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寄宿制学校管理

2024-05-29

农村寄宿制学校管理(精选12篇)

农村寄宿制学校管理 篇1

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 是国家为扶持西部贫困地区“两基” (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 攻坚而开展的一项重要工作。据了解, 在“两基”攻坚计划实施期间, 全国新建、改建、扩建农村寄宿制学校近8千所, 其中西部地区学校超过5千所。以甘肃酒泉为例, 截止到2011年底, 该市新建、扩建城市中小学27所, 建成农村寄宿制学校46所, 相继建成酒泉市三中、四中、五中等一大批高标准寄宿制学校。可见, 大力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和发展, 是落实国家政策的需要, 有助于缩小地区以及学校之间办学条件和教学质量的差距, 改善基层学校办学条件, 推动西部地区基础教育的均衡协调发展。

不过, 应该看到, 尽管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已经取得了较大成绩, 但是在后勤管理、安全卫生、资金投入等方面还存在着不少薄弱环节, 这些因素不利于西部地区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本文以西部农村寄宿制学校后勤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例, 提出农村寄宿制学校加强后勤管理的对策与建议。

一、加强西部农村寄宿制学校后勤管理的必要性

加强西部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 是政府根据西部特殊的地理环境、资源配置与学龄人口变化等状况的分析采取的有针对性的措施。寄宿制学校的后勤管理, 主要包括学校食堂和师生宿舍 (公寓) 管理、学校后勤保障基础管理、校园物业管理、学校风险服务体系建设和学校经营服务性项目的管理等, 其中学生食堂、宿舍 (公寓) 和校园环境管理是重点。后勤管理在寄宿制学校管理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 与学校教学活动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

1.加强西部农村寄宿制学校后勤管理是保障学生日常生活的需要

我国西部多为高山、高原、高寒地区及牧区、半牧区, 交通不便, 这些地区的小孩上学面临着较大困难。以甘肃酒泉为例, 由于地处西部边陲, 地广人稀, 占全省42%的19.2万平方公里国土面积上仅分布着100万人口。由于学校布局点多线长, 资源难以有效集中, 办学质量无法得到保证。在这样的情况下, 办寄宿制学校就可以实现教育资源优化整合, 有效地解决边远地区以及人口分散地区孩子上学难的问题。

2.加强西部农村寄宿制学校后勤管理是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需要

由于大多数学生来自于农村, 父母较早出去务工, 在家有老人照看, 不会洗衣服、叠被子和摆放生活物品等。因此, 对学生进行生活培训尤其重要, 必须加强对学生进行生活自理能力和卫生常识的培训和教育, 使学生保持宿舍干净整洁。为了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学校相关部门一定要加强管理。

3.加强西部农村寄宿制学校后勤管理是学校推进内部机制改革的需要

后勤管理模式创新, 是深化寄宿制中学内部运行机制改革的需要。后勤管理, 是学校管理中一个多层次、多方位、多系统的综合工程。当前, 寄宿制中学的后勤管理正面临着改革诸多问题, 要把后勤管理与促进学校健康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结合起来, 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条件。

二、当前西部农村寄宿制学校后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经费投入不足, 办学条件和基础设施不完善

寄宿制学校的学生宿舍拥挤, 条件很艰苦。宿舍缺乏配套设施, 无排气、排水、进水、消毒、冷藏、储存等设备, 甚至很多学校的学生就餐没有固定场所。有的学校还没有保卫室、医疗室、卫生间、沐浴房、洗衣房等。

2.师资力量薄弱, 教师结构性缺编

有些寄宿制学校教师编制不满, 师资力量薄弱;有些学校尽管编制充足, 但结构不合理, 导致结构性缺编。如有的学校没有后勤管理、学生生活辅导、医务保健和安全保卫等方面的编制, 这对于学校后勤管理十分不利。

3.加重学生家庭的经济负担

学生住校其生活费用会有一定程度的增加, 主要是伙食费、住宿费。部分学生家庭比较困难, 费用的增加会导致一部分学生产生自卑、厌学等不良情绪。

三、加强西部农村寄宿制学校后勤管理的建议

1.国家要进一步加大对寄宿制学校建设的投入力度和监管力度, 满足西部地区学生的要求

各级政府要结合西部地区的发展实际, 针对不同民族地区的具体情况加大资金投入, 满足农村广大群众接受教育的迫切需求。例如, 酒泉市瓜州县大力推进农村寄宿制学校餐厅建设, 截止到2011年先后投资对锁阳城镇中心小学、南岔镇中心小学、布隆吉中心小学等学校的学生餐厅进行维修改造, 改善了学生的生活环境。同时, 要对学校食堂的膳食营养搭配进行监督指导, 切实保证学生在学校能够吃饱吃好,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2.加强寄宿制学校后勤配套设施建设

根据学生的生理特点, 不断改善学生住宿条件, 配备相应数量的浴室、洗衣池、晒衣架等。据统计, 自2009年开始, 酒泉瓜州县就开始实施住宿制学校师生浴室建设项目, 在3年内完成全县16所寄宿制学校1300平方米师生浴室建设任务, 改善了瓜州寄宿学生的生活条件。同时根据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工作需要, 吸引更多工作能力强、技术水平高和踏实肯干的人员参与到学校后勤管理和服务工作。例如, 在酒泉瓜州县三道沟中学就专门制定了《住校生常规须知》, 针对寄宿生在校期间遇到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解决方案, 为学生的学习生活提供了便利。

3.进一步完善贫困学生的救助体系

要认真落实“两免一补”政策, 确保“两免一补”资金及时足额发放。据统计, 酒泉市2008年到2010年预算内教育经费拨款增长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比例。并且从2010年9月1日起, 省市两级财政每年拿出1070万元, 对寄宿制学校就读的城乡低保户子女、低保边缘户子女、烈士子女和孤儿补贴伙食和交通费用。这样就减少学生家庭的负担, 确保贫困寄宿生不流失。

4.营造积极健康的宿舍文化

要根据学生集中住宿的特点, 要引导学生营造良好的宿舍环境文化。通过建立严格的洗浴、就寝、就餐、值日、物品保管等一系列规章制度, 不仅确保学生的人生安全, 而且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宿舍文化。例如, 酒泉瓜州四中就专门制定了《住校生违规住宿管理制度的处理办法》,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同时, 通过在宿舍建立合作互助的室友关系, 构建以“和谐进步”为主题的宿舍文化。通过积极的引导, 使宿舍成为学生学习进步和人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一环。

摘要:积极推动西部农村寄宿制学校发展, 有助于缩小地区教育之间的差距, 促进西部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近年来, 在国家大力支持下, 西部农村寄宿制学校有了较大发展。但是, 应该看到, 农村寄宿制学校在后勤管理等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以甘肃酒泉农村寄宿制学校为例, 提出要进一步加强寄宿制学校后勤管理模式改革的基本思路。

关键词:西部农村,寄宿制学校,后勤管理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发展规划司.2009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简明统计分析[Z].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内部资料, 2010.

[2]钱晓萍, 申亚民.西安市农村寄宿制学校后勤管理调查和成本预算[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 2011, (1) :121-125.

[3]杜世明.农村寄宿制初中学生营养状况调查分析及改善营养途径的探讨[J].基础教育研究, 2007, (1) :15-16.

[4]黄秋琴.寄宿制中学后勤管理模式的创新与探讨[J].科技文汇, 2009, (35) :67.

农村寄宿制学校管理 篇2

通过本次学习,我对农村寄宿制学校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对农村寄宿制学校管理的认识比以前明显提高了。

在农村寄宿制学校,比其他学校在管理上不同的是还必须对住校生做好管理

寄宿制管理中难度较大,一则住校生大都离家较远,住校意味着他们脱离了父母的直接教育,相对比较自由,难免出现漫散情绪。二则住校生人数逐年增加,且年级分布不同,不利于统一管理。但寄宿制管理具有以下有利因素:

1.有利于良好学习习惯形成,学生学习成绩明显跃升。从周一到周五,寄宿学生全部在学校生活。在校时间长,学习时间充裕,学习精力集中,学习情绪稳定,学习氛围浓郁,学习环境良好,良好的学习习惯容易形成,且学校的学习管理到位,教师的个别指导专业及时,同学的互帮互助方便快捷,既有利于后进生补漏补缺和优等生拓展延伸,又有利于全体寄宿生文化成绩的整体提升。

2.有利于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形成。集体生活,规范化管理,培养了学生集体主义精神。寄宿生基本以集体生活为主,在学校集体的大家庭中生活,有积极进取的集体舆论导向,有科学文化的激励机制,有健康文明校园文化和宿舍文化的熏陶,有统一规范的作息时间安排,有不同时段纪律的约束,有朝夕相处师表形象和言谈举止的正面影响,更有班主任、任课教师及宿舍理教师全面的指导、督促。所有这些都为年幼、可塑性强的农家孩子营造了优于一般农村家庭的成长环境。

