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人员信息安全管理(共12篇)
企业人员信息安全管理 篇1
一、竞争情报人员信息素质内涵
1. 企业竞争情报人员信息素质。
企业竞争情报人员信息素质指企业信息竞争人员对企业自身和企业外部信息及其特点,价值的认识和获得、利用、开发信息等方面的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情报理论、知识。企业竞争情报人员必须要进行过长期、全面、系统的情报、信息理论知识学习,熟练掌握情报和信息处理的方法。企业竞争情报涉及广泛,企业竞争情报同时,还要进行情报相关领域知识的学习,如法律、管理学等。(2)情报工作实践能力。企业竞争情报工作人员的实践能力主要包括专业信息资源检索收集能力,资深的信息资源的发掘能力和强大的信息使用能力。市场经济信息资源泛滥,要从杂乱无章的市场信息中找到提升企业竞争力所需的信息,要求人员具有专业的信息检索技能和能力。(3)情报思维、意识。企业解放发展思路,竞争情报实践必须具有创新性,不拘泥于信息常规活动,这就要求他们必须有较强的情报思维和意识,能够明锐察觉到有用信息。
2. 竞争情报人员信息素质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企业竞争情报人员的信息素质不仅仅包括一般企业信息工作人员所需的获取、评价和使用知识信息资源的能力,需要拥有更强心理素质和广博的社会知识。企业竞争情报,是指为了使企业获得竞争优势,对竞争对手和竞争环境进行合法的情报研究,并结合企业进行量化分析对比,从而提高企业竞争实力的策略方法。企业竞争情报人员是收集,分析,使用企业竞争情报的主体,是获取企业竞争情报的核心人员,因此,竞争情报人员具有不等同于企业信息工作人员,他们在企业中担负的责任更重,信息素质和能力要求更高。
二、中国企业竞争情报人员信息素质建设现状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中国企业信息人力资源建设取得显著成绩,同时存在许多问题制约中国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可持续提升。
1. 竞争情报人力资源素质建设加快。
中国企业信息化实践随着互联网、移动通信技术在中国的应用而深入。中国企业竞争情报人员素质建设加快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高校培养情报专业人员力度加大。1978年后,武汉大学、北京大学、吉林工业大学等数十所高等院校开设了情报学方面的专业,并编出了“情报学”、“情报学概论”与“科技情报工作概论”等有一定学术水平的教材或专著,培养了不少毕业生。不少科技情报所与大专院校已设立情报学专门研究机构,它们在情报政策、情报需求、情报产业、情报教育等课题研究中获得了一定成果。目前为止,全国60多所院校具有情报学硕士专业点。这些高级人才受过系统、全面的理论知识的学习后,成为信息素质能力高的情报工作者。(2)企业竞争情报人力资源建设加快。面对激烈竞争的市场经济,中国企业逐渐意识到自身不足,开始组建信息部门,购置信息设备,培训信息工作人员,从而企业具备基本的信息工作能力。企业采用多种培养情报人员方式,如企业内部开设专门的培训课程;定期对考核情报人员的信息素质;提高情报职位的待遇吸引专业人才。(3)企业竞争情报人员素质切实提高。高校情报专业高级人才不断输入企业,企业竞争情报人员建设得到外部有力资源,人员素质得到很大提升。企业经常将竞争情报工作人员派到跨国公司学习,很到程度提升情报人员的素质。
2. 竞争情报人员信息素质建设与国际上相比存在差距。
虽然中国企业竞争情报人力资源建设取得显著的进步,但仍存在不少问题,影响企业竞争情报人员信息素质建设,制约企业信息竞争能力的提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竞争情报人员总体数量不足。中国科技情报学会竞争情报分会名誉理事长包昌火指出,中国竞争情报人才供应能力还比较弱。据他估算,国内目前从事信息分析的人员大约有几万人,他所在协会曾对成员单位做过一次问卷调查,两百多家成员单位以平均每家有四五个人从事竞争情报工作计算,全国这方面的人才加起来也不过一两千人。而美国90%以上世界五百强的企业都设立了这样的机构,每个机构的规模从几个人到几十人不等。(2)竞争情报人员总体质量不高。从上海财经大学信息管理和工程学院陈岗,李卫峰《国外IT服务管理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我们可以看到,企业竞争情报人员乃至普通的信息工作人员,都必须接受公司严格的员工技能知识培训,如英国标准协会(BSI)开发BS1500信息服务标准,使信息情报人员的工作符合管理体系规范和服务管理实施细则。在中国企业中,包昌火指出,两年前对中国竞争情报专业组织成员单位的一次调查统计,53.47%正在建立正式的竞争情报组织与网络;18.75%已经建立了正规化的工作流程与情报网络,而拥有世界范围网络,同时具有相当反应能力的企业则为零。(3)竞争情报人员信息素质培养滞后。虽然中国高校开设了情报学相关专业,但注重理论轻实践现象严重,导致企业需要的的竞争情报实践型人才缺乏。企业内部的培训往往都是注重了单方面的知识或技能培训,缺少系统理论性,追求短期效益,人才资源建设缺少长期规划。
三、竞争情报人员信息素质提高措施
新的环境下,竞争情报人员信息素质要提高,笔者认为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 深化高校情报学教育改革。
高校情报专业教学必要以服务市场和企业为目标,深化教学方式,注重实践教学。高校应该积极和企业进行对接,建立产学研基地,使得人才培养具有针对性。
2. 企业建立长期竞争情报人力资源发展规划。
企业要从外部引进自身需要的竞争情报人员,对内部情报工作人员进行培训,这需要长期、科学的人力资源建设发展规划。对于内部人力资源的开发规划要能发现具有情报工作潜力的人员,提高人员福利待遇,精化人才队伍建设;对于人员的培训,要借助高校平台,进行全面、系统的培训,再针对员工的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单独培训计划。
3. 政府积极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
政府需要切实履行公共服务职能,积极为高校和企业的合作搭建平台,让“产学研”发展模式助力企业竞争情报人员信息素质提高。
参考文献
[1]杨丽坤.周星晨.数字化信息服务和科技信息工作人员素质探析[J].科技信息,2007,(18):33.
[2]张钟钦,戎文慈.信息能力与人才培养[J].医学图书馆通讯,1997,(2):56-57.
[3]李丽.提高信息能力是搞好科技管理的关键[J].科技管理研究,1995,(5):42-43.
[4]杨亚琪.企业培养竞争情报人员迫在眉睫[J].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3):12-13.
[5]陈岗,李卫峰.国外IT服务管理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J].商业研究,2006,(22):158.
[6]吴晓伟,徐福缘.企业竞争情报人员体系结构研究[J].理论和探索,2007,(2):192-193.
