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生态环境

2024-10-12

改善生态环境(共12篇)

改善生态环境 篇1

摘要:加强水土保持, 把预防、治理、保护和生态自我修复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从源头上遏制水土流失, 防止生态环境恶化, 建设秀美山川。

关键词:水土保持,生态环境,预防治理

大力发展水土保持是国土整治的根本。目前水土流失是我国面临的首要环境问题, 是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特征, 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突飞猛进, 国民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 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建设祖国大好河山, 必须调整好人类、环境与发展三者之间的关系。保持水土, 根除自然灾害, 应呼吁全社会都来关心, 广大水土保持工作者更是责无旁贷, 迎难而上, 不断开创新时期水土保持工作的新局面。

一、水保生态环境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水土保持是山区发展的生命线, 是国土整治、江河治理的根本, 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水土保持工作, 将其作为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1991年, 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使水土保持走上了法制轨道。1997年江泽民总书记发出了“治理水土流失, 改善生态环境, 建设秀美山川”的伟大号召。随后, 中央领导多次指出, 水土保持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生态环境和治理江河的根本措施, 要求“各地一定要抓好这件关系子孙后代的大事”, 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又一重大决策。从历史和战略的高度, 深刻阐明了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提出了明确的奋斗目标。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当今社会, 随着人口的急剧增长、经济的高速发展, 环境的承载量越来越大, 承载能力面临挑战, 如何才能解决好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 既保障经济的快速发展, 又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这是人类面临的又一新课题。正是因为人类只有一个地球, 才更应当、也更有责任去努力把它保护好;正是由于中国的水土流失严重, 水土流失的危害更严重,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才显得十分重要。

二、防治并重, 把治理建设同生态保护相结合

预防和治理水土流失是水土保持的基本内涵, 是水土保持的精髓。预防水土流失就是通过法律的、行政的、经济的、教育的手段, 使人们在生产活动、开发建设中, 尽量避免造成水土流失, 更不能加剧水土流失。治理水土流失就是在已经造成水土流失的区域, 采取并合理配置生物措施、工程措施和蓄水保土耕作措施, 因害设防, 综合整治, 使水土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和永续利用。“防”和“治”应以介入时段来界定。防是事前介入, 防止新的水土流失产生, 控制新的水土流失。属于积极主动措施;治是事后介入, 遏制现有水土流失的继续, 减轻现有水土流失, 属于积极被动措施。

1. 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

针对新的水土流失的不断产生, 水土流失危害日趋严重的现状, 《水土保持法》规定了预防为主的水土保持方针。主要是为了控制不合理的人为因素对水土资源的破坏, 这种人为因素有人类直接的, 如不合理利用土地、掠夺性的开发建设以及乱砍伐、乱堆放、乱挖掘等;也有人类直接的, 如故意或放纵牲畜破坏土壤表土和植被。近年来山上养畜对水土资源破坏严重, 危害极大, 应引起高度重视。

大量事实证明, 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建设活动必然导致严重的水土流失, 导致生态环境恶化, 最终引发人类生存危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类开发建设活动规模的不断扩大, 人为破坏生态所造成的水土流失问题越来越严重, 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因此, 必须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 始终把预防监督放在水土保持工作的首位;在此基础上, 综合治理水土流失, 不断改善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

2. 把治理建设同生态保护相结合

(1) 继续加大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力度, 坚持把水土保持和生态建设置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地位。小流域综合治理是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建设的有效手段和重要措施。要从生态安全和持续发展的大局出发, 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 不断加大工作力度, 切实把小流域治理、水土保持和生态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 全力搞好水土保持工作, 以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 坚持保护与建设相结合, 切实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要汲取历史的经验教训, 牢固树立“预防优先, 保护优先”的观念, 要把保护提高到与治理、建设同步重要的地位。首先要做好宣传教育工作, 重点是提高各级领导的认识;其次要加强工矿企业和工程项目区的监督管理, 对小流域治理和生态建设的成果, 切实加强保护管理, 是生态环境尽快的得到改善, 做到边治理、边建设、边保护, 巩固治理建设的成果。 (3) 继续推行舍饲养殖, 实施封山禁牧。近年来, 实施风雨治理, 不仅使生态建设成果得到了有效的保护, 而且更多地依靠自然力使封禁区域内的植被得到了较快的恢复。实践证明, 实施封山禁牧治理, 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有效措施。但是, 必须解决好与发展畜牧业的矛盾, 要积极帮助农牧民引进和推广优质牧草, 加大人工种草的力度, 为舍饲养殖提供充足的饲草, 以更好的保护治理成果。

三、坚持人工治理同生态自我修复相结合

近年来, 我国水土保持在不断加强人工治理的同时, 积极探索并大力推进生态自我修复工作, 靠大自然的力量, 加快水土流失防治进程, 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1. 生态自我修复和人工治理是重要手段

水土流失是我国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长期以来, 人们为了生存和发展, 无节制的向大自然索取, 掠夺式经营, 导致植被破坏, 水土流失加剧, 生态环境恶化, 洪涝、干旱、滑坡、泥石流、沙尘暴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不少地区的土地严重荒漠化、沙化、劣质化, 昔日许多山清水秀美好家园变成了不毛之地。生态恶化的结果, 就是人类遭到大自然无情地报复, 经济社会发展受到严重制约, 人与自然的矛盾越来越尖锐。在这种情况下, 采取人工治理或生态自我修复的措施, 控制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 减少自然灾害, 就成了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手段。

2. 要把人工治理同生态自我修复有机结合起来

人工治理往往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劳力, 而我国水土流失面广量大, 完全依靠人工治理是很难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实践证明, 人工治理形成的生态系统对人为环境依赖性强, 抗干扰能力较弱, 其稳定性与适应性较自然生态系统差, 而且对于改善大面积生态环境的作用相对有限。而采取生态自我恢复的措施, 依靠大自然的力量恢复生态, 投入少、见效快, 形成的生态系统更符合自然选择, 结构、功能稳定。近年来, 随着对人与自然关系的不断深化, 人们开始有计划的采取生态保护措施, 转变生产方式, 超载放牧为舍饲养畜, 主动地减少生产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干扰破坏,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在治理水土流失, 改善生态环境的过程中, 人工治理与生态自我修复二者是相互联系, 相互促进, 不可分割的, 依靠生态自我修复不能排除人工治理, 实施人工治理也不能缺少生态自我修复。在实际工作中应因地制宜, 充分发挥, 才能更好的防止水土流失的发生。

总之, 水土保持不仅是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 也是生态环境建设的基础, 处在生态环境建设的前沿。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然界中的水土资源条件。加强水土保持, 从源头上遏制水土流失, 是预防水土流失, 防止生态环境恶化, 建设秀美山川的积极有效的措施。只有搞好水土保持, 把预防、治理和生态自我修复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才能减轻水、旱、风、沙灾害, 保持生物群落所依赖的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的永续利用, 促使整个生态系统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使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呈一片蓝天、绿地和碧水, 进而夯实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的环境基础。

改善生态环境 篇2

大讨论活动开展以来,招商三局围绕“提效能、强服务、创一流、促发展”的主题,认真学习和落实***的讲话精神,对自身工作进行了深刻的反思,针对工作中存在的不足,进行了认真整改。现将活动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大讨论活动各阶段采取的措施

1、召开了学习***讲话座谈会。各位同志认真学习***的讲话精神,围绕“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改善发展环境,着力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更好更快更大发展”的主题进行了认真学习和深刻讨论。大家深刻认识到改善发展环境,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必须将招商工作融入到两个“着力”中来。

2、针对区纪委提出的五个“是否”,召开了自我剖析民主生活会。大家对照自身的工作特点,进行了深入自我剖析。每位同志在思想观念、干部作风、执行力、责任意识和学习意识等方面认真查找自身不足。通过召开民主生活会进行集体动员和讨论,通过同事之间相互批评查找不足,通过自我反思深入挖掘不足的根源。同志们平时不注意的招商观念陈旧、创新关键不足等问题浮出水面,引起大家高度重视。

3、针对自身的不足,进行了具体整改活动。每位同志根据自我剖析的情况,对自己思想、工作、学习等方面提出 了一系列的整改措施。将整改措施进行上墙公开,接收同志之间的监督。制定了整改措施回头看制度,每隔一段时间召开回头看主题座谈会,比照近期工作,检查自身是否认真执行了整改方案,是否有思想懈怠、工作放松的毛病出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二、大讨论活动取得的成效

1、思想观念焕然一新。经过学习、剖析、整改一系列的活动,同志们的思想观念有了很大改观,真正树立起“发展是硬道理,改善环境是前提、是关键”的思想。积极转变招商思路,拓宽招商产业领域,从现有的光伏新能源、装备制造领域拓宽至高效节能产业、先进环保产业、资源循环利用产业、生物产业和新材料产业等七大领域中来。从以政策招商转变到以市场招商、以商招商上来,创新招商方式,开拓招商途径,为今后的招商工作打一个坚实的基础。

2、服务意识有了进一步提高。同志们牢固树立起“人人是环境,事事是环境”和招商局是开发区窗口、人人代表开发区的意识。切实改变以往粗放的工作作风,从被动要求上门到主动上门服务,设身处地替企业考虑,想方设法替企业解忧。

3、责任意识得到进一步强化。通过这次大讨论活动,我局把招商工作细化到个人,实行个人招商问责制。对照***提出的“八个不准”来检验自身工作,把优化投资环境当做第一要务,形成储备一批、洽谈一批、跟踪一批、建设一批、投产一批的梯次良性招商格局。

4、业务学习蔚然成风。通过大讨论活动,同志们深刻认识到,新形势、新任务下,招商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这就要求对招商引资工作的基本知识和程序要熟练掌握,对相关业务知识要融会贯通,要把握工作的客观规律和方法;不断学习、涉猎和掌握各方面的知识。我局专门安排每周六上午为业务学习时间,集中学习大政方针、产业规划、新型产业、商业动态、区情区貌等。并把开发区的区情制作成小册子,人手一本,随身携带,随时学习。努力建设成一支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优质招商队伍。

三、下一步活动安排部署

1、继续夯实和巩固大讨论活动的成果。继续保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的精神;继续在改进服务、勇担责任上下功夫;继续开展学习工作。把三者有机融合起来,用一颗思想开放的头脑去改进服务、扩大学习范围;本着一颗学习之心、开放之心去开展招商工作。力争在思想、敬业、责任、学习等方面更上一个新台阶。

2、定期开展大讨论回头看活动。大讨论活动取得的成果来之不易,如果本次活动结束就将其束之高阁,难免日后会产生松懈思想,定期开展回头看活动,让同志们时刻提高警惕,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尤其是在思想上跟不上时代变化、业务知识上跟不上产业变化、工作方法上跟不上商情变化方面,要时刻不能松懈。从细节上治理“庸、懒、散、软”的毛病,常抓不懈,以强烈的责任感和火热的激情投入到学习和工作中,求变、求新、求和谐、求发展。

