的致毕业生的一封信准时展现在毕业生面前, 里面详细的向学生们介绍本年即将开展的就业工作, 学生们在毕业求职中需要注意的问题等。对学生来说, 这无疑是一封带有贴心关爱的信件。请您介绍一下这一工作开展的情况, 另外, 希望能分享一些经验, 您认为, 如何在就业服务中当好东道主, 建立亲密的师生关系?

谢渝霖:根据就业形势的不断发展变化, 我校在就业指导服务中树立了“服务对象有要求, 学校有行动”的工作理念, 以不断变化的意识和手段服务学生和用人单位。

毕业生在择业前, 虽然对就业的政策、形势、求职择业的途径、程序、技巧等多方面有所了解和准备, 但真正进入毕业阶段, 仍然有许多的问题, 多年来, 我们在接待同学咨询的过程中发现, 许多时候众多学生咨询的是同样的问题, 为了让学生更多了解就业相关的情况, 我们就学生普遍关心的问题进行一个梳理, 给毕业生写一封信, 既宣传了就业方面的知识, 又解答了学生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同时又传递了党和政府及学校对学生的关怀。一封信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 减少了就业咨询的工作量, 普遍问题统一咨询解答, 便于统一认识, 整体推进工作。毕业阶段的学生, 学业、择业、交友等诸多方面存在问题和困惑, 需要贴心的关怀和鼓励, 各种就业讲座、活动, 不同形式的就业咨询、指导, 让学生时时感觉被关怀, 多一分关爱, 少一分困惑, 及时疏导学生的心理, 鼓励他们正确面对问题, 积极主动解决问题, 勇敢接受毕业阶段的各种挑战, 师生之间的互动和谐让我们忙碌的工作更有成就感、幸福感。

同时, 我们千方百计为前来招聘的用人单位提供高效、优质地服务。为确保就业招聘工作井然有序地开展, 我校多措并举, 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一是利用网络媒体搜集、发布招聘会信息;就业中心每天及时在就业信息网上更新、发布招聘会及需求信息, 并建立了毕业班辅导员QQ群, 保证学校-学院-学生之间的信息畅通。二是有效协调招聘会时间、场地、人员, 以市场理念建设校园招聘市场;用人单位通过邮件公布需求岗位、电话确认时间场地、网络发布需求信息等流程顺利的将就业信息发送到就业中心, 我们审核后用各种形式及时宣传、发布;中心对每一场招聘会安排校园大使全程跟踪服务, 安排就业宣传团队对招聘会现场情况进行及时跟踪报道, 真正做到“用人单位有要求, 我们有行动”。三是及时跟踪用人单位反馈意见;就业中心通过招聘现场访谈、调查问卷、用人单位回访等形式, 了解用人单位对我校学生培养、就业指导及招聘会组织和服务工作等方面的意见, 据此及时改进和优化我校就业服务工作, 吸引更多的用人单位前来我校选聘毕业生。

多措并举构建完善服务体系

记者:您认为, 学校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如何有效构建并有效实施?

谢渝霖:经过多年就业工作实践, 我校不断深化就业指导、服务, 构建起一套较为系统、专业、独具特色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

其一, 课程建设。《就业指导》、《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等课程纳入选修教学计划, 有学时、有学分、有专职教师。其内容包括就业形势、就业政策、职业生涯规划、求职技能、技巧等, 我校毕业生选课积极, 加上参加各种培训及讲座的人数超过85%。

其二, 咨询辅导。我校已构建了制度化的咨询辅导机制, 校就业中心有专职就业指导老师定时轮流负责咨询辅导, 一年来, 就业中心接待学生电话、面谈咨询1200余人次;同时, 我们还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就业指导活动, 帮助毕业生了解就业政策, 提高求职能力。这些活动包括公务员备考讲座;举办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指导学生参加百度全国大学生职商挑战赛等。

