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乳汁淤积的护理

2024-12-06

产后乳汁淤积的护理(共7篇)

产后乳汁淤积的护理 篇1

产后乳汁淤积是产褥期急性乳腺炎的早期症状, 是产后易发生的并发症, 通常在产后一周内, 以初产妇多见。随着现代医学发展及人们对健康需求的提高, 我院顺应时代潮流, 推行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 加强母乳喂养知识宣教, 使产后乳汁发生率明显下降。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00例中, 自然分娩900例, 胎吸60例, 产钳20助产例, 剖宫产220例, 初产妇980例, 经产妇220例, 乳头发育异常30例。

1.2 临床表现:

乳房胀痛, 表现微红, 有压痛, 乳房上能摸到界限不清的硬块, 婴儿吸吮无乳汁排出或排出不畅, 体温略有升高, 一般不超过38℃。

1.3 护理目标:

乳房软, 无硬块, 乳腺管通畅, 乳汁多, 体温正常。

2 护理措施

2.1 加强健康教育

(1) 帮助新生儿在产后30 min内早吸吮, 72小时内勤吸吮。

(2) 指导产妇正确的喂养姿势, 确保婴儿能吸住乳头及部分乳晕, 下颌贴近乳房, 吸吮时腮部饱满, 并做吞咽动作。

(3) 教会产妇及家属的乳房护理, 当乳胀时, 可用毛巾热敷及吸奶器的应用方法。

2.2 心理护理

产后产妇极度疲劳, 切口疼痛, 面对婴儿的哭闹, 常表现出焦虑、烦躁情绪, 我们应该及时讲解母乳喂养的好处及喂养知识, 多与产妇交流, 解决他们生理及心理上的困扰, 增加孕妇的自信心。

2.3 严密观察及处理

(1) 饮食指导, 产后3天内进食清淡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饮食, 如瘦肉、小米粥, 避免喝鱼汤、鸡汤等高蛋白饮食。

(2) 每天询问产妇有无乳胀及检查乳房肿块的情况, 若新生儿吃饱后, 母亲仍感到乳胀, 应指导产妇将多余乳汁挤出。

(3) 如有乳汁淤积情况, 护士应做好示范, 教会产妇及家属挤奶的方法, 并做好母乳喂养登记和班班交接, 直到乳腺管通畅, 肿块消失。

2.4 乳头发育异常的护理

对乳头发育异常的产妇, 乳汁淤积发生率达65%, 在纠正乳头的基础上, 应早勤吸吮, 勤吸吮的同时应做好母乳喂养知识宣教及技术指导, 严格母婴同室, 鼓励按需喂奶。

3 讨论

我们护理工作中, 注重产妇母乳喂养知识宣教, 做到产后30 min内早吸吮, 72小时内勤吸吮, 对防止产后乳汁淤积的发生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产后乳汁淤积早期护理干预 篇2

1 临床资料

2011年7月至12月住院分娩并发生乳汁淤积的产妇138例, 其中初产妇108例, 经产妇30例。病程2~3 d, 所有患者均为足月分娩, 无其他并发症, 均实行母婴同室, 新生儿吸乳困难。临床表现:乳房肿胀、疼痛、有硬结。

2 护理措施

2.1 一般护理

(1) 创造良好的修养环境。为产妇提供舒适、温暖、整洁的母婴同室环境。病房床单及婴儿床使用暖色调的粉色, 可使产妇的紧张心情得以放松, 使产妇感到温馨。同时, 护士主动为产妇提供日常生活护理, 多关心、帮助产妇, 使其精神愉快。 (2) 休息。充足的休息对保证乳汁分泌是十分重要的。嘱产妇学会与婴儿同步休息, 生活要有规律。 (3) 饮食。产后3 d内给予清淡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饮食, 若喝鱼汤、鸡汤等高蛋白饮食过多, 易发生乳汁淤积。

2.2 心理护理

产妇的心理状态非常复杂, 在进行心理护理时, 要做到细心、耐心, 体贴入微关心产妇, 让产妇感到亲人般的温暖, 缓解产妇的焦虑情绪, 帮助产妇建立自信心, 增强其做母亲的幸福感和责任感。在护理的过程中加强母乳喂养知识宣教, 让患者了解母乳喂养的益处, 使产妇主动配合护理人员进行各种操作, 能够克服困难和忍受一定的疼痛, 坚定母乳喂哺的决心。其次家属参与婴儿的喂养和护理加倍地关心产妇, 创建良好的家庭氛围, 对产妇身体的恢复、乳汁的分泌以及乳腺管的通畅是非常重要的。

