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信息化实践教学

2024-08-12

会计信息化实践教学(共12篇)

会计信息化实践教学 篇1

会计信息化是会计发展的需要, 也是社会发展对会计的需要。会计教学改革是为了适应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尤其是应用型本科院校主要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 培养应用型高级人才。会计是一项要求技能强的工作岗位, 教学内容要根据实际工作岗位进行选择, 提高学生岗位职责。计算机技术快速发展, 在教学领域的应用, 促进了会计信息化, 会计信息化提高了会计职能和工作效率。本文主要从会计信息化发展分析当前会计教学现状, 对信息化背景下会计教学策略进行探讨, 阐述了会计信息化与会计教学变革, 希望为研究会计教学的专家与学者提供理论参考。

1 会计信息化发展分析

财务管理是企业经济发展中必要的手段, 传统的手工做账已经不能满足当代企业经济快速的发展需求, 会计信息化应运而生, 为企业的经济管理提供了很大的方便, 从技术和设备等方面进行了革新。

1.1 会计信息化发展现状分析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增长, 企业日常经济活动中的资金流动数目也越来越大, 传统的会计作业已经不能满足当前发展所需, 缺乏灵活性, 且数据的处理耗时长, 为适应当前企业发展, 会计信息化的推行有着重要意义。因此, 需要与之相关的人才培养体系不断完善, 培养出适合的人才, 教育是人才培养的关键, 我国目前很多高校都开设有会计专科课程教学, 逐渐引进会计信息化课程。但是从实际发展看, 很多仍然沿用的是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模式, 重点仍然放在理论知识的讲解和介绍, 不能达到信息化实践的要求, 这种教学模式下培养的人才很难适应当前形势发展的需要。

1.2 会计信息化发展的趋势分析

上世纪中后期, 会计作业实现了电算化, 人工模拟逐渐取代手工操作, 社会信息化的不断发展, 会计信息化的理念逐渐出现并得到了广泛的推广, 主要是在电算化理论的基础上, 运用ERP软件系统, 实现网络系统的管理, 从而保证会计管理的一体化发展。我国很多大中型企业也逐渐实现了会计信息化, 但是目前整体来讲, 其普及程度还远远不够, 加上综合性会计人才的缺乏, 在很多中小企业很难实现会计信息化。未来发展中, 社会信息化程度不断加深, 全球经济联系越来越强, 会计信息的应用也将会越来越广泛, 是现代企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同时, 对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也越来越迫切。

2 当前会计教学现状

2.1 对会计信息化缺乏正确的认识

会计一直是高校的一个热门专业, 会计毕业生人数也较多, 但是就业形势却不容乐观。一方面, 我国企业发展对会计人才的数量要求不断增多。但是与此同时, 对会计人才的质量要求也有了提升, 符合企业实际发展的会计人才并不多, 尤其是信息化会计人才。当前很多高校在会计教育教学中不能结合时代发展需求对会计信息化作重新定位, 认识不够全面, 教学中仅仅局限在对会计作业、报表编制和账务处理等工作进行教学, 不能正确认识到信息化会计人才需要对企业管理资源、业务流程的创新等都需要有一定的把握, 这样就导致很多学生对专业的认知程度不高。

2.2 教学方法需要创新

会计专业教学中多以教师对理论知识的讲解为主, 学生也大多都是死记硬背, 会计的实践性较强, 学生如果不自主思考和实践, 很难提升其专业水平。并且会计专业并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 需要与计算机学、网络信息学、数据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进行综合, 加强学科之间的联系, 掌握多学科知识, 才能达到教学效果。

2.3 社会实践不够

当前, 很多学校为了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也采取了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模式, 让学生参与到对口企业的实习中, 将书本知识的学习运用到实际操作中, 但是在实际的操作中, 受多重因素的影响, 该种模式也存在一些发展瓶颈, 一方面是高校的重视程度不够, 缺少固定的企业为学生提供岗位, 而学生单凭借自身的能力, 也很难找到好的实习平台。另一方面, 人才的培养需要长期的投入才能有所回报, 很多企业的参与积极性并不高。多方面的因素, 导致学生缺乏社会实践平台, 在走上工作岗位后还需较长时间的适应过程。

3 信息化背景下会计教学策略探讨

3.1 革新教学方法

高校要培养适合当前社会经济发展所需的会计人才, 必须改变传统教学方法中的不足, 对教学方法进行革新, 结合会计专业实践性较强的特点, 将计算机技术、数据处理技术等与会计学相融合, 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 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联系相结合, 为学生创造实践的机会, 同时引进先进的会计信息化管理软件, 让教学与社会接轨, 促进学生专业技能的提升。

3.2 创新教学理念

改变现有的教学理念, 会计信息化进行重新定位和认识, 以实践模拟教学为主, 理论讲解为辅助, 并壮大师资力量, 选用专业会计教师, 指导学生实践, 加强与企业的联系, 了解企业发展的模式和会计人员的具体工作流程, 并结合企业的会计业务, 开展模拟教学, 让学生尽早适应企业发展模式, 在工作中能快速适应岗位工作的需要。

3.3 优化教学资源

首先, 优化教师队伍。重视对教学队伍的培训, 鼓励教师到专门的会计院校进行进修, 到企业中去观摩, 加强与企业会计管理人员的联系, 了解当前信息化会计人才的具体要求, 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同时, 还可以聘请企业优秀人才到学校进行指导, 加强与学生之间的联系。其次, 优化教学资源。会计专业的课本很多都是多年前的版本, 有的只是进行了局部小部分的修改, 整体的知识结构并没有太多的创新, 导致学生学习的很多都是陈旧的知识, 因此要选用先进的课本, 更新会计知识体系, 还可以借助网络学习平台等, 让学生了解更多与时俱进的知识。

3.4 考核体系的改革

传统会计学习考核方式主要以理论考试为主, 不能全面衡量学生技能的掌握情况, 可以在传统考试方法的基础上对学生模拟实验的情况进行考核, 或者采用比赛的方式等进行考察, 改变单一的考核方式, 使考核方式多样化, 对学生会计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实际操作能力都进行考评, 了解学生对专业的掌握情况。

4 结语

社会信息化的推动下, 带动了会计信息化的进程, 企业经济活动中资金汇总数量越来越多, 对会计人才需求不断增多, 也越来越需要综合性会计人才, 这对高校会计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高校会计教学活动中, 还存在一些问题, 如对会计信息化定位认识不到位, 缺乏专业的信息化会计课教学体系, 重视理论而学生少有实践的机会等, 都影响了高质量会计人才的培养。在未来的发展中, 高校要结合时代发展需求, 优化教学资源, 促进理论教学与实践的结合, 培养综合性的会计信息人才。

参考文献

[1]刘晓英.会计电算化应用中的问题与策略[J].中外企业家, 2014, (30) :184.

[2]杨, 程杰贤.高职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与实践教学改革——以基础会计核算为例[J].职教论坛, 2015, (20) :213.

[3]李桓.对高职院校建设“双师型”会计专业教师队伍的思考[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下旬刊) , 2015, (06) :301.

[4]杨丹.探究职业院校会计教学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激励[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15, (21) :179-181.

[5]李长军.会计信息化发展趋势研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4, (02) :286.

会计信息化实践教学 篇2

2.2 改革高职会计专业的教学内容大量实践表明,通常情况下,大中型企业会计信息化的实现程度非常高,而小型企业的信息化实现程度较低,所以,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应当将教育目标在横向方面定位在中小企业及基层机构上,而在纵向方面应定为在初、中级会计岗位群对人才的需求上。在明确教学任务的基础上,培养会计专业信息化人才。在改革高职会计专业的教学任务的同时,还应转变以手工制作为处理手段的思维方式,将这种思维方式转变为以信息化处理手段为主的思维方式,只有这样,才能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培养出会计专业的信息化人才。

2.3 改革高职会计专业教学的教学手段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手段在会计专业不断发展的今天,已经很难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它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所以,高职院校在培养会计专业信息化人才的时候,一定要在科学分析传统教学手段的.基础上,改革高职会计专业教学的教学手段、教学条件等。

2.3.1 进一步利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运用大量的典型案例,“边讲边练、多讲多练”可以使教学过程变得生动活泼,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进一步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2.3.2 运用网络教学手段会计课程与会计专业项目训练,都应要求学生实施现场案例、演练现场场景,这不仅要求高职会计专业的教学条件达到“一人一机”,还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具备良好的网络支持,以利于教师控制课堂秩序,学生按时提交课堂作业。

