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归属

2024-08-17

社会归属(精选10篇)

社会归属 篇1

归属感是指一个人自己感觉被别人或被团体认可与接纳时的一种感受。集体归属感是指每个个体都有一种归属的需要, 渴望将自己归属到某个集体中去, 为成为这个集体的一员而感到光荣和自豪。培养学生的集体归属感, 就是要进一步体现集体心理的德育价值, 发挥集体教育的正向作用, 促进学生个体与集体的共同发展, 它是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集体文化的建设

首先, 要了解学生的成长需求。一方面要做好动态了解。教师要对学生的情绪状态、心理需求、具体表现有足够的敏感度, 经过实地观察和随机采访等方式, 及时捕捉学生的动态需求, 不断地改善学生的行为状态。另一方面要关注学生的隐形成长需求。教师要用慧眼去发现, 用慧心去解读, 解读那些隐含在话语中, 隐藏在非语言信息中, 隐匿在非常规行为中的“心灵密码”。

其次, 畅通言路, 营造正确的集体舆论。可以针对某一方面问题进行小型调查, 如开放问题的问卷、部分学生的座谈、对某个活动的创意征集等, 聚焦现实问题, 使学生的成长需求实现具体化表达。结合当前社会热点问题, 举办辩论赛、演讲比赛、写作比赛等, 给学生积极的心理暗示, 为集体帮扶个体创设良好的心理场。

再次, 关注细节, 设计过程, 创设集体文化氛围。在集体活动中, 可从集体精神的提炼、文化墙的设计、黑板报的布置、课桌文化的设计、文化衫的设计等方面引导学生参与到集体文化建设中来, 表达他们共同的目标。

二、集体规范的完善

要确定集体目标, 使学生有依附感。集体要成为一个有道德、有情感的生活共同体, 成为一个以责任关系彼此联结在一起的有着内在教育生命力的有机共同体, 这个共同体是目标明确、相互交流思想、充满正义感、纪律严明、互相关心、欢庆聚会的场所, 它需要每个个体参与制定、修订与维护。

集体教育决策要做到民主化, 使学生有成就感。民主化是指集体教育行为的采取与否必须经过学生的充分讨论, 真正厘清学生对决策所涉及利益的关切点, 通过合理的举措消除学生的顾虑与困惑, 并通过民主的方式实现决策, 调动起学生参与集体活动的积极性与热情。

正确发挥教师职能, 使学生有认同感。虽然教师在集体教育中具有天然的话语权和威严, 但是并不代表教师具有了群体认同基础上的权威。如果是假民主程序下的教师个体意志的强加, 集体成为教师个人意志的载体, 反向的互激心理会得到强化, 反而会伤害到已有集体的认同感, 削弱后续集体教育行为的执行力。

三、集体行为的选择

集体教育要选择恰当的集体行为, 激发学生个体之间以及个体与集体的良性互动。不具备这些因素的集体行为不仅没有德育价值, 而且还会破坏集体教育的既有成果。如学生在集体内的公开检讨、让集体对某个犯错的行为人进行检举指正等, 是针对个体的集体谴责, 往往会伤及学生的自尊, 也不具有教育的大爱, 教育效果会适得其反, 要慎用或者不用。

可以创设竞争与合作情境。一些要求单独向个体提出时影响不大, 一旦放到集体活动中, 就容易引发个体参与的热情, 产生强大的驱动力。特别是对一些能力弱、自卑感强的学生, 作为集体的“我们”是一个有力的鼓起勇气的召唤, 从而逐渐形成组间竞争→组内合作→集体合作的自主→个体独立发展→组间竞争往返循环的过程。

可以开展集体文化活动。集体文化活动富有游戏色彩, 有挑战性, 无失败威胁, 能够产生积极的心理健康干预。

集体行为要借助于评价的导向功能, 采取恰当的集体评价, 引导学生自觉地向集体寻求心理归属, 通过集体来实现对个体的评价, 最大限度地通过连动心理效应激发群体的向上性。如同学互评应该采取多维角度评价, 考虑采取含蓄温和的更艺术的方式, 或是采取预设选项的方式进行, 避免出现评价的情绪化、片面化和绝对化。

四、个体发展的调适

要增加学生的人际交往, 建立良好的伙伴关系。同伴之间情感关系的存在, 会消除由于对比产生的自尊威胁。这样一种心理过程的存在, 决定了良好的伙伴关系在自我发展中的特殊意义。教师要有意识地增加学生之间的人际交往, 使学生在与同伴进行比较中寻找自我发展的目标, 在伙伴归属和接纳中增强自我调节的动力。

要提高学生的心理相容性。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习和摸索一些与人交往、调控情绪的技巧与方法, 学会换位思考, 学会包容与宽容, 学会学习同伴的长处, 掌握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培养坚强的意志, 更好地应对挫折, 适应社会生活。

要及时做好心灵的交流和沟通。教师要善于把握教育契机, 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 引导学生将荣誉观内化, 正确评价自身的行为, 给他们提供一个可以归属的集体, 促使集体成员在心理上发生共鸣, 产生相应的情感和情感依赖关系, 从而建立起“我们同属一个集体”的“我们感”和“归属感”。

我推荐的书

《教育学—培养人的科学与艺术》, 杨兆山著,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最美的教育最简单》, 尹建莉著, 作家出版社

《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为什么出发》, 徐泓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教学论原理》, [日]佐藤正夫著, 钟启泉译, 人民教育出版社

破解遗产归属纠纷 篇2

2006年春王毅去世了。孙子王军手持爷爷的遗嘱,要求继承遗产。姑姑王萍找出于爷爷的存折,还有单位给家属的抚恤金共计56800元,全部给了王军。王军还要求房子的所有权。姑姑拿出产权证给王军看:2001年办理的产权证上,产权人的名字是姑姑王萍。王军说,1995年爷爷就写了遗嘱把所有的东西给我,你们2001年瞒着我把房子私下作了变动,是侵害了我的利益!于是一纸诉状将姑姑推上被告席。王萍接到侄子的起诉书后,痛哭不已。

原来,王军父母早年在车祸中丧生,他全是靠姑姑和爷爷一手拉扯大的。王萍结婚后近20年来,始终和老父亲、侄子—起居住。如今,老父亲刚刚闭眼,自己一手抚养大的侄子就把自己推上了被告席,怎能不伤心?

法庭查明产权证上的名字的确是姑姑王萍。这房子原本是王毅单位分的房,2001年单位进行房改,面向职工出售。姑姑全家和爷爷都是一个单位的职工,于是王萍和王毅商量,由王萍出资购买,产权归王萍,但是王毅依旧可以居住在此,直到身故。该案后来经过调解,原告撤诉。

纠纷评析

1.本案中,原告王军存在一个错误认识:他曲解了遗产和财产的概念。所谓遗产,是被继承人死亡时遗留下的合法的个人财产。其中的关键内容是死亡时、合法的、个人财产。必须同时满足这3个条件,才是遗产。

2.根据《继承法》的规定,因为遗嘱是中遗嘱人死亡时才开始发生法律效力的单方民事法律行为,在遗嘱发生法律效力前,遗嘱人可以随时变更或撤销具所立的遗嘱。因此,本案中王毅健在时候,处分子自己拥有使用权的房屋。这种行为是依法行使自己的财产处分权,是合法的。

3.根据《继承法》的规定,家属抚恤金是发给死者的家属,用以安抚死者的亲属以及救济依靠死者抚养或赡养的家属的经济补助。这种抚恤金的享受对象必须是死者的配偶或直系亲属(子女)。本案中,该抚恤金应该属于工毅的女儿王萍所有,不属于死者的遗产范围。

律师提醒

很多人认为,白纸黑字写下?遗嘱,特别是已经公证过了就有了法律效力。这种认识是不完全的。

一个遗嘱人出现多份遗嘱的现象并不少见,多份遗嘱如果处分的内容并不冲突,就不存在失效的问题,反而可以互补;但如果内容存在冲突,就必然导致效力较低的遗嘱的相应内容失效。

衡量遗嘱效力高低的原则是:

1.公证遗嘱优先于一般形式遗嘱,遗嘱人如欲撤销或变更公证遗嘱必须采取公证遗嘱的形式方为有效,数份内容相抵触的遗嘱中有公证遗嘱的以最后所立公证遗嘱为准。

2.后一份遗嘱优先于前一份遗嘱,即在没有公证遗嘱时。以最后所立的合法遗嘱为准。

案例二:他有继承权吗?

