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公用设施建设

2024-11-25

市政公用设施建设(精选10篇)

市政公用设施建设 篇1

城市是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载体, 经济的繁荣和发展离不开良好的环境, 近年来, 市委、市政府始终把城市建设管理作为推动市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 立足于“城乡建设水平走在全省前列”的宏伟目标, 不断加大资金投入, 努力完善城市基础设施, 城市功能日益提升, 我市经济水平飞速发展的时代已然到来, 如何充分运用这一良好优势, 更好的服务我市经济发展?关键是坚持把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作为破解城市市政公用设施建设管理难题的“金钥匙”。

1 建设现状

近年来, 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市政建设与管理各项工作, 强化配套设施建设, 重点加强城市生态环境、道路交通、城市亮点建设等民生工程, 为提高城乡建设水平, 为推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开好了局。

1.1 以生态环保为重点, 着力改善城市人居环境

实施生态环保工程, 完成了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建设, 实现了污水达标排放和垃圾无害化处理。截止2009年底, 我市城区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了40.6%, 污水处理费征收率达到了98%, 城区垃圾处理率达到了80%, 同时兴建了生态观光景区。开发建设了阳光商业步行街。

1.2 以道路改造为重点, 着力优化经济发展环境

实施道路综合改造工程, 完成了亚臣路、建设大街、南二道街、南三道街、体育路等主要街道设施综合改造, 改造道路总长4.9公里。在改造路段, 构筑了宽阔的地下通道, 所有管线全部下埋;人行道铺设全部用步道板铺设, 并增设了文化板和专用盲道板;配套完善了交通监控指挥系统、视频监控系统;路面刷黑全部以玄武岩和改性沥青为材料, 路面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全面改善, 彻底解决了城区主干道路基础软化、路面破损、年年开挖、重复建设以及市政建设部配套、不协调等一系列问题。

1.3 以改善民生为重点, 着力丰富城市综合功能

实施了城市供水、燃气、公交客运、背街小巷道路等一系列惠民利民工程。截止目前, 新建输水管道6500米, 扩建了净水构筑物、加药间及配套的工艺和电气设备, 扩建和改造了部分配水干管和管网, 在城区形成了三回路供水, 日供水能力达到5.4*104m3/d, 水质综合合格率达到98.12%, 管网漏网率降低到12.44%, 安全用水普及率达到100%;建设和修复20条背街小巷道路的硬化, 新增道路面积2.3万平方米。

1.4 以绿化亮化为重点, 着力完善城市基础设施

实施了城区增绿补绿工程、景观亮化工程。完成了城北金山广场、水保科技园、城南荷花池广场等公共绿地建设项目;实施了亚臣路、体育路等城区道路的绿化改造;结合城区道路综合改造, 对城区主干道路的路灯进行了全面改造和更新;以消除城区“摸黑路”为重点, 对城区25条背街小巷和部分居住区统一架设公共照明设施。目前, 我市公共绿地面积达到44.22公顷, 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0.55平方米, 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8.15%, 街道绿化覆盖率达到36.24%, 城区主干道路及背街小巷的绿化率达到了86%, 亮灯率保持在86%以上。

2 存在问题及原因

2.1 资金瓶颈有待突破

我市市政设施建设投资单一, 缺乏稳定、规范的建设资金来源渠道, 没有形成多元化的城市公用设施建设融资新机制, 造成城市公用设施建设滞后于城市建设发展。目前, 我市城市市政公用设施的建设、管理, 都是以政府投资为主, 加之财政投入有限, 有心而力不足, 相对于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要求, 城市市政公用设施的投资总量不足, 人均享用的设施水平不高, 特别是与生态环境相关的城市园林绿化总量不够, 规划、配套设施不足, 仅靠政府筹集建设资金难以满足实际需求。

2.2 共建共管格局有待加强

市民群众的社会公共意识与其他发达城市有一段距离, 认为市政设施的好坏与自身利益关系不大, 市民参与市政建设公共意识较低。

3 对策与思考

3.1 拓宽融资渠道, 强化资金监管

资金是市政建设的瓶颈, 在依靠政府投入的基础上, 通过多渠道增加公共设施建设、维护经费的投入, 同时加强资金的监管力度, 确保“有钱办事、多办事、办好事”, 提高设施的配套水平和质量, 不断推进“百姓路”、“百姓灯”等各项工程的建设力度。

3.1.1 是吸引民间资金。

积极吸引民资参与城市建设。充分利用我市内部分民间资本实力雄厚的优势, 按照“谁投资、谁建设、谁受益”的市场化运作方式, 积极引导市内建筑企业和房地产企业参与城市公用设施建设。另外, 也可以通过其他多种灵活的资产运作方式, 如租赁等形式, 引入民间投资, 建立市场化的经营机制。

3.1.2 是要盘活存量资产, 提高城建投入效益。

要把可以投入市场流动的城市基础设施项目, 如收费道路、污水处理厂、自来水厂、公交线路等的使用权和经营权, 逐步推向市场, 或将某个市政企业的全部或部分股权向民间投资者包括上市公司有偿转让, 经营性地增加收入, 从而更好的服务于市政设施建设。

3.1.3 是加强对城建税、城市建设管理费、

城市公用事业附加以及国债资金等资金的管理, 保证资金专项用于城市维护以及道路、污水垃圾处理、供热等基础设施建设, 杜绝非法挪用、占有或者用作他用的现象。

3.2 坚持以人为本, 营造共建共管氛围

坚持以人为本, 通过倾听群众呼声, 贴近群众需求, 满足群众意愿, 帮助弱势群体解决生计问题, 让市民从心底理解、支持市政设施建设、管理, 积极主动的参与市政设施建设管理。

3.2.1 是提高市民参与城市管理的意识, 培

养人民城市人民建, 人民城市人民管“的管理氛围。将城市管理、公民道德、相关法规的宣传与落实纳入政府各部门目标管理, 确保层层宣传教育到位。调动所有宣传教育资源, 通过长时间、全覆盖来扩大影响, 对一些不文明、违反城市管理规章制度的行为进行曝光, 营造自觉爱护城市、主动参与管理的氛围, 潜移默化的培养市民的城市情结, 提升市民的社会公德意识, 使城市管理得到市民的真切理解、广泛支持。

3.2.2 是强化联合执法。

加大对破坏、盗窃市政公共设施行为的打击整治力度, 公安、工商、交警等部门要加强与城市管理部门的配合, 依法依规处罚。

3.2.3 是技术上要有创新。

采用现代化的技术, 提高防范水平, 市政设施建设、养护的发展要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 积极推广新技术、新材料在市政设施建设、养护中的应用, 加大科技创新力量的投入。

在今后的工作中, 我们将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赶超发展”的总体目标, 不断改革创新, 拓宽融资渠道,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 配套完善市公共生活设施, 提高设施水平, 加强管理, 规范服务, 努力改善市民生活环境, 提高市民生活质量, 为建设济中心城市和满足广大市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责任编辑:于会兰

摘要:针对市政公用设施建设管理现状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市政公用设施,建设,管理

市政公用设施建设 篇2

【关键词】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成就;问题;解决对策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在城市建设上下足了功夫,颁发并实施了多项关于城市规划建设的法律政策,尤其是在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上,国家更是加大了建设投入力度,实现并促进了我国城市化建设的发展。相比起以前,我国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已经有了很大的进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这是不可磨灭的事实。但如果细致来分析,我国现阶段的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仍然存在一些亟待改善的问题,如市政公用产品供给不足,无法充分满足公众要求等等。下面对我国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的成就,以及当前存在的问题进行论述,并给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一、我国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