2.4 建立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高职教育是服务于企业的,是为了满足企业需求而存在的,所以高职教育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也要体现职业教育的特点。会计专业的目标是实践教学,实质上就是帮助学生熟练掌握企业会计核算的基本技能,使其能胜任各个会计工作岗位。在这一目标的指引下,高职院校应设置实践模块,形成多层次、多环节的实践教学体系。会计实践模块要包括会计综合实训、会计电算化、纳税实训、成本会计实训、基础会计实训模块等。高职院校在培养会计专业信息化人才的过程中,建立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有助于实现理论和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2.5 进一步加强高职院校师资培训高职院校在进行会计专业教学改革时,应着重加强教师参与会计信息化技能的实践,将实践结果同教师的考核、职称等挂钩,从而激发教师参与信息化技能实践的积极性。例如,学校可以以规章制度的形式要求教师定期到企事业单位参加会计信息化实践等。只有这样,才能提升师资水平,从而培养出优秀的会计专业信息化人才。

3结语

会计信息化实践教学 篇3

【摘 要】在传统会计教学中,往往会运用多种手段来达到教学目的,而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传统会计教学已经无法满足会计教学的需求,笔者以出纳实务签发现金支票为例将传统的会计教学和信息化会计教学进行分析对比。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会计教学;出纳实务;现金支票

教育部2014年3月印发《2014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点》的通知,其重点不光光是加强校园的信息化程度、完善顶层设计,更重要的是充分发挥课堂中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信息化手段调动学生主体,推动信息化手段在课堂教学中的广泛应用。那么,什么是教育信息化?什么是信息化教学?

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中应用信息技术手段,使教育的所有环节数字化,从而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率,形成适应信息社会要求的新教育模式。信息化教学,是以现代教学理念为指导,以信息技术为支持,应用现代教学方法的教学。

那么为什么要推行信息化教学,与传统教学相比,信息化教学的优势在哪里呢?下面以出纳实务-签发现金支票教学为例来对比传统教学与信息化教学:

一、课前备课

传统教学信息化教学

进行授课之前,教师需根据课堂需求,印制相关练习卷,并且批改好上节课所布置的作业。进行正式授课之前,教师查看作业情况,了解主要错误处,提前在多媒体平台准备所需的业务资料,录入相关业务的实训案例,设定实训案例中所包含的各个单项业务,编制有关单据资料,设定所填写的现金支票的正确答案。也可利用预设的业务,教师根据自己所需进行组合。设定完业务资料之后,教师按照课程时间设定实训日期,进行分组,设定为一人多岗。

二、教学过程

传统教学过程信息化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略)1.组织教学(略)

2.作业点评及复习:

将上次布置的纸质作业批改完成后发还给学生,进行讲解、点评。同时,对上节课内容进行口头复习。2.作业点评及复习:

虚拟平台后台自动统计各个相关题目的出错点,教师根据统计的相关数据,针对主要失分点进行讲解分析,并且通过电脑展示优秀学生在虚拟平台的作业。其次,向学生提问支票的分类复习旧知识。

3.新课引入:

教师进行情景假设:上海辰林服装有限公司,因业务需要,需开一张金额为20000元的现金支票。引入现金支票填写的教授。3.新课引入:

(1)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进行情景创设,上海辰林服装有限公司,因业务需要,需开一张金额为20000元的现金支票。

(2)通过课件展示几张支票的正面和背面。并进行分小组讨论,让他们对比这几张支票正面与背面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4.讲授新课:

(1)复习温故中文金额大写的规定、票据出票日期大写、支票的种类及功能四个知识点。通过举例并布置课堂练习的方法让学生边做边练习,掌握好知识点。

(2)教师讲授如何签发现金支票。通过分发支票样张,分步讲解现金支票的填写注意点,并让同学做好相关记录,随后完成课堂练习卷上的相关习题,通过讲练结合,边讲边练达到教学目标。

(3)学生练习签发现金支票。教师创设新的背景条件,让学生完成相应的练习,练习可事先印制于练习卷上。4.讲授新课:

(1)根据小组讨论的结果,讲授支票必须记载事项的知识点。

(2)通过多媒体互动小游戏复习中文金额大写的规定、票据出票日期大写、支票的种类及功能四个知识点。

(3)学生自己在虚拟平台上尝试填写现金支票,并且核对答案。然后,教师分析主要的错误处并且通过多媒体展示。

(4)学生练习签发现金支票。教师发布新的任务于虚拟平台上,学生在虚拟平台上完成相关任务。

5.教师检查与评价:

逐个查看部分学生的练习,了解班级中大部分学生的完成状况与对错情况,针对主要问题进行分析讲解。5.教师检查与评价:

教师根据系统评分,分析主要失分点,并且展示正确答案,展示优秀学生答案及典型错误。

6.布置作业:

布置配套练习册的作业。6.布置作业:

布置配套练习于虚拟平台上。

三、综合对比

通过上述传统教学与信息化教学在课前课中的对比,我们可以发现:

首先,在课前阶段,传统教学教师需要针对上节课所布置的作业进行批改,而这一步在信息化教学中由计算机所代替,教师可以根据系统给出的数据直接的了解学生的作业情况。

同时,课前阶段,传统教学主要的准备工作是印制相关试卷,信息化教学是于系统平台输入信息,相比于传统教学更加环保、可靠。

其次,在教学过程之中,传统教学时,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学习状态,学生的学习任务就是消化、理解教师讲授的内容,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不能很好地体现,无法发挥学生的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而在信息化教学中,通过信息化的手段,引入环节让学生增强自我的代入感并通过一个小问题来引出现金支票的内容,再通过课件展示支票正面和背面,让学生知道此次课程的重点和核心。接下来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增强互动性,活跃学生思维,引入后续内容。

新课讲授环节通过利用实训软件让学生进行模拟训练,学生运用会计模拟软件点击进入模拟办公室,进行支票领用单的审核以及现金支票的填制,学生在进行实训时,屏幕显示的是真实的单据,在填制现金支票时,诸如划人民币符号、盖银行预留章等功能一应俱全。在进行加盖银行预留章这个环节时,教师还可以预设单位公章、合同章、发票章等,让学生进行选择,加以辨别区分。仿真的操作大大增强了学生代入感,仿佛身临其境。

课后学生也可以随时登入会计实训软件,进行模拟实训,每次实训的分数和完成时间会记录在案,学生可以自我查阅,进行分析对比,从而延伸了课堂的时间,加深了学生的感悟体会。

所以说信息化教学的优点是:①信息源丰富、知识量大、有利于环境的创设;②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③个别化教学,有利于因材施教;④互助互动,培养协作式学习;⑤有利于培养创新精神和信息能力的发展。⑥有利于发挥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作用。

当然,信息化教学能否成功实施,一方面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每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各种出乎意料的情况和问题,教师必须在不同的情况下做出不同的反应,如果教师在驾驭各种信息技术的能力上不能够完全具备,或对课堂上将会出现的情况准备不足或随机应变能力稍差时,就有可能无法很好地控制课堂上的局面。

另一方面,对学校的教学条件也要求更高。先进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使用,要求学校的教学设备条件的不断更新和升级、学校的教育技术水平不断提高,这需要有一定的经费作保证,有些学校可能难以实现。

总之,大力促进教育信息化已成为教育发展的潮流,也是改造职业教育传统教学模式的不二选择。作为一名学校教师,应适应社会发展的趋势,把握现代化信息教育技术,增强现代教学理念,以学生为本,还学生一个能充分发挥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的课堂,只有这样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作者简介:

周甬萍(1960.11~ ),女,汉,籍贯:浙江宁波,职称:中级,学历:本科,研究方向:专业课程的课堂教学方法;

论会计信息化与会计教学变革 篇4

一、会计信息化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一) 会计信息化的概念及特征

会计信息化是将会计信息作为管理信息资源, 全面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同时对传统的会计模型进行重整, 并在重整的现代会计基础上, 建立信息技术与会计学科高度融合的、充分开放的现代会计信息系统, 为企业经营管理、控制决策、经济运行、管理提供充足、适时的信息。可以看出, 它是一个信息化的会计作业过程, 也是一个管理过程, 方便了会计信息的传递和共享, 为企业管理和决策提供了便利。它不仅是会计上的信息技术应用, 也是对传统会计作业流程的优化和突破, 代表着一种新的会计思想和会计理念。

