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要素

2024-09-19

教育教学要素(精选12篇)

教育教学要素 篇1

在语文教学所涉及的知识领域中, 作文是最令人迷惘和捉摸不透的。学生的作文水平, 也很难像数、理、化学科那样通过记忆公式、定理以及高强度的训练来达到成正比的提高。正因为这样, 作文教学历来是让许多初、高中教师望而生畏的, 学生也大多不愿甚至讨厌写作文。学生大多认为, 作文训练耗时耗力, 而且, 如果作文不符合阅卷老师的胃口, 就很难拿高分。因而, 很多学生认为, 还不如把大量的时间用在基础知识和文言文训练上, 反倒会起到令人满意的效果。在这种分数论思想的支配下, 学生对作文的功利性就变得越来越严重, 只想通过背作文或写拼凑作文来骗取一定的分数, 结果导致作文千篇一律, 缺乏新意, 难拿高分, 学生写作的兴趣也就渐渐地丧失了。这是目前作文教学 (尤其是初中作文教学) 中普遍存在的也是最棘手的问题。那么, 我们应该如何使作文教学之花永不凋谢呢?

一让精彩素材彰显作文之魅力

作文言之无物, 说假话、空话、大话、套话的现象普遍存在, 其实主要原因还是缺乏材料的积累。充实的材料不仅可以给文章血肉之躯, 而且还能够推动作者的思考、引发作者的观点, 所以在高考作文备考中材料的积累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具体又该如何去操作呢?

1. 教材的充分利用与激活

选入教材的课文都是些经典、唯美的佳作。文中有鲜活的人物, 生动的故事情节, 精彩的诗文, 闪光的哲理, 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彩的人文和历史素材, 许多高分作文都来自对教材中课文的深刻理解和熟练掌握。而我们的作文教学往往忽视了教材的素材价值, 舍主求次, 更没有用心去挖掘教材的内涵, 使之成为作文的素材。学生的生活空间狭窄, 课外阅读的时间又难以得到充分的保证, 因而, 教师只有吃透、钻研、生发教材, 把书教“活”了, 使之成为学生们信手拈来的素材库, 才能提升学生的作文水平。

2. 生活的体验与领悟

语文的外延就相当于生活的外延。回顾我们古人的诗句, 无论是“诗歌合为事而作”还是“劳者歌其事”, 他们都提倡文章要回归生活。早在上个世纪20年代陶行知先生就提出了生活教育理论。生活就是教育, 社会就是学校, 要为生活而教育, 用生活来教育。写作应该让学生易于动笔, 乐于表达, 更应该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现实、表达真情实感。有人曾说“作文植根于生活的土壤”。这句话已充分表明了生活和作文之间的密切关系。可见没有丰富多彩的生活就没有活灵活现的素材。

3. 历史文化的精华与光彩

中华五千年的历史文化是祖先留给后人的一笔宝贵的财富。它是上千年来劳动人民深邃智慧、思想情感经过时光的洗涤积淀而成的一块厚重绚烂的结晶。这幅贯穿古今的长廊画卷所散射出来的精华和光彩不是文学所能左右的, 但是是文学所要吸收的。而我们的学生却很少有人略知, 更别谈通晓古今了。所以, 我们应该引领学生走入历史隧道, 让春秋史册、唐宋之音万古流长。当主流文化浸润学生思想之时, 我们的学生自然会写出气势磅礴的妙文来。

二用真情实感孕育作文之活力

“感人心者, 莫先乎情”, 此言极有道理。一篇优秀的文章它能打动读者的不仅是充实的内容、新颖的构思、流畅的语言, 更重要的是字里行间蕴含着作者无限的真情。因此, 我认为真情实感是作文的灵魂, 饱含深情的文章它能够以自身独特的魅力吸引读者并引起读者的共鸣。我认为我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让情感成为学生作文的闪光点。

1. 感悟生活, 孕育情感

作文是植根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的, 因为并不一定有了生活的积累就能写出扣人心弦的文章。学生的生活相对成人而言比较狭窄和单调, 但在他们的生活中同样能产生喜怒哀乐的情感, 也同样能发现善恶美丑的现象, 并且能成为他们作文里引人的材料, 从而促使他们产生强烈的创作情感。可令人遗憾的是, 许多学生对周围的一切反应冷淡, 见而不思, 不能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反思其原因是缺乏对生活的感悟。没有感悟的文章是乏味的, 只有着眼于熟悉的生活, 融入自己的内心感受才可能吸引读者, 所以, 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在感悟生活的同时孕育写作情感。

2. 欣赏作品, 培养情感

作文的源头活水不仅来自于生活也来自于大量的阅读。欣赏不同层面的书籍, 可以让学生产生丰富的情感。刘勰曾说过“志足而言文, 情信而辞巧。”学生的情感受到触动之后, 学生必然会带着情感去认识一切事物, 这样一来, 所有的事物就会变得神奇、具体、含情、立体、活跃了。我们常感叹名家的名作情感真、意蕴深, 而这些都是长时间观察、思考而得。因此, 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撷英揽华、用心咀嚼, 增强对饱含情感名作的认识, 从而激发其写作的欲望。

3. 勤写深思, 升华情感

作文仅仅凭借外来的浅层次的情感体验, 绝不可能感动、吸引读者。也就是说, 要深刻的思考, 深层的认识以及升华情感, 写作是达成目标的最佳途径。比如说, 在日常生活中, 我们可多鼓励学生进行日记写真。日记可记载他们五彩缤纷的生活, 可让他们的忧愁、烦恼得到宣泄, 也可表达他们的心声, 抒真情, 催促他们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勇往直前。陶行知先生也认为“日记是学习做文章的一个最好的方法。”可见勤写深思能使学生在写作中升华情感,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总之, 学生读的书多了, 生活中注意了积累, 掌握的信息丰富了, 他们心中拥有了一定量的素材, 自然就会引起表达、倾吐的欲望。这时如果能够适当适时地开启学生的情感之门, 让学生把可以是亲情、悔恨、悲伤的真情自然地倾吐出来, 那种富有灵魂和生命的文章便出现了。

[责任编辑:李锦雯]

教育教学要素 篇2

09物理学 刘永彦 090514046

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

我看教学要素

我将从我对教学要素及教学过程诸要素之间的关系的认识这两个方面叙说我的观点。

(一)三个“中心说”

1、教师中心说

在传统教育派那里,一般坚持教师中心说,认为教师是教学活动的权威,是学生的标准,应该维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绝对尊严。

我们知道教师是掌握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经过教育专业学习和训练的人,能够引导学生学习。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也可以少走不少弯路,在较短的时间内高效地学习较多的文化科学知识,但我们不能就此认为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中心,一切都围绕教师展开,这会对教学活动造成片面的认识。

2、教材中心说

教材中心说既可以说是受传统教育风气的影响,如对书本的迷信,死记硬背等等,又有知识的发展,特别工业革命以来科学知识价值的显现的影响。科学知识的飞速发展使人们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知识就是力量”,教材是学生获得知识的源泉,顺理成章地成了中心。

教材是教学过程的重要依据,没有教材,教学活动的展开就会有许多盲目的成份。据此有人认为,教材是教学活动的中心。这种认识对教学实践的发展是不利的。教材是中心,容易造成无视学生现有水平、教师的特点等缺点。

3、学生中心说

新教育派或进步教育派认为,学生应该是教学活动的中心,一切教学要素都应围绕学生展开。

在教育活动中,教学对象是活生生的人,有主观能动性。就此人们认为,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甚至有人提出让学生选择学习内容。我们知道学生在学习知识之前,他们根本不知道“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以他们为中心,后果可想而知。

(二)重构教学要素之间的关系

教学的主客体问题是教学论领域中长期争论的问题。在这场争论中人们普遍认为教师应该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而争论的关键是学生处在什么样的位置。有人认为学生也应该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就此提出“双主体说”。有人认为“双主体说”不符合哲学逻辑,在同一活动中,不应存在两个主体,应该是“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我们认为,“双主体说”和“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争论对明晰师生关系具有重大意义。但更重的是教师和学生应该建立一种什么样的关系,这种关系具有何种时代内涵。

我认为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的活动,师生这一关系是双向的,即是“师←→生”关系,而不是单向的“师—→生”关系。只有双向的“师←→生”关系才是健康和合理的,也只有在这样的关系中师生关系才能得到健康的发展,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合理健康的师生关系是师生共进的关系,在这个关系中,教师与学生由一种“我—他”关系变成一种“我—你”关系,由一种“命令”关系变成一种“对话”对话关系,由一种“抽象”关系变成一种“具体”关系。由一种单纯知识传递关系变成一种具有丰富内涵的交往关系。

化学教学评价的要素 篇3

关键词:目标;教材;程序;方法手段;教学基本功;效果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08-041-01

我们可以根据课堂教学的各个要素来评价课堂教学,根据课堂教学要素把课堂教学分为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等。

一、教学目标

首先,从目标制订来看,要看是否全面、具体、适宜。全面指能从知识、能力、思想情感等几个方面确定;具体指知识目标要有量化要求,能力、思想情感目标要有明确要求,体现学科特点;适宜指以新课标为指导,符合学生年龄实际和认知规律,难易适度。其次,从目标达成来看,要看教学目标是不是明确地体现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中,教学手段是否都紧密地围绕目标,为实现目标服务。

二、教材处理

在处理教材上,是否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抓住了关键。评价一节课时,既要看授课教师在知识传授时是否准确科学,更要注意分析教师在教材处理和教法选择上是否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抓住了关键。

三、教学程序

首先是看教学思路设计。教学思路是教师上课的脉络和主线,它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水平两个方面的实际情况设计出来的。在课堂中直接表现为一系列教学措施怎样编排组合,怎样衔接过渡,怎样安排详略,怎样安排讲练等。评价教学思路设计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看教学思路设计符不符合教学内容实际,符不符合学生实际;二是要看教学思路设计是不是有一定的独创性,给学生以新鲜的感受;三是要看教学思路的层次、脉络是不是清晰;四是要看教师在课堂上实际运作教学思路的效果。其次是看课堂结构安排。课堂结构安排是指一节课的教学过程各部分的确立,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顺序和时间分配。课堂结构也称为教学环节或步骤。

这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计算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看教学环节时间分配和衔接是否恰当,有无前松后紧(前面时间安排多,内容松散,后面时间少,内容密度大)或前紧后松现象(前面时间短,教学密度大,后面时间多,内容松散),看讲与练的时间搭配是否合理等;二是计算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时间的分配,看是否与教学目的和要求一致,有无教师占用时间过多、学生活动时间过少现象;三是计算学生的个人活动时间与集体活动时间的分配,看学生个人活动、小组活动和全班活动时间分配是否合理,有无集体活动过多,学生个人自学、独立思考、独立完成作业时间太少的现象;四是计算优等生和后进生的活动时间,看优、中、后进生活动时间分配是否合理,有无优等生占用时间过多、后进生占用时间太少的现象;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

它包括教师教学的活动方式,还包括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习的方式,是“教”的方法与“学”的方法的统一。这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看是不是量体裁衣,优选活用。一种好的教学方法总是相对而言的,它总是因课程、因学生、因教师自身特点而相应变化的,也就是说教学方法的选择要量体裁衣,灵活运用。二看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教学方法忌单调死板,教学活动的复杂性也决定了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所以,评价一堂课课既要看教师是否能够面向实际恰当地选择教学方法,同时还要看教师能否在教学方法多样性上下一番工夫,使课堂教学超凡脱俗,常教常新,富有艺术性。三看各种教学手段的灵活运用,看教师是否适时、适当用了投影仪、录音机、计算机等多媒体教学设备,是否使用了图片,挂图,自制教具等。

