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发展

2024-09-29

认识发展(精选12篇)

认识发展 篇1

摘要:齿轮作为各种机械传动设备中的重要装置, 具有传动平稳、承载能力强等优点, 有着广泛的应用范围与前景。根据对齿轮发展历程的总结与分析, 采用适当的传动方式和材料对齿轮进行设计, 可大大提高齿轮传动的可靠性, 延长齿轮寿命。本文论述了对齿轮的传动方式发展史、齿轮的材料发展史以及未来齿轮发展方向的认识。

关键词:齿轮,传动方式,齿轮材料,未来发展方向

1 齿轮传动方式发展认识

齿轮的传动方式发展, 分为拔挂齿轮阶段、等齿距齿轮阶段、摆线齿轮阶段、渐开线齿轮阶段以及多种齿形并存阶段。比如现阶段出现了新型渐开线齿轮传动方式--点线啮合齿轮传动。

1.1 拔挂齿轮阶段

远在公元前400~200年我国三国时期魏人马钧创造出的“指南车”, 晋朝的“记里鼓车”等等都是拔挂齿轮。作为反映古代科学技术成就的指南针车就是以拔挂齿轮机构为核心的机械装置;古埃及曾制作了打水的拔挂齿轮装置。

1.2 等齿距齿轮阶段

17世纪末人们开始考虑齿距问题, 凭经验做得齿与齿之间的距离, 避免了因齿距不等引起的空转, 可以正确的传递旋转运动, 但仍不是等速回转。

1.3 摆线齿轮阶段

18世纪欧洲工业革命以后, 出现了摆线齿轮。摆线齿轮的齿形是由摆线组成, 所谓摆线即一个滚圆在母圆上沿着母圆外侧进行滚动, 其滚圆上一点的运动轨迹就叫作外摆线, 而滚圆沿母圆内侧进行滚动其上点的轨迹就是内摆线。为了实现等速回转法国卡尔提出齿轮啮合基本定理。

1.4 渐开线齿轮阶段

早在1694年法国学者Philippe De La Hire首先提出渐开线可作为齿形曲线;1733年法国人M.Camus提出轮齿接触点的公法线上的节点。一条辅助瞬心线分别沿大轮和小轮的瞬心线 (节圆) 纯滚动时, 与辅助瞬心线固联的辅助齿形在大轮和小轮上所包络形成的两齿廓曲线是彼此共轭的, 这就是Camus定理。1765年瑞士的L.Euler提出渐开线齿形解析研究的数学基础, 阐明了相啮合的一对齿轮, 其齿形曲线的曲率半径和曲率中心位置的关系。后来Savary进一步完成这一方法, 成为现在的Eu-let-Savary方程。对渐开线齿形应用作出贡献的是Roteft WUlls, 他提出中心距变化时, 渐开线齿轮具有角速度不变的优点。1873年德国工程师Hoppe提出对不同齿数的齿轮在压力角改变时的渐开线齿形, 从而奠定了现代变位齿轮的思想基础。19世纪末, 展成切齿法的原理及利用此原理切齿的专用机床与刀具的相继出现。继摆线齿轮、渐开线齿轮之后又相继出现了圆弧齿轮、抛物线齿轮、曲线齿轮、Logix齿轮等并存的时代, 它们相互渗透。

1.5 新型的齿轮传动方式--点线啮合齿轮传动

武汉理工大学厉海祥教授研究出点线啮合齿轮传动, 这种方式齿轮凹凸齿廓接触得很好, 实现了点线啮合, 这种齿轮的全齿高只有1.6Mn~1.8 Mn左右, 实验证明可以提高接触强度。由于大齿轮是一个负变位齿轮, 它的单对齿刚度与啮合刚度比渐开线齿轮小得多, 像一个柔性齿轮, 它的噪声比渐开线齿轮低, 是一个低噪声的齿轮传动, 而且随着载荷的增加, 噪声反而下降。

1.5.1 点线啮合齿轮类型

单点线啮合齿轮传动:小齿轮为一个变位的渐开线断齿, 大齿轮的上部为渐开线凸轮廓, 下部为过渡曲线的凹轮廓, 大小齿轮组成单点线啮合齿轮传动, 适用于i>2的情况。双点线啮合齿轮传动:大小齿轮齿高的一半为渐开线凸轮廓, 另一半为过渡曲线的凹轮廓, 大小齿轮啮合时形成双点啮合与线啮合, 适用于i<2的情况。少齿数点线啮合齿轮传动:这种传动的小齿轮最少齿数可以达2~3齿, 因而传动比很大, 适用于i>10的情况。

1.5.2 点线啮合齿轮的特点

制造简单———可用滚切渐开线齿轮的滚刀与渐开线齿轮一样在滚齿机上滚切而成;还可在磨削渐开线齿轮的磨齿机上磨削而成, 因此一般能加工渐开线齿轮的工厂均能制造点线啮合齿轮, 不像圆弧齿轮需要专用滚刀, 它的测量工具与渐开线齿轮相同。具有可分性———点线啮合齿轮传动与渐开线齿轮传动一样, 具有可分性。磨合性能好、摩擦小———点线啮合齿轮采用了特殊的螺旋角, 滚齿以后误差基本为零, 当保证两齿轮孔的平行度的情况下, 尺长方向就能达100%的接触;当参数选择合适时, 凹凸齿廓的贴合度很高。齿面间更容易建立动压油膜———在传动的过程中这个啮合面向齿长方向移动的速度很大, 对建立动压油膜很有利, 可以提高承载能力, 减少齿面磨损, 提高传动效率。除此之外还有强度高、寿命长、噪音低、小齿轮的齿数小、材料省、切削时间短、滚刀寿命长、可制成各种硬度的齿轮。

2 齿轮材料发展认识

公元前三百多年,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机械问题》中, 就阐述了用青铜或铸铁齿轮传递旋转运动的问题。中国古代发明的指南车中已应用了整套的轮系。古代的齿轮是用木料制造或用金属铸成的, 只能传递轴间的回转运动, 不能保证传动的平稳性, 齿轮的承载能力也很小。齿轮的制造材料对齿轮的承载能力和尺寸重量有很大的影响。

20世纪50年代前, 齿轮多用碳钢, 60年代改用合金钢, 而70年代多用表面硬化钢。

现代制造齿轮常用的钢有调质钢、淬火钢、渗碳淬火钢和渗氮钢。铸钢的强度比锻钢稍低, 常用于尺寸较大的齿轮;灰铸铁的机械性能较差, 可用于轻载的开式齿轮传动中;球墨铸铁可部分地代替钢制造齿轮;塑料齿轮多用于轻载和要求噪声低的地方, 与其配对的齿轮一般用导热性好的钢齿轮。

3 齿轮未来发展方向

未来齿轮正向重载、高速、高精度和高效率等方向发展, 并力求尺寸小、重量轻、寿命长和经济可靠。而齿轮理论和制造工艺的发展将是进一步研究轮齿损伤的机理, 这是建立可靠的强度计算方法的依据, 是提高齿轮承载能力, 延长齿轮寿命的理论基础;发展以点线啮合齿轮为代表的新齿形;研究新型的齿轮材料和制造齿轮的新工艺;研究齿轮的弹性变形、制造和安装误差以及温度场的分布, 进行轮齿修形, 以改善齿轮运转的平稳性, 并在满载时增大轮齿的接触面积, 从而提高齿轮的承载能力。

国际上, 动力传动齿轮装置正沿着小型化、高速化、标准化方向发展。特殊齿轮的应用、行星齿轮装置的发展、低振动、低噪声齿轮装置的研制是齿轮设计方面的一些特点。各国普遍采用硬齿面技术, 提高硬度以缩小装置的尺寸;也可应用以圆弧齿轮为代表的特殊齿形。英法合作研制的舰载直升飞机主传动系统采用圆弧齿轮后, 使减速器高度大为降低。随着船舶动力由中速柴油机代替的趋势, 在大型船上采用大功率行星齿轮装置确有成效;现在冶金、矿山、水泥一轧机等大型传动装置中, 行星齿轮以其体积小、同轴性好、效率高的优点而应用愈来愈多。

4 小结

以齿轮为代表的基础零部件是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基础产业, 也是国民经济建设各领域的重要基础。其产业关联度高、吸纳就业强和技术资金密集, 是各类主机行业产业升级、技术进步的重要保障, 是我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支撑, 是我国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的标志性产业。因此研究齿轮发展历程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厉海祥.渐开线点啮合齿轮传动[J].齿轮, 1986, (5) :42~45.

[2]厉海祥.用于机械立窑的点线啮合齿轮减速器[J].水泥技术, 1995, (5) :35~37.

[3]Li Hai-xiang.A new type off meshing transmission in crane ortransport machinety-point-line meshing gear transmission[C].Shang-hai:ICMH/ICFP, 1999.

[4]中国齿轮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J].2010.

认识发展 篇2

关键词:动漫 动漫产业 经济发展要素 市场

摘要:在动漫越来越受到全世界欢迎的今天,我国的动漫产业近年来也获得了长足发展,市场前景日趋看好。对于动漫产业经济,我们应该投入更多的关注,认识我国和日美等发达国家相比较,由于缺乏对这一文化产品与市场的研究与开发,还有许多影响动漫产业发展的要素问题没有彻底解决,让产业的成长和发展已成为我们关注的重点。我国动漫产业现在需要的是把握机会,迎接国际市场的挑战,以促进我国动漫产业良性发展。

正文:

动漫”一词来自国内一些从事卡通漫画的艺术人士。随着近些年计算机图像技术的发展,开始在计算机上制作比单个卡通漫画图片更有动感的连续播放的漫画图像,从而开始称之为“动漫”图像,即“连动的系列漫画”。许多中文的单词是来自英文,比如“卡通”就是英文的Cartoon,后来在我国演变成为“漫画”,即有幽默感、夸张的绘画表现方法。“动漫”一词在英文中是没有直译的。如果选择在英文中使用最多的描述电影特技、电视动画片、电子游戏的词,那么最恰当的选择应该是“animation”,即“赋予生命、使之活动”的意思。在某种意义上,中文的“动画”更接近的词义,但“animation”不仅包括画,也包括实物。

我国近些年提出的“动漫产业”的概念,是对西方国家近百年来发展起来的漫画、动画、游戏、电影动画等产业的整体概括性描述,在英文中最接近的相对应单词是“animation industry”。因此,“动漫产业”准确的定义是“动画和漫画产业”,涉及的领域有以下方面:传统绘画艺术、雕塑艺术、手工动画、泥塑动画、影视制作、音效制作、广告策划、科学仿真、计算机模拟、计算机图形学、计算机游戏、科幻小说、神话小说、报刊连环画、动画短片、动漫教材、影视发行、音乐发行、玩具设计、礼品发行,等等。