3、经常反思,保持良好的工作作风。按照“学有所思、思有所悟、悟有所行、行有所果”的思想,“在其位,谋其政,尽其责,成其事”,倡导和实践“着力改善发展环境,着力改善生态环境”新风尚。敬业爱岗,甘于奉献,用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扎实工作,力争成为知识型、谋划型,务实型,开拓型,复合型的干部。

当然,在本次大讨论活动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例如在思想观念上开放的还不够,学习方式上还不够多样化等等,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定认真改进。坚决将大讨论活动精神贯彻下去,在两个“着力”上下功夫,为建设千亿开发区做出应有的贡献。

改善区域金融生态环境的思考 篇3

[关键词] 金融生态环境 区域经济 可持续发展

一、改善区域金融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1.改善区域金融生态环境是构建和谐金融、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构建和谐金融,营造法治公平、诚信稳定、竞争有序、金融与经济和谐发展的金融生态格局是基础。只有具备金融赖以生存的条件,金融业稳健经营持续发展所需要的环境得到保障,金融才能得以发展。只有金融生态链中的每一个环节紧密相连,结构协调,整个金融才能和谐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创建良好的金融稳定、社会稳定局面是根本。

2.改善区域金融生态环境是保持金融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

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充分发挥金融在经济中的作用的前提,是必须遵循价值规律,遵守信用原则和收益风险对称原则。运用行政手段将金融资源当成廉价资源进行分配,会导致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低下,破坏金融资本正常循环,损害金融债权人、投资人的信心,最终影响金融和经济协调发展。

3.改善区域金融生态环境是金融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金融是一种战略性的稀缺资源,在一定的制度和技术条件下,金融资源如同自然资源一样,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如果过度开发和滥用金融资源,就会导致金融资源枯竭和流失,破坏金融生态环境,最终影响金融和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二、改善区域金融生态环境的障碍

1.缺乏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准入、退出机制和公平竞争机制

只发“出生证”,不发“死亡证”的国家信用担保机制极大地破坏了优胜劣汰的生存竞争规则。经营不善乃至严重资不抵债的金融机构无法及时退出金融市场,整个生态体系全面恶化,最终导致经营差的金融机构污染了好的金融机构。

2.金融机构自我约束机制弱化

金融机构是以国家信用为基础,一旦出现风险都是由中央银行和各级财政实施对问题金融机构的救助,导致金融机构的预算约束机制全面软化,这刺激了金融机构的冒险性投资。

3.社会信用意识淡薄

在银行信贷活动中,由于信贷征信体系和地方社会诚信体系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企业或个人违背诚信原则的行为时有发生。另外,金融机构习惯于奉命贷款、人情贷款,结果造成了信用的缺失,银行巨额不良资产及资本市场风险的积聚。

4.法律和执法体系不健全,执法效率低下

由于缺乏金融企业破产、清算、兼并、重组方面的法规,金融机构出于自身和局部利益的驱使,地方保护时有存在,银行债权案件久拖不决、判决不公,或判决后难执行、执行周期过长,致使金融债权不能及时得到有效维护。实践中对经营失败的金融机构迟迟得不到有效的处置,造成金融风险越来越大,金融生态严重恶化。

5.缺乏有效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

我国金融业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体制逐步健全,金融业的监管体制已形成了“一行三会”的基本格局。但是,在新的监管格局下,由于缺乏协调机制,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与各金融监管部门及金融机构之间不能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和协调,无法实现信用共享,直接影响了金融工作的效率。

三、改善区域金融生态环境的途径

1.提高各级政府公共管理水平,为改善金融生态环境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地方政府应尊重金融机构的自主经营权,加强公共金融教育,把支持金融改革和发展,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为重点。要建立政府经济主管部门与金融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机制,建立区域金融信息共享机制,建立社会各部门共同参与、协调配合的工作机制,共同推进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建设。

2.发挥信用约束作用,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首先,综合运用法律、经济、宣传、舆论监督等手段,建立和完善社会信用的正向激励和逆向惩戒机制。其次,建立信用信息的管理制度,建立、完善与全国联网的、统一的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和个人征信系统,要及时、全面、准确地改善企业的信用状况。最后,加快对工商、税务、公安、银行等部门的信用信息资源联网步伐,推进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建设,实现社会信用信息资源共享。

3.加快社会中介服务体系建设,完善社会中介服务功能,提升服务水平

首先,要鼓励和支持各级政府、企业、社会团体、行业协会等牵头出资,组建不同类型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信用评估机构、信用评级机构和金融咨询机构等。其次,要从政策上鼓励和扶持与金融生態环境密切相关的一系列专业化中介机构的健康发展。最后,要加大对中介机构的监管力度,逐步规范企业财务审计制度。

4.完善法律法规,提高执法的公正性和执法效率

当前必须尽快出台金融债权管理的专门法规,以及对提供虚假信息进行的金融欺诈的处罚办法。人民法院在审理和执行有关金融机构的位权、债务案件中,要切实维护金融机构合法权益,要及时、有效、公正地立案、审理金融纠纷案件,提高执法的公正性和执法效率。

5.加快企业市场化改革,为构建新型银企关系创造良好条件

一方面,人民银行要进一步加强与地方政府部门、各金融机构和企业的沟通联系,搭建政、银、企信息合作交流平台,真正建立和完善货币政策传导的协调沟通机制。另一方面,政府部门要大力推进中小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实现向现代化企业制度的根本转变,使企业真正成为合格的市场主体。

参考文献:

[1]高新才:区域经济与区域发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2]叶德磊:论我国金融生态圈优化与金融创新的功效[J].当代经济科学,2006(7)

[3]朱德位:优化金融结构:改善金融生态的另一个视角[J].上海金融,2006(1)

保护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 篇4

森林资源是可再生资源, 保护森林资源就是保护着自然生态环境。目前, 森林资源的总量并不多, 但是我国的森林资源却遭到了严重的破坏, 从而就引起了对森林资源保护的思考。

1 森林资源概况

1.1 我国的森林资源

我国的生态系统类型多种多样, 森林的面积也是越来越多, 表明了森林资源已经是可持续发展的趋势, 而我国森林的生长量并不大, 森林质量也不是很高, 再加上一些大面积森林的退化与破坏, 必须提高森林覆盖率。

1.2 森林资源破坏的情况

我国森林资源虽然每年都保持着持续上升的现象, 但是森林资源破坏的现象非常严重, 大面积的森林资源被破坏, 已经造成了森林资源的枯竭, 必须加以重视起来。

1.3 森林资源破坏的原因

1.3.1 生长量远远小于消耗量

我国对森林资源的过量砍伐, 造成了森林资源枯竭, 甚至出现森林砍光的现象, 由于林业的建设还不到位, 集中采伐使森林资源迅速减少。

1.3.2 非计划用材量过大

一些居民用柴、城乡工业烧柴都不是国家计划用材, 消耗森林资源已经占全国森林资源的35%, 大大影响了林业的发展。

1.3.3 森林病虫害和火灾

森林火灾对森林资源的影响很大, 火灾是森林的天敌, 并且一旦发生火灾都必须要8~10a的时间去恢复。病虫害也是导致森林资源减少的一个重要原因, 由于发展农业, 选择毁林开荒, 大片森林被砍伐, 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

1.4 森林资源破坏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森林资源减少破坏了生态结构, 生态平衡严重失调, 随之生态功能减弱, 导致了生态环境恶化。大面积的森林被采伐, 气候发生改变, 增加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 水土流失, 土质沙化, 还减少了对二氧化碳的吸收, 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增加, 森林在生态平衡起决定性的作用, 森林资源的破坏引起生态环境的质量迅速下降。

2 保护森林资源的重要意义

森林资源是宝贵的自然资源, 森林是全球生态系统的核心。人类的生活离不开森林资源, 反之, 没有了森林资源, 就没有人类, 更没有人类文明。由于地球二氧化碳的浓度大, 引起了温室效应, 而森林可以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 自然界的一切生物都需要氧气来维持生命, 森林可以制造氧气, 净化空气。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缺乏的国家, 人均占有量很少, 仅仅是占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 由于滥砍滥伐的现象比较严重, 水土流失也更加严重, 水涵养的功能也就随之减弱。据测定, 森林是一个巨大的蓄水库, 涵养水源, 保水能力极强, 增加空气的相对湿度, 因此, 森林资源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

森林资源还可以防风固沙, 我国有很大的荒漠化的土地面积, 而对于治理荒漠化土地, 最有效的措施就是种植大面积森林, 保证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改善其生态环境, 并且防止水土流失, 减少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 调节气候, 改善小气候条件。

森林资源的发展可以促进农业的发展, 林业与农业相结合, 建设农田防护林, 土地的生产力提高, 因而作物产量逐渐上升。

森林资源现在也逐渐发展为可供观赏旅游的产业, 人们可以在森林这个大自然中, 放松心情, 陶冶情操。

我国的生物具有多样性, 许多物种都要在森林里栖息, 森林是动物良好的栖息地, 在热带雨林中就有上万种的生物, 因此它是一个巨大的物种基因库和宝库。

3 森林资源的保护措施

国家应对森林资源现状做好勘察调查, 对我国实际情况进行统筹规划, 制定科学合理的方案并落实到位, 做到森林资源的效益与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生态效益四者协调平衡发展。

国家应完善有关资源保护与利用的法律法规和年度计划。禁止对森林滥砍滥伐, 过量采伐, 禁止为了经济利益不顾长远发展而毁林开荒。合理利用森林资源, 计划用林, 对于一些浪费资源的行为要加以制止。合理利用森林资源的同时, 要做到计划造林, 扩大森林的种植面积, 增加森林资源。

国家应大力宣传森林资源保护工作, 提高人们对森林资源重要性的认识, 强化生态环境的意识。号召人们积极参与环境保护、植树造林的行动中去, 同时充分发挥人民对环保工作的监督作用, 促进其落实到位。

4 结语

在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的重重侵袭下, 我国的森林资源、生态环境备受影响。因此, 我国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观, 坚持人口、环境、资源全面协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构建美丽中国。

参考文献

[1]栗妍.浅谈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保障林业生态环境建设[J].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 2011 (02) :10-11.

[2]王成.加强森林资源保护, 促进生态环境建设[J].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3 (04) :55-57.

