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税率

2024-10-06

企业税率(共12篇)

企业税率 篇1

0 引言

国内外关于企业所得税做了大量的研究。 (1) 税收公平方面。秦蕾 (2005) 认为“西方税收公平思想的演进, 揭示了我国建立和谐税收应该兼顾公平与效率。”[1]郭维真 (2007) 指出“从效率角度考虑, 比例税率无疑是便于税额计算和征管, 但是在公平上有所欠缺。”[2] (2) 税制设计方面。张明喜、王周飞 (2011) 认为“我国应在公平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税收优惠政策, 以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3]Giorgia Maffini (2013) 指出“在基于减税趋势下, 进一步地公平税制是今后国际税制改革的主要趋势。”[4]Christian Bauer, Ronald B.Davies, Andreas Haufler (2014) 认为公司税制度结构设计应优先考虑公平, 公平的公司税可以促进经济良性发展。[5] (3) 累进所得税率方面。喻雷 (1986) 研究了幂税率, 为累进税率的设计与改革提供了借鉴。[6]Gupta和Newberry (1997) 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在采用累进税率的国家和地区, 公司的盈利能力和实际税负之间的正相关性关系更加显著。[7]张申杰 (2008) 通过数学分析解释说明了累进税率在税收纵向公平上的意义。[8]Luis H.R.Alvarze (2008) 指出“累进税率对刺激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积极意义。”[9]著名学者Daniel N.Shaviro (2011) 肯定了美国超额累进税率的公司税的积极意义, 认为美国政府应适当降低边际税率以保障国际税收竞争优势。[10]国外对超额累进企业所得税研究较多且较深入, 取得了较为成熟的理论与实务成果。相较国外研究, 虽然我国学者已经认识到现行固定比例企业所得税存在偏重效率却兼顾公平不够的现象, 只是采用简单的优惠政策来局部调节这种不公, 对超额累进企业所得税研究甚少, 与之相关的税率测算更是空白。本文拟在研究超额累进企业所得税理论依据和必要性的基础上, 测算超额累进企业所得税级次、级距与税率, 以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

1 超额累进企业所得税的理论依据与必要性

1.1 超额累进企业所得税的理论依据

1.1.1 两权分离理论

随着现代企业股权分散加剧和管理专业化程度提高, 股东对其代理者“职业经理人”的要求也更加苛刻。由于信息不对称, “职业经理人”往往为自身利益会不择手段追逐利润最大化, 甚至漠视企业社会责任 (比如:“三聚氰胺”事件) 。施行超额累进企业所得税率, 可以更好地促使经营管理者处于“既希望利润高, 又希望利润低”的“矛盾”博弈中, 在追求利润的最大化的同时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自觉肩负起企业的社会责任。当“盲目的”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时候, 由于超额累进企业所得税率会使其缴纳更多的企业所得税, 此时经营管理者将会“清醒的”主动筹划纳税, 将利润安排得恰到好处, 比如:通过增加工资支出、加速折旧、公益性捐赠、绿色环保等, 避免短期行为, 实现可持续发展。

1.1.2 优化税制理论

优化税制理论继承和发展了“供给学派税收理论”, 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成为当代税收理论的主流。“优化税制理论”认为所得税累进程度并不是越高越好, 而应是权衡效率与公平关系的结果, 从实证方面将对税收征管的研究纳入到优化税制理论体系中。基于这一理论, 1986年美国进行了较为彻底的公司税改革, 并取得了显著成果。韩国、日本等国也在不同程度上对中小企业采用累进税率征收公司税 (法人税) , 也都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1.1.3 财政交换理论

财政交换理论最早起源于Knut Wicksell关于财政学的自愿交换理论, 他在《财政理论研究》中将边际效用理论应用于公共部门, 并以此作为设计公平税制的理论基础。财政交换理论特别强调两个方面:一是为了实现有效配置资源的目标, 要求尽可能广泛地采用受益税;二是为了使当权者在决策中的自私自利最小化, 强调政治程序在约束预算决策中的重要性。超额累进企业所得税率根据纳税能力纳税, 可以在保证应有的公平前提下发挥累进性的效率作用, 较少产生资源配置扭曲效应。

1.2 超额累进企业所得税的必要性

1.2.1 共同富裕的要求

共同富裕, 事关改革的性质、人民的利益和社会的前进方向。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 改革收入分配制度, 促进共同富裕”。贫富差距扩大势必会影响我国社会和谐安定, 对经济社会发展造成恶性循环的负面影响 (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表明2014年我国基尼系数达0.469, 超过国际惯例0.4社会安全线) 。现行固定比例企业所得税不能体现按纳税能力纳税, 导致初次分配不公平, 现有的个人所得税又未能发挥出应有的再分配调节作用, 致使我国社会两极分化日趋严重。根据纳税能力施行超额累进企业所得税将有助于改善初次分配公平, 为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提供税收制度支持。

1.2.2 税收原则的体现

量能负担原则是税收公平原则的法律体现。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科学的财税体制是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统一、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制度保障。”从国外经验看, 固定比例税率主要是为了满足财政需要的效率性, 在形式上实现依法征税, 不能兼顾企业发展状况与获利能力, 因此难以体现税收公平。企业从政府得到的“好处与特权”各不相同, 纳税能力也是不同的。超额累进企业所得税使所有的纳税人按照其实际纳税能力负担其应缴纳的税收额度, 在实质上实现税收公平, 同时发挥累进机制保障税源, 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财税制度保障。

1.2.3 公平竞争的需要

公平的竞争环境有助于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按照统一税制、公平税负、促进公平竞争的原则, 加强对税收优惠特别是区域税收优惠政策的规范管理”。固定比例税率未能考虑企业纳税能力, 不能代表税率公平, 形式上的单一税率不适合我国中小企业占绝大多数且发展能力较弱这一国情。按纳税能力纳税有助于减轻中小企业负担, 加快资本积累, 刺激投资, 产生积极的税收效应, 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同时, 也有助于大企业提高竞争忧患意识, 创造良好的竞争氛围与外部环境, 实现更加公平的、共同发展的平衡生态。因此, 施行超额累进企业所得税率有助于公平税负, 优化资源配置, 构建公平、和谐、有序的竞争环境, 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

2 超额累进企业所得税率的测算

2.1 数据来源与级次级距

2.1.1 数据来源

选取苏南某地级市2013年查账征收类企业所得税作为测算样本。据2013年该市工商局统计数据表明全市98.5% (接近于我国中小企业数量比例) 的企业为中小企业。该市国税局2013年查账征收类企业数量为21 082家, 其中亏损企业数量为11 770家, 数据测算有效样本为9 312家应纳税所得额为正值的企业, 应纳所得税额合计2 828 166 012.06元。

2.1.2 级次级距

我国现行《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中对小型微利企业划分标准之一为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万元, 其中对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10万元 (含10万元) 按20%税率征收。参照美国、韩国、日本对应纳税所得额的级距设定 (参见表1、2、3) , 拟将测试样本中年应纳税所得额的级距划分为六个区间, 见表4。

测算结果表明:级距的设计应考虑税率的整体累进水平。在税率水平既定的情况下, 级距跨度较小, 纳税人的税负上升速度较快, 税率累进水平较高;级距跨度较大, 纳税人的税负上升速度较缓, 税率累进水平较低。

2.2 税率测算与数据分析

2.2.1 税率测算

在对苏南某地级市2013年应纳税所得额划分级距以后, 出于简化测算考虑, 拟在20%~30%税率区间内按照每级税率从1%至5%增长幅度进行逐次累进测试, 以最大程度满足低纳税能力的中小企业低税率的需要, 同时鉴于税收国际竞争优势, 对纳税能力最强企业的名义税率安排不高于目前固定比例税率的5% (即税率不高于30%) , 以期测试结果可以在纵向公平、量能负担的原则上实现税收效率, 从而佐证超额累进企业所得税率在公平与效率上具有更好的优越性, 即根据不同纳税区间按纳税能力区别征税, 最大限度降低中低纳税能力企业税负, 同时考虑到财政支出的刚性, 所实现的税收总额不低于目前固定比例税率税收结果。鉴于目前我国企业发展状况不一, 纳税能力高低程度不同, 在借鉴美国税率中的“累进消失”结构以后, 最高纳税能力企业不宜再按超累进税率计税, 而应实行较低的固定比例税率, 以降低最高纳税能力企业税收负担, 鼓励企业向规模化发展, 提高企业纳税能力, 增强企业活力与税收国际竞争优势, 在整体上实现企业所得税税负公平。经试算, 最终将税率确定为20%, 22%, 25%, 27%和29%五级超额累进企业所得税率和一级固定比例税率27% (见表5) , 此时税收效果最佳, 即公平性与效率性相对较优。

根据表5税率表对2013年苏南某地级市企业进行数据测算, 结果表明, 年应纳税所得额区间在 (0, 300 000) 内税率为20%;区间 (300 001, 1 000 000) 实际税率区间为 (20%, 21.4%) ;区间 (1 000 001, 2 500 000) 实际税率区间为 (21.4%, 23.56%) ;区间 (2 500 001, 12 000 000) 实际税率区间为 (23.56%, 26.28%) ;区间 (12 000 001, 100 000 000) 实际税率区间为 (26.28%, 28.67%) ;100 000 001元以上税率为27%。整体上税率走势呈平缓向上趋势, 相较固定比例税率, 超额累进企业所得税率具有累进性, 能够发挥税收弹性作用, 更具公平性, 见图1。

2.2.2 数据分析

经计算, 超额累进企业所得税率与固定比例企业所得税率测算效果对比见表6。测试样本中超额累进企业所得税率可实现税额合计2 986 179 217.24元, 现行固定比例企业所得税率实现税额合计2 828 166 012.06元, 相比增加158 013 205.18元。其中测试样本中年应纳税所得额4300 000元以下的企业实际税负低于25%, 企业数量为9024家, 占测试样本96.17%, 即大多数企业较现行比例税率受益。

2.3 测算结论与政策建议

2.3.1 测算结论

从表6可以看出:

(1) 相较现行固定比例税率, 样本中绝大多数 (96.17%) 企业税负降低, 其中年应纳税所得额在250万元以下的企业应纳所得税额合计减少53 120 606.85元, 年应纳税所得额在1 200万元以上的企业应纳所得税额合计增加205297 204.18元, 反映出测试样本能根据纳税能力纳税, 体现量能负担原则, 有助于进一步公平税负, 体现公平性。

(2) 年应纳所得税总额较原固定比例税率计征纳所得税总额增长幅度为5.59%, 应纳所得税额合计增长158013 205.18元。在实现税收公平的基础上保障税源, 更好的实现国家财税收入适度增长, 体现效率性。

(3) 充分发挥了超额累进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的优越性, 可有效激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切实贯彻落实“十八大”提出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的要求。

另外, 本测算难以针对企业所得税设计中其他条件进行测算, 如税收优惠、法定扣除项目、资本利得项目以及集团公司合计征收等。鉴于目前我国现行企业所得税存在优惠政策林立和偷逃税款现象 (比如滥用高新技术企业优惠资格) , 实施超额累进企业所得税将在一定程度上扩大税基 (减少优惠政策的使用) , 可以考虑适当降低企业所得税税率, 以便既实现税收公平高效又保障税制国际竞争优势。

2.3.2 政策建议

根据上述测算, 针对超额累进企业所得税, 笔者建议:

(1) 适时推出超额累进企业所得税。可以搜集范围更广、更加准确、更具代表性、更加全面的数据, 并做出筛选、整理与分析, 综合采用微观、TCGE、CGE等税收模型全面、系统、准确地进行测算与论证, 根据我国国情与企业实际发展状况, 深入研究企业纳税能力, 合理划分级次、级距, 科学设置税率。

(2) 配套设置与超额累进企业所得税相适应的税收优惠政策。合理确定应税所得项目, 设定法定扣除项目, 减少优惠政策, 优惠方式以间接优惠为主。

(3) 可先行试点然后全面推开。将上述成果有选择性地在部分地区进行试点, 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 趋利避害, 为大范围推进打好基础, 更好地发挥超额累进企业所得税的优越性。

3 结束语

亚当·斯密指出:“公平应成为税法的首要价值, 公平价值是税法与生俱来的本质。”通过对苏南某地级市超额累进企业所得税的数据测算, 论证了施行超额累进企业所得税率具有可行性, 且结果较固定比例企业所得税率更具公平性与效率性。

因此, 应进一步公平税负, 积极推进超额累进企业所得税制改革, 架构科学的财税体制。

参考文献

[1]秦蕾.西方税收公平思想的演进及对建立和谐税收的启示[J].税务研究, 2005 (3) :50-53.

