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创新性

2024-05-24

课堂创新性(共12篇)

课堂创新性 篇1

新世纪的人才不仅要有较全面的知识, 更需要具备创新能力, 以承担知识创新的重任, 适应知识经济社会的需要。这就对培养人才的学校教学, 尤其是基础教学提出了挑战。而语文的学科特点和功能, 决定了语文课堂教学创新得天独厚的优势。

一、更新语文课堂教学理念, 发展学生自主创新个性

我国的教育, 尤其是基础教育忽视了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甚至扼杀了学生的创新精神。我们应本着“发展每一个学生的”的根本宗旨, 更新教育理念, 改革课堂教学, 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自身需要, 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

在课堂教学中, 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应注重学生的不同认知方式和个性特征, 教学既要有统一性, 更要有灵活性, 既要有效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又能让学生充分地展露灵性, 展现个性, 发挥主体作用。努力培养学生的好奇、进取、探究、专注、自信、坚韧、自制、敢于挑战的心理品质, 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培养学生质疑问难挑战权威、敢于标新立异等方面的精神品质。

教学中必须尊重学生的人格, 重视学生的兴趣爱好, 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三维学习方式, 并要在遵循语文教学规律的同时, 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认识能力安排教学程序。拓宽教学空间, 创设开放的、多维互动的教学空间, 利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 带领学生走出课堂, 在生活中学习语文。最终培养出有个性、有思想、有自信的适应时代需求的创新性人才。

二、构建多向互动语文课堂, 创造宽松和谐教学氛围

当今的教学改革要把重心从“教”转移到“学”, 从传授知识转移到发展智力, 培养能力。创新性语文课堂教学要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引入多向互动, 创设理想的学习环境, 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1. 启发激趣, 营造积极氛围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也是影响学生学习质量的重要因素, 我们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创新性课堂教学的前提。充分挖掘教材中学生感兴趣的因素, 充分使用电教媒体手段, 精心设计教学语言, 巧妙运用设问质疑, 激发学生兴趣,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引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创设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让语文课生机盎然, 妙趣横生, 让学生品尝到语文的趣味, 体会到语文的美感, 享受到语文学习的快乐。

2. 质疑交流, 形成多向互动

古人云:“为学患无疑, 疑则有进, 大疑则大进。”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 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能够开发智力, 提高能力, 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有目的、有方向地主动获取和掌握新知识, 教师通过让学生自己提问来组织教学,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索、为他们创设动脑、动口、动手、释疑解难的机会, 并让他们通过个体与个体, 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多种形式的交流, 培养独立思考,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从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

3. 引入竞争, 激活语文课堂

竞争意识的培养是为了让学生提前感受竞争带来的压力, 更好地完善和发展自己, 提高自身竞争力, 走出社会后能更好地迎接社会挑战。丰富竞赛的内容是激活听力课堂的有效手段, 引入课堂竞争机制, 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活跃课堂气氛, 从而提升整个课堂效果。多种形式的竞争机制会让课堂教学更精彩, 更有活力, 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可以使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体验到从“山重水复”到“柳暗花明”的快感, 可以激发学生相互学习, 共同研究, 促进研究性学习的开展, 加强同学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另一方面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竞赛结果的揭晓与适当的鼓励, 会大大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 激发学生对语文学科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

三、回归人文美感学科特色, 营造唯美生动语文课堂

语文教育由于长期处在应试教育樊笼中, 失去人文科学应有的特征。教师讲读一篇课文, 从作者、背景、结构、中心到写作特色, 步步为营, 滴水不漏;学生作文, 什么起承转合, 不偏不倚, 层层设防;学生做练习, 要紧扣教材观点和高考考点, 不敢越雷池半步。学生成了录音机, 只有复制的功能, 没有主动、自由的个性。学生的语文学习形成了思维定式, 潜在创新意识被紧紧挤压着, 创造性被泯灭。

构建创新性语文课堂教学, 必须以学生为本, 从学生心灵深处挖掘创新潜能, 培养创新意识, 激发创新精神。

课堂创新性 篇2

启二刘雅莉

创新性地教,就是教师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在现代教育观、学生观、学习观的指引下,运用创新性教学理论、原则、方法等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创新学习动机,开发学生创新潜能,培养学生创新人格的教学活动。创新性的学,就是在现代学习观的指引下,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不拘泥于书本,不迷信权威,不墨守陈规,打破思维定势,在创新思维的支配下,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结合学习中的实践,独立思考,大胆探索,提出新观点,发现新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一种学习方式。

创新性教学的基本内涵是:①创新性教学的本质是充分展示人类的创造力,并使之转化为学生自己个人的创造力;②创新性教学的目的是实现学生认知的发展(而不是单纯地稳定和延续);③创新性教学的任务是使学生个人的认识成为一个活的有机体;④创新性教学的基本途径是实现学生认识的自然发展,这种个人认识的自然发展过程的实质在于重演人类认识自然的基本过程。

创新性教学的首要任务并不在于直接传授现成的知识,而在于引导学生发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果没有问题,一切知识就都成了令人生厌的无病呻吟,学生就不可能有求知的欲望和要求,教学也就不可能取得任何真正的实效。问题不仅是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前提,而且是学生理解和吸收知识的前提。知识只有围绕问题展现出来,才能为学生所理解和接受,进而才真成为其内在精神世界的有机组成部分,更重要的还在于它能激发创造动机和创造思维,并提供创造的可能目标和突破口,进而促使学生投身于创造活动之中。

1、创新教育的课堂是开放的课堂。“学生自主创新性能力培养与研究”课堂教学模式,由于教师要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学生的发言时间难以预料,所以教学时间教师不容易准确地把握。再则,由于教师不能充分估计课堂上可能发生的各种变化,由于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手段的不断丰富,给教师驾驭课堂带来了难度。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提高课堂教学的组织、调控艺术,对学生每个阶段的心理发展非常了解,又要熟练灵活地安排课堂教学内容。不断充实提高自己,掌握信息,必须具有较高的驾驭课堂、驾驭教材、驾驭学生的能力。

2、创新教育是一个全方位创新的大课题。我们现在搞的“学生自主创新性能力培养与研究”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只是初步的,这种教学模式并不是框框,在运用过程中,如何针对教学实际进行灵活变通,改革和再造创等方面,还需要深入研究。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加大课题研究的力度,推动课题实验向纵深发展。

主要工作和措施:

1、在教学目标上,突破过去只重视对学生知识与技能要求,忽视对学生创新精神与创造潜力开发,及忽视对学生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培养的倾向,转变为研究如何形成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态度,如何使获得知识和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开发学生创造潜能,使学生养成创新思维习惯,掌握创新学习方法、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的过程,使学生全人得到发展。

2、在教学过程方面,突破课堂教学以教师的教为中心,学生的学服从于教师的教的单边教学活动过程,转变为教学过程中师生交往、互动的双边教学活动过程,达到师生共同发展的目的,同时,使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支持者、合作者、实现了角色的转换,学生则由被动的知识的接受者转变为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学习主体。

3、在知识结构方面,突破旧教学观中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知识本位、知识的系统性、严密性、完整性,忽视学科之间、知识与学生生活与社会生活、学生与社会生活之间的联系,转变为建立学科之间,知识与学生生活、与社会之间的多项联系,进行综合性教学,使学生获得完整的知识,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

4、在学习方式上,突破单

一、被动的对书本知识的记忆,忽视学生动手动脑,参与学习活动过程的体验性学习,转变为让学生亲自参与学习活动过程,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等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进行教学。使学习过程成为学生自主探究、发现知识的形成过程。教学中允许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观点,允许学生对教材的不同解读,倡导创新。同时让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动手动脑,在观察、感知、理解、领悟知识的形成过程,进行体验性学习,同时,使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不仅学会,而且会学,特别是能发挥创造潜能与创新想象及创新思维能力,进行高效、独特的创新性学习,为此要运用创新的教学方法。

