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教学

2024-06-18

中国史教学(精选12篇)

中国史教学 篇1

我们正处在一个全球化的时代, 中国也再度成为世界关注的中心。对于中国史教学的反思, 也伴随着这一新的时代内容而发生变革, 我们正在从批判欧洲中心的史学观念, 转向全球整体史学观念, 有学者指出, 全球史观是反思“西方中心论”的一个代表[1], “全球史观”在当代中国意义深远, 除了研究者广泛采纳这种理念研究世界史, 它也被应用到中国史的研究与教学中。鉴于全球史观在中国的影响性, 本文将重点考察全球史观对中国史教学的重要意义。

全球史观及其核心问题

全球史观的出现是伴随着人们社会交往的全球化和世界政治、经济联系的全球化, 从而引起人们对全球化现实的感知和认识。这种方法认为世界历史是彼此联系和相互影响的, 不存在一个独立区域的历史“中心”, 亦即打破了兰克史学“西欧中心论”和国别史拼凑世界史的传统史学框架, 它对于世界史的研究有着直接的影响。全球史观关注的是历史发展中的横向关联, 它指出了人类在现代化的浪潮和工业化进展中, 欧美国家与世界其他地区如何形成了互相依赖的发展格局, 并因此有效地解释了两次世界大战对社会造成的巨大影响。此后, 由于世界进入到麦克卢汉预言的“地球村”, 人类历史的发展更趋整体化, 生产力的国际化合作体系建立起来, 人类历史中的互相渗透、合作、逐步成为主流, 整个人类面临着共同的命运和考验[2]。

全球史观作为一种全新的历史定向, 对传统历史观的突破, 迅速引起了中国史学界的广泛关注和研究[3], 他们认为研究任何地区的历史问题都需要超越国别和地区的历史去考察。可以说该观念代表了人类历史研究的一般性取向, 能够帮助史学家尤其中国史的学者们, 从横向联系中发现人类社会的文明发展规律。全球史观大大解放了传统的史学研究, 带来了史学研究观念的不断转型, 在此观念之下产生的大历史教学观、多元史学观[4]等观念, 为中国史的教学开创了新的局面和空间。

全球史观对于中国史教学的机遇与挑战

全球史观对于中国史的教学而言, 引发了历史认知的横向比较, 在历史的纬度上比较中国社会的发展, 从世界历史发展的全局认识中国历史, 是一个极有价值的观念选择。通过全球历史的整体性, 我们能够分析中国在特定历史阶段与全球发达国家和欠发达国家之间的联系和异同, 发现中国与世界总体格局之间的关系, 使学生能在分析过程中形成客观、准确的社会观念。在中国史的教学过程中, 贯彻此种理念, 就可能避免陷入“中国中心论”所带来的历史知识认知的片面性与不完整性。

在中国史教学中, 我们审慎地欢迎全球史观。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促使我们在中国史教学中引进全球史观。第一, 它确实为我们带来了中国历史教学观念的改变。对于教师来说, 相比较以往教学中采用的单一观念, 全球史观释放了从地域独立的历史走向地域整合的历史。第二, 全球史观带来了中国历史教学中的两个平等性。以往中国史的教学只注重中国历史的发展线索的讲解, 灌输性教学方式是这一体系的重点, 引进全球史观学生可以通过自主性学习, 实现对知识的主动性比较, 提升了教学的实效。第三, 这种观念丰富了中国历史教学的内涵。历史研究必然要涉入研究者的主观立场, 当他 (她) 缺乏足够的比较对象时, 很容易陷入到自我的窠臼, 特别是在中国讲授中国历史。目前的中国史教学中, 由于全球史观的缺失, 教师在讲授中国文明时, 将其看成了内部延展的自然过程, 从而加强了人们主观思维的表现场域, 学生关于中国历史的理解也就缺乏客观性。

全球史观应用与中国史教学的特殊性

然而, 全球史观毕竟是一种史学观念, 此种观念也存在着缺陷。现代人在理解中国史时, 已形成比较稳定的价值观, 很难在短时间内迅速地实现从特定的地域向全球历史进程的转变;同时, 从整体联系的历史观念出发, 会降低中国区域历史的独特性, 容易出现以国际或全球趋势出发解释中国社会的外部影响观, 全球史观的一大问题就凸显了出来。鉴于上述问题的存在, 笔者认为, 对于全球史观我们应该持以积极的欢迎态度, 将其应用与中国史的教学工作中, 同时又要注意不应全面贯彻全球史观, 要求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历史问题应区别对待。

首先, 在中国历史教学中, 要坚持从中国社会的特殊结构出发考察中国历史。当西方进入启蒙后, 欧美地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革,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新的制度类型成为西方社会的重要特点, 而中国却维护着一个超稳定的封建社会结构, 并逐渐落后于西方。这个问题表明, 中国史教学中, 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需要从中国历史发展的独特性上探索中国社会的发展逻辑。其次, 以全球史观指导中国史教学时, 就要注意将其与中国历史发展的内部规律结合, 具体问题具体对待。中国传统社会以土地作为重要资源, 围绕着农业土地资源, 在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形成了耕地单位面积上的高投入和高产出格局, 这样就推动了中国高度发达的农业文明, 即以传统农业为基础的社会生产秩序和大规模的政府和集中的中央控制政策等。在这个逻辑的驱使下, 中国封建社会人地关系成为中国历史发展的核心问题。中国农业问题的特殊性导致中国封建社会的农业经济不同于欧洲封建庄园和农奴制。因此全球史观在中国史教学中还需要采用唯物主义进行检验和辩证逻辑法进行考察, 引导学生以全球史观为视野思考问题, 同时又注意中国史发展的特殊性。

“全球史观”构建中的正确态度

基于上述讨论, 本文认为, 我们在中国史教学中, 树立全球意识是重要的, 中国历史, 特别是近代史教学中, 中国的百年屈辱史并不说明中国文明是滞后的, 这正好肯定了人类文明发展的多样性。承认人类文明统一性的同时充分肯定其多样性, 是推动中国史教学发展的重要动力。从文明发展的角度来说, 尽管我们的经济、军事一度落后, 但是我们仍然有权利与西方社会进行平等的对话。同时我们仍旧需要从中国的地方性知识出发, 考察中国历史发展的特殊性, 全球史观只是构建人类历史的整体特征, 不能由此就忽视中国问题的特殊性。

摘要:全球史观, 为中国史的教学开创了新的局面和空间。对于中国史的教学而言, 全球史观引发了历史认知的横向比较, 从世界历史发展的全局认识中国历史, 是一个极有价值的观念选择。但全球史观在中国史的教学工作中, 也有其局限性, 应该区分为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历史问题区别对待。

关键词:全球史观,教学,反思

参考文献

[1]李强, “全球史观”:反思“西方中心论”的一个代表[J].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1-6-9.第9版.

[2]程美宝, 全球化、全球史与中国史学[J].学术研究, 2005, 1.

[3]于沛, 全球史观和中国史学断想[J].学术研究, 2005, 1.

[4]吉尔兹, 地方性知识的确认对于传统的一元化知识观和科学观具有潜在的解构和颠覆作用.地方性知识[M].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0, 8.

中国史教学 篇2

《纲要》指出:“音乐具有开放性、宽容性和自主性。在音乐活动中,幼儿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活动,并能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体验。结合主题《我是中国娃》,我们选了一个音乐活动《大中国》,目的是欣赏体验作品气势雄壮,音域宽广的特点,学习用多种手段表达、表现作品所展示的内容。

考虑到此前孩子们对这首歌曲还是很熟悉的,所以活动时我做了调整:开始部分请幼儿倾听乐曲,说说听完后的感受,因为曲子的特点比较鲜明,孩子的表达也很有想法,有的说“我觉得很阳光”,有的说“我觉得很用力的”还有的说“我想来跳舞”。有了第一次的感受后,在第二次欣赏中我给孩子交代了一个要求“听第二遍的时候,每人学一句自己觉得最好听的歌词”。有了这样的要求后,孩子都带着问题来欣赏第二遍,所以在学唱一句环节时,孩子基本上把第一段的歌词给记忆了下来,通过跟他来学一学的形式,孩子们学的很开心。有些句子因为比较成人化,孩子在学唱中有些困难,特别是对于“经过那个多少那个风吹和雨打”歌词的理解,我就用孩子们的语言给所以的孩子做了解释:因为我们祖国有许多的宝物,外国的人想来抢走我们祖国的宝物,所以他们来打我们,经过战争,我们中国人终于把这些外国人赶出去了。孩子们基本上能完整的演唱第一段的歌词,而且在演唱中,流露出一种自豪、开心的感觉。最后,请幼儿欣赏音乐,自由舞动起来,一些孩子还能合作表演,效果较好!