一、动漫发展历程:

作为发达国家娱乐业的重要支柱,一直以来动漫产业对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就业、文化贡献甚至包括国家形象起着重要作用,特别是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崛起,这种作用越发明显。

动漫产业是以动画、漫画、游戏三大行业为主体,包含动漫图书、报刊、电影、电视、音像制品、舞台剧和基于现代信息传播技术手段的动漫新品种等动漫直接产品的开发、生产、出版、播出、演出和销售,以及与动漫形象有关的服装、玩具、电子游戏等衍生产品的生产和经营的产业,其核心在于“创意”。国际动漫产业发展规律动漫产业从欧美起步,经过80 多年的发展,已成为一个成熟的产业,已成为很多国家的朝阳产业,甚至是支柱产业。

发达国家动漫产业在其多年的发展历程中, 形成以影片为基点销售电影相关产品,通过二者的结合,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不仅给国家带来巨大经济效益,也给全世界带来一种全新的文化经营理念。

美国即依靠其雄厚的资本优势,应用高科技数码打造动画,抬高电影动漫业的竞争门槛,并塑造了一系列经典的动漫形象,进而面向全球推出一系列衍生产品。在此过程中,形成一条从动漫策划、创作、投资到生产管理、外包加工、出版发行等全球资源性产业协作链。通过这种产业模式运作,降低了美国动漫产业投资风险,也是起获胜之宝。日本走的是一条低成本道路,以低成本的手绘漫画入手打造漫画形象,待市场检验后获得良好市场效应的漫画,开发商继续投资制作动画,再到衍生品的开发销售。日本动漫产业链是一个循序运行的过程,以强大的漫画制作和市场为基础,形成漫画、动画、游戏三位一体的产业链。这种模式能有效地降低投资风险,提高市场回报率,但需要相当长的培育时间。韩国的动漫模式是典型的政府扶持型。亚洲金融危机后,韩国政府提出“文化立国”战略,把动漫产业和游戏产业作为重点发展突破口,并将动画制作与自己的优势产业有机结合起来,如将动画制作与网络技术相结合,在IT 基础上迅速发展Flash 等成数码动画。并在全国各地建立动漫游戏产业分类园区,对产品研究、制作、经销和出口实施系统性扶持。

美国日本韩国发展模式技术领先低成本政策推动市场条件国内外市场国内外市场国外网络游戏龙头产业电影漫画电视漫画网络游戏尽管美、日、韩等动漫强国由于各自国情不同而选择不同的产业链模式,但从他们的发展情况来看,可以看出国际动漫产业发展1.动漫产业的发展需要以经济发展为基础,需要强大的市场支撑动漫产业本身属于第三产业,属于文化产业,是高投入、高产出、高技术的产业,需要较大的市场购买力支撑其发展,这些都需要雄厚的经济支撑,因此其发展需要其他产业的支撑。三个国家动漫产业的发展,正是其国家经济接近或完成工业化时期,雄厚的经济基础和民众消费能力的增强支撑了动漫产业发展。

而我国动漫事业起步滞后,缺乏创造性和自主性,但又急于求成,导致我国动漫事业畸形发展。上个世纪90 年代,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我国采取承接外包和大力发展动画系列并进的方针,开始承接美、日的动画外包,中国动画开始向市场化转型。服务外包使大量的外国动画产品进入中国,中国动画在这些外国产品的冲击下,从此走向衰落。近年来,特别是2004 年以来国家广电总局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动画产业发展的意见和措施,大力鼓励发展原创,并推进动漫产业走向市场化和国际化,把动漫产业大国强国作为发展目标,各地动漫产业才有显著进步。

二、我国动漫现状 《渔童》、《人参娃娃》、《没头脑和不高兴》、《阿凡提》、《崂山道士》、《葫芦兄弟》、《黑猫警长》、《大闹天宫》、《哪吒闹海》、《小熊猫学木匠》、《好猫咪咪》、《小蝌蚪找妈妈》、《鹿铃》、《淘气的金丝猴》、《牧笛》、《骄傲的将军》、《三个和尚》等等,作为“80”后熟悉的动漫,他们对这些优秀的动画记忆犹新,可以说,这些动画陪伴他们度过了幸福的童年。但是,20世纪八十年代以后,我国的动漫突然陷入低迷,动漫作品开始被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垄断,国内原创的动漫作品少之又少。根据国家广电总局要求,国产动画片的播出应当占总量的60%。实际上在2004年,我国国内动画片生产总量只有2.9万分钟,市场需求却在26.8万分钟,实际需求缺口达23万分钟,电视台严重感到动画资源的不足。据统计,在我国青少年最喜爱的动漫作品中,日本动漫占60%,欧美动漫占29%,而我国原创动漫,包括港台地区的比例只有11%,显落后于国外动漫产业的发展步伐。

我国动漫为何在起点很高的情况下,落得如今的尴尬境地?我国动漫产品年龄层次明显 偏低,忽略了众多的青少年观众,而我国动画拥有的是什么呢?只要谈到这个话题,很多“专家”都会这么说:“民间流传的皮影乃动画之鼻祖,建国后的《大闹天宫》、《哪吒闹海》更是开了历史之先河„„”,再往后呢?再往后则是单调生硬的色彩,粗糙且毫无美感可言的人物型,幼儿园小朋友都觉得幼稚的剧情,片中大人发音像3岁孩子„„,我们可以毫不客气地称之为“幼儿园动画”。我国的动画片针对的年龄层太小,不但国产的动画片只有7岁以下的人才看,连引进的动画片也只是针对12岁以下年龄层的。现在,日本、美国的卡通片泛滥我国市场,我国的动画片却难以走出国门。看着身边越来越多的孩子吃着麦当劳,喝着可口可乐,看着外国的动画片长大时,我们不禁要问:一味“偏食”的我国孩子,如果没有了我国文化的滋养,如何能承担起中华文明的传承?

三、我国动漫发展所面临的困境

(一)动画片概念的错误认识以及对观众年龄层的狭隘定位;

在国人的眼里,几乎一致认为动漫是属于儿童和范畴,一旦他们开始长大,就自觉地该脱离动漫范畴,否则会受到周围人的嘲讽,因此,导致我国动漫人群依旧是儿童和少数青少年,从而使我国动漫人群有极大的倾向性和选择性,也影响了我国动漫产业的发展。国外,动漫是面向所有人群,也能更好的让动漫产业成为支柱产业之一。

(二)资金短缺

资金短缺是影响动漫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经济界的专家学者应积极地引导政府向这一领域做出政策性的倾斜,吸引投资者向这一新兴的文化产业领域投资。由于动漫产业涉及到新颖的创意、精尖的技术、完美的制作、高端的发行,因此不是一个较低的投入就能够打开市场和获得市场的,需要庞大的资金支持。廉价的制作产生不了精品,在这个文化产品市场中表现得非常明显。

(三)题材陈旧且无聊,原创剧本匮乏;

纵观我国的动漫作品,大多数是关于科普性、知识性、明间传说等系列的,反复重复是人群的新鲜度和兴趣度极大下降。没得新的原创剧本,没有挖掘现代的人需要什么样的作品,是作品没有创新依旧是陈旧的题材,是我国动漫发展极度缓慢。

(四)技术人才短缺

尽管截至2005年底,全国有230家高等院校都开办了动漫专业,但是真正具备动漫制作方面人才培养能力的院校不多,这样一窝蜂地上急缺专业,培养出来的人才质量缺乏保证。动漫产业的竞争从一开始就由它的文化特性决定了它的竞争不是单纯依据劳动力的低成本就能够获得优势的,而是要靠技术优势。所以它的知名品牌主要来自那些发达国家。我们也要从开始就确立一个较高的定位,否则产品粗制滥造,就不能够形成市场,就没有竞争力,还会像许多国产制品一样落下个低档次的评价。

(五)自主品牌缺乏

因为我国企业的创造性很弱,所以国内动画市场利益的大部分被日美企业所侵吞。史努比和米老鼠、Hello Kitty等在中国市场的商业规模已达到6亿元。市场调查显示,国内青少年喜爱的动漫作品中,国产原创动漫只占11%,国内动漫市场份额大部分被国外产品占领。

国内动漫原创能力有待形成。迪斯尼的《恐龙》成本高达两亿美元,《花木兰》从创意到制作花费了十年的时间,资本加精力才形成了精品的原著。由于受资金的制约和急于求成,使得国产作品制作不精,成为制约国产动漫衍生产品出现和发展的瓶颈。低成本、粗制滥造的国内动漫作品不能形成形象特征,播出后迅速销声匿迹,也就没有投资者会研发作品的衍生产品。这样国产品的动漫市场始终在原作—发行—播出—结束的模式下循环。所以自主品牌的问题实际还是选题不够严谨、制作不够精细这样一个技术问题。

(六)营销体系及手段落后

发达国家有着十分完备的销售网络,支持着经营者和消费者。只有在现有的销售渠道上建立更有效快捷的动漫产品销售渠道,逐渐从现有的渠道上分离、形成动漫制品的专有通路,保证在第一时间内使动漫制品从制作者手中传递到消费者手中,使得这一产品的消费能够顺利持久地进行,才能巩固动漫制品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地位,才能培育出市场,才能实现产业化的良性循环。否则渠道不畅导致产品上市时间滞后,往往会使消费者失去对产品期待的新鲜感,失去购买欲望,就不利于产品的发展。

(七)技术落后或盲目使用“新”技术;

由于我国动漫事业基础比较薄弱,在面对欧美日韩的产业冲击,我国盲目引进新技术发展新型哪个动漫,但是由于没得发掘符合人们需求的剧本,用新技术编写陈旧的剧本,形成我国动漫产业的畸形发展。

(八)外行指挥内行或外行指挥外行,加上缺乏敬业精神;

我国所有产业,不但是动漫行业,都存在非专业人士带领这一行业的发展,由于他们缺乏专业发展知识和眼光,也促进了这个行业的滞后、畸形发展。

四、我国动漫发展趋势

1、关于人才。有业内专家表示,长期以来我国传统的模式化教育,从某种程度上禁锢了人们的思想,形成了顺从、统一的传统文化心理。然而,动漫的创作离不开丰富超凡的想像能力,有时甚者需要的是极富夸张的想像,这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学问。原创动漫人才的匮乏和人才培养模式的落后已成为制约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关键。

据了解,国内动漫产业急需创意研发人才、兼通艺术与技术的复合型动漫人才和经营开发人才。目前,全国动漫从业者不到1万人,只及韩国的1/3,因此我国动漫人才的需求正处于严重紧缺状态。所以,培养出大量的有技术、有思想的动漫人成了当务之急。