会计信息化具有以下特征:1.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手段, 以计算机软件为主要操作对象, 在会计核算和相关报表的生成上实现了自动化。2.与其他各部门的联系加强, 但这个加强只体现在网络上的业务关系之间, 如采购、销售等收支信息及各部门的资金流动信息, 通过网络软件自动生成, 提供给会计人员作为会计凭证。工资薪酬核算可通过各部门的网上核算和人事部门的网上统计自动生成, 传输给会计人员。同时, 会计人员通过软件和网络操作向领导或总部传送会计报表及财务报表信息, 实现会计信息的快速共享。税务申报和处理也可以通过软件系统与网上税务办理系统对接完成。3.通过流程整合, 分析功能加强, 不仅涉及会计作业和会计核算, 还涉及到会计分析及预测, 为企业领导提供了财务监控和管理决策的方便。4.对会计人员的信息化知识和技能的要求提高。虽然信息化系统对管理有极大的好处, 但它的正常操作和出现问题的纠正处理相对来说较为复杂, 需要会计人员有一定的信息化知识和技能, 懂得其中的原理, 才能顺利完成日常作业和临时危机的处理。

(二) 会计信息化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 即会计电算化阶段, 此阶段实现了会计业务核算的计算机处理, 模拟人工会计核算取代会计核算的手工操作, 实现软件自动化核算功能。上世纪90年代以来,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推进, 会计电算化进入会计信息化阶段, 有了进一步发展, 开始出现“会计信息化”这一新概念, 并积极设计和推行ERP软件, 实现网络会计核算与管理功能, 使其成为企业资源整合管理的一个部分。纵观20多年来我国会计信息化的发展, 虽然信息系统的功能不断增强, 应用也越来越普及, 尤其是大、中型企业目前已不同程度地实现了会计信息化, 应用了核算型会计软件, 但从总体来看, 我国会计信息化还处在发展过程中, 目前应用仅限于一些跨国企业或大中型企业及连锁企业, 远没有普及。原因在于:一是由于我国中小企业对会计信息化的重视不够;二是信息化会计人才缺少, 以致会计信息化难以在小企业中推行和实施。

从世界范围来看,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环境中, 加强会计信息化建设, 满足国内外不同监管部门和信息使用者的需求, 已经成为提升公司控制力、加强管理的迫切要求。国际性的大公司都把广泛应用信息技术作为推进体制创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的重要手段, 且取得了明显效果和经济价值。2008年12月美国SEC出台新的XBRL管理规定, 用“交互式数据电子化应用系统” (IDEA) 取代现行的“电子化数据收集、分析及检索系统” (EDGAR) 。IDEA将使投资者可以更为迅速和便捷地获取上市公司和共同基金的主要财务信息。这对我国海外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化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 也对我国企业会计作业接轨世界经济带来了挑战。为了贯彻我国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 全面推进我国会计信息化工作, 财政部于2009年4月份发布了《关于全面推进我国会计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 该指导意见明确规定“力争通过5~10年左右的努力, 建立健全会计信息化法规体系和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所以, 在今后随着税务制度的改革和会计制度改革的实施, 以及国际环境的影响, 国家政策的推动, 我国的会计信息化将会迎来一个长足的发展期。会计信息处理的自动化, 会计工作的网络化将是我国企业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也是我国企业接轨世界经济的需要。这将对信息化会计人才的需求更加紧迫。

二、我国会计教学现状分析

随着信息化技术在会计领域及企业管理领域应用的深入, 传统的会计思维方式及作业方法已在退化, 而与信息化相结合的会计作业手法和管理手法正在异军突起, 社会对信息化会计人才的需求加大。同时, 对会计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 以适应信息化发展。我国很多高校虽然已经引入了会计电算化或一些信息化的课程, 但从根本上还是沿袭着传统的会计专业教学模式, 会计电算化的课程和会计信息系统管理的课程, 也主要是书本的理论介绍、相关技术的介绍及相关软件的模拟应用, 在教学理念和教学目的上并没有脱离传统会计教学的思维模式, 教学体系不尽完善, 也没有达到理论与信息化环境、信息化实践相融入相结合。培养出的会计人才很难适应于信息化时代企业会计作业的需求。分析我国会计教学现状, 与信息化时代会计人才培养不适应的地方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

(一) 对会计信息化的认识不够

传统会计教学模式对会计信息化的认识仅限位于“工具观”, 认为会计信息化只不过是为会计作业、账务处理和报表编制提供的工具, 并没有认识到会计信息化是一种企业管理资源和业务模式及流程的创新和优化整合, 是社会管理的一次革新和整合。由于这种会计信息化“工具观”思想长期左右了传统会计教学模式, 由此产生的后果造成了对会计信息化教学的重视度不够, 也不注重会计信息化教学与其他会计专业课教学的融合, 同时也造成了会计教学目地及考核标准与会计信息化不相适应, 使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不相吻合。

(二) 教学手法有待改进

会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会计信息化与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等联系密切, 需要大量的实践操作和专业应用人士的指导, 才能学到一些基本的操作技能。而我国会计教学及会计信息化相关课程教学仍以填鸭式的课堂教授方式为主, 辅之以少量的上机操作教学。但整个过程实践性和互动性少, 教与学大都流于形式。引进的会计电算化模拟软件及会计信息系统管理模拟软件, 虽对学生的实际应用起到一定的启发作用, 但因缺少专业操作人士的指导, 也难于领悟和掌握会计信息化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的意义和技能。对学生的考核, 也以书面考试为主, 造成学生不能把实验课堂重视起来。会计信息化教学只有注重实验及互动性操作, 以此形成一定的应用环境和氛围, 才能真正达到教与学的效果。我国的会计教学势必要改进方法。

(三) 教学和社会实践联系不够紧密

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会计教学, 尤其是会计信息化教学, 除了课堂教学及实验教学之外, 还应与实践性教学相结合。实践教学, 即让学生深入企业会计岗位, 实习和学习, 把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的工作实践, 从而提高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和掌握相关的技能。然而我国的大多数高校会计教学与实践环节的结合太弱。一方面由于学校长期对实践教学的忽视, 没有形成固定的教学实习单位和基地, 使学生很难找到与所学知识相匹配的实习单位;另一方面, 学校对教学实践的组织和指导不够, 与企业的互动不够, 使实践教学流于形式, 学生很难掌握到具体的专业技能, 从而造成了教学与企业需求和市场需求的脱节。这对培养合格的会计信息化人才来说, 难度较大。

三、信息化时代下的会计教学变革

会计专业学生就业难, 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不能胜任企业工作要求等事实证明, 会计信息化的发展给我国的会计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冲击, 对会计教学的思维模式、教学体系、教学手法、实践教学及师资力量的配备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就需要我国会计教学要从企业的信息化发展、会计信息化人才所需的知识技能出发, 进行会计教学思想观念的转变, 推进会计教学相关组成因素的优化和变革, 以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会计信息化人才, 并与时俱进, 促进会计教学在新时期的发展。笔者根据多年的研究, 对我国信息化时代下的会计教学变革给出相关的建议, 希望对我国的信息化会计教学发展有所启示。

(一) 教学观念革新

从信息化时代的大背景出发, 深入认识会计信息化对企业管理的作用和价值, 转变现有的对会计信息化的“工具观”的思想, 从优化企业资源整合、监控企业经营状况等大的方面认识会计信息化对企业管理和社会进步的作用, 从而把会计信息化教学放在会计教学的关键位置来看待, 让它贯穿于会计教学的整个过程, 并与其他专业课程相融合。在课程设计时适当加大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数据库技术、会计管理信息系统等会计信息化知识在会计教学中的比重, 并与基本的会计学原理、会计实务、财务分析、审计学等专业课程相融合, 促进信息技术与会计知识融为一体, 增强教学的实用性。教学观念和思维模式的革新是会计教学革新的第一步, 必须首先重视起来。

(二) 教学资源优化

教学资源包括教学所用到的设备、师资队伍、知识储备、内外环境、教学经验、学术积累等方方面面。在充分认识了会计信息化对企业的作用和价值以后, 就要相应地使教学资源向着这个方面优化配置, 比如增加会计信息化模拟实验教学的投入, 使其达到一定的仿真效果;在师资力量上进行调整, 壮大会计信息化师资的队伍, 应聘有一定信息化会计实战经验的企业精英充实教学团队, 以提高教学的实用性;加大会计信息化的研究及系统的开发, 并能与教学有机结合, 让学生参与其中, 以增强学生对会计信息化的认识并强化技能训练;加重理论教学、案例教学与实验教学的结合, 让具备一定会计信息化实战经验的专家指导讲解, 以加强教学的生动性和实效性;可加强与会计、审计、软件公司及企业的合作, 请资深技术人员或市场人员来给学生做报告, 讲一些他们在项目实施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以及对目前会计信息化的看法, 通过剖析这些案例, 让学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于会计与理财的“实践活动”中, 以提高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在教学方法上改变以课堂教师讲授为主的模式, 增加互动式、模拟式、演示式教学手法, 以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和教学效果。教学资源优化, 是加强会计信息化教学的重点之举, 绝不可忽视。

