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特价值

2024-10-17

独特价值(精选11篇)

独特价值 篇1

生活在现代社会, 特别是都市当中, 我们随时随地都处于很多眼睛的关注之下, 这里所说的“眼睛”是指公共场合几乎无处不在的视频监控系统。近年来, 随着城市经济的高速发展, 城市治安管理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 传统的以人力防范和事后处理为主的管理模式已经开始制约城市治安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视频监控系统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用来加强治安防范的技术手段, 重要交通路段、重点安全防范场所、单位内部都在广泛使用, 金融、电信等行业还实现了联网监控, 现在甚至细化到在一辆公交车上、一台出租车上都可以进行视频安全监控。视频监控系统在越来越多的领域、越来越大的范围铺展安装, 等于是为城市治安管理体系配置上了一双双警惕的眼睛。令人意想不到的是, 监控系统在安全防范之余竟然衍生出了一种“副产品”, 那就是是给电视节目的创作提供了一种十分特殊而且难以替代的信息资源, 在很多电视节目, 尤其是新闻性比较强的节目中监控画面的使用越来越常见, 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必须有监控画面的参与, 才能满足受众的好奇心理和观赏习惯, 在创作与观赏的对接当中, 监控画面的运用也就具有了独特的审美价值, 这也正是本文所要探讨的话题。

我们现在随时打开电视, 在新闻时段经常可以看到一些现场感非常强的报道, 记者“我在现场”的姿态使受众也好像身临其境、亲眼直击, 似乎都能穿越到此时此刻事件发生的环境当中。这类新闻报道, 就是因为能在第一时间及时快捷、声画并茂地呈现出新闻事件的发生、发展、变化, 特别强调真实感和现场感, 因而很吸引观众。而监控画面越来越多地进入事件性报道当中, 展现的已经远远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真实感和现场感, 其原汁原味的真实状态、现场情境带给受众的是更为强烈的感染、冲击和震撼。受到视频监控设备安装场所限制, 监控系统提供的大多都是记录交通事故、打劫银行、ATM机作案、偷窃车辆、超市顺手牵羊等情况的画面, 但这些内容其实跟百姓日常生活关联度较高, 因此广受关注。发生在2010年5月的北京长安街英菲尼迪轿车肇事案备受关注, 当时新闻报道这件事采用了一段完整的交通监控视频, 画面显示驾驶员超速驾驶英菲尼迪牌小型轿车, 违反交通信号, 直接撞上前方等候交通信号放行的菲亚特牌小型轿车, 继而又撞向正常行驶的公交车左前侧, 致使两人死亡、一人重伤。虽然时间过去了很久, 人们谈起这件事当时那可怕的瞬间仍然历历在目, 足见监控画面带给受众的记忆冲击、情感刺激, 有多么强烈、多么持久。在法制类电视节目中, 尤其是那些涉及案件的选题往往就是因为有了监控画面的帮助, 整个节目在结构编排及案件情节、细节的表现上更有张力和震撼效果。笔者曾经采制过一个地下商城裘皮店被盗案件的电视专题, 碰巧这家商城安装了比较完备的监控设施, 提供了不少相关的画面用于节目编辑, 这些画面记录了窃贼乔装改扮进入裘皮店行窃, 然后从容离开的过程。在构思节目的时候我们没有急于顺理成章地揭开谜底, 而是有意识地设计了一些曲折和悬念, 直至找到真相。这个节目大量地使用了监控画面, 播出效果很好, 观众并没有因为编导所使用的手法和技巧而对案件情节及侦破过程有所怀疑, 因为他们完全相信监控画面提供的信息。监控画面给人以真实、不容置疑的印象, 无论如何你都不会怀疑它的可靠性, 这正是它的审美价值所在。通常记者采录的新闻画面也都是现场拍摄留存的实况, 但很多情况下无法避免新闻场景里的人物会表现出“镜头感”, 被摄像机分散或者说是“导演”了情绪, 已经不可能反映完全本真的状态, 加上新闻要经过后期编辑剪裁取舍, 播出时很难说没有某些“失真”的情况;即便是现场直播状态的新闻, 往往也会因为机位调度切换, 导播意图的渗透等等因素削弱真实状态的连贯性。

监控画面出现在电视节目中的可贵之处, 还在于它的唯一性和不可替代性。无法想象, 一个已经时过境迁的事件过程, 能够通过事后编导拍摄达到监控视频记录那般的客观和真实, 充其量也只能算是经过合理想象的情景再现;监控系统记录下来的画面可能不够清晰, 有时甚至是模糊的, 机位角度也往往不一定适合普通受众观赏视角和习惯, 但它是独一无二, 不可复制的,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甚至任何精细加工的名片巨制都无法取代它的审美价值。有文章说, 在日本高密度的视频监控号称“天眼安全网”, 视频监控探头最少也有54万个。2011年日本3.11大地震, 监控拍下了很多令人吃惊的罕见画面:超市内货架剧烈晃动, 倒落;车载监控记录海啸袭击;机场监控记录仙台机场被淹瞬间等等, 不一而足;美国国防部公布了2001年“9·11”恐怖袭击事件中一架被劫持的美利坚航空公司客机撞击五角大楼的录像片段。录像片段约持续2分钟, 是由安装在五角大楼外一个停车场的监控摄像机摄下来的。录像显示, 这架客机撞击五角大楼时呈白色, 显得很模糊。撞击后, 立即出现一道白光和一个巨大的橙色火球, 并冒出滚滚浓烟。然后, 画面上出现了一辆向撞击点行驶的警车。以上我们提到的这些视频监控画面, 很显然都是作为新闻资讯出现在电视屏幕上, 被广大受众了解、感知和接受。这样的巨大自然灾害和重要国际事件, 事先是完全不曾预知的, 因而也不会有准备地拍摄影像资料, 留下那些转瞬即逝的过程。这种时候视频监控系统一般不会缺位, 总能尽职地记录那罕见的特殊情景, 那种完全忠实于实事真相的画面所带来的冲击, 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观众探究真相的审美预期, 是再完美的编创手段都无法复制和替代的。

没有预先的设计, 不受编导主观意图操纵, 精彩的监控画面结构而成的事件情节, 有时甚至不亚于好莱坞制作, 一些经典的桥段几乎就是大片的翻版, 令人惊叹不已, 2010年摩萨德特工暗杀哈马斯高官的视频监控录像堪称这方面的杰作。哈马斯军事组织领导人马哈茂德·马巴胡赫在迪拜国际机场附近一家五星级酒店入住, 他万万没想到, 身后有11名特工紧密跟随, 并在5个小时后将他杀死在客房里, 整个过程被酒店监控镜头拍下。监控录像显示, 嫌疑人在马巴胡赫遇刺前一天搭乘不同航班抵达迪拜, 各自入住不同酒店。他们用现金结账, 使用不同种类手机卡, 以避免受到追踪。他们以游客身份进行打扮, 部分人穿着运动装并手持网球拍, 有些则戴棒球帽及戴上假胡子。他们分作5队行动, 4队负责监视, 1队负责暗杀。当马巴胡赫到达酒店登记时, 闭路电视显示有两人已在大堂监视, 并跟他同乘一部电梯, 直到他到达230号房间, 然后订下230号房对面的房间。马巴胡赫不久离开房间, 4人利用电子装置开门入内, 并从内锁上, 以掩饰潜入的证据, 静候他归来。大约晚上8点, 待马巴胡赫回来后, 埋伏的杀手杀死了他, 整个杀人过程为时10分钟。尸体直到第二天才被发现。死亡时, 马巴胡赫的酒店房间外还挂着“请勿打扰”的牌子。有媒体如此评价这段监控视频, “迪拜谍影, 比战争冷酷, 过程堪比007电影”。有时真是这样, 无须刻意编创, 不必专门加工, 生活中的原本状态自自然然地连缀起来就是一幕幕精彩的戏剧。这也正是监控画面运用于电视节目中带给观众的最为原创的审美感受, 让大家从中体验到一种不加“设计”、未曾“编辑”的真实情景、真实过程, 这种效果就算编导有天大的叙事本领、超人的艺术功力恐怕也是无法实现的。

监控画面作为一种特殊的影像元素, 运用于电视创作当中, 它不容置疑的真实性, 不可替代的唯一性, 不受操纵的客观性, 会给节目增添超乎想象的魅力, 带给观众的是一种纯粹意义上的“原生态”观赏和体验, 观众会从中享有信息、领会趣味、承接知识、感发情绪、寻求认同等等等等, 能够获得如此丰厚深刻、值得回味的审美感受、审美愉悦, 也恰恰印证了本文所要表述的论题:监控画面在电视节目中合理有效地运用, 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

摘要:近年来, 随着城市经济的高速发展, 城市治安管理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 传统的以人力防范和事后处理为主的管理模式已经开始制约城市治安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视频监控系统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用来加强治安防范的技术手段, 重要交通路段、重点安全防范场所、单位内部都在广泛使用, 金融、电信等行业还实现了联网监控, 现在甚至细化到在一辆公交车上、一台出租车上都可以进行视频安全监控。视频监控系统在越来越多的领域、越来越大的范围铺展安装, 等于是为城市治安管理体系配置上了一双双警惕的眼睛。

关键词:电视,监控画面,审美价值

独特价值 篇2

双峰县永丰中心学校贺中元

内容摘要:在当前阅读教学中,有的教师一味强调学生在阅读中的独特体验,而对于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有所忽视。正确处理它们的关系,要注意两个要点。一是教师必须正确理解和把握教材的价值取向。二是要充分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在课堂上必须扮演好“首席发言人”——“平等中的首席”的角色。

关键词:新课改、阅读、价值取向、独特体验、平等中的首席

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一、教学实践中的理解偏差

新课改的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为指导,积极投身于教学研究与改革中,以高度的创新精神实践《语文课程标准》,涌现出一大批新课例和一些好做法。但是有些做法与《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的理念“形似神异”,徒有形式。很有可能矫枉过正,一味的鼓励和肯定不负责任的“创新”,让语文的文字不再重要,重要的只是头脑中的不负责任的“胡编乱造”、“胡说八道”。我想很有必要就价值取向与独特的体验的关系问题进行进一步的探讨。曾有一位教师在《皇帝的新装》一课的教学中,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你是怎样看待那两个骗子的?”经过一番讨论后,学生开始了发言,有的说骗子狡猾;有的说骗子“聪明”,他们能洞悉皇帝的心理,善于察言观色;也有的说他们“勇敢”,敢在皇帝面前玩弄骗术,要知道弄不好,就会人头落地的呀!更有的说他们是在替天行道,不骗这些贪官污吏还骗谁呀!气氛非常热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在这个时候我们会叹服这位老师设计之巧妙。尤其会认为后面的回答与众不同,很有创意,应该得到鼓励。不错,学生这种勇于独立地思考和表达,而不人云亦云的做法,确实是我们应该大力提倡的。然而如果我们仅到此为止,那就有些不妥了。我们应该在学生畅所欲言的基础上,就骗子是“狡猾”还是“聪明”展开争论,说出各自的理由。争论结果,统一了认识,认为骗子是“狡猾”的,因为他们的目的是为了谋取私利,是不道德的。骗子是“聪明”还是“狡猾”就要看他们所作所为的目的和手段。如何看待骗子,反映了学生对骗子所作所为的态度,反映了学生的价值取向。

