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语诗歌

2024-07-11

古汉语诗歌(共10篇)

古汉语诗歌 篇1

1. 引言

英国诗人Coleridge曾说:“Prose is words in the best order;Poetry is the best words in the best order.” (散文是编织得最好的文字, 诗是编织得最好的绝妙好辞) 。确实, 诗歌是一个民族语言中的精华。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古诗歌是华夏文明中最璀璨的部分。我国著名文学翻译家傅雷在谈到中国艺术家对世界文化应尽的责任时说:“唯有不同种族的艺术家, 在不损害一种特殊艺术的完整性的条件之下, 能灌输一部分新的血液进去, 世界的文化才能愈来愈丰富, 愈来愈完满, 愈来愈光辉灿烂。”如何实现各民族间文化的共享, 促进各国诗歌文化的交流, 是中外译者面临的问题。但文学翻译不易, 译诗更难。有不少文人甚至认为诗歌不可译。但仍有中外译者依然对此乐此不疲。中国文学上最早的诗歌翻译可追溯到春秋时代。自19世纪末期, 有不少外国译者开始翻译中国一些古诗并介绍给外国读者。借吕叔湘先生的话讲就是“海通以还, 西人渐窥中国文学之盛, 多有转译, 诗歌尤甚” (吕叔湘, 1980) 。这些国外翻译家的译作中不乏经典之作, 不少得到了评论界的赞赏, 但也有一些因为自身对汉语及中国文化的缺乏, 也有些误译之处。多年以来, 中外译者在诗歌翻译的道路上艰苦探索, 取得了巨大成就, 也积累了不少宝贵经验, 但关于诗歌翻译的标准却依然莫衷一是。在过去20年中, 我国的翻译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随着越来越多西方译学思想的介绍, 以及各学科之间的相互介入, 翻译理论出现了一个多元共生的新局面。一些新的翻译理论及思想正越来越引起译界人们的关注及研究。Jef Verschueren在其著作Understang Pragmatics一书中全面阐述了顺应性理论 (Theory of Adaption) , 以一种新的视角考察了语言的使用, 为翻译研究开辟了一个新的视角。本文拟就Jef Verschueren顺应理论在诗歌翻译中的价值作一探讨。

2. 语言顺应论概述

Verschueren在Understanding Pragmatics中提出了语用综观论, 进一步完善了他之前所提出的顺应理论。根据其顺应理论, 语言的使用是“一个不断选择语言的过程, 不管这种选择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也不管它出于语言内部的原因还是语言外部的原因” (Verschueren, 2000) 。语言的使用者之所以能够在语言使用中作出种种恰当的选择是因为语言具有“变异性”、“商讨性”及“顺应性”三个特点。“变异性”是指“语言具有一系列可选择的可能性”, “商讨性”即“所有的选择都不是机械的, 或严格按照形式——功能关系作出的, 而是在高度灵活的原则和策略的基础上完成的”, “顺应性”则是“能够让语言使用者从可供选择的项目中做灵活的变通, 从而满足交际需要”。顺应包括语境关系顺应、语言结构顺应、动态顺应, 以及顺应中的意识程度四个方面。

3. 语言顺应论与中国译诗传统理论

Jef Verschueren的顺应论 (Theory of Adaption) 中的adaption有多义, 既可理解为“顺应”, 也可释义为“适应”乃至“归化”等。翻译讲求适应, 自古以来有东晋高僧慧远曾提出翻译“厥中之论”。他认为“若以文应质, 则疑者众, 若以质应文, 则悦者寡”。这里的“以文应质”或“以质应文”的“应”也就是“适应”的意思。它们是当时流行的两种翻译观。中国近代马建忠在其提出“善译”的标准的一文中提到:“译成之文, 适如其所译为止。”现今有不少学者谈及翻译中的适应与选择。在《翻译的风格论》一文中, 刘宓庆开宗明义地指出:“翻译风格论关注的中心是源语风格意义的所在, 以及在对源语的风格意义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获得译文风格对源语风格的适应性 (adaptability) 。” (刘宓庆, 1990:1) 方梦之也认为, “同一源语信息可以有不同的译文, 以适应不同层次的读者群的需要, 如《圣经》对不同对象有不同的译本, 令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共存, 让文人雅士与凡夫俗子共享” (方梦之, 1999:129;胡庚申, 2004:37) 。乔曾锐给“翻译”下过这样的定义:翻译是把一种语言文字的意义用另一种语言中与之相适应的表现方式再现出来 (乔曾锐, 2000:24) 。同一切言语交际活动一样, 翻译的过程也是一个连续选择的过程, 可以这样说, 从所译文本的取材和译语词汇句式的应用, 翻译行为的每一个阶段无不涉及对多种选择的确定。在选取源语材料时, 需要确定材料选自的国别、原作者、具体文本等, 选取材料后, 译者即面临对自身文化立场、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的选择。总之, 无论是“译什么”, 还是“怎么译”, 都涉及译者的选择 (宋志平, 2004) 。自严又陵提出“信、达、雅”三字理论以来, 它已成为文学翻译的金科玉律。受其影响, 中国古诗歌的翻译一般都强调音、形、意的对等。如郭沫若提出“诗人译诗, 以诗译诗”及“风韵论”的主张。钱歌川、王佐良也主张“诗人译诗”。徐志摩认为诗歌翻译的原则是形神兼备, 像“玲珑的香水瓶子盛香水”。有人主张直译, 有人主张意译。有人提出应当归化, 也有人认为应当异化。译界关于直译和意译、归化与异化之争现在仍未休止。

但同时我们也发现, 不少翻译巨匠并未囿于直译或意译, 他们几乎都主张采用哪种手法并不重要, 关键是要真正传达原作的艺术意境。比如巴金认为好的译者不应拘泥于直译与意译之分, 二者本属同一范畴, 应看哪种方法能够帮助他更好地再现原作的艺术意境。诚如王佐良所言:“一切照原作, 雅俗如之, 深浅如之, 口气如之, 文体如之。或称之为‘通篇的神似’。无论是翻译中的文化问题、文体问题, 还是以诗译诗或注意全诗的统一效果等等, 无不服从于这一准则。” (王佐良, 1983:3;郭著章, 1999:424) 但是到底应该如何, 大家依然是各执其词。随着现代译论的发展, 这些立足于文艺美学及规范的翻译理论日益显得单一和具有局限性。把顺应论应用于翻译领域, 可求得其更多创新和视野的拓展。由于它把翻译视作为一个交际的过程, 因此, 只要为了实现交际的目的, 译者可以选择适用的各种翻译手段和策略。它打破了过去单一的翻译标准, 取而代之以宽泛的标准。可以不再束缚于直译或意译、形式对等或动态对等之争。“翻译是一种语言使用和交际活动, 是一种跨文化的意义转换。我们把语用学翻译观建立于认知环境之上的明示—推理过程中的交际关联顺应翻译模式, 把交际看作是个明示—推理过程、一个不断作出顺应与选择的过程” (杨蒙, 2006) 。根据李元胜的《顺应论在中国的研究综述》一文, 目前国内学者如钱冠连、何自然、刘正光及吴自高等都曾介绍评价过顺应理论。戈玲玲、王建国及袁斌业等人是把顺应理论引入翻译研究的先行者。并且根据李元胜所做的调查, 对于顺应论, 赞成之声大于质疑之声。也就是说, 目前国内大多数学者认为顺应理论于翻译而言, 是科学的、可行的, 它为翻译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注入了新的活力。由于古代诗词翻译也属于一种交际活动, 因此在翻译古诗词时, 顺应理论也应该是适用的。

4. 顺应理论在古诗歌翻译中的表现

4.1 古诗歌翻译中的语境关系顺应

语境关系顺应就是指在语言使用过程中, 语言的选择要与语境相适应。Verschueren把语境分为语言语境与交际语境。就翻译而言, 主要就是要顺应上下文及文化语境。语言交流是一种文化现象, 不同的语言交流就是文化交流。诗歌是一个民族语言的精华, 文化内涵深厚。“一国诗歌中总是含有大量特定独有的意向, 在另一国诗歌中或许有对应物, 却极少真正对等” (王建开, 1997;郭建中, 2000:104) 。中国诗歌与西方诗歌中喜用的意象迥异。譬如, 中文诗歌中常见用江水的流逝来喻愁。如南唐后主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望月则喻思乡。如脍炙人口的“静夜思”, 兰花、荷花象征高洁, 梅菊象征坚强和与世独立;竹子、青松则象征铮铮铁骨;秋天则多喻愁和怨。而在英语诗歌中常用玫瑰花喻爱情或女子。如彭斯的“A Red, Red Rose”有些意象甚至在我们看来是很奇特的。比如说拜伦曾用繁星点缀的静谧夜晚来比喻女子:“She walks in beauty like the light/Of cloudless climes and starry skies;”还有早为大家所熟悉的东风和西风的差异。汉诗中的东风多为褒义, 指温暖的春风。“忽如一夜东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而由于地理位置和气候的差异, 东风在英语中却是刺骨的冷风。西风在汉语中是寒风, 如黄巢有诗云:“飒飒西风满院栽, 蕊寒香冷蝶难来。”而英语中的西风是暖风。如何解决这个差异?这时侯, 译者需要顺应目的语的文化背景进行翻译, 目的语读者群才不会感到错愕。Henry Hart把《西厢记》中“闲情万种, 无语怨东风”两句译为:“I am sadden by a myriad petty woes/And, though I speak out, /I am angry/At the breezes from the east.”但又怕读者不理解这里“东风怨”的含义, 他采取了直译又加注道:The eastern wind is symbolic of spring, with its urge to love and mating. (东风象征春风, 可促动爱情及婚媾) 。 (钱歌川, 1976) 这里出于照顾目的语读者的需要, 他采取了直译加注的办法。为顺应目的语文化, 手段可不一而足, 比如, 也可用意译达到较好的效果。试看Fletcher所译的孟郊的《古别离》, 原文是“欲去牵郎衣, 郎今到何处?不恨归来迟, 莫向临邛去。”Fletcher的译文是:

You wish to go, yet your robe I hold.