2.3 乳房护理

(1) 加强健康宣教。保持乳房清洁、干燥。每次喂奶前用清水擦洗乳房和乳头, 取正确的哺乳姿势, 使婴儿吸住乳头及部分乳晕, 用一只手托扶乳房, 防止乳房堵住婴儿鼻孔。哺乳结束时, 用食指轻压婴儿下颏拉出乳头。哺乳后, 汲少许乳汁涂在乳头和乳晕上。 (2) 乳头异常的护理。乳头凹陷、平坦, 婴儿吸吮困难, 致使乳汁不能排空发生乳汁淤积, 在产前检查时指导产妇做乳头伸展、牵拉练习。教会产妇多种喂奶的姿势, 以利婴儿含住乳头。在婴儿饥饿时, 先吸吮乳头凹陷的一侧, 因此时婴儿的吸吮力强, 容易吸住乳头及大部头乳晕, 若吸吮不成功时, 要指导产妇把母乳挤出后喂哺。 (3) 乳房胀痛护理。尽早哺乳, 产后0.5 h内开始哺乳, 可促进乳腺管通畅;按摩乳房, 取坐位或侧卧位, 用热毛巾热敷乳房10 min左右, 在患侧乳房上涂少许石蜡油, 然后双手全掌由乳房四周沿乳腺管向乳头中心推挤, 按摩时用力适度, 以产妇可忍受为宜, 按摩结束后, 挤捏乳头、乳晕区[3]。如此反复进行, 再配合婴儿间断吸吮, 排出淤积乳汁, 使乳房松软, 一般治疗20 min左右, 每日1~2次。每班记录、交接乳房胀痛及检查乳房肿块情况, 直到乳腺管通畅, 肿块消失。

3 结果

我院138例发生乳汁淤积产妇早期进行护理干预, 均使淤积的乳汁疏散, 疏通乳腺管, 排乳量明显增加, 提高了母乳喂养成功率。

4 讨论

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天然食品, 最佳的哺育方法, 母乳喂养对母婴均有益处。母乳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 尤其初乳中含有大量抗体, 有助于婴儿抵抗疾病的侵袭。初乳中含有β-胡萝卜素呈淡黄色, 含有较多的有形物质, 故质稠。因此产后, 最容易发生乳汁淤积, 表现为乳房胀痛, 有硬结。母亲由于害怕痛苦, 不愿哺乳, 更加重乳汁淤积, 而治疗不及时而合并感染后可发生乳腺炎, 甚至形成化脓性感染而使母乳喂养受到影响, 另外乳汁排出障碍过久可导致乳腺分泌受到抑制, 进而发生产后缺乳, 因此, 对产后乳汁淤积进行积极地治疗及护理是保证是保证母乳喂养顺利进行的有效措施。本研究结果亦证明相应的护理干预有利于改善产后乳汁淤积。

关键词:乳汁淤积,早期护理,产后

参考文献

[1]童萍, 乳汁淤积产妇的舒适护理[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护理版) , 2007, 3 (1) .

[2]徐桂梅.预防产后乳汁淤积的护理[J].现代医药卫生, 2004, 20 (5) .

产后乳汁淤积的护理 篇3

关键词:催产素,乳汁淤积,产后

母乳喂养是安全、方便、卫生的喂养方式,对新生儿的存活、生长、发育都极为重要,在降低新生儿发病率和死亡率方面的重要作用已得到公认[1]。但由于产妇产后疲惫与疼痛,加之新生儿吸吮力弱,乳腺管难以通畅,致使乳汁淤积在乳腺管内,不仅会造成母乳喂养失败,影响新生儿的生长发育,而且会引起乳房胀痛甚至急性乳腺炎,损害妇女的身体健康[2,3]。2010年1月~2012年1月,我院对100例产后乳汁淤积患者采用催产素肌注治疗,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2月~2011年10月在我院足月分娩发生乳汁淤积的产妇200例,均为单胎,产后2~6 d,产妇无妊娠合并症、内分泌疾病及乳房发育缺陷,无母乳喂养禁忌证,自愿母乳喂养,母婴同室,新生儿亦无异常情况。按随机数字表法将纳入病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两组患者年龄、孕周、分娩方式、孕产情况、乳胀情况及疼痛程度等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 方法

