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学校中国画教学

2024-10-19

师范学校中国画教学(共12篇)

师范学校中国画教学 篇1

1 中国式摔跤在我国高校的开展情况

自从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对于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给予了高度的重视。把民族体育项目大力的进行群众化与学校化,这一政策方针使得大批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进入学校体育教学之中,这就包括了中国式摔跤。中国式摔跤属于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宝库中的耀眼明珠,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典型代表。把中国式摔跤纳入到学校体育教学之中,既然是一件好事,但是因为中国式摔跤的特殊性,在起初也受到了许多的限制。中国式摔跤在近代的学校体育教学中,经历了许多起伏的过程。首先是没落的一个时期就是文革时期,这场十年浩劫给中国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在当时,中国式摔跤与练习中国摔跤的人被认为专门打架斗殴的事情所以被禁止在学校开展。其次就在改革开放后,一些错误的看法被逐渐纠正,所以中国式摔跤又回到了学校体育教学之中,但是这种情况没有维持多久就出现了新的状况。因为中国式摔跤运动形式比较特殊,是一种对抗性极强的运动,而且在当时我国经济较为落后,学校体育设施不是很完善的时候,很难有专业的场地进行中国式摔跤练习,所以当时在一些开设了中国式摔跤的院校中,其练习都是在一些松土地上进行,这就增加了教学伤害事故的风险。而且在当时还没有专门教授中国式摔跤的体育专职教师,从教人员都是学校从民间聘请的一些跤师,其对学生授课都没有科学的教学计划,都是以民间摔跤传承为主。这就不利于中国式摔跤在学校体育的发展。所以,中国式摔跤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兴起了一段时时间后,又逐渐退出了学校体育的舞台。这个时期中国式摔跤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处于一种摔向低谷的一个境地。但是进入到了2000年后,我国的各项事业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其中就包括了学校体育教学的内容与方式发生了重大的改变。中国式摔跤在这个时候又重新的融入了学校体育教学之中至今。今天学校体育教学的中国式摔跤照比以往有了较为重要的改变,其最主要的就是在学校体育中的地位得到了认可。许多学校,特别是专业体育院校都争相开设了中国式摔跤专业,以丰富自身的学科体系。中国式摔跤作为一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已经在学校体育的舞台上开花结果。

2 中国式摔跤在学校体育中的特点

2.1 以竞技传承为主

从现今中国式摔跤在我国学校体育的传承内容来看,主要是以传承中国式摔跤的技能为主。纵观中国式摔跤在我国的专业体院与大专院校来看,教学人员都主要传授中国式摔跤的技术与战术为主,而在中国式摔跤所承载的文化方面对学生讲授的确少之又少。要影响一个人对以件事物产生浓厚兴趣,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让人能对这个事物的献赏上升到主动学习的阶段。而要使人主动的去学习,那么其最有效的手段就是用文化去对其影响。文化意识形态的认可比简单的肢体动作更能对人产生影响。基于此,中国式摔跤在学校的传播,应该转变以往的主要以技能传授为主导的模式,应把教授学生的重点转移到传承中国式摔跤文化之上,让中国式摔跤所承载的丰富文化对学生产生一个深远的影响。学生在受到这些文化的影响下,会对中国式摔跤这一事物,产生潜意识的向往,这样就会促使他们主动的去学习中国式摔跤。而以往单纯的技能传授,只能使学生对中国式摔跤产生暂时的兴趣而已,当学习了一段时间后,新鲜感一过,学生就会对中国式摔跤失去了兴趣。而对于学生文化的渗透,就会提起学生学习中国式摔跤的内在兴趣,慢慢的对中国式摔跤这一事物产生文化认同,把中国式摔跤当成一种终身的体育锻炼方式。

2.2 开设院校的局限性

中国式摔跤在学校体育教学的位置得到了进一步的认可,学习、喜爱中国式摔跤的学生也越来越多。现在中国式摔跤这门课程都是在一些如天津体育学院、武汉体育学院、首都体育学院、上海体育学院等专业体育院校进行开设,而一些民族地区的师范类大学的体育院系中也有中国式摔跤这么课程。如内蒙古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郑州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高校也开设中国式摔跤的选修课程。可以说,中国式摔跤在最近一个时期内有明显起色,高等院校功不可没。但是我们进行仔细的研究后不能发现,中国式摔跤在学校体育教学中还存在着相当的有局限性。只是限于一些专业的体育院校、院系开展,而且只有在大学的体育教学中流行,对于中小学的普及率来说,几乎为零。

3 中国式摔跤在学校体育开展的价值

3.1 提升学生身体素质

青少年体质的逐年下降,已经成为了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在我国有关部门几年间做的各种调查数据来看,我国青少年的体质状况照比前几年竟有明显下滑的趋势。以往我国青少年体质孱弱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我国的经济、卫生等条件的限制。但是现今随着我国经济的腾飞,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青少年从饮食到卫生条件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后,本应该上升的体质状况却出现了意外的下滑。反观我们的领国日本,在二战后着力于本国的经济建设的同时,又狠抓青少年的体质,现今日本青少年的人均身高已经超过了我国同龄的青少年。这一数据让国人正经不已,已经我们蔑称的“小日本”的身高超过了我们,这是许多国人所不能接受的。青少年体质的下降的主要原因就我国体育教学存在了很大的问题。在这个时候,就需要有一种运动项目来提升青少年的体质状况。

中国式摔跤是一门能发展人体各个方面素质的运动。特别是对于正在发育成长的青少年来说。首先是力量素质的提升。如果没有力量的支撑,就不可能有精湛的跤技。力量素质是中国式摔跤的核心素质。在学校体育教学之中,学生在学习中国式摔跤的时候,势必会对自己的力量进行被动的或者主动的练习。长时间的练习中国式摔跤对于发展青少年的力量素质有重要的帮助。因为中国式摔跤的每招每式的技术动作应用,都需要力量素质的保障。学生在长时间的学习摔跤后,其力量就会逐渐的增加。而且中国式摔跤的一些辅助练习也能是发展力量素质的有效手段。如马步推砖、跨步拉绳等练习都能很好的发展力量素质。所以中国式摔跤的练习是发展学生力量素质最为有效的手段之一。特别是对于现在青少年都不重视力量素质的阶段。中国式摔跤不仅是对力量的发展,对学生的柔韧性与耐力素质上的提升有也有同样的效果。因为中国式摔跤不只是一种力量上的对抗,还需要具备超强的柔韧与耐力素质。因为中国式摔跤对抗十分激烈,每次训练与比赛,都有倒地的或者身体产生扭曲的状况,所以为了避免摔跤带来的伤害,在中国式摔跤的专项素质练习中就有专门的,针对身体的四肢、躯干、特别是颈部的柔韧的练习,这样学生在学习中国式摔跤的同时也提升了柔韧素质。耐力是任何运动都不可缺少的素质。中国式摔跤更是一项需要耐力的运动项目。中国式摔跤在练习或者是比赛中,两方相互拉拽、缠抱看似简单,但却是对体力的极大消耗,所以要进行中国式摔跤的练习,没有充沛的体能、良好的心肺功能是不行的。长时间的练习中国式摔跤可以极大地发展学生的心肺功能,提高学生的耐力素质。现今我国学生体质下降的重要因素就是学生耐力素质的重要下滑,在一些体能测试中,许多学生跑完400米就累的气喘吁吁,甚至有的学生根本不能完成1000米或者是800米的测试,而以往单纯的跑步练习,学生都感觉到较为枯燥,对其有较大的抵触心理,所在这种情况下,就急需一种体育项目来提升学生的耐力素质。中国式摔跤对耐力素质的发展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这个继续提升学生体质的特殊时期,在学校里大范围的开展中国式摔跤运动,能为全面提升学生体质状况作出重要的作用。

3.2 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

中国式摔跤可以提升学生体质是一种从生理角度的释义。而中国式摔跤这项运动对于学生的心理发展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我国学生在身体素质下降的同时,心理素质也趋于下降趋势。因为素质教育的因素,学生只是一门心思读书本上的东西,时间一长,使学生都变成了只会在教室里读书的书呆子,而且儒生气十分厚重。这种情况下,学生在面对困难的时候往往表现出一种退缩的心理,不敢直面于困难,这种情况很不利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学生的心理状态,决定着学生的发育成长,甚至决定着学生未来的事业发展,所以在大力提倡增强青少年体质的同时,也要注意青少年心理发展状况。中国式摔跤是一门能够很好培养学生心理素质运动项目。因为一般来说,较为有对抗性的体育项目,对于提升青少年的心理状况有着巨大的帮助作用。美国把对抗性最为激烈的橄榄球项目贯穿于其国民教育之中,让孩子从小就在这种高强度的对抗中成长,而孩子在对抗中跌倒无数次,同时又无数次爬起,在孩子极小的时候,就学逐渐培养了这种在困难面前勇于拼搏的优秀心理品质。美国今天能屹立于世界强国之列,都是因为美国教育的成功,而美国教育之所以能培养出众多的人才,是因为美国人知道什么体育项目能针对学生的心理产生影响。日本历来重视国民素质教育,把本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柔道加入了各阶段的教育之中,让学生从小就接受了日本民族传统体育的教育。从柔道这项国技中学习到日本本原文化的同时,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让学生的内心通过对抗性极强的柔道项目来锻炼的无比强大,而正是日本的青少年从小就形成了如此好的心理素质,让他们成为国家建设的栋梁,使得二战后千疮百孔的日本走向了复兴。从美国与日本这两个国家用带有对抗性项目的体育运动来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取得的成功来看,我国在学校体育教学当中也需要改变教授学生项目的内容,把一些带有对抗性的,能培养学生意志品质与心理素质的传统体育项目引入课堂。中国式摔跤就完全可以胜任这一任务。中国式摔跤是需要两人进行对抗才能进行的体育项目,每次以摔倒对方为获胜。如果学生进行中国式摔跤的练习,那么就会培养学生一种只有“战胜对手自己才能站立,如果战胜不了不对手,那么倒下的必然会是自己”这一积极的心理作用。从而增强学生的竞争性,从而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

3.3 丰富学校体育教学的内容

现在学校体育教学都是以现代西方体育项目为主,如我们比较常见的田径、足球、篮球等等。随着近几年国家对于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重视程度提高,一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也相应的引入了课堂。特别是一些民族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大学、中学、小学等都把本地区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作为了校本体育教材进行开发与利用,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是既然民族传统体育在学校体育进行的推进,但是还是仅仅是处于局域性或者是阶层性的。非少数民族地区的学校里,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除了武术之外,很少能见到,而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开展也主要集中于高校之中。在中小学也很难见到民族传统体育的开展。一些特色项目的无法开展与不能普及,就势必造成了学校体育教学资源的匮乏,长时间就会使学生对体育课堂失去兴趣,所以要根据青少年学生活泼、好动、具有猎奇心理的特点加入一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而中国式摔跤就是不二之选。因为中国式摔跤特殊的运动形式与对抗性,学生肯定会对其加以追捧,把中国式摔跤揉入体育课堂可以极大的增强学生运动的兴趣,使学生更加积极的参与到体育锻炼之中。在丰富了体育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增强了学生的体质。

