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春节习俗

2024-10-12

少数民族春节习俗(共7篇)

少数民族春节习俗 篇1

1 引 言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各民族都有自己的各具特色的风俗习惯和禁忌, 它反映着各民族的经济生活、自然环境、历史传统、生产方式和心理感情, 是民族特点的一个重要方面。民族地区的公安群众工作, 要树立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和尊重少数民族习俗礼仪的意识, 充分认识公安群众工作中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重要意义。

2 少数民族风俗习惯

2.1 民族风俗习惯的产生和发展

民族的风俗习惯主要是指一个民族在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等社会生活各方面的传统, 是各族人民历史上相沿已久而形成的风尚、习俗。它具体反映在各民族的服饰、饮食、居住、生产、婚姻、丧葬、节庆、礼仪、禁忌等方面。我国各民族都有自己的各具特色的风俗习惯, 其风俗习惯一般都具有行为心理和行为方式的形式。行为心理是通过一定的行为方式表现出来的, 一定的行为方式体现着民族特定的行为心理。民族风俗中表现出来的喜好、风气、习尚、禁忌等, 反映的是民族的一定的行为心理, 但这些又是通过特定的仪式、活动等行为方式体现出来的。一般来说, 民族风俗习惯反映一定的民族心理, 又具有一定物质的或具体的活动形式。因此, 民族风俗习惯是各民族历代长期传承的、广泛流行于社会和全民族的、在一定条件下经常重复出现的行为心理和行为方式。它产生于民族生产生活需要的基础上, 并由民族普遍流行的价值观念所决定。它反映着民族的经济生活、自然环境、历史传统、生产方式和心理感情, 是民族特点的一个重要方面。

民族风俗习惯的产生和发展的主要因素有:第一, 与各民族居住地区的自然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我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 有复杂的地形、多种的气候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 民族风俗习惯的形成无不基于这样的空间范围和自然条件, 并呈现出它的多彩多姿。第二, 最终受各民族生产方式的制约, 有什么样的生产方式, 就会有什么样的社会形态。作为一定历史阶段的民族文化, 民族风俗习惯也只能从各民族的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中形成。由于自然和社会的原因, 我国各民族的经济产业不同, 社会生产水平各异, 经济条件和经济特点多种多样。由此必然产生不同的风俗习惯, 表现出各民族的消费、节庆娱乐、喜好禁忌等习俗惯例方面都不尽相同。多彩多姿的民族风俗习惯成为各民族经济生活的投影和折光。第三, 与各民族的社会历史发展有密切的关系。民族风俗习惯是历史的产物。任何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 都是在各民族一定社会发展阶段上产生的。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 风俗习惯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由简至繁的发展过程。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生活的进步, 各种具有特色的物质生活和与物质生活密切相关的人类社会生活的组织形成以及婚、丧、礼俗等, 也日益发展形成起来, 久而久之, 逐渐形成民族的风俗习惯。处在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民族所形成的风俗习惯和文明程度是不一样的。第四, 与宗教有关, 有的甚至直接来源于宗教。在民族风俗习惯中, 生产性节日及习俗的形成往往源于古代的农业祭祀, 反映着人们对岁时节令的了解。但就其意识形态而言, 最初都属于原始宗教的自然崇拜范畴。丧葬习俗方面的宗教色彩, 是最引人注目的。在许多少数民族中, 丧葬习俗反映了人们对灵魂轮回的崇拜观念。有些民族婚俗的形成与宗教有直接的关系, 且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

此外, 民族风俗习惯, 既是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 又是民族文化的表现形式。一个民族特别是没有文字的少数民族, 往往在他们的风俗习惯中蕴藏着丰富的民族文化艺术, 充分表现了民族独特的文化艺术。

2.2 民族风俗习惯的分类

我国各民族因分布地区不同, 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不同, 以及受邻近民族影响的程度不同, 民族风俗习惯的内容和表现形式丰富多彩。其分类有如下几个方面:

2.2.1 物质文化生活习俗

它包括人们在劳动生产、衣、食、住、行等物质生活活动中的全部习俗。由于物质生产和生活是人类的生存条件, 因此, 这种习俗对于任何民族来说, 是一种能充分反映民族心理状态、价值观念和审美意识的习俗。一般说来, 这类习俗的变化是缓慢的。

2.2.2 社交习俗

这类习俗形成较早。可以说, 自从有了人类社会, 就有了社交习俗。社交习俗大体可以包括见面、称呼、祝贺、请客、通信、拜访等个人或集团交往方面的全部习俗和礼仪。其中每一个习俗的形式各种各样。以见面习俗为例, 各民族大不相同, 有问好的, 有双手合十的, 有握手的, 有亲吻的等。

2.2.3 家庭习俗

家庭习俗包括家庭或家族成员间存在的全部习俗和礼节。它大体可分为以下几类:称谓习俗、辈分习俗、敬老习俗、回避习俗等。一般来说, 以人伦主义为传统文化核心的东方民族的家庭要比西方民族复杂得多。