[2]郭维真.新企业所得税法的公平与效率[J].涉外税务, 2007 (7) :33-37.

[3]张明喜, 王周飞.推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税收政策[J].税务研究, 2011 (6) :26-28.

[4]Giorgia Maffini.Corporate tax policy under the Labour government 1997-2010[J].Oxford Review of Economic Policy, 2013, (1) :142-164.

[5]Christian Bauer, Ronald B.Davies, Andreas Haufler.Economic integration and the optimal corporate tax structure with heterogeneous firms[J].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 2014, (110) :42-56.

[6]喻雷.试论幂税率[J].财经问题研究, 1986 (5) :36-39.

[7]S.Gupta, Newberry.K.Determinants of the Variability in Corporate Effective Tax Rates:Evidence from Longitudinal Date[J].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Public Policy, 1997 (16) :1-39.

[8]张申杰.累进税率税收筹划的数学分析与应用研究[J].经济与管理, 2008 (4) :56-59.

[9]Luis H.R.Alvarze.Progressive Taxation, Tax Exemption, and Irreversible investment under Uncertainty[J].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 Theory, 2008 (10) :149-169.

[10]Daniel N.Shaviro.Decod ing the U.S.Corporate Tax[M].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11.

企业税率 篇2

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企业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以下统称企业)为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依照本法的规定缴纳企业所得税。” 企业所得税的税率为25%的比例税率。 原“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规定,企业所得税税率是33%,另有两档优惠税率,全年应纳税所得额3-10万元的,税率为27%,应纳税所得额3万元以下的,税率为18%;特区和高新技术开发区的高新技术企业的税率为15%。外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30%,另有3%的地方所得税。新所得税法规定法定税率为25%,内资企业和外资企业一致,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为15%,小型微利企业为20%,非居民企业为20%。 企业应纳所得税额=当期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 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准予扣除项目金额 企业所得税的税率即据以计算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的法定比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的规定,2008年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所得税法>规定一般企业所得税的税率为25%。 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应当就其所设机构、场所取得的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以及发生在中国境外但与其所设机构、场没有实际联系的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 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的,或者虽设立机构、场所但取得的所得与其所设机构、场所没有实际联系的,应当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适用税率为20%. 现在减按10%的税率征收。 第二十八条: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减按20%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企业税率 篇3

关键词上下游;古诺竞争;斯塔克伯格竞争;反倾销税率

中图分类号F752.02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Antidumping (AD) has gradually become the main measure to protect the domestic industry permitted by WTO. The determination of optimal AD duty rate has been paid special attention by domestic firms and governments. Based on market structure of upstream and downstream industry, this paper established the optimal models of AD duty rate by means of backward induction in game theory, which are used to impose import surtax on the intermediate and final goods, on the conditions that the foreign and domestic upstream and downstream firms pursue the profit maximization, and the domestic government pursues the maximization of domestic social welfare, and the foreign and domestic downstream firms involve Stackelberg competition and the foreign and domestic upstream firms involve Cournot competition. Meanwhile, this paper examined the factors which affect AD duty rate used by the domestic government. The conclusion made in this paper provides reference to dealing with dumping and AD issues faced by domestic firms and government.

Key wordsupstream and downstream ;Cournot competition ;Stackelberg competition ; antidumping duty rate

1引言

2001年11月10日,我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WTO)的成员国,随着关税的大幅下降以及许多非关税壁垒的消除,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国外对国内市场的大量倾销.根据WTO公布的最新数据,从1995年到2012年6月,我国一共发起了195起反倾销立案,实施反倾销154起.同时近年来反倾销立案数有明显的下降趋势,这是由于许多国外企业存在规避反倾销措施的行为.一些涉案国企业相继到我国投资建厂.例如,由于进料加工不交反倾销税,近年来,三氯甲烷进料加工贸易量不断加大,进料加工贸易比例由2003年的50.5%升至2006年的79.5%,2007年1月~2007年9月已升至95.8%.

通过WTO数据统计,我国虽然GDP总量排名世界第二,但是作为经济大国,在反倾销立案与实施方面才刚刚起步,只是世界总量的一小部分.根据WTO最新发布的1995年到2012年6月世界范围内遭受反倾销措施最多的十个国家的数据,通过与其他发达国家以及发展中国家遭受反倾销以及实施反倾销数据的比较,可以发现在过去的17年中,其他WTO成员国对中国实施反倾销达到643起,总量世界第一,是排名第二的韩国所遭受的反倾销措施数量(172起)的三倍多,同时我国对其他WTO成员国实施反倾销却只有154起,与同样是发展中国家的印度(486起)相比,只有它的三分之一.这一结果显示降低其他WTO成员国对国内实施的反倾销措施,同时建立完善的反倾销机制以抵制国外企业对我国的倾销,对于我国政府及企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其实,国内外有关专家和学者对倾销和反倾销问题有较多的研究.

Chad P. Bown(2008)1研究指出,自从1995年起,发展中国家使用反倾销手段的频率比较高,并分析了反倾销税率对该国工业产业的保护程度.研究也发现,一些发展中国家实行反倾销政策是受宏观经济冲击、外贸政策的特点以及WTO对反倾销的相关规定的影响.Simon,Nicolat和JacquesFrancois(1995)2运用Cournot和Bertrand竞争模型探讨了反倾销政策的施行使谁获益,指出反倾销税的征收使国内消费者剩余增加,使国内相同或相似行业的利润减少,但这两者之和增加.Czinkota和Kotabe(1997)3利用美国政府1980-1992年所实行的反倾销案件实证研究了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在什么条件下会做出损害存在的裁决,认为以下情况更可能裁决为对美国国内企业造成损害:进口商品所占的比例越高,进口商品的进口增长率越快,国内行业由少数几个企业所垄断,大量国内企业提起的反倾销申请,进口关税税率越低和有关消费品提起的反倾销申请等等.Roger Farrell等人(2004)4通过对15个国家在日本8个制造行业1984-1998年的外商直接投资的面板数据进行分析,他们发现国内宏观经济状况和东道国反倾销政策的使用会增加外商直接投资.Aradhna Aggarwal(2004)5对99个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1980-2000年有关反倾销案件的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认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对反倾销措施的运用具有很大区别,发达国家往往在商业周期处于萧条时实施反倾销措施,而发展中国家往往作为一种保护措施来弥补其他诸如关税等措施.Dibyendu Maiti等(2012)6以印度为例研究了1995-2010年反倾销立案对印度贸易额及社会福利的影响,实证数据表明反倾销立案并没有对印度的进口造成显著影响,同时FDI有所增长但相对较小,他们认为反倾销调查应关注国外产品的价格构成以及对国内就业和环境造成的影响,并建议在面对倾销时应优先采取国内行业保护措施而非反倾销措施.

nlc202309051527

国内学者方勇和张二震(2004)7对反倾销申请的提起及倾销幅度裁定的预警机制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反倾销预警的有效方法.朱钟棣和鲍晓华(2004)8以我国化工行业为例,运用投入产出定量法分析了反倾销税的价格效应对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的关联影响,指出在反倾销措施的执行中应当全面考虑包括下游产业利益在内的公共利益问题.

我国对中间产品征收反倾销税,虽然保护了上游企业,但是这同样也会间接提高中间产品在国内市场上的价格,从而提高了国内产业链中下游企业的成本,降低了下游企业的竞争力.

因此,本文通过构建基于上下游市场结构的完全信息静态和动态博弈模型,运用博弈论逆向归纳法,建模得出国内政府部门如何对上下游市场中的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进口确定不同的最优反倾销税率以使国内社会福利达到最大化,为我国政府及企业应对倾销和反倾销问题提供理论依据.

2基本模型假设

本节建立一个两个国家的上下游垄断企业的博弈模型.具体的模型建立基于以下假设:

假设1在国内市场上有两家企业销售同质商品,分别是国内下游企业和国外下游企业.两个国内外下游企业面临的国内最终产品市场的消费者反需求函数是P=a-bQ,其中Q为行业总产量,即国内外下游企业产量之总和.

假设2国内外下游企业在国内最终产品市场上是斯塔克伯格(Stackel berg)竞争,即国内下游企业为产量领导者,在市场上首先决定自己的产量,国外下游企业为产量跟随者,根据国内下游企业的产量来确定自己的产量使自己的利润达到最大.

假设3国内外上游企业在国内中间产品市场上是古诺竞争,即国内外上游企业同时中间产品销售给国内下游企业,且为完全信息博弈.

假设4国内下游企业DD具有不变的边际生产成本为Cdd(不包括生产要素购买成本),其在国内最终产品市场上的销售量为Qdd.同时以价格Pd向国内上游企业DU购买Qdu单位中间产品,而向国外上游企业FU购买Qdfu单位中间产品作为生产最终产品的生产要素.生产要素的投入产出比为1∶1,即投入一单位的要素可以生产出一单位的最终产品,这意味着Qdd=Qdu+Qdfu.国内上游垄断企业生产中间产品具有不变的边际成本为Cdu.且国内政府对国外上游企业销售给国内下游企业的中间产品征收税率为tu的反倾销税.

假设5国外下游企业FD具有不变边际生产成本为Cfd(同样不包括生产要素购买成本),其在国内最终产品市场上的销售量为Qfd,国内政府对其征收税率为td的反倾销税.它以价格Pf向国内上游企业FU购买Qffu单位的中间产品作为生产要素来生产最终产品.生产要素的投入产出比为1∶1,即投入一单位的要素可以生产出一单位的最终产品,这意味着Qffu=Qfd.国外上游垄断企业生产中间产品具有不变的边际成本为Cfu.

假设6国内上游、国内下游、国外上游、国外下游企业各自的利润函数为πdu、πdd、πfu、πfd.为了研究方便,假设不存在关税.

3优化反倾销税率模型

该模型属于完全信息下的静态和动态相结合博弈模型,国内外上下游企业都追求各自利润最大化.见图1,根据以上流程,利用博弈论中的逆向归纳法,首先由国内外下游企业在国内最终产品市场上达到斯塔克伯格竞争均衡、其次由国内外上游企业在国内中间产品市场上达到古诺竞争均衡及国外上游企业在国外中间产品上达到均衡、最终确定使得国内社会福利最大化的对国外上下游产品所适用的最优反倾销税率.