4 中国式摔跤在学校体育教学推广的必要条件

4.1 培养能胜任中国式摔跤的教师

如果一门体育项目要想在学校体育中大范围的开展,那么就必须有大量从事该项目的教师。就像当年武术在全国体育课堂进行普及的时候,我国的大中小学都对武术教师产生了巨大的需求,而一些培养体育教师的体育院校与师范类院校也相应的开设了武术系、武术专业,解决了武术教育人才的稀缺,而中国式摔跤这项运动,要在学校体育中进行普及与开展,那就需要有大量的专门中国式摔跤的教学人员。中国式摔跤现今不能在学校普及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能教授中国式摔跤的体育教师资源十分的匮乏,所以使得许多学校无法开展。中国式摔跤课程现今只限于一些专业体育学院,而且多为选修课程或者是辅项课程。运动专业为中国式摔跤的学生少之又少。这根本不能满足将来中国式摔跤的未来发展人才需求。所以一些以培养体育人才为主的学校,特别是专业体育院校,应该加强中国式摔跤教师的培养。特别是在教学中,重视学生的教学能力,从而走出校门后可以胜任中国式摔跤的教学,而与高校培养相对应的是举办各种形式的中国式摔跤教师培训班。组织体育教师,特别是武术教师在其业余时间内进行中国式摔跤教学的培训,通过集中的培训来培养能胜任中国式摔跤教学的老师,为中国式摔跤能全面进入学校提供必要的保障

4.2 加快校园体育伤害事故认定的立法

中国式摔跤是一项对抗十分激烈的体育活动。如果在练习中技术动作使用不当,那么就会出现伤害事故。现今学校体育教学发展缓慢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老师们在上体育课的时候,都有一种畏手畏脚的心理。众所周知,体育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最大区别在于体育课程拥有一定强度的运动负荷。通过各种体育动作来使学生达到负荷的强度,所以在体育课程中如果学生练习不当,或者教师指导安排不当,就会出现意外伤害事故的可能。而一旦出现了事故,那关于责任的认定就回出现很大的分析,这里受害最为严重的除了学生就是体育教师。中国式摔跤的运动形式是以两人对抗、全力的摔倒对方为主的运动项目。具有着较高的运动损伤风险。如果在教学或者练习中合理运动技术动作、出现意外伤害的机率也会极小,但是既然有风险存在,那么就必须提高老师的注意。中国式摔跤现今还不能在学校特别是中小学普及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中国式摔跤具有体育课堂意外伤害事故的风险,而现今我们国家至今还没有针对体育课堂意外伤害事故责任认定的相关法律条文来对体育教师进行权益的保护。所以中国式摔跤要想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得到普及,那么就必须要有相关对于体育教学伤害事故责任认定的立法依据,让中国式摔跤教师的基本权益得到必要的保障。

参考文献

[1]何丽红,刘连发.中国式摔跤“摔向低谷”的成因分析与发展策略[J].体育与科学,2011(1):98-99.

[2]孙恒,纪超香.中国式摔跤在学校领域开展的必要性研究[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6(1):78.

[3]魏云贵.中国式摔跤的特点[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157.

[4]赵易军.青海省高校开设中国式摔跤选修课的可行性分析[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110-111.

师范学校中国画教学 篇2

【摘 要】俄罗斯是中国的邻国,也是一个声乐艺术大国,并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套科学而完善的高校声乐教学体系,能够给中国高校声乐教学以丰厚的启示和借鉴。鉴于此,本文以两国的高师类院校为例,从教学目标、教学模式、师资建设、艺术实践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比较,以期获得更加全面和深刻的认识。

【关键词】中国与俄罗斯;高师声乐教学;比较研究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5-0227-02

一、俄罗斯高师声乐教学概述

俄罗斯高校声乐教育发轫于19世纪下半叶,当时,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以及自由教育思想的广泛传播,音乐教育的价值得到了普遍的重视,并逐渐成为小学、中学和大学的必修科目。1864年、1865年和1866年,彼得堡、基辅和莫斯科三所专业音乐学院建立,在专业院校的带动下,先后又建立起了二十多所社会音乐学校。十月革命后,苏联音乐教育体系初步形成,整个体系的第三层次,也是最高层次,就是以专业院校和高师院校为主的高等音乐教育。20世纪90年代,虽然国家出现了巨变,但是因为高等音乐教育体系已经有了较长的发展历史,且已经十分健全,所以并没有受到根本性的影响,特别是高师院校,仍然培养出了一大批优秀的演唱者和声乐教师,以此为基础形成的俄罗斯声乐学派,仍然在世界上享有盛誉。

二、中国高师声乐教学概述

20世纪初,在当时特殊的环境和形势下,一些海外留学归来的学子,如赵元任、萧友梅、黄自等,纷纷提出要在学堂乐歌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学校音乐教育,特别是萧友梅,还创立了我国第一所专业音乐院校――国立音乐学院,在当时起到了领头羊的作用。新中国成立后,在高等教育事业整体大发展的背景下,多所专业音乐院校纷纷建立,一些师范院校也成立了音乐系,并借鉴了苏联的理念和模式进行教学,先后培养出了一大批优秀的声乐人才。到今天,几乎所有的师范类院校都建立了音乐系,声乐更是被列为了必修课,学生的就业方向也十分广泛,既可以成为中小学音乐教师,也可以从事和声乐艺术相关的各种工作,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新气象,是声乐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中国与俄罗斯高等师范院校声乐教学比较研究

(一)教学目标方面

教学目标的确立是整个教学过程的首要环节,一旦目标树立之后,所有教学活动都要朝着目标的实现而开展。在俄罗斯高师声乐教学中,教学目标的树立是十分多元化的。虽然是高师声乐教育,但是并没有将目标局限于培养音乐教师这一个方面,而是让学生在获得扎实的声乐理论知识和演唱技能的基础上,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地进行培养,力求使每一个学生的特长和优势得到最大化的发挥。在中国高师声乐教学中,虽然也不再局限于中小学音乐教师这一单一目标,但是在因材施教和因势利导方面还存有较大的不足。特别是自高校扩展以来,学生数量激增,而教师的数量有限,难以满足实际的教学需要,很难做到有针对性的教学。所以如何在现有的条件下,突出培养目标的针对性,成为了中国高师声乐教学一个急需解决的瓶颈。需要学校和教师都对此有充分的重视,如果在短时间内难以实现的话,则要考虑分阶段、有步骤的推进,并在短时内付诸于实施。比如一些院校推行的导师负责制,就加强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联系,教师可以为学生制定出适合自身的培养方案,这就是一种进步和完善的表现。

(二)教学模式方面

相对于中国来说,俄罗斯人口数量并不多,所以在高师声乐教学中,基本采用一对一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能够最大限度地拉近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学生可以沿着教师制定的教学计划一步步前进。而且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是比较融洽的,教师不是高高在上的教学权威,学生也不是言听计从,自身的一些想法、意愿等有及时表达的机会,而教师也会予以及时的回应,师生双方在相互探讨、交流中共同推进教学的展开。在中国高师声乐教学中,因为在建国初期基本沿用了苏联高师声乐教学的模式,所以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也采用一对一的教学模式。然而近年来,伴随着学生数量的激增,在教师数量有限的情况下,这种模式便不再适合教学的实际需要。如果一味的坚持,也势必是以课时量减少、课时缩短为代价。所以应该及时探索出新的解决办法,既能够充分保留一对一模式的优点,又符合当下的实际条件。近年来,一些学校探索出了小组课的模式,可以说是十分成功的,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全面观察和了解的基础上,按照学生的水平、性格等要素,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小组,然后进行小组授课。其优点在于,因为小组成员的水平相似,所以存在一些共性的问题,对此教师就可以采用集体解决的方式,使教学效率成倍的提升,也大大节省了教师、琴房等教学资源。另一方面,因为小组成员数量不是太多,所以教师仍然可以进行个别指导,达到了因材施教和因势利导的要求,所以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新型教学模式。

(三)师资建设方面

在俄罗斯高师院校中,对于师资建设是极为重视的,比如每年都会为教师提供多种学习和充电的机会、定期开展对教师的考核、要求教师参加演出实践等。也就是说,成为了一名高师声乐教师后远远不是终点,教师在教学的同时,仍然要不断的丰富和提升自我,从而保证整个教学的先进性。而在中国高师院校中,声乐教师都是以教学为主,忽视了个人的丰富和提升。多数教师都是根据教学大纲和自身的教学经验,按部就班的推动教学开展,对一些新的教学理念知之甚少,且自己的一些演唱理论、技能等也都相对落后,加之学校对教师的学习支持力度有限,共同造成了这一局面。所以作为学校来说,要充分认识到师资建设的重要性,特别是声乐这种具有技能性特征的学科来说,更应该对时代和社会的需要有及时了解,并根据需要主动调整教学的多个环节。作为教师自身来说,也应该树立起一种终身学习的理念,除了获得多方面的丰富和提升之外,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在学生面前形成良好的示范,即在声乐艺术的道路上是永远没有终点的,唯有不断的学习和探索才能有所收获。

(四)艺术实践方面

声乐是一门实践的艺术,只有通过演唱,才能够将声乐作品传递给观众。所以在俄罗斯高师声乐教学中,对于艺术实践是极为重视的。在校内,艺术实践类课程占据了较大的比重,且有着严格考核标准;在校外,每个学校都建有多个校外实践基地,定期指派学生前往实习,多数学生毕业后,都有着较为充足的演唱或教学经验,基本满足工作的需要。但是在中国高师声乐教学中,艺术实践却呈现出明显的不足,多数学生都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演唱技能,但是一到了公开演唱或实际教学中,就会因为相关经验的匮乏而发挥不佳,不但不利于个人的就业和发展,更是与声乐本质属性相违背的。所以需要进行全方面的变革和完善。在校内,一方面要加大实践类课程的比重,并制定严格的考核标准;另一方面则要完善场地和设施建设,如音乐厅、音响设备等,并指派专人进行管理,使其长期处于稳定、可用的状态中,满足实践活动的需要。在校外,要积极建立校外实践基地,比如可以和一些演出团体、学校等签订协议,定期指派学生前往实习,既能够满足学生的实践需要,也可以满足这些单位的用人需要,正是一个多方共赢的结果。

综上所述,近年来,中国高师院校声乐教学所获得的进步是有目共睹的,但是与俄罗斯等高等声乐教育发达的国家相比,还在多个环节存在差距,这就需要广大声乐教育工作者以一种学习的姿态,通过全面的分析和研究取长补短,将对方先进的理念、经验和措施等结合实际为我所用。本文也正是本着这一目的,将俄罗斯和我国高师声乐教学进行了比较研究,希望能够起到一定的启示和借鉴作用,也相信在所有人的共同努力下,中国高师声乐教学一定能够迎来更为广阔的发展。

参考文献:

师范学校中国画教学 篇3

关键词:中国旅游地理 一体化 教学改革 线路设计 校园导游

中国旅游地理是技工学校旅游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作为导游人员必备的中国旅游地理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树立空间地域意识,形成旅游动态思维,培养旅游创新能力。它在整个旅游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鉴于该课程的重要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结合实际,积极探索教学改革的新途径,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全面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

