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政策(精选12篇)
思想政治教育政策 篇1
思想政治教育规律与思想政治教育机制是密不可分的, 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就是在遵循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现如今,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承载着塑造在校学生以及新一代社会新型人才人格和品质的重要使命, 这对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来说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思想保证。因此, 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思想教育机制是非常有必要的, 这就需要将思想政治教育机制与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有效地结合起来, 进而实现最终的思想政治教育目的。
一、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特征
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分别为目标性、规律性、整合性以及能动性。
二、对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探究
(一) 对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认识
规律是现象中持久或者静止的反映, 它是客观事物之间所存在的本质必然性的联系, 或者是客观事物发展的趋势。规律不能被人们所创造, 它所发挥的作用是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 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人们只能利用或者改造它。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同样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与客观性, 它体现了在思想政治教育整个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各个要素之间的本质必然性的联系。因此, 要合理地把握思想政治教育规律, 这样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建立更加合理和科学, 进而保证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能够顺利有效地进行下去, 并实现最终的目标。
(二) 深入研究并把握思想政治教育规律
思想政治教育的各个要素之间存在复杂又紧密的联系, 包括了本质性和非本质性的联系。而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矛盾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 为了能够更加全面和深入地了解并把握思想政治教育规律, 将其分为三个层次来探究。
1. 基本规律
在事物的整个发展过程中, 所呈现出来的基本矛盾或者根本矛盾就是事物自身所具有的基本规律, 也就是最根本的规律。有时候也会表现为事物发展过程中主要矛盾的运动规律。思想政治教育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思想政治观点。由马克思的观点可知,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定的阶级或者集团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 从而对人们所施加的本阶级的意识形态方面的影响, 进而使人们的思想观点和社会活动得到一定的改变。这也反映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属于社会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 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开展必须要不断地适应社会经济关系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经济关系的发展两者间的统一性也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规律深刻地体现出来, 也就是说思想政治与社会经济关系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以及相互制约的关系。具体来说就是任何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目标的确定都是与经济关系的需要相适应的, 社会经济的变化与发展也会影响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变化与发展。因此, 必须要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这样一来不仅能够更加了解和认识思想政治教育规律, 而且能够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顺利进行。
2. 主要规律
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规律也决定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属性, 可以从两个方面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规律进行理解:一方面, 教育者要以被教育者的思想品德的实际水平为教育的出发点, 并根据被教育者的实际思想需求对被教育者进行思想教育, 进而使被教育者的思想品德形成一个发展的规律。也就是说要从被教育者的实际情况出发, 并根据他们的需求选择恰当的教育方式和教育内容, 进一步促进被教育者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整个过程中, 必须遵循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 这样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成功。另一方面, 思想政治教育要面向任何社会, 这就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要服务或者服从于社会发展的规律。社会是一个较为复杂多样的系统, 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中的许多领域都有着密切的联系, 因此, 思想政治教育要适应社会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的发展, 服从社会并且受政治和经济制度的制约。以上这两个方面形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规律, 然而这两个层次的规律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前者主要解决人的发展问题, 面向的主体是个体的人, 而后者主要解决的是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各个领域之间内在的一些问题, 面向的是整个社会。
3. 具体规律
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规律可以从几个方面进行深入理解。
首先, 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两个基本的要素, 两者之间既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又相互联系, 教育者的主体意识要得到被教育者的客体所认同, 这样一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能更容易地开展。两者之间双向互动的规律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具体规律也就是教育者对被教育者施加思想教育影响, 进而改变被教育者思想品德的一个积极的过程。第二,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具体规律是被教育者主动、能动地接受思想教育影响的一个过程。第三, 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规律也就是被教育者在教育者的引导以及启发中思想道德进行转变, 并能动地认识和改造自我, 进行自我教育的一个过程。由此看来, 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两者是相互作用和相辅相成的。