3.1最终产品市场的动态博弈均衡

首先在国内最终产品市场上,消费者的反需求函数为P=a-bQ,其中Q=Qdd+Qfd.国外下游企业的最终产品成本包括具有不变的单位边际加工成本Cfd以及国外上游企业提供的中间产品价格Pf,同时还有国内政府征收的税率为td的反倾销税.

国外下游企业作为国内下游企业的追随者,会假定国内下游企业产量为既定的条件下,追求利润最大化.所以国外下游企业的利润函数为:

4反倾销税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下面探讨有关因素如何影响优化反倾销税率的大小.

1) 国内市场容量大小对反倾销税率的影响

由上述优化反倾销税率计算公式可知,优化的反倾销税率是国内市场上消费容量大小增函数,即式(38)和式(39)两式中字母a的大小,随着国内市场上消费容量的增加而增加,所以,当国外企业对国内市场的倾销幅度等条件基本相同的情况下,如果国内消费市场容量较大,那么国内政府就应对该进口产品征收较高的反倾销税率;反之,如果国内消费市场容量较小,那么国内政府就应对该进口产品适用较低的反倾销税率,甚至不征收反倾销税.

而且由式(38)和式(39)可知,最终产品市场容量的大小对最终产品的反倾销税率的影响程度比对中间产品反倾销税率的更大.所以,国内政府应该对最终产品采取强度更大的保护程度,对中间产品采取强度较小的保护程度或鼓励进口.

2)国外上下游企业的成本对反倾销税率的影响

由式(38)可知,对中间产品的反倾销税率是国外上下游企业出口到国内市场上的产品的单位边际成本的增函数,即随着国外企业生产产品的单位边际成本的增加而增加.所以,当国外上游企业生产产品的单位边际成本越高,国内政府就应征收适用较高的反倾销税率,从而鼓励国内下游企业购买更有效的国内中间产品以提高其在最终产品市场上的竞争力.

由式(39)可知,对最终产品的反倾销税率是国外上下游企业出口到国内市场上的产品的单位边际成本的减函数,即随着国外企业生产产品的单位边际成本的增加而减少.所以,当国外上游企业生产产品的单位边际成本越低,那么国外最终产品在国内最终产品市场上的竞争力越强,所以国内政府就应征收适用较高的反倾销税率,从而达到保护国内企业的效果.

3)国内上下游企业的成本对反倾销税率的影响

nlc202309051527

由式(38)可知,对中间产品的反倾销税率是国内上下游企业的单位边际成本的减函数,即随着国内企业生产产品的单位边际成本的增加而减少.所以,当国内上游企业生产产品的单位边际成本越高,国内政府就应征收适用越低的反倾销税率,从而鼓励国内下游企业购买更有效的国外中间产品以最终提高其在最终产品市场上的竞争力.

由式(39)可知,对最终产品的反倾销税率是国内上下游企业的单位边际成本的增函数,即随着国内企业生产产品的单位边际成本的增加而增加.所以,当国内上下游企业生产产品的单位边际成本越高,那么国内最终产品在国内最终产品市场上的竞争力越弱,所以国内政府就应对国外最终产品征收适用较高的反倾销税率,从而达到保护国内企业的作用.

参考文献

1.C P BOWN. The WTO and Antidumping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J.. Economics & Politics. 2008,12(2):255-288.

2.S P ANDERSON, N SCHMITT, J F THISSE. Who Benefits from the Antidumping Legislation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1995,38(3):321-337.

3.M R CZINKOTA, M KOTABE. A Marketing Perspective of the U.S. International Trade Commission’s Antidumping Actions—An Empirical InquiryJ.. Journal of World Business. 1997.32(2): 169-187.

4.R FARRELL, N GASTON, J E STURM. Determinants of Japan’s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n industry and country panel study, 1984-1998J.. Journal of the Japanese and International Economies,2003,18(2):161-182.

5.A AGGARWAL. Macro economic determinants of antidumping: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developed and developing countriesJ.. World Development. 2004.32(6): 1043-1057.

6.D MAITI. AntiDumping, Competitiveness and consumer welfare: a study on commodity prices with a special reference to indiaR.. SANEI Working Paper Series,2012.

7.方勇,张二震. 出口产品反倾销预警的经济学影响——反倾销税价格效应的投入产出分析J..经济研究. 2004(1):74-82.

8.朱钟棣,鲍晓华. 反倾销措施对产业的关联分析J..经济研究. 2004(1):83-92.

浅议新企业所得税法税率 篇4

关键词:企业所得税法,统一税率,税制改革

2008年实施的新企业所得税法是我国税制的又一项重大变革, 该法参照国际惯例, 体现了“四个统一”, 即内资企业、外资企业适用统一的企业所得税法;统一企业所得税税率;统一税前扣除办法和标准;统一税收优惠政策, 实行“产业优惠为主、区域优惠为辅”的新税收优惠体系, 体现了简化税制、拓宽税基、减少优惠、降低税率、加强征管的基本原则。本文重点分析了新企业所得税法的特点。

一、对内、外资两种类型企业实行同一企业所得税税率标准

对内、外资两种类型企业实行同一企业所得税税率标准25%, 是适应对外开放新形势, 创造企业公平竞争市场环境, 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

改革开放以来, 为了吸引外资、发展经济, 政府对外资企业采取了有别于内资企业的税收政策:虽然原企业所得税的名义税率均为33%, 但是实际税负存在着较大差异:根据2007年全国人大预算工委法案室的调查显示, 全国内资企业实际平均税负约为23%, 外资企业实际税负约为11%, 内资企业税负高于外资企业近12个百分点, 从各省的情况看, 黑龙江省内资企业实际税负为28.3%, 外资企业为14.7%;河南省内资企业实际税负为27.72%, 外资企业为14.81%;广东省内资企业的实际税负在23%, 外资企业的实际税负仅为10%左右。实践证明, 在改革开放的初级阶段对外资企业优惠的税收待遇在推动对外开放、吸引外资、增加投资、提升国内技术水平, 从而促进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等方面的确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截至2006年底, 全国累计批准外资企业59.4万户, 实际使用外资6919亿美元。2006年外资企业缴纳各类税款7950亿元, 占全国税收总量的21.12%。外资企业不仅带来了国外的资金和先进的生产技术, 还推动了国内市场的发展, 外企的成长为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下建设现代化企业提供了良好示范, 催化了市场经济体系的发育, 所以在改革开放的初期对于外资企业实行的“超国民待遇”是有一定的合理性的。

自从1993年设计并于次年开始实施的税制已有近二十年的历史。我国经济社会情况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 在新的经济环境条件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步建立, 加入世贸组织后, 国内市场对外资进一步开放, 内资企业也逐步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中, 面临越来越大的竞争压力, 原企业所得税制度已经不适应新的形势要求, 也带来许多新问题。第一, 内、外资面临同样的市场, 却适用不同的税率, 享受不同的待遇, 企业之间税负不平、苦乐不均, 内资企业在和外资企业的竞争中处于劣势, 这明显违背了公平竞争原则, 也阻碍了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资源的有效合理流动。第二, 由于税收政策双轨制存在漏洞, 一些内资企业采取将资金转移到境外再投资到境内的办法, 以享受外资优惠待遇, 内资企业的“曲线救国”产生了许多“假外资”, 根据世界银行2006年的测算, 上述“假外资”约占中国外商直接投资的近三分之一。另外外资企业在享受的某一地区税收优惠政策到期后, 便撤离中国市场, 在国外重新改头换面后, 在新的地区, 以新的外资名义重新投资, 享受新的优惠政策, 造成了国家税款的流失。而且外资利用我国“低价策略”的税收优惠政策和廉价的劳动力与土地资源, 使其产品能够凭借价格优势在国际市场上取得竞争力, 加剧了中国与贸易伙伴的摩擦。第三, 由于外资企业优惠是按照“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一般地区”从低到高设计梯级税率, 这造成了外资企业多集中于东部沿海地区, 而广大的中西部地区由于自然条件和基础设施较差, 没有税收优惠政策, 吸引外资相对较少。这种差异使我国东部和中西部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可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 继续采取内资、外资企业不同税收政策, 必将影响统一、规范、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的建立。因此, 新企业所得税制的颁布与实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两税合一”除了对对内、外资企业的税负产生影响外, 也为企业营造了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 解决了以前内、外资企业由于税收待遇不同造成的税负差异较大的问题, 使内资企业在公平、公正的基础上与外资企业展开竞争。从长期来看, 会进一步促进市场经济规模的整体发展。

二、25%的税率在国际上适中偏低, 降低税率顺应了国际税制改革趋势

新税率为25%比原企业所得税名义税率33%低了8个百分点, 这相当于给实行33%税率的企业, 每年增加约8%的利润。相关财政资料显示 (夏琳, 《国家税务总局所得税司内部培训讲义》, 2008) , 全世界159个实行企业所得税的国家 (地区) 平均税率为28.6%;其中世界上最早制定所得税法的国家英国税率是31%, 日本税率为39.5%, 美国税率为39.3%, 德国为38.9%。我国周边18个国家 (地区) 来看, 高的塔吉克斯坦达到50%, 低的像中国香港地区仅有16%, 18个国家和地区的平均税率为26.7%, 都高于新税率25%的水平。从以上列举的国际数据来看, 25%的税率处于适中偏低的水平。这不仅有利于提高国内企业竞争力, 也有助于继续吸引外商来华投资, 积极引导外资投资方向, 在更高层次上促进国民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 使之满足效率与公平、经济增长与社会稳定的原则。

降低税率不仅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发展的要求, 而且也顺应了国际上税制改革的趋势。80年代中期爆发的世界性降税浪潮首先是从美国开始的。美国是拥有众多跨国公司的资本输出大国, 由于1986年税制改革以前美国公司所得税的税率较高, 许多跨国公司利用美国政府的“推迟课税”规定把利润积累在海外的子公司, 进行国际避税, 致使美国政府的公司所得税收入受到很大影响。1986年, 美国为了克服公司所得税“高税率、窄税基”带来的一系列弊端, 将公司所得税的最高名义税率由46%降为34%, 这一改革使美国在国际资本和公司所得税税基的争夺战中处于一个十分有利的地位。面对美国的税制改革, 其他发达国家明显感到自己的高税率受到了挑战, 为了避免本国税收外流, 各国纷纷效仿美国实行减税。例如, 1987年, 英国将公司所得税税率由40%降为35%, 加拿大将一般公司所得税税率从36%降为28%, 日本将公司所得税税率由43.3%降到37.5%, 1988年, 澳大利亚将本国的公司所得税税率从49%降到39%, 新西兰则将居民公司的所得税税率从48%猛降到28%, 奥地利对公司保留利润课征的税率由55%猛降至30%。

三、税率对国家财政收入的影响

企业所得税是企业交纳的最重要税种之一, 税率的调整将直接影响着企业上千亿元的利润。新税法出台以后, 对企业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对于政府的财政也有一定的影响。25%的新税率比原企业所得税名义税率低了8个百分点, 这相当于给每年实行33%税率的企业增加了约8个百分点的利润, 这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更大的空间, 尤其是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发展高科技, 创造自由知识产权, 提高员工的福利待遇都会起很大的作用。使得众多内资企业可享受到新税率的实惠;25%的税率对于一些外资企业来说, 原来享受24%或15%的低税率优惠, 它们交纳的税率分别上升了1个百分点和10个百分点。