5、在教学评价上,突破过去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只以考试分数为标准的现状,转变为重视对学生进行全面发展的教育要求。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通过对学生的评价,以激发学生对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端正学习态度,讲究学习方法,达到学会、会学、会创造性思考问题的目的;并且在学习上不断追求卓越,不断超越自己,永远保持学习热情和自信心,胜不骄、败不馁,自强不息,永远向上的精神。

通过对教师的评价,激励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工作进行不断地反思,明确自己教学中的成功与问题及所产生的原因,以改进教育思想观念,教学方式方法,并在教学中不断进行新的探索,不断超越和创新,让教学永远充满活力,充满人性与关怀,永远积极向上。

6、突破教师厌恶学生提出离奇古怪或与教师意见不一致的问题,挫伤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影响学生创新思维发展的现象,转变为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启发诱导学生批判思维,激励学生大胆质疑,提出独特的与众不同的观点与问题,使思维具有独特性。

创新性的数学课堂教学 篇3

关键词:创新;兴趣;数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5-182-01

当前,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在创新性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必须牢固地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主体现,以学生能力发展为重点的教育质量观,以完善学生人格为目标的教育价值观。教师应充分地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把学生看作发展中的人,可发展的人,人人都有创造的潜能;学生要创造性地学数学,数学教学就要充满创新的活力;于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意识到创新课堂教学方法。

一、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我们的课堂教学形式单调,内容陈旧,知识面窄,严重影响学生对数学的全面认识,难以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创造欲。新课标中指出:“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认知心理学关于学习机制的最新研究成果揭示了学习主动性的本质是认识主体的主动建构。只有当认识主体意识到是其自身在影响和决定学习成败的时候,生动建构才有可能实现。因此只有将认识主体置于饱含吸引力和内驱力的问题情境中学习,才能促进认识主体的主动发展。

因此,教师必须精心创设教学情境,有效地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使其学习的内部动机从好奇逐步升华为兴趣、志趣、理想以及自我价值的实现。因此,在创造性的数学教学中,师生双方都应成为教学的主体。在一节数学课的开始,教师若能善于结合实际出发,巧妙地设置悬念性问题,将学生置身于“问题解决”中去,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知识的发现,这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弗赖登塔尔曾经说:“学一个活动最好的方法是做。”学生的学习只有通过自身的探索活动才可能是有效地,而有效的数学学习过程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是一个被动吸收、反复练习和强化记忆的过程,而是一个以学生己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通过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主动建构意义的过程。创造性教学表现为教师不在于把知识的结构告诉学生,而在于引导学生探究结论,在于帮助学生在走向结论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探索规律,习得方法;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地从事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合作交流等数学活动,从而使学生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有效的学习策略。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该让学生充分地经历探索事物的数量关系,变化规律的过程。

三、注重开放题的教学,提高创新能力。

沿袭以久的教育内容和方法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品质。数学作为一门思维性极强的基础学科,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方面有其得天独厚的条件,而开放题的教学,又可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尤其对学生思维变通性、创造性的训练提出了新的更多的可能性,所以,在开放题的教学中,选用的问题既要有一定的难度,又要为大多数学生所接受,既要隐含“创新”因素,又要留有让学生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充分施展他们聪明才智的余地。

四、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开展积极评价。

教师调控教学内容时必须在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上分层次教学,尽可能地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指导策略;在教学评价上要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对不同程度、不同性格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

由于智力发展水平及个性特征的不同,认识主体对于同一事物理解的角度和深度必然存在明显差异,由此所建构的认知结构必然是多元化的、个性化的和不尽完善的。学生的个体差异表现为认识方式与思维策略的不同,以及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的差异。作为一名教师要及时了解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积极评价学生的创新思维,从而建立一种平等、信任、理解和相互尊重的和谐师生关系,营造民主的课堂教学环境;教师要及时地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对出现的错误要耐心地引导他们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鼓励他们自己去改正,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创新性探索 篇4

关键词:数学,探索,课堂教学

人的一生都在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成长。在人的一生中,经历小学、中学、大学即以上层次,而小学阶段是人生的关键时期,是人生的启蒙阶段,小学生以后发展的成功与否,绝大部分取决于小学阶段的培养程度。 现阶段新课程的改革,从以往传统教学模式到现在新课程下的教学模式,这就需要创新。创新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创新是一种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 激发学生对于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这都需要在课堂数学教学的条件下进行的,培养学生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 尊重学生在数学学习上的个体差异,这就需要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意识到创新课堂教学方法。

一、生活中的数学知识

在生活中数学知识如何让学生浅显易懂,这就需要教学的艺术了。让纯粹的数学穿上合适的生活外衣,然后以最合理的方式呈现给学生。生活中一系列常识,如买东西付钱、袋子里有多少个苹果等等一系列有关于数学知识。以往的课堂教学形式单调,内容陈旧,知识面窄,严重影响学生对数学的全面认识,难以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与课堂学习的知识相互结合起来,让学生体会数学不管在学习与生活中的种种乐趣,有助于学生对于学习数学起到一定作用, 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上有一定的帮助。

二、开放题的教学方式

一节能给予学生技能、知识,还应有方法的领悟、 思想的启迪、精神熏陶的数学课是一节有价值的课。然而知识化、技巧化、功利化思想的不断弥散,使其数学思想、方法和精神在数学课堂上逐渐被忘记。实践的课堂教学,知识的习得,方法的生成,还有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思考。传统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而新课程改革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供了有利条件。思维极强的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方面有其得天独厚的条件,而开放题的教学, 又可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尤其对学生思维变通性、 创造性的训练提出了新的更多的可能性,所以,在开放题的教学中,选用的问题既要有一定的难度,又要为大多数学生所接受,既要隐含“创新”因素,又要留有让学生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充分施展他们聪明才智的余地,要给学生以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进行充分的探索和交流。但对于很多教学者来说,特别是新教师的确是有一定的难度,开放题的教学方式需要一段时间去适应,把传统教学方式逐渐的转化,新的教学方式渐渐的掌握与运用。

三、鼓励学生间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

不同的教学模式带来了笔筒的学习知识的氛围和效果,如何解决一种真正的教育措施,必须得更新一种教学理念,有了好的教育理念才能体现所谓的教学创新。 在教与学的对立统一模式中,如何找到一种切入点和平衡,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于老师,我们更应与时俱进, 不能单纯的机械式把知识传授给学生,以一种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的知识诉求。我们更应注重在科学且欢快的教学氛围中构筑学习理论与经历,这样才能创造性的与学生一起学习知识、探索知识。引导学生探究结论,在于帮助学生在走向结论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探索规律,习得方法;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地从事观察、 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合作交流等数学活动,从而使学生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有效的学习策略。 人类有着七情六欲,学生更是如此,在与老师关系好坏、 课堂纪律好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应注重学生个人性格特征,把握好学生的个体特性,理性化教学,不能以偏概全,一概而论。

四、学生的个体差异不能一概而论

创新性语文课堂教学探微 篇5

创新性语文课堂教学探微摘  要:现代教育技术和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学校教育改革,语文教育应以创新性语文课堂教学为契机,抓住学科特点,强化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逐步由课堂教学系统向社会生活系统转移,并通过教育信息化手段,提高现代人健全素质的语文能力和创新能力,以适应“终身学习”的未来社会和未来社会对“人”的需要!

