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曲度

2024-06-10

颈椎曲度(精选5篇)

颈椎曲度 篇1

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多以急慢性疼痛,活动受限为主要症状,影像学检查多有颈椎生理曲度改变。颈椎生理曲度异常是各型颈椎病早期X线征象,是颈椎病早期诊断的一个重要指标,颈椎病的有效治疗要重视恢复颈椎正常生理曲度。造成颈椎生理曲度异常的主要原因有长时间不良的坐姿、长期伏案工作、汽车驾驶导致的颈肩疲劳、睡眠姿势不良、运动损伤等常见原因。中医推拿作为一种古老的治疗手段,治疗颈椎病疗效肯定。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型的医疗器械的运用为颈椎病的治疗提供了更好的治疗手段。笔者2012年10月 ~ 2013年10月采用中医推拿配合曲度邦治疗仪治疗颈椎病伴生理曲度异常患者60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60例患者均为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2年10月 ~ 2013年10月门诊患者,经X线正位、侧位、两侧斜位片结合临床表现确诊,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颈椎病诊断标准[1]。其中男37例,女23例; 年龄15 ~ 60岁,平均 ( 45. 9 ± 7. 5 ) 岁; 病程最长者1个月,最短者2天,平均( 15. 22 ± 13. 75) 天。排除: ( 1) 颈椎骨关节结核、肿瘤等占位性病变; ( 2) 骨折、脱位、风湿、类风湿及骨质疏松者; ( 3) 合并高位脊髓压迫症及内脏器官急重症患者; ( 4) 合并心脑血管病及精神病者; ( 5) 孕产妇; ( 6) 未能按照计划完成治疗疗程者。

2治疗方法给予中医推拿加曲度邦治疗仪治疗。

2. 1中医推拿治疗[2]患者坐位,( 1) 用滚法施治于患者肩部、上背部、颈部3 ~ 5分钟; 2. 用一指禅推法、弹拨法反复作用于患者颈部5 ~ 7分钟; ( 3) 拿揉、点按颈部、肩部、上背部,重点施治于筋肉痉挛以及结节部位; ( 4) 拿揉颈部,配合颈部屈伸及拔伸动作; ( 5) 运用横拨法沿背部肩胛骨外侧缘从上到下施治2 ~ 3次; ( 6) 手指点按肩井穴、风池穴、缺盆穴、肩贞穴、肩髃穴、天宗穴、极泉穴、曲池穴、手三里穴、外关穴、合谷穴、后溪穴、阿是穴等穴位; ( 7) 拇指点按颈部棘突旁压痛点; ( 8) 使用叩击法作用于肩部及背部、上肢部。 治疗可持续20 ~ 30分钟。以上治疗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共治2个疗程。

2. 2曲度邦治疗仪治疗治疗前患者放松颈部,首先左右转动头部10次; 仰卧于曲度邦颈椎治疗仪( 巴赫曼健康产品有限公司生产、6100自动型) 上,摆正头部和颈部,用系带将头部固定在颈部治疗仪,下肢屈曲放松; 打开治疗仪开关,根据影像学改变程度及患者的自身情况,选择低中高不同治疗强度,每次治疗15分钟; 治疗完成后,患者缓慢坐起,做之前的放松动作,治疗结束。

2. 3颈椎生理曲度观察方法参照Borden氏测量法[3]。

3结果

3. 1疗效标准治愈: 疼痛消失,各种体征恢复正常,可以正常生活和工作; 有效: 疼痛基本消失,各种体征有所好转, 可参加正常劳动和工作; 无效: 症状、体征无改善或病情有加重倾向。

3. 2治疗结果60例患者中临床治愈53例,占88. 3% ; 有效7例,占11. 7% ,总有效率100% 。其中生理曲度明显改变43例,占71. 7% ; 生理曲度改变不显著10例,占16. 7% , 生理曲度未改变7例,占11. 6% 。且年龄越小疗效越佳。