2、关于剧本。业内人士一致认为,如今我国的动漫产业链中,重视开发和扶植原创漫画的力度还很不够。漫画可以延伸出动画,且隐藏着巨大的市场前景,但国内目前几乎“无漫可动”。原创漫画是动画和游戏的基础和本源,没有欣欣向荣的漫画难以改变当前后劲乏力的状态。我国动漫的当务之急是寻找到一些适合时代发展和符合日益长大的孩子们口味的优秀剧本。

3、关于运营。优秀的动漫作品诞生后,要想获得经济效益必然离不开专业的运营操作。曾专程前往日本考察动漫产业发展的国家广电总局副总编辑金德龙说,国际惯例显示,动漫产业并不靠出售的播出版权赚钱。他说:在日本和欧美许多国家,影视播出的版权收益最多只占到制作成本的20%。动漫产业最大的赢利点,不在销售影视版权,而在衍生产品的开放和生产。就以日本动漫产业为例,日本动漫的大量附属品——动漫周边产品,丝毫不逊色于日本的动漫产品,只要有一部动漫热播,市场上就会在短时间内出现大量优质的动漫周边产品,关于动漫主人公的玩偶、服饰、挂件、文具„„一切应有尽有,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他们做不到。而目前我国的动漫周边产品,依然只停留在以毛绒玩具为主,在大量盗版横行的阶段,并没有将动漫周边产品发展为产业。而将动漫周边产品产业化,成为我国动漫产业的重要走向。

五、动漫产业带来的经济效益

背包上史努比成了孩子们形影不离的小帅哥;钥匙链坠着的米老鼠更是女孩子争相宠爱的小宝贝;还有电视、电影里千奇百怪的高科技动画、漫画和游戏。这些被人称作“动漫”的产品,成了现代高科技的童话世界。各种各样让你爱不释手的动漫周边产品,轻松掏空了你的钱包。

当你烦闷时,它逗你一笑;当你劳累时,它能缓解你的压力。就是作个摆设,当个礼品,也能称心如意。

可以说,高科技帮助漫画拉动了消费,动态漫画还被赋予了艺术以外的多种实用功能。于是,这种高科技产品一出现,便形成大产业,投资人纷至沓来。动漫是新兴的朝阳产业,2004年后起的我国动态漫画产业一年产值就拿下了数百亿元。

对教师专业发展的认识 篇3

一、新课程与教师专业发展的关系

新课程的一个鲜明特点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注重知识发生、发展过程的揭示;关注学生思维的发展,提倡学生通过参与、自主探索研究,发现知识,获得知识;重在学生能力(包括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教师由授课者转变为引领者,教师须更加关注学生自身的发展,在课堂设计中必须以学生为中心,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教师是新课程的培育者,新课程为教师的成长和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二、新课程下教师专业发展途径的认识

当代学习社会有四大目的: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现代人的生存方式是“做事”,这“做事”主要包括三个环节:从至善的价值出发;全身心地投入;企求做出成绩。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是教师认识自我价值的过程,也是学会生存的过程,更是专业知识结构不断更新和专业能力不断增长的过程。

1提高对教师专业发展的认识,树立终身学习观念。新课程指出,教学要植根于现实,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更应富有时代感。长期以来,教师不可能对已有的课程进行任何自主性的修改和构建,只能机械的传授,而新课程,却要求教师必须具备课程开发的能力,自己指定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负责课程实施、评价。因此教师必须学会学习,不断更新观念。

2在实践与反思中促使教师不断提升自我。教师是课程改革的主力军和具体实施者,教学反思是教师借助行动研究,不断反思探究自身教学过程中各方面存在的教学问题,设计修正方案,并在教学实践中尝试解决问题,实现教学优化,使自己成长为“学者型”教师的过程。(1)要重视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反思。如写课程反思日记、观摩教学随笔、案例研讨、课堂生成问题追踪、课题行动研究记录等。(2)教师的成长离不开业务学习,我们要尽量保证自己参加业务学习的时间和机会,点燃业务学习的热情。(3)教师的专业成长需要一定的外部环境,更需要渴求发展的内在愿望和學习、实践、反思韵持续行为。因此,教育行政部门、教研部门和学校都要为教师的专业成长创造必要条件,鼓励教师善于学习、勇于实践、经常反思,最终成长为教育教学的行家里手。

3在交流与合作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教师交往与合作的技能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教师要进行四个层面的合作。(1)是教师与教育管理者的合作。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勇于向管理者阐明自己的教育理念以及新教学方法的尝试,以获得学校的支持和帮助。教师要和管理者一起,对学校内部的评价方式、教学方式等进行协商与研讨,以共同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

(2)与家长合作,教育是社会、学校与家庭共同的事业,教师应与家长密切合作,及时宣传新课程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方法,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获得家长的配合支持。

(3)是教师之间的合作。教师之间存在竞争关系,但同时也有合作关系,新时代的社会在竞争加剧的同时更加强调交流与合作,强调双赢和共赢。教师之间的合作不仅可以获得心理支持,也可以在合作的过程中产生新想法,并汲取集体的力量,加深对新教育教学理念的认识。

(4)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合作。教师要善于构建与学生之间和谐互动的合作环境,真正实现与学生心灵的交流,促进学生的发展。另外在与学生合作过程中,教师要体会教学相长的含义,让“与学生共同成长”、“带着学生走向知识”等理念成为每一个教师共同的信念。

中国桥梁未来发展的认识 篇4

1 材料结构不断轻型化

当桥梁向大跨度方向发展的同时, 未来桥梁新材料应具有高强、高弹模、轻质的特点, 对建桥材料也提出了高强、轻质和多功能的要求, 桥梁的规模有一个理论上的限度。新型材料不断出现, 不过它们的实际应用仅仅受制于对其使用寿命的顾虑。在以保守的方式使用新型材料的初期验证阶段, 目前桥梁常用的钢和混凝土, 从而实现高强轻质的目标。材料科学的进步为桥梁实现轻巧、简洁、形式的多样化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进一步探索新型的、高强、超高强工程材钱建立其可靠的力学本构关系, 以充分发挥材料潜在的承载力, 并在结构理论研究上发展更符合实际状态的力学分析方法与新的设计理论, 不同类型轻质材料组合拼装的各类新型斜拉桥、悬索桥、轻质拱桥, 并向可靠度理论方向进行探索, 将一跨而过大川海湾。

钢管混凝土拱桥具有其独特的优越性, 钢管混凝土拱桥的跨度将会达到甚至超过斜拉桥。拱桥的拱肋是以受压为主的构件, 除需要改进桥梁设计计算的理论和方法外, 其稳定性问题较为突出, 轴压承载力和抗剪承载力高;在大跨度桥梁中, 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灌注混凝土阶段的模板和钢筋, 耐火极限比钢材强;高强轻质且便于施工的高效结构材料, 还可以很大程度上改善大跨度拱桥中抗风能力和抗震能力;钢管棍凝土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我国对钢管混凝土的研究, 虽然在我国起步较晚, 但在我国钢管混凝土具有很灵活的造型能力, 发展迅速。我国已建和在建的大跨度钢管混凝土拱桥, 制定了多种应用规范。主要形式有下承式、中承式、上承式, 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无铰拱桥分为钢管混凝土拱桥和带钢管混凝土劲性骨架的混凝土拱桥。这种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将为钢管混凝土拱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为了使拱桥的发展充满了活力, 拱肋构造, 大都采用双管组合肋 (“哑铃”型截面) 或4管组合肋。在我国钢管混凝土拱桥建设中, 也有采用2管和6管组合肋的;缀件则采用钢板或较细的空钢管, 无论是数量和跨度、结构和类型、施工技术等均为世界领先水平。其造型千姿百态, 为好些城市平添一道绚丽壮观的风景线。随着我国交通事业的不断发展, 钢管混凝土拱桥将成为我国路桥建设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2 桥梁美学研究

桥梁建筑是建筑艺术的一个分支, 属于艺术门类。桥梁通常是社会大型公用设施, 与其他±木建筑相比, 它具有土木工程建筑的一般属性, 桥梁建筑还具有自身的特点, 有使用和观赏两重功能。其主要功能是给人们提供跨越障碍的通道, 具有形体庞大、位置固定、建造具有不可逆性且耗资巨大等特点。由桥梁的特殊功能决定了桥梁必须是一个开放的体系, 结构散布在社会各处, 任何人在任何时间都可以使用它。与人类的活动密切相关, 具有开放性, 使用寿命也比较长。因此, 公共性、公平性、安全、适用、经济必然是桥梁设计的原则, 桥梁规模越大, 激发了公众参与的热情, 经济因素在桥梁建设中所占的分量就越大, 人们对其建造都非常关心, 这一点在现代桥梁设计实践中已得到足够重视, 这就是推动桥梁美学研究的直接动力。创新便是桥梁建筑艺术的灵魂, 通过总结前人的创新经验, 终究会走向桥梁的艺术范畴。桥梁建筑属于结构, 创新必须以实践为基础, 其存在的基础是其适用性, 也需要用理论来指导。

3 桥梁绿色设计

桥梁从设计建造到使用, 直到服役期满, 利用绿色设计和生命周期设计。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绿色设计包含产品从概念形成到生产制造、使用乃至废弃后的回收、重用及处置的各个阶段, 既实现社会价值又保护环境价值, 因此对环境问题的考虑不仅仅指施工建造期内对环境的影响, 促进人与自然的共同繁荣, 环境保护只是绿色桥梁设计应考虑的因素之一。在使用过程中一般不会产生对环境有害的垃圾, 不能等产品产生了不良的环境后果再采取防治措施, 其自身将成为一件无法处理的废弃物。要预先设法防止产品及工艺对环境产生的负作用, 然后再制造。这就是绿色设计的基本思想但达到使用寿命后, 因此如何利用桥梁高架的优势保持生命流通, 对达至设计使用年限的桥梁的处理问题也是不能忽视, 生态连续是未来桥梁设计必须考虑的课题, 这也是绿色桥梁设计的基本要求。

4 结论

陆路交通网是世界桥梁工程界的目标和梦想。年轻一代桥梁工程师要以报国为己任, 勤奋学习、努力创新、勇于实践, 让中国的桥梁成为世界桥梁史上的里程碑, 使中国成为世界桥梁强国中的一员, 重现中国古代桥梁的辉煌。

参考文献

[1]张建仁, 刘扬, 许福友.结构可靠度理论及其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3:1-3.

[2]中铁大桥局桥梁科学研究院.大跨度铁路 (公铁两用) 斜拉桥和悬索桥资料调研[R], 2001.

[3]陈艾荣, 盛勇, 钱锋.桥梁造型.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5:3.

[4]李亚东.桥梁工程概论.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1:19-20.

[5]韩伯林.世界桥梁发展史.知识出版社, 1987:46-115.