(三) 考评体系革新

考评体系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对学生的学习效果的考评, 在目前一般采用考试的形式和完成作业的情况进行评定合格与否;一方面是对教师的教学能力的考评, 这主要通过教导处相关部门领导人的监听和问卷调查来考评。本文主要讨论对学生的考评。会计信息化涉及的课程实践性很强, 单凭考试考评已无法衡量一个学生对其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和达到的能力水平, 所以有必要进行变革。如可增加利用学生上机的操作水平, 在模拟实验中的表现, 完成实践报告的水平, 互动性教学过程中的表现, 学习竞赛活动中的名次等来考评一个学生对课程的掌握情况, 使教学考评多元化, 从不同的角度考察学生对教学内容和技能的掌握情况。考评是教学效果的评判标准之一, 在新的信息化环境下必须有新的考评体系与之相适应, 才能促进教学的效果, 也才能使其促进教与学的良好发展。

(四) “产学研”结合

产学研结合已成为我国高校办校的宗旨之一。然而在我国会计教学方面的“产学研”结合较为薄弱, 以致教学中的实践环节很难开展, 造成了会计教学不能与具体的操作实践相结合。这在前面已有论述。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 对实际操作的技能要求加强, 实践环节显得更为重要。会计教学一定要加强与社会及企业界的联系, 与其达成长期的会计教学实践和实习基地, 为学生的会计专业实践提供平台, 以强化教学效果, 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培养。同时, 应鼓励教师和学生深入企、事业单位、会计师事务所等实际部门锻炼或实现社会兼职, 密切实业界与教育界的关系, 掌握最新会计知识动态, 充实教学内容。总之, 教学与实践相结合是会计信息化教学必不可缺的一个环节, 没有经过信息化操作实践的会计信息化教学, 很难培养出市场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我国会计信息化教学一定要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道路。

四、结论

社会信息化的发展推动了会计信息化的进程, 随着企业信息化的发展, 势必会增大对会计信息化人才的需求。然而我国会计教学相对滞后, 与信息化时代下的市场需求不能很好地结合起来, 社会呼吁会计教学革新。本文建议从转变对会计信息化的认识, 加强信息化教学的资源优化配置, 革新考评体系, 促进教学与实践的有机结合等几个方面入手对会计教学体系进行全面革新, 以培养出适合信息化需求的会计人才, 壮大我国会计信息化人才队伍, 推动我国会计信息化的发展。Z

摘要:随着网络的普及应用, 信息化在企业管理和社会生活中的应用无处不在。信息化的管理系统给企业带来了管理上的方便, 从而促进了生产效率的提高。大多数西方国家的会计行业已逐步走向信息化, 并且进一步促进了会计信息化的发展和应用, 企业和社会对信息化会计人才的需求也将加大。然而, 教学是培养信息化会计专业人的主要渠道之一,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及信息化会计系统的应用, 对会计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从分析我国会计信息化现状及发展趋势入手, 针对目前会计教学的现状, 呼吁会计教学变革, 并给出信息化时代下会计教学变革的相关建议, 希望对促进我国会计信息化教学的革新和发展有所启迪。

关键词:会计信息化,信息化会计人才,会计教学,会计信息系统

参考文献

[1].陈婉丽.高校会计教学模式改革的认识论视角探讨.源自《中华会计网校网》.2009.9.28.

会计信息化实践教学模式分析论文 篇5

人才市场竞争激烈是当前我们的大学生毕业后面临的最严峻的问题,就业难、工作难已经成为了当今社会最普遍的一种现象。为了更好的提升自身的竞争优势,在激烈的就业环境中突出重围,一方面需要学生对自身的能力不断提升,另一方面,就需要我们的各大高校来加强对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综合能力的培养。据数据调查显示,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中高速发展,社会对会计信息化专业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但是目前各高校培养出来的会计信息化人才还远远不能够满足社会的人才需求量,同时还存在培养出的人才不符合社会实际需求的问题。这就需要学校对当前的会计信息化教学模式和方法进行变革,积极的推动基于就业的会计信息化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本文主要就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展开具体论述。

一、会计教学存在的问题

会计专业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学生只有通过亲身实践,到具体的环境中去体验,才能够更好的帮助学生提高对所学的会计专业知识的灵活运用的能力,最终实现学生的会计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同时提高[1]。但是,就目前来看,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社会实践机会少。一般院校对学生的社会实践没有太高的要求,社会实践主要安排在学生即将毕业的这一年来进行。而学生由于即将面临毕业,需要对许多问题进行处理,所以也就相应的减少了社会实践的时间,或者是对社会实践的重视程度不高,造成了毕业社会实践成为了一种形式,丧失了原有的价值。(二)社会实践与就业导向的关联性较小。学生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很难找到与自己的专业对口的企业来进行实践,导致学生只能去一些专业不对口的`企业去完成实践任务。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就很难将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发挥出来,所以也就很难体现出社会实践与就业导向的关联性。即便是一些找到了专业对口的实践单位,这些企业也只是将学生当作了免费的劳动力,认为培养学生耗时耗力,所以把一些无足轻重的任务教给学生去完成。学生没有实际上手操作的机会,只能够在一旁进行观摩学习。不经过亲身体验也就丧失了社会实践的意义,学生的专业技能依然没有办法得到提升,严重影响了学校会计信息化人才的培养。(三)社会实践缺乏现代性。全球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信息成为了最有价值的资源,如何搜集到高质量的信息成为一个企业的立身之本[2]。如今,会计领域已经实现了向现代化的过渡,会计信息化发展水平已经有所提高。然而我们各大院校的会计实践教学还是倾向于培养学生的手工记账能力,而忽视了会计信息化教学实践的重要性,没有对会计信息化实践给予充足的人力、物力支持。学生没有更多的机会去对计算机等设备进行实际操作,且缺乏专业化的会计信息化教师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指导,造成了学生在学校所学的知识与社会发展严重脱节。学生毕业以后,到具体的工作单位中去对于各种会计软件的操作显得无能为力,还要重新花费时间去自己学习,费时又费力。

二、基于就业的会计信息化实践教学模式构建的措施

(一)更新会计信息化教学观念。学校要树立以就业为导向的会计信息化实践教学理念,对以往的教学实践模式进行更新,提升对会计信息化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3]。只有教育理念更新了,相应的才会产生行为的变化。一是要将信息化实践教学方法融入到会计教学中来。除了对会计基本理论知识的讲解外,还要增添信息化管理、会计信息技术、会计软件操作技术的等课程。二是要改变以往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学生是学习的中心,教师要时刻树立起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的教学意识。在会计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是教学任务的引导者,而不是教学任务的主导者。在学生进行会计信息化实践时,教师应该以引导为主,把具体的动手操作步骤留给学生去自主完成,切实的提升学生的会计信息化实践能力。(二)创新会计教学考评体系。由于我国的教育受到应试教育的深刻影响,所以对学生的考评主要以对学生的考试成绩考评为主。这种考评方法即片面又缺乏科学合理性。用这种方法考评也是导致学生对会计信息化实践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的主要原因。因此,必须要对当前的以成绩考评为主的考评方式进行革新,将学生在会计实际操作中的信息化操作技能以及学生的实践课程的实际表现融入到当前的考评方式中来,促进科学合理的考评体系的构建。(三)积极构建会计信息化教学的校企合作模式。除了平时的课后会计信息化专业实践之外,学校还要积极的推动校企合作实践,让学生在真实的企业环境中去感知和学习,将实践的价值实现最大化[4]。由于企业在与学校合作的过程中,可能会估计到自身的经济利益,所以面对这一情况,学校要积极的充当好中间协调人的角色,构建双方互动交流平台,将学生的利益与企业的利益同时实现最大化。(四)打造高质量的师资队伍。会计信息化实践教学不仅仅要求教师要有专业化的信息实践技能,而且要求他们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才能够保证学生学习到更扎实、更丰富的专业知识。所以打造一支专业化的教学队伍,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三、结语

通过对当前的会计信息化教学实践的探讨,我们也进一步认识到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只有学校对自身的教学模式进行全面的改革,对教学方法进行不断的创新,才能够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专业化信息会计人才。

参考文献:

[1]杜俊娟.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会计信息化实践教学模式构建[J].财会通讯,,10:36-37.