其次, 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各个因素进行协调控制, 从而助力于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个过程是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产生并发展的, 它不是一个孤立封闭的个体, 它的整个过程受许多外部和内部因素的影响。教育者作为整个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主体, 要明确对被教育者实施思想政治教育时所要进行的方向和所要达到的目标, 被教育者只有在教育者的思想影响下才能完成受教育的过程, 否则就会随机地往任何方向发展。因此, 这也就决定了想要顺利地完成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个过程, 达成最终的目标, 既要不断地协调和控制各种影响和制约的因素, 还需要对被教育者的思想进行一定的控制, 这样一来就能够让被教育者的思想在一定的方向和目标下进行有效的转变。如果在整个思想教育过程中, 所有的制约因素以及被教育者的思想都难以得到控制, 这种情况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是无效的。因此, 在思想政治政治教育活动中, 既要对不同的影响因素进行协调与整合, 有效地利用并强化有积极影响的因素, 又要消除和抑制那些不利的影响因素, 并通过有效的选择教育的方式、制订合理的教育目标等对被教育者的思想进行一个整体的控制, 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在一个较好的环境氛围中顺利地进行下去。
最后, 内化与外化辩证统一的规律。被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个过程中需要完成两次转化才能达成所期望的思想道德的转变, 这两次转化指的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一个阶段和第二个阶段, 即从内化到外化的一个转变过程。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一个阶段是被教育者对教育者所传达的信息进行有效的吸收, 并根据这些信息进行自我反省和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二个阶段指的是被教育者将所接受的信息形成一种新的认识, 并将其转化为良好的行为, 最终再将这种良好的行为形成一个行为习惯。这两个阶段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整个过程中是属于辩证统一的, 它是被教育者通过教育者的引导和帮助进而完成思想矛盾运动和最终转化的过程。
三、对思想政治教育机制与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关系的辨析
一方面两者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联系,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 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必须要在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基础上才能建立并运行起来, 要确保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合理顺利地运行, 就务必要以思想政治教育规律为理论依据, 一旦违背了思想政治教育规律,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难以开展下去, 最终很难达到所期望的效果。其二, 思想政治教育规律不能被直观地看到, 它具有一定的内隐性, 它存在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整个过程之中。因此, 只有深入了解思想政治教育体制的整个运行过程, 才能够更好地把握好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实质。
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机制与思想政治教育规律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别, 两者的区别主要表现为:第一, 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人们只能遵循它或者改造、利用它, 不能凭空臆想或者创造它。而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同时具有客观性和主观性。首先, 思想政治教育机制是在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 不是凭空想象或者臆造出来的, 这就体现了它的客观性。其次, 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在发展的过程中, 需要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而及时适当地进行调整, 在不违背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前提下, 人们可以改变或者优化其运行的方式, 使其能够更加适应社会的发展, 这就体现出它的主观性。第二, 思想政治教育机制主要是指系统内部所包含的各个要素之间存在的本质性与非本质性的联系, 然而在思想政治教育规律中所体现出来的只有客观的本质性和必然性的联系, 与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相比, 它不存在非本质性的联系。
思想政治教育机制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基础和核心环节。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 人们对精神层面的追求也在逐渐地提高, 因此, 为了适应新形势的发展, 不断地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 尽快地建立起科学高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机制是非常有必要的, 它可以进一步加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沟通, 进而消除社会中存在的各种矛盾, 有效地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立。
摘要:要建立一个合理完善的思想政治教育机制, 必须要遵循一定的客观规律, 也就是说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是建立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前提, 必须要认识并把握思想政治教育规律, 才能进一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实践活动, 两者之间存在相互影响、密不可分的关系。主要探究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和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含义, 并通过对它们的具体认识, 进一步阐述了两者之间所存在的必然联系和区别。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机制,教育规律
参考文献
[1]陈淑丽, 罗洪铁.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及相关概念辨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2 (2) :79-82.
