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带钥匙(精选3篇)
学会带钥匙 篇1
习作是小学语文教学中重要的一个方面, 也是学生运用书面语的综合过程, 学生的习作水平是其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语文课程标准 》明确提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 让学生易于动笔, 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 热爱生活, 表达真情实感;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 不说假话、空话、套话等要求。 然而, 现实情况却截然相反, 学生在习作过程中要么难以下笔, 要不就是千人一面, 缺乏童真童趣、真话真情。 究其原因是因为学生的“内存”太少, 缺乏习作的素材, 没有源泉。 那如何开掘学生的写作源泉, 使学生做到作文“言之有物”, 谈真话, 抒真情呢? 我认为关键之一是要让学生学会“积累”。 叶圣陶先生说过:“写东西靠平时的积累, 不但著名作家、文学家是这样, 练习作文的小学生也是这样。 小学生练习写某一篇文章, 其实就是综合地表现他今天以前的知识、语言、思想等方面的积累。”对于小学生习作来说, 需要积累的东西很多。学生学会积累, 就有事可叙, 有事可写, 有人可赞, 有情可抒。下面是我在教学中对学生“怎样积累, 积累什么”的指导。
一、积累素材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生活如泉源, 文章犹如溪水, 泉源丰富而不竭, 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 ”生活是一个巨大的写作素材库, 是作文的源头, 小学生作文的思想、观点、感情及一切材料都来自现实生活。 我们要把学生的目光引向生活, 引导他们不断发现, 开掘生活信息之源, 撷取有意义的、生动的、鲜活的作文素材, 才能让他们写出富有生活气息的作文来。
那积累哪些方面的素材呢? 如何积累呢?其实, 每天的日常生活、学习、课间活动、兴趣爱好、周围的自然风光、有意义的节日、有纪念意义的事物、特殊的节日、生活中偶发的事件等都是我们可积累的素材。农村的学生接触自然的机会多, 课余生活丰富多彩。因此, 我经常从以下方面对学生进行引导。
1.坚持日记, 收集素材。 我们可以培养学生坚持写日记的习惯。学生一天中经历的事很多, 如果用心会发现有很多事是非常有意义、有趣、有感的。 因此, 我们要教会学生善于、观察生活, 养成“处处留心皆素材”的观察习惯。天长日久, 学生的日记内容就越来越丰富, 日记资源就会源源不断。
2.留心课间。 获取素材。 课间学生好动喜玩, 总是三五成群地参加各种有趣的游戏。不管学生做什么游戏, 都非常专注、认真。结合课间游戏, 我们可进行《踢毽子》《跳山羊》《跳皮筋儿》等的习作练习。这样, 学生能把动作要领、活动的氛围、心中感受等进行生动形象的描写。 只要我们引导学生留心感受, 这些不就都是学生信手可得的习作素材吗?
3.结合活动, 捕捉素材。 学校经常性地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 在活动中指导学生留心搜集有意义的作文素材, 也是获取作文材料的一个重要的环节。教师要让学生在活动中捕捉有意义的素材, 让他们写活动中苦与乐、得与失。例如, 我们可结合新教育整本书共读, 进行读后感习作练习;结合学校经典诵读活动写出自己参加活动的感受和收获;结合校本课程《抖空竹》, 许多学生进行了《我学抖空竹》《抖空竹的感受》等为题的习作小练笔。
4.偶发事件, 拾得素材。 另外, 每个人的生活中都有一些难以预料的偶发事件。遇到这样的情况, 我就及时引导学生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去判断, 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去呼唤。 这也是积累素材的一种途径。上学期我班学生发生丢失计算器事件。 整件事调查清楚后, 我抓住这一时机进行了命题习作《计算器风波》, 学生可以加副标题。 偶发事件每学期都有, 这不乏是练笔的好机会。
5.节日之际, 积累素材。 我们国家的传统节日以及西方一些国家节日的传入, 也是我们引导学生积累素材的有利时机。例如, 春节、五一劳动节、六一儿童节、母亲节等, 我都会提前给学生布置习作任务, 写一写自己是怎样过节的, 都做了哪些有意义的事, 有哪些收获或者是感触等等。
6.农忙时节, 获取素材。 在农忙季节, 孩子们会帮家里做些力所能及的农活。 这时, 教师可引导学生把干活的过程、 感受记录下来, 从劳动实践中获取习作素材。
7.放眼自然, 获取素材。 我经常带领学生走出教室, 到学校附近的农田、公园、清凉山等地欣赏不同季节的自然风光, 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感受家乡的美、激发热爱家乡、大自然的情感。 学期初的单元习作中要求写一篇游记, 我们就发挥地理优势, 带领学生来到学校附近的湿地公园进行有目的的游览。 许多学生能从不同角度、详略得当的进行游记的习作。