4体会随着社会进步,科技发展,各种高新科技产品进入人们的生活中,电脑、手机、汽车的广泛应用,颈椎病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多发病,常见病。颈椎病的发病已经不再局限在固定的年龄、职业,而是呈现出一种广泛性多发性的发病态势,严重影响患健康和生活质量。因此,找到一种良好的治疗方法迫在眉睫。中医推拿配合现代治疗仪器治疗颈椎病成为一个新的趋势,配合曲度邦治疗仪在治疗颈椎病伴有生理曲度异常具有良好的疗效。中医学认为,风寒湿邪、外伤劳损、痰热郁阻等因素,导致荣卫失调,筋脉失养,风寒湿凝滞于脉络,脉络拘结,气血不通,不通则痛。本文通过曲度邦治疗仪的机械作用可解除压迫、消除症状; 矫正椎体错位、 归位序列不齐; 消除增生产生的诱因; 恢复颈椎正常生理曲度; 补充脊椎营养和水份。推拿手法具有调整放松局部软组织,促进血液循环、疏通经络、活血化瘀,调整关节紊乱,从而重建颈椎稳定性的作用,矫正颈椎椎间关节的功能紊乱,恢复颈椎生理曲度,扩大狭窄的椎间隙及椎间孔; 预防颈椎病的复发。本文结果表明,中医推拿配合曲度邦治疗仪治疗颈椎病伴有生理曲度异常临床效果好,安全、有效、易操作,是治疗颈椎病的理想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并有待进一步的对照观察。但是在临床观察中我们发现,在治疗生理曲度异常改变的病例中,年龄分布上有一个偏年轻化的趋势,就是患者的年龄越小,治疗效果就越明显,说明颈椎病伴随生理曲度异常应该尽早治疗。

颈椎曲度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所有病例均因脊髓型颈椎病收住入院,且排除颈椎外伤、手术、弥漫性特发性骨肥厚症(Diffues Idiopathic Skeletal Hyperostosis,DISH)、强直性脊柱炎 (AS)、感染、恶性肿瘤、先天性疾病(肌强直性营养不良、骨畸形性发育不良、成骨不全症)、Larsen Syndrome、神经肌肉性疾病(神经纤维瘤)、肾病性骨营养不良等影响因素。OPLL组患者为2010年4月—2011年2月以脊髓型颈椎病收住院患者中伴OPLL且病历资料完整者,均经颈椎CT平扫加二维重建片确认,共117例,男75例,女42例,年龄33~74岁,平均55.3岁。对照组患者为同期脊髓型颈椎病住院患者中参照OPLL组男女、年龄构成比率随机抽取,均经颈椎CT平扫加二维重建片排除OPLL,共120例,男76例,女44例,年龄30~78岁,平均55.4岁。

1.2 检查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正侧位和侧位伸过屈颈椎X片,及颈椎CT平扫加二维重建片检查。多数患者还进行了颈椎MRI检查。

1.3 测量内容

在颈椎侧位X片上采用椎体后切线夹角测量方法,测量C2和C7椎体后缘切线的夹角以表示颈椎的曲度。颈椎前凸为正值,后凸为负值[2]。

2 结果

OPLL组患者颈椎曲度(-17°±1.4)°~(34°±2.4)°,平均:(8.8±1.8)°。对照组患者颈椎曲度(-18±1.3)°~(44°±1.8)°,平均:(10.8±1.5)°。根据Gore[3]研究报道:男性的颈椎生理曲度范围为16°~22°,女性的颈椎生理曲度范围在15°~25°,当大于生理曲度时则为颈椎前凸过大,小于此角度则为后凸过大。OPLL组患者中男11例,女1例大于正常生理曲度范围;男8例,女11例在正常生理曲度范围;其余患者均小于正常生理曲度范围。对照组中男11例,女4例大于正常生理曲度范围;男10例,女15例在正常生理曲度范围,其余患者均小于正常生理曲度范围。

使用SPSS11.5统计学软件包对两组数据进行成组设计独立样本均数的t检验(independent sample t test)。结果:方差齐性检验(Levene’s Test for Equality of Variances),F=1.251,P=0.265,P>0.05,方差齐;然后进行t检验,t=1.491,P=0.137 ,P>0.05,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

3 讨论

3.1 颈椎的生理曲度及生物力学

新生儿脊柱在矢状面上是以一定角度向后方弯曲的,但是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这种后凸状态会逐渐发生变化,当新生儿头部可以自由活动时,颈椎开始向前弯曲,而胸椎和骶椎后凸弯曲基本不变。颈椎前凸视野相邻椎节相互成角构成的,而且是有发生锥形变的椎间盘导致的,椎体本身并无显著病变。颈椎可以活动的关节结构是脊柱可以进行多种运动的生理基础。脊柱矢状面的曲度可以吸收人体直立行走时的冲击力,避免损失神经,是人体直立行走的适应性改变,同时还能维持人体正常的姿势平衡,增加人体肌肉运动时做功效率。在正常生理状态下,矢状面的轴向垂线应当通过C1和T1中心,但是颈椎前凸时矢状面的轴向垂线会在C2~C7的后方通过[4]。