[3]何怡.森林资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关系探析[J].林业建设, 2008.

dcyj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篇5

——以兴义市冷洞村为例

1严再蓉2黄有林*

﹙1黔西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贵州兴义562400

2贵州省兴义市民族和宗教事务局贵州兴义562400 ﹚

摘要:制约西南喀斯特地区农业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农业生态环境问题,部分乡村长期以来,在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其中兴义市冷洞村40年来,实施“植树造林”等一系列措施,致力于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取得森林覆盖率到34﹒1﹪、年人均粮食为382kg、年人均收入达2837﹒4 元等成效。冷洞村,为类似地区“提高认识”等12个方面的启示,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为地方政治稳定、物质生产、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建设与实现循环经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为新一轮的扶贫攻坚战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关键词:西南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改善农村经济发展冷洞村

Improve the agricultur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Promoting sustainable economic development

——Xingyi city Leng-Dong villageexampleYan-Zai rong2 Huang-You Lin*(1 Qianxinan national vocational te1 chnical collegeGuiZHouXingYi562400Guizhou province Xingyi City Ethnic and Religious Affairs BureauXingYi562400﹚

Abstract: Restricting agricultural economy development in southwest karst area, one of the main reasons is the agricultur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blems.Partial rural long improve agricultur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cluding XingYiShi cold cave village in 40 years,the implementation of “Afforestation” and so on a series of measures to facilitate afforestation, devoted to improve agricultur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make the forest coverage rate to 34.1﹪,annual per capita food for 382kg, annual per capita income amounted to 2837﹒4 yuan.This give similar area “enhancing understanding” etc 12 Revelations,improve agricultur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economic development, realizing the harmony between people and nature coexist, and for a new round of battle for poverty alleviation and build a well-off society inway has laid a solid foundation.Keywords:Southwest karst areaEcological environmentimprove

Agricultural economydevelopmentLeng-Dong village

前言

西南喀斯特地区﹙黔﹑滇﹑桂等﹚42.62万k㎡,占全国岩溶面积的31.15﹪①。农业生态环境问题:不仅影响该区的农业与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进而影响该区的政治﹑经济﹑社会﹑环境等协调发展,加剧该区的‘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物质与精神文明等的矛盾;还影响周边省﹙市﹑区﹚乃至全国。

喀斯特地区农业生态环境问题:森林覆盖率低、土地和耕地严重退化﹑石漠化扩大﹑洪涝和旱灾频繁且加重﹑地质灾害频发﹑水土流失严重、水质污染恶化﹑江河溪湖泊水库山塘淤泥增多或阻塞航道或降低库容或缩短寿命﹑国民经济综合实力弱﹑工程性缺水明显、旱期持续时间长、耕地生产力低、农业生产投入/产出大等,制约区域性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地方政治﹑经济﹑社会﹑环境等的协调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②。

冷洞村是贵州省100个贫困乡之一,象喀斯特地区的许多乡村,农业生态环境问题典型。然而,40年来,该村不断地实施封山育林、植树造林、坡改梯、集雨工程、沼气工程、农村电网改造、进村入户道路硬化等一系列措施,致力于改善农业生态环境。2012年底:森林覆盖率34﹒1﹪、人均粮食382kg、人均收入2837﹒4 元等③成效,促进农业经济持续发展,为新一轮的扶贫攻坚战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基础。

1、冷洞村简介

兴义市位于﹙E140°32′~150°11′,N24°38′~25°23′﹚贵州省西南部,是黔西南州府所在地,也是黔、桂、滇三省(区)结合部。国土面积2915k㎡,境内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山峦起伏、河流纵横,裸露喀斯特占42﹒8﹪,属典型的喀斯特地区。年均气温16.1℃﹙-4℃~36℃﹚,年均降水量1531.6mm﹙1463 mm~1682 mm﹚,无霜期≥300d。则戎乡是兴义市的一个乡。

则戎乡位于兴义市东南部,距离城区12km,是贵州省100个一类贫困乡镇之一。1974年,则戎乡耕地产粮193kg/666.7m2,人均口粮100kg,每年”返销粮”11.5万kg⑤。全乡60﹪以上是石山或半石山,石峰耸立,岩石裸露,农业生态环境脆弱。冷洞村属于兴义市则戎乡的一个村。

冷洞村位于则戎乡西南部,国土7.3k㎡,耕地90 h㎡,辖12个村民小组433户1632人,2001年,全村 作者简介:严再蓉 ﹙1963-﹚、女、侗族、民盟盟员、副教授、长期从事农学专业教育和科研及黔西南州农业资源保护开发应用工作、曾获农业部丰收计划奖和农业厅先进教育工作者奖、第8届政协贵州省委员。邮箱:yzr4207 @136﹒Com电话:***邮政编码:562400

地址:贵州省兴义市丰都办事处。

黄有林*通讯作者。邮箱:hyljz1124 @163.com电话:***邮政编码:562400

地址:贵州省兴义市黄草办北门社区北门西路74号.农民人均纯收入625元,人均占有粮食295kg,贫困人口679人。村内山多、石多、坡多,林少、土少、地少,属典型的喀斯特地形地貌。

冷洞村一角

2、冷洞村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措施与成效 2﹒1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措施

“三年自然灾害”,冷洞村逐步意识到农业生态环境与农业生产和农业经济的相关性极大。40多年来,尤其2002年以来,贯彻落实国家实施新一轮扶贫开发政策,不断采取封山育林、植树造林、炸石造地、坡改梯等一系列措施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曾经获“贵州沙石峪”⑥称号、2008年4月15日,温总理深入冷洞村等村抗旱救灾工作,概括出“贵州精神”。冷洞村党支部、村民委员会获“全国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先进村”和“全省优秀基层党组织”称号,多次获得州、市、乡党委政府的表彰。

2.1.1夯基础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开展 “山、水、电、路、气、室、讯”等基础设施建设。至2012年底,封山育林、植树造林360 h㎡;建集雨池358口、小水窖296口;人工炸石造地17﹒5 h㎡、地改田25 h㎡;沼气池172口;硬化进村组路17﹒4k㎡③⑤⑦;实施农村电网改造;实施《人口与计生法》等,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2.1.2抓产业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普及科技,提升农民素质,发展规模生产,获得规模农业经济。增产增收途径:种植,推广良种良法、扩大坡改梯面积、实施地变田、种植金银花、花椒等经果林促;养殖,从猪、牛品种改良、引进畜禽新品种等;开发与组织农村富余劳动力技能培训、劳务输出。

2.1.3抓生态谋求可持续发展

为“山头绿帽子,山腰钱袋子,山脚粮坝子”实施封山育林、植树造林,> 35°坡耕地退耕还林248h㎡后种植金银花、花椒、果树等经济林,金银花种植150 h㎡30万株,组建金银花种植专业合作社⑤⑦,农业经济步入持续发展轨道。

2﹒2成效

冷洞村通过40多年的不懈努力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取得森林覆盖率提高21﹒7﹪到34﹒1﹪、电视机与洗衣机等家电普及率88﹪(380户)、用电稳定质量好且城乡同网同价、进村入户道路硬化、通信与电视全覆盖、取消农业税、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与两免一补、普及新型农村医疗合作与医疗保险、解决人畜饮水困难问题、>1/3的农户用上再生清洁能源(沼气)、人均粮食达382kg、人均收入达2837·4 元,此两项分别为40年前的5倍与96倍。为新一轮的扶贫攻坚战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3、启示

西南喀斯特地区农业生态环境客观不良。冷洞村实践表明:尊重自然科学规律、应用科学技术方法、贯彻落实方针政策与普及法律、培养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以市场为导向建立生产基地与发展规模经济、提高人的綜合素质等,坚持不懈努力,能够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进而促进农业生产与农业经济持续发展。这实例启示:

3﹒01提高认识

提高认识,发挥主观能动性去实现目标--农业生态环境良好:利于本村的政治稳定、物质生产、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等;建设与实现循环经济的基础;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存。

3﹒02科学规划

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是一项长期与复杂的系统工程,应全面、深刻、系统地调研其历史背景、现实状况与条件、短中长目标等,编制科学规划。

3﹒03围绕目标

按规划围绕目标,从“山、水、地、林、路、电、沼等”基础设始、培训农民科技和发展经济意识、争取上级项目支持、成立各种农业生产合作社(协会)、增加投入、艰苦奋斗,实现目标。

3﹒04落实政策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重视农民、农业、农村经济、农业生态环境,改革开放后的惠农政策(土地承包、多年多份一号文件、国发2号、长防株防工程、西部大开发、取消农业税、种粮补贴、沼气工程、农村电网改造、林权制度改革、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农业机械补贴、家电下乡等),通过贯彻落实一系列政策,冷洞村得实惠。

3﹒05健全组织

建立健全村党支部等五大组织机构,“五个好”、“五好五带头”,冷洞村有刁大富、王芝龙、朱昌国、杨友兵等好干部,是村各项工作的基础和关键所在。【可去掉(一个好的支部书记),“

五好五带头”(领导班子好、队伍素质好、制度建设好、工作业绩好、群众反映好; 党员带头做到:带头学习提高、带头争创佳绩、带头服务群众、带头遵纪守法、带头弘扬正气)。】

3﹒06举办培训

市属部门(部分州属部门)、乡、“村两委”,结合冷洞村实际,始终开展“农业学大寨”、党建、普法、科普、农村科技等培训,过去有“千锤姑娘”、“拖拉机手”,现有科技示范户、各种专业户,提升农民综合素质。

3﹒07应用科技

普及和推广应用良种良法、科学养殖、农产品加工等农业适用技术,建立金银花等营销网店,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农民和集体收入。

刁大富在石旮旯试种石斛,探索增收入与治理石漠化模式

3﹒08全面治理

山上绿化、坡改梯、山下土地改造、集雨池、进村入户道路、沼区建设、农村电网改造等,长期以来,始终坚持不懈,全面治理农业生态环境。

农民修建小水窖

3﹒09整合资源

冷洞村按照规划和“整村推进”,相关部门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及上级惠农政策,将多个项目、技术、资金、本村劳动力等资源汇聚、统一安排分配,使资源发挥放大作用。

3﹒10集成创新

农业适用技术多,但有一定的地域性和条件及单项性。冷洞村灵活再组装与集成,如金银花从“育苗~移植~整形~施肥~田间管理~采收~分级~加工~包装”等,形成一套较完整的综合技术;创新 “滴灌技术”,资金缺乏和水源不足,用矿泉水瓶“单株滴灌”。

创新“土滴灌”法滴灌金银花

3﹒11与时俱进

初步完成基本目标,与时俱进,向着新的更高目标迈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3﹒12持之以恒

持之以恒地再奋斗几十年~上百年,实现农业生态环境的全面好转,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为农业高产、高效、持续健康发展。

4、展望

冷洞村离目标——农业生态环境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还远。贯彻十八大精神,实施“西部大开发”、落实“国发2号文件”、以市场为导向、普及应用科技,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发展农业生产,促进农业经济循环增长,定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

参考文献

①熊康宁黎平等《喀斯特石漠化的遥感—GIS典型研究-----以贵州省为例》北京:地质出版社2002年8月

②严再蓉黄有林 西南喀斯特地区农业生态环境问题及改善对策 《生态经济》2011年第1期

③兴义市扶贫办《兴义市-则戎乡-冷洞村:整村推进扶贫工作验收报告》专项材料汇编2009年11月

④兴义市史志办编纂委员会编 《1978-2006兴义市志》 贵阳贵州省人民出版社2008年9月

⑤则戎乡人民政府办公室 《则戎乡基本情况》2002年11月

⑥ “贵州沙石峪”《贵州日报》报道1977年3月14日

⑦冷洞村村民委员会2012年工作总结2013年1月

农业生态环境建设急待改善与修复 篇6

【关键词】农业生态;修复

岫岩满族自治县位于辽东半岛北部,东接凤城、西接大石桥、盖县、南边是东港市与庄河市、北接海城市和辽阳市。地理坐标北纬40°至40°39′,东经122°52′至123°41′。岫岩县境内多山,平均海拔79.6 m。地势北高南低,丘陵起伏,河川交错,地形以山、丘陵为主,间有小块冲积平原和盆地。低山约占全县总面积的78%以上,岫岩属于北温带湿润地区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7.4℃,年平均降雨量775.8~933.8mm。森林覆盖率达76%以上,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条件优越,虽然平原地不多,但其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宜耕宜农,绝大部分年份都是风调雨顺。

显而易见岫岩县之所以年年风调雨顺,农业生产产量稳定,当然是得益于岫岩县的优良的整体生态环境和宜耕宜农的农业生态环境。但是,另一个我们不得不承认的严峻的现实--当前农村农业生态环境正在逐步恶化的现象,已经成为岫岩县农业可持续增长的一大隐患,却不能不让人担忧,因此,必须引起我们的足够的认识和充分的重视!