2008年1月1日起, 新税法将外资企业税率提高到25%, 取消了新外商投资企业的“两免三减”等税收优惠政策;但给予小型微利企业20%和高新技术企业15%的低税率, 给予节能节水、环境保护、公共基础设施、资源综合利用、安全生产和高新技术企业等享受税收优惠政策, 并加强了对非居民企业预提所得税及反避税的税收管理, 这使得在全国范围内, 2008年外资企业所得税增长39%, 比内资企业所得税的增长速度高了16.2%, 这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内资企业所得税率下调造成的减收影响。

四、新税率对吸引外资的影响

在对郑州1180家外资企业的小样本调查结果表明, 83%企业认为新税法的出台会对企业的经营状况产生一定的影响, 但只有9%的外资企业可能会改变投资方向, 只有1%的外资企业认为可能会撤资。调查结果还表明:大多数外资企业进入中国主要看重的是稳定的政治局面, 广阔的市场和经济发展前景, 其次是不断完善的法律制度和政府的服务水平, 另外就是基础设施一系列的环境条件和丰富的廉价且高素质的劳动力资源, 可见外资选择在中国投资主要是看我国整体投资环境的好坏, 税收优惠政策已不再是最主要的考虑因素, 所以几个百分点的税率上调不但不会影响它们进入中国的信心, 还有利于提高吸引外资的质量和优化结构。

五、新税率更好地发挥了税收的宏观调控作用

新的企业所得税法通过税率、税收优惠更好地发挥了税收的宏观调控作用, 这与国家的产业政策、竞争政策协调一致, 新税法对企业所得税优惠的管理主要体现在免税收入、行业减免、优惠税率、加计扣除、抵扣应纳税所得额、加速折旧、减计收入、税额抵免和其他专项优惠政策等税收事项方面, 采取了以下五种方式对原税收优惠政策进行了整合:第一, 重点向高科技、环保等企业倾斜, 鼓励外资重点投向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服务业、农业和环保产业, 同时严格限制高污染、高能耗的项目进入;第二, 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实行20%的优惠税率, 对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实行15%的优惠税率, 扩大对创业投资企业的税收优惠, 以及企业投资于环保、节能节水、安全生产等方面的税收优惠;第三, 原有税法中对农林牧渔业、基础设施投资的税收优惠政策也将得以保留;第四, 对劳服企业、福利企业、资源综合利用企业的直接减免税政策采取替代性优惠政策;第五, 还特地增加了“企业从事环境保护项目的所得”和“企业符合条件的技术转让所得”可享受减免税优惠等方面的内容, 充分体现了国家鼓励环境保护和技术进步的政策精神, 是调整企业利润和产业发展方向的一个有力杠杆。

个人独资企业个人所得税税率表 篇5

《关于贯彻执行修改后的个人所得税法有关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第46号)关于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项目应纳税额的计算问题规定如下:

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的投资者(合伙人)209月1日(含)以后的生产经营所得,应适用税法修改后的减除费用标准和税率表。按照税收法律、法规和文件规定,先计算全年应纳税所得额,再计算全年应纳税额。其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如下:

前8个月应纳税额=(全年应纳税所得额×税法修改前的对应税率—速算扣除数)×8/12

后4个月应纳税额=(全年应纳税所得额×税法修改后的对应税率—速算扣除数)×4/12

全年应纳税额=前8个月应纳税额+后4个月应纳税额

纳税人应在年度终了后的3个月内,按照上述方法计算20应纳税额,进行汇算清缴。

根据以上规定,贵单位全年应纳税额计算如下:

2011年前8个月应纳税额=(45000×30%-4250)×8/12=6166.67元

2011后4个月应纳税额=(45000×20%-3750)×4/12=1750元

全年应纳税额=6166.67+1750=7916.67元

更多热门文章推荐:

1.最新个人所得税税率表

2.最新外国人个人所得税税率表2014

3.上海市最新个人所得税税率表

4.全年一次性奖金个人所得税税率表

5.最新劳务报酬个人所得税税率表

6.个体工商户个人所得税税率表2014

7.2014个人独资企业个人所得税税率表

8.最新外国人个人所得税税率表2014

9.最新个人工资所得税税率表

亚太诸国比税率 香港仍然胜出 篇6

香港在过去十几年来里成功建立了稳固的艺术品交易平台,以往主要客户群为台湾藏家,在中国新富加入之后已顺势超越巴黎,成为仅次于纽约与伦敦的全球第三大艺术品拍卖中心。香港之所以成为亚洲最重要的贸易平台,主要在于其提供了自由且低税制(部分情况下免税)的贸易环境。艺术品进入香港完全免税,也无特别限制,是促成当地艺术产业蓬勃发展的助力之一。除了香港为零税率之外,进口艺术品进入到台湾与日本,皆需课征5%的营业税或消费税(GST)。一般而言,只要不涉及安全法规或国际公约(例如象牙雕刻,属于华盛顿公约(CITES)管制之物品,需特别申请),艺术品在台湾、香港、新加坡及日本等地都可以自由进出口,最大的差异在于各地的进口关税不同。

值得注意的是,艺术品进入台湾或日本之后若没有进行买卖,可申请暂时进口,但仍需预缴5%营业税或消费税,即所谓的“押款”,待作品出境之后,解除暂时进口申请,押款将退回给进口人。一般而言,不涉及交易的展览,或是尚不知买卖状况的展览都适用暂时进口。在台湾,若不想预缴押款,必需提早约三个月申请。新加坡方面,若作品将复运出口,可以经由保税方式进口,不需缴税。这样看来,若是藏家从海外买进作品,除了香港免税之外,都需在进口时缴纳规定税额。

相较之下,中国大陆对进口艺术品课征的高额税率特别突出,包括12%至16%的进口税及17%的增值税,两者相加,关税高达29%至33%。进口税的变动主要是视品项材质而定,一般而言,传统类型艺术品、油画及雕塑总关税约为31%至33%,而摄影作品为29%至32%。艺术品暂时进入中国,入关所需缴交的押款一般依据进口税及营业税计算,有时也会遇到更高金额的情况。在某些情况下,艺术品的暂时进出口可以申请免压款,主要的条件有三个:进口者为公家单位、由海关认可的监管场所经手、在入关前至少提前20个工作日向海关总署报批,批准后方可免押款。这项规定使不少国外画廊难以在中国大陆完成真正的艺术品交易。而实际上,中国境内拍卖公司从海外征件到中国拍卖,中国海关过去并没有严格执行此条例,未来如何则有待观察。这也会是影响中国艺术品交易市场的关键。

鉴于中国的特殊国情,艺术品进口的相关法规不像其它国家或地区单纯且变动不大,中国不但进口关税高,且法规变动频繁,几乎每半年到一年就会有至少一次的调整,加上不同城市规定又不尽相同,使艺术品进出口的操作变得非常复杂。艺术品进入中国,一般分为永久进口或暂时进口,不管任何材质,都需向通关部门申请进出口批文。而申请批文的单位,则视品项而有所不同,主要分为:一般永久进出口的当代艺术品或年代不超过100年的艺术品等,向各文化局与外联局申请批文;而只要是有关港、台、澳的展品都需经过外联局、文化局及文化部申请展览;另外,古董或是年代超过100年的艺术品则是需要文物局的批文。由于申请批文必须经过多个部门,近年来审查更是严格,如若完成全部过程大概需要30至40个工作日的时间。另外,北京文化局也特别针对某些特殊时段,对中国进口的艺术品加强内容审核,例如2008年北京举办奥运会时,北京进口规范特别紧缩,就连艺术画册、展览文宣都无法进口,但上海等其它港口,把关则相对宽松。中国作为各方人马争相进入的市场,并不根据需要降低关税以促进艺术产业的发展,相反地,由于艺术涉及文化思想,官方特别敏感,尤其针对含有色情、暴力、政治或宗教内容者,把关严格。除了进口的管制,艺术品由中国出口也需要向相关单位申请批文,若属文物类,也需向文物局申请鉴定,鉴定需15个工作日,核准后方可出口。所以,艺术品无论进出中国,都需要视个案向不同的部门申请批文。

嗅闻到艺术产业的潜在商机,新加坡由政府带头急起直追,与瑞士专家合作,在境内设立自由贸易港,抢进全球艺术品、黄金、钻石等“富人理财”品项的服务市场。与此配套的是,自2007年7月1日起,将消费税由5%调高至7%,所有进口至新加坡,或于新加坡当地制造之产品,皆适用于此项新的消费税率,艺术品也不例外,这使自由港成为外来艺术品交易商的必然选择。新加坡虽然在华人文化圈的地理位置上相对边陲,却也不肯放弃艺术产业这块大饼,以保税仓库的概念设立的自由港,已经在2011年开始营运。自由港针对黄金、钻石、艺术品这些高价物品,提供仓储、转运、展示、交易的场所,完全免税且软、硬体设施完善,针对金字塔顶端的富裕人士提供服务。由此看出新加坡紧盯的不仅仅是东南亚的富人,还要做全亚洲、甚至全世界富人的生意。

倒是地理位置远比新加坡更靠近华人中心的台湾,无论在文化深度或执行经验都更具基础,而政府并未展现发展艺术产业的企图心,甚至缺乏关怀与了解。从创作者、策展人、画廊业者、拍卖行、收藏家、以至于相关服务业者如包装运输公司,常常要面临不合时宜的法规。环环相扣之下,纵使台湾有丰沛的艺术能量,也难以施展。艺术是生活的调味品,其价值或许无形,却真实深入人心,而一个国家的艺术发展,代表了文明的高度,并展现其面对世界的姿态。从产业发展而论,面对由中国新富带起的庞大艺术商机,从民间到政府,是该合力重新检视各项税务、关税各层面为艺术产业带来的牵绊了。丢掉包袱,赋予庞大的艺术产业以活水,才有可能在台湾重新发挥出其巨大的经济文化效益。

企业税率 篇7

一、中小企业在经济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中小企业具有“小”、“灵”、“快”、“多”的自身特点, 能对不断变化的市场作出迅速反应, 在生产经营中, 灵活多变, 能够集中人力、财力和物力, 专攻某一领域, 走专精致胜的成长之路, 能够贴近市场、靠近顾客, 快速满足顾客的个性化需求, 中小企业投资少, 开业快, 点多面广, 数量大, 遍布各行各业。

中小企业的自身特点决定了其在经济社会中特殊的地位和作用:

1. 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增长点。

中小企业在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中, 始终是一支重要力量, 以其灵活而专业化的生产和经营, 节约了成本, 减少了风险, 增强了盈利性, 中小企业始终担负着经济增长的重要任务。据有关部门统计, 20世纪90年代以来, 我国工业新增产值的76.7%是由中小企业创造的。

2. 中小企业是增加就业的主要渠道。

中小企业点多面广, 数量大, 遍布各行各业, 创造了更多就业机会。据统计, 1995年上海大型工业企业人均固定资产净值10.3万元, 小型工业企业人均固定资产净值2.1万元;同样的资金投入, 小企业可以比大企业多吸收4倍的人员就业, 我国中小企业就业人员占城镇就业总量的75%以上, 个体、私营企业新增就业岗位占全社会新增就业岗位的3/4。随着大企业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加上企业的优化重组, 富余人员和下岗、失业人员会越来越多。解决这批人员的就业或再就业问题, 主要靠中小企业的发展。中小企业稳定发展, 对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民族关系等起到很好的作用, 是国家长治久安、社会稳定的根本保障。

3. 中小企业是地方财政收入的重要财源。

我国的中小企业相当部分是乡镇企业或私营企业, 是地方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我国各级地方政府80%的财政收入来源于中小企业。尤其是在我国的县域经济中, 中小企业占有很大的比重, 中小企业的发展, 直接为地方财政提供税源。事实上, 哪个地区的中小企业效益好, 哪里的财政收入就比较宽松, 群众的负担就比较轻, 干群关系就比较协调, 社会稳定也有了牢固的基础。

