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立价值模型

2024-05-22

对立价值模型(精选4篇)

对立价值模型 篇1

一、引言

自1999年出台《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以来, 10年的扩招之路也带来诸多问题, 尤其在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 体现得尤为突出。例如:就业形势普遍严峻, 大学生就业难, 已成为社会性问题;大学生精神空虚, 人生价值观迷失, 引发道德方面的质疑;大学生心理素质普遍不高, 面对不平等竞争, 易引发各种心理问题。这让我们对当今的教育不断地进行反思。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提出教育的真正目的是为了生命的快乐和幸福, 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优良的品质, 使每个学生成为有个性和魅力的人。人文主义方向将是未来教育的一种必然。

二、概念的界定

班级文化, 是班级成员所共同遵循的目标、价值观、制度规范和班级外部形象等的总和, 决定着班级成员的精神风貌和行为方式, 影响着成员的日常学习和生活 (李国梁, 2008.6) 。班级文化从对内和对外角度来看主要有两大作用:内部整合使成员发展成一种集体认同感;对外适应外部环境, 更好地完成目标。根据卡梅隆和罗伯特·奎因, 以两对对立价值维度 (灵活适应和稳定控制;内部整合和外部竞争) 可以将群体文化 (班级文化) 大致划分为部落式文化, 注重内部管理, 关心成员。领袖被看作导师, 通过情感和信任来维系关系;临时体制式文化, 成员在动态的场所生活, 领袖被看成革新家, 鼓励个人创造和自由;市场为先式文化, 以结果为导向, 很强的竞争性, 高功利性;等级森严式文化, 人们在正规的工作场所工作, 一切按照程序, 好的协调者被看作领导, 管理重点是维持稳定的关系。几乎所有的文化都可以划分为以上4类, 或是4类的叠加。本文以评估表和该模型为分析工具, 深入分析大学班级文化, 以更好地理解大学教育。

三、大学班级文化的评估和剖析

本文在对卡梅隆和奎因教授开发的文化评估工具的基础上从群体对象、名称、内涵等进行改造, 从而提高测评的信度和效度。评估主要从6个要素出发, 要素建立在班级如何工作的理论框架和文化赖以建立的价值观基础上, 评估表包括6个维度:班级主要特征;班级的领导能力;班级成员的管理;班级的凝聚力, 关系维系的依据和基础;班级的战略工作重点;班级成功的标准。

评估的具体操作有下面几步:

A.评估表的6个指标, 每个赋予100分, 每个指标由A、B、C、D (分别代表四类文化) 使100分在4种文化间权衡.

B.分别以现状和期望状况为参考系, 将现状中所有A分数相加, 除以6, 换成百分制。B、C、D也由同理可得。公式:A=∑ (A1+A3+……+A6) /6, (B、C、D同理可得) , 将期望中所有A分数相加, 除以6, 得到平均分。B、C、D也同理可得。

C.以此分别得到两组数据。通过对现状和期望的比较来开展分析。

随机选取安徽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在内的几所本科高等院校的24个班级 (包括文理科) 的班级文化进行评估。以班级为单位, 分层分段, 发放评估表150份, 回收有效评估表144份, 问卷有效率96%。以下分别以现状和期望为基础的两组不同的数据, 分别从一年级到四年级、平均值的次序排列。

A类现状26.92, 25.83, 24.19, 25.58, 25.62;A类期望值31.43, 31.17, 31.96, 32.08, 31.66。

B类现状20.06, 20.22, 18.91, 20.64, 20.41;B类期望25.08, 21.58, 24.60, 23.80, 23.77。

C类现状:25.49, 24.13, 27.22, 25.81, 2 5.66;C类期望19.82, 18.39, 19.02, 20.75, 19.50。

D类现状27.12, 27.12, 30.05, 25.30, 27.40;D类期望23.60, 24.41, 24.26, 21.22, 23.37。

根据现状和期望的平均值建立对立价值模型 (见图1) :