一、中国旅游地理的教学现状

旅游地理是伴随着现代旅游业大规模发展而兴起的地理学的分支学科。旅游地理不仅涉及地理学的许多知识,而且同旅游有关学科也有密切的联系,如社会学、民俗学、历史学、建筑学、美学、经济学、医学、宗教、艺术等。它是一门综合性、多学科交叉的边缘学科,它同时又是一门直接服务于旅游业、实用性很强的应用学科。高度的综合性和显著的应用性决定了它不能简单地作为一门专业理论课,还要加强实践活动和应用环节,让学生开阔眼界、增长见识、拓展思维,提高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但从目前的情况看,技工学校基本上还是把中国旅游地理当成一门专业理论课来讲授,实践活动很少或没有。

二、中国旅游地理一体化教学改革设想

在中国旅游地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坚持“以人为本”,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合理安排理论教学和实践环节,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具体而言,除了理论讲授以外,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进行线路设计、实地模拟讲解,还可以利用双休日和节假日带学生到旅游景点实地考察等,空间和内容的转换不仅能缓解学生的疲劳,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而且能开阔他们的视野,增强实践能力。

三、中国旅游地理一体化教学改革实践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笔者结合教学实际,积极探索一体化教学改革的模式,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为了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采用讲、练相结合的模式

教学案例一:线路设计。

学习中国旅游地理,如果仅仅只停留在理论讲授层面上,就会十分枯燥。如何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为学生所用,值得教师好好研究。在学习第五章《中国旅游交通和旅游路线》第四节《旅游路线》时,通过自学和教师讲授,学生了解了旅游线路的定义、分类、设计原则及方法后,就可以让学生尝试着设计汕头一日游线路。

具体操作如下:

(1)第一步:布置任务。全班分成三个小组,每组设计一条汕头一日游路线。要求如下:全员参与,分工明确,配合默契;走访旅行社,了解相关的线路设计;设计的线路要有名称,要符合市场、经济、特色、季节和安全的原则;线路设计好后,用沙盘及其他废品做成模拟景观。

(2)第二步:完成线路设计。

(3)第三步:课堂展示(结合模拟景观、有演示、有解说)。

具体线路如下:

第一组:潮韵海滨城市(汕头)一天游。

行程安排:出发地—汕头—出发地,含午餐,报价54元/人。

早上于指定的时间、地点集合出发,车往汕头。后游览龙泉岩风景区(30分钟),此处龙泉禅寺依山而建,明代兵部尚书翁万达读书处,加上一眼龙泉水;接着游览汕头大学,参观 “太安堂”(30分钟);午餐后,车游参观百载商埠小公园骑楼建筑,外观人民广场、海滨长廊、时代广场,参观石炮台公园(30分钟);后往礐石塔山风景区(1小时),登飘然亭,观汕头市区全貌,结束愉快的行程。

第二组:美食汕头、丹婴生态园一天游。

行程安排:出发地—汕头—出发地 ,含午餐 ,报价70元/人。

早上于指定的时间、地点集合出发,车往汕头。参观太安堂博物馆(30分钟);午餐后前往游览丹樱生态园(1.5小时),丹樱生态园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后游览龙泉岩风景区(30分钟),此处龙泉禅寺依山而建,明代兵部尚书翁万达读书处,加上一眼龙泉水;后参观被誉为“中国高校建筑之花”汕头大学,结束愉快的行程。

第三组:蓝水星一天游。

行程安排:出发地—汕头—出发地,午餐自理,报价165元/人。

早上于指定的时间、地点集合出发,车往汕头。车游百载商埠小公园骑楼建筑、人民广场、海滨长廊、时代广场,后抵达蓝水星主题公园,体验银河广场超大弧形天幕,多功能购物广场星际航班乘坐太空飞船,领略太空探险;太空山了解太空知识,欣赏航天科技模型,漫步星空走廊体验宇宙壮美;飞越极限体验高空飞行,欣赏世界各地名胜景观;水世界是一个大型亲水项目;海螺湾体验海底嘉年华表演;悟空归来和齐天大圣一起战胜西海龙王的惊险体验项目;恐龙危机大型的灾难历险项目;奇幻摄影棚解密电影拍摄奥秘;西部追忆魔幻表演剧场,演绎一个印第安老人和一只神鹰的传奇故事;儿童王国体验大型机械项目带来的惊险刺激;嘟比剧场是一个脱口秀互动剧场。午餐于园内自理,下午规定集合时间后乘车返程。

(4)第四步:教学评价。从小组分工、路线设计(可行性、适用性和经济性)、模拟景观制作、解说情况等方面做评价并打分,其中自评占30%、互评占30%、教师总评占40%,综合三项评价,评出最佳线路设计奖。

(5)第五步:归纳总结。包括本次线路设计的成功之处与不足;线路设计时要考虑哪些因素;能根据不同季节、不同群体、不同需求设计合适的旅游线路。

这是一次比较成功的一体化教学尝试,学生在相互合作的过程中增强了团队的凝聚力;学生自己动手搜集、整理资料、设计线路、制作景观图,提高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自主学习意识;走访旅行社的过程中,增强了他们的沟通能力,对实际工作也有一定的了解和体验。总之,在设计旅游线路的过程中,学生能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具体的实践活动中,提高了运用知识的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

2.利用现有的资源,加强实战练习

教学案例二:校园导游。

在学习第十二章《华南旅游区》第三节《广东省》时,将知识进一步延伸到学校所在地——汕头市,要求学生了解并掌握汕头的地理环境、行政区划、气候、经济、旅游资源等。由于资金、人力等条件的限制,教师不可能带学生到每个旅游景点进行现场考察、学习,但是有一个非常经济、非常便捷但又常被人忽视的资源——校园。校园是学生每天学习、生活的场所,因为贴近生活,学生不仅熟悉资源的分布,还熟悉各资源的主要功能,因此设计校园导游讲解是不错的选择。让学生结合所学的地理知识,把学校所在地区的地形、地貌、气候、经济、民俗风情等融合在讲解中,在校园中轮流以导游的身份进行现场讲解,其他学生扮演游客,可以现场提问,给导游出“难题”,考查导游的知识运用能力、现场讲解能力及应变能力。具体操作如下。

(1)第一步:教师设定情景.现有一兄弟学校的教师团来学校参观交流,请同学们以校园“导游”的形式带他们参观游览我们美丽的校园。

(2)第二步:布置任务。

①将全班分成四个学习小组,每组根据需要选出2~3名学生作为本次的校园导游。校园导游有“全陪” 一名和定点导游若干名,其余同学都是“教师团”成员。

②动手制作一面导游旗和一个话筒,在导游旗上设计旅行社的名称及徽标。

③以小组的形式在校园实地走一遍,熟记主要的“景观”。

④编写校园讲解词(必须融合学校所在地区的地理环境、气候、经济、旅游资源等)。

⑤按照分配的任务,各自到规定位置演练至少两遍。

⑥实地讲解。

⑦总结。

(3)第三步:学生去实地踩线、设计路线,制作导游旗和编写导游词、演练。

(4)第四步:实地讲解。在实地讲解过程中,学生本人、其他小组、教师都要参与评分,本次采用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相结合的形式进行,最后教师要点评并总结。

(5)第五步:学生自我总结并写出书面报告。

通过实地讲解训练,学生不仅掌握了区域地理环境、气候、经济、旅游资源,还进一步熟悉了导游工作的基本程序和应注意的问题。把所学的中国旅游地理知识灵活运用到导游工作中,培养了学生的景点讲解能力和现场应变能力;学生通过校园导游的形式,提前进入导游角色,从而加深了对导游工作的理解,也大大增强了他们的岗位适应能力。

四、中国旅游地理一体化教学改革的成效

在中国旅游地理的教学过程中,运用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

1.教学目标达成,教学过程相对精彩

运用一体化教学模式,达到了学生既要具备一定的旅游专业基础知识,又要具备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教学目标;同时,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认真完成教学项目,这个过程同样精彩。

2.学生得到了锻炼,能力有所提高

一体化教学模式满足了学生好奇心强和渴望展示自我的个性要求,锻炼并提高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独立思考能力、自主学习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景点讲解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思维。

3.得到了专家的一致肯定,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在一年一度的校级教学改革成果评审中,笔者提供的中国旅游地理教学改革总结报告及佐证材料得到了专家组的一致认可,获校级教学改革创新成果三等奖,并在学校旅游专业推广使用;在学校第八届优秀教研成果评审中,笔者结合教学改革实际,撰写的论文《〈中国旅游地理〉教学方法初探》获二等奖。

五、中国旅游地理一体化教学改革尚未达成的目标

由于主观和客观方面的原因,中国旅游地理的教学改革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专业知识的缺乏导致学生不能很快进入“导游”角色

一体化教学的实施除了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外,还要求学生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进行校园模拟导游讲解时,学生除了具备“旅游景点”的相关地理基础知识,还要熟悉导游的礼仪规范、导游工作的基本流程、导游服务规范、导游应变技巧等。如果一个学生只会背导游词,对专业知识完全不了解,他就没有办法做一个合格的导游。在这个问题上,各专业老师要相互配合,在传授基础知识的同时,要渗透专业知识和行业规范。

2.理论和实际没有很好地结合

理论服务于实践,实践检验理论。在现实中,要求理论要结合具体实践。如进行线路设计时,了解了线路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不代表就能设计合适的旅游线路,还要对游客做调查、实地走访旅行社等。了解游客的实际需求情况,有针对性地设计线路,但少数学生没有这样做,设计线路全凭想象。如给老年游客设计一条一日游旅游线路,就不能凭着自己的喜好设计蓝水星一日游,因为蓝水星基本都是惊险刺激的项目,适合年轻人,不适合老年人,但可以把它设计成一日游的其中一个景点,因为里面有少数可供老年人参观游览的项目,如银河广场、西部追忆等。

六、小结

中国旅游地理一体化教学改革是一次比较成功的尝试,为旅游地理的教学改革提供了一定的参考。笔者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也进一步认识到:教学改革的形式有千万种,但不管哪种形式,都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另外,当今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知识的更新也瞬息万变,教师要不断学习新理念、新知识、新技能,才能更好地在三尺讲台上发挥自己的光和热。

参考文献:

[1]陈锡畴,王雁.中国旅游地理(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冯茂娥.高职《中国旅游地理》教学方法探讨[J].今日科苑,2009(15).