当然,本次活动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如:幼儿在交流探索结果时,有些幼儿回答的太罗嗦,我没有及时把他们的语言进行提炼,把孩子们局限在一个框框中,让他们跟着教师的思路走,而没有发挥幼儿主动性。

中国古代诗歌教学初探 篇3

一、听——感官上的认识到心灵上的升华

听名家诗歌朗诵不仅从感官上对诗歌进行了初步的认识,更能在心灵上捕捉诗歌的情感基调,更好地体会诗歌的感情。名家诗歌朗诵往往配以与诗歌相协的背景音乐。优美的朗诵和背景音乐,既能加深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又能使学生进入诗歌描写的境界。这样提高学生对诗歌学习的兴趣的同时,也把学生带入诗歌描写的境界,令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在心灵上感受到诗歌最近距离的触摸、最深切的涵义、最潇洒的内容。还有加上诗歌画面再现的,那样最能带给学生心灵的震撼,使学生对所学诗歌刻骨铭心,久久回味。教师朗诵如果不错的话,可以尝试配乐朗诵,效果有时可能更好。

二、读——用“美读”读出诗歌的“三美”

古人曾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苏轼也有“三分诗,七分读”的说法。新课标中关于读的要求是:“能用普通话流畅地朗读,恰当地表达出文本的思想感情和自己的阅读感受。”学诗歌就是要读,多读,而美读法就是一种很好的读诗歌的方法。

美读不同于干巴巴地读书,美读要求我们投入极大的感情,读出诗歌的“三美”:即语言美、意境美和音乐美。古人在《毛诗序》中就有“情動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歌咏之”的说法。叶圣陶在《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提出了美读的定义。其中音乐美是诗歌区别于其他文学体裁的最最特别的特质。我们要在缓歌慢唱、密咏恬吟中把握诗的用韵、节拍、停顿;把握声调的轻重缓急、字音的响沉强弱、语流的疾徐曲折。这就是诗歌的音乐美。

美读可以让学生初步感受诗歌意境,真实地体会到作者彼时彼地的真情实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了美的熏陶、艺术的感染和哲理的启迪,并由此达到“入境”的状态。所以在诗歌教学中,我们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要求学生有感情的美读。要做到这一点,还要有几个方面的准备:

1.知人论世。

孟子说:“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孟子万章》)他的“知人论世”观就是说要对作者及作品的写作背景有所了解。有了了解,学生才能读出读出“夜半钟声到客船”的落寞之情,“天地一沙鸥”的凄凉之意,“悠然见南山”的散淡之心。

2.进入角色。

在“知人论世”之后,学生接下来就要进入角色,将自己化为诗歌生命的一部分,仔细品味、体验,与诗人产生共鸣,这样才能在朗读时体会到诗人的喜怒哀乐,从而加深对整首诗的感悟和理解。我们要用美读;要用美读来品味揣摩苏轼、李白的豪放,杜甫、辛弃疾的雄浑,柳咏、李清照的婉约。

3.创造情境。

在现今课堂上,学生可能因为胆怯,怕读不好被人笑话等等原因,不愿意当众读诗,这时候,我们需要创造条件多给学生当堂诵读的机会,开诗歌朗诵会等、诗歌朗诵比赛等,多让学生参加、体验一下读诗,让学生有所收获,有所成功。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让学生爱上读诗,爱上美读。

三、品——鉴赏诗歌

诗歌教学重点要教会学生如何鉴赏诗歌,并通过鉴赏来提高审美能力。新课标对于学生鉴赏文学作品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然而,诗歌之美,是所有文体中最感性,最动人的了。短小精悍的语言,高度地展现出丰富的情感和美丽的画面,面对古人浩如烟海的隽心而出的诗句,我们如何指导学生鉴赏?

1.背景知识。

在诗歌鉴赏前,教师向学生讲解一下诗歌的背景知识非常重要。背景知识包含:诗歌本身的格律等常识、诗人、写作背景等等。也就是诗歌鉴赏中所提到的“知人论世”。有了这些背景知识,学生才能更好的理解全文,更好的去品味、揣摩全诗。

2.把握意境。

鉴赏诗歌需要把握诗歌的“意境”。“意境”是诗人通过种种意象的创造和联缀所构成的一种充满诗意的艺术境界。其中“意象”一词是中国古代文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古人以为意是内在的抽象的心意,象是外在的具体的物象,意源于内心并借助于象来表达,象其实是意的寄托物。我们要通过意象的分析进入其中,体会诗歌中的优美意境。

3.会找诗眼。

所谓“诗眼”,是一首诗或一句诗中最精彩最关键的词句。刘熙载在《艺概?词曲概》中说:“眼乃神光所聚”,这表明“诗眼”是全诗神韵的集中表露。所以鉴赏诗歌要学会抓诗眼,要引导学生会找诗眼。诗眼有“句之眼”和“篇之眼”两种,“句之眼”通常是一个字或一个词,而这些字词又多为动词,因为动词能表现事物的发展变化、矛盾斗争,最能体现诗的意境。像王安石的《江南春绝句》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绿”便是诗眼;宋祁的《玉楼春》中“红杏枝头春意闹”,“闹”就是诗眼。

中国史教学 篇4

1“中国梦”的提出

2012年11月29日, 习近平总书记参观中国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后提出“中国梦”———实现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2013年3月17日, 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梦”进行了深入阐述:“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中国梦”是美好的, 实现这个梦需要对中国优良传统道德文化予以弘扬。特别是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来说, 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道德文化是宝贵的重要资源。因此, 借鉴传统文化的精华, 通过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在弘扬中国传统道德文化基础上推进“中国梦”的实现, 成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

2“中国梦”与中国传统道德文化教学的关系

其一, “中国梦”丰富了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内容。“中国梦”所包含的文化自觉、自强和自信, 打破了西方文化霸权;“中国梦”所蕴含的“三个倡导”, 即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新概括, 呈现了时代精神和气质;“中国梦”所容纳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和生态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 鼓舞了人心, 凝聚了力量。“中国梦”为中国传统道德文化教学提供了更富有时代气息和更加鲜活的内容支撑, 能够成为中国传统道德文化教学的源头活水。

其二, 中国传统道德文化教学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了人才和道德支撑。从价值论范畴看, 效益体现了主体的尺度, 是对主体的存在和发展起积极作用的结果, 表明了客体与主体的符合、重合情况。[1]“中国梦”的实现除了强大的经济支撑, 更有赖于人民整体文明程度的提高。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场所, 大学生的道德素养是全社会的道德文明素质提升的关键一环, 对“中国梦”能否实现以及实现的程度有着巨大的影响。高校也是一个“道德场”, 是社会道德文化的高地、民族和社会良心的堡垒, 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 高校要坚守“道德围墙”, 不断增强道德文化建设能力, 力争成为“中国梦”实现的道德文化圣地和精神家园。

3 弘扬中国传统道德文化教学路径

实现“中国梦”是弘扬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价值指向。以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为切入点, 以教学为手段, 以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中蕴含的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探索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以及坚守气节、先义后利的崇高境界等为主要内容, 达到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目的, 这种中国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

在实现路径上, 通过教师传授路径和学生践行路径予以实现。

首先, 教师要理解和掌握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相关内容, 形成对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理性认识;并搜集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相关教学案例, 以充实教学内容;其次, 通过学生对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认知———情感———意志———践行”过程, 即促进学生形成对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正确认知, 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热爱,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道德的认同感, 并通过自身言行践行“中国梦”。

第一, 探寻“中国梦”与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契合点, 形成对教学的理论和案例支持。

在“中国梦”中蕴含着丰富的中国传统道德文化内容。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中蕴含的爱国主义精神: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陆游的“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顾炎武的“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等, 这些都充分体现着几千年来中华儿女的爱国、忧国、忧民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以天下为己任的思想代代相传。

习近平指出:“中国梦”追根究底是人民梦, 这与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中“民为邦本”、“民贵君轻”的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处。孟子认为“诸侯之宝三:土地、人民、政事”, 然而, “民为贵, 社稷次之, 君为轻”。荀子指出:“君者, 舟也;庶人者, 水也, 水则载舟, 水则覆舟”。因而主张“王者富民”。西汉贾谊指出:“闻之于政也, 民无不为本也。国以为本, 君以为本, 吏以为本”。“民者, 万世之本也, 不可欺。”唐太宗对民贵君轻的思想体验更为深刻, 他说:“天子者, 有道则人推而为主;无道则人弃而不用, 诚可畏也。”这些内容都是人民性的反映。