企业人员信息安全管理 篇2
(试行)
(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2012年2月27日以粤建法〔2012〕24号发布 自2012年5月1日起施行)
第一条 为进一步规范建筑市场行为,建立和完善建筑市场诚信体系,加强对省外建设工程企业进粤从事城乡规划编制、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活动的管理,依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省外进粤建设工程企业及其人员在广东省行政区域内从事城乡规划编制、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活动及其监督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省外建设工程企业,指工商注册地不在广东省行政区域内,取得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颁发资质证书,在广东省行政区域内从事城乡规划编制、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活动的单位(以下简称“进粤企业”),包括规划设计、工程勘察设计、工程监理、工程设计与施工(一体化)、建筑业、工程招标代理、工程造价咨询、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工程质量检测等单位。
本办法所称企业人员主要指企业的注册执业人员和其他专业技术、管理人员。
第四条 我省对进粤企业和人员实行信息备案制度。省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负责对全省进粤企业和人员的信息统一备案管理,各级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主管部门负责对进粤企业和人员的日常监督管理。
第五条 进粤企业在广东省行政区域内从事城乡规划编制、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活动的,应当到省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办理企业和人员信息备案。
第六条 进粤企业可以在广东省行政区域内设立驻粤分支机构。设立多家分支机构的,应当确定其中的一家分支机构作为总负责机构。
第七条 进粤企业申请办理企业和人员信息备案,应在广东建设信息网(网址:提供以下材料:
(一)《进粤企业和人员信息备案登记表》(网上填报后打印件);
(二)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副本;
(三)企业基本账户开户证明;
(四)企业资质证书副本;
(五)企业组织机构代码证副本;
(六)企业法定代表人身份证及其委托进粤负责人的书面委托书,进粤负责人身份证、任职文件、劳动合同、社会保险凭证;
(七)《进粤企业和人员信息备案登记表》中所列常驻的能满足相关城乡规划编制、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活动的专业技术人员的身份证明、职称证书、资格证明证书、劳动合同、社会保险凭证;
(八)施工企业(包括设计施工一体化企业)还需提供安全生产许可证,办公场所的产权证明或租赁合同,管理人员(总负责人、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安全负责人)的身份证明、任职文件、职称证书、资格证明证书、劳动合同、社会保险凭证,施工企业在粤安全负责人的安全生产考核证(A证),以及《进粤企业和人员信息备案登记表》中所列常驻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安全生产考核证;)“进粤企业和人员信息备案管理平台”填报有关信息,并
(九)设驻粤经营管理分支机构的,应当提供分支机构营业执照;
(十)国家和省规定的其他材料。
上述
(二)至
(十)材料提供的复印件均应加盖单位公章,并提供原件核验。
第八条 申请办理企业和人员信息备案手续的人员必须是本企业人员,并提供企业法人委托函、本人身份证、劳动合同、社会保险凭证。
第九条 申请信息备案的企业或人员不能存在下列情形之一,且所提供的材料和数据必须真实、准确、完整,对弄虚作假的,对企业或人员不予信息备案,并作为不良行为记录向社会公布:
(一)企业工商营业执照、资质证书、《安全生产许可证》等相关证件被依法暂扣、吊销或未通过续期;
(二)企业被依法取消或暂停承揽业务(包括投标)资格;
(三)企业近一年内发生较大及以上工程质量、生产安全事故或两起及以上一般工程质量、生产安全事故;
(四)企业近一年内有围标、串标、严重违约、工程转包、违法分包行为;
(五)企业近一年内有超越资质等级或以其他企业名义承揽工程业务,或允许其他企业或个人以本企业的名义投标或承揽工程业务行为;
(六)企业近一年内有未取得施工许可证擅自施工行为;
(七)企业近一年内有恶意拖欠分包企业工程款或者农民工工资行为,或其它造成严重不良影响的行为;
(八)城乡规划设计单位或人员近一年内违反国家有关标准编制城乡规划被所在地城市、县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处罚;
(九)企业人员被停止或暂停执行业务;
(十)企业人员违反有关规定同时承揽两个及以上项目;
(十一)其它违反法律、法规和规定的行为。
第十条 省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在收齐进粤企业和人员所有信息备案材料15个工作日内完成核验,并在广东建设信息网(网址:)专栏公布。
第十一条 进粤企业在企业资质情况、业务范围、工商营业执照、法定代表人、技术负责人、驻粤负责人、专业技术管理人员、驻粤办公地点、联系方法等信息发生变化后,应在15个工作日内向省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提交相关材料,提出备案信息变更申请。
省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受理变更申请之日起2个工作日内办理变更手续,并及时予以公布。
第十二条 已备案的进粤企业或人员有下列情况之一的,暂停备案三至九个月;情节严重的,撤销备案,且一年内不再受理该企业或人员信息备案:
(一)企业一年内发生较大及以上工程质量、生产安全事故或两起及以上一般工程质量、生产安全事故;
(二)企业超越资质等级或以其他企业名义承揽工程业务,或允许其他企业或个人以本企业的名义投标或承揽工程业务的;
(三)企业有围标、串标行为,或将承包的业务转包或违法分包的;
(四)工程项目未取得施工许可证擅自施工的;
(五)项目因企业原因发生社会公共事件,造成严重不良影响的;
(六)企业人员违规同时承接两个及以上工程业务的;
(七)施工企业(包括设计施工一体化企业)、监理企业承接的任一项目在一个安全生产动态管理扣分周期内被扣满(超)60分,或企业所有被安全生产动态管理扣分项目平均扣分值达到45分(含45分)以上的;
(八)企业人员准许他人以本人名义执行业务或代签工程业务资料文件的;
(九)施工企业(包括设计施工一体化企业)、监理企业管理人员在安全生产动态管理一个扣分周期内被扣满(超)30分的;
(十)其它违反法律、法规和规定行为的。
第十三条 各级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通过信息备案的进粤企业和人员应当准予进入当地建筑市场依法承接业务。
第十四条 各级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在办理有关规划、工程项目招投标、工程项目施工许可、质量和安全监督等手续时,应当查验进粤企业的企业和人员信息备案情况;发现未经备案的,应当督促企业和人员办理信息备案手续。
全省各有关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机构在进行设计文件审查时,应当查验进粤工程勘察设计企业和人员信息备案情况;发现未经备案的,应当督促企业和人员办理信息备案手续,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
第十五条 各级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主管部门应完善本地区诚信体系建设和项目信息公开系统,及时将进粤企业和人员在本地区所从事城乡规划编制、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活动的良好和不良行为等信息全面、及时地公开,尤其对质量安全事故、市场违法违规行为的披露,建立有效的诚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
第十六条 各级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发现进粤企业或人员发生本办法第十二条所列情况之一的,应当依法对违法违规企业或人员给予处罚,并对该企业或人员的信息备案提出处理意见,报省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省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将根据进粤企业或人员的违法违规事实,以及违法违规行为查处部门对该企业或人员信息备案提出的处理意见,对该企业或人员作出暂停或撤销信息备案的处理,并将处理结果通报全省。