师范学校中国画教学 篇4

一、近代中国教会学校外语教学的历史沿革

1. 萌芽及普及时期 (1818—1922年)

近代中国的第一所正规教会学校———马礼逊学校, 是由在华西方人士及传教士秉承苏格兰传教士马礼逊的遗志于1839年在澳门创立的, 由“马礼逊教育委员会”管理。建校的目的是培养中国学生通晓英语, 了解西方文化, 宣扬基督教教义。随着第一所教会学校的建立及越来越多的传教士来到中国, 教会学校也随之迅速发展。出现了不同级别, 不同教别的教会学校, 如小学、中学、大学, 女校等。随着两次鸦片战争爆发及洋务运动的兴起, 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了满足殖民者文化教化的需要, 教会学校也随之更加迅猛发展, 在全国各大、中、小城市均出现了不同教别和级别的教会学校, 如在上海、福州、厦门、北京、天津、杭州、南京、广州、香港等地均有教会学校, 达到了普及的程度。其中影响力较大的如上海的圣约翰大学, 南京的金陵女子大学, 杭州的之江大学, 厦门的英华中学, 香港的英华书院等。该时期教会学校的外语教学主要是以英语为主, 少数学校有德语、法语等课程。该时期的外语教学主要是为了满足其传播教义, 通商等需要, 着重于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科目设置还不够齐全, 学科体系不够完善。

2. 鼎盛时期 (1912—1937年)

从1912年到1937年是教会学校的鼎盛发展时期。民国时期, 由于国民政府对教育采取了较开明的政策, 并逐步将教会学校纳入到国家教育体系之中, 成为其重要的补充。因此, 教会学校在这段时期获得了较好的发展。与同时期的公立学校相比, 更加出色的外语教学仍然是教会学校的一大特色。此时教会学校的外语教学在保持自己特色的同时, 逐步与公立学校接轨。外语教学的科目设置更加细化, 教学体系更加严谨完善, 教学运行更加规范化。如有的学校根据学生情况采取分级教学。在课程设置上从初级的听说简单文法到较高级的文论和修辞, 非常注意分级和难度的递进, 且重视对语言基本功的操练和掌握。在中学阶段已对听、说、读、写、译细分为专门科目进行训练, 为学生打下了牢固的英语基础。

3. 停滞与艰难维持时期 (1937—1949年)

从1937年到1949年是教会学校的停滞与艰难维持时期。由于抗日战争的爆发, 教会学校的教学秩序被打乱, 大部分教会学校停办或内迁。部分学校由于抗拒日伪的统治, 停止了办学。部分学校选择迁移, 仍坚持外语教学, 但迁移导致师资流失及学生流散。其次, 这个时期办学资金困难, 教材匮乏。抗战胜利后, 大部分学校选择回迁, 恢复正常的教学, 但社会动荡, 国民政府腐化, 对教会学校的支持大大减少, 部分外籍教师也选择回国。虽然部分学校得到了西方国家的援助, 使得教会学校的外语教学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复, 但再也无法达到之前鼎盛时期的水准。

二、近代中国教会学校外语教学的特点

1. 凸显文化特色

首先, 由于教会学校师资大多是外籍教师, 优秀的大学毕业生和国外的留学生, 他们均拥有国外文化背景或熟悉国外文化。这些师资条件使得教会学校的外语教学独具文化特色。其次, 教会学校所用教材均为国外原版教材, 这些原版教材本身就独具文化内涵, 因此学生能够很容易地进行文化上的熏陶。其次, 教会学校的开设本身就是为了进行文化上的渗透, 因此其在外语的教学中, 文化的导入显得尤为突出。上述这些条件为当时教会学校的外语教学贴上了浓厚的文化标签, 但在客观上也促进了学生的外语学习, 使得教会学校的外语教学和同时期的官办学校的外语教学有着显著的不同。

2. 以直接教学法为主

同时期的官办学校的外语教学主要采用语法翻译法教学。语法翻译法运用大量的语法翻译和写作练习, 强化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使其在写作和翻译上力求完整与准确。因此, 它在培养学生写和译等书面表达能力方面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但学生的听说能力普遍较差。教会学校引进了西方先进的外语教学方法, 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直接教学法。直接教学法侧重于训练学生听、说、读的能力。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 在课堂上学生先从学习音标入手, 然后让学生自己查阅词典, 学会单词的读音和词义。上课时, 学生先自读, 然后由教师更正。课文内容也先由学生自学, 然后教师补充或纠正。对于英语文法, 放弃了传统的背诵文法的做法, 而是通过大量的生动的句型练习, 使学生轻松自然地掌握英语文法的基本规律。在这种教学方法的指导下, 学生掌握了自学的习惯, 有效地提高了学习能力。其次, 直接教学法还体现在课外的文娱活动中。英语话剧演出, 演说会, 英文朗诵比赛等都是各教会学校每学期必举行的活动。这些活动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英语学习和交流氛围, 激发了学生的英文学习热情, 提高了英文水平。

3. 注重实践

教会学校的外语教学尤其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课堂上, 教师会要求学生进行大量的阅读及听说, 课后还会要求学生进行大量的翻译练习。每学期的英语话剧演出和演讲比赛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实践机会。

4. 开明的教学理念和灵活的教学模式

教会学校实际上是西方文明的载体, 同中国传统的公学、私学都不同。因为中国学校的教学内容是以中国的封建伦理、道德为中心, 教人学而优则仕, 是以作官为培养目标;而教会学校的教学内容则是以传播西方的文明为中心, 教人面向西方, 是以培养西方文明的传播者为目标。基于上述理念, 在外语教学上, 教会学校的教学模式往往不拘一格, 灵活多样。在课堂组织形式上, 会根据课堂内容灵活多变。在授课内容上, 会紧密联系现实生活, 注重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

三、对当今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

当前我国的英语教学饱受争议, 国人普遍认为费时费力, 却收效不理想。许多学生学习多年英语, 但在实际生活中却不会运用, 无法进行有效的交际。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已处于关键时期。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回顾历史, 近代中国教会学校的外语教学独具特色且成果丰硕, 对当今大学英语教学的改革和发展不乏借鉴意义。

首先, 教会学校的外语教学非常注重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强调将理论学习与实践紧密结合。学生在课外参与大量的笔译与口译的翻译练习和实际工作。学校每学期举行的英语话剧演出, 英语演说会, 英文朗诵比赛等都极大地锻炼了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我国目前外语教学的突出问题就是重视应试能力, 而忽视了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因此, 在教学中加强学生的语用实践显得尤为重要。在教学实践中, 教师应调整各种语言技能训练的时间比例, 适度加大口语、写作和翻译的训练力度。

其次, 由于教会学校的教师为外籍教师或有留学背景的教师, 他们接受过多重的文化熏陶, 思想开明, 视野开阔, 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因此他们的教学手法往往灵活多样, 能够根据教学内容采取恰当的教学手段。不断创新的教学手法能够促使学生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 并且使学生的学习具有较高的效率。我国目前的外语教学大多教学手法陈旧, 缺乏创新, 不能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法。因此, 教师应该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法, 并根据授课内容不断调整和创新。

参考文献

[1]雷阿勇.民国时期教会学校外语教学的历程, 特点与影响[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3) .

[2]徐婕妤, 范志和.语言环境、文化教学与拿来主义——我国近代教会学校 (圣约翰大学) 外语教学的个案分析及启示[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2001 (5) .

中国古代学校演变 篇5

学校的产生

中国的教育是在原始社会诞生的,最初是渔猎和农耕等劳动技术的传授,传说中的“燧人氏教民钻木取火”,“伏羲氏教民结网捕鱼”,“神农氏教民制耒耕作”,就是一种证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扩大,教育与生产劳动走向分离,成为一种专门的活动,需要在专门的场所进行,这就出现了学校。

文字记载显示,约在公元前17世纪以前的夏代已经出现了学校,如《孟子•滕文公上》说,“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不同名称的学校,可能担负着不同的教育任务。

目前,我们能够比较清晰了解的是周代的学校,因为周代建立的宗法制度需要通过一定的教育制度加以维护。大体说来,西周时期的学校分为“国学”和“乡学”两种。“国学”是设在周王朝都城和诸侯国都城的学校,供大贵族子弟就读;“乡学”是各地设立的地方学校,供普通贵族子弟就读。按照学习的程度,又分为“大学”和“小学”两类。小学是启蒙教育,除了识文断字以外,还要学习礼节仪式、音乐舞蹈、骑马射箭、书写计算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大学则在小学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修身、治国、平天下的本领,以便日后参与国家治理。设在周王朝都城的大学叫做“辟雍”,规模较大,分作五个部分,“辟雍”居中,四面环以圆形水池,水南叫“成均”,学习乐舞;水北叫“上庠”,学习典籍;水东叫“东序”,学习干戈;水西叫“瞽宗”,学习礼德。中间的“辟雍”则是天子亲临讲学的地方。设在诸侯国都城的大学叫做“泮宫”,规模较小,规定只能环绕半圆,称为“泮水”。以上这些学校,都由国家控制,培养贵族子弟,一般庶民和奴隶都被剥夺了受教育的权利,这就是史书上所说的“官学”。私学的兴起

公元前8世纪以后,周王朝的统治逐渐衰微,各地的诸侯国逐渐强大,社会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育制度也随之变化。国家对“官学”的控制力逐渐丧失,许多典籍开始流落到民间,一些通晓诗书的知识阶层开始在社会生活中活跃起来,这就是我们习惯上所说的“士”。这些“士”凭借自己掌握的知识,聚众讲学,发表政见,力图为社会改造和发展指明一条路径,产生了许多思想流派,“私学”就在这种背景下产生了。孔子就是这种“私学”的创建者和儒家学派的创始人。黄金时代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思想学术史上的黄金时代,也是中国教育史的黄金时代。诸子百家争鸣的局面与稷下学宫的出现是那个时代思想与教育繁盛的明证。诸子百家

春秋战国时期群雄争斗的政治局面,为拥有知识财富的“士”提供了活跃的舞台,他们面对社会变化与发展,纷纷提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由于他们各自的见解不同,又分别聚拢一些弟子宣讲与传授,从而形成了不同的学派,出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百家争鸣”的局面,这就是习惯上所说的“诸子百家”。

“百”是个约数,不是实数,表示很多。“儒家”以孔子、孟子、荀子等代表,崇尚“礼乐”、“仁义”,提倡“忠恕”和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主张“德治”和“仁政”,重视伦理道德教育和自我修养,倾向于积极进取,汉代以后成为中国社会的主体意识,影响中国文化数千年。“道家”以老子、庄子等代表,认为“道”是宇宙万物的本源,强调“道法自然”,弃仁绝义,清静无为,无为而治,倾向于消极退守,与儒家形成明显对立,但在后来的发展中互相影响,成为影响仅次于儒家的思想流派。“墨家”以墨翟为代表,主张不分亲疏,人人互爱互助,反对不义的侵略和兼并,提倡尊贤和节制用度等,强调功利,重视实践,因而涉及认识论、逻辑学、数学、力学、光学等领域,当时与儒家并称“显学”,可惜后来衰微。“法家”以慎到、申不害、商鞅、韩非为代表,主张强化君主专制,以严刑峻法治国,内部分为不同派别,而韩非集法家之大成,为建立统一的封建国家提供了理论根基。此外,还有辩论名实问题的“名家”,研究军事问题的“兵家”,提倡阴阳五行学说的“阴阳家”和以纵横之策游说诸侯的“纵横家”等等。稷下学宫