1、建设投资力度加大,体制得到了改革

为了更好更快的推进城市规划建设工作,我国将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当做了一项重要的工作来看待,并采取实际措施加大了城市市政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助推城市规划建设发展的目的。尤其是在近几年,随着我国相关部门对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工作的愈发重视,国家在基础设施建设上所投入的建设资金也越多,进而从整体上加大了城市固定资产的投资金额,基本上已经达到了世界银行所推荐的城市建设与社会经济協调发展的最低标准。

2、市政基础设施明显改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长足发展。城市公共交通设施近20年来加速改善,进入高速发展期;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加速提高,市政公用行业供给与服务能力显著增强。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城市市政公用行业供给和服务能力发生了质的飞跃。

3、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总体水平实现质的提升

市政基础设施水平总体大幅提升,以1981年指标值为“1”计量,其他各年份指标值除以1981年指标值即为各年份的标准化值。大部分单项指数是线性上升的,但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呈现出波浪式上升状态,反映出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是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难题,容易受到资金投入和政策等外因影响。燃气普及率、每万人拥有公共交通车辆、用水普及率指数呈“S”型增长趋势。

二、我国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问题

尽管我国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在当前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但面对这些成就我们也不能太过乐观,如果从更细致的方面分析,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仍然存在不少问题,详细如下:

1、重建设而轻管理,资金投入有限

重视建设但轻视管理,这个问题是我国当前在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上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很多城市在基础设施建设上下足了功夫,懂得加大资金投入,但大多忽视了设施的管理和养护,没有将设施的管理养护工作提上日程,结果导致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后,使用寿命急剧缩短,短短几年时间就被人为破坏或自然侵害,造成严重的财政损失。另外,在设施管理资金的投入上也有所限制,大部分城市每年用于维护市政基础设施的完好度的资金很少,只能小修小补,如果要大修的话,投入资金远远不够,这也一问题也是当前市政基础设施管理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2、政出多门,管理不善

需要清楚的是,我国城市规划建设所涉及的相关部门很多,诸如电信、电力、园林、市政等等,这些部门大多只负责自己管辖内的事情,各自为政,缺乏整体上的统筹和规划,极容易造成城市建设工作反复返工,马路被“开膛破肚”的问题发生,比如今天电力刚刚挖开马路,埋设好电力管线,明天市政部门又申请开挖马路清理下水道。这样的情况如果频繁发生,不仅会造成人力物力的大量浪费,还会影响城市交通,给人们的生活出行带来不便。

3、投资方式单一

首先,投资资金匮乏是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面临的首要难题,资金不够,基础设施的维修养护工作便无法正常开展,设施质量便得不到保证,进而人们的日常生活也会受到影响;其次,投资方式单一也是一个难题,长期形成的“投资、建设、管理、使用”四大环节为一体的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流程使得市政建设的唯一支柱变成了资金,结果产生了没有资金,就无法建设的局面。

三、相应的解决措施

针对上述所提及的市政设施建设问题,现结合实际情况作详细分析,并给出几点相应的解决措施。

1、改变现有的市政基础设施投资模式

解决当前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难题的首要任务是先改变现有的基础设施投资模式,或者说改变当前现有的投资制度。原因是因为当前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投资模式单一,投资力度不够,所以我们完全可以从源头入手,改变现有的市政基础设施投资模式,汲取原来的模式优点,建立一套符合国情的,新的城市市政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加大市政设施建设管理资金投资力度。建立市政公用行业特许经营制度,鼓励社会资金、外国资本采取独资、合资、合作等多种形式,参与市政公用设施的建设,形成多元化的投资结构。

2、市政建设要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合理布局、综合开发、配套建设

要从现代化的高度,对城市市政基础设施进行远期、中期、短期规划,综合考虑其整体性和综合性,注重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和谐发展,对城市基础设施进行适度的超前建设。现代城市建设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社会系统工程,从横的看,要对新开发区的工业、交通、住宅、科学文化、教育、卫生、商业、服务、市政工程、公用事业、园林绿化、行政及其它建设,统筹安排,配套建设。从纵的方面看,要对建设的全过程即规划设计、征地拆迁、土地平整、组织施工、验收交付使用、后续管理等,做到各环节紧密连接,相互配合,协调发展。

3、打破垄断,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深化市政公用事业改革,加强城市运行管理

加快市政公用事业的市场化进程。《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已将城市公用事业改革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提出了深化改革的目标和要求。打破行业垄断,开放投资建设和经营市场,规范市场行为,建立和推行特许经营制度,保证公众利益。高度重视城市建设和运行成本,不论是总体上,还是具体到每一个城市甚至每一个小城镇和乡镇,都要讲投资成本、投资效益。

四、结束语

截至目前,我国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同时也存在很多的弊端。如果以后的市政设施建设工作仍然坚持这样的发展,势必会给国家经济以及人民利益带来更达的损失,所以必须采取措施加以改善。只有解决好了当前存在的市政建设问题,完善好市政基础设施,城市生活品质才能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闫萍,戴慎志.集约用地背景下的市政基础设施整合规划研究[J].城市规划学刊,2010(01)

[2]郝之颖.对宜居城市建设的思考——从国际宜居城市竞赛谈宜居城市建设实践[J].国外城市规划,2006(02)

[3]王发曾.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的时代意义、科学理念和准则[J].地理科学进展,2006(02)

市政公用设施建设管理现状的思考 篇3

1 建设现状

随着改革开放的影响, 科学发展观的学习, 我市在城市建设过程中, 越来越重视公用设施的建筑质量控制, 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 为保护城市环境、提高城市建设与发展水平、带动经济快速发展开了一个好头。

1.1 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取得明显成效

我市完善了中心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场地建设, 对于垃圾分类管理、按需处理, 同时, 开展医疗废弃物垃圾处理工作, 防止医疗废弃物垃圾的随意堆放, 造成污染或引来人员疾病。对于建筑垃圾、餐饮垃圾也进行规范管理, 合理处理不同类型垃圾, 解决了基本的环境问题, 避免不必要的环境污染。与此同时, 我市政府对于城市居民反应的一些影响生活质量的环境问题也采取了相应的措施, 如在市区内禁鸣高音喇叭、限制建筑施工时间、白天对于重型建筑车辆禁止通行等。为了节约水资源, 有效利用水资源, 对于自来水取水口进行严格管理与保护, 防止污染, 对于影响水源的施工项目或餐饮经营活动要进行限制, 避免其违规排放给赣江水资源质量造成不可挽回的影响, 对于水源附近原有的工业企业, 实行迁出或截污的政策, 以保证水质, 为居民生活提供安全饮用水, 以保证人民身体健康。

1.2 俗话说“要想富, 先修路”, 所以, 对于吉安市城市建设过程

中, 道路建设是一项必要的也十分重要的工程, 得到了各级领导与政府的重视。我市政府对城市道路进行综合改造, 对于人行道, 采用青石板铺设, 同时增设了文化板与专用盲道板, 既方便了盲人行走, 也为市民的行走提供了文化宣传内容;对于各道路工程路面均采用玄武岩和改性沥青材料, 使得路面的性能更好, 使用寿命得到延长;对于各主要路段增加了交通监控设施, 为交通监控提供了可靠的证据支持;对于一些路段改造时, 必要处建立了地下通道, 方便了交通运输。总之, 我市的各项道路施工措施的开展, 解决了城市主干道路基础软化、路面破损、年年开挖、重复建设等一系列问题, 为城市的建设与快速发展提供了基础保障。

1.3 以改善民生为重点, 着力丰富城市综合功能

我市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 全面提高城镇建设。中心城区突出拓展建设新城区、改造提升老城区、发展壮大开发区三大重点, 使城市面貌发生巨大变化。