注:虚线为期望文化, 实线为现状文化

(一) 总体样本指标的分析

从期望的总体数值看, A类文化为31.66, 期望之中, 同学们希望建立以部落式为主导的文化, 在友善的场所工作, 分享劳动成果;领袖被看作导师, 成员自觉承担义务, 彼此通过情感、信任来维持关系, 凝聚力和士气非常重要。而等级森严式文化和临时体制式文化比重较大, 看出成员们希望维持一种稳定的运作方式并且有良好的创新精神。现状中A型文化只有25.62分, 等级森严式文化却高达27.40分。这样形成AD互换, 可知现实中大学生的生活工作是以政策、制度、学校的规定、课程的安排联系在一起, 维持稳定、可预见性的关系, 不是通过情感、信任等来维系。这比较类似于公共部门的文化, 如法院、检察院等, 而不适合于教育机构, 这不利于本科生的成长。

(二) 差距和强度分析

在平均值数据中, A为正差值6.03, 即现实要远低于期望, C型出现负差值-6.16, C类文化特点是, 以目标为导向, 竞争力强, 功利性高。大学生中表现出对利益的追逐, 高功利性, 以取胜、击败对手为成功标准。这不符合理想的文化, 不利于本科生的成长, 尤其是以道德精神为主流的人文精神的培养。D类等级森严式, 出现了-4.03, 说明现实中D类文化过于强势, 同学之间的关系更多的是被政策、制度、学校的规定来维系, 而不是情感和信任。B类文化即临时体制式文化, 出现正值3.36, 该文化特别要求创造能力, 出现3.36的差值。大学生创造力与期望的差距, 大多表现是创新的思想无法以实践的方式表达出来。当然等级森严式文化也限制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和自由。灌输式为主的授课方式, 讲师无法与学生做到良好沟通, 正确引导, 积极鼓励。

(三) 分层分段观察A类文化的演化

理想期望中证实A类文化, 部落式文化是主流。从4个年级学生的数据中观察A类文化的变化有实际意义, 据统计数据如图2所示:

现状中A类文化先降后升, 一年级的最高点降到三年级的最低点, 然后开始升高, 但达不到一年级的高度。四年级的得分与平均值接近, 分别为25.63和25.58。而期望差这一指标正好相反的走势, 上抛物线, 在三年级到达最高点。四年级期望差与平均值又出奇接近, 分别为6.5和6.03。在不考虑学校大的变革, 生员差异性的条件下, 大致可以这样描述大学四年班级文化的演变过程, 从部落式的文化感越来越淡漠到四年级逐步回归, 期望差距感从一年级到三年级的最高, 四年级回归, 大致呈现这样的趋势。

(四) 文史类与理工类之间的比较

文史和理工类的文化没有多大差异, 但在A类和C类中出现一些差异。A类也即部落式文化, 理工类26.05对于文史类24.90, 相差1.15, 理工类有一定优势。A类期望差, 理工类8.28要远高于文史类4.56;理工科学生的部落式期望感要远高于文史科学生。C类文化中理工类的25.07低于文史类的26.59, 期望差也是理工类的-7.5大于文史类的-6.27。总体上, 理工类的文化组合更加靠近总体样本的平均值组合。从理工类和文史类的期望差值上看到, 理工类学生的期望差比文史类高, 理工类的学生更加不满足于现状。

四、尝试性的应对策略

(一) 构建学习型班级, 变革班级文化

学习型班级的实质是不断增强成员的团队能力, 去实现内心的热望, 其内涵是一种精神力量, 人们真正相信自己, 创造奇迹, 以高质量的协调和合作为基础, 建立高度的信任和理解。这里引进学习型组织理论来变革班级文化, 首先确立共同的愿景, 围绕愿景, 形成心智模型, 再根据新愿景, 进行系统思考并设计出实现班级新愿景的系统结构, 然后具体落实每一结构, 使愿景逐步成为现实。

(二) 团队建设

团队建设可作为学习型班级构建的一个板块, 也可独立使用。团队作为一个共同体, 利用每个成员的知识和技能, 解决问题, 达到目标。团队共同讨论、冲突、决策、制定、沟通、创新、领导, 这些互动有利于提高沟通与合作, 增强成员参与性, 增加班级的凝聚力。在团队建设中要注意, 团队与班级的关系, 团队能力问题的关注, 尤其是团队能力的多样性, 成员责任感和信赖精神的培养。现实中, 团队建设对于促进大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 班级的协调方面已起到诸多成效。