国家利益、民族利益以及个人利益关系等处理, 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中也有丰富的案例资料:赵国蔺相如“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西汉苏武出使匈奴, 于北海畔牧羊, 受尽威胁利诱与折磨, 终不屈服, 坚持民族气节;张骞出使西域, 历经磨难而不辱使命, 不失民族气节, 终于开通了丝绸之路等, 他们将国家利益、民族利益、人民利益放在高于一切地位的高风亮节彪炳千秋。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中经典事实、经典故事、人物传记、朝代历史、诗歌散文、古典音乐、传统礼仪等等, 都可以成为教学中生动活泼、意蕴深厚的教学资料。

第二, 通过中国传统道德文化“认知———情感———意志———践行”教学模式, 使学生自觉践行“中国梦”。

对中国传统道德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促进学生形成对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正确认知;通过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典型案例, 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热爱;通过教学讨论、情景创设、视频展示等方法,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道德的认同感;把国家利益、民族利益和个人利益紧紧联系在一起, 为民族、国家利益的勇于奉献。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不仅重视道德感化, 更强调道德践履, “中国梦”的实现关键在于学生的自觉主动实践。通过中国传统道德文化教学不断完善自身, 成就自己, 使学生积极主动投入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 博大精深, 蕴含着许多哲学思想、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 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积淀的精华。“中国梦”蕴含着丰富的中国传统道德文化内容。在践行“中国梦”的背景下, 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必须置身于中国传统文化这一大的文化背景之中, 挖掘传统文化的价值意蕴, 借鉴并吸收其中的优秀部分, 使其成为教学的重要资源。

关键词:中国梦,中国传统道德文化,教学路径,思考

参考文献

《中国红》教学反思 篇5

《中国一日》(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上册)

二、所在班级情况、学生学习特点分析:

本人所带班级为嘉峪关市逸夫小学五年六班,本班共有53名学生,其中男生27人,女生26人。大多数学生学习积极、主动,善于思考,课堂参与率高,同学间互动学习能力强。但由于学生年龄特点,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变化以及社会的发展感受不深,缺乏生活、情感的体验,所以对这课文内容的整体把握及体悟会相对困难些。

三、教学内容分析:

《中国一日》是第三单元中的一篇阅读课文。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变化,短短十几年的时间,中国经济实力迅速增强,在国际上的地位也日益提高。文章以大量的数字和比较的方法,说明了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的变化,让世人瞩目。

四、设计理念::

在教学时,先带领学生把课文读熟,再引导学生通过数字了解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的变化,理解“崛起与沉重同步,希望与困顿同在”。

五、教学目标:

1、初步感知新闻的体裁特点,把握课文结构,了解课文内容。

2、通过阅读,进一步体会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的巨大变化,同时理解作者“崛起与沉重同步,希望与困顿同在”这句话的含义。

3、学习本文大量运用列数字、作比较等说明事物的方法。

六、教学重点:

感知新闻的体裁特点,把握课文结构。

七、教学难点:

理解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的巨大变化。

八、教学准备:

查找有关改革开放后中国日新月异变化的资料。

九、教学时间:

一课时

十、教学过程:

(一)、延伸导入

1、学完《这儿,原来是一座村庄》你感受到了什么?

2、揭示课题,在中国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变化,我们一起走进《中国一日》,确实感受一下。

(二)、阅读感悟

1、自读课文《中国一日》,要求:

(1)扫清字词障碍。

(2)了解文章写了哪些方面?

(3)感知新闻的体裁结构。(这是一则消息,结构包括导语、主题、背景和结尾四部分。基本要求:一要迅速及时,二要用事实说话。)

2、默读课文。出示阅读提示:(A、认真阅读课文;B、想一想,作者从哪几方面写了“中国一日”?C、在你不理解或不知道的地方做下记号。D、读完后和小组的同学交流交流。)

3、交流阅读提示B。(从中国的消费、市场、住宅、交通运输、人口、国内生产总值等方面。)

4、小组选择一个内容,以画图表的方式把具体的数字呈现出来。提供学习资料:瑞典人口总数880万,挪威人口总数462万。澳大利亚人口总数1900多万。

5、各小组把列好的表格展示并解说。

6、讨论:中国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板书:改革开放)

7、拓展:在日新月异的今天,我们是否可以安枕无忧了呢?出示网上调查资料

附资料:20世界人均GDP排行榜

8、看到这份资料你感受到什么?(小组讨论)

(崛起与沉重同步,希望与困顿同在)

(三)、全班交流学习体会

教师着重引导体会:

1、数字表达的作用是什么?从数字中你得出什么启示?引导学生举例说明数字表达对增强说明准确度的帮助。

2、师引导学生注意体会文中数字反映出的含义。

引导学生利用课文的数据,学会表达:

中国是世界上仅存的市场。以一天的为例,()。

3、找出文中的几处比较方法的使用,说说这样的好处。

(四)、学会表达

1、展示搜集的课外资料,尝试用列数字和作比较的方法介绍一件事情或物体。

2、学生互相评价,看说明方法使用是否恰当。

(五)课堂小结

教师总结:短文从中国的消费、市场、住宅、交通运输、人口、国内生产总值等方面展开统计,用具体数字,国际国内横向、纵向的比较,生动说明了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的巨大变化。

(六)、作业:

1、这则新闻是1994年的调查结果,在12年后的今天,这些数据是否发生了变化了呢?课后去查找相关的资料。

2、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写一篇新闻《我家的一日》。

板书:中国一日

崛起与沉重同步,希望与困顿同在

自问自答:

问:短文从哪些方面写出了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巨大变化?

中国美术史教学探索 篇6

关键词:中国美术史 教学 方法 研究

美术史是对美术现象和具体美术作品及与相关的历史事实的学术性研究,概括各个时代的审美意识和文化特征,把握美术发展的基本规律。数千年的历史,中国建立起了一座座宏伟的美术史丰碑,如商周的青铜艺术、汉代的汉画和石雕、晋唐的佛教艺术和人物画、宋元以后的文人画以及绚丽多姿的民间艺术。中国第一部系统的、较科学的绘画史著作《历代名画记》就出自于一千多年前的唐人张彦之手。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幅员辽阔的国家,各民族、各区域的人文风俗、文化元素都有其民族和区域的特点,导致了文学、艺术、美术作品有着不同的特征和风貌,使中国美术史册丰富多彩而具强大的生命力。中国美术史作为高校美术专业的必修课和高校公共选修课,如何扎实有效地进行教学,使美术史在陶冶性情、提高人文素养、传承中国优秀文化和艺术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是值得我们今天来认真探索和研究的问题。合理组织美术史教学内容,提高思想认识,转变教学观念,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建立教学合一的师生互动环境,是使学生有效学习美术史和提高自身文化素养的有效途径。

一、中国美术史教学中应提高思想认识、转变教学观念

美术史教学长期不被重视的现状要改变,关键在于院校的办学思想、教师的认识和学生的配合三方面的不足。我们要清楚认识美术史教学,不仅仅是让学生了解历史,知道画家和作品,更重要的是通过学习美术史,使学生了解艺术史,感受艺术大师的经历、人格及其作品内涵,掌握不同时期、不同人物、不同艺术风格的变化及发展,在传承和弘扬优秀艺术文化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和艺术修养,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为学生今后的美术创作、美术生活和美术发展提供丰富的艺术元素,提高学生探索美、运用美、创造美的能力。美术史教师是美术史教学的主导者,教师水平、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的好坏,教师首先要正确认识学习美术史的重要意义。要率先进入角色,要用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学习观去感染学生,其次要用新办法、高学术、高水平去教导学生,美术史教师要不断提升理论水平、史研学水平,同时要不断学习和运用新的教学方法实施教学。再次,美术史教师要带头进行艺术实践,把美术史论与现实的艺术创作和人文环境有机结合起来,使理论联系实际,达到新的教学效果。

二、合理组织中国美术史的教学内容

现在用的中国美术史教材都是以年代的顺序来编写的,教学时都以年代的顺序来进行,这样不利于画风之间的有效比较和学习,所以必须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把原始时代的美术、商代的美术、西周春秋时期的美术、战国秦汉美术、魏晋南北朝时期美术、隋唐美术、五代两宋时期的美术、元代美术、明清美术和近代中国美术中按绘画、雕塑、陶器、建筑、民间工艺六大类来集中安排教学。建议绘画类28学时、雕塑类18学时、陶器类8学时、建筑类12学时、民间工艺6学时,以上按种类来讲解美术史有系统性、比较性和适用性,有利于每个时期的同一类美术的特性、风格、变化、影响和发展有效比较讲解,使学生在比较中接受和消化,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探索有效的中国美术史教学方法