1 当前岫岩县农业生态环境的现状

大量无度的消耗土地资源,使土地资源得不到保护、修复,导致土壤有机质含量逐年在下降,土壤的团粒结构逐年在下降,土壤的理化性能逐年在下降、土壤中有益的生物活动逐年在下降,用地养地的措施逐年在下降;土壤中有毒有害物质逐年在上升,土壤中病源微生物的积累逐年在上升,土壤的沙化现象逐年在上升,土壤中有毒有害物质对地下水的污染现象逐年在上升,对庄稼和树木的药害现象逐年在上升。

如果我们不珍惜岫岩县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让这种不应有的逐年的下降和已经出现的必然逐年上升的现象,继续发展下去,便理所当然的造成岫岩县农业生态环境在逐年恶化,如果我们现在还没有意识到岫岩县农业生态环境在逐步恶化的严重性,还不能积极采取有效地措施,控制这种下降和扼制这种上升的势头,不积极的改善和修复我们农民赖以生存的农业生态环境,势必给我们的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给我们的子孙后代埋下隐患。

2 造成农村农业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

2.1 对农业生态环境重要性认识不夠

我们广大的农民朋友还没有认识到良好的农业生态环境,对保证农业生产穩产、高产、优质、高效、安全的重要性;还没有意识到破坏农业生态环境,会对农业生产产生何等严重的后果。实际上他们进行的是掠夺式的生产,对用地养地、保护他们赖以生存的土地资源、对保护与农民休戚相关的农业生态环境,却很少或根本不去考虑。

2.2 农村劳动力的流失

改革开放以来,农民已经不满足有限的土地收入,大量青壮年农民开始涌入城市务工、创业发展。家里的土地经营管理几乎全靠留守妇女和老人打理,她(他)们也只能种地靠化肥、除草靠除草剂、防虫靠农药,她(他)们根本没有能力对土地进行精耕细作、沤制有机肥等“用地养地”的措施,根本谈不上对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这就更加剧了农业生态环境的恶化。

2.3 缺乏环保理念的技术措施

2.3.1 过度的使用农药与化肥:大量的过度的使用化肥和化学农药,是导致农业生态环境的恶化的重要原因之一,我国化肥使用量60年增加了百倍,已经超过了国际公认的化肥施用安全量上限225kg/hm2的2倍,达到了434.3kg/hm2。

每年使用化学农药高达130万t,其中每年要有58多万吨的杀虫剂撒在土壤和空气中,每年要有50多万吨很难降解的除草剂倾倒在土壤中,而且杀虫剂还正在以每年8.9%的速度、除草剂更是以每年24.6%的速度在增长,我国不仅已成为全球第一大农药原药生产国,也是全球农药污染最为严重的国家。

岫岩县同全国一样,同样存在这种“增肥低增产”的现象,至于过度使用化肥和化学农药对空气、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尤其是对周围森林树木的严重污染和药害,已经对在生态环境中,起着重要作用的林业生产造成了严重的伤害,更加剧了农业生态环境的恶化。

2.3.2 有机肥的严重缺失:由于农村劳动力的流失,和对化肥的过分依赖,当前农村农民沤制、积攒有机肥是越来越少,在田间很少看见粪堆,有些农户的土地几乎连续几年都没有施用过农家有机肥,种的都是白茬地,他们生产完全靠化肥,土壤有机质含量怎么能不下降?土壤的团粒结构怎么能得到保证?土地资源怎么能得到改善和修复?农业生态环境怎么能不恶化?

2.3.3 秸秆处理不当:由于农村经济条件和农民收入的提高,许多农民取暖、烧饭已不再依靠秸秆,而多数都采用煤炭或液化气,所以每年都会剩余大量的秸秆,这些秸秆原本可以沤制农家肥或秸秆还田,起到培肥地力的作用,但是由于劳动力的匮乏,农村留守的妇女劳动力和一些老年农民,根本没有能力把秸秆沤肥或进行秸秆还田,很多农民便在田间焚烧秸秆,这不仅浪费了可以成为肥料的资源,而且增加了对大气的污染,帮助了空气“雾霾天气”的形成!

2.3.4 大面积的连作现象严重:轮作倒茬是我们人类多年总结出来的宝贵的生产经验,它不仅可以起到用地养地、培肥地力的作用,改善修复土地资源生态条件的作用,同時还是防治病虫害的最有效的手段。但是由于受价格等原因的影响,当前农业生产上重茬连作现象非常普遍,有的地块已经连续几年,甚至十几年连续种植玉米、花生。这首先遇到的便是土壤资源得不到良好的恢复,因为同一种作物吸收土壤的营养比较单一,连年连种必然造成土地严重缺少这类营养,而且在土壤中积蓄了大量病源菌的菌源,一旦出现适合病虫害的发病条件或出现新的生理小种,将会导致病害的暴发流行。花生连作更不仅会出现病害严重发生的问题,还会出现土壤沙化、破坏土壤团粒结构的现象,严重的影响土壤的生态环境,从而导致花生逐年产量下降。

3 改善、修复农业生态环境的措施

3.1 加大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意识的宣传教育

加强对广大农民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意识的宣传教育工作,让更多的农民朋友对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意义和重要性,有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要让农民在从事各种农业生产、使用各种技术措施时,都能自觉的遵循、围绕保护农业生态环境,这一核心进行。

3.2 强化生态农业技术的推广与应用

3.2.1 科学施用化肥:要严格控制化学肥料的使用量,坚持测土配方施肥,坚决避免“增肥低增产”的做法,坚持把化肥的使用量降下来,减少化学肥料对土壤的负面作用。

3.2.2 增施有机肥、避免白茬地:要动员广大农民朋友,克服种地靠化肥、增产靠化肥的思想,提高对有机肥的认识,增施有机肥,要充分利用岫岩县雨水多的条件,广开肥源,避免焚烧秸秆,采取秸秆还田、积攒秸秆肥、沤压绿肥等措施增加有机肥的肥源,坚决避免不施有机肥的白茬地,改善、修复土壤资源的生态条件。

3.2.3 科学合理的使用化学农药:要科学合理的使用化学农药,避免大剂量的使用化学农药,控制化学农药的使用量,尤其要坚决杜绝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的农药,提倡选用生物农药、仿生物农药、植物源农药和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要尽量减少使用对下茬作物、对邻作、对林木、果树非常敏感的含有2.4-D丁酯等成分的除草剂,坚决做到“不以林为壑”,保护在生态环境中起着重要作用的林业生产安全、农业生态环境的安全。

3.2.4 提倡“轮作倒茬”、增强用地养地功能:要让农民从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从土地长远的可持续利用的角度出发,克服眼前的利益,避免连续种植单一种作物的做法,积极进行轮作倒茬,达到恢复地力、用地养地的目的。

政府应该从支农的角度,从保护土地资源的角度,从长远可持续农业发展的角度,从改善恢复、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角度,从大农业的角度、从保护岫岩县宝贵的生态环境的角度,从保护国土资源的角度出发,在政策上、经济上支持提倡“轮作倒茬”、增强用地养地功能。

4 小结

营造生态城市 改善人居环境 篇7

关键词:生态城市,城市发展,策略,环境

随着经济的发展,能源和环境的污染问题正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今社会普遍关心的问题,营造现代生态城市也是当前城市发展方向的一个主流模式。

1 “生态城市”的定义

“生态城市”这一概念是与现代生态学和环境科学接轨的产物。2002年8月在中国深圳举行的第五届国际生态城市大会上发表的《生态城市建设深圳宣言》,把生态城市定义为生态健康的城市,并界定出建设生态城市的5个工作层面:生态安全、生态卫生、生态产业代谢、生态景观整合、生态意识培养[1]。因此,“生态城市”可以这样定义:符合生态学原理的,兼顾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而建设的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物质、能量、信息高度利用,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聚居、栖息环境[2]。

2 现代城市发展存在的问题

城市发展历来都是“逆生态”的人工产物,城市的发展只会给自然生态环境带来破坏和负担。科学文明高度发达的现代城市,大体存在以下问题:

1)城市发展的整体性不强,城市总体规划不明确;2)城市绿化景观分层体系没有形成,市区主要建筑与环境的整合不够,难以发挥环境的生态功能;3)城市人口过多,交通压力较大;4)噪声和声、光污染严重,造成城市景观不佳、环境品质低下;5)城市污染源控制不够,水污染严重,影响人体健康。

3 “生态城市”发展策略

现代生态城市建设目标,必须从城市整体空间角度探索城市内部结构与外部结构相协调的布局优化策略出发,引导城市逐渐形成形态清晰、结构合理、功能高效、生态和谐的空间布局,以有利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达到现代生态城市所要求的“可持续合理利用一切资源、改善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环境、提高城市可持续发展经济”的目标。

3.1 调整城市发展的整体思路,发挥总体规划的战略职能

对于城市的整体建设来说,应注重绿地系统规划,建立整体性强的、多层次、立体式城市绿化系统,把城市建筑与绿化系统进行有效整合。具体可分为城市公共绿地、居住区绿地、公共建筑附属绿地、风景绿地、道路绿化和城市外围的防护绿地。在注重城市建筑总体规划的同时,努力提高城市的绿化覆盖率,从实际上发挥绿化系统的生态功能。对于城市的总体设计和规划,大体应该包括以下几方面:

1)强调接近自然的原则,将自然空间的山和水引入城市,制订具有战略规划作用的区域整体规划;2)强调整合建筑与环境的原则,详细制订市区内部的街区规划;3)健全具有法规性质的城市管理制度;4)确定生态城市的整体建设思路。

3.2 合理规划,缓解城市交通压力

现代城市聚集了大量人口,交通压力巨大。从未来的发展看,汽车数量的急剧增长以及由此带来的系列问题,我国城市普遍缺少应对的有效措施。如何实现交通的合理运行,是今后城市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

交通生态走廊,是与生态城市相关联的一个重要概念。交通生态走廊最初作为一个重要概念是与生态城市核心,或是区域发展的“心脏地带”相连接,属于城市建设与区域开发通过交通走廊为其支撑条件的地理空间概念[5]。建造交通生态走廊,就是要完善城市交通规划,使城市主要街区与交通干线有绿色环带包围,形成良好的生态走廊,从而改善城市环境。在路的两侧布置宽阔的绿化带,组成一条条绿色的走廊,走廊与走廊之间相互连通形成绿色的网络,覆盖整个城区,从而达到人与自然相互协调的共生环境。

3.3 建造“生态站”,减少环境污染

建造生态城市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尽量减少城市污染。从全球范围讲,城市每天要产生350万t尿液和60万t粪便,而水污染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来自城市的污水。1)粪便中的病源体会对人类健康产生严重危害;2)人类的排泄物也是很好的农业肥料,其低廉的价格正好可以满足农民的需要。另外,世界上75%的家庭垃圾也来自于城市,据保守估计,城市每天可以产生150万t固体垃圾,而其中的1/3~1/2没有被收集,从而成为重要的城市污染源。

“生态站”是生态城市的另一个概念。利用这样的生态站可以把所有的家庭垃圾和部分商业固体垃圾进行回收,循环利用,如硬纸板、塑料、玻璃之类的固体垃圾。生态卫生厕所则通过特别设计,将尿液和粪便分别收集,随后烘干粪便并将其无害化处理,安全的用于农业生产;尿液加水稀释后则可直接作为肥料用在农田里[6]。

3.4 营造合理的水环境

水环境是城市重要的环境因子,水体与绿化的结合造就了城市优良的自然环境。1)水面通过蒸发和渗透为植物提供充足的水分,促使植物生长旺盛;2)水边的植物也能阻滞泥水,净化雨水,有效抵御水体污染。大面积的水体可吸收和存储大量的太阳辐射能。由于水体的热容大于陆地,其升温降温速率都远远慢于陆地,从而在两者上部形成空气环流,给人们带来凉爽、湿润的空气,发挥天然空调器的作用。现在有关专家学者认为建筑物的层顶流下的雨水是干净的,所以主张收集建筑层顶雨水,还建议路面采用可渗透型材料,保持一定的城市水循环。

3.5营造宜人的城市人文环境

结合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以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为切入点,突出体现“山、水、城”浑然一体的城市特色,充分展示城市的古代文化底蕴和现代文明风貌,形成独特的城市人居环境。在城市建设中,深入挖掘城市的山水文化、灯文化、绿文化、历史文化、民俗文化等等,并将其融入具体的小区、街道的建设中,张扬城市区域个性,使城市文化底蕴与现代生活气息融为一体,提升文化内涵和品味,大力营造新的城市亮点,用文化提升城市的建设水平。

4面向未来的生态城市构想

现代城市的发展,其目的应该是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寻求最佳的城市生态环境,充分发挥生态系统的潜力,促进城市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环境关系的可持续发展与协调共生。从生态学的观点看,城市本身就是一个不完整的生态系统,只有与周边区域和环境统筹考虑才能实现各种生态流的循环、保持生态平衡。所以城市人居环境的营造,并非简单的实施绿化环境的建设,而应是寻求一种包含人及人自身赖以生存的社会和自然在内的、以舒适性为特征的多样化生态空间。

参考文献

[1]毛岗.作为理想与准则的生态城市[J].四川建筑,2003,23(8):56-59.

[2]陈欣荣.生态城市之我见[J].安徽建筑,2002(sup):15-16.

[3]宋增民.生态与环境[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

[4]万钧.创诗意人居建生态城市[J].规划师,2003(2):69-70.

[5]姚士谋,陈爽,房国坤,等.现代生态城市建设与空间布局的若干思路[J].规划,2004,20(1):79-81.

[6]Mayling Simpson-Hebert.生态卫生与生态城市发展[J].规划师,2003,19(1):15-19.

改善生态环境 篇8

1我区养殖专业村现状和发挥的作用

1.1新农村建设目标中生产发展是农村社会保障的主体, 只有生产发展了, 农民富裕了, 农民的生活才有保障, 为此区政府强化了肉、蛋、奶生产基地建设, 目前已经形成养殖专业村11个。其中肉鸡类主要分布在会元、兴安、四家子等3个村, 肉鸡饲养量230万只, 占全区总量的65%;生猪类主要分布在黄旗、马金、会元等3个村, 饲养量7.9万头, 占全区总量的57%;奶牛类主要分布在康乐、莲岛、马金、金花、黄金等5个村, 奶牛饲养量2 900头, 占全区总量的78%。

1.2这些养殖专业村为农村经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如:黄金村碾盘屯奶牛专业村, 全村总户数为160户, 其中农业户130户, 有48户养殖奶牛, 占全村农业户的37%, 养殖奶牛385头, 农民收入8 700元, 比黄金村平均收入高出2500元。

2存在问题

2.1社会保障的关键即养殖专业村发展目标与新农村建设要求的发展新产业、培育新农民、建设新村镇、树立新风尚、形成新机制、创建好班子“五新一好”, 并突出发展农村经济, 推进“一村一品”建设, 推动农民增收, 实现走平坦路、喝干净水、上卫生厕、住整洁房、用洁净能源等新农村建设目标还有一定差距。

2.2养殖业专业村注重生产发展, 而忽视了生产对环境的影响, 没有处理好生产发展和环境治理之间的关系。畜牧业快速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步伐不够协调, 不少以分散饲养为主的畜牧业专业村, 常常是人畜混居, 饲草乱堆, 粪便满地, “生活小康化, 环境脏乱差”。比如, 黄金村碾盘屯由于奶牛养殖数量增加, 造成大肠杆菌超标, 水质严重下降, 人们无法再饮用;牛粪乱堆乱倒, 造成路与河均成了粪堆场, 环境条件不利农民居住, 直接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 保障不了农民的生活质量。

2.3养殖业专业村数量有了长足发展, 但是在生产过程中科技含量有待提高, 村规民约等制度有待进一步健全, 要加强管理, 建立健全村规民约, 做到村民自我管理。

3几点建议

3.1重视生产发展, 强化环境改善

一定要处理好发展生产与改善环境的关系。新农村建设目标“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中最重要的确实是生产发展, 但在重视生产发展的前提下, 也不能忽视环境条件改善。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环境与发展相互依靠、相互促进, 从科学发展观出发, 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环境保护本身就是一种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一定要注意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环境保护的协调, 不能以农村环境的牺牲换取眼前经济的发展, 要树立长远的发展意识, 保证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3.2强化三大支撑, 促进社会和谐

所谓三大支撑:一是产业富村, 要抓住“一村一品”不放, 通过“一村一品”的产业发展增强村的经济实力, 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二是科技兴村, 要按照“快速、简单、实用”的原则, 加快推进农业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直接到舍、技术直接到人、现代知识直接到农家, 促进农村进步与发展。三是生态建村, 积极推广农村“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循环利用模式, 扩大养殖业清洁生产辐射面, 通过产业富村、科技兴村、生态建村, 不断促进社会和谐。

3.3解决实际问题, 提升生活质量

针对会元乡黄金村碾盘屯污染严重问题, 建议区乡村政府要在解决碾盘村自来水的基础上, 进一步考虑解决影响经济发展的村路问题, 尽早让农产品及物质原料的加工生产成为农业生产体系中的有机整体, 使农民在这种循环利用模式中致富靓村。要统一规划, 科学设计, 对村屯1 km主干道上黑色路面, 同时对600 m延长河道进行清淤、护砌、插柳, 以保护生态环境。根据村养殖粪污实际排放量, 科学兴建贮粪池等设施, 做到清洁生产。通过“三清五改”既“清垃圾、清淤泥、清路障”和“改房、改水、改路、改厨、改厕”行动, 基本上做到“三通三集”也就是“管网通、沟渠通、道路通”和“集中收集垃圾、集中汇集污水、集中无害化处理”。要加强村庄的卫生环境基础设施建设, 建立农村垃圾处理长效机制, 不断改善农村人居卫生环境条件, 保障农民的生活质量。

3.4综合治理环境, 科学加以管理

要进一步提高农民收入。大力发展养殖业等增收项目, 充分挖掘畜牧业内部增收潜力。要提高民主管理水平和农民素质。进一步建立健全村规民约, 强化管理, 同时开展技术培训, 政策法律等各种类型的农民培训, 提高农民的养殖技能和增收能力, 增强农民的思想觉悟和法律知识, 培养和造就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社会主义新型农民。

3.5加强部门协作, 促进环境美化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 需要在区委、区政府的统一领导下, 发挥各自职能部门作用, 职能部门要各负其责, 积极争取上级政策和有关项目, 从财政、动监、交通、水利、城建、农发、教育、文体、科协等多角度重视支持养殖业专业村环境建设, 确保各项工程如期竣工, 达产达效。

营造碳汇林改善生态环境 篇9

1.1 全球气候恶化

2007年2月2日,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发布了《第四次气候变化评估报告》摘要。报告称人类活动“很可能” (90%的可能性) 是过去50年来全球变暖的罪魁祸首, 其中以人类燃烧矿物燃料的祸根最大。报告指出, 2005年的大气温室气体浓度为379ppm, 远远超过工业革命之前的280ppm。报告预计未来20年每10年全球平均增温0.2℃, 如温室气体排放稳定在2000年水平, 每10年仍会继续增温0.1℃;如, 以等于或高于当前速率继续排放, 本世纪将增温1.1~6.4℃, 海平面将上升0.18~0.59m。这种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对各行各业正日益产生着深刻影响, 虽然这些影响中既有正面, 也有负面, 但科学评估结果表明:气候变化对人类的影响总体上是弊大于利。气候变暖导致了水资源短缺, 加剧了土壤侵蚀, 恶化了地区干旱, 扰动了种植周期, 破坏了生态平衡, 传播了新型疾病, 危害了人类健康, 不仅影响全球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而且直接影响到人类的生存, 成为当前人类社会共同面临的危机和挑战。

据有关专家初步估算, 2004年中国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约为61亿t二氧化碳当量。从1994年到2004年, 中国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年均增长率约为4%。中国气候变化观测数据表明, 近百年来中国年平均气温升高了0.5~0.8℃, 略高于同期全球增温平均值。由于我国气候条件相对较差、生态环境比较脆弱、能源结构以煤为主、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气候变暖对我国现有经济发展模式和森林资源保护及发展等都提出了许多挑战, 迫切需要提高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综合能力。