(三) 积极正确的引导

作为高校的大学生相对于其他阶段的青年而言有较成熟的心智, 积累了更多的知识, 但是普遍缺乏社会阅历, 面对挫折、失败表现出消极、沉落的心理, 无法以平和的心态去应对。此外, 由于个体差异会使个体应对各类问题时表现出完全不同的行为, 这就要求正确的引导。班级领导式人物必须充分发挥导师的作用, 以便个体做出合理决策和判断。

总之, 大学教育一直是个“怪圈”, 无法就变革班级文化培养出完全符合社会价值观, 满足各类事业发展的全方位人才。因为教育是一个工程性的事业, 这要寄希望于优良的学前教育、中高级教育和大学教育。“十年树木, 百年树人”。本文从班级文化角度来探究大学本科教育, 从现实到理想, 从物质到精神, 以此希望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教育事业, 了解教育这项伟大的工程。

参考文献

[1]、 (美) 金.S.卡梅隆, 罗伯特.E.奎因.组织文化诊断与变革[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

[2]、 (美) 理查德.L.达夫特.组织理论与设计精要[M].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8.

[3]、窦胜功, 张兰霞.组织行为学教程[M].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

[4]、梁燕玲.路径、框架、模型:高等教育组织文化研究综述[J].现代大学教育, 2008 (2) .

[5]、李国梁.关于大学班级文化构建[J].高教论坛, 2008 (6) .

对立价值模型 篇2

首先, 思想道德教育、心理教育及专业教育的理论基础不同。思想道德教育主要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理论指导, 以教育学揭示的教育规律、心理学揭示的青少年身心成长的特点和规律为依据。心理教育是以心理学、社会学、生物化学、精神医学以及行为科学作为理论基础。专业教育则以某一特定学科的专业背景、知识以及实际应用为基础, 要求教师以中立的态度客观准确的教授。

其次, 思想道德教育、心理教育及专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不同。我国思想道德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坚持以人为本, 教育和引导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 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发展道德判断能力、提高青少年学生融入当代社会、适应当代人类生活的能力。心理教育是对人们的心理健康问题提供必要的指导, 其主要职能是进行生活指导、 学习指导、心理辅导和就业指导, 为学生健康幸福和人格完善提供帮助, 为他们顺利地学习和工作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专业教育则是培养某一特定领域的研究型或应用型人才为目标, 往往忽略对个人主观状态的关注。

再次, 思想道德教育、心理教育及的方法不同。思想道德教育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的原则, 从他们的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出发, 深入浅出, 寓教于乐, 循序渐进。多用鲜活通俗的语言, 多用生动典型的事例, 多用喜闻乐见的形式, 多用疏导的方法、参与的方法、讨论的方法, 增强思想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既要重视课堂教育, 更要注重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育, 注重自觉实践、自主参与, 引导未成年人在学习道德知识的同时, 自觉遵循道德规范。综合运用教育、法律、行政、舆论等手段, 更有效地引导未成年人的思想, 规范他们的行为。”心理教育则要求不代替当事人作价值判断, 这样做不是不要价值取向, 而是通过帮助当事人理清事实, 让其自己去做是非判断和行为决策, 心理教育经常采取宣泄、缓解心理紧张的做法, 强调为当事人保守秘密, 以保护当事人的自尊。心理教育采用的方法有:会谈与倾听、讨论、角色扮演、心理测量、心理训练、集体咨询等。专业教育一般采用课堂教授、实验实践、讨论交流、自由探索等逻辑性极强的教学方法。

这些区别是思想道德教育、心理教育及各学科专业独立与发展的内在要求, 它们在培养和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中发挥着各自不同的教育作用。这些也是青年教师在教书育人过程中价值中立与价值干预的矛盾之所在。如果说育人方面需要对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进行干预和重建, 以帮助他们形成更完善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那么, 价值干预就十分必要。而在帮助学生构建健康心理状态过程中, 作为教师需要保持中立的态度, 以保证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思想, 学会在引导中自己理清思路, 从当前的心理困境中摆脱出来, 那么, 价值中立也非常有必要。而专业教学为主的青年教授往往容易保持严肃、谨慎、中立的科学作风, 不易让人接近, 且缺乏相关的思想道德、心理教育的经验。但是怎么化解其中的矛盾呢?