3.2 颈椎曲度改变的影响因素

3.2.1 医源性因素

颈椎外科手术和放射性治疗都会引起曲度改变。Hogan等[5]报道过对颈伸肌群注射肉毒杆菌毒素A可致颈椎后凸畸形。

3.1.2 病理性因素

许多疾病会导致正常的颈椎生理曲线改变,如弥漫性特发性骨肥厚症(Diffues Idiopathic Skeletal Hyperostosis,DISH)、强直性脊柱炎 (AS)、感染、恶性肿瘤、先天性疾病(肌强直性营养不良、骨畸形性发育不良、成骨不全症)、Larsen Syndrome、神经肌肉性疾病(神经纤维瘤)、肾病性骨营养不良等。

3.1.3 创伤性因素

创伤性因素和医源性致伤原理基本相同,都是损伤了前柱抗压结构或后方抗拉结构,影响了正常的颈椎平衡位,导致后凸畸形。

3.1.4 退变性因素

职业和年龄是颈椎后凸退变性变的两个主要因素。正常颈椎间盘总体高度占颈椎高度的15%,椎间盘具有轻度楔形的外观,其前方高度大于后方,形成了颈椎的前凸。随着年龄增长,椎间盘中蛋白多糖网状结构的减少,使椎间盘高度丢失并最终导致颈椎后凸畸形的发展。Bonney、Corlett等[6]证实头颅的位置将影响颈椎前柱的负荷。头颅重心的前移,可以导致颈椎出现力矩增大,颈椎后部结构的抗张力负荷加大。需长期低头的职业易导致颈椎后部抗张力结构逐渐出现疲劳,颈椎前后力学平衡失调,在前方屈曲性力矩的作用下出现颈椎生理曲度的变化,颈椎前凸曲度减小,这种改变进一步加大屈曲性力矩和颈椎后部结构的抗张力负荷,出现恶性循环,最终出现颈椎后凸畸形。

3.3 OPLL患者颈椎曲度改变的因素

本文中两组患者均排除了医源性因素、病理性因素及创伤性因素的影响,且两组患者通过统计学对比无显著差异,故说明OPLL患者常伴有颈椎曲度变直甚至颈椎后凸畸形,考虑是由于退变性因素导致。王成林等[7]认为颈椎曲度的改变是颈椎病早期征象和客观指征,而且生理曲度的改变发生在骨刺形成之前。

3.4 OPLL患者手术方式的选择

减压是颈椎0PLL症手术治疗的基本原理,通过减压减轻了骨化的后纵韧带对颈椎的脊髓和神经根的压迫,重新恢复了颈椎的正常生理曲度和椎间盘高度,为脊髓和神经的恢复创造了良好的环境。OPLL手术方式有前路、后路及前路后路联合入路三种入路。前路手术可以直接切除椎体前方的骨性压迫物,减压效果较好,疗效显著。但前路手术操作复杂,对手术器械也有很高的要求。当患者3个椎体以上都发生骨化、椎管狭窄率超过了50%、骨化厚度>5mm时,前路手术的风险会大大提高。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是目前比较流行的OPLL症手术方式,在扩大椎管容积的同时通过弓弦原理间接解除OPLL对脊髓、神经根的压迫,OPLL症患者与普通颈椎病患者颈椎曲度改变无明显差异也为OPLL症后路手术提供了间接理论依据。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可以最大限度地保留正常的颈椎后部结构,同单纯椎板切开减压术相比可以达到更好的维持颈椎稳定的作用。后路手术也有一定的局限性,Yamazaki等[8]认为对于颈椎曲度<10°的OPLL症患者行后路减压,其解除压迫的效果不太理想,疗效较差。

OPLL症在选择手术方式时应充分考虑患者的颈椎曲度、骨化范围、骨化厚度、椎管狭窄率、手术风险等因素,还应结合实际,根据术者的实际操作水平和所在医院的医疗设备水平,选择较为安全的手术方式。

摘要:目的:研究颈椎病患者OPLL是否会影响颈椎曲度的改变。方法:用C2和C7椎体后切线夹角测量法,对我院117例OPLL患者与120例非OPLL患者进行颈椎曲度的测量,应用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病例对照研究。结果:OPLL组患者颈椎曲度(-17°±1.4°)~(34°±2.4°),平均:(8.8±1.8)°;对照组患者颈椎曲度(-18±1.3)°~(44±1.8)°,平均:(10.8±1.5)°,P>0.005。结论:颈椎病患者颈椎后纵韧带骨化(OPLL)与颈椎曲度改变无明显相关性。

关键词:颈椎后纵韧带骨化,颈椎曲度,颈椎病

参考文献

[1]LNAMASU J,GUIOT BH,SACHS DC.Ossification of the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an update on its biology,epi-demiology,and natural history[J].Neurosurg,2006,58(6):1027-1039.

