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系

2024-07-01

教育系(精选12篇)

教育系 篇1

终身教育和全民教育是20世纪后半叶的两大的教育思潮, 对全世界的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为实现21世纪全民教育的目标, 作为终身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成人教育, 被赋予新的内涵和使命。

一、终身教育———教育的终身化

“终身教育”一词英语为“Lifelong integrated education”。意思为“终身的综合完整的教育”。顾名思义, “综合统一”是终身教育的特征和主要意义所在。“综合完整”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 (1) 从人作为社会中的个体及有机组成部分这一层面分析, 人的教育从个体扩展到社会, 即个体教育和社会教育; (2) 从人一生接受的整个教育情况分析, 应该包含人在不同阶段接受的全部各种类型的教育, 而不仅仅是学校教育。

终身教育即人一生所受教育的总和, 是影响巨大的世界教育思潮, 使人们对教育有新的认识和理解, 由本世纪60年代法国成人教育家保罗·朗格朗提出。他认为, 人的前半生时间用来学习、积累知识, 后半生则一劳永逸地使用知识, 机械的把人的一生分为学习期和工作期, 是毫无科学根据的, 终身教育“包括了教育的所有各个方面, 各项内容, 从一个人出生的那一刻起一直到生命终结时为止的不间断的发展, 包括了教育各发展阶段各个关头之间的有机联系。”教育应该贯穿“从摇篮到坟墓的生命的全部过程”, 连接个人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1) 1972年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发表的《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中, 把终身教育作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今后制定教育政策的指导思想。

终身教育以终身、教育两个概念为基础, 关注人们的生活、学习。在我国, “终身教育”这一概念首次在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中正式提出。在1995年的《教育法》第十一条明确规定:“国家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 推进教育改革, 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 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1995年,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了《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的报告, 将终身教育理解成“与生命又共同外延并已扩展到社会各个方面的这种连续性教育称之为终身教育。”它不仅重视终身教育在职业训练方面的功能, 而且更加重视他在人格塑造、个性发展、潜能开发以及批判精神方面的作用。

二、成人教育———从“学历”走向“能力”

从1949年第一届国际成人教育大会的召开, 到1997年第五届国际成人教育大会发布《汉堡成人学习宣言》, 国际社会在实践中不断地在发展和创新成人教育的理念。成人教育是社会政治进步、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经常被称之为业余教育、工农教育、社会教育、回归教育等。从办学形式看, 成人教育主要包括———扫盲教育、成人基础教育、成人职业技术教育、岗位培训、成人学历教育、继续教育、社会文化教育、远距离教育。

成人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既具有教育的特性, 也有自己的特点。在我国, 成人教育通常被当作是普通教育的补充, 以成人学历教育为主。许多成人高校办学目标不明确, 只注重在学历上与普通高校看齐, 让成人学习者最终拥有“专科”、“本科”学历, 忽视实际能力的培养, 教学方式单一。长此以往, 成人学习者有可能在知识素养上不及普通高教的学生, 能力上又不符合成人高教培养目标, 最终, 在社会中难以定位, 成为竞争中的失败者。

《教育法》第十九条规定:“国家鼓励发展多种形式成人教育, 使公民接受多种形式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业务教育和终身教育”。这些都已成为发展我国成人教育事业的法律法规基础, 从而有力地保证了我国成人教育健康有序的快速发展。在知识经济、倡导终身学习、建设学习型社会的今天, 成人教育自身的独特性得到确认, 不能被淡化, 也不能被替代。成人教育也在不断尝试, 用一种新的眼光、站在一个新的高度, 理解和重塑自身, 时时刻刻进行改革, 尝试在概念与内涵上做出新的、突破性的认识, 创新教育内容和教育形式, 从重视“学历”走向了重视“能力”。关注成人个体的差异和具体的学习需要, 注重成人学习者各个方面能力培养, 指导人们为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而努力。通过任何形式的学习, 成人学习者不仅可以丰富自身的文化知识, 而且也能结合生活和工作实际, 进行各种实践活动, 获得一技之长, 增强社会竞争力。

三、全民教育———实现教育民主和教育平等

在1948年《世界人权宣言》中全民教育被权列为基本的人权, 20世纪90年代, 全民教育成为世界教育发展的主题, 在1990年泰国宗迪恩召开的“世界全民教育大会”上, 发表了《世界全民教育宣言》和《满足基本学习需要的行动纲领》, 对全民教育进行了新的审视, 使“英才化”的教育转变为“大众化”“普及化”“现代化”的教育, 对各个国家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和希望。全民教育已成为一项全球事业, 引起了世界各国共同的关注, 并形成了统一的行动纲领———达喀尔行动纲领。

全民教育重视教育平等, 教育必须向所有的人开放, 利用各种手段提供教育机会, 缩小教育上的性别差异;强调教育民主, 人人都有权利和义务接受教育。许多国家都制定了一系列的目标, 如注重基础教育和扫盲、普及初等教育、普及入学机会等, 使每个公民都有受教育的权利, 提高全民的教育水平, 获得人类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能力, 促进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的共同繁荣。进入21世纪, 全民教育注重实际, 利用区域间的合作, 合理和科学的开发各种教育资源, 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 其思想更加深入人心。

四、成人教育———实现终身教育的主要途径

终身教育思想的形成和广泛传播, 开阔了成人教育的视野, 扩宽了成人教育与社会的接触, 促进了成人教育的深入发展, 尤其是对成人教育的功能、性质和目的有了新认识。长期以来, 人们总是把接受正规学校的教育, 特别是最终完成正规的学校教育, 作为立足社会, 谋求生存与发展的唯一手段和方法。然而,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终身教育思想的传播, 人们越来越意识到, 尽管正规的学校教育现在还是教育体系中的主体, 但它绝不是教育的全部。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个体, 使需要不断的更新、补充新的知识, 接受新的思想, 这样就急需接受不同形式、多类型、多层次的教育。成人教育观念在终身教育思想的影响下, 也发生了及时地转变。成人教育逐步成为终身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 成为实现终身教育的主要途径, 成为终身教育的前沿阵地和实践领域。

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和改革发展纲要》从教育制度上提出:“成人教育是传统学校教育向终身教育发展的一种新型教育制度”。因此, 应该在终身教育的框架中重新认识成人教育, 在终身学习的概念中构筑成人教育的新理念。本着终身教育的宗旨, 成人教育注意倡导学习贯穿个人一生的社会理念, 满足个体学习者的学习需求, 以成人学习者为中心, 开发、整合和利用国家、社会的多种教育资源, 服务成人学习者, 提供给成人学习者良好的学习环境, 创造一个学习化的社会环境, 建立一个灵活、多样的成人教育体系。新的趋势和方向令人鼓舞、欣慰, 21世纪的成人教育发展在终身教育理念的影响下, 应当基于新的定位, 实施战略创新。积极进行改革, 排除各种不利因素和障碍, 为人们提供多层次、多类型的教育, 协助劳动者提高生存、生活技能, 适应激励的社会竞争, 使成人学习者能在真正意义上全面开发自身的潜能和资源, 实现人终身的全面和谐发展, 促进国家的繁荣和昌盛。

五、我国终身教育的科学归宿———全民教育

终身教育的思想是美好的, 然而我们世界的现实是严酷的。美国著名教育家霍勒斯·曼指出:估量科学或文化造福于一个社会, 不应过多地着眼于这个社会拥有多少掌握大量高深知识的人, 而在于广大人民掌握足够的知识。 (2)

尽管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赞同终身教育的思想, 但是, 由于诸多原因, 许多国家还不能提供更多的机会来满足所有人受教育的愿望, 尤其是在经济欠发达甚至贫困的发展中国家, 有些甚至连最起码的基础教育的任务也无法落实。在发展中国家, 教育发展中出现的普遍问题, 是教育机会的欠缺和不均等性。尽管有一些发展中国家早在一百多年前就颁布了义务教育法, 但直至20世纪90年代, 仍然没有达到普及义务教育的目标。2000年全民教育评估表明, 许多国家已经有了重大进展, 但是, 世界上许多发展中国家中还有一亿多儿童仍然没有机会接受初等教育, 而且成人文盲也有增无减, 8亿多成人是文盲。终身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保持和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 这与全民教育的目标是不谋而合的。因此, 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 现实是十分严峻的, 如果全民教育的目标得不到实现, 不加快步伐, 那终身教育就只是纸上谈兵, 最终沦为空谈, 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全民教育是我国21世界终身教育必然而又务实的选择和科学归宿.

六、我国全民教育的主要任务———成人扫盲教育和妇女教育

全民教育是公民的权利, 使所有的青年和成人, 尤其是生活在社会地层的弱势群体, 均有机会接受能真正地、充分地满足其基本学习需求的教育, 使他们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成人教育应被视为对全体国民的素质进行不断地提高和发展的广泛教育方式, 其最终目标是建成促进全民终身发展和全面发展的学习型社会。在我国, 全民教育的主要任务是成人扫盲教育和妇女教育。

(一) 扫盲有了新的内涵和发展

1.功能性扫盲的提出

近年来,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了”功能性扫盲”的新概念, 根据这一要求, 扫盲工作应从两方面着手:一是在开展基本读写能力教学的基础性扫盲的过程中, 要注重实用, 注重识字教学内容贴近扫盲对象的工作生产和生活, 将学习文化同学习科学技术结合起来, 如可以把科技普及教育的内容编入识字课本或由单位编写通俗的生产技术的补充教材。二是对已经脱盲的成员包括农村全体成员, 进行功能性扫盲, 以帮助他们扫除在日常生活或工作岗位上因知识和能力的不足而产生的种种障碍。其内容可以包括科普法律医学保健消费保险社交礼仪等。

2.扫除“现代文盲”的提出

联合国对文盲的新界定是:“一文化水平低, 不识字, 不能阅读的人是文盲;二看不懂现代信息符号图表的人是文盲;三不能用计算机进行信息交流与管理的人是文盲”。为区别传统意义上的认知文盲, 人们把“不能用计算机进行信息交流与管理的人”称为“现代文盲”。“现代文盲”在现实生活中单就受过中等以上教育的成人来说, 也大有人在。因此, 扫除”现代文盲”成为21世纪扫盲的一项艰巨任务。

(二) 妇女教育的广泛开展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 有关国际教育组织和各国政府都十分重视妇女解放和妇女教育问题。国际社会一直在为提高妇女的地位、推进妇女教育的进程而努力。对妇女进行教育是当前世界许多发展中国家妇女教育的重点和实施全民教育战略的共同措施。

对妇女进行教育, 是提高妇女地位的主要途径关键, 是实现全民教育的关键。美国学者保罗·肯尼迪在《为二十一世纪做准备》一书中指出:在使全球社会为21世纪做好准备的总努力之中, 教育的作用、妇女的地位是必须强调的三个关键因素的两个。 (3) 同一些发达国家相比, 提高人民素质, 通过合理、快捷的人力资源开发渠道, 把我国丰富的人口资源转变为人力资本, 是当前社会发展需要解决的首要任务。妇女的受教育水平高, 在子女的教育问题上会拥有一定的决策权, 女孩就会获得和男孩平等的受教育权, 女孩获得高水平教育的机会也越大。这样, 妇女接受教育会对后代子女的教育权利和机会产生不可低估的影响, 对未来中国人力资本的形成、全民教育的开展和实施可以产生巨大作用。

新的理念给我们启迪, 在21世纪的今天, 成人教育应实行根本性的战略转变, 成为整个正规的继续教育或非正规的不断学习的过程。我国成人教育践行全民教育思想和终身教育理论的重要体现, 主要表现在通过种种活动的开展, 使成人教育走进社区、走向农村、深入企业, 促进全民自觉、平等、和宽容地参与生活、工作和学习, 实现构建全民参与的学习化社会的目标, 从而建设“和谐社会”, 促进人和社会的和谐和可持续发展。虽然任重道远, 但是前景无限光明。

参考文献

[1]沈文英.成人教育·继续教育·终身教育辨析[J].中国成人教育, 1999 (12) :46.