随着艺术院校的发展和艺术人才的需求,对中国美术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达到理想而完美的美术史教学效果,提高中国美术史教育教学质量,必须探索有效的美术史教学方法。首先需要构建教学合一的师生交流、互动的和谐学习环境。我国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认为:“先生的责任在教学生学”“先生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先生须一面教一面学”。中心意思是要正确处理好教学中“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相互关系。教学过程是学生不断获取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知识和本领的过程,也是学生身心不断得到全面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理所当然地是主体,也就是说,他们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处于组织者和教育者的地位。但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必须以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为前提,外因要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所以教学要解决好教师与学生、教与学的关系,不能教师只是教,学生只是学,把学生看成客体或“容器”,教师只管自己的意思而不顾学生的才能兴味,而是要善于同学生交流、勾通、调动学生自觉自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综合学习能力,教师一面讲,一面同学生交流,构建起师生交流、互动的和谐学习环境,为教好美术史奠定基础。第二,改变传统的一师教学为多师授课方式。在传统的美术史教学中,很多都是一位老师负责完成全部教学。这样的弊端很多,存在很多方面的单一性,一是教师风格个性的单一,二是知识上的单一,三是教学形式上的单一,四是能力展示上的单一,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缺乏教学的广泛性、生动性和趣味性,所以美术史教学须由多位教师来完成。根据教师专业的长处安排内容,如国画专业教师安排上绘画类,雕塑专业的教师安排上雕塑、陶器类。把美术内容分类后,根据教师的专长来授课,这样既能发挥教师的长处,又给学生全新的感受,学生更能学到每个教师的长处,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果。第三、美术史教学必须实行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不能只教理论,教师在认真指导学生学习史论的同时,必须让学生真正掌握、运用与发展,使学生通过学习达到全面提高。一方面教师在教美术史绘画类时,可一边讲解理论,一边展示古今优秀作品,并演示传统而精华的绘画技巧。另一方面教师在课堂讲解史论后,要安排部分课外实践,带学生参观和观摩,实地感受中国美术史的博大,如著名的建筑、四川乐山石雕、河南龙门石雕、展览馆藏品陶器等。通过教师讲授、演示,学生实地感受学习,使美术史教学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达到完美的教学效果。

四、建立多元化对学生学习中国美术史的评价方式

多元化的对学生学习中国美术史进行有效评价是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的有效方法,同时也是推进教师不断改进美术史课程设计和教学过程的动力。具体评价方式有:一是建立美术史理论考核方式,以掌握理论知识为主,进行试卷测试。二是建立实践考核方式,以学习实践美术史中美术作品、实物为题,进行观摩考核。三是建立讨论交流的考核方式,采用课堂上组织学生之间主动进行讨论、交流,教师现场评价。四是建立学生个性发展与今后发展的考核方式,学生通过学习美术史,对自己的个性影响和今后发展的思考,应该有一个明确的思路和目标,而这个目标每个学生都有差异,教师掌握鼓励考评学生这个环节很关键,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发展有着较深的影响。通过以上多元化考核,学生的学习、思考、参与的效果和个性以及今后发展思路得到了有效展示和表现,促进了学生有效学习,从而达到有效的教学效果。

总之,中国的美术史在不断发掘和发展,中国美术史教学要不断改进,教育工作者在美术史教学中要提高思想认识、转变教学观念,合理组织安排美术史的教学内容,不断探索有效的美术史教学方法,建立多元化有效的学习美术史的评价方式;让美术史教学在艺术院校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作者单位:贵州省安顺学院艺术系)

参考文献:

1.《中国美术史纲要》黄宗贤编著,1993年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2.《美术教学理论与方法》钱初熹著,2005年高等教育出版社.

合作教学,传播中国文化 篇7

由于课程安排非常紧张, 已经没时间开设after school class (课文文化宣传活动) , 于是我在想能不能利用上课时间和其他老师合作教学, 让更多的学生了解中国文化。中国饮食文化享誉世界, 孩子们一定感兴趣, 顺便请老师也品尝一下。

一、中美生日文化对比

中国人对生日非常重视, 长寿面是生日宴的主食。解释完其承载的文化内涵后, 首先向负责教学的副校长申请和烹饪老师合作, 借用她的教室, 给学生做长寿面。申请得到了校方的大力支持。和烹饪老师互通邮件, 详细注明学生人数, 所需用具和采购清单。同时我邀请了校长等几位没课的老师过来品尝。烹饪当天我打印了关于长寿面的文化知识并当场发给大家, 他们边看我做长寿面边阅读, 受到了大家的好评。

二、中国茶文化

英美人概念中的茶和中国茶差别很大。学生对中国茶充满好奇和渴望。茶叶是什么样子?味道如何?茶具是什么样子?怎么使用?茶叶有什么功效?等等, 带着这些问题开始了我的茶艺表演。从茶叶制作过程、分类、冲泡方法到健身功效一一演示说明, 请大家品尝中国的热茶, 并赠送了每人小包装的绿茶。学生们对小小的蜷缩的绿色颗粒, 冲泡后成为一片叶子而啧啧称奇。

三、中国饺子

中国新年是重头戏, 包饺子是少不了的。烹饪老师Mrs. Kollet维持纪律, 中文班的学生宣讲饺子文化, 我展示各个步骤, 最后让学生包饺子, 煮饺子, 吃饺子, 这一切都要在46分钟结束, 一天重复了7遍, 轰动了整个学校。

于是, 和其他科目合作的想法在我心里扎了根。我又先后和体育老师合作教学生踢中国毽子;和艺术老师合作教学生剪纸, 用中文设计和制作感恩节卡片, 送给学校的老师们和他们的家长、朋友。有的老师专门找到我说收到了学生送的中文贺卡, 很是感动。

中国史教学 篇8

一、英美文学教学中进行中国文化因素渗透的必要性

当前, 英语语言专业的学生在中国文化方面普遍缺乏相应的了解。学生在英语专业学习时只有《大学语文》这样一门中国文化相关课程, 而《大学语文》还是一门选修课程。由此看来, 英语专业的学生在只有一门选修课程上, 缺乏对中国文化的深入了解。在当前全球一体化的时代, 一个不了解自己国家文化的学生, 很难将其他地域的文学文化做深入的了解。只有在吸收和发扬本国文化的前提下, 才能够积极的吸收和融入他国文化。

在“英语热”日益高涨的今天, 有很多学生对于西方的“情人节”“圣诞节”“万圣节”耳熟能详, 甚至还能够说出这些西方节日的典故和由来, 但是对于中国的传统节日却知之甚少。由此可见, 很多学生对于本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渐渐淡而远之。因此, 在英美文学课堂上, 必须将中国文化因素有意识的穿插进去, 来增强学生对于中国文化的了解。

二、英美文学教学中进行中国文化因素渗透的可行性和策略

优秀的文学和文化是全世界共同的财富, 因此在教授英美文学相关课程时, 完全可以大胆的将中国文化因素渗透进去, 这样不光可以使学生对西方的文化和本国文化相串联, 得到加强学生理解的效果, 还能使学生提升对于学习英美文化的兴趣。本文根据英美文学的教学实际, 提出三种中国文化因素渗透的策略。

1.从中西文化互相的影响关系入手。从中西文化互相影响的关系入手, 寻找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互相影响的例子, 并且在此之上进行阐发。国内外学者都有在这方面表明, 欧美许多的文学巨匠和思想家, 例如列夫·托尔斯泰、伏尔泰、歌德、孟德斯鸠、艾默生、席勒等等, 都有受到不同层面、不同角度上的中国文化影响。英语专业普遍使用的是吴伟仁教授编写的《美国文学史及选读》, 其中第一册第三章介绍了美国两位重要的超验主义作家艾默生和梭罗, 其中收录的梭罗的《瓦尔登湖》第二部分《我的住址和生活目的》中, 梭罗引用了商朝成汤王所镌刻的“苟日新, 日日新, 又日新”并把洗澡和精神追求相比。这充分说明了儒家思想在西方文化中的影响力。在教师进行教授的时候, 就可以将儒家文化在西方文化中的影响力进行穿插讲授, 让学生提升民族自豪感, 并且更加全面了解西方文化的内涵。