其三, 市场建设。我校积极推行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的协调建设, 具有针对性和专业性的中小型招聘会和专场招聘会, 完全实现了毕业生招聘活动小型化、专题化、经常化, 保障招聘活动安全、高效。同时, 我校重视对就业无形市场的建设, 建设功能较全的就业信息网站, 拥有独立使用的服务器, 网络宽带环境良好, 配备专职人员进行网络安全维护和信息及时发布。目前为止, 就业网访问量累计数达600万次, 现已成为用人单位发布信息、毕业生把握需求动态的主要渠道。

其四, 信息服务。我校积极拓展信息交流的空间, 采取“发函、参会、上网、媒体公布”等措施, 多渠道、全方位、多层次收集就业信息。同时, 校就业中心每天及时在就业信息网上更新、发布招聘会需求信息;并将重要信息及时整理通告, 发至辅导员QQ群, 保证学校-学院-学生之间的信息畅通。

其五, 实习实训。我校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 主动与就业热点地区、国家重点行业、重点用人单位、校董事会单位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 设立多个就业实习、见习、创业基地。

记者:近年来, 重庆大学在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上举措较多, 取得了好的成效, 您能否就此做一些介绍。

谢渝霖:大学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 近年来, 我校围绕“建设中国最好的大学之一”的办学目标和定位, 以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为抓手, 以科学制定“十二五”人才培养规划和“985工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为契机, 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 以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教学体系, 特别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为重点, 以提高教学管理服务水平为保障, 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国际化”的高素质人才。

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化。我校以国家和市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为依托, 以专业实验班为载体, 探索通信、软件、机械等专业高素质专门人才培养新模式;学校于2010年3月成立了创新实验学院——“弘深学院”, 统筹全校拔尖创新人才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工作;改进全校优异生培养机制, 并纳入学校新一轮“985工程”建设中专项支持, 促进全校各专业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继续推进“本硕 (博) ”连读、产学研 (订单式) 联合培养、中外合作培养、二专、辅修等改革, 为学生个性化发展创造条件, 适应于多样化人才成长的培养体系正逐步形成。每两年, 学校及各学院根据国家、重庆市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和相关政策, 以及通过对毕业生就业状况、毕业生对学校就业及人才培养工作评价、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质量评价等信息, 在深入比较分析国内外同类高校和专业的基础上, 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订。

积极开发校外资源, 拓宽人才培养空间,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多年来, 我校相继与广东核电集团、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等国家大型企业开展联合培养;与美国、英国、日本、加拿大、新加坡、韩国等国家开展了中外合作培养模式。同时, 为丰富学生的大学文化和精神, 我校与台湾中正大学、华东大学, 山东大学, 中山大学等境内外高校实现了交换生培养。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培养复合型人才, 我校充分发挥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多学科专业的资源优势, 实行二专制培养模式。我校每年申请攻读第二专业1500余人, 满足了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发挥工科优势, 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我校工科具有很强的竞争优势, 学校注重培养“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工学人才, 各学院有针对性地设置专业方向, 开设模块课程, 增强工学人才培养有效性, 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质量与就业竞争力, 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良好就业。如机械工程学院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 设置了现代制造技术、数控加工技术、设计制造信息化、现代机械设计、工程机械设计、重型机械设计、车辆方向等7个方向模块课程。

服务学生义不容辞

记者:作为长期奋斗在一线的教师, 您对学生的就业工作有何体会, 希望您能分享一些心得。

谢渝霖:从事学生就业工作20余年, 我有这样几点深切的感受:

第一, 学生就业工作是高校育人的重要环节。

就业工作要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 引导学生将自我发展与党和人民的利益紧密相连, 鼓励学生用知识和能力报效国家, 回报人民, 有着重要的育人功能。

第二, 学生就业工作是高校育人工作的重要检验指标。

学校的专业设置、学科发展是否符合社会需求, 学生就业情况是其直观的表现, 换言之, 学生就业情况客观反映学校办学的社会声誉, 对学校的改革和发展至关重要。多年来重庆大学积极落实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与“招生、培养、专业建设和工作考评”的“四挂钩”政策, 建立招生、培养、就业的统筹机制, 加大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导向作用。对就业情况不好的专业, 及时进行招生计划、培养方案等方面的调整, 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 有力地促进了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顺利实施。学校的教学及人才培养模式的不断改革, 不断提高了学生培养质量, 提升了我校毕业生的就业竞争能力, 为我校毕业生充分就业, 良好就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第三, 学生就业工作是高校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