五、教师教学基本功

这里主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板书。首先,好的板书应该设计得科学合理;其次,言简意赅,有艺术性;再次,条理性强,字迹工整美观,板画娴熟。二是教态。好的教态应该明朗、快活、庄重,富有感染力,仪表端庄,举止从容,态度热情,师生有良好的情感交融。三是语言。教师的教学语言应准确清楚,精当简练,生动形象,富有启发性。此外还要注意语调高低适宜,快慢适度,抑扬顿挫,富于变化。四是教法,即运用教具,操作投影仪、录音机、微机等的熟练程度。

六、教学效果

课堂教学效果评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学效率高,学生思维活跃,气氛热烈;二是学生受益面大,不同程度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有进步,知识、能力、思想情感目标达成;三是有效利用课堂教学时间,学生学得轻松愉快,积极性高,当堂问题当堂解决,学生负担合理。

课堂教学评价的目的并不仅仅是为了简单地对课堂教学作出一个等级评定,其主要目的是促进课堂教学,因此在评价等级的判断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课堂教学中的各种因素,特别是需要考虑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相应意见,能够跟上课教师进行相应的讨论,从课堂教学的目标、教学设计、实施过程、教学效果等各方面进行评价。

旅游教育要素构建研究 篇4

1 研究背景

1.1 旅游教育发展的成果

自20世纪90年代,旅游业就开始快速发展,到今天已经发展成为世界最大的产业之一。高等院校培养旅游方面的人才规模显著增加,在专业建设,学科成就,人才培养方面都有不小的进步,逐渐形成了涵盖职高、中专、专科、本科、硕士、博士等各个层次的全面的旅游教育体系,覆盖了休闲、交通、会展、文化遗产、地理等各个专业较为完善的旅游学科体系。表1中的数据显示了我国近四年旅游院校和学生人数的增减情况,总体上看旅游院校数量呈上涨趋势。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全球第一大旅游目的地国,这就需要更多的旅游人才来投身于中国的旅游事业。而从近几年的发展来看我国旅游人才培养和建设取得了非常明显的成效,对促进我国旅游业快速发展、提高旅游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1.2 旅游教育发展的不足

在旅游教育日益发展成熟的同时,不少问题也日渐浮出水面,旅游人才培养方面出现了有效供给不足,结构不尽合理,整体素质偏低,区域分布不均等问题,这些问题都与高等教育的教育模式存在一定关系,旅游教育是当今培养旅游人才的主要方式之一,课堂中教育目标的分析、教育内容确定、教育方法的采用等教育要素,都会影响到旅游人才素质的培养。因此,要想培养出令市场满意的旅游人才,当下任务是对高等院校中旅游教育的各种要素的改革。而旅游教育工作者有责任有义务,改进和完善旅游教育方案,为旅游业培养更加优质的服务人员贡献自己的力量。

2 旅游教育要素构建出现的问题

教育学上讲的教育要素主要包括教育目的、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即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和教育媒介。其本质就在于以师生合作为基础,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下主动掌握知识基础上的身心发展过程,这是一种具有教育性的过程。在这样的教育过程中,任何一种教育要素的变化都会影响到人才培养质量的优劣,甚至会影响到我国旅游业的健康发展。所以,在旅游专业的教育过程中要及时发现问题,才能找准方向加以分析,对症下药。

2.1 旅游教育目标模糊不清

众所周知,中专及大专等专科院校着重培养操作型人才,属职业教育。本科及以上重点培养理论型人才,属普通教育。然而,现实的问题是操作型人才动手能力不强,理论型人才专业知识不深,导致人才素质方面的“不伦不类”。对究竟是培养研究型人才还是实践型人才的问题上一直摇摆不定。很多学校采用“3+1”教育培养模式,即三年理论学习,一年实践学习。这种模式对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具有一定优势,但是无法摆脱学不致用的处境。旅游教育属应用性很强的新型学科,因此具有不同优势的学校在培养人才的素质方面的目标设置上也有所不同。比如外语学院较注重人才的语言技能的培养,经济院校则关注学生经济意识的培养。

2.2 旅游教育内容广而不精

旅游人才在培养过程中,要教授经济、人文、地理等各方面的知识,在设计相关旅游学科时,也需教授导游基本知识、旅行社基本知识、酒店管理等众多知识的综合。而在短短的大学四年甚至三年过程中,要学这么多内容比较困难,而且这些知识如果不及时巩固,最后等于白学。很多学校开始的选修课和知识拓展课比重低且系统性差,不能拓展学生专业课程以外的其他相关专业知识,不利于提升学生的文化素质。后续实习实践时间较多,用在学习理论知识上的时间较少,这就导致了学生在学习中虽然了解了很多专业知识,但要想深入研究却很难。一些列因素导致很多旅游专业出身的人才最终跨行就业,出现了旅游业对人才需求旺盛,学生的就业积极性却不高的矛盾现象。

2.3 旅游教育工作者教育水平相对薄弱

随着旅游教育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和学生人数的增加,对于教师队伍的素质要求会越来越高。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国旅游专业教师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具有相应实践经验的教师较为缺乏,这也是导致了所教出来的学生不能很好的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具体实践的主要原因。教师的学历水平偏低,不少教师都是“半路出家”,大多都是从经管、地理、历史等专业转轨嫁接而成。专业教师数量少,每位教师都要上很多门专业课程,这直接影响到教师专业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的提高。教师中有过留学经历的也在少数,随着国际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未来对有高学历,高层次,留学经历教师的需求将不断上升。

(资料来源 :根据 2009—2012 年中国旅游业统计公报整理得出)

2.4 旅游专业学生自身无明确定位

很多学生在选择旅游专业时不是很了解该专业的具体内容,错误地认为该专业就是游山玩水。进校后才发现并非如同自己想象那样可以四处游玩,还是要在课堂上学习大量纯理论知识,因此期望值大大降低,在学习过程中表现的比较消极,导致理论基础不扎实,实践能力不强,离自己的目标越来越远甚至最后失去自我,最终什么也没学到,浪费了宝贵时间。

2.5 旅游教育过程中的方法缺乏创造性

众所周知,旅游管理专业所包含的酒店和旅行社两个方向都是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两个方面,而在现实的教育过程中,大部分教育工作者都采用“满堂灌”的教育方法,教师读课件,学生抄笔记 ;理论分析多,案例学习少。教师是课堂的主导决定者,学生只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和信息接收的机器,在这样的教育模式下旅游专业的教育方法也逐渐褪去了其应有的创新性。学生的实践技能得不到锻炼,对专业的兴趣越来越匮乏,这样的教育方法不仅是对知识的亵渎,更是对学生的摧残。

2.6 旅游教育评价不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学科考试作为一种检测人才素养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有效手段,但如果过分夸大其作用,就会滋生功利主义,这对学校人才的培养是很不利的。当今我国教育中主要还是以分数来评定人才的成长,教育评价的主体还是一批教育工作者,这种评价主体和评价标准对培养全面发展的旅游人才和其他行业的高素质人才是无益的。分数只能衡量学生在知识掌握层面上的水平,对其技能和问题解决等创造性能力却起不到很好的作用。在旅游教育上,如果只注重学生理论方面的学习成果而忽视其他,那就会离旅游教育的目标越来越远,最终迷失方向。

3 旅游教育要素的科学构建

面对当今和未来世界的需求,旅游教育应该培养的是理论和实践双优的高素质人才,只有提出高要求,才能满足经济不断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对行业的要求。旅游人才的培养场地主要在课堂,而课堂是以教师和学生为主体,借助语言和非语言系统,实现两个主体之间全面的心灵对话,构建学生完满的精神世界。所以,要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旅游人才,必须要十分注重教育的过程。

3.1 明确培养目标,加强专业培养

经济全球化的蔓延与普及,使得旅游业的发展处于一个更加开放多元和激烈的环境,更加专业化的人才也被市场急需。因此,和旅游相关的更多细小的专业类型要被划分出来。国内旅游发展现状表明,目前旅游行业急需三大类人才 :熟悉掌握出境旅游业务和境外旅游策划、项目开发、组团调度、擅长同外国领事馆打交道以及在异国他乡迅速处理突发事件能力的“最抢手型人才”;宾馆、旅行社的部门经理,这是目前的“最急需人才”;中西餐厅厨师、餐饮客房服务、前厅礼仪接待等技能人才—“最大量需求人才”。因此,有关高校在招生并开设相关课程时,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一定要明确本专业本课程或本节课在课程体系中得地位和作用,明确通过相关学习对学生的知识、技能、价值观有何作用,对其未来就业和发展有何效果。所以,各所院校可以采取大方向招生,小方向培养的方法。

3.2 改革课程体系,体现时代气息

旅游业的发展日新月异,因而旅游院校要保证培养出来的旅游人才要有很强的适应性,能有效的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操作过程,并符合旅游业发展要求,所以在教育中要对课程体系进行科学设计和实施,体现“基础性、系统性、实用性、稳定性和一定的先进性”。现有一种模块式课程体系,即以基础课程为基础,以专业课程为主体,以相关学科课程为延伸。基础课程主要承担专业学习的基础建设任务,专业课程主要为学生了解并掌握旅游管理的专业知识提供帮助,为学生具备专业应有的知识、能力和情感奠定基础。相关学科课程旨在提升旅游专业以外的其他方面的素养,提升学生的整体实力,因此分配好拓展知识课、选修课和专业课公共课之间的时间显得尤为重要。除此以外,旅游专业的应用性很强,还需要加强实践课程的环节设计。

3.3 加强师资培养,提升专业素养

教师一职在师生互学互教的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是保证旅游教育质量、旅游人才素质的关键。因此,优化师资结构,培养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高深的专业技能、深厚的理论和实践具佳的双师型教师是培养高素质旅游人才的先决条件。南澳的旅游专业教师须具备与所教授课程相对应的五年同行工作经验,其次要有相应的资格证书、学位证书和文凭。发达国家从事旅游教育的有实践经验的教师普遍占教师总数的50% 以上,有的几乎达到100%。所以,丰富的行业经验是教师入行的有效通行证。我国旅游院校可采用“引进”、“培养”、“国外进修”三种方法来培养符合旅游业发展的专业型教师队伍。

3.4 明确学习目标,激发学生兴趣

旅游课堂互学互教的过程中要说明一节课的教育目标,分析本节课对学生的认知、技能和价值观有何影响、分析本节课对学生的未来学习和工作有何作用、分析本节课在教育体系中得重要地位。让学生对自己学什么、为什么学以及怎样学有清晰的认识。很多学者如今都提倡产、学、研一体化的教育教育模式,即产业、学校和研究机构相互合作,发挥各自优势,三者相结合共同促进旅游人才的培养。锦江国际理诺士饭店管理学院就很好的做到了这一点,它不仅局限于传统的教室,还有实习厨房、糕点厨房等,设置了多样的实践操作基地。这样学生不仅可以学到理论知识,更能在多样化的实际操作中体验学习的乐趣,从而激发其学习兴趣。