[2]HARRISON DE,HARRISON DD,CAILLIE R,et al.Cobbmethod or harrison posterior tangent method which to choosefor lateral cervical radiographic analysis[J].Spine,2000,25(6):2 072-2 078.

[3]GORE DR,SEPIC SB,GARDNER GM.Roentgenographicfindings of the cervical spine in asymptomatic people[J].Spine,1986,11(6):521-524.

[4]GANJU A,ONDRA SL,SHAFFREY CI,et al.Cervical ky-phosis[J].Techniques in Orthopaedics,2003,17(5):345-354.

[5]HOGAN KA,MANNING EL,GLASER JA.Progressivecervical kyphosis associated with botutinum toxin injection[J].Southern Medical Association,2006,8(5):888-891.

[6]BONNEY RA,CORLETT EN.Head posture and loading ofthe cervical spine[J].Applied Ergonomics,2002,33(5):415-417.

[7]王成林,董汉彬,王敏,等.颈椎侧位平片对生理曲度异常分型及早期颈椎病诊断价值研究[J].现代医用影像学,2000,9(5):204.

颈椎曲度 篇3

关键词:护理路径,颈椎病,颈椎曲度,Borden法

颈椎曲度由颈4~5椎间盘前厚后薄所致, 是一种人体的生理需要, 颈椎曲度不仅可以增加颈椎的弹性, 起到缓冲作用, 还是血管、神经等重要器官组织的生理需要, 外伤和退变姿势不良均会造成颈椎生理曲度的改变, 进而出现一系列的病理改变[1,2], 因此, 针对不良颈椎曲度需要采取一定的矫正方法并加强护理[3,4,5]。临床护理路径 (Clinical Nursing Pathway, CNP) 是为具有特定诊断和治疗的患者群体所指定的专一性护理方案, 是一种具有时间性和顺序性的整体服务计划。将护理路径应用到颈椎曲度的推拿治疗中, 便需要探讨其具体的应用效果[6,7,8,9]。

评估护理路径应用效果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测量治疗后的颈椎曲度变化, 临床上一般是采用Borden法进行测量, 此外, 颈椎活动度也是评价颈椎功能的重要指标, 关于颈椎活动度的测量方法众多, 传统的目测法是凭检查者的主观经验来定。测距法是测量体表标志间的距离变化来大体推算颈椎活动度。X线拍片的方法可较为准确的测量颈椎屈伸的活动范围, 但这只是一种二维的测量方法, 而脊柱运动是三维运动, 精确测量就是必须采用三维测量技术[10,11]。脊椎三维运动分析系统是运用计算机立体视觉技术, 通过互成角度的摄像机将标尺运动输入计算机, 通过图像处理系统, 精确地测量颈椎的活动度[12,13]。本研究将此方法引入活体的测量当中来, 也是对脊柱三维运动分析系统的应用开拓了一个新的方向。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1月-2014年6月来本院骨科就诊的颈椎曲度疾病患者60例, 均采用推拿治疗, 入选患者均知晓本次研究目的, 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按照护理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 其中, 观察组30例, 男16例, 女14例, 年龄21~63岁, 平均 (47.63±5.49) 岁;对照组30例, 男15例, 女15例, 年龄22~61岁, 平均 (45.97±5.43) 岁, 两组患者均经椎侧位X线片拍摄和Borden测量确诊,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测量方法

将L形标尺分别粘贴在测试对象的胸骨和前额处, 然后受试者从中立位开始主动前屈、后伸、左右旋转和左右侧弯运动, 通过相互成角的摄像机将标尺运动图像输入计算机处理系统, 计算出颈椎在各个方向上的活动度。

1.2.2护理方法

对照组在推拿治疗中采用常规护理方法, 观察组在推拿治疗中应用护理路径方案, 具体如下: (1) 推拿治疗结束后指导患者取休息10 min, 取坐位, 护理人员站于患者侧后方, 按揉椎旁线、颈旁线3 min, 随后按揉肩胛背区、肩胛带区3 min, 托起患者颈部, 配合后枕部发际理筋手法, 上述方法5 d为1个疗程, 休养2 d后再进行一下疗程护理, 连续进行3个疗程的护理。 (2) 向患者讲解颈椎曲度病理改变的原因和相关知识, 介绍推拿治疗的安全性, 消除患者紧张情绪, 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叮嘱患者日常注意保暖, 避免空调直吹, 限制上网、看书时间, 避免手提重物, 经常参加户外锻炼, 增强体质。介绍正确的睡卧姿势, 仰卧为主, 纠正俯卧、半卧位、身体扭转等不良睡姿。指导患者多食用豆制品、牛奶等含钙丰富的食物, 适当摄入黑芝麻、胡桃等强壮筋骨类食物。