西北某城镇居住的黄大妈,守寡几十年,养育了3个儿子。长子和次子都很争气,事业有成、家庭和美。只有第三个儿子成年后跟着母亲,依靠两个兄长的资助生活。

城镇开始出现商品房买卖后,两兄弟集资为妈妈购买了房屋,和小弟弟一起生活。2000年,小弟弟结婚了,在三儿媳的劝说下,黄大妈立下了一份遗嘱,把自己的这套房屋留给老三。

没想到三儿媳自从拿到了这份遗嘱,就时不时地给黄人妈气受。黄大妈原本就有心脏病,在一次婆媳矛盾中,黄大妈一激动发病,没抢救过来去世了。

两个哥哥赶回故乡奔丧。在办理丧事的过程中,从邻居口中得知母亲去世的原委后非常气愤。于是两个哥哥要求弟弟放弃这份遗嘱,否则就以虐待理由去法院告弟媳妇。

纠纷评析

1.本案中,两个哥哥和弟弟谈判的理由是错误的。根据我国《继承法》的规定,继承人遗弃被继承人的,或者虐待被继承人情节严重的,丧失继承权。哥哥感到不平的是弟媳妇本人的行为,而不是遗嘱中被继承入弟弟的所为。也就是说弟弟没有法定丧失继承权的事实存在,因此,弟弟依法享有继承的权利。

2.哥哥们对于遗产在婚后取得,就是夫妻的共同财产的认识也是片面的。根据婚姻法的规定,黄大妈在遗嘱中写明自己的房屋是留给三儿子的,那么这套房屋就是三儿子个人婚后取得的财产。即使有一天夫妻离婚,也不会被妻子瓜分的。

律师提醒

尊老敬老养老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但是,虐待、遗弃老人的现象也时有发生。这些违反社会伦理道德的行为,在受到社会谴责的同时,也应当受到相应的法律制裁。

根据我国的《继承法》的规定:继承人存在丧失继承权的情况。这种继承权的丧失,又分为绝对丧失和相对丧失。

1.绝对丧失,是因为某种法定事由,比如故意谋害被继承人或者为争争遗产杀害其他继承人的行为,导致继承人继承权的永久丧失。不论受害人是否表示宽恕,均要丧失继承权。

笼络员工的归属心 篇3

归属感是企业凝聚力的核心。人的归属需要具有多向度和多层次性, 归属感的形成是一个由浅入深、渐进互动的过程, 它可以分为三个层次:首先, 个体通过各种信息途径对企业有一个整体大致的了解, 当企业的薪酬、福利等物质利益和企业的各种文化、价值观等意识形态基本符合个体的价值标准, 个体将义无反顾地加入到企业当中。其次, 个体开始了一个对企业全面认知、熟悉的过程。

归属感影响因素

首先, 公平影响归属感。员工公平感的强弱直接影响员工的工作努力程度、对企业的认同度及满意度, 从而进一步影响员工的绩效以及归属感的形成。公平性强调公正、公开, 强调的是从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出发, 在遵循基本的行为准则的前提下对员工行为作出相应的评价。公平性文化满足员工的不仅仅是分配上的公平感, 还包括程序公平感和互动公平感。分配上的公平感可提升员工晋升和报酬满意度, 程序公平感带给员工的是产生对组织的认同和对组织的信任, 互动公平感使员工对管理者产生信任感以及采取合作的行为态度, 三者互相协调共同提高员工的公平感。

其次, 创新影响归属感。管理学大师德鲁克认为创新是赋予资源创造财富的新能力, 使资源成为真正的资源。创新可以是对新事物的创造, 还可以是对旧事物的改造, 但创新打造的是企业独一无二的核心竞争力。创新在于每一位员工的参与, 将全体员工凝聚在企业的创新理念中, 调动企业内、外部一切有利于创新的因素, 在创新的过程中产生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而企业员工在创新的过程中对创新理念和创新行为产生强烈的认同感, 积极参与创新的活动, 发挥自身的创新潜能, 在满足企业创新需要的同时, 也满足了员工在创新成功后带来的成就感, 满足员工的自我实现需要。更重要的是, 在创新失败后, 领导应该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和精神安抚, 鼓励员工继续保持和发扬积极创新的思维理念, 为企业今后的创新做准备。员工在这种鼓励创新性的文化中, 升华了对企业归属的情感。

再次, 规范的习俗、礼仪影响归属感。习俗和礼仪是企业的价值观的表现形式, 塑造着企业的自我形象, 员工在习俗礼仪文化的氛围中受到熏陶和感染, 自觉地调整不符合习俗礼仪的行为, 密切人际关系, 激发工作的使命感和成就感, 实现“人企合一”。企业习俗是企业员工自觉遵守的道德规范和准则, 具有“软约束”作用, 它是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 规范企业员工的一言一行。约定俗成的习俗让企业的员工无不感受到企业对员工的关心, 大大地强化了员工与企业之间的“家庭”情感, 员工的归属感不禁油然而生。

企业通过会议、庆典等仪式提高员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从仪式中员工不仅受到价值观的潜移默化, 而且可以满足他们聚集的心理要求, 强化其群体安全感、价值感和自我存在感, 使得员工对组织的依赖感、认同感大大增强, 从而提升员工的归属感。因此, 企业培育良好的习俗, 精心设计、组织各种文化仪式活动, 对于培养员工的归属感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而对于有些企业团队员工缺乏归属感, 原因可能出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 领导人认为员工不好好干是员工的错, 自己是“受害者”。第二, 没有把员工当家人, 只把与自己有血缘关系的当家人。也可阐述为团队缺乏感情, 团队领导人不关心团队成员的基本需求及其发展的需求, 从而产生极大的负作用。第三, “只让牛挤奶, 不让牛吃草”。

打造归属感

员工拥有强烈的归属感是来自公司极力营造的, 其中包含了员工待遇、个人的未来、个人的兴趣、宽松的环境和个人的重要感等方面的人才管理机制。

首先, 增加对职工的福利待遇, 关爱职工, 待他们如亲人, 他们自然就会产生归属感。员工的归属感首先来自于待遇, 具体体现在员工的工资和福利上。一提到归属感很多管理者就会想到加薪。薪水的多少是人们衡量一项工作最重要的标准。孔子有云“仓廪实而知礼节, 衣食足而知荣辱。”生存需求是一个人最基本的需求, 包括衣食住行, 这都依靠员工在公司取得的工资和福利来实现。有了合适的薪水, 满足了养家糊口的需要, 解决了个人的衣食问题才能实现更高层次的追求。在收入上让每个员工都满意是一项比较艰难的事情, 但是, 人力是资本, 而不是成本, 更不是包袱, 所以待遇要能满足员工最基本的生活需求才能在最基本的层面上留住人才。

因此, 待遇在人才管理中只是一个保健因素, 而不是人才留与走的决定因素。“既要马儿跑, 又要马儿不吃草”的管理方式又如何留得住人呢?然而薪水确实是众多员工最在意的一点, 但超过一定程度后, 其影响力却会呈边际递减趋势。固然高薪确实能达到留人的目的, 但是却也只是权宜之计。若员工只是为了工资而工作, 也让公司少了点人情味。再者, 过高的薪水也会增加企业的负担。

一些著名的企业之所以能够基业长青, 关键在于能够吸引人才、用好人才、留住人才。而一个优秀的企业内部环境可以为员工提供一个健康、活泼、积极向上的环境氛围, 不仅能够吸引优秀人才的加入, 更能够提高企业员工的归属感。任何员工在一个舒适的工作环境中工作, 给他带来的不仅仅是工作上的满足, 更多的是精神上的愉悦。因此, 构建一个良好的企业内部环境对于提高员工的归属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构建企业内部坏境时, 企业文化必将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为什么古代臣子甘愿为君王抛头颅洒热血?为什么中世纪宗教地位能比皇权还高?为什么日本武士会在任务失败后毅然决然切腹自杀?这就是文化的力量。有句话是这样说的:“一流企业靠文化, 二流企业靠机制, 三流企业靠产品。”许多讲授管理的书籍都提到过企业文化的作用。相对于强硬的制度规定, 文化更能深入人心。它也许看着不显眼, 却能润物细无声, 在潜移默化中让人觉得自己是主动愿意和大家共同去完成一件事情的。

公众账号的归属 篇4

且不论自己搞个公众账号是否期待未来有什么成功的商业模式,但至少虚名是可以涨上一涨的——这也是好处之一。有些节操略低的媒体人间或写点软文,由于是自己的账号,发出去非常容易,还可以收点小钱。媒体人搞公众账号因而蔚然成风。

媒体组织会不会眼红个人的公众账号所创造的影响力呢?大部分情况下不会,我很少听说媒体要求个人用自己的公众账号为媒体服务。但这个世界架不住还是有些脑残领导人的。

最近一位媒体人向我吐槽说,她所在的媒体组织要她交出公众账号。这件事让她很愤怒,也很无奈。她问我:这种做法可以吗?