第十七条 本办法由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解释。
企业人员信息安全管理 篇3
一 档案管理人员应具备的素质
1.要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及职业道德。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是做好档案管理工作的根本前提,档案管理人员一定要有强烈的事业心,高度的责任感,爱岗敬业,求真务实,甘于奉献,忠于职守,勤奋学习,刻苦钻研,坚决拥护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积极参加思想政治理论学习,自觉形成文明、高尚的道德情操,摒弃不健康的生活作风和方式,在工作中兢兢业业,敢于吃苦,乐于服务,遵纪守法,自觉遵守《档案法》和《保密法》、《保密工作条例》等法律法规,做到依法治档,认真执行档案管理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按照工作程序和工作计划做好档案收集和管理工作。
2.要具备较强的现代化信息素质。信息时代的今天,档案管理人员必须要掌握现代化信息技术,熟练运用计算机.网络等现代化技术,只有这样,才能更快更好地为现代化的档案管理奠定基础。现代化信息素质具体包括:一是信息处理的素质。信息处理素质是档案技术人员信息素质的最基本素质要求,要求档案管理人员在档案管理上能科学地归纳、分类、鉴别、筛选、分析相关档案信息的能力。二是解决问题的素质。在当今信息社会,档案部门的信息化建设已成为工作的重点,但是我们都知道,档案信息化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除了需要现代化技术支持外,还需要在档案业务上不断探索。所以要求档案工作者要勤于思考,大胆实践,使档案资源信息化工作不断完善,使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更加科学合理。三是信息交流的素质。信息交流涉及交流的模式、内容、方法、途经等。特别是数字化档案馆,为了使用户能够方便获得和利用数字化信息资源,还要担负起用户的信息获取能力的培训重任。
3.要具备较强的管理素质。为了适应时代的要求,档案管理人员除了具备基本的操作技能外,还需要提高自己的管理能力,档案管理工作涉及到收集、整理、鉴定、保管、统计、开发等一系列程序,如何能够协调处理好这些程序的衔接,必然要求具备一定的管理能力。
4.要有创新素质。创新是工作持续改进.不断再上新台阶的动力,以往那种因循守旧.墨守陈规的工作做法已不适应当今社会。因此档案管理人员必须树立创新意识,勇于创新.不断研究共性.规律性的新问题,提出创新的对策和办法。
5.要具有一定的外语水平。随着社会的发展,外语的重要性更加显现出来,现在它的意义已经不仅仅在于简单地翻译一下外文资料,而是要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在信息时代,通过网络使我们和世界各国的距离拉近了,我们和国外同行的交流也在增多,这是我们了解国外档案工作.扩充视野.提高工作水平的很好途径.但如果不懂外语这种交流很难进行,再有我们在工作.学习中叶经常遇到外语,它是我们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的重要工具,因此为了把档案管理工作做得更好,我们应该积极地加强外语知识的学习。
二 档案管理人员素质建设的措施
1.增强档案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档案工作是一项服务性的工作,是专为他人“铺路搭桥,做嫁衣裳”的工作。档案的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军事、外交等各个方面,利用档案的人也来自各个地方、各个阶层、各行各业,档案的被利用内容之广,服务范围之大,都要求档案管理员具有“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良好的工作态度和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以便使档案的作用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2.加强档案工作人员的继续教育。随着知识、技术的发展,档案工作人员要具备”一专多能“的本领,加强业务技能的继续教育。第一,因单位、因人而异。有的从学习档案管理基础知识、掌握档案管理基本技能着手;第二,有条件的单位,可以开办培训班,既可以单科培训,也可以多学科培训,既可以邀请有关档案部门的技术人员传授最实用的专业技能,也可以聘请高等院校的专家、教授讲解档案管理知识,拓宽知识面;第三积极支持档案管理人员参加有关院校开办的专业函授学习。
3.通过自学提高各方面素质。当前已经进入终身学习的时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知识增长和更新速度大大加快,不会学习将会成为新时代的“文盲”,同样档案管理工作、内容、技术也在日新月异,不主动学习就会跟不上时代的步伐,落后于社会的发展,而落后就意味着被淘汰。档案管理人员除了接受培训还要不断的学习新的信息技术,现代管理等相关知识,努力掌握和提高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能力和水平,并且不断吸取各类知识,从而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企业信息化中会计人员角色的转换 篇4
一、企业信息化对会计工作的影响
1. 会计作业环境发生了变化。
由于企业信息化系统对企业内部的各类资源进行重新规划、统筹与整合, 会计信息系统与企业信息化系统中的生产、采购、销售、库存、物流、人事等子系统融合在一起, 实现了财务和企业内部各业务链 (采购、生产和销售等部门) 的协同。企业内部信息可以通过网络传递, 快捷地实现内部交流, 实现全部信息的在线处理。同时, 在原有的会计手工核算和会计电算化系统中, 所有的财务数据均由财务部门事后进行收集、整理和输入。而在企业信息化系统中, 对信息的收集、传递到集成和以往分散的方式相比发生了变化, 就是从以往固定的时间和地点, 单独的、分散的方式转变为一种在任何时间、地点都在持续不断进行的过程。另外, 会计信息化系统丰富了对会计信息处理方法, 如在主体认定的计算方法 (如固定资产折旧的直线法) 的同时, 如果需要亦可选用其他备选方法 (如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 进行试算, 比较差异。由于系统接收 (或调用) 了大量非货币形态的相关信息, 也便于系统运用有关数学模型, 进行财务分析、预测和决策。
在会计数据处理过程中, 会计人员不再是事后收集、整理信息, 而变为事前预测、事中参与监控及事后分析, 并可随时反馈企业当前的会计报告信息, 体现出信息收集的自动化、处理信息方法多样化、提供信息时间和形式的多元化等特点, 这一变化在会计领域可以说彻底改变了会计人员原有的作业模式。
2. 对会计报告产生的影响。
会计报告的编制与时间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传统会计中, 会计报表是在一个会计期间结束后编制的, 无论是动态报表还是静态报表都有面向历史的缺陷。而企业信息化是建立在Internet (企业外联网) 或Intranet (企业内联网) 基础上的, 能够不受时间、地点限制编制实时动态报表。会计期间已不再是提供会计信息的约束条件, 不仅可以按照既定的月、季、年来披露会计信息, 而且可以随机快速地生成所需信息, 如提供某种产品的“日成本”、“周成本”及其“行业比较成本”等信息, 并可对系统实施实时控制。原来会计电算化对会计信息的输送模式, 是会计部门打印输出, 然后报送其他信息需求者。而实施企业信息化后, 企业内外的各个机构、部门, 根据授权均可以直接从信息化系统中获取。
3. 对会计职能产生的影响。
会计的职能是核算和监督。在会计信息化系统中, 核算基本是系统自动计算, 这个职能事实上已谈化, 重点是监督职能。所以会计的预测、控制、分析和决策等管理职能必须要加强、提升, 这对企业会计部门和会计人员的冲击是很大的, 也促进企业会计职能从会计核算为主向预测、决策等管理职能转化。
二、企业会计人员的角色转换
1. 会计人员成为企业咨询者。
实施企业信息化系统管理, 对会计人员在企业中角色和作用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似乎给人一种“会计人员无事可做”的感觉。以笔者所在企业为例, 正在全面进行企业信息化建设, 实施会计一级核算模式。在实施过程中, 由于对信息化建设所带来的冲击与影响有所顾忌, 一些会计人员产生了快要“下岗”的忧虑。但从深层次看, 企业信息化的全面实施, 本质上是会计工作内涵的新发展, 是会计工作的重心转移, 即从以往对数字的计量与纪录, 转向对信息的加工、再加工、深加工。所以“再加工——深加工”是会计新模式的基本特点, 会计人员将不再扮演“账房先生”, 而是企业咨询者的角色, 企业经营发展的参谋人员, 这也将是会计人员在企业中新的角色定位。
