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科学创意

2024-06-17

新科学创意(共6篇)

新科学创意 篇1

一、实践活动的背景

科技创作实践活动往往面临器材价格高、零部件多、组装与调试工艺复杂等问题, 有时即使是在教师的辅导下, 学生也难以完成制作。至于智能机器人模型, 由于组件繁多、复杂, 授课需数十课时, 每套器材费用动辄几百元、甚至数千元, 难以在小学生中开展普及活动。如何利用简洁的构件、简单的工艺, 优化组合出一套新的创意模型器材, 成为科技创作实践活动能否广泛开展的关键。近几年, 我们围绕这一问题展开思考与探索, 开发了“雪糕棒系列创意机器模型”。小学生利用这套器材, 能够在1至2节课内完成某个种类创意机器 ( 人 ) 模型的制作。这种方式既动脑、又动手, 不仅能丰富科学课堂的教学内容, 还能拓展学生的课外科技创造实践活动。

二、实践活动的目标

(1) 利用小学科学课本中简单的机械知识开展科技创新小制作。

(2) 优化组合, 设计一套特色鲜明、简单易行的创意模型器材。利用这套器材 , 学生可以在有限课时内完成某一种创意机器模型的组装。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和动手动脑能力。

(4) 在学生中开展和推广“雪糕棒系列创意机器模型”制作活动, 构建创意机器 ( 人 ) 模型特色课程。

三、实践活动的过程

1. 发现问题

自2007年起, 笔者在平时的科学教学和课外科技实践创造活动中就面向学生广泛开展创意机器人制作活动, 先后带领学生组装了多种创意机器 ( 人 ) 模型。在这个过程中, 笔者获得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组装知识, 同时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比如有的模型部件繁多, 工艺复杂, 要想装好, 仅螺丝钉就需装配20多个。有的模型还要组装结构复杂的齿轮减速箱等, 教师要手把手教学生许多遍, 甚至有时要帮他们制作其中的一部分才能完成作品。这些问题影响了科技活动的效果和质量。

2. 探索活动

发现问题后, 笔者在平时的科学课堂教学和课外科技实践创造活动中逐步尝试, 利用简易的材料和简单的制作方法, 带领学生制作一些创意机器模型, 并不断总结哪些材料简单易行, 适合课堂教学和科技活动使用, 哪些不太合适大量使用。同时利用科技夏令营和冬令营, 组织有兴趣、有特长的学生参加科技培训, 利用新材料自由组合设计制作, 先后辅导他们制作了十几种创意机器人模型。

3. 成功研发

在课堂实践和培训中, 笔者逐渐发现用废弃的雪糕棒代替原来套材中的各种塑料杠杆和支撑板, 用常见的减速电机提供动力制作创意机器人模型, 效果不错, 而且简单易学。因此笔者逐步教会学生使用并动手制作, 并且学会用螺丝、螺母连接, 用塑料圈定位, 用快干胶或强力双面胶带粘接。

4. 优化组合

经过试验和比较, 选用减速齿轮箱 ( 减速电机 ) 做动力, 用各种式样的雪糕棒做杠杆和机身, 并选配少量螺丝、滑轮和齿轮等零件组合, 开发出“雪糕棒系列创意机器模型”套装。现在学生只要能领会教师介绍的操作要求与方法, 便能利用手边简单的工具和“雪糕棒系列创意机器模型”配套器材在预定的时间内完成作品。

四、实践活动的成果

利用“雪糕棒系列创意机器模型”套材, 笔者带领学生制作的作品有:会觅食的小鸡、木偶人、椿米机、四足机械兽、机械毛毛虫、会摇扇的机器人、双足行走机器人、电动旗杆、会爬梯的机器人、会爬绳的机器人、塔吊起重机模型、雷达模型等, 并成功绘制数十套创意机器模型组装过程图例。

1. 部分模型组装过程图例

(1) 雷达模型

(2) 塔吊起重机模型

2. 部分实物照片

五、实践活动的收获

依托“雪糕棒系列创意机器模型”的成功研发和使用, 不仅丰富了科学课堂教学内容, 还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创造能力、分析与判断能力, 以及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孩子们在科技创作活动中不断汲取知识, 并充分享受着童年的快乐和成就感, 感染着身边的人, 从而激发更多的学生对科学知识和科技制作活动产生兴趣。