[2]贾榕泉.会计电算化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运行模式的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18:109-111.

[3]汪升华.关于构建高职会计信息化实践教学体系的思考[J].经营管理者,,10:380.

运用信息技术优化会计教学 篇6

【关键词】信息技术 优化 会计教学

随着信息技术的日益发展,教育从目的、内容、形式、方法到组织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为此,大力推进多媒体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已成为现时课堂教学改革的必经之路。

一、改变传统教学,培养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某一课程具有良好的学习兴趣时,也就意味着“成功了一半”。会计专业课程对初次接触的学生而言是枯燥、乏味的,缺乏生动、形象的描述,不能很好地让学生“兴趣盎然”。如果再加上教师“填鸭式”的“教”,学生被动地“学”,必然令课堂氛围压抑,学习效率低下。将信息技术真正运用到会计教学中,以其生动、直观、形象的特征优化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专业课的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是克服传统会计教学弊端的重要手段之一。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图文并茂、声情融会、能动会变、形象直观”的特点为学生创设交互式教学情境,刺激学生的各种感官,满足学生的不同思维需求,营造身临其境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愿望,从而形成学习动机。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积极性。借助信息技术让学生不断地被吸引到课堂教学中,促进思维、激发学习热情,提高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效果。

二、加大课堂容量,提高教学效率

由于课堂教学时间的有限性,单纯地依靠教师的板书和讲解,给预定教学目标的实现带来一定的困难。而为了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往往根据自己的教学节奏去引领学生,既限制了课堂教学内容的扩充,更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学生也就不可能去主动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低下。信息技术的使用无疑增多了课堂信息传递的通道,无论是学生得到的知识信息,还是老师掌握学生的反馈信息,都大大提高了单位时间内传递信息的容量,增加了课堂的密度,强化了对学生的思维训练。会计教学中,通过将教学内容制作成课件,可以大大减少教师的板书时间,增大课堂信息容量和扩充知识面,教师在有限的时间内对知识要点做到精讲细化,并可利用电子白板的功效突出重点和难点,更利于学生掌握。学生也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去积极思维、合作探究,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检验学生学习效果最重要的手段是进行练习和测试。会计学习中涉及到大量的计算、表格等,可以利用投影将学生所做的练习进行展示,既清晰又直观,还节省时间。再通过分析,对学生的存在问题进行及时解答,缩短了师生间教与学的反馈周期。

三、运用会计软件,提升实践效果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会计工作带来了历史性的变革。从传统的手工账务处理已逐渐被会计电算化所代替,这也给会计人才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已广泛运用各种会计软件,如金蝶、用友、网中网、福思特等,这些软件在教学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过各种会计软件的运用,一方面使学生处于一个仿真模拟的环境中,感受企业的氛围,了解工作程序,熟悉各种会计资料,从而加强职业意识,体会会计工作的重要性;另一方面软件的强大功能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随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很好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三是软件丰富的学习资源能保证学生不断进行反复训练,达到熟能生巧。并且根据需要随时更新,这是信息技术的一个明显优势。现代会计工作与信息技术已密不可分,熟练运用各种财务软件,不仅大大缩短了课堂与会计职业岗位的差距,而且提升了学习的实践效果,更为学生毕业后顺利走上工作岗位保驾护航。

四、利用网络技术,拓展学习空间

会计信息化实践教学 篇7

关键词:会计信息化,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

1 会计信息化视角下高职会计专业的教学改革与实践的必要性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会计信息化已逐步成为企业管理变革的一项不可或缺的内容, 它给企业带来的不仅是管理手段的革新, 更是管理方式和管理理念的变革。在会计领域实现信息化有利于企业运营过程的自动化、管理方式的网络化, 还能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及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因此, 在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今天, 企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也逐步提高, 要求其了解会计信息化、掌握会计信息化管理方式。

高职院校是培养实践型人才的摇篮, 是培养会计专业信息化人才的重要机构。为使高职会计专业能在信息化背景下培养出优秀的会计专业人才, 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不断改革, 但是在改革的过程中, 仍然存在一系列问题, 严重制约着高职会计专业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不利于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培养出信息化的会计人才。因此, 进一步实现会计专业的教学改革与实践非常重要。

2 会计信息化视角下高职会计专业的教学改革与实践措施

2.1 改革高职会计专业的教学任务

从管理角度来看, 会计专业可分为以核算为基础的课程和以分析、管理、决策支持为基础的课程。现阶段, 我国高职院校在会计课程的技能和知识结构培养方面都是以手工会计来进行设计的。因此, 改革高职会计专业教学任务势在必行。

改革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教学任务, 必须围绕会计专业能力的培养来展开, 重构会计专业知识, 并将其与会计信息化的工作岗位联系起来, 进一步实现实践技能与理论知识相结合。

2.2 改革高职会计专业的教学内容

大量实践表明, 通常情况下, 大中型企业会计信息化的实现程度非常高, 而小型企业的信息化实现程度较低, 所以,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应当将教育目标在横向方面定位在中小企业及基层机构上, 而在纵向方面应定为在初、中级会计岗位群对人才的需求上。在明确教学任务的基础上, 培养会计专业信息化人才。在改革高职会计专业的教学任务的同时, 还应转变以手工制作为处理手段的思维方式, 将这种思维方式转变为以信息化处理手段为主的思维方式, 只有这样, 才能以社会需求为导向, 培养出会计专业的信息化人才。

2.3 改革高职会计专业教学的教学手段

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手段在会计专业不断发展的今天, 已经很难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 它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所以, 高职院校在培养会计专业信息化人才的时候, 一定要在科学分析传统教学手段的基础上, 改革高职会计专业教学的教学手段、教学条件等。

2.3.1 进一步利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使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 运用大量的典型案例, “边讲边练、多讲多练”可以使教学过程变得生动活泼, 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 进一步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从而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2.3.2 运用网络教学手段

会计课程与会计专业项目训练, 都应要求学生实施现场案例、演练现场场景, 这不仅要求高职会计专业的教学条件达到“一人一机”, 还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具备良好的网络支持, 以利于教师控制课堂秩序, 学生按时提交课堂作业。

2.4 建立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高职教育是服务于企业的, 是为了满足企业需求而存在的, 所以高职教育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 也要体现职业教育的特点。会计专业的目标是实践教学, 实质上就是帮助学生熟练掌握企业会计核算的基本技能, 使其能胜任各个会计工作岗位。在这一目标的指引下, 高职院校应设置实践模块, 形成多层次、多环节的实践教学体系。会计实践模块要包括会计综合实训、会计电算化、纳税实训、成本会计实训、基础会计实训模块等。高职院校在培养会计专业信息化人才的过程中, 建立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有助于实现理论和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2.5 进一步加强高职院校师资培训

高职院校在进行会计专业教学改革时, 应着重加强教师参与会计信息化技能的实践, 将实践结果同教师的考核、职称等挂钩, 从而激发教师参与信息化技能实践的积极性。例如, 学校可以以规章制度的形式要求教师定期到企事业单位参加会计信息化实践等。只有这样, 才能提升师资水平, 从而培养出优秀的会计专业信息化人才。

3 结语

在会计信息化视角下进行高职会计专业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有利于提高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率, 有利于满足企业对会计专业信息化人才的需求。因此, 要重视高职会计专业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为培养出符合信息化背景下的高素质会计人才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周萍.基于会计信息化视角高职会计专业课程重构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 2012 (19) :274-275.

[2]金阳.基于会计信息化下的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J].经济研究导刊, 2012 (36) :273-274.

[3]刘玲艺.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思路与对策[J].科技信息, 2010 (5) :627-628.