2. 思想的转变是会计人员重新定位的前提。
从一定意义上讲, 企业信息化能否顺利实施, 技术和资金不是关键, 主要是人的管理思想的转变。特别是在实施初期, 会计信息化系统和会计电算化系统对接、并存运行期间, 由于对新系统操作不熟练, 加之新系统和原系统之间数据差异的核对、分析, 工作量随之加大, 会计人员抵触情绪很大。虽然有许多外在的原因, 但很大程度上与企业会计人员有关系。作为企业中的一员, 会计人员必须要转变原有的思维模式, 树立全新的会计观念:一是树立与时俱进的观念。实施企业信息化是大势所趋, 会计人员要努力学习、创新, 找好自己的定位, 融入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浪潮中去;二是树立新的时点观念。会计工作将越来越多地采用实时管理、在线处理, 只有具有时点观念的会计人员才能与此相适应, 真正实现会计信息化建设;三是树立信息质量观念。企业通过局域网、互联网分别在企业内外部实现数据信息共享, 大量信息不断出现、不断变化, 只有经过信息过滤、信息提炼, 才捕捉到有实用价值的信息。会计人员就需要创新会计方法, 学会对各项会计数据进行深层次分析, 才能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依据, 从而使会计人员提供咨询、分析的价值也将愈来愈受到重视, 会计人员在企业中所占地位及扮演的角色也将日益重要。
3. 持续提高综合业务水平是会计人员角色转换的关键。
02人员信息管理 篇5
1、业务概述:
人员信息管理包括:人员的入职管理、人员信息维护、人员信息查询、登记表花名册的制作与权限分配、统计报表的查询。
2、业务操作指南: 1)人员入职管理
使用导入工具直接将已入职人员信息进行批量导入 新员工将通过人员入职审批操作进入系统
人员入职按照业务实际情况、现实网络及部署情况,采取审批流审批的方式来实现。即针对普通岗位人员和涉密岗位人员设置不同的审批流,人员入职时先根据入职岗位进行判断选择非涉密审批流或涉密审批流,其中涉密审批流审批通过后会在涉密模块中的涉密人员等级字段自动记录涉密等级信息。
依据中航工业需求,针对人员入职管理的具体业务实现如下: 集团公司总部及下属各单位将按照各自实际业务配置普通人员及涉密人员的入职审批流程,这两类人员走不同的审批流程,且涉密人员入职后相关涉密信息将记录到涉密模块。
e-HR系统和集团公司总部招聘信息系统通过接口使数据标准、信息项目保持一致,具体方案请参考接口方案文档;
招聘相关管理工作在中航工业招聘信息系统中实现,人员入职申请、入职审批过程在e-HR系统中实现;
e-HR系统借助总部及直属单位数据仓库用报表的形式对集团公司总部、直属单位、三级单位人员入职率等相关数据情况进行展现; 各单位将入职人员信息维护入e-HR系统,定期会将人员信息上传至集团级e-HR系统中,并可借助数据仓库对所管辖人员的入职率等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2)人员信息维护
在e-HR系统中人员信息通过“个人信息”、“工作信息”信息主集及相关子集进行管理。员工信息集及信息项目的具体内容和规定参见《中航工业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系统数据规范方案》文档。该文档将针对中航工业人员管理的需求,对各类信息项目的字段类型、字符长度、参照档案内容等进行详细的规定。实施人员将依据此规范对e-HR系统进行初始化配置,各单位相关人员进入本单位e-HR系统对人员信息进行前期批量数据导入,并且定期将人员信息上传至集团级e-HR系统中,最终保证人员信息的一致性。
各家单位借助e-HR系统可对本系统内人员信息进行查询,三级单位可对本级人员信息进行各种条件的组合查询;直属单位除可对本单位进行查询外,借助直属单位数据仓库可对上传的人员信息进行查询;集团公司总部除对总部人员进行查询以外,借助集团级e-HR系统和数据仓库可对上传的全集团人员信息进行查询;
e-HR系统除能按组合条件进行人员条件查询外,各家单位还能通过引用预置的人员卡片和花名册格式进行人员信息查询和展现,并支持预览、导出和打印功能; 各单位可按需对在人员信息维护模块进行增加自助用户和照片导出的辅助功能;
各单位如启用了能力素质管理模块,可应用人岗能力匹配功能查看员工与岗位能力素质匹配情况。3)人员信息查询
员工信息进入系统后,相关的业务就是进行人员的查询及汇总分析。e-HR系统支持的人员信息查询有几种情况:
系统默认以“人员编码、姓名、部门、人员类别、是否包含返聘”为条件进行复合查询。如以上条件不满足业务需要,可以对该条件进行增加、减少和调整;
为了日常查询方便,用户也可以自定义查询条件,并保存,需要该条件时进行调用;
系统支持快速查询功能,即直接输入匹配条件(人员编码、姓名、身份证号、社会保障号)进行查询,除匹配条件外还包含匹配人员列表按钮等,以支持对人员的快速查询;
通过人员卡片形式进行查询管理,可以快速地将员工信息查出并可直接进行打印;
通过人员花名册形式可以根据用户的需要提取全部或任何一部分员工信息的列表并支持导出与打印功能。
为保证查询信息的正确性,下级单位人员信息数据将形成上报文件包定期上传至集团级e-HR系统中。集团公司总部接收上报数据包并通过解压将人员信息导入到集团级e-HR系统和数据仓库中从而保证上下级数据的一致性。4)统计分析
e-HR系统基于各类人员类别的主集信息和子集信息,实现灵活多样的员工信息统计分析,提供统计数据及多种统计分析图形展示。对于统计性强或更加复杂性的报表需要使用查询引擎或HR综合报表等方式对报表进行订制开发,系统将提供一些默认报表,用户可以根据本公司的需要自行进行设置。
企业人员信息安全管理 篇6
【摘要】 离休人员医疗费统筹管理是医保改革中的一部分,如何有效利用统筹基金,避免过度医疗造成的经费超支是值得我们研究的新课题。
【关键词】 医保统筹;医疗费;系统;开发
一、研究目的
自2001年起,我市医疗保障体系已由过去的全民公费医疗过渡到基本医疗保险体制,按规定离休人员和二等乙级以上革命伤残军人仍然保持原医疗待遇不变。为此,医保经办机构负责每年按各单位统筹人员人数收缴专项基金(统筹基金)做为统筹医疗经费。2004年起,我市市直企事业单位离休人员医疗费统筹金由市劳动保险部门委托我院管理,由医院为统筹人员提供医疗服务,基金节余归医院,超支医院将承担60%费用。面对近2千名年龄在75~90岁的老年群体,如何运用好医疗统筹金,保障他们的医疗需求?建立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控制经费过度增长,势在必行。
二、项目研究意义
目前全国各地相继推出医疗保险改革。离休人员医疗费基本都按实报实销政策,如何有效地对收缴经费进行科学管理亟待研究,以便有效抑制医疗经费的过度增长。
对医疗统筹基金的计算机管理,国内曾有大型集团公司研制过Client/server体系结构,通过远程联接方式相接,联系各下属单位,费用上传,最后由服务器处理结算。此项研究复杂,仅软件经费投入就很大,不适合我们作为定点医院进行管理的模式。
我们也调查了目前医院正在运行的HIS系统,不具备支持“用户开发”的设计,须另外进行开发。
三、系统规划和分析
1.需解决的问题
系统平台小型化,可操作性强,系统界面简洁、易学,对操作系统和硬件系统的要求不高,具有普及性,可方便各用户单位来往传递数据。比如,基本人员信息改变的上报,各期医疗费用的统计结果等。
2.建立“个人账户”
一是作为就近就医定点医疗的限制费用,市区内统筹人员个人账户用完后,不得在其他定点门诊进行医疗(为方便就近医疗我们选择市内几家医院做为可选择门诊医疗单位),目的是在最大限度地方便病人的前提下,杜绝无监督的过度医疗情况的发生;二是作为奖励资金,当统筹人员全年医疗费未超过个人账户数额时,将结余的50%做为奖励,从而激励节约。
3.实时查询功能
(1)个人某段时间医疗费和个人账户余额;
(2)某段时间报销单据金额统计;
(3)某段时间的总医疗费(本院、定点医院、异地安置门诊和住院)。
4.数据报表
(1)医疗费用报销统计报表;
(2)年度个人支出报表;
(3)个人账户财务对账单;
(4)大额支出人员统计分析表。
四、程序设计
1.系统选择
为使软件小型化,且要求系统具有较高的稳定性,运行成本低廉,维护简便,采用UCDOS下的FOXBASE+编程,DOS及其某种返璞归真的小型汉字系统仍然有着巨大的实用价值。UCDOS98特别袖珍版6.0,在仅仅700K的长度下,拥有强大的功能,在管理信息系统应用中,它有得天独厚的以下特点:
(1)文件组成极为紧凑,一张软盘从容安装,随处运行;
(2)易学易用的智能拼音和广泛流行的五笔字型汉字输入;
(3)系统安装MASDOS虚拟DOS软件,开机进入菜单项选择MS-DOS即可进入,此软件可以在任何版本WINDOWS操作系统上安装运行,窗口运行流畅。
加上FOXBASE+数据库,一张软盘就能装下我们的整个操作系统及程序。这正是我们要寻找的:实用、价廉、数据传递简单、易于维护、系统稳定安全。
2.程序流程图(如表一)
3.详细设计
这里重点介绍主程序口令保密设计,这里设计引入了口令保密设计,代码如下:
publpassword
password='000'
setconsoleoff&&口令不显示
@10,26say'请输入口令:'
setconsoleoff
accepttopassword
setconsoleon
ifupper(password)='wfrmyy0406'
doyy1
else
ifupper(password)='54889102'
doyy2
else
@12,26say'您无权操作!!!!!!!!'