新科学创意 篇2

科学知识

能举例说出常见的人工制造产品。

科学探究

1、能对人工世界的物体提出感兴趣的问题。

2、能对校园内和校园外的物体是否是人工制造的进行猜想。

3、能针对寻找人工制造的物体这一活动制订简单的计划。

4、能用合适的语言简单描述人工制造的物体。

5、能与同学讨论、交流生活中常见的人工制造的物体。

6、能对本课的学习进行反思和评价。

科学态度

1、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寻找人工制造的物体产生兴趣并积极参与其中。

2、能如实描述生活中的人工制造的物体。

3、能多角度、多方位地认识人工制造的物体。

4、愿意倾听分享他人的观察结果,乐于表达,讲述自己的观察结果。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1、了解人类可以利用科学技术改造自然,让生活环境不断得到改善。

2、了解人类的生活和生产需要从自然界获取资源。

3、了解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人造产品给人类生活带来的便利。

教学准备

校园外人工制造产品的图片和视频。

学生准备

《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笔

教学过程

(一)情境与问题

1、看视频,同学们,你看到了什么,除了自然物体,还有什么?

《二》探究与发现

活动1、寻找校园里的人工制造的产品

制订计划:去哪里寻找,怎么寻找,需要带些什么,小组同学怎么分工,观察时需要注意什么。

交流讨论。

搜集信息

处理信息。完成手册第六页。

表达交流

得出结论:房屋、衣服、文具、自行车等都是人工制造的,它们构成了人工世界。

(三)应用与拓展

1、说说自己了解的人造产品

创意十足的东京“科学杂货店” 篇3

走进店内,看到好玩的东西琳琅满目。在地球仪、星座图、天文望远镜旁,几位天文愛好者正聚精会神地摆弄着。我则被一个“万花镜钥匙扣”给吸引住了,美丽的店员小姐热情地接待了我,给我试验起这奇妙的万花镜:把它当作望远镜,在镜内就能看到漂亮的特殊花纹;将镜头放在自己的手机视像头端,就能见到类似细胞分裂的画面。

我的目光又被一款“听诊器”给吸引住了。店员小姐介绍说,这是个能够发现声音的道具,通过它可以倾听树的生命之声,够神奇的吧!

爱玩陀螺的朋友有福了,店里有几款特别的陀螺想必你一定没有玩过。看着这旋转不停“永动陀螺”,你一定会想,这陀螺里肯定是放了电池。其实,要揭开这个秘密,还得掌握一些科学知识。据店员小姐说,里面装的是电磁铁,是根据“弗莱明法则”原理制成的。

“悬浮陀螺”更为神奇,像UFO一样悬浮在空中不停地旋转。没点技巧的人是操作不起来的,店员小姐到底是个高手,很熟练地将陀螺悬浮在空中了。至于又是运用了何种法则,有兴趣的话,你亲自去解开这个秘密。

形形色色的动物“布袋玩偶”最受孩子们的欢迎。把手伸进玩偶里操作它,可自由做出各种表情动作,比如一个顽皮的猴子、羞涩的袋鼠婴儿、怒气冲冲的大猩猩。操作它们既能锻炼四肢,又能培养对动物的爱心,因此很多家长带着孩子前来选购。做成软管、鱼、标尺的铅笔肯定会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那看得到却抓不着的“魔幻镜”会带你进入一个魔幻世界。逛累了,你可以挑选一款“太空食品”填填肚子。如果说,别的店卖的是生活用品,那么这家“科学杂货店”卖的是科学发明与智慧创意。

我是个性急的人,能够在这里呆上一个多小时,看来科学的奥秘还真有魅力。“科学创造生活,科学改变生活”,店家开店的初衷就是希望顾客通过对神奇的小玩意来了解科学,喜爱科学。

(责编 张圣荣)

新科学创意 篇4

1 口决教学案例描述

前不久我区小学体育学科举行了工作三年以内新教师的“新秀杯”比赛, 三个水平段 (水平一《动物模仿操》、水平二《节奏操》、水平三《绳操》) 采用同课异构的形式进行比赛。