很显然,如果不提这一问,学生不能畅所欲言,不利于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独特的体验,不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道德判断能力。在此基础上再正确引导,展开争论,就既注意了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又尊重了学生的情感体验。

二、正确引导价值取向

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和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是一对矛盾。我们必须面对而不能回避,当前阅读教学有一种倾向是:在培养创新精 神、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等思想指导下,有的教师一味强调学生在阅读中的独特体验,而对于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有所忽视,在教学活动中缺乏正确的引导。重视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发挥语文教育的育人功能是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正如课程标准在“教材编写建议”中所指出的,“教材应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关注人类,关注自然,理解和尊重多样文化,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材要注重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主义感情。”“教材选文要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又在“教学建议”中说,“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可见,离开教材思想内容的纯工具训练,是课程标准所反对的。

三、尊重独特体验

同时,我们也要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语文课程中具有大量具体形象的,带有个人情感和主观色彩的内容,由于各人的知识背景、生活经验、体悟的角度等方面的差异,面对同样的作品,特别是文学作品,人们会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正如人们常说的“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因此,阅读教学要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和独特的理解。学生在课堂上有权依据自己的知识储备和生活经验,对所学的内容进行选择、评价、重组和整合,进而把知识变成真正属于自己的能力。《新课标》由此指出,语文教育特别需要 3 提倡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也特别需要注意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和有独创性的理解。

四、正确处理价值取向与情感体验的关系

正确处理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和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的关系,笔者认为特别要注意的是这样两个要点。一是教师必须正确理解和把握教材的价值取向。语文学科是人文学科,人文学科的价值在于使学生在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提高精神境界、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等方面受到熏陶感染。因此教材的价值取向是教材的核心和灵魂,教师怎样理解和把握,关系到教学过程中能否正确引导,关系到学生在阅读中吸取什么样的精神食粮。如《愚公移山》这篇课文,人文内涵十分丰富。教师本该引导学生去体会怎样面对人生困难等方面的启示。如“只要坚持不懈奋斗,就最终能克服困难”,“诚之所至,金石为开”等等,这些精神决不因时代发展而失去它的意义。课文总是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的。体会作者思想是阅读教学的基本要求。有学生认为不如搬家或搞山区旅游开发,这并没有错。但问题是这不是文章的主旨。如果教师没有正确地理解和把握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往往会导致人文精神的失落。二是要充分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学生面对同一作品。相同问题会出现许多不同的理解和评价,面对课堂中的百花齐放,教师固然不能一棒子横扫千军,但是否就意味着不用对其加以修整,任其自由开放,独树一帜呢?答案是否定的。人们对于语文材料应该有理解一致的地方,知识点仍有其确定统一的答案,情感态度价值观仍有其主流取向。否则学生思想杂乱纷陈,人际 交流无法进行。就学生个体而言,囿于其本身的生活经历,知识储备、情感体验所限,不能保证他们的想法个个都正确全面,无法保证他们对作品的理解达到教学所要求的高度。这就要求教师像园丁一样,除去杂草,剪掉败枝,确保花卉枝繁叶茂、鲜花怒放。但让我们极不愿意看到的是,有些教师在注重学生学习多样的体验和发散的思维的同时,他们自己却成了学生思想的应声筒。他们不敢对学生任何“标新立异”的发言给予过激或否定的评价,甚至在一些关于学生道德价值取向的问题也不置可否。

五、扮演“首席发言人”的角色

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必须扮演好“首席发言人”的角色,也就是“平等中的首席”。首先,要把握好角色的定位。教师作为学生与文本对话的中介,他的思想,文化,人生经验,审美水准都要高于学生。另外,教师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负有道义上的责任,所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在教学中也承担着“传道”的义务。无论是教学目标的确立还是教学活动的设计,都体现了教师的价值取向。没有价值取向的纯客观的教学是永远不可能存在的。所以,在教学中教师的“首席”地位是客观存在的。其次,我们强调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我们不能因为客观的首席地位,而对课堂教学进行垄断和专制,取代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在引导时所起的作用在于:创设和谐情境,增进学生合作学习,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主动创新。在学生与学生,老师与学生的平等对话中,进行情感的交流、思想的碰撞。再次,面对富有争议的话题,教师不要以权威者自居。而只能充分行使自己与学生同样具有的发言权,为学生开拓新的思路,开阔更广的视野,提供更丰富的选择。当然,教师的发言应有较强的指向性,而不是泛泛空谈,他的发言应该像夜幕里的一盏明灯,能拨开由争论而引发的笼罩于学生心头的迷雾,让学生们对所学知识有一个正确的价值取向。

由于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以及语文材料的多样性,学生学习的反应往往是多元的,这样学生就有了不同的体验。作为教师,既要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又必须充分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正确理解和把握教材的价值取向。正确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

参考书目:

1、《语文课程标准解读》

美术的独特价值与实现 篇3

[关键词]创新精神;美术教育

在当代教育中,家长普遍在乎的是孩子的学习成绩,关注点也是数语外等主要科目,甚至有些主科教师也认为美术是可有可无的学科,因此占用美术课是常有的事。可他们往往忽略了学生的想法,学生们甚至喊出:“保卫长江,保卫黄河,保卫每节美术课!”为什么学生如此喜欢的课程,家长和主科教师却总是忽视呢?家长和主科教师必须正确认识美术课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引导学生在潜意识里正确对待每一门课程,认真学好每一门课程。

我们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呢?人们常说:“艺术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艺术是生活的提炼、加工和再创造。”艺术家从生活中提取有价值的、有意义的素材,运用到艺术中去,反过来又充实人们的生活,给人们带来新的享受。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人们也越来越关注这种享受,所以美术教育也应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美术课程具有其他课程中所没有的独特的能力培养目标,这些恰恰也是其他学科所无法比及的。美术教育是整个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教育与创造》中提出:“只有创新才能使世界更美好,只有创新才能为人类增加新知识,为世界带来新的幸福。创新是教育的最高境界和最终目的。”但不管怎么创新我们都不能离开教材,因为教材是“根”,我们要把根深深扎入土壤中,再肆意的生长枝叶,让每棵树都开出属于自己的花朵。

现在大部分学校仍然受到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特别是一些小城镇学校,教学设施比较缺乏,课堂教学死气沉沉,教学方式机械呆板,压抑学生的个性。一些美术教师的思想观念和教学方法过于陈旧,对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并不是很在乎,也没有具体的目标和要求,只是为了考试得到高分而开展练习。因此导致一种奇怪的现象出现:从幼儿园开始到小学到初中,孩子们越来越不喜欢提出问题。小时候孩子们的问题特别多:彩虹一共有多少颜色?天空为什么那么蓝?……问题不仅多得不可胜数,而且简直可以说是千奇百怪。可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们的问题却越来越少。是他们没问题可问了吗?其实并不是,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减退正是教育的失误。要知道,好奇心是创新意识的开始,抹杀学生的好奇心就等于抹杀他们的创新意识。学生因好奇而思考、质疑,这正是发现问题的开端。教师在教学中应尽可能保护学生的好奇心,不管学生所提问题是多么不值一提,多么幼稚可笑,都不应该讽刺挖苦,否则,只会扼杀学生的创造力。在教学工作中,我们要赋于学生一个相对开放的学习空间,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学生的需要去创造一种宽松、和谐、民主的教学环境,营造适合培养创造能力的良好氛围。只有为学生创造民主和谐的学习环境,学生才会愿意参与到学习中来,才能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爱好、个性和人格,以平等、宽容、友善的态度对待学生,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另外,教师必须转变思想观念,认识到在美术教育中美术只是手段,育人才是目的。社会并不需要每一位学生都成为专业艺术人才,也不要求每个社会成员都成为艺术家。我们的美术教学必须从单纯训练学生的知识技能转化为培养学生的兴趣、素质和个性品质。教师要善于积极评价和欣赏学生的作品,努力从作品的某一个方面或几个方面去发现其中的“闪光点”,并加以肯定。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了世界上的一切,推进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并且也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重要因素。” 齐白石说:“学我者生,似我者死。”他博采众长,悟出了“寻门而入,破门而出”的八字心得,告诫我们不能照搬照抄,要有所创新。美术教学要追求创新,把学生从固有的课堂模式中解脱出来。当学生跨进校门以后,不要把他们的思维套进黑板和课本的框框里,不要让他们与气象万千的世界隔绝开来,要努力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备受人们的关注。如何更好地利用美术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也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普遍关心的话题。

首先,要注重学习基础知识,为创新做好准备。中学生最容易从直观的事物当中学习知识,所以我常用艺术家的故事来感染同学,比如达·芬奇画蛋、阿基米德巧解王冠之谜和用镜子智退敌人、牛顿由苹果落地而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等。让学生从中体会到创新不是空穴来风,而需要广泛的文化积累,要创新就必须先学好基础知识,认识到知识积累的重要性。其次,要在实践上让学生感受创新。实践是创新能力形成的唯一途径,也是检验创新能力水平和创新活动成果的标准之一。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必须坚信每个学生都有学习美术的能力,都能在已有潜质的基础上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

想象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独有的天赋和才能,它是凭借记忆表象,通过形象思维对头脑中接收和存贮的各种信息进行加工、排列、重组,创造出未感知过甚至未曾存在过的事物的过程。想象是创新思维的重要方法。回顾人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的历史,科学技术史上任何一项发现或发明都是科学幻想和创造想象的产物。想象也是美术的主要特征,不管是欣赏课、绘画课还是手工制作课,我都鼓励学生大胆想象,通过想象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教学七年级《设计我们校园》一课时,我采用分组比赛的形式,要求每个学生大胆想象,描绘出他们想象中的校园是什么样子。学生有的画教学楼,有的画操场,还有的画出了许多我未曾见过的新设备。我让他们详细讲解这些设备的用途,然后再让每组派代表讲述自己作品的意义,最后评出最富想象力的学生。在学生积极参与大胆想象的同时,不但完成了学习任务,欣赏到了艺术的美,而且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了有效培养。

如果说创新是永恒不变的话题,那么兴趣就是创新得以实现的永恒动力。只有学生对美术课感兴趣,才能更好地吸收美术知识,提高美术技能。学生如果带着浓厚的兴趣去学习,便会由被动变为主动,由强迫变为自觉,心情就会变得愉快,进而使注意力变得集中和持久,观察力变得敏锐,想象力变得丰富。激发兴趣是为了启发思维,是为了实现创新。教师欣赏或肯定学生作品,学生就会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

《美术课程标准》中强调:“应将美术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在一起,强调知识和技能在帮助学生美化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 很多时候,我们要求学生进行的美术创作,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较少,这样的作业使学生感觉不到创作的快乐,也容易使学生失去创新的机会。新课程的实施改变了这一现状,拓展了美术课程的内容,加强了美术课程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使学生的美术作品能够回归生活、更好地表现生活。

在美术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形成“创造力人皆有之”的意识,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的每一处景物、每一件事物都可能成为艺术表现的素材。只要善于发现,勤于动脑,敢于创新,每一个人都会成为艺术家。只有大胆、自信、有个性地表达自己的创作才情,想象力和创造思维能力才能得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陈龙安著.创造性思维与教学[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9.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尹少淳著.美术及其教育[M].湖南美术出版社,1995.