中职会计信息化实践教学初探 篇8

关键词:中职,会计信息化,实践教学

会计信息化,是将先进的信息技术引入会计学科,将会计信息作为管理信息资源,全面运用计算机、网络和通信为主的信息技术对其进行获取、加工、传输、存储、应用等处理,为企业组织经营管理、控制决策和社会经济运行提供充足、实时、全方位的信息,在网络经济环境下,传统观念下的会计、财务工作者将同时成为财务信息工作者。会计专业教师必须树立全新的会计理念,将古老的会计学手工模拟和现代信息技术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加大对会计实践教学改革力度,以适应实务工作对相应专业人才知识结构的需要。目前,许多财经类学校大多重视会计电算化实验教学,很少建立信息化会计的实验环境,在实践教学的方式、方法、内容和环境上普遍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中职学校会计实践教学现状

1. 课堂教学仍然以理论授课为主,实验教学内容单一、陈旧

现有会计专业教学计划中虽然明确了会计实训的课时比例,但是对每门课程的实训目的、内容、时间、效果没有很好的落实和监督。教师课堂教学感染力不够,多数专业课的授课教师仍采用传统的教课方法,教学模式呆板、单一、枯燥,一支粉笔一本书,严格按照教材内容传授理论知识,用书本知识考核学生的综合成绩,忽视了实践操作,限制了实际动手能力的提高。基础会计、财务会计学科的实践教学多采用纯手工方式操作,效率低下。会计电算化教学基本上只进行总帐系统的实验,要求和层次只停留于采用某个会计教学软件利用计算机进行建账、制单、审核、记账和编表的基本训练上,实验内容只选择工业企业中某一时期的几十笔经济业务,仅在财务处理、报表系统上进行模拟实验,其他的相关学科以及如何进行会计分析、会计预测和决策等方面的使用很少涉及。

2. 缺乏仿真的实验环境及系统的实验教程

目前,中职学校已基本配备会计模拟实验室,并且硬件设施完备,实验教学采用的会计软件大多是单用户版,这就决定学生只能进行单机应用模拟试验,而不能进行网络应用模拟试验。会计电算化教材的内容比较陈旧,与之相适应而用于实验教学的会计软件已经滞后于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会计软件的发展。

3. 校内实验与校外实习结合难度大

表现在仅限于实验室进行模拟操作,学生没有深入实际工作中,不便于增强学生对财会部门内部信息及与其它部门业务信息联系的直观感受和消除模拟实验可能存在的不确信感。

4. 信息化专业教师缺乏

许多专业教师的计算机信息技术操作不熟练,不懂得教学软件的使用。信息化教师在编辑、修饰、处理、存储、使用和管理教育教学资源的能力欠缺。多数会计专业教师擅长理论教学,实践能力欠缺; 专业教师既承担理论教学任务,又指导模拟实验,力不从心; 教师的理论学习和社会实践无法保证。目前所采取的“走出去,请进来”方式,使这一问题暂时得到缓解,但加强教师信息化实践能力培养,仍是一项亟需解决的问题。

二、加强信息化会计实践教学的若干建议

1. 创建信息化会计实验教学平台

学校利用自己的校园网,通过媒体文件,Flash动画、仿真技术等为开展会计信息化教学和网上模拟实验提供支撑平台。

( 1) 改善实验教学环境。创新财会实验教学环境,建立虚拟仿真实训教室,全真模拟财会工作现场环境,按照公司办公的真实场景业务处理,从办公设备到位置摆放,全面模拟财会实训中心的模拟环境。突出实验教学具备的高度直观性、环境设定的灵活性和充分允许实验主体的主观能动性等特点,并且模拟财会工作实践中所遇到的工作流程和处理事项: 真实的单据/账簿/报表、角色 /流程,实现对现代应用型财会人才培养机制的创新,有助于系统化、专业化提升的财会领域实践人才的培养。

( 2) 选择功能强大的实训软件。能够完全模拟手工实训实验操作,会计实训软件数据应由基础、专业和综合三大类会计实训软件构成,综合类实训教学数据中又包含了特殊行业企业会计综合实训教学数据和理论性会计综合实训教学数据,软件应以教、学、练、考为设计依据,满足学校老师教学、学生自学、实训练习、阶段性考试的需求,提升学校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2. 完善实践教学基本框架———基础模拟、岗位模拟、综合模拟

( 1) 会计信息化基础模拟。以当前的课程为对象,按课程内容的先后顺序,进行单元模拟、阶段模拟、综合模拟。会计信息化基础模拟是在课程中进行的,属于课程模拟。会计信息化基础模拟的内容,主要是网络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的分析与设计、账务处理系统、报表系统的设计框架以及实施,这是会计信息化其他有关课程模拟的基础。

( 2) 会计信息化岗位模拟。会计信息化岗位模拟,是实习阶段完成的。岗位模拟针对企业财会实际岗位分工,分组进行实习,对不同岗位重点实训,更有针对性的训练各项操作技能。使学生在学习技能的同时,更深入了解各岗位的区别与联系,更好的掌握整个业务流程。如基础会计、出纳实务、财务管理、财务分析。同时,软件中融入多媒体技术,Flash动画、音视频完美结合,让学生在趣味中掌握高深的会计知识、提升学生的会计实操技能。课程基础模拟与岗位模拟不是独立的两个过程,而是相互渗透、相互交叉的。会计信息化岗位模拟是财会专业实践的重点。学生从建账套开始,完成初始化、输入记账凭证、审核记账凭证、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的全过程操作。

( 3) 会计信息化综合模拟。依托ERP沙盘建立一个微型的市场环境,创造一种职业氛围。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成为市场交易和参与主体,直面各种业务,借助实物及模拟沙盘完成相应业务处理,并直接为企业( 个人) 的生产、采购、销售等决策提供必要信息。通过各类行业不同角色的扮演及近乎真实的市场行为,让学生体验到工作中信息的集成化; 数据采集和处理的实时、动态化,从真正意义上接近了信息化实训的目标,提升会计信息化实训教学效果。

3. 强化社会实践———基地实践和顶岗实习

( 1) 实习基地实践。选择会计信息化比较规范、应用比较成熟的企业,与之建立比较稳定的联系,作为实践教学基地,学生分批分期到会计信息化实习基地参观学习,了解企业实施信息化会计的过程。使学生在真实的环境条件下,得到针对性极强的业务技能训练与感受。

( 2) 顶岗实习。结合毕业实习,安排一定时间的顶岗实践。将校内模拟实践课运用到岗位实践中,使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前,就具备了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

会计信息化实践教学 篇9

关键词:云会计,企业会计信息化,实践

在信息化的背景下,许多企业正改变原来的经营模式,然而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能够适应信息化进程,对于一些起步晚的中小型企业来说,企业内部的会计信息化过程还在不断地完善中。当下的信息技术发展催生了云会计,这比之前的会计电算化显得更加复杂,但是,不能否认的是其中包含了最为丰富的会计服务功能。如果云会计能够在中小型企业运用良好,那么对于企业来说,可以为其提供可观的收益。它不仅能够提高会计核算的准确性和安全性,还可以为企业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云会计在中小企业的应用优势特点

如今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如何在市场中占得一席之地对企业的发展来说就显得十分重要,各方企业都绞尽脑汁,希望通过提升企业的效率帮助企业更好的抢占市场。对于一些大规模的企业来说,他们可以凭借自身积累的品牌形象和资金优势在市场站稳脚跟。但是,对于一些规模小的中小型企业来说,自身的资金储备不足,品牌影响力不够,这导致他们在市场竞争中一直处于不利的地位,而且很容易被市场清洗,被市场淘汰。而云会计作为一种虚拟化的高精度会计信息服务系统,可以为中小型企业提供更加优质的会计服务,同时为中小型企业提供更加丰富的信息接口,为中小型企业提供更加丰富的信息服务,云会计的出现,给中小企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转机。

1.云会计在中小企业的应用能够降低会计信息化的成本。资金是一个企业发展的根本,在会计信息化发展的前期,如果受资金限制,那么企业的发展就会收到限制。而且,资金的不足会使企业前期在购买服务器时无法选择规模大、配置高的服务器,这会让企业陷入会计信息化运营机制差、服务器速度慢会计系统运行效率低的困境。云会计可以帮助企业解决这一问题。与传统的会计服务器相比云会计的成本很低,且租用的服务器性能相对较强,可以高效的处理企业的会计信息,只需要少量的资金就能获得云会计的使用权,这可以让企业省去一大笔资金,降低小企业运营成本。

2.云会计在中小企业的应用能够满其会计信息化的拓展需要。软件服务和专业优化服务是云会计在中小企业中最关键的服务项目之一。这项服务可以根据企业自身的情况优化企业的会计计算和审核体系,让云会计的运营平台更准确的计算企业的财务信息,财务信息在云计算平台上能够时时呈现动态变化。这样,不仅能够大幅度的提升中小型企业会计信息化水平,而且能够降低会计信息化带来的风险,提升企业的会计核算效率。如果云会计中的云计算技术能够应用到企业中,还能促进其会计信息化不断发展、升级。除此之外,中小型企业在利用这一平台的同时企业信息的价值也不断凸显,因此,会计信息化的价值也会随之提高。