Where are you going——tell me, dear——today?

Your late returning does not anger me,

But that another steal your heart away.

吕叔湘先生曾对这首诗的翻译大加赞扬:“原诗‘莫向临邛’用的是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典故。典故是不能直译的, 这儿译得很好。”“可谓善于变通, 允臻上乘。”因为对于完全不知司马相如和卓文君是何许人的西方人而言, 若直译是没用的, 通过一个简单的“another”一词, Fletcher巧妙地把这个典故的真实内涵表现出来了, 而读者也可立刻读懂其中的意味。

4.2 古诗歌翻译中的结构客体顺应

Verschueren认为, 结构客体顺应是指语言各层次的结构和结构组成的原则。它主要包括语言、语码和语体的选择, 语言构建成分的选择, 以及语篇结构的选择。

(1) 语言、语码和语体的选择

诗歌往往以凝练的语言展现广阔、深邃的意境。诗歌的翻译要达到“信”和“美”就必须顺应诗歌的格律、音韵和形象, 译出的诗是诗。译诗名家施颖洲先生曾指出, “译诗在形式方面应该追逐原诗的字法﹑句法﹑章法﹑风格﹑格律﹑音韵﹑节奏及神韵”。但要做到这些又谈何容易?吕叔湘先生在《中诗英译比录》序文中说:“以诗体译诗之弊有三端。一曰趁韵……二曰颠倒词语以求协律……三曰增删及更改原诗意义。”我们来看Herbert A.Giles所译的崔护的《题都城南庄》, 原文是:“去年今日此门中, 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 桃花依旧笑春风。”Giles的译文如下:

On this day last year what a party were we!

Pink cheeks and pink peach-blossoms smiled upon me;

But alas the pink cheeks are now far far away,

Though the peach-blossoms smile as they smiled on that day.

汉学家阿瑟·韦利曾对Giles诗歌中的用韵赞叹不已。一般说来, 英语感叹句主语和谓语不倒装, 在这里为了趁韵, Giles把它颠倒成了“were we”, 读者也是可以理解的。通篇译得格律工整, 如行云流水, 音韵优美, 尽得原诗情趣, 意境毫无缺失。再如钱歌川先生所译的一首《豆萁诗》为例。

豆萁诗

煮豆燃豆萁, 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Beans were boiling on a bean stem fire,

And bitterly cried the beans in the pot;

“We both had the self-same root for sire,

Why is your blaze so cruelly hot?”

这是一首五言绝句, 钱的译文也是四句诗句, 长度和原诗大致相当, 诗句呈abab的韵式。生动地再现了原诗中“豆”与“豆萁”的形象。原诗中最后一句本为感叹句, 但钱巧妙地把它处理为反问句, 读来令人兴味盎然。达到了与原文的效果, 可以说是在诗形﹑音﹑意方面都堪称成功的佳作。

(2) 语言构建成分的选择

在翻译诗歌时, 为保存诗歌语言形式和特点, 保证意义和意境的传达, 针对汉语与西方语言的差异, 译者应采取一些顺应措施来取得良好的翻译效果。如词语的增删等。有人认为译诗不能增删, 对此, 吕叔湘先生说:“用诗体译诗, 因为受韵脚和节拍的牵制, 词语方面就不得不更加活动些, 增添, 减省以及换一种说法的地方都更加多了。”以金昌绪的《春怨》为例:“打起黄莺儿, 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 不得到辽西。”

Oh, drive the golden orioles

From off our garden tree!

Their warbling broke the dream wherein

My lover smile at me.

(Fletcher)

Drive orioles off the tree

For their songs awake me

From dreaming of my dear

Far off on the frontier.

(许渊冲)

在Fletcher译文中, “莫教啼”三字就省译了, 而第四句当中的“辽西”也没有译。但原诗的意义仍然忠实地表达出来了。而在许文中, 除了“莫教啼”省去了没译, 但在第三句中, 添加了“my dear”, 用许渊冲先生自己的话说应是:“增的是原文内容所有, 原文形式所无的词语, 删的是愿文形式虽有, 原文内容可无的词语, 那就不但不能算是不忠实, 而且可能算是扬长避短。”许对“辽西”的处理没有完全省去, 而是用了“the frontier”一词, 因该词在英文中有“偏远, 荒凉“之意, 因而达到了差不多等同的效果。

(3) 语篇结构的选择

诗歌翻译中的语篇结构的选择主要就是指诗歌的形式和语篇模式的选择。中国古诗不管是五言七绝还是七律都结构整饬, 对仗工整, 格律严谨, 讲究韵律。大多数翻译家都认为要“以诗译诗”, 内容和形式并重, 寓神于形。黑格尔在《美学》一文中提出美的要素分为两种:一种是内在的, 即内容, 另一种是外在的, 即内容借以现出意蕴和特征的东西。于诗歌而言, 诗歌的对仗、节奏、和谐、押韵、格律等, 就是诗歌美的内容的外在表现, 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我们在诗歌翻译中要尽力保持这种形式之美。来看唐代边塞诗人王昌龄的《凉州词》: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Starting for the Front

With wine of grapes the cups of jade would glow at night,

Drinking to pipa songs, we are summoned to fight.

Don’t laugh if we lay drunken on the battleground!

How many ancient warriors ever came back safe and sound?

(许渊冲)

A Reason Fair

Tis night:the grape——juice mantles high

in cups of gold galore;

We set to drink——but now the bugle

sounds to horse once more.

Oh, marvel not if drunken we

lie strewed about the plain;

How few of all who seek the fight

Shall e’er come back again!

(Giles)

应该说这两篇译文都是佳作。翟理斯译法高超, 为再现原诗意境, 对原文进行了形式上的重组与解构。把原文的四行诗变成了八行, 在形式上颠覆了原诗的结构形式。意境虽好, 但格律却尽失, 怎么也算是一种遗憾。再来看许的译文, 原诗aaba韵, 形式工整, 译诗押aabb韵, 末句中的“safe and sound”巧妙地押头韵, 在这并无趁韵之嫌, 属神来之笔, 把诗中悲凉意境刻画于无形。由于许译既传神又顺应了原诗的形美, 故多数人认为该诗许译略胜一筹。

4.3 古诗歌翻译中的动态顺应

动态顺应是语言顺应论的核心。它主要是指语言使用中意义的动态生成。每一个译文都是译者遵循顺应语境和语言结构的原则而不断作出选择的结果。生成的译本也并非翻译活动的终结。语言所固有的特性决定了语言选择中存在不确定性, 永远可以进行再协商。我们在前面探讨了诗歌中的语境顺应和结构客体顺应, 而事实上这两方面内容只有在具体的顺应过程中才有意义。古诗歌翻译其实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是译者与原文、译文之间的互动过程。诗歌翻译虽然异常艰难, 但迄今为止还是有不少中外译者努力发挥了其能动性, 达到译文与原文的顺应。以一篇杜甫的《登高》的译文为例, 原文: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On the Height

The wind so swift, the sky so wide, sad gibbons cry;

Water so clear and sand so white, backward birds fly.

The boundless forest sheds its leaves shower by shower;

The endless river rolls its waves hour after hour.

Far from home in autumn, I’m grieved to see my plight;

After my long illness, I climb alone this height.

Living in hard times, at my frosted hair I pine;

Pressed by poverty, I give up my cup of wine.

(许渊冲)

诗歌翻译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我们这里所看到的译文是许渊冲先生几经修改过后的作品。他自称该译文是结合了Fletcher和吴均陶等人的译文而就。似乎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也可以认为这篇译文打上了几位译家协商的记号。此诗明人称之为“当为古今七言律第一”。全诗通过对凄清的秋景的描写, 抒发了诗人年迈多病、感时伤世和寄寓异乡的悲苦。可以说体现了语言的首联是按照原诗意境的顺序展开的, 较好地译出了风、天、猿、渚、沙、鸟六种景物和急、高、哀、清、白、飞等词。从整体上看, 原诗具有极强的形式美, 每行七言, 通篇对仗。许译通过用押尾韵, 韵脚aabbccdd, 使译文保持了与原文的形似。译文中头韵、尾韵、行内停顿交替使用, 如头韵“so swift”, “sky so”, “shower by shower”, “hour after hour”, 尾韵每两句押同一韵;行内停顿“swift”, “wide”, “white”, “autumn”, “illness”, “times”, “poverty”的运用使整个译诗节奏顺应了英诗格律的特点。译文中“shower by shower”“rolls its waves”是对应于原文中的叠词“萧萧”和“滚滚”的翻译, 形象生动, 使人如临其境, 如闻其声。原诗中的悲秋译为“autumn’s plight”, “老病”译为“long illness”都处理得极为贴切。通过对原诗一些意象的表达如:“wind so swift”, “sky so wide”, “water so clear”, “sand so white”, “birds wheel and fly”, 使读者感到浓浓的秋意, 而“sad gibbons cry, boundless forest, endless river”又烘托出了深秋的萧杀和悲凉之气。到后面的“grieved frosted hair, poverty”则把作者愁苦悲愤之情刻画得栩栩如生。整篇译文较好地体现了原诗的意境, 顺应了原文的形式美和音韵美, 可谓形神兼备。许渊冲先生不愧是诗歌翻译中作出选择和适应的行家里手。可见, 译者在进行翻译时, 不管是有意识还是无意识, 都会最大限度地满足交际双方的需要, 灵活地顺应原文的语境、客体结构, 选择适当的翻译策略, 做到对原诗的动态顺应, 而在这个基础上, 理想的译文也不是遥不可及的了。

