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图书馆的室内空间

2024-09-24

大学图书馆的室内空间(精选4篇)

大学图书馆的室内空间 篇1

1 色彩心理学

色彩在建筑设计中, 不仅起到装饰美化和传达信息的作用, 它还能够成为重要的语言媒介, 在情感方面发挥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色彩能够引发某种情感沟通, 恰当地应用色彩, 会产生较高的审美和有益身心健康的特殊效果。比如黑色会使人产生沉稳、严肃、压抑等心理感受, 通常会伴强烈的沉重感。美国肯尼迪图书馆正是利用了色彩的这一特性, 大面积运用黑白对比色, 将美国总统的悲剧性死亡渲染得淋漓尽致。巨大的黑色玻璃幕墙带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 使肯尼迪图书馆的纪念意义与一般总统纪念图书馆截然不同, 使读者直观地感受到沉思、缅怀的庄严气氛。

生活经验告诉我们, 不同的色彩会使人产生不同的心理感受, 如青、绿、蓝等冷色使人感到平静, 红、黄、橙等暖色使人充满活力, 而黑、紫、灰等暗色系则使人心情沉重。巧妙地运用色彩, 能带给人完全不同的的心理感受。所以在高校图书馆的内部环境中, 色彩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色彩心理学研究显示, 在进行阅读的过程中, 绝大部分读者希望寻求安静的角落, 其中有的人喜欢光线充足、明亮的环境, 而有的则希望身处略显幽暗的空间。图书馆在进行室内设计时应考虑如何正确运用色彩, 通过色彩对读者的心理影响, 达到增加亲切感、提高服务水平的目的。

2 图书馆内部空间色彩

大部分的图书馆都已成为高校的标志性建筑, 能够代表高校的学术水平。图书馆已经逐渐取代了教室、自习室, 成为学生自学的重要场所。学生除上课之外的大部分学习时间都和图书馆紧密联系, 因此, 相较于外部造型, 它的内部环境更加重要。如何营造出更适合读者阅读及学习的图书馆环境, 不仅符合读者和工作人员的需求, 同时也是实现现代化图书馆的必要条件。

在对建筑进行设计时, 色彩的配色设计既要实现空间本身的实用功能, 又要使读者心理和精神上的需求得到满足。图书馆作为一个特定的建筑体, 其内部的空间色彩, 对读者和图书馆工作者的学习、工作及身心健康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图书馆内部空间主要分为办公用房、图书书库、阅览室和公共区四大部分。应当根据这四部分空间不同的性质用途, 选择适当的色彩进行搭配装饰设计。

馆内人员的办公区域, 可以使用较为明快的暖色调。暖色调能够使人精神振奋, 同时减轻工作疲劳, 进而能够提高工作效率。

各个书库内成排的巨大书架通常会给人狭窄和拥挤的感觉, 如果想要缓解这种压迫感, 可以选择将书架漆成浅色, 搭配白色灯光作为适当的调整, 既能从视觉上使空间更为宽敞, 又能重点突出书架上的图书。

阅览室是读者阅览与学习的最主要场所, 所以阅览室的色彩配色要比其它区域更为重要。不能简单地使用暖色调, 而是应当巧妙运用暖色调与冷色调两者的互补关系。办公区域选择暖色调的原因是暖色调色彩能使人精神兴奋, 能够增加思维活动, 提高阅览效率。阅览室的使用目的是阅读和学习, 读者经过长时间阅读后容易产生疲劳, 单一的暖色调会增加读者的疲惫感, 因此阅览室的色彩配色需要增加冷色调进行调解, 产生“护眼”的作用。如室内添加部分绿色, 能缓解眼睛疲劳, 使大脑皮层得到相对休息, 避免产生持续的劳累感。