[2]陈淑丽, 何会宁.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系统构建策略[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高教版) , 2014 (2) :22-24.
[3]朱孔军.思想政治教育机制运行研究[J].高校理论战线, 2012 (6) :17-20.
[4]聂鑫.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探讨[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 (教师版) , 2014 (35) :65.
[5]卢葭琪.浅析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和相关概念[J].金田, 2015 (4) :267.
思想政治教育政策 篇2
教育实习是把自己在学校所学的教育理论和教育知识应用与实际,同时也是对自己从事任教能力的一次大检验。从2010年10月12日至今共7周时间,实习的同学们积极锻炼,努力地做好从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换。在穿着上大方得体,言谈举止,自然端庄,尽力给学生一种道德修养好,文化水平高的印象。在教学工作方面,认真备课,用心修改教案,虚心听取任课老师的意见,弥补自己在教学工作上的不足。在班主任工作中,积极负责,与学生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热心真诚面对每位学生,尊重他们,深入细致了解他们。下面我代表实习生们谈谈自己的一点实习心得和体会。
教学工作方面,实习期间我讲了3次新课,一共5节课,每节课我认真备课,听取任课老师的意见,用心修改教案。实践中了解了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课后结合老师的意见全面反思,认真总结,弥补不足。再加上多听其他老师的课,取长补短,因而在教学工作方面取得了较大进步。
第一次上课不是很成功,虽然基本完成了课堂教学任务,但是课堂纪律不是很好,因此教学效果欠佳。课后我认真分析了初一学生的学习特点,并结合陈老师的建议,对自己的教学方法、教学思路进行了反思总结:对于初一学生的教育,需要通过实际事例结合学习书本理论,才能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需要通过榜样力量的激励,才能使他们获得感同身受的体验;需要教师情感教育的升华,激起学生的共鸣,才能达到真正的思想教育的目的。通过反思与总结,我在第二次课中取得了长足进步,课堂教学效果有了很大改善。
那堂课是在初一4班上的《师生情谊》,这个班的学生向来都比较活跃,上课前我还在担心自己能否控制好课堂纪律。上课时,我用《学生写给老师的一封信》导入,说实话我读的时候是发自真情实感读出来的,自己都被其内容所感动,我能感到我拿着那封信的手是微微颤抖的。起初读的时候,课堂纪律不是很好,但当我读到末尾时,我发现同学们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了我的身上,都在很认真地听我读。紧接着,我又以一个个小故事——汶川地震的感人师生故事,毛泽东尊师,鲁迅的故事等——串讲每一个知识点。令我很意外的是全班90%的人都在很专注地听我讲课。这堂课的板书很多,就连我转身写字时也没有同学讲话。整堂
1课很顺利地上完了,我没有一次维持纪律,师生互动也做得很好,就连平时最调皮,每节课都捣蛋的学生也在目不转睛地盯着我听我讲课。4班这么“反常”听课的情况令我感到很惊奇,同时,我也知道他们的这种“反常”的表现,就是对我的课堂教学成果的最好肯定,同学们的表现为我的教学打了满分。课后指导老师也对我的教学给予了很高评价。
通过这几次上课,我真正明白了那句话:“没有不合格的学生,只有不合格的老师。”学生的兴趣是靠老师引导的,课堂纪律是老师和学生双方的责任,学生不认真听课,老师应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是不是不容易被学生所接受,应该怎样根据学生的特点来改进。就像这堂生动的《师生情谊》,我用爱去启发学生,引起学生的情感触动,引起他们的共鸣,他们自然会认认真真地听讲,而且在整个课堂讲学过程中,师生的配合也很好,我能明显地感觉到他们的思维在跟着我的思路驰骋。
在班主任工作中,我与学生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热心真诚面对每位学生,尊重他们,深入细致了解他们。我辅导了学生参加校讲故事比赛,协助校运会工作,开展主题班会,并取得了预期效果。通过两个月以来与学生的接触,我也有一些感悟:首先,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培养好班干部,这对班级管理有着多方面的作用,锻炼了学生的管理能力,能够对班级起到时刻监督的作用,同时也分担了班主任的工作负担与压力。其次,对与那些调皮的学生,更需要的是老师对他们的关注、沟通和关心。这一类学生往往平时成绩不是很好,他们不能在成绩方面得到关注,就希望做一些其他的事情引起老师、家长的关注,因此他们最缺少的是家长的关爱和老师的关怀。对于这些学生用训斥、恐吓都是解决不了的,化解的最好方法是爱,用爱来关怀他们就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
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教育的灵魂 篇3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世界图景;大学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07-0181-02