二、云会计的概念及服务模式

《“云会计”在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中的应用》的作者程平、何雪峰曾提出,云会计的概念是“以互联网为基础,给企业提供在线的会计核算、管理以及决策服务,其实质是一种虚拟的会计系统。云会计是依靠云计算的技术和理念来构建的会计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和服务。”云会计这个系统包括了会计应用软件、应用服务平台以及具有数据计算能力和存储能力三个基础配置,其每一层都对应一个服务。

三、云会计在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的应用对策

1.强化“云会计”产品提供的服务商对会计信息的保护。云会计虽然是虚拟的网络交易,但其牵涉的金额以及涉及的会计信息较多。所以做好防护措施是每一个中小企业首先应该考虑的问题。所以,应该从核心开始着手进行保护,即云会计的服务商与中小企业会计的信息。第一,建立强有力的云会计系统,避免出现网络漏洞,导致信息遗失或出现被盗的情况;第二,选用专门的网络系统保护高手进行网络的保护工作,避免出现网络黑客盗取信息的现象出现;第三,定期检查网络系统的安全性,发现问题及时进行修补,最大程度的提升会计信息安全性保证客户的利益。

2.加强云会计中小企业会计信息的使用安全。在网络日益便捷的今天,网络信息安全也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在这种大环境下,会计信息的安全也越来越重要。一般情况下,若没有将会计信息通过本地的服务器进行保存,就会存在信息被盗取的风险,而中小企业由于资金等多种因素也无法完善自身的信息安全设备。所以,加强对会计信息的保护对云会计来说,已经成为当前市场最重要的因素之一。第一,每一个中小企业必须大力加强会计信息的监管力度,定时定期检测网络系统是否出现漏洞,并进行及时地修复。第二,对每一个能够接触到会计信息的人进行有效防备,要求每一个人都拥有能够代表自己的独特的账号与密码,做到有据可查。对于一些高级的会计信息,做好加密与备份工作,并制定规章制度规定高级会计信息只能由企业级别较高的经理等查看。第三,每一份工作都要做到责任到人,防止事故出现之后,最大程度地避免监守自盗。

四、结语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云会计”是现代化的产物,是社会进步的代表。所以,作为一种新型产业都有其两面性。一方面云会计能够加速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的进程;另一方面云会计在给企业带来便利和高效的同时也增加了企业信息泄露的风险,目前如何更好地保护个人信息,在安全方面“云会计”做的依旧不够出色。因此应当在提升这一行业运行效率为企业带来便利的同时,不断完善云会计的信息安全体系,保护用户的信息安全。

参考文献

会计信息化实践教学 篇10

一、当前我国的会计教学模式现状

我国的会计教学模式大多沿用西方的培养模式, 但又不完全等同于西方的教育。反观当下, 我国的会计教学模式存在诸多问题。黄旭等表示, 一方面, 当前高校的会计教学模式中涉及会计信息化的内容较少, 这就限制了跨级信息化人才队伍的培养。我国的教育部规定, 大学实行学分制的考核模式, 在这其中以本科教育为例, 公共必修课的学分要求是大于四十学分而专业必修课程的学分仅为八十学分。这样的模式下弊端重重, 公共必修课占用了大部分的专业课程时间, 必定会限制专业课程的科学合理化设置, 长此以往, 对于新兴会计信息化的相关课程往往会忽略掉。另一方面, 高校的负责人对会计信息化的重视程度不够。在高校负责人的影响下, 主抓教学的院长很容易对会计信息化课程进行简单化地处理, 甚至是不开设此类相关的课程。长此以往, 对未来会计行业的发展十分不利, 不仅仅无法培养出适合社会和市场需求的会计从业者, 对未来中国的经济发展也起到了阻碍的作用。经济是一场无硝烟的战争, 必须重视财务从业者的培养。与此同时, 由于学校的教育以及对学生的引导问题, 学生自身对未来的导向存在盲从现象。大多学生由于就业等因素的影响, 往往急功近利的全国注册会计师考试, 然而此项考试所涉及的六门课程中并没有和会计信息化相关的内容, 这就导致了学生无法掌握未来社会的发展方向。仅仅有《初级会计电算化》这门课程与信息化有所交集。学生在大学期间往往是被动的接受, 接受教师所传授的课程, 接受高校领导人对未来的掌握, 这就决定了学生自身的局限性。

二、培养会计信息化人才的关键

1. 高校的管理者

桂良军认为, 高校的管理者是把握未来教学方向和未来社会发展方向的人, 从课程的制定以及人才的培养起到关键决定性的作用。高校的管理者只用提高对会计行业人才队伍的重视, 才能制定出合理的课程设置, 培养出适合未来社会发展和需求的会计创新型人才。

2. 会计教师队伍

当前的教师队伍和会计信息化教学的任课教师大多数是财务类的博士出身和计算机专业出身, 并不是会计专业出身, 不同的教师出身就决定了不同的教学侧重点。刘友金等表示, 众所周知, 会计出身的老师对会计的相关业务与其他科目的老师相比, 更为熟悉会计工作, 弊端也很明显, 相比计算机出身的教师, 计算机知识方面是存在不足的, 特别是运用计算机辅助等供给来处理会计事物。汪元华表示, 会计专业出身的教师往往对跨级的信息核算系统和管理系统比较重视, 计算机出身的教师对计算机系统的数据库以及团建系统架构有所侧重。因此, 教师队伍十分重要, 每个不同专业的教师都有各自的侧重点。

3. 教师队伍的评定

我国现行的教师评价体系是职称评定方式, 通常是以教师发表论文的数量, 和研究课题和项目的数量来评价, 这样我们的教师大多忙于准备评职称所需要的材料, 不能够专心忙于教学, 一些优秀的教师他们的职称不一定高, 一些职称高的教师讲课不一定就适合学生以及未来的教学趋势和社会发展的方向。教师应当多掌握未来发展的方向, 特别是一些年纪较大的教师应当多运用网络技术。

三、创新教学模式, 打造会计信息化人才队伍

为了响应财政部的《关于全面推进我国会计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政策, 打造跨级信息化人才队伍, 在为来的教学中注重三个实验, 即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研究型实验。从基础到综合再到研究, 逐层深入, 循序渐进的引导学生。

1. 基础型实验

基础型实验可以着重培养学生对知识点的领悟能力、运用能力, 从而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通过实验能够加强学生对实验的的掌握能力, 以及了解其基本原理, 使学生能够拥有基本的实验技能, 加强对课堂上专业知识的了解和巩固。课程所涉及的基础型实验上讲课堂上的教学内容, 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实验, 从而使学生对知识有更深刻的了解。

2. 综合型实验

在基础性实验的基础上, 设置综合实验, 从而培养学生对相同的课程的不同的考点, 以及不同专业的相同知识点等等, 跨学科, 跨专业, 跨领域的综合运用。目的是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整合知识的能力。综合实验主要体现的是岗位技能, 依据会计的信息化来分组, 从而对不同模块进行实验。《企业资源计划》是一项典型的综合性实验, 可以加深学生做扮演的角色, 从而对知识点更加牢固的掌握, 并且能发现自身的问题。

3. 研究型实验

通过基础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的铺垫, 学生对课本知识的掌握已经十分成熟, 但学生的创新能力十分有限。由于学生自身的原因, 对知识只能是被动的接受, 对外界的了解相当缺乏, 因此通过研究型实验来弥补这个不足。王思睿认为, 教师带领学生研究最前沿的知识, 从而培养学生的信息化技能, 打造出会计信息化人才, 为社会主义经济事业而服务。

四、结语

经济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会计从业者的工作, 然而要想培养出符合新社会发展的优秀人才, 必须改变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及教学模式, 在原有的基础上加强实验的部分, 从基础型实验入手, 到综合以及研究型实验, 逐步培养学生的能力, 从而打造出会计信息化人才队伍。

参考文献

[1]刘友金, 廖湘岳, 向国成.经管类本科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教育研究, 2010, (3) .

[2]黄旭, 王钊.对高校ERP实践教学的思考[J].中国教育信息化, 2008, (12) .

[3]汪元华, 吴志斌, 江泓.本科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构建研究[A].上海国家会计学院编.第九届全国会计信息化年会 (下) [C], 上海:上海国家会计学院, 2010.

[4]桂良军.会计学本科专业会计信息化相关课程设置及其教学体会[J].中国管理信息化, 2005, (11) .