我很有幸地作为评委参与了本次比赛。期间给我印象最深是来自于同一所学校三个水平段不同教师的课。三位老师为了在一节课中让学生记住每节操的动作要点, 都悉数编上了口诀, 洋洋洒洒几张大纸, 将“口诀”贴在黑板上。上面提到的充满“诗意”的词句就是出自与这几节课。课堂上几位老师配上音乐, 大声的朗读或者高唱这样的“口诀”, 请学生们也跟着一起念一同唱。整个貌似热闹的课堂氛围却难以掩饰教学效果的低下, 学生喊得很累, 在这样的“口诀”上花费了太多精力。授课的教师看上去更加累, 不停地重复, 加之配上的音乐中包含的成分太多, 让原本简单的节奏听上去太“丰富”, 以至于大大降低了节奏感。一节课下来, 学生不但动作不标准, 而且做操节奏还不准。

几位上课的老师面对这样的结果, 显得很沮丧, 原本设想的创意, 却到后来如此的失意, 这是为什么, 错在哪儿。

首先我们要说, 这几位老师和他们学校的教研组很辛苦, 积极思考针对不同的教材编写了风格迥异的口诀, 为了烘托效果, 还精心制作了音乐, 他们这般积极的态度和乐于创新的精神还是很值得大家学习的。然而却没有收到预想的效果, 最根本的原因是没有真正地领会体育教学中“口诀”的内涵, 在口诀使用的技术处理上也没有抓住核心要素, 使原本好的创意没有起到好的效果。因此有必要在新课程进行的大背景下, 再一次将视野拉回到这些课堂教学的细节上, 比如现在要说的“如何科学看待体育教学中口诀的科学应用”。

2 评析

2.1 体育教学中什么样的“口诀”才是最好的、最有效果的

口诀是人们从生活实践中凝练出来的简单、生动、准确、深刻、形象的语言, 有容易领会、记诵和便于流传的优点。抓住口诀的本质特征, 在结合体育的学科性特点, 才能编出好“口诀”。

(1) 准确。准确是与含含糊糊对立的。语言上要做到准确, 教师就必须有敏锐的观察力, 方能看出不同事物的本质、特征及相互关系, 另外还必须有生活的体验。如:短跑的途中跑, 后蹬用力蹬直, 前摆积扒地, 上体平稳前倾, 摆臂协调放松。这样看来, 语言的准确问题, 就决不是一个文字修养问题了, 如果不实践体验、不观察研究, 就不能解决这个准确问题。

(2) 精练。例如:肩肘倒立要领编成“双手撑住腰, 肘关节加紧, 臀部夹紧, 身体腿脚尖要绷直”的口诀, 在练习时用“一撑、二夹、三绷直”几个字来提醒和帮助学生纠正动作, 做到了精炼而又突出了关键, 使学生易懂易记。

(3) 形象。口诀所以能深入人心、受欢迎同它的语言生动形象分不开。生动的语言是美的语言, 是与那死板板、平巴巴的语言相对立的。一个生动、形象、准确的语言是在千万吨语言的矿藏中提炼出来的。例如:双脚前后开立的双手投掷, 将举球屈肘于脑后, 身体后倒力蓄住, 用力投向前上方, 蹬收挥甩球出手的技术要点形象化的告诉学生“身体后倒拉满弓”。把教材与生活中日常事物联系起来, 进行形象化的讲解, 对提高学生学习效果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4) 押韵、顺口、易记、易懂。在编口诀的时候尽可能做到短句、押韵就像顺口溜一样, 这样不复杂又好记。例如:按推铅球的动作要点编成口诀。编成的口诀:五指自然分, 球放三指根, 空出手掌心, 手腕不能沉。口诀里的“沉”是为了押“分”和“根”的韵。学生朗朗上口, 既缩短了记忆时间, 还精准有趣地涵盖了技术要点。