2.2.4 人生习俗

人生习俗包括人们在整个生命旅途中主要阶段上的全部生活习俗。这种习俗具有突出的社会性和民族性, 而且发展、变化相对缓慢。根据内容和行为次序, 又可将人生习俗分为以下几种:降生礼俗、生日礼俗、成人礼俗、结婚礼俗、丧葬礼俗。

2.2.5 岁时节庆习俗

岁时节庆也是民族的重要习俗之一。自古迄今, 大概还没有一个民族没有自己传统的节日和时令庆祝活动的。岁时节庆习俗, 可以说是民族文化生活直接的表现形式。如果说物质文化生活习俗、社交习俗、家庭习俗和人生习俗只是分别构成这种表现形式局部的话, 那么, 岁时节庆习俗则是这种表现形式的综合, 因为只有岁时节庆习俗才有可能全面或局部地反映民族的历史、经济、物质生活、宗教、道德、审美观、禁忌等各种文化现象。根据岁时节庆习俗的来源、性质, 可初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时令节日、宗教节日、庆丰收节日, 传说、纪念型节日。

2.3 民族风俗习惯的特点

从民族风俗习惯形成、发展的历史过程可以看出, 民族风俗习惯有很强的民族性、地域性、约束性、传统性、敏感性和变异性。

2.3.1 民族性

民族性是指世界上各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区别于其他民族的风俗习惯。我国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 由于所处的自然环境、经济生活、历史遭遇、社会斗争、宗教信仰的不同, 形成了各自反映本民族政治、经济、文化、传统心理特点的独具特色的风俗习惯。这些各自独特的风俗习惯表现在各民族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为整个民族所特有。可以说, 风俗习惯是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 又是构成民族差别的重要因素。只要民族的差别还存在, 就必定有反映这种差别的风俗习惯。因此, 民族性在各民族的风俗习惯上得到最充分的体现。

2.3.2 地域性

地域性指的是表现在地理或乡土之上的特点。就是说, 由于人们生活的地理和社会环境的不同, 风俗习惯往往表现出地域性特色。俗话说:“十里不同风, 百里不同俗”, “一方水土, 一方风情”。因此, 就是在同一民族的支系之间, 有些风俗习惯也不相同。然而, 地理和社会环境的相似又使几个民族的风俗习惯, 往往表现出雷同。

2.3.3 约束性

由于风俗习惯是人们在集体生活中逐渐形成并共同遵守的。因此, 对一个民族内部的社会生活而言, 风俗习惯就是一个民族的生活模式与行为准则, 是协调社会成员的行为规范, 虽然没有明文规定, 但对全民族公民具有极强的约束力, 对民族社会起着整合作用。世界上许多民族都曾有过一些不成文法 (习惯法) , 就是这一特征的反映。

2.3.4 传统性

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 是在各民族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尽管社会形态发生多次变化, 但都一直保留着传统特点, 表现出一种自然的历史延续性和稳定性。这不仅反映在居住、服饰方面, 也表现在娱乐、礼仪、节庆等方面。

2.3.5 敏感性

任何民族的风俗习惯都具有敏感性。正是由于风俗习惯的敏感性, 当某个民族的风俗习惯遭到歧视或侵犯时, 整个民族往往都会作出性质不同的剧烈反应。由于历史的原因, 少数民族对人们如何对待他们的风俗习惯, 普遍具有较强的敏感性。所以, 任何形式的忽视、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言行, 往往都会损害民族关系。敏感性是各民族风俗习惯共有的社会特征。

2.3.6 变异性

变异性是指某一种风俗习惯形成之后, 还会发展和变化, 尽管这种发展和变化相对来说是缓慢的。因为民族风俗习惯不是凝固不变的。随着社会的发展, 生活条件的改变, 风俗习惯也会不断地变化。关于风俗习惯发生变化的原因, 大体有三种情况:第一, 政治原因。即由历史上战争造成的民族统治和压迫而引起的。第二, 经济原因。经济的发展, 商品的流通, 促成民族风俗习惯的改变。第三, 文化原因。由于民族间文化交流引起民族风俗习惯的发展和变化。

3 公安群众工作中如何尊重少数民族习俗礼仪

(1) 树立尊重少数民族习俗礼仪的意识, 充分认识公安群众工作中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重要意义。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 是党和国家民族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重要内容。实践证明, 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第一, 有利于保护各民族的平等权利和民主权利。第二, 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第三, 有利于繁荣和发展民族文化。

(2) 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民族观。马克思主义民族观, 是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揭示民族与民族问题的科学观点, 是工人阶级政党观察、处理民族问题, 制定民族政策的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导下, 吸收了当时人类学的最新成果, 总结了民族解放运动的经验, 创立和奠定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基础。列宁和斯大林在领导俄国革命和建设实践中, 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原则的基础上对其作了丰富和发展, 使它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的民族理论和原则与中国的民族、社会实际相结合, 丰富、深化和发展了这一理论, 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问题理论和政策体系。