[6][英]马丁·韦尔斯.世界著名桥梁设计[M].张慧, 黎楠, 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 2003.

[7][英]马丁·皮尔斯, 理查德.乔布森.桥梁建筑[M].吴静妹, 王荣武, 译.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3:15-18.

[8]赵和生.城市规划与城市发展新世纪中国城乡规划与建筑设计[M], 东南大学出版社, 1999.

科学发展观认识体会 篇5

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其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团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青年一代适应时代要求、促进自身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要引导广大青年积极践行科学发展观,为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贡献。要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和推动团的工作,坚持以青年为本,充分尊重青年的主体地位,促进青年全面发展,不断开创共青团事业发展新局面。”这为我们在共青团工作中如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指明了方向。根据高校共青团工作的实际,我认为应当在教育引导、服务学生、凝聚团员青年的具体实践中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一、要用科学发展观这一理论成果教育引导团员青年

共青团在高校处在基础性战略性的重要地位。教育引导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共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目标,是高校共青团的首要任务。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高校共青团要用科学发展观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教育引导团员青年,用科学发展观来武装青年学生的头脑,让他们深刻理解和全面掌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从而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要利用共青团的优势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把科学发展观教育活动融入学校各项活动之中。对于高校学生来说,自觉地系统地学习政治理论还不是很普遍,如果单纯依靠课堂教学有限的时间,很难保证把科学发展观这一理论全面掌握,并上升为自觉行动。因此,要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专题教育活动,寓教于乐,通过有效灌输和潜移默化,在学生头脑中留下科学发展观的印记。要利用上党课、召开研讨会、举办形势报告会、开设网上课堂、参加社会实践、专题调研等途径,让学生全面理解和掌握党和国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引下,推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巨大成就,感受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巨大变化,真正从内心深处认同科学发展观,做科学发展观的自觉实践者。

二、要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落实到服务学生的具体实践

胡锦涛总书记在同团中央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和团十六大部分代表座谈时指出:“要不断完善工作思路,在深入研究当代青年基本特征的基础上,找准工作位置,丰富工作内容,创新工作手段,努力形成服务党的事业、服务青年群众有机统一的工作格局。”高校共青团的职能之一就是服务广大团员青年,服务学生。要坚持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落实到服务学生的具体实践,通过及时周到有效的服务,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到共青团工作中去。

高校共青团服务学生就是服务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在现阶段,党需要共青团更好地团结带领广大团员青年,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而不懈努力。高校共青团就要立足于帮助学生成才、促进学生就业、消除学生疑惑,有针对性地搞好服务学生的各项工作。如今的青年学生,大部分生活条件比较好,知识面比较宽,思想活跃,接受新事物快,自主意识比较强,但受各种因素影响,对政治的关注度不是很高,接受的挫折不多。面对日益激烈的就业竞争,面对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一些人感到压力巨大,一些人缺乏进取意识和钻研精神。高校共青团要抓住高校青年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利用高校新生入学和毕业生就业的关键时段,发挥共青团自身在思想教育、典型引导等方面的优势,为他们指明成才的路子,帮他们找准就业的方向。

高校共青团还要关注一些学生的特殊困难。既要帮助解决一些困难学生的经济和生活方面的具体困难,更要关注一些学生中存在的思想问题。特别是有些学生不适应学校生活,不能妥善处理与他人的关系,对社会就业形势存在种种误解和疑虑,思想上有这样或那样的“死结”,共青团组织要本着关爱之心,给予及时有效地帮助和指导,让他们在正常的轨道上健康运行,预防和减少一些不必要的事件发生。要大胆建立青年学生表达合理诉求的园地和渠道,让大家有说话的地方,有交流思想的平台,并要合理引导,发挥积极的主导作用。

三、要通过兼顾各方需求把团员青年凝聚到团组织周围

共青团的地位和作用决定了在工作中必须把团结团员青年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增强团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就必须满足广大团员青年的各种需求。科学发展观强调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落实到团的工作中,就是要统筹考虑广大团员青年对团组织的期待,力求兼顾到方方面面的诉求,多开展一些学生喜欢参与的活动,从而增强团组织的吸引力。

要增强团组织的凝聚力,必须把学校共青团的基本职能发挥好,不断提升学校共青团自身建设水平,努力构建一体化分层教育体系。要注重把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工作落实到学生成长的各个阶段,落实到团的工作的各个环节。要坚持因材施教,遵循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特点,科学地确定工作目标、工作内容和工作方法,力求使目标可及、内容可用、方法可行。要注重工作的延续性和实效性,努力构建一个全程贯通、逐级深化、效益递增的工作体系和工作格局。通过全程关注,增强团组织对青年学生的影响力,让大家感到共青团可亲可近。

要建立一支形象好、有感召力的团干部队伍,发挥团干部个人的影响力,在学生中形成良好的导向。团干部队伍是共青团工作的骨干力量。要按照“让党放心、让青年满意”的要求,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团干部队伍。选择的团干部政治上要过硬,作风上要扎实,自律上要严格。要带头刻苦学习,带头苦干实干,带头严格自律,努力成为青年学生的表率。同时要注重解决兼职团干部学习和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保证必要的工作经费和办公设施,为履行职能提供必要的物质支持,让共青团事业不断发展壮大。

增强凝聚力还要注重做好维护青年学生权益的工作。共青团要充分发挥好组织协调作用,调动其他青年社团的力量,共同维护青年学生的合法权益,并且力求有所作为,从而提升自己的地位。久而久之,共青团的凝聚力自然就会不断增强。

如何认识我国种业发展的机遇 篇6

1958年,农业部制定了我国第一个种子工作方针,即“依靠农业生产合作社自繁、自选、自留、自用,辅之以调剂”的方针(简称“四自一辅”)。这一方针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种子杂乱现象。但由于缺乏专业技术指导,也没有种子加工、贮藏的专门设施,种子生产供应仍呈无序状态,谈不上专业化和标准化。

1978年起,我国种业进入了所谓的“四化一供”时期,即“品种布局区域化、种子生产专业化、加工机械化、质量标准化和有计划组织供种的原则”,这一时期才是我国种业的起步时期。但受到旧有体制的限制,加上从业人员认识上的局限,所谓“四化”名头虽然响亮,内涵却非常有限。“品种布局区域化”和“种子产业专业化”的发展尚可圈可点,但在“加工机械化”和“质量标准化”方面则乏善可陈,即便在发展中国家也大约处于中上水平。“在有计划组织供应”方面基本能够满足一般生产的基本需要,但产业运作效率低下,资源浪费严重。这一时期的发展也体现了种子行业对于产业发展的认知水平,但与先进国家和地区比,我们的水平差了一个时代。

1980年前后,我国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建设了一批在当时来看比较现代化的种子加工厂,但是没有发育成熟的产业支撑,没有技术、市场和管理人员的运作,没有体制和机制的支持,这批工厂建成之日也是被闲置之时。

2000年,我国《种子法》出台,开始了种业发展和市场化的探索时期,既有成绩,也有不足。成绩是打破了计划经济体制,市场放开和市场化经营活跃了市场;明确了品种权和种质资源保护,推动了科研育种发展;加快引进新品种和种质资源,促进了产业的发展和市场价值的提升。不足是体制改革不到位,科研育种的“双轨制”严重制约产业发展;条块分割严重,企业发展受阻,产业链没有形成;不规范的市场行为十分普遍,侵权、套牌、虚假宣传等行为盛行。

2011年4月,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出台,被业界称为“种业新政”而寄予厚望,认为种业将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时期。笔者认为,“种业新政”对于种业的积极促进作用毋庸置疑,但它的真正作用的显现则取决于以下几个条件:

一是种业科研体制改革的深化。现有的科研育种的“双轨制”不打破,种业发展就会被套上枷锁。而这一体制的打破牵涉多方利益的博弈,牵涉行政体制改革的进程,没有三五年很难看到实质性的进展。即便三五年之后,能够在多大程度上改变现有体制仍然是未知数。

二是走出种业认识的误区。大多数企业缺乏明确的企业愿景与发展战略,走一步看一步;缺乏认真做好产业的追求和执着,过度追逐政府的项目资金和补贴;对于育种和生物技术缺乏长期规划和投入,短期购买品种成为众多企业的基本生存之道;种子生产加工线要么不投入,要么还没有搞清基本原理就一窝蜂地上马。这两年,国内投资建设了约100条烘干加工线,很多因设计、配套不达标而不得不闲置;营销中的虚假宣传成为常态,坑农害农事件屡屡发生。

三是消除民间资本进入种业的障碍。这包括落实税收和扶植政策的公开化和公平性,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提高行政管理的效率和规范化程度,消除地方保护主义,减少行政手段对于市场行为和企业的人为干扰,让企业直接对市场负责。

四是对于大型国企纷纷涉足种业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保持警惕。靠市场准入限制和资源垄断做大的组织,能否在复杂多变的种业市场中学会“游泳”还是个未知数;在别处轻松赚来的钱砸在小小的种业上,是否会干扰种业的价值规律和正在形成的产业体系。

院校科研团队创新发展的认识 篇7

关键词:院校,科研团队,创新发展

0 引言

科研团队是以科学技术研究与开发为内容,由技能互补,具有相同的科研目的、科研目标和工作方法,相互承担责任的科研人员组成的群体。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科研团队的发展面临新的挑战,以往的发展模式难以适应新体制、新职能、新使命的要求,只有高度的团队合作才能够适应科学技术发展的新形势。院校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逐渐成为科研团队中的中坚力量。而科技的发展进步,也推动院校科研工作不断创新发展,科研团队逐步成为院校科研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1 院校科研团队创新发展存在的普遍问题

院校科研团队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但在其不断发展进步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1.1 团队科研项目难度较大,存在高风险

地方企业科研团队更加注重经济效益,而院校科研团队则主要面向科学研究,同时肩负着院校的教学与科研双重任务。科研团队本质上是一个知识型的集体,旨在推动科技的进步与创新。一个优秀的科研团队致力于吸纳院校的高科技人才,将他们融合在一起,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形成超乎个体效力之和的整体效能,促进院校科研工作的融合发展。重点完成项目建设工作,努力取得创新成果突破,为院校创新型建设发展提供有力支撑[1]。因此,院校创新型科研团队以创新为根本,必须冠以创新的理念、创新的模式和创新的方法。然而,事物总是曲折发展的,不可能一帆风顺,也会遇到许多挫折,尤其是具有开拓性质的创新发展,更面临严峻的挑战,存在高风险。