“风雨润桃李,黑白画春秋”,有人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社会发展是必要的甚至是举足轻重的;也有人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不过是维护统治的工具,是既得利益者的吹鼓手。那么,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大学教育有必要吗?大学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怎么根据思政教育发展大学教育?下面,让我们共同研究一下这些问题。
一、人文教育、专业教育与大学教育
众所周知,大学是人才的生产地。大学要生产人才首先必须明确什么是人才。一般认为,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1]。这个定义强调了人才的智力属性,但是作为人才的定义明显不足。要了解什么是人才,还必须先了解什么是人。人才是从人的概念生发出来的。生命是宇宙的一种特殊现象,生命是一种有目的的追求自身价值的存在。人作为生命要履行生命的责任,他有生存、安全、爱自我实现等等基本需要。生命是人的本质,在人的生活中,如果去掉了生命的绝对命令,那么人就不称其为人。追求生命的意义有不同的途径,这个途径,就是人才。因此,人才是人生价值的最高境界。在我们看来,人才既是具有一定的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专业知识的人,更是具有一定的处理人与人以及人与自身关系的专业知识的人。人才应该是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杰出能手,他应该具有超强的解决人与自然矛盾,获得物质利益的能力,这是传统的专业教育的内涵。从处理人与人以及人与自身关系的专业知识方面看,又可以从四个方面来谈。
人才要追求属于自己的东西,首先要明白什么应该是属于自己的东西,这就归结为一种人生意义的追问。那么,什么是世界的本质与人生的真谛?如何破解生死之谜?对这些基本的人生问题的回答,不是传统专业教育能够承载的,必须针对这些内容进行回答,从而树立世界图景。这作为一种潜在的背景制约着人的创造性,是人才的基础内涵。这种能力,可以称之为回答人生基本问题,让人安身立命的能力。
人是世界上最宝贵的资源,作为人,无论他是领袖名人还是凡夫俗子,都是珍贵资源的结晶体。对于一个打扫卫生的老太太,富翁可能不把她看成资源。但是,这个打扫卫生的老太太可能握有一张选票、可能拥有一个博士儿子、可能忠心耿耿帮富翁守护财产、可能窥探富翁腐败的证据、可能把富翁对自己的不公平待遇向社会倾诉最后给富翁极大的社会压力……也就是说,打扫卫生的老太太也是一种极大的资源。一个人想成为人才,需要社会的各种各样的资源。善于挖掘这各种资源的人在社会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要挖掘各种资源,除了能够用自己的资源和别人进行交换以外,也需要得到他人的的积极评价,这样才能使人让渡资源(这个资源对让渡人可能是无意义的)。要得到他人的积极评价,就需要树立自己的人文形象。树立良好的人文形象,需要专业本领、需要寻找生命意义与价值的能力以及诚实的人格魅力。寻找生命意义与价值的能力也可以称之为画出人生意义的能力。
人在提出各种生命的目的后,他需要进行各种决策为目的画圆,例如,他可能需要说服姨妈和他共同投资;或者需要确定计策、压制各种反对实力取得政治斗争胜利;或者需要采取巧妙手段、压制情敌取得女朋友的青睐;或者需要进行调查研究、确定市场情况、推出营销策略,这些,都需要了解物的联系与生命规律,并由此形成创造性的方法,这可以称之为获取人生价值的人文能力。
人是一种目的性存在,人在追求自己的目的时呈现出千姿百态、高低不同的各种方式,而这些不同的方式与人的自利性互相支持,形成了人与人矛盾冲突的根源。更加重要的是,经济基础决定着上层建筑,作为上层建筑的一部分的思想政治教育必然要服务于经济基础,因此,思想政治必然为统治阶级服务,甚至思想政治教育在历史上经常成为统治阶级奴役人民的工具。为经济基础服务无疑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承载的。它要提出社会理想,论证社会理想的历史合理性并且以此为基础树立道德标准与法律标准,再运用教育规律内化为人的心理结构。这种能力,可以称之为保障人生价值的能力。
上述所说四种能力,统称为人文能力。人文能力教育是大学教育的灵魂,专业教育是大学教育的骨骼。如果缺少了人文能力教育,那么大学生可能没有动力、没有方向、没有快乐、没有坚守、从而没有创造性;如果缺少了专业教育,那么大学生没有实际能力,社会文明无法继承与发展,人停留于纯粹感性阶段,人会逐渐成为与低等生物类似的存在。著名教育家纽曼说:“如果一定要为大学课程制定一个实际的目的的话,那么这个目的就是要为社会培养良好成员。”[2]大学教育的目的无疑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传统专业教育当然是不够的。
二、思想政治教育是承载人文能力培养的手段
有人看来,思想政治仅仅只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我国出现了一些剥削阶级、资产阶级思想、出现了许多腐败者,思想政治实际上是為了维护这些人的利益的,就是说,思想政治是为了维护逻辑上已经丧失其必然性的剥削阶级的一种巧妙伪装。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人就是论证已经丧失其必然性的统治阶级的合理性的可笑的人,因此,从真理的角度讲,思想政治教育是不应该存在的。这种看法坚持思想政治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但是取消思想政治教育的说法是不必要的,甚至是有害的。按照上文所说几种人文能力的培养由什么课程承担?专业课吗?综上所述,传统专业课是不能承载的。大学语文吗?大学语文当然可以很好地培养这些能力,但是,其没有哲学基础,也流于具体而失去了系统化。无疑,就思想政治教育本身的属性和现状,上述四种人文能力最好由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进行承载。