5. 结语

在Verschueren的顺应理论的框架下, 人们使用语言的过程是一个基于语言内部和外部的原因不断作出选择的过程。翻译作为特殊的跨文化交际, 是一种对原文语境和结构客体作出动态顺应的过程。语用学综观的翻译视角为翻译研究提供了一个新视野。由于它把翻译视为一个交际的过程, 只要为了实现交际的目的, 译者可以选择适用的各种翻译手段和策略。因而它打破了过去单一的翻译标准, 取而代之以宽泛的标准, 可以不再囿于直译或意译、形式对等或动态对等之争。古汉诗歌的也是一个交际活动, 若译者在诗歌翻译过程中能不断顺应原文和读者的需要, 并将这种顺应纳入一种动态的过程, 理想的译文也不是遥不可及。诗歌这个玲珑的瓶子也可以盛满沁人心脾的香水。

摘要:本文从顺应论的角度探讨了古汉语诗歌的翻译。论述了语境顺应、结构客体顺应和动态顺应在古汉语诗歌翻译中的表现。古汉语诗歌翻译是译者与原文和读者间的一个动态顺应过程。

关键词:顺应理论,古汉语诗歌,翻译

古汉语诗歌 篇2

诸位安好! 小女子随父姓X,单赐一“X”字以为名。 生于XXXX,年方二十有二。 身高一米七零,正值青春年华。 如是吾非汉子,却女汉子是也。 虽非窈窕淑女,却非等闲之辈。 吾虽桃李年华,常感才疏学浅。 余自幼辗转而幸与山水为邻,热爱自然,喜欢旅游,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

吾欢悦无忌、但怜爱学童。 闲时喜好读书,然所得甚寡。 我读的书少,你不要骗我。 特长甚多,譬如做饭之属。 泡面技术哪家强?中国这里来找我。 然擅长甚多,故不一一枚举; 遂,此处略去一万个字。 能得众位聆听,小女感激之甚!

古汉语固定结构句式分析 篇3

古汉语中,“如(若)”“奈”是动词,“何”是疑问代词,而这两个词经常连在一起用,组成凝固结构。“如何(若何)”“奈何”,可译为“怎”“怎么办”“怎么样”等。有时,“如何”“若何”又变作“何如”“何若”的形式,可以作为疑问形容词用,译作“怎么样”。

何……之有

“何……之有”表示反问,是“有何”的倒装。“何”是动词“有”的前置宾语,“之”是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何……之有”可译为“有什么……呢”或“有什么……的呢”。有时,在“何……之有”的压缩式“何有”前边加“于”宇,或在后边加“于”宇,形成“于……何有”或“何有于……”形式,这两种形式所表示的意义基本相同,都可以用“对于……来说,又有什么……呢”的格式来对译。

有……者

文言文中,常用“有……者”这样的凝固结构,叙述某个特定人物的行为事迹,以突出所要叙述的对象。“有……者”可译作“有……的”或“有……的人”。

以为、以……为

文言中的“以为”和现代汉语的动词“以为”“认为”相当。然而,在更多的场合,“以为”却是“以……为……”的紧缩,常见的有如下两种情况:第一,在“……以为……”“以……为……”句式中,“以”是介词,组成介词结构,作动词“为”的状语,此时的“……以为……”“以……为……”相当于“用……做……”或“把……当作……”。第二,在“……以(之)为……”“以……为……”句式中,“以”是动词,“认为”的意思,“……为……”是主谓词组,作“以”的宾语。这种句式,相当于“认为(觉得……怎么样”或“认为(觉得……是……”。

所以

在文言文里,“所以”是两个词,其中,“所”是特殊指示代词,作介词“以”的前置宾语,表示动作行为的手段、方式、工具或产生的原因。由于介词“以”具有表原因、凭借等功能,因此,“所以”这个凝固结构大致有两种情形:第一,“以”当“因为”讲,“所以”相当于“……的原因”“……的缘故”,表示原因。第二,“以”当“拿”“用”或“凭借”讲,“所以”相当于“……的办法”或“用来……的”,用来表示手段、方法等。

何以……为

文言文中,“何以……为”也是表示疑问的一种格式。其中“何以”的意思是“怎么用得着”,“为”是语气助词。“何以……为”可译为“要(拿、用)……做(干)什么呢”。阅读文言文时,要注意“何以……为”形式的变化,主要有这样几种:第一,压缩为“何以为”结构,意义不变。第二,有时省去“以”字形成“何……为”式,这时,意义发生一点变化,“何……为”可译作“为什么……”或译为“做(干)什么……”。

与其……宁……、宁……无……

“与其……宁……”和“宁……无闲……”是表示抉择的两种格式,其抉择是在比较中肯定其中之一的。“与其……宁……”是肯定后者,“宁”是语气副词:“宁……无(不)……”是肯定前者,舍弃后者。这两种格式可用现代汉语“与其……宁可……”和“宁可……不……”对译。有时,在“与其……宁……”格式中的“宁”字后加“其”宇,构成“与其……宁其……”的形式,意义不变。还有时“与其”中的“其”宇不出现,构成“与……宁……”的形式,其意义也不变。

不亦……乎

“不亦……乎”是古代一种比较委婉的反问句式。句式中的“亦”字是副词,可译为“也”“乎”,可译作“吗”。“乎”与前面的“不亦”呼应,构成反问句式,可以用现代汉语“不也……吗”或“岂不也是……吗”对译。

无乃……乎

“无乃……乎”是表示一种委婉商量的疑问语气,对某种情况加以测度。句式中的“无”为副词,其意义相当于“非”,“乃”字无实际意义,只起调节音节的作用。“无乃”表示“不是”的意思,与疑问语气词“乎”相呼应,构成“无乃……乎”的凝固结构,这一凝固结构可以用“恐怕……吧,大概……吧”对译。有时“无乃……乎”中的“无”字换成“毋”,成为“毋乃……乎”的形式,其意义不变。

值得一提的是,“无乃……乎”切忌用“不是……吗”去对译,因为在古汉语中,“无乃……乎”表示委婉商量的语气,而“不是……吗”则偏重于反问。

得无……乎

“得无……乎”是一种表示疑问的固定格式,在一般情况下,译为“能不……吗”或“能没有……吗”。然而,当“得无……乎”用于表示猜想性、推测性的疑问时,“得无”则为“该不会(是)”的意思,“得无……乎”可用现代汉语的“该不会(莫非、只怕、恐怕)(是)……吧”对译。有时句末与“得无”呼应使用的疑问语气助词“乎”省而不用,或换作“耶”字,其意义不变。另外,“得无”中的“无”有时还换成“微”或“非”,构成“得微……乎”或“得非……欤”的格式,其意义也不变。

孰、……孰与……

“孰”字,作疑问代词为常见的用法,它可以就人就事提出疑问。指代人时,可译作“谁”,指代事物时,用“哪”或“哪个”对译。另一种用法是,“孰”字之前如有先行词,即表示人或事物的词语,而这个先行词是表示“孰”字所代的范围的,这时,“孰”字就有从中“选择其一”的意思,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哪一个”或“哪一件”。“孰与”这个凝固结构在文言文中常常遇到,要注意两点:一是不能拆开理解,二是要译出它的“比较”意义。

与其……孰若……、与其……岂若

“与其……孰若……”和“与其……岂若……”是表示在反问中有比较而抉择(肯定)其中之一的两种凝固结构,可用现代汉语“与其……不如……”或“与其……怎么赶得上……”对译。有时,“与其……孰若……”格式中,“与其”不出现,单用“孰若”关联。

nlc202309030649

……有所……、……无所……

“……有所……”“……无所……”是文言中常见的格式,“所”字,经常用于动词、主谓词组的谓语动词之前,组成“所……”词组,也叫做“所”字结构,具有名词性,经常用在动词“有”或“无”之后,作宾语形成“……有所……”“……无所……”的形式,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有什么……”“……没有什么……”的意思。有时,“所……”词组用在“何”字后边,组成“何所……”形式,这也是文言中常见的格式。应该指出的是,“何所……”式中,“何”是谓语,“所……”词组是主语。

……之谓也、其……之谓也、其……之谓矣、其……之谓乎

文言文中,尤其是议论文,常出现“……之谓也”“其……之谓也”“其……之谓矣”“其……之谓乎”的格式。就表达方式来说,它们是总结性的判断。这种格式的使用,往往是作者先提出一首诗或一个典故,然后来判断前文讲的道理或现实中的人和事。

“……之谓也”是总结性判断的基本形式。“之”是动词“谓”的宾语前置的标志,这种形式可以翻译为“说的就是……啊”或“这就叫……啊”。“其……之谓也”的形式,是在“……之谓也”形式中动词“谓”的前置宾语之前加一个“其”宇,这个“其”字是语气副词,意思是“大概”。这样就舒缓了“……之谓也”的肯定语气,增加了商量、推测的语气。“其……之谓矣”“其……之谓乎”与“……之谓也”“其……之谓也”的作用和意义基本一样,只是语气词“也”改换成“矣”“乎”,表示了他们之间在语气轻重和口吻上的差异。“其……之谓也”的形式表示轻度语气。

……有……以……、……无……以

“……有……以……”“……无……以……”中的“有”“无”都是动词(谓语),“以”字用于另一动词或形容词(谓语)与“有”“无”之间,表示关联,可译作“用来(拿来)”等。有时,动词“有”“无”的宾语省略,这时,便成为“……有以……”“……无以……”的形式,可用现代汉语的“有什么可拿来”“没有什么可拿来”对译。有时,也遇到“足以”连用,形成了固定格式,意义与“有以”“无以”相近,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能够拿来”或“足够拿来”的意思。

毋庸讳言的是,本文只是就古汉语中常见的凝固结构进行的粗浅研究,那些不常用的和一些特殊句式所涉及的部分格式未作探究,诸如“……者哉”之类。同时还应当指出的是,对于古汉语凝固结构的诠释不能死搬教条,还要据其在不同时期的演变而定酌。