1.3 评估方法

颈椎X线片、Borden法测量颈椎曲度, 用传统目测测量颏中点至胸骨柄、颏中点至尖峰尖和耳垂至肩峰尖的距离, 分别代表颈椎的屈伸、旋转和侧屈运动。采用脊柱三维运动分析系统测量颈椎的活动度。

1.4 观察指标

护理有效率[治疗有效:颈椎曲度≥ (20.5±1.5) , 其余则为治疗无效]) 、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 (自行设计护理满意度调查表, 满意=非常满意+基本满意) 。

1.5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8.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以 (±s) 表示, 比较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有效率的比较

观察组护理有效率为93.3% (28/30) ,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3.3% (19/30)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字2=9.634, P<0.05) 。

2.2 两组住院时间的比较

观察组住院时间为 (12.36±5.63) d, 明显短于对照组的 (26.34±5.47) d,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0.534, P<0.05) 。

2.3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的比较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9.587, P<0.05) , 见表1。

3 讨论

在我国住院费用居高不下的情况下, 医患关系解决起来总是不是很恰当[14,15,16]。国外研究表明, 临床路径能降低住院的时间、降低了住院的时间就等于降低了住院的费用, 具有治疗模式规范化、节约床铺资源以及医疗器械的资源的重要作用。并且国外研究报道临床路径能够大大缩短了平均住院日, 减少了住院费用, 我国不少医生也确定了住院时间的长短是影响医疗费用的主要因素, 在保证诊疗效果的前提下, 减少住院时间是降低医疗费用的有效的解决办法之一。袁剑云等[2]自临床护理路径引入国内以来, 研究表明其对降低疾病的医疗费用具有一定的作用。有学者研究了临床护理路径在冠状动脉搭桥术围术期的实施, 表明其能够缩短该病患者的住院日, 减少了患者的住院费用。可见临床护理路径如果能够充分运用, 可能对我国医疗改革, 降低患者医疗费用具有积极作用。

程黎明等[10]研究由于各不相同的原因, 无论医患关系还是护患关系都存在不愉快的解决方式, 有的矛盾还比较突出, 双方关系不理想。护士在临床工作中与患者接触最多, 护患关系冲突也不少, 并且众多原因。

颈椎曲度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6月~2013年6月下颈段曲度异常颈椎病患者78例,均有长期伏案史,其中16例有颈部损伤史,按随机数字表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40例,男13例,女27例,平均年龄36.23±2.09岁,平均病程10.25±2.09月;对照组38例,男18例,女20例,平均年龄40.89±1.49岁,平均病程9.67±1.96月;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符合《第二届颈椎病专题座谈会纪要》的颈椎病诊断标准[1],结合病史、体格检查、颈部X线片诊断;排除强直性脊柱炎、颈部畸形、肿瘤、结核等非颈椎病患者。

1.3 治疗方法

1.3.1 实验组

患者正坐低头位,术者先用掌揉、指揉及滚法松解颈、肩、背部肌肉,弹拨痉挛肌肉,以透热、透红为度,术者站于患者后侧紧贴患者后背,右手掌绕过患者颈前托住其下颈段左后部,拇指压住病变节段棘突部位,后伸锁定下颈段,左手把持患者左侧肩部,双手顺势旋转颈椎至颈部紧张感,左手掰住左肩往后顺势稍发瞬劲,可有一系列“咔嗒”响声;相同方法整复右侧。隔日1次,每周3次,6周为一疗程。

1.3.2 对照组

采用坐位布托带颈椎牵引,患者坐位,头部前屈10°左右,布托带连接滑轮牵引器行颈椎牵引,牵引时间30min,牵引重量3~5kg,隔日牵引1次,6周为一疗程。

1.4 疗效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痊愈:临床症状全部消失,肌力正常,颈、肢体功能恢复正常,能参加正常工作和劳动,X线检查示下颈段曲度恢复正常;有效:临床症状部分消失或明显改善,颈肩背疼痛减轻,颈、肢体功能改善,X线检查示下颈段曲度改善;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甚至反加重,X线检查示下颈段曲度无明显改善。