(3) 大力加强“四学习”、“三尊重”活动。认真学习少数民族历史、宗教政策、民族风俗、民族语言, 以及尊重民族群众、尊重风俗习惯、尊重民族文化。每个民族对自己的民族历史、风俗习惯都有着深厚的感情, 他们往往把其他民族对本民族风俗习惯的尊重, 看做是对本民族的尊重, 把对本民族风俗习惯的冒犯, 看做是对本民族的歧视。因此, 任何不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言行, 哪怕是出于开玩笑, 都容易刺激乃至伤害民族感情, 不利于民族团结。

4 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

4.1 保持和改革风俗习惯的自由

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中, 有很大部分是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 反映了少数民族人民的智慧对民族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起促进作用。但另外, 由于风俗习惯的变化往往落后于经济生活的发展变化, 这就使得一些风俗习惯不利于民族的发展和进步。这就有一个对风俗习惯保持和改革的问题。无论是保持或是改革, 都应尊重少数民族自己的意愿, 由少数民族自己决定。我国法律法规对少数民族保持或改革自己风俗习惯的自由给予充分保障。具体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第35条、刑法第251条、2001年2月修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第10条和其他有关的地方法规中都作了尊重少数民族保持和改革自己风俗习惯自由的规定。我国宪法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 各民族“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由此说明, 各民族无论是保持还是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 都是各民族的平等权利和民主权利。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 实质上是坚持各民族平等原则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体现, 对民族风俗习惯的侵犯, 就意味着对民族平等权利和民主权利的践踏。

4.2 尊重和照顾少数民族的民族文化、风俗年节

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各民族的一些风俗习惯本身就是以歌曲、舞蹈、体育的形式来表现的。许多民族往往通过自己的风俗习惯、风俗年节来保存和发展自己民族的文化艺术。例如, 我国少数民族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 创造了自己富有特色的文学艺术, 有很多是以唱山歌和讲故事的民间口头文学形式在群众中代代相传, 并不断得到巩固和发展的。有些表现在他们具有特色的日常用具、衣饰、建筑、手工艺品等方面。正是由于民族风俗习惯、风俗年节上的千差万别, 构成了民族文化的多彩多姿, 使文化艺术的内容和形式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4.3 尊重和照顾少数民族的生活习惯

主要内容涉及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各级党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企事业单位, 要注意照顾少数民族的生活习惯。二是对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经常来往的公共场所, 应设清真饭店和清真伙食。三是对少数民族人犯应当考虑到他们的生活习惯, 在生活上给予适当照顾。四是对少数民族的身份证免冠照片问题, 特别是少数民族妇女可以使用不免冠照片等。

4.4 尊重少数民族的婚姻习俗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婚姻习俗, 这种婚姻习俗也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婚姻家庭习俗, 包括婚姻原则、婚姻形式、婚姻年龄、财产继承等风俗习惯, 都有每个民族各自的特点, 有些已经带有习惯的性质, 不仅是个人社会生活中极为重要的部分, 而且直接关系和影响着国家的法律制度。国家有关法律规定, 在总的原则下, 赋予民族自治地方在婚姻家庭、财产继承和生育方面享有相应的自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50条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结合当地民族婚姻家庭的具体情况, 制定变通规定。”

4.5 舆论宣传报道和文艺作品创作, 要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

随着社会的发展, 文艺创作事业的繁荣, 少数民族的文艺创作也进入了一个繁荣时期。有关少数民族题材的新闻报道、小说、影视等大量出现, 一方面丰富了少数民族的文化生活;另一方面, 也在一些新闻报道和文艺作品中出现了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现象, 对某些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 作了不恰当的评述, 有的丑化了少数民族形象, 有的仍沿用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某些歧视、侮辱少数民族的语言、称谓。这些现象伤害了少数民族的感情, 引起少数民族群众的不满, 在个别地方, 甚至造成民族关系的紧张, 影响了民族团结。1997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5条规定:“在出版物中刊载侮辱、歧视少数民族的内容, 情节恶劣, 造成严重后果的, 对直接责任人员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4.6 尊重少数民族的丧葬习俗

我国各民族有不同的丧葬习俗。为了尊重少数民族的丧葬习俗, 中央有关部委和有的民族自治地方也制定了一系列的具体规定。如1979年2月民政部、国家民委发布的《不要强迫回族实行火葬问题的通知》中规定:“少数民族实行土葬或火葬, 是一个风俗习惯问题, 对这种风俗习惯的保持或改革, 应当尊重少数民族人民群众的意愿, 绝不能强迫。”

参考文献

[1]张希贤.群众工作[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 2008.