学生就业工作关系社会民生大计, 多年来, 重庆大学作为国家的重点高校, 以雄厚的办学实力为国家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优秀人才, 深受社会各界的好评。历年来, 我校毕业生需求总体突出, 毕业生就业率保持较高水平, 我校在努力推动毕业生充分就业的同时, 积极引导毕业生投身国防、能源、交通、建筑等国家重点行业和西部大开发中建功立业。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国家电力公司、中国建筑总公司等大型国有重点行业以及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广东省、福建省等省市人事厅和长虹、华为等大型企业都把我校作为引进人才的重点合作高校, 每年度都来我校举办专场招聘活动, 积极促动了我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用人单位普遍对我校学生培养质量表示满意, 认为我校毕业生政治素质过硬, 团结合作, 敬业忠诚, 基础知识扎实, 适应能力强, 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及科研能力。

第四, 学生就业工作是功德无量的崇高事业。

重庆大学 篇9

一、活用教材, 研究学生的阅读心理和培养学生的持久阅读兴趣

(一) 利用多媒体, 运用多种导入手段, 引起学生兴趣

1、重大版高中英语教材图文并茂, 几乎每一篇阅读课文均配有与材料有密切联系的插图, 有的是为了提示教材难点, 有的是为了印证教材观点, 有的是为教材重点服务。因此我们应该利用文中的插图导入新课, 使学生产生阅读课文以了解信息的愿望。如《英语1》第二单元“A Diary from Brian”的图片, 可作如下导入;

T:Look at the picture, what can you see in this picture?

Ss:There are some people in this picture.

T:Can you guess who they are?

Ss:A teacher and some students.

T:What’s happening in this picture?

Ss:The students are taking an exam.

T:What does James want to do?

Ss:He may want to see Brian’s answer.

T:Does Brian let James do that?

Ss:Yes/No (The students have different opinions) .

T:Ok.Now please read the text“A Diary from Brian”, give me the answer.

2、教师可根据课文的需要, 直接让学生欣赏相关音乐、电影、戏剧、绘画、图片等, 并因势利导地组织学生讨论相关主题。如在教《英语1》第四单元Unforgettable Films, 教师可事先找来“The Sound of Music”的录像或VCD片断, 通过放映, 让学生了解电影内容, 从而更好的理解课文。又如在上《英语1》第三单元Music, 可以放各种不同种类的音乐让学生欣赏, 引出Country Music这个话题, 进一步说明乡村音乐的内容, 让学生感到兴趣盎然, 激发学生对英语阅读的兴趣。

(二) 帮助学生排除语言障碍, 培养学生的持久阅读兴趣

容量大, 涉及范围广, 有的课文阅读难度较大是重大版英语教科书的又一个显著特点。有些课文专业性较强或生词太多, 句子结构较复杂, 词义的迁移变化大, 学生一时难以清晰地把握文章的脉络和细节。在这种情况下为了能使学生尽快对文章有一个大体了解, 老师必须首先为学生排除语言障碍, 这样既可以使学生节省时间, 少走弯路, 又可以避免学生因阅读时碰到钉子而失去阅读兴趣。例如Book 1 Unit 6 Healthy Diet在阅读上就是一篇难度较大的文章, 因此, 在学生阅读前, 老师就应该帮助学生排除下列语言上的障碍:

IQ:intelligence quotient智商

Test your Nutrition IQ:测试你的营养智商

Protein:蛋白质

Carbohydrates:碳水化合物

Minerals and vitamins:矿物质和维生素

这样, 学生在阅读有一定难度的文章时, 这些专业术语不至于成为学生阅读的绊脚石。

(三) 帮助学生扩大词汇量

有了一定的词汇量, 才有助于帮助学生提高阅读速度。所以, 我们进行阅读训练时, 首先必须让学生过好单词关。在词汇的学习中, 首先要学生识记大纲中规定的单词, 词组, 并与学生一起探索省时高效的记忆的方法。重大版英语教材很注重词汇的再现和构词法的运用。在教材中, 出现了很多前缀和后缀。如un-, dis-, -ness, -ment等。老师在平时教学中要让学生加深对构词的理解, 掌握更多的词汇。