4. 中小企业是技术创新方面的生力军。

中小企业是科技创新的重要源泉, 是推动科技尽快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力量, 这主要是由于中小企业具有经营灵活、高效的特点, 把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所耗费的时间和经历的环节大为缩短。美国比较重视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自20世纪初到70年代, 美国小企业完成的科技发展项目占全国科技发展项目的55%。进入80年代以后, 大约70%的创新是由小企业实现的。我国中小企业也是名副其实的技术创新生力军。青岛海尔集团、江苏春兰集团都是由中小民营企业发展起来的, 其科技水平现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5. 中小企业是市场繁荣的催化剂。

社会需求的多层次决定了商品市场的多层次。中小企业船小易掉头, 对经济变化能作出迅速反应, 可以利用自己的优势, 活跃在竞争十分激烈的领域, 参与那些大型企业不愿涉足的“多品种”、“小批量”、“微利多销”和维修服务领域, 以及新兴领域, 从而使整个市场活跃起来。事实证明, 哪些地区的中小企业发展更快, 哪些地区的市场也就更活跃, 更繁荣。

6. 中小企业是产品出口的主力军。

世界各国的中小企业的产品出口, 活跃了国际市场。日本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 中小企业产品出口的比重达40%~60%。我国的对外出口产品中, 服装、手工业品、五金工具、轻工、纺织、玩具等产品主要靠中小企业提供, 中小企业为我国出口创汇的提高和外贸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二、中小企业面临的生存难题

中小企业在社会经济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但在自身生存发展中却面临着难题。

2011年, 辜胜阻在对15个省 (区、市) 的300多家企业进行调研后, 发现60%~70%的中小企业面临生存困境, 困境造成一些中小企业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 辜胜阻将中小企业面临的难题归纳为三类:融资难、用工荒、高成本。

“融资难”主要表现为:得不到贷款、融资贵、融资险、融资乱。90%的中小企业不能从正规银行体系获得贷款;大量中小企业使用民间借贷, 利率成本非常高;各路资金纷纷参与高利息贷款业务导致融资领域乱象。

“用工荒”过去出现在沿海, 现在内地的重庆、成都、武汉、安徽逐渐也都出现“用工荒”, 不仅出现“技工荒”, 还出现“普工荒”。

“企业面临的最大挑战是高成本。”民间借贷利率非常高、人民币升值导致出口企业“雪上加霜”, 薪金、租金、土地出让金、原材料进价、自然环境的代价等因素叠加, 正推动中小企业进入高成本时代。

三个难题归根结底是一个问题, 那就是资金问题。中小企业一方面被资金问题困扰, 一方面又背负着沉重的负担。税费负担就是中小企业感到沉重的负担。据2011年人民日报发表的《中小企业税费有多重?》报道:“记者调查的几家中小企业反映, 有相当于一半左右的利润缴了各种税费。”一家包装制品公司的总经理介绍说, 因为印刷费下降, 纸张、油墨、人工的成本上升, 一年摸爬滚打下来, 公司能赚120万元左右, 每年得交70万元税费, 到手的净利润只有50万元, 大约58%的利润缴了税费。

那么令中小企业头痛的税费有哪些呢?

据统计,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实际承受6种税费或“隐性”负担:税, 包括增值税、营业税、所得税等。费, 包括教育费附加、水资源费、社会保险费等, 据估算, 通常交1元税, 就要交0.5~0.7元的费。有关部门提供有偿服务收取的费用, 比如集贸市场收的卫生费。一些执法部门为了创收进行的罚款和摊派。一些执法部门吃拿卡要等腐败成本。为应对名目繁多的检查而付出的人员、时间成本等。

这6种税费或“隐性”负担加起来, 中小企业的负担已经很沉重了, 对于一些微利企业来说, 则面临着关门或开张的痛苦选择, 比如, 若企业只有10%左右的利润, 却要交17%的所得税, 那么这样的企业还能经营下去吗?

2009年9月19日,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中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促进中小企业发展, 是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基础, 是关系民生和社会稳定的重大战略任务。”“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出现了积极变化, 但发展形势依然严峻。主要表现在:融资难、担保难问题依然突出, 部分扶持政策尚未落实到位, 企业负担重, 市场需求不足, 产能过剩, 经济效益大幅下降, 亏损加大等。必须采取更加积极有效的政策措施, 帮助中小企业克服困难, 转变发展方式, 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笔者认为, 降低税费就是一种帮助中小企业克服困难, 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积极有效的政策措施。

三、降低税率与提高税收总额的辩证关系

税是指政府依照法律规定, 对个人或组织无偿征收实物或货币的总称。税收取自于民、用之于民。税收是国家财政的主要来源, 国家财政主要用于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促进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的发展, 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促进国防事业的发展等等。因此国家财政收入越高越好, 税收越多越好。那么降低税率是否影响税收收入, 进而影响国家财政收入呢?

从经济理论来看, 减税并不必然导致税收减少。据“拉弗曲线”理论, 税收收入与税率变动的关系是一条抛物线, 在抛物线顶点的左边, 税率提高, 税收收入增加, 在顶点的右边, 税率继续提高, 税收收入却下降, 其中的奥秘在于税率高达一定数值时会侵蚀到税源, 市场中的厂商考虑到纳税严重影响利润时, 就会退出生产领域, 这样纳税人数量减少, 自然税收收入会下降。相反, 税率降低可以吸引厂商进入市场, 从而扩大税基, 纳税人数量增加, 税收收入不降反升。低税率所形成的经济规模是高税率难以企及的。

事实也是如此, 美国总统里根在执政的8年里推行了大规模减税措施, 刺激了美国经济的快速复苏, 1984年美国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上升到6.8%, 为1951年以来最高。我国2009年实行的增值税转型改革确实也是一种主动减税的手段, 但当年的税收收入并未因此而减少。

因此, 根据经济发展形势和中小企业的实际需要, 合理确定税率, 可以促进社会经济繁荣发展, 在社会经济萧条、中小企业迫切需要减税的时候, 及时降低税率, 可以刺激社会经济发展, 中小企业雨后春笋地健康发展起来, 数量越来越多, 规模越来越大, 税收的来源越来越多, 越来越广, 最终获得的税收总额将不断增加, 呈无限上升趋势。

四、降低中小企业税率的可行办法

税收政策总体来说对中小企业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 总是离不开政策的扶持, 但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税收政策和措施, 不论是在形式上还是在内容上、力度上, 都难以对中小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起到应有的作用。因此, 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我国中小企业的税收制度显得尤为必要。

一是认真落实现有政策法规, 为中小企业减税。近年来, 我国出台了多项促进中小企业繁荣发展的政策措施, 现举5项相关的政策措施:2008年1月1日起实行的新《企业所得税法》规定, 小型微利企业减按20%的税率交纳企业所得税;2009年9月19日,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 自2010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 对年应纳税所得额低于3万元 (含3万元) 的小型微利企业, 其所得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 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2011年10月12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 又将此政策延长至2015年底并扩大范围;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 自2009年1月1日起, 将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的征收率统一降至3%;2011年10月26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 从2012年1月1日起, 在部分地区和行业开展深化增值税制度改革试点, 逐步将目前征收营业税的行业改为征收增值税;财政部发布第65号令, 从2011年11月1日起, 上调增值税和营业税起征点。这些政策法规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中小企业的负担, 降低中小企业税率有政策法规可依, 认真落实这些法规政策, 就可使中小企业轻装上阵, 促进中小企业繁荣发展。

二是继续深挖中小企业的减税空间。从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政策不难看出, 国家为中小企业减负的力度越来越大。笔者认为, 为中小企业减税的空间还有潜力可挖。进一步减少税收种类, 比如发达国家税收以所得税为主体, 我国对中小企业也可以征收所得税为主, 取消增值税、营业税、教育费等税种。最大限度地降低税率或免税。比如, 为中小企业留足盈利空间, 规定中小企业所有要交的税费为销售收入的5%, 超出这个范围的可以不交。

三是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税收制度的长效机制。完善增值税政策。首先应制订合理征收率, 确保中小企业增值税税负公平。设置符合不同行业和产品的征收率, 在一定范围内由各地自定, 以减轻中小企业的税收负担, 增强中小企业的竞争力, 营造宽松活跃的环境。其次放宽小规模纳税人开具增值税专业发票的限制。对小规模纳税人在生产经营上确需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的, 应允许按17%或13%的税率计算销项税额开具发票并由购货方进行抵扣, 以促进小规模纳税人与一般纳税人之间的正常经济交往, 使得中小企业能公平地参与市场竞争。完善所得税优惠政策。一是降低小型微利企业的优惠税率。建议应降低小型微利企业的优惠税率水平, 并对其进行分档细化, 区别对待。二是增加中小企业投资的所得税优惠政策。为了降低中小企业的经营风险, 鼓励中小企业扩大投资规模, 应给予中小企业适当的免税、退税优惠。三是出台支持中小企业融资的税收优惠政策。融资难一直是困扰中小企业发展的首要问题, 结合中小企业的实际情况, 可以考虑给予中小企业适当提高向非金融机构借款利息的税前扣除标准, 可对借款利息不超过按银行同类同期贷款利率计算利息的150%的部分, 允许在税前全额扣除。有效发挥营业税的激励导向作用。在中小企业融资和鼓励引进先进技术方面, 充分发挥营业税激励导向作用, 不仅有助于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 还可以促进中小企业的创新发展。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可考虑对金融机构向中小企业贷款取得的利息收入减征营业税, 以鼓励金融机构增加对中小企业贷款。二是对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再担保机构的业务收入, 采取减征或免征营业税优惠。三是针对中小企业技术落后的问题, 可对向中小企业提供技术转让、技术开发或租赁专利、技术秘诀和与之相关的技术咨询、服务的有关单位和个人所取得的收入, 给予减征或免征营业税。

总之, 目前我国企业进入了发展的黄金期。尤其是上市公司, 其业绩增势喜人。但与此同时, 也应该看到一部分中小企业举步维艰。如果说大企业代表一个国家产业高度的话, 那么中小企业则意味着广度。正是因为中小企业本身具有重要意义, 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国家对中小企业的扶持一直没有间断过, 1999年我国设立了用于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项目的政府专项基金;2002年, 全国人大出台了《中小企业促进法》;在信贷方面, 从央行到各商业银行, 都出台了倾向中小企业的文件。降低税率则是国家对中小企业的一种有力扶植。税率降低了, 中小企业的负担减轻了, 便于抓住机遇, 大胆创新, 乘势而上, 发展壮大起来。从长远看, 税率下降不仅有利于中小企业做大做强, 繁荣发展, 也有利于税源的培植、税收的持续增加。因此, 降低税率与中小企业繁荣发展形成了良性循环, 我国社会经济必将步入繁荣发展的春天。

参考文献

[1].[美]罗纳德·里根著.张宁等译.里根自传[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 1991

[2].《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的决定》.财政部令第65号, 2011

[3].《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认定管理办法》.国家税务总局令第22号, 2010

企业税率 篇8

一、以境内、境外全部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研究开发费用总额、总收入、销售收入总额、高新技术产品 (服务) 收入等指标申请并经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 其来源于境外的所得可以享受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即对其来源于境外所得可以按照15%的优惠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 在计算境外抵免限额时, 可按照15%的优惠税率计算境内外应纳税总额。