战国时代的齐国为了培养和延揽人才,实现富国强兵、争雄天下的政治目标,在都城临淄设立了一座学校,因位于稷门之下,故称“稷下学宫”。学宫不但有规模宏大的校舍设施,还有相当正规的教学活动和十分严格的规章制度。由于学宫实行“不任职而论国事”的方针,就读者只发议论而不担责任,因此学术氛围浓厚,思想自由活跃,学派林立并存,各派之间围绕天人关系、古今之变、礼法、义利等问题展开辩论,四方游士、各国学者纷至沓来,最盛时期的游学之士多达数千人。至齐威王、齐宣王时代,稷下学宫的规模和成就达到顶峰,成为战国时期诸子百家荟萃的中心。战国时期的名士邹衍、淳于髡、慎到等都曾在此学习,孟子和荀子又曾在此任职,而荀子曾三度出任学宫的“祭酒”(学宫的最高领导人)。古代学校的两大系统

古代教育也是两条腿走路,即官学与私学。两个系统又拥有不同的学校。古代官学 太学与国子监

太学原本指周代设立在天子都城的学校,也称“辟雍”。到公元前135年,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在长安设立了国家最高学府,取名“太学”,以五经博士为教授,置博士弟子50人,历经发展,到公元一世纪末的王莽掌政时期,太学弟子已多达一万余人,到公元二世纪的东汉中期,设立在洛阳的太学,就读学生竟多达三万人,可见中国古代官学规模之大。公元278年,晋武帝在太学之外,又设立更高一级的“国子学”,招收五品以上官员的子弟入学,而原来的太学,则招收六品以下的官员子弟。

国子监由晋代的国子学发展而来,至公元六世纪,隋文帝改国子监为“国子寺”,统一管理国子学、太学等,尔后又将国子寺改为“国子监”,唐代沿袭旧制,在国子监下设立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等不同类型的学校,称为“六学”。六学之中,国子学地位最高,吸收三品以上官员子弟入学,太学吸收五品以上官员子弟,其他则吸收低级官员子弟,还可吸收一定数量的庶民子弟,同时还有日本和朝鲜半岛的外国学生前来留学。唐代以后,国子监几经变化,到明代成为兼有教育管理机关和最高学府两种性质的东西,到清代又取代太学,成为国家唯一的最高学府,职权范围已大大缩小。国子监的教师分为“博士”和“助教”,他们的最高领导人仍称为“祭酒”,副手称“司业”,协助祭酒工作,以下有“监丞”,负责制度和纪律;“典薄”,负责文书财会;“典籍”,负责图书资料。凡是入监读书的学生统统称为“监生”,因出身与入学方式各异而有不同的称呼。现存完好的国子监在北京,是元、明、清三代国子监的旧址。古代私学 私塾与书院

私塾在古代又称“学塾”、“教馆”、“乡塾”、“家塾”等,历史渊源很早,《尚书》中已有记载,单称“塾”。西周时期,塾是乡学的一种。一般认为,孔子创立的私学就应当属于“塾”。“私塾”的名称是近代以来的事。按照施行教学的程度,人们把私塾分成“蒙馆”和“经馆”两类。蒙馆的学生主要为儿童,重点是识字和启蒙;经馆的学生则主要是成年人,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应对科举。私塾在设置方面,又分为“义塾”、“族塾”、“家塾”和“自设馆”等。义塾是公益性的,面向清贫家庭的子弟;族塾则属于宗族内部办学,往往设在宗祠内,招收本族子弟就读;家塾是富家大户聘请名师宿儒在家专门教授自己的子女;自设馆是塾师自行设馆招生,不拘姓氏。私塾教师的文化水平悬差别很大,既有名师大儒,也有粗通文墨的平庸之辈。由于中国小农经济发展缓慢平稳,私塾的教学形式与内容也很少变化,大量存在的私塾为古代教育的普及起了很大作用。

书院是中国古代教育的一种特殊形式,有点类似今天的私立大学。它最早出现在公元639年的唐代初年,是一个私人读书治学的场所。其后,唐朝中央政府设立“书院”,用于收藏和校勘图书。到公元十世纪中叶的宋代初年,作为教育机构的书院才真正兴起。这是因为国家统一之后的文教事业还处于落后状态,而广大读书人又迫切希望通过求学获取功名,这就为书院的诞生和发展提供了一个契机,并很快出现了书院教育的第一个高潮,后来随着理学的兴起,到南宋时期又出现了书院教育的第二个高潮。公元十三世纪元朝建立后,加强对书院的官方控制,使书院教育逐渐走向官学化。公元十六世纪的明代中叶,随理学的又一次活跃,出现了书院教育的第三个高潮,而在公元十八世纪的清朝建立后,书院已完全被官方控制,演变为官学的附庸。

总观书院教育,其教学内容与官学并无太大不同,但它以研究和讲解理学为根本,除了名师讲授,注重学生自学,同时提倡学术自由和辩论,这都是书院教育有益于后世的特点所在。历史上最著名的书院是北宋初年的四大书院:石鼓书院(在今湖南衡阳市)、岳麓书院(在今湖南长沙市)、睢阳书院(在今河南商丘市)和白鹿洞书院(在今江西庐山),另一说有嵩阳书院(在今河南登封市)而无石鼓书院,其中,以白鹿洞书院和岳麓书院影响最大。

白鹿洞书院是我国最早开展讲学的书院,在江西庐山五老峰下,唐代已是名流李渤的读书场所。公元十世纪时建为“学馆”,宋代初年改为书院,到南宋理学家朱熹来此主持和讲学,白鹿洞书院才闻名天下,朱熹制定的《白鹿洞书院学规》,明确规定了如何为学、修身、接物,为书院教育奠定办学宗旨,并为其他后起书院所遵循。目前书院旧址保存基本完好。岳麓书院在湖南长沙岳麓山下,公元976年创建,后不断修葺扩建,至南宋时张栻、朱熹等大儒在此讲学,学生多达千人,名播天下,为传播儒家文化,培养潇湘人才贡献巨大,历经沧桑,大部分建筑保存完好,现仍为湖南大学校址,是名副其实的千年学府。

新式学堂的兴起与古代学校的终结

新式学堂:十九世纪下半叶的清朝末年,兴起向西方学习先进生产技术的“洋务运动”虽然以失败告终,但它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也催生了中国的近代新式教育。1862年,首创“京师同文馆”,研习外语,是中国第一所新式学堂,随后,洋务派在各地又兴建船政学堂、水师学堂等技术和军事学堂,这些学堂与旧有的官学、私学已有本质不同。1895年以后,随着“北洋大学堂”(今天津大学前身)和“京师大学堂”(今北京大学前身)的设立,现代新式教育已成不可阻挡之势,各种科目的学堂如雨后春笋出现。

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清朝政府下令废除科举考试,旧式教育宣告正式结束,近代新式教育正式走上前台,原有的各级官学和书院纷纷改为新式学堂。新式学堂的培养目标已不是各级官吏,而是通晓专业技术的人才;学习内容已不是原来的四书五经,而是各种专业知识和技能;教学方式和学习期限都具有了新式教育的特征。

古代学校教育被新式教育所取代,这是历史的必然。但古代的教育也留下了宝贵的教育智慧,能够为完善我们今天的教育,起到积极的作用。

大学的产生

在欧洲的中世纪学校非常少,在基督教控制着全部的精神生活和文化的时候,只有非常少量的、非常小规模的学校是建在修道院里的和由教会直接掌控。他们基本上不研究私塾的学问,也不探究自然的奥秘。由于欧洲和阿拉伯的交往,特别是两次大翻译运动,提供了大量的新鲜的知识到了欧洲。这个时候欧洲的学者迫切要求能够有一种新的心态,新的组织形式,新的活动方式来接纳和搜索这些文化。于是在欧洲世界出现了最早的大学,最早的大学出现在今天意大利的普罗尼亚。在1800年普罗尼亚三所职业学校,一所是法律的,一所是医学的等,这三所学校联合起来成立了一所大学。这个大学是由学生掌握大学的领导权的,由学生给教师发工资,由学生决定到底聘用哪一位学者做教授,而且学生有权力让教学效果不佳的教授离开。

在公元1160年的时候,巴黎圣母院教会办了一所学校叫做巴黎大学。在1167年的时候,在巴黎大学学习的一群学生回到英国,创办了牛津大学。又过了几十年,牛津大学的一部分学生和教师,不满意牛津大学的主张,就分离出来了,自己又创办了剑桥大学,这就是世界上最早的四所大学。当时的大学主要是修四门课程,神学、文学、法律和医学,一般修三到四年就可以本科毕业了。如果还要继续深造,还有四门课可以修,就是数学、几何、天文学和音乐,修完这四门课以后就可以获得硕士学位了。大学的出现在人类历史上是有划时代的意义的。它为探究人类智慧的学者提供了一个思考、研究的场所。日后,人类许多重要的思想,新的科学发展和重要的技术都在大学里出现的。美国第一所大学——哈佛大学

15世纪末由欧洲通往美洲的大西洋航道被意大义航海家哥伦布开辟出来以后,欧洲人纷纷远涉从洋,来到时美洲这块奇异而军事富饶的土地上建立殖民地。17世纪初,首批英国殖民到时达北美东海岸,在那里开拓了自己的“伊甸园”新英格兰。移民中有100多名清教徒,曾在英国的牛津大学受过古典式的教育。为了让他们的子孙后代后代在新的家园也能受到这种教育他们于1636年在马萨诸赛洲的查尔斯河畔首建美国历史上第一所学府——哈佛学院。1780年即美利坚合众国建立的第4年,已经有140多年历史的哈佛学院升格为哈佛大学。

世界上最早的学校诞生在苏美尔,这就是“泥版书屋”。这所学校建造于公元前3500年左右,比埃及最早的宫廷学校还要早1000年左右。

中国水学校项目启动 篇6

在5月23日至25日为期三天的全国水教育论坛中,来自各流域水学校的参会者共同回顾了中国水学校项目前身长江水学校项目(Water School for a Living Yangtze)六年以来的历程和成果,并就水资源的管理与保护、水教育实施案例、校本教材开发、国际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展望等议题进行了交流与分享。

“水教育已经融入了我们学校的课程体系,学生得以探索都江堰地区独特的河流生态和历史积淀,同时,通过开展黑板报比赛、节水大赛等多种活动,发动学生们参与节水、爱水的实践,而课堂—学生—家庭—社会的辐射带动作用,影响更多成人加入到爱护家乡的自觉行动中来。”四川省都江堰市北街小学的肖文燕老师分享了长江水学校项目在推动提高中小学生环境意识方面做出的积极探索。

长江水学校项目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香格里拉可持续社区学会和施华洛世奇公司共同发起,是施华洛世奇国际水学校项目的组成部分,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国际水文计划暨“生命之水国际十年(2005-2015)”的组成部分和联合国“可持续发展教育十年(2005-2014)”在中国的示范项目。

作为施华洛世奇国际水学校项目的中国行动,长江水学校项目以推动公民有效参与保护母亲河为宗旨,挑选长江流域的一些学校和社区,共同学习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管理的知识和参与决策的技能。长江水学校项目学校分布在整个长江流域,从2008年至2013年的六年间,长江流域内的青海、四川、云南、重庆、湖北和上海六个区域建立协调中心,辐射到长江流域内的59所中小学校。有地处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乡村小学,也有地处长三江经济发达地区的学校。通过一校一水一社区的模式,学校推动社区发现周边水域的问题,并与社区共同研究设计解决方案。同时,学生以流域为学堂,走进社区,融入自然,探索自己的家乡和家乡的河流,从切身的感受、体验和实践中获得真知。