1.5 统计方法

所有计量资料以均值加减标准差表示,两组间均值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t'检验,所有计数资料以频数(f)表示,无序分类资料采用χ2检验,采用SPSS16.0进行统计分析;等级资料以频数(f)和平均Ridit值()表示,采用Ridit检验,由PEMS3.1进行统计。α=0.05。

2 结果

治疗6周后,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32%(P==0.0036<0.01)。见表1。

注:与对照组相比,(1)P<0.01

3讨论

颈椎是脊柱活动度最大的部分,正常人颈椎稳定性由两方面维持,(1)内源性稳定:包括椎体、附件、椎间盘及相连的韧带为静力平衡;(2)外源性稳定:由颈部肌肉调节和控制,是颈椎运动的原始动力,为动力平衡,急性损伤、慢性劳损、炎症、天气变化及精神过度紧张等因素造成局部软组织炎性变、渗出,继而发生机化粘连,肌肉、韧带等纤维组织变性、挛缩,久之颈部肌肉、韧带等软组织外源性功能失调,加速颈椎(尤其是椎间盘)退变,必然导致颈椎节段不稳和生理弧度改变,动力学平衡和静力学平衡处于恶性状态,故有学者认为颈椎病发病机制为“动力失衡为先,静力失衡为主”,长期恶性循环致椎间出血水肿、椎间盘退变突出、小关节紊乱、增生等刺激椎旁神经根及组织,出现颈肩部及上肢酸痛、麻木。颈椎病要防止或及早纠正软组织外源性失调,还要进一步整复内源性结构紊乱,恢复颈椎静态与动态平衡。

临床观察发现,颈椎病曲度异常常见C3-4节段弧心变直、反弓,亦见上颈段改变,传统旋转整复于上颈部发力,可力到病所,效果良好;下颈段曲度异常颈椎病患者因下颈段丰厚肌肉强力痉挛状态抵抗,有效作用力难从上颈段传达到下颈段,改良旋转整复手法先通过序贯手法放松椎旁及肩部肌肉,缓解局部肌肉痉挛,松解粘连,从而恢复颈椎软组织固有生理功能,再充分利用术者双手及其协调配合,一手掌跟从肩部发瞬劲直接传导到异常曲度下颈段,避免既往手法从下颌部或上颈部发力损伤寰枢椎;另一手托颈椎使其后伸锁定下颈椎病变节段,拇指逐节定点协调后发力整复,安全性良好,整复成功率高,从而改善下颈段内源结构功能紊乱,恢复颈椎的正常生理曲度,使其达到动、静力平衡。本手法能明显改善下颈段曲度异常颈椎病患者的症状、体征,多数患者颈项疼痛不适有不同程度的减轻,较传统颈椎牵引术更能改变颈椎病理变化,治疗后期指导患者加强颈项肌功能锻炼、改变不良活动姿势,加强外源性稳定,减少复发。

参考文献

[1]孙宇,李贵存.第二届颈椎病专题座谈会纪要[J].解放军医学杂志,1994,19(2):156-158.

颈椎曲度 篇5

关键词:人工颈椎间盘,脊柱功能单位,颈椎曲度,颈椎活动度

颈椎手术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解除神经压迫,缓解疼痛,恢复稳定性,即希望通过手术恢复颈椎正常的生理功能。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 anterior cervical decompression and fusion,ACDF) 是治疗各型颈椎病的经典术式[1],但是大量研究表明融合术后会加速邻近节段椎间盘的退变[2,3]。而人工颈椎间盘替代原来的椎间盘可明显减缓或阻止邻近节段退变的发生[4]。笔者对颈椎置换及融合术后颈椎整体曲度及置换节段椎间盘的运动功能进行了对照研究。2008 年3 月至2013 年3 月我们对48 例颈椎病及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别进行了置换和融合手术,观察颈椎曲度和置换节段活动度的变化情况,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08年3月至2013年3月我科对48例脊髓型颈椎病、神经根型颈椎病及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了手术治疗。术前常规行颈椎正侧位、左右侧屈位、过伸过屈位X线片及颈椎CT/MRI检查。其中18例施行了Discover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置换组),男8例,女10例,年龄31~58岁,平均44.2岁,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的纳入标准为:患者均有明确的前路减压手术指证,造成脊髓或神经根损害的原因以椎间盘退变、突出等软性压迫为主;无相应节段颈椎管狭窄或仅有椎体后缘轻度的骨质增生所致的骨性压迫,小关节突无明显退变,无椎体不稳及骨质疏松等禁忌,且年龄小于65岁。同期对30例患者行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融合组),男13例,女17例,年龄35~68岁,平均49.8岁。为确保两组间具有良好的可比性,本研究未将手术邻近节段椎间盘及小关节突严重退变、椎间盘功能丧失或双节段及以上病变的病例纳入研究范围。