2.从英美文学的内容上入手。人类的情感都是相同的, 即便语言不同、文化不同、地域不同, 其拥有的情感都是一致的。在不同时空中的作家经常能够有类似的真挚情感表述在作品当中。英语专业的教师在教授英美文学作品时, 可以选取具有同样感情、同样主题的中国文学作品进行对比讲授。引导学生展开丰富想象, 从而更加全面的了解英美文学, 并且在过程中对中国的传统文学作品也有一个粗略的了解。例如, 英美文学的小说题材当中, 航海冒险占了很大一部分, 英美两国的作家都很善于宣扬主人公的冒险精神;我国也有同样的例子, 郑和下西洋是我国历史上典型的出海事件, 在教授的时候就可以将英美的文学作品和我国典型的冒险故事作为对比。郑和下西洋, 是带着“联系友好邻邦”和“追查建文帝的下落”两个任务去的, 而西方的航海家就不一样了, 他们每到一处地方都是先建立起自己的营地, 而后用武力将这处地方占为己有。无论是哥伦布还是麦哲伦, 他们的本质都是如此。通过对比, 让学生了解航海在国家实力中的重要性, 因而对于英美文学作品的本质有更深刻的了解。

3.从传统节日上入手。中国的传统节日是先辈对于人伦礼法、四季交替和自然宇宙的观察和认知的结果。现代节日是对新中国的建设、历史和发展的纪念和追忆。利用节日对英语专业的学生进行中国文化的教学是一种可行的策略。教师可以将中国的传统节日和英美的传统节日作为对比讲授, 并且鼓励学生去了解这些节日的发展、典故、形成等历史资料。以对比上来说, 比如春节和圣诞节、七夕和情人节等, 它们之间都是有一定程度上的共同特点的, 可以让学生在节日的共同点以及不同点上加深理解。

三、结束语

当今时代是全球一体化的时代, 时代的发展给英语专业带来了机遇, 也同样带来了问题。有效的渗透和传播中国文化, 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中西文化的交流与合作做出了巨大贡献。

参考文献

[1]李伟.浅析英美文学教学中的中国文化渗透[J].陕西教育 (高教版) , 2012.

[2]覃承华.论英美文学教学中的中国文化因素教学[J].语文学刊 (外语教育与教学) , 20090

中国民族声乐教学之探究 篇9

一、我国民族声乐教学中应当遵循的原则

在对中国民族声乐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当遵循以下两个原则:

一是声音的客观性原则。中国民族声乐教学与其他声乐教学一样,要因材施教,因为学生的声音条件是与生俱来的,只能根据学生嗓音条件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向。通常情况下,如果在相同气息冲击时,有的学生由于声带长且宽厚,声带震动次数较多,因此适合唱民族声乐中的低音;有的学生由于声带短且窄薄,声带震动次数较少,因此适合唱民族声乐中的高音。教师应当按照学生的声音条件进行教学,当然,这种分类并非绝对的,还应当以音色作为附加条件。

二是教学的科学性原则。虽然学生在先天条件方面存在差异,但后期的教学可以逐渐缩短这种差距,因为民族声乐的发声不仅依靠声带条件,更需要打开和使用共鸣腔,这些在民族声乐教学当中都非常重要。通过科学的教学方法,一方面可以使先天条件较好的学生获得更大的收获和提高,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训练来提高先天条件一般的学生的声乐水平[1]。

二、我国民族声乐教学的重点内容

笔者认为,我国民族音乐教学的重点内容主要在于六个字,即声、象、味、字、情和表。

第一个方面是“声”,这就需要教师教会学生在科学的训练方法下练习演唱技巧和表现风格,并且要教会学生在表现民族声乐艺术时融合我国的悠久文化,才能符合我国公众的欣赏习惯;

第二个方面是“象”,所谓“象”,就是教师要着重对学生培养目标和方向方面的训练,并且将整体优秀的学生组合在一起,让他们互相学习,以保证表现力既符合民族文化需求,又符合国际标准。

第三个方面是“味”,民族声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对民族声乐“味”的教学,只有教会学生使用科学的演唱技巧和手法,才能将民族声乐的韵味和风格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这也需要学生通过先听,后模仿的方式强化对民族声乐“味”的理解和掌握。

第四个方面是“字”,“字”在中国民族声乐中非常重要,因为字是语言的组成部分,教师只有教会学生如何表达和使用“字”,才能一方面使演唱旋律更加美好,另一方面更加自然的表达感情和音乐;

第五个方面是“情”,这就需要教师教会学生在歌唱过程中以情带声,这样才可能把声音和感情融合在一起,尤其是在表演过程中,要教会学生结合民族风格和社会情形抒发感情,而不是只靠声音和演技;

第六个方面是“表”,声乐表演不仅是歌唱,还需要表演,这就需要学生具备乐感能力和歌唱能力以外的基本功。教师要教会学生在民族声乐表演过程中将身体各部分都融为一体,同时加强对形体的训练。

三、我国民族声乐教学的基本手段

在我国民族声乐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运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具体包括以下三种教学手段的运用:

一是运用避重就轻式的教学手段。这种教学手段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因为在教学过程中,总有一些难点和顽疾是学生难以克服的,甚至多次纠正都无法改善,这就需要教师先把这些难点推后,着重加强学生其他方面的训练,待学生找到声乐表达的技巧和信心之后,再进行难点教学[2]。

二是运用耐心反复式的教学手段。民族声乐的学习过程并非一朝一夕之事,而是需要长久的、持之以恒的学习和练习,因此,教师在民族声乐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具备足够的耐心,反复对学生进行教学和指导,让学生在一遍又一遍的练习中不断进步,任何一个民族声乐家都是在不间断的训练中成功的。

三是运用观摩模仿式的教学手段。任何创新都是从模仿开始的,作为中国民族声乐教师,应当注重要求学生先通过观摩和模仿来寻找感觉,在真正了解和掌握我国民族声乐内涵之后,再进行自我风格的歌唱。一般情况下,观摩模仿教学又分为两种模式,即自我观摩和他人观摩,前者是指学生反复观摩录下来的自己之前的表演和歌唱,来寻找缺陷并不断完善,后者是指学生通过学习他人的表演来提升自己的水平。

四、结语

总而言之,我国民族声乐教学不仅需要在教学内容上更加丰富充实,也需要在教学方法上不断多样化,才能真正培养出更多的民族声乐家,对我国传统文化进行传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程雪迎.中国民族声乐教学之探究——从山东籍歌唱家彭丽媛演唱的声乐作品探究中国民族声乐教学[D].山东师范大学,2008.

中国史教学 篇10

中国教育学会书法教育专业要员会理事长郭振有在2008年“宁夏庆华杯”第二届中国中小学生书法节新闻发布会上, 用“惨不忍睹”四个字形容当前学生写字的状况, 引起广泛的共鸣, 不但教育这地块, 其他社会各界都切身感受到:加强中小学写字教学已刻不容缓!

于漪老师指出:“汉字是中国文化的脊梁”。

《语文课程标准》中规定了中小学写字教学的总要求。《语文课程标准》中建军议:“要使学生会写铅笔字各钢笔字, 学习写毛笔字, 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正确的写字姿势, 并有一定的速度。具备正确书写汉字的基本能力。通过写字教学, 使学生初知书法, 欣赏书法, 培养传承祖国文化的责任感”。

时至今日, 我们为什么还要为写好汉字大声疾呼?为何要把写好中国字提到如此高度?笔者以为主要是基于以下三点考虑:

其一, 汉字及其书写技法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写好祖国的文字是一种爱国行为。身为中国人, 没有任何理由不写好汉字!中国人写汉字, 应该显示出中国人的水手和气度来, 应该充盈着美感、洋溢着艺术性、体现出好修养!方方正正的汉字凝聚着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 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和文明史, 蕴含着中华民族的美好追求和气节, 更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中国人, 我们不能因为用电脑打字方便、快捷, 就放弃了汉字的书写, 在电脑时代, 我们还要多写字, 写好字, 让每个人都能够写漂亮的汉字并自豪地说:我是中国人!