3.5 更新教育方法,进行实践教学

传统的教育方法过分重视所学内容的知识性、系统性,忽视实用性、有效性。导致旅游专业的毕业生踏入社会甚至在社会摸打滚爬了几年都不能很好的将所学知识高效的运用于实际操作过程。因此教育过程中方法的运用能有效的培养出企业和社会所需的专业人才,造就“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总体优化”的旅游创新人才。我们可采用多媒体教学法、发现法、建立校园旅游实践中心等教育方法来培养优化旅游人才。

3.6 改革评价制度,促进全面发展

针对现有的以学生考试成绩为主要依据的评价方式出现的弊端,旅游教育工作者应努力探讨多种注重过程性评价的评价手段,综合考察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培养。在最后的评价中,教育工作者需倡导构建“以发展为本”的学生评价体系、以质性评价模式取代量化评价模式,鼓励旅游专业的学生在评价过程中发扬合作精神、重视学生的思维的过程,更加注重学生的品德、道德知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以及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4 结语

有效教学四要素 篇5

新课程实施几年来,就其总体而言,课堂教学改革在朝着素质教育的方向扎实推进,并取得实质性的进展,但由于对新课程理念理解领会不到位以及实施者缺乏必要的经验和能力,课堂教学改革也出现了形式化、低效化的现象。可以说,当前课程改革在课堂教学层面所遭遇到的最大的挑战就是低效问题。而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当前课程改革深化变得非常紧迫。本文从课堂教学活动的要素和课堂教学运行的环节两个相结合的维度,来分析和探讨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原理和机制。

第一要素:情境与问题

德国一位学者有过一句精辟的比喻:将15克盐放在你的面前,无论如何你难以下咽;但当将15克盐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就在享用佳肴时,将15克盐全部吸收了。情境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盐需溶入汤中,才能被吸收;知识需要融入情境之中,才能显示出活力和美感,才能被学生理解和掌握。

我们知道,知识是人类从实践活动中得来的,是对事物及其运动和变化发展规律的反映。也就是说,知识本身具有丰富生动的内容,而表征它的语言文字(包括符号图表)则是抽象和简约的,学生所学的正是由语言文字所汇集成的书本知识即教材。这就要求学生不论学习什么知识,都要透过语言文字、符号图表把它们所代表的实际事物联系起来去思考。从教育心理学角度讲,这样的学习就是有意义的学习。相反,如果学生只记住一大堆干巴巴的文字符号,而没有理解其中的实际内容,这样的学习便是机械的学习。

教学情境就是以直观方式再现书本知识所表征的实际事物及其相关背景,显然,教学情境所提供的是学生认识过程中的形象与抽象、实际与理论、感性与理性以及旧知与新知的关系和矛盾。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在可能的范围内,一切事物应尽量地放在感官的跟前,一切看得见的东西应尽量地放在视官的跟前,一切听得见的东西应尽量地放到听官的跟前。……假如有一个东西能够同时在几个感官上面留下印象,它便应当用几个感官去接触。”[1]并认为这是教学中的“金科玉律”。虽然这种论述并不全面,但的确也反映了学生认知规律的一个重要方面:直观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有助于学生感性认识的形成,并促进理性认识的发展。特别是在小学阶段,学生形象思维占优势,教师更应该注重创设情境。如在教学面积单位时,为了让学生初步建立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面积概念,就可以让学生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表面的大小约为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通过观察、比较、判断,学生基本上知道了一张饭桌面的大小约为1平方米,一个小学生的手掌面的大小约1平方分米,一个小学生大拇指的指甲面大约为1平方厘米。将面积单位与学生比较熟悉的物体进行比较,使学生对这三种面积单位有了深刻的认识。[2]这只是情境的一个维度——“境”,它是学生进行有意义学习的认知背景,情境的另一个维度是“情”。

教师必须用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心向,这是有意义学习的情感前提。正如有学者所指出的,从血管里流出来的是血,从山泉里流出来的是水,从一位充满爱心的教师的教学里,涌腾出来的是一股股极大的感染力,它可以使学生产生同样的或与之相联系的情感。一位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奶”字时,亲切地对学生说:“看,左边是女字旁,右边像个驼背的人,这就是奶奶的„奶‟字,奶奶年纪大了,走路时背弯弯的,还要拄个拐棍。”这种充满亲情之爱的教学,把本来死板板的、不会动弹的文字,变成了有生命的东西。相反,“如果照着教学法的指示办事,做得冷冰冰的,干巴巴的,缺乏激昂的热情,那是未必会有什么效果的”。[3]这是因为“未经人的积极情感强化和加温的知识,将使人变得冷漠”。在教学中,如果教师上课冷漠,那么学生听课也必然冷漠。教师无激情讲课,学生必然无激情听课;教师无真情讲课,学生必然无真情听课。没有激情,课堂教学就像一潭死水;没有真情,师生即使面对面,也犹如背对背。只有激情和真情才会在师生间产生一种互相感染的效应,从而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唤起学生的求知欲,诱发学生进入教材的欲望。情感激发的目的在于为课堂教学提供一个良好的情绪背景,学生兴致勃勃、兴趣浓厚,甚至兴高采烈,这是教学的最佳精神状态。英国教育家洛克说得好:“儿童学习任何事情的最合适的时机是当他们兴致高、心里想做的时候”。

总之,创设情境既要为学生的学习提供认知停靠点,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心向。这是情境的两大功能,也是促进学生有意义学习的两个先决条件。

教学情境有多种类型、形式,其中特别要强调的是问题情境和问题意识。新课程学习方式特别强调问题在学习活动中的重要性。一方面强调通过问题来进行学习,把问题看作是学习的动力、起点和贯穿学习过程中的主线;另一方面通过学习来生成问题,把学习过程看成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这里需要特别强调的是问题意识的形成和培养。问题意识是指问题成为学生感知和思维的对象,从而在学生心里造成一种悬而未决但又必须解决的求知状态。问题意识会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从而注意力高度集中,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问题意识还可以激发学生勇于探索、创造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没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就不可能激发学生认识的冲动性和思维的活跃性,更不可能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造思维。总之,问题意识是学生进行学习的重要心理因素。

第二要素:阅读与思维

阅读是学生获得知识、发展能力、提升精神的重要途径,无论什么学科的教学,都应该把学生的阅读置于中心位置。课堂中强调阅读有两方面的涵义:一方面,要让学生通过独立阅读解决现有发展区问题。著名教学论专家江山野先生强调指出,当学生已经能够自己阅读教材和自己思考的时候,就要先让他们自己去阅读和思考,这应该作为一条规则,而不是一种可以采用也可以不采用的方式,这是体现学生主体性的基础。另一方面,要把教学建立在学生阅读的基础上,着力解决最近发展区的问题。这是因为单靠学生独立阅读,还不能解决全部问题,这些问题既是教学的出发点又是教学的着力点。可以说,针对学生阅读中提出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教学,也是教学的一条重要规则。否则,教师依然故我,面面俱到,系统讲授,就会失去让学生独立阅读的意义,失去教学的针对性。失去针对性的教学就是一般化的教学,它不仅浪费课堂宝贵的时间,而且不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在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教学时,也不是由教师包办代替,而是要让他们自己去独立解决;他们自己不能独立解决的问题,则启发、引导、组织大家一起解决。这是更深层的针对性,即不仅针对学生的问题,也针对学生的能力。总之,教必须以学为基础,服从、服务于学。正是这种针对性,使学生的学习能力不断得到表现、强化、培养,使教师的主导性不断转化为学生的主体性,进而达到“教师少教、学生多学”的理想效果。

根据我们多年来指导学生阅读的教学经验,学生在课堂上的阅读要经历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层次,教读阶段。它的特点是:教师教读,学生仿读。教师具体地教导学生逐字、逐句地阅读,把课本读通、读懂。读通,即阅读后了解教材内容的概貌,理清教材内容的逻辑思路;读懂,即阅读后弄清教材每个术语、每个符号、每个公式、每句话的含义,理解例题解证的各个步骤或证明的各个环节。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学会阅读,掌握阅读方法,形成阅读习惯。

第二层次,引读阶段。在这一阶段,教师的作用由讲转为引,着力于引导,而不是直接讲解和指导。教师引导主要是通过设置阅读思考题来进行的,让学生带着疑问去阅读,这样不仅可以引导学生在重点、关键地方多分析、多思考,而且还可以帮助学生把握教材的重点,顺利通过难点。阅读思考题一般可分成由浅入深的三个层次:字面理解层次的问题、解释层次的问题、批判或创造层次的问题。这一阶段的着眼点是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第三层次,自读阶段。这一阶段是“从扶到放”、“从教到学”的落脚点,学生可以基本上独立地进行阅读了。它的标志是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阅读方法并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已经能够进行独立阅读了,而且更重要的是学生已经学会自己质疑问题,学会自己提问题。学生正是带着自己的问题进入课堂的深化教学。

我们知道,知识是思维的产物、智慧的结晶,知识在内容上包含着深刻的思维和丰富的智慧,而在形式上,却是简单、呆板、现成的结论和论证。课堂教学绝不是仅仅展现教材上现成结论和现成论证在形式上的汇聚,而应重在揭示隐含在其中的精彩而又独特的思维过程,并引导学生的思维深入到知识的发现或再发现的过程中去,唯其如此,学生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并把教材上的智慧转化为自己的智慧。没有思维参与的教学只是一种形式上走捷径的教学,把形成结论的生动过程变成了单调刻板的条文背诵,它从源头上剥离了知识与智力的内在联系。

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所谓真正地拥有知识,就是对知识有深刻的理解并且把知识多次反复思考过”。传统教学排斥了学生的思考和个性,把教学过程庸俗化到无需智慧努力只需听讲和记忆就能掌握知识的那种程度,于是便有了掌握知识却不思考知识、追问知识、评判知识、创造知识的“好学生”。这实际上是对学生智慧的扼杀和个性的摧残。

在课堂教学中,强调思维就是强调过程,毋庸置疑,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正确的结论,所以必须重结论。但是,如果不经过学生一系列的思考、质疑、判断、比较、选择,以及相应的分析、综合、概括等认识活动,即如果没有多样化的思维过程和认知方式,没有多种观点的碰撞、论争和比较,结论就难以获得,也难以真正理解和巩固。更重要的是,没有以多样性、丰富性为前提的教学过程,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就不可能培养起来。[4]所以,不仅要重结论,更要重过程。基于此,新课程把过程方法本身作为课程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从课程目标的高度突出了过程方法的地位。

总之,教师要努力使教学过程成为“猜想、惊讶、困惑,感到棘手;紧张地深思、期待、寻找理由和证明的过程。”(苏霍姆林斯基语)。在新课程背景下,学生的思维活动以及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要特别强调以下两点:第一,思维的发散性(灵活性)。发散性思维是一种广开思路、不循常规、寻求变异,从多方面进行思考,探求解决问题多种可能性的思维方法。由于这种思维不恪守一个方向,不囿于一个答案,所以思维途径具有多向性,思维过程富于变通性,思维结果富于独特性。教学中一定要注重引导学生从多种角度、多种途径和不同层次上去考察、分析问题,使学生能够超常思考,大胆质疑,敢于标新立异,养成多角度思考、质疑、求异的思维品质。第二,思维的深刻性(逻辑性)。这是指思维活动的抽象程度和逻辑水平,以及思维活动的深度和难度,它表现为智力活动中深入思考问题,善于概括、归类,逻辑性强,善于抓住事物的规律和本质,开展系统的理解活动,善于预见事物的发展进程等。