2014年,长江水学校项目将步入项目第三阶段,项目的影响将扩大到全国,更名为中国水学校项目。本次会议是水学校项目开展六年来的一次重要的阶段性会议,对此前六年长江水学校项目进行总结和表彰,对中国水学校的发展进行展望。

作为项目发起方之一的香格里拉可持续社区学会是在中国注册的独立的民间组织。自1996年起,学会的主要成员开始在全国范围内从事学校、自然保护区和社区发展教育。2007年香格里拉学会正式成立,继续与教育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合作,推动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教育的事业。

师范学校中国画教学 篇7

投稿邮箱:xxtyzk@163.com

联系电话:010—66093860;联系人:种青郝俊

师范学校中国画教学 篇8

一、提升师范专业学生人文素养的必要性

(一) 良好的人文素养有助于师范专业生更好地胜任工作

师范专业的大学生与其他大学生的不同之处在于其担负着教书育人的工作, 这是传承知识的神圣工作, 教师这个职业不仅要教知识, 更要以身作则, 教学生如何做人, 教师是一个怎样的人, 在极大的程度上会影响着学生的性格发展, 所以, 师范类大学生应当加强对自身的要求, 努力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 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良文化并认真思考。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 将中国的传统文化的思想内涵渗透给学生, 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无论是在哪一个时代、哪一个地方, 教师都是受人尊重的职业, 因为教师是肩负着培养出优秀下一代重担的使者, 是散播希望的人, 因此, 将成为教师的师范类学生应当注重培养自身的人文修养, 展现出独特的个人魅力, 继而影响所教授的学生, 因为教师不仅是教授知识的, 也要注重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素质, 做到德、智、体、美共同发展, 培养出个性全面的学生。教师的素质培养主要是在大学时养成的, 因此, 在校期间一定要注意自身人文素质的提高, 在学习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过程中要专心致志, 正视这门课程的开设意义, 争取可以学以致用, 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

(二) 良好的人文素养有助于师范生增加对传统文化的理解

为什么要注重培养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呢?这是因为在当代这个文化交融的社会中, 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视度越来越弱, 导致在这个社会上屡屡发生难以置信的事情, 这都是因为现在的人抛弃了传统文化, 内心没有了信仰和道德底线, 为人冷漠, 因此, 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是必不可少的, 其中优秀的人文思想亟待学生去学习、去吸收, 只有学生学习了中国传统文化, 才能深刻体会到作为中国人的自豪和自信, 有利于提高民族荣誉感, 在之后的发展道路中能够坚定自己的内心, 不会为那些分裂祖国、危害社会的行为所影响, 坚决同恶势力斗争, 将这些优良的传统美德都刻在骨子里, 以实际行动向自己的学生证明身为一个中国人需要做些什么, 需要具备什么样的品质, 而这些品质都可以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找到, 我们所需要做的是传承这些优良品德, 将其发扬光大, 维护中国作为大国的尊严, 为自己身为中国人而感到骄傲, 坚定自身为祖国奉献的立场, 学会做人, 学会教书育人。

二、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教学是培养师范专业学生人文素质的最佳选择

由于在现在的环境下, 有一部分师范专业的学生人文素养并没有达到可以去教书育人的程度, 他们在人文素养方面是严重缺失的, 他们甚至没有接触过中国传统文化, 整体素质是不合格的, 这样的教师进入社会后是无法实现将正确的观点传达给学生的, 这对于中国的教育事业来说是百害而无一利的, 因此, 为了杜绝这种现象的发生, 就要在师范类院校的课程设计方面将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加入学生必修课程里面去, 这样才能给那些不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学生提供一条接触中国传统文化的途径, 因为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存在着许多当代社会中所缺失的优良品质, 现代人的精神世界无疑是匮乏的, 没有那些优良智慧的滋养, 现代人在做人做事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纰漏, 他们所信奉的、所追求的, 都是一些身外之物, 努力追求苦苦一生, 换来的只是痛苦, 这些都是因为他们不懂得人生的真正意义所在, 其实这些意义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都有所体现, 人们应该从中学习, 进而归正自己的所言所行, 追求值得追求的事物, 不枉这一生。将精神世界进行丰富、完善, 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 使自己可以成为教书育人的合格的教师。因此, 选择中国传统文化课程进行教学是培养师范专业学生努力提高整体素质的最佳选择。

三、师范专业开展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教学的几点建议

(一) 将人文课程在教学任务中的比重适当提高

在中国现有的教育体制之下, 对于中国传统文化课程还是不够重视, 因此, 在学生上大学之前, 将精力会放在那些“主课”上, 没有精力再去学习中国传统文化课程, 因此, 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已经缺失了很多优秀的传统文化的熏陶。所以在大学期间一定要引起大学生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视, 不能一味地只学习理科知识或是其他专业知识, 而忘记了中国传统文化这么重要的东西。因此, 在大学期间应该设置中国传统文化课程, 无论是主修课还是选修课都要有所涉及, 将那些优秀的思想介绍给广大学生, 引起他们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 平时, 要向他们推荐一些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书籍, 例如国学经典之类的书籍, 关于这些书籍也可以开设一些课程来进行讲解, 毕竟这些书如果不经过反复的研读是无法体会到其中的精髓的。因为大学是一段学生在校园与社会之间的过渡, 所以在大学期间不仅要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 还要注重对自身基本素养的培养, 成为情商、智商共同发展的大学生, 有利于其进入社会后更好地适应做好准备。有人说大学不仅是学习, 还要学会如何做人, 中国传统文化中无一不体现出如何做人的精华。因此, 大学生应当积极学习中国传统文化课程, 探寻人生的奥义, 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重塑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 关注自己的身心发展, 将从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中获得的知识灵活地运用到自己的生活当中, 做到真正的学有所用。

(二) 通过播放影视作品来教授人文课程

通过向学生播放有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影视作品可以更加生动形象地向学生展示中国传统文化中那些优良品德的具体表现, 将各种不同的文化态度进行对比, 来突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优秀的思想品德。例如, 《花木兰》这个全世界人民都耳熟能详的故事, 在中国的原版本中着重于展现花木兰的孝顺这个优良品德, 而在美国所拍的《花木兰》动画电影中着重于展现花木兰的骁勇善战、敢闯敢拼, 不因为自己的女儿身而放弃自己想做的事情, 从影视剧里就能直观地感受到中美文化之间的差异, 从中可以纠正学生的价值观取向。将中国传统美德向学生介绍, 使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到什么是孝, 什么是信, 什么是勇, 从而能够正确地运用到自己的生活当中, 这样也能吸引学生对于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兴趣。但是, 现在所拍的影视剧中, 为了剧情效果, 会对原本的历史事实进行篡改, 这样的行为就是扭曲历史, 教师在进行授课时, 碰到这样的影视剧时应该对其进行纠正, 不能让学生接受错误的历史。这种现象在现在的影视剧中非常普遍, 因为制作历时不够长, 制作时不够细致, 而导致出现许多令人啼笑皆非的错误, 许多基本的历史知识也会出错, 经常看到的是将不同朝代的诗句混用, 还有出现在那个朝代不该出现的东西, 还有在称呼人时, 用错了称谓, 这些都是影视剧中最爱犯的错误, 也给那些制作历史剧的制作人敲响了警钟, 要把控影视剧的质量。教师在进行授课时, 可以用这些错误来切入所讲的内容, 互相对比会使学生对知识的记忆更加深刻, 因为这些错误发生时学生总是会发笑, 因此, 此时进行课程的教授时, 学生的心情非常愉快, 对于知识的接受速度和欲望都是比较强烈的, 教学效果会更加理想。

(三) 通过开设专题讲座来教授人文课程

师范类的大学在设计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安排时, 应当结合实际安排出最合理的课程表, 要从课程内容和学生兴趣两方面进行考虑, 不能将课程内容安排得过满, 使学生学得太辛苦, 学得一知半解, 对中国传统文化课程起了厌恶之心, 这也就得不偿失了。因此, 如何将中国传统文化中内容庞大的课程安排得合理有趣就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了。中国传统文化所涉及范围和内容都是广泛而深入的, 因此, 单靠大学中所设置的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来向学生宣扬中华传统文化是不可能完成的, 因此, 要将中国传统文化分成一个个具体的专题来介绍, 在每一个专题中拾取最为精华的观点和思想来讲解, 也就是所谓的在中国历史上一直占主导地位的正统思想, 在课程设计方面要注重删繁就简, 但是要保留最为精华的部分, 就像将中国传统文化常识这门课程可以划分为32个课时进行讲解, 每一个专题占两个课时左右, 将那些汉字、节日习俗等内容介绍给大学生, 使他们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有一些大概的了解, 知道有什么就可以了, 在自主学习的阶段可以选取自己感兴趣的课题进行深入地了解, 这也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

综上所述, 当代社会上, 各种文化狂潮涌起, 人们面对新鲜的事物很容易忘记中华之本。尤其是担负着中华民族复兴的重担的新一代的年轻人, 应该对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加以了解, 吸收其中积累了千年的优秀思想, 要带着将其发扬光大的信念去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美德, 因此, 在大学课程的安排中, 应当适当加入中华传统文化课程, 给师范专业的学生进一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机会, 再将优秀的文化传承给下一代。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在大学里开设具有非常深厚的意义, 由于当代大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越来越浅, 将中国传统文化介绍给师范专业学生也是必不可少的, 这会大大提高他们的精神素养和文化素养。基于此, 对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教学中提升师范专业学生的人文素养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教学,师范学生,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1]高连凤.商科类高职院校中国传统文化教学内容的选择[J].牡丹, 2015 (18) :140-141.

[2]郝佳.高师院校师范生人文素养现状研究:以Y大学为例[D].沈阳师范大学, 2013.

[3]杰永旎.体验式教学在中国传统文化教学中的运用:以铜梁龙文化教学为例[D].重庆师范大学, 2015.