这里应该注意, 阅览室在配色装饰上色彩不宜过多, 纯度也不宜过高, 否则会过于刺激读者的视觉, 应以柔和的浅色调为主。

公共区一般包括走廊、休息区等, 同样以暖色调为主, 可以使用明快清新的色彩, 使读者产生轻松愉悦的感受。

3 图书馆装饰色彩的未来趋势

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 (Jorge Luis Borges) 说:“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色彩是如何创造出天堂般图书馆的重要因素。同其他设计领域相类似, 图书馆色彩设计的发展也呈现出新观念、新思维、新技术、新形式的特征。

3.1 传统化

各地区历史、民族和风俗的不同使图书馆形成了各自独特的风格, 优秀的图书馆色彩规划设计, 首先体现在尊重文化传统。汕头大学新图书馆用淡淡的土黄色的外墙, 给人一种图书馆植根于大地的感觉。馆内墙面、天花及各种家具使用了不同深浅的黄、咖啡、白、黑, 这种搭配既强调了古朴厚重的传统气息, 又体现了轻快活的泼现代气息。

3.2 人性化

库哈斯 (Koohaas) 设计的西雅图公共图书馆是色彩设计人性化的典范。在设计中, 库哈斯将色彩语言赋予人性化, 用作不同区域的分割, 使读者看到醒目的黄绿色荧光灯就能找到电动扶梯;而顺着鲜艳的红色就会很容易的发现楼梯。图书馆里的所有分区都使用简洁、统一、鲜明的字体进行标识, 功能的区分则用不同的颜色来实现, 方便各年龄段读者寻找。馆内的色彩配色设计兼具了实用性与审美性, 非常人性化。

3.3 个性化

“色彩本身并不存在美与丑。主要的问题是如何运用色彩, 如何提取出地区所寻求的色彩, 并将其与恰当的形状和材料相结合, 以表现一种具有创造性的美好环境。”这是日本著名环境色彩规划家吉田慎悟对色彩的理解。实现图书馆的个性化, 除了建筑本身的格局, 色彩也是关键要素。不同的色彩能够体现不同图书馆的风格与特征, 为人们留下独特的印象。

被评为“全美最酷图书馆”的西雅图图书馆, 打破了传统图书馆色彩单一的局限, 将图书馆特有的安静与鲜明色彩相结合, 反而赢得的大众的一致认可;同样突出个性化的还有位于美国华盛顿州的肯莫尔图书馆, 馆内的色彩配色装饰主要运用了浅色系的绿、蓝、黄, 使读者感到清爽愉悦, 突出了清新明快的个性风格。

4 结语

对高校图书馆进行正确的室内空间色彩配色装饰设计, 不仅能够塑造图书馆的形象, 还能展现其特定魅力, 使之成为校园乃至整体区域的最巨大的无形资产。通过研究色彩对读者生理和心理的巨大影响, 能够发现色彩作为图书馆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也是图书馆文化的重要载体, 在提升图书馆价值、优化图书馆形象、传承图书馆文化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晓蕙.设计色彩[M].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5:9.

[2]王玮琦.谈图书馆环境设计[J].山东图书馆季刊, 2003, (1) :56-57.

[3]张靖.天堂, 图书馆的模样—读博尔赫斯《巴别图书馆》[J].中国图书馆学报, 2006 (6) :81-85.

[4]杨明华.解读汕头大学新图书馆建筑设计特色[J].图书馆论坛, 2010 (1) :62-63.

[5]哈罗德·林顿著;谢洁, 张根林译.建筑色彩—建筑、室内和城市空间的设计[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5:146.

