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录程序

2024-09-29

公务员考录程序(通用6篇)

公务员考录程序 篇1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深化, 我国政府将不得不面对越来越激烈的竞争,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的公务员队伍具有更重要的意义。如果政府不能有效地监督和制约公务员考试的各个方面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不仅对国家选拔人才不利, 更会阻滞法治社会的进程。如何提高公务员考录的质量和水平, 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通过对我国公务员考录程序中出现问题进行剖析, 提出了几点进一步完善的措施, 以期实现公务员考录工作的规范、公正、科学和严谨。

关键词:公务员,考录程序,问题

一、当前我国公务员考录程序的现状

(一) 发布招考公告

发布招考公告是公开竞争性考试录用公务员的必经法定程序。招聘部门负责本部门的招聘工作, 应包含以下内容:

(1) 招考的职位、名额。 (2) 报考的资格条件。报考的资格条件是指具体职位要求的条件, 是基本条件的延伸和补充, 这些条件必须符合职位特点。 (3) 报名方式和时限等。 (4) 考试内容及科目、时间、地点及地区分布情况。 (5) 报考需要提交的申请材料。 (6) 其他注意事项。

(二) 公务员录用考试的资格审查

资格审查:主要了解报考者是否具备公务员的基本条件和所报考职位的资格条件要求。招录机关对不符合条件的报考者应在一定时间内及时回复, 为报考者报考与其条件相匹配的职位提供机会。

资格审查合格后的考试、体检:报考人员通过资格审查并获得准考证后, 将按照规定参加笔试和面试, 笔试、面试均合格者, 将到指定医院进行体检。

考核:按照规定, 政府人事部门对笔试、面试、体检合格者进行录用考核。考核的基本内容包括政治思想、道德品质、业务能力、工作表现等方面。考核结束后, 考核小组应给每一个被考核者作出客观公正的考核结论。

提出拟录用人员名单, 办理录用手续:考核通过后, 主考部门和用人单位提出拟录取人员名单, 然后经由地市以上人民政府人事部门审批, 确定拟录取人员名单。

二、公务员考录程序存在问题分析

(一) 资格条件设置不合理

根据目前的情况, 我国公务员考试资格条件存在标准设置不一致的情况。公务员录用计划编制时, 职位的考录资格条件一般是招考部门自己确定。然而, 公务员招考职位颇多并且无同一资格拟订准则, 从而导致部分职位的资格条件缺乏科学性、合理性。

1. 学历门槛过高。

在拟定招考部门岗位资格中, 通常以高学历为其基本条件, 因为招考部门的传统观念中, 要招考优秀的人员, 最本质的办法便是设立高学历门槛。这种做法剥夺了部分人员参加招考的机会, 从而产生公务员职位报考人数各地区、各部门不均的现象。虽然, 学历某种程度上可以反映招考者的素质水平, 但只是其中之一, 经验、能力等同样很重要。

2. 专业限制过严, 专业认定模糊。

公务员考试中专业的设置应当把握一个“度”的原则。过于严格, 申请人数会存在不足;过于宽泛, 会存在一些公务员未能使用的情况。总体而言, 我国公务员考试专业的限制有些严格, 并没有充分考虑不同职位对专业的不同需求。并且在设置专业的要求中, 每个招考部门的标准也不尽相同。

3. 户籍障碍。

我国户籍制度已有很多年历史, 是为了当地政府更好地管理本地居民。自1978年以来, 其弊端日益凸显。不仅制约农村人口走向城市, 同时也制约人才的流动。很多地方招考时, 规定区域应为招考地区的人员, 将外地领域考生拒之门外。这些户籍限制不仅使大量优秀人才流失, 也违背了“人人生而平等”的原则。

4. 有违公平竞争原则的性别限制。

妇女就业与男子同工同酬, 任何单位不得作出歧视妇女的规定。然而现实却与其不相符。由于女性自身体力和生理的特点, 属于亚劳动力群体, 处于次社会劳动领域。同时, 我国自古流传下来严重的重男轻女观念。因此公务员招考中某些岗位存在特殊岗位特征, 有一些甚至要求只招录男性, 减少了女性的报考机会。

(二) 笔试环节存在问题分析

笔试的内容分公共科目和专业科目两项。在近几年公务员录用考试的实践中, 从考试程序建设的角度看, 考试录用制度基本形成了体系, 然而当前笔试环节仍存在很多不足。

1. 笔试内容设置不够科学。

笔试中的大部分知识测评存在机械记忆, 而针对考生的能力测评较少, 违背了考录的初衷, 同时也折射出了地方命题水平低下的弊病。经由记忆、培训等方法可以很快提升报考人员的考试水平, 却很难测试出其真正的能力素养。其次, 试卷结构不合理, 只注重试题的数量, 却忽视了对试题思维逻辑的思考。

2. 行政能力测试难度差异较大。

行政职业能力测试中, 中央国家级试题难度偏大, 地方级考试比较简单。这种差异将导致各级国家机关录用的公务员水平有较大差异;也将会使得有关系的人员顺利通过公务员笔试。