1.2 团队科研人员思想独立,管控难度大

目标指引方向,对于科研团队来说,明确的科研目标依然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没有目标,团队发展就会迷失方向,团队成员之间就会难以达成共识。因此,必须明确团队的发展目标,发挥每名成员的长处,使成员加强沟通交流,减少矛盾冲突,提升科研团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然而,由于团队成员往往都是高素质人才,他们都具有各自的想法和工作思路,思想较为自由独立,不愿受到制约和束缚,很难通过僵化的、固定的管理制度进行管控,给管理增添了很大难度。

1.3 团队内部交流合作不足,凝聚力不够

科研团队也是一个集体,其科研成果是每一名科研人员集体智慧的结晶,而并不只是依靠某一个人的能力,加强团队内部各成员之间的高效合作是团队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各成员的沟通交流也是知识和思想的交流与融合,每名成员从事的专业不同,各自的知识储备、学习能力、工作思路等都不尽相同,正是由于这些差异的存在才使得团队的人才多样化,可以涵盖各方面的知识点。因此,如何将这些具有一技之长的高素质人才完美融合,使每个人的才能发挥到最大化,达到“1+1>2”的效果,是每个团队应格外重视的问题,但有些团队由于自身底蕴不深,各成员之间缺乏交流,难以形成合力,团队发展总是在关键时期遇到瓶颈问题,甚至很多成员之间存在分歧,容易激发个人矛盾,阻碍团队健康发展。

1.4 团队教学任务繁重,发展受制约

近年来,院校教学任务不断加重,职能使命不断拓展,科研团队也面临更大的压力。一方面要从事科研工作,力争取得突破;另一方面,还要从事繁重的教学工作,精神高度紧张,工作效率日渐低下,不能专心致力于科学研究,也出不来优秀的科研成果。长此以往,必定形成恶性循环,不利于团队发展。同时,由于教学工作的牵制,团队优秀的骨干失去了许多与外界学术交流的机会,接触不到新知识、新思想,进一步制约了团队成员能力的提高,眼光的拓展,从而限制整个团队整体竞争力的提高。

2 院校科研团队创新发展存在问题的深层次原因

院校科研团队存在这些问题并非偶然,有其发展的深层原因,也只有真正分析出症结所在,才能加以改进,促进团队更好更快地发展。

2.1 传统影响,忽视主体地位

长期以来,院校一直以教学为主要工作,科研工作相对处于次要的地位。在这种以教学为主导的环境下,院校的工作重心放在教学和人才培养方面,使得科研工作被忽视,投入精力受限,发展也相对较慢。此外,院校科研工作规模小、人才短缺、管理不规范等都是导致院校科研团队发展缓慢的重要因素[2]。

2.2 观念落后,限制创新发展

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许多院校还是用老思想、老路子来指导科研工作,大大限制了科研工作的创新发展,使本就落后的院校科研工作缺乏生机活力,难以适应现实的客观需求,阻碍科研工作的稳步推进。

2.3 人情掺杂,造成精神缺失

许多院校由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影响,尤其是在选人用人、项目合作等方面有时过于注重人际关系,相对轻视能力的培养与发挥,导致团队整体实力不高,甚至造成精神缺失,限制团队的创新发展。

3 推动院校科研创新发展的策略

科研创新团队建设是一项长期性的基础工程,必须立足自身实际,着眼长远发展,紧紧围绕院校学科发展和学科规划,明确研究方向和发展目标,加强自身建设,推动科研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3.1 注重任务牵引,抓好顶层设计

明确团队建设的长远规划,站在战略高度,激发团队创新动力,增强凝聚力和创新力。努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以老带新,代代传承,形成充满活力的创新人才梯队。要注重任务牵引,准确把握项目建设的关键点,抓住完成项目建设的核心技术和突破口,做好整体统筹规划。同时,实时关注国内外先进技术,掌握最新资料,力争技术手段有所创新。

3.2 组织全面考评,确保机制健全

依托学研训考评机制,做到灵活考评,能力为本。实施动态管理,激发每名成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唯学历资历重能力,根据任务需要和考评结果定期进行适当调整,不断吸收新鲜血液,持续推动工作创新,形成动态交流的人才团队。努力构建多元激励机制,注重工作激励与情感激励相结合,外部激励与内部激励相结合、团队激励与个人激励相结合,充分激发正能量、增强成员自信心,促进团队成员开拓进取、大胆创新。

3.3 增强团队合作,营造和谐氛围

团队合作是团队创新的基础。要大力弘扬团队合作精神,积极营造和谐的工作氛围,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提倡学术自由和民主,突显每名成员的个人优势。加强交流学习,形成团队浓厚的学习氛围,畅通团队内部的沟通交流渠道,加强各学科专业的交叉融合,达到“1+1>2”的效果,增强持续创新能力,积极打造院校开放型科研团队。

4 结语

总之,院校科研团队建设是一项新的时代课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团队成员之间要相互信任,坦诚、开放、平等地进行沟通和交流,共同营造和谐的、充满活力与激情的内部环境,使院校科研团队成员拥有充分展示自己才华的创新平台。

参考文献

[1]艾术林.高校科研团队建设的若干思考[J].科学与管理,2008(3):66-67.

[2]严武.加强创新团队建设,推进科研特色兴校[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6(11):56-57.

一村一品发展的认识和思考 篇8

关键词:一村一品,认识,思考

一村一品的传统含义是以村为基础, 随着专业区域范围的不断扩大和市场需求, 一村和一品都有拓展, 进一步扩展到村以上的乡、县或更大;随着二三产业的快速发展, 一品也从单纯的农业品扩展到加工、运销、手工业等非农领域。

一、一村一品现状

1、产业规模加快聚集

各地依托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 运用发展区域经济的理念, 大力发展支柱产业, 不仅带动了本村、本乡产业发展, 同时, 还带动了其它村、乡镇、甚至周边县 (区) 优势产业的广泛集聚。如继洛川县苹果之后, 新涌现出的泾阳蔬菜、清涧红枣、镇坪生猪等11个产业较集中的县 (区) , 其中包含了16个县在内5个优势产业带的形成, 还有药材、蚕桑、民间手工艺等区域产业模式形成一村一品格局, 优势产业明显, 产业聚集规范。据统计, 2009年全省一村一品示范村从事主导产业的农户数占农户总数的80%, 农民人均纯收入中79%来自主导产业。充分证明, 一村一品优势产业成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主要动力和来源。

2、产业链条逐步延伸

农业产业化经营基础需一村一品规模化为支撑, 一村一品发展空间需农业产业化完整的产业链来推动。各地鼓励引导龙头企业和各种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参与一村一品经营, 形成产前、产中、产后有机结合的产业链条, 推动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 促进一村一品与市场紧密连接, 实现一村一品产业化经营。

3、品牌观念不断强化

实施品牌战略是一村一品稳步发展的重要标志。各地注重特色农产品品牌培育, 大力发挥品牌效应, 以竞争优势替代特色资源优势, 提高市场的覆盖率。如有些果品、蔬菜等产业, 依托合作社、龙头企业注册品牌, 实行无公害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质量安全认证管理, 与大型超市直接建立连接, 服务高端消费群体, 保证了一村一品农产品品质的不断提升。

二、一村一品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资金不足

调查中我们发现, 部分市、县和单位对一村一品发展在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建设现代化农业的重要作用和地位, 缺乏应有的认识, 实践中造成重视程度不够、工作推进乏力、配套资金空缺, 制约一村一品快速健康发展, 大多数村庄由于资金投入不足、产业滞后、基础设施设备没有得到及时更新而脆弱、畏难思想严重, 一村一品持续发展后劲欠缺。

2、产业规模小

传统的家庭联产承包制, 使众多农户在有限且被分割的土地上进行着自给自足的农业生产, 与当前发展一村一品板块式推进、规模化经营格局相悖。加之近年来各种农业补贴力度的不断加大, 不少农民对土地流转期望价格过高, 惜地意识增强, 不愿轻易流转出去, 带来土地流转成本步步高攀, 许多经营大户, 面对土地流转难, 无奈放弃。

3、标准化程度不高

标准化程度低, 从一定角度来说是质量品牌意识不强。从目前已形成的专业乡镇、专业村看, 无论是主导产品获得无公害和绿色食品认证基地规模, 还是农产品“三品”质量认证以及商标注册、地理标志产品的保护水平, 离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

4、劳动主体素质有待提高

劳务输出使大量青壮年劳力外流大中城市, 农村剩余劳力素质偏低, 一是文化素质差, 大多是没有受过教育的6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 对新事物、新技术缺乏认识, 接受能力差, 阻碍了新科技在农村的推广;二是身体素质差, 妇、老、弱、残是农村现有劳力的主力人群, 承受劳动能力的强度偏低, 劳动持续时间低, 推动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步伐较慢。

三、建议与对策

1、树立新理念

在一定程度上讲, 发展一村一品就是通过规模化、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 发展农业块状经济。必须转变发展观念和思维方式, 按照现代农业要求, 着重强化“三个意识”, 树立“三个理念”。一要强化创造意识, 坚持用发展当地拳头产业的理念指导一村一品发展, 以集约化发展加快区域经济优势集聚, 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步伐;二要强化安全意识, 用发展绿色农产品的理念谋划一村一品市场发展规模, 推动农产品绿色发展途径;三要树立相互合作的意识, 用健全服务体系的理念推动一村一品产业化经营, 形成推动一村一品发展的合力。

2、搭建新平台

各地应把抓好一村一品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重要内容来抓, 不断优化发展环境, 完善发展机制, 促进一村一品向纵深发展, 着力为一村一品创造宽松的政策环境。制定优惠政策, 加大扶持力度, 充分利用农业网络系统, 广泛采集事关农村经济发展的国内外市场信息, 把一村一品网上购销平台建成农户与国内外市场连接的信息纽带;积极组织专业村镇参加各种农产品展销展示活动, 充分利用报纸、电视、网络等形式, 不断加大一村一品宣传推介力度, 提高产品知名度, 推进品牌农业建设, 不断提升我省一村一品农特产品知名度和影响力。

3、创立新机制

多部门联动、多方面扶持、多渠道投入、多途径鼓励。各级政府部门应加大扶持力度, 从税收等各方面予以优惠, 为项目、资金、人才、信息等要素的合理有序流动营造良好氛围;继续完善产业奖补政策, 定期考核, 鼓励先进, 鞭策后进;鼓励金融机构在金融信贷方面大力支持一村一品的发展, 努力形成一村一品有序发展的长效机制。

4、培育现代新农民

建立以农业高校、科研院所为龙头, 农村基础教育、职业教育为基础, 以网络教育和继续教育为柱, 县乡农民培训学校为骨干, 多层次的农村教育培训体系, 进一步加大对农民的培训力度, 提高素质, 提高农民科学种养水平, 培训和造就大批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农村实用技术人才和具有较高科学文化素养的懂科技、能致富的新型农民, 只有这样, 才能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 才能推动我国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莉:《抓“一村一品”建设促现代农业发展—凤翔县发展“一村一品”的实践与思考》, 《宝鸡社会科学》, 2007 (2) :23-25。