(作者单位:江苏省大丰市刘庄中学)

古汉语“气味”语义场考释 篇4

德国语言学家特里尔首先提出建立“语义场”理论体系, 认为任何一种语言的词汇都是由语义场组成的网络体系。蒋绍愚较早将“语义场”理论引入古汉语词汇研究, 认为古汉语“语义场”研究应该取不同历史层面, 加以统计、分析和比较, 厘清各语义场在汉语演变中的变化。依据这些基础理论, 本文采用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方法, 对古汉语“气味”类相关词项进行系统研究, 考察此类语义场词义特征。

一、“香气”类子语义场

(一) “谷物”香气类的子语义场。

1. 香

本指谷物类成熟后的气味, 后来引申为气味美的通称。《春秋传》:“黍稷馨香, 凡香之属皆从香”。“香”最初仅表示黍、稷等谷物的香味, 这是其义素基础。先秦时期, “香”还可表示祭品的香味, 如《诗·大雅·生民》:“卬盛于豆, 于豆于登。其香始升, 上帝居歆。”

随着词义的引申, “香气”所指内容逐渐扩大, 可表示一切令人舒适的气味, 如“麝香、檀香”等。后“香”用以形容女子事物或作女子代称, 如“香闺”、“香消玉殒”;词义不断虚化, 表“受赞美”, 如苏舜钦《舟中感怀奇馆中诸君》“名迹万世香”。

“香”不仅在义域范围内横向引申, 还有深度上纵向引申。除表示嗅觉上的味道外, 还可以表示味觉上的甘美, 如《吕氏春秋·仲冬纪》:“水泉必香, 陶器必良。”

在义域扩大、词义虚化的过程中, “香”表气味美好的基础义没有改变。

黍稷香→祭品的气味→泛指气味美或味觉甘美→女子的事物或女子的代称→受赞美、受欢迎

2.馨

《说文·香部》:“馨, 香之远播也。”“馨”在此类子语义场中比较重要, 与“香”义近。它最先也指黍稷等谷物的香气, 如晋·潘岳《籍田赋》:“黍稷馨香, 旨酒嘉粟。”

后来, “馨”可表除了黍稷之外的其他香气, 如朱熹《送刘旬甫》中有“芳兰含远馨”形容花草。后又引申为“德行美好”, 比喻好声誉, 如《尚书·周书·吕刑》:“上帝监民, 罔有馨香德, 刑发闻惟腥。”此后“馨”语义不断虚化, 作语助词, 犹言“祥”。《晋书·王衍传》:“何物老妪, 生宁馨儿。”王若虚《南遗老集·谬误杂辨》考:“宁, 犹如此;馨, 语助也。”

由此可以看出, “馨”义域演变与“香”有相似之处, 只是在现存语料中, 没有发现“香”再进一步虚化为语助词。

黍稷等谷物或祭品的香气→花草等香气→政治清明、美德→语助词

从这个过程可以看出, “馨”的义素从专指“谷物”, 转移到可形容“花草”, 语义进一步虚化, 在少数情况下可作语助词。

3.歆

《说文·欠部》:“歆, 神食气也。从欠, 音声。”神不能食, 只能闻闻祭品的香气。“歆”最初是动词义, 表示“祭祀时鬼神享用贡品的香气”, 《左传·襄公九年》:“鬼神不获歆其湮祀。”后来泛指“享用酒食”, 《国语·周语上》:“膳夫赞王, 王歆大牢。”逐渐引申作形容词, 表示“欣喜、悦服”。如《国语·周语上》:“以言德于民, 民歆而德之。”同时, “歆”还可表“羡慕”、“歆羡”, 如《新唐书·王綝传》:“士人歆其宠。”又用作“贪慕”、“贪求”, 《国语·楚语上》:“若易中上, 楚必歆之。”

“歆”演变过程的主线是动词词义的泛化和虚化, 义素发生了变化:

享用祭品→泛指享用酒食→欣喜、悦服→贪慕、贪求

(二) “花草”香气类的子语义场。

“花草”香气类子语义场的主要词项见表1。

值得注意的是, 这些词项在《诗经》等文献中常以复音词或叠音词的形式出现, 如《诗·小雅》:“苾芬孝祀。”“苾”和词项义素例句特殊用法“芬”组成复音词表“祭品的馨香”, 《后汉书·乐成靖王党传》:“乃敢擅损牺牲, 不备苾芬。”这反映了“花草”类子语义场与“谷物祭”类子语义场之间存在交集。词项义素例句特殊用法馥香气晨露晞而草馥象声词, “馥焉中镝”, “馥, 中镞声

除了上述例子外, 表示“香草”义的还有也“”馡”、“蘭”、“薰”、“荪”、“鬯由”“、“香鬰草””、“引蕡申”、为“芳爰”有、“承馤露”枝等, 在这里词义不由一名一词赘虚述化。为

(三) 食物香气类的子语义场。芬“花草的香气”、“香紫荣合素芬

这一类子语义场一般可细分为肉类香味和菜类香味, 见表2。分布”絆馨香, 芳香絆乎如入兰芷之室专指“浓香”

综上所述, “香气”类语义场可以分为三类子语义场:“谷物词”项、“花草”和“菜食”。义其素中“菜食”类还可细特分殊为用“法肉”和“菜”。膻早期祭祀文肉化膻中也的。祭从肉品, 包颤声括。各种谷物和菜羊食膻, 气因此这两类子臊语义场存在豕交膏臭集。也。在从各肉子, ?语声义。场中, 词项犬之膻间气虽然存在关联腥, 但它们星的见演事变豕模。令式肉存中在生差小息异;也其。中, “谷物豕”膻类气词义演变较为蝼活跃, 蝼这蛄可, 一能种与昆当虫时。肉农有业臭文味明如蝼的蛄不。断进步马有膻关气。

二?、“臭气”文类如子豹语而义作麝场香气者为香?。鸟臭气

(一) “臭气”类子语义场的主要词项。

1. 臭

《说文·犬部》:“臭, 禽走, 臭而知其迹者, 犬也, 从犬从自”。臣铉等注曰:“自, 古鼻也, 犬走以鼻知臭, 故从自。”由此可知“臭”的本义是动词, 表示犬用鼻子辨别气味, 与“歆”义近。但“歆”本义是“纳气”, “纳气”不可能去吸臭气, 只用于表示闻香气;而“臭”与“嗅”可表示闻其他气味, 不仅仅是香气。后来从动词引申为名词“闻到的气味”, 《诗·大雅·文王》:“无声无臭。”

“臭”表示“气味”后, 义域缩小, 作“香味”总称, 如《易·系辞传》:“其臭如兰。”也可以仅表示“臭气”, 如《国语·晋语》:“惠公改葬申生, 臭彻于外。”

值得注意的是, “臭”引申为名词之后, 就造了新字“嗅”和“齅”专门表示其动词义。《说文·鼻部》:“齅, 以鼻就鼻也”, 现在则写成“嗅”字。现代汉语中常用“闻”代替“嗅”, 即用听觉动词代替嗅觉动词, 其中的演变过程非常复杂。

2. 郁

腐臭。《说文·部》:“郁, 芳草也。”对古汉语中, “郁”的解释是存在争议的。据《说文》及《周礼》郑注, 都把“郁”释为花名, 指“郁金香”, 与“芳”相同, “香草”之义, 后来引申为“草之香气”。在《荀子·正名》中认为“香、臭、芬、郁”中, “香”与“臭”相对, “芬”与“郁”相对, 都是反义。此时“郁”不表示“香草”, 而是“臭味”。从事实情况来看, 香和臭并非绝对, 有时可相互转化, 某种香味过分浓郁了, 就变得难闻,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郁”可能存在这两种完全相反的义域。禽、牲畜等肉食词“耻辱”

在表“臭气”类子语义场中, 有一类比较特殊的词项, 指称动物腥臭味, 见表3。覧食之香也, 从食必声有覧其香通“絆”罷本义指“五味子”, 从?岂声菜之美者云梦之罷

此外, 表臭味的还有“腐”、“荤”、“茹”、“馁”、“羴”、“胜”、“烃”、“莸”、“餲”等。

(二) 通过对不同类别子语义场进行定量和定性研究, 发现古汉语中表示“气味”类语义场的特点。

1.每个语义场都包括不同子语义场, 其中词项是有序的聚合体。“香气”语义场划分细致, 词项分属于“谷物”、“花草”和“食物”三个子语义场。现代汉语中, 大部分都用“香”总括各类气味, 分工明显不比古汉语中的语义场更明确。

2.“气味”语义场在词义方面, 具体概念词项多, 但总数目在不断减少;抽象概念词项较少, 但使用频率在增大, 且部分表具体概念的词义在不断虚化, 这反映了人类的认知特点, 即人类认识事物都遵循从具体到抽象的原则。

3.“气味”类语义场内词义都在不断引申, 义域不断扩大或缩小, 词性发生变化;新词不断产生, 具体表现为复音词、叠音词的产生和新字表旧义。

4. 表“香气”类子语义场中各个词项, 大部分都有共同的来源或义素;如“谷物”与“食物”的子语义场存在交集, 都与祭品“香气”有关, 核心义素大部分与“祭品”有关, 这与当时的祭祀文化密切相关。

5. 子语义场词项以单纯词为主, 也有少量合成词, 且合成词以并列式为主。

这从词汇发展上来看, 反映了单音词复音化是词义表示精细化的需要和趋势, 从人类思维发展上来看, 则是人类思维的成熟和进步。

摘要:古汉语中, “气味”类相关词项可组成一个语义场, 本文将它们细分为“香”和“臭”两个子语义场, 利用语义场理论对这些词项进行定性和定量考察, 并分析它们的语义场特点。

关键词:气味,香,臭,语义场

参考文献

[1]郭伏良.现代汉语语义场分析探析[J].河北大学学报, 1995 (1) .