这要看具体情况。具体到这位媒体人,她所做的公共账号的内容,和她所在媒体组织所做的内容,存在极大的交集。那么,我们可以做出这样的判断:假定她不是这家媒体的记者,她就根本无从做出这么多的内容。这个判断大致是成立的。在这样的情况下,理论上而言,媒体组织要她交出公众账号,没什么不可以的,因为她利用了媒体组织给她提供的资源。

这种做法,与情是不太合的,但真要较真打起官司来,我估摸着媒体组织的赢面非常大。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避免这种情况发生?

我的看法是:要在自己的公众账号里尽可能地发表自己的主观观点与看法,而不是做报道、扯八卦。后者其实媒体组织也能干,随便安排一个人接手,照样可以继续做报道、扯八卦。但前者就不同了,主观观点和看法,每个人都不一样。这个公众账号之所以聚集起那么多的订户,核心就在于你的观点和看法,得到了订户们的好评。一旦换个人,这些订户要跑掉,轻而易举。

除了尽可能表达自己观点以外,公众账号的名称也得有些个人色彩——比如索性用自己的名字做账号。我这位媒体朋友的公众账号是一个四平八稳完全看不出个人色彩的名字(比如什么IT观察、科技范儿),被收去换个人运作,媒体一样做得过。

总体来说,个人与组织之间的博弈,组织占优,打起官司来它都比你有些优势。个人保护自己的方法其实是一种要挟式的做法:收了我的公众账号,大家双输,你媒体组织没什么好处。因此,只有彰显个人色彩才能做到这点,报个料什么的运作方法,完全起不到这个作用。

琉球归属的历史考察 篇5

一、日本侵占琉球的过程

在历史上琉球本为一个独立王国, 其地理范围包括吐噶喇列岛、奄美诸岛、琉球诸岛 (包括庆良间诸岛) 、大东诸岛和先岛诸岛 (包括宫古列岛和八重山列岛) 等5个岛群, 位于北纬24°—28°和东经122°-133°之间, 北与日本大隅岛、南与中国台湾隔海相邻。早在公元前8世纪前后此地便开始出现农耕文化的痕迹, 大约于10-12世纪从原始社会步入初期的氏族社会, 开始出现国家, 历经“天孙王朝”、“舜天王朝”和“英祖王朝”及“三山”时代, 最终于1430年形成了统一的琉球王国。历史上的琉球与中国、日本、朝鲜及东南亚各地都有贸易关系, 尤其是与中国交往最为密切。自1372年明朝昭告琉球并建立封贡制度以后, 中国曾24次派册封使前往琉球。琉球王国也一直奉中国为正朔, 使用中国的年号, 而且官方文件、正史等都用汉文书写。但日本对琉球觊觎已久, 明治维新以后不久, 琉球便成为其对外扩张的首个吞并目标。1872年日本以明治天皇亲政, 示意琉球朝贺, 并借此封琉球国王为藩主;1875年强迫琉球停止进贡中国和受大清册封, 并用明治年号取代中国年号;1879年则公然以武力侵占琉球, 将其国王掳至日本, 并宣布“废琉置县”, 将琉球藩改名为日本领属的冲绳县, 县官改由日本委派。清政府对此提出了强烈抗议, 经美国前总统格兰特调停, 向日方提出了三分琉球案, 即:将琉球一分为三, 北部的奄美诸岛归日本所有, 中部以琉球本岛为主的群岛归琉球所有, 并恢复琉球主权, 南部的宫古、八重山群岛归清政府所有。但此提案遭到日方拒绝, 日方以向清政府索要最惠国待遇为条件, 提出将琉球南部的宫古、八重山群岛割让给中国的二分琉球案。对于日本的这个提案, 由于李鸿章等的反对, 未能缔结。虽然, 其初衷是保存琉球社稷和保护我国内地利益, 但最终我国在甲午战争中战败, 1895年被迫签署《马关条约》, 割让台湾、澎湖、辽东半岛给日本, 在琉球问题上也就失去了发言权, 琉球最终沦为日本的殖民地。

二、二战后琉球归属问题的演变过程

日本在明治维新以后开始走上对外侵略扩张之路, 使琉球这个太平洋上的岛国从19世纪中叶起命运多劫, 几经变故。二战以后由于其战略位置的重要性, 再次成为美国、日本等列强所争夺的对象。

1.《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与琉球归属问题。

《开罗宣言》又称《对日作战之目的与决心之公报》, 于1943年11月27日在开罗由蒋介石、美国总统罗斯福、英国首相丘吉尔联合发表。它是中、美、英三国首脑开罗会议的结果, 它明确宣示:“三国之宗旨, 在剥夺日本自从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后在太平洋上所夺得或占领之一切岛屿。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 例如东北四省 (注:指黑龙江、吉林、辽宁和热河, 即伪满洲国) 、台湾、澎湖群岛等, 归还中华民国。其他日本以武力或贪欲所攫取之土地, 亦务将日本驱除出境。”虽然《开罗宣言》没有明示琉球列岛为日本应归还领土, 但查证中美双方有关开罗会议记录, 便可领悟“其他日本以武力或贪欲所攫取之土地”的深层含义。根据美国外交档案, 在开罗会议期间, 1943年11月23日, 在决定将东北、台湾等失地归还中国后, “罗斯福总统提及琉球群岛问题, 并几次询问中国是否想要该群岛, 蒋介石答称, 中国将很愿意同美国共同占领琉球, 并根据国际组织的托管制度, 与美国共同管理该地”[1]133。另, 据中方记载, 在1943年11月, 在蒋介石赴开罗参加中美英三国首脑会议前,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参事室拟定了关于开罗会议中我方应提出的问题草案, 明确指出日本须将旅顺、大连、台湾、澎湖列岛等领土及南满铁路、中东铁路等设施归还我国, 并对琉球提出了收回、划归国际管理或划为非武装区域等设想[2]20。即, 不容置否琉球问题也是开罗会议议题之一, 美国有意从日本手中收回琉球, “日本以武力或贪欲所攫取之土地”应包括琉球在内, 但只因其重要性和特殊性未能马上作出决定。类似这种原则性的表述也存在于此后一系列的国际文件之中。1945年7月26日中、美、英三国首脑联合发表的《中美英三国促令日本投降之波茨坦公告》 (即, 《波茨坦公告》) 第八条规定“开罗宣言之条件必将实施, 而日本之主权必将限于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及吾人所决定其他小岛之内”。其中的“吾人所决定其他小岛之内”被公认不包括琉球在内, 因为在此公告之后不久, 于1946年1月29日驻日盟军司令部发表的《盟军最高司令部训令第677号》规定日本行政区域仅限于“日本的四个主要岛屿 (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 以及包括对诸岛和琉球列岛中北纬30度以北的岛屿 (但不含口之岛) 在内的约1千个岛屿“, 琉球最北端的吐噶喇列岛位于北纬30度以里, 因此按照此声明琉球不归日本所有。