[2]刘萍.论终身教育思想的影响与成人教育的发展[J].中国成人教育, 2000 (3) :13.

[3]董建红.2000年世界全民教育评估综述[J].全球教育展望, 2001 (7) :60-61.

[4]黄志成.从终身教育、全民教育到全纳教育——国际教育思潮发展趋势探析[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003 (3) :27-28.

[5]何爱霞.社会化研究对终身教育、终身学习与学习化社会理念的理论支撑[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008 (11) :94-95.

[6]盖雨鸥.再论终身教育[J].继续教育研究, 2009 (1) :24.

[1][法]保尔·朗格朗著.周南照等译.终身教育引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85:16.

[2]徐荣远.全民教育:21世纪的行动纲领[J].中国成人教育, 2002 (8) :26.

[3]周卫.贫困中的期盼——中国西部贫困地区女童和妇女教育[M], 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 1997:1.

教育系 篇2

请假人姓名:班级本人联系电话:家庭联系电话:

请假原因:请假时间:到(共天)

请假人安全承诺:班主任意见:系部意见(签章):学校领导意见(签章)销假日期:年 月日

年月日注:凡请假1-3天(含)以内由班主任签署意见,系领导或政治辅导员批准;3-6天(含)由系领导签署意见,报教务处批准;6天以上由系部签署意见,并呈教务处转交主管副校长批准。凡请假三天以上的要报学生处备案。请假学生必须在假期结束之日销假,否则以旷课论处。

请假条(备查联)

请假人姓名:班级本人联系电话:家庭联系电话:

请假原因:请假时间:到(共天)

请假人安全承诺:班主任意见:系部意见(签章):学校领导意见(签章)销假日期:年月日

教育系 篇3

问:我的孩子在学习上一点耐性也没有,好几次都是做着做着就不耐烦地把作业本一丢,说:“老师要我们做这么多习题,我做到明天早上也做不完!”然后,不是起身吃水果就是上厕所。看得出来,他就是不想再做作业了。我很生气,但又不知道该怎么办?

康馨

答:面对这种情况,家长可能会有如下反应:

1.“说的什么话!做功课专心点,赶快做!”

2.“老师布置的作业一定得做完,要有耐性!”

教导孩子学习要有耐性,需要智慧和方法。上述两种反应中的教训语气,很难让孩子培养出学习耐性。其实,家长可以有第三种反应。你可以对孩子说:“我有个主意,你做完6道题后拿来给我看看。”这种渐进式的完成作业的方法,不仅让孩子不会因功课太多而感到压力,还能帮助孩子培养耐性。

要说,孩子就是孩子。面对挑战,碰到困难,有些孩子很容易放弃,父母们常因此生气,并感到无奈。其实,与其抱怨孩子没耐性,不如着手培养孩子的耐性。

培养孩子的耐性不是跟孩子讲大道理,除了让孩子在游戏或运动中学习“等待”来磨炼耐性外,父母也应以宽容之心来对待孩子。比如,外出用餐,通常孩子吃得较快,他们不会像大人那样慢慢地品尝食物,或者边吃边聊,而是吃完饭后就坐不住了,到处乱跑,或者催促父母快吃。此时,父母不要生气、斥责或限制孩子的行动。有效的处理方法是对孩子说:“你不是带了纸和笔吗?趁现在有空,给妈妈画一张画吧。”从而把孩子的注意力转移到他感兴趣的地方,帮助孩子学习等待。

举一反三,父母在陪孩子看医生时,别忘了让他带本喜欢的书或玩具,以免孩子因候诊太久而失去耐性。父母在打电话时,为避免干扰,不妨让孩子做个生日卡片给外婆。父母带孩子上街购物,不妨给他一张清单,让他帮助自己找要买的东西。诸如此类的做法,相信聪明的父母们能想到更多。

此外,父母的以身作则也十分重要,如果父母连开车和做家务都显得烦躁不安或忍不住生气的话,那么,孩子自然也很难学会做一个有耐性的人。

自理教育要狠心

问:我的孩子不知怎么搞的,老要大人跟在他的屁股后面催着、喊着,他才懒洋洋地行动起来。从早上起床、吃饭、上学,到放学后做功课、洗澡、睡觉等,无一不需要我催促、提醒,甚至要大声吼叫才能完成。这简直让我烦死了!不过即便如此,孩子做事依然慢慢吞吞,有时还对我的催促装聋作哑,充耳不闻。对此,我苦恼万分。

李文娟

答:这是许多妈妈共有的困扰,妈妈们之所以成了“闹钟”妈妈,是因为她们给了孩子过多的不必要的注意力和服务,反而让孩子无法独立自主地生活。如果你不想再做“闹钟”妈妈,如果你期望培养出一个独立自主、有责任心的孩子,就需要采取一些策略。

面对孩子以不当行为来获得注意,妈妈应停止原先的不断提醒或唠叨,尽量忽视其不当的行为,不给予注意。但是,当孩子表现出良好的行为时,你应该立即给予注意和鼓励,如“今天功课做得很快,我看到你很用功、很认真!”“早上不需要叫你,你自己就起床了,而且准时出门上学,我很高兴!”这样持续一段时间,孩子的不当行为会愈来愈少,适当的行为会愈来愈多。

同时,要使孩子能够照顾自己的生活,除了忽视和鼓励外,妈妈还可以让孩子面对自己行为的结果,如赖床的结果是来不及吃早餐就去上学或者上学迟到,做功课拖拉的结果是晚睡而导致第二天精神不佳等。

一位妈妈告诉我,她女儿总是赖床,让她格外烦恼。还有一位妈妈告诉我,她在天天催女儿起床的情形下,终于有一天忍不住大发脾气,质问女儿:“天天这样喊你,我真受不了!如果你是我的话,你会怎么办?”谁知,女儿悠悠地回答:“妈妈,如果我是你的话,我就不会管她,由着她。起床晚了,上学迟到,自然有校规和老师处理。”真是太棒了!这种做法符合现代教育的理念,让孩子自己承担“自然的行为结果”。

许多研究发现,不只是青少年讨厌父母的唠叨,小学阶段的儿童也不喜欢父母唠叨。他们害怕爸妈开口闭口的“想当年……”更受不了父母的一堆大道理。其实,孩子在成长中自然会学习到道理,我们不要低估了孩子的能力。但是,父母总是忍不住地说大道理,且非要像念经似的多说几遍才安心。然而,多说无益。停止做“闹钟”父母吧!父母们,请放下忧虑,让你的孩子自主学习责任感,即使他会有一些错误和过失,不过请你放心,他会成长的!

安全教育要细心

问:前天一家人去商场购物,孩子的妈妈、姥姥在看衣服,我和孩子在一旁无聊地等着。突然,我想可以借商场环境教育一下孩子。“如果和爸爸妈妈走散了,你怎么办?”我问。孩子有点疑惑,赶紧上前一把抓住我的手。的确,商场里人这么多,万一孩子走丢了,如何是好?由此,我想到孩子的安全教育不是小事,尤其现在孩子放假或春节期间,父母必须加倍小心。请问,父母平时应该怎么教育孩子,才能让孩子在与父母走散时,把危险降到最低呢?

王鹏

答:总结平时的安全教育及其他家长的经验,提炼出以下几点友情提示,已经做到的家长们请继续绷紧安全之弦,没有做到的家长对照之后,可以加强训练,给孩子提前打好预防针。总结如下:

1.出门前要提醒孩子,一旦与大人走散,如果周围没有警察、保安或者工作人员,最好站在原地等爸爸妈妈,不能乱走乱窜。

2.不要害怕、惊慌,更不能哭闹。一旦哭闹,就会让坏人知道孩子和大人走散了,这样会更危险。

3.如果周围有警察、保安或者工作人员,最好在第一时间请求他们的帮助(让孩子认准穿制服的人),能够清楚描述自己的处境、状况,并提供家长的联系方式,或让工作人员帮忙广播寻找父母,请他们来认领。一旦联系上爸爸妈妈后,就要乖乖在服务台等候大人。

4.对于可疑的陌生人坚决不予理睬,陌生人给的东西不能要、给的食物不能吃,一定不能跟陌生人走(有些骗子会说要带孩子去找爸爸妈妈)。

nlc202309032309

5.在平时,教孩子记住爸爸妈妈的手机号码、工作单位和姓名。这样有助于孩子在求助时及时找到家人。

6.平时可以通过绘本、动画片、视频加强对孩子的安全教育。润物细无声,让孩子从中学会保护自己,分辨好坏,并适当地让孩子了解现实社会与警示案例,不可盲目相信陌生人。

7.父母带孩子去公共场所时,一定要牵住孩子的手,叮嘱孩子紧跟大人。

8.父母不得已要暂时离开孩子,一定要交代孩子自己去哪里,多久回来,叮嘱孩子别乱跑。

自尊教育别灰心

问:我常常感到孩子没脸没皮的,每次批评他之后,他一点也不在乎,有些时候甚至还有破罐子破摔的倾向。这让我很痛苦,也很焦虑。我是一个自尊心很强的人,怎么会生下这么一个毫无自尊心的孩子呢?