在具体工作中, 其实是可以相互补充、相互协调, 共同作用于教书育人的过程中的, 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他们都是针对于学生的世界观, 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工作;他们都是在特定的环境中, 多采用互动的方式, 交换两者或者多者之间的想法后, 特定人群的思想和行为随之发生转变。

在这些相同之中, 作为青年教师还要认清以下几点不同:

首先, 前两者作用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阶段不同。思想育人贯穿于学生教育的始终, 并且在学生世界观、人生观还不成熟的时候显得尤为重要, 青年教师要通过书本知识与社会现实的有机结合,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发展道德判断能力、提高青少年学生融入当代社会、适应当代人类生活的能力。而心理健康教育多发生在学生自主对世界的探索的迷茫阶段, 尤其是当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已基本形成, 但是在生活过程中, 由于遇到的事物与所持有的价值观不符而产生世界观、价值观的动摇和迷惑。这时, 作为教师, 要采取价值中立的态度, 澄清学生心中的错误观念与看法, 消除学生的有色眼镜, 让学生在相对宽松的环境中进行自我探索, 来化解自己价值观与现实的抵触。如果能借助一些心理学专业知识, 则效果会更好。

其次, 思想育人是作为宏观教育, 主流教育, 为学生思想的积极向上, 追求进步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在具体实施过程中, 一定要抓住主要矛盾, 在某一阶段, 可以对处于类似层次的大量学生共同开展。例如, 在生物实验课中, 在讲授实验操作的同时, 要将同学间互助友爱的教育贯穿其中, 避免发生利用实验用品进行人身伤害的悲剧。而帮助构建心理健康, 更多的是一种预防性教育, 是一种针对某些特定团体效果好于针对群体的教育。例如, 作为班级导师的青年教师, 在临近四、六级考试阶段, 可以通过班会的形式向将参加考试的同学传授备考经验、帮助舒缓考前紧张情绪;针对人际交往不足的同学, 可以单独开展谈话, 帮助分析原因, 联系专业心理咨询老师。

综上所述, 作为青年教师, 一方面要视教书育人为己任, 充分发挥自身的年龄优势、知识优势, 将思想育人贯穿于教授知识的全过程; 另一方面, 在引导学生的过程中, 也要注意区分学生价值观构建与心理健康构建两者的区别:价值观的构建贯穿于教书育人的始终, 尤其在学生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初期尤为有效, 是一种可以针对大众的主流教育;心理健康构建随着学生发展的阶段不同, 群体不同而多有变化, 他更适合于某一特定的团体。只要牢牢把握住这两点, 价值中立与价值干预的矛盾, 在实际工作中就会迎刃而解。

摘要:师者, 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 不只是简单的教书匠, 教授学生精准全面的专业知识, 还要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上对学生进行激励、鼓舞, 在平时的接触中用自己的良好品质与精神气质去感化学生, 逐渐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 形成他们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特别是高校青年教师, 有着与学生相仿的年纪、相近的求学经历甚至相同的文娱爱好。因此, 很多高校都安排青年教师作为大学生的班级导师、本科生导师, 邀请青年教师为在校本科生讲授团课、作专题讲座, 希望借助高校青年教师“双重身份”的优势, 作为高校辅导员的有效补充。然而, 在引导学生的过程中, 青年教师也难免会遇到价值干预与价值中立的矛盾。本文试图从两者的本质、目标、发展阶段、适用范围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试图分析矛盾产生的原因, 并提出了化解矛盾的办法。

关键词:教学,教育,价值干预,价值中立

参考文献

[1]尤玉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同视域中的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创新[J].思想教育研究, 2013, 11.

[2]王忠.困境与出路:对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J].三峡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1, 5.