二、积累语言
学生习作不仅要写出自己所见所闻, 还要把自己心中所思所感表达出来。 有些学生选择的内容不错, 可在表达上常会感到笔力不足, 词语贫乏。 如何能让表达更加引人入胜呢? 这就需要语言的积累。 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都建有积累本, 摘抄教材、课外读本的妙词佳句、短语、精彩片段、名言警句、歇后语、谚语、古诗等, 这些都可以在语文课上、平时阅读中随时积累的, 还可以写下自己的心得体会。 教师还要使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经过长期积累, 学生笔下有了词汇, 在习作中就会信手拈来, 妙笔生花, 给作文锦上添花。
三、积累写作技巧
许多学生在习作过程中有了题材、 语言表达也流畅了, 但是仍然给我们一种记流水账的感觉。 其实, 主要是缺乏写作的技巧。 写作技巧的运用能使文章更富有表现力。那如何积累写作的技巧? 语文课堂教学就是最直接、最有效的积累途径。 语文教材选入的文章, 文质兼美, 典范性强, 是我们用于指导学生写作的最好范文。 充分利用这些课文的作用, 可使学生体味不同写作手法的运用。
1.修辞手法的积累。 在语文课本中, 比喻、拟人、反问、排比等常用的修辞手法。 例如《桂林山水》一文中排比、比喻的典型运用, 《匆匆》一文中拟人手法的典型运用, 《捅马蜂窝》一文中比喻的典型运用等是非常值得学生借鉴学习的。 课上通过指导学生进行仿写、造句等的练习是在以后写作中最基本的运用。
2.写作手法的积累。 正面描写、侧面烘托、对比等写作手的积累更能使学生在习作中生动形象、引人入胜的进行表述。 例如, 《荒芜里的花园》就运用了典型的对比写作手法。又如, 《我的战友邱少云 》一文中通过 “我”当时复杂的内心活动侧面烘托邱少云的危险处境, 体会英雄崇高的精神境界。
3.细节描写方法的积累。 许多文中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外貌、神态、心理活动等描写来体现人物品质、思想情感。 在学生品读课文重点段落的过程中, 指导学生细细体味这种描写方式的作用, 并借鉴运用, 进行人物描写的小练笔。 例如《小抄写员》一文中, 整篇文章以叙利奥的心理变化为线索, 紧扣叙利奥的心理活动, 学生在反复品读中就能充分感受到叙利奥在受到委屈与冷落时还坚持替父亲抄写的想法, 感受到叙利奥关心体贴父母、主动为父母分忧解难的美德;《唯一的听众》一文中语言描写的典型运用;《瘸蝉》一文中细节描写等都为学生提供了习作的典型范例。
4.谋篇布局的积累。 每一篇文章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 例如《记金华的双龙洞》是按游览顺序记叙的, 详略得当;《捐赠天堂》运用的倒叙的记叙方式, 更能增加文章要突出的结果;《“诺曼底”号遇难记 》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的, 《槐乡的孩子》采用了分总分总的结构。《布达拉宫》采用可总分总的结构等等。 教师在教学中及时对学生进行谋篇布局方面的指导, 久而久之, 就能使学生心中有了“样板”, 就容易达到借鉴运用自如的目的。
常言道:“厚积而薄发。 ”有了素材、语言、写作技巧的丰富积累, 那么针对某一素材, 运用适当的写作技巧, 通过恰当的语言描述, 三者之间互相交叉、渗透, 学生写好作文就水到渠成了。 而积累是一个长期坚持的过程, 需要我们师生都来做有心之人, 让学生真正拿到开启习作之门的金钥匙。
摘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 让学生易于动笔, 乐于表达, 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 热爱生活, 表达真情实感。然而, 学生在习作过程中要么难以下笔, 要不就是千人一面。究其原因是因为学生的“内存”太少, 缺乏习作的素材, 没有源泉。那如何开掘学生的写作源泉?我认为, 关键之一是要让学生学会“积累”。首先是素材的积累。学生可以通过坚持写日记, 收集素材;留心课间, 获取素材;结合活动, 捕捉素材;偶发事件, 拾得素材;节日之际, 积累素材;农忙时节, 获取素材;放眼自然, 获取素材。其次是语言的积累。再次是写作技巧的积累, 如修辞手法的积累、写作手法的积累、细节描写方法的积累和谋篇布局的积累。
关键词:学生习作,积累,素材,语言,写作技巧
学会带钥匙 篇2
我放学回来,以为妈妈应该在家的吧,我敲了敲门,没人开,我想妈妈可能不知道,以为是弟弟故意在里面敲门的吧,我就跳起来去按门铃。只听到门铃声响起,也没有人来开门。
“看来老妈是真不在家喽”,说完我就蹲在那儿看看楼梯在发呆,我了好一会儿,妈妈还没来,我都快哭出来了。就在这时,楼上的阿婆正好要去接她的孙女,看见了我,就让我去他家玩一会儿。刚到她家,妈妈就回家了,看到我没回家,就到阿婆家找我了。
妈妈问我你怎么去阿婆家了啊?我不好意思地嘀咕道:“钥匙没带。”“你以后一定要带钥匙。”“好的”!