1.4 以绿化亮化为重点, 着力完善城市基础设施

我市积极策应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 坚持走绿色发展之路, 大力加强生态建设, 开展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 城市园林绿化迈上新水平, “森林城市”创建成功开启。生态治理、天然林保护等生态工程取得重大成果, 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67.6%, 稳居全省前列, 全市到处青山绿水, 生态优势进一步凸显, 环境空气质量持续向好。

2 存在问题及原因

2.1 建设资金不足, 需进一步拓展资金来源

我市城市建设资金来源单一, 都是以政府投资为主, 政府财政收入限制使得资金投入不足, 在进行城市建设时资金的投入很难满足实际建设需要, 致使城市建设工程难以开展, 尤其对于城市园林绿化工程, 政府的资金投入没有办法满足使用需求, 致使配套设施不全, 规划得不到实施, 绿化无从谈起。

2.2 管理体系有待完善

我市的公用设施管理体制不健全, 对于城市居民反应的影响生活的质量问题, 在解决过程中, 不能系统的安排, 总是就事论事, 没有完善的管理体系支持, 使得管理出现混乱状态。如, 当城市灯具有损坏时, 不能及时维修;当路面有破损时, 不能很好的规划、修复, 使得交通受阻, 经常出现堵塞;对于城市街道的亮灯时间不能按季节更替规范管理或实施等, 这一系列问题, 都需要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制度来规范, 从而保证人们的正常生产生活。

2.3 完善共建共管模式

因为我市所处的地理位置和人文环境都比较复杂, 使得百姓对意识和其他城市相比还相差很多。很多市民还没有从根本上重视市政设施的建设, 认为市政设施和自己无关, 不去关心、不去爱护。只有充分的调动市民的积极性, 让广大市民积极的参与到市政设施的建设中来, 并从中得到受益, 再发动广大市民对公用设施进行监督、管理, 这样我们的市政公用设施才能得到发展和保护, 国家财产才能不会受到损失。我们居住的生活环境才能得到改善。

3 对策与思考

3.1 拓宽融资渠道, 强化资金监管

资金是市政建设的瓶颈, 在依靠政府投入的基础上, 通过多渠道增加公共设施建设、维护经费的投入, 同时加强资金的监管力度, 确保“有钱办事、多办事、办好事”, 提高设施的配套水平和质量, 不断推进“百姓路”、“百姓灯”等各项工程的建设力度。一是充分利用市内部分民间资本实力雄厚的优势, 按照“谁投资、谁建设、谁受益”的市场化运作方式, 积极引导市内建筑企业和房地产企业参与城市公用设施建设。二是盘活存量资产, 提高城建投入效益。要把可以投入市场流动的城市基础设施项目, 如收费道路、污水处理厂、自来水厂、公交线路等的使用权和经营权, 逐步推向市场, 或将某个市政企业的全部或部分股权向民间投资者包括上市公司有偿转让, 经营性地增加收入, 从而更好的服务于市政设施建设。三是加强对城建税、城市建设管理费、城市公用事业附加以及国债资金等资金的管理, 保证资金专项用于城市维护以及道路、污水垃圾处理、供热等基础设施建设, 杜绝非法挪用、占有或者用作他用的现象。

3.2 推进管理创新, 提升管理效能

通过建立联动机制, 变城市管理由“城建独唱”为“城建领唱、大家合唱”。一是强化部门责任管理。切实贯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条块结合、以块为主, 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要求, 科学划分各职能部门、社区、居委会的管理目标、责任、权限, 同时将城市市政公用设施建设管理纳入“门前四包”责任, 由各责任单位负责, 推进管理重心下移, 社区、居委会负责次街、背街及各自辖区道路的市政设施管理维护, 分解市政公用设施管理压力, 降低管理成本, 提升效率。二是强化精细化管理。建立健全“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体系, 职责到人, 具体到“具体路段谁负责、采取什么方式、达到何种程度”等, 都一一定性定量, 切实提升管理效果。

3.3 坚持以人为本, 营造共建共管氛围

吉林省市政公用设施管理条例 篇4

1995年8月18日吉林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

【章名】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城市市政公用设施的保护和管理,充分发挥其使用功能,促进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根据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的市、县、建制镇、独立工矿区和开发区规划区内的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和管理。

第三条 本条例所称市政公用设施,包括:

(一)城市道路及其设施:城市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人行道、公共停车场、广场、管线走廊和安全通道、路肩、护栏、街路标牌、道路建设及道路绿化控制的用地及道路的其它附属设施。

(二)城市桥涵及其设施:城市桥梁、隧道、涵洞、立交桥、过街人行桥、地下通道及其它附属设施。

(三)城市排水设施:城市雨水管道、污水管道、雨水污水合流管道、排水河道及沟渠、泵站、污水处理厂及其它附属设施。

(四)城市防洪设施:城市防洪堤岸、河坝、防洪墙、排涝泵站、排洪道及其它附属设施。

(五)城市道路照明设施:城市道路、桥梁、地下通道、广场、公共绿地、景点等处的照明设施。

(六)城市建设公用设施:城市供水、供气(煤气、天然气、石油液化气)、集中供热的管网、城市公共交通的供电线路及其它附属设施。

(七)其它公用设施。

第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加强对市政公用设施的管理,实行专业队伍管理与群众监督相结合的原则。

第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城市建设行政管理部门是市政公用设施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市政公用设施管理和监察工作。各市政公用设施管理部门依据政府授予的职权和管理范围,实施市政公用设施管 理和维护的具体工作。

公安、交通、工商、水利、环保等行政管理部门应按照各自的职责,配合市政公用设施行政主管部门,共同做好市政公用设施管理工作。

第六条 市政公用设施管理工作应当坚持统一规划、配套建设、建设养护与管理并重的原则。

各市政公用设施管理部门应按照统一管理、加强养护、积极完善、逐步提高的方针,加强设施的维护和管理,保证所管理的设施处于完好状态。

第七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爱护市政公用设施的义务,有制止、检举、控告损坏市政公用设施行为的权利。对保护和管理市政公用设施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应当给予表彰和奖励。

【章名】 第二章 市政公用设施的建设管理

第八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市政公用设施的建设纳入城市规划、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市政公用设施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城市规划的要求,会同有关部门编制市政公用设施建设的专业规划和实施计划,经批准后组织实施。

第九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进行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和对市政公用设施的安全及使用有影响的工程施工,必须经市政公用设施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并按有关规定办理手续后,方可进行。

城市新区开发和旧区改造,必须把城市规划确定的市政公用设施建设项目,纳入综合开发计划,配套建设。

第十条 市政公用设施的维护和建设资金,采取国家和地方投资、贷款、依法征收的税费、市政公用设施有偿使用以及受益单位自筹和依法集资等多种渠道筹集。

各级人民政府依法征收、筹集的市政公用设施维护和建设资金应当专款专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挪用他用。第十一条 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必须严格执行国家的技术标准、规范和操作规程,由取得相应资质证书的单位进行设计和施工,接受市政公用设施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

第十二条 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工程竣工时,应经市政公用设施主管部门验收,并按城市建设档案的有关规定建立完整的竣工资料和设施档案。自筹资金建设的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单位应按规定上报设施档案。市政公 用设施管理部门应参加工程竣工验收交接工作。

第十三条 依法集资、自筹资金建设的市政公用设施,应当移交当地政府,由专业市政公用设施管理部门接管并负责维护管理;建设单位要求自管的,应按有关规定办理自管手续,由自管单位负责设施维护管理。

【章名】 第三章 城市道路及其设施管理

第十四条 市政公用设施管理部门和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应加强对城市道路的管理,严格控制城市道路的占用和挖掘,保证城市道路设施完好和交通畅通、安全。