[3]江文.多元文化视野下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机制建设问题思考[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012, 1.

[4]周晓虹.再论“价值中立”及其应用限度[J].学术月刊, 2005, 8.

[5]薛晓阳.价值中立与教育研究的学术立场[J].教育科学, 2003, 4.

[6]孔维民.王波对心理咨询中价值干预问题的反思[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 2005, 3.

[7]孙杰.论我国高校心理咨询的价值干预问题[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 2008, 2.

对立价值模型 篇3

“孝”在中国传统社会是儒家乃至所有人最具普遍性和权威性的道德信条, 是儒家道德之根本。孔子认为“孝悌也者, 其为人之本欤”。由此, 父子关系是传统家庭的主轴, 不平等也表现得最为明显, “父为子纲“、“发肤不伤, 为孝之始, 耀祖扬名, 为孝之终”。这些都突出子女对父母的绝对服从, 视子女为私人财产。在这样的传统家庭中, 专制精神从小就被孕育, 并在家庭内部代与代之间传递。新中国成立以前的家庭关系模式与封建宗法制度一致, 是一种封建家庭关系模式, 其主要特征是父权、夫权至上。在这种家庭关系模式里, 家庭纵向关系是父母或家长居最高地位, 长辈在家庭里拥有绝对的统治权力。家族文化一大功能是用既定的规范来钳制人的自由发展, 因而子辈与长者之间的意志冲突在电视剧的家族叙事中屡见不鲜。当叛逆者作为一个个体, 从固有的传统秩序突出出来, 他们面对的是整个家族甚至是社会的打击, “出走”的反抗形式成为了他们这个群体在电视剧创作中近乎唯一的也是必然的选择之路。

根据巴金的同名小说改编, 2007年上映的家族题材电视剧《家》, 基本上没有对原著做任何改动, 高老太爷是高家这个封建大家庭的统治者, 觉新、觉民、觉慧是这个大家庭的三兄弟。觉新是长子长孙, 早熟而性格软弱;觉民与觉慧则具有叛逆的性质, 他们接受新思想, 追求人的自由与独立。觉民与表妹琴儿相爱, 但爷爷却为他另外定下亲事, 觉民为此离家躲避, 引起高老太爷的震怒。觉民这样大胆决然走出家庭的叛逆者, 其内心深处的家族情节让他在面对家庭的感召时又难以割舍, 我们看到了他在“孝”之枷中挣扎的痛楚。在本剧第二十集里, 高老太爷病重, 作为高老太爷深爱着的孙子, 却不能在床前尽孝, 他害怕爷爷带着和他之间的隔膜离开这个人世, 对于爷爷的亲情是他难以割舍的, 作为年轻的叛逆者并不愿意和“不孝子”画上等号。爷孙之间的对立最终以高老太爷的退让和觉民对于家庭的重新回归而得以化解。

在创作者意识深处, 子辈对于父辈有着难言的敬畏与承认。以血缘关系呈现出来的三代人结构模式中, 子辈对于父辈的反抗是以亲情为代价的, 所以, 人物应该会处于与血缘关系扭结在一起而造成的苦闷与痛苦中。“他们”固然具有叛逆的性格, 但“他们”思想的脐带在一定程度上仍连接着家庭的母体。但是, 家族题材往往对于这一现实的刻画与渲染却远远不够, 使得“逆子”对于家庭的“背叛”多了一层决绝, 而少了一些心灵上矛盾与挣扎。“逆子”的离家而去毅然决然, 然而家族的亲情却是他们需要面对的, 情感的剥离是他们在摆脱封建枷锁的过程中所需要付出的代价。

二、“逆子出走”与“人生的洗礼”