二、上述高新技术企业境外所得税收抵免的其他事项, 仍按照财税[2009]125号文件的有关规定执行。

三、本规定所称高新技术企业, 是指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规定, 经认定机构按照《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 (国科发火[2008]172号) 和《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指引》 (国科发火[2008]362号) 认定取得高新技术企业证书并正在享受企业所得税15%税率优惠的企业。

四、本规定自2010年1月1日起执行。

企业税率 篇9

一、高新技术企业管理、税收优惠发展历史和现状

高新技术企业是指在《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内, 持续进行研究开发与技术成果转化, 形成企业核心自主知识产权, 并以此为基础开展经营活动, 在中国境内 (不包括港、澳、台地区) 注册一年以上的居民企业。高新技术企业需经过国家机关认证。对高新技术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始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 当时为鼓励企业发展先进技术、提升创新能力, 对高新技术企业, 尤其是从事软件开发、集成电路制造的高新技术企业给予了较多税收优惠, 例如企业所得税三免三减半、增值税超3%税负返还等。这些税收优惠的享受对企业有诸多要求, 不利于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推广, 高新技术企业的管理工作也主要依靠地方, 各地政策之间差别较大。例如有的地方要求享受税收优惠必须在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内注册办公;有的地方要求企业必须以高新技术产品而非服务为主营业务等。这些均导致对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的效果不突出, 国家科技进步不明显。

2007年至2009年, 为配合新企业所得税法的实施和规范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管理工作, 国家先后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实施企业所得税过渡优惠政策的通知》 (国发[2007]39号) 、《国务院关于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新设立高新技术企业实行过渡性税收优惠的通知》 (国发[2007]40号) 、《科技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的通知》 (国科发火[2008]172号) 、《科技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指引〉的通知》 (国科发火[2008]362号) 、《科技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认真做好2008年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的通知》 (国科发火[2008]705号)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高新技术企业2008年度缴纳企业所得税问题的通知》 (国税函[2008]985号) 及《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实施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有关问题的通知》 (国税函[2009]203号) 等文件, 对高新技术企业享有所得税优惠税率重新进行了规定。

2009年, 由于金融危机导致全球经济下滑, 我国也出现了财政收入不足、税源紧张的现象, 且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政策执行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许多不符合条件的高新技术企业仍然享有了15%的减免税率。国税总局、审计署为此多次派出审计组, 对高新技术企业减免税优惠政策开展专项审计, 已有许多企业被取消了高新技术企业资格。2010年, 关于高新技术企业资格的审核更加严格, 专项审计更加频繁, 审核也从财会、税务等方面延伸到了专利、业务、研发等方面, 高新技术企业享受税收优惠难度增加。

从有关规定来看, 高新技术企业若享受15%所得税优惠税率, 主要应达到以下几点要求:第一, 在中国境内 (不含港、澳、台地区) 注册的企业, 近三年内通过自主研发、受让、受赠、并购等方式, 或通过5年以上的独占许可方式, 对其主要产品或服务的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第二, 产品或服务属于《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规定的范围。第三, 具有大学专科以上学历的科技人员占企业当年职工总数的30%以上, 其中研发人员占企业当年职工总数的10%以上。第四, 企业为获得除人文、社会科学的科学技术新知识, 创造性运用科学技术新知识或实质性改进技术、产品或服务而持续进行了研究开发活动, 且近三个会计年度的研究开发费用总额占销售收入总额的比例符合一定的要求。具体来说, 最近一年销售收入小于5 000万元的企业, 该比例不低于6%;在5 000万元至20 000万元之间的企业, 该比例不低于4%;在20 000万元以上的企业, 该比例不低于3%。其中, 企业在中国境内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总额占全部研究开发费用总额的比例不低于60%。第五, 高新技术产品或服务收入占企业当年总收入的60%以上。第六, 企业研究开发组织管理水平、科技成果转化能力、自主知识产权数量、销售与总资产成长性等指标符合《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指引》的要求。即对知识产权、科技成果转化能力、研究开发的组织管理水平、成长性指标四项指标采取加权记分方式, 指标权重分别为30%、30%、20%和20%, 结果需达到70分以上。此外, 对研究开发费用的分类及对每项列支的内容、归集方法等也有明确规定。

二、高新技术企业享受税收优惠出现的主要问题

一般情况下, 能够申请到高新技术企业资质的企业均为优质企业, 能够符合高新技术企业的大部分硬件条件, 仅在某些个别方面或操作层面上存在不足, 而这也是审计署和税务局开展专项审计的审查重点。当前实施过程中, 高新技术企业容易出现以下问题。

(一) 缺乏科研项目的组织实施和成果记录

享受税收优惠需要高新技术企业开展研究开发, 具有将技术实力和科研水平转化为产品和收入的能力, 形成开发、生产、销售一条龙的产业模式。其中, 专项审计最重视其中的开发环节。但是, 目前许多公司在这方面的组织实施较弱, 片面的关心收入而忽视了科研, 科研项目较少且科研过程缺乏人事考勤、研究开发过程等记录, 科研成果应用较少, 导致公司在审核时缺乏足够的基础材料。

同时, 部分公司虽然开展了科研项目, 但研究开发活动与未来收入不直接相关, 且未对研究开发活动进行记录;研究开发活动不产生成果;研究开发费用核算不健全, 未在财务账册中单独归集;研究开发费用内容核算不准确, 部分研发费用在成本性支出、费用性支出中列支等。而科研项目立项和研究开发费用归集往往是高新技术企业审查的最重要内容之一。

(二) 缺乏核心知识产权的专有性和与收入的关联性

有关规定要求高新技术企业持续进行研究开发与技术成果转化, 形成企业核心自主知识产权, 并以此为基础开展经营活动。同时, 核心知识产权是高新技术企业资质复核的重要内容之一。核心知识产权包括专利权、著作权、独占许可权利, 要求具有排他性。目前, 部分企业核心知识产品较少;部分企业核心知识产权不具备排他性, 常与其他企业共享。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企业不具备创新能力, 容易被裁定为不符合资质要求。

此外, 为配合管理办法的实施, 科技部印发了《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 要求高新技术产品或服务收入属于该领域范围内, 且占总收入的比例不得低于60%。高新技术产品或服务有一定的科技含量, 要求与高新技术产品、著作权、专利权相对应。目前, 许多企业的核心知识产权仅为了申请而申请, 与企业的收入关联和对企业收入贡献不大, 因此企业的成长性也不大。这不符合政府部门当初设立高新技术企业的初衷, 也较容易被裁定为不符合资质要求。

(三) 忽视细节考核指标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指引》规定, 对高新技术企业每年应按照指引的要求进行复核, 并规定了详细的复核内容。有的企业对于一些细节内容不重视, 容易出现被否定的情况。例如高新技术企业的科技人员一年需至少在企业从事开发研究工作183天以上, 研究开发的组织管理水平、成长性指标等方面容易被企业忽视, 而一旦出现低于70分的情况便无法通过资质复核。

三、高新技术企业享受税收优惠的措施和方法

(一) 申请认定和维持高新技术企业资格

企业需向科技部门、财政部门、国税部门、地税部门提出申请, 申请材料包括: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申请书, 加盖公司公章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复印件, 加盖公司公章的税务登记证复印件, 近三年的财务审计报告, 针对研发费和上年度的技术性收入的专项审计报告, 申报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公司的材料清单, 加盖公司公章的知识产权证书复印件 (包括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专利、软件著作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植物新品种等相关证书) , 与RD表一致的立项报告, 研发投入核算体系———财务制度, 与科研机构签订的产学研合同, 设立的研发机构和设施、设备清单 (附购买设施和设备的发票及合同) , 最近三年的研发人员绩效考核文件, 附带社保、劳动合同的累计实际工作时间在183天以上的公司科技人员花名册, 科研成果转化项目资料 (清单、合同、产品质量检验证书等) , 公司的资质, 获奖证明材料等。取得四部委联合发布的证书后, 即取得高新技术企业资质。此后, 每年需进行复核以维持该资格, 可向科技部门进行申请, 复核通过后即可继续保持高新技术企业资质。

(二) 组织和实施研究开发项目立项工作

企业需在统一安排下, 拟定研究开发项目实施计划, 编制研究开发费用预算, 向科技部门提出申请, 进行研究开发项目的立项工作。研究开发项目的立项也是进行技术开发费用加计扣除的必要程序之一。立项通过后, 企业应组织研究开发部门开展研究工作, 记录研究开发过程。由人资部门负责记录开发人员的考勤、报酬支付等, 包括参与人员的名单、工作时间和内容, 工资和奖金标准, 社保缴纳情况等。策划部门负责关注研究开发项目的整体进度, 确保按照预计进度实施开发项目, 如果出现项目延期则需履行报备手续。研究开发项目部门负责实施开发, 记录开发过程和结论, 包括使用的设备软件名称和时间、开发的关键技术和成果等。针对项目需委托给大学、科研机构的情况, 应负责控制项目实施效果并形成记录。财务部门负责确保研究开发的财务资源, 支付研究开发费用, 进行研究开发费用专项核算, 尤其应注意在财务账册中按项目单独归集研究开发费用。对于企业使用的财务核算系统比较特殊而无法在其中按项目归集的情况, 应在财务账册中按科目归集研究开发费用, 并另建立备查账簿按项目核算研究开发费用。

(三) 研发成果利用和推广

企业的研究开发活动形成的成果应予以推广和利用。一方面, 应组织办理专利、著作权、高新产品证书的申报, 争取取得尽量多的核心知识产权, 并使得核心知识产权对今后的收入取得产生重大的影响作用;另一方面, 应积极开展研究开发成果的推广工作, 将研究开发成果形成产业, 取得营业收入, 实现企业盈利的不断增长。

(四) 开展税务申报和备案

企业税率 篇10

一、税率是由中央政府决定还是由地方政府决定

房产税作为地方的一项财政收入, 在重构房产税制要素时, 税率应该由中央政府决定还是由地方政府决定?