第十五条 在城市道路上禁止下列行为:

(一)擅自占用、挖掘道路;

(二)擅自进行有损道路设施的各种作业;

(三)擅自在道路上摆摊设亭、开办市场;

(四)擅自行驶履带车、超重车;

(五)擅自在人行道上行驶、停放机动车、畜力车;

(六)在非指定路段上停放、清洗、练试、修理机动车;

(七)擅自在道路及其设施上设置、悬挂、张贴广告或标语;

(八)擅自建设各种地上、地下的建筑物、构筑物;

(九)搅拌混凝土和砂浆、排放污水、倾倒垃圾、渣土以及撒漏其他固体、流体物质;

(十)其他有损道路及其设施的行为。

第十六条 需要临时挖掘或占用道路的,须经市、县市政公用设施管理部门和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批准,办理许可证。并向市政公用设施管理部门交纳道路挖掘费、占用费及回填道路和恢复设施保证金。

第十七条 城市道路自十一月一日至翌年四月十五日期间不得挖掘。新建道路五年内不得挖掘。因特殊情况需要挖掘的,除按本条例第十六条规定办理外,还须经市、县人民政府批准。并按恢复道路费用标准的二倍 交纳道路挖掘费。

第十八条 占用城市道路做为临时停车场、存车处或自建向社会开放的公共停车场、存车处,由市政公用设施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共同研究确定并核发许可证。

占用道路设集贸市场须经所在地市、县人民政府批准。

凡经批准占用道路组织经营性活动或设立停车场、存车处等实行管理收费的,由组织者统一交纳占道费。第十九条 经批准临时占用、挖掘道路的单位和个人,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持有占道许可证或挖掘许可证,接受有关部门的监督;

(二)按照批准的地域、范围、用途、时限占用或挖掘;

(三)挖掘现场应设置护栏、明显标志等安全防护设施;

(四)临时占用或挖掘道路期限届满,应及时拆除障碍物,清理平整场地,并接受市政公用设施管理部门的检查验收;确需延长期限的,必须事先办理延期手续;

(五)服从管理部门因城市建设和交通管理的需要,依法作出的变更或中止占用、挖掘许可的决定。第二十条 因紧急抢修自来水、燃气、供热、通信、电力等设施须挖掘道路时,应立即通知道路设施管理部门和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并在二十四小时内补办手续,交纳道路占用费和挖掘费。

第二十一条 市政公用设施管理部门应按照职责分工,做好各自管辖的道路设施的养护、维修、管理工作。及时养护、修复占用或挖掘终止后的道路设施。

第二十二条 城市道路的养护维修及施工质量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技术标准和技术规范。

设在城市道路上的各类井盖、护栏、路标等设施,应当符合道路养护及交通安全的要求。对丢失、损坏或影响车辆、行人安全的,设施管理单位必须立即采取安全防护措施并尽快增补、更换或修复。

第二十三条 对城市道路进行维护施工应当在规定期限内完成;在繁华路段,应避开交通高峰时间。施工现场影响道路交通的,施工单位应会同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共同采取措施维护交通秩序,需封闭道路禁止通行的必须事先发布通告。

施工现场必须设置明显标志和安全防护设施,保障车辆和行人安全。

【章名】 第四章 城市桥涵及其设施管理

第二十四条 市政公用设施管理部门应加强城市桥涵的维修养护,并经常监测、检查桥涵结构变化情况,积累资料。遇有桥涵重大隐患,必须及时向市政公用设施行政主管部门报告,严防发生意外事故。城市桥涵管理范围及安全区域为桥涵前后左右及上下游各五十米。

第二十五条 在城市桥涵管理范围及安全区域内,禁止下列行为:

(一)擅自占用城市桥涵及其附属设施;

(二)损坏、移动城市桥涵附属设施及测量标志;

(三)试车、超车、随意停车;

(四)擅自挖沙取土、施工作业、堆放物料、装置设施或进行经营活动;

(五)擅自设置、悬挂、张贴广告;

(六)其他侵占、损害、盗窃桥涵及其附属设施的行为。

第二十六条 履带车、超限车或装载易燃、易爆物的车辆须通过桥涵时,应向市政公用设施管理部门办理申请手续。经批准后按规定采取安全防范措施,按指定时间和路线,在管理人员的监护下通过。

第二十七条 车辆通过经批准收费的城市桥涵时,应按国家和省的规定交纳通行费,服从管理人员的指挥和管理。

【章名】 第五章 城市排水设施管理

第二十八条 市政公用设施管理部门应建立正常的管理、维修、养护和疏浚制度,经常保持排水设施完好畅通。

城市排水设施堵塞、渗漏时,市政公用设施管理部门必须及时清掏、疏浚、修复。

第二十九条 对城市排水设施,禁止下列行为:

(一)移动、损坏或盗用排水设施及其附件;

(二)擅自在排水管道上圈占用地或兴建构筑物;

(三)向排水设施内倾倒粪便、泥水及易燃、易爆液体和垃圾、渣土建筑砂浆等杂物;

(四)在排水设施内设闸堵水或安泵抽升;

(五)在排水系统采用分流制的管网中将雨水和污水管道混接;

(六)擅自连接或更改排水管线;

(七)其他妨碍排水设施正常使用或影响其安全的行为。

第三十条 因工程建设须跨压排水设施或在其技术规范要求的安全范围内施工的,应经市政公用设施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并采取安全防护设施。

第三十一条 需要铺设、迁移、改建、连接户外排水设施的,必须由市、县市政公用设施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并经市政公用设施管理部门办理手续,由市政专业队伍施工,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铺设、迁移、改建城 市排水设施和增加城市排水设施容量所需费用,由建设单位承担。

第三十二条 排放污水应符合国家环境保护标准。需要通过城市排水设施排放污水的,应按国家的有关规定办理排水许可证并交纳排水设施使用费。有毒、有害,含有易燃、易爆物质的污水,必须经过处理,达到国 家《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的方可通过城市排水设施排放。因特殊情况排放的污水超过标准的,须经市政公用设施行政主管部门同意,按高于排水设施使用费标准的二倍交纳排水设施损害补偿费,并责令限期达到排放标准。

第三十三条 城市污水应逐步实行集中处理。市政公用设施行政主管部门应积极搞好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

【章名】 第六章 城市防洪设施管理

第三十四条 市政公用设施行政主管部门与水利等有关部门和单位要积极配合,维护管理好城市防洪设施。市政公用设施管理部门对城市防洪设施应经常检查,加强维修养护。遇有防洪设施重大隐患,必须及时报市政公用设施行政主管部门和上级防汛主管部门。

第三十五条 对城市防洪设施,禁止下列行为:

(一)擅自在防洪设施保护范围内取土、挖砂、破堤、设障、填埋、搭盖、堆物、垦植等;

(二)擅自在防洪设施管理范围内立杆、架线、埋设管道、设置机械设备;

(三)在防洪设施管理范围内砍伐树木、倾倒垃圾残土;

(四)在堤岸非码头区装卸或堆放货物;

(五)其他损害城市防洪设施的行为。

第三十六条 因特殊情况须在防洪设施保护范围内进行施工作业或其他活动的,必须经市政公用设施管理门批准,并按城市防洪设施保护的要求进行。

【章名】 第七章 城市道路照明设施管理

第三十七条 市政公用设施管理部门要搞好道路照明设施的维修、养护,定期擦拭,经常保持设施的完好、安全、清洁、明亮、美观。

第三十八条 对城市道路照明设施,禁止下列行为:

(一)擅自迁移、拆卸、改动城市道路照明设施;