大学图书馆的室内空间 篇2

内蒙古工业大学建筑馆是建筑学院日常教学和办公的场所, 其前身为20世纪60年代校办工厂的铸工车间厂房, 是典型的旧工业建筑改造项目。[1]自2008年初改造完毕投入使用以来已走过近7个年头, 对其使用情况的满意度进行调查研究的条件已相对成熟。本文主要对建筑馆的室内多义空间环境进行使用后评价研究。馆内多义空间主要是为学院师生在日常教学之余进行交流、休憩及临时展览提供的场所, 具体指建筑馆A座主体部分中的门厅、主厅、边厅、阶梯式平台四部分内容 (图1) 。笔者以模糊综合评价法为主, 结合行为地图法、结构性问卷法为辅助, 对建筑馆A座室内多义空间的满意度评价做出系统的调查研究。

二、评价方法

研究主要以使用后评价 (POE) 研究理论为依据, 结合环境行为学的相关方法, 对内蒙古工业大学建筑馆A座多义空间进行使用后评价研究。“研究先导”的目的是确定多义空间的使用人群行为特点及活动内容。然后利用以层次分析法为指导的模糊综合评价法, 结合使用者行为特点对评价目标进行分层。明确评价因素层次后, 将评价因素整理成集, 并逐层进行满意度评价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量化评价结果。综上, 可以得出各评价层次及各评价指标相应的满意度。在此之上分析总结正、负评价情况及产生原因。

三、研究先导

1.行为地图

通过行为地图绘制, 可以快速、有效地确定使用者在建筑馆A座室内多义空间的行为内容及特点。图2所示的行为地图绘制于2015年5月21日上午10:45~12:30。

根据行为地图可知, 建筑馆多义空间作为建筑教学之余的主要活动场所, 其中使用者行为具体分为以下几类:学术讨论和交流, 展示、展览, 休憩、娱乐。

根据图2 还可以发现, 门厅与阶梯平台的活动人数适中。其中门厅人群流动性强, 仅有个别人停留且时间较短。而停留人群多数位于门厅的展板处, 观看消息通知发布;阶梯平台处的人们多在此交流或独自闲坐, 主要是因为这里位置偏僻、三面围合且仅有一条上下联系的阶梯通过, 私密性好, 适合交谈及独自思考。活动人数最少的是建筑馆东侧的边厅, 寥寥数人多为等待友人而闲坐。边庭最南侧的空间是人员停留较多的地方, 主要原因是此处摆放着木塔模型, 引人不时前来参观, 但由于光线不好且照明昏暗, 此处较其他古建模型展品处相比停留人员较少。

2.结构问卷

为了进一步了解多义空间使用者的行为习惯及确定评价细节, 笔者开展了一次结构问卷 (图3) 调查, 受访者共30 人, 均为随机抽选的建筑馆日常使用人群。

通过结构问卷调查发现, 人们在多义空间中的主要行为是交流, 人们根据各自的心理需求或谈话内容来选择公共空间 (主厅、门厅) 或半公共空间 (边厅、阶梯平台) 作为谈话地点。调查发现, 人们在光线充足且开敞、通达性兼备的主厅更容易情绪高涨, 加之座椅的摆放位置恰当及舒适度较好也使得人们在此驻足、休闲较多;塑造文化氛围的景观 (如古建模型、题字、绘画、盆栽、展板等) 可以有效地引发人们驻足、观赏、评论、照相等相关活动, 并提高使用者对空间的满意度。阶梯平台的私密性好, 且座椅设置在建筑馆北侧主体结构旁边, 这些因素提升了人们的安全感, 促使人们更愿意到此处交流或独坐。另外, 使用者多数对边厅展品及直贯三层的直跑楼梯具有浓厚兴趣, 会驻足欣赏, 但是由于边厅的大面积玻璃为西朝向, 导致边厅空间内上午光线略昏暗而至午后又有西晒的影响, 所以人们在边厅停留的时间较短且使用频率较低。

四、问卷调查 (模糊综合评价法)

模糊综合评价法是一种基于模糊数学的综合评标方法, 根据模糊数学的隶属度理论把定性评价转化为定量评价, 即用模糊数学对受多种因素制约的事物或对象做出一个总体的评价。[2]它具有结果清晰、系统性强的特点, 能较好地解决模糊的、难以量化的非确定性问题。