其实,从我们国家的现状来看,实事求是地说,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四种人文教育都起了基础的作用。根据中央的精神,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直接就是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思想政治教学体系来看,《原理》着重树立人的正确世界图景,了解社会主义理想的必然性;《概论》探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问题;《纲要》探讨中国是如何与为何选择马克思主义;《基础》课则培养社会主义道德与法律意识。从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情况来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也有这种自觉的专业意识,至少他们知道自己在传达一种正确的生活价值与生活意义,可以肯定地说,没有哪个思想政治老师不讲人生意义问题。思想政治老师由于自己有个性的努力也取得了不少成绩,为大学教育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三、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教育中的发展路径
思想政治的本质是人,所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就要以人为本。具体说来,应该针对以上所说四个方面进行思想政治系统工程建设,建立大学科群与大教学队伍。首先是重编思政教材,添加与上述四个方面所说的相关内容。我们可以以《马原》为例说明这个问题。应该说,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于世界的起源,世界的最一般的规律,世界是否有神,人死后是否有另外的世界,灵魂与肉体的关系如何等都要进行回答,奇怪的是,现行教材竟然对这些问题都视而不见。这样又怎么能够搅动学生心灵的底层,与他们产生心灵的共鸣?教材的不足是社会对于思政教育误解与思政低效的主要根源。
其次是重视世界图景构建。信仰,是对于精神事物的坚定的思想感情,包括对圣贤的主张、主义或对神的信服和尊崇,或对道德遵从,对于真实生活的热望等,把他们奉为自己的行为准则,是人对生命的再创造。人在树立正确的世界图景后才有可能有坚定的信仰,人是有死的存在,人是一种从世界寻找永恒的价值的存在,在理解了生死之谜,创造了理想世界的图景后,人的心灵的深层结构得以形成,人由此安身立命,在此基础上才能树立坚定的信仰。树立了坚定的信仰,其他一切思想政治素质树立才有良好的基础。
第三是与专业课以及其他人文课程配合,重视对于生命意义的开发,培养学生发现生命价值的能力,培养学生根据他人心理规律,进行决策取得自己利益的能力,从而形成统一的大学教育体系。人要解决基本的生存问题,这需要劳动,这需要培养专业本领;他需要社会协作,因此,他要改革生产关系,规范自身行为;问题是,人生的意义还不是设定的,需要人自己去挖掘,思想政治教育就应该培养学生发现与创造生命意义的能力,或者叫做“画人”能力。这样,大学生就由一个解决人与自然以及人与社会矛盾的人变成了一个懂得人生价值并且能够发现与创造人生价值的人,变成了一个遵守社会规范、奉献社会的人,也就是说变成了一个全面发展的人,从而实现了大学发展的本质。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0L]http://www.gov.cn/jrzg/2010-06/06/content_1621777.htm[2011-
12-25].
[2]John Henry,Cardinal Newman.The Idea o fa University:Defined
and Illustrated[M].Loyola University Press,1987:196.
[3]赵磊.世界图景——哲学安身立命之本[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11,(2):73-76.
思想政治教育政策 篇4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政策,贯彻落实,执行,经验,探析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若干意见》 (中发[2004]16号, 以下简称16号文件) 颁布后, 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文件并得到较好地贯彻落实, 有力地推动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面发展。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保障机制、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改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状况、学生党团建设、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等方面都取得了明显成效, 实现了新的突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够取得如此成效, 与一系列贯彻落实16号文件精神的思想政治教育政策得到有效执行密不可分。总结16号文件颁布以来思想政治教育政策执行经验, 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自上而下大力进行政策宣传动员, 着力营造有利于政策执行的浓厚氛围