3. 试题的效度受质疑。

当前公务员笔试试题没有更好地与实践相结合, 效度受到一定质疑。由于近年考生过多, 为使考生考分产生不同层次, 在考试中会提升试题难度, 有时便易出现偏题现象。但是仍要明确笔试的初衷是招录优秀的具有服务思维的公务员, 要明确考录的实质。

4. 录用笔试不分级, 难以保证笔试的信度。

尽管目前公务员招录的职位有很多, 然而笔试试题却是一致的。这种考试方式等级水平的单一划分, 与各个级别的岗位对公务员素质的各自需求相悖。结果是所选拔的人才与职位的个性需求不相符, 人才与岗位需求不对称, 同时使其信度受到质疑。

(三) 面试环节存在问题分析

公务员考试的面试与其他考试不同, 是公务员考录的重要环节。与笔试相比较, 我国公务员面试存在更多的弊端, 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面试试题的规范性、客观性难以保证。

现行公务员考录面试试题内容的科学性存在欠缺, 试题的设计重在测评公务员的通用素质标准, 没有把岗位的特质元素加入到试题中, 忽视了选拔人才的实用性和专业性, 使其客观性不足以保障。

2. 面试环节缺乏对考生隐形素质的有效测评。

目前, 我国公务员命题工作缺乏一定的前瞻性。考题通常关注热门视角偏多, 很多培训学校会对报考人员进行应试教育, 以期迅速提升报考者的答题水平。这就致使部分报考者在面试时以模式化形势分析问题。这也为根据面试环节对报考者的各方面素质进行有效测评增加了难度。

3. 目前面试考官队伍的构成缺乏科学性。

考官队伍主要由组织人事部门的官员和高校、行政学院的专业技术人员构成。两者一个拥有面试经验, 但缺少一定的专业理论基础;另一部分考官虽有理论素养, 却缺乏对特定职位特点的思考。考官队伍素质能力各不相同, 个体主观因素影响比较大, 面试官往往按照自己的喜好, 而不是根据具体职位需要来决定候选人, 很难保证录用的客观性。

(四) 资格审查制度不健全

资格审查主要是针对考生提供的信息来区分真假, 使其顺利通过报考环节, 关键是怎样高效、合理地开展工作。目前, 资格审查的各环节缺乏统一标准。国家并没有对多种资格的审查方式形成明确意见。资格审查程序、时间等规定标准不同, 致使招考部门在审查中经常发生不一致情形。

(五) 考核环节流于形式

“凡进必考”, 核心在考。当前, 我国公务员考试存在重视考试, 忽视考核的情形。社会上有这样一种说法:“考试如果通过了, 考核就不会存在问题;如果被考核下去了, 那一定是别人做了手脚。”这说明了有部分人认为当前的公务员考核环节是一个可有可无的环节, 如果存在的话, 就是一种谋求不正当利益的手段。德才兼备是我国对招纳人才的关键指标。才, 通过考试环节来考察;德, 通过考核环节来把关。现阶段, 应当把考核变为一种择优的过程, 全面、客观、准确地了解进入考核视野的人选。

(六) 公务员考录程序监督环节薄弱

在公务员招考中, 设立了各种监督机构, 然而现实是多数地区监督往往流于形式, 效果不显著。一是我国并没有建立一套完备和科学的考录的监督制度。监管机构和考录的机构责任不明确, 不易调节。二是缺少普通民众参与进来。广大公民是考试的主体, 然而却在考录监督中缺位, 这种监督一定是不完善的。再次, 在我国公务员整个考录程序中, 法律法规并不十分完善, 要保证考录程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可能就需要相应的立法做保障。

三、优化公务员考录程序的几点建议

(一) 健全考录程序法律法规

我国公务员考录的法律规章没有对公务员的招考权利责任以及程序等方面做出明确的规定。需要对考录的法律规章在管理以及考试的各个环节的监督方面进行进一步细分和规定, 并且能够给予考生必要的咨询和反馈。在公务员招考程序方面还要加强社会群众的监督, 保证公务员考试的公平性, 提升社会公信力。

(二) 创新人才测评技术, 实现人力资源结构全面升级

1. 引入分级分类的考录理念。

根据我国的行政建制, 进行层级考试;根据我国公务员的级别, 进行级别考试。对公务员考录划分级别, 然后进行考试。根据我国公务员的分类, 进行类别考试。对公务员法规定的不同类别的公务员考试, 设计不同的考录条件和标准程序, 创新不同的考录方式, 促使公务员入口更加规范、有序。

2. 完善知识结构的合理搭配。

首先, 各级政府需要创新各个层级和级别考生的招录考试内容, 提升其匹配度, 选择适用于各个层级的试题内容。其次, 弱化机械式记忆考核, 增加实践性题型, 提高公务员的整体素质。再次, 调整笔试、面试的权重。在遴选这一环节, 逐步提升考录中基层工作经验、绩效权重分配。

3. 发展多元化测评手段。

公务员考录的笔试和面试两项测试虽然都有很多优势, 但仍然不能够充分测评报考人员与岗位的匹配度。我国需要大力发展多元化测评手段, 同时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 吸收国外成熟、有益的方式方法。采用多种能体现综合素质测试的内容, 注重思维能力的培养, 提升公务员测评的精准性, 选择最适宜于中国考录人员选才用才的方法, 以保证我国人才选拔的信度和效度。