对照组常规采用湿毛巾(40~45℃)局部热敷30 min,然后手法按摩,具体操作参见文献[4],30 min后用吸奶器吸奶,每天2次。观察组采取催产素10个单位肌注后,采用湿毛巾(40~45℃)局部热敷30 min,用吸奶器吸奶。24 h后评定疗效,并记录两组产妇乳腺炎发生情况。

1.3 疗效评价[5]

治愈:乳房胀痛及乳腺结节消失,乳汁排出通畅;有效:乳房胀痛及乳腺结节减轻,乳汁能分泌,用吸奶器能吸出;无效:乳房胀痛及乳腺结节无变化或加重,无乳汁分泌。以治愈率和有效率计算总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61.0%(61/100)、94.0%(94/100),对照组分别为29.0%(29/100)、70.0%(70/1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2 两组乳腺炎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乳腺炎发生率为3.0%(3/100),对照组为21.0%(21/1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5,P<0.05)。

3 讨论

产后乳汁淤积是产后妇女的常见症状,是指妇女在哺乳期间乳腺管阻塞,乳汁淤滞于乳络等部位引起局部肿胀、硬结、疼痛。而母乳是新生儿最理想的天然食品,含有其生长发育必需的各种营养成分,尤其是初乳中含有大量Ig A、Ig M、补体溶菌酶,能够迅速提高免疫力[6],一旦产妇缺乳,势必会影响新生儿的生长发育。

目前临床多采用局部热敷、手法按摩挤奶的方法,通过促进乳房的血液循环将郁积的乳汁排出。但此法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起效慢,且易引起乳头损伤、疼痛,造成急性乳腺炎,产妇不易接受,甚至放弃母乳喂养。近年来,随着产后乳汁淤积产妇的比例升高,上述问题日益严重,一直困扰医务工作者。

催产素具有兴奋子宫,促进平滑肌收缩的作用[7],是目前产科引产、助产及防治产后出血常用药物,以保障分娩的顺利进行。近年国外有文献报道[8],催产素能够促进产妇乳汁分泌,认为催产素是促进乳汁排出的主要激素,作用机制为[9]:产妇产后乳腺不断分泌乳汁,储存于腺泡中,当新生儿吸吮乳头时,引起射乳反射,兴奋催产素神经元,释放催产素进入血液,使乳腺腺泡周围的肌上皮收缩,腺泡内压力增高,从而促使乳汁经输乳管从乳头排出。国内李晓峰[10]也报道用催产素滴鼻可促进泌乳,增加泌乳量又不改变主要成分。

笔者采取催产素肌注后热敷抽吸乳汁的方法,结果显示,24 h后观察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乳腺炎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因此,笔者认为相比传统方法,催产素肌注治疗产后乳汁淤积疗效显著,能更快促进乳汁分泌,减少乳腺炎发生率,易被患者所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路志朝,刘淑华,赵振杰.浅谈早期母乳喂养的优点及方法[J].中华临床医学研究杂志,2005,11(5):729.

[2]赵煜,吴春红.产后乳汁淤积的相关因素分析[J].现代护理,2001,7(8):15.

[3]梁晓红.产后乳汁淤积的临床护理[J].医疗装备,2010,23(4):51.

[4]余海洪,冯兰,李添荣,等.手法按摩与短波疗法联合治疗产后乳汁淤积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09,11(3):83-85.

[5]诸丰英,王甜.50%硫酸镁湿热敷治疗产后乳汁淤积的临床观察[J].江西医药,2008,43(1):43-45.

[6]刘爱芬.实施母乳喂养成功的护理措施[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0,24(4):80-81.

[7]王嘉薇.临床中催产素引产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1,6(23):154-155.

[8]邹叶青,柳丰萍,高健群,等.催产素的研究进展[J].广州医学院学报,2007,35(6):61-64.

[9]Meddle SL.Dynamic changes in oxytocin receptor expression and acti-vation at parturition in the rat brain[J].Endocrinology,2007,148(10):5095-5104.