[4](美)Robert J.Sternberg等著,张厚粲译.教育心理学[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

独特价值 篇4

一、以准确的活动目标为核心指向,防止学科界限模糊化

课程呈现出“资源统整化发展”的趋势,表现为“教学内容整合化设计”、“方法指导广泛化运用”等,特别是综合实践活动中的一些教学理念、指导方法已广泛运用于各个学科、各个方面的探究,显著地表现为从思维方法到操作方法、从问题解决策略到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处处可见研究性学习的影子,而各学科知识也成为启迪、衍生综合实践活动内容的触发点。那在学科分科仍然存在的前提下,如何防止学科界限的模糊化呢?

1. 把握学科性质,区分核心内涵

综合实践活动、劳动与技术、科学、品德与社会等都属于活动类的课程,在课程性质与理念上基本是一致的,但劳动与技术、科学、品德与社会都有较为固定的、系统的学科内容,而综合实践活动没有。而从具体的课程内容来看,各学科虽有一些交叉融合,但都有着各自的体系,其核心内涵各有侧重:劳动与技术着眼于学生系统的能力发展,以主题性的生活问题为载体,以形成良好的技术素养为基本目标,以操作性学习为基本特征,更多的是模仿制作;科学以培养学生科学素质为宗旨,以螺旋式上升的科学知识为构建的主要内容;品德与社会以形成良好品德为核心,教学内容上以学生生活结合社会要素,注重学生的内在自我构建,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综合实践活动要体现其独特的课程价值与存在的必要性,就要着眼于学生系统的能力发展,以系列的实践方法指导为构建要素,注重学生自我经验的获得。其中,系统的能力发展和系列的方法指导构成了课程的核心内涵,而活动主题只是作为载体存在,这样就能帮助我们准确地定位活动目标,即使是同题材的,也能体现各学科在目标定位上的不同。

2. 准确定位活动目标,凸显学科特点

在教学活动中,活动目标决定了整堂课的走向,也制约着学生学习活动的开展和教师活动指导的重点。所以活动目标的制定一定要符合课程的特点,综合实践活动最核心的课程性质是研究性,而且是生活化的研究,因为这样的研究活动不是为了获得某种知识,而是利用知识来解决生活问题,为我们的生活服务。如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可见数据统计表的影子,如工资单、进货单、成绩单等等,而且学生在进行调查研究时也必然会使用到,很有指导的必要性,于是笔者设计了《制作数据统计表》这个活动。但是《制作数据统计表》与数学教学中的《统计表》从内容、形式上看是较为一致的,假设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在定位上与数学教学是一致的,那也就意味着没有开展这次指导活动的必要了。为了准确地定位,笔者特地翻阅了数学教科书及教师指导用书,以苏教版数学五年级的《复式统计表》为例,设定的教学目标为“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认识复式统计表,能根据收集、整理的数据填写统计表,并进行简单的分析”;“进一步理解统计方法,发展统计概念”;“进一步体会统计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学习的重点是准确地填写好相关数据,并通过一些问题的创设进行相关运算,推理出数据间的内在联系,关注的是数据及算法。而在《制作数据统计表》的教学目标设定上除了“学会准确地填写数据、用统计的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发展初步的统计观”外,重点是了解统计表的组成,学会设计、制作统计表,目的在于掌握研究性学习的“研究技术”———表格的制作,与数学教学相互联系但又有区别,是建立在数学统计知识上的一种综合化的运用。主张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区别于其他学科课程并不是意味着完全划清界限,而是要有所区分,这也符合课程统整化发展的趋势。

二、以系统的实践方法为构建要素,防止体验活动肤浅化

在一些主题性研究活动中,学生们的研究性活动因缺乏技术方法的支撑,活动过程仅有时间片段的叠加,缺乏一种实践深度和理性成果。这样的研究性活动往往流于形式,体验肤浅,有形而无神,从而也很难把综合实践活动的价值与其他实践活动区分开来,因此我们必须以系统的方法指导作为构建综合实践课程的主要因素。

1. 无方法不研究

系统化的能力发展目标和方法指导构成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核心内涵,并建立起一一对应的关系。因此,脱离了“研究方法”这个核心特征与重要内容,就等于抽离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血肉。“童年的游戏”是很多教师都开展过的活动,我市一位老师抓住“游戏创编”这个切入口设计了《我的游戏我做主》。指导活动开展时,教师并没有随意地让学生进行游戏的改编,而是采用“玩中学”的形式,让学生感悟、学习改编的方法“反一反”、“加一加”“减一减”“变一变”等。有了研究方法的支撑,学生的体验活动有序而精彩,颇有收获。

2. 研究方法不仅是具体的实践技能,也包含抽象的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

抽象思维是人们在认识活动中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对客观现实进行间接的、概括的反映的过程。它凭借科学的抽象概念对事物的本质和客观世界发展的深远过程进行反映,使人们通过认识活动获得远远超出靠感觉器官直接感知的知识。科学的、合乎逻辑的抽象思维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具有正确性和实用性。这样的经验运用到我们的综合实践活动中,能更好地指导学生的研究。如《我是园林设计师》这个主题活动,一开始设计成在欣赏一些园林图片,教师示范如何制作园林模型,随后学生自主设计制作。看课堂表象,学生兴趣浓厚,有“活”可“动”,但是细纠教学环节发现,这节课有类似劳动与技术课的嫌疑(苏教版《劳动与技术》六年级教材中有模型的制作),但是却因缺少制作方法的指导而又不能称为合格的劳动与技术课。而说它是综合实践课,却又让人抓不到较为明显的综合实践课程的核心内涵。那以这样的一个活动主题作为载体,用什么研究方法来构建呢?反复思考,将切入点落在创意设计这一思维过程的指导上,随后做了如下调整:通过飞机的发明这一例子的引导,让学生体悟到“观察—设计—反思—改进”的创意过程,并且这一创意过程成轮盘状,不断滚动,螺旋上升,推动事物的优化。以这一创意方法作为活动的精髓和支撑,自然园林设计与模型制作只不过是个载体罢了,这样学生的实践深度从技术制作上升到了意识形态的可视化的方法,也避免了倾向于劳动与技术学科的嫌疑。

3. 方法指导系列化

人的大脑是错综复杂的,形成的知识结构也应该是充满联系的,这种联系不仅不会造成零乱,还会使我们对形成联系的各个结点理解更加深刻,更能激发我们的创造力。假如生下来我们的大脑是一张白纸,随着我们的成长,刚开始白纸上会慢慢增加一些小点,这些小点就是各个领域内的知识碎片,一个领域内的小点之间也会有连线,当随着我们对一个领域理解越来越多,这种连线也会越来越多,这就是领域系统化的表现。因此采用系统化的方法进行学习,能够把一个复杂的问题分解成多个不同的小问题,每一个小问题的解决方案相对来说比较简单,也更为细致。“上海真爱梦想公益基金会”开发的梦想课程中有一个板块为“思维导图”,设定的课程目标为:了解思维导图的基本要素;学会思维导图的简单绘制;学会运用思维导图表达信息;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创新思维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在这个总目标的统领下,又进一步细化,分成了初始篇、基础篇和实用篇,从初步感知,形成概念—各技能点的训练—简单的个人与集体实践—生活中的实际运用,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方法指导链。

三、以细化的能力发展体系为引领,防止活动开展无序化

专项能力训练课因其活动课时短、学习内容集中、略富童趣性,比较受学生欢迎,在平时的教学研究或是公开展示中涉及比较多。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这些实践方法在每个主题活动中都会有所利用,那不同年段的活动指导应该达到怎样的水平?即使是同一年段,面对不同的主题内容,如何有侧重地进行指导?所以再来研究专题训练课,我们要进行系统的规划,体现能力目标定位的差异性,将具体方法指导的目标体系和内容体系建立一一对应的关系。《江苏省义务教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纲要》中将观察能力的培养细化成三个阶段性目标,小学占两个阶段。在它的指引下,进一步将观察目标分解成相应的年级目标,并寻找与各目标相吻合又富有趣味性的主题活动作为载体(见下表)。

这样,构建出一套完整的能力目标体系与相匹配的活动资源,让老师们有据可依,有案例可仿,有利于做好本区域师资的普及性培训。当然,在所选择的主题活动的实践过程中,主要针对的某一种能力的培养,其他各种能力也会夹杂其中,相辅相成,共同发展。

因此,在资源统整化趋势中彰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独特价值,就要以准确的活动目标为核心指向,防止学科界限模糊化;以系统的实践方法为构建要素,防止体验活动肤浅化;以细化的能力发展体系为引领,防止活动开展无序化,这样才能凸显其存在的必要性与独特性。

参考文献

文本的独特价值决定教学目标 篇5

教学目标一:

1.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思想感情。

2.了解大自然中的一些自然现象,了解什么是大自然的文字,并掌握一些大自然的文字。

3.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分析问题的能力。

4.品味课文语言特点。

教学目标二:

1.认识和了解大自然的文字,理解文中“文字”的比喻含义。

2.了解全文的说明结构,准确清楚地把握大自然中有哪些种类的“文字”。

3.掌握本文所采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同样一篇课文的教学,教学目标相距如此之大!课文教学的随意性“迷失”了文本所应有的价值。不错,现行教材大都是文质兼美的课文,内容涉及方方面面。有人甚至将教材比作一处矿藏,认为文本的可教可学之处很多。大量的事实表明许多语文教师在“教什么”的正确性与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存在严重问题。