吴静

答:孩子的自尊主要来自父母对他的评价,当孩子深感父母爱他又尊重他时,他的自尊便会迅速提升。很多孩子知道,虽然父母爱他,但未必尊重他。比如,当孩子与客人攀谈时,你可能会命令他不要多嘴,或者代他表达某种意思,甚至嘲笑他的幼稚和愚蠢……这些不明智的举动无疑会极大地损伤孩子们的自尊心。

建议你:

1.带孩子多做一些“平等”的活动,让孩子得到这样一个信息,在父母心中有他的位置,比如听他讲故事。不要小看这些小事,它们正是在孩子心中筑起自尊之宫的砖瓦!

2.帮助孩子学会“取长补短”:父母的任务便是当孩子可靠的同盟军。当他沮丧时,为他鼓气;当他遇到困难时,为他提供克服困难的“工具”,其中一个“工具”就是“补偿”——不仅让孩子看到自己的短处,还要看到自己的长处,绝不把自己看得没有一处闪光点。

3.为孩子在竞争中鼓劲:当孩子在智力、体质或外貌上“相形见绌”时,父母应帮助他在充满竞争的世界中学会适应,并勇于拼搏。孩子得知有父母作强大后盾时都会勇气倍增的。不过,在鼓励孩子勇于拼搏的同时,你也应教育他领悟真正的人生价值,很多时候,善良、正直、真诚,比成功更重要。

4.让孩子学会严于律己:处罚会不会使孩子灰心丧气?答案取决于父母处罚孩子的方式和动机。切记不要在众人,尤其在孩子的朋友面前处罚孩子,也绝不能将处罚孩子当做父母泄愤的手段。还要让孩子认识到,如果一个人完全不要纪律约束,那么他便没有人尊重。

5.别过于看重成绩:入学后,如果孩子成绩不理想,会使孩子很快就失去自尊。这时,如有可能,请家庭教师也许能助孩子一臂之力。要是孩子尽了全力成绩依然不佳,别训斥或讥笑他,原因很简单,人人都会有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时候。

6.培养孩子的自立精神:成年人的许多能力,实际上是在童年时培养起来的,因而父母应该鼓励孩子具有与其年龄相适应的责任心,不能什么都由父母包办代替。孩子长大一点后,父母要多鼓励孩子“自作主张”。

【编辑:杨子】

教育系 篇4

9月9日, 《河南日报》刊发署名“豫仁”的文章《中原崛起教育为基》, 并配发评论《振兴之本》。这是我省就“加快领导方式转变, 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主题开展的系列报道中关于教育的重要一文。座谈会上, 《振兴之本》中“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一句“钱学森之问”, 打开了与会高等教育代表的话匣子。

郑州大学党委书记郑永扣说, 面对中原经济区对高等教育的新要求, 郑州大学将准确把握大学使命, 真正把育人置于学校工作的中心地位, 不断提高人才培养水平, 确保人才培养质量。河南大学校长娄源功认为, 建设中原经济区, 高等教育责无旁贷, 今后大学要“推倒围墙融入社会”, 并建议省里积极向国家争取政策, 努力提升河南高等教育办学水平。河南农业大学校长张琼认为, 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 高校领导也要转变领导方式。高校领导方式要尽快转变到加快发展上来, 解决抢抓机遇问题;高校领导方式要尽快转变到创新突破上来, 解决因循守旧问题;高校领导方式要尽快转变到准确定位上来, 解决主动服务问题。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院长李海俊认为, 中外合作办学机构要继续加强优质教育资源的引进和利用, 提高国际化办学水平, 继续发挥中外合作办学优势, 突出办学特色。民办教育是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黄河科技学院执行院长杨雪梅表示, 学院将继续秉承“为国分忧, 为民解愁, 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人才”的宗旨, 走产学研结合的新路子, 加快科技转化, 发挥好“智囊团”“动力源”和“孵化器”的作用。

座谈会上, 来自学前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等教育领域的代表也纷纷发言。

教育系 篇5

根据学院精神,我系认真贯彻并执行、实施了为期不到一年的全程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现将这一年来的实践教学活动总结如下:

一、制定全程教育教学领导组和实施方案

我系制定的全程教育教学实践活动领导组为主任、书记双组长负责制。主任主要是负责教育教学,学生的专业教育和理论教育,主要从专业的教学思想和教师职业技能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培养教育。书记主要是负责组织学生围绕教学实践开展一些有意义的活动,有助于更好的将学生的思想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有助于将学生的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有助于将实践教育与创新教育相结合,通识教育与个性教育相结合。

目前教育系有三个专业,教育学专业主要以教育教学实践为主,心理学以专业教育实践为主,学前教育专业是教育教学实践与综合实践为主,完全按照我系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进行。

从制定的方案来看,目前还需要进一步修改。在整个实践过程中,基本是按照学院、系制定的实施方案进行。比较注重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教学能力以及职业技能等方面的训练和培养。

二、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在实践活动过程中,在学生进行课堂教学时发现一些问题:(1)教育观念有待于进一步更新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们有不少学生停留在教人读书这一层面,在启发学生潜能、发展人的个性上虽有所动作,但力度不大。

(2)教学目标把握层次不一

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来看,学生对此认识不同,能力不同,故其把握的“度”也就各不相同。(3)课堂教学组织有一定难度

我们学生在组织教学时应去思考一些问题,比如如何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如何培养学生主动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使所教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等。因为学生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会碰到种种矛盾,比如目标脱离实际,过于理想化,听课学校过多统一进度,统一考试要求,造成课时与进度紧张,使得学生根本无法去按照新的理念去组织与实施教学。即使是同一学校的学生基础差异也很大,所以很难在课堂上照顾到每个学生,尊重差异也就成了一句空话。

对学生进行全程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的最终目的要归结到学生的实践课堂教学中去。对于以上情况是我们在听取个别小组讲课时所发现的一些问题。究其原因我们做了分析:

(1)个别指导教师对实践活动缺乏细致的指导。当时听课是临时抽查,临时通知,学生准备不够充分。

(2)由于新的理念与政府各级主管部门对学校的要求不尽一致,故旧的教学观,教学习惯依然无法彻底改变。

(3)由于社会的浮躁,急功近利,导致学校与教师很难按照自己的意愿组织与实施教育与教学,相互牵制,相互影响。

三、今后计划

1、加强学习,专业指导

根据专业的不同重新调整各专业的指导教师,根据人才培养目标有针对性的对各专业学生进行指导。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开设一些必要的课程。同时在进行专业思想渗透时多注重师生间的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对于及时解决课堂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后还可以开展更多形式的教学活动,进一步转变学生的教学观念。

2、注重研究,拓展内涵

提升课堂教学实践活动质量,经常性让学生开展教学研讨活动,既有利于学生教学能力与水平的提升,也有利于他们教学思想、教学方式方法的转变。以小组为单位,同学间进行不同学科的教育、教学研究活动,只有在内涵上拓展,形式上创新,教学水平才能不断地得到提高。

这一年来通过全程教育教学实践学生在各方面着实有很大的提高,尤其是教学能力和技能方面有明显的进步,我们的指导教师为此也付出了很多的心血。但在总结中更多的是指出我系现在存在的一些问题,为进一步实施初步理出一个思路,以确保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的提高。

教育系 篇6

[关键词]心育;德育;系统协同建构;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4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6)05-0071-04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基础不牢,气候难成。高校教育整体质量的提升离不开稳健的普适教育,即一些基础教育系统的支撑。心理健康教育和道德教育就是高校的基础教育科目,对学生的成长成才至关重要,不容小觑。近几年,因学生心理道德问题导致的悲剧、惨案和学生步入社会后的种种不适案例频现报端,无不说明了这一点。为此,我们不仅要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和道德教育,更要努力将“两育”整合起来,协同建构,发挥共同育人育才之功效,防止其各自为政,弱化整体教育效果,造成不应有的教育损失。

一、“两育”关系:各成体系又密切联系

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相互联系的。心理健康教育和道德教育同属学校教育中的基础工程,是学校教育的两个重要方面,共同服务于学生的成长。心理健康教育和道德教育是两个不同学育,是素质教育中相对独立、不可替代的两种教育。[1]它们在内容、方式方法和具体目标等方面都有所不同;然而,两者又是密切联系的,心理健康教育和道德教育遵循一些共同的教育规律,有共同的教育目的,关注的问题也是密不可分的。[2]思想是行动的向导,而心理是思想转化为行动的桥梁。心理健康教育是道德教育的基础,为有效实施道德教育奠定了良好的心理背景;而道德教育对心理健康教育起导向、促进作用。为此,在现实教育中,我们力戒各自为政,各行其是,单枪匹马搞教育;也应避免教育失衡,厚此薄彼。应创造条件,创新方法将两者有机整合,基于各自育人效果,将心理健康教育和道德教育整合起来,协同建构“心育”系统和“德育”系统,不断提升学校整体教育质量,培养出调适自我,符合社会规范的社会有用之才。

二、协同建构必要性:教育发展和学生成长之需

教师是系统工程。高校素质教育同样是系统的,涉及多方面,它的有效推进离不开其各子系统的良好运作。心理健康教育和道德教育系统作为高校素质教育的子系统,是学生成长成才的基础,其重要性毋庸置疑。没有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道德素养学生难以适应社会,难以良性发展,难以被社会认可和接纳;而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道德素养离不开“两育”的合力。只有将心理健康教育系统和道德教育系统协同建构起来,才能打造学生坚实的综合素质基础,这既是教育发展的需要,也是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

(一)教育发展的需要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性活动,高校教育是育才的关键阶段。高校素质教育的成效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步入社会后的发展状况。“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是现代人才观标准,这个标准放之四海而皆准。而高校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更好地育人育才,高校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就是要打造学生多方面的素质,将学生培育成全面发展的人。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道德是全面发展的基础。缺少这个坚实基础,学校培育出的“人才”恐难以为社会认可和接纳,而同时具备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道德显然离不开心理健康教育系统和道德教育系统的协同教育,协同发展。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将“两育”系统协同建构起来,打造良好教育合力平台。

