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经典原理

2024-09-19

管理学经典原理(精选3篇)

管理学经典原理 篇1

中国农业要用占全世界约10%的耕地解决占全世界21%人口的吃饭问题。2003年, 我国粮食播种面积降低到建国以来的最低点, 而人口持续增长, 人地矛盾非常突出。在减少的耕地中, 土地征用占了很大一部分, 下面用经典经济学原理对于土地征用中产生的问题进行解读。

一、自然土地论

自威谦·配第起, 古典经济学家们就非常关注土地, “劳动是财富之父, 土地是财富之母”这个著名论断是其精华的理念。随着李嘉图和马尔萨斯的理论流传, 形成了一种普遍的见解——自然土地观。即由于适合生长食物的土地面积实际上是固定的, 而耕种这些土地所提供的能量正在枯竭, 所以现有的土地不能继续为不断增长的世界人口提供足够的食物。我们称这种理论为悲观土地论。虽然李嘉图和马尔萨斯的观点过于极端, 但是用于说明我国的人地矛盾还是有其意义的。

从1997年至2003年, 我国的耕地减少了1亿亩。与此相对, 我国的人口逐年增加。根据预测, 我国每年人口增加一千万人, 到2030年我国人口总量将达到16亿的峰值。届时我国粮食的需求总量为65947万吨, 未来发展需要1 9.4亿亩耕地才能保障粮食和蔬菜等食品的安全。

我国国土资源总体上紧缺, 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资源的需求十分强劲。2003年建设占地规模增大的趋势明显, 全年新增建设用地641.7万亩, 而耕地净减少3806万亩, 人均耕地由1.47亩降为1.43亩。在这种情况下, 一些地区要求扩大用地规模、降低基本农田保护率、增加用地指标还呼声不断。就在这一增一减过程中, 出现了富有我国特色的土地征用问题。

二、“公地的悲剧”理论

公地悲剧是指如果一种资源没有排他性的所有权, 就会导致这种资源的过度使用。简单地描述是, 一群牧民在一块公共草场放牧, 一个牧民想多养一只羊增加收益, 而草场上羊的数量已经太多了, 再增加羊的数目, 将使草场的质量下降, 但为寻求自己利益仍然会选择多养羊以获取收益, 因为草场退化的代价由大家负担。每一位牧民都如此思考时, “公地悲剧”就发生了——草场持续退化, 直至无法养羊, 最终导致所有牧民破产。在我国, 国家的土地就是大牧场, 官员们就是草场上的牧民, 明知道把土地卖出高价可以提高土地价值, 但为了自己的利益, 都情愿低价出售, 利用自己权力寻求价差来谋利。

在我国, 现行的土地征收制度成为地方政府增加财政收入、改善部门福利以及腐败的捷径。根据我国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实施条例》, “征用耕地的补偿费用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土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对征地的补偿只考虑了农民愿意出让的供给价格, 而没有考虑到资本对土地的需求价格, 致使出现目前存在的巨大土地差价, 并由政府索取, 引起农民对政府的不满。再如, 《土地管理法》规定“征用耕地的土地补偿费, 为该耕地被征用前3年平均年产值的6至10倍”, 虽然有法定的最低标准限制, 但由于政府的自由裁决权也比较大, 结果很多地方政府常常按照非常低的标准给予征地补偿, 损害了农民的利益。

三、“看不见的手”原理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这样写到:…我们每天所需要的食物和饮料, 不是出自屠户、面包师傅的恩惠, 而是由于他们自利的打算。…每一个人…他所盘算的也只是他自己的利益…他受着一只看不见的手的指导…他追求自己的利益, 往往使他能比在真正出于本意的情况下更有效地促进社会的利益。这就是“看不见的手”原理, 即以利己为动机的个体经济活动, 通过竞争的作用, 实现最有效率的配置社会资源、增进社会福利的目的, 价格自发调节市场供求自动均衡。