只想给你,不带钥匙的幸福 篇3
这是当我在家时,女儿上学离家前热切的话语。
在离家80里外的地方工作,再加上“想成就自己的事业”这样冠冕堂皇的理由,身为母亲的我,自然成为了一个简单的名词。在聚少离多的时日,女儿经常和她父亲在一起,过着没有母性的日子。每天早6时30分,女儿就要赶往学校,有时吃点简单早餐,有时就空腹走在去上学的路上;中午放学后回到没有父母亲的家,热点早上准备好的饭菜,然后就去看书,学习。只有在晚上从才能体会和家人在一起的温暖。
当你打开门,面对着一屋子无言的空旷,你的心,在那一刻是不是有一种冷,遍布你的全身。尤其是你在最初,没有习惯一个人打开房门的时刻,你是不是在回家的途中一再祈祷奇迹的发生——那就是,当你打开房门时,有母亲身影,有厨房里锅碗瓢盆的碰撞声,有饭菜的香味儿;或者母亲已经等在门口,用期待的目光,等你归来。
可是,更多的时候,期待只能是期待。在上学时,除了带上书本,你更要带上回家的钥匙,更多的时间,你打开的是空旷,是不是?
因此,当你不带钥匙时,家里一定是有人的,一定是有你所期待的;当你不带钥匙时,回家时,你的心,在那一刻,一定荡漾着无边的幸福。而我,你的母亲,给你了生命却不能陪你一起成长。多么希望从现在起,给你小小的,这不带钥匙的幸福!
你曾要求我回家,在离家近的地方找个工作。我想,我一定是个自私的人,不用很多理由,我一口回绝了你幼稚的想法。每次回家你紧紧地拥抱我,而我,当即推开了你,因为,那么多脏衣服和清扫的活儿等着我。在你12岁的青春里,母亲,我是那么的苍白无力!
不想说,因为你迅速上窜的身高,在季节更替时,没有裤子穿,给我打电话时的无助和窘迫;更不想提,在你女孩初潮时,不知道如何处理时的不知所措。每当这时,我都会愧疚,身为母亲,我没有尽到做母亲的责任。
身为女性,在同样的岗位,母亲希望做得更好,不辜负那些期望的眼睛,也不辜負自己做人的准则。还有,没有熄灭的文学梦,使我经常把你搁置在脑后,一心行走在自己的思想里,让本来就忙碌的我更加里忙碌着……
一直以为春季还没有远去,可,那片飘香的油菜花地里已经有了手拿镰刀收割的人,远方田野里,成熟的麦浪也在昭示这季节的更替。时光,就是这样在你毫不提防时悄然的来来去去。女儿,在这个变换的季节里,我,你的母亲,多想拉着你的手,出去走一走,让你把已经错过了你的童年,和正在错过少年时光,找回来!可是女儿,你的母亲,真的无法让所有的事情圆满,你的母亲真的好无奈好无奈……
今天,在我写下这些文字时,我已经在这个端午节值了三天班。没有时间给你做一顿可口的饭菜,哪怕给你买上一个水果……
昨晚,回到家里,你指给我看,你多日熬夜的黑眼圈。叫我一时语塞。而今,起早我就得赶往工作单位。肩负着值班任务的我多想留在家,给你不带钥匙的幸福!
再耀眼的桂冠,终不抵母亲这个称谓;再显赫的名利地位,和母亲这个词也无法并列。一切终究是过眼云烟,唯有母亲,这个闪耀着人性光芒的词语,与世长存,经久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