3.有利于开发学生潜能。寄宿生课余生活基本以自主活动为主。孩子们在自主活动的空间里,放开思维,放胆想象,放飞理想,加之寄宿生课余时间充裕,占有学校室内外训练场地和电脑、图书、音像资料,文体娱乐器材机会多,训练机会多,教师专业辅导次数足,同学交流切磋技艺方便。所有这些都为发展寄宿生兴趣、爱好、特长,提高全面素质创造了一般农村家庭走读生不易具备的优越条件。

4.有利于培养学生自理能力。寄宿生基本以独立生活为主。是治疗独生子女娇惯任性、自私、不合群、依赖性强、自理能力差、意志品质脆弱等毛病的一剂良方。保管财物、统筹开支、刷碗倒水、洗衣叠被、抹桌扫地拖地板以及看病服药等,自己的事自己做,自己的困难自己克服,是一种生活压力,也是一种生活的锻炼。他们就会学会关爱、学会合作、在自理中学会生存。自主、自立、自强、自理、自律的能力理所当然要强。

当然,上述教育效果的完成需要学校具备规范科学的管理,如果没有良好的管理,不但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反而会适得其反。为保证学校有一个安全、平静、美好的育人环境,培养学生集体生活能力,自主管理能力,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生活习惯,促进学校精神文明全面建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我觉得作为学校在管理上必须制定以下制度,明确住校生的行为标准。

1、晚自习制度。

(1)住校生必须按时参加晚自习,严肃请假制度,不得无故缺席、迟到或早退。

(2)晚自习教室必须保持安静。不许大声讨论问题、叫喊,禁止吃东西,禁止做有损他人的事。

(3)必须保持教室整洁、卫生。

(4)晚自习结束铃响后,学生必须在10分钟之内离开教室,由专人关掉电灯,关好门窗。

2、宿舍管理制度。

(1)住校生必须严格遵守宿舍制度,服从宿舍管理员的管理和室长的领导。(2)按时起床,按时就寝。起床铃响后必须立即起床,参加早锻炼;晚自习结束铃响后10分种内到宿舍,熄灯前5分钟内上床休息;不准在宿舍内点蜡烛。

(3)除周末可以回家外,平时不得外宿;上课期间不准进入宿舍。如有特殊情况需向班主任或宿舍管理员请假。

(4)爱护宿舍内外的公共设施;节约用水、用电。(5)不准在宿舍乱扔果皮纸屑,值日生必须做好当天清洁卫生打扫工作,以保持宿舍内外的整洁。

(6)日常生活用品按指定位置摆放整齐:鞋子摆放成一条线,毛巾挂成一条线,牙杯放成一条线,箱子摆成一条线,被子叠成方形,按学校规定位置放置,做到井然有序。

(7)宿舍设计以美观、舒适、大方、温馨为原则,学生主动参于,自我教育,开展文明寝室竞赛活动。

3、就餐打水制度。

(1)养成勤俭节约、爱惜粮食的习惯,反对浪费。(2)自觉排队端饭盒,不准插队、挤推。(3)保持餐厅安静,不准追逐、嬉闹、喧哗。(4)饭碗洗净后放在指定的餐桌上,同时保持餐桌的整洁、美观、卫生。(5)自觉把剩饭剩菜倒入指定卫生桶内,不准倒入水槽,节约用水

要落实好住校生上述管理制度,学校从政教处、值周领导、值周老师、寝室管理员的职责应有明确分工,并做到层层落实,考核到人。

1、班主任负责对本班住校生的教育。班主任定期从寝室管理员或住管会了解本班住校生情况,关心爱护学生、教育好学生。

2、每周安排两名值周老师,负责巡视住校生的早锻炼、晚自习等。

3、值周领导及政教处全面负责住校生管理的协调工作。

在住校生的自主管理中,努力提高住校生的自理能力。

1、以正面引导教育为主,消除负面思想。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开展住校生民主管理,增加管理的透明度,及时反馈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轮流上岗,轮流监督,从“要我做好寝室工作”到“我要做好寝室工作”。开展折被子、创温馨寝室等单项评比以正面的教育为主,逐渐消除负面思想。

2、开展丰富多彩的住校生文娱活动。充分利用早锻炼时间,课外活动时间,开展定向的住校生体育活动。举行切合实际的书法、美术、手工制作、阅读、速算等兴趣小组,充实住校生的课余生活。以丰富住校生课余生活影响走读生,争取走读生也能住校,进一步有利于学校统一管理,加快推进素质教育。

浅谈农村寄宿制学校的管理 篇3

一、当前农村寄宿制学校普遍面临的困难

第一,学校安全隐患增大。由于住宿生24小时生活在学校,学校每时每刻都负有监管的责任和义务,而大部分学生自我防范意识不强,自控能力较差,因为远离父母,自己有了一些零花钱,有时会利用一些借口,甚至趁人不备时,从学校跳墙到外面玩耍。校外的不安全因素很多,尽管学校采取一些措施,但是要想完全杜绝这类现象,是十分困难的。另外,几百名学生在学校,难免会有学生突然患病的情况,而农村学校条件有限,医务室发挥不了太大作用。还有就餐安全、饮用水安全、用电安全、离返校时的交通安全等,这些都使学校安全管理工作变得很艰难。

第二,有的学生年龄小,自理能力差。刚入学的新生只有六七岁,根本谈不上自理能力,更何况现在多数是独生子女,从小一直在家长的娇惯下成长,甚至上厕所还要老师帮忙,有些学生之前没有独立洗脸、刷牙、叠被的经历,一切都需要舍务老师照顾,少了还行,多了根本照顾不过来。现阶段的舍务教师多是原来在一线教课、年龄偏大的老师,没接受过培训,没有经验,也没有那么多精力。

第三,条件有限,配套设施跟不上。“寄宿制学校”这个词突然之间使用频率高了起来,甚至可以说“一夜之间”就流行了起来,住宿生一下子多了,而学校还是原来的学校,住宿条件没有太大改变,住宿规模也没有增大,住宿设施不规范,后勤服务跟不上要求。宿舍布局不合理,有的甚至宿舍和教学区混合,男女宿舍区混合,夜间不能完全封闭,不少还是几十人在一起的大寝室,室内没有卫生间。由于场地的限制,学生的课余生活几乎为零。周末和周一接送学生也是一大难题,由于农村学校没条件配备符合要求的校车,学校离家又比较远,于是各种车辆齐上阵,存在相当大的安全隐患,如果学校制止不符合条件的车辆接送学生,又解决不了他们回家的问题,学校处于两难境地。

第四,舍务教师工作量大、责任大、调配难。学校都把学生的成绩当重点来抓,所以在奖惩激励机制上,重心往往偏向于教学层面,不重视舍务教师。他们工作量大,工作时间长,少则一周,多则半月,全部时间都在校内,工作强度要大于一线任课教师,而且时刻都面临着学生的安全责任。尽管尽心尽力,也难免出现一些问题,思想压力很大。绝大多数的教师都不愿意管理宿舍,这制约着学校住宿管理的发展。

第五,没有较完备的管理体系。农村寄宿制学校近几年才多了起来,在很大程度上还处于探索阶段,因此并没有一整套完美的管理体系提供参考,多数学校管理水平滞后,仅处于看管的层面。其实,学生在宿舍的时间远远多于上课时间,管理水平的高低很可能会影响到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确立。所以,寄宿制学校应积极探索,善于总结,尽快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管理模式。

二、关于农村寄宿制学校管理的几点建议

第一,完备相关制度。要想为学生提供安全、和谐、美好、快乐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品质和自主管理能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必须建立明确学生行为规范的相关制度。比如,住宿生管理制度,舍务教师管理制度,宿舍卫生管理制度,用餐制度,晚自习制度,住宿生出入校门制度等。各学校也可根据实际需要,制定相应的制度,并且严格按制度执行,从领导到教师,进行责任分工、层层落实、考核到人,绝不懈怠。

第二,合理调配舍务教师,整合教育资源。年纪大的教师责任心更强,默默奉献,但缺乏活力,接受新知识、新理念的过程也较长。而年轻教师适应能力强,充满活力和激情,容易和学生打成一片,缺点是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基于这种现状,可以在人员分工上多加考虑,年轻有活力的教师尽量安排在一线教课,而年纪大的教师管理宿舍,同时也要考虑到舍务教师工作内容简单,但工作强度大的特点,如果人员够用,实行两班或三班循环的方式,并在晋级、晋职、奖励表彰等方面多加考虑。这样,可以大大调动舍务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第三,人文管理,“爱”字当先。有些住宿生从未离开过父母,甚至十分娇气。对这部分学生,教师要努力让他们感觉到温暖,感觉到无论在哪里,都有人关心和爱护他们,尽力营造和家里接近的生活氛围。与此同时,教师还要逐步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可以采取以大带小的方式,内容包括洗衣、叠被、洗脸、刷牙等,既减轻了舍务教师的负担,又可以锻炼学生的能力。