笔者认为当一篇作品作为教材,编者将其编排在某一册某一单元,那么“这一”文本在“这一”单元有着独特的教学价值。它一旦进入语文教材,它们的价值就发生了增值和变化。课文的教学首先要花大工夫的是对教材的独特意义的理解。笔者从《大自然的文字》所处的单元、文本的体裁、文本的作者等方面解构其独特的教学价值。

一、 读文本的单元,依“标”扣“本”

崔峦老师说:“一篇课文可学可练的内容有很多,要学会依‘标’扣‘本’,针对学生实际进行筛选、取舍。我们应该站在课程标准的高度,从编者的角度揣摩编排的意图。走进课标,准确定位;与编者对话,揣摩编者之用意。心中有本,才能游刃有余。

国标版的教材,每个单元是围绕同一个主题来设计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备课时,应有一个整体的观念,把单元模块作为一个完整的整体,进行通盘的规划和设计,在确定单元整体教学目标的前提下,仔细选择单元整合的切入口,设计一系列的教学活动,扎扎实实地达成单元教学目标。教师只有把握教材的编排特点,了解课标的理念和要求,才能进行准确的文本解读,才能把握文本的价值取向,才能合理、有效地使用文本,有的放矢地进行阅读教学。

《大自然的文字》所处单元还有《冬夜读书示子聿》《观书有感》《学与问》《养成读报的好习惯》,不难看出这一单元在训练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同时,还承担着传授学生学习之法的重任。

二、 读文本的体裁,依“文”品“味”

不同的体裁,在结构、形式和表述方面具有不同的特点。只有把握这些体裁的特点,然后依据其特点展开的教学才是有效的。

《大自然的文字》是一篇科普小品文。程民认为:“科学小品作为科普说明文与散文小品的后代,从内容、形式、语言直至作品的思想蕴意、审美情趣等,都有着自己的独特追求。”科学小品具有文学性,用故事形式、对话形式、闲适淡雅的散文小品形式来谈科学,将科学内容、对象人格化、故事化,通过各种拟人化手段赋予无生命意义的物或无人性价值的动物、植物以人性、人情,从而将原本刻板、深奥的科学原理生动地表现出来。

《大自然的文字》这篇文章处处体现了科普小品文的体裁特点。课题“大自然的文字”就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文字是一个符号,是一种形式,运用这一符号与形式向人们传递信息。大自然以用景、物、现象向人们传递信息。一个形象的比喻,让人感受到大自然万事万物如文字般耐人寻味、绚丽多姿、有矩可循。这正体现了科普小品文在用词方面努力用形象的、感受性强的词语来取代抽象词汇的表达特点。

教学《大自然的文字》,应在揣词析句中感悟“体裁”的特点,对大自然的文字产生浓厚的兴趣,学习将原本刻板、深奥的科学原理生动地表现出来的表达方法。

三、 读文本的内容,依“体”悟“法”

读懂文本是将文本解读落到“实处”的大前提,如果文本传达的基本意思理解不到,肯定谈不上落到实处的。所以,教师备课时一定要搞清楚三个问题:写了什么?为什么写?怎么写?

“文本写了什么”的追问,这是文本研读的开始,《大自然的文字》生动地讲述大自然中的科学知识。“文本为什么写”的思考,阅读文本让学生产生认识大自然、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也只有探到了“为什么写”,才可能对文本的“处理”有一个总的把握。“文本怎么写”的探索,惟如此,方能品出文本的“滋味”。本篇文章的体裁充分突显了其中滋味。

于永正老师说过:“这法那法,这点那点读,读不懂教材就没有法。”这句话通俗而深刻地点出了读懂教材的重要性,读懂教材是前提,在此基础上才能对文本进行创造性地解构。

四、 读文本的作者,依“文”拓“文”

伊林,前苏联科普作家,从小酷爱读书,喜欢大自然,喜爱科学实验,童年时期曾仔细观察和研究蚂蚱的生活,观察天空和星相。他发表了几十部脍炙人口的科学文艺作品:《十万个为什么》《几点钟》《在你周边的事物》等。《大自然的文字》选自《在你周边的事物》。伊林善于用文艺的笔调、生动的比喻、典型的事例、诗一般的语言,娓娓动听地讲述科学知识。他的文章从内容到形式都能深深地吸引学生,我们可以将他的作品作为课外拓展阅读的内容,实现多读书、读好书的目标。只有当教师深入教材,真正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体会作者的思想以后,才能把握文本的意义及实质性的重点内容,才能给文本的价值取向准确定位,从而进行有效的阅读教学。

苏教版与人教版都选用《大自然的文字》作为教学内容。那么它的教学价值是由整册教材的价值体系决定的。同一篇课文即使在教材的不同位置上,它的教学价值也不尽相同。事实上,就课文本身的教学价值而言,大部分课文是可以相通的,可以替代的。之所以把这篇课文的教学价值定位在A上,而把那篇课文的教学价值定位在B上,这决定于年段教学目标与编者的编写意图。

独特价值 篇6

电视是现代文化传播的重要平台, 在全国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的大背景下, 要全面发展繁荣电视文化事业。电视对农节目《乡村发现》将文化视野放逐广大农村, 在对我国电视文化事业和农村文化事业的建设过程中表现出了独特的文化价值和文化角色担当。是我国电视对农节目中的成功典型。然而要发展繁荣我国农村文化事业和扩大电视文化事业主体, 仅靠个别对农电视节目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新形势下, 面对我国对农电视节目目前的发展情况, 我国文化事业建设特别是新农村文化事业建设, 对涉农电视媒体或电视节目的文化传播内容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

一.我国电视对农节目的发展概况

我国电视对农节目的发展, 就目前总体形势上来说, 总量不多且发展态势缓慢。相对于发展较快的综艺类、经济类、都市新闻类电视节目而言, 电视对农节目的发展显得严重滞后与不足, 这都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节目类型开办较晚, 发展历史不长

《金土地》是央视第一个也是惟一一个自办的农业节目, 1993年作为《经济半小时》的一个子栏目亮相, 1996年才成为独立栏目;1995年湖南电视台才创办第一档电视对农节目《乡村发现》。尽管中央电视台的《金土地》、湖南卫视的《乡村发现》拥有一定的文化影响力, 但这些影响也是时断时续的, 经常的改版、停播导致了文化传播影响力的下降。

(二) 节目数量有限, 满足不了广大受众收视需求

我国农村至少存在9亿电视受众, 为数不多的几个电视对农节目远远满足不了广大受众的收视需求。况且大部分节目并不是每天播出, 节目总量实在有限。国务院发展中心2000年《农民对于电视网络建设的需求——关于1047位农民问卷调查的简要分析之二》就曾指出, 电视媒体向农村供给的专业节目, 虽然基本内容上适应农民要求, 但是, 节目总量短缺严重, 时间配置需要调整。从广大农民对于电视信息服务的巨大需求来看, 有必要大幅度增加农村专题节目容量, 甚至可以考虑建立专门的农村或农民电视台。[2]

(三) 节目内容局限, 文化定位不准

由于电视对农节目在播出时间配置上往往被安排在非黄金时段, 每周或每月一期短短几十分钟的节目内容总是有限的, 甚至是局限的。播出的多是些乡村奇人怪事的报道, 这是对农村文化认识的严重曲解, 所表现的农村文化形态是非常态的并不能反映常态的、真实的农村状态。真正做到对农村乡土文化进行真实解读, 引导现代农村文化建设的内容是少之又少。

(四) 从事电视对农节目的专业人才不足、投入力度不够

由于电视行业本身是个辛苦的行业, 电视对农节目经常要深入到田间地头去调查采访, 期间的辛苦是可想而知的。这就要求电视对农节目从业人员具有长久吃苦耐劳精神和无私奉献的精神。这对很多电视从业人员来说都是难以胜任的, 目前我国这方面的专业人才很少, 对这方面人才建设的投入力度也十分有限。

从以上情况来看, 我国电视对农节目的发展远远落后于其他类型电视节目的发展, 远远未能满足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对电视文化发展的需求。

二、《乡村发现》独特的文化价值与文化担当

(一) 文化价值与文化担当

1. 文化价值的定义:

客观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一定文化需要的特殊性质或者能够反映一定文化形态的属性就是指文化价值。

2. 文化担当的定义:

文化担当应指客观事物在从事文化创造与文化传承过程中所表现的承当某类角色, 担负社会责任的特质。

文化价值与文化担当, 强调的是文化实体对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文化的传播与发展所做出的贡献和所扮演的角色。《乡村发现》这样一档对农电视节目的独特文化价值与文化担当就体现在其所做出的突出贡献和所扮演的独特角色上。

要弄清其价值所在, 我们先得从其发展历程来看其14年来对文化传播所做的事情。

(二) 《乡村发现》14年的发展历程

1995年, 湖南电视台《乡村发现》作为15分钟周期节目创办播出。短短15分钟的节目, 却是广大农民朋友最喜爱的电视节目之一。栏目当年获湖南广播电视一等奖。

1996年, 《乡村发现》被确定为湖南卫视上星栏目, 节目时长由15分钟改为20分钟。期间栏目制作的《在希望的田野上》等节目取得巨大成功, 获得全国农业电影电视“神农奖”。

1998年, 《乡村发现》获中国广播电视协会全国电视台农村专栏一等奖。

1999年, 栏目改版, 节目时长延长为30分钟。这一期间, 栏目特别加强了对沟通城乡文化交流的内容报道。

2000年, 栏目再度改版, 之后成为享誉全国的电视对农专题栏目。

2004年, 随着湖南卫视娱乐咨询综合频道的逐渐定位, 《乡村发现》进入波折期, 面临停播和再度改版的命运, 改版后的《乡村发现》成为日播节目, 节目内容向娱乐化靠拢, 品牌形象大损。两个月后, 栏目再度停播。

2005年5月, 《乡村发现》重新播出, 以“边走边发现”的形式再次与观众见面。

2006年《乡村发现》所做的事:

建设新农村——心随“乡”动、奔赴边远:招募大学生, 走遍湘边区各村, 实地调查了解乡风民情, 直接与县委书记对话, 透彻分析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丰富内涵。举办“慈善交流会”, 为需要帮助的乡村找到资源, 为乐于善举的企业、企业家或其它机构和个人找到出口。建设新农村——看谁做得好:寻找国内国外典型, 分析它、解读它、借鉴它。实地拍摄新农村建设运动源头——韩国;在国内, 对有一定基础的村进行经验分析、问题剖析, 三个月后, 设置“新农村先锋榜”, 大家来评选。

2006年年底, 栏目再度改版, 并于2007年1月申请停播。

2008年, 栏目再度开播, 不久栏目申请第四次停播。

2009年3月2日, 《乡村发现》复播, 新版的《乡村发现》将分为欣欣——新湘村、“喂喂”为老乡、“Go go”够乡村、耶耶——野运会4大板块。播出时间也调整到周一到周五每天中午12时30分播, 重获观众瞩目。