第三要素:互动与引导

新课程的课堂教学一方面要尊重并发挥学生的主体精神,鼓励并创造条件让学生独立阅读、自主思考去获得知识、提高认识并个性化地解读文本;另一方面,要在这个基础上,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对话、提问、比照、分享观点、合作反馈等方式来促进学生对于知识的深层理解和全面理解,帮助学生不断克服由于自身认识局限性所导致的主观性偏差,引导学生的思维往辩证、深刻、合理方向发展。

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交往昭示着教学不是教师教、学生学的机械相加,传统的严格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将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当中,“学生的教师和教师的学生不复存在,代之而起的是新的术语:教师式学生和学生式教师。教师不再仅仅去教,而且也通过对话被教,学生在被教的同时,也同时在教,他们共同对整个成长负责”,即教师的职责将“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除了他的正式职能以外,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个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与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实真理的人。他必须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那些有效果的和有创造性的工作:相互影响、讨论、激励、了解、鼓舞”。[5]以交往与互动为特征的教学,常常要借助“对话”而实现。教学中的“对话”,就是教师与学生以教材内容为“话题”或“谈资”共同去生成和创造“文本”、去构造“意义”的过程。它既是一种精神,又可以成为一种方法。从精神角度讲,它倡导平等、交往、互动和共同发展的理念,注重教学的开放性和生成性。从方法的角度说,它要求我们改变过去那种太多的“传话”和“独白”的方式,走向对话与交流,使知识在对话在中生成、在交流中重组、在共享中倍增。可以说,新课程所提倡的对话教学是对传统独白式教学的超越。

在师生交往互动中,教师实质上就是一个引导者。新课程所强调的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实践其中确实存在着忽视教师作用的唯(学生)自主化的倾向,这是一种典型的只“赋权”而不“增能”的不负责教学行为,它看似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但实际上因为教师作用的丧失,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受到其自身水平的限制,致使他们的认知水平仍在原有的水平上徘徊。在这样的课堂上,展现的是学生肤浅表层的甚至是虚假的主体性(假性主体),失却的却是教师价值引导、智慧启迪、思维点拨等神圣的职责,这是导致课堂低效或无效的根本原因。要使课堂教学变得有效,关键在于既要真正提升学生的主体性,又要努力发挥好教师引领的作用。教学过程是学生自主建构和教师价值引领相统一的过程。就算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的引领仍然是必要的。“当学生遇到疑难时,教师要引导他们去想;当学生的思路狭窄时,教师要启发他们拓宽;当学生迷途时,教师要把他们引上正路;当学生无路时,教师要引导他们铺路架桥;当学生„山重水复疑无路‟时,教师要引导他们步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佳境。”[6]一位语文教育专家也建议教师在课堂上“该出手时就出手”:当学生读得提不起精神的时候,老师应该调动学生读的欲望和兴趣;当学生读得印象浅薄、形象模糊的时候,老师要引领学生读得充分、读得细腻;当学生读不出文本的理趣、情味的时候,老师得点拨学生的思路、启迪学生的智慧、激活学生的想像。[7]教师的正确引领是保证学生学习方向性和有效性的重要前提。

第四要素:练习与反馈

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既包括学也包括习。课堂练习是学生课堂独立活动中的一项重要活动,它一方面能使学生将刚刚理解的知识加以应用,在应用中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能即时暴露学生对新知识理解应用上的不足,以使师生双方及时订正、改正错误和不足。总之,练习与反馈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美国著名教育学家布卢姆非常强调教学的反馈,他不仅要求反馈的科学性,而且要求反馈的及时性。通过课堂练习的即时反馈,学生本人可以及时了解到自己在课堂上的学习进展情况、存在问题,没有掌握的内容当堂可以认识到并可以有意识地去解决,起到强化、督促、纠正学生学习的作用。这种即时反馈也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检验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对于还存在某些问题或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及时给予指导,对于过易或过难的题目适当地进行修正,根据收集到的结果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案,使课堂教学成为一个具有自我反馈纠正功能的系统,成为一个流程通畅的回路。传统的形成性评价是通过课后作业、单元测验、期中考试等形式进行的,这种评价方式往往是在课堂教学之后进行,师生在课堂上发现不了问题,对学生学习的监督和调整作用大为减弱,这对于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都是不利的。

从中小学生特别是小学生的学习特点来看,课堂练习和反馈也特别重要,我们知道,小学生意志力薄弱,自控力较差,注意力不易集中,在学习上容易浅尝辄止,遇难而退,对待作业往往也缺乏耐心,所以,要尽可能让小学生在“教师在场”的情况下练习作业。我们曾在小学和初中做过实验,其中一条重要的策略就是让学生在教师眼皮底下完成作业,结果发现这对提高学生学业成绩特别有贡献。一位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曾做过这样的对比实验:(1)指导学生在课堂上抄写五个生字,而且这五个生字都是笔画较多、比较难写的:柳、燕、溪、梨、流每字一行,由老师统计时间,结果快的学生只用了4分钟,慢的学生用了6分钟。(2)布置学生在家里抄写同样数量的生字,学生自己记住所用时间,结果快的学生用了5分钟,慢点的学生用了8分钟,甚至还有个别学生要用10分钟。实验结果证明:课堂上完成作业的质量、时间、学生对生字词的认知都优于课外家庭作业。这就说明,教师在课堂上现场的监督和有针对性地加强指导,既能培养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完成任务的毅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又能提高作业质量和作答速度。

总之,教师一定要把课堂练习与反馈看作是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确立课堂练习与反馈的意识。课堂练习与反馈作为一个教学环节,一般安排在课堂教学结束前;作为一种教学活动和要素,可以穿插在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当前,对于练习与反馈存在认识和实施上的偏差:有的教师不重视练习与反馈,把课堂教学窄化为传统意义的教学甚至教师的讲授,认为只有自己多讲,学生才能多学,课堂才能提高教学效益,作业是课后的事情,所以在教案设计中根本就不安排练习和反馈活动。有的教师虽然意识到练习与反馈的重要性,但在课堂教学结构上不体现,无法保证这一环节的实施时间。通常是刚尝试练习后就下课铃响,造成当堂练习与反馈的安排落空。

“五要素”协同夯实有效教学 篇6

基于上述理念,笔者认为,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由五大要素构成,即: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评价与反馈。推进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需要大力培养有效教师,让他们紧扣“促进学生发展”这一教学目标,在掌握学生学情、明确教学内容的基础上,优选教学策略,利用及时的评价反馈信息,尽快全面达成语文学科的教学目标。

牛筱琼老师的《卖火柴的小女孩》,充分体现了我们“综合改革”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理念,全面、准确地运用了我们的有效教学实施策略。

一、从现有的教材引出表达课,要求高深的文本解读能力和语文功底,充分发挥教材的“例文”作用,更要熟悉《课标》要求和学生学情,精准选定教学内容。

1.基于对文本的独到解读。确定教学内容,首先要品味原汁原味的作品,发现其中蕴含的独特的语文学习“知识点”。《卖火柴的小女孩》创作于1846年安徒生去国外旅行的途中,当时朋友在信中寄来三张画片,要求他据此写故事。安徒生被其中的一张画片触动,写成了这篇脍炙人口的童话。在这篇童话中,安徒生一以贯之地展现了他“借助于梦境或幻象布局谋篇,展示主题”的成功经验,用小女孩几次擦燃火柴的情节和次第出现的幻象呈现人物内心的渴盼,弥补现实世界的诸多缺憾,使主题的揭示得到应有的深度。艺术起于至微,文中细致入微的用幻象表现人物心理的写法,理应进入教学视野。

2.基于对教材的深刻认识。确定教学内容,还要紧扣《语文课程标准》,熟悉教材编辑的意图,体现具体的学习要求。在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中,这篇童话被选入六年级下册第四组“外国名篇名著”单元,同时选编的还有名篇《凡卡》和名著《鲁滨孙漂流记》《汤姆·索亚历险记》的梗概与片段。学习本组课文既要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感受经典阅读的乐趣,还要引导学生感悟经典作品的创作技法,获取表达“给养”。《课标》第三学段的习作要求是“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心理描写”是第三学段要求学生学习掌握的写作技法。再加之综合考虑教材在“单元导读”和课后练习的要求以及《教师用书》四次提到“幻象”描写的技法,我们把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的内容整合在一起,基于教材,超越教材,独辟蹊径,把这篇课文作为“例子”,着力在语言运用上确立本课教学的内容和目标,即:将本文用幻象表现人物心理的写法作为读写教学的“结合点”,培养学生“读”的能力,使其更好地品析精彩语段,以写促读,读写结合,提升学生的表达水平。

3.基于对学情的精准把握。写作知识训练点的选择不仅要对学生的起点状况有所了解,还要兼顾知识的链接,循序渐进,层级推进。作为学习主体,六年级学生在此前学习的《学会看病》《穷人》等课文中,已接触过不少心理描写,在描写人物时,他们也大多能运用内心独白、旁观分析的方式“直陈”人物心理,让人物一无遮掩地吐露自己的所思所想。在此基础上学习本文通过幻象表现人物心理的写法不啻为教给学生心理描写的另一种“特殊武器”,它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能,增加心理描写的色彩,使之更具可读性和吸引力,还能充实心理描写的内容,有效改变学生心理描写“贴标签”式的浮泛之风。

二、要想上好一堂课,除了明确更具基础性与首要性的“教什么”的问题,还应制定一个准确精当的教学目标,明晰“为什么教”,使教学具有方向感和一贯性。

1.核心教学目标的制定,要做到一课一得。安徒生的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是幻想与现实结合的典范,它所涉及的思想和艺术价值是多方面的。文中描写幻象的部分可挖掘处就很多,如作者描写幻象次第出现的逻辑、幻象与现实的联系与过渡、幻象描写中的情节与场面等。很显然,这些内容不能面面俱到,而应在把握文本特点的基础上,找出其在言语表达上具有规律性、可迁移、可概括类化的语言现象,让所制定的核心教学目标烙上文本特有的印记。有鉴于此,我们制定了核心教学目标——学习作者运用幻象表现人物心理的写法。

2.核心教学目标的制定,要促进学生言语的生长。扎实推进核心教学目标,需要立足文本,把“读”的样板立起来,让学生通过阅读,领悟安徒生幻象描写的言语技巧,学习运用幻象生动表达人物心理,才能促进学生言语的内化和生长。为此,我们在表述和达成本课教学目标时,始终把教学内容与教学策略融合在一起,强调学习语言、运用语言,力求促进学生的言语生长——复述、赏析文中几次出现幻象的片段,感悟、运用安徒生的表达技巧,通过课堂习作,掌握用幻象表现人物心理的写法。

3.核心教学目标的制定,要留有生成的空间。教学目标的制定,必须指向学生,以促进学生言语经验发展和语文素养的提高。但这种预设并不是僵化固定的,而是动态开放的,要留有生成的空间。执教本课,我们拟定了一条检测核心教学目标效果达成的延伸目标——运用幻象表现人物心理的写法,生动展现练笔对象(我们所提供的三幅学生耳熟能详的画面人物)的内心世界。这一目标留有很大的生成空间,因为每个学生对练笔对象内心世界的解读是不一样的,受他们个人知识、直接经验、生活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他们为练笔对象所虚构的幻象也各不相同。一百个孩子,就有一百种语言,一百种思考。学生原有的言语经验和个性化表达,使教学呈现出丰富性、多变性,也使现场教学更加灵动、生动。