第四,丰富学校课余生活。根据学校已有特色,开展不同形式的文体活动,尽量让学生感觉到校园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比如,可以成立兴趣小组(书法、绘画、弹琴等),班级间或寝室间不定期举行一些小竞赛、小联欢(下象棋、篮球赛、足球赛等),还要丰富图书室、阅览室书籍,扩大藏书量,力求学生在学校的每一天都过得充实、健康、快乐。

第五,强化学校、家长和社会之间的联系。针对农村人口不太集中,交通不便的特点,一定要建立学校、班主任、舍务教师、家长之间的联系卡,掌握学生动态,发现问题及时沟通。学校要定期召开住宿生家长座谈会,恳请家长对学校工作提出合理的意见和建议。同时,还要努力争取社会力量的帮助。只有学校、家庭和社会相互配合,群策群力,才能构筑起关爱学生、有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多维教育体系。

总之,农村寄宿制学校的管理较为繁杂,只有在工作中不断摸索,细化管理、落实好每一个环节,严肃规章制度,活化机制,努力营造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校园环境,才能使农村寄宿制学校的管理走上健康和谐发展的轨道。

(责任编辑 冯 璐)

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管理探究 篇4

一、现状分析

1.学生情况

学生年龄偏低, 年龄相差较大, 是管理的一大难题。由于取消了一些较偏远的、生源较少的教学点, 如, 小满镇就把店子闸、王其闸等五所学校的中高年级学生集中到条件较好的古浪小学就读。这些集中后的学校由过去的走读式学校转化为寄宿制学校, 这些寄宿的学生年龄最小的8岁, 大的12、13岁, 由于学生年龄小, 生活自理能力差, 加上大多数学生在家比较娇惯, 学校既要把精力放在照顾好学生的吃、住和安全保障上, 又要注重学生的养成教育和行为习惯的培养。

2.安全工作

同过去相比, 安全隐患增多。安全工作非常重要。在小学里, 寄宿的是年龄较小的学生, 他们的分辨能力和安全防范意识较低, 自控能力较差, 如, 玩电、玩火、玩水、到危险地方玩耍、做危险游戏等, 在校内极易造成安全事故。同时寄宿学生家离学校较远, 每周往返学校必须乘坐车辆或骑车、走路, 农村的一些搭客车辆很不安全, 无证、无牌、无驾照车辆上路非常多。再加上乡村道路狭窄, 交通安全危险系数过大, 学校的安全工作极为艰难。

3.学生个体

学生身心健康得不到保障。首先是身体素质方面。调查显示, 寄宿学生每星期从家带来5~10元生活费, 他们只能用这有限的一点钱去支付来往的车费、生活费及零用。其次是身心健康问题。在小满镇小学周一的教师例会上, 四年级的班主任正在读着学生秦国龙写给她的一封信:“家里就我一个人, 自己哭, 自己笑, 自己想事儿。遇到困难没有人帮助, 只能想念父母。别人回到家都有爸爸妈妈的呵护, 我却要靠自己, 前段时间连续几场大雨过后, 家里的两间老房子经受不住‘折磨’, 倒塌了。如今每逢周末, 我都不知道去哪里……”这些留守孩子由爷爷奶奶代管, 或单独生活, 得不到父母的关爱, 心理上受到一定影响。

4.教育教学

农村中小学寄宿制学校学生在班额管理、作业设计、学生个别辅导等方面都需要完善和提高。家庭教育较为贫乏, 由于家长自身文化素质低, 不懂孩子的心理和教育子女的方法, 因此对孩子的教育完全依赖于学校教育。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思想消极, 不求上进, 语言低级乏味。学科的增多、难度的增大, 使他们对学习不感兴趣。在学校, 把老师的批评教育不当回事, 甚至产生对立情绪, 部分学生心理承受力差, 受老师指责或与同学争吵几句就要逃学、弃学或产生过激行为。

5.基础设施

我镇中心学校小学部、古浪小学、小满小学成为寄宿制学校后, 基础设施不够, 学校合并后, 虽然增加了部分建设, 但学校设施仍未完善。特别是学生宿舍、食堂设施、功能室等方面仍需进一步改善。

二、主要做法

1.学生安全管理

(1) 实行岗位责任制。建立门卫、巡逻、值班制度、食堂管理、学生宿舍管理、安全检查等各项校内安全管理制度, 并将学校每个岗位的安全责任逐条细化, 分解落实到人、落实到每项工作、每个环节。日常安全检查工作中, 要注重学校安全排查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加强对学校周边环境的治理, 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和治安秩序。

(2) 建立学生返校和回家接送制度。制定详细可行的接送方案, 由专职管理人员和学生代表组织接送农村寄宿制学生, 确保寄宿制学生安全往返学校。加强对学生在楼道和在大型活动场所等拥挤地方活动的行为规范教育, 强化其安全意识。针对寄宿制学校学生集中在节假日前后离校和返校的特点, 形成定期审核学校接送车辆安全情况制度。建立应对突发自然灾害和公共安全事件的应急预案和演练制度。要针对校内存在的安全隐患, 在教育局的指导下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 并开展预案演练, 增强学校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

(3) 加强安全教育, 做好各类传染性疾病的防控工作。学校要形成经常性安全教育制度, 利用班会、墙报、广播等途径定期对学生进行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防溺水、安全用电、冬季取暖安全以及防煤气中毒、预防传染病和食物中毒等安全教育。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在开学初、放假前, 结合当地安全事故发生的特点, 做好学生安全回家教育, 防止各类学生安全事故的发生。做好家校联系, 建立“学校———学生——家长”之间畅通的联系方式, 积极探索家校安全教育。寄宿生的家一般离学校较远, 交通不便, 可以根据寄宿生家庭分布情况绘制住址分布示意图, 确定学生集散和情况联络点, 并将寄宿生按家庭住址编成若干路线, 选出路队长来负责监督该路线寄宿生往返学校途中的情况。

2.学校文化管理

在寄宿制管理模式下, 由于学生生活空间相对狭小, 长期在封闭的校园中生活, 如果没有良好的校园文化生活, 容易引发一系列校园社会问题,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研究治理对策。可以根据学生住校的特点, 重视学校校园文化建设, 加强校园环境建设, 绿化、美化和净化校园, 努力培育校园精神, 深入挖掘校史、校训、校情的教育内涵, 积极培育校园文化特色, 打造校XUE SHENG GUAN LI学生管理园文化品牌, 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 为广大师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尽量配备完善的设施, 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如, 电教室的配置、图书室图书的更新、音乐活动室、美术活动室、食堂设施的改善、校园的美化、绿化等。只有这样, 才能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 改善学生的生活和饮食条件, 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

3.教育教学管理

(1) 制定科学的教学作息制度。根据学生年龄以及成长的特点, 制定出本校合理的作息时间制度。加强自习课和课外活动的组织管理, 充分利用学生食宿在校的有利条件, 根据学校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实际情况, 努力开发有地域特色的活动, 积极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健康的文艺、体育、科技等活动, 丰富学生在校的课外生活, 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创造能力。加强课堂教学管理。对学生要有预习、上课、复习、作业等基本要求。着力于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要充分利用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设施设备, 发挥其“同在蓝天下, 共享优质教育资源”的作用, 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

(2) 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学生学业考核办法。不单纯以学科成绩评价学生, 按考试分数给学生排名次。减轻学生学业负担。严格执行课程表、作息时间表, 合理安排学生作息时间。保证学生作业负担适量, 作业内容要精选, 难易要适度, 形式要多样。

(3) 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实行寄宿制以前, 学生大部分时间都浪费在上学回家的路途, 有的学生凌晨5点就要起床, 边走路还边打瞌睡, 根本谈不上良好的学习习惯。推行寄宿制后着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朗读习惯、写字习惯、说普通话的习惯、课后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和不懂敢问的习惯。二是着力培养学生上早、晚自习和午休的作息习惯。三是着力开设好第二课堂兴趣小组, 培养学生的音乐、体育、美术、舞蹈、武术等方面的特长。

(4) 班级管理从严、从细, 重在互相帮助。通过多种形式了解学生、研究学生, 在工作中既重视学生的成绩, 又重视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既关心学生的生活, 又重视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培育。同一要求, 严格尺度, 体现班主任的“严父”形象。开展同学“一帮一”的结对互学。班主任在有效地进行班级管理的同时, 有意识地安排成绩优良、热爱集体、遵守纪律、助人为乐的优秀学生和少数寄宿制学生, 开展“一对一”的结对互学。以便形成同学之间互相帮助、互相鼓励、互相促进、共同进步的良好班风和学风。