2.2 口诀不是万能的, 要讲究使用的时机

(1) 明确一点:不是所有的体育课都需要口诀, 不是所有的技能都能够用口诀表述。虽然实践证明, 口诀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也是切实贯彻体育教学“精讲多练”原则及提高课堂时效性的有效途径之一。但是不能一味地为了口诀而编口诀, 例如:前面案例描述中对于韵律操的教学, 一节课中要教好几节, 每一节动作变化较多, 就不适宜力求用口诀来表述连贯变化的动作, 生硬提炼与创编口诀, 就会出现上面背道而驰的现象, 不如按节拍分解动作, 清晰讲解练习的效果好。

(2) 口决在动作技术技能形成的各个阶段中的运用要把握时机, 一定要有的放矢、机动灵活, 切记不可勉强、生搬硬套。

2.2.1“口决”教学在技能获得阶段的运用

这个阶段的教学, 教师应抓住动作技术的主要环节, 不可过多强调动作细节。例如:立定跳远, 课本上要求双脚起跳, 两臂配合起跳动作进行摆动, 经挺身腾空后, 双腿屈膝上抬, 前伸落地。尽管动作很简单, 但对于小学低段的孩子们学习一个新的示范动作来说, 往往会产生观察上的困难, 分辨不出哪是动作的主干, 哪是动作的细节。在实践过程中, 我根据动作要领把它编成一则节奏欢快的儿歌:“立定跳远, 跳呀跳, 小小脚同肩宽, 一摆二蹲三跳起, 快速蹲地展身体, 收腹提膝伸小腿, 后跟着地向前起, 重心稳, 重心稳”。在教学时, 我先教动作名称并正确地示范, 再教口决使小朋友们对整个动作技术有一个完整的印象和概念, 然后做模仿练习, 收到很好的效果。由此可见, 在这个阶段的教学, 示范动作后马上出示儿歌, 可以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有助于提高小朋友的观察能力和模仿水平。

2.2.2“口决”教学在技能改进阶段的运用

在不断的练习过程中, 初学者对该运动技术有了初步的理解, 一些不协调和多余的动作也逐渐消除。但对一些动作技巧的细节仍有把握不准、拿捏不当之处, 如不及时予以纠正, 容易形成“习惯性动作”。在这个阶段, 教师可以运用口决, 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动作细节, 自觉纠正存在的错误动作。例如:前滚翻:“身体团起来, 抱紧不放松, 好像大皮球, 前后滚动快”。让小朋友对照儿歌, 纠正完善自己动作的准确性。

2.2.3“口决”教学在技能稳定阶段的运用, 通过进一步反复练习

这一阶段, 学生的动作不仅准确、优美, 而且某环节的动作还可以出现自动化。教师可以根据情况对学生提出更深一步的要求, 不断地提高动作的质量和巩固动力定型。这时的口诀以唱游的形式现为多, 主要是提高学生反复学习的兴趣, 活跃课堂气氛, 让学生在乐中学、在学中乐。

3 现如今在教学中创编口诀还可以怎么做

(1) 口诀是从教学经验中提炼出来的。要注重口诀的积累, 做一名有心的老师, 只有有了积累, 通过内化学习、实践使用, 才能够创编出好的口诀, 这是创编的基础, 也是第一步。

(2) 除了学习使用他人创编的口诀, 在如今讲究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上不妨放手让学生自己创编, 教师讲解技术要求, 以小组的形式请大家讨论概括创编。虽然他们自己创编的口诀也许不够完美, 有的还有些拗口, 但是这样做有助于学生关注技能要点, 并且自己编的口诀, 特别容易记住, 效果很好。

(3) 唱游教学法的运用。把动作全过程或关键部分编辑成歌谣, 用简单上口的节奏唱出来, 也是创编使用口诀的一种方法。特别适合与低年级的教学。例如在低年级学生学习“前滚翻”动作时, 将技能要点变成朗朗上口的儿歌:“小朋友学滚翻, 比谁本领强, 两只小手扶垫上, 低头臀抬起, 两脚同时蹬地, 推手力均匀, 后脑着垫团身滚, 前翻成蹲撑”, 效果就非常好。