(三) 完善考录程序

为了防止腐败的来源, 可以尝试先面试后笔试。在目前公务员招考模式的情况下, 通过笔试的考生会“托关系”, 滋生腐败, 不公平的情况时有发生。面试前的笔试便可以最大限度地防止这一腐败现象发生。在笔试分数不知的前提下, 一般不会对面试投资, 违背了人们普遍的投机心理。这样的制度设置能在很大程度上遏制腐败现象的发生, 并确保考录程序的相对公平, 还可以进行职位的调剂, 避免公共资源和人才的浪费。

(四) 加强考官队伍的建设

考官队伍整体水平对于考录工作而言占有较大权重的作用。所以, 我国要建设一支素质能力过硬的公务员考官队伍。首先要打破地域界限, 从各地区各部门遴选考官, 组成考官队伍;其次, 完善针对所有的考官的培训体系, 使其逐步提升能力水平;再次, 要对每一个考官进行考核, 通过考核的人员方可取得证书, 纳入考官队伍, 从而增强其整体能力素质。

四、结论

公务员考录工作经过近30年的历史, 已经有了一个清晰的制度架构以及严格的运行程序。因此, 我们应以更加科学化、规范化的目标来进一步完善考录程序的各个环节, 从而使我国的公务员制度更好地适应我国政治、经济、文化体制改革的需要。整个考录工作的进步只有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建设逐步深入和政治民主化程度逐渐提高, 才可以拥有越来越广阔的进步空间。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 2005.

[2]钱再见, 陈辉, 许开轶, 李雪卿.公务员制度创新与实施[M].广东:广东人民出版社, 2007.

[3]杨珍君.我国公务员考录制度的弊端及对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8.

[4]吕杰, 张国辉, 刘志斌.创新工作思路提升公务员考录质量[J].中国行政管理, 2015 (01) .

[5]吴长春, 张晓霞.关于我国公务员考录制度创新与完善的几点想法[C].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5年年会暨“政府行政能力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研讨会论文集, 2005.

[6]陈怀珍.公务员招考中的性别差异分析[J].中北大学学报, 2014 (03) .

公务员考录程序 篇2

1. 进士科考试程序

本文所介绍的进士科考试程序就是狭义层面的科举考试程序, 即指的是封建朝廷通过公开考试的方式, 以进士科为主要考试科目, 允许士人自由报考, 通过不同层级考试筛选, 最终以考试成绩的高低作为主要衡量标准, 选拔人才纳入行政体系担任官职。

2. 公务员考录程序

我国公务员考录程序是指以公正与效率的考录价值为指导, 在公务员考录的每一环节都遵循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和以德为先、德才兼备的选拔标准, 为了公正、有效地选拔合适的人才进入公务员系统, 对公务员考录活动的环节、顺序、方式、方法、标准和时限等的设计和实施作出科学合理限定。

公务员考录程序的合理性包含程序的公正性和程序的有效性两个方面。程序的公正性和程序的有效性之间始终是存在矛盾的, 过度注重程序的公正, 会降低程序的有效性, 相反, 过分强调程序的有效性, 会损害程序的公正、公平。因此, 程序的合理性就是在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考录制度理念指导下, 使程序公正性与程序有效性相互协调, 通过程序的合理设计与实施, 既确保公务员考录通过合理有效的竞争机制在全社会范围内选拔出合适的人员, 又保证通过整个考录程序公正、公平的实施, 使考录结果公正并为社会所接受。

我国公务员录用考试的程序主要分为四大环节。一是准备环节, 依次分为编制录用计划、拟定录用职位及职位条件、发布考试公告和招考简章、确定试题、组织报名和进行资格审查等具体程序。二是测评环节, 分为笔试和面试两部分, 笔试成绩达标并符合相应比例的考生才有资格进入面试。三是考务环节, 分为选拔考务人员、组织命题、实施考试、建立评卷机构进行笔试评判、组织面试考官进行评判等程序。四是考核环节, 依次分为考核、体检、录取和试用等程序。对于特殊性要求的职位, 还需要进行特殊的程序, 例如, 公安民警还需进行体能测试和心理素质测评。

二、我国公务员考录程序合理性存在的问题

1. 有效性问题

公务员考录程序的有效性是依据人力资源的战略性目标设计对公务员的能力素质要求, 使公务员考录程序的设计与实施不仅能够始终坚持“竞争择优”、“考用一致”、“人职匹配”等理念和原则, 注重提高公务员考录效率, 通过明确的招录条件设置、时限要求和清晰的时序安排等程序, 提高选拔人员的有效性, 而且能够从考录的基本职责出发, 立足于考录的具体实践情况, 对考录程序进行改善, 从而确保选拔合适的人员进入公务员队伍, 为政府发展提供有效的人力资源保障。

第一, 准备环节:一是编制录用计划未能有结合政府机构中长期发展目标进行科学规划, 公务员招考职位空缺数量的统计多数情况下仅仅是根据政府用人单位公务员退休、辞退或辞职的数量。二是对公务员考录资格审查缺乏科学严格的规定, 造成部分不符合公务员考试资格的人侥幸蒙混过关。例如, 目前我国公务员考试出现了大范围“试考族”现象, 越来越多的非应届毕业生抱着练手、试试看的心态报名参加公务员考试, 这就增加了考试成本, 提高了考试竞争压力, 无形中给公务员考录的审查、监考、评判等程序增添了很多麻烦, 对试卷评判的质量的提升也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同时这些试考者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其他符合条件考生的成功机率。