如何科学认识经济发展新常态 篇9

王一鸣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面对经济下行压力, 工作重心要从需求侧转向供给侧

进入新常态, 我国经济运行最直观的变化就是增速换挡, 从2010年的10.6%回落到2015年的6.9%。与此同时, 工业品出厂价格持续回落, 至去年12月已连续46个月下降;工业企业利润下降, 亏损面扩大;财政收入增速放缓, 金融领域风险点增多。经济下行及由此带来的挑战和风险, 有外部性、周期性影响的因素, 但主要是内生性、结构性问题, 根本上是因为供需结构失衡、有效供给不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

从需求侧看, 随着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和中等收入群体扩大, 持续近20年的“住”“行”主导的需求结构正在悄然向多样化、高端化、服务化转型升级。在2013年城镇户均达到1套房、2014年每千人拥有汽车超过100辆之后, 市场需求正在发生变化, 2015年房地产投资增速回落至1.0%, 汽车产量增长降至3.3%。与此同时, 居民对消费品的品质和个性化追求与日俱增, 旅游、养老、教育、培训和各类生产性服务需求迅猛增长。

从供给侧看, 受到体制机制的制约, 过去一个时期“井喷式”扩张形成的庞大生产能力难以跟上市场需求变化的节奏。一方面, 煤炭、钢铁、油气、有色和建材等行业产能严重过剩;另一方面, 市场需要的高品质和个性化消费品供给不足, 出现了到境外大量采购商品的现象。这些现象表明, 供给侧调整明显滞后于需求侧变化, 无效供给过多, 有效供给不足, 供需结构错配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可见, 供需矛盾的主要方面正在由需求侧转向供给侧。如果说过去在传统产能市场需求还有空缺的情况下仍能以扩大投资需求拉动经济增长, 那么, 随着消费结构升级、传统产能过剩, 再沿用这套办法不仅达不到预期效果, 还会加剧矛盾、积累风险。因此, 必须将经济工作重心从需求侧转向供给侧, 更加注重用改革的办法矫正供需结构失衡, 重塑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

面对结构调整阵痛, 工作重心要从“铺摊子”转向“上台阶”

进入新常态, 伴随经济增速的阶段性转换和国内外市场需求变化, 传统产业面临严重的过剩压力。以钢铁和煤炭为例, 2014年, 我国粗钢产能超过11亿吨, 但产量为8.23亿吨, 产能利用率仅为74.8%;煤炭产能约40亿吨, 在建产能约11亿吨, 但产量仅为38.7亿吨。从供需发展的趋势判断, 传统产业大规模扩张的阶段已经结束, 再像过去那样圈地建工业园区、搞大规模产能扩张的路子越来越走不下去了。产业发展必须改变传统模式, 从“铺摊子”为主转向“上台阶”为主, 推动产业向中高端水平迈进。

产业发展“上台阶”, 核心是提升产业价值链和产品附加值。应从价值链低端的加工组装环节向零部件和元器件生产与研发、设计、标准、品牌、供应链管理等中高端环节升级, 从生产低品质、低附加值的消费品和工业品向生产高品质、高附加值的中高端消费品、高新技术产品和先进智能装备攀升。只有这样, 才能满足市场对产品品质和质量的需求, 实现供需在更高水平上的再平衡。

产业发展“上台阶”, 需要实现资源优化再配置。这是指盘活过剩产能特别是“僵尸企业”沉淀的劳动力、土地、资金等生产要素, 将之从已经过剩的产业领域转移到有市场需求的产业领域、从低效供给领域转移到高效供给领域。加大资产重组力度, 采取果断措施去产能, 就能扭转工业品价格持续回落和企业利润下滑局面, 进而促进市场预期发生积极变化, 增强企业调整产业和产品结构的信心。

面对发展动力转换, 工作重心须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进入新常态, 劳动年龄人口开始减少, 人口数量红利快速消失, 土地、资源供需形势发生变化, 生态环境硬约束进一步强化, 生产要素成本趋于上升, 支撑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由生产要素高强度投入转向提高生产效率, 提高劳动生产率、投入产出率和全要素生产率成为经济发展的主旋律。在这个阶段, 制约经济发展的最大瓶颈是创新能力不足, 必须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 通过创新培育发展新动力。

通过创新培育发展新动力, 最紧要的是营造良好创新生态环境。技术创新的主体是企业。激发千千万万企业的创新活力, 关键是形成良好的创新生态环境。实践证明, 创新生态环境比创新资源更重要。因为资源是可以流动的, 有了良好创新生态环境, 创新资源就会源源不断地汇聚, 创新潜力就会充分迸发并转化为强劲的发展动力。营造良好创新生态环境, 需要严格的产权和知识产权保护, 透明的商业规则, 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 完善的科技成果市场化激励机制, 发达的创业投资、风险投资、众筹等创新金融业态, 优质的教育资源, 充足的人力资本投资和人才供给。对地方政府来说, 应从过去依靠行政力量抓要素供给和项目建设转向培育良好创新生态、抓政策供给和创新服务。只要创新生态环境改善了, 创新型企业就会如雨后春笋般不断生长, 新的经济增长点就会不断涌现, 新的动力就会加快形成, 进而实现发展动力转换。

我国经济面临历史性新机遇

刘伟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

经济发展新常态是我国经济向更高水平迈进必经的一个阶段, 经济增长从高速转为中高速只是其特征之一, 另外两个特征是结构优化和动力转换。仅就速度来说也并不是完全消极的, 因为从国际比较看, 我国6%~7%的中高速仍然是世界范围的高速度;而且这一速度有利于我国加快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更为积极的方面是, 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面临历史性新机遇, 具体体现在“天时”“地利”“人和”三个方面。

从“天时”也就是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看, 作为处在中等偏上收入阶段的发展中国家, 我国很有可能实现三大历史性跨越。实现三大历史性跨越的现实基础在于:从制约潜在增长率的基本因素——劳动力、资本和全要素生产率看, 只有劳动年龄人口开始减少会对潜在增长率有不利影响, 但却并不会造成我国潜在增长率显著下降;目前我国工业化进入后期的冲刺阶段, 城镇化处于加速发展期, 将为经济持续增长提供强大推力。

从“地利”也就是我国区域经济结构布局及演变看, 从非均衡发展走向均衡发展为经济可持续增长提供了重要条件。地区间非均衡发展是经济欠发达的表现, 也是发展中大国必经的阶段。在这一阶段, 部分地区率先发展起来, 而后再带动相对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 逐渐向均衡发展的方向前进。也就是说, 当相对发达地区达到较高发展水平且增速开始放缓时, 相对欠发达地区有可能进入高速增长期。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地区的经济发展就呈现了这一梯度式推进特征。当前, 我国东部地区基本实现工业化, 增长速度相对放缓, 但其他未完成工业化的地区呈现加速增长趋势, 这为我国经济长期持续增长拓展了空间。

从“人和”也就是人口总量和结构变化看, 尽管人口增速开始放缓, 人口老龄化趋势开始显现, 但我国人口至少能从两个方面支持经济持续增长。一是人口总量大, 占世界总人口的22%;二是城镇化加速带来人口结构特别是城乡结构的深刻变化, 既刺激着新的需求, 也推动形成新的供给。从需求看, 大量农村人口城镇化会使人们生活方式发生深刻变化, 形成市场性和发展性的新需求;从供给看, 城镇化加速将缩小城乡差距和居民收入差距, 不仅会增加国民储蓄, 而且会有效刺激需求。

把机遇转变为现实的关键是培育增长新动力。为此, 既要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又要注重需求侧管理, 关键是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 推动发展方式根本转变。需要强调的是, 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同时, 不能忽视对国内需求潜力的挖掘。

在培育新的有效投资需求方面, 一是适应新科技革命带动的主导产业升级要求, 加大对创新活动的投资;二是适应我国经济开始进入后工业化阶段的发展要求, 加大对现代服务业的投资;三是适应补齐短板和支持长远发展的要求, 加大对能源产业、生态环保产业等的投资;四是适应人力资本积累的要求, 加强对人的教育投资和健康投资等。鉴于人才作为第一资源的重要性, 人力资本投资应具有一定的超前性。

在培育新的消费需求方面, 必须注重改善供给。优质供给可以创造需求, 低质供给则会抑制需求。我国居民消费受到抑制的最主要原因是供给质量低, 医疗、食品等信息严重不对称领域的供给缺乏有效的质量安全保证。应加强质量监督, 大力优化产业和产品结构, 通过创造有效供给、提高供给质量来扩大消费需求。

抓住创新这个“牛鼻子”

张平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

新常态下经济增长的新动力来自哪里?大体而言, 来源于三个方面:提高人力资本质量, 以自主创新逐步替代技术引进和模仿, 为经济增长提供不竭动力;促进信息、知识、创意、制度等新生产要素不断产生, 让经济增长获得更多新增动力;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消除要素配置扭曲, 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激发经济增长内生动力。第一方面的动力来自科技创新, 第二和第三方面的动力来自制度创新以及系统创新。可见, 创新为新常态下的经济增长提供核心动力, 支持创新、鼓励创新、引导创新, 就抓住了促发展、谋未来的“牛鼻子”。

提高人力资本质量, 增强创新能力。实现创新驱动发展, 归根到底要靠人, 必须大力提高人力资本质量。提高人力资本质量不仅需要满足劳动者的一般生存需求, 而且需要通过发展教育、医疗健康、文化体育、信息服务等提高劳动者的健康素质和知识积累水平, 提高人的创新能力。这方面的投入是促进经济增长和创新最为有效的投资。

消除要素配置扭曲, 让企业真正成为创新主体。加快财税和金融体制改革, 通过释放改革红利和完善调控政策等激励企业加大创新力度。积极利用市场的“清洁机制”清理“僵尸企业”, 鼓励创新性企业吸收、重组、盘活“僵尸企业”的存量资源。消除干预扭曲, 放松管制, 让市场更有效地配置资源, 让企业真正成为创新主体。

发展现代服务业, 加快培育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常态下, 我国开始进入后工业化阶段, 提高现代服务业比重是这一阶段的显著特征。现代服务业的充分发展能够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当前, 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不足, 主要原因是现代服务业主体中的大部分存在于科教文卫体等事业单位;另一部分如电信、金融、铁路、航运以及大量的公共服务部门等存在严格的管制, 导致其对市场需求反应慢, 因而发展速度慢。只有积极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放松管制, 才能充分释放我国现代服务业存量、提升其发展水平, 加快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的生成。