[2]马继军.民族法学基础理论[M].西宁:青海 (下转P135)

少数民族春节习俗 篇2

姓名:罗植元

学号:201004020408

一、调查背景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制定了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正确的解决中华民族问题的方针和政策,即民族平等政策、民族团结政策、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和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的政策。在各项政策的施行下,56个民族团结互助,走向共同繁荣的社会主义道路。而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各民族也许还有自己的传统年节,但在春节这几天必定拥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即“辞旧迎新”。人们以盛大的仪式和热情,迎接新年,迎接春天。

我的家乡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首府兴义市全市常住人口为78.40万人,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337236人,占总人口的43.01%,主要为汉、布依、苗、彝、回等民族,各少数民族人口为167669人,占21.39%。

二、调查目的

在春节这几天,各民族各显本领,各种节目丰富多彩。为了进一步了解兴义市少数民族春节习俗,拓宽我的视野,增进对少数民族习俗知识的了解。最终我决定做这一个项目。

三、调查方式

我采取的是小范围系统调查的方式,为了节约时间和调查成本。我调查了我所居住的万峰花园小区,共有60个单元楼,总计360户人家。其中有103户少数民族家庭,其中约40%少数民族家庭为布依族、31%为苗族、其余家庭为彝族、侗族等。在我的统计中,他们有42户回老家过年,17户去本地亲朋好友家,其余的均在自家过年。

四、调查结果

1.各民族年夜饭情况

提到春节,无论是哪个民族都会享用年夜饭。年夜饭又称团圆饭,是每年农历除夕的最后一餐。这一天人们准备除旧迎新,一家相聚,共进晚餐。一年一度的团年饭表现出中华民族家庭成员的互敬互爱,这种互敬互爱使一家人之间的关系更为紧密。一年一度的团圆饭充分表现出中华民族家庭成员的互敬互爱,这种互敬互爱使一家人之间的关系更为紧密。家人的团聚往往令“一家之主”在精神上得到安慰与满足,老人家眼看儿孙满堂,一家大小共叙天伦,过去的关怀与抚养子女所付出的心血总算没有白费,这是何等的幸福。而年轻一辈,也正可以借此机会向父母的养育之恩表达感激之情。在此特别介绍一下我调查到几个少数民族家庭除夕夜的年夜饭情况。

侗族家庭平时喜好吃酸食,自古便有“侗不离酸”的说法,他们自己亦称:“三天不吃酸,走保打倒窜。”在侗家菜系中,带酸味的占半数以上,有“无菜不腌、无菜不酸”的说法。而厨师是侗族人尊敬的职业,吃年夜饭时人们还要向厨师敬酒,以表示对他的感谢。而且边敬酒还得有敬酒歌,有一首《谢厨歌》就是这样唱道:“厨师师傅常操心,睡半夜来起五更,坐了几多冷板凳,烧手烫脚费精神。扣肉堆成鲤鱼背,萝卜切成绣花针,内杂小炒加木耳,猪脚清炖拌香葱,蛋调面粉做酥肉,蜂糖小米做粉蒸。巧手办出十样锦,艺高算得第一名,吃在口里生百味,多谢厨师一片心。” 在一户我调查的土家族家庭时,得知土家族要提前一天过年,这个习俗被土家族称作过赶年,他们把年夜饭称为团年饭。据祖辈传下来,谁家年夜饭吃得越早,越能够在来年里吉祥如意,因此土家族有抢着先团年的习俗。所以这户人家正准备动身前往老家过年。

当然布依族是黔西南州的第一大少数民族,不得不提到布依族年夜饭的特别之处,他们一定要蒸一锅香喷喷的糯米饭,在布依族人家,糯米是绝对不可少的食材之一。“无糯不过节,无糯不成礼”是布依族的特色饮食文化。尤其是来自望谟县的布依族人还要整三色糯米饭,再放上腌制的香肠腊肉,真是色香味齐全啊!而吃饭之前要先在堂屋供老祖宗——摆一张大桌子,放八副碗筷,四碗盛酒,四碗盛饭。然后烧纸,烧香,年轻人要跪求老祖宗保佑。香火上要放十二个小“粑粑”,梨子、苹果之类。正如他们正月十五要给家族的坟上灯,清明只“挂靑”。吃猪头肉、猪脚。当然喝酒也是必不可少的事情啦,一首首动听的劝酒歌令人如痴如醉。2.少数民族闹春节

每逢春节到来,各民族都会在我市市中心举行各种具有民族特色的表演,为我们带来赏心悦目的表演,同时也带来了吉祥和平安。下面是我了解到的几个文艺表演方式。

苗族群众过年时常常组队进行一种叫做板凳龙的体育活动。为了祈求平安吉利,玩板凳龙的常与武术队、戏队一起,有时为了“扫寨”,板凳龙舞遍整个村寨,祝各家各户人畜兴旺,风调雨顺逢凶化吉。板凳龙是一种特制的板凳,比大方桌用的长凳长一些,约四尺长,一尺八寸高,有木制龙头安在长条凳的一端,凳身缠上黄、红色纸条。板凳龙进行中周围鞭炮齐放,火花飞溅,这个表演绚丽多彩。如果是三人玩的板凳龙一人各执一端两条龙脚,一人执宝,按特定动作起舞;如果是五人玩的板凳龙四人各执一条龙脚,一人执宝,共同起舞,比三人玩的难度大些,要求四个人祝合协滴,或走、或跑、或蹲、或跳,动作一致才好看。锣鼓点子与玩板凳龙的动作节奏相照应,或快或慢,或缓或急,视玩龙情状而敲击。看着苗族小伙子精彩绝伦的表演,周围的观众更是拍手叫好。街上一片和谐景象。