父亲对长子格外看重, 所寄寓的家族兴旺发达的责任和所施予的家教、家规、家法等内容, 都需要长子付出比其他弟妹更多的身心去学习, 牺牲更多的个人自由和理想去承受。正是家族结构关系中的一系列关于孝悌仁礼的训导, 抑制了长子的自由人格倾向, 因而培育成“重家轻己”的扭曲长子情结。情结对个体行为来说, 具有极大的制导力。它往往使人根据情结的指向选择行为对象, 抑制其他意识的活动。就像荣格所说:“不是人支配情结, 而是情结支配着人。”家族儿孙的理想和个性都在的旧传统重压下毁灭了。当长子在家长教导下实现了修身立命之本, 以德和艺成为新的“家长”的时候, 他便进入了人生的第二个阶段, 作为父亲治理家族——齐家。这时, 他与家族成员的关系已经转化, 父亲已经不再是对立的一方, 而成为与己利益相近的“家长”, 父亲与长子同构成儒家人格理想之路:中国传统文化与家族理想均力图通过“父亲——长子——长孙”的血缘纽带得到传承和实现。叔父则因长子的“族长”权力而与家族长子发生亚关系对立, 作为被阉割了男权象征的叔父——长子之弟——长孙之弟, 便形成“浪子”心理, 以出游和离家形式重新探寻人生之路。而长孙则进入长子的角色, 开始重复被教导和调教的人生第一阶段。

在旧家族, 婚姻作为子辈们人生道路的重要一条, 也早已被家族长者安定妥当。婚姻仅仅是为了得到合法的继承人, 是为了延续“香火”, 是家族的大事, 完全与青年一代的爱情无关。然而家族剧中的儿孙形象, 有很多又是这样一类。他们不死守传统, 不因懦弱无能而屈从家族意志。虽然儿孙的命运早在出生前的时候就已经被决定:作为继承人, 他不属于自己, 而是属于家族。然而家庭里的叛逆者, “大逆不道者”, 他们的理想和个性因个体的反抗并没有在旧传统重压下毁灭, 也没有在家族财产的物质诱惑面前彷徨。

在电视剧《家》的第二十一集中, 追求自由与幸福的觉慧在经历了鸣凤死去的这场悲剧后, 他严厉而痛苦地剖析了自己反抗的软弱与思想的“落后”, 终于认识到要解决自己的问题必须走出旧家庭的阴影。在作为大结局的第这一集里, 高老太爷去世后, 高公馆分崩离析, 尽是败家子嘴脸的几位叔叔吵着闹着赶紧分家, 因财产分配而相互撕破嘴脸。这时觉慧突然出现在他们面前, 进行了怒斥而道貌岸然的几个叔叔, 却拿起了家族长辈的架子说:“老三, 老太爷不在了, 这个家就没人治的了你了是吗?”觉慧:“这个家我就不想待下去了!”叔叔们:“我就不信你舍得离开, 茶来张口, 饭来伸手, 有什么日子比这更舒服的?”一正一反式的对话, 潜台词里表明了家族旧式人物与新青年一代在价值观念和生活理想上的巨大差异。他终于认识到, 要获得人生的希望, 实现自己的追求, 只有离开这个家, 在全剧最后结尾处, 觉新赶来与三弟道别, 三兄弟手足情深, 依依惜别, 觉慧的离家出走, 象征着他与旧的生活方式、旧的思想传统的一次较彻底的决裂。觉慧这样大胆决然地走出家庭的叛逆者, 在20世纪之后的家族小说中保持了一种延续性, 成为家族小说以及家族电视剧中一个典型形象和叙事特点。

“逆子”出走, 无论它最后的结果如何, “逆子”所选择的抗争并不是在家庭这个闭锁的世界内的自救, 他们抑或是被迫选择了出走。既然他们不能改变家族内现有的伦理等级秩序, 大胆的义无反顾的离开, 也是他们不得不选择的一种方式, 以此来反抗造成个人生存悲剧的等级制度。无论是逃脱未经自己认定的婚姻还是追求自由的爱情, “背井离乡”的生存方式, 对未经世事的“孩儿”, 真正地是一次人生洗礼, 这种经历在电视剧创作者笔下可以是人物传奇的一生。