三、我们的教学策略有继承有创新。教什么比怎么教重要。教材透才能教法透,预设精才能课堂新。明确了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顺应学生学情,就容易设计有效的教学策略。

1.聚焦“两个水平”的差异,把教材文本作为“学习支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告诉我们,教学不能只适应儿童发展的现有水平,而应瞄准他们的潜在发展水平,走在发展的前面,促进学生达到新的发展水平。本节课是学生初次学习以虚写实的心理描写,其难点在于“幻象描写”超出了学生已有的内心独白、旁观分析等心理描写的知识经验。教学中,我们首先把学生原有的心理描写经验作为“学习起点”,然后借助教材文本的范例搭建“脚手架”,再通过引导复述文中几次幻象的精彩片段,唤起学生对原文内容的再现,并通过比较阅读,完成简单的填表练习,积累、内化课文的表达方式和技巧,洞悉本文的写作奥妙。实践表明,运用教材范例这一“学习支架”,有助于学生对“用幻象表现人物心理”这一隐性知识的体悟与理解,构建新的心理描写“图式”,再通过即时性的片段训练,就能花较少的时间,促进学生形成有效的迁移,增长写作才干。

2.设计“两次练笔”的分解动作,把写作知识转化为教学程序。写作是一种能力,作为心智技能,其教学策略应该是在传授陈述性知识的基础上尽快尝试程序性知识。应像体操教练那样,从训练分解动作开始,逐步让学习者形成自动化的连贯、整体动作。开课伊始,牛老师布置学生进行“第一次练笔”的写作实践,通过这次练笔,学生将自己已有的心理描写经验和盘托出,让教师看到了学生已有的学习基础,并把它作为本课习作教学的起点和生长点开展后续教学。在复述、感悟了《卖火柴的小女孩》中幻象描写的方法后,她又布置学生进行“第二次练笔”,在第一次练笔的基础上,创设相同的情境,展开仿写创写活动,引导学生用刚刚领悟的幻象描写技法表现人物的心理。实践证明,教学中“两次练笔”的设计,使艰涩的写作知识衍化在具体的写作过程中,在即时、动态的写作过程中让学生将优秀作家的写作技巧转化为自己的“表达图式”,更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写作能力的形成。

3.体现全程指导的理念,使习作交流与评改有的放矢。本课教学,我们除了明确告知学生教学目标,紧扣教学目标安排教学活动外,还引进国外写作教学“过程指导”的理念,用教师的“有声思维”,不遗余力地在“习作前”“习作中”和“习作后”指导学生,引导学生亲历写作全程,当堂完成写作任务。当学生“发表”自己的习作时,我们还鼓励他们说出写作思路。通过这种反复的、反映思维过程的心智技能训练,学生更容易形成写作技能。

四、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实施了及时的评价与反馈。评价目标明确,评价方式新颖,很好地发挥了评价反馈促进学生发展的作用。

当学生完成“练笔二”后,我们运用“检核表”这种评价工具,适时出示如下“修改清单”,先请学生自己独立审视和修改自己的作品,然后读给同桌听,请同桌点评。

仔细读一遍“作品二”,看看:

(1)有幻象吗?能否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

(2)你用细致的描写让幻象栩栩如生地浮现在读者眼前了吗?

这种评价改变了学生修改作文“无本可依”的局面,让学生聚焦本次习作的重点修改作文。此外,“修改清单”以问题的形式出现,问题设计具有层次性,能够帮助学生由表及里、由整体到局部地修改完善自己的习作。

本节课习作的交流、展示阶段,我们又一次开展课堂教学的形成性评价,先让学生四人一组品评习作,然后有针对性地选取两篇不同程度学生的课堂练笔作品,通过实物投影展示给全班同学。此时,教师做示范点评,引领学生紧扣本次习作训练重点评价同学的作品并“点赞”。紧接着,我们组织学生开展“我的习作你点赞”活动,激励学生在组内交流自己的习作,指出同学作品的优点,提出修改建议,最后推荐几篇优秀作品在全班发表。因为前期教师示范到位,学生又有相同的写作内容和写作体验,所以,在“作者圈”交流习作时,学生能很快根据评价标准准确指出同伴习作的优缺点,给出相应的“点赞”数。通过这样具体明确的评价反馈,每个学生都获得了分享感受,加深了对所学知识技能的理解与巩固,体验了成功的喜悦,收到了理想的教学效果。(作者单位:甘肃省教育科学研究所 兰州市城关区嘉峪关路小学)

□本栏责任编辑 曾维平

教育教学要素 篇7

要素一:介入的时机

信息技术对于激发幼儿学习兴趣是毋庸置疑的, 但为了吸引幼儿, 是否所有的语言教学都必须辅以信息技术手段来调动积极性呢?这倒未必。通过教学实践, 我认为应根据具体的内容来选择适当的介入时机:如细节需理解, 枯燥需诱趣, 难点需解决, 范围需拓展, 微观需再现, 宏观需概括等, 这些往往便是良好而有效的介入时机。同时, 教师应避免先行将应该让幼儿讨论思考的问题、体验的内容设计到课件上进行展示, 这样会影响阻碍幼儿的独立思考, 使其学习的主动性被剥夺, 对屏幕产生依赖性。所以, 我们应为幼儿留有思考的空间, 在思考、引导后选择介入。

例如在语言故事教学《桃树下的小白兔》中, 我在初次欣赏时只是展现静态的画面, 配以舒缓的音乐, 使幼儿能安静地、全神贯注地倾听;而在分段学习时, 我先让幼儿观察思考, 而后根据幼儿的回答, 运用微观再现的方法, 将细微的桃花变成的发夹、信封、花被等图片放大, 并且一幅幅排列, 帮助幼儿进一步观察分析、全面理解。在讨论过程中, 当幼儿记忆出现中断或表达不清时, 才点击某一小画面, 将该画面内容进行重复演示, 从而更好地让幼儿记忆、理解整个故事内容, 有效化解了教学难点;在活动的最后阶段, 也就是枯燥需诱趣之时, 我才播放有对话声效和动态画面的多媒体课件, 再次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和注意力, 使幼儿建立完整的概念, 大大提升了活动的有效性。

要素二:介入的度和量

我们必须明确, 幼儿园语言活动中介入信息技术的目的在于为教学服务, 在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而非哗众取宠。在介入过程中应服从于教学目标, 追随幼儿的需要、实践、创造, 注重教师的启发、引导。因此, 我注重研究信息技术对幼儿心理、情绪的影响, 把握好度和量, 做到适度、适量, 避免持续刺激, 过度刺激, 使其发挥画龙点睛之功效, 而非画蛇添足。

例如语言绘本教学中, 我便适度运用信息技术, 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 以局部动态画面介入手段来代替通篇的动态、声效处理。因为我认为, 绘本的静态画面可培养幼儿对图画语言的阅读兴趣, 静态的阅读方式同样可以让幼儿整合自己的多方面经验来观察、想象和表达, 并能培养幼儿对图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的兴趣。如果全部以信息技术动态手段代替, 无疑有过于强烈的刺激, 长此以往, 反而会降低孩子的阅读兴趣和能力。

如绘本教学《猜猜我有多爱你》中, 我制作的多媒体课件更多地展示了静态的画面, 只是在部分场景中, 添上几片动态飘落的叶子或摇动的小草, 在整体欣赏部分, 配以抒情的音乐。这无疑就营造了萧萧篱落的故事氛围和场景的真实感, 使兔宝宝和兔妈妈之间的爱意和亲情显得更浓郁、更唯美。又如在绘本《幸福的大桌子》教学中, 虽然场景单一, 永远都是兔奶奶家的餐厅, 但人物不断变化:兔妈妈成为兔奶奶, 兔爷爷离世, 他们的孩子逐渐长大, 兔老大、兔老二、兔老三、兔妹妹, 为了理想离家, 为了思念又归家……一张大桌子, 见证了一家人的变迁, 见证了孩子关怀老人的孝心。为了让幼儿从人物的变化中感受时间的流逝, 帮助他们更仔细地观察, 我便将不断变化、减少、增加的人物做成动态消失、出现形式, 以帮助幼儿记忆、了解。

同样, 对于画面处理与否的把握, 我也建基于能否化解教学难点, 做到适量适度。在《幸福的大桌子》教学中, 我请幼儿观察画面, 猜测兔老二的职业。如果幼儿不能正确回答出, 我便运用整体画面播放结合细节画面放大处理并播放的形式, 即在播放兔老二出现画面的同时, 放大其身上背的吉他, 以便于幼儿猜测出他是一位音乐家, 从而发挥了绘本图画语言的功效, 化解了教学难点。而有的画面则直接播放绘本原图, 不作处理, 让幼儿感受原著的魅力。

要素三:介入素材的选择和处理

虽然信息技术能为教学提供丰富的资源, 但教师要善于筛选最为实用的信息资源来介入于教育教学, 要从实用性、合理性角度选取素材、处理素材。两种素材, 哪种有利教学就使用哪种, 绝不能因为追求技术而忽略了身边最朴实的教学资源。在活动的重点和难点部分, 制作要注意清晰准确、直观明了。不要为了吸引注意, 将一些辅助画面或背景制作过于抢眼, 这样反而会分散幼儿的注意力。另外在声音的穿插上, 不能为了吸引幼儿注意而不加选择地使用, 因为有时反而会破坏和谐的教学氛围, 转移幼儿注意。

例如大班绘本教学《小海螺与大鲸鱼》中, 描写的是浩瀚的大海。时而是静谧的夜晚, 时而波涛汹涌。在完整欣赏时, 只需配上一些大海的声效, 而不必过于渲染不同场景的音乐, 便会增添故事的魅力, 使幼儿既犹如身临其境, 又欣赏到故事语言所带来的文学美。又如大班诗歌教学《黄河》中, 我将收集的许多网络素材进行筛选和整合, 设计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在朗诵段落时, 鼠标轻轻一点, 屏幕上便展示出了黄河时而波浪不惊、打着漩涡、缓缓流淌, 时而波澜壮阔、汹涌澎湃, 浊浪滔天的风光。活动加大了信息的纵深感和开阔感, 孩子们兴趣盎然, 犹如身临其境, 产生了强烈的朗诵、表达愿望, 并向更广博的情感领域持续延伸。

再如经典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 是我们大班的语言故事教学内容。对于经典的解读, 也许可以很容易, 但我们面对的是生活在爱、温暖和富足包围下的孩子, 他们能否真正感悟到作品意境的凄楚, 产生对小女孩深深的同情呢?我是这样来选择和处理多媒体素材的:首先是多媒体音乐素材的选取, 我考虑到故事的性质, 结合其中渗透的浓郁、悲伤的氛围, 在故事欣赏的前面部分, 选取了班得瑞的合成乐《初雪》。孩子们静静地欣赏、静静地感受那个雪夜小女孩的凄楚。由于音乐恰到好处地渲染和烘托, 让孩子们产生了身临其境之感, 仿佛置身于纯的世界, 置身于那个雪花飘飞的大年夜。伴随着故事的发展, 小女孩划亮了一根又一根的火柴, 她仿佛看到了希望, 我将音乐切换为《雪的梦幻》。那伤感中透露着梦幻、希望的曲调, 让孩子们仿佛跟随这小女孩一般, 看到了一丝又一丝的希望。最后, 当火柴全部点燃又熄灭后, 小女孩和奶奶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这时的故事展现的是一种极度的无耐、悲凉和美好的愿望。我在讲述的同时, 播放了背景音乐《童年》。这一音乐弥漫着悲凉的氛围, 并以更具透明的音质, 配合浪潮般律动的编曲, 呈现出抚慰心灵的听觉效果。孩子们的情绪此刻也被渲染到极致, 他们一边欣赏, 一边留下了同情、悲伤的眼泪。