主动适应新常态下的外贸转型升级

张燕生

国家发展改革委学术委员会秘书长

2 0 0 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 世界经济复苏乏力, 全球贸易持续不景气, 很多外贸企业感受到了经营压力。当前, 世界经济潜伏的矛盾、风险和不稳定性还在增加。一是主要发达经济体采取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再工业化结构政策、“跨两大洋” (TPP、TTIP) 自由贸易区战略等, 都存在较强的以邻为壑、保护主义和转嫁风险的外溢效应。二是当前全球油价大跌、美元债务负担增加、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等, 表明世界经济风险在积累。三是当今世界经济已明显分成过度虚拟化的经济和以实体为基础的经济两个部分, 国际投机资本在缺少宏观政策协调的各国经济之间寻找机会, 伺机发起冲击。在全球经济不景气情况下,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对我国而言, 这是一个增速适度下降、转型升级加快的新阶段。在全球经济不景气和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大背景下, 我国对外贸易必然也必须加快转型升级。外贸企业把握这一趋势性变化, 正视困难和压力, 主动作出调整, 就能抢占转型发展的先机。

从“十三五”时期开始, 我国外贸发展进入攻坚决胜阶段, 将实现从汗水驱动到创新驱动、从代工到自立、从中国视野到全球视野的转变。

外贸工作重点将发生变化。在提升货物和服务贸易出口效益的同时, 将更加注重扩大进口;在引资、引智、引技、引制的同时, 将更加注重“走出去”;在推进全方位国际合作的同时, 将更加注重扩大对亚非拉地区开放;在实现国际收支基本平衡的同时, 将更加重视完善人民币汇率、利率、价格的市场形成和决定机制。

外贸方式将发生变化。近年来, 加工贸易在外贸进出口中的比重大幅下降。过去10年, 处于全球价值链中低端的加工贸易出口占我国总出口的比重已从55%下降到35%, 未来仍将呈下降趋势。一般贸易不仅从贸易逆差转为顺差, 而且在进出口总值中所占比重持续上升, 已经达到54%。

外贸结构将发生重大变化。2015年, 我国民营企业进出口额占外贸总值的比重达到37%, 这一比重将继续提高;机电产品出口占出口总值的比重提高到57.7%, 同期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总值占比则呈下降趋势。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和“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 “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我国将加快“走出去”步伐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推动高水平双向开放。对外贸企业来说, 这当中蕴含巨大商机。

我国外贸进入以资本输出带动商品输出新阶段, 适应这一趋势的企业将获得更大发展。从国家政策导向看, 2001年, 国家鼓励企业发展境外加工贸易和合作开发国内短缺资源;2006年, 国家鼓励外贸产品原产地多元化和企业参与境外基础设施建设;2011年, 国家鼓励企业创建国际营销网络、品牌, 重视当地民生和社会责任。“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支持企业扩大对外投资, 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价值链、物流链。这意味着我国将通过资本输出带动企业进行全球贸易布局、供应链布局、高端要素国际合作布局。

我国外贸进入扩大“一带一路”合作新阶段, 为外贸企业拓展发展空间提供了重大机遇。我国的对外开放正进入扩大对亚非拉市场开放的全方位合作新阶段。这要求我国企业进一步增强自主创新、自主品牌、自主渠道的全球综合运作能力;进一步增强掌控和化解国际制度风险、经营风险、市场风险、政治风险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发展普惠贸易、绿色贸易、合作贸易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在遵循国际通行规则和标准的同时, 构建有利于平等、包容、共享发展新规则的能力。

非营利性组织发展认识与体会 篇10

我国非营利性组织应积极倡导社会管理的多元化机制, 找准自身定位, 以可持续发展为重心, 正确处理好营利与公共服务的关系, 实现社会管理的良性循环和自身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后的今天, 非营利组织虽然已经获得一定程度的发展, 但仍处于探索和起步阶段。因此, 如何借鉴国外非营利组织组建的成功经验, 正确处理好营利与公共服务的关系, 对于促进我国非营利组织的成长和社会的发展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在美国, 非营利组织是市场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公共服务供给体系中区别于政府和企业的第三部门。由于非营利组织具有组织性、非营利性、公益性、自治性、志愿性等特点, 使其在公共服务供给具有独特优势。譬如, ISM具备根据美国法律注册的合法身份, 具有法人资格, 以非营利公司组织的管理模式运作。它既不是政府机构的一部分, 也不由政府官员主导的董事会领导, 所以具有很好的自治性并服务于公共目标, 不隶属于任何机构或受外部实体的控制, 并以企业化灵活的市场化运作方式来追求卓越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它的设立目的不是为所有者创造利润, 而是为专业群体和社会提供有偿公共服务, 组织的可持续发展建立在崇高的社会理念和优秀的人才基础之上, 以丰厚的薪酬与福利吸引人才。ISM具备良好的营收能力, 收支相对平衡, 盈余又重新投入其所从事的事业中去。同时, ISM的会员及成员广泛地志愿参与到组织内部任务的执行和事务的管理, 彰显出其强大的凝聚力。

从我国非营利性组织发展现状来看, 它们在成立的渊源上分为“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类型, 但由于历史等诸多原因, 只能定义为“处于过渡形态的非营利组织”。作为我国正处于从政治社会向公民社会转化这一过渡阶段的非营利组织, 必然面临很多生存和发展问题。一方面, 创收能力不足和资金投入缺乏是制约当今我国非营利组织发展的首要因素。非营利性组织并非不能有营利和盈余, 关键是怎样平衡好创收与非营利的关系。由于我国一些非营利性组织历史包袱较重, 市场和创新意识匮乏, 难以实现稳定的营收, 资金供给和投入的不足导致不能提供有效的公共服务, 甚至无法正常开展工作。另一方面, 资金不足带来的另一个严重后果就是人才的流失, 难以吸引和留住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在我国公民收入两极分化日益严重的经济社会背景下, 非营利组织的薪酬水平和职业发展综合竞争力明显不及社会其他领域掌握优势资源的部门, 同时在“劣币驱逐良币”的效应下, 导致优秀人才的流失。最后, 官僚作风导致非营利性组织自治性和志愿性程度比较低, 内部管理和活动通常以自上而下方式开展, 使其自治和志愿的特征受到严重削弱, 社会公共服务功能受到严重制约。以上这些都已成为制约我国非营利性组织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 非营利性组织在倡导社会管理的多元化机制的过程中, 应找准自身的定位, 以可持续发展为重心, 正确处理好营利与公共服务的关系。

我会作为我国物流与采购领域唯一的综合性社团组织, 在国家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过程中, 我们应该积极倡导社会管理的多元化机制, 逐步淡化和转变行政化管理模式, 借鉴和吸收非营利性公司组织的运作模式, 促进我国政府观念转变和非营利组织事业的发展。通过与政府部门建立合作伙伴关系的机制, 用市场化的功能去分工公共服务领域的职责, 从而实现社会管理的良性循环和自身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一是基于内外部的既有优势资源, 构建物流、采购与供应链一体化发展的战略, 以物流领域的成功经验带动采购与供应链的发展, 形成三者联动发展的核心竞争优势。二是整合系统内各直属及分管协会、单位部门的资源,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 加强横向协作和资源共享, 形成齐头并进的局面, 发挥协同效应。三是加强自身自律机制的建设, 逐步推行选举、财务等方面的公开制度, 面向社会公众开放并接受监督, 提升对社会不同利益群体的吸纳和整合的能力。四是加强物流、采购与供应链的研究力量和投入, 积极探索与院校及企业多元化的合作模式, 成立研究中心或研究院, 推动整体理论研究与实践水平上一个新台阶。五是加强行业规范、职业道德以及社会责任准则等方面的规划和建设工作, 更好地履行职责和社会责任, 推动公益事业的发展。六是发挥核心报刊、杂志以及网络等媒体整合营销的宣传优势, 通过产业联盟、实验基地、专业论坛等有效渠道和平台引导会员单位和专业群体的广泛参与, 扩大行业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专业组织的生命力在于引领专业领域的发展潮流, 关键在于建立自有知识体系和树立公共服务品牌, 成为思想理念的引领者和专业人士职业发展的源泉。

为实现引领全球采购与供应管理领域的目标, 专业组织必须具备以下两方面的关键要素:一方面是建立自有知识体系, 成为思想理念的引领者。另一方面是树立公共服务品牌, 成为专业人士职业发展的源泉。面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 行业发展不相称的现状, 我们更应该重视区域和行业的调查研究, 服务于我国经济的发展的大局。结合当前国际采购与供应管理领域专业组织的发展方向和最新趋势, 一方面, 我们应高度重视和支持采购与供应管理领域的工作, 加强我国该领域基础工作的建设, 推动我国该领域自有知识体系建设, 建立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供应管理职业认证项目。另一方面, 加强与国内外一流组织机构的合作, 加快推动我国区域化PMI的建设进程。在行业标杆基准、专题调查研究等方面, 借鉴和吸收国外先进的理念和方法, 树立研究和服务品牌, 形成研究与服务良性互动的局面。

当前发展需纠正七大认识误区 篇11

第一,传统经济“三驾马车”并非过时。出口方面,受近期国际市场环境等多种因素影响,我国出口贸易受到巨大冲击,出口额下滑;消费方面,由于收入结构失调等多种原因,我国消费市场需求启动缓慢。相比之下,投资仍是现阶段经济增长的主力,只是投资方向不应再是传统的“铁公基”基础设施,而应向民生、公共服务等新基础设施领域转变;投资主体上,也应从政府投资为主向市场、民间投资转变。

第二,落后产能过剩并非基础产业过剩。受产业发展水平提升与环境约束、节能降耗等条件影响,众多技术落后、高耗高污、低附加值的基础性产业产能必将遭到淘汰,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些基础产业就过剩了,而应面对市场、环境约束、自身升级的需要,加快产业转型发展,提高技术水平与产业价值。

第三,新经济并非替代实体传统经济。近一个时期,以信息化、低碳低耗、轻资产化为特点的新经济快速发展,不仅有效促进了传统经济的转型升级,也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但就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来看,实体经济仍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因此在高度重视新经济成长的同时,切不可轻视传统实体经济发展。

第四,虚拟经济并非中国经济的“灵丹妙药”。现阶段我们断不可盲目效仿西方发达国家“金融经济”的发展模式,一方面中国目前不可能为“全球金融买单”(美国国债全球化市场是重要发展支撑),另一方面中国金融市场、投资市场与投资者心理既不完善亦不成熟,驱利、驱短利、驱暴利的“贪婪属性”一旦释放,指望虚拟金融进入实体经济等同于“画饼充饥”。

第五,互联网经济并非经济发展终极目标。“互联网产业”、“互联网+”等热词方兴未艾,不少实体企业面临着来自互联网的冲击与挑战,并开始以传统实体企业为基础向线上发展转型。在这一过程中,企业应把握住发展原则与方向,将互联网作为发展之工具、资源要素聚集之平台、供应需求之渠道,而不是视为发展终点,断不可本末倒置,忽视实体企业发展,片面强调整体产业互联网化、经济互联网化。

第六,万众创新并非基础性、原始性、个体化创新模式。创新主体不是一个“个体”,而应是一种融入式、协同式的创新群体;创新方向也应该围绕国家整体创新战略和规划,而不是那种无序、松散式的创新;创新基础要避免从头开始式的原始性、原创式、基础化创新,也不应提倡那种“人人创新”、“全民创新”式的创新模式,否则不仅会造成创新资源、资金、人才的严重浪费,还会带来诸多问题。

第七,全民创业并非鼓励个体化、单一化、自我化的“小创业”。全民创业应该是人人具有创业意识与思维,而不是要求人人干个体户赚钱,人人办公司干事业,人人想创意招投资。从另一方面来说,在缺乏创业条件和心理承受能力的情况下,创业失败风险将会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因此,创业与就业结合,就业式创业、融入式创业、群体式创业更适合当前发展阶段。

对教师发展的三点“新”认识 篇12

一、教师发展的“新内容”——换个新视角来看

当下的学校发展在重视教师发展问题的时候, 什么内容比较重要呢?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结合杨院长讲话的精神及我校的实际, 笔者觉得当下教师发展可以从以下三个视角来思考:一是关注什么?二是怎么做?三是怎么有特色?