二、立足教材, 培养阅读方法, 形成阅读技巧

从重大版高一英语教材的阅读课文及其练习题来看, 主要要求学生掌握阅读技能的快速阅读Fast reading (略读Skimming和查读Scanning) 和细读Close reading两种基本技能, 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学读过程中应着重训练这两种阅读技巧。下面就以Book 1 Unit 1 My New English Teacher为例来具体运用这三种技能。

1、略读 (Skimming) 。

我们把略读也称跳读或者浏览.这是一种专门的非常实用的快速阅读的技能。所谓的略读是指尽可能快的阅读。迅速地获取文章的大意或者主题思想。也就是说略读要求读者有选择地进行阅读, 可以跳过某些不必要的细节, 从而加快阅读的速度。在这篇课文中, 教师可让学生利用Skimming来回答这个问题:How does Tony think of his new school life and his new Enlish teacher?进行略读训练时注意以下几点技巧: (1) 要利用排版格式, 如文章的标题、副标题、小标题、斜体字、黑体字脚注、标点号等。对文章进行预测略读.预测略读要了解作者的思路、文章方式, 以把握大意、有关的细节及其相互关系。 (2) 以一般速度阅读。阅读文章开头的一二段.力求抓住文章的大意、背景情况、作者的文章风格、口吻或语气等。 (3) 阅读段落的主题句和结论句。据统计, 大约有80%的主题句是段落的首句, 其它20%左右是尾句。因此我们往往可以通过阅读每段的首句或尾句来了解整篇文章的大意。如在这篇文章中第二段的第一句I do enjoy the new school life here.和第三段的第一句Mr.Mills is our English teacher, and I’m very much impressed by his devotion to teaching.就是主题句 (4) 注意关联词。如转折词however, moreover, 序列词firstly, secondly。

2、查读 (Scanning) 。

查读是一种从大量资料之中查找某一具体事实或某一特定信息。如人物、事件、时间、地点、数字等。而对其它无关部分则略去不读的快速阅读的方法。运用这种方法就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略过尽可能多的文字资料, 找到需要的信息。作为一种快速寻找信息的阅读技巧, 查读既需要速度又要求查读的准确性。具体的说, 查读带有明确的目的性。有针对性地选择问题的答案。因此可以把整段的文字映入大脑, 不必逐字逐句过目。视线在文字上掠过, 一旦发现有关的内容就要稍做停留, 标示或摘下。为了进行有效的查读, 读者还应注意利用材料的编排形式、章节标题和说明、抓题示词等技巧。如在这篇文章中课后第一题:complete the following table with the information from the text.Then share the ideas with your partner.就可用Scanning来完成, 我们只需要在课文第三段中查找Before class, In class, After class即可, 不需细读全文。

3、细读或研读 (Close reading) 。

为了领会和掌握所读材料的精神实质和内容细节以及作者的立场、观点、意图, 就必须使用字斟句酌, 边阅读边理解边深入思考的阅读方法, 这就是研读。研读时要求理解准确、透彻, 不但要掌握文献的字面意义, 而且还要深入理解作者的意图及文献的价值;不但要理解文献里的信息, 而且还要通过分析、比较、联想等思维方法, 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对这些信息进行“内化”, 把它们置入我们的知识系统, 真正消化吸收所读材料的营养, 提高我们的智力。研读不等于慢读, 要注意培养按意群阅读的习惯, 集中注意领会文献的信息, 立足于读一遍就能理解全部内容, 注意提高阅读速度。如课后第二题Read the text again and decide whether each of the statements is true or false.和第三题Answer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according to the text.我们就该用此阅读技巧。