其二, 目前写不好汉字的中国人不在少数, 不在重视写好汉字也已经不是个别现象;

写不好汉字、也不想写好汉字的情况, 在今在要得越来越突出。

其三, 中小学开展写字教学的情况不容乐观。在中小学开展写字教学益处多多, 但困难重重。据报道, 一些地区把写字安排在语文课内, 大多以硬笔写字为主, 且大多仅为每星期一节课。而许多地区却连这一节课也没安排。就是开设写字课的地方, 多数也没有合适的教材, 多是写生字、抄写课文。就是选点儿课时, 到了初中、高中, 在很多地方也基本被挤没了。相当一部分学校对写字教学重视不够, 写字教学时间得不到保证, 教材教具配置不足, 对学生缺乏严格的要求和训练, 教师教学指导不到位, 教师对写字教学存在不同程度的忽视倾向;有相当比例的学生不仅没有良好的写字习惯和规范, 而且字写提歪歪斜斜, 潦草马虎, 行款不整齐, 滥用不规范的简化字, 写错别字等现象相当常见, 作业和卷面不整洁。随着电脑应用的琢步普及, 人们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用电脑输入打印汉字逐渐习以为常, 同时动手写字的意识日渐淡薄, 这导致人们写字能力和总体水平随之下降。

综上所述, 不一而总、一言以括之, 加强中学生写字教学刻不容缓!

首先, 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 我们更要进一步认清中小学写字教学与育人的密切关系。关于汉字书写, 自古就有这样的说法:“书, 如也。如其学, 如其才, 如其志, 总之曰如其人”。写字与育人有其必然的内在关系, 科学有效的写字教学能有效促进学生德育、智育、美育协调发展。写字是人生步入文化殿堂的第一步。写字教学担负继承和弘扬民族文化、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的使命, 拥有德育的宝贵资源。中华民族创建文字, 使用文字有着几千年的历史, 其中书体演变, 书家辈出, 理论深远, 它体现了我们中华民族杰出的智慧与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汉字声形义结合, 是左右脑并用的复脑文字, 认读, 书写, 能发展人的逻辑思维能力, 有人称这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从古到今, 许多人都把写字视为特殊的训练, 以此培养自制能力, 锻炼自身意志。练习写字有益青少年心理健康, 可以锻炼人的抽象思维能力, 对青少年小脑的发育也大有益处。有人说, 一种文明发源的标志, 是一种文字的出现;任何一种文字都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化发展的精髓。作为中华民族的子孙, 最引以自豪的是我们的汉字, 无论是隽秀的小篆, 还是道劲的章书, 都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灿烂文明的体现, 而其中蕴含的思想和文化内涵是即使再发达的科技也无法模拟和取代的。常言道, 字如其人, 我们写出的汉字, 不仅在一定的程度上能反映出个人的品性, 而且还能最直接地体现一个人的文化修养和底蕴, 虽然当今时代电脑等科技手段日益普及, 我们还是应该努力写出一手漂亮的汉字, 既是一种文化, 更是一种文明。

其次, 我们还应该让学生从内心明确: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汉字是有效进行书面交流地基本保证, 是学生学习语文和其他课程, 形成终学习能力的基础;热爱祖国文字, 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具备熟练的写字技能, 并有初步的书法欣赏能力是现代中国公民应有的基本素养, 也是基础教育课程的目标之一。汉字的形体结构蕴含着极其丰富的民族智慧, 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无限创造力。写好字, 需要我们在用笔时挺起腰杆, 颈直, 头正, 目不斜视, 这正是对从小培养为人处世认真、正直的基本要求;写就一手好字要求讲旋律、对称、呼应, 而且还与美学、哲学、音乐等相联系这也正是我们修炼自已的方法。

再次, 我们更应该明确;营造写与育人的和谐氛围, 追求高品味的写字教学, 以重视写字育人为荣, 以写字规范优美为荣, 关注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养成和写字水平的提高。

否则——当汉字在我们的手下变得生疏的时候, 也许就是我们这个民族遗失的时候, 也是我们民族精神和灵魂逐渐淡化的时候。

“中国的地理差异”教学建议 篇11

人教版新教材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主要达成以下两条课程标准要求:①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秦岭—淮河一线是1月0℃等温线和降水800mm年等降水量线,也是干湿区、温度带、气候区等的重要分界线,由此还体现南北河流、植被差异以及在自然环境基础上形成的人文差异,如民居、饮食、农业、交通和生活习惯等。此外学习这条界线也为理解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划分和地理特征做铺垫。②在地图上指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四大地理单元的范围,比较其自然地理差异。四大区域是为地理学习和研究需要而划分,反映我国宏观区域差异,比较区域自然差异主要是地形、水文、气候、植被等方面差异,分析区域界线确定的主导因素是研究区域自然环境差异的重要方法。两条标准的要求有层次:第一条标准是从“地理界线”角度把握地理差异,非常具体,课标提出的活动建议中要求开展地理知识竞赛活动,围绕“秦岭—淮河”一线南北地理差异开展专题知识竞赛,旨在让学生熟练掌握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深刻理解界线南北自然、人文地理要素的差异,这是中国区域地理学习的起步,这部分内容在后面区域学习中会反复运用;第二条标准是从宏观尺度认识区域划分、比较区域差异,视野高,是作为区域地理学习的一个方法模板引领方向,在以后的学习中需要不断丰富和完善。

二、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结合生活与学习经验感受中国的自然、人文地理差异,能够初步分析自然环境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理解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对比掌握界线南北的地理差异;利用地图认识四大区域划分的范围、分析划分的主导因素,初步了解区域地理学习的一般方法。

过程与方法:运用生活知识经验感知地理差异,利用地图资料认识、理解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采用比较法学习地理差异;通过地图了解四大区域划分的界线,小组探究四大区域划分的主导因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生活经验体会地理差异,认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增强敬畏自然规律、热爱家乡的情感;通过对地理差异的感知和分析,理解地理差异普遍存在、地理要素普遍联系,树立正确人地观。

三、教材分析

本章教材是中国区域地理的开篇内容,在编写中体现出中国地理总论与中国区域地理的紧密衔接,学习时需结合八年级上册中国地理概况、自然环境、自然资源和经济发展的内容展开,而学习内容和方法总结可为后面区域的学习提供经验。教材分地理差异显著和四大地理区域两部分,知识顺序先由学习经验感知地理差异进而明确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然后综合全国范围的地理差异将我国划分为四大区域,通过读图找到划分范围,探讨区域划分的主导因素;在三维目标达成方面,通过图表资料结合学习经验掌握基本知识与技能,通过活动探究体验、理解、运用知识技能形成地理观点和情感。本章教材仅对区域地理作宏观描述,具体的区域特征将在后面区域中详细学习。

第一部分“地理差异显著”。由7段文字、1篇阅读材料、4幅图片、1个活动题组成。教材从感受地理差异入手,通过读“中国三级阶梯、年降水量和1月气温分布(图5.1)”并结合学习经验描述气温、降水、地形的地理差异,在认识自然差异基础上分析“广州人与哈尔滨人的对话(图5.2)”,理解自然环境影响人类生产生活,借助阅读材料丰富观察视角,展开开放性思考。在充分认识自然、人文差异普遍存在基础上,教材第7段提出自然地理事物尤其是山脉往往是地理差异的自然界线,进入秦岭—淮河一线地理意义的学习:先读“秦岭—淮河以北农村生活景观(图5.3)”、“秦岭—淮河以南农村生活景观(图5.4)”认识南北方具体地理差异并对比思考,本部分教学重点是完成“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活动题。

第二部分“四大地理区域”。由2段文字、1幅图片和1个活动题构成。在上一部分对秦岭—淮河一线地理意义全面理解基础上,让学生明确研究地理差异可根据其需要划分区域,可划分为自然区域、经济区域、政治区域等。全国范围可以综合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读“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图5.5)”认识区域范围、划分界线,进一步探究“了解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活动题。本章知识结构如图1。

四、图表利用(表1)

五、活动建议

活动一。第1题用表格对知识进行归纳,要求学生阅读图5.3、图5.4并结合图5.1完成,需要点拨地形区:秦岭—淮河以北主要地形区有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概括为地形以高原和平原为主,以南主要地形区是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东南丘陵、云贵高原等,地形特点是高原、平原、丘陵、盆地交错分布。第2题要求学生结合学习经验,借助地图资料,得出结论,进一步理解秦岭—淮河一线的意义。第3题需要探究分析,植被类型的影响因素是气温,河流水量的影响因素是降水,所以影响秦岭—淮河以南、以北自然差异的主导因素是气候。学生完成表格不难,重点引导学生认识气候这一主导因素影响下秦岭—淮河南北其它地理要素的差异丰富多彩,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分析其间的联系。如气候差异导致南北方农作物不同,造成南北方饮食习惯不同,形成各具特色的饮食文化;气候差异导致河流水文特征不同,影响交通运输方式;气候差异导致民居结构不同,形成南北方不同的建筑风格;气候差异导致居民生活习惯不同,形成不同的风土人情等。建议学生课下搜集南北方地理差异的资料,比一比谁知道得多,谁找得最有趣,并科学分析原因,领会“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活动二。可以让学生在图中描画三条界线,依次解决三个问题,第1题能够判断界线A与400mm年等降水量线大致一致,识别降水是界线A确定的主要因素,这时可引导学生继续分析界线A的确定与东西降水差异有关,而造成东西降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夏季风,所以界线A确定的主导因素是夏季风;第2题学生非常熟悉,也是秦岭—淮河一线的意义体现,气候差异导致界线B南北两侧其它地理要素的差异;第3题对照地形图学生能清晰地感受到地势、地形是界线C确定的主导因素;最后需要说明四大区域是综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点进行划分,是许多地理要素共同影响的结果,要重点考虑主导因素。▲