在布依族人家的小院过节气氛也十分浓郁,每当铜鼓奏起时,男的一排,女的一排,歌词则随心而唱,打击者根据不同的情况奏出不同的调子,用节奏来表现喜怒哀乐。将铜鼓悬挂在大树下或堂屋中央,多数情况由寨长、族长等击鼓为乐。一方面是表达节日中欢快愉悦或喜庆丰收的热烈气氛;另一方面是教习本寨及家族年轻人演奏十二则。周围听到乐曲的游客或是邻居也是手拉手,围着一圈顺兴跳舞,轻快的节奏引领着我们快乐的情趣。3.少数民族春节禁忌

春节前后,布依族除了在准备充足的年货外,在腊月和正月的时候都会有许多禁忌,据传如果他们不遵守的话,就会对家中的人,事,物造成一定影响甚至是伤害。从腊月开始,家中就要保持和谐安静,特别是不能做很大动静的敲打,这样会被认为是干到祖先回家过年的路途。小孩们不能在这期间哭闹,这样也会认为是一种不吉利。布依族称之为“正月忌头,腊月忌尾”。并以此来寄予来年的平安顺利。在正月的时候,一般是大年初一到十五期间,加工房不能启动机器设备,强大的震动认为是对已逝人的不尊重。在大年初一这天,生活用水要存起来,不能往外倒,客厅和卧室垃圾不能扫,如果不这样做的话,就意味着把这一年的财运都倒出去或是扫出去了。在正月十五以前,不能将洗好的衣服晾在院子里,要晾在院子以外的地方,如果晾了的话,今年下雨就下不到自己家的地方,几遍是邻居家那个地方下雨了,自己家院子这边都不会下雨。尽管听上去觉得有些太过牵强,但是出于尊重,我觉得他们这种传承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五、总结报告

少数民族怎么过春节 篇3

各样的庆祝活动,具有各自浓厚的民族风采。

藏族

除夕那天,人们穿上艳丽的服装,戴着奇形怪状的假面具,用唢呐、海螺、大鼓奏乐,奉行隆重而盛大的“跳神会”。小伙子们狂舞高歌,表示除旧迎新、驱邪降福。到了新年早晨,妇女们便去背“吉祥水”,预祝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彝族

彝族同胞有的根据彝历选定年节,有的与当地汉族同过春节。有些地区的彝族同胞会在门前树立青松,用松针铺地,表示免灾消祸。还有些地区会在节日里杀猪宰羊,吃坨坨肉,人们互相拜访、互赠肉类和馍馍。大年初一早晨起床,彝族人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挑水回家,他们将一碗水和昨天的水比重量,若新年的水重就意味着今年雨水充足。

壮族

分布在广西、贵州、云南、广东等地区的壮族同胞与汉族同时过春节。除夕晚上要做好节日那天所吃的米饭,称为“压年饭”,有些地区的群众称为“吃立节”,壮语为“过晚年”的意思,预兆来年农业丰收。有的还包制有一尺多长、五六斤重的烷粑,人口少的一家人一顿还吃不完哩大年初一清早,天还没亮人们就起床穿上新衣服,燃放爆竹迎新,妇女们都争着到河边或井旁汲新水,开始新一年沸腾的生活。

布依族

除夕之夜,布依族全家人通宵达旦地在水塘边守岁,天一亮,姑娘们便争先恐后地打水,谁最先挑回第一担水,谁就是最勤劳、最幸福的姑娘。

满族

满族分红、黄、蓝、白四旗人。春节时,红旗人在门上贴红挂旗,黄旗人在门上贴黄挂旗,蓝旗人在门上贴蓝挂旗,白旗人在门上贴白挂旗。这些挂旗图案优美,色彩鲜艳,象征着一年的吉祥开端。

侗族

贵州、湖南一带的侗族同胞春节期间盛行一种“打侗年”(又叫芦笙会)的群众活动。这种活动类似汉族的团拜,只不过比团拜显得更加欢乐、热烈。这种活动一般是由两个村庄共同举办的,两队在广场上正式举行芦笙歌舞比赛,两个村庄的观众伴随着乐曲翩翩起舞,尽情地欢笑。

白族

云南白族同胞过年时有一种叫“放高升”的庆祝活动。所谓“放高升”就是用整根大竹子在竹节里装上火药,点燃后可以把竹子进上天空百十丈,成为名副其实的“高升”。有些地区的白族同胞与苗族、壮族一样,从春节到元宵节都在进行“抛绣球”活动。凡接不住绣球的,要赠给对方纪念品,多次失球而又赎不回纪念品的人,就表示愿允爱情了。

土家族

春节期间,土家族人民要举行隆重的摆手舞会。摆手舞会是土家族比较流行的一种古老舞蹈,包括狩猎、军事、农事、宴会等七十多个舞蹈动作,节奏鲜明,动作优美,舞姿朴实,情调健康,这种舞蹈不用道具,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浓厚的生活气息。

傣族

泼水节是傣族的新年节日,是傣族一年中最盛大的传统节日。他们把谷雨开始那天定为“泼水节”,在三四天的节日里,人们相互泼水,表示洗去身上的陈年旧土,祝福新的一年幸福平安。