产后乳汁淤积的护理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10年3年~2012年3月住院产妇发生乳汁淤积症的患者200例, 年龄19~39岁, 孕周37~41+6周, 孕次1~5次, 产次1~3次, 其中初产妇160例, 经产妇40例;阴道分娩80例, 剖宫产120例, 均无妊娠合并症, 无内分泌疾病及乳房发育缺陷, 其中双侧乳腺130例, 单侧70例, 所有患者均出现乳腺肿痛, 乳腺表皮红热, 乳汁排出不畅触诊有明显硬结、肿块, 体温37.5℃~38℃。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 实验组采用肌注催产素10U, 15min后配合手法按摩20~30min, 对照组采取50%硫酸镁湿热敷后, 用吸奶器吸出乳汁常规治疗。两组产妇的乳胀情况、疼痛程度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局部50%硫酸镁水温40℃~45℃热敷30min后, 使用吸奶器吸出乳汁, 2次/d。实验组在消毒臀大肌后催产素10单位肌注, 15min后嘱患者取仰卧位或坐位进行手法按摩治疗。首先, 在患乳上抹少量的润滑剂, 医护人员左手托患乳, 右手的四只手指揉、推、按疏通患乳的硬结和肿块。然后, 用右手的指腹顺输乳管的放射方向从乳根至乳晕部, 轻拿揉抓, 疏通淤乳。最后, 用右手的食指与中指夹持患侧乳晕以及乳头部, 不断向外轻轻挑提。重复以上手法, 直至淤乳排尽, 乳房松软为度[2]。每天按摩20min。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标准

观察治疗后30min及24h治疗效果, 连续治疗1~3d进行疗效评定, 评定标准分为:治愈, 胀痛消失, 乳房无结块, 乳汁分泌顺畅;有效, 乳腺结块明显减小, 胀痛减轻, 乳汁排出较顺畅;无效, 乳房硬结无明显变化, 乳汁排出困难[3]。并进行B超检测。

1.4 数据处理

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用χ2检验计量资料数据用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P<0.0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均治疗1~3d后, 实验组治愈76例 (76%) , 有效24例 (24%) , 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100%。两组临床疗效对比, 差异明显, P<0.05。详见表1。通乳时间及产妇乳腺管的变化情况, 见表2、3。

注:实验组左右侧乳腺管P<0.01, 对照组左右侧乳腺管P>0.05

3 讨论

乳汁淤积为产后妇女自觉病变, 乳汁淤积症主要见于没有哺乳经验且初为人母的妇女。初产妇下奶后, 由于没有哺乳经验, 婴儿往往不能将乳汁吸尽, 引发乳头皲裂[4]。婴儿的吸吮常会使母亲感到钻心的疼痛, 而不能充分哺乳, 还有乳头发育不良, 如乳头短、平或内陷, 使婴儿吸吮困难等以致初次哺乳后仍有多余的乳汁积存乳腺小叶的腺泡中造成乳汁淤积症。另外初产妇乳汁中含有较多的脱落上皮细胞, 可以引起部分乳腺管堵塞, 致使分泌的乳汁不能通畅地排出, 从而淤积于腺泡及腺管中。乳汁是细菌的良好培养基, 乳汁淤积若有细菌侵入易发生乳腺炎, 影响正常哺乳和产妇健康[5]。

乳汁分泌受神经和内分泌系统调控, 乳汁分泌和排出主要受催乳素和催产素两种激素影响。前者是由脑垂体前叶分泌, 后者主要是脑垂体后叶分泌[6]。催产素能使乳腺泡周围的肌上皮收缩, 腺泡内压力增高, 乳汁经输乳管从乳头排出。手法按摩能够使闭塞的乳腺管通畅, 从而把淤积的乳汁排出, 使乳房变软, 减缓胀痛;其次手法按摩还可以使乳房内部组织疏松, 有利于乳汁通过乳腺管汇集至乳窦, 便于婴儿吸吮。乳汁淤积以预防为主, 孕前有乳头内陷扁平要积极治疗, 医护人员在产妇安返病房后要及时给予母乳喂养宣教及指导正确的哺乳姿势。

临床实践证明, 肌注催产素配合手法按摩可明显提高产后乳汁淤积症的疗效, 缓解产妇乳房胀痛, 促进乳汁分泌, 有利于母乳喂养。

摘要:目的 观察肌注催产素配合手法按摩治疗产后乳汁淤积症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3年~2012年3月发生乳汁淤积的20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 实验组采取催产素10U肌注, 15min后配合手法按摩治疗, 对照组采取50%硫酸镁湿热敷后, 用吸奶器吸出乳汁。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1~3d后, 实验组治愈76 (76%) 例, 有效24 (24%) 例, 治愈率76%, 总有效率达到100%, 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肌注催产素配合手法按摩可以有效治疗产后乳汁淤积, 能更快的促进乳汁分泌, 减少乳腺炎发生率, 易被患者所接受,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肌注催产素,手法按摩,产后乳汁淤积

参考文献

[1]文晓红.手法按摩与小葱捣汁外敷联合治疗乳汁淤积的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药咨讯, 2010, 2 (28) :274-275.