教育教学要素 篇8

一、重视学生内在特性激发, 创新教学方法, 提高教学活动的趣味性

教育学研究证明, 学生具有能动性, 独立性, 创造性、发展性等四个特性。因此, 教师要抓住学科内在特性, 采用有效教学方法, 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知识内在特性, 使学生体会到学习知识的乐趣。

如在数列知识教学时, 教师可以以趣味性话题, 向学生提出“国王要求国际象棋棋盘发明者摆满棋盘格的麦粒数”作为探究内容;在三角函数知识教学时, 可以用游戏法解答“不同重量信件的邮资问题”这一问题, 等等, 从而激发学生对三角函数知识的了解, 增加教材内容趣味性。

又如, 在三角函数知识运用知识教学时, 教师可以采用情景法, 向学生提供“一根长为l厘米的线, 一端固定, 另一端悬挂一个小球, 小球摆动时, 离开平衡点的位置位移为s与实践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3cos (√g/tl+π/3) , t∈{0. +∞}, ”的问题情境, 然后让学生求出“求小球摆动的周期”问题, 从而增强了问题的真实性和可操作性, 为学习相关知识进行有效铺垫。

二、强化教师主导特性作用, 优化教学形式, 提升教学活动的实效性

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必须注意重视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作用, 使学生进一步提高数学素养, 满足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需要”。因此, 教师要将自己作为基础知识的传授者、有意义问题的设计者、学习过程的组织者、信息海洋的导航者、学习过程的辅导者、学习结果的评价者, 研究分析教材教法, 提升教学过程流畅性, 使学生对课堂知识“这锅肉”品尝得“有滋有味”。

如解答“求函数y=asinx+b (a, b∈Z, a≠0) 的最值。”案例时, 教师充分发挥教学活动过程引导者的角色, 先让学生进行解答, 学生解题过程如下:∵-1≤sinx≤1, ∴当sinx=1时, Ymax=a+b;当sinx=-1时, Ymin=b-a.然后引导学生组成学习小组进行讨论, 学生发现存在由于没有对a的符号进行讨论, 出现了错误解答。这时, 再引导学生进行问题解答, 学生解答过程如下:若a>0, 则当sinx=-1时, Ymax=a+b;当sinx=-1时, Ymin=b-a.若a<0时, 则当sinx=1时, Y= min=a+b;当sinx=-1时, Ymax=b-a.

三、注重课堂教学因素挖掘, 体现教学机智, 实现教学活动的灵活性

教学中, 教师要充分掌握教学活动各种因素, 面对教学问题随机应变, 灵活驾驭课堂, 掌握教学主动权。

如在教学“用两角和与差的正切公示证明三角恒等式”知识点, 讲解“在△ABC中, 求证tanA/2tanB/2+ tanC/2tanB/2+ tanA/2tanC/2=1”问题时,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所学内容, 在黑板上写出了解题过程为:

因为A+B+C=180°, 所以A/2+B/2=90°-C/2,

故tan (A/2+B/2) =tan (90°-C/2) =cotC/2,

即 (tanA+tanB) / (1-tanA/2tanB/2) =1/tan2,

整理得:tanA/2tanB/2+ tanC/2tanB/2+ tanA/2tanC/2=1, 所以, 原式成立。

这时, 有学生认为, 可以通过代入法进行求证。这时教师让学生进行演示, 其解答过程为:

左边=tanB/2 (tanA/2+C/2) + tanA/2tanC/2

=tan (180- (A+C) ) /2XtanA+C/2 (1-tanA/2tanC/2) + tanA/2tanC/2

=cot (A+C) ) /2*tanA+C/2 (1-tanA/2tanC/2) + tanA/2tanC/2

=1- tanA/2tanB/2+ tanC/2tanB/2+ tanA/2tanC/2=1=右边, 所以原式成立。教师这时引导学生思考, 同时对学生解法给予肯定评价, 从而激发了学生善于求变思维的特性, 增强了教学活动的多样性。

总之, 学科有效教学需要教师、学生、课堂三者进行密切配合。广大教师只有树立新课标理念, 活化教学形式, 调动教学因素, 才能实现高中数学学科有效教学的深入开展。

摘要:本文根据新课程标准内容, 从抓住学生、教师、课堂等三要素这一角度, 阐述了进行高中数学有效教学的一些做法和措施。

课堂管理:值得研究的教学要素 篇9

课堂教学是课程实施的主要形式,课堂管理是课堂教学的一个基本要素。深化教学改革,构建以生为本的主体型教学模式,倡导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必然要求对课堂管理进行深入的反思和革新,必然要求体现新课程理念的课堂管理来支持。

关于课堂管理,长期以来人们缺乏深入的、细致的研究,因而在《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教育大辞典》《教育管理辞典》等重要辞书中,也没有“课堂管理”这一术语,在现有的文献中也少有关于课堂管理的权威性理论阐述和典型性经验介绍。许多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也是缺乏课堂管理的意识,更缺乏对课堂管理科学与艺术的研究,教学过程中没有明确的课堂管理的理念和目标,甚至没有课堂管理的概念,只有严肃课堂纪律、维持课堂秩序的一般行为。从新课程的价值取向和目标追求来审视,当前的课堂教学中普通存在着许多影响教学效益、影响学生发展的课堂管理问题。

有活动就必然有管理。课堂教学活动主要在教室进行,但教室不等于课堂。课堂管理,不是简单地以课堂纪律规范学生的行为,而应该是对课堂教学活动过程,对教与学的行为进行有效的组织、协调和控制。通过科学的、机智的课堂管理,通过对课堂上各种行为和关系的合理调控,才能营造平等、和谐、严肃、活泼的学习氛围,才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和潜能,真正实现有效教学、高效教学,才能引领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在学习中学会学习。

着眼学生主体发展、全面发展,教学过程中的课堂管理必须坚持如下一些基本原则,或者说必须确立如下一些基本的价值取向。

1. 重视课堂管理的教育功能。

长期以来,课堂管理往往只是教师控制学生行为、维持教学秩序的手段,只是为了保证教学过程的顺利展开、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而忽视管理过程本身的多方面的教育功能。管理,不只是控制行为、协调关系,而且总是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被管理者的情感和人格。我们要建构的课堂管理,应该是能够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严谨踏实的学风,培养学生乐于合作、善于合作的团队精神,培养学生敢想敢说的创新精神等。

2. 突出学生的主体发展。

课堂教学的管理必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张扬学生的主体精神。教学活动中的纪律约束、行为规范,都必须尊重学生,有利于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创新学习。许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凌驾于教育对象之上,直接组织、指挥学生开展学习活动,严密控制着学生的学习行为,教师说看书才看书,说讨论才讨论,说发言才发言,说坐下才坐下,学生完全处于被管理、被控制的地位,缺乏自主选择、自我反思、自觉调适的空间和氛围。在这种单向的、线性的、静态的管理模式下,教师的教学缺乏生机和活力,学生的学习缺乏灵性和动力。

3. 坚持面向全体学生。

课堂管理必须是指向全体学生的管理,必须关注全体学生的思想情感和学习行为。许多教师在教学中习惯于以统一的目标要求学生,以统一的纪律约束学生,但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却往往只是浮光掠影地注意面上一般的学生活动情况,而对具体学生个体出现不良心理情绪、不当学习行为却视而不见。如,当学生回答问题,发表意见时,往往只是盯着发言的学生,留心倾听其答问,不注意其他学生在不在听、在不在思考等情况。

4. 重视学习活动的过程管理。

长期以来,许多教师在课堂上更多的是关注自己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不注意学生学习的过程管理,不注意学生学习情绪和学习行为的调控。只重视学生懂了吗,会了吗等学习结果,不注意学生以怎样的方式方法获取知识,不注意学生学习过程中人格的培养、能力的发展。课堂管理,不只是关注学生学习结果,更重要的是必须关注学生的学习情感、思维方式。

着眼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我们必须增强课堂管理的意识,更新课堂管理的理念,但更重要的是必须研究和落实优化课堂管理的具体策略。这里结合自己教研工作中的所见所思,提出一些具体的管理策略。

1. 建立科学合理的学习行为规范。

倡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张扬个性,并不是不要纪律和规范。目前,课堂上只有基于维持教学秩序的纪律,缺乏引领学生优化学习方式的行为规范,往往是不该管的管得太死,该管的却没有引起重视。

制定的学习行为规范,不是“要遵守课堂纪律”“要积极参与”等一般的、抽象的情感要求,必须是具体的、可观察的行为要求,如:

(1) 课前必须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预习、收集资料等课前学习任务。

(2) 上课前必须整理好课本、笔记本及相关材料,一上课就打开课本。

(3) 上课时必须精神饱满,思想集中。

(4) 回答提问、发表意见、提出疑问等,必须主动举手。在发言结束后自己坐下。

(5) 发言、提问等,必须高声讲,用普通话讲。

(6) 其他同学交流发言时,必须静心倾听,认真思考。

(7) 老师提出问题后,必须自觉看书、思考,或参与同伴讨论。

(8) 课堂上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对不明确、不理解的必须及时提出。

(9) 老师讲解时,必须认真听,同时注意看书、记笔记。

(10) 下课前或下课后,必须抽时间及时对一堂课的学习活动进行总结反思,对所学内容进行梳理归纳,发现问题必须及时提出,或做好记录。

这些课堂学习行为要求,不只是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更重要的是引领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学生严谨踏实、善思好问的学风,尊重他人、善于合作的品质,同时也包含着学习方法的指导和训练。因此,督促学生坚持去做,必然对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起很大的促进作用。

2. 切实加强学习过程的管理和指导。

上述学习行为要求看起来很简单,但要全体学生坚持去做却并不容易,需要教师在学习过程中加强督促和指导。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能只关注学生认真不认真,回答问题对不对,而必须全程关注全体学生的情绪、神态,看学生是不是在认真参与、积极思考,必须关注全体学生的学习行为,看学生能否以恰当的方法自主学习、探究问题、交流合作。

对学生不良的学习行为,要敢管、善管。强调宽松、和谐,不是没有规范。强调尊重、平等,不是没有管理。要通过强有力的管理,恰当的指导,严格的训练,帮助学生矫正不良的学习行为,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个性品质。如,现在不少高中学生课堂上交流发言时低声细气,课堂气氛沉闷,教师就必须要求学生高声讲,一遍不行讲两遍,两遍不行讲三遍。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细节,严格要求,必然能够引领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

3. 着力改善教师自身的教学行为。

课堂上教师的教学行为,不能只考虑完成预设的教学任务,而必须始终着眼于学生主体发展,着眼于激活学生主体意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活动水平,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有效的管理,对教学目标和任务进行适时的调控。