(二)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

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道德素养无疑是学生成人成才的基础,缺少两者中的任何一方面都对学生自身的成长和今后的发展不利,学生也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难以受到社会的欢迎。近年来,大学生因心理和道德问题而引发的各类校园悲剧和其他极端事件,引起了教育界的关注。校园悲剧和极端事件发生的原因虽既有客观方面的因素,也有主观方面的因素,但后者占的分量可能要重些。这是教育之痛。高校作为育人育才的重要场所,有责任守护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夯实学生的成才基础,为学生的健康成长、顺利成才护航,给予其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和道德教育。在现实中,学生的心理问题和道德问题往往是交织在一起的。我们只有双育齐下,共抓共管,方可有效。健康的心理为更高层次的品德结构夯实基础,良好的道德带动心理素质的优化。唯有将“两育”系统协同建构,才能发挥好“两育”的互动效应,才少份纠结和冲突,便于学生健康有序的成长成才。

三、协同建构策略:夯实学生成才之基

心理健康教育和道德教育系统的协同建构不仅有利于各自体系的发展和完善,更能形成良好的教育合力。可见,“两育”系统如何协同建构是问题的关键。根据“心育”和“德育”密切联系之状况,结合实际,可从课程、教学和管理几个方面入手,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道德教育系统的协同建构。

(一)“心育”和“德育”课程上的协同建构

心理健康教育立足于自然属性的完善,道德教育着眼于社会属性的提升。学生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融合体。为使学生在这两方面都得到优化,就要努力找到心理健康教育和道德教育课程上的结合点,从而协同建构,共同育人。

1.在“德育”课程中引入“心育”活动知识

道德素养通常是由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四部分组成。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有赖于学生心理结构中知、情、意、行的全面发展。在大学生道德教育课程里,可以根据内容的安排适时引入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知识,以便于在培育学生道德品质的同时奠定良好的心理素质基础。如在思想道德修养课中引入个别心理辅导与咨询,或者因咨询目的、问题类型、对象不同进行筛选,采取成长小组、活动训练营等形式分层辅导,可增强育人的针对性和有效性。[3]

2.在“德育”课程里添加“心育”内容

高校素质教育的推进固然离不开多方面的努力,但有一点是需要做到的,那就是与时俱进。教育不能与时俱进则很难取得实效。当下,有不少大学生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或道德问题,或有其中之一或兼而有之,这虽不能完全归责高校教育,但高校教育也难逃其咎。

心理健康教育和道德教育若要有实效,能得力,必须要与时俱进,主动吸纳一些新元素。应以学生出现的或存在的问题为导向,以当下的焦点问题为教育着力点,给予学生生动、活泼、开放的与现实紧密联系的课程内容。在思想道德教育课程中,加入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大学生角色变换带来的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大学生在人际关系中常见的心理障碍;大学生性心理和恋爱心理;大学生健全人格及塑造;大学生择业心理及辅导等。[4]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里加入一些基于大学生心理层面上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等方面的知识和内容等,让“心育”和“德育”双管齐下,巩固内化,坚实其全面发展基础。当然,无论是“德育”中“心育”内容的添加,还是“心育”中“德育”内容的增添,都是要立足具体的内容情境而设,不能随便为之。只有这样,协同建构方才不落空。

(二)“心育”和“德育”教学上的协同建构

课程是实施教育的载体,没有课程教育好似无源之水。而教育的成效不仅取决于课程的优劣,更取决于教学状况。一个好的教学,不仅有课堂教学,也有课外教学;不仅能“授业解惑”,还能“授人以渔”;不仅有单向流动,还有双向互动。心理健康教育和道德教育要实现其目标,无论是独自的具体目标,还是两者的终极目标,关键要发挥“两育”在协同教学方面作用。

1.教学内容选择上的协同建构

无论是心理健康教育还是道德教育,教学内容的把控至关重要,其直接关系到学生的理解、移情、巩固和内化。教育教学时不仅要有一定的深度,还要有相应的广度,要结合实际将“心育”和“德育”相互对照,共同实施教育教学。早在1994年《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就指出:“德育工作者要深入到学生中去,通过谈心、咨询等活动,指导他们处理好在学习、成长、择业、交友、健康、生活等方面遇到的矛盾和问题。”这样,利用掌握的第一手资料作为教学的资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有必要以思想道德教育为主导,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来促使其心理素质的提高;在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时辅以心理健康教育,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来保证其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5]这样协同教学,既可增强德育的针对性,又可引导学生的心理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2.教学方法上的协同建构

教学有成效,不仅要有合适的教学内容,还要有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方法得当,效果明显。心理健康教育和道德教育虽都是人的社会化教育过程,都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终极目标,但心理健康教育侧重个体层次,道德教育侧重于社会层次,“两育”在教学方法上也存在差异。

为了共同的育人目标,“两育”应互取所长,协同教学。其一,根据个体心理状况,采取差异性的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道德教育固然有集体教育或大班教学之必要,但更需要因人施教。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我们在遵循教育教学基本原则和学生心理发展普遍规律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根据学生个体的心理健康状况,制定差异化的德育目标,实施差异化的德育方法[6],以便较好地解决学生存在的实际问题。其二,借鉴“心育”手段和方法,助推学生道德内化。教育成效离不开对受教育者各种情况的了解,高校素质教育同样离不开对学生的特长和不足、气质类型、性格特征和能力倾向的了解,了解这些能减少思想道德教育的阻力,使思想道德教育更贴近学生真实的生活实际,切实提升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学生实现道德内化提供方法上的支持。

3.教学活动上的协同建构

学生健康心理和良好道德素质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它不仅需要学生将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和道德知识内化于心,更要外践于行。而要做到这一点,则需要我们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得以切实体验,强化心理健康教育和道德教育,巩固其教育成果。

在教学活动中,我们可以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开展户外拓展训练、志愿者服务活动、实地参观学习和社会调查等教学活动,将这些活动列入心理健康教育和道德教育教学计划,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来落实,使学生在活动中不知不觉接受教育,增强认知能力,学会与人交往,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尊重社会规范和礼仪道德,适时调适自我,纠正偏差,不断塑造自我。

(三)“心育”和“德育”管理上的协同建构

1.强化“两育”师资水平,建立队伍结合机制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心理健康教育和道德教育成效肯定离不开教师的教学水平,这是毫无疑问的。如果“心育”和“德育”在实际教学中各自为政,只管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那无疑难以形成教育合力甚至会削弱彼此的教育效果。为此,我们一方面要加强“两育”师资水平和力量,对“两育”教师实施继续教育培训,并在培训的过程中适机增强“德育”知识或“心育”知识。这样既夯实了教师的专业水平,也提升了教师自身综合的教学素质,对己有利,对学生成长也有利。另一方面,“两育”师资队伍要建立结合机制。“两育”教师要同属一个部门领导,这样便于统一管理。“两育”教师要常沟通交流,互通有无,彼此要适时反馈教学效果,这样便于协调,调整教学方法,最大限度发挥育人育才作用。

2.考试考核需多方面,避免“单打一”

众所周知,在学校教育中,学生的受教育情况通常需要通过考试考核来体现。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和道德教育课程基本上属公共课,目前更多的是采取卷面考试(各类题型)或课程论文考试考核等形式,而且更多的是各自备战备考。这不利于发挥最大的教育效果。

在考试考核中,我们完全可以将“两育”协同起来,多条腿走路,拓宽考试考核范围,挖掘考试考核的深度。我们可以就当下某个焦点问题或学生实际问题,从心理角度或从道德层面来分析,可以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成效来完成“心育”或“德育”课程考核,也可在“一育”考试考核中安排“另一育”的知识和内容,还可以通过小组讨论、辩论交流会来进行考核。当然,也可鼓励学生以发表论文的形式来完成等。总之,应尽量避免“单打一”,应搞活“心育”和“德育”考试考核形式。

3.开展“两育”教师座谈交流,避免各自为政

学生的心理素质和道德素养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两育”教师的教育合力。为避免“两育”教师各自为政,各行其是,保持教育层次上的协调和统一,学校管理部门需适时组织牵头召开“两育”教师座谈交流,交换意见,分析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和道德问题,反思教学中的不足,做到师师互动、师生互动,教学相长,让“心育”和“德育”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四、协同建构方法:助力“心育”、“德育”之效

道德教育发生作用的一系列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心理的过程,而一个心理健康的学生持有什么样的生活、学习态度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他所具有的道德素养,受其“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引导。为此,我们应在“两育”方法上加强协同建构,共塑学生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品质。

(一)互引教育方法,助力“两育”教学

1.引用“心育”方法,助力“德育”教学

道德教育强调的是一种普遍的教育,缺乏个性的关照无法满足学生的一些需求。为此,可以借鉴心理健康教育之方法,深入到学生群体里,了解学生的生活实际,掌握学生心理的实际需求;以学生学习、生活上引发的心理问题、情绪的困境、人际关系的紧张、考试的焦虑等实际问题为切入点,抓住有利时机施加教育影响,施以道德感化和教育引导。先育心后育德。这样的教育时序,相对来说,学生易接受吸纳。道德教育也能在师生平等对话、交流沟通的愉悦语境中逐步内化到学生心中。

2.运用儒家道德,矫正心理偏差

儒家文化影响了我们一代又一代人,里面蕴含的许多哲理经世致用,对我们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和道德教育有着启迪和引导作用。可以利用儒家义利观矫正学生人格偏差和急功近利心理。儒家认为,“见利思义”、“义以为质”、“义然后取”、“先义后利”,认为义重于利,当二者不可得兼时,应“舍生取义”。[7]这对市场经济下的学生义利观无疑有着引导作用。利用儒家“仁爱”精神,矫正学生嫉妒心理。正所谓,“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利用儒家的“修身”矫正学生焦虑、急躁和依赖的心理。如“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反求诸己”、注重躬体力行等对学生的心理问题矫正,这对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中华民族是伟大的民族,其五千年历史文化,博大精深,有许多值得我们今人学习和借鉴的地方。作为教育者和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学会运用这些宝贵资源来提升高校基础课程的质量和水平。

(二)借助多媒体技术,打造“两育”合作平台

21世纪是信息时代。知识更新速度快,通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越来越发达,这为我们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道德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我们完全可以利用高校网络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和道德教育专栏,开通心理热线,设置心理测验,开辟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和道德问题解析一角;利用QQ群、网络论坛、微博微信等加强“心育”教师和“德育”教师的联系,密切师生的关系,自觉不自觉地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品质。可以采用学生喜闻乐见、乐于互动的多媒体技术手段,打造“两育”合作平台,为学生步入社会打下稳健的基础。