1.评价测试受访者背景资料

对使用后评价而言, 使用者自身情况至关重要。不同背景的使用者对同一事物的满意度会有所差异。所以根据评价目标挑选合适的使用者来进行调查是评价的首要任务。由于建筑馆多义空间是建筑学院的公共场所, 故此环节主要针对室内空间的主要使用人群, 即建筑学院师生进行评价调查。笔者对建筑学院共110 名师生进行室内环境使用后满意度问卷调查, 收到有效问卷110份, 有效率为100%。

在110份有效问卷中, 评价测试受访者背景资料如下。

性别:男性48人, 女性72人。

职业:教师10人 (均为建筑学院教师) , 学生100人。

受访学生的具体分类情况:研究生、建筑学专业学生、城市规划专业学生、环境艺术专业学生的人数分别为20、40、20、20, 占学生总比分别为20%、40%、20%、20%。

受访者使用情况:通过受访者在建筑馆的使用年限长短来划分对建筑馆的了解程度, 即使用时间越长代表对建筑馆的了解越深刻 (图4) 。

通过图4 可以看出, 教师和建筑学专业学生是对建筑馆A座使用时间较长的两组人群, 平均使用时长为3~5 年, 对建筑馆的使用情况有较为全面和深刻的认识。而环境艺术专业学生和城市规划专业学生两组使用人群, 使用时长为2~4 年;研究生人群使用时长最短, 1~2 年, 但由于长期在建筑馆A座学习, 对其使用情况也有一定的了解 (1) 。进行受访者的背景特点分析, 可以有重点地对受访者进行调查, 以便增加调查结果的可信度和准确性。

2.建立建筑馆多义空间评价指标集

对于评价调查而言, 科学合理地设置使用后评价指标体系至关重要。必须遵循“研究先导”调查中发现的情况和结论, 合理、准确地建立建筑馆多义空间使用后评价指标体系, 以使得评价体系能够充分反映建筑馆多义空间使用后的客观情况。鉴于指标确定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目前多数研究采用层次分析法, 即将评价指标逐一分层, 各指标之间形成有机的联系。[3]值得注意的是, 在同一层次中的各评价指标应具有不同的评价权重, 做到与实际情况相符合。所以笔者根据“研究先导”的反馈信息将多义空间环境 (目标层) 分为空间感受、行为环境及物理环境三个部分 (准则层) , 而准则层又可以分为13个评价指标 (指标层) (表1) 。

3.确定评价指标权重

依照表2对同一层的各评价指标权重赋值, 得到权重矩阵。

笔者邀请4 名建筑学院教授对评价指标进行权重打分赋值, 得到准则层评价指标权重矩阵, 并求得几何平均值 (表3) 。由表3 可知在准则层中, 空间感受因素占权重11%, 行为环境因素占权重58%, 物理环境因素占权重31%。

指标层因素权重计算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沿用上述方法对指标层评价因素权重进行赋值计算, 最后得到指标层各评价因素权重如图5所示。

4.评价满意度调查

根据语义差异的形式, 统计不同评价要素“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非常不满意”五个级别的问卷结果。然后量化调查结果, 将这五个级别按照“1、2、3、4、5”来赋值, 得出满意度取值。数值越高的评价因素代表该因素满意度越低, 反之, 数值越低的评价因素代表该因素满意度越高。

待到整理问卷求得每一项评价因素的满意度后, 根据满意度评价分级标准 (表4) , 可以了解各项因素的满意度情况。经问卷调查, 逐一将结果记录并赋值, 评价情况参见表5。根据调查结果绘制多义空间满意度语义差异 (SD) 图, 参看图6。

综上所述, 进行建筑馆室内多义空间评价满意度计算:

M = A (A1) W (A1) +…+ A (A3) W (A3) + A (B1) W (B1) +…+A (B6) W (B6) +A (C1) W (C1) +…+A (C4) W (C4) =2.3528

经过调查结果计算, 最终得出内蒙古工业大学建筑馆室内多义空间的满意度为2.3528, 评语等级为较好。

五、评价总结

1.正满意度评价

其一, 建筑馆多义空间评价中满意度最高的是空间形式的营造, 基本达到了能够使受访者享受空间乐趣的设计目的。其中多义空间形式丰富多样, 门厅、主厅近似方形空间, 边厅为条形空间, 阶梯平台则是阶段式抬高流动空间。即便门厅与主厅都是方形空间, 但也有所区别, 门厅空间利用通透的质感将空间与主体建筑通过强力的对比分离开来, 整体空间是突出的、独特的、封闭的, 而主厅仅南向设置大面积玻璃窗, 整个主厅及边厅竖向无分隔, 通高三层, 整体空间开放而内敛。另外阶梯平台空间趣味性及视觉效果较好, 随着空间形式的变化移步景异, 丰富有趣 (图7) 。

其二, 交流空间类型多样。其中具有良好私密性的空间, 如阶梯平台可供私人谈话及休息, 具有半私密性的空间, 如边厅可供小型人群聚集交谈及休息, 具有全面开放型的空间, 如主厅可供公共人群集会交谈及休息。

其三, 以钢材为主且样式简约的楼梯、大片的玻璃窗, 加之原有的工业味道, 使空间展现出了当下流行的工业美学效果。空间中布置些许装饰, 如古建筑模型、座椅或休息台座、局部木地板以及字画点缀 (图8) , 使得多义空间中的文化气息浓郁, 激发人们停留与交流的欲望, 同时产生强烈的空间归属感。

其四, 物理环境较好的因素是空间内通风情况。因为改造中进行了系统的被动式通风设计, 馆内通风顺畅, 空气较为清新。

其五, 馆内多运用砖墙分隔空间, 使得室内空间在夏季较为凉爽, 且砖材质较其他建材 (如水泥、混凝土) 更容易使人产生亲切感, 由此激发了人们入馆活动的愿望, 且在室内停留时间较长。

2.负满意度评价

其一, 空间内自然环境营造较少。多数使用者称仅主厅处浅池和边厅中几盆盆栽能够显出些许自然气息, 空间内部整体工业气息较重, 有冰冷之感。

其二, 保温性能不佳。由于改造设计时为了不破坏原有建筑形象, 故在建筑馆外墙保温处理上采用了内保温做法。使用过程中发现, 内保温无法彻底消除建筑馆部分构建的“热桥效应”, 热损失较大, 影响了保温效果。同时室内部分墙面还出现了结露、霉斑现象。

其三, 多义空间形式过于开放, 外加通风设计产生了许多镂空空间, 使得馆内隔音效果较差, 日常噪音对馆内活动的干扰影响较大。

结语

通过对内蒙古工业大学建筑馆室内多义空间的使用后评价调查, 不仅得到了多义空间各评价细则因素的正评价 (如空间效果较好、空间形式多样、文化氛围浓郁、座椅舒适度较高等) , 也得到了多义空间各评价细则因素的负评价 (如馆内隔音较差、供暖及保温不佳) ;同时还得到了使用者对其中多义空间的总体满意度评价 (由数据统计得出满意度评语为较好) 。本文旨在介绍使用后评价中模糊综合评价的具体操作方法, 对将使用后评价理论应用于具体项目进行实践。同时, 评价过程中使用者对某些相关评价因素的关注度和满意度对我们日后进行相关设计具有借鉴价值。在使用后评价理论指导下努力探索与相关科学方法相结合, 创造出更科学、更客观、更真实的评价体系是我们研究的主要目的。

摘要:本文通过对内蒙古工业大学建筑馆室内多义空间开展使用后评价工作, 将基于评价理论下的具体评价方法和步骤予以介绍。旨在使建筑使用后评价理论具有可操作性, 将评价方法通过实践方式进行推广, 并对相关及类似建筑设计提供借鉴参考。

关键词:多义空间,使用后评价,行为,评价因素,权重,满意度

参考文献

[1]张鹏举, 苍雁飞.从旧厂房到建筑馆—内蒙古工业大学建筑馆改造[J].新建筑, 2011 (5) :52-57.