关键词:人文科学・课堂与生活・终身教育・教育信息化 正文:  回顾近百年的教育史,持续性的、世界性的教育改革运动此起彼伏,没有停息,它经历了三次高潮――从20世纪初到30年代的改革促使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的变革,科学技术的进步促成了五、六十年代的教育改革,70年代至今的改革既是上一次教育改革的发展又是对上一次教育改革的批判。创新教育是第三次高潮的重要课题,这就意味着21世纪将是创新的新世纪。江泽民在1995年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民族缺乏独创能力,就难于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21世纪的国际竞争,既是经济的竞争,也是科技实力的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的竞争。知识经济是以人才为基础的,“知识经济是以创新为特征、以知识创新为动力的经济,创新是其灵魂,谁在知识创新中领先,谁就能在经济竞争中占据优势”。①学校教育肩负了培养21世纪新型人才的历史重任,能否培养出具有广阔的胸怀、丰富的知识、聪敏的智慧、开拓的精神,高尚的道德、完善的人格,要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充分发展的一代新人,关键取决于学校教育。因此学校教育应把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摆在突出地位,这便是对学校的教育教学尤其是基础教学提出了挑战。语文学科的课堂教学,由于学科特点和功能,决定了它对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具有得天独厚的作用。如何构建创新性语文课堂,这是见仁见智的问题,这里只谈谈自己的一孔之见,以期抛砖引玉,投石激浪。 一、回归人文科学,创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  语文教育由于长期处在应试教育樊笼中,失去人文科学应有的特征。教师讲读一篇课文,从作者、背景、结构、中心到写作特色,步步为营,滴水不漏;学生作文,什么起承转合,不偏不倚,层层设防;学生做练习,要紧扣教材观点和高考考点,不敢越雷池半步。学生成了录音机,只有复制的功能,没有主动、自由的个性。学生的语文学习形成了思维定势,潜在的创新意识被紧紧挤压着,创造性被泯灭。  语文课堂教学应当尊重学生的需要,尊重学生的情感,使其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并能在个人自由生活的同时承担不可推卸的对他人、对社会、对自然的责任。以达到弘扬道德价值和审美价值,培养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时代风尚的关怀人生的终极目的。构建创新性语文课堂教学,必须打破这种“理性的`奴性”(荣格语)的被动教学方式,以学生为根本,从学生心灵深处挖掘创新潜能,培养创新意识,激发创新精神。搞活语文课堂,构建多向互动创新性语文课堂教学结构,让学生的语文学习得到延伸。 1.以教为重心逐渐转移到以学为重心。  国内外的教学改革都把重心从“教”转移到“学”,从传授知识转移到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创新性语文课堂教学也应这样,不论是采用暗示法、发现法,或者自学辅导教学法,学导式教学法,都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求知的欲望,培养学生学语文的兴趣,使之不仅能学到知识而且学会独立获取知识的方法。同时,教师要为学生提供特定的学习情景,创设理想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譬如,有一位老师上作文课时把一个瘪皮球和打气筒带进教室,他先拍拍皮球,然后给皮球打气,再拍拍皮球。老师的动作做完之后,要求学生据此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写一篇文章。学生们各抒已见,比较集中的看法有四种:①皮球瘪其实是一种自我保护,打足了气的皮球会让人踢来踢去,容易损害自己;②做人不能像瘪皮球那样没有活力;③球要打气,人要争气;④只有不断充实自己,才能在人生的竞技场有所作为。语文老师的这种暗示教学法,实际上是引导学生自觉地进入写作境地,比其单纯的命题作文、供料作文来说,课堂氛围更为宽松和谐。  2.注重质疑交流,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课。  美国的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问题。”学生能自己质疑提问,说明学生进入了自主学习状态。教师通过让学生自己提问来组织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索、为他们创设动脑、动口、动手、释疑解难的机会;通过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群体外向学习法等形式的交流,培养独立思考、商讨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通过课内外结合的教学形式,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譬如以学生阅读课内外读物为主,并进行摘抄和讨论;依据教材对学生进行写作训练、组织学生编写课本剧本、实地采访和调查、对学习内容进行小结等;组织学生进行演讲、辩论、讨论、朗诵、办讲座等;依据教材、围绕如何利于学生掌握语文学科基础知识,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以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为依据开展各种兴趣性活动;以语文教材或相关知识为基础,开展表演、竞赛、绘画、歌唱、外出采访、参观等活动。语文教学应突出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通过不同渠道(最好是选择教育信息化),创设一种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处在无忧无虑的氛围中,使每个学生都有心理上的安全感而又没有精神压力的情境下开展认知活动。只有在这种氛围中,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才能形成和发展。  二、由“应试”向“应世”转移,创建课堂与生活的“超级链接”   语文是学生学习时间最早、学习过程最长的一门学科。但学生对这门学科最易满足也最易厌倦。因为学习经验告诉他们:只要能认识一两千字,稍具分析能力,多看几本课外书,即使上课不认真听讲,也可让试卷上的分数不下于六七十。于是,学生学业还未结束,对语文的新鲜之感、喜悦之情荡然无存了,结果其语文能力日益低下。况且,传统的语文课堂主要为“应试”作准备,这样的课堂教学容易让学生索然无味,无论教师怎样在课堂上囗若悬河,眉飞色舞,学生顶多欣赏下教师的囗才听听课,实际上能使学生终身受益而获取的东西并不多;无论你怎么用屈子的放逐离骚幽情、陶潜的悠悠南山、杜子美的笔底波澜、李太白的青天揽月……或爱斯梅拉达和卡西摩多的美与善、铁的人物血的斗争的牛虻、呼唤人性复活的列夫・托尔斯泰等等来熏陶,但这在一部分学生的眼里,毕竟有时间和空间差距,离现实太遥远了。究其原因,我们是用“应试”的方式来对待了现代人,长此以往,不会“应世”,反而恶性循环。其实,早在20世纪初(第一次世界性教育改革运动)美国的哲学家、教育家杜威就这样形容和批判传统教育:教室里,“按几何图形排列着一行一行的简陋的课桌,紧紧地挤在一起,很少有移动的余地;这些课桌的大小几乎都是一样的,仅能够放置书、笔和纸;另外,有一个讲台,一些椅子,光秃秃的墙壁,还可能有几幅画。我们看了这些情况,就能推断在这样的场所可能进行的唯一的教育活动。这一切都是有利于‘静听’的,因为单纯地学习书本上的课文,只是‘静听’的另一种形式,它标志着一个人的头脑对别人的依赖性。”②  我们的传统教育偏重知识的传授而轻视实践活动,而实际上学生的综合能力、创新能力很大程度来源于生活积累,来源于社会实践活动,来源于开放的课堂教学建构。“美国当代教育家卡尔・罗杰斯指明学与做的关系时,提出这样的学习原则:大量有重要意义的学习是从干中获得的;学生负责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对学习才会促进,使学习者全身心投入的自我启动的学习是最持久的、最深入的”③。由此可以看出,知识和兴趣是在实践活动中得到、产生并发展的。在创新性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为学生创造各种参加实践活动的机会,使其积累知识、丰富知识。比如督促学生阅读报刊杂志,关注社会热点;走出教室,研究发生在自己周围的一些事物,懂得用自己的眼光去观察理解社会现象和知识,打破思维的定势,通过实践获得新的看法和思想。  纵观历史,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等中国三代领导人的语文能力都很高,  这实际上是革命的斗争实践增长了他们的才智。因此,当今时代,我们应改革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学校与社会生活脱节的传统教育,建立科学的学生观。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他们既是教育的客体,又是教育的主体,只有客体和主体的高度统一,才能发挥学生学语文的主观能动性。语文课堂教学应当与社会生活相联系,让学生解决为何学语文、为谁学语文的问题;通过创新性语文课堂教学,透视现实社会生活,让学生明确学语文的实用性。建立“应试”(课堂教学系统)到“应世”(社会生活系统)两者之间的“超级链接”,把学校变成与社会紧密联系的小环境,把学生培养成谙熟事理、了解社会的新型社会成员。  三、着眼“终身教育”,改革读写教学   “终身教育”着眼于人的“可持续发展”,立足于人的一生,定位于使人“学会学习”。当今时代,我们培养的学生一旦投身社会,能否立身行事,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人的读写能力(不能排除听、说能力),因而,这对学校的语文读写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长期以来,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盛行以文章学为理论指导的“文章学阅读教学法”,一般是从文章结构入手解析“范文”,从积累语文知识入手整理范文所提供的内容要点和零碎的语文知识点。比如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辑出版的教材配套用书《教学参考书》的“参考”内容是:作者介绍、时代背景、结构分析、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特点、修辞方法、练习答案等。一些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照搬“参考”,用“生理解剖学”的方法和以获得“生理解剖”结果为认知目的的教学,违背了阅读的根本目的和阅读教学的能力培养目标。再有,习惯的“文章学阅读教学法”是从“读写结合”入手,把对范文的解析同时扩展为模仿范文的写法来进行作文教学。比如,中学语文教科书以体裁编组课文单元,用“单元知识短文”归纳、阐述本单元课文的文体知识,学什么文体的范文就设计什么文体的写作。这种编排模式,实际是把阅读与写作不同的思维过程和心理活动混为了一谈。许多教师视课文为阅读和写作的共同观照物,因而出现了用文章结构分析来置换、代替读写信息处理的现象。从写作的角度解读文章,使语文读写教学处于尴尬境地。由此,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受到扼制,学生作文出现了千人一面、千腔一调不使人卒读的现象。  针对目前语文教学中存在的种种弊端,我们应该开展语文创新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创造性地学习,让其始终处于探索性、创造性的环境下,有效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学习方式,把“知识”放在问题中,放到现实中,让学生通过一定的情景去收集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和运用信息,主动地探索、发现、体验和解决问题,从而促使学生获取新知识和利用旧知识进行创新活动。  “研究性学习”也是创新性语文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语文研究性学习一定要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学生各自的兴趣、爱好和条件,选择不同的研究内容,独立自主地开展研究,坚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由选题,自主探究和自由创造”,以此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语文研究性学习在师生间建立了一种新的关系,在这种新的关系中,教师不再作为知识的权威将预先组织的知识体系传递给学生,而要与学生共同开展探究知识的过程;学生不再作为知识的接受者,被动地听从教师的指令,而是具有高度的自主性,是学习的主人。把语文研究性学习落实到读写教学中,那就是:以目的性为读写前提,以信息论为读写理论指导,以围绕读写目的准确、快速、有效把握文章的相关信息为基本原则,不断提高学生筛选、认知、处理语言信息的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未来的社会是知识经济和信息化的时代,未来的教育是不断提高人的素质的“终身教育”,它使语文读写教学对于人的“可持续发展”方面具备了更重要的意义,而中学语文读写教学的终极目标就是在语文学习中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性,以适应“终身学习”的未来社会和未来社会对“人”的需要!