(5) 教学班额管理。由于原先几所学校的学生合到一起, 学生数量增加。学校要及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控制班额, 积极创造条件, 逐步做到小学班额控制在45人左右, 初中班额控制在50人左右。

4.德育管理

(1) 加强养成教育就是学生成长规律的内在要求。寄宿生在校时间多, 学生生活在学校, 学习在学校, 活动在学校, 学校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自主生活实践的空间。但如果寄宿生的吃、住、行生活得不到一个妥善的合理的管理, 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就无从谈起。首先, 强调养成教育, 让学生“学会做人, 学会求知, 学会生存, 学会健体, 学会合作”。

(2) 从小处入手, 开展良好的生活习惯教育。农村学生从家庭分散生活转入学校集体生活会有各种不适, 可以开展生活习惯的养成教育。把培养学生的做事、就餐、就寝、卫生和礼仪等方面的习惯作为中小学养成教育的基础性工作。

(3)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住校生年龄小, 刚刚离开父母, 失落寂寞感也就随之而来, 往往不能适应住校生活。高年级的学生, 有的即将进入青春期, 心理和生理都发生了一些变化, 表现为任性, 唯我独尊, 加上一些不良习惯的侵蚀, 他们往往不能适应住校生活的节奏。因此, 生活教师、值班人员、班主任、任课教师要经常深入住校生当中, 了解掌握住校生的动态, 多关心他们, 如, 把他们送回每间宿舍, 帮其整理铺盖, 清理日常用品等, 以消除学生寂寞感。通过交流, 班队会, 晚自习, 收看电视节目等机会, 及时疏导学生心理, 使他们形成健康的心理。为了全面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学校应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 并为个别学生建立心理健康档案。管理教师还应通过各种渠道建立师生交流氛围, 加强与学生的沟通, 从而促进师生间情感交流, 培养学生具有自尊自爱、健康向上、努力进取、性格开朗、学会交往、与人协作、自主自理、自我约束、宽容大度等良好的心理素质。

5.生活管理

对学生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行为规范进行训练, 保障生活基本环节, 建立起学生管理时段责任和健康基本信息及反馈机制, 让学生始终在教师的视野里。建立以学生快乐为核心的活动管理。通过活动让学生在学校有事可做, 建立教师参与活动的机制, 引导丰富多彩的活动, 师生共乐。我校住宿生, 由于宿舍面积小, 冬天二三十人住在一个房间里, 不但气味难闻, 而且有很多不方便。有的学生身体状况差, 晚上有尿床现象, 第二天床铺、裤子全是湿的。当我发现后, 首先做的就是赶快让学生到房间里烤干, 询问其原因。其次与他们的父母联系, 抓紧治疗, 最重要的是保护他们的自尊心, 不在全班提及此事, 暗地里嘱咐其他住校生保守秘密。这样做既不伤害他们的自尊心, 而且加深了他们对老师的信任。在老师的指导下, 可以自己料理叠被、系鞋带、清理房间、蒸饭、洗餐具、洗澡等劳动, 培养他们独立生活的能力。使他们具备生活知识准备和生活劳动及生活综合能力的准备。寄宿制学校学生上百人在一起学习生活, 拓宽了学生的群体交往面, 通过班级组织、寝室小集体及兴趣小组等多层次多形式的交往, 学生在交往中学会做事, 学会共同生活, 学会关爱他人。教会学生穿衣、叠被、梳头、刷牙、洗衣、洗脚等;引导学生养成勤换衣、勤剪指甲、吃饭节约粮食、起床整理内务的良好;教育学生懂得师生见面问好、公共场所排队、外出结伴而行等习惯。坚持以活动为载体, 安排以生活、保健、心理健康、学法指导、日常礼仪、安全常识、自我救护、环境保护、艺术欣赏、小制作等活动, 扩大学生视野, 丰富学生校园生活, 提高学生整体素质。

6.食宿管理

针对现在的孩子在家中是“小皇帝”“小公主”的特殊性, 在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学生饮食方面, 寄宿生可自带粮油、副食品, 学校提供加工、加热的条件, 尽可能减轻学生家庭经济负担。帮助学生改善生活, 以减轻学生经济负担。而对于学校食堂, 则要求在饭菜的质量上下工夫, 制定食谱, 做出美味可口的饭菜供学生食用, 食堂从业人员必须两证齐全, 且每学期到具有资质的医院体检一次;食堂要严格执行食堂卫生制度、采购验收制度以及饭菜留验记录等制度, 严禁变质、有毒、不符合卫生要求的食品进入食堂。要求学生要做到生活不拖拉、吃饭不浪费、衣着要朴素、花钱要节省, 这些要求虽说有些苛刻, 但是却能帮其养成严于律己的良好习惯。这既是学校的责任, 同时有助于培养学生们的独立意识和责任意识, 这对他们的成长有利无弊。同时, 亲情化管理也是寄宿制学校管理的特色。开展多种活动尽量弥补由于空间相隔造成的亲情的疏离。如, “给父母一封信”的活动, 汇报自己的学习生活情况。通过相互的交流, 孩子们不但可以缓解对父母的思念, 培养亲情, 还能够在沟通中了解到父母的艰辛和不易, 更加珍惜父母的劳动成果, 对孩子起到一种监督与敦促的作用。根据实际建立红旗宿舍评比制度。严格规定生活物品的摆放。召开学生民主生活会。及时肯定学生优点, 指出缺点, 树立学生良好的风气。建立寄宿生档案。包括所在班级情况、生活情况、家庭情况、联系方式、表现情况、存在问题等。建立家校联系卡, 定期或不定期召开家长会以及通过电话等形式, 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改变不良习性,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自觉提高自理能力和自我约束的能力。通过建立学生个体身心素质档案, 进行全面系统的学生身心情况分析, 对每位学生实现动态化的心理引导和健康教育, 引导学生学会做人, 促进儿童个体社会化进程和个性的充分自由发展。

7.学生自我管理

(1) 学生是教育的主体也是管理的主体, 只有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使学生有条不紊地在学习和生活中培养自尊自信、自我控制、独立判断、自立自理、辨别是非等独立的人格, 学会与他人合作协调发展。做法是在每个寝室中选拔宿舍长, 在全校学生中抽出“精兵强将”组成监督岗, 让学生参与管理他们的日常卫生、午休、活动、行为规范等, 从自理能力上升为锻炼学生的生活能力、工作能力。

(2) 学生助理。这些小助理帮助校长、学生处、班主任处理日常事务, 并参与决策层的活动。同时, 他们与学生接触密切, 能准确反映学生需求和意见。

(3) 学生值日。从早锻炼到晚就寝, 从课间到自习, 从教室到宿舍, 从食堂到绿化, 学生参与管理和参加劳动。值日生遍布在校园每个角落, 会使学校工作有条不紊, 正常有序进行。

农村寄宿制学校管理经验谈 篇5

阜南县方集镇中心学校:方文章

方集镇中心学校位于安徽省阜南县西部边缘,与河南省的淮滨县、安徽省的临泉县接壤。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方便。经济发展相当落后。

全镇有农村中学两所,由于地理位置的限制和家庭经济条件制约,学生就读比较艰难。从2007年起,国家对九年义务教育的大力支持,对学生寄宿生的补助,使大部分学生能在学校里安心读书,提高了学校的办学质量,也为孩子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教育基础。两年来,学校寄宿生急剧发展,给我们领导者带来新的课题。下面就本人结合培训管理知识在农村寄宿制学校管理中谈一点自己的做法:

一、坚持“以生为本”,坚持科学发展观,切实把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放在工作的首位。像我镇经济比较落后,学生家庭经济条件差,学校在每学期开学之际,大力宣传党的惠民政策,学校也出台一些针对农村贫困生的优惠措施,使广大农村孩子都能到学校就读,接受九年义务教育。如:家庭贫困生住宿费用补助制度、生活费减免制度等,使广大学生能在吃饱饭、睡好觉的前提下,安心读书。

二、加强寄宿制学生管理,建立寄宿制学生辅导员制度。

我校大部分教师工作日在学校,休息日或休息时间在自己家中。住宿生的管理成为在学校管理中的一个新的课题。我们的做法是:将住宿生按照年纪或地域区别,变成一个个单位,学校从教师中抽出负责任、肯吃苦、愿奉献的教师,担任寄宿生辅导员。平时负责寄宿生的学习辅导,休息日负责寄宿生的生活指导,特别是双休日和节假日,寄宿生部分在校生活,辅导员的工作实在辛苦。白天需要上课,夜晚需要值班、查夜,督促学生休息好。这种方法经过两年的实践,效果不错,寄宿生管理成绩显著,赢得家长、社会的好评。