(二)在路灯柱周围一米内堆放各种物料;

(三)非路灯维护管理人员攀登灯柱;

(四)擅自在灯柱上张贴或安置广告、标牌;

(五)损坏、盗窃灯具、电线等城市道路照明设施及附属设备;

(六)其他损害城市道路照明设施的行为。

第三十九条 因特殊情况须迁移、改动城市道路照明设施或在路灯线路、灯柱上拉线、接灯、安装其它电器设备的,应向市政公用设施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经批准后,由城市道路照明设施专业队伍施工,所需费 用由申请单位承担。

【章名】 第八章 城市建设公用设施管理

第四十条 市政公用设施行政主管部门及各市政公用设施管理部门要按各市、县人民政府确定的职责分工,做好城市公用设施的管理、维修、养护,保证设施完好、安全运行。

第四十一条 对城市建设公用设施,禁止下列行为:

(一)损坏城市建设公用设施;

(二)干扰城市建设公用设施正常运行;

(三)擅自使用、联接、移动各种城市建设公用设施;

(四)擅自在地下管线上部建筑房屋、堆放物资或进行施工挖土、爆破作业;

(五)擅自在城市建设公用设施保护范围内进行施工;

(六)其他损害城市建设公用设施的行为。

第四十二条 因工程建设需要联接、移动城市建设公用设施或在城市建设公用设施保护范围内进行施工的,须经市政公用设施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并由市政公用设施管理部门办理手续,按规定采取防护措施后,由专 业队伍或在专业人员的监护下施工。联接、移动、扩容及防护所需费用,由建设单位承担。

【章名】 第九章 法律责任

第四十三条 违反本条例第九条第一款规定的,由县以上人民政府市政设施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其停止建设限期拆除、赔偿损失。并可视其情节,处1000元至5000元罚款。

第四十四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一条规定,对不具备相应资质进行工程设计或施工的,由县以上人民政府市政设施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其停止设计或施工,并按国家和省的有关规定处理。

第四十五条 对违反本条例第十五条、第二十五条、第二十九条、第三十五条、第三十八条、第四十一条定的,责令其停止占用、排除妨碍恢复原状、赔偿损失。并可视其情节,处500元至1000元罚款。第四十六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六条、第十八条第一款、第二款规定,未经批准占用或挖掘道路的,责令恢复原状、赔偿损失。并可视其情节,处500元至3000元罚款。

第四十七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九条、第二十六条、第三十条、第三十一条、第三十二条、第三十六条、第三十九条、第四十二条规定的,责令补办有关批准手续,交纳有关费用,并可视其情节,处1000元至40 00元罚款。

第四十八条 违反本条例受到行政处罚的,并不免除依法应当承担的民事责任。

第四十九条 对围攻、谩骂、殴打市政公用设施管理人员和监察人员妨碍执行公务及其他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规定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 责任。

第五十条 市政公用设施管理单位及管理人员,违反本条例有关规定的,应追究单位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造成损失的必须承担经济责任。

市政公用设施管理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由上级行政主管部门或所在单位给予行政处造成人身、财产损害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探讨城市园林绿地公用设施管理 篇5

城市园林绿地公用设施是城市园林重要的环境要素之一,其具体内容和范围参照《公园设计规范》(CJJ 48—92)中的规定,包含的内容主要有:公厕、洗手台、园灯、公用电话、果皮箱、饮水站、路标、导游牌、停车场、自行车存放处、摄影部等。

园林绿地公用设施的功能性是其最基本的特性,目前公用设施虽然可以满足游人的使用功能,但是在布局设置和设计上,还存在因为人性化关怀不够而不能满足游人需求的细节问题。对设施使用舒适性的关注不够,一些设施缺少科学性,不符合人体工程学和环境行为学,不能满足人的心理需求和行为习性。出现诸如缺少绿化景观的简单硬质铺装的停车场、字体和背景模糊一片的标识牌、窗口“森严”的公园售票亭、语言生硬的告示铭牌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由于园林绿地设计中的公用设施在设计中常被排除在整体设计之外,导致公用设施与绿地环境缺少协调性,尤其垃圾箱、公用电话、园灯等小型设施,甚至只作为普通市政设施填充到城市绿地中来,不论造型、色彩还是质感都显得过于简陋,缺少与环境的关联性,缺乏艺术性,不能与优美的园林环境相协调,更难以起到体现环境整体特色并装饰环境的效果,更有甚者和绿地环境格格不入,无法满足游人更高层次的审美需求和精神愉悦需求。

城市园林景观绿地不仅要满足城市居民休闲娱乐,更是一个城市的“门面”,是外地游客对整个城市的阅读,城市绿地和其中的环境要素担当着对一个城市性格表达的角色。但是目前,城市绿地公用设施常是工厂化批量生产,作为用具放置到绿地环境中,缺少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一些公用设施和其他城市无异,不具有任何地域文化特色,不能体现地方文化底蕴。

公用设施种类多、体量小、数量大,若各种设施之间联系不够,缺少形式风格的系统性,则导致环境杂乱无章。在实地调研中发现,城市园林绿地普遍存在此类现象,尤其是垃圾箱、标识设施等小体量设施,形式多样,新旧并存,不论从材料上还是风格上都显得杂乱无章,严重损坏环境的整体性。比如,南京白鹭洲公园垃圾箱风格上古典与现代共存,材质上有陶瓷、木材、塑料等多种,并且随意摆放,让环境显得杂乱无序。

缺少日常基本的维护和管理,是目前城市绿地普遍存在的问题。公厕恶臭熏天,满地污水;洗手台无水;垃圾箱旁垃圾满地,苍蝇乱飞;引导标识牌被生长的植物遮挡,诸如此类日常管理不到位的现象屡见不鲜。

同时,在调查中发现公用设施破损现象很严重,尤其是一些小型设施,如垃圾箱、标识牌、园灯等,有的虽然进行了维修和更新,但是更新不到位,随意采用不同原来风格的垃圾箱替代原有的破损垃圾箱,甚至用简单的塑料桶来替代。

对于公用设施的设计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将其纳入环境整体设计。在新建园林绿地中,公用设施的设计要与城市园林绿地景观环境设计同步进行;对于已建成园林绿地,设计者必须了解原有园林绿地的环境特征,如类型、规模、历史、风格等,使设施设计在继承的基础上求得成功的表现形式,与周围环境协调,完美地融入环境当中,而不是生硬地添加。

开放的设计程序,是指向公众敞开的参与性和具有反馈机制的设计过程。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是参与者、组织者和协调者,其工作不只是提出构想、选择设计方案,还应对设计思想进行宣传、交流和贯彻实施。加强宣传,激发公众参与设计的愿望和责任。建立常设展示场所,在宣传的同时吸纳公众的意见和建议。在建设过程中,决策需要公开化、增加透明度;建成后,建立使用评价(POE)制度,了解使用者的反馈意见,并组织专家科学地客观评价,为设施的修正和管理维修以及以后同类的设计提供依据,以促进发展。

装饰性对于公用设施不是第一位的,但是在园林绿地景观中,游人对设施的装饰性有着更高需求和期待。不仅要求能用、好用、耐用,更要美观、要艺术,这需要设计师不能满足于使用现状,要精益求精,设计中既要考虑设施的功能性、科学性,还要考虑人性化、艺术美、地域文化等因素,为游人提供高质量的设计作品。

科学性是指设计中要考虑材料、工艺技术水平因素,以及施工、制作和后期管理维护等方面的经济效益因素,以确保设计实施的可行性。同时,不同的外表材料具有不同的性格表现;不同的工艺也会使同一种材料表现出不同的性格;设计者只有在对材料和工艺技术有了深刻的认识和了解后,全面考虑,才能让设计从图纸转化为现实,而不是只流于形式。设施的科学性关系到游人使用的安全性,材料的选择要坚固、无毒、无污染,应减少污染、噪音、眩光等干扰和不适的影响。