(三)开展案例分析,强化“两育”相互对照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躬体力行对教育知识的内化无疑是很好的,但很多问题,我们一一躬行是难以做到的。我们可以通过案例分析来开展移情教育,培养学生的教育情感,引导学生设身处地,换位思考,交流讨论,分析原因,寻找对策。可以选一些当下的热点,能如实反映大学生心理和道德问题的案例进行教育。如将马加爵杀舍友以及大学生自杀现象作为典型案例,引导学生从两个层面来剖析。一个是从心理层面来剖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存在哪些心理问题;另一个是从道德层面来剖析,即反映学生存在哪些方面的道德问题。让学生在剖析中感受到心理问题和道德问题是经常交织在一起的,是难以严格区分开来的,“心育”和“德育”都要重视,平时的心理训练和道德训练要互相配合,做到“心育”和“德育”同步发展。

在教育教学中,我们不仅需要加强学生的道德教育,也需要在心理上对其进行引导,使其知、情、意达到统一,成为心理和道德皆佳的学生。

五、未来展望:“心育”和“德育”系统共同发展

当下,社会正处于转型期和矛盾凸显期,多元的价值文化交织。面对如此复杂的环境,面对种种冲突,大学生要想理性地做出判断、选择和决断,没有基本的道德素养和健康的心理是难以经受挫折和适应社会的,更谈不上自我发展了。

心理健康和道德素养就像左臂右膀,少了一条,人就会失去平衡。[8]而在现实中,思想问题和心理问题往往交织在一起,在许多思想问题的背后有复杂的心理因素,有些看起来是思想、道德问题,其根源、实质都是心理障碍所致。同样,心理问题也往往会引起思想、行为问题。[9]向同学泼硫酸、用浓硫酸喂黑熊、杀害舍友等各种悲剧不停上演,令人揪心,也是我们教育之殇。这些事件发人深省,令人警醒。为此,心理健康教育和道德教育两者都要抓,两者都要硬。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要发挥心理健康教育和道德教育之功效,各自为政无疑会削弱其教育影响。两者虽相对独立,各成体系,但紧密联系。必须要将两者有机融合,有效整合,协同建构,这样才能更好地育人育才,完成两者共同的终极目标,即塑造全面发展的社会可用之才。

心理健康教育和道德教育系统的协同建构能夯实高校教育的基础工程,是教育发展的需要,是学生成长的需要,是高校教育良好的出路之一。“两育”系统的协同建构不必强求搞“一刀切”,但需立足地区和学校自身的实际,在遵从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的基础上,力求不断探索心理健康教育和道德教育在课程、教学和管理上的协同建构。这是我们高校素质教育亟须考虑的课题。唯有如此,心理健康教育才能培育出学生过硬的心理素质,道德教育才能培育出学生过硬的道德素养;唯有如此,心理健康教育和道德教育系统才能得到共同发展,才能彰示出最终的教育合力。

[ 参 考 文 献 ]

[1] 周光琴.论思想道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J].贵阳市委党校学报,2002(1):5-6.

[2] 许睦农.道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相互关系分析[J].教学与管理,2010(11):36-37.

[3] 程肇基,等.道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的研究[J].教师教育研究,2005(5):10-15.

[4] 严丽丽,等.实施思想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的思考[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7(8):169-171.

[5] 唐如前.论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双向结合[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3(4):29-31.

[6] 谭军.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相互渗透[J].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11(12):94-95.

[7] 刘天,贾妮燕.儒家道德教育对高校毕业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7):30-32.

[8] 许惠芬.倡导德心健康的新理念——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10):44-46.

[9] 黄文.大学生在心理碰撞中成长[N].中国教育报(视点版),2004-4-18.

教育系 篇7

“教育定位”再思考

教育是科学还是艺术?是学术界争议的老问题。

按三分法, 知识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前两者称科学, 科学的本质属性是可重复, 是规律的代名词, 掌握科学即掌握规律;后者称学科, “人文学科是那些既非自然科学也非社会科学”所构成的“一种特殊知识”, 它是研究人性、教养等人本身的文化现象, 如哲学、宗教、神学、文学、心理、教育等, 是反应人的理念、信仰、精神、人格、期望、灵性、体验、境界等, 不具有规律的属性。

教育拒绝重复, 是创造。教育不是遵循规律育人, 而是育人去发现真理。至今为止, 被实践、实验证明, 学术界认可的根本性、全局性的教育规律还没有, 或者说还没有被发现。教育属于人文, 有不确定性, 是一种理想。教育的本质是创造, 属高层次的智慧, 最好不提或少提“教育规律”。

教育的对象是人,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 故此,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教育的灵魂, 是人本教育的根本思想。

由此演绎推理, 教育没有统一, 也不必要制定统一的目标。创造永远是奇数, 是打破统一。同理, 进行历史反思, 我国教育一直强调统一, 教育改革 (含课改) 都是统一的变式、延续。教育真正的返璞归真, 是回到人自身, 实现人的解放。

原初的学校及其演进

人类初始没有学校。生产发展, 物质有了剩余, 少部分人从生产中解放出来, 成了悠闲者, 他们聚一起闲扯, 谈论趣文逸事……像今天的知识沙龙、茶馆聊天, 这就是原初学校的雏形。在希腊语里, 学校一词就是“闲暇”, 在希腊人看来, 学习属于动物摆脱生存繁衍之后的事情。据考证, 约公元前387年古希腊的柏拉图在雅典创办了一所学校, 称学园, 是松散、随意、自由交谈的地方。

早期的大学是个行会。大学来自西方, 出现在中世纪, 是少数人联合起来寻求彼此间的保护、援助组合的一种群体, 就是当时普遍存在的行会, 按现代术语称社团。由于教权 (宗教) 与王权 (政府) 相争, 他们钻了个空子, 在教权与王权相争的缝隙中找到了空间, 发展壮大起来。像所有的行会一样, 既不屈从于教权, 也不屈从于王权, 是天然的独立于宗教、政府之外, 孕育自由思想、按理性运行的一种中介 (立) 机构。

大学是“社会良心”。后来教权、政权合二而一 (政教合一) , 主宰社会, 干预 (影响) 民主、自由, 学校就演化为对抗、批判“政教”的力量, 西方大学就是在批判、对抗中产生的。历史证实, 学校和政权对抗可以避免被同化, 大学有大学的文化, 官场有官场的规矩, 两者保持距离可以双赢。学校独立、高雅、圣洁, 成了追求真理、引领文化, 公平、正义的“社会良心”, 知识分子以公证、讲理为己任, 沦为“公知”、说“反话”的人。

大学是研究学术场所。大学一开始就重视学术、研究学术。学术分两类:无用学术和有用学术。从希腊开始传统的认为, 学术的本质是无用的, 用庄子的话说, “无用之用是为大用”, 称无用学术;随着生产发展, 渐渐重视有用学术。“无用”、“有用”, 忠诚于知识是原初大学给后人留下的珍贵学术思想。

大学和教权、政权是分分合合, 到了阶级社会, 教育被定为“上层建筑”, 异化为政治的附庸、阶级斗争的工具。教育工具化——人工具化, 必然导至教育“无理”、“无家”, 进而失掉教育自身的独特性。

学校是出思想出智慧的地方。学校起源于悠闲。悠闲是学校的文化之母, “悠闲和单纯的消失”, 乃是“文化整个被连根拔起的征兆”。“金字塔的创造者不会是奴隶, 应该是一批悠闲的人”。教师是创造性的职业, 他们的自主权、悠闲太少了, 笔者赞成给教师设立学术假期, 每三、五年放一个学术假期, 由教师自己确定读书、进修、探险、旅游、做访问学者、亲近大自然……增长智慧, 体现教师的意义。

学校是意识形态的独立机构。原初学校是一部分悠闲的自由人聚在一起议论是非的地方, 大多数内容给社会主流意识、“政教”核心利益没有必然相关, “只管是非不管利害”。学校自治和政府保持一定距离是世界大学共同的特征。

学校的智力资源和批判精神。其一, 学校是智囊, 为政府决策、预测提供理论支持, 供政府选择;学校还有干预政府的功能, 即“学术干预行政行为”!这种干预的实质是理性的、积极的支持。世上没有完美, 干预是科学发展观的体现, 如果学校失去这种功能, 当下还没有任何一个组织可以承担这个任务。昔日的“大学合并”运动, 眼下教育的“均衡发展”措举等, 是缺少干预的信号。其二, 教师初始就是有叛逆个性、批判责任的人。当然, 中国知识分子和西方知识分子不同, 自古读书扮演“教化”、“忠君”的角色, 缺乏自觉的社会批判意识。

应保留学校的“行会文化”。大学自古是研究高深学问的地方, 可以原谅教师的不修边幅, 不能原谅他的肤浅无知。有建树的大家, 都有特殊的思维方式、不为人拘的执拗, 历史证实, 人类认识的飞跃很大一部分是这些“古怪”、“乖张”人的智慧。

“行会文化”就是给学校充分的民主、自由, 在学术的框架内, 允许无边界的谈论、研究、实验“无用的”、“离谱的”、“不搭界的”、“无人管的”、“高风险的”……问题, 开设“不相干”的课程, 教授可以讲授自己研究的成果, 自己有兴趣的、认为是最精彩的东西, 甚或艰涩难懂的内容。大学不是职业教育, 是出精英的地方, 不能太功利、太现实, 要有梦想、有点乌托邦精神。没有独立自由、异想天开的教授, 没有他们的奇谈怪论、轶闻趣事, 何谈大学精神, 何有科技、文化的繁荣。智慧、创造、大师是解放使然, 不是“规划”、“工程”制造的。

教学自然适应性法则

自然是天赐的最美的“诗性”。人无力改变自然的秩序, 只能安适于自然法则之中。

夸美纽斯 (1592~1670) 在世界第一本教育学《大教学论》中提出教学自然适应性法则。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 源于自然, 归于自然, 教育必须“顺乎自然”, 教师“是自然的仆人”。换句话说, 教育是敬畏自然, 忠于自然, 不是“改造”、“驯服”!