1. 教师发展关注什么

首先, 要关注师德建设。教师要注重人生理想、职业情操等的历练, 要有阳光心态。教师与保姆的共同之处就是以“爱”为前提, 但最大的不同应当是“爱的方式”。教师“爱的方式”应在他高超的课堂教学技艺、育人的方法艺术中得到体现。没有课堂的精彩、育人的高超艺术, 教师的“爱”就不完整。因此, 带着“敬畏”之心走进课堂与班级, 容不得半点马虎, 容不得丝毫侥幸, 要的就是百分之百的投入, 堂堂课都很认真。惟有如此, 才是对每一个学生最大的爱, 对每一个生命的敬畏。其次, 要关注学科知识的增长。每一个教师都拥有某一学科教学的空间, 假如仅仅满足于教书本知识, 注定他不可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真正的优秀教师在学科知识的拥有方面应当做到“博”和“新”:“博, 是专之基;新, 是旧之基”。第三, 要关注实践技能的进步。课堂要追求学科特点和教学策略的匹配性, 追求资源整合的策略, 追求教学机智、教育技术的恰到好处的应用等。

2. 教师发展怎么做

在解决教师发展问题的过程中, 要特别注意制度性与自主性的结合, 个人成长与学校发展的同向, 教师成长与课堂进步的一致, 以及优化培训形式, 倡导有效合作, 鼓励必要的专家引领等。

3. 教师发展工作怎么能有特色

教师发展要体现“校本的”、“日常的”、“文化的”三方面特点。所谓“校本的”, 即要有校本的标杆引领, 这就强调要有一个优秀的群体和优秀的领军人物。所谓“日常的”, 即要有日常的教学进步, 要让读书、写作成为一种教师发展方式。惟有如此, 才可能进步。所谓“文化的”, 即要让文化与地域相联系, 因为文化一定是具体的、个性的。用杨院长在报告中的比方来说, “文化”是无所不在的空气, 是共同默认的价值, 是终身难忘的味道。

换一种视角, 换一种表达的方式, 新时期的教师发展可以开辟一条新的探索之路。

二、教师发展的“新思想”——要持续关注课堂质量

基于教师发展的新内容, 剖析其包含的思想内涵, 又有了一点新认识。课堂, 从来都是教师教学的主阵地, 是教师职业生涯中最重要的发展空间。一个不重视课堂教学质量的教师, 一定不是一个称职的教师。在越来越重视教师“人文性”的背景下提关注课堂, 似乎不是什么“新思想”, 但“持续关注课堂质量”的确是教师发展的重要内涵之一, 有必要认真思考:课堂教学质量的持续提高与哪些因素相关?

1. 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需要关注态度的改善

教师课堂教学质量提高的因素有很多, 但态度是第一位的。所以, 课堂教学质量要持续提高, 首先要关注教师态度的改善。医生对待病人的态度可以给我们教师以启迪:医生面对每一个病人, 都是一次考试。所以, 医生不敢怠慢医术的提高, 因为他直接面对的是每一个生命。假如不敬畏生命, 导致的将会是生命的逝去、家庭的破裂、亲人分离的痛苦, 这种良心的谴责会让他一辈子都不安。教师又何尝不是如此?虽然教师对待孩子的教育没有这种立竿见影的效果, 但真正优秀的教师一定会满怀虔诚与责任, 怀揣使命与敬畏去思考自己教学的得失, 不断修炼自己的教艺, 以免耽误了孩子。这是“教师”这一称号赋予的应然的态度, 因此, 我们应当“敬畏课堂”。

2. 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需要教师个人素养的提升

没有专业技能又何以提高质量?所以, 无论哪一学科的教师, 都必须关注自身专业学科知识的增长。惟有如此, “心里有底, 才不发毛”。一个语文教师不饱读诗书, 又何以驾驭自己的课堂?一个数学教师不读读“数学史”, 仅停留在书本知识的教学, 只会导致浅层次的重复。同样, 英语教师、科学教师、音乐教师等也都需要读人文的、经典的、广博的书籍, 这样才能让自己站在讲台上“心里有底气”。

3. 课堂教学质量的持续提高需要实践技能的进步

教师“茶壶里有了饺子”, 还要有“倒出来的功夫”, 这就是“实践技能的进步”。有知识的人很多, 但不会都成为好教师。课堂教学无小事, 在课堂里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每一个表情都关乎“质量”。因此, 对于“教学技艺”的理解, 绝非是技术层面的简单操作、模仿, 它是一门艺术。怎样的提问最合适, 富有启发性, 又能给予孩子足够的思维空间?怎样的评价最能激励学生?怎样的姿态最能让孩子感到亲近、自然、喜欢?怎样的教材解读及设计最能抓住重点, 突破难点, 让学生学得兴趣盎然?……这都是“技艺”, 需要精打细敲。因此, 提高教学技艺就应当“拘于小节”, 让课堂的每一处细节都成为教育的契机, 无痕, 却能让孩子怦然心动, 为之兴奋。

4. 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还有赖于教师教学境界的提升

课堂教学仅停留在“技艺”上还远远不够, 还必须关注教学境界的提升。教学是为了教育的, 这是一种境界。假如一名教师仅仅将教学看作工艺一样打磨的话, 他最多成为一名杰出的“教书匠”, 而永远成不了教育家。提升教学的境界, 就是要扎根于教学品质的提升, 同时又跳出教学看教学, 跳出技艺看技艺, 在教学中把握育人的价值, 时时以“人”为本, 关注学生兴趣的激发、个性的彰显、能力的提高、习惯的养成、方法的习得。因此, 从态度到素养, 从技艺到境界, 这是一个不断螺旋上升的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过程, 也是教师发展的重要路径。

三、教师发展的“新境界”——要融入团队, 形成文化

教师重视课堂教学是必然选择, 但同时, 教师发展又不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教师发展的“新境界”是教师文化的广泛认同。

1. 读书文化有三重境界

诚如杨九俊副院长所说:少年时读书, 犹如“门缝里看月亮”, 那是“看月—看书”阶段;中年时读书, 犹如“打开窗户看月亮”, 那是“赏月—赏读”阶段;老年时读书, 犹如“在庭院里看月亮”, 那是“玩月—悦读”阶段。这个“少年—中年—老年”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年龄划分, 而是读书程度的划分。每一个教师都会经历“看月—赏月—玩月”的过程, 也就会经历“看书—赏读—悦读”的过程。不同的阶段, 读书的心态与理解是不一样的。真到了“玩月”的境界, 那应当是相当有城府的境界了, 有的人可能一辈子都不一定能获得这样的体验。

2. 团队文化有三个比方

“文化是无所不在的空气, 是共同默认的价值, 是终身难忘的味道。”对于前两者, 比较好理解, 也听得比较多, 而对于“终身难忘的味道”一说, 只觉得越品越有味。是啊, 一个优秀的教师群体文化是有独特味道的。首先是“相投的趣味”。以什么为教师团队共同的“趣味”, 是文化优劣的分水岭。有的团队以吃喝玩乐为共同的兴趣爱好, 有的团队以共同的研究为最大乐趣, 有的团队可能都找不到一个共同的“味道”, 以致人心涣散。真正优秀的团队一定有彼此的默契、共同的坚守、执着的追求, 当然也会有“人人为我, 我为人人”的互帮互助与无私奉献。其次是“高雅的品位”。这包括教学的品位、读书的品位、研究的品位、育人的品位追求等。只要听听他们在办公室、在教研组、在班级里习惯性谈论的话题, 就能判断他们的共同追求、价值观是什么。第三是“家的情味”。一个团队就是一个“家”, 有“家”的感觉就能让人有安全感、踏实感、亲近感, 有“家”的地方就能有爱, 有关怀, 有体贴, 有温暖。这是一种“阳光的味道”, 无处不在, 自由自在。而有这种独特味道的团队, 必定是团结的、向上的、勇敢的、坚强的。教师团队的这种文化会如影随形地弥散到校园里, 弥散到学生身上, 这是润物无声的。

3. 教育境界的两层理解

首先是对读书与写作的理解。读书、写作是极其普通的事, 但教师的读书与写作境界体现在哪里呢?那就是读书、写作的“教育情境式”, 即无论在何时、何地, 作为一个教育人, 都会将某个看似与教育不沾边的事件、活动、事物、生活等“教育情境式”。带有这样一种理解的人, 往往到了教育的高境界。换句话说, 他已经“生活教育化”、“教育生活化”了。事实上, 教育是需要随时随地思考着、实践着的。真正的教育家会用心地将生活中的人、事、物巧妙地转化为教育或教学的素材资源, 又将教学内容延伸至学生的生活世界, 让孩子的“课堂”放大, 让教育细化。其次是对研究的理解。杨九俊副院长说过:研究如果不转化为爱, 还要研究什么?的确发人深省。是啊, 我们研究教材, 如果不转化为爱的教育, 又怎么可能变“技巧”为“艺术”?我们研究学生, 如果不转化为爱孩子, 又怎么可能做“真研究”?我们研究课堂、课程、文化、制度, 如果不都是为了一个“爱”字, 将我们的所知、所感、所思、所想统统转化为对教育、对学生的热爱, 又怎么可以研究制订出符合教育规律的、学生成长需要的东西?

上一篇:财产清查下一篇: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