公用设施作为园林绿地环境的一部分,应该与园林之间有着相同的文化内涵,怎样将设施很好地融合在城市园林绿地环境乃至地域大环境中,这实际上是一个整合过程。具体设计中,应在对环境特色文化的解读的基础上,通过艺术造型,严格要求每个细节,创造出高品质的作品。同时,更重要的是,在追求艺术性、装饰性之时,还应注意减少设施个体的炫耀性,尽可能减少公用设施对环境的干扰,以整体环境质量取胜。

“社会的发展、生产的进步、人口的增加、经济的繁荣促使城市不断向外扩展、延伸。由于地域不同,文化脉络、宗教信仰不同,都对城市设计、城市建筑所形成的城市景观有着某种制约和影响”。设计者要对地域文化内涵进行提炼、汲取,运用到设施的设计创意中,充分考虑到地域文化差异因素,使设施与该城市、地区的文化背景相呼应而呈现出不同于其他地域的风格,让外地游人和当地居民在游赏城市园林绿地时,充分体会到地方的文化特色。

园林绿地公用设施的日常管理工作十分重要,它是绿地公用设施更好地为游人提供服务和良好城市园林绿地环境的保障。

城市园林绿地公用设施的建设涉及到经济、社会、文化、自然等诸多要素,内容纷繁复杂,因此其建设是一项非常浩大的系统工程。该文仅从理论的角度对城市园林绿地公用设施的设计和建设进行资料性和实地性地调查分析,其中还有很多具体的工作有待进一步深入的研究,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引起各个领域的研究者以及公众对园林绿地公用设施的关注,并进行深一步的研究,以促进其蓬勃发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需求。

市政公用设施建设 篇6

为依法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住房城乡建设部日前决定修改《市政公用设施抗灾设防管理规定》等部门规章。

此次修改的部门规章包括《市政公用设施抗灾设防管理规定》、《房屋建筑工程抗震设防管理规定》、《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管理规定》、《实施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监督规定》和《城市房屋便器水箱应用监督管理办法》。其中, 除将“建设主管部门”、“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修改为“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外, 涉及“建设部”的也均修改为“住房城乡建设部”。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官网)

市政公用设施建设 篇7

潍坊市寒亭区近几年不断加大城市建设的投入, 改善了居民生活居住环境, 提升了城市品味, 带动了城市经济的发展。为维护城建环境, 确保城建公用设施的安全完整, 制定出台了《市政公用设施资产管理办法》。

《市政公用设施资产管理办法》针对过去城建公用设施没有专门的管理制度, 管理上存在“重建轻管”资产损失大等现象, 制定出台了从项目建成资产移交、转资、养护、资产统计报告制度、纳入行政事业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实行动态监管到资产处置一整套的《市政公用设施资产管理办法》。既明确了各管理部门的职责、权限, 又建立了信息共享的联动监管的考核机制。

该《办法》的出台弥补了市政公用设施资产管理方面的空白, 有助于规范和加强市政公用设施资产的管理, 拓展了财政管理科学化、精细化的深度。

市政公用设施建设 篇8

关键词:安全生产,市政工程,生产管理

市政公用工程施工大多地处城市主、次干道, 车流、人流密集, 市政管线与供电线路、通信线路繁多, 施工环境复杂, 施工工期紧张, 这些因素造成了潜在的安全隐患。此外劳动环境不确定、安全防护投入、人员素质差别大等特点, 给市政公用安全生产带来了很多不确定性因素。了解市政公用工程安全生产管理现状, 认识薄弱环节, 提升市政公用工程建设工作, 从根本上扭转安全生产面临的严峻局面, 遏制重大伤亡事故的发生, 是对市政公用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提出的新挑战。

一、市政公用工程安全生产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 施工队伍安全管理水平低、施工人员综合素质差

市政公用工程最初的建设项目多以道路为主, 所涉及存在安全事故隐患的种类相对较少, 长期以来在施工现场形成了重质量、重生产、轻安全的情况。市政公用工程施工企业各级施工人员对《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技术规范》、《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等安全标准存在不熟悉、不了解的现象, 甚至安全员对各类安全技术标准和规范也是一知半解、似懂非懂, 这直接导致现场安全管理不够深入, 安全检查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 使得安全事故隐患不能立即消除或制止, 最终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差也是市政公用工程安全管理水平低的一个重要因素。施工企业为获得承包工程, 恶性竞争, 低价中标后又分包或层层转包的情况时有发生。施工企业不稳定, 经常使用临时性员工, 使得安全教育和培训的持续性、系统性和有效性得不到落实。据统计, 西安市市政公用工程安全监督开展以来, 在市政公用工程施工发生的安全事故中, 伤亡者多是施工企业中的临时性员工。

(二) 对安全教育缺乏重视, 落实不足

市政公用工程施工企业普遍存在安全教育落实不足。包括现行法律法规、企业安生生产责任制及安全操作规程, 现场安全防护知识培训, 班前安全技术交底等企业三级安全教育台帐教育对安全生产至关重要, 但具体落实还远远不够。对安全生产存在着“说起来重要, 做起来次要, 忙起来不要”的现象。

(三) 安全生产责任制及考核落实不到位

部分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不到位。存在漏签、代签现象, 没有做到明确企业、项目部、班组各级人员的安全责任, 没有层层分解落实安全生产责任, 特别是对专业分包方的安全管理缺乏有效监管。实施过程中亦缺乏必要的考核落实, 直接导致了安全生产保证体系的不健全与安全生产制度的不完善。

(四) 施工企业对安全设施、安全防护用品投入不够

部分施工企业没有安全生产专项资金, 不设立专职安全员。存在着重质量轻安全, 重效益轻管理, 重事故后的分析处理, 轻安全生产隐患管理的现象。对安全设施、安全防护用品投入不够, 导致安全生产隐患的出现。

二、加强市政公用工程安全生产管理的对策

当前建设市场逐步规范,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的有效管理模式正在形成, 市政公用工程安全管理作为建设工程安全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既要与时俱进, 又要针对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特点, 刚柔相济, 解决既有和潜在的问题。

(一) 建立准入制, 减少施工人员流动性

目前西安市政公用工程施工企业已实行准入制, 要求企业必须具有相应的施工资质, 从源头上把关, 彻底消除施工企业随意使用临时性员工的不良现象, 减少了人员流动, 有力保证了安全教育的持续性和有效性。

(二) 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首先, 细化制度, 责任落实到人;建立起一套完整、详细的、可操作的安全生产责任制, 从企业法人到现场施工人员都要遵循相应的安全责任生产制度, 建立起逐级负责、层层把关的安全生产责任关系。

其次, 不仅要把安全责任制度“上墙”, 还要做到“上手”:将安全生产责任制层层分解落实、具体到人, 并将具体负责的事务、责任、制度传达到每一个人, 让每一个参与施工人员在安全生产责任书上签字, 使其明确自身的安全责任。

(三) 加强安全培训教育

安全培训教育是安全保证体系建立和实施的重要措施, 抓好经常性的安全教育培训。将安全教育培训贯穿于市政公用工程项目实施的全过程中, 通过岗前教育培训, 班前、班后教育, 以及定期的、有针对性的教育培训, 形成规范化、制度化的市政公用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机制, 在施工现场设立完善的安全警示标牌, 悬挂、张贴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 保证安全生产意识的宣贯, 营造浓厚的安全生产氛围。