近500年过去了, 实践证明, 自然适应性法则是教育的根本法则, 适应学生的教育是最好的教育, 适应的实质是发展, 在适应与发展的矛盾统一中创造自身。素质教育、人本教育和法则一脉相承, 是法则的延续、升华。

建国后, 受反映论影响, 教育强调环境的决定作用, 受国体制约, 淡化了教育最本质的内涵——人。人本, 是以人 (性) 为本, 人本教育人是核心, 是保护天性、顺乎自然, 教育目的是人自身的提升、完善、美化;反思“应试”, 知识是核心, “教育”是为生活、生存进行的训练, 培养“接班人”、“劳动者”, 严格的讲, 不是教育, 是天性虐待。自然适应的内涵:

1. 顺应天性 (本性) 。

顺应天性是教育由国家立场回到人的立场, 由功利回到人自身。

天性是与生俱来的:其一, 天生潜能。潜能是土壤, 提供了教育的可能性。“临终忏悔”:一个牧师听了1万个人的临终忏悔。84岁时听了一个布店老板忏悔:我年轻时和卡拉扬一起学吹小号, 他的成绩不如我, 最后他成了世界最优秀的天才音乐指挥家, 我成了卖布郎。牧师的墓志铭:“如果时光可以倒流, 世界上一半的人可以成为伟人!”它启示我们, 人的潜能是巨大的, 选择得当, 用心去做, 人皆可成才;“巨大潜能”是共识, 潜能到底有多大, 还没有实验佐证!其二, 天生差异。遗传不平等, 马克思叫实质不平等。天性差异决定教育差异是教育的根本属性。对实质不平等的人进行平等 (均衡) 的教育是制造新的不平等 (不公平) ;遗传独特性, 每个人的遗传都有自己的强 (长) 项, 教育应扬其所长, 对没有天赋的项目强教是“骡子弹琴”、“草狗打猎”;其三, 天生爱心。爱是天性、是教育的起点, 因为爱他所以教育他;善心, 人人有善心, 要教人学会宽容、为善;爱美, 爱美是动物的本能, 如凤凰展翅……人来源于动物, 永远保有爱美之心;恋爱, 恋爱是性成熟的正常、健康心理, 青少年恋爱属纯恋, 是一次有益的生命体验, 就教育而言, 不是批判, 是指导;其四, 天性向上。“人往高处走, 水往低处流”, 向上、向前、向好是人的天性, 教育要相信人、尊重人, 以乐观的态度对待人;其五, 天生灵感。创造是人的潜质, 灵感有含智量的高低, 没有没有灵感的人, 要教会学生珍惜灵感、捕捉灵感;其六, 天生真实。真诚、纯洁、坦然是天性, 儿童起步的认知是具体思维、动作思维, 思维和实物融为一体, 他们的看、想、说、做几乎是同时进行的, 所以, 儿童最真实, 说实话、讲真言。反观, “说谎”是发展、是智慧, 是思维和实物分离、思维抽象的表征。这是认知层面;从道德层面讲, 教育是激活真实的天性。俨然, 教育不是讲理 (认知系统——是非判断) , 是唤醒 (心理系统——情动领悟) !其七, 天生好动。好动、好玩是天性, 是健康的表现。身心发育需要活动, 通过活动促其发展。当前教育的通病是儿童活动量不足、内容单调, 创造性活动更少;其八, 天生好问。好奇、幻想是天性, 孩子是做梦年龄, 对未来的憧憬、对知识狂热的兴趣等萌发的质疑思维胜于黄金, 是一切科学发明和人文思辩的源泉;其九, 天生内向 (或外向) 。人的内向、外向是天生的, 应扬其所长。市场经济有利于外向人的发展, 内向的人谨慎、稳重、善于倾听, 蕴含着一种内在的力量, 是领导角色的天然素养;其十, 天生自私。生物学确认基因是自私的, 叫“自私基因”。动物为繁衍自身期盼最大限度地和异性交配, 所以, 自私、嫉妒是动物的天性, “先为己后为人是科学的人生观”。可见, 教育不是批判自私, 而是引导做自己利益的保护者, 以自私为动力提升自我, 理性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

2. 循序渐进。

循序渐进是自然生长、发展不可改变的顺序、周期。一个天真的小朋友, 看到蚕蛹缓慢艰难的破茧过程, 好心剪口破茧帮其出壳, 快速出壳的蚕蛾十分砢碜, 成了沉疴。

如果将循序渐进和“速度”、“效率”联系进行思考, 循序渐进是“最快速度”、“最佳效率”。教育是播种, 教师是农夫, 植物不能揠苗助长、教育不能躐等飞跃是公理。所以, 教育教学一般不易提“高效”、“革命”、“跨越式”等激进的口号。过犹不及, 前苏联的“高难”、“高速”, 中国大跃进时的“教育革命”, 文革时的“开门办学”等, 足够使人清醒。

3. 普遍永恒。

普遍永恒是自然属性, 教育是自然的一部分、是个“普遍永恒的范畴”。所谓普遍, 凡有人的地方都有教育;所谓永恒, 教育和人共存亡。普遍永恒:其一, 教育是稳定 (或滞后) 的常态事业。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日积月累的过程, 是实实在在、点点滴滴、润物无声的常态事业, 所以, 教育不适宜轰轰烈烈, 经常开展运动式的检查、考核、评比和过度竞争性的活动, 现实证明, 这些打破正常秩序、影响正事、破坏自然的活动, 已构成教育的灾难!其二, 教育是人类共有的、共同的财富。国与国之间的教育有先进落后之分, 没有不可超越、不可学习等实质性差别, 所以, 教育应弱化国家界线、政治意识, 不易提“为政治服务”、“中国特色”等口号, 应提为“人类”服务、资源共享, 思考如何做出产生重大影响的“人类行为”! (未完待续)

从希腊开始传统的认为, 学术的本质是无用的, 用庄子的话说, “无用之用是为大用”, 称无用学术;随着生产发展, 渐渐重视有用学术。

多措并举提高教育系统学习水平 篇8

一、坚持围绕中心抓学习,着力凸显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目标价值

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根本目的是以学习促发展,不断在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上取得新成效。教育系统去年重点围绕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的要求,制定了《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把总书记的总体要求转化为30条具体措施;落实总书记关于推进协同创新的要求,制定了《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围绕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拟定了49项重点工作,分解为具体的工作任务。这些举措切实把中央精神要求转化为谋划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思路、促进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措施、推动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动力,实现了学习贯彻中央精神与推进中心工作的有机统一。

二、坚持领导示范抓学习,有效引领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推进方向

党员领导干部是教育系统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组织者、推动者、践行者,具有导向和示范作用,应带头学习、带头宣讲、带头调研。袁贵仁部长坚持每年为教育部直属机关党员干部做教育形势政策报告,其他党组成员也围绕专题作报告,推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与业务工作同要求、同部署、同检查、同落实。教育部党组围绕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出台的重大政策和需要破解的热点难点问题,去年确定了18项重大调研课题,每位部党组成员都承担了调研任务,将调研工作与推进重大改革试点工作有机结合起来。邀请交流到地方任职的干部回机关作报告,促进党员干部深入基层干事创业、转变作风服务群众。去年共举办党组中心组学习扩大会议和司局级以上干部集体学习10次,教育部直属机关党员干部对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满意度达91.2%。

三、坚持结合重大节庆抓学习,不断掀起学习型党组织建设高潮

重大节庆是弘扬民族精神、增进爱国情感、提升思想道德素养的重要时机,是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重要平台。为纪念五四运动90周年,教育部会同中央宣传部、共青团中央举办了“我与祖国共奋进”主题歌会等系列庆祝活动。围绕教师节,举办了“爱国敬业,教书育人’全国师德论坛。围绕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开展“我爱我的祖国”主题教育活动,各级各类学校参与,覆盖面超过90%。围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开展了“永远跟党走”主题教育活动,举办“以‘双百’人物中的共产党员命名中小学班集体”授牌活动,共命名128个中小学班集体;组织开展红歌作品等网络展评活动;组织开展“优秀剧目进校园”、“高雅艺术进校园”系列活动,重点推荐地方特色项目、大型秦腔现代剧《西京故事》进京演出;邀请数十位省部级领导走进高校为师生作报告。

四、坚持结合师生思想抓学习,切实提高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针对性实效性

教育系统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紧密结合师生的思想实际,引导师生从思想意识、知识结构、行为养成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学习,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师生头脑。一是大力加强骨干教师队伍理论培训,在中央党校举办哲学社会科学骨干教师培训班,招收思想政治理论课专职教师、高校辅导员在职攻读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博士学位,注重抓好辅导员骨干的示范培训工作。目前,教育部已组织培训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2000余人、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3000余人、辅导员骨干近4000人。二是大力学习宣传典型先进事迹,组织全国高校创先争优活动先进事迹报告团开展巡讲活动;根据中央部署,开展了深入学习宣传钱学森同志系列活动,举办“人民科学家钱学森”事迹展览,在上海交通大学举行钱学森图书馆开馆仪式等;扎实推进学雷锋活动,组织开展了“郭明义精神进学校”、“全国道德模范首都高校座谈巡讲”等活动;评选了“全国教书育人楷模”,通过“每月一星”学习宣传活动,营造全社会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三是立足突破高校人才培养的最薄弱环节,联合六部委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调动整合社会各方面资源,形成实践育人合力,深化实践育人工作。

五、坚持方法创新抓学习,努力增加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吸引力感染力

创新方式方法是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的关键之举。一方面,拓展学习阵地。加强数字图书馆、数字出版物、电化教育等网络学习教育平台建设,推进网上学习资源共享工程建设。在教育部直属机关创办机关手机党校,坚持每周编发一期,完善机关网络学习平台,组织机关干部开展选学活动。另一方面,创新学习载体。2011年10月底和12月初,选派没有对口基层工作经验的53名机关干部,赴新疆、贵州、云南、青海等10个西部省(区、市)基层教育单位开展为期一个月的调研蹲点活动,实现了“带着一个问题、蹲在一个地方、待上一段时间、找到一个办法、形成一个成果”的既定目标。

六、坚持理论支撑抓学习,不断增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内生动力

教育系 篇9

1 学业与职业相互融通

实践中, 学历教育倾向者认为可以把普通高等教育办学模式简单嫁接与复制到高职教育中, 片面追求学业化, 过分重视基本知识理论的传授, 培养的学生只会纸上谈兵, 不会实际操作;而另一极端的表现是“唯技术技能”, 认为高职学生应重视现实就业能力的技术能力的培养, 对单一技能的过度强化训练, 而过度削减甚至取消必要的专业技术知识, 导致高职院校学生的知识积累过于简单化, 办学层次向中职教育下移。因此, 高职学生在毕业时存在“两不像”的普遍现象:因缺少本科生的较高的学历素质, 文化素质偏低而不像大专生;因没有具备高技能专门人才的专业技术和能力, 专业技术能力弱而不像高技能人才。