黎族

居住在海南岛上的黎族人民每逢春节到来,家家户户都要宰猪杀鸡,摆上丰盛的佳肴美酒,全家围坐在一起吃年饭;席间全家还要欢唱“贺年歌”。初一、初二,全村青壮年男子还要举行一次春节围猎,这一天的猎物全村共享。有趣的是在分猎物时,会先将全部猎物的一半发给第一个击中猎物的射手,另一半由大家平分,孕妇可分得两份,如果过路人恰巧相遇也可分得一份。

傈僳族

傈僳族称年节为“盍什”,他们大都做籼米粑、糯米粑和酿水酒,把第一臼粑粑放少许在桃、李等果树上,祝愿来年硕果累累。云南怒江地区的傈僳族人民先要给耕牛喂食盐,以表示尊敬耕牛的劳动。青年男女喜欢举行春节打靶比赛,姑娘们把绣好的荷包吊在竹竿上,荷包左右摇动,请小伙子们射击,谁先射落荷包,姑娘们就把美酒作为奖品送到谁的嘴边。

拉祜族

除夕晚上,拉祜族同胞全家人都要沐浴净身,做好翌日的食物。在食物中,他们特别重视糯米粑粑,除食用外,总要给牛吃一点,在犁、锄、砍刀等农具上摆上一点,以酬其一年来与主人合作,祝愿新的一年里创造更多的财富。

达斡尔族

居住在东北嫩江两岸的达斡尔族,农历正月初一早上,男女青年梳妆打扮,先向长辈请安、敬酒、行礼,然后逐户拜年,每家都准备有蒸糕,拜年的人一进门就要抢吃蒸糕,据说吃了之后,生产和生活都能年年高。

仫佬族

从正月初一到十五,仫佬族的村村寨寨中男女老少都要穿上节日盛装,几十人、几百人乃至几千人聚会在山坡上或赛场里唱山歌,尽情歌唱劳动、生活和爱情。

独龙族

唯一的节日就是冬腊月的“卡雀畦”节,最隆重的仪式是牛祭天。这天,族长把牛拴在广场中央的木桩上,青年妇女将链珠挂在牛角上,接着,一位勇猛强壮的小伙子手持锋利的竹矛向牛腋部刺去直到其断气,此刻,人们就跳起“牛锅庄”舞,然后分吃牛肉。

鄂伦春族

在东北的鄂伦春同胞,春节早晨先在家族中依辈份大小斟酒,小辈给长者叩头,平辈则互相请安。初二初三进行赛马,正月十五享用美味佳肴,正月十六的早上要进行相互抹黑脸的活动,青年人给老年人抹黑时要先叩头。

赫哲族

春节,赫哲语为“佛额什克斯”,即大年除夕之意。人们穿上在帽耳、衣领、袖口、裤腿、围裙、鞋面上绣着美丽花纹、几何图案和花鸟等花边的兽皮等服装。在年节里,一般人家要做“吐火宴”,或用一种野生果“稠李子”制成饼子,同时摆满鱼、肉等食品。对待贵客,则用活鱼或把鱼条烤熟,用这种“塔拉哈”招待。

基诺族

春节到来,聚居于云南西双版纳的基诺族老翁口嚼槟榔,扬头打钹,戴大尖帽的老妪低首鸣锣,由周巴(寨父)最先把鼓敲响,男女青年围成一圈徒手跳舞。

北方游牧民族的骑射习俗 篇4

在辽国, 每年农历三月三日契丹族的“陶拉葛尔布”节上, 都要举行射兔比赛。赛前, 先将木雕兔固定为靶, 然后将参赛者分为两组, “分朋走马射之, 先中者胜”, 失败的一组下马向获胜组进酒以示祝贺, 即所谓“负朋下马列跪进酒, 胜朋马上饮之” (《续文献通考·乐考》) 。九月九日也是辽代的特殊节日。辽代皇帝在这一天率领群臣部族, 骑猎射虎。射少者为输, 罚重九宴。《辽史》记载说, 射猎完毕以后, 选择高地设立帐幕, 赐赏番汉臣僚。

和契丹族一样, 女真族也是举族上下, 善于骑射, 其民“善骑, 上下崖壁如飞。济江不用舟楫, 浮马而渡, 精射猎, 每见巧兽之踪, 能蹑而摧之” (《大金国志》卷三九) 。由于骑射深受重视, 也成为他们体育娱乐活动的主要内容。据《金史·礼志》记载, 女真族于重五、中元、重九等节日举行拜天之礼后, 常常举行射柳比赛:“插柳球场为两行, 当射者以尊卑序, 各以帕识其枝, 去地约数寸, 削其皮而白之。先以一人驰马前导, 后驰马以无羽横镞箭射之。”成绩以“既断柳, 又以手接而驰去者, 为上;断而不能接去者, 次之;或断其青处, 及中而不能断, 与不能中者, 为负。”显然这种竞技比赛, 若非精湛的射艺和娴熟的骑术兼备, 是无由问津的。