综上所述, 口诀教学是体育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手段。口诀是技术要点的精华, 简明扼要, 重点突出, 不可流于形式, 也不可生搬硬套, 选择恰当时机运用, 学生听得懂、记得牢, 省时有效, 从而提高了课堂的时效性。可是还需要明确的是, 口诀教学虽有独特的优点, 但只是众多教学方法的一种。它并不是唯一好的教学方法, 更不能说口诀教学高于一切, 尤其在新课程全面实施的今天, 新的教学方法和好的教学手段不断涌现, 它只有同其它各种教学方法紧密结合, 相互补充, 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摘要:口诀具有简明、生动、易记等特点, 尤其适合低年级学生, 所以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经常运用口决这种教学形式。在教学实践中根据需要不断总结、创编一些实用的教学口诀加以运用, 既能增加教学的趣味性, 又是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口诀,小学体育,教学实践

参考文献

[1]刘顺.浅谈体育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J].新校园, 2012 (6) .

[2]高志强.浅谈“口诀”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时代教育, 2009 (7) .

新科学创意 篇5

2011年11月19日至20日我有幸参加了“全国小学科学新生代名师创意教学观摩活动”,在这为期的2天培训间我认真聆听了张元喜老师的示范课《比较水的多少》和讲座《科学课 和生成的一点思考》、应飞老前辈的讲座《科学课中学生的思维训练》、徐杰老师的示范课《食物的消化》和讲座《强化科学阅读提升科学素质》、范颖老师的示范课《果实的结构》和讲座《在科学课上如何构建科学概念》,四位名师的精彩讲授,让我受益非浅,深受启发,此次培训与以往的教师培训不同,不单单在理论上有依据、在实践中有实例,而且又能从实践中回到理论,找到焦点,指导实践,进行操作。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认识,升华自己的理论水平,让人信服。对自己在今后工作中发现自己,完善自我有着深刻的意义。通过这次认真的培训和自己的努力学习,我感到收获很大,下面我就此向大家汇报一下我本次培训学习的感受,希望与大家共勉。

培训

一、张元喜老师的优秀课例让我看到了优秀教师是如何设计一堂课,如何处理老师与学生的互动活动,体会到了新课标的理念在教学过程中的充分体现,学习了许多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对我的教学帮助很大。浅谈几点体会:

一、科学课程应具有开放性,这种开放性表现为课程在学习内容、活动组织、作业与练习、评价等方面应该给教师、学生提供选择的机会和创新的空间,使得课程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满足不同智力思维发展水平、不同经验背景的学生学习科学的需要。每个孩子生活的环境都不同,因此他们的经验、感受、及对事物的辨别能力和情感都会有所差异,强迫这些学生同样的内容,而且还要达到相同的理解水平,这是不现实的。这种开放性还表现为,要引导学生利用广泛存在于学校、家庭、社会、大自然、网络和各种媒体中的多种资源进行科学学习,将学生的科学学习置于广阔的背景之中,帮助他们不断扩展对周围世界科学现象的体验,并丰富他们的学习经历。

二、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让学生亲历科学探究过程”这是新课程标准给我们提出的要求。开展有效的科学探究活动,让学生掌握探究的基本方法,用科学思维方式获取知识,这是科学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科学课程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性学习的能力基础上,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创新性学习是一种对未来的预期与前瞻的意识。在科学课的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这种意识的作用,使儿童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

三、科学教师要树立终生学习的意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科学课的内容繁多,涉及到物理、化学、生物、天文、地理等各个方面的知识,对教师的知识要求很高,因此教师要及时补充知识储备,同时要学会科学探究的技能,具备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这样科学教学质量会更高。

培训

二、应飞老师关于《科学课中学生的思维训练》专题讲座,重点的强调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科学课程的基本理念有了一个新的认识。

科学课堂要面向全体学生。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积极的探究欲,学习科学应该是他们主动参与和能动的过程。科学课程必须建立在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和已有经验的基础之上,提供他们能直接参与的各种科学探究活动。让他们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比单纯的讲授训练更有效。教师是科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亲密的伙伴,对学生在科学学习活动中的表现应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并以自己的教学行为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

二、教学观念有所改变,教学思想有所更新

1、教学观念的改变。以前我们总认为教师是权威的象征,学生要绝对的服从,特别是教学中,学生完全处于被动状态,是容纳知识的容器。通过培训学习,我深深地认识到而科学课程是要面向全体学生的,是要考虑到学生的个别差异性的。因此,我们要改变教师的角色,成为学生的朋友。