第二, 测评环节:一是对专业性职位的专业考试分类较粗、缺乏合理性, 不能够凸显不同类别职位对人才的不同素质要求, 不能有效地选拔出符合职位要求的人才。二是考试测评方式较单一, 仅由笔试和面试两类考试测评方式构成, 缺乏对考生基本素质的全方位考察, 缺乏对考生的道德素质、心理素质、公共责任感和发展潜力等的重点考察。三是考试方法不科学, 与职位要求的相关度不高, 对不同素质考生的区分度较低, 技巧性较强, 不能与时俱进地作出有效调整, 进而不能有效实现择优录取的目的。四是公务员考录的时限安排欠缺有效性, 我国公务员考录的考试周期是一年一次, 这种频繁的时限安排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考试成本, 也降低了公务员考录的效度。

第三, 考务管理环节:一是对考务人员 (即监考人员、评卷人员、面试考官和考核人员) 的人员结构安排上缺乏合理性和多元化。二是笔试的评分标准多为框架性内容, 不能科学地结合公务员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和不同职位要求设计采分点和比例分配, 缺乏科学、详细、可操作的面试评分标准。

第四, 录用考核环节:我国公务员录用考试由于缺乏科学详细的考核方法和标准, 一般情况下, 考生只要没有明显的违规违纪行为记录, 考核这一关是比较容易通过的, 这就导致考核流于形式。

第五, 公务员考录环节之间的衔接与问题。我国现行公务员考录环节之间的衔接程度不是很紧密, 环节间的过渡缺乏统一性和有效性。考试的时序安排资格审查、笔试、面试和录用考核等程序之间未能形成合理的、有逻辑的递进关系, 招录条件要求、面试考察的内容、笔试考察的内容与录用考核内容之间缺乏统一性、衔接性和连贯性, 使公务员考试不能系统、全面地测评考生的综合素质。

第六, 对公务员考试的反馈总结缺乏足够的重视, 未能调查和征求考生、用人单位等多方对公务员考录的意见, 对考试方法、内容及程序不能及时地进行科学、客观的技术测评, 缺乏系统的考录评价程序机制, 很难进一步提高考试的信度与效度, 不利于公务员考录有效性的提升。

2. 公正性问题

公务员考录程序的公正性是指程序始终遵循公正、公平的内在精神, 在相同条件下通过一系列特定程序的运行而产生相同的结果, 不仅保证公务员考录在合理的招录条件设置下使考生相对平等、公平地在同一平台上竞争, 增强对人员鉴别与选拔程序的公正性, 有效制约任人唯亲、主观性强等非理性因素, 而且保证公务员考录程序的规范性和统一性, 有利于营造公平公正的考录环境使公务员考录程序产生的结果得到考生和社会的广泛接受与认可。但需要指出, 公务员考录程序的公正性是相对的, 必须以实现考录程序的有效性为前提条件。

第一, 招录条件未能有效结合具体职位要求进行设置, 一是存在高学历、年龄、专业等资格条件限制问题, 公开程度相对有限, 不符合公务员考录追求公平、以能力选人的价值理念。二是由于过分注重招录条件的公平, 对特殊性要求的职位不能合理设置招录条件, 导致最终录用人员的素质与用人单位的需求存在一定的偏差。

第二, 在测评环节, 公务员考试笔试的设计更有利于女性思维和文科专业的考生, 限制了一些能力高但文字能力较弱的考生, 这降低了考试测评的公正性。

第三, 考务管理环节。一是对考务人员 (即监考人员、评卷人员、面试考官和考核人员) 的选拔标准缺乏对品行的细致要求, 使一些考录人员缺乏责任心和公正地品质。二是现行的评分标准不能有效地制约评判人员的主观随意性, 不能保证每个人都能按照标准公正的打分, 评分的侧重点则会由于个人情感等非理性因素而产生很大差异, 很难保证评判的统一性, 使评判结果的公正性相对较低。

三、进士科考试程序对公务员考录程序合理性的启示

中国古代的进士科考试程序从初创到完善, 不仅能相对有效地为朝廷持续不断地提供人才, 履行其选拔贤能的职责, 而且在平衡考试的科学性、有效性与回应社会、不同地区之间公平公正的诉求之间的矛盾方面也起到了积极作用, 这就给我国公务员考录程序提供了一些重要启示。