三、培养良好阅读习惯, 加快阅读速度

(一) 养成默读习惯

很多高一学生在初中时并未养成默读习惯, 在阅读时, 习惯发出每个词的读音。有的学生虽然没有发出声来, 但内心还在自言自语, 一词一句的读, 严重影响阅读速度。这就需要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过程中, 要求学生养成默读习惯, 把注意力只停留在文字符号上, 避免嘴唇的蠕动或低声诵读, 以免分散注意力, 减慢阅读速度。

(二) 扩大视幅, 减少回视

有的学生往往用手或用笔指点着逐词阅读, 有时还来回数次往返阅读, 唯恐遗漏什么, 这影响了阅读速度和连贯理解。为提高效率, 要培养学生从整个句子去理解, 迅速地从前一个句子扫视到第二个句子, 以避免频频回视, 重复阅读等不良现象。尼拉·史密斯说得好:“如果你想读得快, 你必须狼吞虎咽, 而不是细嚼慢吞。”

(三) 养成猜生词习惯

通过上下文猜测词意是提高阅读速度的最重要手段之一。阅读时, 有时会遇到不认识的单词, 若该词在文中重要性不大, 且不影响通篇的理解, 可忽略而过继续往下读;若遇到影响阅读理解的生词则可通过联系上下文所能提供的线索猜测该词词义。重大版高一英语教材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猜生词的习惯。在每篇阅读课文Reading板块右边Margin Notes中安排的“插话”, 用简单、图画、选择题、问题、提示语等方式启发学生思考, 帮助学生理解新单词, 从而逐步获得词汇学习和阅读理解等方面的策略。因此, 教师应该利用好这一板块。

(四) 限时阅读

为提高阅读速度, 还需限定文章的阅读时间。在规定的时间内要求学生有效地获取信息, 加快阅读节奏, 增加紧迫感, 从而在规定时间内高质量的完成阅读内容。

总之, 英语课文是学生获取语言知识, 提高听说读写能力的资源, 也是学生高考的基础。重大版英语阅读教材中的课文具有话题广泛, 信息密度高, 语言知识丰富等特点, 正确探索此教科书的阅读方法和教授方法, 不但能使教师本身尽快地适应新的英语改革的高层次要求, 同时也可使自己的学生在一个鲜明而正确的向导的指导下, 逐步培养起英语学习兴趣, 提高他们的阅读技能, 养成正确阅读习惯,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Goodman K.S.Reading:a psycholinguistic guessing game.In H.Singer and R.B.Ruddell (eds) .The Teaching of English as an International Language.Glasgow:Collins.1970.

[2]陈为玲.阅读:走速度和质量双效之路[M]重庆大学出版社.

[3]王秀国.做好课前预习,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M].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

[4]陈平文.英语教学新论.[M].湖南: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重庆交通大学简介 篇10

学校学科专业覆盖面广, 拥有1个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7个省部级重点学科、1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8个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培养领域、51个普通本科专业、28个高职 (专科) 专业, 并具有授予同等学历人员硕士学位、推荐优秀应届本科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资格。师资力量雄厚, 1800余人教职员工中, 有专任教师1300余人, 其中“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7人, 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优秀教师、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等省部级及以上专家教授120余人, 教授、副教授等高级职称人员600余人。

截至2011年12月, 全日制各类各层次在校生22974人, 其中, 本科生18503人、硕士研究生2119人、博士研究生100人, 留学生125人。学校以本科教学为中心, 大力加强教学内涵建设, 积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现建成国家级特色专业、精品课程、规划教材、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等质量工程项目30项。学生多次获得“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大学生“挑战杯”全国金奖等国家级奖励。办学60年来, 学校为国家培养了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郑皆连, 高原冻土专家武憼民, 原四川省副省长刘晓峰, 原四川大学校长陈君楷, 全国勘察设计大师孟凡超, 交通运输部监察局局长钟华等在内的八万余名毕业生。

学校发展取得的显著成效得到了党和政府及社会的充分肯定, 温家宝、李岚清、贺国强、钱伟长、陈至立等领导同志先后到校视察。近年来, 学校先后获得“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等8项国家级荣誉称号。