1.2 应对气候恶化的政策

1.2.1 国际政策

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国际社会积极行动, 先后签订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 2005年2月16日, 《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鉴于发达国家在工业化进程中已排放大量温室气体的历史事实, 《京都议定书》要求发达国家在2008~2012年的第一个承诺期内, 将其温室气体排放量在1990年基础上平均减少5.2%。

1.2.2 国内政策

中国政府于2002年8月正式核准了《京都议定书》。作为发展中国家, 根据《京都议定书》的规定, 中国目前不承担减排义务。但是作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温室气体排放国, 面临减排的国际压力正越来越大。中国政府正在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缓解全球气候变暖进行不懈努力。通过大力推进植树造林、保护森林和改善生态环境, 增加碳汇能力, 是中国政府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一项重要措施。

1.2.3 国内碳汇项目进展

国内有许多大型企业是温室气体排放大户, 他们希望以较低的成本在减缓气候变暖方面作一些贡献, 而植树造林吸收二氧化碳就具有这样的优点。中国石油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 他们对减缓全球气候变暖给予了特别的关注。他们所注入的3亿元用于造林, 预计在今后10年内, 将吸收和固定500万t-1 000万t二氧化碳, 实实在在地对降低温室气体浓度作出了贡献。

2 森林有强大碳汇功能

森林是全球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森林中的树木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 放出氧气, 把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以生物量的形式固定下来, 这个过程称为“汇”。因此, 森林具有碳汇功能。森林的这种碳汇功能可以在一定时期内对稳定以至降低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发挥重要作用, 并且以其巨大的生物量成为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碳库。科学研究表明:森林生物量约占陆地植被总生物量的80%, 森林植物中的碳含量约占生物量干重的50%。因此, 在适应与减缓全球气候变化中, 森林具有十分重要和不可替代的作用。积极开展造林绿化, 增加森林植被, 加强森林管理, 提高森林质量, 减少对森林的不合理采伐, 延长森林采伐周期等, 都可以增强森林对二氧化碳的吸收和固定。而且, 值得重视的是通过植树造林等固定二氧化碳, 其成本要远低于利用工业活动减排的成本。

2.1 全球森林碳汇情况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碳储库, 在全球碳循环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2000年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 (IPCC) 发表的报告显示, 全球陆地生态系统碳贮量约为24 770亿t碳, 其中植被储存的碳约占20%, 土壤储存的碳约占80%。就森林对储存碳的贡献而言, 森林面积占全球陆地面积的27.6%, 森林植被的碳贮量约占全球植被的77%, 森林土壤的碳贮量约占全球土壤的39%。而且, 不同的植被类型, 其固碳能力不一样。同时, 2000年IPCC特别报告指出, 从2000年到2050年, 全球最大碳汇潜力为每年15.3亿~24.7亿t碳, 其中造林的碳汇潜力约占28%, 再造林约占14%, 农用林约占7%。研究进一步表明:人工林每公顷每年可以固定CO2为1~1.4t, 每生产1m3木材可吸收1.83tCO2, 每立方米木材折合含碳量约0.25t。

2.2 中国森林碳汇情况

我国人均CO2排放量远低于发达国家, 虽然1997年CO2总排放量达到8.17亿t, 仅低于美国位世界第二位, 但是中国森林在吸碳增汇方面贡献突出, 尤其是我国多年持续不断地大规模造林绿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使我国森林每年碳汇量超过亿t。中国现有森林面积1.59亿hm2, 蓄积量为124.9亿m3, 科学研究表明:中国森林碳储量约为45~50亿t (1994年) 。中国现有森林平均每年净增加1.1亿t碳储量, 其中:森林 (含经济林和竹林) 每年净增碳贮量7 550万t, 疏林、散生木每年净增加碳贮量3 500万t。

我国现有5 700万hm2无林地和近3亿hm2的荒漠化土地, 增加森林面积和碳汇能力具有很大潜力。按照《全国生态建设规划》, 到2050年我国森林覆盖率将达到26%以上, 届时全国森林年净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将比1990年增加90.4%。此外, 加强森林管理, 提高现有林分质量;加大湿地和林地土壤保护力度;大力开发与森林有关的生物质能;加强对森林火灾、病虫害和非法征占林地行为的防控措施;适当增加木材使用, 延长木材使用寿命等都将会进—步增强森林生态系统的整体固碳能力。

3 碳汇林建设

3.1 碳汇林建设的必要性

当前, 气候变化正深刻地影响着全球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行动中, 林业碳汇被逐步推到了一个重要位置, 并日益受到广泛关注。2005年2月16日, 《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后, 通过在发展中国家实施清洁发展机制 (CDM) 下的造林再造林碳汇项目获取碳信用以履行《京都议定书》承诺的减排义务, 正在受到发达国家的日益关注。实施这样的项目, 是完全符合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需要的, 是十分必要的。初步分析表明, 通过扩大造林面积, 预计在2008-2012年间的第一承诺期, 我国森林可净吸收碳0.667×109t碳;到2050年, 我国的森林覆盖率将达到26%以上, 我国森林年净吸收能力将比1990年增加90.4%。另外, 我国现有森林蓄积量、林木生长率、林分生产力等都还有一定的提升空间, 而且, 通过加大控制毁林力度, 适当增加木材使用量, 通过一定技术措施, 延长木材使用寿命, 将会增加我国森林的整体固碳能力。这些努力都将对缓解全球变暖趋势、改善人类共同生存的生态环境做出重要贡献。

3.2 碳汇林建设的目的和意义

实施碳汇项目, 首先, 有利于为造林绿化引入国际资金和先进技术, 其次, 有利于促进林业发展的机制创新。因为, CDM本身是一种市场机制, 在该机制下,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通过CDM构建的碳信用交易市场, 实现了森林生态效益价值 (碳汇功能) 补偿的市场化, 使得具有很强外部性特征的森林生态效益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通过交易手段实现了效益内部化, 这也正是当今国际上正在开展的生态服务市场化进程研究的重要内容, 对我国正在实施的生态效益补偿试点, 以及建立长期有效的生态效益补偿机制都有重要启示;第三, 有利于为国家气候外交提供支撑。虽然我国目前尚未承诺具体的控制或减排温室气体的目标, 但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现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排放大国, 使得在国际气候公约谈判进程中, 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面对压力, 除了要建立低排放型社会, 更重要的就是增加碳汇。

3.3 碳汇林市场

碳汇造林是指通过森林起到固碳作用, 以此来充抵减排二氧化碳量的义务, 通过市场机制实现森林生态效益价值补偿的一种重要途径。清洁发展机制下 (CDM) 的造林再造林碳汇 (Carbon Sequestration) 项目是《京都议定书》框架下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在林业领域内的唯一合作机制。根据规定, 可由发达国家提供资金或技术给发展中国家用于温室气体减排, 发展中国家通过发达国家提供的投资和技术来促进本国的可持续发展, 而发达国家可以得到二氧化碳减排量, 来满足其减排承诺。CDM林业碳汇机制为造林、再造林的林业活动提供市场化的运作机制, 实现了生态资产转化为工业货币, 即实现了碳贸易 (Carbon Trading) 。国际上已经约定了批准《京都议定书》的国家允许的CDM碳汇量约为每年3 200万t, 若按每公顷碳汇30~50t碳计算, 第一承诺期全球CDM造林项目潜力约320~530万hm2。我国造林碳汇呈持续增长趋势, 到2030年后造林增汇约占同期温室气体排放量的3.5%左右。全球CDM造林项目规模还不到我国目前1年的造林面积, 约占我国2001~2020年规划造林面积的6%~10%。因此, 在我国实施CDM造林项目具有较大的潜力, 不会对我国的碳汇额度带来大的影响。

4 营造碳汇林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

4.1 生态系统层面

我国地域广阔, 生态系统富有多样性。拥有自寒带至热带的气候地带和特殊的地理区域。在这些生态系统开展碳收支的综合研究, 对于阐明中国生态系统碳循环在全球变化中的作用以及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 这些研究, 还能实现学术理论的重大创新, 提高我国在国际全球变化研究领域中的学术地位, 为全球变化背景下中国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以及生态系统的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为履行有关国际公约提供基础数据。

4.2 森林植被层面

通过对森林碳汇功能的成本效益进行分析和评价, 对于生态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表明, 最近20多年来, 中国森林起着重大的碳汇作用, 平均每年吸收0.022pgc二氧化碳, 而且主要来自人工林的贡献。此外, 目前实施的天然林保护工程和其它的森林管理活动也对减缓大气二氧化碳浓度有一定的贡献。

4.3 碳汇贸易层面

全球碳平衡和碳贸易问题已经提到国际商议的日程上, 参与CDM项目促进可持续发展将成为中国的一个重要机遇。在此背景下, 各国政府既需要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技术, 又需要能增加二氧化碳吸收的产业, 由此促进了碳汇市场的发育。而森林是自然界中最大的碳库。我国是人工林培育大国, 碳汇的潜力巨大。实施CDM碳汇项目将有助于我国林业吸收国外投资和先进技术, 促进增加二氧化碳吸收产业的形成。

4.4 林业战略层面

气候变暖是全球十大生态问题之首, 是涉及人类生存环境及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是继WTO后国际多边关系的一个重要平台, 是当前生态问题国际化最有代表性的事项。按照《京都议定书》的规定, 发达国家可通过在发展中国家实施林业碳汇项目抵消其部分温室气体排放量, 是一个对林业意义十分重大的事件。这标志林业的生态功能在经济上得到了国际社会承认, 标志林业的生态服务进入了可以通过贸易获取回报的时代的到来。

5 结语

积极发展林业碳汇活动, 不仅可以改善我国的生态状况, 还因为造林增加了碳吸收, 从而扩大了我国未来的排碳权空间。为能源、加工业、交通运输和旅游业发展创造了条件。同时, 积极参与碳汇相关的国际交流和国际谈判, 也有利于参与林业发展的国际进程, 并为国家气候外交作出应有贡献。

参考文献

[1]李怒云.中国林业碳汇[M].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7, 6.

[2]李顺龙.森林碳汇问题研究[M].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 2006, 6.