[2]蒋绍愚.古汉语词汇纲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3]童致和.“香”和“臭”的词义演变及气味词的词义系统的发展[J].杭州大学学报, 1983 (2) .

[4]王力.同源字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2.

[5]吴宝安, 黄树先.先秦“皮”的语义场研究[J].古汉语研究, 2006 (2) .

古汉语词汇 篇5

词语是语言中人们最直接感知的、表达各种意义的基本单位。

词语的总汇形成词汇,或者反过来说,词汇是词语的总汇。理论上说,一种语言就只有一个词汇。一个人所掌握的词语,可以称为某个人的词汇,一个行业所使用的特殊词语汇总,也可以称为是某行业的词汇,这类词汇其实是词汇中具有某些特点、只为某部分人使用的部分,是一种体现词汇局部的“词汇”。但是,有人把一个词或几个词也叫词汇,那不是严格定义的词汇。

通常从语音、词汇、语法三个层面来讨论语言,其中,语音和语法的基本成分都很有限,比如汉语的语音,就21个声母(加准声母yw,共23个),基本韵母38个,声调4个,它们共同配合,可以组成一千多个音节。语法方面,从句子构成来看,句子成分有六种,主、谓、宾、定、状、补,分别构成数量有限的句式;从语法和词汇的关系来看,可以分出实词和虚词共十来个类,比如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代词、数量词、介词、连词、语气词、叹词,等等,这些词分别充当不同的句子成分,构成句子。

但是,词汇成分的数量不是用几十几百几千就可以列举完毕的,词汇单位的数量,需要以万计数。并且,一种语言的词汇到底包括多少个词汇成员,几乎不可能有完整的统计。词汇内部有以下特点:1,词汇内部个体数量繁多,2,词汇个体(词汇成分)的形式和意义关系复杂,局部成类现象普遍,3,词汇成分往往有有独立或部分的变化,4,词汇成分的使用面或流行程度不同,5,词汇成分的使用寿命不同,6,词汇成分的形式和意义产生和消亡频繁。

这样,在词汇中,有的成员相对稳定,有的成员则变化较多,一些曾经使用的词语或词语的意义,后来人不了解,成为阅读理解的障碍,这是古代汉语词汇学习的重点。

因此,词汇变化包括以下方面:1,新词产生,2,旧词消亡,3,有些词产生了新的意义成为多义词,4,有些多义词失去了部分意义。从宏观上看,一些词长期普遍的使用,成为词汇中的基本部分,被称为基本词汇,词汇中这些高度稳定的成分,成为语言传承的最重要因素。

词汇变化的动力,大致有两个方面,一是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有了新的事物,产生新的表达需求;一是人们认识的变化,对原有的事物有了新的认识或仅仅出于表达方式的创新,产生表达上的变化。

壹,古代汉语词汇的构成古代汉语的词汇形式

一,单音词

二,复音词,包括:连绵词,叠音词,合成词三类,其中,合成词中又有并列式、偏正式、动宾式、主谓式、动补式、附加式等几种。

汉语词汇复音化,是指汉语原来词汇以单音形式为主,转变为大量采用复音词。汉语词汇复音化,一些原来的单音形式由复音形式代替,这个过程大致有三种方式: 1单音词降级为构词语素加附缀,2同义的单音词降级为语素连用成词,3新造同义复音词。

贰,古代汉语的词义

一,古今词义的异同

汉字记录汉语,它是汉语词汇的书面记录符号,我们通过古代文献中的文字记录来了解古代的词汇。比较现代词汇的书面形式,从字面上看,有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从古到今基本没有变化。一些词从古代延用到现代。第二,古今意义没有关系。一些字记录了不同的词,有些词古今意义之间可能有关系,但失去了中间环节,看不出意义的关联。(158-159)

第三,古今意义有联系但不同。(159-160)

第四,感情色彩不同。(161)

第五,所指实际内容不同。(161-162)

二,词义变化的主要类型(162-163)

词义扩大

词义缩小

还有一种情况也跟词义的缩小有关,那就是偏义合成词。(157页)

词义转移

三,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词的本义指一个词本来的意义。本义应该指词的原始意义,但因为语言早于文字,而文字记录会的缺漏,所以,现在文字记录的词义,可能是词的原始意义,也可能不是最早的意义。通常把有文字可考或有文献证明的词的最早意义称为本义。

确定词的本义要注意几个方面,首先,要了解一个词所具有的不同意义,然后,可以从文字入手,了解它造字时的意义;其次,通过文献查考,寻找早期的用例;最重要的是,排列各个义项,梳理它们之间的关系。

词义的引申。(164)

词义引申的方式:链条式、辐射式,这两种方式在具体的词义变化中,可以交替出现。

叁,古代汉语同义词辨析

作业:

1,从结构上看,汉语词汇中有单音词、复音词、连绵词、叠音词、合成词等名目,理清它们之间的关系。

学习古汉语应关注结构分析 篇6

一、词性、词义与结构关系

邢公畹先生在《语法和语法学》一文中说:“词、词组好比是零件、部件、机器;句子的使用好比机器在运转。” (见邢公畹著《语言论集》) 也就是说, 词、词组是语言中的静态单位, 正像任何物体由静态存在而进入运动体的时候都要发生一系列变化一样, 词在进入句子后也要发生一系列变化。

(一) 词性的变化。

古代汉语也同现代汉语一样, “词有定类, 类有定职”, 在使用上较现代汉语具有更大的灵活性。比如“树”字, 成语“十年树木, 百年树人”的“树”是动词;“庭有枇杷树, 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今已亭亭如盖矣” (《项脊轩志》) 的“树”是名词;“北冥有鱼, 其名为鲲” (《庄子·逍遥游》) 的“名”是名词;“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游褒禅山记》) 的“名”是动词;“隳名城, 杀豪杰” (《过秦论》) 的“名”是形容词。

(二) 功能的变化。

比如名词“日”字, 在作主语、宾语时意义相同, 而在“吾日三省吾身” (《学而》中用作状语, 义为“每天”。又如动词“生”字, 在作谓语时, 是“产生、生长、生存”的意思;在作状语时, 如“杀其二人, 生得一人” (《史记·李将军列传》) , 是“活生生”的意思。

(三) 意义变化。

词在未进入句子而单独存在时, 是属于词汇范畴的, 往往一词多义。一来到句子中, 就要受所在结构的限制, 而变成单义的。如“穷”字, “则虽好游者不能穷也” (《游褒禅山记》) 的“穷”是“走到尽头”的意思, 成语“穷饿无聊”中的“穷”是“贫穷”的意思, 而在“穷则独善其身”中则是“不得志”的意思, 在“而御六气之辩, 已游无穷者” (《庄子·逍遥游》) 中是“尽”的意思。又如“亡”字, 词汇意义有“逃亡”“灭亡”“丢失”“死亡”及“外出, 不在家”等义项。在成语“亡羊补牢”中只能是“丢失”的意思;在“战败而亡, 诚不得已” (《六国论》) 中只能是“灭亡”的意思;在“诸侯之所亡, 与战败而亡者, 其实亦百倍” (《六国论》) 中只能是“失去”之义。

不仅多义变单义, 还常因所在结构不同而发生意义的转移。如“冬雷震震, 夏雨雪”中的第“雨”字, 就不是名词“雨”的意思, 而是动词“降下”的意思。

(四) 感情色彩的变化。

如“乖”这个词, 在“何在我而不尔, 与二气乖张” (梁武帝《思孝赋》) 是贬义词, 而在进入“乖巧”这个词组中后, 就变成了机灵、讨人喜欢的褒义词。

上述情况表明, 词在一定的语法结构中其词性、功能、意义及感情色彩都要发生一系列的变化, 因此, 学习古汉语就要注意词语在具体语法结构中的位置, 认真分析做出正确的选择。

二、词义、语意与语意重心

清代文论家刘熙载在《艺概·经义概》中说:“多句中必有一句为主, 多字中必有一字为主。”很显然前者指的是句群, 后者指的是句子。就是说一个句群中必有一句是意义中心, 其他句子都这个中心分布;一个句子中必有一个词语是语意重心, 是说话人着意要突出强调的, 也是句子的信息所在。

现代汉语是以逻辑重音表示句子的语意重心, 即从语音上加重所要突出强调的词语。古代汉语也多是这样, 郭绍虞先生《汉语语法修辞新探》的“虚词篇”说, 助词加在句子中间, “语气上好似弛缓了, 语意却变得加强而沉重了”。“加强而沉重”, 就是通过句中助词的轻读而反衬后边的实词是语意重心。比如:“此天之亡我, 非战之罪也。今日固决死, 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 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 令诸君知天亡我, 非战之罪也。” (《史记·项羽本纪》) 这里的“天之亡我”“天亡我”, 都是主谓词组, 语法关系不变, 意思也一样, 但是重心却不同。“天亡我”, 主谓之间无助词, “天”重读, 语意重心在“天”;“天之亡我”, 助词“之”轻读, 这就反衬“之”后边的“亡我”是语意重心了。不仅从语音上分析是这样, 细品这一段话的文义也是这样。不仅句中加助词“之”是这样, 句中加助词“是”“而”“以”等, 也都有突出和加强后边实词的作用。

古代汉语不只是用加助词表示语意重心, 还有用词序倒装来表示的。如:“甚矣, 汝之不惠!” (《愚公移山》) 这是突出强调谓语“甚”, 故前置。“石之铿然有声者” (《石钟山记》) , 这是突出强调定语“铿然有声者”, 故后置于中心词“石”之后。“凌万顷之茫然”, 这里把本属定语的“茫然”换作中心词, 就突出了“茫然”, 加强了语势, 使人感到长江更加浩渺。

另外还有变单词为复词表示语意重心的。如《尚书·泰誓》“尚犹询兹黄发”中的“尚犹”、《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郡国诸侯愈益拊武安”中的“愈益”, 都是因为单音力量不够, 所以再加一个同义词使之变成双音, 就使得语意“加强而沉重”了。