1. 考生来源环节

进士科考试对考生来源的限制相对较少, 初期对工商业出身者相对封闭, 随着进士科考试程序的改善, 其公开性进一步增强。但是值得注意的是, 这种公开性不是指对应试考生没有任何资格限制的完全开放, 而是指要求应试考生在本籍贯进行报考, 没有在德行上犯过错误, 基本上都可以自由报考的。我国公务员考试在招考条件设置了一些限定条件, 但如果追问其合理性, 有些条件是站不住脚的。实践中, 公务员主考机构为了避免社会上对招考条件产生广泛质疑和批判情绪, 往往不针对特殊岗位要求设置特殊条件, 但这会削弱考试的信度和效度, 往往不利于选拔出公共部门用人单位需要的特定人才。因此, 我国公务员考试在招考条件环节上, 应该制定出统一的、灵活的规范条例, 对特殊性要求的岗位。如警察、基层公共机构职位等岗位, 需要设置符合特殊岗位要求的、科学合理的招考条件;对于一般性要求的岗位, 则结合历年招考经验和实际情况, 在满足公务员法律法规的一般限定条件的同时, 尽可能做到招考资格的相对开放。

2. 考试测评环节

中国古代进士科考试程序始终都能立足于选拔贤能和公平竞争的理念和目的来设计考试的步骤、顺序、方式和时限等环节。体现为以下几点:有明确的考试周期和时限, 考试层级之间环环相扣、层次有序, 考试方式和内容始终根据不同时期朝廷选拔人才的要求而作出调整, 并逐步统一化、固定化, 以皇帝下诏的形式发布考试公告, 同时与考试有关的法规条例完备, 凸显考试的严肃性和庄重性, 有利于满足社会对公平和正义的诉求。

而我国公务员考录程序虽然较为明确, 但是考试分为国考和省考两种类型, 考试都是只分笔试和面试两个考试形式和环节, 考试时限也很短, 考试程序设计不能有效适应公务员考录的目的, 考试内容尤其是笔试, 相比中国古代进士科考试过于简单, 蒙对的机率较大, 不能较准确、全面地衡量考生的综合素质, 导致考试的信度和效度较低。因此, 我国公务员考试的设计应该基于公务员考录的功能, 对考试的具体流程、方式、时限等进行统一的设计与规划。建议适度调整考试周期, 延长每次考试成绩的有效期。在保证考试效度的基础上, 增加笔试和面试考试的环节以提高考试信度, 始终坚持以公务员考录的选贤任能的内在精神和公务员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为目的, 紧密结合历届考试经验, 及时改进和更新公务员考试内容和考试方式。

3. 考务管理环节

中国古代进士科考试从考官的选拔、对考生的搜检、监考、评卷到公布考试结果都有一套明确和详细的程序规范和法律保障。一是十分重视对考官尤其是评卷官员的选拔, 一般多为朝廷临时选派符合资格的官员担任进士科考试的考官。二是对考官的权力、职责和惩处都有明确严格的规定, 有效地减少了人情因素的干预和滥用权力舞弊的可能性, 使监考和评判环节有规可循, 有序运行, 提高了考试的公平性和效率。三是为了避免监考和判卷过程中的舞弊现象, 科举的法规和防弊方法日益严密, 加强对考卷的磨勘和对考试选拔出的人才的复试, 以确保选拔出真正符合国家需要的贤才。

与进士科考试相比, 我国公务员考试存在许多问题, 如监考环节相对宽松, 对监考人员的要求和惩罚规定力度不够, 评卷人员的判卷标准不够细致、更多是形式上的规定, 实施性和可操作性较低等。为此, 必须加强这方面工作力度。第一, 加大对舞弊行为的惩处力度, 针对不同舞弊情形施行不同强度的惩处措施, 使舞弊的风险成本大于舞弊成功可能获得的收益。例如, 对于考生, 免除其近三年的考试资格, 情节严重者还要将其舞弊行为记录到个人诚信档案中, 对于考官, 可施行停职一年或者免职等。第二, 要重视和规范对各类考务人员的选拔, 对出题人员、监考人员、笔试评卷人员、面试考官等各类考务人员的选拔作出品德、素质、经验等资格要求, 严格选拔符合要求的考务人员。第三, 要加强对监考人员的要求, 在考试前对监考人员进行统一、正规的培训, 使其提升对公务员考试重视程度和监考素质。第四, 进一步规范评卷人员的评卷标准和评分机制, 对评卷标准进一步科学化、细致化、规范化, 增强评判标准的可操作性和合理性, 使试卷的评判有规可循。第五, 建立对申论和面试评分过程的复查机制, 注重复审高分申论试卷和高分面试者, 同时也注重向分数低的考生进行原因说明, 使评判结果更加公正、科学。

参考文献

[1]金诤.科举制度与中国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0.

[2]邓元时.行政文化视野中的科举制度——科举制与中国古代行政[J].贵州大学学报, 1998 (3) .

[3]李志茗.科举制度之废除及其后果——兼析科举制度的合理内核[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2002 (4) .

[4]刘海峰.知今通古看科举[J].教育研究, 2003 (12) .

[5]刘海峰, 李兵.中国科举史[M].上海:中国出版集团东方出版中心, 2004.

[6]任溶.中国科举制度兴起的行政逻辑[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2004 (9) .

[7]刘海峰.科举制度应当如何评价[N].中国教育报, 2005-10-19.

[8]王炳照.历史地看待兴科举和废科举[J].湖北招生考试, 2006 (2) .

[9]陶嘉.唐代科举考试的特色探讨[J].教育科学, 2010 (5) .