三、关心寄宿生,让寄宿生在学校生活、学习期间,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我校寄宿生大部分是留守儿童,父母常年在外地打工,孩子在家受不到家庭良好的教育,往往会出现一些教育问题。针对这些情况,我校采取教师包保责任制,将留守儿童包保到个人,经常让教师给包保生谈心、交流,并在重要节日、或放假时间内,把留守儿童接到自己家中,视他们为自己的孩子,让他们感受到家的温馨。

浅谈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管理 篇6

一、农村寄宿制小学管理存在的问题

1.基础设施跟不上。尽管创建了寄宿制学校后,基础设施有所改善,但依然不能满足教育教学和师生生活的需要。特别是学生宿舍、餐厅、功能室等,大多是教室改的,配套不到位。

2.师资调配难度较大。人员调配直接关系到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由于农村小学教师年龄老化,缺乏一些必要的专业知识。尽管上级部门也想方设法调配一些年轻的教师到寄宿制学校任教,但音体美、信息技术、心理健康等专职教师和专业的生活教师依然非常缺乏,寄宿制学校的管理和教学都存在一定弊端。

3.学生年龄偏低,年龄相差较大。由于取消了一些较偏远的、生源较少的教学点,集中这些学校的学生到中心校或村完小就读,乡镇中心校由过去的走读式学校转化为寄宿制学校,这些寄宿的学生年龄最小的5岁,大的12、13岁,由于学生年龄小,生活自理能力差,加上大多数学生在家比较骄惯,学校既要把精力放在照顾好学生的吃、住和安全保障上,又要注重学生的养成教育和行为习惯的培养。

4.相比以往,安全隐患增大。在小学里,寄宿的是年龄较小的学生,他们的分辨能力和安全防范意识较低,自控能力较差,如玩电、玩火、玩水、到危险地方玩耍、做危险游戏等,在校内极易造成安全事故。同时寄宿学生家离学校较远,每周往返学校须乘坐车辆或走路,农村的一些搭客车辆很不安全,无证、无牌、无驾照车辆上路非常多。再加上乡村道路狭窄,交通安全危险系数过大,学校的安全工作极为艰难。

5.学生身心健康得不到保障。首先是身体素质方面,尽管学校也千方百计改善生活,但同他们在家的生活相比还是不尽如人意的。寄宿制学生一般每周回家一次,从家带来的一点零花钱,特别是一些自制力较差的学生,常用于吃零食或买玩具上,直接影响到学习和生活的正常维持。其次是心理健康问题。这些学生年龄小,他们过早离开父母到学校独立生活,得不到父母的关爱,心理健康受到很大影响。

二、农村寄宿制小学管理对策

1.政策、制度保障。建议上级部门能组织召开关于寄宿制小学建设和管理的专题会议,共同商讨和研究农村寄宿制小学后续建设和管理的方法策略。各个寄宿制小学应该多将各自的经验、困惑进行交流和探索,从而形成一套完整的寄宿制小学的管理经验和体系,期待有关上级部门能多组织召开交流研讨会。

2.建立健全农村寄宿制学校经费保障机制,加速完善学校基础设施。寄宿制学校应尽量配备完善的设施,为老师和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如电教室的配置、图书阅览室、图书的更新、心理咨询室、音乐活动室、美术活动室、食堂设施的建立和改善、校园的美化、绿化等。这样才能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改善学生的生活和饮食条件,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

3.公平合理地调配教师。有关部门应做好城乡教师的合理分配,鼓励有专业、有能力的教师到农村去,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的教育和管理。中心学校要根据本乡镇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调配教师,让那些年富力强、具有一定教学经验的中青年骨干教师到寄宿制学校任教,把好每个年级、每个班级的教学质量关,安排好专职的生活教师及后勤管理人员,来提高学校的教育管理质量。

4.加强安全教育,防患于未然。学校要进一步健全校内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安全预警机制和防险救灾应急预案,要利用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各方面的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落实安全防范措施,培养学生的自我防范和救护能力。在当地政府领导下,及时与有关部门共同研究解决农村寄宿制学校建成后出现的治安、卫生、饮食、交通等新情况和新问题,对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宿舍、食堂等建筑用房建设和使用标准严格把关,不留建筑上的安全隐患;认真抓好学校防火、学生食堂和宿舍管理、校园及周边治安环境整治,坚决防止火灾、集体食物中毒、交通事故等重大事故的发生;实行安全日志、周一安全教育活动、晨会安全教育活动等。落实安全时时抓,时时抓安全的理念,确保孩子们的在校安全。

5.关爱留守儿童,重点保护。首先,要关注留守儿童的学习问题,要对留守儿童学习方面的问题进行仔细分析,有针对性地做好辅导计划,最终达到学有人管,学有人教。其次,学校要充分发挥留守儿童自主管理作用,增强主人翁意识,提升留守儿童的自我管理能力,消除留守儿童的性格缺陷,增強自信心和安全意识。总之,对于留守儿童的管理需要学校更加用心。

农村寄宿制学校住宿管理之我见 篇7

关键词:农村,寄宿制学校,管理

近几年,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农村劳动力逐渐向城市转移, 导致农村留守儿童数量的不断增加, 为了让农村留守儿童接受更好的教育, 不少寄宿制学校在农村出现。笔者就以江西省广丰县某所寄宿学校为例, 对农村寄宿制学校的住宿管理问题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

一、改善住宿设施, 营造良好的住宿氛围

首先, 学校改善住宿设施。由于该校的学生宿舍没有设计用于储存衣物的衣柜, 使学生的住宿生活十分不便。针对这一问题, 学校应投入大量资金为每间宿舍楼配置了储物衣柜、防蚊纱窗及穿衣镜等设施, 除此之外, 还要在公共走廊上安装晾衣架, 改善原先的住宿环境。

其次, 投入资金为学生购买标准餐桌椅, 为学生提供良好的餐饮环境。具体做法是在餐厅设置了以年级为单位的碗筷消毒柜和储存柜, 并购买微波炉、烤箱、蒸饭柜、冰柜等设施, 为学生就餐提供便利。

二、培养住宿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及优秀的学习生活能力

首先, 应培养学生文明礼让的行为习惯。建立学校独有的校园文化, 具体可以通过建设文化墙、文化走廊、文化宿舍等方式来影响学生, 加强他们对校园文化的了解。此外, 学校还可以开展一些具体的活动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还可以利用周围一些优秀的人物或事迹来激励学生, 各个班级可以利用每周班会时间来评选校园文明宿舍, 并对其优秀事迹进行表彰, 颁发奖项, 通过这些优秀的案例来感染其他学生。

其次, 应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学校应在每层宿舍楼配置相应的生活教师, 对学生进行生活方面的指导。要求学生将脸盆、水桶、热水瓶、水杯、毛巾等生活用品都放置在统一的区域当中。此外, 生活教师应定期对自己所负责的楼层宿舍进行考核, 秉承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 根据每间宿舍的卫生状况及整洁情况评出A、B、C三个等级, 并将一周内得分最高的寝室评为楼层文明宿舍, 并对其进行表彰。对于一些卫生情况表现较差的宿舍, 生活教师应要求宿舍成员在规定时间内进行整改, 直到满足要求为止, 通过这种方式来杜绝宿舍的脏乱差现象发生。

最后, 应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能力。生活是一门大大的学问, 尤其是对于没有过独立生活经验的中学生来说, 生活中总会出现一些难题, 对于学生形成极大的考验, 但与此同时, 学生正是在这种环境下才会不断成长, 不断进步。刚步入初中的学生很容易萌发对独立的渴望, 他们试图以简单冲动的方式去解决生活及人际关系当中的一些问题, 且缺乏一定的自制能力, 当面对真正困难时, 难以通过自己的能力去解决。所以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能力至关重要。

三、明确家长的监护责任与义务

首先, 为了加强与学生家长之间的联络, 学校可以与相关通信企业联手创建校园通讯平台, 将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及一些重要通知通过平台及时传递给家长。

其次, 定期组织家长来校召开家长会, 提高家长对教育的重视度。学校应至少每学期召开一次家长会, 同时针对家庭教育知识举办一场知识讲座, 提高家长的家庭教育意识, 让家长了解到自己作为监护人的责任和义务。

总之, 农村寄宿制学校的住宿管理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任务, 学校必须结合科学的发展观念, 踏实走稳每一个脚步。笔者相信在不久的将来, 必定可以在农村寄宿制学校的住宿管

参考文献

[1]郝娜, 王利.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的适应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基于对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凉城县的调查[J].中国校外教育, 2013 (S1) .