[2]李俊果.催产素肌注促进泌乳预防乳汁淤积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导刊, 2008, 10 (9) :1395-1397.

[3]翟慧霞.手法按摩乳房治疗产后乳胀的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 (医学专业) , 2012 (08) :221.

[4]梁晓红.产后乳汁淤积的临床护理[J].医疗装备, 2010, 23 (4) :51.

[5]佘海洪, 冯兰, 李添荣, 等.手法按摩与短波疗法联合治疗产后乳汁淤积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09, 11 (3) :83-85.

产后乳汁淤积的护理 篇5

将本院2010-01~2010-12收治的患产后乳汁淤积症的产妇120例, 年龄22~40岁。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各60例。两组在年龄、产次和产后出血量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2方法

观察组:取四黄散粉剂加白醋调成糊状, 取一次性中单铺于床上适当位置, 患者取平卧位, 将药均匀地敷于乳房肿块处, 以覆盖皮肤表面为宜, 避开乳头然后将远红外线的辐射头对准乳房垂直照射, 调整辐射头至适当方位和距离, 每次20~30分钟, 每日2~3次。对照组:用热毛巾外敷乳房30分钟, 每日多次, 然后再配合正确的人工挤奶, 产妇按需哺乳, 排空乳汁。治疗过程中随时观察皮肤颜色及温度, 倾听产妇主诉, 防止烫伤。两组均7天为1疗程, 1疗程后统计疗效。

3结果

3.1 疗效标准

以乳房胀痛及硬结消失, 乳汁能正常分泌, 排出顺畅, 不影响哺乳为治愈;乳房胀痛及硬结消失或减轻, 乳汁能分泌, 排出欠顺畅, 婴儿吸吮比较费力或须用吸奶器吸出为好转;病情无变化或进一步加重造成化脓性乳腺炎者为无效。

3.2 冶疗结果

见表1。

χ2检验;与对照组比较*P<0.05

4讨论

目前临床上治疗本病的通用方法有局部热敷法、人工挤奶、吸奶器抽吸等, 但这些方法费时费力, 并可造成局部疼痛。一些产妇不愿接受。

产后护理干预对乳汁分泌的影响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随机选择2009年8月—2010年7月在

我院正常经阴道分娩的足月初产妇30例作为观察组, 年龄20岁~32岁, 平均年龄25岁;新生儿体重2 500~4 100 g, Apgar评分≥8分.将2007年8月—2008年7月条件相同的产妇22例作为对照组。2组产妇的年龄、健康状况、产后出血量、新生儿身体状况、平均每日吸吮次数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观察组:

(1) 除给予一般护理指导外, 产后当天即进行早接触、早吸吮。婴儿出生后2 min~3 min进行母婴皮肤接触, 时间30 min, 产后30 min指导产妇早开奶, 讲解母乳喂养的重要性, 解除影响泌乳的心理社会因素。 (2) 产后第1天, 护士手把手教会产妇正确的母乳喂养姿势, 婴儿含接姿势;教会产妇慢慢地张口呼吸, 使其全身放松, 有利于乳汁分泌和保证充足的乳汁。 (3) 产后第2天, 护士教会产妇用温度适宜的热毛巾热敷乳房5 min, 热敷后用右手的大小鱼际从乳房根部向乳晕绕乳头轻柔地进行螺旋式按摩, 每侧5 min.亦可选用中药涌泉散或通乳丹加减, 用猪蹄2只炖烂吃肉喝汤。 (4) 产后第3天, 根据不同需求给予针对性按摩, 对于泌乳过少或无泌乳的产妇, 选择伴有轻柔音乐、环境舒适的房间, 使其放松, 护士按照护理技术操作规范的常用手法对产妇进行推、拿、按、摩、揉、点等。常用穴位:膻中、足三里、三阴交、内关等, 按摩时间均为0.5 min;一般7 d为1疗程。对照组产妇予产后一般护理常规, 教会产妇自我护理。

1.3 统计学方法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见表1.