1.2随访方法

以电话预约门诊复查方式进行随访,分别在术后3个月、6个月、1年、2年、3年对患者进行随访。应用医学影像存储与传输系统(picture archiving&communication system,PACS),在侧位X线片上测量手术前后和末次随访时置换节段脊柱功能单位(functional spinal unit,FSU)Cobb角和颈椎整体曲度(C2~C7Cobb角);在过伸过屈位X线片上测量手术前后和末次随访时置换节段屈伸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在左右侧屈位X线片上测量手术前后和末次随访时置换节段左右侧屈活动度。a)置换节段活动度采用Pointillart[5]的方法测量:在侧位X线片上上位椎体后缘连线(A)与下位椎体后缘连线(B)的夹角为b1,过伸位时A与B的夹角为b2,b1+b2即为该节段屈伸角度。在左右侧屈位X线片上上位椎体下缘连线(A)与下位椎体上缘连线(B)的夹角b3即为左右侧屈角度(假体置换后,则计算假体终板连线的夹角)(见图1~3)。b)置换节段FSU Cobb角测量:置换及融合术后假体(融合器)与上下椎体以及后方组织构成新的FSU。FSU上位椎体上缘连线A与FSU下位椎体下缘连线B的夹角即为FSU Cobb角(见图4),前凸为正值,后凸为负值,比较手术前后及末次随访时FSU Cobb角变化情况。c)颈椎整体曲度(C2~C7Cobb角)测量:C2椎体下缘连线C与C7椎体下缘连线D的夹角即为颈椎整体曲度(见图4),比较手术前后及末次随访时颈椎整体曲度变化情况。

注:A-上位椎体后缘连线;B-下位椎体后缘连线

注:A-上位椎体后缘连线;B-下位椎体后缘连线

注:A-上位椎体下缘连线;B-下位椎体上缘连线

注:A-FSU上位椎体上缘连线;B-FSU下位椎体下缘连线;C-C2椎体下缘连线;D-C7椎体下缘连线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AS 8.1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及末次随访置换节段活动度、FSU和颈椎整体曲度均进行随机设计t检验,同一组内采用配对t检验,数据以(±s)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手术前两组置换节段活动度( 屈伸、左右侧屈) 、FSU、颈椎曲度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 0. 05) 。末次随访置换组置换节段屈伸活动度( 8. 89 ± 1. 79) °,较术前稍增加,左右侧屈活动度分别为( 3 . 97 ± 1 . 12 ) ° 和( 3 . 95 ±1 . 1 9 ) ° ,较术前无明显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 05) 。而融合组屈伸活动度( 1. 68 ± 0. 62) °,左右侧屈活动度分别为( 0. 81 ± 0. 57) °和( 0. 82 ± 0. 53) °,较术前明显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 05) 。两组间末次随访相比较,融合组屈伸及左右侧屈活动度明显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 05) ( 见表1) 。

末次随访置换组FSU为( 3. 79 ± 4. 87) ° 较术前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 05) ,而融合组FSU为( 0. 16 ±4 . 8 8 ) ° ,较术前无明显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 05) ; 两组间末次随访相比较,置换组FSU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 05) 。

末次随访置换组颈椎曲度为(8. 36 ± 10. 76) °,较术前稍增加,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 0. 05) ,而融合组颈椎曲度为( 5. 12 ± 8. 37) °,较术前明显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5) ; 两组间末次随访相比较,融合组颈椎曲度明显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 05,见表2) 。

典型病例为一37 岁男性患者,颈部酸痛3 年,加重伴上肢麻木乏力半年。术后随访36 个月,颈痛完全缓解,双上肢皮肤感觉恢复可,肌力正常,手术前后影像学资料见图5 ~ 9。

图5术前MRI提示C5~6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

3 讨论

传统的颈前路减压融合术是治疗各型颈椎病的经典术式,具有稳定而确切的治疗效果。但是融合术后可能加速邻近节段的退变,严重者可造成再次脊髓压迫,需要手术治疗。Hilibrand等[6]研究发现,颈椎前路减压融合后的患者中每年大约有2. 9% 由于邻近节段的问题需要处理,其中2 /3 的患者可能需要再次手术治疗。Park等[7]研究发现邻近椎间隙承担过多超出生理范围的异常活动是导致融合术后相邻节段退行性变的主要因素。正常的颈椎存在一定的生理曲度,同时各个椎体间均有一定的活动度,而融合术后破坏了颈椎正常的生理曲度,融合节段的活动度大幅减小,同时邻近节段的活动度代偿性增加,临近节段椎间盘应力增加,从而发生退行性改变导致再次发病。一般融合节段越多,越容易引起邻近节段的退行性变。因此,在彻底减压后尽可能完成颈椎的功能重建将会有效避免融合的缺陷。