关于看不见的手在指引经济活动中的技巧有一个重要推论:当政府阻止价格根据供求自发地调整时, 它就限制了看不见的手协调经济能力。在我国, 征地价格是由国家制订的。我国目前的补偿标准不是按土地的实际价格, 而是按照征用土地的原用途, 以征地前耕地若干年的产值为标准, 征地补偿费明显偏低。而且, 法定的征地补偿标准当中的一些规定“空隙”太大, 导致农民无法得到合理的补偿。现行《土地管理法》中有些补偿标准只有最高的限制, 而没有最低限制, 如“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的总和不得超过土地被征用前3年平均年产值的30倍”。当看不见的手不起作用时, 政府干预经济会起到很好的作用。在我国, 土地征收制度经过了三个时期的发展, 不同的历史时期国家对于土地征收的干预程度也是不同的。现在政府应当做的就是发现因征地而带来的各种问题, 制定相关的加强土地征收监管、保障被征地农民权益的制度。同时, 注意不可过度干预。

通过上述分析, 我们知道了我国现实的征地制度与经典的经济学原理是密不可分的, 从经典经济学原理中解读中国征地制度, 也许能给这个问题的解决提供新的思路。具体到征地制度的研究还需要发挥“取其精化, 弃之糟粕”的精神, 联系实际, 制订具有我国特色, 能够解决我国问题的实用型征地制度。

摘要:我国现行土地征收制度形成于计划经济时期, 对当时国民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 各种配套的法律法规以及相关制度在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已经相当滞后, 各地因征地引起的社会矛盾越来越突出, 征地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当前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小康社会一个问题。近年来, 学术界对于征地制度进行了大量的探讨。本文试图利用经典经济原理来解读中国土地征收制度, 希望能为大家提供一个新的思考理论空间。

关键词:土地征收制度,经济学原理

参考文献

[1].[英]威廉·配第.《赋税论 献给英明人士 货币略论》.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62.66

[2].N·格里高利·曼昆.《经济学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239-240

[3].《土地管理法一本通》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5

管理学经典原理 篇2

康尔

试卷题目(2012年12月26日考卷回忆版)

一、简答题(每题20分,共60分)

1、关于艺术的本质有哪些经典论述,你认为艺术的本质是什么?

答:1 艺术是对现实时间的“模仿”——亚里士多德艺术是“理念”“理式”或“宇宙精神”的显现 黑格尔《美学》艺术是“自我意识的表现” 是“生命冲动的产物”艺术是心与物的结合,是主观与客观的结合,是再现与表现的结合——李泽厚

2、为什么话剧艺术具有不可替代性,简单论述你的理由?

答:从艺术创作更自由便利、观赏成本更低、话剧本身具有不可替代的艺术魅力及观众对艺术多元性的精神需要来论述,可自由发挥。

3、电影有哪些属性,你认为什么样的电影才是好电影?

答:三个属性:商品性、艺术性、传媒性。第二问自由发挥。

二:论述题(40分)

写一篇关于经典艺术作品的艺术批评文章(600字左右)

自由发挥即可,如果不想自己写,也可以事先到豆瓣复制些影评,注意字数要求,还有要评论经典作品,如《肖申克的救赎》,《阿甘正传》等等豆瓣评分高的电影都没问题,切忌不要评论一些烂片。

政治学原理阅读材料经典书单 篇3

课程必读资料:

1.柏拉图:

(1)陈恢钦:“柏拉图理想主义政治思想的基本特征”,《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6期。

(2)王蓓:“柏拉图政治哲学新析”,《政治学研究》2003年第3期。(3)王学军:“国际政治视角下的柏拉图政治哲学”,《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07年第1期。

2.亚里士多德:(1)何建华:“正义是树立社会秩序的基础:亚里士多德制度伦理思想初探”,《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3期。

(2)王岩:“亚里士多德的政治正义观研究”,《政治学研究》2003年1期。

3.修昔底德:

(1)Daniel Garst, “Thucydides and Neorealism”, International Studies Quarterly, Vol.33, No.1, 1989.(2)陈玉聃:“《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与现实主义理论”,《国际政治科学》2007年第1期。

4.奥古斯丁:(1)夏洞奇:“在‘惩恶’与‘扬善’之间:奥古斯丁论国家的双重作用”,《史林》(2007年第2期。

(2)夏洞奇:“‘两座城’学说与奥古斯丁的国家观”,《江海学刊》2007年第5期。

5.阿奎那:(1)林庆华:“析托马斯·阿奎那的自然法概念”,《宗教学研究》2003年第2期。(2)翟志宏:“阿奎那理性神学基本特征论析”,《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7年版第3期。

6.马基雅维利:

(1)Steven Forde, “International Realism and the Science of Politics: Thucydides, Machiavelli, and Neorealism”, International Studies Quarterly, Vol.39, No.2, 1995.(2)胡传荣:“男儿雄风与命运女神:马基雅维利国家政治观的社会性别剖析”,《世界经济与政治》2003年第12期。

7.布丹:

(1)Wm.A.Dunning, “Jean Bodin on Sovereignty”, Political Science Quarterly, Vol.11, No.1,1896.(2)郑红:“布丹的主权理论与近代西方绝对主义国家观”,《浙江学刊》2005年第4期。

8.格老秀斯:

(1)Steven Forde, “Hugo Grotius on Ethics and War”,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Vol.92, No.3, 1998.(2)时殷弘、霍亚青:“国家主权、普遍道德和国际法:格老秀斯的国际关系思想”,《欧洲》2000年第6期。

9.霍布斯:

(1)Michael C.Williams, “Hobbes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 Reconsideration”,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50, No.2, 1996.(2)潘亚玲、时殷弘:“论霍布斯的国际关系哲学”,《欧洲》1999年第6期。

10.洛克:

(1)Lee Ward, “Locke on the Moral Basis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merican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 Vol.50, No.3, 2006.(2)房乐宪、孙雪峰:“洛克的‘自然状态’与布尔的国际社会思想”,《国际论坛》2008年第4期。

11.卢梭:

(1)Stanley Hoffmann, “Rousseau on War and Peac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Vol.57, No.2, 1963.(2)Arthur M.Melzer, “Rousseau’s Moral Realism: Replacing Natural Law with the General Will”,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Vol.77, No.3, 1983.(3)汤伟、郑达柱:“卢梭的国际关系思想”,《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

12.康德:

(1)Kenneth N.Waltz, “Kant, Liberalism, and War”,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Vol.56, No.2, 1962.(2)Wade L.Huntley, “Kant’s Third Image: Systemic Sources of the Liberal Peace”, International Studies Quarterly, Vol.40, No.1, 1996.(3)朱听昌、崔建树:“论康德的国际政治思想”,《国际政治研究》2003年第2期。

13.黑格尔:

(1)Steven B.Smith, “Hegel’s Views on War, the State,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Vol.77, No.3, 1983.(2)崔建树:“‘国家至上’的现实政治:黑格尔国际政治思想研究”,《国际政治研究》2008年第1期。

14.罗尔斯:

(1)John W.Chapman, “Rawls’s Theory of Justic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Vol.69, No.2, 1975.(2)Allan Bloom, “Justice: John Rawls vs.the Tradition of Political Philosophy”, American 2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Vol.69, No.2, 1975.(3)王海明:“试论公平五原则:兼析罗尔斯正义论之误”,《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4期。

15.哈耶克:

(1)黄奕林、赵爱华:“哈耶克与‘哈耶克复兴’”,《世界经济》1997年第3期。(2)朱泱:“孤独的呐喊者:经济学诺奖得主哈耶克思想评述”,《国际经济评论》1998年2期。

(3)黎鸣:“误读哈耶克及其自由主义”,《战略与管理》2000年第3期。

16.多元主义:(1)晓林:“当代西方多元主义理论和政治现象评析”,《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1年第3期。

(2)常士訚:“当代西方多元主义发展基本趋向分析”,《教学与研究》2003年8期。(3)余万里:“多元主义与美国外交政策决策”,载于周琪主编:《意识形态与美国外交》,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480-545页。

17.精英主义:(1)金贻顺:“当代精英民主理论对经典民主理论的挑战”,《政治学研究》1999年第2期。

(2)郎友兴:“精英与民主:西方精英主义民主理论述评”,《浙江学刊》2003年6期。

18.社会民主主义:(1)殷叙彝:“社会民主主义和民主社会主义:概念的起源和历史演变”(上),《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1年第3期。

(2)殷叙彝:“社会民主主义和民主社会主义:概念的起源和历史演变”(下),《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1年第4期。

(3)秦晖:“自由主义、社会民主主义与当代中国‘问题’”,《战略与管理》2000年5期。

19.女性主义:(1)孟鑫:“国内学者对西方女权主义七个流派的评价”,《教学与研究》2001年第3期。

(2)蒋红:“理性之美,女性之美:诠释西蒙娜·德·波伏瓦的女性生存论思想”,《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上一篇:涉税管理下一篇:电信服务的创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