由表1可以看出, 观察组产妇产后第3、第4天乳汁分泌率均高于对照组, 母乳喂养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 , , 效果显著。

3 讨论

3.1 母乳作为婴儿最理想和必需的食品, 具有营养丰富、经济方便、温度适宜、易于消化吸收等优点。

泌乳除与产妇的精神状态、营养状况和乳腺发育情况等有关外, 与产妇的情绪、伤口疼痛等也有关, 母乳喂养姿势不正确或喂养不当, 婴儿含不住乳头或母亲因乳管阻塞、乳汁排出不畅也会影响母乳喂养。所以分娩后产妇要保持最佳的精神状态, 掌握正确的母乳喂养方法, 再结合护士的乳房护理不仅能促进乳汁分泌, 利于哺乳婴儿, 减少乳房的胀痛, 还能预防乳房疾病的发生[3]。

3.2 乳房按摩可促进产妇乳汁分泌, 护士通过对乳房各

种手法的按摩可增加乳房血液循环, 刺激乳腺神经末梢部位及乳头、乳晕的触觉受体, 感觉信号经传入神经纤维抵达下丘脑, 使垂体泌乳素呈脉冲式释放, 促进乳汁分泌。另外, 正确的乳房按摩, 能疏通乳腺管, 促进乳汁分泌;亦可通过按摩消除产妇紧张情绪, 促进乳汁分泌[4];乳房按摩还可以使子宫收缩, 减少产后出血, 促进产妇子宫恢复。

3.3 产妇心情舒畅十分重要。

乳汁不足原因很多, 有体质原因, 也有的是心理压力过大, 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护理。部分产妇对初乳知识认识不足, 传统观念认为产后3 d才开始下奶, 或认为初乳稀没营养, 3 d内不主动喂奶, 因此失去了早泌乳、增加乳汁分泌的机会。要使产妇树立足够母乳喂养的信心, 保持良好的心态, 心情愉快, 结合乳房护理促进乳汁分泌, 以更好地实施母乳喂养。

母乳喂养有利于母婴健康, 是近年来大力提倡的喂养婴儿的方法。因此医院和基层社区医生应该积极掌握各种有利于促进乳汁分泌的方法, 护理干预及乳房按摩简单方便, 安全可靠, 既可促进乳汁分泌, 减轻疼痛, 还能预防乳房疾病的发生, 是一项可以在医院、社区进行推广应用的护理技术。

参考文献

[1]王素珍.缺乳产妇的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 2008, 6 (1) :97.

[2]黎培石, 鲁顺琼, 杨钧, 等.产后按摩对促进产妇康复的临床研究[J].中国保健 (医学研究版) , 2007, 15 (12) :32.

[3]刘元珍.产后按摩乳房促进乳汁分泌100例分析[J].齐鲁护理杂志, 2005, 11 (7) :942-943.

产后乳汁淤积的护理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4年7月收治的分娩产妇160例,按数字随机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观察组20~38岁,平均27.5±1.3岁,孕周37~40周,平均38.6±0.8周;对照组年龄21~40岁,平均28.1±1.0岁,孕周37~40周,平均39.0±0.8周;两组产妇年龄、孕周经统计学分析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单胎,排除严重产科并发症、胎儿畸形、新生儿重度窒息、乳腺增生等乳腺疾病产妇;意识良好,存在判断能力,语言正常交流,精神状况良好;依从性好,自愿配合护理人员工作;新生儿可吸吮;自愿参加此次研究。