(三) 独特的文化价值与文化担当

以体验式的文化感受视角, 对优秀民间文化的发掘、整理、传承、创新进行广泛传播, 对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探索与实践提供全方位的资讯服务, 《乡村发现》对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建设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特色地域乡土文化和对优秀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发掘与传承

我国地域辽阔, 民族多样, 各地域、各民族之间的文化各有特色, 呈现出多种多样的文化形态, 对各地域、各民族独特文化形态的发掘、研究、传播, 既是发展我国文化事业的有效方式, 也是推动我国文化产业建设的重要力量。《乡村发现》栏目通过到广大农村各地摄制一期一期的特色节目, 发掘并传播了各地域、各民族的特色文化, 让广大受众对我国丰富的文化资源有了一个认识, 为广大受众了解各种文化信息、开阔眼界和提高自身文化素养提供了服务与保障。

对湖南隆回花瑶独特的树崇拜文化和打泥巴架等婚俗文化的发掘展示;对湘西奇特巫楚文化的追根溯源;对桃源县桃花节旅游文化的宣传报道;对云南现代马帮文化的解读、分析等等节目内容大大扩大了观众的文化视野, 满足了受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同时也实现了对特色地域乡土文化和对优秀民间传统文化的发掘与传承。

2.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广大受众对涉农电视文化诉求的空缺

在涉农电视节目远远不能满足农民收视需求的情况下, 《乡村发现》十几年来坚持不懈的努力, 赢得了不少业界与学界还有广大电视受众的赞誉与推崇。据不完全调查统计:2005年《乡村发现》栏目的全年平均收视份额排在台内所有栏目第三;2005年10月底在全国几十个同类节目评比中《乡村发现》囊括了两个金奖——栏目金奖和节目金奖, 参评专家和同行对《乡村发现》栏目给予了极高的评价;2009年5月25日, 湖南卫视午间档《乡村发现》收视率位居同时段排名第一, 这是该栏目自3月2日复播以来再次取得第一。

3. 为我国农村文化同其他文化的对话提供了交流的平台

在日益开放的当今时代, 文化的繁荣发展离不开各种文明之间的对话。[3]《乡村发现》的难能可贵之处就在于为农业文明同其他各种文明之间的对话建立起了沟通的桥梁。在沟通城乡文化对话方面, “探索打工节”系列节目向观众描述了当代中国服务在各大城市的农民工群体的生存状态;在借鉴外国先进农业发展模式方面, 对以色列、日本、韩国、德国等先进农业发展模式的解读分析报道为我国农业探寻先进发展模式提供了借鉴。

14年来, 《乡村发现》在积极努力探索、寻求着自己的文化传播方向与文化定位。从美丽村姑到农民运动会, 从农民科学家到乡村致富能手。一场场乡村典型文化活动, 一个个乡村致富典型。除了给观众带来感官享受的同时, 也向受众传播了乡土的民间的和现代农业文化, 这对文化的发掘与整理、传承与创新, 都是有所贡献的。14年来, 走过的道路是艰辛坎坷的, 取得的成就是辉煌的。14年里, 《乡村发现》栏目在全国全省获奖上百次, 其中获中国新闻奖三等奖1个;全国农业电影电视“神龙奖”7个;全国对农电视节目栏目奖9个;连续5年获全国名栏目奖;栏目组连续10年被评为湖南广电先进集体;节目主持人李兵也多次获“金话筒”奖和“范长江”奖;栏目制作的《美丽村姑》节目被评为“中国电视十大经典创意”之一。[4]

纵观《乡村发现》发展历程, 分析《乡村发现》成功的背后原因, 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那就是独特的文化内涵和文化担当让《乡村发现》深受数亿观众瞩目, 敢为人先, 求实创新的栏目精神令其在众多电视节目中脱颖而出并走向成功。

结束语

正因为有所担当, 所以才受众人瞩目。《乡村发现》对文化传播事业的担当既是其独特文化价值的体现也是栏目成功的根本原因, 作为一个电视对农节目成功典型来说, 《乡村发现》的成功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全面发展繁荣我国电视对农节目文化事业, 给农村受众提供更多优秀的大众文化, 并以此来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事业的建设与发展。

参考文献

[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7.1

[2]国务院发展中心.农民对于电视网络建设的需求——关于1047位农民问卷调查的简要分析之二.2000.

[3]刘云山.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N].人民日报, 2007-10-29.

独特价值 篇7

1 互联网时代下人人都可以成为报道者

近年来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 全社会已经慢慢开始形成一种“人人都可以成为报道者”的新社会舆论形态。这种社会舆论形态最突出的特点是人们可以通过论坛、博客以及播客等多种渠道发布信息, 一些非专业的新闻传播者都可以通过个人通讯工具以及大众媒体将自己掌握或者近期发生在自己身上的重要信息发布到社会上。之所以会掀起“人人都是报道者”的浪潮, 这主要和“数字化”的信息传播技术有关。罗杰斯提出, 新技术的技术特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互动性。2) 小众化本质和个人化程度。3) 新传播可以突破时间的局限。互联网时代, 应该充分应用各种新媒介, 特别是互联网技术, 不仅可以突破时间、空间在信息传播方面的限制, 在理论上也可为声音提供没有限制权的媒介使用权。美国2001年爆发了“911”事件, 这件事件的影响力非常大, 有100多个非专业新闻报道者在全球最大的博客服务网站——blogger.com已经针对该事件做了报道, 其中报道的内容主要包括现场的一些照片、录像以及录音等, 还有很多目击者自己亲笔描述的一些报道内容。而且也有很多人非常渴求在亲友那里获取各种消息, 其专业技术水平甚至会高于专业记者。2005年7月7日英国伦敦也发生了两大重要事件——公共汽车爆炸案、地铁爆炸案, 一旦发生爆炸后, 短时间内就有很多人将把自己在爆炸现场看到的录像片段以及图片很快上传到自己的博客上, 有的专业媒体人员以及采编人员并没有在现场, 这对于他们而言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当前, 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和中国网民都开始成为“人人都成为报道者”的这个浪潮中。根据相关的数据统计表明, 中国网民发布的各种帖子、博客以及视频等内容就已经超过11.6亿条, 比2008年提高了3.3倍左右。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白领已经开始喜欢到开心网“偷菜”, 通过视频网站观看大片, 通过QQ或者MSN聊天, 写博客、发帖子、泡论坛、发新浪微博。可以通过上网沟通的各种工具中一方面是信息接收对象, 另一方面也是生产、传播信息的对象, 这些新媒体都可以被称为社会化媒体。

2“人人都是报道者”的好处和坏处

“南京天价烟局长”、“重庆钉子户事件”等网民原创新闻都是获取各种重要社会信息资料的渠道。互联网信息相较于传统媒体来说, 在信息发布方面具有海量、快速以及虚拟等特点, 特别是社会上出现一些突发事件时, 有的网友在路边拍摄的照片可以快速吸引人们的眼球。这些“路边社”图片往往都是站在普通人角度报道新闻, 这样为读者提供的角度以及细节会更多。尤其是出现微博之后, 网络就更加成为了一个非常好的实时新闻发布平台, 使人们收发信息、相互交流沟通的手段越来越多。通过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的相关数据表明, 截止到2009年7月为止, 网络新闻占比为78.8%, 搜索引擎占比为69.5%, 通过网络获取各种信息数据的比率越来越高。但是, 这些人大部分都是非专业记者, 不能真正成为职业记者。根据相关的数据统计表明, 大众传播媒介中74.8%左右的新闻信息都是由信息源提供, 剩下的25%都是传播者亲眼所见后亲笔写成的。鉴于网络的自由性、开放性, 各种利益不相关或者相关者都可通过各种网络渠道自由的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和观点, 这样很难确保传递信息的真实性、客观性。比如, 就以中央电视台报道的“网络黑社会”这个事件为例, 网络营销公司就紧紧抓住了网络社区可匿名的特点, 在网上随意造谣, 发布一些真实度不高的“枪贴”、“水贴”, 甚至有的人也会公布各种极具攻击性、刻意诋毁商业竞争对手的一些帖子, 进而随意操纵网络民意, 这样会对广大网民的真实话语权有严重损害, 也会对网络的信誉度造成严重损害。

当然, 互联网时代下, 不仅可能会制造“假新闻”, 同时也会体现“公民记者”各方面的局限性。“公民记者”报道的都是具体的实事, 可以在第一时间尽快获得第一手新闻素材, 而且也会亲眼目击一些突发性事件在现场发生的相关情况, 然而因为工作条件、个人思维方式、社会角色地位、周围生活环境、个人思想水平以及认识能力等诸多主观和客观原因影响, 他们的注意力以及视角都在身边的微观新闻上, 从而体现出市民的真实生活以及公民个体的特质。因此, “公民记者”报道的新闻大多数都是表面的、片断的、随机的, 并未进行深度分析, 一定要专业的传媒机构负责把关, 将这些信息过滤、加工后剔除其中不真实的部分, 保留其中真实的部分的, 这样才可以真正成为满足社会需要的信息产品。实际上, 新闻也是一种产品, 包括采访、写作、编辑、加工以及整理等多个环节, 整个过程一定要依靠专业团队以及专业从业者的努力才可以完成。

3 新媒体环境下的“新闻专业主义”作用越来越突出

新媒体环境下, “公民记者”们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各种浅层信息, 比如无线网卡、摄像机、笔记本电脑、手机等, 针对新闻探究的深度以及新闻点研究相对而言较为薄弱。在如此海量的信息里, 怎样识别真假信息, 通过自己的采访细致、严格的核实信息源, 而且在最短的时间内, 以一个专业报道者角度将事实全貌还原, 显得尤为重要。由此可见, 新媒体环境下, 专业记者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识别信息源, 并且寻求多方进行核实

马克在实际授课中专门设计了一个环节来锻炼学生可以尽可能尊重新闻源, 具体而言他主要将班里学生分成两个部分, 这两部分分别代表着以色列和巴拉斯坦。具体方法是:马克让学生们在某一段规定时间内采用各种渠道全面、广泛搜集双方的官方信息, 包括访问双方官方网站, 然后以自己搜集的信息进行辩论和争论, 值得注意的是, 双方应用的所有信息一定要通过官方认证才可以。马克曾经说过, 采用这种方式可以锻炼和提高“准记者们”对各种各样新闻源的敏感性, 并且提高他们找到更多新闻源以及平衡话语权的能力。这种专业训练对于每一位职业记者而言都是非常重要的, 一般公众都很难达到这种专业要求。专业记者可以邀请目击证人或者事件现场亲历者叙述整个事件的过程, 而且在记者自身报道中能够添加其这部分文字, 这样可以为读者提供更加真实、更具现场感的新闻。

3.2“新闻专业主义”指导下的职业操守

美国政党报纸解体后在新闻同行中衍生出“公共服务”信念, 该种信念也就是所谓的“新闻专业主义”, 其主要目标是为了为全体人民服务, 并非为了某一个单一的利益团体。而且, 其最高理想是为了传播真多的真理、真相和真实, 而且最主要的特征是客观性、中立性。在《关于进一步做好新闻采访活动保障工作的通知》中曾经提出, 新闻记者来说, 新闻采访活动就是主要的职务行为, 新闻记者一定要有自己的职业道德, 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素质, 才可以维护新闻的公信力。新闻记者千万不能在新闻采访活动中获取不正当利益, 也不能从事和记者职务相关的兼职、有偿服务以及中介活动。另外, 新闻采编人员禁止参与其中的经营活动, 也不能以新闻采访工作的名义做出赞助、发行、广告等经营行为, 尽可能做到公正、客观。

综上所述, 互联网时代下,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话语权, 都可以成为一名“报道者”, 虽然可以为广大观众提供更加真实的新闻信息, 但是也容易出现一些虚假、攻击性的报道, 因此仍然需要职业记者的存在。只有职业记者以专业的角度进行报道, 才可以真正确保新闻的真实性、公正性、客观性。

参考文献

[1]刘俊.优秀记者的五大素质—与英国传媒学者马克·莫瑞迪斯一席谈[J].新闻哨, 2009 (10) .