政策执行, 需要进行政策宣传。只有通过政策宣传, 让人们对政策的意图、意义、目标、措施有充分的了解和认识, 在思想认识上真正重视起来, 才能使人们积极实施政策执行。16号文件颁布后, 思想政治教育政策执行的一条重要经验, 就是自上而下大张旗鼓地进行政策宣传动员, 着力营造有利于政策执行的浓厚氛围, 形成一股气势, 使执行者不敢怠慢, 积极主动地推进政策执行。为了更好地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推动16号文件的贯彻落实, 中央专门召开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胡锦涛总书记在会议上发表了重要讲话, 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从贯彻落实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 把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一项重要工作, 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列入重要议事日程, 切实担负起政治责任。 (1) 在教育部门, 16号文件下发后, 立即有计划地组
织声势浩大的宣传动员活动。教育部及时发出《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学习〈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的通知》, 要求各地教育部门和高校要把学习贯彻落实16号文件精神作为当前教育工作的头等大事抓紧抓好。还与中宣部、共青团中央组织一起编写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学习辅导读本》、《〈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学习辅导百问》等学习资料。印发了《学习贯彻落实中发[2004]16号文件和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的宣讲提纲》的通知。要求各地各高校将《宣讲提纲》发至院系 (部、处、室) , 做到师生员工人手一册, 认真组织学习, 掀起深入学习贯彻落实16号文件和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的高潮, 并将学习情况及时报教育部。各地各高校纷纷按照要求, 制订学习计划, 通过中心组学习、座谈会和专题研讨等多种形式, 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和师生员工分阶段、分层次、有重点地开展学习贯彻活动。
为配合16号文件的贯彻落实, 中央主要新闻媒体也大力进行了宣传报道。新华社及时播发了16号文件的新闻通稿, 《人民日报》等中央主要新闻媒体予以转发, 并配发社论或评论员文章, 同时刊发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负责同志就学习贯彻落实16号文件的答记者问。新华网还与教育部联合举办了网上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座谈会。通过开展一系列的宣传教育活动, 有效地推动了16号文件的贯彻落实。
二、制定系列配套文件, 构建科学合理的政策体系
政策执行, 需要有衔接配套的政策体系支持。不仅新老政策要衔接配套, 宏观政策与微观政策、各领域各部门之间的政策、主体政策与具体实施细则之间都要衔接配套, 形成一个有助于政策执行的科学合理的政策体系。16号文件颁布后, 有关部门为全面贯彻文件精神, 积极有效地开展了政策配套工作。
首先, 深入实际调研, 开展专题研究。配套政策的制定不是主观随意的, 必须符合客观实际做到科学合理。为此, 中宣部、教育部等部门分别就教育教学、学科教材体系建设、队伍建设、大学生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建设、高校党建等方面开展专题调研, 了解情况分析问题, 为出台相关配套政策作准备。
其次, 制定系列配套文件。16号文件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各主要方面都提出要相应要求, 内容系统全面, 需要进行全面的政策配套。为全面落实16号文件基本精神, 中宣部、教育部及相关部门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 分别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关于增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所属二级学科的通知、关于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管理的通知、关于组织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研修的意见等17份相关分配套文件, 并提出了具体的政策、措施和工作要求, 为全面落实16号文件精神提供了制度保障。 (2)