endif
4.医疗费录入表单样式
(1)报销记账表单样式(如表二)
(2)其余表单设计(略)
5.报表
这里重点介绍打印个人账户对账单的子程序,按照财务要求,票据应具备大写金额,是其设计难点,即如何把数字随机变为汉字大写金额进行输出,程序设计如下:
xlen=len(grzhfh)&&取数串长度做为组合大写的循环依据
xnumname=''&&放某位的大写金额名
xnum=''&&放某位数字大写名字
xline_num1='零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
xline_num2='分角元拾佰仟万十佰仟亿'
numline=''&&放金额大写字符
ynum=0&&记录金额‘分至更大金额名的位置单位的变量
dowhilexlen>0&&组合大写金额开始,最后放入numline
xline_one=substr(grzhfh,xlen,1)&&从最右边开始依次取数码
xline_one=val(xline_one)&&将单个数字符变为数值型
xnumname=substr(xline_num1,xline_one*2+1,2)&&取某位数的大写数字名
xnum=substr(xline_num2,ynum*2+1,2)&&取某位数的大写金额名
numline=xnumname+xnum+numline
ynum=ynum+1&&金额名位置应放xline_nume2的下一个
xlen=xlen-1&&数字位从低位到高位
enddo&&完成大写金额组合
完成后输出以下报表样式的结果(如表三),这样对每个统筹人
员个人账户支出情况都做了交待。
此项设计,填补了国内有关信息系统设计的空白,通过实际运行情况看,一方面大大节省了人力资源,提高了劳动效率,另一方面,有效控制了基金的过度支出,次年经费较运行前减少212万元,较以往每年医疗费递增20%左右,管理成效显著,实现了开发设计目的。
参考文献:
[1]甘仞初.信息系统开发.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925-125
企业人员信息安全管理 篇7
一、会计人员素质对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基础决定作用
现代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集中体现在客观性、相关性、明晰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及时性等。会计人员作为企业会计信息的直接生成人员,最先审核企业经济事项的第一手原始凭证,所以其业务水平和工作素质对企业会计信息质量有直接的影响。
首先,会计人员业务知识过硬,才能及时辨别企业经济事项凭证中的虚假之处,才能对企业经济事项有更好的理解,才能对经济事项有更准确地财务处理能力,才能对原始凭证的虚假事项加以剔除,才能更好地保证企业会计信息的客观性、相关性、明晰性、及时性。
其次,会计人员工作经验丰富,对各种经济事项的理解更加广泛和深刻,才能在会计工作中更好地运用职业判断,更好的了解经济事项的重要性在哪、相对其他经济事项的可比性在哪、对其会计处理的底线在哪里等问题。对于这些问题,工作经验丰富的会计人员都会有更可靠地会计处理把握。所以提高会计人员对经济事项的理解,促进会计人员间的经验交流,有助于会计信息质量的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的提高。
会计人员基于职业道德方面自律能力的提高,会使会计人员更积极遵守会计职业规范、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准则的要求,遵守会计制度,这样能有助于提高企业会计信息质量中的真实性、客观性、明晰性和谨慎性。所以会计职业道德要在会计后续教育中常抓不懈,要加强工作中对会计职业道德的宣讲,使会计职业道德在反复的后续会计职业教育和学习中,变成会计人员的内在工作道德底线。要针对发生的新的会计舞弊、会计造假案件,讲明其中所对应的会计职业道德示范现象。对新的经济事项,要对其做出新的会计职业道德规范,这些都需要在会计人员的后续教育中加强讲解和警示。
由此可见,会计人员素质的提高,对于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是大有裨益的。实现这一点,需要加强对企业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来提高会计人员的理论素质、业务能力、工作经验、职业道德自律意识和谨慎性等等,这对提高企业会计信息质量也有着直接的促进作用。
二、会计人员在继续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
1. 认识不足,重视不够
在现代市场经济环境下,私营企业不断地增加,对会计从业人员的需要量也是水涨船高,越来越多。会计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普遍不高,在继续教育方面的工作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对于这样一大批从员人员来讲,认为自己已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了,不需要再接受继续教育了,因此在这方面缺乏意识。在企业中,不是每个负责人都具有专业水平,他们对会计工作进行教育方面没有意识,无所谓接受继续教育工作。在日常工作中也联想不到继续教育的问题,这也导致会计从业人员淡化了继续教育的思想观念。每年财政部门都会对财务会计从业人员进行继续教育,并对会计资格证进行年检。而会计从业人员学习的态度却并不是因为要在于接受教育,增进知识,提高技术,而是持着对会计从业人员资格证书能够顺利年检的态度来的,自律性不强,致使财政部门对会计从业人员的继续教育工作没有明显提高,会计人员的自身素质也没有得到相应的提升,没有达到继续教育工作的目的。另外在现在的继续教育体系中,对会计从业人员的继续教育工作,是省县两级部门对会计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教育,在可行的范围内,区县财政部门没有真正影响到会计从业人员的继续教育工作,参与力度很小,没有发挥其力量,对继续教育制度不够完善。
2. 会计人员培训考评不严格
《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和《会计人员继续教育规定》是财政部门对会计从业人员的规章制度,其对会计从业人员继续教育的作用、教育的内容、管理工作体系都写的很明确,但忽略了会计从业人员参与继续教育的必然性,没有相关的惩治措施,致使其在相关制度上缺乏约束力,也就造成了一部分会计从业人员不参加继续教育学习。
三、加强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建议
1. 提高认识和重视程度,重视培训考评
首先,各单位领导要高度重视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国家财政部应出台政策鼓励企业对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加以投入;在企业领导和会计相关工作人员的考评、评职称、定待遇等方面,要跟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情况挂钩。其次,重视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培训考评,制定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科学考评机制,将考评结果列入会计人员的职业档案中,在评职称时,要参考继续教育的考评情况。
2. 大力创新继续教育模式
在现代信息化社会,互联网走进千家万户,网络很发达,会计继续工作采用多种方式,多渠道地进行网络教育,会计人员可以通过网络在家进行自学,也可以形成一个小组进行学习交流,促进会计工作人员对自身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的提升,同时也节约了会计工作的时间,不用特意去会计培训机构进行培训,没有时间、地点约束,随时地利用业余时间在家就可以通过网络模式进行学习。网络教育很有优势,网络上传授课程的专家,专业素质都很高,教学经验丰富,在会计行业也是比较有声望的专家。通过网络,全国各地的会计从业人员都可以听到专家的授课,方便舒适。社会上的管理机构也可安排好时间和地点让学员来听课,实现“双赢”。网络远程教育这条路线很成熟,财政部门也减少了监管的时间,使其对数据采集成绩考核工作能顺利完成。
会计从业人员要参加继续教育,并到各项培训中心进行学习,同时财政部门对培训机构的综合能力要认真负责,因为培训工作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会计从业人员的业务水平,对继续教育的效果取得有着直接的影响。培训工作是继续教育工作的主体,社会上的培训中心也越来越多,它们之间通过互相竞争来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以求拥有一批专业性很强的师资队伍,与时俱进,并了解国家财政相关政策的变化,对会计继续教育工作的新内容能及时地传授给会计从业工作人员,提升继续教育的质量。
3. 增强继续教育与实际工作的联系
会计从业人员的继续教育,应根据会计工作人员专业水平的不同、岗位的不同、对象的不同进行分门别类的会计继续教育方式,使得会计从业人员在学习期间能学习到更多的知识,掌握更多的专业技术,并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其运用到工作中。
四、结束语
教学管理人员的信息素质 篇8
一、我国教学管理信息化现状
信息化技术是指在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支持下用以获取、加工、存储、变换、显示和传输的文字、数值、图像以及声音等信息, 包括了提供设备和信息服务两大方面的方法和设备总称。信息化技术还包括信息在传递过程中所发生的各个方面的问题, 即信息的产生、收集、交换、存储、传输、显示、识别、提取、控制、加工和利用等各方面的技术。相对于信息化技术, 可以从广义、中义、狭义的三个层面来定义。广义而言, 信息化技术是指能够充分地利用与扩展人类信息各个器官功能的各种方法、工具与技能的一种总和, 该定义所强调的是从哲学方面来阐述信息技术与人的一种本质关系;中义而言, 信息化技术是指对信息要进行采集、传输、存储、加工、表达的各种各样技术总和, 该定义所强调的是人们对信息技术的功能和过程的一般理解;狭义而言, 信息化技术是指要利用计算机、网络、广播电视等各种的硬件设备以及软件工具和科学方法, 对文图的声像所产生的各种信息进行获取、加工、存储、传输及使用的技术之和, 该定义所强调的是信息化技术的现代化与高科技含量。