独特价值 篇8

一、木偶活动对幼儿教育的独特性

1.木偶既是 “玩具”又是 “玩伴”

木偶有别于其他游戏玩具, 其中一个最具优越性的特点是木偶既可以作为幼儿游戏的玩具, 又可以成为幼儿会“说话”的伙伴。当幼儿独自一人时, 木偶既可成为“我”, 又可以是与“我”游戏的“他”。幼儿独处时玩木偶游戏能弥补现代独生子女常常没有玩伴的缺憾。因此, 木偶游戏除了可以大家一起表演外, 还有自娱自乐的特性。

2.木 偶 教 育 能 够 传 承 文 化

木偶是民族文化的瑰宝, 木偶的造型、表演、配乐、舞台都具有独特的文化魅力, 在一定程度上还体现不同区域的风格体现不同时代。幼儿在木偶游戏中, 充分感受到不同的木偶种类, 了解木偶的发展历程。木偶夸张的造型、多变的艺术技能综合的声响效果、舞台背景、剧目内容的更新等无不具有一定的文化品性, 潜移默化地传递一定的价值观念和理想。无论是传统的木偶还是利用废旧物品制作的自制木偶, 都体现了不同时期的“文化适宜性”, 从家乡木偶到中国有代表性的木偶再到世界木偶……一系列活动就如《指南》中提出的:可帮助幼儿认识和理解人类种族和文化的多样性, 学习尊重这种多样性和差异性, 这也是木偶游戏有别于其他游戏的独特教育价值。

3.木 偶 教 育 具 有 跨 越 时 空 的 特点

在木偶活动中, 幼儿有任我遨游的自由空间的优越感, 如在木偶游戏中各种木偶角色可以转变时代, 可以腾云驾雾, 飞天入地, 可以舞枪弄棍。木偶游戏不仅可让各种角色飞跃时空 , 使游戏更 具神秘感 , 深深地吸 引着幼儿 , 而且可大 大满足“精力 旺盛”幼儿 的心理需 求 , 降低幼儿 出现不安 全因素的几率。

4.木 偶 游 戏 是 一 种 指 尖 艺 术

“幼儿的智慧在手指尖上”。手的操作活动可以促进大脑积极活动, 不管是布袋木偶、杖偶、提线木偶, 还是皮影偶的操作均需要十指灵活操作。幼儿在游戏中充分地创造性地运用十指的动作操纵不同的木偶, 使木偶活灵活现地表演, 在木偶游戏中真正领略指间艺术。

二、挖掘幼儿木偶教育的独特价值

1.木 偶 游 戏 有 利 于 特 殊 幼儿 的 治 疗 教 育

杜威曾意识到游戏的精神远比其活动形式更具有教育价值, 他说:“游戏的态度比游戏本身更重要, 前者是心智的态度, 后者是这一态度的现时的外部表现。”木偶游戏的实质价值还在于木偶游戏的精神和儿童精神的和谐统一。如对心理有障碍的幼儿, 我们通过创编的心理健康木偶剧, 潜移默化地帮助幼儿解开心结。如我们自编木偶剧“找快乐”, 开展木偶活动“我和木偶交朋友”等, 帮助自闭症幼儿找回信心, 乐于与人交往等。对有语言障碍的幼儿, 我们利用夸张的大嘴偶引导幼儿张嘴学说话、与小木偶说悄悄话等, 引导幼儿在木偶游戏中练习语言的发音、词句的学习等, 效果显著。我曾带过一名幼儿, 父母是聋哑人, 语言环境特别差, 小班时不懂得说话, 只有“支支吾吾”的简单发音 , 也不爱和同伴讲话 , 但通过木偶教育, 到了大班, 他已能在同学面前讲故事。木偶使特殊儿童没有了紧张、忧虑、担心的情绪, 找回了自信、自强、自立。

2.木 偶 游 戏 有 利 于 寓 教 于 乐

木偶夸张的造型、逼真的动态深深地吸引着幼儿, 为幼儿的游戏增添了不少乐趣。我们重视挖掘木偶游戏中的教育性、生活化的价值。如木偶表演《虫虫兄弟夺宝记》, 在木偶造型上将传统木偶与现代可乐瓶、巧克力包装纸等物品组合成有趣的木偶造型“巧克力黑”、“可乐红”、“糖果白”等, 使“物”变成了“角色”。在情节的处理中, “巧克力黑”、“可乐红”、“糖果白”等角色与现实的人物发生矛盾冲突, 使木偶表演的剧情更生动有趣。剧中还自然渗透了“保护牙齿”的教育, 诙谐的木偶形象设计、剧情的生动变化, 使得木偶游戏更具教育性、趣味性、可欣赏性。在木偶制作活动中, 幼儿利用各种废旧物品制作各种形态可掬的玩偶, 如茶叶罐、小汽车轮子、废旧娃娃头、纸盒等都可以变身为好玩的木偶。幼儿在“玩中做, 做中学”, 提高了动手能力, 增强了环保意识, 等等。

3.木 偶 活 动 有 利 于 提高 综 合 能力

对幼儿来说, 游戏是学习的基础, 木偶教育活动是一种实实在在的、以游戏为基础的活动。如幼儿在木偶表演游戏中需要在一定时间内控制手中的木偶, 常会出现手酸眼累的现象, 这就需要幼儿有克服困难的意志力, 提高手部力量和灵活性。在游戏中几个木偶角色需要在舞台上合理调度, 有利于培养幼儿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和合作能力, 这是现代人才的必备能力。在木偶游戏中除了使用木偶外, 还需要有相关的道具、舞台背景等衬托, 幼儿在游戏中要不断思考、不断解决一个一个问题。如幼儿在玩《闽南一家》游戏时, 需要用海浪增强表演效果, 孩子们就想出了用蓝色纸张、蓝色布等多种方法, 最后, 还利用了可以移动的高低起伏的布海浪。孩子们通过游戏找到了各种解决办法, 充分发挥了主动性和创造性, 提高了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木偶游戏需要幼儿既动手操作木偶, 帮木偶角色配音, 又解决表演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手、口、脑并用。

独特价值 篇9

一、艺术教育立德树人功能的历史考证

尽管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在近些年才明确提出的, 但是美育和德育确实是一个古老的话题, 无论是在充满人文关怀的东方伦理哲学中, 还是在殚精竭虑考虑宇宙本源形而上学中, 只要涉及人的存在就不能不论及艺术教育和人的发展之间的关系。

中国古代美育的基本精神是在一代代政治家、教育家的实践中逐步确立的。商周时期, 古代先贤通过制礼作乐, 形成了一套颇为完善的礼乐制度, “礼”是指道德伦理教育活动, “乐”是指具有审美性质的艺术教育活动, 在礼乐文化下, 道德和艺术共存一体, 用以维护社会秩序上的人伦和谐。古代教育家孔子指出“诗教”和“乐教”, 从大的方面说是指明正确的人生方向, 从小的方面说是可以是人心灵平和安宁, 他认为理想的人生境界是美与善的统一。中国近现代, 随着德育和美育的提出, 艺术教育的育人功能也得到了更深入的探索, 王国维认为:“美学上的最终目的, 与伦理学上最终之目的合”, 蔡元培认为美感教育具有与宗教相同的性质和功用, 提出了“美育代宗教”的口号。

在西方社会, 苏格拉底、柏拉图等著名的学者、教育家就美育和德育的关系进行过深邃的探索。苏格拉底以善论美;柏拉图主张“道德与审美视为同一种价值”的统一说;创造了“美育”一词的席勒认为“道德的人只能从审美的人发展而来”, 康德认为最高的审美理想是:“只有既符合美的规范观念, 又表现了道德理念, 才是美的理想”。他认为最能恰当地象征道德观念的直观形象是美, 在审美的直观中间接地表现了道德理性的观念。

由此可见, 艺术教育作为美育的重要途径和方法, 尽管中西方在表述、内容、形式上有所不同, 但在二者之间的关系上的认识是一致的, 即美育对立德树人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

二、艺术教育立德树人的独特优势

随着新媒体等传播媒介的快速发展, 学生获取信息的来源越来越宽, 使得高校德育、美育途径的理解和开展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传统的教书育人、活动育人、环境育人的老思维、老方法、老套路早已跟不上学生的思潮。这就需要更好地运用艺术这个载体, 让德育以喜闻乐见的形式融入大学生立德、育人的教育体系中。

艺术教育除了具有审美的本质功能以外, 在目标、内容、形式、手段等方面与德育有相交融的地方都为艺术教育促进立德树人提供了可能性。

1. 情感是艺术与道德的中介

情感是艺术的基本特征之一, 也是道德心理结构中极为重要的因素。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所持的态度体验。艺术的情感性是指艺术是情感的结晶, 情感是艺术创作的原动力, 是艺术表现的重要内容, 是艺术审美过程共鸣的基础, 艺术要想动人以情, 贵在情真意切;道德情感是一种高级情感, 它同道德认知相互交织、共同作用, 构成了道德活动的发端和整个过程的“润滑剂”, 在道德活动中所产生的道德情感体验反过来影响人们的道德活动, 具有催化、选择、评价等功能效应。由此可见, 情感是沟通艺术和道德的一个“快捷通道”, 作为直观的人类感受, 艺术的炫技和道德的说教都显得苍白无力。