[2]朱小雷.建成环境主观评价方法研究[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5.

大学图书馆的室内空间 篇3

关键词:空心无梁楼盖,等代框架法,密助楼盖,跨中板带,暗梁

1 工程概况

某大学图书馆为工字型平面, 共八层, 单层建筑面积约4000 m2, 采用现浇钢筋砼框架结构, 柱网尺寸:7.8×7.2 m (横向两连跨) 。南北向对称设有两条伸缩缝, 东西向因立面造型的要求, 未设伸缩缝, 考虑其为东西向长达81.6 m, 是超长结构, 为避免墙体及梁、板开裂, 设有两道后浇带, 并进行温度应力计算及适当配置温度钢筋等办法, 保证了房屋使用至今三年多而未发现有裂缝。

2 技术经济比较

因业主要求每层要设有一个700 m2大面积的阅览室, 希望取消中排框架柱, 导致该范围内的楼盖结构由标准的7.2 m两连跨变为14.4 m的单跨, 通过对楼盖结构分别进行传统钢筋砼楼盖、预应力钢筋砼楼盖及现浇的空心无梁楼盖三种结构方案的技术经济综合比较 (比较见下表1) , 最后决定采用建设部科技成果重点推广项目:现浇砼空心无梁楼盖。其结构厚度仅为460 mm, 既满足了建筑专业对净空的要求, 又保证了整个楼层的层高保持不变, 而且还由于整个板底平整、美观而节约了吊顶的作用, 受到了业主的一致好评。

由表1可见, 现浇砼空心无梁楼盖的技术经济指标最好, 解决了图书馆层高小, 活荷载大的“降高”、“减重”两大问题。

3 空心无梁楼盖在本工程的应用特点

1) 整个阅览室为等厚平板 (h=460 mm) , 无柱帽, 空心管沿南北方向平行于柱轴线布置, 柱与柱之间布置暗梁, 通过现浇实心暗梁与现浇空心楼盖上下翼缘紧密结合形成加强的扁框架梁。空心无梁楼盖沿顺管方向为“工”字形截面, 有可靠的传力保证, 在垂直管方向楼板内配置了肋间钢筋可形成空间桁架的传力构件, 垂直管方向最薄弱处仅存在上下翼缘, 为了保证上下翼缘共同工作且在垂直管方向有可靠的传力途径, 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楼板的整体性, 所以空心管的排放为一根根对接, 中间留肋以增强楼板的整体性, 使楼板形成明显的双向受力特性。

2) 暗梁区格之间用Υ350预制一次性GBF管, 同时现浇出多孔板, 管间最小净距50mm, 加通长焊接钢筋及上下附加筋, 垂直管道方向除支座上有邻跨伸过来的附加筋外, 均为构造架立筋, 因此在板中顺管方向下部钢筋, 折合每米宽14.6m2 (12Ф12+4Ф6) , 垂直方向仅2.51cm2 (Ф8@100) , 具体布置见图1。

4 现浇空心无梁楼盖的计算要点

1) 计算次梁宽度b

顺管方向考虑肋的刚度

460厚空心楼板的刚度折减系数r (跨中板带宽为3.9m)

则undefined

2) 计算主梁宽度B (暗梁宽取650)

对7.8×14.4m大板

undefined

则B=2474mm=2.5m

3) 反向荷载计算

次梁上反向荷载:

q=- (1×0.46×25) =-11.5kN/m

主梁上反向荷载:

Q=-[ (12.5-0.65) ×0.46×25+0.65×0.23×25]=-25.0kN/m

4) 将主、次梁 (截面分别为2.5×0.46, 1.02×0.46) 及其反向荷载输入PM数据中, 再进入TAT-8计算梁配筋即可生成配筋图。

5 现浇空心无梁楼盖的构造要求

1) 由于采用商品砼, 考虑其收缩较大, 宜在区格板的板面中部设置通长的双向钢筋。

2) 板内长跨方向的钢筋应设在短跨方向钢筋的外侧。

3) 当不满足受冲切承载力, 需在柱顶的板筋配置抗冲切箍筋或弯起钢筋时, 应符合《砼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 的构造要求。

4) 无梁楼盖的周边应设置边梁, 其截面高度不小于板厚的2.5倍, 边梁中应设置必要的抗扭构造钢筋。

5) 后浇带设置在每一个方面板跨的中部, 即剪力较小的部位。

6 结束语

出于工艺要求空心管只能单向布置, 但垂直管孔方向的平板, 由于有焊接网片加筋的最小厚度为50mm的砼格全长连续固接, 构成类似“空腹桁架的空心板, 同样具有承载能力, 因此理应考虑柱间区格双向工作的功能, 这样自然会减少总的配筋量。因为明明是双向板却按单向板配筋, 忽略了另一个方向的作用, 明明是无梁楼盖却按肋形楼盖设计, 忽略了柱上板带和跨中板带的空间效应。所以如果不从设计、构造上作出根本性的改进, 仍然继续照本工程同样设计及构造来宣传推广此空心无梁楼盖技术, 其技术经济指标能否达到厂方介绍的效果, 是大有疑问的。若将空心无梁楼盖中钢筋改为预应力钢筋, 是否会大大提高本技术经济指标, 还有待设计方及厂方去研讨。

参考文献

[1]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结构技术规程 (CECS 175:2004) .

[2]空心楼板技术资料㈠. (厂家资料) .

大学图书馆的室内空间 篇4

关键词:大学图书馆,外部空间,要素

0 引言

大学图书馆的外部空间是相对于内部空间而言的,这个空间是图书馆的一部分,是“没有屋顶的建筑”(芦原义信《外部空间设计》)。图书馆外部空间的设计对图书馆自身及整个大学校园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大学图书馆外部空间的设计要素主要包含界面和环境两个方面。对大学图书馆外部空间设计要素的研究可以使我们更加系统和深入地了解影响外部空间质量的各方面因素,提高我们对外部空间的认识,从而提高对大学图书馆的外部空间的设计水平。

1 界面

在大学图书馆的外部空间中,界面是形成空间的必要条件,也是决定和影响外部空间的重要因素。外部空间界面可分为环境界面和建筑界面。

1.1 环境界面

大学图书馆外部空间的环境界面指各类路面,广场,绿化,水景等对外部空间起界定作用,同时影响外部空间形态和空间质量的界面。

1.1.1 硬质界面

图书馆的广场是最重要硬质界面。广场是大量人流穿越、聚集、交汇的场所,它直接影响读者对图书馆外部空间的感受。广场应该有适合的尺度,过大的广场会使人失去尺度感,使读者与图书馆产生疏远感;过小的尺度会使空间局促,使读者产生压迫感,同样影响对图书馆的使用。适合的广场尺度应当具有围合感,同时有足够的观察和使用的空间。广场的铺底也十分重要,铺地的材质、铺装的图案也会影响读者对图书馆的外部空间的感受。明快的色彩,细腻的材质,简洁的铺装,可以体现大学图书馆严谨、宁静、儒雅的氛围,同时能够突出图书馆的建筑形象,使内外空间协调统一。道路作为硬质界面起到引导人流,组织交通的作用。不同形式的道路对人流有不同的作用:直线式的宽敞的道路起到快速引导人流的作用,具有很强的目的性;曲折的园林小道吸引少量人流散步休憩,没有特定的目的性。机动车道及停车场则将机动车限定在一定范围内,避免对图书馆读者的影响。