谈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安全管理 篇8

一、培养必要的安全意识

小学生由于年纪小、见识少, 普遍缺乏应有的安全意识, 自我保护意识弱, 自我保护能力差。因此, 农村寄宿制小学应在学生中开展各种安全教育活动, 使广大学生树立强烈的安全意识, 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自护技能, 提高在各种危急情况下自救、互救和自我保护的能力, 保证学生身体、心理、知识、能力的全面和谐发展。对低龄学生严加照护 (照顾和监护) , 因为低年级学生适应环境能力差、自我保护意识弱, 不时会受到高年级学生的侵犯, 同时伙伴间的游戏也容易造成伤害;对高年级学生重在宣传教育, 因为高年级学生经教育后能明辨是非, 懂得哪些事不能做;针对女生则要她们学会保护自己, 要求她们不跟陌生人走, 不吃陌生人给的东西。另外, 通过发放“安全须知”手册, 张贴安全挂图, 认真阅读《小学生安全图解》, 开展安全教育宣传月、道路交通安全宣传周等活动, 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安全知识, 增强安全意识和预防事故能力。

二、防患于未然, 消除安全隐患, 特别是要把好食品卫生关

卫生安全如果出了问题, 很有可能威胁到寄宿生的生命安全。为了确保食品卫生工作不出问题, 首先要把好采购关。一是大宗物品定点采购, 以防发生饮食安全问题找不到供货责任主体。二是办好采购索证手续, 严防采购“三无产品”。三是严格把好蔬菜类无证货物的采购关、验收关, 对所购的蔬菜进行严格审查, 杜绝不合格的食品进入食堂, 以确保师生健康。其次是要把好操作卫生关, 要确保洗涤、加工、操作、供应和保洁等操作过程中的每一环节都符合卫生标准。只有这样, 才能确保寄宿生在学校吃得放心, 住得安心。

三、加强学校内安全管理

首先要健全并落实《农村中小学安全管理规范》、《住宿生安全制度》, 抓好安全措施的每一项规定动作, 明确分工, 责任到人, 不断提高学校安全管理水平。其次要深入开展“平安校园”创建活动, 积极构建学校现代化的安全技术防范体系, 增强校园内部安全防范和学生自我保护能力。三是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应急预案, 积极开展应急演练。四是要建立安全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社会化的长效机制。总之, 各级教育部门、公安、卫生及安监等各有关部门要齐抓共管, 形成合力, 提高安全教育的实效性, 切实降低事故发生率, 保障学生健康、快乐、安全地成长。

四、加强在校外的安全教育

平时要对学生进行防火、防水、防电、防雷、防骗和防交通安全等教育, 重点要求学生不能私自下河到禁止游泳的地方游泳;不进游戏机室、网吧;不试吸毒品、烟、酒;不在马路上追逐、嘻戏。教会学生在校外遇到危险时的求救方法。

五、加强安全设施建设

《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第一章第四条规定:“学校的举办者应当提供符合安全标准的校舍、场地及其他教育教学设施和生活设施。”因此, 对进入学校的药品、食品、饮水等要严格把关, 杜绝不符合国家标准的食用、饮用物品进入校园, 经常性地对学校食堂和小卖部进行检查, 发现问题马上进行整改。大力推进校舍、教学设备、生活设施标准化建设, 同时要建立家长联系卡, 适时召开家长会, 签订《学生安全管理责任书》, 明确校方与家长的职责, 共同配合管理, 确保寄宿学生的校内外安全。

农村寄宿制学校管理 篇9

一、农村开办寄宿制学校的意义

1.锻炼学生的自理能力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农村独生子女的数量也在逐渐增多,导致大部分学生都是在家长的溺爱下成长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较强,喜欢指挥他人,集体感差等等,也在农村学生身上体现得非常明显,严重不利于学生健康的成长。然而,寄宿制学校教育最大的特色是,培养孩子尽早独立,融入社会,融入集体的适应能力。

2.减轻家长的一些负担

在农村,很多家长双方以及年轻一些的爷爷奶奶都要去打工, 导致适龄的学生成为一种负担,家里必须留出一个人来照顾孩子。 而寄宿制学校的开办就可以增加劳动力,减轻家长的负担。所以, 在农村开办农村寄宿制学校是非常有必要的。

总之,只有从思想上认识到在农村开办寄宿制学校的重要性才能为提高学校的管理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才能做好学校管理中各个环节的工作,才能用心给学生营造一个好环境,促使学生健康成长。

二、多角度入手提高寄宿制学校管理质量

1.做好寄宿制学校的安全管理工作

安全问题是寄宿制学校最关注的一个问题,也是家长普遍关心的问题之一。那么,在寄宿制学校中哪些地方需要考虑安全问题呢?首先,宿舍安全。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自控能力差,自理能力也差,安全意识也差,这样就会存在很多安全隐患,比如:床太高,可能会出现学生睡觉就摔下来的情况;宿舍中尽量不要有插头等容易漏电的地方;热水壶也尽量不要存在等等,这些都是宿舍安全问题中值得注意的地方。其次,校园安全。校园安全主要还是要考虑一些危险的地方需要我们注意,比如,校园的路灯、楼道里的电灯、学校严禁存有易燃易爆的物品等等。这些问题都是寄宿制学校在安全方面需要注意的。所以,在管理的过程中,我们要特别注意这些方面,以确保管理质量高效实现。

2.做好寄宿制学校的卫生管理工作

一般我们所说的卫生管理问题包括:学生自身的卫生问题、食堂卫生问题、宿舍卫生问题以及班级卫生问题等方面。尤其是食堂卫生问题。所以,在卫生管理方面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从思想上认识到卫生管理的重要性,尤其是加强后勤管理人员的认识。因为在农村一直流传这样的一句话“不干不净吃了没病”,但是,现在很多食物都染有农药,所以,如果不重视就很容易出现“病从口入”的现象。其次,建立监督制度。对于卫生问题不是依靠一两个人就能保障不出现问题的,所以,监督部分的设立是非常有必要的。明确的制度、严格的检查是确保卫生问题在互相监督、自觉保持中实现的。总之,卫生管理问题是寄宿制学校中要十分注意的,这样才能将学校的卫生问题管理好,才能确保学生有一个卫生的环境。

3.做好寄宿制学校的情绪管理工作

情绪是指对刚刚离开家里孩子的情绪的照顾。对于小学生来说,进入寄宿学校可能是他们第一次离开父母,独自一个人到一个陌生的环境,这样或多或少会让学生缺少安全感,也会导致一些学生出现叛逆的行为。比如,有一些孩子在宿舍里大喊大叫,有些孩子不时哭泣,还有些孩子躲在角落里等等,他们都在用不同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这个环境的畏惧。所以,这就需要心理辅导老师的安慰,尽快让每个学生都能融入这个环境中。比如,对于躲在角落里的孩子来说,我们老师要主动地将其拉入人群中,要引导学生去感受与同学生活在一起的气氛,使学生尽快地适应寄宿学校的生活。

在农村开办寄宿制学校是国家学校布局调整的重要方面,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出独立、自主、具有责任心和集体意识的全面发展的学生。所以,我们要从多方面入手做好管理工作,以确保打造出一个令学生满意、家长放心的寄宿制学校。

摘要:随着独生子女的逐渐增多,农村适龄儿童入学率逐渐下降,再加上农村家长外出务工的人数越来越多,导致越来越多的家长没有太多的精力管孩子。正是以上因素,促成在农村开办寄宿制学校。所以,为了提高农村寄宿制学校的管理质量,也为了给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在农村寄宿制学校的管理过程中一定要坚持以生为本的理念,要从多角度、多方面入手,采取多样化的方法来提高寄宿制学校的管理质量,进而确保寄宿制学校的作用得到最大化发挥。

农村寄宿制学校管理 篇10

一、制定寄宿制学校安全管理制度

我校经过深入调研, 统一制定了万盛经开区石林小学寄宿制学校《宿舍管理制度》、《食堂管理制度》、《饭菜留样制度》、《食品定点采购制度》、《宿舍管理教师岗位职责》、《食堂工作人员岗位职责》、《寄宿生家校联系制度》、《文明宿舍评比制度》、《寄宿生一日常规制度》、《周末放假报告制度》、《车辆接送制度》、《安全管理制度》等, 从学生起床、就餐、学习、活动、就寝、放假等各环节、各时段明确了工作要求, 实行了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流程, 为寄宿制学校管理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

我校还制订了校舍安全、饮食安全、交通安全、卫生防疫等各种突发事故的应急预案, 严格落实了岗位责任制和启动、运行、监督机制, 职责明确, 落实到人, 把应急处理突发事件的工作落到了实处。