三、虚词使用与神情语气

清初的袁仁林在《虚字说》中说:“虚字者所以传其声, 声传而情见焉。”这是说虚词原本是语言中一种有音无义的声音, 所以需要这种声音, 就在于可以帮助实词表示神情语气, 如果去掉了这种声音, 实词就只能表义而难以表情了。无论是说话还是写文章, 都是既表义又表情的, 所以我们要从语法角度和修辞的角度理解虚词的功能。

如李白《蜀道难》写山之高险时用“噫吁兮, 危乎高哉!”, 其语气词连用, 表达当时李白看到秦蜀道路上奇丽惊险的山川时流露出的惊惧的神情。又如《史记·陈涉世家》陈涉称王后“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去看望他时, “入宫, 见殿屋帷帐, 客曰‘伙颐, 涉之为王沈沈者!’”这里的“伙”, 楚语为多, “颐”是“伙”的余声, 即现在说的语气助词。这是曾与陈涉一同佣耕的伙伴们对陈涉所居宫屋如此富丽堂皇的不禁惊叹, 使人感到如闻其声、如见其人。《汉书》写这个情节时, 把“伙颐”的“颐”字去掉了, 只留下了实词“伙”字, 这样一开口就停止, 不仅使人感到像突然勒住一匹狂奔的马那样费力, 而且乡下人突然见到意想不到的情景时那种惊异的神色也会大减。

借助成语进行古汉语词汇的教学 篇7

一、利用成语进行古汉语词汇教学的优势

利用成语进行古汉语词汇教学的优势体现在以下两点:帮助学生高效掌握与学习古汉语词汇语义。剪短的成语囊括了汉字文化丰富的内涵, 有助于学生了解古汉语词汇语义, 如掌握通假字、古今字等。在学习“善假于物也”中的“假”语义时, 可借用“狐假虎威” 这一成语达到良好的教学目的;有利于学生轻松掌握古汉语中“一词多义”的语言现象。在教学中引进成语教学, 这一难题将迎刃而解。例如, 古汉语中“亡”字的含义很多, 有“逃跑、死亡、没有” 等各种意思, 分别可用亡命天涯、家破人亡以及唇亡齿寒等成语来辅助学生学习, 提高学习效率。

二、借助成语进行古汉语词汇教学的有效策略

借助成语进行古汉语词汇教学需要采用一定的策略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古汉语词语教学中“历史词语”“文言词语”以及 “词语古义”是教学的重点, 是学生学习的难点, 接下来探讨利用成语进行教学的针对性策略。

(一) 借助成语进行“历史词语”教学

古汉语词汇海量丰富, 类型多样, 其中历史词汇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所谓历史词汇, 即表示曾在历史某一阶段出现过但现在已经完全消失, 不复存在的事物或现象的一系列词汇。这类词汇由于旨在叙说某一历史现象时才会用到, 故对学生来说, 具有一定的学习难度。历史词语大多出现在名著或经典中, 如李白《前有樽酒行》 中“金樽渌酒生微波”中的“樽”和杜牧《赤壁》中“折戟沉沙铁未销”中的“戟”等都是历史词汇, 在对这些词汇进行教学时, 教师可分别使用“移樽就教”“画戟雕弓”等成语辅助学生进行学习。 教师如果能指引学生明确这些成语中历史词汇中所指对象, 并鼓励其联想与想象, 这对学生阅读古籍, 学习古汉语历史词语具有重要价值。例如, “完璧归赵”“弄璋之喜”中的“壁”和“璋”都是古代玉器;“千钧一发”“以镒称铢”中的“钧”“镒”“铢”等都是古代的重量单位;“咫尺天涯”“蹄间三寻”等成语中的“咫”“寻” 等都是古代的长度单位等等。

(二) 借助成语进行“文言词语”教学

古代作品中有大量的文言词语, 它们记录着各类事物现象、行为状态等, 很多文言词汇在现代社会中依然有着很深的意义与价值, 只不过被其他词汇所替代。文言词语一般都具有与其相对应的现代汉语存在, 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应通过成语将文言词语与其所对应的现代词语相联系, 促使学生高效掌握。如李白《蜀道难》“以手抚膺坐长叹”中的“膺”、屈原《楚辞·渔父》“沧浪之水清兮, 可以濯吾缨”中的“缨”等在现代汉语中已经分别被“胸膛”“洗涤”等词汇所替代, 但成语中依然可见这些文言词语, 如“拊膺顿足、义愤填膺”和“振衣濯足、濯污扬清”等等。教师如果帮助学生弄懂这类成语中文言词汇的意义与用法, 这无疑有助于学生古文词汇的学习与掌握。我国成语中保留下来的文言词语很多, 如“揠苗助长”中的“揠”, 意义是“拔”;“卖官鬻爵”中的“鬻”意义是“卖”等等。

(三) 借助成语进行“词语古义”教学

“词语古义”教学是古汉语词汇教学的重难点, 同时也是学生难以顺利掌握的内容。“词语古义”是相对于“词语今义”来说的, 即一个词汇古今通用, 但其在古代和现代的词形相同, 意义不同。 这样的词语在古汉语作品中十分常见, 但学生在掌握这些词汇时往往容易混淆其古今义, 导致理解的错误。如“党”这一词语, 在古代的意思是“偏袒”, 在现代的意思则是“政党、党派、党羽”等。 虽然一些词语的古义在今日已经不再使用, 但仍能从成语中寻觅到踪迹, 因为很多成语原封不动地保留了一些词语的古义, 这对学生学习“词语古义”具有重要价值。如“走马观花”中的“走”, 用的是“走”的古义“跑”, 而非今义“行走, 步行”;“假舟楫者, 非能水也”中的“假”和“假手于人”中的“假”一样, 都是用的古义“凭借”。当然, 还有很多成语中保留了一些词汇的古义构造, 这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探索与学习, 积累更多的成语知识, 用于古汉语词汇教学。

综上可知, 利用成语进行古汉语词汇教学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具有双向的促进作用, 教师应善于运用多种方式在古汉语词汇教学中渗透成语, 让学生通过直观感知成语, 学习成语, 继而高效掌握各类孤僻难懂、复杂多样的古汉语词汇, 提升古汉语词汇教学效率。借助成语强化古汉语词汇教学是激发学生兴趣、提升教学质量的一条捷径, 教师应善于寻找成语与古汉语的共通之处, 以此为切入点进行古汉语词汇教学, 循序渐进地提升教学效率。

摘要:作为我国古代优秀、经典、精髓文化的载体, 古汉语承担着传承古典文化、丰富教学内容、启迪学生智慧的重要职责。但随着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 古汉语词汇教学面临着新的压力与挑战, 在此背景下如何激发学生兴趣、提升其古汉语学习效率成为古汉语教师持续关注的话题。笔者认为, 借助成语进行古汉语词汇教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 值得推崇。

关键词:成语,古汉语词汇,重要性,有效策略

参考文献

[1]张玉.古代汉语知识在对外汉语成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郑州:河南师范大学, 2014.

古汉语中的一种特殊语法现象 篇8

在对这类句子进行翻译时, 一定要在充当主语或宾语的修饰限制语后面补上中心语。如上段中的例句“此皆良实”就应翻译为“这些都是善良诚实的人, (他们的志向和心思忠诚无二) ”, “一虚皆惊”就应翻译为“ (他大声喊叫起来) , 整个集镇的人都惊动了”。还如: (1) 村中闻有此人, 咸来问讯。 (《桃花源记》) (2) 将军身披坚执锐, 伐无道, 诛暴秦, 功宜为王。 (《陈涉世家》) 。这两句都是中心语不出现的用法。例 (1) 中“村中”是“闻”的主语, 但没有中心语, 翻译时要为其补出, “村中”即“村中之人”。例 (2) 中“坚”、“锐”、“无道”都是修饰语, 分别充当“披”、“执”、“伐”的宾语, 翻译时也要为其补出中心语, “坚”即“坚甲”, “锐”即“锐器”, “无道”即“无道之君”。

值得注意的是, 中心语不出现用法与成分省略不一样。成分省略一般有承前、蒙后、对话等规则, 而中心语不出现用法则不具备这种规则, 如: (1) 帝感其诚, 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一厝朔东, 一厝雍南。 (《愚公移山》) (2) 今齐地方千里, 百二十城,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邹忌讽齐王纳谏》) (1) 句中两个“一厝”均为承前省略, “一厝”即“一厝 (山) ” (2) 句中“左右”、“四境之内”从上下文看, 不存在成分省略的条件, 故为中心语不出现用法, “左右”即“左右之臣”, “四境之内”即“四境之内之人”。

古汉语偏义复词释义说略 篇9

1 辩识复合词偏义与否需审察与之相关的外部语言环境

辩识复合词偏义与否, 需审察与之相关的外部语言环境, 来鉴别构成合成词的两个语素是否都具有表义作用, 或是复合词的语义偏重在哪一个语素上, 哪一个语素是陪衬语素, 在结构上只起陪衬作用而不表义。如:

①以谴将守关者,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司马迁《鸿门宴》)

②有孙母未去, 出入无完裙。 (杜甫《石壕吏》)

③梁之侍中、郎、谒者, 著引籍出入太子殿门。 (《汉书·梁孝王武传》)

例①中的“出入”偏义于“入”, 陪衬语素在前, 例②中的“出入”偏义于“出”, 陪衬语素在后, 而例③中的“出入”意为“进入和出入”, “出”和“入”皆表义。

④君密奏诸皇上结以恩遇, 冀缓急或可救助, 词极激切。 (梁启超《谭嗣同》)

⑤岁有饥穰, 故彀有贵贱;令有缓急, 故物有轻重。 (《汉书·食货志下》)