对以上划界规定当时日本也予以承认, 这有1949年8月1日日本内阁颁布的“关于整理在旧日本占领地区拥有总公司的会社在日本本邦内财产的政令” (又称, 政令第二百九十一号) 为证。1945年日本投降后, 作为因战败而放弃其侵略地的措施之一, 日本政府有必要清理其在朝鲜、中国等侵略地拥有总社的公司或互助组织在日本本土的财产, 为此日本制定了一系列与之相关的法令, 该政令便是其核心法令。该政令的第一条指出“在旧日本占领地区拥有总公司的会社在日本本邦内的财产, 须按照本政令之规定进行整理”。并在其第二条第二、三款规定“日本本邦”及“旧日本占领地域”的所指范围:“二、‘本邦’指本州、北海道、四国、九州及主管部门政令所规定的附属岛屿。三、‘旧日本占领地域’指满洲、中华民国、台湾、朝鲜、桦太、琉球群岛、南洋群岛、主管部门政令所规定的岛屿及日本于明治27年以后所占领或统治的一切区域。”[3]28它明确将整个琉球群岛等同于满洲、中华民国、台湾、朝鲜等地, 列入“旧日本占领地域”之内, 即, 日本靠武力非法攫取的区域之内。

2.《旧金山条约》《返还冲绳协定》与琉球归属问题。

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1947年冷战开始, 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 冷战越发激烈。出于冷战的需要, 同时也是美国企图用日本来替代中国作为美国在远东地区基石的需要, 美国处心积虑开始采取培养日本来实施“围堵中国”的亚洲策略。在这种国际大背景下, 1951年9月8日美国拉拢48个国家, 在朝鲜、中国等受日本危害最深的国家未与会的情况下, 签署了对日和约, 即, 《旧金山条约》。该条约在第三条中规定“日本对于美国向联合国提出将北纬二十九度以南之西南诸岛 (包括琉球群岛与大东群岛) 、孀妇岩岛以南之南方诸岛 (包括小笠原群岛、西之岛与琉球列岛) 及冲之岛与南鸟岛置于联合国托管制度之下, 而以美国为唯一管理当局之任何提议, 将予以同意。”即, 琉球群岛由美国托管。对此,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长周恩来代表中国人民, 在1951年9月18日发表《关于美国及其仆从国家签订旧金山对日和约的声明》, 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再一次声明:旧金山和约由于没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参加准备、拟制和签订, 中央人民政府认为是非法的、无效的, 因而是绝对不能承认的。”同年时任台湾当局“外交部长”的叶公超也于《中央日报》发表声明, 表示《旧金山条约》歧视台湾, 因而对台湾没有任何约束力[4]103。

但是, 美国置中国的反对于不顾, 根据《旧金山条约》托管琉球, 单方面擅自处置琉球国土。先是于1953年12月25日与日本签订《日美协定》, 将奄美群岛转交给日本, 继而又于1971年6月17日, 与日本达成《关于琉球群岛和大东群岛的协议》, 即:《归还冲绳协议》, 声称:“自协议生效之日起, 根据《旧金山和约》第3条, 美国将琉球群岛和大东群岛的所有权利和利益归还日本”, 日本据此取得琉球的行政、立法及管辖权。对于《归还冲绳协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与台湾当局“外交部”都发表了严正的抗议声明[5]68。

综上所述, 琉球是日本靠武力攫取之地, 日本根据美国托管琉球及美日“琉球返还”, 主张琉球主权, 不符合历史事实, 也违背国际法, 以琉球主张钓鱼岛主权, 更是荒唐至极。历史事实证明琉球是琉球人民的琉球, 钓鱼岛无论是过去还是将来永远是中国的领土。

摘要:本文从历史角度剖析了日本武力侵占琉球及二战后美日打着“旧金山条约”、“返还冲绳协定”的幌子擅自处置琉球之过程, 得出琉球不为日本所有的结论, 从而证明钓鱼岛并非日本领土。

关键词:琉球,钓鱼岛,归属,主权,历史

参考文献

[1]褚静涛.钓鱼岛与琉球归属[J].江海学刊, 2012 (6) .

[2]张瑞成.光复台湾之筹划与受降接收[M].近代中国出版社, 1990.

[3]高井弘之.何为“尖阁诸岛·竹岛问题”[M].爱媛教科书仲裁援助会, 2011.

[4]田桓.战后中日关系文献集 (1945-1970) [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6.

我国人力资本产权归属问题 篇6

理清人力资本产权关系首先需要理解其定义。到目前为止, 国内外已有的文献对人力资本产权的定义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把人力资本产权理解为人力资本所有权, 即占有关系、支配关系、利得关系及处置关系, 是存在于人体之内, 具有经济价值的知识、技能以及健康水平的所有权;二是从企业产权角度理解人力资本产权, 认为人力资本产权问题是人力资本所有者能否拥有企业所有权及企业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等。

人力资本产权的明确界定, 至今理论界尚未有定论, 其之所以如此困难, 主要是因为人力资本产权除了与物质资本产权一样具有排他性、可分解性和可交易性等外, 还具有其固有的特性即人力资本与其载体的不可分割。正是这一特点, 使得人力资本产权的界定更为困难。这是因为物质资本产权通过交易可以发生转移, 而人力资本由于无法与载体分离, 即使进行了交易, 发生了使用权和所有权的交换, 但人力资本载体仍实质上对人力资本配置、功效及作用的发挥随时随地地进行控制, 如企业雇佣的工人, 虽然人力资本的使用权发生了转移, 但如何使用人力资本本质上仍是要由人力资本的载体来控制, 其可以随时“关闭”自己的人力资本。针对这一问题, 国内外学者就人力资本产权的归属各有不同的观点:新劳动经济学的代表人物罗森指出, 人力资本的所有权限于体现它的人, 即人力资本产权归属于其携带者;美国经济学家巴泽尔更是认为即使是没有人身自由的奴隶, 其人力资本实施归属其携带者的;即使是马克思也是认为人力资本应归属个人所有。他在《哥达纲领批判》中就写到“默认不同等的个人天赋, 因而也就是默认不同等的工作能力是天然特权”。因而, 在西方, 虽然各学家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这个问题, 但最后似乎都趋同于认可人力资本产权归属于携带者私有这一观点。

在我国, 关于这一问题, 也是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北京大学的周其仁先生在《人力资本产权特征》中明确提出“人力资产天然归属个人”;而我国的“产权大师”张五常教授在1982年写的一本小册子中则认为, 人力和知识在当时的中国却并非私产, 因为“私有产权的定义, 是包括自由转让, 自由选合约的权利, 而这些在中国是没有的”;南开大学的李建民先生认为, 人力资本产权是一种资产归属关系和经济权利, 虽然他并未明确指出人力资本产权应如何界定, 但却指出人力资本产权可按人力资本投资者的投资性质来大致界定。他把人力资本投资性质按目的分为两类:福利性质的人力资本投资和功利性质的人力资本投资。按照这种划分, 一般教育或通用教育部分形成的人力资本为福利性质投资形成, 归属于携带者私有;而专用的知识或技能等人力资本为功利性投资形成, 则属于为谋利益而投资的主体如企业、社会团体等。但是, 这种界定有时是模糊的, 如父母、亲属等的投资应属于福利性投资还是功利性投资就难以确定。现在还存在一种观点就是, 将人力资本看作一个股份公司, 而国家、企业及个人都是进行投资的“股东”, 按照“谁投资, 谁收益”的原则, 对人力资本产权所得的收益进行分配, 在这种观点下, 人力资本产权就不再是私有的了, 而是一个由多元投资主体所共有的, 即认为人力资本产权具有股份性, 无法确定其具体归谁所有, 这种观点, 虽然符合了市场经济条件下, 资本的投资-收益规律, 体现了投资者和受益者在一体性上的公平, 但我认为其仍有一定缺陷, 那就是尽管在理论上具有说服力, 但其在现实中难以实现, 因为各投资方式彼此交错在一起的, 在人的一生中, 无法明确测定国家、集体、家庭、个人在人力资本投资中的确切比例, 因而也就无法使各方根据多持有的“股份”进行利益分配。特别是个人在进行人力资本上投入的学习时间、精力等这些也是无法计算的。这些不确定性造成了该理论在现实中的困境。