参考文献

[1]、霍尔等:《荣格心理学入门》, 三联书店, 1987年版, 第37、50页。

对立价值模型 篇4

关于中国传统家族文化, 学者从时间上、内涵上对此有不同的解说, 比较一直的观点是指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的中国古典文化, 是一种“以‘求善’为目标的‘伦理政治性文化’范式, 归属于大陆连绵型文化、农业文化和家国同构的封建宗法文化。以汉民族文化为主题, 融合了其他少数民族和周围地域文化, 以宗法家族礼教文化为核心, 将伦理道德作为维系社会道德的根本, 在思维方式上重和谐、整体、直觉、实用。”【1】在这种传统的家族文化笼罩下, 新中国成立以前的家庭关系模式与封建宗法制度一致, 是一种封建家庭关系模式, 其主要特征是父权、夫权至上。在这种家庭关系模式里, 家庭纵向关系是父母或家长居最高地位, 长辈在家庭里拥有绝对的统治权力, 家庭横向关系是男尊女卑, 女性未嫁从父, 既嫁从夫, 夫死从子, 依附性很强, 地位卑贱, 这种横向关系又服从于家庭纵向关系。“家族法则”令人性失抑, 让人格萎缩, 导致人生悲剧。这种文化系统也是消磨人的个人意志与人生追求的精神麻药。

在上个世纪前半叶的家族人物抒写中, 传统的家族训导导致的人格悲剧在“长子”这一家族子弟的身上体现的尤为明显。长子作为宗法利益的体现者, 一生都在为家族的持存与发展克己齐家。尤其是20世纪中国社会文化的转型中, 面对着新文化的召唤, 面对礼教对人爱欲的过度抑制, 致使心理淤塞, 精神不振, 造成人格扭曲的悲剧。弗洛伊德认为, 爱欲“使生命体进入更大的统一体, 从而延长生命并使之进入更高的发展阶段。”【2】正因为爱欲对生命的发展与提升功能, 每一个生命体都对爱欲有着强烈的渴望, 并或隐或显地追求和实现它。也正是这种原始性的生命追求, 传统家庭中这一套封建枷锁有了被粉碎的现实冲动。面对新时代、新文化的召唤, 封建家族这座“大山”开始出现了动摇, 自觉反叛的灵魂进入了家族文化的视野, 成为家族“培育”出的自己的掘墓人, 构成了对族长意志和家族秩序的反抗。

2008年的开年大戏《闯关东》, 反映的是从十七世纪中叶到二十世纪中叶的三百年间, 山东农民为谋求生路从中原逃亡到东北大规模的迁徙这样一段历史。全剧以1904年山东大旱为背景, 描写朱开山一家因为战乱和灾荒, 从山东老家来到了白山黑水。他们淘金, 伐木, 种植庄稼, 与土匪, 官府, 封建把头周旋, 一次次死里逃生, 终于有了自己的家园。朱家一共有三个儿子, 其中以二儿子朱传武性格最为鲜明。朱开山为人老实忠厚, 其媳妇通情达理, 但本剧却树立了朱传武这样一个叛逆者形象, 血气方刚, 性情勇武, 不为家长所安排的婚姻所妥协。他的叛逆行为背后是中国传统家族文化与个体自由意志的矛盾冲突造成的。

西方家族叙事中的家族文化的瓦解力量更多来自于外部世界——发展中的经济社会对“家”的干预。与西方家族文化的瓦解力量的来源不同, 中国家族文化的衰微则起因于内部世界——“人”与“家”的冲突。而这种冲突则是家族文化中消极因素与时代碰撞的结果。子女与家庭的冲突包括子女的出走所要解决的都是做“人”的问题, “宅门逆子”这是一个传统中国所必然面对的家庭问题。

“人”与“家”的冲突、家族文化中消极因素与儿孙们做“人”要求的对立, 构成了“逆子”角色性格产生的根据;走出封建家庭的牢笼, 打破传统观念的桎梏, 摆脱宗法纲常的束缚, 这些又成为了“逆子”性格的直接诉求。意志坚定、行动果敢、敢于违抗父母意志、个性鲜明、崇尚自由、追求个人幸福, 出走是他们最显著的叛逆行为, 同时又怀有朦胧的家族情结与意识, 这些基本构成了逆子性格的典型特征。