2. 审美心理描述与德育内化过程的相通

艺术教育首先应该是审美的教育, 其次才能是德育的有效途径。艺术的审美心理结构是由审美感知、审美情感、审美理解和审美评价以一定方式组合而形成的感受、体验和评价的系统;道德的心理结构是由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习惯四个要素以一定方式组织的知、情、行、意系统。其心理加工过程有着较多的重合和相似, 即在个体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循序渐进的渗透, 达到人格完善, 完成从外求他塑到自求内塑的转变。英国美学家舍夫茨别认为审美和道德都是心理理性的一种审辨能力, “即所谓的‘内在眼睛’。道德的善恶可以在行动中直接地感受到, 就证明审美在道德能力上的心理上的沟通”。

心理结构的共通性为艺术教育立德树人提供了必要的基础和保证。因此, 在艺术教育的过程中, 要善于运用二者的心理过程, 有针对性地选择素材进行引导, 相互配合、各取所需, 实现美育和德育的共赢。

3. 德育真善美与美育知情意的目标的统一

按照康德的传统分类, 人的精神或心理分为知、情、意三类, 所对应的哲学范畴则是真、善、美。德育的功能在于“育人”、“向善”, 目的是追求“知”、“情”、“行”、“意”的统一, 美育是培养人审美情感、审美判断力和审美想象力的教育, 它贯穿情、体现美, 以生动逼真的艺术形象呈现“向善”的美好情感。在艺术活动创作过程中, 从没有作品到经过艺术家的创造性劳动而形成作品的过程中, 道德的中介作用是明显的。康德说:“审美判断绝大多数都不是纯粹的, 而是有依存的关系。”“美是道德的象征。”由此可见, 二者在育人的目标和任务上有着相同之处, 就是塑造完善的人, 具有美德的人, 这二者之间的桥梁就是真善美和知行意的统一。

4. 二者在育人过程中相互依存的关系

艺术教育和德育虽然属于不同的教育领域, 但二者都属于社会意识形态范畴, 都追求真善美的统一, 其终极目标都是育人, 艺术需要道德的支撑, 道德需要艺术的滋养和传播寓德育于美育中。别林斯基曾说:“美学是未来的伦理学。”席勒曾说:“道德的阶段, 只有通过审美的阶段才能实现, 美是造就完善人格的必经之路。”

道德对于艺术而言是一个必要的因素。艺术教育在育人过程中通过艺术作品感受艺术美, 提高审美鉴赏能力;艺术美承载创作者的情感, 这种情感一旦被欣赏者的心理接受并产生移情, 就起到了教化的作用。任何艺术作品都具有道德的约束, 就像相声艺术家姜昆说过的一样:“没有道德支撑, 艺术就像瘸着一条腿。”越是有着强烈情感感染的作品, 越能体现真善美, 越能触动人内心的伦理道德。

艺术于道德而言是加速器。艺术教育的行为是自然接受的过程, 任何试图强迫的行为都是徒劳的, 道德教育的方式不可避免地具有一定的强制性, 被动接受。因为艺术教育具有感染力和吸引力的手段和方法可以将德育抽象的价值概念融入其中, 在艺术形象的美感中将道德变得具体化、形象化, 让受教育者更容易接受。正如卢梭所言:“有了审美能力, 一个人的心灵就能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各种美的观念, 并且最后接受同美的观念相联系的道德观念。”

如上所言, 艺术教育对于立德树人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我们应该充分利用二者之间的关系, 保证艺术教育审美功能的首要任务中, 引导学生求真、向善、尚美。

三、运用艺术的真、善、美, 提高大学生的知、情、意

从以上的历史渊源、内在可能性和独特优势的考证中, 我们看到了以艺术教育拓宽德育途径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要想将艺术教育对立德树人的价值最大限度地发挥, 必须在实践操作层面寻求契合点和可操作性。

1. 艺术教育与课程体系

艺术美的根源在人, 人之美在德, 一个美的形象、美的故事往往胜过百个说教或政治道理, 抽象教条对学生来说远不如优美的形象更容易被他们接受并且遵循, 将德育抽象的形式融入艺术形象的美感中, 以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教化德行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目前高等教育课程体系中, 艺术教育不仅以独特的空间和时代使命而存在, 还以多样的艺术形式为德育提供了富有感染力和吸引力的教育手段。

高校艺术教育课程设置要根据艺术教育的特点, 全面体现学生主体性、尊重学生兴趣爱好等自身特性的基础上进行艺术教育课程设计, 构建以必修课为基础, 以选修课为发展的课程体系, 让学生通过艺术课程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 从而在精神层面树立审美的人生观。

康德说:“美是道德的象征。”艺术中往往体现最普遍、最深层的道德, 一个好的艺术作品必将传达的人类最美好的信念。舞蹈作品《中国妈妈》通过讲述在抗日战争时期一位中国母亲抚养日本遗孤的故事, 塑造了一个大爱无疆的母性的光辉形象。整个舞蹈作品带给我们的是一种真、善、美的直白。通过这样的艺术作品的欣赏, 欣赏者能够超越自己原本的道德底线, 获得和艺术形象相同的道德感受。

高校应该充分发挥艺术课程的重要作用, 建立结构完整、运行完善的课程体系, 让学生在课程中产生艺术的情感体验, 感受艺术精神, 提高审美能力, 同时运用美的规律和标准陶冶情操、优化人格、提高素质。

2. 艺术教育与校园文化的有机结合

校园文化是大学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逐步形成的文化现象, 是一种文化的历史沉淀。校园文化在高校德育中占有重要地位, 它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有效地将价值观念、道德原则隐藏在自身的形式结构中, 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行为和道德品质。因此, 营造方向正确、健康向上、清新高雅的艺术文化氛围是提高校园文化品质的关键, 同时艺术教育处于立德树人的前沿阵地。

营造艺术美的校园文化环境, 能够潜移默化地指导学生向着健康而有序的方向发展, 长期置身于真善美的环境中, 会不知不觉地受到校园艺术文化倡导的精神所营造的氛围的熏陶和感染, 并将这种精神逐步不自觉地转化为个人的思想意识和行为。与单纯的思想教育相比, 通过艺术影响学生的效果其作用是长远切牢固的, 会让学生受用终生。

我们需要找寻艺术和学生喜好之间的契合点, 善用不同艺术形式的特点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例如开展参与面广、活动内容多、形式不拘的有着广泛群众基础的活动, 比如开展十佳歌手大赛、绘画大赛、微电影大赛等活动, 并要求这些活动都围绕一定的主题开展, 让学生用能够接受的形式在过程中进行德育;开展一些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 让学生接受高层次的艺术欣赏, 在感知美、鉴赏美的同时感受情感的交流和理解, 提高审美水平和艺术修养, 使之逐步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当然, 真正实现艺术教育的立德树人, 远 (下转第87页) (上接第85页) 不止开好艺术公选课或是做好校园文化这么简单, 而是需要更好地运用艺术的真善美, 探索一条能够将艺术传递的审美理想、人生观念和精神境界传递给大学生的道路, 让大学生通过对艺术的理解一方面达到良好的美育效果, 另一方面建立起崇高的品格行为和道德规范。

艺术教育的核心价值和功能是承担“美育”的重任, 并影响人的道德世界。让所有人在真善美的熏陶下, 有自信、有探索、有担当地朝着审美的最高境界和理想奔去, 这就是艺术教育的作用, 是美的信仰和理想的精神力量, 是艺术教育对于立德树人的独特价值和重要意义所在。以美求真、以美向善, 艺术教育立德树人任重而道远。

摘要:十八大及十八大三中全会中明确了“立德树人为教育的根本任务”, 并提出了“改进美育教学, 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的要求。艺术教育是高校美育的重要途径与方法, 美育和德育的结合有着历史的思想深渊及内在的可能性和现实的必要性。“真”、“善”、“美”是艺术与道德之间的桥梁。艺术离不开道德的约束, 确保艺术教育发展的正确方向;道德需要艺术的滋养, 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高校应该完善艺术类课程, 营造艺术文化氛围, 开展多样的艺术实践, 让“立德树人”的教育目的在艺术美的氛围中“润物细无声”。

关键词:立德树人,艺术教育,美育,德育

参考文献

[1]席勒.美育书简[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1984.

[2]李天道.西方美育思想简史[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7.

独特价值 篇10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

毛泽东在1956年《人民日报》改版时起草的致读者信中就提出:要求《人民日报》跟党和政府的声音完全一致实际上做不到,而且在政治上也不利,当年毛泽东看得很清楚

这次央视新闻节目改革,我个人觉得总体来讲是要加强新闻性。一是宣传性的东西要少一点,社会守望、百姓关心、对社会重要的事情要多一点。直播和报道范围的加大,中国电视新闻直播联盟的联动,以及强化各地分演播室的功能,在根本上都是为了加强新闻的时效性。二是要加强对新闻解释权的竞争。信息社会,新闻的控制权出现了松动,“公民新闻运动”使对新闻的竞争让位于对解释权的争夺,这样加强新闻即时评论,就显得尤为重要。三是要强化新闻杂志、新闻专题这类深度报道类的节目。要对新闻资源做深度挖掘和评论,更多地反映价值观和对社会深层问题的关注。中央台在这方面有很好的资源和潜质,相信可以做好。

这次CCTV-新闻的改革,当然会精简和调整一些栏目。但并不是因为这些栏目做坏了这个频道,而是因为CCTV-新闻对一些重大事件的报道,缺少它的独立价值,很多新闻都是按CCTV-1的新闻尺度来的。CCTV-新闻的特色在于直播,通过对某些专题的即时评论和多点连线形成多角度透视。而那些官方色彩的东西,价值观的东西可以放到CCTV-1去。

目前电视新闻评论相对滞后,这主要是由于新闻尺度的问题。其实电视就是电视,不应该与党和政府的文件或口径完全一致。如果这样,就失去了它存在的价值。毛泽东在1956年《人民日报》改版时起草的致读者信中就提出:要求《人民日报》跟党和政府的声音完全一致实际上做不到,而且在政治上也不利,当年毛泽东看得很清楚。虽然有些节目还是需要严谨,因为要扮演一定的角色,比如CCTV-1的新闻就可以严谨一点,相对迟缓一点,主流价值观一点,但可以给CCTV-新闻更宽松的尺度。其实像凤凰卫视那样的尺度和人才,中央电视台也可以有。社会对一个事态的反映,需要不同的角度,每一个角度都有一定的合理性,没有谁对谁错之分,这样我们的社会才能有一定的抗压能力,对事物的看法才能够相对均衡一点。如果总是要求从一个角度来看问题,虽然某些时候可能会有整齐划一的快感,但会带来一定的风险,因为在一个多元化社会里,如果大家都是一个想法、一个主张,就很容易使社会失衡。