综合以上各种观点, 我们可以看出, 对于人力资本产权的归属问题, 基本上有两种倾向, 即认为人力资本产权的私有和人力资本产权的非私有。同时, 在认为人力资本产权非私有的观点中, 各人又有各自的看法, 并无定论。根据上述的分析, 笔者比较倾向于人力资本产权非私有的观点。主要原因在于:

1、从人力资本的所有权角度看, 在人力资本的投资过程中, 存在着多元主体, 如国家、企业、社会团体、家庭等, 我们无法确定所有权的私有。目前, 随着人力资本投资主体日趋多元化, 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 再到专业性教育的投资, 这些阶段几乎都存在着各种投资主体, 这些投资不再单纯是为了社会的福利, 而是为了各方各自的利益, 如企业的在职培训、企业办大学等, 企业的投资是为了将来的人力资本收益, 而这部分人力资本的所有权也应归企业所有。

2、从人力资本的使用权和支配权来看, 人力资本产权也并非是私有的。在我国, 人力资本载体还没有完全享有其人力资本的自由使用权和配置权。如人员的委派、选调等, 很多时候并不是出于对个体利益的考虑, 而是为了国家或集体的需要而作出的。这种情况尤其是在行政事业单位以及国有企业中更为突出。

3、从人力资本的收益权角度来看, 个人创造的收益要分为三大部分:国家以税收的形式收取的一部分, 然后才是个人的收入, 从这个角度上看, 人力资本创造的收益被个人、集体、国家分别获取, 这样, 也可以看出人力资本产权的非私有性。

虽然人力资本产权是非私有的, 但是我们也应该注意由于人力资本的依附性较强, 人力资本载体在人力资本的形成到实现价值的全过程中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人力资本载体存在于人力资本的积累、配置、发生功效及取得收益的各个阶段, 同时他还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来使用、安排自己的人力资本, 当他的权利受到侵害时, 其人力资本可以立即贬值或荡然无存, 人力资本的一部分权利可能被限制或删除, 从而导致人力资本产权的“残缺”。

综上所述, 尽管人力资本产权并非为其载体所私有, 但却与人力资本载体密不可分, 因而要充分调动人力资本载体的积极性, 促使其将人力资本的功效有效发挥出来。通过一定的激励机制, 将人力资本收益内在化, 以此使得人力资本载体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 为各投资方创造利益, 以实现各投资方的“共赢”。

参考文献

[1]李建民.人力资本通论[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1999.

[2]石婷婷.人力资本产权制度分析[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5.

[3]蔡永灿.论人力资本及产权制度在我国的构建[J].经济经纬, 2004.6.

[4]钟庆才.人力资本产权研究的理论价值[学术研究].2004.1.

高校人事档案归属问题探析 篇7

一、高校人事档案的重要作用

1. 人事档案是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历史凭证。

高校人事档案相对于其他类别的档案而言, 其凭证价值具有法律效应, 更具有现实效用。人事档案是经过组织认可, 记载个人经历、业务能力、工作表现等内容的文件材料, 包括履历、鉴定、考核任免、职称、学历学位、工资、奖惩等等, 在个人现实工作和生活待遇等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凭证作用, 具有较强的保存和使用价值。

2. 人事档案是高校选拔与培养人才的重要根据。

从某种意义上讲, 高校人事档案客观反映单位组织对个人培养的全过程, 个人成长的点点滴滴一般都能在人事档案中找到缩影, 是了解人才、发现人才、使用人才的重要根据, 为高校制定长远的人才培养规划, 合理开发人才资源提供准确的信息数据。有了完整的人事档案, 组织人事部门就能及时准确地了解每位干部的工作经历、思想作风、业务能力、职称待遇等情况, 为全面考察、了解与正确使用干部, 评聘专业人才的技术职称提供重要的信息资源。

3. 人事档案是高校档案信息服务的重要基础。

高校人事档案在高校管理工作中具有导向和连接作用, 是高校组织、干部、人事工作的基础工程, 具有人力资源的写实功能和档案信息的服务功能, 能更好地对高校教师队伍的管理起促进作用。人事档案也记录了高校创业扩基的成长历程, 传承着高校的文化精神, 这赋予了人事档案除了收藏和查阅之外的文化生命内涵, 并使之成为沟通校内外的重要桥梁, 成为学校师生了解档案信息、了解档案工作的重要平台。

二、高校人事档案归属的现状分析

为客观了解高校人事档案归属现状, 我们调研了我省33所本科院校有关人事档案的归属管理情况。调查结果显示:许多高校人事档案存在各自为政、材料分散管理的现象, 有的隶属于人事部门, 有的隶属于组织部门, 有的隶属于办公室。其中, 有70%高校的人事档案统一在本校人事处管理;有18%高校的人事档案统一在本校组织部管理;有6%高校的人事档案在本校档案馆管理;有3%高校的人事档案分为两部分保存, 工人档案归口人事处, 干部档案归口组织部;还有3%高校的人事档案也分为两部分保管, 副科级以下在人事处, 其他在组织部保管。还有一些高校的人事档案分散存放, 不够完整。如反映教学情况、教学奖惩的材料, 是作为教师业务档案存放在教务处或师资科, 而反映教师科研情况、科研奖励的材料存放在科技处。通过对调研结果的进一步分析, 88%的高校学生档案归口到学生处;9%的高校学生档案归口到招生就业处;3%的高校学生档案归口到档案馆管理。相比之下, 学生档案归属部门相对比较统一, 高校教职工人事档案的归属部门相对混乱。

山西师范大学霍红梅关于高校人事档案归属现状的调研结果表明, 国内高校人事档案归属存在以下几种归属关系: (1) 除教职工档案、学生个人档案之外的所有档案都集中统一保管在档案馆, 如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内蒙古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吉林大学等; (2) 除学生个人档案之外的所有档案都集中统一保管在档案馆, 如山西财经大学; (3) 除教职工档案之外的所有档案都集中统一保管在档案馆, 如内蒙古大学; (4) 含教职工档案、学生个人档案在内的所有档案都集中统一保管在档案馆, 如清华大学、武汉大学、西南交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等。

对人事档案的归属问题, 长期以来众说纷纭。目前我省高校人事档案归属存在不明确性, 大多数还是实行由组织 (人事) 部门进行管理。根据1990年中组部、国家档案局联合修订的《干部档案工作条例》, 干部档案管理实行集中统一和分级负责的管理体制, 县以上 (含县) 机关、单位的干部档案业务工作要接受本单位组织人事部门的领导和上级有关业务部门的检查指导。由于人事档案处于动态之中, 并非静态不变, 随时都会有很多新形成的归档材料需要补充归档, 比如:每年的各类工资表、年度考核登记表、专业技术职务评审表、职务任免呈报表及考察材料、学历 (学位) 材料、奖惩及鉴定等材料。同时, 由于人事部门在评聘职称、晋升工资、人员退休时均需要随时查阅当事人的年龄、学历、参加工作时间、职务任职时间、现专业技术职务、工资晋升情况、业务能力等材料, 人事档案作为人事工作的工具, 集中由人事部门统一管理, 比较便于利用。此外, 由于人事档案具有服务性、政治性、专业性, 更具有很强的保密性, 一般要求接触人少, 避免反复借阅、调卷。由人事部门管理既有利于档案资料的补充、归档, 又有利于档案的利用和保密, 能够比较有效地避免无关人员接触人事档案, 因而高校人事档案实行人事部门管理有其存在的合理性。

但是, 我们也应当看到, 21世纪是一个高度信息化的社会。随着高校信息化建设的不断发展, 档案管理部门的信息化建设已是大势所趋, 并在一些高校付诸实践。通过高校档案馆将高校各门类档案集中统一管理, 创新高校档案管理模式, 不但有利于推进高校档案资源信息化建设, 而且有利于集中有限财力, 节约经费、人员及库房和设备, 有利于优化档案硬件配置, 加速档案管理工作专业化、现代化、标准化、科学化、数字化, 真正实现高校档案馆网络化, 全面实现档案资源共享, 为高校及社会提供丰富的档案信息资源和高效、快速、准确的服务, 使档案管理服务走向全方位现代化, 最大限度地满足高校和社会的需求。因而, 从今后的发展趋势看, 实行基于档案馆集中管理的高校档案综合管理机制, 将是高校人事档案管理的发展方向。