教学方面的信息化管理是指各种各样的信息技术在教学管理过程中的有机整合和高效应用, 教学管理信息化则是指需要实现教学信息化管理的一个全过程。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应该要严格遵循高等教育的规律, 时刻运用信息技术与管理手段, 从而改变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 同时合理组织和配置教学的资源, 对教学全过程、全要素的信息进行更好的收集、传递、储存、加工、维护和使用, 从而更加高效率地达到所要求的既定教学目标。近年来, 我国各行各业都纷纷加快了信息化建设的进程, 各所高校也在逐步开展各自的信息化工程建设。网络信息中心都纷纷投资要建设校园网络, 同时开发了与之配套的信息化教学管理系统同时投入使用。校园网络的建设为教学管理信息化的建设提供了所需要的必要的物质基础, 与此同时, 为信息化的教学管理模式也打开了广阔的空间。在目前的各所高校中, 各种各样规模的教学管理信息系统已经逐渐投入使用, 大到结构复杂化、功能强大的数字化校园信息平台, 小到功能简单单一的单机版排课系统, 全部都运用到了各所高校日常的教学管理工作当中, 从而更加有效地提高了高等学校教学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二、教学管理人员应具备的信息素质和能力
信息化技术条件下的教学管理, 其本质是指利用各种各样的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管理。这里, “利用信息化技术”只是一种很普通的手段和工具, 最终目的是依靠教学管理人员的信息素质和能力提高教学管理的质量和效率;“信息素质”则是指一个人的信息需求、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道德、信息能力方面的基本素质;教学管理人员的信息素质是指教学管理人员所要具有的对信息技术进行的识别、加工、利用、创新、管理等的知识、能力与情操等各个方面基本品质的总和, 是教学管理人员在信息化条件下进行教学管理必须具备的素质。
1、教学管理人员的素质现状。
教学管理人员要将学校和教务处等上级教学管理部门的各项规章制度连同相关的规定传达给分管学院的教研室、教师及全体学生, 并将教师对学校和学院各类通知的疑问、学生对任课老师讲课的意见等信息加以收集、整理, 按程序上报给学院、教务处或学校的相关领导, 以备各级领导采取有效的措施和相应的对策, 解决实际问题。教学管理人员的职责也包括对各种档案材料的整理, 并配合主管领导做好日常教学管理, 保证教学管理顺利进行。
教学管理人员的岗位相对于所在高校的教学管理工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同时也存在着以下的问题: (1) 从业人员多数为非教育管理专业的人员, 缺乏与之相关的秘书学以及教育学相应的培训, 从而导致岗位适应性不强; (2) 教学管理人员的工作非常繁重, 但是缺乏相应的激励、奖励机制, 使得从业人员的积极性并不是很高; (3) 教学管理人员处于教学管理岗位的第一线, 其工作的重要性常常得不到相应的理解, 对于教学管理人员造成了一定的心理影响; (4) 教学管理人员岗位职称晋升比较困难, 工资待遇相对较低, 队伍稳定性差, 对于高校的正常教学管理秩序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5) 年轻的教学管理团队虽然更有利于繁重工作的开展, 但是, 由于年轻人正处于工作、生活、学习的初始阶段, 对于环境的压力、心理的压力、人际交往的种种往往尚处于未成熟阶段, 起伏比较大, 同时也直接影响到工作的整体状况。
2、教学管理信息化下教学管理人员的信息素质。
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必须有一支既懂信息技术又熟悉现代教育思想, 具有管理经验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教学管理队伍。这不但要求教学管理人员应具备坚定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而且要求教学管理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信息素质。信息素质的内涵包括四个方面:信息意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终身学习的能力。
(1) 教学管理人员的信息意识。教学管理人员应该能够对教学管理活动中产生的各种信息进行理解和评价, 这要求教学管理人员具备对于教学管理活动中产生的信息的敏锐感受力、持久的注意力和对信息价值的判断力以及洞察力。
(2) 教学管理人员的信息能力。教学管理人员的信息能力, 也可以说是信息技能, 包括教学管理人员在教学管理活动中高效获取信息、处理评估信息、有效利用信息的能力, 这不但能够提高教学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 而且能够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3) 教学管理人员的信息道德。教学管理人员在教学管理活动中应该遵循良好的道德规范, 保护信息系统的知识产权, 尊重教师和学生的个人隐私, 自觉抵制不良信息, 使教学管理人员和师生间保持良好的关系, 互相信任, 提高教学管理的质量。
(4) 教学管理人员的终身学习能力。教学管理人员是教学管理软件系统的操作者, 是系统能否正常运行的保证, 其管理水平往往体现了学校的教学管理水平, 提高他们的素质和操作能力以及计算机管理能力, 对高校现代教学管理的组织与实施是十分重要的。高等学校应该重视对教学管理人员的培养和引进工作, 积极采取措施, 抓好队伍建设, 使教学管理人员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
三、结论
企业人员信息安全管理 篇9
现阶段,军队官兵医疗保障需求不断增长,卫生事业经费供给总体不足,供需矛盾突出[1]。总部下拨的标准经费与军队人员医疗服务实际消耗的医疗费用存在较大缺口[2]。为了加强军队人员医疗费用经济审核,控制医疗总费用的不合理增长,实现军队人员就医与地方医保就医待遇一致,自2011年5月起,军区正式推广应用了军队人员医疗费用审核管理信息系统。
1 系统工作流程介绍
整个军队人员医疗费用审核管理信息系统主要包括医院数据维护系统和费用审核管理系统2个部分。医院数据维护系统部署在医院局域网内,由医院指定的相关用户使用,实现了军队人员医疗病历费用审核中所涉及的医院药品与军标、医院耗材与军标、病种药品映射、病种耗材映射、病种检查映射、病种化验映射的对照关系维护。系统每天会将维护变化内容生成文件,通过军综网闸增量上传到军区。军区总部通过设置的费用审核管理服务器进行医疗费用审核,并将审核后的结果通过综合管理服务器反馈给上报单位。各医疗单位通过访问军队医院综合信息网接收反馈信息,进行医院自审处理及相关统计查询。整个军队人员医疗费用审核管理信息系统的工作流程图如图1所示。
2 系统的优势特点及效能
2.1 有利于提高为部队伤病员服务的质量
医院多年的信息化建设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翔实的数据,亟待开发利用[3]。军队人员医疗费用审核管理信息系统主要通过采集医院数据,将军队人员的诊疗信息与地方医保的诊疗信息相对比,根据部队驻地的经济状况和医疗保障水平来掌控军队人员的医疗费用支出。实行“同病同治”的标准,保证军队人员的医疗费用与地方医保的医疗费用之间的差距上下不超过20%,保证军队伤患者能与地方伤患者享受一致服务,避免“推诿”和“惜用”现象。
2.2 有利于发挥卫生经费的保障效能
近年来,随着国家、军队对医疗保障的关注,军队卫生事业费不断增长,尤其是2007年全军实施新的军队卫生事业费用标准,大大提高了全军官兵的卫生标准经费[4]。军队人员到医院就诊,大部分都是免费的,没有太大的经济压力,更多的要求是医疗服务的质量,这就容易出现追求使用高档药物和过度检查的现象,脱离实际保障需求。如果医院不加强对军队人员医疗费用的管理,势必造成医疗资源的浪费。目前,军队医院的有偿服务收益补贴部队的比例也在逐年增加[5],使得医院对外医疗的收入大量补贴到军队人员的非合理医疗开支上,这不仅影响到医院自身的发展,还打击了医务人员为部队服务的积极性。
军队人员医疗费用审核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能够对收治的军队伤患者进行合理、准确、规范地经济审核,提倡和推行合理用药和合理诊疗。系统采集的数据每天都以日报的形式上传,军区审核后的结果能够及时地反馈。我们依据这些反馈数据进行自审处理及相关统计查询,从而加强卫生经费使用的监督管理和跟踪问效,使之发挥最大的保障效能。
2.3 方法科学规范,数据真实可信
军队人员医疗费用审核管理信息系统是由军区牵头,联合地方知名的上市公司共同设计研发的。开发团队调研了不同地区医疗机构的具体情况,整合了各单位已取得的成果,编写成统一的系统。系统的流程设计切合实际,方法科学规范,上报的数据真实,审核的结论可信。更重要的是系统能获得符合统计学分析要求的医学科研数据,并且能够实现信息的自动上报,这样大大减少了统计上报部门的工作量。
2.4 信息安全体系完整,杜绝了泄密问题
军队人员医疗费用审核管理信息系统部署在医院局域网内,数据信息的传递都要通过军综网闸来进行。在安全隔离的前提下,网闸可以提供可控的数据交换,它既能实现网络间的安全隔离,又能实现数据的实时交换[6]。军队医院综合信息网是总后卫生部近几年来在我国医学科学和医院管理领域计算机开发应用的基础上,面向军队大、中型医院,应用高、精、尖计算机技术,以患者管理为中心,包括药品管理、设备管理、辅诊管理、成本核算、后勤物资管理、人才管理等全方位的医院信息网络化管理系统。军队医院综合信息网与互联网之间实行的是物理隔离。军队医院综合信息网作为国防建设的一个特殊组成部分,其安全保密性是不容置疑的。军队人员医疗费用审核管理信息系统的运行平台是一个完整的信息安全体系,具有稳定性、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可控性和时效性等特点,以军综网为路径进行数据交换,有效地杜绝了泄密事件的发生。
3 结语
军队人员医疗费用审核管理信息系统在我院推广应用近1 a来,为我院规范军队人员诊疗提供了先进的管理手段,建立了有效的约束机制,调动了医务人员为部队服务的积极性和自觉性,进一步强化了军队医院“姓军为兵”的服务宗旨。军队伤患者在我院就医诊治实施了全部优先,融洽了军队伤患者与医院的医患关系,有效提高了我院医疗服务保障的能力。
在军队医院面向社会开放的大环境下,更应切实提高为部队服务的质量和水平[7]。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始终坚持军队医院“姓军为兵”的服务宗旨,把保障部队官兵的身体健康、保障部队战斗力的提高当作医院最本职的工作[8]。
摘要:介绍了军队人员医疗费用审核管理信息系统的工作流程,归纳了系统的优势特点及其发挥的保障效能,总结了系统推广应用的现实意义。军队人员医疗费用审核管理信息系统的广泛应用为规范军队人员诊疗提供了先进的管理手段,建立了有效的约束机制,调动了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强化了军队医院“姓军为兵”的服务宗旨,有效提高了军队医疗机构的服务保障能力。
关键词:军队人员医疗费用,费用审核,合理用药,合理诊疗,映射对照
参考文献
[1]李建华.在全军卫生经济管理学术研讨会暨第八届全军卫生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会议上的讲话[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6,13(3):1-3.