一、课标解读

人教版新教材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主要达成以下两条课程标准要求:①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秦岭—淮河一线是1月0℃等温线和降水800mm年等降水量线,也是干湿区、温度带、气候区等的重要分界线,由此还体现南北河流、植被差异以及在自然环境基础上形成的人文差异,如民居、饮食、农业、交通和生活习惯等。此外学习这条界线也为理解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划分和地理特征做铺垫。②在地图上指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四大地理单元的范围,比较其自然地理差异。四大区域是为地理学习和研究需要而划分,反映我国宏观区域差异,比较区域自然差异主要是地形、水文、气候、植被等方面差异,分析区域界线确定的主导因素是研究区域自然环境差异的重要方法。两条标准的要求有层次:第一条标准是从“地理界线”角度把握地理差异,非常具体,课标提出的活动建议中要求开展地理知识竞赛活动,围绕“秦岭—淮河”一线南北地理差异开展专题知识竞赛,旨在让学生熟练掌握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深刻理解界线南北自然、人文地理要素的差异,这是中国区域地理学习的起步,这部分内容在后面区域学习中会反复运用;第二条标准是从宏观尺度认识区域划分、比较区域差异,视野高,是作为区域地理学习的一个方法模板引领方向,在以后的学习中需要不断丰富和完善。

二、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结合生活与学习经验感受中国的自然、人文地理差异,能够初步分析自然环境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理解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对比掌握界线南北的地理差异;利用地图认识四大区域划分的范围、分析划分的主导因素,初步了解区域地理学习的一般方法。

过程与方法:运用生活知识经验感知地理差异,利用地图资料认识、理解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采用比较法学习地理差异;通过地图了解四大区域划分的界线,小组探究四大区域划分的主导因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生活经验体会地理差异,认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增强敬畏自然规律、热爱家乡的情感;通过对地理差异的感知和分析,理解地理差异普遍存在、地理要素普遍联系,树立正确人地观。

三、教材分析

本章教材是中国区域地理的开篇内容,在编写中体现出中国地理总论与中国区域地理的紧密衔接,学习时需结合八年级上册中国地理概况、自然环境、自然资源和经济发展的内容展开,而学习内容和方法总结可为后面区域的学习提供经验。教材分地理差异显著和四大地理区域两部分,知识顺序先由学习经验感知地理差异进而明确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然后综合全国范围的地理差异将我国划分为四大区域,通过读图找到划分范围,探讨区域划分的主导因素;在三维目标达成方面,通过图表资料结合学习经验掌握基本知识与技能,通过活动探究体验、理解、运用知识技能形成地理观点和情感。本章教材仅对区域地理作宏观描述,具体的区域特征将在后面区域中详细学习。

第一部分“地理差异显著”。由7段文字、1篇阅读材料、4幅图片、1个活动题组成。教材从感受地理差异入手,通过读“中国三级阶梯、年降水量和1月气温分布(图5.1)”并结合学习经验描述气温、降水、地形的地理差异,在认识自然差异基础上分析“广州人与哈尔滨人的对话(图5.2)”,理解自然环境影响人类生产生活,借助阅读材料丰富观察视角,展开开放性思考。在充分认识自然、人文差异普遍存在基础上,教材第7段提出自然地理事物尤其是山脉往往是地理差异的自然界线,进入秦岭—淮河一线地理意义的学习:先读“秦岭—淮河以北农村生活景观(图5.3)”、“秦岭—淮河以南农村生活景观(图5.4)”认识南北方具体地理差异并对比思考,本部分教学重点是完成“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活动题。

第二部分“四大地理区域”。由2段文字、1幅图片和1个活动题构成。在上一部分对秦岭—淮河一线地理意义全面理解基础上,让学生明确研究地理差异可根据其需要划分区域,可划分为自然区域、经济区域、政治区域等。全国范围可以综合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读“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图5.5)”认识区域范围、划分界线,进一步探究“了解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活动题。本章知识结构如图1。

四、图表利用(表1)

五、活动建议

活动一。第1题用表格对知识进行归纳,要求学生阅读图5.3、图5.4并结合图5.1完成,需要点拨地形区:秦岭—淮河以北主要地形区有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概括为地形以高原和平原为主,以南主要地形区是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东南丘陵、云贵高原等,地形特点是高原、平原、丘陵、盆地交错分布。第2题要求学生结合学习经验,借助地图资料,得出结论,进一步理解秦岭—淮河一线的意义。第3题需要探究分析,植被类型的影响因素是气温,河流水量的影响因素是降水,所以影响秦岭—淮河以南、以北自然差异的主导因素是气候。学生完成表格不难,重点引导学生认识气候这一主导因素影响下秦岭—淮河南北其它地理要素的差异丰富多彩,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分析其间的联系。如气候差异导致南北方农作物不同,造成南北方饮食习惯不同,形成各具特色的饮食文化;气候差异导致河流水文特征不同,影响交通运输方式;气候差异导致民居结构不同,形成南北方不同的建筑风格;气候差异导致居民生活习惯不同,形成不同的风土人情等。建议学生课下搜集南北方地理差异的资料,比一比谁知道得多,谁找得最有趣,并科学分析原因,领会“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活动二。可以让学生在图中描画三条界线,依次解决三个问题,第1题能够判断界线A与400mm年等降水量线大致一致,识别降水是界线A确定的主要因素,这时可引导学生继续分析界线A的确定与东西降水差异有关,而造成东西降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夏季风,所以界线A确定的主导因素是夏季风;第2题学生非常熟悉,也是秦岭—淮河一线的意义体现,气候差异导致界线B南北两侧其它地理要素的差异;第3题对照地形图学生能清晰地感受到地势、地形是界线C确定的主导因素;最后需要说明四大区域是综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点进行划分,是许多地理要素共同影响的结果,要重点考虑主导因素。▲

一、课标解读

人教版新教材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主要达成以下两条课程标准要求:①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秦岭—淮河一线是1月0℃等温线和降水800mm年等降水量线,也是干湿区、温度带、气候区等的重要分界线,由此还体现南北河流、植被差异以及在自然环境基础上形成的人文差异,如民居、饮食、农业、交通和生活习惯等。此外学习这条界线也为理解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划分和地理特征做铺垫。②在地图上指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四大地理单元的范围,比较其自然地理差异。四大区域是为地理学习和研究需要而划分,反映我国宏观区域差异,比较区域自然差异主要是地形、水文、气候、植被等方面差异,分析区域界线确定的主导因素是研究区域自然环境差异的重要方法。两条标准的要求有层次:第一条标准是从“地理界线”角度把握地理差异,非常具体,课标提出的活动建议中要求开展地理知识竞赛活动,围绕“秦岭—淮河”一线南北地理差异开展专题知识竞赛,旨在让学生熟练掌握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深刻理解界线南北自然、人文地理要素的差异,这是中国区域地理学习的起步,这部分内容在后面区域学习中会反复运用;第二条标准是从宏观尺度认识区域划分、比较区域差异,视野高,是作为区域地理学习的一个方法模板引领方向,在以后的学习中需要不断丰富和完善。

二、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结合生活与学习经验感受中国的自然、人文地理差异,能够初步分析自然环境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理解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对比掌握界线南北的地理差异;利用地图认识四大区域划分的范围、分析划分的主导因素,初步了解区域地理学习的一般方法。

过程与方法:运用生活知识经验感知地理差异,利用地图资料认识、理解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采用比较法学习地理差异;通过地图了解四大区域划分的界线,小组探究四大区域划分的主导因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生活经验体会地理差异,认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增强敬畏自然规律、热爱家乡的情感;通过对地理差异的感知和分析,理解地理差异普遍存在、地理要素普遍联系,树立正确人地观。