电视新闻改革还需要强化、提升它作为媒体的公信力,这主要靠几个方面来维系。

第一是透明。操作过程、决策过程透明,就像朋友,即使不完美,我仍然信任他;第二是专业程度。专业就是胜任,比如是否及时、平衡、客观,哪怕是涉及自己的事情,比如央视大火公众很关注,就应该及时报道、访谈、调查,不能用两套标准;第三是对受众利益的关切。中国的电视媒体与西方主流媒体相比,缺少对受众利益、文化、规则、喜好、需求等的切近的关照,没有让观众感觉你是照顾我的,按照我的需求做的,现在的问题是经常是自说自话,彼此之间没有交集,只是宣泄情绪,这种宣传的价值和影响力很小。

在对外报道上,CCTV-9主要是面对西方的主流阶层,不是想学习英语的中国人,因此要用西方能听得懂的方式和游戏规则来说话。CCTV-9应该像半岛电视台学习,半岛电视台是BBC训练出来的运作模式和表达方式,他们熟悉西方的游戏规则,但也在顽强地表现阿拉伯世界的立场和观点。因此,形式上的学习,并不妨碍价值观的表达。CCTV-4主要是面向全球华人,应该根据他们对母国的文化要求来编织内容。

独特价值 篇11

一、发展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村是繁荣乡村经济的重要途径

(一) 有利于扩大内需, 特别是消费需求

从上世纪90年代初到2009年, 我国居民消费占GDP的比重已经从50%下降到35%, 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消费不足已经成为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 “十二五”规划“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旅游消费是最终消费、综合消费, 而且实物消费与服务消费并重, 可以直接扩大消费需求;同时旅游消费还是多层次消费、可持续消费, 有利于带动其他消费需求、扩大投资需求, 形成扩大内需、拉动经济的综合效应, 在社会总需求特别是居民消费中占有重要地位。作为一种独特而又广受欢迎的旅游供给形态, 旅游名镇村可以有效地刺激消费, 从而在扩大内需的国家战略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二) 有利于调整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不合理是制约中国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原因, 调整产业结构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要求。2010年, 服务业在中国经济中的比重仅为43%, 比世界平均水平低了20个百分点。旅游名镇村超越了依托自身力量发展服务业的思路, 而是通过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旅游业来引入外部资源, 从而推动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正是依托旅游业的发展, 大大拓展了镇村服务的对象, 使得旅游业及其他相关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成为可能。比如, 如果没有旅游业的话, 许多乡村、小城镇很难支撑大中型超市、较大规模餐饮的发展。因此旅游业不管是对于乡村地区服务业的发展, 还是对整个经济结构的调整都有积极意义。

(三) 有利于缓解城乡差距

2010年,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达到3.23∶1, 其绝对差距达到13190元。城乡差距的扩大是中国经济发展不平衡, 不协调的主要特征, 解决城乡差距问题也因此成为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关键问题。要真正解决城乡差距扩大的问题, 除了“输血”以外, “造血”更为重要。旅游名镇村的发展最大限度地利用了乡村的资源, 使得农民能够直接从旅游业的发展中受益, 是以市场为动力的重要“造血”渠道。此外, 没有发展旅游业之前, 乡村人财物等资源向城市单向流动, 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源泉。与城市通过“抽血”方式快速发展相伴随的是乡村的凋敝。村镇旅游业发展起来之后, 城市居民成为其主要的客源群体;而城市居民通过前往乡村的旅游活动也形成了城乡资源的双向流动, 以经济的方式实现了城乡居民之间的二次分配。从这个意义上讲, 发展旅游名镇村, 体现的正是“城市支持乡村”的发展方针, 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缓解城乡二元对立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发展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村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内容

(一) 促进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是既关系到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 也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内容。从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途径看, 无非两种形式:一是离土又离乡的转移方式, 一是离土不离乡的转移方式。前一种方式主要是借助我国劳动力成本相对低廉的优势, 以工业化为主要动力来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但是应该看到, 这种转移方式也引发了大量问题。比如, 多数农民辛勤工作只能获得维系生存的微薄报酬 (用于支付子女学费、医疗等日渐增长的费用) , 多数农民无法成为城市居民等问题, 大大降低了其幸福的指数, 父母外出打工造成的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使农民的下一代依然没有“翻身”的机会。此外, 经济发展造成的波动也使得农民外出打工风险加大。这也意味着单靠这种方式不同完全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而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使得“离土不离乡”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有了可靠的载体。通过发展旅游业, 农村剩余劳动力可以通过在景区 (点) 发展找到想要的就业岗位和增加收入;可以利用村镇自身资源发展乡村旅游, 通过兴办“农家乐”等多种方式, 提供有特色的旅游休闲服务;还可以从事与旅游商品相关的生产与销售来获得更多的非农收入。未来随着旅游名镇村吸引游客数量的增加, 这种转移方式对于解决农民就业问题还将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比如, 云南省丽江的束河古镇, 通过旅游开发, 直接为小镇农民提供了导游、保洁和绿化等140多个工作岗位, 并间接解决了四、五百个农民的就业问题, 让群众得到实惠。可以预见, 如果旅游业达到相当的规模, 我们甚至可以不必达到多数发达国家的城镇化水平, 就能在很大程度上缓解我国的“三农”问题。

(二) 是对单向现代化的平衡和调节

人类从农业文明进入工业文明以后, 创造物质财富的速度和规模都大为提高, 这使得多数人都相信现代化是通向人类幸福的唯一路径。在这样的思想指引下, 人类物质的欲望被极大的调动起来, 评价人价值的标准越来越简化为财富的多寡。在这样的思想指引下, 大的似乎就是好的, 多的似乎就是美的。在中国, 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和成片的厂房一度也被看成现代化的重要标志。虽然现代化的确是近年来中国经济发展的动力, 但是, 这并不意味着现代化不需要反思和重估。旅游村镇的出现使得对现代化的反思进入普罗大众层面。当游客沉浸在田园风光之中的同时, 必然不自觉地会对城市生活进行反思;当游客在旅游中放松身心的时候, 自然会想想挣钱是否是人生的唯一目标。无论是在桂林的阳朔, 还是在丽江的古城, 都有不少的外国游客因为最初的旅游而最终成为小镇乡村上的居民。正是旅游村镇这种与“主流”现代化路径不同的方式为人类的平衡协调发展提供了一种张力, 或者说使得人类有了反思自身发展的一个样板。

三、发展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村是保护乡村文化本底的重要载体

(一) 有利于促进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

文化不是抽象的, 其存在需要通过建筑等物质载体和文学、音乐、风俗等非物质载体来体现。中国传统文化植根在乡土社会之中, 据中国文化部和国家文物局调查, 我国文化保护单位约有7万个, 其中半数以上集中在农村。因此可以说, 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基本上在农村, 文化多样性的根基也在农村, 因此保护乡村的传统文化实际上就是保护中国文化的根源。由于西风东渐, 中国传统文化曾一度面临被全面解构的威胁, 近来虽有传统文化复兴的倾向 (比如国学重新受到关注) , 但是由于对传统文化挖掘与传承不够, 文化复兴缺少有力的支撑。旅游名镇村包含了众多有形和无形的传统文化资源, 因此发展旅游名镇村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传统文化被重新发现和受到关注的过程 (比如, 纳西古乐通过丽江旅游的发展而得到保护并实现了其应有的经济价值) 。一方面, 旅游村镇的旅游业越是发达, 当地经济以及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就越是依赖于旅游业, 当地民众对民族和地区文化保护的积极性就会愈来愈强;在大力保障当地的文化的同时, 旅游的发展还会促使当地民众重新挖掘、整理、更新和完善濒临绝迹的民间工艺品、传统食品、戏剧曲艺、民风民俗。另一方面, 随着旅游的发展, 原先比较闭塞和落后的地区会逐渐增强本地的文化自信。而旅游的发展, 可以提升村镇的经济地位和文化地位, 在旅游发展的市场上赢得尊重, 这也会增强目的地居民的文化自信心。而自信心的增强反过来也会提高广大人民参与挖掘和保护传统文化的积极性和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二) 有利于新文化创造和推广

与其他文化交流方式相比, 旅游活动的优势十分明显:首先, 它是一种人群与人群之间的直接交往, 而不是以文字、有形物品等形式或者以个别人为代表的间接沟通或信息传递。其次, 旅游体现着各种社会文化现象的交叉和渗透, 其中不同文化主体间的沟通内容涉及甚广, 几乎无所不包。再次, 旅游是和平的交往, 是人类最理想的交流方式。由于旅游可以在促进不同文化的交流与碰撞中不断产生新的文化火花, 因此旅游名镇村实际上处于城乡文化交流的前沿, 这种文化交流对于创造新的文化具有特殊的意义。此外, 我国乡村地区既保留了大量传统的文化, 但同时也非常缺少现代文化。虽然有部分学者理想化地希望让一些边远地区的居民保持与世隔绝的生活来保存文化的原生态性, 但是这并不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旅游名镇村, 特别是一些边远地区的旅游村镇给当地居民接触现代文明提供了机会。这种接触促使当地居民对自身文化进行“扬弃”, 进而实现文化的发展。

四、发展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村是建设乡村生态文明的重要方式

(一) 有助于平衡环境保护和快速发展之间的矛盾

从我国的发展情况看, 保护生态环境除了要通过环保技术提高工业化带来的环境污染之外, 同时要限制不适应发展工业的地区或者发展工业环境成本很大的地区发展工业。由于这些地区多数集中在乡村, 经济水平普遍不高, 仅靠国家财力补贴很难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在这些地区, 就必然面临兼顾国家生态战略和自身发展之间的矛盾。近年来, 国家通过推行天然林保护工程有效地缓解了一些生态脆弱地区环境恶化的问题, 但是由于相应的生态补偿有限, 这就要求这些地区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 寻找新的发展道路。对当地居民而言, 如果无法通过“砍树”获取收入, 就只能通过发展旅游, 用“看树”来实现发展。比如, 湖北神农架林区的木鱼镇, 在伐木经济受阻以后, 发挥山区环境优美的优势, 通过挖掘巴楚文化的历史气息, 已初步建设国内知名的生态旅游小城镇, 已逐步成为湖北省“一江两山”黄金旅游线上的节点城镇、游客集散地, 取得了社会和谐进步与旅游经济快速发展的双重效益。2005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1亿元, 实现财政收入1282万元。

(二) 增强环境保护动力

【独特价值】推荐阅读:

独特思想07-16

独特历史07-17

独特存在10-16

独特气质05-24

独特体验06-10

独特文化07-01

独特个性08-24

独特能力08-29

新颖独特10-11

独特的魅力05-17

上一篇:精细化管理中企业管理下一篇:读者满意度调查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