女真进入汉族地区, 尤其是灭北宋以后, 为了继续保持本民族的特点和增强武力统治能力, 一再强调女真人的骑射活动, 大定二十六年 (1186) 十月, 金世宗曾针对“西南、西北两路招讨司地隘, 猛安人户无处围猎, 不能闲习骑射”的情况, “委名猛安谋克官依时教练, 其弛慢过期及不亲监视, 并决罚之” (《金史·世宗纪》) 。金章宗时亦规定:“女真人及百姓不得用网捕野物, 及不得放群雕枉害物命”, 其旨“亦恐女真人废射也”。不仅如此, 骑射技能还是科举取士、选官的基本条件, 如明昌四年 (1193) , 金章宗曾“敕女直进士及第后, 仍试以骑射, 中选者升擢之” (《金史·章宗纪》) 。统治者对骑射的重视, 一方面反映出骑射习俗在金人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另一方面也反映出随着社会生活环境和方式的变化, 女真人进入中原地区后, 骑射习俗已日渐松弛。

以骑射立国的元蒙民族, 更是以善骑射见长, “元起朔方, 俗善骑射, 因为弓马之利取天下” (《元史·兵志》) , 其民“家中男子, 十五以上, 七十以下, 无众寡尽签为兵……上马则备战斗, 下马则屯聚牧养。”守边“悉遣精锐联系骑射之士” (《元史·兵志》) 。靠一张弓箭一匹马, 创下了横扫欧亚、灭西夏、吞金宋、统一中国的辉煌业绩。在这种举族上下皆重弓马的影响下, 崇尚骑马射箭遂成为元蒙民族的传统体育习俗。奇特的是, 骑射习俗在元蒙民族中不仅仅是为了竞技较艺, 而且还用以祭祀消灾, 尽管其活动只不过是象征意义的, 但从其祈求的美好愿望看, 骑射活动在该民族中确实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据《元史·祭祀志》记载, 蒙古族有“射草狗”的习射风俗, “每岁, 十二月下旬, 择日于西镇国寺内墙下, 洒扫平地, ……束秆草为人形一, 为狗一, 剪杂色彩缎为之肠胃, 选达官世家之贵重者交射之”。每年举行的这种活动, 既是一种消灾免祸的祭祀活动, 也是一项寓射于乐的竞技比赛。待草狗射至糜烂时, 即以酒祭之。帝后和太子、妃嫔并射者, 各解所穿衣服, 俾巫觋祝赞, 祝赞完毕, 归还衣服, 称为“脱灾”。参加者有严格限制, 非“别速”、“扎刺尔乃蛮”、“忙古台”、“列班”、“塔达”等氏族者不得参加 (《元史》卷六) 。

射葫芦也是元人的一项娱乐活动。每年清明、端阳节, 人们把装有鹁鸽的葫芦悬于树上, 远而射之。但输赢不在于能否射中葫芦, 而是将葫芦射破, 从而使鸽子飞出, 以鸽子飞得高低来判 (转77页) (接57页) 断胜负。真是别出心裁。

元蒙民族善于骑射的习俗, 使该民族中能骑善射之士辈出, 如《元史·忙歌撒儿传》记载:“搠阿精骑射, 帝甚爱之, 号为默尔杰, 华言善射之尤者也。帝尝与贼遇, 将战, 有二飞鹜至, 帝命搠阿射之。请曰:‘射其雄乎?抑雌者乎?’帝曰:‘雄者。’搠阿一发坠其雄。”可见其射技之精。《元史·廉希宪传》亦记载:廉希宪“尝与近臣较射世祖前, 希宪腰插三矢, 有欲取以射者, 希宪曰:‘汝以我为不能耶?但吾弓力稍弱耳。’左右授以劲弓, 三发连中。”俨然一种以能骑善射为荣、不能骑善射为耻的风尚。

少数民族婚礼习俗 篇5

中国有56个民族,如此多的民族自然也有着五花八门的风俗习惯,婚俗也更是各不相同。新人们想了解的话就一起来看一下几个民族的婚庆婚俗吧!

瑶族婚俗

“耍望节”是瑶族男女青年选择意中人的一个民俗活动,如果最后郎有情妾有意,那么双方的家长就要用新鲜猪肉和酒作为礼品,请媒人上门说亲了。在举行婚礼时,更要大摆宴席,如果按照传统习惯来办的话,婚宴必须请寨老来参加,见证新人喝交杯酒哦!

傣族婚俗

“赶摆黄焖鸡”是西双版纳傣族的男女青年的传情方式,具体是指姑娘把黄焖鸡拿到市场上去售卖,当买者是姑娘中意的人的时候,姑娘就会拿出凳子,让买者坐在自己身旁进行交谈,交谈结束以后,如果双方都相互满意,情投意合,那么两人就会端着鸡,拎着凳子进到树林里互吐衷肠;如果买者不是姑娘的中意的人,那姑娘就可能会把价钱加倍来卖了。在订婚的时候,还会有个环节叫做“吃小酒”。“吃小酒”意思就是吃三道菜:第一道要是热菜,第二道要盐多的菜,第三道要有甜食。这三道菜分别代表火热、深厚和甜蜜。新房建成的时候还要贺新房,先由小伙子抬着牛头上楼,唱祝福歌,由壮年男子抬箱子,已婚妇女则是抱被褥上楼,最后姑娘们把饭菜端着依次而上,最后在火塘上支好支架,把酒菜摆上桌,开始唱贺新房歌,来吃饭的乡亲们还会给主人送一些吉祥的礼物。