清华大学 复旦大学 篇11

清华大学虽以理工闻名天下,但近年来逐渐加强了社会科学的建设,尤其是经济管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和新闻与传播学院,搞得很红火。

复旦大学

南方历史最悠久的大学,综合实力、人文学实力、社会科学实力在南方均位居第一。

中国大学的校名多以地名冠之,体现的是地域性特征。但也有一些大学的校名取材于历史典籍,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既典雅又“美听”,体现了其办学宗旨和人文精神。比如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

先来说说清华大学。清华原为清朝皇家园林,咸丰皇帝赐名“清华园”。“水木清华,婉兮清扬”,如果你看金庸作品比较多,大概会对《天龙八部》中诠释木婉清名字的这句话有印象。不过金庸也不是凭空自己创作的,后一句出自《诗经》就不多说了,前面的“水木清华”出自晋代谢叔源的五言诗《游西池》:“景昃鸣禽集,水木湛清华。”所以清华BBS之名也是从这里来的。掉书袋一下,在四部当中,诗歌属于“集部”,在经、史、子、集中位列最后,所以出自集部的“清华”稍显纤弱。从1924起,清华大学正式开始用“清华”为校名。

就和北大被误解成文科院校一样冤枉,清华也被误解成是“工程师的清华”。孰不知,时下时髦的“国学”一词,第一个大张旗鼓说的正是清华。当时清华的国学研究院名振全国,梁启超、陈寅恪、王国维、赵元任四大导师成就非凡,树起了一道无法逾越的丰碑,不知令多少学人向往。季羡林大师最后落脚在北大,但其实是清华毕业。清华还有很多大师,如一部《围城》让世人刮目的钱钟书,一部《雷雨》震惊中国戏剧界的曹禺,《七子之歌》的闻一多……清华的人文又哪里逊色了?

再来说说复旦大学。“复旦”二字来源于《尚书大传·虞夏传》中“卿云烂兮,乣缦缦兮。日月光华,旦复旦兮。”以日月光辉的永恒来象征“复旦”不朽的魅力。其实说起来,这首《卿云歌》也是首古诗,但因为出自《尚书》,而《尚书》又是儒家经典,是十三经之一,因此以四部论,“复旦”是出自经部,分量就很重了。

不过和清华类似,“复旦”也不是最早的校名,马相伯于1905年创办的时候是叫“震旦大学”,1917年改为“复旦大学”。这所人文色彩浓厚的高校,“如日之升,如月之恒”,曾云集了众多声名赫赫的大师:周谷城、陈望道、颜福庆、苏步青、谢希德等著名学者曾长期在校执教,为复旦奠定了雄厚的学术传统和基础;谈家桢、吴浩青、谷超豪、胡和生、王迅等一大批知名专家成为复旦当代学术精神的代表。建校以来,复旦毕业生涌现出于右任、邵力子、陈寅恪、竺可桢、童第周等在内的众多杰出人才。而今在复旦,每天都有非常精彩的大师级讲座,为学生讲解人文社科的知识。这就是人文风度,从骨子里透出来的气质。

重庆大学 篇12

1 建筑色彩的对比关系及诱目性

色彩在环境中, 不是孤立存在的。一方面是因为它附载在某些具体的物体上, 通过这些物体形态表现出来, 另一方面它在环境中处于背景色、相邻色等非常复杂的情况, 色彩视觉效果常常取决于环境中综合色彩、形态和材料, 以及色彩与光、色彩与色彩之间的相互关系, 要使色彩让处在这个环境中的人感受到它的存在和魅力。重庆由于其特有的山地气候, 导致了其灰蒙蒙的感觉, 亮丽的色彩比较少, 艺术楼的设计对重庆的山城历史有着某种再现, 特别是是对工业城市的记忆, 其方盒子, 还有廊道是一种大工业化的产物。所以整个艺术楼乃至整个校区的色彩都是以灰色调为主。灰色相对比较凝重, 具有历史积淀感。并且从某种程度上说, 灰色调对重庆更为有利, 因为利用带有某种色彩倾向的灰色, 易于与其它色彩组合, 并辅助鲜明色彩, 烘托主题。大楼东面的老校区的大门, 以及广场的铺装, 一教的楼体立面, 灰蒙蒙的天空, 以及楼边上的水体的色彩都属于邻近色的组合。而局部有成块面的红色作为对比色加以运用, 这样就避免了全是灰色调的艺术楼会给人一种过于沉闷和压抑的感觉。