改善生态环境 篇10

1 石城县林业发展现状

1.1 森林资源现状

石城县地处武夷山脉西麓, 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 气候温暖湿润, 雨量充沛, 日照充足, 四季分明。植被类型主要有针叶林、针阔混交林、阔叶林、毛竹林、经济林。据“十一五”期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统计, 全县土地总面积15.81万hm2, 林业用地面积12.28万hm2, 有林地面积11.39万hm2, 活立木总蓄积470.6万m3, 森林覆盖率为74.3%。乔木林面积10.87万hm2, 蓄积458.7万m3, 按龄组分:幼龄林面积4.3万hm2, 中龄林面积6.2万hm2, 近成过熟林面积0.37hm2;按树种分:松树林面积5.42万hm2, 国外松面积0.23万hm2, 杉木面积3.07万hm2, 硬阔类面积0.38万hm2, 软阔类面积0.26万hm2, 混交类面积1.51万hm2。全县纳入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范围的公益林补偿面积达5.33万hm2, 占全县林地面积的43%。

1.2 森林经营现状

20世纪90年代以前, 森林经营主要以国有林场为主, 在计划经济时代, 为国家提供了大量的木材, 超负荷的采伐, 导致资源枯竭, 也为森林的永续利用带来了隐患;集体及林农个人所有的森林基本处在自然生长状态, 重采轻育, 只栽不管, 靠天吃饭。进入21世纪以后, 林业建设步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 但国有林场由于沉重的历史包袱, 建设资金欠缺, 森林经营资金投入很小, 存在造林更新不及时、管护不到位、择伐时砍大留小等现象, 森林蓄积量难以提高。随着林权制度改革的深入, 产权的明晰极大地调动了林农参与林业建设积极性, 但由于林权分散, 林农单户经营规模小, 经济实力低, 掌握的科技能力有限, 仍以传统粗放经营为主, 甚至出现因急功近利而滥伐林木的行为。

2 存在主要问题及原因

2.1 森林结构单一、量多质低

由于长期以来片面追求造林面积的增长和木材采伐的经济效益, 而忽视提高森林蓄积的森林培育工作, 而导致森林结构单一、量多质低。一是纯林多, 混交林少。20世纪60~70年代, 受全国政治形势的影响, 大量砍伐天然林, 致使森林资源受到毁灭性破坏, 在80年代“消灭荒山”中, 大面积采用飞播造林和人工植苗培育了大量的针叶树种。全县针叶纯林面积为8.72万hm2, 占80.2%, 具有多功能效益的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面积为2.15万hm2, 占19.8%。大面积集中连片针叶纯林, 致使地力衰退, 生物多样性下降, 人工林持续健康发展受到威胁, 极易带来生态和市场双重风险。二是中幼林多, 近成熟、过熟林少。乔木林中, 幼龄林4.3万hm2、中龄林6.2万hm2, 近成熟、过熟林0.37万hm2, 仅占3.4%。形成了以中幼林为主体的森林资源分布格局。三是森林单位面积蓄积低, 全县乔木林蓄积458.7万m3, 每1hm2蓄积42.2m3, 为全国平均水平85.88m3的49.1%, 世界平均水平110 m3的38.4%。单位蓄积低的情况也反映出大部分的林分为低效低产林, 甚至是残次林。四是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差。近几年来, 林业有害生物、森林火灾出现多发、高发的态势, 虽然与气象条件密切相关, 但与上述的树种单一、中幼林比例偏大也不无关系。

2.2 森林培育水平粗放, 资金投入力度小

林业的特点是周期长见效慢, 需要有一个较长时期的培育过程。受长期森林传统粗放经营管理影响, 对林业经济效益单位面积产出期望值不高, 不愿意参与集约经营;在营林管理方面, 良种选育、育苗技术、水肥管理、造林、抚育和间伐改造等各环节不配套, 经营粗放;林农经营规模小, 林业收入占家庭总收入比例不高, 集约经营积极性不高。大多数森林经营者都受眼前经济利益的影响, 在中幼林经营管理中, 要么对森林进行杀鸡取卵, 砍大留小, 要么受资金投入的限制, 很少有以培育大径材为目的的真正意义上的森林培育;加上生长周期长、森林火灾、病虫害及偷砍盗伐等投资风险, 森林经营未能成为经营主体的自觉行为。

2.3 资源管理体制滞后

林业现行政策束缚了森林培育的开展。多年来, 造林面积、森林覆盖率纳入地方各级党政领导考核内容, 而提高森林蓄积和森林质量指标一直未能进入管理者的视角, 森林培育工作没有得到政府及林业部门的重视。

林业重点工程项目基本都以营造林为主, 造林后的成林地管理上, 资金和项目还是仅限于封育, 没有对提高林分蓄积和质量切实有效的经营措施, 形成“人造天管”的现象, 森林质量得不到提高, 甚至在遇上自然灾害后, 森林自生自灭, 退化现象严重。

现行公益林管理制度也对森林蓄积的提高形成了一定的制约因素, 由于补偿标准和林农经济损失的巨大反差, 给公益林的管护工作带来很大的压力。近些年来, 极端的气候条件造成的森林火灾及雨雪冰冻灾害都给森林资源带来极大的破坏, 一方面是大面积受灾的公益林缺乏国家投入, 仅能依靠人工封禁的办法缓慢自然恢复, 另一方面是有森林经营意愿的林农或集体却无法或不愿意对公益林进行经营, 导致公益林森林蓄积无法得到有效提升。

森林采伐审批手续繁杂, 受到采伐指标和采伐年限固化等诸多因素的限制, 使森林经营者不愿意投入太多的资金和技术在森林经营中。

3 发展对策

随着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出台, 中国南方生态屏障定位, 给森林资源的战略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双增”的目标已经上升为国家高度, 石城县林业用地中有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所占比例达到96.7%, 意味着森林覆盖率在今后的每一步增长都将付出巨大的投入, 而森林质量中单位蓄积的提升还有很大空间, 做好森林资源的提质增效, 这也正是石城从林业大县跨入林业强县的必然之路。

3.1 高度重视森林培育工作

各级党政应高度重视森林蓄积的培育工作, 将森林质量指标纳入到干部任期内政绩考核指标中。把森林质量的提高与造林绿化放在同样重要的位置, 在林业生产计划的安排上, 把森林培育项目列入其中;在林业考核内容和检查验收上, 把森林培育效果作为重要考核目标, 建立有利于推进森林培育的工作机制。充分认识到森林蓄积培育过程的长期性, 不要过分期望在森林经营过程中眼前的收益。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粮”, 要给后人留下优质的森林资源。

3.2 全面实施分类经营, 加大资源培育力度

按照森林的用途和生产经营的目的, 在完成森林分类区划界定的基础上, 全面实施分类经营。一是加大对生态公益林的培育力度, 最大限度地发挥森林的生态效益, 本着公益事业国家投入的原则, 在现有的封禁措施的前提下, 合理提高补偿标准, 试点国家赎买的方法巩固现有资源, 并设立专项公益林营造林项目, 用于公益林中森林质量和结构的改造, 大幅提高公益林蓄积量, 在充分发挥公益林生态效益的同时, 又可作为国家木材战略储备。二是加大速生丰产林的经营建设, 速生丰产林建设是提高森林蓄积和林地产值最有效最直接的的手段, 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 适地适树, 采用集约经营的方式发展速丰林的建设规模、提高建设质量。三是加大低质低效林的改造力度, 针对大量存在的残次林、劣质林、低效纯林采用片状补植乡土阔叶树种、封山育林、调整、抚育等营林综合措施进行改造, 也可以在林内发展油茶、花卉苗木、中药材、野生动植物驯养等林下经济产业, 以起到调整森林结构, 提高森林质量, 最大限度地发挥林地生产力。

3.3 创新机制, 提高森林培育者集约经营的积极性

在管严管好公益林的前提下, 对商品林放活经营, 建立灵活的商品林经营管理体制。在营造林工程上, 逐步取消项目计划分配制度, 只要经过验收合格即可享受国家补助资金;在森林培育上, 制定培养大径材奖励机制, 对大径级木材在单位林分中达到一定培养比例时, 给予资金、政策的奖励, 对现行的森林抚育补贴试点项目放宽实施范围, 推广到商品林、天然林;改革采伐限额分配制度, 取消原有采伐指标的分配, 实行经营主体自主采伐、政府备案, 鼓励经营者科学经营、合理采伐;建立家庭联合经营、委托经营、林业合作社、林业公司等多种形式的林业经营实体, 走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经营之路, 促进林业的资源、资金、技术和人才等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

3.4 加大资金的投入

森林培育是一项投入大、周期长、见效慢的工程, 国家应给予扶持和优惠, 设立专项投资、发放长期无息贷款、建立森林培育的激励和奖励机制, 鼓励森林经营者进行投资投劳的积极性, 并通过资金、资源、劳力、技术等要素的有机结合, 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 引导地方、社会和群众增加对森林培育工作的投入, 调动全社会参与森林培育工作。

3.5 提高科技兴林水平

依托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 结合生产, 有针对性地开展科研和科技推广工作, 提高林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同时, 加强森林经营示范点、地方林业科技服务网络体系建设, 建立深入乡 (镇) 、村林业科技服务站, 增强营造林新技术普及和推广的力度。

摘要:森林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森林资源的多少和质量的好坏, 直接关系到林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笔者从石城县森林资源及经营现状的基本情况入手, 分析了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提出了重视森林培育工作、全面实施分类经营、加大资源培育力度等发展对策。

改善生态环境 篇11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环境日益恶劣,原本可以改善环境的园林植物也出现了很多问题,本文通过当代城市园林植物生长的状态,从而分析其树势衰弱原因之一是由于土壤环境问题,针对此,本文阐述了一种新的土壤改良措施———“土壤平衡法”,用以改良园林土壤,改善植物根系环境,以此来解决部分园林植物的问题。

关键词:城市园林;改善土壤;密度棒

中图分类号:U414文献标识码:ADOI编号:10.14025/j.cnki.jlny.2015.10.062

在现代化城镇建设进程中楼宇越建越高、密度越来越大,道路越建越宽,铺装路面材质越来越高级、耐压度越来越强,人口稠密交通拥挤,工业化程度高速发展,钢筋混凝土越来越多,绿地面积越来越少,导致城市热岛效应[1]、温室效应逐年加剧。

随之而来的是城镇地下水位下降,国内多座城市出现地表下沉,海水倒灌。城镇居民除了每天都要忍受到大型机械的工作噪音,还要防止汽车尾气等有害气体的入侵,PM2.5指标被关注,甚至“霾”都已经成为了天气预报里面的常用语。呼吸系统疾病、皮肤病、过敏性疾病发病率节节攀升。

1园林绿化在城市中的作用

园林绿化是唯一的有生命活体的城市基础设施,它是绿色植物在城市基础设施中的重要载体,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降噪、除尘的基本功能决定了它是城镇中不可缺少的基础设施,它决定着城市生态环境的优劣,它决定着市民的健康与生活质量。

面对城市环境的变化,我们更应该重视城市园林绿化在城市基础设施中的作用。习总书记在《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规定》说明时的重要讲话中诠释了山、水、林、田、人的关系。他已经给出了我们答案,他说:“我们要认识到,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

园林植物的种植,可以有效的降低风速,减弱扬沙扬尘提高空气质量;植物的光合作用可以吸收空气中的CO2,释放氧气,净化空气;而且植物根系在土壤内伸展,可以有效地保持水土,降低自然灾害的危险性,并能缓解暴雨给城市排水带来的压力。