如果是婚礼当天,新郎新娘家里都要举行婚礼,不过现在大多是只在女方家举行了。举办婚宴时,饭桌上要用绿芭蕉叶铺上,菜肴也多是寓意很吉祥的菜式。在宴席正式开始前,新郎、新娘要做一个拴线仪式,就是由主婚人用一根白线绕过两人的肩,再用两根白线各自拴在新郎、新娘的手腕上,这个举动象征纯洁,然后由一位高龄老人把糯米饭捏成三角形后沾上盐巴,放在火塘上三脚架的最上方,让他被火烧化后自然掉下,这一举动象征新郎新娘的爱情像铁一样坚固。

苗族婚俗

在苗族中,糯米饭是男女婚姻恋爱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种食品。在举行婚礼时,新人要喝交杯酒,主婚人还会请新娘和新郎吃一种上面画有奉娃娃和龙凤图案的糯米粑粑。

彝族婚俗

海南少数民族的习俗趣闻 篇6

傣族青年男女谈恋爱的方式很多,傣族盛行一种叫“串卜少”的活动。即未婚的小伙子在节日或集会等场合,寻找未婚姑娘谈情说爱。这种活动一般都在泼水节、赛龙船、赶摆等时节进行,男女青年载歌载舞,从傍晚开始,直至深夜结束。

另外还有一种“卖鸡肉”的形式更为奇特,每逢节日到来的时候,西双版纳的傣族姑娘们便把自己家的肥鸡杀了清炖。如果来买鸡肉的小伙子是姑娘不如意的,姑娘会加倍要钱。要是姑娘看上了年轻的小伙子,姑娘就会含羞低下头,躲避小伙子的目光。如果小伙子有意,两人就端着鸡肉,搬起凳子,走进安静的树林里,互相倾吐爱慕之情。在云南德宏的傣族小伙子还有一种奇特的求偶方式,无论春夏秋冬,小伙子如果想找情侣,他就会一条宽大的毛毯把自己连头带身都裹起来,只露出两只眼睛。他们站在大路边,等待姑娘的到来,这也是未婚小伙子的临时标志。

而没有对象姑娘的标志是穿浅色大襟短衫、长裤,身束小围腰。小伙子只要看到这样打扮的姑娘经过,都可以上前说话求爱。如果姑娘看上了小伙子,他就会取下身上的毛毯,拉着姑娘的手离开大路去细谈。

中国春节民族音乐会欧洲觅知音 篇7

音乐会间隙,主持人怀抱布老虎走上舞台的画面让不少观众备感熟悉。1998年的第一年中国春节民族音乐会上也曾出现过这样的画面。又到虎年,整整一个轮回。中国春节民族音乐会在欧洲的行情究竟如何呢?

随着2月7日至9日音乐会在欧洲的继续“行走”,随团采访的记者深刻地感受到:中国春节民族音乐会在欧洲“春”意正浓!

知音多了

“乐队在指挥热烈奔放地引领下配合得酣畅淋漓!我和太太都坐不住了,随着音乐的节拍动了起来!”德内斯先谈起刚刚听完的《龙舞》,眼中依旧闪烁着兴奋。“每年的中国春节民族音乐会都能给我们不同的冲击和感动。今年这场演出尤为震撼人心,是我们听到效果最好的一场。”丹尼斯一边说一边用力挥舞着手中高擎着的五星红旗。“有乐团演出的CD吗?”刚刚中场休息,列文·希斯一下冲到了售票台。……

跟绝大多数兴奋的观众不同,从音乐开场到结束,一位老人始终坐在音乐厅的一角默默地欣赏着。彼得·图勒已经从中国春节民族音乐会的一个普通观众变成了音乐会的铁杆粉丝。

2月6日的音乐会前,他与太太及友人一起为乐团亲手准备了丰富的加餐。

运作熟了

近两年中国春节民族音乐会开始“打架”了!由于“中国春节民族音乐会”已经逐渐成了一个品牌,每逢春节档期,都会有多台音乐会亮相。但这些“山寨版”的音乐会并没有造成很多混乱。细心的观众慢很快找到了选择“正版”中国春节民族音乐会的窍门:找“吴氏策划”的LOGO。

在“吴氏策划”总经理吴嘉童眼中:“点滴的付出和执著的坚持都是人生的必要累计和沉淀。”除了坚守已经开发的阵地,“吴氏策划”每年还会开拓新的主流城市和音乐厅——今年的演出中,“吴氏策划”不仅安排了新城市艾森纳赫的演出,更把在维也纳的音乐会从金色大厅移师到“城市大厅”。半程的演出刚刚结束,吴嘉童已经开始筹划与演出异常精彩的中国广播民族乐团再度合作了。

信念坚了

上一篇:军用软件外包下一篇:如何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