要维护公务员考录的规范和公正 篇3

《人民论坛》2009年第1期刊登国家行政学院教授龚维斌的文章说, 要警惕公务员考录过程中的不规范、不公正现象。文章说, 考生一般要通过笔试和面试两关才能拿到公务员队伍的“入场券”和“资格证”。现在看来, 笔试工作越来越向着科学化、规范化方向发展。但是, 相对笔试而言, 面试操作的弹性较大, “走后门”、“靠关系”现象时有发生。在进入面试考察时, 一些没有社会关系的普通家庭出身的大学生可能处于不利地位。

另外, 越来越规范的公务员考试制度使得没有深厚社会关系、没有强大社会资本的大学毕业生在考试面前拥有了平等的权利和机会。但是, 从近年来一些调研看, 家庭出身不同, 大学毕业生在择业意向、择业能力和就业状况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与出身于专业技术人员和领导干部家庭的大学毕业生相比, 工人农民等普通家庭出身的大学毕业生能够进入公务员队伍的人数相对较少。当前, 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和不同的学校之间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 大量优质的教育资源集中于大城市、集中于沿海地区、集中于少数重点学校, 城市与农村、沿海与内地等不同家庭出身的孩子受教育的机会和条件有较大差异。顺利地通过了笔试后, 不少出身农村和边远地区家庭的大学生由于缺少社会关系和社会交往, 往往处于劣势。不同家庭背景形成的子女受教育水平差异正在影响着大学生平等地进入公务员队伍, 影响着人们的社会流动, 影响着社会的发展进步。

公务员考录制度科学性研究综述 篇4

关键词:公务员,考录制度,科学性

一、引言

我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发展, 在公平性方面取得的成果较为明显, 而在科学性方面相对滞后, 存在较多的问题, 主要表现在:指导考试录用的法规不够健全、考试试题质量不高、考官队伍不合格、考试录用方法技术单一, 缺乏科学性等等。尤其是近几年, 公务员成了很多人的理想职业, 2011年的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者更是突破了140万, 公务员考试录用在我国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面对这种“爆”考的热度愈来愈强, 随着形势的变化, 如何立足现状选拔一支思想素质好、业务水平高、执政能力强的公务员队伍从事国家行政管理, 更好的服务于人民, 最大限度地实现公众利益, 这就对我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的科学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 研究我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的科学性, 对完善我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和趋势

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实践性较强, 它随着公务员制度的实施不断地完善。国内外总的来说, 国外的研究相对较成熟, 而国内针对公务员考录制度在实践中产生的一些问题, 从宏观上、制度上研究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的较多, 而从微观层面, 技术层面研究的相对较少。以下是所要涉及的部分参考文献的主要研究成果或文献综述。

1. 国外研究现状

经过一个半世纪的运行完善和相互学习, 西方发达国家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已经相对比较成熟, 沉淀下了许多我国可以借鉴并充分利用的经验。综合国外学者的研究, 笔者认为在科学性方面主要有三个观点:即主张考试录用的层次性、测试方法技术的多样性和考试内容的科学性。考试录用的层次性是指公务员录用考试实行分级分类考试, 即不同等级的公务员职位对应试者有着不同的素质要求, 如英国对高级文官和执行级文官实行不同的考试形式和内容, 日本分成高级、中级和初级, 法国分成A、B、C三类;在测试技术上, 面试中主张采用非结构化或者半结构化面试的方法, 改变以往一直以结构化面试方法为主的局面, 而非结构化面试没有固定的模式和测试内容, 也没有固定的评分程序, 它是以对应试者的总体印象作为依据;在考试基本内容方面, 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知识测验、智力测验、技能测验和心理测验, 知识测验主要是考察应试者的文化水平和对各种知识的掌握程度, 如英国重视通才, 十分注重考察应试者的知识面, 因而考试内容涉及的科目较多, 法国比较强调考试科目与公务员所担负工作的相关性, 内容注重实用等。智力测验主要考察应试人敏捷、机智的程度, 其目的是发现更有发展前途的人才, 如美国对应试者的空间能力、数目能力、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文字表达能力、语言关系能力、觉察速度能力、归纳能力等进行综合测验, 并将测验结果换算成智力商数。技能测验主要考察应试者对知识、智力运用的程度和能力, 从而反映出应试者处理实际问题的速度和质量。心理测验主要考察应试人的性情、意志、反应等个人心理素质, 供录用时参考。