与高等本科学历教育不同, 高职学生的学业, 着重于丰富的学术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能, 所培养的职业能力也不仅是限于某个岗位工作所需的, 而是多方面能力和各种素质的综合, 如解决问题的能力, 团队协作的能力, 组织协调的能力等。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中的一个重要层次, 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 在我国加快现代化建设改革进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据此, 可以从三个层面来解释:一是基础文化素质层面, 高职学生专业发展的平台是高等教育, 学校应按照“学科群”的特征设置相关课程, 增强知识的系统性和广博性;二是专业理论层面, 为适应高新技术发展和创意研发的需要, 强调能力与技术水平并重, 能够掌握必要的专业理论并且了解最新的专业成果;三是专业技术层面, 高职教育培养的是高技能专门人才, 不仅要掌握所从事的岗位内的最新技术, 精通所从事的岗位需要的技术业务, 而且还能独立处理生产一线的复杂技术问题, 此外, 还具备结合专业开展一定的技术研究开发的能力。

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为“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千百万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由此可见, 学业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的交汇点是高技能专门人才的培养。学业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只有统一协调发展才能实现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因此, 高等职业教育应兼顾学业教育和职业教育, 使二者有机地融为一体。

2 如何促进学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有机融合

2.1 根据市场需求改革专业设置

高职院校要紧盯市场, 及时通过行业交流、企业走访、劳动市场调研等渠道, 了解各行业的就业状况和人才需求变化, 了解他们所需人才的技能、素质特点前瞻性地判断和预测人才需求的变化趋势, 及时、动态地调整专业方向。必须根据市场需求确定专业结构和办学规模, 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社会急需专业, 培养真正意义上的社会急需人才。对于人才市场不需要的、学生就业困难的专业应考虑逐步压缩招生量;对于市场需求量大的专业要扩大招生量。调查本地区经济和行业的发展进程, 按照专业设置的客观性原则, 结合本校的办学条件和发展规划, 充分发掘自身和社会的办学资源优势, 以面向行业的专业为基础, 努力拓展面向区域的专业。坚持加强有针对性的实用性强的专业设置, 整合专业资源优势, 优化改造专业结构, 努力培育和形成有鲜明特色的专业。

2.2 要构建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学体系

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设置既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 也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更要适应社会和市场、企业的需要。在明确高职专业对应岗位或岗位群要求的知识、能力、素质的整体结构, 确定职业素质结构权重与归属课程及各教学任务与分工地的基础上, 努力构建实施素质教育, 并以应用型、实用型为基本特点的教学体系。针对专业内课程都设置相关职业素质培养的特定要求, 挖掘学科课程中的职业因素, 加强职业训导。一方面, 坚持加强理论与实践课程的设置及教学, 理论教学的目标以必须、够用为度, 不仅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 更要重视他们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培养他们以应用为核心的思维习惯, 提高他们驾驭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另一方面, 继续加大教学实践力度, 实践教学的目标使学生掌握从事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加强学生外语、计算机实际操作、口头表达等基本工作能力的培养及终身学习理念的形成, 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通过开展深度校企合作, 形成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紧密型、共赢型的长效合作机制, 使校内实践、校外实习与毕业设计有机结合, 实现学校与区域产业、行业、企业的全面对接。

2.3 发展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转变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模式, 发展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把多种教学方法优选结合, 以适合职业教育学生群体的特殊性。利用信息化等现代化教学手段,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 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能, 实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在教学中广泛引入启发式教学、情景教学、案例教学、任务驱动教学法等。通过教师的引导、大量的案例分析、业务技能仿真练习, 使学生在实际的案例分析和真实的任务情境中掌握相关的知识与技能。把本领域新理论、新技术融入课堂, 努力提高教学效率与教学效果。

2.4 改革考核评价方式

要树立兼顾学业素质和职业素质为一体的考核评价机制。衡量教育教学质量高低主要看两个方面:一是看学生掌握本专业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的程度, 主要通过考试考查成绩来检验。要积极探索操作考试、教考分离等新的考核方式。注重对过程性的考核, 使学生逐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评价观念。以全面、系统、标准、可行为原则, 使考核方式更趋科学化。二是看学生的职业素质与实践能力的强弱。职业素质主要包括政治思想素质、人文修养、心理素质、身体素质和创新能力等。实践能力考核以学生在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实训成绩和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为主。同时结合学生的考证情况, 参加竞赛的获奖等情况综合评价。既要立足课程也要立足职业, 理论和技能必须兼顾。

2.5 重视职业素质教育

与其他各级各类教育一样, 高等职业教育坚持育人为本, 德育为先, 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 促进学生多方面发展。据就业调查显示, 多数用人单位对应届毕业生的第一要求并非知识和技能, 而是职业道德方面的水准。在决定是否聘用员工时, 他们总是首先考察他们的人品、敬业和责任感。这就是说, 职业道德素质已经成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关键因素。面向未来, 高等职业院校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及职业道德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强化学生诚实守信、爱岗敬业的职业素质教育, 重视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在努力提高职业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的同时, 为了提高学生在未来社会的持续发展能力, 还要教育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 让学生在掌握必需够用的基础知识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 引导他们进行理论应用于实践的方法的探索和总结实践上升为理论的训练, 提高他们在扎实理论基础上的灵活应用能力。学会与他人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 提高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创业意识, 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3 结论

总之, 高等职业教育占据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 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与社会就业、产业转型升级紧密相关, 是涉及国计民生的大课题。对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 国家层面已经达成共识, 充分认识到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对优化高等教育结构, 推动高等教育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 解决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难与招工难并存等现实问题的重要价值。高等职业教育应该兼顾学业教育和职业教育, 才能为社会输送适合产业发展的高素质人力资源, 才能更好地为经济建设和发展服务。

摘要: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迅速。但是, 高职教育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和矛盾也依然存在。高等职业教育应兼顾学业教育和职业教育, 使二者有机地融为一体。这样才能有效推动高等职业教育建设的改革和发展, 为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高职人才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学业教育,职业教育

参考文献

[1]邱开金.高等职业教育中学业与职业要相互融通[J].职业技术教育, 2011, (27) :22.

[2]王文涛.论“六业贯通”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理念及其实践[J].现代教育科学 (高教研究) , 2012, (3) :93-95.

[3]罗玉霞.论高职教育中学业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的统一性[J].中国科技纵横, 2011, (21) :311-329.

[4]沈斐敏.高等职业院校建设与改革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

[5]马玉芳, 王彩峰.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与市场需求的衔接研究[J].科教文汇, 2010, (35) :171-172.

教育系 篇10

一、高职教育在教育系统中的地位与作用

1. 高职教育在教育系统中的地位。

高职教育是职业教育的最高层次, 它隶属于高等教育子系统, 是整个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系统可分性思想, 教育系统从纵向可以分成三个阶段, 即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从横向可以分成三大类型, 即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由于教育系统中的阶段和类型既有区别又有交叉, 为了更好地对高职教育进行分析, 本文将高职教育从普通高等教育中分离出来, 这样高等教育就包括高职教育、普通高等教育和成人高等教育三大类型。

高等教育是教育系统中最复杂的子系统, 高职教育、普通高等教育和成人高等教育每个类型都包括专科、本科和研究生三个层次, 高职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又可分成专科、本科、硕士和博士四个层次。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专科层次的高职教育。

高职教育以中等教育 (含中等职业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 为基础, 在掌握一定的文化基础知识 (或含一定的技能) 的基础上, 中等学校的毕业生通过选拔考试方式进入高职院校学习。高职院校的学生既学习普通高等教育的知识, 又学习高级专门技术。

2. 高职教育在教育系统中的作用。

教育肩负着培养社会需要的各级各类人才 (本文均指未来人才) 的重要任务。要正确认识高职教育在整个教育系统中的作用, 就要了解教育的培养类型。不同的人才类型具有不同的社会功能, 不同的社会功能要求不同的人才智能结构, 不同智能结构的人才要求有不同的教学内容及相应的课程体系, 因而决定了不同教育类型的不同人才培养规格。教育的性质是由培养的人的性质决定的, 不同的教育形式最根本的差别在于培养的人的差异性。教育形式的不同, 实际上就是培养目标的差异。对教育性质的判断, 实际上就是对培养目标的解析。对于教育培养人才的类型, 在学术界已经基本达到共识, 即教育可以培养四类人才:学术型、工程型、技术型和技能型人才。其中普通高等教育主要培养学术型和工程型人才, 而职业教育主要培养技术型和技能型人才。社会需要的人才类型, 从本质上说, 是由不同的社会需要所决定的。在科学原理 (即客观规律) 形成为社会的直接利益的过程中, 存在着两个转化:一个是科学原理演变为工程 (或产品) 设计、工作规划、运行决策;另一个是将工程原理应用于实践从而转化为工程 (或产品) 等物质形态。两个转化需要两大类人才:一类是发现和研究客观规律的人才, 另一类是应用客观规律为社会谋取直接利益的人才。前者称学术型人才, 后者称应用型人才 (包括工程型人才、技术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 。

学术型人才主要指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中的各类人才以及理论工作者, 他们的主要任务是阐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客观规律。教育培养的学术型人才是指掌握自然科学或社会科学理论的科学家和理论工作者。学术型人才的主要特点是以客观规律为研究对象, 从事学术性的工作, 与具体的社会实践关系不是很直接。这类人才主要由普通高等理科和文科院校培养。

工程型人才主要指从事为社会谋取直接利益的有关设计、规划、决策工作的人才。他们把学术型人才所发现的科学规律、原理转化成可以直接运用于实践的设计、规划、决策等, 表现为图纸、计划、方案等形式。这类人才主要由普通高等工科院校培养。

技术型和技能型人才主要指根据工程型人才设计出来的图纸、计划、方案等进行操作或运作, 使之成为具有现实生产力、可以直接应用为社会成果的人才。技术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都是在生产第一线或工作现场从事为社会谋取直接利益的工作, 只有经过他们的努力才能使工程型人才的设计、规划、决策转换成物质形态或者对社会产生具体作用。二者的区别在于所含的智力成分不同, 智力含量的多寡是区分技术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的依据, 但没有严格的界限。其中技术型人才主要由高职院校培养, 技能型人才主要由中等职业学校培养。

综上所述, 高职教育主要培养技术型人才, 是教育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高职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

1. 高职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

在重视教育发展的社会中, 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很高的相关性。将教育和就业融为一体, 把青年教育培训与就业紧密地联系起来, 使教育和培训成为推进国家经济增长的动力和降低失业率的最好方式。中国经济的发展, 从产业结构上看, 正由传统产业向高科技产业转变;从合作领域上看, 正由国内舞台向国际化舞台转变;从企业规模上看, 正由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从劳动力的需求上看, 正由劳动力的成本优势向劳动力的素质优势转变。中国当前最紧缺的人才是尖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高职教育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主战场。可见, 高职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不可取代的重要地位。