税率由中央政府决定有以下好处:第一, 中央政府决定房产税税率可以降低税收征收和管理成本。中央政府决定全国的房产税税率可以降低地方政府为制定具体的税率花费巨大的财力和物力, 更重要的是可避免地方政府出现寻租行为。第二, 我国进行房产税改革一个重要的功能定位就是为地方政府谋求稳定的税源, 税率由中央政府决定可以避免各个地区为争夺有利于自己的税收机制而导致税收倾销, 这会使全国范围内的税收减少, 以致增加地方财政收入的房产税改革流于形式。第三, 从改革的经验来看, 我国多数税种的税率基本上由中央政府决定, 中央的税收立法权比较集中。

税率由地方政府决定有以下优点:第一, 地方政府更加了解本地区居民对公共产品或服务的需求, 房产税是特定“公共服务”的税收价格, 因此税率由地方政府决定更具有效率并且更符合当地需求。第二, 房产税是以法律的形式将公民的收入分割一部分由政府直接使用, 公民会直接地感受到自己缴纳的税收用在什么地方, 从而增强公民对政府如何使用税收的监督意识, 有利于提高政府税收支出的效率。

因此, 在进行房产税改革时, 税率应该是由中央政府决定一个幅度, 各个地方政府根据中央政府制定的幅度选择一个适合当地的税率。也就是说, 房产税税率决定权在中央政府手上, 而地方政府也有一定的自由裁量权。这种情况比较适合像我国这样各地区差异较大、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国家。即使像德国、法国税率由地方政府确定的国家, 联邦政府也会对地方的这项权利制定很多的限制措施, 以抑制地方政府滥用权力。另外, 地方政府应该是指市级政府甚至是区级 (县级) 政府, 这样制定的税率才有灵活性和可适用性。

二、税率的形式

在制定税率时, 我们可以选择三种税率:定额税率、累进税率和比例税率。定额税率的优点是征收简单, 征收成本较小, 但有明显的累退性。例如, 不同地区的房产具有不同的价值, 但是对相同面积的房产征收同样多的房产税, 这有明显的累退性特征。累进税率可以克服房产税可能存在的累退性, 更能够体现公平原则, 但是征收成本巨大, 设计截距困难。比例税率征收较为简便, 设计简单, 但可能存在一定的累退性, 对税基的设置有较高的要求。

根据我国现实情况, 可以考虑先对豪宅和高档住宅征收全国范围内的房产税, 采取比例税率, 这样容易实施。对一般住宅采用优惠比例税率, 可以增强人们对政府行为的监督意识, 也可以扩大税源。因此, 比例税率是比较可行的选择。

三、广州市的房产税税率设计

广州市是我国最富活力中心城市之一。2001~2011年国民生产总值年均绝对增长20%以上, 全市总人口由770万人增长至994万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2012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指出, 2012年中国要加快财税体制改革, 适时扩大房产税改革试点范围。房价较高, 市场相对成熟, 二手房代替一手房成为市场交易主体一线城市有可能成为第二批试点范围。广州和深圳被认为是入选试点范围的热门城市。广州市GDP持续平稳增长, 2011年GDP总量达到12 303.12亿元 (参见图1) 。广州市房地产市场发展时间较长, 其房产税税率的制定有一定的启示。

广州市在具体制定房产税税率时, 主要考虑了以下几个因素:人均住房面积、人均可支配收入、房产类型、房产价值、本市GDP和现行房产保有环节税收水平。

1. 人均住房面积。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将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尊重需要与自我实现。只有当人某一个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后, 才会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刚性购房需求一般分为四种, 即首次购房、改善型购房、投资型购房和投机型购房。考虑人均住房面积是为了避免因房产税改革而影响居民的基本生活。从税收公平原则与量能原则出发, 房产税改革后不能够对本没有支付能力的人征收房产税, 因此要设计一个人均免征面积或免征额, 这个人均免征面积或免征额可以从满足人的生理和安全需求来考虑。具体而言, 应该考察一个成人基本生活至少需要的住房面积, 这个面积或换算为的金额就应该免征房产税。

从上表中可以看到近十年广州市人均居住面积有一定的增长, 但是增长比较平缓。根据数据求2000~2009年十年的平均值得17.80平方米。人均居住面积在考虑税率设计的免征额时起到了重要的参考作用。

2. 人均可支配收入。

人均可支配收入考虑了纳税人的纳税承担能力。2010年, 广东省城镇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 3 897.8元, 2010年广东省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44 736元。由此可以推算出广东省人均可支配收入占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53.42%左右。这说明在国民财富分配中, 国民获得了大头, 政府通过税收等手段也获取了必要的积累。

在房产税改革中应该遵循以下原则:科学测算房地产税和房地产开发建设环节收费整体规模与改革后房产税税收总规模相当。考虑广州市人均税负不应该由于房产税的改革而

加重, 本文采用以下公式衡量微观税负水平:

式中:t表示房产税平均税率;I表示人均可支配收入;v表示人均房产价值, P取3.6%, 人均房产价值=人均居住面积×商品房均价。

如图2所示, 如果广州市根据房产税改革精神, 要对拥有住房的纳税人征收房产税, 那么按照上述计算公式, 广州市改革后的房产税税率应该在0.3%~0.7%之间, 具体的税率水平取决于纳税人的个人可支配收入水平与当年房产市场价值。根据广州市2010年的数据显示, 广州市商品房成交均价为12 479元/平方米, 广州市人均住房面积为21.40平方米, 其计算公式为:人均房产价值=人均住房面积×商品房均价, 通过计算得到广州市房产税平均税率要小于或等于0.345%。这说明人均可支配收入确实是设定房产税税率的一个重要参考因素。

3. 房产价值。

房产税税率有名义税率和实际税率之分。名义税率适用于估价, 实际税率适用于市价。实际税率往往会比名义税率要低。例如, 某个房产的房产税的名义税率是5%, 该房产的课税价值 (估价) 是市场价值的70%, 那么该房产的实际税率就是3.5%。所以房产价值会间接影响房产税的税收规模。目前, 我国评估房产价值的技术条件尚不成熟, 原则上是按照房产市场价值的一定百分点作为应税价值, 试点单位的重庆和上海两市的房产税就是这样确定的。

4. 现行房产保有环节税收水平。

广州市现行房产保有环节征收的税种有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房产税是对拥有营业性用房的纳税人征收的税种, 城镇土地使用税是对拥有土地使用权的纳税人征收的税种。本着“减税种”的原则, 房产税改革后应该将这两种税收合并为房产税, 因此现行的保有环节税收对房产税改革后税率制定有着重要的影响。广州市保有环节征收的税种主要有城镇土地使用税和房产税, 1999年至2007年广州市房产保有环节税收占广州市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一直维持在5%~6%之间, 说明其房产保有环节税负比较轻。我们在制定房产税税率时至少要使改革后的房产税规模比现行的房产保有环节税收要大, 因此改革后的税率应该比现行保有环节税率要大。也就是:

式中:π为房产税税率;A为广州市现行房产税税收收入;B为广州市现行城镇土地使用税税收收入;s为年末实有房屋建筑面积;v为单位房产价值。

单位:万元

表2说明, 广州市房产保有环节税收收入较低, 仅仅占该地区当年GDP的5%~6%。

根据公式计算改革的房产税税率应该要大于0.2%。其中, 2008年的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税收数据缺失, 故2008年数据计算为0 (参见图3) 。

图3反映了在现行房产保有环节税收规模不变的情况下, 广州市改革房产税最低税率水平情况。图中显示房产税改革后税率不应该低于0.18%, 如果低于0.18%就会影响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 进而影响地方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能力。

5. 房产类型。

对不同类型的房产征收房产税应有所差别, 即应采用差别税率。总的原则是, 非住宅房产的税负应该比民用住宅的税负要重。目前, 我国仅对非住宅房产征收房产税, 税率为1.2%。房产税改革主要考虑对民用住宅征收房产税后应该采取的税率水平。为了提高房屋的自有比率, 国家对住宅征收房产税的税率水平应该比商业和工业用途房产的税率要低。地方政府可以设计一个税率表, 对不同类型的房产进行分类, 不同类别房产适用不同的税率。

四、结论

总之, 在设计房产税税率过程中, 既要保持中央政府的决定权, 又要赋予地方政府一定的自由裁量权, 选择税率的形式应更加偏重于采用比例税率, 这有利于房产税改革全面推行。根据目前国际房产税税率水平, 若以房产价值征税, 房产税税率一般应定在1%~3%的范围内。但是, 我国在设计房产税具体税率水平时, 除了要参考国际水平, 还要考虑我国具体某个地区的个人可支配收入、人均住房面积、房产类型、房产价值、地区GDP等因素的影响。本文根据广州市的相关数据, 推测广州市在改革房产税过程中, 制定的房产税税率处于0.18%~0.67%的范围中, 这种测量考虑了“宽税基、减税种、降税率”的基本原则。同时, 这种测算考虑了纳税人 (微观) 的纳税能力以及政府 (宏观) 收入规模。

摘要:税率是决定房产税税收规模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通过分析广州市设计房产税税率实例, 发现地区GDP、个人可支配收入、现行房产保有环节税收水平、房产价值、免征面积等是影响房产税税率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房产税,税率水平,个人可支配收入,房产价值

参考文献

[1].James Alm, Rober D.Buschman, David L.Sjoquist.Rethinking Local Government Reliance On The Property Tax.Regional Science and Urban Economics, 2011;3

[2].刘明慧.物业税功能定位与税制要素设计.税务研究, 2009;10

[3].倪冰, 裘安杰, 陈达.我国物业税税率决定因素与税率模型——基于计税系数的改进.商业文化 (上半月) , 2011;5

海外国家(地区)艺术品税率概览 篇11

表面上,西方国家的名义税率很高,但由于很多纳税标的都可以用成本以及已纳税税额进行抵扣,因此其实际税率相对较低。此外,西方国家鼓励居民和企业进行慈善捐赠,如果企业和个人进行慈善捐赠之后,也可以获得相应的税收减免,对于艺术品来说也同样如此。

新加坡

新加坡是著名的国际贸易港和离岸金融中心,较低的税率一直是其参与国际竞争的优势之一。对于艺术品税收来说,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

1 对于艺术品进口来说,如果入关之后没有发生实质性交易,可免征进口关税;如果艺术品入关之后,在本国境内被转手卖出,则需缴纳7%的进口关税。

2 对于经营艺术品的公司来说只需按规定缴纳企业所得税。具体规定如下:自2010年估税年度起所得税税率调为17%,且所有企业可享受前30万新元应税所得的部分免税待遇;一般企业前1万新元所得免征75%,后29万新元所得免征50%,符合条件的起步企业前10万新元所得全部免税,后20万新元所得免征50%。应纳税收入(净利润)新成立公司(首三年)应征税收入现有税率首1万新元无首1万新元4.25%10万新元到30万新元8.5%10万新元到30万新元8.5%30万新元以上17%30万新元以上17%3.如果在新加坡以个人名义进行艺术品交易的,需按20%的税率增收个人所得税,相关成本和已纳税税额可进行抵扣。

3 新加坡的消费税,即货物和劳务税(Goods and Services Tax),是对进口货物和所有在新提供货物和劳务服务征收的一种税,相当于一些国家的增值税,税负由最终的消费者负担。从事提供货物和劳务服务且年营业额在100万新元以上的纳税人,应进行消费税的纳税登记。进行了消费税登记的纳税人,其消费税应纳税额为销项税额减去购进货物或服务支付的进项税额后的差额。自2007年7月1日之后,新加坡消费税的税率为7%。住宅财产的销售和出租以及大部分金融服务可免征消费税。出口货物和服务的消费税税率为零。

香港

1 香港作为国际著名的自由贸易港和离岸金融中心,香港不对艺术品进口征收任何形式的税率。

2 无论是个人还是机构,在香港经营艺术品只需缴纳利得税。其中,个人利得税税率为15%,机构得利得税税率为16.5%,相关成本和已纳税税额可进行抵扣。

3 香港可以通过个人捐赠来减免相应的税收。香港的个人或机构只要向以经营非盈利项目为目的的基金会捐赠的年度总和在100港元以上,即可获得相应的税收减免,扣除额限于应评税入息的25%。

台湾

1 台湾地区对于艺术品的进口采取零关税,但是,如果以交易为目的从海外购入艺术品的,需缴纳5%的营业税。

2 在台湾经营艺术品的单位均需按出售艺术品的件数来征收5%的营业税,但是可以用已纳税额进行抵扣。

3 除了营业税外,在台湾经营艺术品的机构还需缴纳利得税,其利得税的征收方式采取累进制,具体情况如下:

企业净利润在12万台币以下免征利得税;

b 企业净利润在12万到18.1818万台币之间的,(本年净利润-12万)×1/2*17%

c 企业净利润在18.1818万台币以上的,按17%征收。

4 如果是个人从事艺术品经营的,需要按照作品总销售价的15%进行征收。

英国

1 英国对于艺术品的进口采取零关税政策,但需要增收5%的进口增值税,以非盈利为目的的艺术品进口免征增值税。如果艺术品入关之后再转手卖出的,需再缴纳17.5%的同内增值税。