三、教材分析

本章教材是中国区域地理的开篇内容,在编写中体现出中国地理总论与中国区域地理的紧密衔接,学习时需结合八年级上册中国地理概况、自然环境、自然资源和经济发展的内容展开,而学习内容和方法总结可为后面区域的学习提供经验。教材分地理差异显著和四大地理区域两部分,知识顺序先由学习经验感知地理差异进而明确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然后综合全国范围的地理差异将我国划分为四大区域,通过读图找到划分范围,探讨区域划分的主导因素;在三维目标达成方面,通过图表资料结合学习经验掌握基本知识与技能,通过活动探究体验、理解、运用知识技能形成地理观点和情感。本章教材仅对区域地理作宏观描述,具体的区域特征将在后面区域中详细学习。

第一部分“地理差异显著”。由7段文字、1篇阅读材料、4幅图片、1个活动题组成。教材从感受地理差异入手,通过读“中国三级阶梯、年降水量和1月气温分布(图5.1)”并结合学习经验描述气温、降水、地形的地理差异,在认识自然差异基础上分析“广州人与哈尔滨人的对话(图5.2)”,理解自然环境影响人类生产生活,借助阅读材料丰富观察视角,展开开放性思考。在充分认识自然、人文差异普遍存在基础上,教材第7段提出自然地理事物尤其是山脉往往是地理差异的自然界线,进入秦岭—淮河一线地理意义的学习:先读“秦岭—淮河以北农村生活景观(图5.3)”、“秦岭—淮河以南农村生活景观(图5.4)”认识南北方具体地理差异并对比思考,本部分教学重点是完成“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活动题。

第二部分“四大地理区域”。由2段文字、1幅图片和1个活动题构成。在上一部分对秦岭—淮河一线地理意义全面理解基础上,让学生明确研究地理差异可根据其需要划分区域,可划分为自然区域、经济区域、政治区域等。全国范围可以综合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读“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图5.5)”认识区域范围、划分界线,进一步探究“了解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活动题。本章知识结构如图1。

四、图表利用(表1)

五、活动建议

活动一。第1题用表格对知识进行归纳,要求学生阅读图5.3、图5.4并结合图5.1完成,需要点拨地形区:秦岭—淮河以北主要地形区有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概括为地形以高原和平原为主,以南主要地形区是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东南丘陵、云贵高原等,地形特点是高原、平原、丘陵、盆地交错分布。第2题要求学生结合学习经验,借助地图资料,得出结论,进一步理解秦岭—淮河一线的意义。第3题需要探究分析,植被类型的影响因素是气温,河流水量的影响因素是降水,所以影响秦岭—淮河以南、以北自然差异的主导因素是气候。学生完成表格不难,重点引导学生认识气候这一主导因素影响下秦岭—淮河南北其它地理要素的差异丰富多彩,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分析其间的联系。如气候差异导致南北方农作物不同,造成南北方饮食习惯不同,形成各具特色的饮食文化;气候差异导致河流水文特征不同,影响交通运输方式;气候差异导致民居结构不同,形成南北方不同的建筑风格;气候差异导致居民生活习惯不同,形成不同的风土人情等。建议学生课下搜集南北方地理差异的资料,比一比谁知道得多,谁找得最有趣,并科学分析原因,领会“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交际教学法在中国 篇12

基于这些优点,它通常被认为是最流行最先进的教学方法。在热潮的背后我们更需要冷静的思考。笔者认为这一教学法固然有其先进性,但它毕竟起源于西方,中西方文化差异会对这一教学方法的效应产生很大影响。

1 交际法在中国面临的问题

1.1 语法

良好的语法知识是灵活运用语言的基础。我们不能否认交际法既关注语言功能又关注语言形式。然而在交际法教学过程中,为了语境需要,语法难度不能的句子经常会同时出现;而属于同一语法难度水平的表达方式可能出现在不同的话题和语境当中。学习者总倾向于接受系统的而不是杂乱无章的事物,所以这一过程会影响到学习者习得语法体系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热情。[2]

交际法强调语法可以通过交流过程自然习得。然而这种语法学习方式并不会给学生留下很深的印象。根据心理语言学,输入在以下情况下可以变成吸收:获得注意和进入认知处理程序。由于工作记忆容量有限,在交际过程中往往是意义而不是形式会进入人们的认知处理程序。也就是说在语言交流过程中要想同时同效地学习到语法和意义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另外,语法是一种很抽象,很难理解和表达的知识。遇到难以理解的知识点,如果用母语加以解释,学生可能会更好地吸收和理解,这时母语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在交际教学法中,母语并不被提倡。

1.2 错误

交际法强调交流过程中的流利性,所以学生的错误一般情况下不会被指出来,除非它们确实影响了正常交际。因此,学生可能会把某些错误变成习惯甚至形成石化现象。在交际法课堂中,老师鼓励学生用英语与同伴进行交流。他们通常使用简单的句子结构,有时还会有错误,问题就在于他们的同伴有的时候也不能发现和指出这些错误,结果错误的练习导致难以挽回的习惯性用法。

1.3 非真实交际

根据Richards和Rodgers[3],交际课堂中的活动应该满足下列原则:1)交际原则。包含真正交际的活动才会促进语言习得。2)任务原则。在活动中如果语言是用来完成有意义的任务,那这样的任务就可以促进语言习得。3)意义原则。在活动过程中所使用的语言对学习者有用而且可以被他们理解,这样的活动才可以促进语言学习。在我国,一些学习者缺乏对语言所属文化的足够了解,所以他们有时候会混淆不同的文化背景知识。在这种情况下,交际课堂中所谓的交际活动就违反了第一条和第三条原则,因为他们的交际是毫无意义和非真实的。

1.4 学生

在同一个班级当中,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性格都各不相同。有的学生在听说方面可能还相对较弱,然而有的学生则做好了充分准备,并随时准备张口说英语。有的学生性格比较外向,敢于冒险。有的学生则比较内向,容易变得焦虑。在这种情况下,那些更有能力和更外向的学生通常会抓住更多机会来锻炼自己,甚至一直主导和操纵着整个交际过程。他们之间的差距会越来越大。显而易见的是,盲目使用交际法而不顾具体情况是行不通的。有的学生可能会对语言学习失去兴趣甚至丧失信心,最后变得越来越不合作,这与交际法的目标是远远相悖的。

1.5 教师

在交际课堂中,教师扮演着促进者,参与者,管理者,需求分析者的角色。这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交际法起源地欧洲,这对老师来说已经是一个巨大的挑战。然而,在我国,这对语言教师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至少他们在语言上要有过硬的本领,甚至可以说要基本上达到本族语者的水平。很显然,就我国目前的语言教师整体情况来说,很多教师并没有对这些角色做好充分准备。另外交际法强调交际过程中的流利性和可理解性。在我国,以培养学生通过各种考试为主要目的教学方式已经使教师习惯性地把纠错看成自己的一项主要任务[4]。教师的这种习惯性做法与交际法的核心会经常性地发生冲突。

2 对策

语法翻译法由来已久,但一直被认为是的过时的,并不时受到强烈批判。然而,我们并不能对它进行全盘否定。这一教学方法的某些方面恰好可以弥补交际教学法在中国环境下的问题。首先,语法翻译法强调语法的作用。语法通常是通过循序渐进的系统的方式呈现给学习者。学习者可以充分意识到这些语法的存在,从而有效减少运用过程中的错误。其次,语法翻译法所涉及的语料都是真实地道的英文文本,包括不同的语域和文体。某种程度上也为学习者提供了真是的语言环境,学习者可以和这些作者进行交流,学习作者的表达方式。这一方法至少比同伴所提供的语言更加正确和纯正。最后,在语法翻译法中,母语是教学的媒介。这使得对抽象概念的表达变得更清晰明了。某种程度上也增加了学生的自信心。更重要的是这一方法对老师要求相对要低,更加符合我国国情。

3 结论

交际法在世界范围内都受到广泛关注,然而我们在引进的基础之上一定不能直接照搬,而应充分认识到自己的国情和教师学生的情况。教师们真正想充分发挥这一流行的教学方法的作用,那就应充分意识到以上这些问题。语法翻译法虽然一直被认为是过时的教学方法,但它的存在必有其合理性,在中国外语教学环境下二者的结合可能会是一个值得考虑的方法。

参考文献

[1]程同春.交际法理论与实践[J].外语研究,2004(3):56-59.

[2]辛斌.交际教学法:问题与思考[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5(3):49-55.

[3]Richards C J,Rodgers T S.Approaches and Methods in Language Teaching[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1.

上一篇:制动系统原理下一篇:溶解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