[2]谢峻,赵育新,曾艳彩,等.军队人员医疗费用管理方法研究[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7,23(10):671-672.
[3]张素炎,王志强,曹挚,等.加强区域医疗信息化向部队拓展医疗服务[J].医疗卫生装备,2010,31(4):50-51.
[4]范炬炜.我军大幅度提高医疗经费标准[N].解放军报,2007-08-30(1).
[5]杨国士,马玉琴,刘源,等.军队卫生经费分析[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8,15(12):1132-1133.
[6]植仲芬.浅谈网闸——安全隔离与信息交换系统[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0(8):121-123.
[7]秦银河.总后勤部秦银河副部长在全军医院为部队服务工作会议上讲话[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1,18(6):1-5.
企业人员信息安全管理 篇10
档案是一个载体, 是用对过去的事情进行记录, 现今为信息时代, 它的作用显得更加的重要。所以对档案管理部门的要求也就相应的被提高了, 但是, 对于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上, 档案管理工作的要求较高。对于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以及效果, 因此只有工作人员有着高素质才能和社会发展的需求相一致。
2. 过硬的政治素质和专业的业务素质
与各种各样形式的档案进行直接的接触就是档案管理工作, 本身有着很强的政治性很强。这也就意味着, 在政治素养上, 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要过强, 价值观以及人生观要正, 责任感强, 对于规章制度以及政治纪律要严格的遵守, 除此之外, 对于思想政治理论的学习档案管理工作人员也要格外的注重, 使得自己在思想、行政上都符合国家的政策规章, 将本身的政治敏感度提上去, 在政治方向要坚持正确的, 使得国家档案的政治安全能够更加的有保障。在政治性上, 档案管理工作比较的强, 在要求专业技术要高。因此, 专业的业务素质和业务水平是一个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必备的因素, 不但理论知识要掌握扎实还要进行理论指导实践, 将实践经验给积累丰富。细化就是说对于整个档案管理工作的流程, 档案管理工作者十分的熟悉, 对现代信息化档案管理技能要进行了解和掌握, 将有关单位以及部门所需的相关信息在最快的时间内找到, 有效的分析和归纳档案的信息, 将档案的作用以及价值给充分的发挥出来, 将档案管理服务深层次化。
3. 信息时代的档案工作人员应具备的
3.1 遵纪守法, 严守机密。机密性是档案工作的重要属性之一, 信息时代档案工作的两大重点就是确保档案的经济安全以及政治安全。
3.2 尊重事实, 尊重档案。现代社会文件管理的主流已经成为了电子档案以及电子文件, 单电子文件的稳定不是特别的好, 修改较易, 且痕迹不会被留下等特性, 导致档案管理在信息时代出现了电子文件真实性的危机。身为档案工作人员, 对电子文件的真实性要负责, 要做到对事实和档案的尊重。
3.3 兢兢业业, 不辞辛苦。在收集、整理、鉴定、保管、维护等常规工作上, 依旧和传统意义上的档案管理是没有什么两样的。但是在这样的枯燥无味的重复累积工作当中, 我们务必要看到它中的巨大意义。因此, 档案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必须要恪尽职守、吃苦耐劳。
4. 扎实的专业技能和良好的文化素质是信息时代的档案工作人员的必备因素
4.1 传统档案学基础理论知识是一切档案工作的基础。在计算机技术应用方面,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的变化及发展, 使的在档案行业的领域, 日常生活与社会活动中, 电脑、电视、电话所占据的时间比例越来多, 而在各个领域电子文件的应用也在逐渐变多, 但人类距离真正的“无纸化”还是具有一段较远的距离的。除此之外, 档案学基础理论知识除了适用于纸质档案文件之外, 同时他还很适用于现代信息化的社会, 其首要任务便是要牢牢掌握档案学的基础理论知识。
4.2 计算机科学技术成为信息化时代档案工作最重要的工具之一。没有办法提供有效的服务给社会各界。档案工作人员在网络信息化时代下, 对于下列的几个方面的计算机科学技术知识必须要掌握到位。
5. 服务与创新并举的意识观念是网络信息化时代的档案工作人员必须具备的
档案事业发展的推动力为创新的意识观念。要想将现代的档案事业提高和发展, 创新是必不可少的, 作为信息化时代的档案工作人员必须要具备创新的意识观念。在创新意识方面上, 有以下的三点:5.1 要创新档案的管理工作。创新档案工作的内容, 是指针对具体的档案工作而进行, 如:创新管理方法、创新档案处理设备以及创新档案科学技术, 从而使得为档案事业的发展, 进行更好的服务的目的能够达标。5.2 档案工作收益观念的创新。在网络互联模式下的信息化时代, 档案工作收益观念创新的主旨就是去如何提高档案资源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问题进行研究。5.3 档案服务工作的创新。主要是在传统服务的基础上去创新服务工作, 如何通过对计算机网络的利用来对服务方式进行改变, 将服务的效率给提升上去, 比如:将开发以及建立数字档案馆的力度增大, 建设档案网站的同时增加宣传的力度, 对在线式的服务提供的容量进行增加等。
结束语
国家在不断的发展, 加快了经济的发展的速度, 它引领了进一步的提高以及应用科学技术以及信息化管理。当今信息时代环境下大部分是以电子文件为载体, 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必须要做到的就是对自身的综合素质进行不断的提升, 对专业的业务技能进行掌握和不断的提高专业技能, 在实际的工作去进行创新时还要不间断的去学习, 在这个激烈的市场竞争当中, 只有这样才可以使得有利的局势一直被保持住, 在信息的供给上满足国家以及社会, 突进进一步的发展和跨越国家的档案管理。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 我国已迈入信息时代, 档案信息的载体大部分都是以电子的形式, 直接冲击和改变了传统的纸质档案, 实现了现代化的档案管理制度。就档案自身而言, 其作为对过去发生的事实予以记载的载体, 已经成为当今社会重要的信息资源。这就要求档案工作者在实际的工作岗位中, 肩负起管理和保护档案的职责, 做好档案管理工作。从本质上来讲, 档案管理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 直接取决于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因此, 笔者以档案管理工作为切入点, 深入分析当前信息时代环境下要做好档案管理工作, 提高档案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 档案管理人员应具备怎样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档案管理,管理人员,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卢生琼.信息时代档案管理人员应具备的素质要求[J].城建档案, 2011 (01) .
[2]牛家旺.档案管理信息化下档案管理人员应具备的素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0, 8 (12) .
[3]于建华.谈档案工作者应具备的素质[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8, (7) .