2 公司税,也叫企业所得税。在英国,艺术投资基金、经营艺术品的私人公司均需缴纳公司税。英国的公司税一般按公司可征税的年利润量分三段征税。1)利润不超过1万英镑,为零税率;2)利润在5万至30万英镑之间,税率为19%;3)利润超过50万英镑,税率为28%。此外,如果非经营艺术品的公司以收藏为目的购入艺术品,可计入成本进行抵扣。如果该公司在一年之后将藏品出售则需缴纳18%的资本利得税。

3 英国公司还必须登记缴纳增值税,增值税对消费者增收。英国VAT标准税率是17.5%,艺术品按标准税率征收增值税,但艺术品交易经营者只需缴纳作品出售的增值税,作品购入的增值税可免除。

4 如果是个人藏家将自己的藏品进行出售,征收18%的资本利得税。

5 如果藏家在短时间之内将藏品进行出售,按个人所得税征收。个人进行艺术品销售按个税进行征收,税率为50%。个人画商从事艺术品交易所获得的收入也按照50%的个人所得税进行征收。

美国

1 在美国,艺术品被作为资产看待,因此,在美国境内经营艺术品主要缴纳的是资本利得税。具体规定如下:

对于发生在美国境内的艺术品交易,美国国税局将交易对象分为画商、投资人和藏家。其中,画商是以艺术品的买卖为主营业务的,其主要直接将艺术品销售给终端客户,其税率为净利润的35%;投资人,包括艺术基金公司,或者是从事艺术品交易的自然人,其购买艺术品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投资,而不是以个人享乐为目的,其适用税率为净利润的28%;藏家购买艺术品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个人愉悦,一般情况下,其出售藏品不享受税务减免,如果其藏品的持有期限在一年或一年以内应缴纳35%的税金,一年以上应缴纳28%的税金。

2 除了资本利得税以外,根据美国各个洲的税率情况,艺术品的购买者还需缴纳4%到11%不等的消费税。由于画商购买作品的目的是为了转售,因此,画商购买作品的消费税可以免除。

3 对于艺术品的进口,美国采取零关税政策。但是对国外卖方需征收相当于作品申报价值0.21%的海关使用费,其缴纳下限为25美元,上限为485美元。此外,对于价值在1250美元以上的货物,美国海关还要征收一个债券费,其费用为千分之一到千分之五之间,实际征收的费用取决于作品的入关价值、潜在风险以及潜在关税,其实质是一种保证金,并会在1年之后返还给进口商。

4 美国也可以通过个人捐赠来减免相应的税收。在美国,个人或机构只要向以经营非盈利项目为目的的基金会捐赠的年度总和在100美元以上,即可获得相应的税收减免,扣除额限于应评税入息的25%。

从以上几个国家和地区的案例中,可以很明显的看出在这些税制成熟的国家和地区中,其对于艺术品行业的课税重点主要在经营者的实际所得上,而对于增值税和荷业税等流转税的征收一般可以用运营成本进行抵扣;其次,这些国家和地区通过税制设计来促进艺术品的收藏和捐赠,而对于艺术品的投资、投机行为则采取相对较高的税率进行征收;对于艺术品的进口而言,这些国家和地区都通过零关税予以鼓励。

关税税率的税务筹划研究 篇12

一、关税税率

目前我国关税税率的形式主要有:一是进口关税税率,我国进口税则对进口货物的关税税率设有最惠国税率、协定税率、特惠税率、普通税率、关税配额税率等。二是出口关税税率,为鼓励国内企业出口创汇,提高国内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我国对大部分出口货物不征收出口关税。三是暂定关税税率。四是配额关税税率,我国海关规定,对在进口配额范围内进口的货物可适用于更低的配额税率,对超出进口配额范围内的进口的货物按普通税率征收关税。五是关税的从量税率、复合税率和滑准税率。

二、关税税率的税务筹划

(一)零部件与成品关税的税务筹划

虽然关税税率是不可变的,但是通过分析不难发现,原材料、零部件的关税税率与成品的关税税率相比,原材料和零部件的关税税率最低,半成品的税率次之,产成品的税率最高。因此企业可以考虑进口原材料和零部件进行加工生产,从而降低关税税负。

例1:国外汽车生产企业w向中国汽车销售企业Y进口100辆小轿车,每辆小轿车的完税价格为8万元,假定进口环节的关税税率为28%,消费税率为5%,增值税率为17%。如果完全按市场价格进口,则W企业应纳税额为:应纳关税额=8×100×28%=224 (万元);应纳消费税额=(8×100+224)/(1-5%)×5%=53.89 (万元);应纳增值税额=(8×100+224)/(1-5%)×17%=183.24 (万元);应纳税额=224+53.89+183.24=461.13(万元)。

经过税务筹划,国外W企业决定在中国设立自己的汽车组装兼销售公司Z,并且将原来进口整装汽车的方式改为进口散装汽车零部件。一辆汽车的全套零部件以6万元的价格转让给公司Z,这样,散装零部件进口环节关税税率降为10%,而且进口环节不用缴纳消费税,则W企业应纳税额为:应纳关税额=6×100×10%=60(万元);应纳增值税额=(100×6+60)×17%=112.2(万元);应纳税额=60+112.2=172.2(万元)。

虽然消费税和增值税的一部分在以后生产环节需要补交,但延缓了纳税时间,相当于向财政部门获取了无息贷款,而仅从关税的减少额而言,该企业至少可节约税款164万元。

(二)保税制度的税务筹划

保税制是对保税货物加以监管的一种制度,是关税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该制度可以简化手续,便利通关,有利于促进对外加工、装配贸易等外向型经济的发展。目前我国的保税制度包括保税仓库,保税工厂和保税区等制度。

保税制度为各出口企业提供了延迟缴纳进口货物应纳税款的优惠,从而相当于从海关获得了一笔无息贷款。实现这种可能性的关键环节是出口企业能否将其进口货物向海关申请为保税货物。如果能够申请,从批准日起暂时免征进口关税,而后视货物经储存或加工或装配后是否复运出境,再决定需不需要补交税款。显然,作为用进口货物加工出口商品的企业,不论其进口货物最终流向何处,都能在批准日到补交税款之间的期间内占有该笔税款的时间价值,从而能达到降低税负的目的和效果。

另外,保税是一个包含众多环节的过程,如果进口货物最终将复运出境,其基本环节就是进口和出口环节,通过进出口环节可以寻找到税务筹划的切入点。在这两个环节,既是进口公司又是出口公司的企业都必须向海关报关,企业填写的报关表中有单耗计量单位一栏,其表示方式有:度量衡单位/度量衡单位,如:米/米、吨/立方米等;度量衡单位/自然单位,如:吨/块、米/套等;自然单位/自然单位,如:件/套、匹/件等。度量衡单位容易测量,而自然单位要具体测量则很困难,所以利用自然单位/自然单位的计量形式便可以进行税务筹划。

例2:我国家具生产公司W,当年1月从某国进口一批木材,并向当地海关申请保税,其报关表上填写的单耗计量单位为:200块/套,即做成一套家具需好用200块木材。而该公司由于近期引进先进设备,目前加工一套家具仅需用150块木材,由于其准确测量难度较大,海关认为W公司诚信良好,给与批准。8个月后,W公司将成品复运出口,完成了一个保税过程。现假设W公司进口木材10万块,每块价格100元,关税税率为50%,其关税降低额为:(100000-100 000/200×150)×100×50%=125(万元)。W公司由于灵活运用单耗计量单位,成功地降低税负125万元。

(三)原产地的税务筹划

关税条例规定,进口税率分设有普通税率和优惠税率(最惠国税率、协定税率和特惠税率)。对于原产地是与我国未签订关税互惠协议的国家或地区的进口货物,按普通税率征税;对于原产地是与我国签订有关税互惠协议的国家或地区的进口货物,按优惠税率征税。因此,原产地的税务筹划关键在于如何避免普通税率的重负,获取优惠税率的利益。关于原产地的确认,我国基本上采用了国际上通用的两种标准:一是全部产地标准,即对于完全在一个国家内生产或制造的进口货物,其生产或制造国就是该货物的原产国。二是实质性加工标准,指经过几个国家加工、制造的进口货物,将对货物进行经济上可以视为实质性加工的国家作为有关货物原产国。实质性加工试制产品经过加工后,在进出口税则中四位数税号一级的税则归类已经有了改变;或者其加工增值部分所占新产品总值的比例已经超过30%。

企业应根据所需要的进口货物的关税优惠税率的相关政策,对其进行有效地税务筹划。对于第一个标准及全部产地标准,进行关税税务筹划的可能性较小;但对于第二个标准,即实质性加工标准,首先,就实质性加工的第一个条件而言,从税收角度来看,重要的是必须表现为税目税率的改变。例如,某企业在新加坡、韩国、菲律宾、马来西亚和越南设有零部件供应企业,新加坡的子公司生产汽车仪表,韩国的子公司生产汽车轴承和发动机,菲律宾的子公司生产阀门,马来西亚的子公司生产轮胎,越南的子公司供应玻璃。那么总装配厂应当选择在何地设置、是否与中国签有关税互惠协议,并仔细比较与中国签订关税互惠协定的国家或地区中,哪一个更优惠,哪一个在经济成本上更为有利可图,从而做出选择。当然除了考虑关税因素外,还要兼顾该国家或地区是否实行外汇管制和出口配额控制、政治经济形势是否稳定以及其他一些影响因素。其次,就第二个条件而言,如果已经选择了一个非常有利于降低税负的国家和地区,并建立总装配厂,可是总装配厂的加工增值部分的技术和价值含量达不到产品总值的30%,对此可以通过转让定价的方法,降低其他国家或地区的零件生产价格,从而加大总装配厂增值部分占产品总值的比重,使之达到或超过30%。

(四)关税减免的税务筹划

关税减免是国家对某些纳税人和征税对象给予鼓励和照顾的一种特殊调节手段,因此,企业应当充分理解和掌握关税减免政策,创造相关且合法的条件,使企业的进出口业务能够享受关税的减免优惠,从而降低关税税负。根据《海关法》的规定,关税减免以最惠国税率或普通国税率为基准,具体减免分为法定减免税、特定减免税和临时减免税。

法定减免税是税法中明确列出的减税或免税。符合税法规定可予减免税的进出口货物,纳税人无需提出申请,海关可按规定直接予以减免税。《海关法》和《进出口条例》明确规定可以减免税的进出口货物有:关税税额在人民币50元以下的一票货物;无商业价值的广告品和货样;外国政府、国际组织无偿赠送的物资;在海关放行前损失的货物;进出境运输工具装载的必需的燃料、物料和饮食用品。纳税义务人自缴纳税款之日起1年内,可以申请退还关税的情形包括:已征进口关税的货物,因品质或者规格原因,原状退货复运进境,并已重新缴纳因出口而退还的国内环节有关税收的;已征出口关税的货物,因故未装运出口,申报退关的。

特定减免税也称政策性减免税,是在法定减免税之外,国家按照国际通行规则和我国实际情况,制定发布的有关进出口货物减免关税的政策。特定减免税货物一般有地区、企业和用途的限制,《海关法》明确规定的使用特定减免税的货物有:科教用品;残疾人专用品;扶贫、慈善性捐赠物资;加工贸易产品,包括加工和补偿贸易、进料加工;边境贸易进口物资;保税区进出口货物;出口加工区进出口货物;进口设备;特定行业或用途的减免税政策。

上一篇:初三政治下一篇:计算机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