2. 国内研究现状

从国内来看, 宏观上研究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的较多, 针对考录制度出现的问题提出了不少真知灼见, 但是研究其科学性的甚少。许放主编的《国家公务员制度》对现行我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进行了评价, 指出了考录制度存在的不少问题, 如笔试方面、面试方面、监督保障方面、组织管理方面和考试范围方面, 还针对这些问题对原因进行了分析, 并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 (1) 在笔试方面, 国家公务员考试专家陈社育研究员在《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效度的研究报告》和《国家公务员公共基础知识考试的信度和效度研究》中运用现代心理测量的相关理论, 通过科学规范的实证研究, 准确分析了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和公共基础知识考试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为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的改革提供了较为全面的信息。 (2) 在面试方面, 贺先志《以科学性为本位的公务员面试转型探索》论述:公务员面试从规范型本位向科学性本位转型, 充分体现因职施测、专家施测和发挥考官主观能动性, 提出了转型的前提条件、基本内容、社会意义、外部保障和法律意义。 (3) 在考录手段方面, 胡伟《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的电子化研究》基于现在政府网络发展的契机和解决目前公务员考录存在的问题的实际出发, 进而提出了公务员考录电子化平台的观点。 (4) 在测评技术方面, 李淑华的《甘肃省公务员考试录用测评体系改革浅论》:根据国内外考试发展趋势, 公务员考试实行分级分类考试, 笔试突出能力, 提高试题的科学性和针对性;面试注重考试的效度, 增加情景模拟, 采取无领导小组讨论等形式;提高专业技能的测试比重;测评成绩根据笔试、面试和专业测试的一定比率分配来折算等。 (5) 在考试方法方面, 王凯《对公务员考录制度科学化的几点思考》、赵阳《国家机关公务员考录工作改革与创新》等要实行分级分类考试原则, 落实专业测试, 达到一种“通才”+“专才”的理想模式, 来客观公正的考察应试者的能力与岗位的匹配性。 (6) 在考试录用制度的发展趋势方面, 何颖《科学化:完善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的关键》指出公务员考试录用的科学化是保证公务员录用考试质量的关键, 是完善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的方向。晓枫《科学化:公务员考录制度的必由之路》阐述了在保证公平的前提下, 应当提高笔试面试的水平, 发挥考核的作用, 加强测评工作和考试录用专家队伍的建设, 提高公务员考试录用的科学化水平是考录制度发展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人事部.关于印发《国家公务员录用暂行条例的规定》的通知, 人录发[1994]1号。

[2]晓枫.科学化:公务员考录制度的必由之路[J].制度管理, 2003 (5) .

公务员考录程序 篇5

1.报考条件设置不合理

《公务员法》在第11条规定了担任公务员应具备的七个条件, 分别是: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年满十八周岁;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具有良好的品行;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具有符合职位要求的文化程度和工作能力;法律规定的其他条件。在《公务员法》第23条中又作出规定:报考公务员, 除具备第11条规定的条件外, 还应该具备省级以上公务员主管部门规定的拟任职位所要求的资格条件。然而, 在公务员招录的实际工作中, 相关单位在申报职位报考条件时为了本单位的利益甚至是个人的利益, 变相地设置各种条件对报考人员的某些方面进行限制。

2.考试科目设置不科学

考试科目以及考试内容直接决定着所选拔的人才的类型。我国公务员笔试的科目包括行政职业能力测试和申论, 在行政职业能力测试这门考试中, 考核的主要内容包括数量关系、数字分析、图形分析、语言理解、常识类题目等。大部分职位的公务员都要经过这两个科目的考核, 通过题目类型和考试内容的分析可以看出, 公务员基础知识的考核并没有体现出职位要求和工作特点, 这样一来, 很有可能出现经公务员考试录用的人员虽然能力较强, 但不具备本职工作能力的情况, 这不仅不利于政府机关的工作高效完成, 也不利于人才的合理使用。

3.考试内容不科学

公务员考试的笔试内容分为公共科目和专业科目两大类, 公共科目具有题量大、知识面广的特点, 对报考人员的学习能力和应试能力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但是, 公共科目的考试注重考察知识和记忆, 忽略了对能力和应用的考察, 这样一来, 只具备应试能力而不具备应用能力的考生能够很轻松地应付这样的考试内容, 因而不能真正地选出人才。在面试的考核中, 考题的设置往往缺少对专业素质的考察, 并且考题较为模式化, 考生可以经过不断地模拟练习来提高分数, 因此, 高分低能的现象无法避免。虽然各省市在设置报考条件中明确规定了各岗位的可以报考的专业, 但在考题里又没有体现出对该专业的考查, 使得报考条件中关于专业方面的限制形同虚设。

4.公务员面试环节模式化

公务员考面试的不合理首先体现在对入围面试比率的设置上。目前, 在公务员考录过程中, 考生按照笔试成绩的高低进行排名, 每一职位按3:1的比例要求进入面试, 面试不设最低分数限制, 并且高分数的考生如果在面试中落榜也不能被调剂到其他职位, 因而, 这样的面试制度不仅会出现某些职位的录取分数很低的现象, 也会导致在笔试中取得高分的优秀考生最终无法进入公务员队伍。其次, 公务员面试的不合理表现为面试的“模式化”严重。公务员考录设置面试这一环节旨在考察考生面对突发事件时的应变能力、对复杂的行政事务的综合分析能力、协调行政工作及人员的能力等, 但通过对近几年的考题的研究, 不难发现, 面试考题的内容如出一辙, 缺乏灵活性和创新性, 这样的考试模式被一些考生和培训机构研究透彻, 总结出答题模式, 致使考生答题模式化, 因而不能检验出考生的性格特点和工作能力。第三, 公务员面试的不合理还体现在对考官的安排上。现阶段, 公务员面试的考官队伍主要由考录主管部门和招考单位的主管部门的有关人员组成, 这种监考人员的构成长期以来比较固定, 为某些有关系的考生提供了方便, 违背了平等的原则, 造成了考试的不公平。