四、开展教育信息化活动,实现创新性语文课堂教学  面对信息化时代到来,语文教学也应当有新的改革和突破。从适应信息化社会的要求看,语文的听、说、读、写能力应当属于认知能力、表达能力范围,这几种能力都与信息能力密切相关,因而,明确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和信息研究能力是很有必要,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和信息研究能力应当作为语文教学任务之一。国内外教育信息化的实践证明,有了信息技术的教育应用,学校的教学活动得到极大地延伸和扩展,大大超出课堂的时空,学校教育逐步走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体化”。这有利于学校教育培养出社会需要的新型人才。   在语文教育处于由传统教育技术向现代教育技术过渡的情况下,开展教育信息化活动,为学生创造了一个最佳的学习环境,并能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形象直观的特点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以达到从强调知识积累向强调发现创造知识方面的转变。由此开展语文创新教育活动可以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的情境,使学生展开认识、分析、综合、比较等学习活动,同时让学生通过信息技术提供的思考诱因加深学习的深度和广度,进而发挥创造潜能。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需要,引发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机,保持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利用信息技术,要抓住诱导学生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和思维的契机,使传统意义上的书本知识的内涵和外延得到极大的扩展,使学生在丰富的教学信息资源中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为学生个性的发展提供自由广阔的空间。   笔者从事语文教学30年,在以前的教学中,无论自己在课堂上怎样的主观努力,即使口若悬河,讲得眉飞色舞,其效果也不能尽如人意,学生学语文的兴趣并不大。近几年来,针对学生的学习实际,制作了一些CAI课件用于课堂教学,每当到多媒体教室上课,学生情绪高涨。比如最近我讲《促织》第三课时,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制作了网页课件《促织・比较阅读》,总共18页,图、文、声并茂,加之影像,  61.3MB。课堂上新旧知识结合,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讲解为辅,学生学得愉快,教师教得轻松。这节课若只凭借黑板粉

[1] [2] 下一页

笔,无论如何也完不成这么多信息量的。  “探索面向现代化、信息化和知识经济的教学问题,为我国未来教学工作探讨和创造出科学合理、优质高效的新模式,是当前教学改革的一项开拓性事业,是一项创造未来、保持教学体系生机和活力的事业”④语文创造性课堂教学,适当地使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能综合处理图像、声音、动画和视频,使教学信息的处理呈多维化、集成性和交互性;使教学信息的容量增大,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更能丰富教学的表现力。教学中合理使用多媒体技术将更有利于教学信息的加工,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和个性差异;有利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转化,使学生学得更积极主动,成为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①《“创新教育的研究与实验”课题实施方案》(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创新教育研究与实验”全国课题协作组) ②赵祥麟、王承绪编译:《杜威教育论著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29――30页 ③俞国良:《创造心理学》浙江人民出版社 11月第229页 ④王本陆《时代挑战与教学问题》《中国教育报》/10/7/4版

上一页  [1] [2]

创建创新性语文课堂教学 篇6

一、回归人文科学,创造和谐课堂氛围;

二、由“应试”向“应世”转移;

三、着眼“终身教育”,改革读写教学;

四、开展教育信息化教学。

21世纪的国际竞争,既是经济的竞争,也是科技实力的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的竞争。知识经济是以人才为基础的,“知识经济是以创新为特征、以知识创新为动力的经济,创新是其灵魂,谁在知识创新中领先,谁就能在经济竞争中占据优势”。因此学校教育应把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摆在首位,这就对学校的教育教学提出了挑战。语文学科的课堂教学,由于学科特点和功能,决定了它对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具有得天独厚的作用。如何构建创新性语文课堂,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几点体会。

一、回归人文科学,创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

语文教育由于长期处在应试教育中,失去人文科学应有的特征。教师讲读一篇课文,从作者、背景、结构、中心到写作特色,步步为营,滴水不漏。学生作文,什么起承转合,不偏不倚,层层设防。学生做练习,要紧扣教材观点和考试考点,不敢越雷池半步。学生成了录音机,只有复制的功能,没有主动、自由的个性。学生的语文学习形成了思维定势,潜在的创新意识被紧紧挤压着,创造性被泯灭。

语文课堂教学应当尊重学生的需要,尊重学生的情感,使其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以达到弘扬道德价值和审美价值,培养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时代风尚的关怀人生的终极目的。构建创新性语文课堂教学,必须打破这种被动教学方式,以学生为根本,培养创新意识,激发创新精神,搞活语文课堂,构建多向互动创新性语文课堂教学结构,让学生的语文学习得到延伸。

1、以教为重心逐渐转移到以学为重心

从传授知识转移到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创新性语文课堂教学也应这样,不论是采用暗示法、发现法,学导式教学法等,都应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学语文的兴趣,使之不仅能学到知识而且学会独立获取知识的方法。同时,教师要为学生提供特定的学习情景,创设理想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2、注重质疑交流,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课

美国的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问题。”学生能自己质疑提问,说明学生进入了自主学习状态。教师通过让学生自己提问来组织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索、为他们创设动脑、动口、动手、释疑解难的机会。通过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群体外向学习法等形式的交流,培养独立思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通过课内外结合的教学形式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比如以学生阅读课内外读物为主,并进行摘抄和讨论;依据教材对学生进行写作训练、组织学生实地采访和调查、组织学生进行演讲、辩论、讨论、朗诵、办讲座等;以语文教材或相关知识为基础,开展表演、竞赛、绘画、歌唱、外出采访、参观等活动。语文教学应突出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通过不同渠道,创设一种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在这种氛围中,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才能形成和发展。