师范学校中国画教学 篇9

巡回指向的是学生在知识、技术等方面的获取及教学目标的达成。巡回,不只是走动和穿梭,更需观察和倾听。

(一)预设巡回关注点

教师在上课前是否预设巡回时的关注点决定了巡回指导的效果。有了关注点,在学生进行练习时,教师就会明确地依据预设进行巡回,进而发现问题,并及时采取相应的解决策略。正所谓心中有关注、巡回不盲目。在研讨过程中,参与教师提出的关注点有:技术动作的易错点、学习的重难点、学生的个体差异、练习强度与密度、小组分组的合理性、小骨干的培养、场地器材的安全性等,涵盖了体育课堂的诸多层面。

(二)适时选择巡回关注点

关注点的落脚点应为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在学生还未对技术动作有一个正确的理解及所做动作还不够规范时,教师应将动作要领作为关注点;在学生基本掌握动作要领及所做动作基本规范时,教师应将易错点作为关注点;在学生做动作出现畏难情绪时,教师应将学生的情绪状态作为关注点;在学习难度大、易发生危险的动作时,教师应将保护与帮助作为关注点。总之,巡回时应立足全体,关注差异、统筹兼顾。

二、指导是解决问题

指导是对在巡回时发现的问题采取质疑、示范、对比、体验、创新等利于学生感知、理解、接受的有效方式,促进其思想和行为的变化,促使其技术动作的掌握和提高。

(一)基于“关注点”进行指导

1.基于“不同学生”进行指导

针对运动能力低下或体质薄弱的学生群体,采取有效的引领方式有:重点关注、及时巡检、及时发现、及时分析和及时解决;采用巧妙的语言,及时提醒他们怎么做某一技术动作,其技术要领有哪些;对体育尖子生“吃不饱”的情况给予增加任务难度、让其帮扶后进生或中间生 (由江苏李安成老师提供)。

2.基于“学生心理状态”进行指导

当学生学习情绪高涨时,教师要采取相应的手段来保持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当学生学习情绪低落时,教师要认真分析情绪低落产生的原因,并采取针对性的教学手段来激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由陕西张梅梅老师提供)。

3.基于“安全”进行的指导

场地布置不够合理时,需要教师及时调整;器材使用过程中存在危险因素时, 教师要采用调换器材、合并小组等方式; 遇到危险技术动作时,要采用保护与帮助、优生帮扶等方法。

(二)指导时机的把握

1.指导与巡回的有机结合

关注集体的巡回,需要进行集体指导 (如,集体纠错等),关注个体差异的巡回,需在巡回过程中进行差异化指导(由北京郑永上老师提供)。

2.巡回指导中教师应做到腿勤、眼勤、脑勤、嘴勤、手勤

眼勤就是及时环视练习现场,及时发现练习错误,及时解决;腿勤就是及时走动,观察学生练习的质量和出现的问题;嘴勤就是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个别指导和集体指导,或学生容易忽视、容易出错的地方,要及时讲解,耐心地指导 (由山东穆乃国等老师提供)。

3.对巡回发现的问题,应选择什么时机进行指导,对指导的效果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如,安全问题应尽快指导;共性问题应采用集体指导或小组之间进行讨论解决等;个性问题可直接引导。当然,时机的把握需要教师提升驾驭课堂的能力, 只有在不断地实践与总结中,教师对指导时机的把握才会游刃有余。

三、巡回指导的价值延伸

巡回指导不仅是教师在学生练习时所进行的教学行为,也是体育课堂的必要环节,在学生习惯的养成、技能的形成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过研讨还发现,巡回指导在激发学生的学练热情,促进师生的良好关系,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与探究能力等方面有着不可小觑的价值。

(一)评价得当,激发热情

在巡回指导过程中,教师有效地评价能激发学生的学练热情。如,恰当地对学生学习目标的达成度进行评价,既肯定学生学练的成果,又指出练习的不足,让学生及时了解学习的效果,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适度地对学生学习的状态进行激励性评价,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 调动学生学练的热情。正如江苏张怡梅所举案例:在进行50米×8的折返跑练习中,由于运动强度大,时间较为持久,很多学生可能无法适应这么大强度的练习而选择中途放弃,这时就需要教师仔细观察学生的表情,不停地对学生给予语言的鼓励,必要时要高声喊出他们每一个来回的成绩,这是对他们坚持进行折返跑的积极肯定,也会给学生带来积极的暗示—你是可以坚持到终点的,学生就能在教师的鼓励下获得坚持的力量, 从而挖掘出他们潜在的能力,发挥出他们更好的成绩。

(二)关心鼓励,师生融洽

师范学校中国画教学 篇10

中国普通高校教育教学体系指的是普通高校运动员教学管理者和中间实施者的一个系统, 遵循文化教育的客观规律, 运用合理的管理手段、方法和程序, 对高校高水平体育运动员通过实施计划、组织和控制等职能, 协调系统内各部门, 发挥各种资源的作用, 共同实现既定文化教育目标的活动过程。我们从运动员的学分分配、毕业管理这两个方面对河南师范大学高水平运动员的教学管理体系进行研究, 为提高我国高校体育人才的整体素质, 实现河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的科学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2、研究对象和方法

研究对象:以河南师范大学体育教学管理体系为研究对象。以河南师范大学运动队中的运动员为调查对象。研究方法:主要采用文献分析法、实践法、观察法、实验法、专家访谈法5种方法进行分析与研究。共发放运动员问卷80份, 其中回收有效问卷80份, 有效率100%, 其中男运动员共有50人, 女运动员共50人。教练和老师问卷共10份, 收回有效问卷10份, 有效率为100%。通过本研究领域5位专家对问卷内容及结构效度进行检验, 认为符合效度要求。

3、结果与分析

3.1、普通高校运动员的考核与成绩管理

部分高校对加强高水平运动员学训的冲突也采取了相应的措施, 主要是通过缓考的渠道对高水平运动员不能正常参加文化课考试进行管理, 共有10位教练员老师选择缓考, 占总人数的80%。而普通高校对高水平运动员在考核成绩管理上并没有采取免考的方法, 这就说明, 普通高校对高水平运动员的文化教育比较重视, 通过采用缓考的方法不仅让高水平运动员在出现学讯矛盾时能专心参加训练赢得比赛, 而且还使高水平运动员不放弃文化课的学习。

从结果中我们可以知道, 普通高校对高水平运动员实行加分政策中, 有8位教练员、老师认为并没有相应的加分政策, 占总人数的59%。说明普通高校在对高水平运动队实行加分政策这一问题的管理上比较欠缺, 这样以来就很难调动高水平运动员参与训练的积极性, 以至于很难提高高水平运动员的竞技能力, 从而影响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竞技水平的提高。

3.2、普通高校运动员毕业就业管理

体育教育管理是一门科学, 其中心工作是考核和管理学生思想与学习, 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现代化建设人才。而高校高水平运动员毕业管理其中最重要的环节, 涉及到很多方面, 不仅关系到培养学生的质量, 而且也影响到学生就业, 在管理过程中有许多地方值得进一步探索、完善。但在对河南省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管理的调查中, 针对毕业管理这一方面的管理措施没有涉及太多, 因此本文从以下两个方面加以论述:

3.2.1、高水平运动员毕业情况

通过调查得出, 由于普通高校对高水平运动员毕业管理都是按照国家教委的规定和要求, 再根据本校特点对高水平运动员实行学分制, 使得高水平运动员可以通过修学分的方式来提前或者推迟毕业, 这样就给予高水平运动员较为充足的时间来弥补学业上的不足, 最终修完学分完成毕业。因此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的毕业情况较为乐观, 大多数的高水平运动员都能够顺利毕业。

3.2.2、高水平运动员所学专业对就业的影响情况

结果显示, 高水平运动员认为所学专业对以后就业的帮助程度调查中, 排在第一位的是帮助不大, 占总人数的43%, 其次是有一些帮助, 占总人数的37%, 再次是不清楚, 占总人数的11%, 最后是帮助很大, 占总人数的9%。这充分说明了, 高水平运动员对自己所学专业的就业前景感到并不乐观, 这也将使高水平运动员用消极的态度对待文化理论知识的学习。

我们不难发现, 高水平运动员对自己毕业后的就业压力感到有压力的位居第一, 共有55人, 占总人数的53%, 其次是感到压力很大的有45人, 占总人数的44%。这就说明, 高水平运动员深知自己从事多年体育锻炼文化底子相对薄弱, 而进入高校所学专业对于自己来说又相对吃力, 这样既没有体育文凭, 又没有较好的理论支撑, 造成了高水平运动员在就业问题上有很大压力, 因此学校应该采取一些相关政策, 比如将运动成绩好的、能为学校争得荣誉的高水平运动员推免攻读体育硕士, 以此来调动运动员参加训练学习的积极性, 为运动员毕业后的就业创造更多出路。

4、结论与建议

为运动员提供了因材施教的方法, 但缺少对运动员的加分政策。多数运动员认为对于选择的专业都能够顺利毕业, 但对就业的问题表示很有压力。

学校应建设更多有利的教学资源, 扩大招生项目, 不要仅局限于球类、田径等方面, 多招收一些其它比赛项目的高水平运动员, 为学校在竞赛方面取得更多的荣誉。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在招生管理方面要加大力度, 除了以高中、体校这两个来源招生以外, 还应招收专业队运动员或者退役人员。高校对高水平运动员要多实行加分奖励政策来激励运动员参与学习、训练的积极性, 比如将四年来学训成绩较突出的高水平运动员推免攻读体育专业硕士。

参考文献

[1]李晓光编著.管理学原理[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6, P49.

[2]张浩, 吴冶.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管理政策现状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10, 33 (2) .

英国学校请来中国教师之后 篇11

她更没想到,十几年后自己亲身经历中西方两种教育模式的碰撞。今年8月,英国广播公司(BBO拍摄的三集关于“中式教育”的纪录片《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在BBc二台播放后,立即在中英两国引爆了民众对于两种教育方式对比的大讨论。

纪录片中,中国的教育方式被塑造成一副“狰狞”形象,旁白道:“中式教育是基于高压学习和残酷竞争的无情学习制度。”这副形象在片中贯穿始终。

中英两种文化的冲突、课堂的无序、中国老师的崩溃:这似乎是一场中方注定失败的试验。纪录片最后,考试成绩公布,“中式学校”学生的数学、中文、科学(包含生物、物理、化学)成绩以绝对优势赢得胜利。

经过层层筛选的中国老师

纪录片一开场,英国的中学生换下衬衫、短裙,穿上中国式校服,升国旗、做早操、做眼保健操——这些符号性极强的场面,也是英国人对中国教育的传统印象。“填鸭式”教学画面反复出现并被强化,比如:老师不断重复一个单词,或是挥着教杆,在幻灯片上指指点点。

“其实,我们的教育方式已经改变了。”李爱云告诉记者,他们五位老师并不能代表中国教育,而中国因经济、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均衡,各地教育水平差异很大。

五位参与拍摄的中国老师,都说着流利的英语,都有欧美留学经历。李爱云和数学老师邹海连分别来自两所精英学校,南京外国语学校和杭州外国语学校,另外三位,科学老师杨军、中文老师赵薇和体育老师王再鸣,目前都在英国工作和生活。

南京外国语学校是一所顶级中学。2015年高考前,高三共470名学生中,295名被包括哈佛、耶鲁、普林斯顿大学在内的世界名校提前录取,再除去先期保送北大、清华等国内名校的名额,最后参加高考的学生仅为21人。它完全不同于一般的“超级中学”,不以高考为终极目标。这里的学生,考试不排名,下午四点左右放学,没有晚自习。

2014年10月,李爱云的一位学生告诉她,BBC正在全球招募中国老师,要求英语会话流利、有丰富教育经验和教学理念,此前李爱云曾以交换老师的身份,在美国教书一年。制片人告诉她拍摄的理由,很有吸引力:“看看中国现在先进的教育能不能适用英国。”作为一名语言老师,她想借此宣传南外的教育,也提高自己的语言水平。

电话面试进行了很多次,李爱云记得,BBC的问题都很“主流”:“你的学校是什么样的?”“平时怎么教语法?”“怎么教阅读、口语、听力?”以及“学生遇到问题怎么处理?”最后一个问题,李爱云回答:“耐心说服教育,实在说不通了,有时会请家长。”她那时没想到,在博航特中学她也要用到这一招。

BBC制片人还专程飞到南京试镜,拍了李爱云的两节课,再到家里采访,最终确定:李爱云将教三门课:英语、中文和社会课。

31-16=?这也太难了!