企业人员信息安全管理 篇11
1电子环境下档案工作人员素质要求的新特点
1.1技术性。靠一张纸、一支笔制作、生成文件的时代已经过去。现代办公环境中,文档一体化管理的实现必须以高科技为依托,应落在用计算机编程语言开发的文件、档案工作自动化系统的平台上。
电子环境下文件和档案管理工作的技术性必然要求文件和档案工作人员要具备操作计算机等现代办公设备的能力。
1.2全程性。文件、档案一体化的管理模式将文件工作和档案工作之间的人为界限渐渐淡化,两者有机地融为一体,互相渗透,从文件产生、接收之初到归档保存是一个完整的、密切联系的过程,任何一个环节都会对其他环节产生影响。
全程性的特点要求培养文书、档案人员的团队合作精神,要有大局意识和整体意识。具体地说,文书人员在办理文件的过程中,要了解档案保管的规则和要求,严格按照这些规则和要求履行自己的职责,进行相应的文件处理工作:档案人员的工作也应提前介入文件工作,不是被动地接收办理完毕的文件,而应积极参与和指导、监控文件管理活动,这种提前介入即实施前端控制的理念既包括按档案管理的要求对文件管理进行监督和指导,也包括及时、深入地了解文件信息,进行综合开发和知识管理。
1.3互动性。电子文件办理的过程与企业业务活动开展的同步运行,档案信息的开发利用直接影响企业决策的及时性与科学性,文件、档案工作与业务活动的密切联系在一体化环境下得到充分体现:业务人员在业务开展过程中也会渐渐地对文件、档案管理系统产生依赖,两者是互动的关系。必须了解和关注机构业务活动的动向,熟悉机构的业务活动,掌握文件和档案产生的背景信息,为文件、档案信息的深层开发做好准备。
1.4全员性。电子文件管理工作是企業业务和管理活动的主要工具与信息通道,档案工作是企业现行工作的信息源,机构的每一项工作、每一位工作人员与电子文件、电子档案工作都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电子文件、电子档案工作也具有全员参与的特性。
2数字化建设对档案人员提出的新要求
2.1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创新兴趣。在知识经济时代,为了适应全新的电子环境下的文件、档案工作,必须使文书人员和档案人员充分理解创新是知识管理的目标,创新是知识经济的灵魂,创新是新形势下发展档案工作乃至一切工作的关键。应不断地向档案人员渗透创新思想,开展创新实践。要充分运用各种激励手段,必要时可以施加一些压力,逐渐培养文书、档案人员创新的意识、兴趣和技能,开拓思维,挖掘潜力,培养创新的观察力、记忆力和实现力。
2.2培养信息处理能力和开发能力。在数字时代,无论哪一个行业的发展,都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撑。以提供信息进而提供知识为己任的档案管理工作者,尤其如此。文书和档案工作人员要成为信息进而成为知识的提供者,必须学会利用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技术存储和检索、挖掘、开发、加工信息,使信息增值,将信息转化为知识。同时,还应该成为系统开发和维护过程中,功能需求的提供者,并且能够根据不断变化的管理与技术的变迁,完善功能需求。
2.3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关注现代科技的发展。目前在石油企业中,档案专业队伍中缺乏既懂地质、档案专业又熟悉信息技术的“全才”。这种现状阻碍了石油企业档案管理水平的提升。
企业人员信息安全管理 篇12
一、培养档案管理人员信息能力的方式
信息能力是指对各种信息的获取、理解分析、加工处理、利用和传递的能力。档案信息化建设对信息能力的需求, 确定了档案人员应成为:懂得现代化管理的基本知识、熟练计算机操作、了解网络知识、灵活使用档案管理软件、并能胜任文档的存储、编辑、检索、利用等工作的实用操作人才;研究电子文件归档管理方法、电子档案科学保管、远程利用电子档案的技术方法, 研究档案领域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与开发的研究型人才;信息化管理电子文件、电子档案的管理型人才。因此, 应培养档案工作者以下几种信息能力:
(一) 信息认知能力与信息交流能力
信息认知能力是指人们对信息的识别并判断其性质及其价值的能力。档案工作者的信息认知能力主要取决于其信息意识和信息知识。提高其信息认知能力必需首先强化档案工作者的信息资源意识、信息环境意识、信息安全与信息产权意识和信息道德意识。同时加强档案人员对有关信息本质、特性、信息运动规律、信息系统构成的信息文化知识和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信息方法、信息管理等方面知识的学习。信息交流能力是指通过网络沟通思想、联络感情、交流信息的能力。信息的沟通与交流是人们传递信息, 获得并利用新知识、新技术、新成果、新的管理经验的主要渠道。
(二) 信息获取与利用能力
信息获取与利用能力是指能通过各种途径及时有效地获取本领域相关信息、并利用相关信息探索或实现预定目标的能力。其中, 获取信息能力是人们通过对自然的感应、人际交流和大众传媒, 利用一定的信息技术获取信息的能力。信息获取能力主要体现在运用信息检索的方法和信息技术获取信息的搜集、检索能力, 并对获取信息的价值进行选择的选择能力。信息的利用能力是人们全面了解、熟悉掌握;合理使用信息的能力, 是运用所学的知识、方法和手段对所获取的有价值信息进行有效利用并创新知识的能力, 是信息能力的核心。
(三) 信息的整理与分析能力
信息的整理与分析能力是对所搜集来的信息进行鉴别、整理和分析研究的能力, 包括对搜集的信息进行理解、归纳、分类、批判、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和表达等方面的能力。即对于收集到的信息进行鉴别, 根据它的可靠性、适用性、先进性进行筛选, 并根据信息的内容进行分类和整理, 使信息条理化、系统化, 通过对比、推理、判断、综合等过程对信息的价值进行概括, 找出其共同规律, 产生新的富有个性特色的信息, 形成自己的观点。
二、提高档案人员信息能力的措施
(一) 提高档案人员对信息能力的认识
档案信息化是档案部门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档案信息资源进行处置、管理和利用, 使档案信息资源实现数字化、标准化、系统化、网络化的信息化档案管理技术, 是档案事业应对全球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形势的必然选择。以档案信息存取自动化、档案信息管理智能化、档案信息利用网络化为基本特征的档案信息化管理, 为档案管理者信息素质的提高带来机遇, 同时也对档案管理者的信息能力带来更高的要求和严峻的挑战。现代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现代网络通讯技术的广泛应用, 意味着传统的地域性管理和手工管理将被网络化管理、数字化管理和智能化管理所取代。这就要求档案从业人员提高认识, 更新观念, 拓展和调整知识结构, 不断提高信息能力, 主动适应信息化建设和 (下转第148页) (上接第144页) 档案事业发展的要求。只有提高认识、创新思维、更新观念, 同时具备信息化管理思想、信息化管理技术、并使之与档案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的能力, 才能适应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需要, 担当起信息化建设的重任。
(二) 提高档案人员信息能力的途径
根据档案人员的不同层次;提高档案人员信息能力的途径有以下几种:一是利用高等院校档案专业教育基地进行培养。借助高等院校设施齐全、师资力量雄厚、科研水平高和信息渠道广等优势, 开展进修培训活动。使档案人员在高等院校系统、全面地学习现代信息处理技术, 丰富信息知识, 提高信息能力。通过有组织、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培养, 造就一批档案信息化建设业务骨干。二是开展专题讲座。聘请专家学者开展档案信息管理等讲座, 使档案人员了解现代管理和检索技术的新进展、新动向, 掌握档案信息管理的新技术和新方法, 不断提高自己的信息素质和信息能力。三是开展学术交流活动。组织档案人员参加学术会、研讨会, 为档案人员提供参与信息研讨的机会, 有助于档案人员及时总结经验, 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学术交流和研究活动, 不仅可以完善档案人员的知识结构, 而且可以学习、借鉴和引用档案工作的新方法和新思路, 提高档案人员的洞察力、信息能力和工作效率。四是自我学习。档案人员应树立终身接受教育思想, 充分认识继续教育在在职档案队伍建设中的意义和作用, 积极、主动、自觉地接受继续教育, 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 不断提高自身的信息能力, 主动适应档案管理的信息化、科学化、现代化需要。由于受时间、条件和经费等因素的限制, 档案人员不可能都获得脱产学习的机会, 提高档案人员信息能力, 仅靠档案部门培训工作是远不够的。因此鼓励档案人员进行岗位自学, 把学习作为第一需要, 把终身接受教育作为一种必然选择, 努力开展自我学习, 不断“充电”, 拓宽视野, 完善知识结构, 无疑是一种既经济又简便可行的有效方式。五是加强培养制度建设和机制建设。建立档案人员信息化建设的教育、培养、投资制度和教育培训考核等培养制度, 逐步完善、健全档案人员的使用、选拔、晋级、聘任、奖励等管理制度和机制建设。通过制度建设, 优化育人环境, 加大档案人员信息能力的培养力度, 提高档案队伍的信息素质, 促进人才发展, 实现档案工作质量和档案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企业人员信息安全管理】推荐阅读:
企业高层管理人员10-15
企业的销售人员管理08-29
企业销售人员的管理07-18
企业药品经营人员管理09-10
企业安全管理人员素质论08-16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05-26
企业管理人员自律制度06-28
本企业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年度安全培训教育05-13
企业人员培训工商管理07-01
企业管理人员工作总结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