基于上述理念,与建立学生课堂学习行为规范一样,教师也必须制定一些具体的、可观察的课堂教学行为要求,以自己的教学行为带动学生学习行为的优化。如:

(1) 上课时必须提前进入教室,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

(2) 教学过程中必须精神焕发、富有激情。做到有动有静,有张有弛,有严肃有笑声。

(3) 教学过程中必须关注全体学生,根据学生的神态及时发现问题、揭示问题。

(4) 呈现问题情境后,给学生静心看书、思考的时间,给学生相互交流、议论的自由。

(5) 学生发言时认真倾听,不随便插嘴。学生发言后及时予以评价和指点。

(6) 必须激励学生敢想敢说,积极质疑提问,给学生提问的时间。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必须及时答复,或组织学生讨论。

(7) 根据学生学习情况调整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必要时与其减少教学内容,决不为完成预期的教学任务而草草了事。

(8) 下课前必须留一定的时间让学生总结反思本课的学习活动。

(9) 必须准时下课,不得占用学生课间休息时间。

(10) 下课后必须在教室稍作停留,可能有学生提出问题或需要商量的事情。

这些行为要求突出了学生主体发展这一基本理念,是优化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益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品质的重要措施,必须作为教学常规,在日常课堂教学中很好落实。

这些行为要求大多是细节问题,是可操作的行为,但往往又是许多教师所忽视或轻视的问题。如果真正在思想上认可,在行动上落实,就必然能够使课堂教学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4. 重视对课堂管理的反思和课堂学习行为的评价。

现在许多教师能够在课后及时对课堂教学进行总结反思,但更多的是总结教学任务有没有完成,新授知识学生有没有理解,哪些题目学生还不大会做等教学结果,而缺乏对课堂管理和学生学习情感、学习行为的深刻反思,由此对教学过程中的许多细节问题视而不见、见而不纠。

每堂课结束后,要认真反思:对学生提出的学习行为规范落实了吗?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吗?学生思维积极吗?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和谐吗?教学结构合理吗?教学过程活泼吗?自己关注全体学生了吗?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处理恰当吗?要深入分析,还有哪些细节必须进一步改进。

中学政治教学的社会要素渗透 篇10

一、中学生社会化的初步过程

人具有自然性和社会性。人的自然性是自母体分离之后, 能够自由呼吸, 成为一个生命体时, 就具有自然性。刚刚出生的人, 仅仅是生理特征上具有人类特征的一个生物, 而不是社会学意义上的人。人的社会性是在人进入人类群体的活动中形成的群体意识与个体意识的交涉和融合的程度与能力。人的社会化是指自然人转变为社会人的过程, 通过社会互动而形成个体的社会属性, 促使个体与社会保持一致性, 实现个体的社会生活的过程。[1]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 自然人必须通过各种方式逐渐学习社会知识、技能与规范, 熟悉群体人的风俗、习惯、道德、法律, 确立生活目标、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 取得社会化资格的教化过程。在社会学家看来, 人是社会性的, 是属于一种特定的文化, 并且认同这种文化, 在这种文化的支配下存在的生物个体。刚刚出生的婴儿不具备这些品质, 因此他 (她) 必须渡过一个特定的社会化期, 以熟悉各种生活技能、获得个性和学习社会或群体的各种习惯, 接受社会的教化, 慢慢成人。从文化角度看, 人的社会化是文化延续和传递的过程, 个人社会化的实质是社会文化的内化。人的社会化问题的核心是探讨人从自然人成长为社会人的过程及其机制。

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 在推定人的自然属性属于普遍特征而不具有生物人所存在的精神智力缺陷或障碍的条件下, 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从三岁到十三四岁是人在社会化过程中产生自我实现的需要, 在成就动机的推动下努力学习, 以实现符合社会期望的社会自我的过程。这是个体接受社会文化影响最深的阶段, 因而称为客观化时期, 这一时期也是人的幼年和少年期。青春初期 (十四五岁—十七八岁) 是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学生进入高中阶段后, 随着社会接触的扩大, 生活阅历的积累及文化知识的增长, 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和理论思维的形成, 青年初期会引起对“自我”在社会中的认识, 会不断加深对人生观的思考, 会经常把社会中所接触到的现象提高到社会价值和社会意义上来衡量, 并为此不断地开展争论, 表现为对理论问题产生越来越浓厚的兴趣。高中生的价值观的核心是人生意义问题。[2]他们逐渐学会将个人的生活目标与社会发展的总体方向相联系。从青春期到成年大约十年时间是心理自我阶段, 故称为主观化时期。也有学者认为, 从角色学习的角度来看, 人的社会化过程具有终身性的重要特点。[3]这种终身性一方面体现在人的社会化过程始终与人们对各种不同角色的学习相伴随, 这种角色学习的任务和过程是终身的, 另一方面, 一个社会的规范、道德、风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及更加广泛意义上的社会文化, 也都是通过各种不同的角色内涵和角色规范体现出来, 并通过人们对这些角色的学习而传达给我们每个人的。人的社会化过程实质上是伴随人的一生的。青少年时期的社会化过程可以称为早期社会化的过程。

人在早期社会化过程中, 家庭和学校是影响中学生社会化历程的重要因素。学校是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向个体系统传授社会规范、价值观念、知识和技能的社会组织体, 其特点是地位的正式性和管理的严格性。学校是青少年社会化最重要的场所。个体进入学龄期后, 学校教育就成为个体社会化的主要活动场域。学校教育促使学生掌握知识, 激发其成就动机, 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社会化的机会。学校还具有独特的亚文化、价值标准、礼仪与传统。在早期的社会化中, 学校是不可替代的社会化载体。[4]在中学课程设置中, 中学生政治课程是中学生社会化的必修课程, 也是中学生社会化所必须的知识学习和知识积累的课程。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 (实验) 》指出了中学生政治课程的性质是:“……引导学生紧密结合与自己息息相关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 经历探究学习和社会实践的过程, ……切实提高参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 ……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为终身发展奠定思想政治素质基础。”并强调:“要引领学生在认识社会、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实践活动中, 感受经济、政治、文化各个领域应用知识的价值和理性思考的意义。”中学生正处于需要更多地与同龄伙伴交往的年龄, 无论是独生子女还是非独生子女, 都需要更多地与同学、朋友来往。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中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中学政治课程的教学内容必须具有引领中学生初步社会化的作用。通过学校的理想教育及日常的思想品德教育, 不断增强学生感悟社会的自我意识, 完善自身的社会责任感, 并自觉按照社会化的目标来评定和塑造自己的良好个性。

二、中学生政治课程的社会化教育内容

人的社会化的主要内容包括:生产与生活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社会规范, 树立生活目标和理想及其培养社会角色。从文化继承的因素探讨, 个体人的社会化过程就是个人接受世代积累的文化遗产, 保持社会文化的传递和社会生活的延续。从社会结构角度看, 学习、扮演社会角色是社会化的本质任务, 角色学习和适应的过程即是人的社会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个人逐渐了解自己在群体或社会结构中的地位, 领悟并遵从群体和社会对自己的角色期待。

中学生是进入学校学习已经有七—十年的学生。随着年龄渐长, 学习知识的增长和幼稚社会化过程的总结, 中学生进入学校以后, 集体环境的熏陶, 集体主义观念的培养, 使得他们的社会性、群体性及其社会交往能力都有很大的提高。关键的是, 中学生学习阶段是价值观初步认知和学习阶段, 因而中学政治课程在实现中学生社会化的课程教学中, 学校和老师应该有正确的社会化教育内容和方向。中学政治课程的社会化内容教学应注重体现两方面内容:

(一) 促进中学生个性形成和发展, 培养向善观念的自我意识。

个性是自我意识的产物。人格是指人的个性特征及其所持的价值标准, 它是一个人所具有的比较稳定的生理、心理素质和社会行为特征的总合。个性的形成和发展, 主要是受一个人所处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和所受教育的影响, 以及他所从事的各种社会活动的影响, 社会化对于人格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 包括人的社会基础、自然基础和实践活动。个性的核心内容及形成、发展的标志是自我。自我也称自我意识、自我观念, 是指个体对自己存在状态的觉察和认识。包括对自己的生理状况:身高、体重、形态等;对自己的心理特征:兴趣爱好、能力、性格、气质等;自己与他人的关系, 自己在社会和群体中的位置与作用等一系列涉及认识自己的内心活动。对于中学生来说, 培养和塑造个人的自我观念对个人和社会都是极为重要的基础。培养完善的自我观念, 就是要人们把对自己的认识与社会规范协调一致, 就是要使人们在经历了社会化过程之后, 从外在行为到内心世界尽可能地合乎社会的需要。

社会要正常运行, 人与人交往要顺利进行, 都要有一定的行为规范。个人通过社会化过程将社会价值观念内化, 学习和掌握社会规范。中学生社会化向善观念的形成起始于家庭。家庭作为较小范围内的单个人的联合体, 是直接的或自然的伦理精神。社会的向善观念存在于先验性的自然正义和现实性的伦理正义之中。自然正义根生于自然法则。自然法则强调个人自觉和人人平等观念。自然正义体认着个体人格自由和尊严。伦理正义是现实正义, 是以普适性的社会伦理观解读正义。伦理正义体现着制度规约下的人际行为事实的时代性进化规律。在自然正义和伦理正义构筑的正义美德的社会中, 正义的法则和制度及道德情操共同建立起人的社会共同体, 建立起一个善治的社会秩序。中学生政治课程教学中社会化知识的讲授, 应体现出家庭伦理和社会伦理的向善观念。[5]为此才可教育中学生社会化规则, 促进其积极融入社会, 实现社会化角色, 担当社会责任。

(二) 中学生人文精神的训练和培养。

真正的教育, 永远是自由的寻求。[6]政治学科属于人文学科, 中学政治教育理所当然要关注中学生的社会化过程中人文素质的训练和培养, 以使其更好地完成青少年时期的社会化历程。中学生政治教育要求教育中学生具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基本素养。这是中学生政治课程中促进中学生社会化必要的知识条件之一。一个人只有对自身及生存环境有基本的认识, 有道德感、公民责任感, 才是一个人格健全的社会学意义上的人。从这个意义说, 中学政治教育本身应体现出高度的人文精神。

人文素养是对人的存在、人的价值及人生意义的关注, 是人的价值观的外在表现形式。人文素养是体现一个人对待自我、他人及社会的心理、精神和态度的修养, 反映出一个人的教养、学养及折射人性的综合素质, 包括道德、心理、精神风貌及人格等诸方面的特质。社会从野蛮进化到文明, 是人的人文素养和人本身的文明程度提高的结果。缺失人文素质, 一个人就处于野蛮状态, 就很难成为对社会有意义的人。中学政治课程对中学生社会化的教育首先是老师需具备社会化的人文素养。钱理群教授说:教师不是教书匠, 区别就在于教师是有自己的独立思想、信念, 有自己的教育理念和追求的。[7]教师工作在本质上就是为民族和人类生命的健全发展尽义务、作贡献, 是自有一种崇高性的。《大学》之谓“大学之道, 在明明德, 在亲民, 在止于至善”, 阐明的就是教育的人文价值, 也就是说, “教育从根本上是一个人文过程, 是有关价值的事情, 而不仅仅是信息或知识”。从这个意义上说, 中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有利于中学生社会化历程的推进。