三、高校人事档案归属综合档案馆的对策

1. 加大档案综合管理组织领导力度。

高校人事档案能不能归高校档案部门管理, 关键在于高校领导的重视程度。要充分认识人事档案是高校档案的信息资源, 建立档案管理领导小组, 加强对档案集中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 适应档案信息化建设和档案资源共享的需要。要统筹安排, 加大档案馆的经费和条件投入, 服务于学校的改革发展。实行综合管理后, 组织、人事部门应继续加强对人事档案工作的宏观指导的管理。

2. 加强档案综合管理队伍建设和培训。

高校人事档案归属到学校档案管理部门之后, 由于高校人事档案是党和国家的机密, 具有其特殊性, 保密性要求更高, 所以必须做好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选配工作。档案人员配备上要有高起点的定位, 要选用政治可靠、作风正派、责任心强、原则性强的党员干部专门管理人事档案。同时还要重视对现有管理人员的培训, 提高管理水平, 稳定档案管理队伍, 适应高校档案发展工作需要。

3. 妥善处理好各门类档案之间的关系。

档案集中管理后, 档案管理部门切实做到“分工不分家”。由于各门类档案的管理方式、管理要求存在差异, 在档案管理部门内部仍需分工管理不同门类的档案, 在工作计划、规章制度、档案材料的收集、整理、开发等指导性工作方面, 应该是程序一致、彼此兼顾。并且还应充分利用各门类档案存在的差异, 调动全体管理人员相互协作, 完成各项繁重的工作任务。全校上下必须积极配合, 共同支持, 不能人为地设立障碍。

4. 建立人事档案材料产生部门联系制度。

档案部门要认真履行工作职责, 对人事档案收集、鉴别、分类、保管、利用负全责, 人事部门对归档材料的及时、连续、准确、完整负责。与人事档案材料产生部门建立联系和材料移交制度, 保证档案材料及时归档。档案部门要及时将档案中缺少的材料通知人事部门, 人事部门要及时将档案中所缺材料补充到档案中, 并及时协助解决档案工作中存在的有关问题。人事档案材料产生部门要设立兼职档案人员, 明确工作职责, 以便将人事档案材料及时向档案部门移交, 保证人事档案材料不断档。

摘要:人事档案是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组织部门选拔人才的主要依据, 具有重要的导向和连接作用。本文调研和分析了部分高校人事档案归属的现状, 提出了高校人事档案集中归属管理的积极建议。

关键词:高校,人事档案,归属问题

参考文献

[1]霍红梅.谈高校人事类档案的归属[J].中国档案, 2010 (6) .

[2]吴雨荣.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J].淮海工学院学报 (社科) , 2011, 9 (18) .

[3]张小晓.试论高校人物档案与人事档案的联系与区别[J].兰台世界, 2011 (10) .

资产评估学科归属问题探析 篇8

一、资产评估学科归属争议

通过多年的实践总结及理论积累可以看出,我国资产评估行业的进步与发展是有目共睹的。但是,目前理论界对其学科归属还存在着分歧和争议,有待于进一步的厘清。在学科归属流派上,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归纳综述:

(一)管理学说

一些学者认为资产评估是会计学、审计学和财务管理学的延伸,应归属管理学。唐振达(2009)认为,资产评估学作为一门新兴边缘学科,应当与会计同属管理学,并主要从资产评估与会计的研究依据、计价基础、研究理论与准则体系均相互借鉴与利用,以及两者的研究对象、职业监管部门等方面的相似性上进行了论证。李光洲(2007)认为,资产评估作为应用性学科,应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基于资产评估的跨学科特性,将资产评估归属于管理学学科更为合适。教育部2005年在少数财经院校恢复资产评估专业设置,并将该专业归属于工商管理学科。一些高校不仅进行了本科层次的专业建设和招生,还将其教学延伸到了研究生层次。这些院校主要包括南京财经大学、山东经济学院、广西财经学院、浙江财经学院、山东工商学院、上海对外贸易学院、上海师范大学、上海立信会计学院、武汉经济学院等。

(二)经济学说

由于我国的资产评估是为适应国有资产管理的需要而产生的,一些专家及学者认为资产评估应隶属于财政学,持此观点的学者主要以厦门大学评估研究中心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为代表。陈鹏(1998)指出对评估值概念理解不够导致对资产评估方法的误用,使评估结果产生差异。而这种症结只有从经济学的角度加以分析才能获得答案。指出市场经济的导入是资产评估产生的原因,资产评估是经济学价值理论的运用,资产评估的主要方法根植于经济学的价值理论。市场法和收益法是评估一个持续经营企业整体价值的有效方法,也是现代西方经济学中供求平衡价值理论的体现(高波,2001)。罗建强(2002)认为,股份制改组上市时的资产评估其最终的目标是确定净资产的价值和股票的发行价格也就是产权交易的价格,但其最终目的是实现了产权经济学的交易费用的节约,从而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河北省的几名学者也认为资产评估理论研究依附于经济学基本理论,它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王建中、王淑珍等,2002)。鉴于资产评估是防止国有资产流失重要环节之一的原因,一些院校将原有的国有资产管理专业发展为资产评估专业方向或专门建设了资产评估方面的专业方向,以及2005年以后教育部批准设置的资产评估专业也隶属于财政学院(系),如厦门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河北农业大学、内蒙古财经学院、首都经济贸易学院等。

(三)综合学说

一些学者认为资产评估在对象及实施过程中渗透着工学的知识,因此,资产评估应该是多学科融合的综合学科。王开田等(2007)认为,资产评估是一个以会计学为基础,经管交融、文理工渗透的复合型、集成型新兴学科,是一个在高度分化基础上又高度综合、需要广泛学科基础理论、专业技能学习和扎实应用实践能力培养的专业。张艳(2009)认为,资产评估是一个源于会计学、集经济管理学与工程机械学为一体的新兴交叉学科,是一个新兴智力密集型中介服务行业,它同时具有很强的实践操作性特点。综合智力密集型特点决定了资产评估课程设置要体现以会计学课程学习为基础,经济与管理类课程交融学习,文理工相互渗透三个方面的要求;较强的实践操作性特点要求专业教学中必须加强实践实验教学内容。它的主干课程,应该包括资产评估学、建筑与工程识图、机电设备评估、企业价值评估等。资产评估是一个典型的跨学科专业,它不仅涉及到经济学、管理学也包含相关法学与工学的知识,但由于资产评估专业或专业方向多数是由财经类院校或相关院系进行建设的,这些院校或相关院系都缺少工科方面的专业或专业背景,所以此类观点并未在高校学科设置上体现出来。

综上所述可见,资产评估学科归属之争的焦点主要表现在经济学与管理学上,因此,有必要对经济学与管理学进行解读。

二、经济学与管理学的区别

1776年3月亚当·斯密出版的《国富论》是近代经济学的奠基之作,而经济学自身体系的形成以一百二十多年后马歇尔出版的《经济学原理》为标志(刘源张,2006)。经济学是对一个经济部门或经济领域或经济问题进行集中研究的学科,通俗地讲是研究人和社会如何进行选择和使用具有多种用途的稀缺资源,以便生产各种产品,并在现在或将来把商品分配给社会的各个成员和集团的科学。经济学认为资源是有限的,人们应在各种选择中使目标达到最大绩效。管理学逐步发展成一门独立学科,是以1926年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发表为标志。它是对组织的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以达成组织既定目标和责任的动态创造性活动。因此,管理的核心在于对现在所拥有的现实资源——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有效整合。作为两个不同的系统,经济学与管理学的主要区别在于以下几方面:

(一)研究目的不同

经济学作为一门基础科学,以回答“是什么”作为学科使命,侧重于帮助人们解释世界,它强调均衡、趋势与发展,注重对有限资源的配置行为提供逻辑思考。相对而言,管理学是一门应用科学,以解决“怎么办”为自己的学科使命,侧重于“如何改造世界”,强调过程,具有明确的方向性与目的性,注重为组织经营过程的各个环节提供有效手段和方法。