城市园林树木能够遮挡紫外线,避免阳光直射地面,可以有效减低地表温度3℃~4℃,从而可以调节局部小气候,进而缓解城市热岛效应。

因此国家将植树绿化定位基本国策,制定了城镇绿化率和绿化覆盖率的标准。正如习总书记指出的:“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近30年来不断植树造林。我们国家树更多了,山更青了,地更绿了。中国在植树造林方面为人类做出了重要贡献。”

2城市园林土壤存在的问题

但随着改革开放,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部分的绿地被硬覆盖替代,而由于铺装工艺的限制,硬覆盖下土壤出现一系列问题。

2.1土壤理化性质改变

硬覆盖下土壤,经过夯实,土壤密度骤然加大、孔隙度锐减,土壤含水量减少,失去了土壤气体与大气的交换通道,从而导致了二氧化碳大量积累,土壤的酸碱度发生变化,致使植物根系无法生存利用,直接威胁了绿化植物生长与发育。

2.2土壤环境变差

近年来,由于城市缺水,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城市园林土壤含水量减小,土壤盐分增加,各种弱寄生病虫害频繁发生。风雨天气大树倒伏,落叶树深秋不落叶、早春不发芽,生长季节叶片早期黄化、早春生理干旱现象随处可见。如夏文胜[2]园林绿化的生态效益、景观效益得不到充分发挥。

3改善园林土壤环境的措施

面对我国城镇园林绿化植物日益衰弱问题,老一辈园林工作者早就意识到土壤环境对园林树木生长的影响,并开始探索和实践对古树名木的复壮技术[3],钻孔技术[4],并应用了加强肥水管理、复壮沟和复壮井的技术实践[5]。

其中最为成功的案例是吉林省森茂绿化生态技术发展公司研发的“土壤平衡法快速改善恢复植物根系生理功能”(已获得国家专利,专利号为ZL03127175.8)。

這项技术是针对古树名木的复壮问题的前提下开发出来的,但它同样适用于城市园林土壤的改良。是在生态学、植物生理学、植物学、土壤学、微生物学基础指导下研发,并经过多年实践,已趋于完善的一整套技术。它具有快捷,省工,省力,低成本,一工多效,简便易行,效果可靠、有效期长的特点。也是一项低影响(低冲击模式)[6]在园林绿化中应用的成功实践。

此项技术的几项基本环节是,定位,打孔,放置密度棒,灌水,扣盖,日常管理。

3.1定位

在对象周围选择打孔的最佳位置,树木在生长势衰弱后根系生长特点是由离心生长转为向心生长,所以有活性的根系不会离根茎很远。树木衰弱程度越高活性根离根茎越近,一般在1.5米以内三年后可向远处延长一米,一次打孔数量在四个为宜。

3.2打孔

孔径在12厘米,孔深为1.5米(可垂直),在需要的情况下可倾斜45度。孔径不易过大和过小。

3.3放置密度棒

密度棒是有机的,其分解后应能补充树木的营养,但密度棒必须具备的特性是能够快速大量吸水,吸水量应在四倍以上,吸水后能够迅速膨胀,一般要在五倍以上,分解的速度越慢越好。密度棒在加工过程中适当脱热,避免分解过程发生烧根,密度棒可吸水并具有良好的保水性和良好的生根基质且不能炭化。密度棒使用量可在已知的空洞容积与吸水后的膨胀比计算得出。

3.4灌水加伴生菌

空洞放置密度棒后要在半小时内两次向添加了密度棒的孔洞内灌满清水,密度棒充分吸水膨胀。由于土壤环境的恶劣,土壤的容重增加,孔隙度减小,土壤气体交换不畅,导致好氧细菌减少,厌氧菌增加,土壤微生物减少,因此,在加水的同时,拌入同种植物根系的伴生菌,以增加土壤微生物含量。

3.5加盖

在路面打的复壮孔完成其他环节后要加盖:一是保障行人安全;二是保障孔洞发挥作用的寿命。其盖材质不限只要求作用,其盖应有多小孔,其小孔的直径不应大于1厘米。可开启便于添加密度棒。在干旱季节可向孔洞内灌水。特殊情况可在灌水时加入适量肥料。但在打孔灌水1月内切不可施肥。

3.6检测

在进入生长季节60天后开盖检查,检测密度棒变小,根系生长明显。

2015年4月3日习总书记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强调:“植树造林是实现天蓝地绿,水净的重要途径,是最普惠的民生工程。要坚持全国动员,全民动手植树造林,努力把建设美丽中国化为人民自觉行动。”同时,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相比,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态环境的期盼相比,需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因为环境问题依然严峻。缺林少绿依然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因此我们必然要强化绿化意识,加强生态恢复和生态保护。

如果把可持续发展比作一个圈或者一个链条,那么绿化这一段就出现了不足和断裂。这是随着城镇化迅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而普遍出現的新问题。园林工作者要遵从总书记的指示“绿化祖国,改善生态,人人有责”的态度,与时俱进身体力行推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的社会建设,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瑞山,肖洁生,郑雨苹.论城市热岛效应[J].福建,1996,11(2):1-5.

[2]夏文胜,董立坤,刘超,蒋太平.武汉市行道樟树黄化的原因分析[J].园林科技,2009,(4):1-3.

[3]张广增,史伟,李守备.城市行道树养护中的土壤生态问题[J].现代园林,2006,(7).

[4]侯晓丽,丁蕴铮,王焕新,关香元,张广增.土壤钻孔通气法对行道树生长的改善[J].中国城市林业,2005,3(5):48-50.

[5]王晓英,王玉山,陶娟,张志玲,郭善基,杨波.古树保护、维持及复壮技术[J].中国园艺文摘,2014,(2):77-79.

[6]胡传伟,高雪孙冰,陈勇.园林景观低冲击开发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J].中国园艺文摘,2014,(7):101-102.

改善生态环境 篇12

关键词:城市绿化建设,城市生态环境

在国内外研究中发现, 不管是城市生态平衡, 或居民生活环境, 或城市现代化水平和社会经济发展方面, 均提出城市绿化, 需重点改善生态环境, 使美化景观与经济发展效益得以充分发挥。笔者根据自身多年的城市规划设计经验, 主要分析加快城市绿化建设, 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等内容。

1 城市绿化建设的发展历程分析

从1960年开始, 社会发展注重重工业发展, 资源逐渐短缺, 环境恶化问题日益凸显, 能源危机逐渐加重。在城市生活的局面, 肺癌、支气管癌等城市疾病发生率日益提高。处于该种状况下, 人们逐渐意识到, 生态环境遭受破坏, 最终受害者是人类, 人们也无法脱离生态自然的保护。所以, 在近几十年来, 城市绿化得以快速发展, 我国环境绿化经历了诸多阶段:在古代, 自然园林是供狩猎使用, 私家园林、皇家园林是供贵族观赏使用。在19世纪末, 随着城市环境急剧恶化, 政府征收土地开辟绿地, 是供居民使用, 在亚欧各国掀起了公园运动。

2 城市绿化建设现状与问题分析

从1990年开始, 我国许多城市着手开始绿化建设, 绿化建设出现了历史性高潮, 能够明显改变城市环境, 提升居民生活环境, 绿化建设呈现良好势头。然而, 在城市绿化进程中, 因意识不强且观念落后, 设计感不强, 缺乏绿化特色, 加上养护管理不合理, 使得城市绿化处于一种无序、不合理状态。另外, 还有诸多问题值得我们思考, 主要表现如下:

2.1 人均绿化面积少

由近几年可看出, 我国绿化前景不乐观, 各城市绿化状况处于一种不平衡状态, 且南北城市存在较大差异。在2009年末, 我国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超过8m2的城市少于20个。随着开发区绿地增加, 郊区绿地逐渐增加, 我国城市绿地面积逐渐减少。

2.2 绿地面积严重缺乏, 城市绿化建设规划不合理, 缺乏系统园林配置

未结合实际情况, 实施针对性绿化建设, 绿化建设的文化氛围、艺术层次, 与实际情况不相符。在园林建设中, 未考虑居民享受、使用与休息的休闲环境建设, 与自然景观融合度不高。

2.3 开发商重视开发效益, 未立足可持续发展角度进行绿化建设

在我国城市绿化建设中, 许多开发商注重眼前利益, 将城市绿化工程作为谋取私利的工具。所以, 使得环境被肆意开发, 破坏了最初合计规划。所以, 政府需强化引导力度和监管力度。

3 我国城市绿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近些年来, 随着城市建设步伐不断加快, 在一味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 也忽略了城市环境。而鸟语花香、绿色自然的生存环境, 是居民向往的居住生活。现阶段, 在城市建设中, 绿化建设受到政府部门关注。人居环境好坏, 需依靠绿化建设。

3.1 树立整体性与系统性观念

无论城市哪个角落, 均属于城市整体的一部分, 在绿化建设中, 需立足城市整体角度, 考虑局部因素。在城市绿化中, 立足城市整体角度, 开展园林绿化建设。

3.2 建立集中性园林绿地

尽量利用城市特殊因素、有力因素, 建立集中性园林绿地, 使园林绿地呈片状、线状或环状。若城市用地紧张, 政府不能过度依靠开发商, 需尽量利用目前条件, 开展绿化建设。在绿化建设方面, 需节约土地开放, 提高土地集中利用率, 为城市建设提供环境依托。现阶段, 北京、上海、沈阳、宁波等城外郊区, 均逐渐向室内延伸绿地, 特别是沈阳, 非常注重生态建设, 已完成片状环境绿化。截至2010年底, 沈阳市区整个绿化覆盖面积为9750 hm2, 公园绿地面积3018.32hm2。对于沈阳城区绿化, 其覆盖面积大于50%, 绿化覆盖率达到41%, 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大于17%。在南方, 上海外滩、昆明大观河等, 为城市绿化提供了良好环境条件。

4 结语

城市绿化建设, 不仅是生态园林城市建设, 需运用景观生态学理论, 建立城市生态绿地系统, 按照不同城市、不同空间特点, 建立城市绿廊结构, 结合自然生态原理设计, 优化城市生活与生产系统, 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与自然生态的有机系统, 进而使城市绿化建设处于一种有序状态。目前, 随着社会经济日益发展, 人们日益注重城市环境建设, 环境绿化属于城市生态建设重点内容, 环境绿化是人类长远性、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途径, 是人类文明、社会发展的重要环节。在今后发展进程中, 我们要树立整体性与系统性观念, 采取多种方法, 建立集中性园林绿地, 使我国城市环境得以明显优化, 城市生态环境得以明显改善。

参考文献

[1] 哈申格日乐.北京城市生态环境变化与城市绿化建设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 2006.

上一篇:黑素瘤细胞下一篇:硬件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