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 中国正在继欧洲一些国家和美国、日本之后, 向世界制造业中心之一迈进。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基金会秘书长、北京大学经济学教授樊纲认为, 中国不仅必须成为世界工厂, 而且能够成为世界工厂。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原副院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投资系博士生导师刘福垣认为, 世界上任何国家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过程中都在千方百计地发展自己的经济, 都在力争提高自己在世界制造业中的份额。美国、日本和欧洲一些国家已经成为世界制造业中心,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制造业增长速度是全球最快的。从1980年至1997年的17年间, 中国制造业从占世界制造业增加值的1.4%上升到5.9%, 平均每年上升约0.26个百分点, 表明中国制造业日益成为世界经济的新生力量。

高速增长的中国经济需要数以千万计的高级技术人才。世界制造业中心的形成不仅要靠政治、经济等外部条件, 而且需要大批技术工人、技师和高级技师。我国目前技术工人和技师占产业工人的比例以及质量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我国城镇约有1.4亿名职工, 其中技术工人只占一半。在技术工人中, 初级工占60%, 中级工占35%, 高级工只占5%。而发达国家技术工人中高级工的比例超过35%, 中级工占50%以上, 初级工不足15%。据最新数据显示, 我国仅软件行业的高级工缺口就达42万人, 这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是极不相称的。少数尖端人才可以引进, 然而大批技术人才则必须立足本土进行培养。

高职教育是培养高级技术人才 (高级工) 的主战场。技术型人才对应国家职业资格等级中的三级, 即高级工。这一层次的人才培养主要通过高职教育来完成, 高职教育之所以培养这一人才是由高职教育的目标及特点所决定的。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 这就规定了高职教育的双重属性:既具有高等教育的一般属性, 又具有职业教育的特殊属性;既是一个教育的层次, 又是与普通教育互为补充的教育类型;既具有教育事业的育人成才的共性功能, 又具有其他类型高等教育不可替代的职业教育功能。

2. 高职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高职教育不仅负有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职责, 而且负有通过培养创新型人才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使命。前者是显性的, 是创立高职教育的出发点, 是高职教育的主要功能;后者是隐性的, 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逐渐显现出来, 它既能体现教育的本质特征, 又能凸显自身教学特色的生命力。高职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一是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技能人才支撑, 从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早在19世纪60年代, 英国就形成了如下共识:国家要维持在世界上的领先地位, 将越来越依赖自身技术和技能水平的提高。职业教育担负着把可能的劳动力转化为社会需要的现实高素质劳动者的任务, 高职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培养大批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这种人才是生产分工中的重要阶层, 在生产过程中起着纽带作用, 既是技术骨干, 又是生产现场的灵魂。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通过三种转换促进经济的发展。第一, 高职教育以劳动力为载体, 通过劳动力培训, 把生产过程中的工作岗位所需的知识技能等转移到劳动力身上。第二, 劳动力通过职业培训, 根据社会需求, 到相应的工作岗位就业, 实现生产过程中的人的因素与物的因素相结合。第三, 劳动力通过劳动, 把储存在他们身上的知识、技能加以利用, 产生经济效益, 发挥出职业教育的经济功能。

教育系 篇11

一、尊重学生,明理导航

德育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心灵相处和情感交流的过程,师生之间只有建立了和諧的关系,教育者的教育才能被学生所接受,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也。”德育更是如此。而这一切,都必须以尊重学生为前提。尊重学生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要尊重学生人格。俗话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大人尚且如此,更何况是正在成长中的孩子。那些犯错误的学生,尤其是常犯错误的学生,他们往往是外表刚烈,而内心脆弱,他们对教师的态度更是敏感,此时,教育稍有差错,便会引起很大的影响。教育者一定要以尊重学生人格为前提,耐心的引导、教育、帮助、鼓励其改正错误。其次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他们当中,有聪明活泼的,也有愚笨寡言的,对于这些差异,教育者不要急躁,更不能强求一律,而是要耐心地分析、引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总之一句话:只有尊重了学生,德育教育才能获得情感的依托,才能达到教育的实效。德育教育不仅要使学生知道怎样做,更要使这种道德认知内化为道德需求,从而转化为道德行为,因此,对学生的明理教育是必不可少的。

明理利于导行,在学生的道德品质形成过程中,知是前提,行是结果,没有正确的认识,便不会有良好的调节自己行为的习惯和能力,只有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才能导之以航。青少年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思想活跃但不稳定、感情丰富但易波动、心灵敏感但是非判断力不强,一些似懂非懂的问题造成了他们认知上的心理障碍;许多学生处于模糊的认知矛盾之中。此时的德育教育更为重要,我认为教育者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挖掘教育资源,尤其是学生身边的教育资源,如同学关系,师生关系、亲子关系等,让他们在实践中、生活中明辨是非。帮助、引导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养成优良的道德品质。

二、为人师表,榜样激励

教师,这个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中小学生模仿力强,他们往往把教师当成模仿、学习的对象,教师的言行、举止都会给他们造成极大的影响,因此教师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处处为学生作表率。

另外,伟人的典范事例对学生也有良好的影响和教育。在德育教育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向伟人英雄学习是非常必要的,通过主题班会、队会向学生介绍伟人、名人的光辉事迹,使他们受到良好的道德熏陶。同时引导学生学习身边的榜样,并利用板报,小广播的形式评选、宣传表现好和有明显进步的学生事迹,给予激励表扬,这也必将感染教育其他同学,为德育教育的开展营造文明、积极向上的校园风貌。

三、规范管理,持之以恒

教育活动是漫长而长期的过程,德育教育亦是如此,应贯穿于整个教育活动的始终,持之以恒、常抓不懈。青少年的道德认识过程处于曲线上升趋势,他们的意志力弱,自我调控能力差,对于这种现象,作为教育者,在管理过程中,应在说教的基础上,进行严格管理。首先要讲明要求,帮助学生明确该怎样做,利用《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守则》等,组织学生学习。其次要强化管理,开展好人好事评比活动。对先进的人和事及时表扬,对于偶发、突发事件及时处理,从而强化学生的纪律和责任意识。

四、活动感染,深入实践

充满情趣的小活动是学生喜欢的一种活动形式,在德育教育的过程中,根据学生的思考发展和心理特征的需要,适时、适当地开展各种有实效的教育实践活动,如拔河比赛,讲故事比赛等,寓德育于活动之中,让学生在活动中受到德育的熏陶和感染。另外,还要及时地给学生留一些“德育作业”,所谓的“德育作业”就是教育者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以留作业的形式出现,使学生在实践中沟通,每一次作业都会是对学生进行的一次切实的思想教育。这样,无形中将学生的道德认识转化为一种道德行为,增强了德育教育的强度,这要比单纯的说教有实效多了。

五、课堂渗透,一举两得

课堂是我们教师对学生教育的主战场。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也可以在讲课文时,对教学内容进行引申,让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通过大家的讨论,把课文告诉我们的内容归纳出来,学生通过自己的讨论可以很容易掌握应有的德育道理。从中学生可以养成认真细致的优良习惯。

学生在道德知识的理解上是从比较肤浅的、表面的理解逐步过渡到比较精确的、本质的理解。常常是肤浅的、表面的,具体性很大,概括水平很差。在课堂教学中,有的课文还要联系生活实际对学生进行行为指导,引导学生实践。这样既明理,又导行,使学生既知道为什么去做,还知道怎样去做。要让学生结合自身进行比较,确立明确的导行目标,构建课堂多维交往结构,采用小组讨论等方式,来满足学生交流的欲望,通过学生的自我教育、学生之间的相互教育从而产生德育效能。教师可以在设置道德情境的前提下,让学生通过比较,看别人是怎样做的,自己是不是和别人做得一样好,在比较中,逐步提高学生的道德意识。

教育系 篇12

首先,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 音乐教学则是以“情”感人从而达到教育目的过程。情感是音乐教学的灵魂, 是教学成功的催化剂, 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内心体验和态度。积极的情感因素不仅有益于认知因素的发展, 而且具有引动、定向、激励和强化的作用, 直接影响着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参与及内化, 可以说, 情感在教学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小学音乐教学构建“情感教学模式”, 试图从更深的层次和更广的角度去审视音乐情感教学问题, 以激活学生的审美情感, 使其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其次, 音乐是长于抒情的艺术。它是对人类情感的直接模拟和升华。其教育功能是通过情绪感染和情感共鸣为途径才能实现的情感体验的美学观。音乐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意识和音乐情感体验。所谓音乐审美意识, 是以音乐感知、情感体验和审美评价为基本环节的意识活动。所谓音乐情感体验 (即审美体验范畴) 是指对音乐美的品味的体验。这种体验是在对音乐形式与情感内含的感受与理解中获得的。音乐的美只有从音乐的形式与内涵的完美结合与高度统一中才能升华出美的品味。由此产生特殊的审美喜悦 (即美感) , 才能获得真正的音乐审美情感体验。音乐既是听觉艺术, 又是表现感情的艺术。这是从美学的角度, 抓住了音乐表现内容主要的、最核心的东西。

再次, 音乐的主要内容是对现实生活主观感受的思想情感表达。这种情感既不是纯生理的喜怒哀乐, 也不是纯个人的自我表现, 而是具有社会性的、有思想倾向性的。音乐教育作为美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所培养的审美情感是一种高级的情感。由于音乐教育手段中的音乐感知和感情体验的关系, 比其它艺术教育中的这种关系更加直接和密切。因此, 音乐所表现的内容更容易在情感上为人所接受。举凡卓有成就的音乐教育教学, 无不是充满着丰富的情感流露和交流, 而那些忽视情感性的音乐教育教学, 有悖于音乐的审美特点, 很难获得成功。

最后, 音乐教育本是一项审美教育, 是学校德、智、体、美、劳教育中必不可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教育不仅能提高情趣, 而且陶冶情操;在音乐教育中, 渗透德育, 开发智力、促进智育, 都有“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的作用。同样, 在音乐教育中,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品质, 都能起到其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情感教学模式”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经验, 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情感体验, 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情感参与学生的认知活动, 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因此, 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变机械训练为主动参与、乐于发现。这样的模式, 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有利于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形成。

上一篇:业务发展下一篇:信息交互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