1.3 方法

两组产妇均接受常规护理,产妇分娩后根据胎儿及产妇实际情况实施母婴早接触吸吮;母婴同室,协助产妇正确喂养,并指导母乳喂养方法,讲解母乳喂养相关知识、注意事项、母乳喂养的必要性及重要性,督促产妇按需哺乳。观察组另予乳房按摩护理干预,(1)乳房周边按摩:产妇仰卧位,55℃~65℃热敷左右乳房5min,按摩师双手涂抹精油,手部横向抚摸乳房,另一手放置握乳房的手上面,由边缘按摩至中心,通畅乳腺管;然后手指并拢放置乳房斜下方,托着乳房,另一手向斜上方按摩乳房。每次按摩约20min,反复多次,并查看乳房是否有硬结、肿块。(2)穴位按摩:根据产妇产后身体情况辨证推拿治疗,主穴取乳根、膻中、少泽,气血虚弱明显者配脾俞、胃俞及足三里;肝气郁滞明显者配太冲、内关;结合推、揉、按、拿等方式,每穴位按摩0.5~1min,重复3~5次,每次约15min;以产妇感到酸、胀、麻、痛等为度,疏通乳络。(3)乳头按摩:首先压迫按摩,一手向上托乳房,另一手以拇指、食指和中指抓住乳头,向中心部位轻轻按压;其次纵向按摩,抓住乳头、乳晕,自上而下轻轻边拉边揉,反复3~4次;最后横向按摩,托住乳房,另一手抓住乳头、乳晕横向轻轻揉按捏。(4)心理干预:护理人员应与产妇主动沟通交流,了解产妇担心、紧张、烦躁等情绪,向产妇讲解哺乳重要性及产后子宫恢复必要性,提高产妇对母乳喂养的依从性。

1.4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产妇泌乳初始时间、48小时乳汁分泌量及乳房舒适程度。

1.4.1 48小时乳汁分泌量[3]

分泌量多:产妇双侧乳房饱满,24小时哺乳超过8次,满足新生儿需求,睡眠良好;量中:自觉双侧乳房尚饱满,基本满足需求,需添加配方奶,睡眠质量一般;量少:自觉双侧乳房松弛,用手挤压见少许乳汁,以配方奶为主,新生儿时哭闹。

1.4.2 乳房舒适度[4]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疼痛分4级,0级:无临床症状,无痛;1级:情绪安静,轻微疼痛;2级:产妇尚平静,疼痛中度;3级:产妇情绪不稳定,无法入睡,重度疼痛。

1.5 统计学方法

所有计量资料以均值加减标准差表示,两组间均值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t'检验,治疗前后自身对照均值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所有计数资料以频数(f)表示,无序分类资料采用χ2检验,采用SPSS16.0进行统计分析;等级资料以频数(f)和平均Ridit值表示,采用Ridit检验,由PEMS3.1进行统计。α=0.05。

2 结果

观察组泌乳初始时间1.2±0.3天,对照组泌乳初始时间2.8±0.5天,观察组产妇泌乳初始时间明显快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48小时泌乳量150.8±12.4mL,对照组48小时泌乳量105.4±13.5mL,观察组48小时泌乳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乳房舒适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注:与对照组相比,①P<0.05

3讨论

母乳是补充婴幼儿营养的天然食物,具有丰富免疫物,促进婴幼儿智力、身体发育,增强母婴感情交流,利于母亲健康[5]。因此产妇分娩后尽早乳汁分泌,足够乳量是保证母乳喂养成功的关键。通常泌乳会影响产妇情绪,多种激素会直接或间接影响下丘脑调节,心情压抑会减少乳腺血流量,抑制乳汁分泌。此时需缓解产妇负面情绪,减轻紧张、焦躁情绪,促进乳汁分泌。采用各种手法按摩乳房,牵拉乳头,刺激乳房血液循环及乳腺管丰富的神经末梢,提高乳头、乳晕触觉受体敏感性,使兴奋神经传导和内分泌激素上传到脑垂体前叶和脑垂体后叶,以此建立泌乳反射,通畅乳管[6],增加并促进乳汁排出。同时穴位按摩能行气活血、宽中理气,乳根疏通乳络;膻中行气活血、宽中理气;少泽主津液;足三里、脾俞、胃俞调和脾胃、补肝益气、生血补血,增加乳汁生化之源。此次研究表明,观察组产妇泌乳初始时间、48小时泌乳量、乳房舒适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因此,乳房按摩护理干预可明显加快产妇泌乳初始时间,增加产妇泌乳量,减轻乳房胀痛程度,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种翠宁.护理干预促进乳汁分泌的临床研究[J].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08,6(6):343-344.

[2]种翠宁,庞义竖,梁贞文,等.产后护理干预对乳汁分泌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35):9-10.

[3]孙平秀.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对剖宫产产妇乳汁分泌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13):39-40.

[4]古宝兰,王定清,黄文财,等.护理干预对于产后乳汁分泌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2014,22(17):175-176.

[5]陈利.产后乳房按摩护理干预促进乳汁分泌的临床观察[J].中国临床实用医学,2010,4(8):231-232.

上一篇:无级变速论文下一篇:动漫产业链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