三、中学生政治课程的社会化教学方法

中学生政治课程促进中学生社会化内容的教学方法并不是呆板的说教, 而是要求在课程教学过程中, 贯彻课程教学内容实施的实践性和开放性。《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 (实验) 》强调:“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表现, 倡导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充满教学民主的过程中, 提高主动学习和发展的能力。”这就要求老师在课程教学中, 除了进行讲解和实例分析方法外, 还需新的教学法, 以防止中学生过度的社会化和低度的社会化。

美国社会学家丹尼斯通过研究, 最早提出了人的过度社会化这一命题。在他看来, 所谓过度社会化, 是指社会由于规范力和整合力运用的失当, 造成对社会成员自由与个性发展空间的强力压缩, 从而使个体与社会完全同质化。显然, 过度社会化的实质, 是一种只张扬社会群性而抹杀个体个性的社会化运行中的教育偏差现象。低度社会化概念是美国社会学家格兰诺维特 (M.Granovetter) 针对经济人的假设而提出的“嵌入理论”的概念。格兰诺维特认为, “经济人假设”是一种“社会化不足” (undersocialized) 的观念, 这种“经济人”被称为“低度社会化人”。由于“低度社会化人”把人的行为看做只是原子式的个人的孤立活动, 而不是既定社会关系和结构的产物, 无视行为者当下所处的社会环境, 无视人与人之间行为互动的事实, 因而最终无法把握个人的行为选择与社会环境之间的真实关系, 无法解释行为选择背后的真实原因。这两种社会化过程都是违背中学生政治课程中学生社会化教育宗旨的。

为了鼓动中学生积极地自我促进社会化过程, 可以选择课堂谈论和角色扮演等教学方法。

(一) 课堂自由辩论法。

中学生是生活在一个开放的社会环境中的, 社会的各种因素会影响其社会化思维, 如单位、家庭甚至于互联网的影响。可以就社会中发生的事件, 精选后, 由同学们自由谈论。老师加以正确地引导, 使之转化为适用于整个班级的学习活动, 通过讨论、质疑、资料搜集与小论文撰写等训练, 达成让学生提升思辨与表达能力, 产生对社会问题的深度思考, 建构有效的学习策略等教学目的。

(二) 角色扮演教学法。

如果说社会是一个大舞台, 那么人就是其中必备的演员。中学生将来会进入社会, 在社会这个大舞台上会“扮演”各种角色, 老师不妨利用课堂或课外活动机会, 要求学生选择社会角色, 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并认识到应该如何行为。角色扮演法学生参与性高, 可以使他们进行换位思考, “将心比心”, 设身处地地为对方着想, 体验所扮演角色的情绪, 缩小心理距离, 在角色体验中受到感染和教育。另外, 由于是年龄相近的同学参与表演, 所展示的情境贴近学生的思想、情感和实际生活, 有利于情境中蕴含的情感与人生哲理契合学生理解和接受的最佳点, 使思想品德课教学富有感染力和实效性。例如, 有的教师在讲了有关法律知识后, 设计一个模拟法庭, 让学生充当律师, 为假定当事人辩护, 等等, 这都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热情, 加深了学生的体验。

摘要:中学生所处的年龄层次属于人的早期社会化过程。中学政治课程的社会化内容教学应注重体现两个方面:一是促进中学生个性形成和发展, 培养善观念的自我意识;二是中学生人文精神的训练和培养。教学方法除了采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外, 课堂自由辩论法和角色扮演教学法也值得采用。

关键词:中学政治教学,青少年社会化,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5:132.

[2]童矫胜.人的社会化过程的关键期[J].湖北社会科学, 2002, (2) .

[3]黄希庭.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7:216.

[4]风笑夭.论人的社会化过程之特点[J].湖北社会科学, 1987, (3) .

[5]宋希仁.西方伦理思想史[J].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383-384.

[6]邓和平.人的社会化与人的现代化[J].扬州大学学报 (高教研究版) , 2008, (6) .

把握教学要素生成高效课堂 篇11

今天的数学教材已完全改变了过去对知识呈现的方式,在不失学科知识本体逻辑的基础上,注重了数学内容的生活性、现实性、实践性和生成性。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两位数除以一位数”例题情境图为:有52个羽毛球(配图:5筒羽毛球,每筒10个,外加两个),平均分给2个班,每班能分到多少个?教材设计目的是让学生领会:做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除法计算时,当十位上的数除以除数后有余数时,要和个位上的数合起来继续除。然后在此基础上学习用竖式计算。

有两位老师在执教本节课内容时,在新课的导入阶段,都对教材的例题情境进行了变化处理,都将例题中的52个羽毛球替换为52根小棒。然而,相同的内容却呈现出了不同的课堂情景,呈现出了“高效”与“低效”的对比。两位老师的执教片断如下。

A教师

师:(出示改编过的例题和实物)老师这儿有52跟小棒,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得多少根?

师:谁来边操作边说说怎么分的?

生1:我每人1根1根地分,一直到分完,数一数就知道每个小朋友分得多少根。

师:这样太慢了吧!谁能够较快地分好?

生2:我每人5根5根地分。

师:(期待):再快一点呢?

生3:我每人10根10根地分。

师:(满意):对,我们就应该每人10根10根地分。

生4:我每人20根20根地分,比每人10根10根地分更快。

师感到意外,将问题抛给学生。

师:到底哪一种分法更好?

结果学生们认为每人不管几根几根地分,都要1根1根地数,速度差不多。教师感到茫然和困惑。

B教师

师:(出示改编过的例题和实物,不同之处是老师将其中50根小棒捆为5捆,每捆10根)老师这儿有52根小棒,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得多少根?

师:谁来边操作边对同学们说说是怎么分的?

生1:每人1捆1捆地分,先把4捆小棒分掉,每人两捆,还有1捆,每人半捆,最后两根,每人1根。

师追问:每人半捆怎么分的?

生1:将一捆小棒拆成10根,每人5根。再用20+5+1=26,每个小朋友分得26根。

师:有没有其他分法?

学生没有反应,一致同意生1的分法。教师略思考了一会儿,随即抛出另一个问题。

师:如果52根小棒,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得多少根?

生2:先把4捆小棒分掉,每人1捆,还有1捆,拆成10根,每人……

生2卡住了,教师示意其他学生补充。

生3:还有1捆拆成10根,与剩下的两根合起来是12根,每人再分3根,这样每个小朋友分得13根。

师:谁来小结一下我们分的方法?

生4:先分整捆,多余的捆数拆开与剩下的根数合起来再分,再将两次分得的根数加起来。

师:下面我们来探究一下怎样利用竖式计算。

显然,A、B两位教师的课堂效果是截然不同的,两位教师情境设计的目的都是为了引导学生结合情境,探索计算方法。然而由于A教师对教材的研读不够,忽视了例题情境图5筒羽毛球(每筒10个)的真正内涵,对教材例题情境变化处理不到位,导致学生学习方向偏离,产生了“低效课堂”。而B教师对教材例题情境进行了恰当的改编,不但准确把握住了教材编写意图,而且根据课堂中学生的反馈对教材的例题进行了必要的补充,使教学目标更为明确,教学活动更为有效。B教师让学生在操作中领悟到了例题情境蕴含的数学思维,生成了“高效课堂”。

教师应及时了解学生的情绪障碍,掌握其学习心理,学生继续学习的热情得到有效激发。老师不但机智地处理了课堂突发事件,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而且更可贵的是老师及时地抓住了学生现有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重新设计了教学起点,让学生自主找到生长点展开教学,很好地建构知识,使数学活动更多地以学生的经验为依托,更好地帮助学生发现问题,迁移经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以“学”定“教”,把握“学情”制定“教学活动”,实现了课堂过程的自主高效。

论钢琴教学的主要组成要素 篇12

关键词:钢琴教学,教学方法,师生关系

钢琴教育在当今艺术教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因此文章在于分析教育过程中的诸多要素,由此达到对于作品艺术性的完整表达。

一、师生关系

作为知识的传授者教师和其所要传授的对象学生之间应该是互相视对方为同行,教师作为年长的同行需要敏锐的观察力,对学生在演奏中的每一个细节进行仔细观察并给学生提出建设性意见。由于钢琴教学一向采取个别授课的方式,这样有利于保留和形成演奏风格和学派的优点,但其中也会带有旧式教育的弊端。例如强迫学生按自己的方式处理作品,如此教学只会加深师生间的矛盾。由于每个学生各个方面的素质都有不同,作为教师就应该从客观上考虑这些差异,针对个别学生的状况进行备课,在上课时因材施教。

教师在给学生授课时,同一首乐曲对于不同的学生可能有不同的处理方式,一些八度较多的作品例如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第六首。对于有的学生来说这项技术不是难点,在对其授课时教师要尽量将其注意力转移到音乐表现上而不是技术的展示。反之对于一些技术存在缺陷的学生,教师应该通过观察发现学生的问题出在何处,凭借自己多年的经验,迅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告诉学生,双方一起配合最终获得成功。

教学要出好成绩,最关键的一点是要诱导学生善于独立思考和发挥主观能动性。一般来说,弹一首新曲子,有关的知识,如:作曲家简历,作品写作背景及意图,乐谱上的指法,踏板,不同的版本,不同的音像资料,乐曲如何处理,有关文献资料等,这些都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探讨和研究。例如在肖邦第一叙事曲op.23的教学中我们首先要了解肖邦这位伟大的作曲家及其创作背景,当时正处在轰轰烈烈的波兰革命失败之际,流亡国外的肖邦在这种背景下写下次作品,因此作品的整体色彩是灰暗的。当学生获得这一信息以后,他们会去思考面对亡故的灾难,一个人会有何种思绪,这样就确定了这一艺术作品的整体基调。由此再配合师生合作完成的谱面工作以及教师和学生长期共同积攒的唱片、书籍、资料。这样的话,完成一部作品可以说变的有趣而生动。这种灵活的教学方式优于刻板的教学方式,它淡化了师生之间的界限,这样与其说是在教学不如说是同行之间的交流。

二、教师对作品中组成要素的分析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首先对音乐作品的艺术形象进行分析,并让学生能领会到其中的中心思想。例如当我们拿到一首作品,首先要将你所知道的作曲家的一切信息和创作背景告诉学生,让学生对这一作品的艺术形象有直接的认识,这样的话作品的整体框架就已经展现在眼前,其次要做的就是分析曲式,节奏型,和声同这一艺术形象的联系。如切分节奏可能表现忐忑不安的心情,尖锐刺耳的和声可能表现愤怒紧张的情绪,反之平缓的节奏型和舒缓的和声配置可能表达安逸祥和的气氛。这些都是在教师的指导下需要学生去体会的东西。当这些重要因素得以确定后,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个人素质,解决技术上的问题。例如教师要时刻提醒学生放松,如何挥动器官,当遇到困难段落时应该如何更好的排列指法,踏板如何踩,是半踏板还是全踏板,声部如何分开练习,对于谱面的力度几号如何正确的理解和弹出合适的效果。教师的这些专业知识越丰富,他在教学中就会体现的游刃有余,给予学生的知识也就越多,这样学生自然对教师的信任度大大增加,在教学的配合中变得事半功倍。

三、教师的示范

上一篇:梁式桥病害及加固对策下一篇:酒店员工流动原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