1.1.2 软质界面

图书馆的外部空间的软质界面主要包括绿地和水景。软质界面具有场所功能。广场的场所功能在于组织交通,进行仪式性的公共活动等,而软质界面的场所功能偏于休憩和交流。读者在图书馆读书之余可以在草坪或水边进行休憩交流。同时软质界面具有景观功能。大学图书馆周边的绿地和水景可以形成舒适宜人的外部空间环境,吸引读者进入。此外,软质界面还具有生态功能。绿地和水景有助于改善图书馆建筑外的小气候。植被可以热岛效应。同时还可产生氧气,提高周边空气质量。水体可以吸收热量,调节室外温度,形成空气对流,有利于建筑通风,降低建筑能耗。用原有的地形条件,将硬质界面和软质界面结合布置。同时利用高差变化,精心设计外部空间界面,可以创造出大学图书馆丰富的外部空间。(1)仪式性外部空间。(2)自由性外部空间。(3)复合性外部空间。

1.2 建筑界面

图书馆建筑界面在其外部空间中起着控制和统领的作用。同时,大学图书馆建筑界面又必须与其在校园中所处的位置和周边的环境相协调。(1)图书馆位于校园核心区的中轴位置,在这样的外部环境下,图书馆的建筑界面常常被设计为对称式的:强调外部空间的礼仪性,强调建筑的中轴位置。(2)图书馆位于校园核心区,且校园内需要一个制高点来统领整个空间。图书馆的建筑界面常常被设计为高层塔楼式:强调建筑形式的高耸突出,以及对其外部空间和其他建筑的统领作用。(3)图书馆位于多条流线的交汇处,且不需要图书馆有高度上的统领作用。图书馆的建筑界面则常为非对称的多层独立式:形式的相对独立,可强调个性,也可强调与周边建筑的协调。(4)当图书馆以多层院落式来适应地形环境或校园风格时:其强调的是空间的层次和组合。(5)图书馆位于校园核心区,不处于中心位置,且与其他建筑结合,结合式:不强调个性,强调共性与协调。

2 环境设施

大学图书馆外部空间环境设施主要包括:

2.1 休憩设施

大学图书馆外部空间的休憩设施为读者提供了读书、休憩、交流的设施。体现了图书馆对读者室外活动的关怀,也是外部空间环境功能性的重要体现。

2.2 景观设施

大学图书馆外部空间环境中的主要艺术景观设施包括雕塑、壁画及各类艺术小品。它们能够点缀和烘托外部空间环境气氛,给外部空间以鲜明的标志;能够增添大学图书馆的文化气息,强化图书馆在校园中的可识别性。

2.3 照明设施

大学图书馆外部空间照明设施主要是利用环境灯光的效果,创造夜间图书馆宜人的外部空间。照明设施的设计包括基本照明和艺术照明。基本照明是保证读者正常的夜间室外活动,防止事故和犯罪发生。艺术照明是在基本照明的基础上,结合图书馆外部空间特征,利用各种灯光渲染环境气氛,在一定程度上进行外部空间环境的再创造。

2.4 无障碍设施

无障碍设施是大学图书馆人文关怀的重要体现,同时也是图书馆开放性的表现。图书馆外部空间的无障碍设施主要包括盲道、残疾人坡道、视残标识等。

大学图书馆的外部空间设计还特别要重视吸收地域文化的优秀传统,努力寻求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方式的结合点,不断地探索传统审美意识与现代审美意识的结合方式,并融会到空间设计中去,才能够创作出有文化品味的外部空间。

参考文献

[1][日]芦原义信著,尹培桐译.外部空间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

[2][英]杰奥弗里.勃罗德彭特.乐民成等译.符号.象征与建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

[3]鲍家声主编.图书馆建筑.书目文献出版社,1986.

[4]钱健,宋雷.建筑外环境设计.同济大学出版社,2000.

[5]何镜堂.建筑创作与建筑师素养.建筑学报,2002.9.

[6]郝玲.图书馆建筑的环境与艺术设计研究.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上一篇:教育形式下一篇:变权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