(四) 加大安全生产设施和安全防护用品的投入

“安全无小事”。为了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 各市政公用工程项目部应按规定设立安全专项资金, 对交通安全防护设施、施工人员劳动保护、安全防护用品、安全宣传用品等进行投入, 并设立专职安全员。在施工前及施工过程中对项目部各安全防护设施及安全防护用品进行检查, 并按照相应的安全设施设置检查管理制度进行管理。

(五) 重视安全生产检查

安全生产检查, 是企业根据生产的特点, 对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状况进行经常性、突击性、专业性的检查活动。在生产过程中, 机器设备、工艺流程、生产环境、劳动条件、作业中的工器具、防护设施、人员的安全意识以及操作行为等等, 都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出现不安全因素。因此, 安全工作人员必须经常开展安全生产检查活动, 掌握生产过程中安全状况的各种变化, 及时发现可能引起事故的各种隐患, 果断采取整改措施, 以避免重大伤亡事故的发生。

三、结语

建立现代安全管理, 把传统纵向单因素安全管理转变为现代的横向综合安全管理;把过去企业经济效益为主, 安全管理为辅转变为效益、安全等的综合效果管理;把传统的被动、辅助、滞后的安全管理模式转变为现代主动、超前的安全管理模式。只要每个市政公用工程施工企业严格遵守安全生产法律, 勘查、设计、监理等相关单位认真履行法律职责, 全体从业人员具备强烈的安全生产意识, 珍惜生命, 就一定能够有效地遏制市政公用工程事故的发生, 提升市政公用工程建设工作。

参考文献

[1]建设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督与行业发展司.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4.

市政设施建设养护管理 篇9

一、市政设施建设的养护管理的定义

所谓的市政设施建设的养护管理就是一个较为系统化的服务性工作, 是市政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更是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切身利益和对生活质量的高要求。为此, 要想更好地加快城市化的发展速度, 就要把市政设施建设的养护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市政设施建设的养护管理工作主要是负责市政道路、桥梁、排水管网、路灯、燃气等一系列公共设施的养护工作, 其中市政设施管理处负责城市道路、各类桥梁 (包括高架桥) 、雨水管道的养护维修的管理工作;对于每个区的市政设施管理, 由各区城管局负责, 同时接受市政和园林局的行业指导。由于市政设施在管理上还涉及城管、街道等部门管理, 因此, 对市政设施的管理要做到细分化, 责任到人。市政设施的养护管理工作就是要每天排查市政设施的养护情况, 经常性地小修小补, 同时对于一些设施年代长, 修补无效的设施要按规范要求进行大中修的养护管理, 如果出现特殊情况下的设施故障, 要在第一时间做出应急的处理办法, 而且需要通过不断的创新和学习, 利用先进的物联网和数字技术, 进行数字化科学的养护管理, 为广大市民提供一个高质量的公共服务。

二、市政设施养护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 主观认识上没有得到高度重视

对于市政设施的养护管理工作来说, 主要是负责整个市政设施建设的后期服务性工作, 但现实生活中, 很多的相关领导并没有引起高度重视, 而是着重把市政的设施建设放在首位, 只注重建设不注重后续的管理, 导致市政设施养护管理不到位;重复建设造成的资金对市政建设的投入更多, 而造成养护资金短缺, 产生恶性循环的现象。

(二) 市政设施管理和执法部门分离

随着城市管理结构的大幅度调整, 导致管理与处罚的相分离, 对于违反市政设施的行为没有加以严惩, 同时市政设施的管理部门也仅有管理权没有处罚权, 而掌控处罚权的执法部门的监管力度又不到位, 导致市政设施的管理不能落到实处。

(三) 市政设施管理体制运行不畅

许多城市市政设施的管理体制仍存在管理和保养一体化的管理方式, 市政设施的管理者不仅要负责保养, 还要负责管理, 无法做到对市政设施管理的科学性。市政设施长期存在多头管理的问题, 一旦出现市政设施的质量问题, 就相互推卸责任, 无法达到责任到人的地步。同时建设资金的不到位, 新建的道路同各类地下管线配套提供无法实现同步建设, 造成城市道路的重复修补的现象严重, 另外, 市政设施损坏及井盖丢失、缺损现象较为突出。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严重制约着城市市政设施管理的发展, 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市政设施管理工作的效果。

(四) 市政设施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不高

市政设施管理人员部分的专业素质不高, 很多管理人员是通过各种渠道进入市政设施养护管理部门, 有很多不是专业正规的学校毕业, 缺少丰富的养护管理经验, 造成养护设施和养护人的矛盾日益突出。市政设施管理人员没有定期给予培训, 养护技术水平也存在参差不齐的现象, 新技术无法运用到市政设施的管理上。

三、立足四个方面加强市政设施的管理工作

(一) 强化领导力量, 提高重视力度

各相关部门和单位机构针对于市政设施养护管理出现的相关问题要引起高度的重视, 要把后续的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财政部门要加大资金的投入, 市政部门要以精细化的管理方式整改和管理市政设施的养护工作。各部门要把各自管理分配的任务进行绩效考核, 严格执行养护考核, 让管理设施的相关人员及时深入到现场, 排查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在第一时间考核养护单位的巡查和修补记录。对于已经制定的考核管理办法, 在实际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改进。同时还要加快市政设施法制化的管理进程, 不仅要加强管理力度, 还要强化执法力度, 使设施管理部门拥有执法权, 对于发现的违法行为, 第一时间可以有效制止, 并以最快的速度进行修补, 同时根据市政设施管理的实际情况, 及时出台相关的市政设施管理政策, 利用有效的法律手段加强对市政设施的全面管理。

(二) 建立健全市政设施的管理体系

市政设施的好坏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关系到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为此, 务必要建立健全市政设施的管理体系, 投入更多的精力和力量稳抓市政设施的管护工作, 提高环境品质。要细化市政设施的管理部门, 确保责任到人, 避免出现责任推诿的现象。如在道路管理方面, 要采取多种措施, 降低道路挖掘的重复率, 提高道路利用率, 就要对建设管理管线和道路挖掘单位严格管理, 在做出道路规划前要到市政设施的管理单位进行申报, 确保城市道路建设和地下管网配套设施的同步进行, 提高市政设施的管理质量。

(三) 加大市政设施管理的排查力度

市政设施的管理单位要严格管理, 加强考核, 确保养护单位要合理分配工作人员, 要有专人不间断地对市政设施进行巡查, 要对市区重点地段区域、城市主次干道及市区主要出入口的道路、桥梁、雨污水管网、河道堤防、城市路灯等市政设施进行全面检查, 及时记录排查情况, 一旦出现问题及时处理或督促整改。在市政设施管理方面要做到每日早晚巡查, 定期大范围修补工作, 不仅要做到集中养护工作, 还要结合好分散养护的工作, 确保养护工作落到实处, 提高市政设施管理的质量。

(四) 全面提高市政设施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

市政设施管理单位要定期为工作人员提供素质培养工作, 要不断加强工作人员对于市政设施管理工作的认识, 全面提高市政设施的管理水平。同时通过绩效考核, 制定奖惩制度, 定期评比优秀员工, 给予一定的奖励, 充分调动其他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让员工在竞争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 要与时俱进, 不断学习市政设施管养的新技术, 使市政设施管理工作更具有科学性和先进性。