例④“冀缓急或可救助”意为“希求在危机情况下得到救助”, “缓急”偏指“急”, 陪衬语素在前, 例⑤中的“缓急”, “缓”和“急”皆表义。

⑥诸侯贰则晋国坏, 晋国贰则子之家坏, ……德, 国家之基也。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

⑦闻国家之立也, 本大而末小, 是以能固。故天子建国, 诸侯立家…… (《左传·桓公二年》)

例⑥“国家”偏指“国”, 指晋国, 而“家”无义, 陪衬语素在后, 例⑦中的“国”指天子统治的地方, “家”指诸侯统治的地方, “国”和“家”皆表义。

⑧余刻此图, 并非独出己见, 评论古人之短长。 (《脏腑记叙》)

⑨而朱公长男不知其意, 以为殊无短长。 (《史记·越王勾践传》)

例⑧“短长”偏指“短”, 即短处、缺点, “长”无义, 陪衬语素在后。例⑨中“短长”偏指“长”, “以为殊无短长”即认为很没有能耐, “短”无义, 陪衬语素在前。

由此可见, 古汉语偏义复词中两个语素的结合还不够稳定, 具有临时性, 其陪衬语素也不定位, 时前时后。

2 对偏义复词的释义要“观境为训”, 即在特定语言环境中随文释义

偏义复词的陪衬语素, 只有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才能显露出, 一旦脱离了那个特定的语言环境, 其临时性便会消失, 同时也就恢复了其固有的词汇意义, 这也就决定了对偏义复词要“观境为训”, 即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随文释义。随文释义可根据不同情况分为下面几种类型:

(1) 从特定上下文词语的相互照应上来确定偏义。

⑩齐桓用其仇, 有益于时, 不顾逆顺, 此所谓伯道也。 (《汉书·梅福传》)

(11) 夫始终者, 万物之大归, 死生者, 性命之区域。 (陆机《吊魏武帝文》)

(12) 有郎功高不调, 自言, 安世应曰:“君之功高, 明主所知。人臣执事, 何长短而自言乎?” (《汉书·张汤传》)

(13) 猩猩能言, 不离禽兽。 (《礼记·曲礼》)

例⑩“仇”指管仲, 齐桓公重用原来反对自己的管仲为相, “仇”与“逆”互相照应, 可见“逆顺”只偏指“逆”, “顺”无义, 起陪衬作用。例 (11) “始”和“归”意义上不相照应, 而“终”与“归”正好照应, 可见“始终”当偏指“终”, “始”无义, 起陪衬作用。例 (12) “长”与上文的“高”相照应, 则偏指“长”, 专指长处功劳, “短”无义, 只起陪衬作用。例 (13) “禽兽”指“飞禽和走兽”的意思, 但“猩猩”是兽的一种而不属“禽”, 因此“猩猩”与“兽”相照应, 而“禽”无义, 只起陪衬作用。

(2) 联系前后文的相承贯通来确定偏义。

(14) 世之饥穰, 天之行也, 禹汤被之矣。 (贾谊《论积贮疏》)

(15) 此三子者, 皆布衣之士也, 怀怒而发, 休祲降于天, 与臣而将四矣。 (《战国策·唐雎不辱使命》)

(16) 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 与豫州协规同力, 破曹必矣。曹军破, 必北还;如此则荆、吴之势强, 鼎足之形成矣。成败之机, 在于今日! (司马光《赤壁之战》)

例 (14) “饥”指灾年, “穰”指丰年, 联系上下文禹汤遭受水灾旱灾, 故“饥穰”当偏指“饥”, “穰”无义, 起陪衬作用。例 (15) “休祲降于天”是照应上文“彗星袭月”“白虹贯日”“仓鹰击于殿上”而言的。古代科学水平尚低, 当时人们认为“彗星袭月”“白虹贯日”“仓鹰击于殿上”均预示凶兆, 所以“休祲”偏义于“祲”, 指凶兆, “休”无义, 起陪衬作用。例 (16) 是诸葛亮劝说孙权联刘抗曹时所说的最后几句话, 第一句强调孙、刘共治曹操, 胜券在握;第二句预示战后将出现三国分立的形势;第三句激励孙权当机立断, 及早把握住大业成功的关键。由此可知, “成败之机”的“成败”偏指“成”, 即成功, 而“败”无义, 起陪衬作用。

(3) 从遣词造句的语法关系上来确定偏义。

(17) 年不顺成, 君衣布晋本, 关粱不租, 泽列而不赋, 世功不兴, 大夫不得造车马。 (《礼记·玉藻》)

(18) 是芙蕖也, 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 无一物一丝不备家常之用者也。 (李渔《芙蕖》)

(19) 昼夜勤作息, 伶俜萦苦辛。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20) 润之以风雨。 (《礼记·玉藻》)

例 (17) 中“车马”偏指“车”, 因“造”只能与“车”相照应, 构成动宾关系, 与“马”不搭配, “马”是不能“造”的, 故“马”无义, 起陪衬作用。例 (18) 中的“适耳目之观”乃意指“适目之观”无疑, “耳”是不能“观”的, “耳目”偏义于“目”, “耳”无义, 起陪衬作用。例 (19) 中状语“勤”只能修饰“作”不能修饰“息”, 因而“作息”偏指“作”, “息”无义, 起陪衬作用。例 (20) 中“润”只能与“雨”相照应构成动宾关系, 不能与“雨”搭配, 故“风”无义, 起陪衬作用。

(4) 单纯为使词语凑足偶数, 协调文句的音节需要而连带提及。

明·顾炎武《日知录》所谓“愚谓爱憎, 憎也。含憎而并及爱, 古人之辞宽缓不迫故也。又如:得失, 失也;利害, 害也;缓急, 急也;成败, 败也。……” (见卷二一七) 其中“宽缓不迫”即宽舒松缓, 从容不迫之意, 也就是偏义复词协调音节的功能。如:

(21) 沐猴而冠带, 智小而谋强。 (曹操《莜露行》)

(22) 昔我往矣, 杨柳依依。 (《诗歌·小雅·采薇》)

(23) 被褐怀珠玉, 颜闵相与期。 (《阮籍集·咏怀诗其十九》)

(24) 宋人有酤酒者, 升概甚平, 遇客甚谨, 为酒甚美, 县帜甚高。 (《韩非子·外储说右上》)

例 (21) “沐猴而冠带”是化用《史记·项羽本纪》一文中“沐猴而冠”一语, 可见“冠带”之“带”仅为凑足音节需要而连带提及。例 (22) “柳”与“依依”搭配恰当, “杨柳硬而扬起, 故谓之杨, 柳枝弱而垂流, 故谓之柳。”所以“杨”在这里无义, 只是为了凑足音节需要而连带提及。例 (23) 出典于《老子》第七十章, 原文为“被褐而怀玉”, 加一个“珠”字, 是为了凑字数, 因此“珠玉”偏义于“玉”。例 (24) “升概”指的是量酒的升, “概”是指量米粟时刮平斗斛用的木版, 用“升概”这个偏义复词是为了使句子和下文“遇客甚谨, 为酒甚美, 县帜甚高”几句字数相同。

上述从宏观方面分析了古汉语中偏义复词的释义要受到特定的语言环境的制约, 下面简略谈谈偏义复词内部在释义上表现出来的特点。

总之, 对古汉语中的偏义复词进行释义不可能脱离语境这个特殊的限定因素。只有在特定的语境中我们才能准确的理解说 (写) 者话语所表达的意义, 否则解释得义不随文, 使词语义与整个话语义不相照应、吻合, 使人难以信服。甚至还会出现只注意到其表面形态上的并列式复合词而忽略了其“偏义”特点, 认为使用偏义复词的句子为病句的错误。

参考文献

[1]辞海[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5.

[2]汉语大词典[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6.

[3]古今汉语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0.

[4]新编古今汉语词典[Z].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 1994.

古汉语诗歌 篇10

汉语从我们祖先开始就一代代沿袭下来, 有着灿烂的文化背景和悠久的历史, 我们的祖先起初的文化意念的表现形式是由汉字开始的, 并且逐渐由字转变为词, 随后是四字成语, 通常上的成语的确是四个字组成的, 叠加在一起, 就形成了复杂的意思, 也展现了我国成语此类活用的方法。成语都是在古籍中出现的, 重在表达意向和烘托意境, 给人以想象的空间, 虽然字数不多, 却在古代汉语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可以这样说, 成语是我国汉语文化中的瑰宝和活化石, 它让我们的语言变得活灵活现、精彩非凡, 让句子变得饱满, 在古籍中还保留着与现代汉语读音不同的字或词, 以及与现代汉语运用不同的语法, 本文就将对于宋代作家庄绰撰写的《鸡肋编》中的成语进行梳理和整理, 探讨古籍中成语词类活用以及语法现象的运用情况。

首先, 笔者从《鸡肋编》原文选取了流传至今收录于《成语大字典》的标准成语共54个, 以及变化使用的成语32个, 用以进行研究。按照成语形成的时间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

形成于先秦及两汉时期,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上古时期, 此文当中使用的成语形成于这一时期的共有24个, 非别是:不可胜数、不可胜纪、思若涌泉、乐不可极、不封不树、寒来暑往、秋收冬藏、四海为家、犹豫未决、明月之珠、以暗投人、不胜杯酌、事无矩细、激浊扬清、分别部居、三老五更、有名无实、罪当万死、进寸退尺、肝胆涂地、哺糟嚷酩、秋分夕月、虽死不恨、剖棺暴尸。

形成于中古时期的成语 (通常是指魏晋南北朝唐宋时期) :《鸡肋编》中使用的成语形成于这一时期的共有30个。

其中, 并非第一次见之于典籍的共有17个, 分别是:一日之长、日食万钱、无下著处、管中窥豹、嫉恶好善、无一不备、协力同心、风前月下、休养生息、碌碌无闻、衣冠盛事、百巧千穷、拆东补西、将勤补拙、才士豪侠、复官就第、不复可见。