二、建设一支高效的安全管理队伍

“生命不保, 谈何教育。”家长将学生交给学校时最大的担心是安全问题, 小学寄宿制学校最大的压力也是安全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时时牢记安全, 事事做到安全, 人人提高安全意识, 处处注意安全。

我校寄宿制学校全部成立了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 由校长任组长, 书记任副组长, 构建起了以教导主任、德育主任、总务后勤主任、安全保卫科长、教研组长、值周领导、值周教师、班主任、生活老师为骨干的安全管理队伍, 构建起了“教学、生活分管校长——分管领导——教导处——德育处——宿舍管理员、班主任、值周教师——寝室学生干部”的六级安全管理网络, 并与各级各类管理人员签订了安全管理目标责任书, 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 明确寄宿生在校期间各个环节、各个时段的安全管理要求, 层层落实责任, 形成了学生在校全天候、全方位、全过程的安全保障体系。

我校成立了寄宿生管理领导小组, 规范了相关会议制度, 定期召集值班教师、住宿生、寝室学生干部、室长交流情况, 对宿舍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发现、及时解决。

我们注意充分发挥学生自治机制的效能, 学生参与了学校的全程管理。特别是对寝室干部规定了明确的职责, 依据职责开展工作。在校园里, 从早操到就寝, 从课间操到晚自习, 从教室到宿舍, 从食堂到厕所, 从学校到家里, 到处都有学生参与管理的身影。学生自主管理强化了学校管理工作, 为学生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三、严格安全管理程序

做到了寄宿生一日学习生活无缝链接式管理, 确保安全管理无“死角”、无“盲区”。我们细化了安全管理程序, 实行了“三制”、“七册”制度。“三制”即家长学校交接手续册、值班教师校园巡查制、食堂宿舍定期消毒制;“六册”即“寄宿生花名册”、“学生接送登记册”、“卫生检查册”、“请假登记册”、“药品登记册”、“食品采购登记册”、“生病学生护理登记册”、“亲情电话登记册”, 以确保学生人身安全。

我们建立了寄宿制安全教育目标责任制, 加强对寄宿生的安全教育, 利用主题讲座、安全知识竞赛活动、班队安全教育活动、校园广播、会议、手抄报、宣传橱窗等形式进行安全知识宣传, 开展日常防触电、防溺水、防火灾、防意外事故、防煤气中毒、防食物等“五防”安全教育, 进行安全应急演练, 变“堵”为“疏”, 树立了师生强烈的安全意识。

四、完善综合治理机制

我校在乡镇, 街上有网吧, 社会上也游荡着一些闲散人员, 这给学校安全管理增加了难度。为了有效地管理学校, 我校全部安装了先进的校园监控系统, 对校园进行全方位、全过程安全监控。学校对寄宿学生实行全封闭管理, 住校学生必须持班主任的请假条才可以出校园。我们完善了请假制度、晚自习查班制度、夜间巡查制度等, 并注意所有的寄宿制管理资料的存档, 以便以后有据可查。

学校还积极与派出所、安监办、食药监局等有关部门配合, 扎实开展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 清理整顿校园及周边地区非法经营的娱乐场所和饮食摊点, 净化了校园周边环境。

教育就是服务, 服务首先要安全, 在学校的管理中真正做到让家长省心、放心。要达到这四个字的目标说起来简单, 真正实现起来就需要教师们精心和细心, 需要教师们时刻敲响安全的警钟, 服务无处不在, 安全牢记心中, 家长想到的我们要替他做到, 家长没想到的我们要想到。只有把别人的孩子当成自己的孩子, 提高每一名员工的安全意识, 家长才能满意, 学校才能不断发展。

摘要:面对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 学校教育管理面临诸多挑战, 其中集中办学模式中寄宿生安全管理问题日益凸现, 尤其在农村。石林小学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实行了《管理人员工作奖惩制度》、《住校生量化管理制度》等相应的管理制度, 并组织师生学习, 做到宣传教育, 有章可循。从而达到为学校的教育管理工作服务的目标。

关键词:农村,寄宿制,安全管理

参考文献

[1]李曜明.重大的决策历史的机遇: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出台记[N].中国教育报, 2006-03-07 (3) .

[2]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实施工作的通知[EB/OL], 2006-02-09, 2007-01-03.

也谈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建设和管理 篇11

我校是地处边远山区的一所农村中心小学,从2008年春季起,我校合并周边5所村级完小、教学点,创办成寄宿制学校。学生来自全乡6个村委近30个自然村,离校最远的有70里,上学路远且难走。全校现有教职工25人,学生390多人,寄宿学生由30多人发展到125人。

笔者在寄宿制学校建设和管理方面有一些心得,浅谈几点不成熟的看法。

相对走读生来说,寄宿生有四个方面的优势:

(一)寄宿制有助于学生形成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成绩。从周一到周五,寄宿学生都在学校生活,在校时间长,学习时间充裕,学习精力集中,学习情绪稳定,学习氛围浓郁,学习环境良好,有助于学习习惯形成。学校对学生管理到位,教师对个别学生指导及时,同学之间互帮互助方便,有利于学困生补漏补缺,优等生拓展延伸,中等生提高学习成绩。一年来,寄宿生与自己以前相比,在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等方面都有所提高。

(二)规范集体生活管理,有利于提高学生道德品质。寄宿生在校过集体生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在学校大家庭中生活,有集体舆论导向,有激励机制,有校园文化熏陶,有统一作息时间的安排,有不同时段活动形式,有教师言谈举止影响,有班主任、任课教师和宿舍管理员全方位的指导、督促和管理,为农村小学生形成良好行为和提高竞争意识而创造比家庭更优越的环境,有利于学生养成关心他人和互爱互助的品质。

(三)加强生活锻炼,有利于提高学生自理能力。现在农村小学生80%以上是独生子女,离开家庭、离开父母,过寄宿生活,生活自理,有利于克服自身娇惯任性、不合群、依赖性强、自理能力差、意志脆弱等缺点。保管财物、统筹开支、刷碗倒水、洗衣叠被,自己的事自己做,自己的困难自己克服,是生活压力,更是对自理能力的锻炼。在群体共处中学会关爱、学会合作,在自理中学会生存、健康成长,寄宿生与在父母关心呵护下成长的走读生相比,其自主、自理、自律能力都强得多。

举办寄宿制学校,初期也出现一些问题。以我校为例,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基础设施建设不太适合使用,后续建设未有及时跟上。举办寄宿制学校初期所建的食堂、厨房、餐厅、厕所显得比较小,学生宿舍床位比较少,后期又合并几所村级小学,增加寄宿生,床位就不够用了。每间宿舍没有独立的卫生间,学生洗澡不方便。特别是冬天,学校没有条件为学生提供热水洗澡。

(二)教师住房紧张,不方便管理学生。举办寄宿制学校后,住宿生增多,教师住在学校才方便管理住宿生。学校住房紧张,大部分教师离家较远,早出晚归,只能成为“走教老师”。中午教师没有休息的地方,只能伏在办公桌上打个盹,这样影响教学。全靠几个生活老师管理近百名住宿生,工作负担比较重。

(三)住宿生花费较多,家长的经济负担有所增加。学生周末乘车往返需用10~20元,在学校食堂用餐平均每顿2~3元,每天最低消费需6元左右,不包括零花钱。这样一个学生平均每月消费近200元,一年需用1600元左右。国家每学年补助每名住宿生500元,相对以前就近入学,家长感觉经济负担有所增加。

(四)学生健康和安全成为困扰学校的最大难题。寄宿制学校不仅关注教育教学,还要对学生吃、住、安全和防治疾病等方面投入很多的精力。有人说,校长和教师现在已不是以教学为主,而是以学生的安全为主。寄宿制学校校长、老师身上承担的责任很大。

一是交通安全问题。学生每周上下学基本是由家长用自行车、摩托车等接送。有的家长租用农用三轮车、“柳微车”,经常出现严重超员现象,存在着交通安全隐患。

二是学生身体健康问题。寄宿制学校实行封闭、半封闭式管理,校长也想组织学生登山、野炊,但怕出现安全问题。如果学生在活动中受伤,学校承担责任,负责赔偿,往往会“倾家荡产”。目前,我校文体设施不齐全,学生锻炼条件和时间不够。有些家长反映学生体质下降,对疾病抵抗能力比较差。

三是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学生从六七岁就离家住校,缺少父母亲情关爱,造成对父母的疏远和冷淡。许多学生刚住校时因为想家而哭闹,过一段时间后逐步适应集体生活,随之也产生一些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

(五)寄宿制学校教师工作压力过大,生活教师不适应。寄宿制对农村学校管理提出新的挑战。小学生自我约束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都比较差,每周五天时间吃住在学校,教师既要完成繁重的教学任务,又要管理学生,其工作艰辛可想而知。如果遇上学生半夜生病等情况,就更加辛苦。可以说,为职业道德,为肩上的责任,寄宿制学校的教师苦苦地支撑着。