二、由“应试”向“应世”转移,创建课堂与生活的“超级链接”

语文是学生学习时间最、学习过程最长的一门学科。但学生对这门学科最易满足也最易厌倦。因为传统的语文课堂主要为“应试”作准备,这样的课堂教学容易让学生索然无味,无论教师怎樣在课堂上口若悬河,学生顶多欣赏一下教师口才听听课,实际上能使学生终身受益而获取的东西并不多。究其原因,我们是用“应试”的方式来对待了现代人,长此以往,不会“应世”,反而恶性循环。

传统的教育偏重知识的传授而轻视实践活动,而实际上学生的综合能力、创新能力来源于生活积累,来源于社会实践活动,来源于开放的课堂教学建构。学生只有参与硬驱学习过程中,对学习都会促进。因此,教师要为学生创造各种参加实践活动的机会,使其积累知识、丰富知识。比如督促学生阅读报刊杂志,关注社会热点,走出教室,研究发生在自己周围的一些事物,通过实践获得新的看法和思想。

当今时代,应使学生建立科学的学生观。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他们既是教育的客体,又是教育的主体,只有客体和主体的高度统一,才能发挥学生学语文的主观能动性。语文课堂教学应当与社会生活相联系,让学生解决为何学语文、为谁学语文的问题。通过创新性语文课堂教学,透视现实社会生活,让学生明确学语文的实用性。建立“应试”到“应世”两者之间的“超级链接”,把学校变成与社会紧密联系的小环境,把学生培养成谙熟事理、了解社会的新型社会成员。

三、着眼“终身教育”,改革读写教学

“终身教育”着眼于人的“可持续发展”,立足于人的一生,定位于使“学会学习”。当今时代,我们培养的学生一旦投身社会,能否立身行事,很大程度上决于其人的读写能力,因而,这对学校的语文读写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长期以来,小学语文教学存在以读代教的方法。让学生花费大量的时间去读文章,主张从读中去体会情感。针对语文教学中存在的种种弊端,我引导学生创造性地学习语文,让其始终处于探索性、创造性的环境下,有效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学习方式,把“知识”放在问题中,放到现实中,让学生通过一定的情景去收集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和运用信息,主动地探索、发现、体验和解决问题,从而促使学生获取新知识和利用旧知识进行创新活动。

“研究性学习”也是创新性语文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语文研究性学习一定要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各自的兴趣、爱好和条件,选择不同的研究内容,独立自主地开展研究,坚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由选题,自主探究和自由创造”,以此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语文研究性学习在师生间建立了一种新的关系,在这种新的关系中,教师不再作为知识的权威将预先组织的知识体系传递给学生,而要与学生共同开展探究知识的过程;学生不再作为知识的接受者,被动地听从教师的指令,而是具有高度的自主性,是学习的主人。把语文研究性学习落实到读写教学中,那就是:以目的性为读写前提,以论为读写理论指导,以围绕读写目的准确、快速、有效把握文章的相关信息为基本原则,不断提高学生筛选、认知、处理语言信息的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未来的社会是知识经济和信息化的时代,未来的教育是不断提高人的素质的“终身教育”,它使语文读写教学对于人的“可持续发展”方面具备了更重要的意义,而小学语文读写教学的终极目标就是在语文学习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以适应“终身学习”的未来社会和未来社会对“人”的需要!

四、开展教育信息化活动,实现创新性语文课堂教学

面对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语文教学也应当有新的改革和突破。从适应信息化社会的要求看,语文的听、说、读、写能力应当属于认知能力、表达能力范围,这几种能力都与信息能力密切相关,因而,明确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和信息研究能力是很有必要的,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和信息研究能力应当作为语文教学任务之一。有了信息技术的教育应用,学校的教学活动得到了极大地延伸和扩展,大大超出了课堂的时空,学校教育逐步走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体化”。这有利于学校教育培养出社会需要的新型人才。在语文教育处于由传统教育技术向现代教育技术过渡的情况下,开展教育信息化活动,为学生创造了一个最佳的学习环境,并能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形象直观的特点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以达到从强调知识积累向强调发现创造知识方面的转变。教学中,我利用信息技术,诱导学生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和思维的契机,使传统意义上的书本知识的内涵和外延得到极大的扩展,使学生在丰富的教学信息资源中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为学生个性发展提供了自由广阔的空间。

创新性的数学课堂教学初探 篇7

关键词:数学课堂教学,创新思维,创新能力

诺贝尔物理奖得主美籍华人朱棣文曾一针见血指出:“中国学生学习很刻苦, 书面成绩很好, 但动手能力差, 创新精神明显不足, 这是与美国学生的主要差距。”这一评价非常中肯、切中时弊。那么我们的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是怎样缺失的呢?根本原因在于中国教育机制的本身, 磨灭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对数学现象的好奇心, 题海战术泯灭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几乎是一种被动的行为。

当前, 在新课标的指导下, 在创新性的课堂教学中, 我们必须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观, 教师应充分地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把学生看作发展中的人。可发展的人, 人人都有创造的潜能;学生要创造性地学数学, 数学教学就要充满创新的活力。因此,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意识到创新课堂教学方法的必要性。

1 创设问题情境, 激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

问题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能激起学生学习的需要, 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境。教师要利用语言、设备、环境、活动等各种手段, 制造一种符合需要的情境。在教学中, 教师要善于启发、善于将课题转化为学生认知中的矛盾、内在的需要, 还要不断设疑、激疑,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发求知欲望。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多种多样, 关键是让学生从情境中激发求知欲, 从情境中产生问题。笔者经常采用的方法有:以旧引新, 沟通引趣;提示矛盾, 设疑生趣;故事开场, 引发兴趣;制造悬念, 激发兴趣等。

在教学中, 曾多次尝试利用多媒体以动画效果来创设问题情境。例如, 教学《圆的面积》的导入部分, 先设计一个动画, 利用动画复习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推导方法“数方格法”、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推导方法“割补法”、三角形面积推导方法“拼合法”, 从而提出问题:求圆的面积应用哪一种方法呢?学生情绪高涨, 产生强烈的问题意识和探究欲望。有的说用“数方格法”, 有的说用“拼合法”, 有的说用“割补法”, 但学生通过继续观察动画却发现这三种方法都不能准确得出圆面积的大小。通过讨论, 有的学生提出能不能把圆切开再拼, 这样做能行吗?由此产生新的问题。通过学生动手操作, 动画演示, 验证了只有“切拼法”才能得出圆面积极大小的设想, 使学生对圆面积公式推导的过程产生浓厚的兴趣。因此, 教师只有努力创设情境, 摒弃传统的“师道尊严”, 做到教学民主, 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教与学氛围, 才能打开学生的“问题闸门”, 进而激活学生的思维。

2 教给学生发现问题的方法, 为学生创设思维的空间

在教学中教师应教给学生关于如何产生问题意识的思维方法, 形成提问技能, 并在课前、课中、课后的学习中分别提出要求, 使学生产生不同水平、不同种类的问题意识, 并加以引导训练, 从而为学生创设一个积极思维的空间, 引导学生敢于怀疑, 善于发现, 教给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能力。著名科学家李政道教授说过:“学习, 就是学习问问题, 学习怎样问问题”。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它需要教师精心指导。在教学中, 可要求学生从仔细观察入手, 引导他们观察事物可以有步骤、多侧面、分层次进行, 在此基础上, 再对观察对象进行联想、思考, 并反复质疑, 从而发现存在的问题。