2、观念的激变与激变的时代

家族, 被称为“文化的千层饼”, 随着时代的发展, 家族“分任了人类经验中的一切兴衰变迁, 它较其他任何制度更能明白地揭露人类从原始野蛮的深渊, 经过开化时代以至于文明时代进步的逐步阶梯”。【3】

在新旧思想文化碰撞的时代背景下, 鲁迅在新文化运动之初便为我们塑造了现代小说史上第一个自觉反叛封建宗法家族制度的叛逆者形象——“狂人”。但狂人的反抗只停留在精神层面指斥家族礼法吃人本质的自我发狂的悲剧阶段, 没有提供更多鲜活的生活内容。而巴金的《家》则着力刻画出了被注入“五四”时代精神的叛逆青年的形象。“与传统的告别, 对未来的憧憬, 个体的觉醒, 观念的解放, 纷至沓来的人生感触, 性的苦闷, 爱的欲求, 生的烦恼, 丑的现实, 个性主义, 虚无主义、人道主义……所有这些都混杂成一团, 在这批新青年的胸怀中冲撞着、激荡着”。【4】小说中的觉民和觉慧是那个激变时代出现的真正意义上的两个幼稚而大胆的叛逆者文学形象, 觉民的叛逆行动主要是逃婚, 觉慧的反叛性格集中体现在三件事:帮助觉民逃婚, 拒绝捉鬼, 离家出走。他的离家出走与贾宝玉的离家出走有质的不同, 他是在受到时代精神的感染下反叛封建家庭、摆脱桎梏而不仅仅是逃脱, 他是去探求新知, 寻找新世界而不是走向虚无。

如果说新时期下, 艺术创作中还存有对“逆子”角色的呼唤, 创作者更多借鉴的是“逆子”品格与时代精神的吻合以及“逆子”所独具的个性魅力在艺术作品中的审美价值。当下的家族电视剧创作, 越来越多地集中到商贾题材。“宅门逆子”的角色也因此有了更大施展的舞台, 不再仅仅局限于家庭伦理的范畴。人物个性的不羁使他们有了更多冒险的精神, 叛逆者的品格让其具有了坚忍不拔、积极进取的性格特点, 这些比起性格中庸的保守者, 更加符合商业社会的品质要求。在家族题材电视剧创作中, 创作者越来越倾向于家庭内部的伦理斗争与家族在商业竞争中的外部斗争这两条线索。内部的伦理“斗争”在家族创业的关键过程中会自然地让位给予社会存在的外部“斗争”。在家族事业的危难时刻, 具有性格优势的“逆子”形象, 也因此适时地扮演起了家族创业者的角色。

时代在发展, 思想文化在改变, 同一类型人物的角色定位也在变化。“逆子”出生在观念跌宕的“五四”时代, 跨世纪的历程一路走来, 形象愈发丰富鲜明。

摘要:文化传统中的家族文化, 是一个世界性的话题。作为社会个体无不生活在一定的家庭之中, “家庭”是人类社会一个最基本的单位, 它不仅承担着人类传承延续的作用, 而且正是每一个家庭的历史, 构成与记载了整个社会的发展变迁。让我们能够从一个家族透视时代的变迁, 从时代的变迁窥视家族的兴衰。在家庭内部, “父——子”关系构成文学作品中冲突的一贯主题, 在电视剧创作的领域, 这个主题成为了家族剧中重要的影像表现。“逆子”形象 (叛逆者) , 一直是国内电视剧创作屡屡涉及的家族人物形象的一类, 它不断被利用为各种价值意义的载体, 同时作为创作者完成家族叙事建构的重要一环。诞生于上个世纪鲁迅笔下的叛逆者形象——“狂人”, 一直成长到今天电视剧创作中的“逆子”形象, 自身具有了更多的形象价值和文化内涵。

关键词:宅门逆子,形象价值,文化背景

参考文献

[1]赵洪恩、李宝席:《中国传统化通论》, 人民出版社, 2003年版, 第427-433页。

[2]马尔库塞:《爱欲与文明》,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7年版, 第155、144页。

[3] (美) 摩尔根:《古代社会》,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71年版, 第85页。

上一篇:饮食行为问题下一篇:楼宇防盗对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