2、教学方法的改变。教学方法是完成教学任务的根本手段,科学的教学方法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能使师生关系更加融洽,二者相互促进形成良性循环,教学自然会成功的。通过培训学习,我知道目前提出的科学探究法即以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为主,相对而言是适合科学课程的。自主的探究可以通过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想办法去动手实践,解决问题,并从中体验到成功喜乐。

三、科学课一定指导好、做好实验,不能偷懒。科学实验是研究自然现象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重要途径。科学课的这些探索性实验,指导学生操作观察,分析实验结果,不仅有利于拓宽学生视野,更有利于学生深入领会课本的理论知识。这样不仅使学生学的兴趣盎然,学的主动,而且学到了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

培训

三、徐杰老师精彩的示范课引导学生循序渐进的掌握了食物消化的过程以及各阶段的作用。在徐杰老师的讲座中我体会到了以下两点:

一、科学课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要培养科学课的课堂常规,如有条不紊的开展实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及时地记录观察到的现象,能长期坚持观察记录,能倾听别人的发言,能提出自己的见解等。

二、科学阅读,有助于学生科学本质观的形成和发展。科学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具有追求真理及探究的精神,而通过阅读科学发现过程的史实资料,借助于对科学发现过程的了解,是学生体会科学本质以及科学探究方法和科学精神的有效途径。

三、科学阅读,有助于学生科学概念的形成和理解。学生在科学阅读过程中,是一种先存知识经验参与下的过程,是一种概念重构的过程。透过科学读物中图画与文字,学生以自己的前科学概念,对文本提供的信息再建构,从而不断形成正确的、完整的科学概念,这就是一个概念重构的过程。而这种正确、完整的科学概念的形成,往往是建立在广泛的、统整的科学阅读之上的。因此,在科学教育中融入有效的、系统的科学阅读,不仅对学生当前科学概念的掌握、科学本质观的发展极有帮助,而且对学生科学学习的不断深入也是十分有益的。

四、科学阅读的方法。比较性阅读。比较是阅读中经常使用的、重要的阅读方法之一。比较性阅读,可以说是一切阅读理解和一切阅读思维的基础;只有经过细致地比较科学读物内容、形式、观点、方法、态度等,才可以能使学生在更深入的基础上把握。否则,即使是浅层次的阅读实践,也将寸步难行,更不要去说深层次的阅读实践了。最好的方法是:对问题产生兴趣,似有所悟,跃跃欲试,甚至自发展开讨论,这就更能促进求解性阅读的自觉进行。

五、结合科学课教学,指导学生收集证据,拓展科技视野。1.结合科学概念课的教学,指导学生通过阅读科普读物,收集验证科学猜想和假设的证据;了解与所学内容相关的科学史、科学家的探究过程和方法、科学发现、科技发明;查阅相关生物的生活习性、生活环境、生物进化进程,学写科技小论文。2.在科学课活动单中设计相关科学知识链接和科技制作说明,指导学生学会查阅相关资料,学会通过阅读掌握科技制作的方法,拓展学习成果。3.在每学期科学调研考试中插入与本学期学习内容相关的科普短文,供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释,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4.通过家长学校指导家长改变传统的阅读观,把辅导孩子的科普阅读与质疑思考,科普阅读与科技实践活动结合起来。

培训

四、范颖老师优质的示范课和讲座也让我深受颇深。

新科学创意 篇6

关键词:创意;平面设计;视觉;科学

中图分类号:J0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8-90-1

一、平面设计的几种创意方法

(一)视觉冲击法

这是一种最常见的表现手法。它将产品或主题直接如实地展示在广告版面上,充分运用摄影或绘画等技巧的写实表现能力,细致刻画和着力渲染产品的质感、形态和功能用途,将产品精美的质地引人入胜地呈现出来,给人以逼真的现实感,使消费者对所宣传的产品产生一种亲切感和信任感。