纪录片中最符合“中国老师”形象的杨军,实际也不那么中国——她1990年代初在西安一所普通中学当中学老师,1997年留学英国,随后定居,先后在英国的私立中学、公立中学当了十年科学老师。杨军是最早加入BBC拍摄计划的中国老师,那时纪录片还在策划阶段,她在英国一所大学读教育比较学的硕士,导师将她推荐给了BBC。

在私立中学,杨军用的是私立学校老师的方法——老师在台上讲,学生在台下安静听,在她看来,这和传统的中式教育非常相似。英国私立中学的学生来自社会精英阶层。公立中学的学生则家庭背景差异较大,学生水平也参差不齐,“那些胡闹的小孩坐不住,要让他们学中玩,玩中学,一边学一边玩。”

面谈之后,BBC导演组担心,杨军的教育方式会不会太英国化?为了解除导演的顾虑,杨军专程回西安,两个月走访了六所普通中学和四所国际学校,希望找回现在的中式教育。

四所国际中学对杨军的震撼很大一一老师全英文教学,用的是英、美中学使用的教学大纲,学生的目的是出国。

杨军认为,六所普通中学才是中国教育的“大多数”。学生家庭条件一般,父母向孩子们灌输最多的是,只有好好学习,才能出人头地。

杨军跟其中的一所普通中学要来课表,想在博航特照用。在这张课表中,一天的学习从早上7:15开始,晚上一小时晚自习,19点结束,中间有1小时午餐和半小时晚餐时间。学习时间长达12小时,每周都有考试并且按分数排名。而英国学校,通常每天的学习时间是8小时。

赵薇来自广西南宁一所普通中学,她在中国当了四年老师,2012年定居英国,在一所公立学校教中文。初到英国,英国学生基本功之弱,令赵薇吃惊。一道数学题:31-16=?,初一的学生个个喊难、算不出来。在中国,这是小学二年级的难度。

赵薇入乡随俗,开始用看动画片、做游戏、唱中文歌曲等好玩的方式教学生学中文。但BBC纪录片中英教育的比赛,激发了赵薇的斗志,她决定采用在中国教书时的“速成”方式,通过高重复率、大量练习来巩固所学。

体育老师王再鸣是最后一位加入BBC纪录片拍摄的中国老师,她原本在广东一所大学教体育,2014年9月移民英国。导演组想在“中式学校”中开设体育课的理由是,在中国,体育成绩会直接影响一个学生的升学,但在英国,体育只是帮助学生增强体质、培养兴趣,并不会计入考试总分。“我们就是来参加真人秀的”

五位老师都没料到,即使做了那么多准备,遇到50名英国“熊孩子”后,还是失控了。

“纪律非常重要!”杨军反复在课堂上提高嗓门,但她很快发现,没有一个学生听她的,学生一直在嬉笑、唱歌、聊天、插嘴……

其他四位老师也不好过。中文老师赵薇的课堂,调皮的学生卢卡一直捣乱,赵薇让他停止,卢卡顶撞:“我做什么了?我什么也没做!”赵薇不得不打电话给班主任兼数学老师邹海连,让他将卢卡带离教室。就连导演也看不下去,纷纷劝说:“求求你们,听一下。”没有学生理会。

nlc202309030615

最后只能请博航特中学校长尼尔·斯特劳格尔出面干预。课堂立刻安静。“我们怕他,这就像是首相来了。”一位学生在后来的采访中说。

博航特中学的课堂原本没有这么混乱。斯特劳格尔告诉记者,在他接受BBC邀请,加入这场中英教育试验时,“非常自信”。在英国,博航特是一所顶尖的公立学校,也是全英第一所开设沉浸式中文教学项目(指同时学习中英文,其余课程一半以上用中文教学)的公立中学,2013年11月,英国首相卡梅伦中国行之前,还特邀博航特中学的师生前往白金汉宫,讨论交流学习中文的体会。这并不是一所对“中国”一无所知的学校。

为了尽量不干扰课堂,BBC工作人员在教室内放置了9台固定摄像机。

英国是一个真人秀文化深广的国家。“我就是抱着参加真人秀的心态来的。”13岁的英国女孩苏菲在Facebook上回复记者。和其他49名同学一样,当学校张榜招募“中式学校”学生时,她报名了。苏菲是那种爱说爱动爱与老师顶嘴的调皮学生典型。摄影机的在场激发了苏菲的表演型人格。

捣乱的苏菲成了第一个在课上受到惩罚的学生,被老师杨军叫到前排罚站。但这在这所“中式学校”里是失效的,学生们反而觉得好玩。

没有呈现的四百多小时素材

纪录片第一集,展现最多的就是“中式学校”课堂秩序的失控。李爱云期待在第二集中呈现一些转变,但并没有。纪录片不间断拍摄一个月,素材多达四百多小时,最后呈现的只有3小时。在那些未呈现的镜头里,五位老师都在尝试改变。

第一天上课,杨军还不知道应该用什么样的方式教学生。BBC导演组告诉她,“你记住,你就是说、写、讲。”这是他们认为中式教育应该有的模样。杨军照做。但她渐渐对这样的方式不满。

杨军记得,第一堂化学课自己讲得特别糟,她让学生们做实验,但一间教室里的50名学生,乱成一锅粥。第二次上课,她让学生把座位打乱,四五张方桌拼在一起,学生分组,实验进行得很顺畅,学生也很积极。杨军打算此后就这么摆放课桌,但BBC的导演不同意,他们还是要求杨军把课桌放回原样,让学生以写和抄为主。

没有呈现的,还有李爱云的社会课。第一次社会课,课堂纪律混乱。第二次上课,她先给学生们讲故事,讲的是美国洛杉矶威尼斯海滩一家有名的咖啡馆,许多常客到店里,都会点两杯咖啡,一杯自己喝,另一杯则吩咐侍者在店内墙上贴上“一杯咖啡”的纸条。这些纸条,可以让那些穷困的人免费喝到一杯已经付过款的咖啡。学生很感兴趣,很快热烈讨论尊重、关爱、平等,李爱云鼓励他们,将自己听到、经历过的故事分享出来。

李爱云还举办了演讲比赛,题目是“中式学校”。一位叫特里斯坦的学生滔滔不绝,极富感染力。最后谈及梦想,他希望自己“有一天成为英国首相”。在特里斯坦看来,中国老师的灌输式教学、对知识点的总结更加精准、直接,学习起来效率更高。然而在纪录片中,关于特里斯坦的镜头几乎没有。“可能是他太适应中国的教育,基本上没有矛盾。”李爱云分析BBC的选择。

李爱云逐渐接受了中英学生的差异,“他们坐姿不够端正,或者不像中国学生一样提问先举手,都不叫纪律不好,只要融入课堂就好。”

课堂之外,五位老师想了很多办法和学生搞好关系,这些办法仍然很具中国色彩:竞选班干部,让听话的学生带动不听话的学生一起进步;找学生谈话;和学生家长单独交流;和学生一起包饺子、剪纸。

杨军会跳扇子舞,这引起了BBC的兴趣,他们鼓励杨军教学生跳扇子舞。在她会跳的几支舞《山含情水含笑》,《梁山伯与祝英台》、《花木兰》、《精忠报国》里,杨军最后选了《精忠报国》教给英国学生,她的挥扇快、狠、有力。

课堂内外,杨军都表现得很心焦,考试临近,教学进度却十分缓慢,纪录片中,她最终崩溃地哭了。“我不希望中国输!”

最初,其他老师的胜负心没有杨军那么强。李爱云回忆,到英国前两周,她心态还很好,对中国教育在应试方面的经验很有信心。第三周,BBC导演们着急了,再这样下去,中式教育可能会输。

结果却是“中式学校”获胜。中国老师:不是考试胜了就算赢了

毕业典礼上,李爱云作为“中式学校”校长发言,“我始终没有认为我们考试胜了就是赢了,这是一个奇迹。”

在英国教书十年,杨军看到英国学生大多“吃不了苦,要是一次没有学懂,就不愿意试第二次、第三次”。

赵薇回想教过的中国学生,“都非常刻苦。努力学习、考上好大学是唯一或者最重要的改变命运的出路。”她告诉记者,英国不一样,高福利制度保障下,生存压力没有那么大,竞争意识也没有那么强烈。他们崇尚学生应该快乐。

赵薇对“快乐学习”持保留态度,“如果给学生灌输学习是很快乐的观念,他一旦碰到困难不快乐,就有理由放弃了。”

杨军也在反思中国教育:“小孩子现在真的是蛮可怜,没有什么童年,死读书,读死书,以后可能也没多少用处。实际动手能力比较差。”

英国观众对BBC的教育试验褒贬不一,有人站在博航特中学校长斯特劳格尔这边,认为中国的教育方式“枯燥无味,以牺牲学生的童年为代价”;也有人觉得难堪,“我们的孩子连起码的对人的尊敬都没有。”一位英国网友在Twitter上评论。

结束前,BBC采访五位老师,如果可以,愿意带哪几个英国学生回国,四位老师选的都是表现好的学生,李爱云却挑了调皮的苏菲:“只要给我时间,我可以改变她。”斯特劳格尔对BBC导演组表示,如果可以留下一个老师,他们愿意要李爱云。

李爱云还是回到了南京外国语学校。2015年9月1日新学期开始,她走进课堂。适应了英国课堂的“闹”,现在的她觉得中国课堂太安静了。

杨军认真考虑后觉得,中式教育和英式教育,没有谁更强,单纯的灌输式教育不行,单纯的“玩中学、学中玩”看来也不行,“一定要两种方法结合。”她对记者说。

而负责从文化和教育的角度给BBC提出建议的阚茜,对于这个项目的定位是:“说到底,这是一个电视节目。”她认为,从学术的角度讲,这个项目“存在的漏洞不少”。

“一个月的时间,不可能真正测出哪种教育是最有效的。另外,脱离一个国家文化、政治、社会的背景,把一种方法搬到另外一个国家,是行不通的。硬推,肯定会遇到许多问题。”她说。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讲师常江则撰文质疑该片的纪实性。常江认为,该片不是“以客观冷峻的手段对社会现实予以精确呈现”的纪录片,而是一部“预设立场”的真人秀。(资料来源:《南方周末》、《中国新闻周刊》、《中国青年报》)

师范学校中国画教学 篇12

由复旦大学牵头、汪玲教授以公共卫生专家身份任课题组长的项目《我国临床医学教育综合改革的探索和创新》, 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特等奖。该项目探索了以服务国家医改为目标的医学教育综合改革’聚焦人才培养模式这一“瓶颈”问题, 先行先试, 大胆创新, 逐步探索建立了以培养临床实践能力为核心的 "5+3"人才培养模式, g卩5年临床医学本科教育加3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9月9日在庆祝第三十个教师节暨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大会上, 刘延东副总理亲自为汪玲教授颁奖。

上一篇:地面系统下一篇: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