3 追溯问题的解决过程, 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

传统的数学教学一直停留在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教学模式上, 过于强调对数学概念、法则、性质、公式等的灌输与记忆上, 而忽视了对这些知识的产生、发展、形成和应用过程的揭示与探究, 反映到教学思想上, 就是重结论、轻过程, 重解题、轻思路, 重知识、轻思维。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 已有不少教师认识到数学教学的本质应是“数学思维活动过程”的教学, 通过追溯问题的解决过程,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性思维能力。让学生在分析、研究过程中, 既学到知识, 又受到科学思维的熏陶, 进而激发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可充分利用开放性习题, 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发现规律、概括特征、掌握方法, 在体验中领悟数学、学会想象、学会创新;让学生在合作探究、自主学习的过程中, 通过随意的拼、剪、贴、补等形式,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在这过程中, 教师适时加以点拨和鼓励, 学生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学会了学习, 学会了合作, 学会了创新。这样的实践活动, 由于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 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和应用, 较好地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让生活走进数学的理念”。

4 探寻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 丰富学生的创新性思维

逆向思维法。逆向思维也叫反向思维, 它是从相反的角度, 立场去思考问题, 执果索因, 使思维顺序倒逆;分析这一结果或结论的原因或条件。它是寻求解决问题的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 该种思维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拓展解题思路, 活化知识, 提高解题能力。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逆向思维训练, 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多维发散法。它是指在研究问题时, 学生能根据已有知识、经验的全部信息, 对单一的信息从不同的角度, 沿着不同方向, 进行各种不同层次的思考, 多触角、全方位地去寻求与探索和发展新的多样性的方法和结论的开放式思维。从多维度、多层次进行构思, 提出解题思路, 这为学生大胆推广旧知、引申旧知, 进而发现新规律, 得出新方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多维发散训练, 不仅可以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 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总之, 学生的创新思维不是与生俱来的, 可以通过后天的学习和锻炼而培养。针对同一个知识点, 不去死记硬背和生搬硬套就可以视为创新;针对同一个问题, 能够从以往的思维定势中解放出来, 找到另一种解题的方法也可以视为创新。作为教师, 需要发现每个学生身上存在的闪光点, 通过各种途径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能力。实施课堂教学的过程中, 注重引导学生在课堂活动过程中感悟知识的发生、发展与变化, 培养学生主动探索、敢于实践、善于发现的科学精神。将创新的教材、创新的教法与创新的课堂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 将学生的主动学习与创新意识的培养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2]中国教育学刊[M].2010.

创新课堂教学 培养创新精神 篇8

一、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 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教师必须精心创设教学情境, 有效地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 使其学习的内部动机从好奇逐步升华为兴趣、志趣、理想以及自我价值的实现.教师若能善于结合实际出发, 巧妙地设置悬念性问题, 将学生置身于“问题解决”中去, 就可以使学生产生好奇心,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知识的发现, 这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 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 学习不是一个被动吸收、反复练习和强化记忆的过程, 而是一个以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 通过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主动建构意义的过程.创造性教学表现为教师不在于把知识的结构告诉学生, 而在于引导学生探究结论, 在于帮助学生在走向结论的过程中发现问题, 探索规律, 习得方法;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地从事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合作交流等数学活动, 从而使学生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有效的学习策略.因此, 在课堂教学中应该让学生充分地经历探索事物的数量关系、变化规律的过程.

三、注重开放题的教学, 提高创新能力

数学作为一门思维性极强的基础学科, 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方面有其得天独厚的条件, 而开放题的教学, 又可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尤其对学生思维变通性、创造性的训练提出了新的更多的可能性, 所以, 在开放题的教学中, 选用的问题既要有一定的难度, 又要为大多数学生所接受, 既要隐含“创新”因素, 又要留有让学生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充分施展他们聪明才智的余地, 其目的在于通过学习提高学生的发现问题、吸收信息和提出新问题的能力, 注重学生主动获取知识、重组应用, 从综合的角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在教学工作中应注重引导学生在课堂活动过程中感悟知识的发生、发展与变化, 培养学生主动探索、敢于实践、善于发现的科学精神.将创新的教材、创新的教法与创新的课堂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 将学生的主动学习与创新意识的培养落到实处.创新数学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四、改变教学观念, 关注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和数学学习信心

教师的教学观念反映着教师对教育、教学以及学生学习等的基本看法.不仅影响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 而且对教师自己的学习和成长也有重大影响.随着教龄的增加, 教师受学校评价体系和奖惩制度的影响越深, 更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 而这种观点必然会影响到他的教学方式重知识而轻知识的发生过程, 重解题的训练而轻数学的应用.这种教学不仅会使学生形成“数学证明只不过是用来检验教师或课本提出的命题”的信念, 甚至对证明产生厌倦等情感.久而久之, 学生对学习数学的理解只能剩下两个字“解题”, 加上“枯燥无味”和“难以理解”的数学教学, 师生们品尝不到数学味道的精美, 更不用说带领学生到现代数学的原野上去领略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意境, 去汲取思考问题的精华, 因此需要改变教学观念.

谈创新性语文课堂教学的构建 篇9

1 创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

语文教育由于长期处在应试教育樊笼中, 教师讲读一篇课文, 从作者、背景、结构、中心到写作特色, 步步为营, 滴水不漏;学生做练习, 要紧扣教材观点和高考考点, 不敢越雷池半步。学生成了录音机, 只有复制的功能, 没有主动、自由的个性。笔者认为, 语文课堂教学应当尊重学生的需要, 以达到弘扬道德价值和审美价值, 培养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时代风尚的关怀人生的终极目的。构建创新性语文课堂教学, 必须以学生为根本, 从学生心灵深处挖掘创新潜能, 培养创新意识, 激发创新精神。搞活语文课堂, 构建多向互动创新性语文课堂教学结构, 让学生的语文学习得到延伸。

1.1 以教为重心逐渐转移到以学为重心

国内外的教学改革都把重心从“教”转移到“学”, 从传授知识转移到发展智力, 培养能力。创新性语文课堂教学应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激发求知的欲望, 培养学生学语文的兴趣, 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1.2 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课

美国的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 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问题。”教师通过让学生自己提问来组织教学,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索, 通过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群体外向学习法等形式的交流, 培养独立思考、商讨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从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 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譬如以学生阅读课内外读物为主, 并进行摘抄和讨论;依据教材对学生进行写作训练、组织学生编写课本剧本、实地采访和调查、对学习内容进行小结等;组织学生进行演讲、辩论、讨论、朗诵、办讲座等;依据教材、围绕如何利于学生掌握语文学科基础知识, 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以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为依据开展各种兴趣性活动。语文教学应突出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通过不同渠道 (最好是选择教育信息化) , 创设一种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 使学生处在无忧无虑的氛围中, 使每个学生都有心理上的安全感而又没有精神压力的情境下开展认知活动。只有在这种氛围中, 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才能形成和发展。

2 创建课堂与生活的超级链接

语文是学生学习时间最早、学习过程最长的一门学科。但学生对这门学科最易厌倦。学习经验告诉他们, 只要能认识一两千字, 稍具分析能力, 多看几本课外书, 即使上课不认真听讲, 也可让试卷上的分数不下于六七十。于是, 学生学业还未结束, 对语文的新鲜之感荡然无存了, 其结果是语文能力日益低下, 这样的课堂教学容易让学生索然无味, 无论教师怎样在课堂上口若悬河, 眉飞色舞, 实际上能使学生终身受益而获取的东西并不多, 长此以往, 会形成恶性循环。在创新性语文教学活动中, 教师要为学生创造各种参加实践活动的机会, 使其积累知识、丰富知识。比如督促学生阅读报刊杂志, 关注社会热点;走出教室, 研究发生在自己周围的一些事物, 懂得用自己的眼光去观察理解社会现象和知识, 通过实践获得新的看法和思想。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他们既是教育的客体, 又是教育的主体, 只有客体和主体的高度统一, 才能发挥学生学语文的主观能动性。