(五) 加大市政设施的科技管理投入和水平

对于现代化城市的不断发展, 市政设施管理工作是技术性较高的一项管理工作, 对于市政设施的养护要加大政府采购制度, 采用公开招投标来选择能提供更优养护服务的供应商;对于市政道路桥梁的管理, 需要开发针对于自身城市的道路管理信息系统和桥梁管理信息系统, 将道路桥梁信息和养护、管养情况在信息系统中一目了然, 同时可以采用GPS技术对养护单位的巡查和养护进行跟踪管理;针对特殊结构桥梁和特大型桥梁可以采用物联网技术开发桥梁实施监控系统, 确保桥梁的安全运行;针对雨水管道, 可以运用物联技术和信息手段建立雨水预警系统, 可以选择在易涝片区的雨水主管内设置液位计和流量计, 用于监测雨水管道水位运行情况。通过临界线的预警, 从而提高市政养护在城市道路防汛排涝方面的应急反应能力和实时调控能力;通过一系列的数字化管理, 提高市政设施养护的科学管理水平, 使市政设施的管理水平上一个大的台阶。

四、结语

市政公用工程安全管理的探究 篇1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日益深化,市政公用工程规模不断扩大。但当前,我国市政公用工程安全管理中存在着一些问题,所以需要针对问题,采取有效措施。本文主要是对市政公用工程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进行分析论述,希望能够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从而催动市政公用工程的顺利开展。

关键词:市政公用工程;安全管理;措施

随着改革开放和对外开放的步伐不断加快,我国经济也呈现飞速发展的态势,为了迎合经济的快速发扎,我国很多地区都开始了公用市政创建活动,越来越多的市政公用工程被建设起来。虽然市政公用工程的建设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的进步,但是如果在市政公用工程建设过程中没有注意加强安全管理,那么也必定会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当前,我国很多地区的市政公用工程建设过程中就存在着较多的安全管理问题,为了减少或者消除这些问题,相关部门和单位应该积极采取措施,加强市政公用工程的安全管理。下文将对市政公用工程安全管理的相关内容进行详述。

一、市政公用工程安全管理的现状

1.有关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不健全

我国是法治国家,强调依法治国,因此,在任何方面都离不开法律,安全工程的实施更是离不开法律的约束。虽然我国已经有了《安全生产法》,但是在现阶段我国市政公用工程的施工管理上还没有正确执行和遵守,工程施工人员在施工之前没有学习过《安全生产法》对整个工程施工的安全性已经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一些相关的工程监管部门也没有正确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在执行方面更是扭曲的,由此造成施工过程中出现较多的安全事故得不到很好的处理和避免。

如果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或者事后因施工管理不当而出现的事故尽心及时处理,如何对安全管理人员进行处罚也必须按照相关的安全法律规范进行。但是,在市政公用工程施工过程中并没有明确的安全管理法规,在处罚安全管理人员时更是缺乏相应的法律标准,大多数的时候对安全管理人员的处罚是能轻则轻,久而久之,安全管理人员便会放松警惕,对整个工程的安全管理效果会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2.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淡薄,素质不高

大部分施工企业对安全管理部门的管理人员入职要求低。没有相关专业证件便可以上岗,在入职后也不进行相关的安全管理的培洲,不符合安全管理的要求。管理人员安全管理意识薄弱,对于施工的每一个环节都要进行监督,否则任何一个环节的失误都会造成各种安全事故的发生,但是管理人员的管理多是根据安全管理经验,缺乏专业的管理知识和技能,对施工过程中的出现的各种安全隐患无法及时的发现并消除,很多施工操作人员如挖掘,运送材料的司机缺乏上岗证便进行上岗作业,甚至进行超载装运,极易造成交通事故,还有施工企业,为了节省开支.对购买的机械不经过安全检验,甚至直接购买一些报废的机械装置,稍作修理继续使用.对一些材料的验收同样如此,由于材料种类繁多,安垒管理部门没有设置相关的管理系统,不遵循国家规定,购置材料的相关程序和标准,造成各种安全隐患,管理人员安全管理知识丰富与否,安全管理意识的强弱,关乎一个公用工程的安全施工的程度。

3.缺乏安全教育和安全生产责任管理制度

安全教育一直是市政公用工程强调的重点,但是,在实际中安全教育往往只是流于形式,无论是在教育形式还是在内容上都缺乏针对性。由于政府的培训效果并不理想,安全教育不能仅仅依靠政府培训。另外,对企业的操作规程、安全防护知识等的培训力度也远远不够,不能真正使工作人员认识到如何进行安全防护。此外,在责任制度上也没有明确的规定,在进行责任制签订时常常出现漏签或代签的现象,安全责任管理制度也没有真正落实。

二、强化市政公用工程安全管理的措施

由上可知,当前我国市政公用安全管理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市政公用工程的顺利开展,所以,需要针对问题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具体措施如下所示:

3.建立健全安全运作的法律法规

针对安全运行内容,目前相关部门已经颁布了一系列的法规制度,比如安全活动规章体系,对于违反安全生产条例的处罚措施依照后果的严重程度进行了严格的规定,该法律的颁布一方面对公用工程的安全生产进行了法律的规范,其很好的减少了不利现象的出现几率,而且,相关的管理工作者的工作就有了必要的法律依据,方便进行管理工作,针对管理制度的形成等也有着十分显著地功效。管理机构应该形成切实可行的措施。比如对不按照规定开展工作的单位,不仅要结合相关的法规内容处置,同时还应该对其公示,这样就能够从一定程度上确保这些单位能够从中得到教训,进而努力的开展工作,而且还能够对于别的单位起到非常好的警戒的功效,确保它们能够更加的关注安全活动。

2.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机构

单位要想确保运作合理,就要有规划的开展建设工作。重视成就而忽略安全的现象一定要积极地整改,单位要成立安管机构,工作者应该有必要的安管理论,要有充足的知识体系,要有高超的管理水平。安管机构的关键工作是要保证工作运作安全,保证相关的安全制度等认真地贯彻,在项目的综合过程里对其进行监管,以此来保证所有的步骤能够顺利的落实,尽量的将其中的不安全因素除去,切实体现出安管机构的功效,对相关的安全现象,开展分析活动,寻找其原本的规律内容,然后分析处理方法,进而保证项目安全运作。

3.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

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较多的安全事故,人为因素占据了较为关键的部分,施工人员作为工程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员素质较差,缺乏相应的专业技能会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因此,对工程施工人员进行全面的安全意识培训是加强安全管理的重要决策之一。

工程项目单位要想保证工作的顺利开展,安全完工,其领导应该充分的发挥出全体职工的工作积极性,要确保所有的职员都有足够的安全理论内容,要确保他们切实的结合安全相关的制度开展建设工作,确保所有的建设活动都可以有效地开展。因此单位高层领导应该认真地组织培训活动,尤其是对那些理论不是很充足的员工更要开展细致的培训活动。对于十分危险点项目的基础建设工人,应该使用大量的物资等开展深入的培训活动,确保他们能够真正的将安全活动要素牢记于心,对于那些培训不达标的要进行处罚。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發展,市政公用工程项目日益增多,但普遍存在着安全问题,管理无序,工作者的能力有限,要形成综合的安管组织,切实提升从业者的综合素养,认真地开展管控活动,进而确保安管活动得以顺利开展。经由上述,我们获知要想确保安全活动顺利进行,就要保证所有的管理者都能够切实履行自身的权责,将单位的利益看做最高,将员工的安全看做最高,要合理的应对工作和安全等的内在关联,按照法律开展安全工作。安管活动的意义十分的艰巨,因此管理人员要通过认真地分析相关的活动,确保安全思想能够落实到实处。

参考文献:

[1] 李挺剑.市政公用工程的安全管理现状及对策[J].东方企业文化,2012(10).

[2] 蒋金松.如何加强市政公用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有效措施[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13(22).

[3] 吴海俊.论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督措施[J].科技创业月刊.2011(23).

上一篇:工程机械职称下一篇:政治教学中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