(二)对比衬托法

对比是一种趋向于对立冲突的艺术美中最突出的表现手法。它把作品中所描绘的事物的性质和特点放在鲜明的对照和直接对比中来表现,借彼显此,互比互衬,从对比所呈现的差别中,达到集中、简洁、曲折变化的表现。对比作为一种常见的行之有效的表现手法,可以说,对一切艺术有所帮助。

(三)富于幽默法

幽默法是指广告作品中巧妙地再现喜剧性特征,抓住生活现象中局部性的东西,通过人们的性恪、外貌和举止的某些可笑的特征表现出来。幽默的表现手法,往往运用饶有风趣的情节、巧妙的安排,把某种需要肯定的事物,无限延伸到漫画的程度,造成一种充满情趣、引人发笑而又耐人寻味的幽默意境。幽默的矛盾冲突可以达到出乎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艺术效果,让观赏者会心地微笑,以别具一格的方式,发挥艺术感染力的作用。

(四)合理夸张法

借助想象,对广告作品中所宣传的对象的品质或特性的某个方面进行相当明显的过分夸大,以加深或扩大这些特征的认识。文学家高尔基指出:“夸张是创作的基本原则。”通过这种手法能更鲜明地强调或揭示事物的实质,加强作品的艺术效果。按其表现的特征,夸张可以分为形态夸张和神情夸张两种类型,前者为表象性的处理品,后者则为含蓄性的情态处理品。夸张手法的运用,能够为广告的艺术美注入浓郁的感情色彩,使产品的特性鲜明、突出、动人。

(五)借用比喻法

比喻法是指在设计过程中选择两个互不相干而在某些方面又有些相似性的事物,“以此物喻彼物”。比喻的事物与主题没有直接的关系,但是在某一点上与主题的某些特征有相似之处,因而可以借题发挥,进行延伸转化,获得“婉转曲达”的艺术效果。与其他表现手法相比,比喻手法比较含蓄隐伏,有时难以一目了然,但一旦领会其意,便能够得到意味无尽的感受。

(六)连续系列法

连续系列法即通过连续画面形成一个完整的视觉印象,使通过画面和文字传达的广告信息十分清晰、突出、有力。作为设计构成的基础,形式心理的把握是十分重要的。从视觉心理来说,人们厌弃单调划一的形式,追求多样变化,连续系列的表现手法符合“寓多样于统一之中”这一形式美的基本法则,使人们于“同”中见“异”,于统一中求变化,形成既多样又统一、既对比又和谐的艺术效果,加强了艺术感染力。

二、平面视觉的科学

视觉会给人带来一连串的生理上的、心理上的、情感上的、行动上的反应。设计是视觉经验的科学,它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不因人为而改变的即生理感受的人的基本反应,另一个是由随即的或不确定的因素构成,如个人喜好、性格等等。

(一)相对稳定的方面:

主要是生理上的视知觉,人们的一些视觉习惯、视觉流程、视觉逻辑,如: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喜欢连贯的、重复的,喜欢有对比的,还有在颜色方面人们最喜欢的其实是有对比的互补色等等。这都是跟人们的生理上的习惯有关,都是人生理机能的本能反应。作为设计师,应该对这些知识充分了解、灵活运用。设计是对人本的关注,我们首先应对文化与人的感知方式这些相对稳定的方面进行研究,并且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去总结。

(二)不稳定的方面

不稳定的方面主要是指情感、素质、品位、阅历上的不同。在设计过程中你需要具备一定的判断和把握能力,你需要客观和克制,才能完成卓越的设计。

(三)设计思维的科学

设计师必须具有科学的思维方法,能在相同中找到差别,能在不同当中找到共同之处,能掌握运用各种思维方法,如纵向关联思维和横向关联思维以及发散式的思维,善于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找到奇特的新的视觉形象,才能不断发现新的可能。平面视觉的科学其实是一门很大很深的学问,只有将这门学问完善健全和深入推广,才能保证设计水平的普遍提高。

参考文献:

[1][美]史蒂芬·海勒,丽塔·塔拉里科著,宋婕译.Graphic:世界顶尖平面设计师的私房创意[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3,1.

[2]靳埭强.设计心法100+1:设计大师经验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9.

[3]虞世鸣.创意元素与平面设计[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10.

作者简介:

上一篇:水利工程环境保护问题下一篇:金融投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