二、解决公务员考录问题的有效对策

1.实现考录过程的科学化

(1) 科学设置笔试内容

考试内容上应改变现阶段笔试内容重公共知识、轻专业知识的局面。针对不同的岗位设置不同的题目, 使题目内容符合岗位工作的特点, 进而挑选出于岗位相匹配的考生, 达到人尽其才的效果。为了使笔试内容的设置更为严谨科学, 能够更为全面地考核考生的素质, 笔试内容的命制环节应当聘请各方面的专家和具有多年政府工作经验的资深人员共同命制, 在明确考试精神、范围和目的的条件下, 按照相关的规定, 并且结合当地的具体情况来出题, 使考题既能符合大政方针的要求, 又能体现当地的具体特色。这样一来就能够有效避免考试的范围没有针对性, 同时又能通过科学的题目来挑选出真正具备能力的考生, 使公务员考试能够真正成为选拔公务员的有效手段。

(2) 优化面试考官结构和面试方式

相对于笔试来讲, 面试更加灵活, 更能考察考生的临场发挥能力等综合素质。面试不仅对考生提出更高要求, 同时也要求考官的能力素质更加合理化。公务员考录制度应注重考官的专业化及其结构的合理化方面的改革。一方面, 考官应专业化, 以尽最大可能减少其在面试过程中的主观性和随意性;另一方面, 考官队伍应多元化。考官队伍应有人类行为学专家、心理测评专家、招考单位工作人员、监督检查人员等, 使面试考核的范围更加全面, 并且能够接受监督。

(3) 重视非智力因素

美国心理学家亚历山大于1935年发表了《具体智力和抽象智力》一文, 在这篇文章中, 他首次提出“非智力因素”这个概念。非智力因素是指人在实践的过程中, 不直接参与认知与活动的过程, 但对实践结果却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的心理因素。心理学家认为, 非智力因素的内容十分广泛, 包括对挫折的忍受性与意志力、活泼的性格、宽阔的胸怀;自信心与好奇心、远大的理想与目标、求知欲望与成就动机、自制力等。一个人若想成功, 除了在智力方面具有相关要求外, 对非智力因素的要求同样不可忽视。

公务员面对复杂、繁琐的工作, 除了必须具备一定的完成工作任务的能力之外, 还需具有一定的非智力因素, 以处理好工作单位的人际关系、养成工作的进取心等。

在公务员考试中, 笔试考试内容过多地考察学生的应试能力, 而面试内容模式化, 亦不能在考生的性格气质等非智力方面有充分地考察。鉴于此, 在公务员考试的笔试和面试的题目中, 应有固定部分的分值来考察非智力因素。具体的形式可以多样化, 比如改变面试考题的模式化问题, 并可以在面试过程中给考生做一定的心理测试试题。同时, 在笔试方面应改变传统的命题思路, 考题应突出能力本位。

2.科学设置报考条件

(1) 合理设置学历条件

公务员的学历要求只要能够胜任其工作即可, 没有必要一味追求高学历。应使面试考核的范围更加全面, 并且能够接受监督, 从而保证公务员面试环节的科学性和公平性。高学历不仅对提供工作效率没有实质意义, 并且也阻碍了人才在全社会的合理分配。

(2) 谨慎设置工作经历条件

招考单位必须明确, 丰富的工作经历可以使公务员对工作更加熟练, 但应届毕业生思维活跃, 能为政府工作注入新鲜血液。因此, 招考单位必须根据岗位要求实事求是地设置工作经历条件。要根据岗位的工作特点和具体要求来具体考虑。对于专业针对性不强、不急需用人的岗位一般不要设置相关条件。

3.完善考录监督机制

公务员考录的全过程因受到各方监督, 包括监督机构、新闻媒体、社会公民等, 在监督机构方面, 应明确监督职权, 以防考录过程中不公平现象发生时能明确责任;在新闻媒体的监督方面, 新闻媒体要充分发挥社会喉舌的作用, 敢于将不公平现象揭露出来, 起到监督作用。社会公民应强化监督意识, 更为重要的是要拓宽公民监督渠道, 通过监督渠道的多元化来加强公民监督的作用。

摘要:在我国, 公务员考试录用的制度已经有一定的发展历史, 并通过修正和发展逐渐地趋于完善。但纵观现阶段我国公务员考试录用的过程, 我们仍可以发现一些问题。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剖析, 并根据问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对策, 即实现考录过程的科学化, 科学设置报考条件和完善考录监督机制等。

关键词:公务员,考录,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许法根.国家公务员制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0.

[2]印颖.完善我国公务员考录制度, 建设法制政府[J].商业文化, 2008 (125) .

公务员考录程序 篇6

中组部部务委员兼干部一局 (公务员管理办公室) 局长 (主任) 邓声明作总结讲话。人社部副部长、国家公务员局党组书记杨士秋主持会议。

尹蔚民说, 2008年福州考录工作会议以来, 全国共录用90多万名公务员, 有效改善了队伍结构。当前, 考录法规体系基本形成、科学测评体系日益完善、服务水平显著提高, 从基层选拔优秀人才的要求得到落实, 安全考试的环境建设不断加强, 形成了全国考录工作一盘棋的格局。

上一篇:中国好制作下一篇:涂层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