色彩的诱目性实质上是目的色彩和背景色彩的关系, 诱目性是区别于其他视觉元素的重要特性。“诱目性”又称为“注目性”, 它是指眼睛没有想看却不自觉的注意到某个物体。建筑色彩是否诱目, 主要取决于它本身和它的背景色彩的关系。背景色不同, 诱目性的色相也不同, 根据主要色相的高彩度进行实验的结果:在黑色和中灰色的背景下, 色彩的诱目性的次序是:黄色>黄红色>红色。在白色的背景下, 诱目性的次序是:红色>黄红色>黄色。在建筑中, 人们将红色运用在住宅上, 无论在平旷的绿地或是在茂密的树林里, 都能耀眼诱目。由于红色和绿色的补色对比效果明显“万绿从中的一点红”, 给人有一种良好的视觉兴奋感, 同时也使得建筑本身具有一定的可识别性。

艺术楼以砖红色的墙体做穿插, 结合部分蓝色的镜面反射的玻璃幕墙, 打破整体过于沉稳的气氛, 使得整栋建筑增添了许多灵动之感。花坛中的红绿对比, 则是应用对比色来突出建筑线条, 再结合建筑体块切割与延展所形成的空间光影效果, 使得整栋建筑外形突出, 结构大气。建筑色彩与光影的变化, 使得建筑粗犷中带有婉约, 形象特征鲜明突出。艺术楼前是一片湖水, 在湖水周围种植了树木草地, 并在其岸边放置了裸露的石头。周围环境以绿色和蓝色为主。艺术楼的这种色彩关系充分运用了色彩的对比关系和色彩诱目性, 使得它在学校入口处形成了一处别样的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的建筑景观。

2 建筑色彩与造型的关系

色彩与造型两者之间有着相互依存的关系, 如果说造型是物体的躯体, 色彩则是物体的衣表, 二者统一整合就能充分表达该物体所具备的意义。艺术楼的设计, 在平面上充分体现了一种几何形态的构成关系。利用水平和垂直的线、不等面积尺度的方形, 条形进行变化组合。形成秩序感, 产生出一种构图上的形式美。在建筑的空间处理上, 通过不同的体块相互穿插形成丰富的空间层次感和序列感。艺术楼建筑本身的空间组合较为复杂, 在外观色彩上大体采用了红灰两种主要的色彩, 从而使结构、造型和色彩达到统一协调。艺术楼的建筑色彩与周边环境的协调中借助了色彩设计的变化、统一来实现。在建筑色彩中采用了红、灰两种明度对比相对较大的色彩, 也有与红色同色系的色彩搭配, 形成建筑外形色彩对比的特征, 获得色调中既有对比又有统一的视觉效果。

3 结语

色彩在环境中, 通过附载在具体的物体上表现出来。“人着色于物体”, 改变了被着色物体的“自身本质”, 无声地传达了各种思想、感情和情绪, 可以说色彩变成了语言、思想和感情, 让人们在一定的色彩环境中, 感受到色彩的无限魅力。其实色彩本身并无美丑之分, 色彩的魅力在于色彩与色彩之间关系的协调。发挥色彩优于其他视觉元素的特征, 与环境氛围, 建筑空间, 形态构成紧密的结合起来才能创造出高水平的环境艺术。“色彩作为当代人的全部生命感知本质的一个最普遍的存在, 几乎影响到人类生命过程中的时间和空间”。

参考文献

[1]张为诚, 沐小虎.建筑色彩设计 (建筑设计系列丛书) [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0

[2]焦燕.建筑外观色彩的表现与设计[M].上海: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3

上一篇:腰硬联合麻醉法下一篇:高危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