会计信息化实践教学 篇11

【关键词】信息化 会计教学模式 教学平台 问题 改革

随着信息化技术在会计领域的深入,会计信息化的概念也逐步被人们所接受,会计人员在公司的职责也从传统的单纯财务数据处理转变成了全面了解公司业务信息前提下参与企业事务管理。在这样一个大的转变下,各高校也应该从教学模式和教学平台上进行改革,在摆脱传统概念中会计工具化观点的同时,提高会计信息化教学质量,以适应信息化技术对会计行业的影响。

一、传统会计教学模式下存在的问题

第一,教学方法传统,教学模式陈旧。传统的会计教学方法,多是以教师为主体的灌输式教学。教学过程中,学生思维大都被局限在了对理论知识的学习上,却忽略了对所学知识的深入理解。而且学生学习程度的考核多以理论概念的考核为主,对于学生所学知识的实践应用方面关注太少。此外,传统的“黑板教学”手段不能够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会计账目,极大地影响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会计相关软件的理解应用。

第二,会计专业要求逐步提高,学生专业综合素质难以满足社会需求。目前,一方面,随着会计专业国际化标准的提高以及会计专业外延的拓展,教师的水平逐渐难以满足教学需求;另一方面,由于传统的教育模式过于专业化,忽略了学生对与会计专业关联性比较强的知识的学习,导致了学生综合素质不高,难以满足社会需求。

第三,教材编写人员杂乱,造成会计专业教材结构混乱,内容滞后。目前会计专业存在人人都能出书的现象,这不仅给学生在学习中选择书籍造成了困扰,也影响了会计专业相关书目结构内容的管理。

第四,会计领域大部分教师缺乏实践工作经验,教学内容太过理论化。

二、信息化视野下会计教学模式和教学平台的改革

(一)改变会计教学模式,更新会计教学观念

对于会计这一应用性较强的专业而言,学习不应仅仅是对理论知识的被动接受,更重要的是能够充分理解每一个知识点,并在一定的环境中构建知识框架,进而将所学习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的财务问题当中去。这就需要充分利用信息时代的便利,建立一个更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平台和教学模式,在这个平台上,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思维和能力,凭借自身优势去充分学习自己想要了解的内容知识。在这个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平台下,教师要以学生的主动参与为主,在与学生的互动中讲授更利于学生发展的知识内容。

(二)利用信息化平台,改进教学方法

在教学平台的改革上,应该以方便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为主创建信息化平台,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思考,从而彻底理解会计知识,也有利于教师在教学中根据学生情况及时对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在教学方法上,教师也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及时将专业知识更加全面、详细地展示在学生面前。同时,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可通过信息化的教学平台,建立虚拟的企业,并将学生分组,让其分别在不同的岗位管理企业。最后通过这个虚拟的企业让学生了解企业的生产、销售、盈利过程的同时,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

(三)调整课程体系,提高会计专业社会适应性

在信息化视野下,会计人员不仅仅局限于服务公司的财务管理,也要在了解公司财务状况的基础上为公司的运营提供建议,这就需要各个高校在会计专业的课程安排上既要确保学生所学专业知识的完整,也要充分整合学校各个学科的资源,以便于学生能够从实际生活出发,在了解社会背景、经济生活的基础上去运用所学知识。对于与会计专业关系比较密切的经济学、管理学知识,学校也可通过信息化平台将它们充分联系起来,在教授学生会计相关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运用其他专业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会计行业经常会发生一些非常严重的经济问题,这主要是由于会计从业人员在工作期间难以抵制社会的诱惑造成的。这类恶劣事件不仅引起了社会广大人士对于会计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的怀疑,也引起了他们对高校教育质量的怀疑。这就需要各个高校在教学过程中在重视对学生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对他们加强会计行业职业道德教育。对此,教师在课堂知识传授过程中要加强对学生的正确引导;另一方面,学校在校风校纪建设方面也要加强宣传,引起广大师生的重视。

(五)更新教学手段,改进教学方法

在信息化背景下,学校一方面要加强多媒体实验室的建设,以便于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更加系统地呈现教学内容和会计相关数据;另一方面也要加强网络辅助平台的建设,实现课堂理论知识与会计应用实践的有效结合。信息化背景下的教学平台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有助于教师与学生实践的互动沟通。此外,教师也可通过网络平台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等,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结束语

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平台已经远远不能够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对此,各个高校只有从教学模式和教学平台入手加强改革,才能够使得学校输出的会计人才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

【参考文献】

[1]戴秀青.信息化背景下会计教学模式及教学平台改革研究[J].网友世界,2014(13):304-305.

[2]欧阳电平,罗林.信息化背景下会计教学模式及教学平台改革研究[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6(05):117-119,126.

[3]孙海燕.教育信息化环境下会计教学设计研究[J].学园,2014(14):183.

会计信息化实践教学 篇12

一、我国会计教学模式研究的现状分析

(一) 教学方式落后

现如今, 为了为企业培养高端信息化的会计人才, 我国存在着大量的会计培训学校, 虽然基数众多, 但是教师在进行具体的教学当中, 依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 所以不利于会计人才的培养。由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是以教师为主导进行“填鸭式”教学, 学生在课后很难得到专业性的指导。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师生之间缺乏最基本的互动, 学生在学习中很难得到快乐和成果。而且传统的教学方式过于重视学生的成绩, 忽视了在实践方面对学生的指导, 导致教学以及学习的质量都不过关, 严重影响了会计人才的培养。

(二) 缺乏对信息化会计教学的认识

由于受传统教学方法的影响, 许多人认为会计的工作业务就是跟金钱打交道, 会计的教学仅仅是从数字、管理、公式等方面入手, 缺乏对专业信息知识的培训。现如今, 随着技术的发展, 大多数企业已经将数字化的管理方式运用到整个企业管理模式当中, 但是并没有将这种方式运用到会计教学当中, 人们对于会计的信息化认识还不够全面, 对会计信息化教学与其他专业的整合度还不够, 从而使会计教学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脱节。

(三) 教学重理论, 轻实践

会计业务不仅要求会计人员具备基本的算术能力, 还应该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 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但是当前的会计教学当中, 缺乏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训, 过于重视学生的知识结构, 长此以往, 学生对于会计的实践学习也会有所懈怠, 导致学生在具体的实践操作当中, 很难掌握专业的技能, 从而为企业的经营与发展带来经济隐患。

二、基于企业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的会计教学模式改革

(一) 确立企业会计信息化人才的培养目标

要解决企业会计人才断层的问题, 首先就要确立明确的教学培养目标。在现代会计行业的发展中, 企业不仅需要具备专业知识扎实的会计人员, 还需要会熟练应用会计软件, 掌握管理程序的高端人才。因此, 对会计人才的培养, 应该摒弃旧的思想观念, 要求学生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以及较高的职业素养的同时, 还应该树立坚定的实现教学目标的信念, 使学生能够在目标的要求下, 严格规范自己, 掌握信息化的能力, 为就业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

(二) 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

学生在学会了基本知识结构的基础上, 应该积极培养实践操作的能力, 消化所学的知识, 学以致用, 将公式的运用、模拟的操作以及程序的管理应用到实际操作中。这就要求学校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实践机会, 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检验自己的不足, 不断完善自己。这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巩固学过的知识, 还能够提升学生的责任意识, 从而实现人生的价值。

(三) 加强会计师资队伍的建设

会计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工作不是一朝一夕, 更不是一蹴而就的, 它需要培养一支专业素质良好的师资团队。教师在教授之前, 应该先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 具备高端前沿的信息化水平, 熟练运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电子商务技术等。教师团队的建设, 要能够促进教师之间的经验交流, 从而创造出更加先进的教学理念, 帮助学生攻克会计学习当中的难点, 从而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 提高教学质量, 为整个会计行业的发展注入新鲜的活力。

综上所述, 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我国科技实力的提升, 当前, 企业在管理运行当中, 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 加强计算机的普及与推广工作, 能够为其经营管理提供技术的保障。在会计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当中, 应该积极顺应信息化发展的趋势, 不断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确立明确的培养目标, 实现会计教学模式的改革发展, 从而促进企业的经营建设, 推动现代化建设目标的实现。

摘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 我国已经进入信息化的时代, 科技的进步使计算机得到了普及与广泛的应用。在企业的信息化管理进程中, 将计算机技术应用到会计的业务领域, 能够强化管理的手段, 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当前, 对会计信息化人才的培养主要是通过教学的手段来进行的。谈论我国企业会计教学中, 对人才培养的现状, 并根据具体的问题, 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企业,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会计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卢燕.以案例教学创新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J].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3 (1) :83-86.

[2]叶怡雄.基于企业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的会计教学模式改革[J].商业经济, 2013 (18) :41, 126.

上一篇:主客观结合方法下一篇:鱼塘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