再次、注重政策衔接。政策衔接, 包括上下级政策衔接、新老政策衔接、主政策与配套政策及实施细则的衔接、政策要求与各项保障措施的衔接、政策制定与政策执行检查的衔接等内容。16号文件下发后, 中宣部、教育部等部门及时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等一系列文件, 各省市自治区又根据中央和中宣部、教育部文件精神制定了本地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 形成中央、部委、省市自治区及其教育主管部门三级衔接的配套政策, 做到逐级推动, 层层落实。中宣部、教育部在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意见的同时, 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意见实施方案的通知, 对新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课程基本内容、课程设置实施工作的基本要求和时间安排等提出了明确要求, 不仅对新老课程设置过渡作了具体安排, 实现新老政策的顺利过渡, 也对教材编写、教学研究、教师培训、学科建设、实施工作的组织领导等配套工作提出了原则要求。后又陆续出台了关于马克思主义学科设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编写出版使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研修培训和攻读学位等方面的文件, 对经费投入、课程建设标准、评估检查等都提出了相应要求, 各省市自治区也按照上级要求制定了本地配套文件, 形成各项政策协调配套、相互衔接的科学合理政策体系。
三、重视组织准备工作, 健全管理体制机制, 强化领导责任
周密的组织准备工作是政策贯彻落实的保障机制。政策的有效执行, 需要对相关执行机构和领导的职责作出明确规定, 做到各负其责, 分工实施。16号文件明确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从战略的高度, 充分认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大意义。胡锦涛也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担负起政治责任。在此基础上, 16号文件还进一步对一些重要职能部门、单位和领导提出具体工作职责要求。要求教育部要对全国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统一规划、组织协调、宏观指导和督促检查。各地负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部门, 要切实负起责任。各有关部门要主动配合, 共同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校要建立和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专兼职队伍相结合、全校紧密配合、学生自我教育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高校党委要统一领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经常分析大学生思想状况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情况, 制订思想政治教育的总体规划, 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出全面部署和安排。校长要对大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负责, 把思想政治教育与教学、科研、服务社会工作结合起来, 同时部署, 同时检查, 同时评估。
在16号文件周密的组织部署下, 各地各部门各高校迅速行动起来, 建立和健全相关领导小组和执行机构, 健全管理体制机制。教育部成立了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各省 (自治区、直辖市) 纷纷成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领导小组, 教育部门建立由主要负责人主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责任制。各高校建立和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专兼职队伍相结合、全校紧密配合、学生自我教育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建立和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机构, 落实思想政治教育人员编制, 提高他们的素质和能力。对组织准备工作实施教育部、省市自治区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三级联动检查机制, 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及时整改。
四、加大投入, 为政策执行提供充足物质保障