(二)对“人”的认识不同

经济学家在进行经济分析时,把人看作成是理性的人,也就是说,他可以理性地区别两个或若干个经济决策哪个对自己的经济利益有更大的好处。管理学中经过理论界多次的讨论与改善,由起初泰勒的“经济人”到霍桑的“社会人”再到马斯洛的具有层次需要的“人”,都是基于经济学中的理性人展开的。管理学细化了人的各种需要,考虑人除经济方面之外的其它因素,比如人的地位高低、领导与被领导关系等。

(三)操作思想不同

经济学在分析某一问题时,首先要对所要研究的经济变量进行定义,提出一些假设条件;然后根据这些定义与假设提出一种假说,运用这种假说对未来进行预测;最后,用事实来验证这预测是否正确。如果预测是正确的,这一假说就是正确的理论;如果预测是不正确的,这一假说就是错误的,要被放弃,或进行修改进入下一轮的假设研究。管理学是通过实践活动,从中发现有效管理的方法和手段,从而在管理的计划、组织、控制、领导、激励、协调等职能上进行改进和优化,以期更好地达到组织目标。前者是从逻辑或理论上预期的模式到观察检验预期的模式是否确实存在,是公理化的演绎体系,经济学研究大都在已有的数据基础上建立假设,以假设开题。后者是以归纳法为主,从个别出发以达到一般性,是经验的总结和运用,其理论为了解释具体的管理活动。

(四)研究方法和手段不同

经济学一直以来发挥着其基础学科的作用,供求问题是研究的根本,它用详细的模型理论分析提供方会以何种价格出售,该价格需求方在哪个阶段是可以接受的。在研究方法和手段方面,经济学可以运用经济模型等工具从静态、比较静态以及动态层面进行分析;也可以运用实证的方法或规范的方法进行分析。在分析过程中可用文字说明(叙述法),也可用数学方程式表达(代数法),还可用几何图形式表达(几何法、画图法)。管理学在数学模型的建立和求解方法等方面更加注重实际应用。

三、资产评估学科归属界定

任何一个被认为是科学的学科,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都有它自身独特的研究对象、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这是一个学科体系区别于其它学科之所在,也是我们分析学科归属的出发点。我们认为,资产评估作为一项产生于经济需求,服务于经济发展的经济行为,总的来说是偏重于经济学的,属于管理经济学的范畴。

(一)研究目的

资产评估最终目的是在分析资产评估环境与评估对象特征的基础上,对特定时点及约束条件下的资产价值进行评估,为决策方提供一定的价格尺度或合理资产价值咨询意见。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委托人面对错综复杂的经济现象,由于种种原因而无法直接实现利益的最大化,只能转而追求交易成本的最小化。提供相关专业信息的资产评估师,可以为相关各方提供实现目标的价值信息。资产评估服从了微观经济学所研究的市场经济中单个经济单位即生产者(厂商)、消费者(居民)的经济行为,为行为各方提供资产价值咨询服务并不过多地考虑管理,以价值规律为基础,注重均衡,主要回答资产价值“是什么”的问题。

(二)对人的理解

资产评估的行为过程中评估方仅作为经济关系中的第三方,单单是把人看作成为一个理性的人,注重资产质量,在效益大与小中当然选择有价值的。服从经济学上节约成本思想,最大经济利益原则。评估学中不存在管理学认知的地位高低不同的人,不涉及公司经济实体内部组织机构及人员配置问题,而是更多地考虑拥有平等地位买卖方的售买心理。

(三)评估方法

资产评估的三项基本评估方法有着各自的理论依据,而这些依据均源自于经济学的价值理论。如劳动价值论是成本法评估的理论源泉,是对评估对象特定时点价值的重置模拟,用现行资本价格重新购置资产并使之处于在用状态所耗费的成本,它探究的是评估对象的内在价值,而这样的重置基础又是以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价值决定的。再如边际效用价值论在评估方法中的应用就是收益法,边际效用价值论强调主观感受(边际效用)在商品(或资产)价值决定中的作用,强调单位成本的付出与收益的比较。而收益法则是通过被评估资产未来预期收益并将其折算成现值,借以确定资产价值的一种方法,资产的预期效用越大,获得能力越强,它的价值也就越高。经济学中所讨论的在两种或多种选择下进行边际分析方法、供求论在资产评估中也到处可见。

(四)对象特点

资产评估的对象是客户委托评估的资产主体拥有或控制的物质实体上的经济权益价值。一般而言,被特定权利主体拥有或控制并能为其带来经济利益的经济资源(如机器设备、土地、房屋等)都是资产评估的对象,渐渐地企业的组织结构、整体价值也被列入评估的范围。因此,评估就要把对象放在经济的大环境下运用各种相关的经济分析理论对评估对象进行多方面的考查。它与审计鉴定反映表内价值有一定的区别,以无形资产为例,专业评估师在确定评估对象时,不仅考虑账面价值所体现的取得或研发成本,还注重无形资产的机会成本、转让内容、市场供需状况及国内外该种资产的发展趋势换代情况,在考虑无形资产能够带来的超额收益和垄断利润情况下,对不同的市场情况,通过利润的测算来确定评估对象的价值。

(五)理论基础

资产评估涉及经济学、管理学、工学等多项知识理论,但究其根本应从经济学中寻找。研究对象的多样性无法全部归纳在一个模型中,但是万变不离其宗都是以经济学的相关理论为基石。如房地产评估是建立在建筑学、机械学、商品学、工程学等基础之上,它自身及价格构成均比较复杂,且各项房地产的性能、结构、磨损程度、通用性能差别也非常大。但各具体的房地产项目在评估过程中都是依赖地租理论、房地产市场供求理论、购买者行为理论、效用价值论、生产费用价值理论、替代原理以及收益递增递减原理、生产要素组合的均衡原理、收益与分配原理和投资原理等。在估价过程中,还广泛涉及到规划、建筑、结构、概预算、法律、金融及经济等有关理论和知识。经济学的这些原理,以及对经济运行和发展一般规律的认识,都为资产评估行为提供基础理论。

四、结语

四川,只是符号不是归属 篇9

既然,并不是所有的艺术家都将北京看作追逐艺术品的福地,像张晓刚、周春芽、罗中立这样的川籍艺术家也不乏其人,像梦虎、诗婢家这样的川籍拍卖行业也不在少数,但是在嘉德、保利、匡时、瀚海等国内知名拍卖行市场份额迅猛增长的这些年,在他们一轮又一轮来到四川来到成都征集巡展的这些年,在四川艺术家、文物艺术品逐年提高的这些年,在川籍藏家日理万机飞往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竞拍藏品的这些年……四川,为什么只是艺术品市场的符号之一,而不是拍卖行和藏家们落地的归属?

现象一:大型拍卖行纷纷入川

灿烂辉煌的古蜀文明、历史悠久的文化名胜、纵横古今的巴蜀英才、雄险秀美的巴山蜀水、独具优势的大熊猫资源和美轮美奂的四川工艺产品……四川,从来都不缺乏资源,也从来都不缺乏关注。这样的话放在四川的艺术品市场依然不假。最近几年,全国大型艺术品拍卖行纷纷入川,已成风景。

2006年北京保利春拍首次把成都作为巡展的第一站后,一石激起干层浪,更多的国内知名拍卖行开始了在成都市场的角逐:2010年保利春拍巡展选择了成都,并带来了轰动全国的黄庭坚《砥柱铭》,价值4.3亿元,为中国字画第一天价作品;今年保利春拍巡展再次选择成都,并带来了包括李可染代表作《万山红遍》在内的大批顶级作品,让成都人一饱眼福。

去年5月,北京翰海拍卖行携带160余件拍卖精品,首度来蓉举行春拍预展;5月9日,中国嘉德在成都设宴,并为成都藏家带来了春拍图录;随后,北京匡时也携带徐悲鸿画作、弘一法师书法作品等春拍精品,来到成都举办预展;7月,广州嘉德夏季巡展进入成都,并启动“发现成都艺术之旅”活动……业内人士观察表明,近几年拍卖会上的四川藏家越来越活跃,四川也逐渐成为各大拍卖行争夺的重镇。随着今年五六月份春季拍卖季的到来,将有更多的大拍卖公司来蓉举办拍品征集或预展。