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是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的新技术,已有研究报道其早中期临床疗效满意[8,9,10],在解除脊髓压迫的同时恢复和维持颈椎正常的生理曲度和活动度,在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传统融合术给患者带来的术后颈部僵直、活动受限等不适感。生物力学研究表明[11]: 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后邻近节段的活动度接近正常生理水平,椎间盘内的压力和正常标本椎间盘内压力相似,而融合组是正常标本的1. 5 ~ 2. 0 倍。

图6术前X线片提示颈椎生理前凸消失,颈椎前屈后伸活动度增加

图7术后末次随访MRI示椎管狭窄消失

图8末次随访X线片示假体位置良好,FSU增加,颈椎曲度基本恢复

图9末次随访X线片示前后屈伸及左右侧屈活动范围正常

Discover假体是最新一代人工颈椎间盘假体,呈球-窝关节,各向活动度9°,终板面呈凸型,更符合颈椎生理终板曲度。不具有压缩性,可以有效避免假体高度丢失。本组2 年以上随访病例未出现明显后凸畸形,影像学提示无明显邻近节段退变,相反,术前相邻节段轻度退变的患者经置换术后均得到不同程度改善,这可能与假体植入后恢复了退变椎间盘的高度有关,同时颈部症状的减轻也缓解了颈椎肌肉的痉挛。研究表明: 术后末次随访置换组各向活动度为( 8. 89 ±1. 79) °,( 3. 97 ± 1. 12) ° 和( 3. 95 ± 1. 19 ) °,基本接近正常范围,而融合组各向活动度较术前均明显减小( P < 0. 05) 。两组间末次随访相比较,融合组各向活动度亦明显减小( P <0. 05) 。表明融合术后对置换节段的活动度影响较大,将引起临近节段活动度代偿性增加,导致相邻节段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变,严重者可能再次发病。而Discover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后置换节段的活动度接近正常,对临近节段的活动度影响有限,可能不引起相邻节段的退变。Goffin等[12]在2002年首次报道60 例单节段人工椎间盘置换术后12 个月时颈椎活动度平均为9. 0°,同组患者术后6 年随访时置换节段活动度得到很好保留[13]。本组患者末次随访时置换节段屈伸活动度较术前稍增大,平均为8. 89°,对恢复颈椎正常生理活动度起到很大作用,可以避免相邻节段退变加速。Robertson等[14]通过对人工椎间盘置换与椎间融合器的前瞻性对照研究发现,在2 年随访时人工椎间盘组74 例患者中有1 例( 1. 3% ) 出现相邻节段的退变性疾病,而融合组158 例患者中22 例( 14% ) 出现相邻节段退变性疾病。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后相邻节段的再手术率要显著低于融合组。

颈椎存在正常的生理前凸,颈椎病患者常并发退变性颈椎曲度变直甚至颈椎后凸畸形。在本组研究中,末次随访时置换组FSU较术前平均增加3. 63°,颈椎整体曲度无明显变化,基本维持了颈椎正常的生理前凸。而融合组FSU较术前无明显变化,颈椎整体曲度较术前平均减少2. 13°,出现了颈椎退变性曲度变直或后凸畸形,可能再次引起颈椎病。Delamarter等[15]对50 例人工椎间盘置换患者随访发现,术后FSU前凸增加4. 0°,2 年随访时FSU前凸增加维持在3. 0° 左右。Anakwenze等[16]报道人工椎间盘置换术后2 年随访时FSU前凸较术前增加3. 0° 左右。Katsuura等[17]对42 例行颈前路减压融合术的颈椎病患者随访9 . 8 年发现,术后13 例患者出现局部后凸,其中10 例出现相邻节段退变( P <0. 05) ,提示颈椎后凸畸形可以加速颈椎退变。研究发现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后后凸畸形与术后轴性疼痛、相邻节段退变和颈椎不稳定均密切相关[18]。因此,恢复颈椎局部前凸正常生理曲度在颈椎前路手术中具有重要作用。我们的经验是选择合适高度的假体充分撑开椎间隙,同时椎体打磨时要尽量多的保留骨性终板,假体植入的位置可以根据FSU角度调节,适当偏前有助于矫正后凸畸形。

上一篇:地震台站下一篇:硬化斑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