通过现有资料进行考察, 不难发现, 在《鸡肋编》中有一些成语是第一次出现的, 也就是说经过汉语言学家进行古籍考察后, 也没有发现更早之前的文献有此用法的记录, 我们将在本文中对这些成语展开研究, 总共有十三个, 它们对于我国当时汉语的发展以及现代的汉语研究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如:半夜三更、举止失措、人穷智短、了无一物、实进非退、方始依旧、结集既众、牝驴牡马、妄引之由、悉力为助、华宗盛族、一切如常、宛转不止。

二、《鸡肋编》中成语的活用现象

1.名词的活用

1.1名词用作状语。这在我们当前运用的汉语中十分常见, 也就是将时间或者是地点作为了状语, 例如:“我们明天学校见” (明天、学校两个名词分别作时间状语和地点状语) 。而在古代汉语中, 除了上面的例子外, 一般的名词用作状语的情况也是常见的, 这不仅仅是古代汉语常用的语法之一, 也是现代汉语常用语法功能, 这种词类活用都是非常常见的, 在本文将探讨的著作中也可见, 例如:

崇宁初 , 晁无咎尝跋其后日 :“明月之珠 , 夜光之璧 , 以暗投人, 则莫不按剑而相盼, 况嗜好吴越哉!季裕加于人数等矣!” (见卷上P.36)

明月之珠在这个句子里作为四字成语出现, 它的原意是宝珠非常的晶莹清澈, 就向明月一样干净。这个成语原出自《战国策?赵策一》。这里“明月”名词作状语, 译作“像明月一样”。

“管中窥豹”, 世人唯知为王献之事。而其原, 乃魏武令中语也。 (见卷上P.37)

在这句话中出现了我们现在常用的成语“管中窥豹”, 原意是我们通过一根细细的管子, 窥探豹子身上的一部分, 通过孔隙, 只能看到局部, 但是通过这个局部, 我们能推断出整体的样貌。这个成语在《世说新语》中已出现。其中, 管名词作状语, 从管中。

自是越人至秋亦隐山间 , 逾春乃出。人又以《千字文》为戏日:“彼则寒来暑往, 我乃秋收冬藏。” (见卷中P.43)

在这个句子中出现了成语秋收冬藏, 本意是秋天我们收获了粮食, 于是在冬天就将粮食储藏起来。也揭示了我国古代农民农事活动的规律。最早见于《荀子》。这里秋、冬二字名词作状语, 在秋天、在冬天。

晋何曾日食万钱, 犹日无下箸处。其子劭亦有父风, 一日之供以钱二万为限。 (见卷上P.36)

此句中出现了成语日食万钱, 本意是说一个人每天吃饭饮酒花费数额巨大, 每日都要上万的金钱, 形容生活极其奢侈。日, 名词作状语, 每一天。

1.2名词活用作动词, 如:

盖摸之人, 但见巍然大冢, 安知其中为无有?自非不封不树, 则未有不发之墓也。 (见卷上P.24)

此句中出现的成语为八个字, 即不封不树 , 堆土为坟, 这个成语的本意我们可以分开来理解, 树这个字是名词做动词使用, 即植树的意思, 这是在上古时期葬礼上常用的, 植树的过程中堆上土就做为了坟墓, 而不单独堆坟墓, 也不植树为标记。封、树名词作动词, 堆土、植树。

而陈无已诗 , 亦多用一时俚语。如“昔日剜疮今补肉 , 百孔千窗容一罅。拆东补西裳作带。人穷令智短。百巧千穷只短檠, 起倒不供聊应俗, 经事长一智。称家丰俭不求余, 卒行好步不两得”。皆全用四字。 (卷下P.117)

这个长句中, 出现了成语白巧千穷, 这个成语中巧字作为了动词使用, 比喻一些满腹诗书, 非常有天赋的人反而家境贫寒, 这个成语在宋代诗词《早起》中就已经被运用, 其中, 名作动, 指具有才能。

诏臣京曰‘此跬步至宣和, 即言者所谓金柱玉户者也, 厚诬宫禁。其令子攸掖入观焉。’东入小花径, 南度碧芦丛, 又东入便门, 至宣和殿。 (见卷中P.62)

金柱玉户:即“金堂玉室”的变化使用。指镶金饰玉的房屋, 多指神仙居处, 亦泛指居所华丽宏伟。

1.3名词活用作意动动词

帝曰 :“此朕家事, 何预于卿, 而力争如此?”对曰 :“天子以四海为家, 今臣独任宰相之重, 四海之内, 一物失所, 责归于臣。况坐视太子冤横而不言, 臣罪大矣!” ( 见卷中P.50)

此句中出现的成语为我们现在时常用的四海为家, 成语的愿意是古代帝王统领着全国, 四海都是他的天下, 现在我们更多的是指用在人漂泊不定的生活中, 指一个人处处可以作为自己落脚的地方。四海, 以四海为家, 名词的意动用法。

王逸少好鹅, 曹孟德有梅林救渴之事, 而俗子乃呼鹅为“右军”, 梅为“曹公”。前人已载尺牍有“汤燖右军一只, 蜜浸曹公两瓶”, 以为笑矣。 (见卷上P.28)

梅林止渴:即“梅林止渴”的变化使用, 犹言望梅止渴。以梅林而止口渴。

1.4名词活用作使动动词 (无例)

2.形容词的活用:

2.1 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王圭自谓:“激浊扬清, 嫉恶好善, 臣于数子, 亦有一日之长。”此事世皆知之。李大亮为剑南道巡省大使, 激浊扬清, 甚获当时之誉, 此亦《旧史》之文。 (见卷下P.125)

这个句子中出现了成语激浊扬清, 这个成语可以分开来释意, 激浊的意思是冲掉脏水, 扬清是用清水再进行冲洗。现在更多地比喻对优秀的进行表扬和奖励, 对不好的进行批评指正。浊、清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脏水和清水。

嫉恶好善:嫉 , 痛恨。痛恨坏人坏事 , 鼓励好人好事。恶和善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2.2形容词活用作动词 (无例)

2.3形容词活用作意动动词 (无例)

2.4形容词活用作使动动词, 如:

及汉武帝嫁宗女于乌孙, 乃藏琴为马上乐, 以慰其乡国之思。推而远之曰琵, 引而近之曰琶, 言其便于事也。” (见卷下P.125)

此句中出现了成语引而近之, 引是延伸的意思, 原意是推开展开的意思, 一般是指由一事一义推延而及他事他义。近之, 近形容词使动, 使之推广。

推而远之:即“推而广之”的变化使用。指将范围类推而扩大。远之, 远形容词使动用法, 使之推广。

3.动词活用作使动动词, 表示使宾语发出某种动作行为。

如:虽日贱畜贵人 , 至于爱命 , 人畜一也。损彼益己 , 物情同患。 (见卷下P.115)

此句中出现了成语损彼益己, 与现在我们常用的损人利己是一个意思, 就是说一个人以损害别人利益以使自己有利。益, 动词使动。

三、《鸡肋编》中使用成语的成分省略现象

3.1 省略介词

现代汉语中省略介词是个非常常见的现象, 这个在古代汉语中就已经出现, 以下我们将对于介词“于”展开例子讲解:

崇宁初 , 晁无咎尝跋其后日 :“明月之珠 , 夜光之璧 , 以暗投人, 则莫不按剑而相盼, 况嗜好吴越哉!季裕加于人数等矣!” (见卷上P.36)

以暗投人:比喻故意把自己不好的一面展现给别人。以暗投 (于) 人, 省略介词“于”。

子鱼出其间者, 味最珍美。上下十数里, 鱼味即异, 颇难多得。故通应子鱼, 名传天下。 (见卷中P.68)

此句中出现了成语名传天下, 意思是名声极大。名声传于天下, 声名在全天下传播。省略介词“于”。

越州尼皆善织 , 谓之“寺绫”者 , 乃北方“隔织”耳 , 名著天下。 (见卷上P.33)

名著天下:同上“名传天下”。3.2介词宾语省略。

韩持国亦有“轻云薄雾, 散作催花雨”之句。至秋则霜霪苦雨, 岁以为常。 (见卷中P.80)

此句中出现了成语岁以为常, 这是古代的用法, 现代汉语中我们更多地是使用习以为常, 岁以为常的意思是年年岁岁长期这样做, 已经形成了日常习惯, 岁以之为常, 省略介宾“之”。

摘要:《鸡肋编》是我国著名的笔记小说之一, 它是由宋代作家庄绰撰写的长篇小说, 本著作全文总共六万三千多字, 囊括的故事内容丰富, 其中收录的成语众多, 由此引起了社会的瞩目。《四库全书》收录《鸡助编》, 《四库全书总目》认为《鸡助编》“可与后来周密《齐东野语》相持, 非《缀耕录》诸书所及也。”可见《鸡肋编》在唐宋史料笔记小说、乃至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价值。而唐宋史料笔记中的有些语法现象在古代汉语里很常见, 而在现代汉语里却很少使用。因此正确理解汉语就需要我能正确的阅读名作, 明白作者写作的真实意图。本文将以《鸡肋编》中所使用的成语, 从词汇角度来浅析其中的古汉语语法现象。

关键词:《鸡肋编》,唐宋史料笔记,古汉语,成语,语法现象

参考文献

[1]《鸡肋编》, (宋) 庄绰, 萧鲁阳点校, 中华书局1983年版

[2]《宋元笔记小说大观》,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3]《说文解字注》, 段玉裁,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

[4]《古汉语词汇纲要》, 蒋绍愚, 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5]《古代汉语》, 王力, 中华书局1981年版

[6]《汉语大词典》, 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0年版

[7]《宋语言词典》, 袁宾, 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8]《宋代笔记小说的词学价值》, 李剑亮, 《浙江大学学报》2001年第5期

上一篇:跨界课堂下一篇:政治思想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