3 改革语文读写教学

长期以来, 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盛行以文章学为理论指导的“文章学阅读教学法”, 一般是从文章结构入手解析“范文”, 从积累语文知识入手整理范文所提供的内容要点和零碎的语文知识点。比如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辑出版的教材配套用书《教学参考书》的“参考”内容是:作者介绍、时代背景、结构分析、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特点、修辞方法、练习答案等。一些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照搬“参考”, 结果却违背了阅读的根本目的和阅读教学的能力培养目标。比如, 中学语文教科书以体裁编组课文单元, 用“单元知识短文”归纳、阐述本单元课文的文体知识, 学什么文体的范文就设计什么文体的写作。这种编排模式, 实际是把阅读与写作不同的思维过程和心理活动混为了一谈, 出现了用文章结构分析来置换、代替读写信息处理的现象。从写作的角度解读文章, 使语文读写教学处于尴尬境地。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创造性地学习, 让其始终处于探索性、创造性的环境下, 有效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学习方式, 把“知识”放在问题中, 放到现实中, 让学生通过一定的情景去收集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和运用信息, 主动地探索、发现、体验和解决问题, 从而促使学生获取新知识和利用旧知识进行创新活动。

4 实现创新性语文课堂教学

面对信息化时代到来, 语文教学也应当有新的改革和突破。国内外教育信息化的实践证明, 有了信息技术的教育应用, 学校的教学活动得到极大地延伸和扩展, 大大超出课堂的时空, 学校开展教育信息化活动, 为学生创造了一个最佳的学习环境, 并能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形象直观的特点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以达到从强调知识积累向强调发现创造知识方面的转变。同时让学生通过信息技术提供的思考诱因加深学习的深度和广度, 进而发挥创造潜能。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需要, 引发学习兴趣, 激发学习动机, 保持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利用信息技术, 要抓住诱导学生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和思维的契机, 使传统意义上的书本知识的内涵和外延得到极大的扩展, 使学生在丰富的教学信息资源中耳濡目染、潜移默化, 为学生个性的发展提供自由广阔的空间。

语文创造性课堂教学, 适当地使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能综合处理图像、声音、动画和视频, 使教学信息的处理呈多维化、集成性和交互性;使教学信息的容量增大, 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 更能丰富教学的表现力。教学中合理使用多媒体技术将更有利于教学信息的加工, 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和个性差异;有利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转化, 使学生学得更积极主动, 成为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1]“创新教育的研究与实验”课题实施方案[Z].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创新教育研究与实验”全国课题协作组.

[2]赵祥麟, 王承绪, 编译.杜威教育论著选[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1:29-30.

[3]俞国良.创造心理学[M].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6, 11:229.

数学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性 篇10

一、教师要敢于放手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在教学过程中应打破陈旧的“教师主导”的教学方式, 提供开放式的学习环境, 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 才能开拓学生的思维发展, 调动其思考的积极性。教师在课堂中要学会放手, 要舍得放手, 要敢于放手, 给学生提供一个交流、思考的平台, 让几个“臭皮匠”合伙解决一个问题, 让整个课堂气氛活跃起来, 学生的思维就会被调动起来, 因为轻松开放的心态更利于思维的拓展。而在合作过程中, 学生的合作意识、集体荣誉感也可以得到提升。且更为关键的是作为小组的成员之一, 本题的解法自然会让该小组的成员印象深刻。例如, 在教小数的加减法这一课时, 我就采用了这一方式。因为小数的加减法与整数的加减法计算法则一样:数位对齐, 从最低位开始计算。但它们又不完全一样, 因为整数的数位对齐指的就是末尾对齐, 学生已经形成思维定式, 但在小数中这一说法就行不通, 要保证小数的数位对齐, 就得要小数点对齐。因此, 这节课的重难点就是要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式。怎样打破呢?教师在黑板上出如下几题:214+52, 35+144, 35+46, 0.24+0.78, 0.55+1.23, 4+1.2, 1.22+0.5, 1.38-0.7。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组内完成以下几个任务:1.算出它们的正确答案;2.交流各自的算法, 如有不同, 组内互相交流解决;3.思考:整数加减法与小数加减法的异同;末尾对齐就是数位对齐吗?课堂上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思考、质疑、交流, 最后以小组为单位汇报任务结果。在这样一个人人参与的课堂中, 每个学生都大胆地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通过互相交流的形式已突破了难点、掌握了重点。

二、学生要学会“偷懒”

这里的“偷懒”, 指学生在解题时会用最简方法。学生会“偷懒”了, 他就不会把学习当成一种负担, 而是一种快乐, 他就会去享受这个过程, 就会去不断地创新、超越自己。在教学中应随时随地地引导学生思考“有没有一种简便的方法呢?”“能不能想出更好的思路呢?”逐渐由教师的提示变为学生自发的思维方式。怎样培养学生的“偷懒”意识呢?例如, 在教学小数简便计算时, 我首先给学生呈现了下面这个题目:一个水果店运进一些水果:苹果每斤2.5元, 运进了78斤, 香蕉每斤2.2元, 运进了25斤, 求运进这两种水果共花了多少钱?学生很快就列好算式, 按运算顺序计算出了正确结果。但没有人想到简算的方法。我就在黑板上写了这两组算式:2.5×78与25×7.8;2.2×25与22×2.5, 让学生观察它们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很多学生在认真观察过后, 恍然大悟, 原来2.5×78+22×2.5还可以利用乘法分配率进行简便计算。这是一种转化思想, 这种思想在解题中经常被用到, 如果学生能熟练地运用这种思想, 那么, 他们的创新性思维就被打开了, 在遇到难题时他就会运用这样的思维方式化繁为简、化难为易, 化不知为知之。

三、学生要学会操作

在课堂上教师要给学生手脑齐动的机会, 鼓励他们手脑齐动, 充分激发他们的创造性。在教学“三角形内角和”这一课时, 许多学生在课前都已经记住了“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度”这一结论, 只是一知半解。因此, 这节课重点是让学生验证这一结论, 并活学活用。课上我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三角形, 小组讨论怎样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在这样一个活动中, 学生的手、脑、嘴并用, 完全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之后我抛出这样的问题:“一个锐角三角形被裁成两个小三角形后, 它的内角和一定小于180度吗?”学生猛地一听这题懵了一下, 过了3秒全班齐声说:“不是, 还是180度。”可见, 通过操作, 学生彻底明白了其中的奥妙。

综上所述, 可见创新并不能教, 而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关键在于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 把学习真正放到学习的主体地位, 努力创造自主学习的氛围, 让学生乐学、会学、善学, 让学生的思维能力, 创新意识得到充分的发展。

摘要:创新性教育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精华, 儿童创造力的培养是陶行知创造教育的核心。数学教学的最终目的不仅是传授知识, 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数学教学中就是要让学生对已有的数学知识进行重组、加工, 迁移到新知上, 创造出新的设想、新的解题思路。

浅议语文课堂的创新性教学 篇11

1.回归人文科学,创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

语文课堂教学应当尊重学生的情感,尊重学生的需要,使其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并能在个人自由生活的同时承担不可推卸的对他人、对社会、对自然的责任。以达到弘扬道德价值和审美价值,培养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时代风尚的关怀人生的终极目的。构建创新性语文课堂教学,必须打破这种“理性的奴性”的被动教学方式,以学生为根本,从学生心灵深处挖掘创新潜能,培养创新意识,激发创新精神。搞活语文课堂,构建多向互动创新性语文课堂教学结构,让学生的语文学习得到延伸。

2.以教为重心逐渐转移到以学为重心

国内外的教学改革都把重心从“教”转移到“学”,从传授知识转移到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创新性语文课堂教学也应这样,不论是采用暗示法、发现法,或者自学辅导教学法、学导式教学法,都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求知的欲望,培养学生学语文的兴趣,使之不仅能学到知识而且学会独立获取知识的方法。同时,教师要为学生提供特定的学习情景,创设理想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3.注重质疑交流,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课