现象二:四川名家作品频现一线城市

在苏富比今年的春拍现场,四川艺术大家的作品亮点纷呈。张大干的《荷花》,成交价超过100万港币一平方尺;“虎痴”张善孖的《老虎》,估价在20万一30万港币之间,最后这幅画以60万港币成交,是预估价的2—3倍。深挖巴蜀名家资源,成为苏富比、佳士得、保利、匡时、瀚海、嘉德等知名拍卖行的一致认识。

业内人士表明,从荣宝和嘉德的年内首拍可以发现,除了张大千、陈子庄等海内外知名画家之外,孙竹篱、李琼久、赵蕴玉、蒋兆和、赵完璧、李道熙、苏葆桢、冯石甫、孙竹篱、岑学恭、赵蕴玉、黄纯尧、周北溪、江梵众、陈恒、屈义林、邓奂彰、李琼玖、冯建吴、邱笑秋、彭先诚、王易、李文信、罗其鑫、李金远、陈寿岳、周华君、秦天柱、阿鸽、邓嘉德、林茂森、晏济元、遍能、沈道鸿、郭汝愚、何应辉、谭昌镕、李道熙、陈子庄、韩云朗、万。一宝、曾英杰、贾兴桐、李行百、李恒瑜、张自启、龙瑞等巴蜀名家的作品也逐渐进入全国各大拍卖行的视线,继岭南画派、金陵画派和长安画派之后,巴蜀画派正在引起市场重视。

此外,四川的藏品如中国书画、名人信札、古籍善本、篆刻砚台、文房杂件、油画雕塑、当代名家玉雕、庭园石雕、中国陈年名酒等都是知名拍卖行进入四川征集拍品的重要对象。

现象三:只有巡展声音。落地拍卖缺失

知名拍卖入川预展征集,本土艺术品现身大型拍卖场,川籍实力藏家出川竞拍,艺术品市场一派火热景象。但冷静之余我们不难发现:这些艺术品市场的热火现象似乎与四川艺术品市场没有多大关系,至少和四川没有什么实质性牵连。知名拍卖行带着拍品在四川走了一遍又一遍,但始终没能把落地拍卖会放在四川举办。

以今年为例,2月份国内拍卖行业的“巡洋舰”——杭州西泠印社将成都作为其2012年征集活动的第一站,并带来中国书画、名人信札、古籍善本、篆刻砚台、文房杂件、油画雕塑、当代名家玉雕、庭园石雕、中国陈年名酒等艺术品让市民免费品鉴;3月份香港苏富比拍卖行首度来蓉举办拍卖预展,将成都作为春拍预展的重点城市,并带来斑斓夺目的珠宝、手表等拍品……

论生育权的归属问题 篇10

一、生育权利的时代限定性

生育权属于现代文明社会的基本人权, 按照生育权是否实际享有和取得, 分为应得权利与实有权利。应得权利指无论人身体是否健康, 心智是否健全, 是否达到生育年龄等都应该拥有的资格。从本质上讲, 属于人格权范畴。从实然状态看, 生育权是在国家权力强力介入和调控的基础上, 基于男女双方自愿结合, 依法经国家婚姻登记机关审核而赋予育龄夫妇的权利。无论是否以举行婚礼为必要要件, 其都是在婚姻家庭形成的前提下才能获得的权利, 属身份权范畴。

在历史的长河中, 生育与否的问题就已由私人事务转化为民族事务或社会事务了。中国人认为结婚有两个目的, 第一是为了不断香火, 第二是为了种族繁衍, 如果父母不能让所有的孩子结婚, 父母就会感到某种耻辱和不安, 这种对婚姻超乎寻常的鼓励, 使得这个国家巨大的产量被分成很小的份额, 结果导致了中国的人口同生产资料相比, 要比世界其他任何国家都多。对婚姻的鼓励不仅本身增添了原本众多的不幸, 而且也完全损害了他人应该享有的幸福”。

新中国成立后, 国家领导人对生育单纯归结到生产者角色上来, 忽视了公民作为消费者的角色。有史料载:“毛谴责西方将中国革命归因于人口众多的看法, 他在1949年说:中国拥有庞大的人口是一件非常伟大的事情。哪怕比现在多几倍, 我们仍有解决的办法, 这个办法就是生产”。对生产和消费的互动关系的重新定位, 笔者认为, 在现时期, 我们赋予公民生育权, 又对公民权利加以限制, 从国情和时代出发, 我国的生育权在现时期应定位为身份权, 婚姻家庭的建立应是生育权的前提和基础, 生育权应建构在国家的宏观调控之下。

二、生育权利的现实立法冲突

关于生育权的归属有不同的法律规定, 1992年颁布的《妇女权益保障法》第一次在立法上从权利的角度确认了妇女的生育权, 即妇女有生育的权利, 也有不生育的权利。2001年4月28日修订的《婚姻法》第四条规定夫妻应当互相忠实互相尊重, 家庭成员间应当敬老爱幼, 互相帮助, 维护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关系。2002年9月1日生效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全面确定了公民的生育权, 即同女性生育权相对应, 男方也有生育的权利, 也有不生育的权利。“人生而自由, 但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法律制度的成了无所不包的大网, 为当事人提供了多种救济途径, 家庭夫妇间生育与否达不成合意时, 立法初衷和现实运作就发生了背离和冲突, 夫妇双方往往把私人冲突转化为国家司法途径的裁决, 通过国家公权力做出判断并予以救济。如果不同法律位次的法律发生冲突, 遵循上位法优于下位法, 普通法优于特别法, 新法优于旧法的原则, 法官可以做出唯一的、明确的、具体的判断。但《妇女权益保障法》、《婚姻法》、《人口与计划生育法》都体现了不同领域的法制要求, 均属于特别法, 处于同一位阶, 需法院及其法官在体现不同价值取向的法律之间做出平衡和取舍, 如国家赋予任何一方生育权, 都会使法官和法律推理处于二难境地。另外, 法官选择一部法律作为一个价值判断过程中, 大前提是法律规定, 小前提是法律事实, 采用的法律推理方法是大陆法系的演绎法, 在根本上否定法官的造法功能, 面对不同价值取向的法律, 不同法院的判决各异, 不同法官的理解相左, 这对法制的统一性和法院判决的权威性带来了挑战。

三、维权限度的时代反思

在法律制定过程中, 对女性生育权的保护是历史的总结和国际潮流, 在封建社会中, 男子娶妻是为了传宗接代和满足自然属性的需求而已。在保护人权的过程中, 保护女性生育权是主流, 但在潮流中我们还应保留一丝清醒, 对任何事物的界定应注重适度的把握, 法律权利的内容保护要适度, 不要过度。随着平等权意识的深入人心, 我们需要注意反向歧视和平等保护的必要性和适度性了。美国的司法案例已经为我们提供了参考的范例, 反向歧视在国际法上指的是外国人到本国来可以享有本国的国民待遇, 但本国国民在自己国内反而不能享有国民待遇, 此外, 也包括存在本国人之间的反向歧视问题。即使是对弱势群体的照顾如果过度, 也可能构成反向歧视, 我国法律是否也存在国人之间的反向歧视问题呢这个问题至今未引起广泛的思考和讨论。但不管是何种类型的反向歧视, 违反的都是平等原则。根据宪法第三十二条第二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基于历史的教训和女性的生理基础, 在当今我们给予女性生育权的倾斜, 法律的天平向女性稍稍倾斜。但宪法的规定和法官理解的差异为价值取向不同法律的制定埋下了伏笔, 浙江死刑犯罗某的生育权及吉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所肯定的独身生育权对生育权利的性质提出了挑战。《妇女权益保障法》、《婚姻法》、《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三) , 对生育权利主体保护的内容各异, 使司法实践的具体操作处于价值取向二难选择之中。根据2000年3月15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的《立法法》第四条规定:“立法应当依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 从国家整体利益出发, 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第六条规定:“立法应当从实际出发, 科学合理地规定公民、法人和其它组织的权利与义务, 国家机关的权力与责任。”

上一篇:批量集中采购下一篇:维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