目前,生活教师大都由任课教师担当,没有受过专门的培训。他们有爱心、耐心和责任心,但缺乏少管理住宿生的经验,常常手忙脚乱。另外,生活教师住校时间增多,照顾家庭和孩子的时间相对减少,有些不太适应。实行寄宿制管理之后,专任教师们不仅要做好教育教学工作,还要管理学生的住、行等事项,加大了工作量。

以上是我校在举办寄宿制学校遇到的这些具体问题,有一定的普遍性。

我认为,解决上述问题,应从三个层面寻求策略。

(一)政府层面应进一步加大对寄宿制学校的投入。一是经费的投入;二是增加贫困寄宿生生活补贴费。国家每学期拿出大笔资金作为贫困寄宿生生活补贴,可谓雪中送炭。然而,这些资金平均到每个学生身上就显得少了。每天补助2元,少数寄宿生勉强度日,大部分寄宿生不够用。三是应当配齐足够的生活指导教师。建议:小学每30名住宿学生配齐1位生活教师。农村学校缺编,教师的工作任务繁重。只有配齐生活指导教师,才能让家长放心、学生舒心。教师编制应适度向农村寄宿制学校倾斜,为学校培养一批责任心强、敢抓、会管、会管的专业生活老师,使学校对寄宿生管理工作正规、稳定,减轻任课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工作压力。四是每所学校应配备一位心理疏导老师。寄宿生远离父母,有些是留守儿童,他们心理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障碍,学校配备心理老师很有必要。五是搞好寄宿制学校配套建设。建设足够的教师住房,教师才能“安居乐教”。将学校危改资金、维修经费、寄宿制建设经费集中统筹使用,进一步加大农村寄宿制学校生活设施的建设力度,配备功能室、会议室、图书室、电教室和文体活动器材,丰富校园生活。为寄宿生提供磁卡电话、电脑视频等联系方式,保证学生和家长之间交流有畅通的渠道。

(二)教育主管部门层面加强对寄宿制学校的管理。对寄宿生管理包括组织管理、思想管理、纪律管理、餐饮管理、安全管理、住宿管理、学习管理等。教育部出台了《国家西部地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项目学校管理暂行办法》;本地教育主管部门应做出更加具体的规定,比如制定《生活老师管理制度》等。加强学校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形成学校、家庭、社会联防机制,消除寄宿制学校各种安全隐患。为离家较远的寄宿学生补助交通费,杜绝乘坐“三无”车辆和农用车,有条件学校学生配备校车。

(三)学校层面在寄宿生管理上狠下功夫,重点抓好“吃、住、行”。“吃”就是解决好吃饭的问题。学校在“微利保本”的原则下,搞好对食堂的经营,确保学生食品卫生安全。把“微利”返回到学生,每月会餐一次,既改善学生的生活,又增强学生的集体意识,学生在集体会餐中学会团结友爱、和睦相处。“住”就是要创造宽松和谐的住宿环境,使寄宿生感受到集体生活的温暖、温馨。学校建立“住宿校行政领导——生活指导教师——班主任——寝室长”管理系统,促使宿舍做到物品摆放有序、地面干净、纪律良好,保证学生生命财产安全。“行”就是加强寄宿生往返学校交通安全的管理。

农村寄宿制学校养成教育培养策略 篇12

我在寄宿制学校工作了一年, 目睹了寄宿生的学习和生活状况, 寄宿生的行为习惯不容乐观, 现状及原因如下。

一、家庭教育与学生的成长息息相关

1. 走进校园, 可以看见个别学生行为礼仪太差, 不会使用礼貌用语;

没有形成好的卫生习惯, 饭前便后不洗手, 衣服脏了也不知道换洗。尽管学校经常宣传预防传染病的相关知识, 但真正实施起来还有一定的难度。造成这种结果, 是因为移民学生较多, 他们大多来自偏远贫困地区, 有的刚刚解决温饱, 部分家长忽略了在养成行为习惯方面的教育。

2. 有的学生和家长交流较少, 和学生发生冲突时不知怎么处理, 不能谦让, 打架斗殴的事常有发生, 有的学生对有困难的同学不能主动帮助。

问题的原因在于受不良影视、不良家庭教育影响, 加上现在家长较忙, 无暇顾及孩子的家庭教育, 放任自流。孩子放学就在自己家学习或做家务, 缺乏沟通, 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没有行为准则。

二、传统的教育观念桎梏了学生习惯的养成

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 凭成绩论英雄, 只要成绩好就一好百好, 忽视了学生品德方面的教育。尤其学习成绩差的学生, 没有被好好引导, 个别学生破罐子破摔, 习惯越来越差。这些现象与我们提倡实施的素质教育要求相悖。因此, 大多数学生不主动学习, 如果再疏于管理, 这些学生就成了真正的双差生。

三、学校常规教育与学生习惯的养成相脱节

教学楼内随处可见垃圾袋, 有的学生视而不见。有的学生做错事不承认, 撒谎欺骗教师。虽然教师利用晨会、班会等途径进行说服教育, 但往往收效甚微。究其原因是学校在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引导少, 班主任在处理事情的过程中, 不够彻底, 不抓反复。长此以往, 学生就会形成说谎话, 不诚实, 自我约束能力差等恶习。

寄宿制学校对学生来说, 首先面临的是生存的挑战。针对这一特殊群体, 我们应从以下几方面来抓养成教育。

一、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是关键

1. 寄宿制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

学生在家里大都过着小皇帝的生活, 不愁吃穿。到学校后一切都得自己料理, 教师要求学生像刷牙、洗脸、叠被、系鞋带、清理房间、洗餐具, 妥善保管自己的东西, 这些生活小节要自己合理安排。同宿舍的学生相互学习, 相互帮助, 慢慢适应学校的食膳。我相信, 经过多年的寄宿生活, 学生养成的生活自理能力, 一定会为将来走向社会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2. 实行目标管理。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家规、班规、校规就是规矩, 学生的行为准则, 行动指南, 都是养成习惯的好方法。教师应发动学生, 一起讨论、制定《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文明住校生标准》《星级宿舍评比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 使学生、个人、班集体都按照规章制度去做, 这样可以极大促进学生生活自理能力的提高。

3. 开展各种活动, 强化训练学生的自理能力。

(1) 自理能力竞赛。开展叠被子, 穿衣服, 整理房间等竞赛, 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 (2) “爱我寝室、美化寝室”评比活动。放开手, 让学生自由地去美化自己的寝室, 我们不注重美化的结果如何, 主要通过活动, 增强学生热爱集体的观念, 感受分享劳动成果的快乐。 (3) 开设“厨艺大比拼”寓教育于生活中。

4. 让学生参与管理。

学校里有许多琐碎的事, 如果全靠教师去管理, 工作量很大, 让学生参与管理会提高学生的管理水平, 如宿舍楼道内的盆花, 每人承包一盆, 按时清理垃圾、浇水, 培养主人翁意识。每个寝室中选拔寝室长, 在全校学生中抽出管理能力强的学生组成监督岗, 让学生参与管理, 逐步培养一批“精兵强将”来协助教师参与管理。

二、良好卫生习惯的培养不容忽视

1.学校加大卫生设施, 资金投入。在校园的各个角落, 特别是卫生死角处, 放置垃圾筒, 让每一个学生养成不乱丢果皮纸屑的良好卫生习惯。每个宿舍统一发放洗漱用品, 要求东西摆放整齐, 按时打扫卫生, 宿舍的教师及时检查, 给学生营造一个整洁的环境。

2.通过宣传、提高认识。 (1) 利用集会, 红领巾广播播音时间, 结合最近发生的由不卫生而致病的学生的例子, 提高警惕, 认识讲卫生的重要性。 (2) 以班级、宿舍为单位再深入学习卫生知识。 (3) 聘请卫生院医生, 结合季节性流行病对学生进行《预防流感》《手足口病》等有关卫生方面的教育。

3.结合各种活动对学生进行卫生习惯的养成教育。 (1) 开展以卫生知识, 文明举止, 保护环境等为主题的班队活动。 (2) 开展宿舍, 文明示范班级评比活动。通过评比活动, 有力地调动宿舍、班级、学生、个人的主观能动性, 使学生由卫生认识上升为卫生习惯。 (3) 建立校监督岗和班监督岗。 (4) 开展个人卫生检查。 (5) 利用红领巾广播站进行坏习惯剖析。针对学生中存在的问题, 红领巾广播站的小记者们把一些不讲卫生、卫生习惯差的行为报道出来, 来约束学生的行为。

上一篇:改良措施下一篇:五大发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