只有不断充实自己,才能在人生的竞技场有所作为。语文老师的这种暗示教学法,实际上是引导学生自觉地进入写作境地,比其单纯的命题作文、供料作文来说,课堂氛围更为宽松和谐。老师的动作做完之后,要求学生据此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写一篇文章。学生们各抒已见,学生能自己质疑提问,说明学生进入了自主学习状态。教师通过让学生自己提问来组织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索、为他们创设动脑、动口、动手、释疑解难的机会;通过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群体外向学习法等形式的交流,培养独立思考、商讨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通过课内外结合的教学形式,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4.语文教学应突出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通过不同渠道,创设一种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处在无忧无虑的氛围中,使每个学生都有心理上的安全感而又没有精神压力的情境下开展认知活动。只有在这种氛围中,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才能形成和发展。

5.由“应试”向“应世”转移,创建课堂与生活的“超级链接”

在创新性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为学生创造各种参加实践活动的机会,使其积累知识、丰富知识。比如督促学生阅读报刊杂志,关注社会热点;走出教室,研究发生在自己周围的一些事物,懂得用自己的眼光去观察理解社会现象和知识,打破思维的定势,通过实践获得新的看法和思想。当今时代,我们应改革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学校与社会生活脱节的传统教育,建立科学的学生观。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他们既是教育的客体,又是教育的主体,只有客体和主体的高度统一,才能发挥学生学语文的主观能动性。语文课堂教学应当与社会生活相联系,让学生解决为何学语文、为谁学语文的问题;通过创新性语文课堂教学,透视现实社会生活,让学生明确学语文的实用性。建立“应试”(课堂教学系统)到“应世”(社会生活系统)两者之间的“超级链接”,把学校变成与社会紧密联系的小环境,把学生培养成谙熟事理、了解社会的新型社会成员。

6.开展教育信息化活动,实现创新性语文课堂教学。

在语文教育处于由传统教育技术向现代教育技术过渡的情况下,要积极开展教育信息化活动。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需要,引发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机,保持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利用信息技术,要抓住诱导学生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和思维的契机,使传统意义上的书本知识的内涵和外延得到极大的扩展,使学生在丰富的教学信息资源中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为学生个性的发展提供自由广阔的空间。

由此可见,“探索面向现代化、信息化和知识经济的教学问题,为我国未来教学工作探讨和创造出科学合理、优质高效的新模式,是当前教学改革的一项开拓性事业,是一项创造未来、保持教学体系生机和活力的事业”。所以,语文创造性课堂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和个性差异;有利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转化,从而,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学得更主动积极。

课堂创新性 篇12

一、营造教学情境, 激发创新欲望

创新活动需要创新动机来激发和维持。创新动机将直接决定个体从事创新活动的期待, 进而影响其从事创新活动的积极性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在数学教学中创设情境, 通过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 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 让学生感受教材中蕴含的美的因素, 能够激发孩子的创新欲望, 促进自主学习、主动发展、自由思考, 陶冶其情操, 培养思维能力。例如, 我在教学《轴对称》时, 选择古筝曲配乐展现花丛中翩翩起舞的蝴蝶和蜻蜓, 学生从中感受蝴蝶、蜻蜓飞舞的美丽景象。之后让学生说说蝴蝶为什么能够自由飞翔, 学生往往跃跃欲试, 情绪十分高涨。说出“它们都有一对翅膀”。再观察它们的翅膀有什么特征?“两边一模一样”。由此导出轴对称的特征。学生通过画面, 感受对称的特征, 由具体到抽象。此刻, 学生乐在其中, 尽情地表现自己, 并通过感受到的对称, 动手折一折、画一画, 充分感知和了解对称图形的特征, 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

二、鼓励质疑问难, 开发创新潜能

古人云:“学贵有疑”“学则须疑”“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质疑可以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 提高学习的兴趣和效率, 培养大胆探索、勇于批判的创新精神。只有常有疑点, 常有问题, 才能常有思考, 常有创新。因此, 教师必须更新观念, 在教学中可实行“质疑前置, 解疑贯穿全过程”的教学方法, 让学生在课堂提问中唱主角, 并引导学生解疑, 充分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教师对学生的质疑要提倡、鼓励, 使学生逐步做到敢说、爱说, 甚至提出跟教师不同的想法。例如我在讲解《分数的认识》一课中, 在教学认识什么是分数后, 教学生比分数的大小。“四分之一和六分之一谁大?”话音刚落, 一位男同学举手说:“老师, 我认为六分之一大。因为6比4大。”我听后笑着说:“这是你的想法, 那其他同学呢?”学生的思维又一次被激活了, 有的说四分之一大, 有的说六分之一大, 学生们发表自己的见解, 也激励了其他学生参与争论。此时, 我趁势再一次提醒学生分数中分母的意义, 并让学生拿出两个一样大小的长方形纸片, 再动手折一折, 找到四分之一和六分之一进行比较。之后学生发现分母越大, 分数的值反而越小。像这样的质疑应该说颇有分量, 表明学生动了脑筋, 创造力有所发展。教师相机诱导, 学生互相切磋、分析、争论, 在交流撞击中激发创新思维的火花。书到用时方恨少, 论辩常使思路清。教学时, 教师经常引导学生质疑问难, 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看法, 学生的创新意识必然萌生, 创新潜能必然得到开发。

三、引导丰富想象, 诱发创新灵感

想象能力可以弥补和突破学生现有的生活经验, 使他们在想象的广阔天地中找到闪烁着创意的亮点。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因为知识是有限的, 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 推动着进步, 并且是知识进步的源泉。”丰富的想象是创造的翅膀, 所以灵感的产生离不开想象。《课程标准》提出:“在发展数学能力的同时, 发展思维能力, 激发想象力。”教师在数学教学中, 要引导学生联系教学内容和自身的生活体验, 展开丰富、大胆的想象。如《认识圆》一课, 图中描绘了圆的面积公式推导。教学时, 可以引导学生从实物出发, 把一个圆平均分成若干份后再平均分成两份, 交叉, 让学生仔细观察图画, 依靠平时生活储存的表象, 从图的静止到变化, 进行创造想象, 使学生感受到图形发生了变化, 由圆形变成了近似长方形, 从而推导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简练的语言、生动的叙述、精彩的概括, 激活了学生的思维, 学生全身心地投入, 想象成了诱发他们创新灵感的最佳土壤。

四、激励求异思维, 培养创新能力

求异思维是创造思维的核心, 是以假设解决一个问题可以有好几种好方法为基础, 从不同方向寻求真理的过程。但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较弱, 容易形成思维定势或从众心理, 往往不习惯于深入思考问题, 强化自己的独立见解。所以, 激励求异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在教学中, 老师要努力使学生克服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 引导他们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进行思考、探索, 鼓励发表个人的独特见解, 提倡一问多解、一题多议。然而, 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 一直强调统一答案, 忽视学生的独立见解, 学生的思维被老师训练成千人一律的求同思维模式, 学生不敢创新, 唯书、唯师是从。教育界的许多有识之士早已提出了呐喊:解放孩子们的大脑, 让他们做一个善听会说、善读会写、善思会创的人。所以我在教学《用分数解决问题》这一内容时, 有一题:某班男生是女生的七分之六, 男生有24人, 女生有多少人?解题前我让学生先谈谈分数与除法、比之间的关系, 根据三者之间的不同特点, 再根据题意, 寻求不同的解题方法。学生的思维定势被打破后, 想象异彩纷呈, 有根据按比例分配解答的, 有用分数列方程解答的, 还有用算术方法解答的。这样, 学生不仅理解了题意, 加强了分数与除法、比三者之间联系和区别, 创新能力也得到了培养和提升。

上一篇:幼儿园安全事件的预防论文下一篇:高校负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