任何政策的执行都是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的。必要的经费和人力投入, 是政策执行的物质保障。政策方案对政策执行所需的物质保障作出明确规定并确保其投入到位, 是政策有效执行的前提条件。16号文件及其相关配套文件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经费、人员编制、办公条件、经济待遇等都作出了明确而具体的规定。如《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 (教社科[2008]5号) 规定, 本专科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任教师要总体上按不低于师生1:350—400的比例配备;各地各高等学校要设立专门项目, 开展科学研究, 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科研能力;每年安排指标招收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任教师在职攻读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博士学位。在教育部研制和下发的《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 (暂行) 》中进一步明确规定,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机构要与专业院系同等配备教学设备和基本图书资料、国内外主要社科期刊、声像资料、教学课件以及办公用房、计算机、复印机、传真机等办公设备等, 满足教学及办公需要;学校在保障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机构正常的各项经费的同时, 本科院校按在校学生总数每生每年不低于20元、专科院校按在校学生总数每生每年不低于15元的标准提取专项经费用于教师学术交流、考察等, 并随着学校经费的增长逐年增加, 专项经费专款专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岗位津贴和课时补助等纳入学校内部分配体系统筹考虑,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工作量、课酬计算标准与其他专业课教师一致, 教师的实际平均收入不低于本校相关专业院系教师的平均水平。 (3) 教育部下发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明确提出, 高等学校总体上要按师生比不低于1:200的比例设置本、专科生一线专职辅导员岗位。每个院 (系) 的每个年级应当设专职辅导员, 每个班级都要配备一名兼职班主任。高等学校要积极为辅导员的工作和生活创造便利条件, 应根据辅导员的工作特点, 在岗位津贴、办公条件、通讯经费等方面制定相关政策, 为辅导员的工作和生活提供必要保障, 等等。 (4)
具体明确的规定为增加物质投入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依据。近年来, 各地各高校不断加大投入, 有效地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政策执行的物质基础, 也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政策执行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五、狠抓师资队伍建设, 全方位多举措提高教师素质
“任何一项政策最终都要靠执行者来实施。” (5) 执行者的工作态度、能力和业务知识是完成政策任务, 达到政策预期目标的关键因素。一个好的政策执行者, 应该具有较高的业务知识和能力, 能够高度认同政策, 忠实地按照政策要求, 对工作认真负责, 创新性地开展工作, 保质保量地完成政策任务。执行思想政治教育政策, 达到政策预期目标, 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需要采取切实措施提高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
16号文件下发后, 有关部门全方位、多渠道、多方式、多举措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素质, 开展全员培训和进修轮训, 收到明显效果。首先是选好配强教学科研组织负责人, 发挥其引领带头作用。明确要求要选拔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懂管理的学术带头人和骨干教师, 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组织负责人。其次是把好入口关, 建立教师任职资格准入制度。规定只有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热爱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事业, 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 有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和相应的教学水平、科研能力的教师, 才有资格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新任教师必须是中共党员, 具备相关专业硕士学位以上学位。政治上不合格的教师不得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工作。第三是多渠道充实教师队伍, 以解决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数量不足, 优秀中青年学术带头人缺乏的问题。规定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点的教学科研人员都要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公共课教学, 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研学者充实到教学第一线。鼓励校内外相关专家学者、学术带头人和教学骨干专职或兼职承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任务。第四是建立全国性、地区性的经常化、制度化教师培训体系。主要方式有岗前培训、课程轮训、骨干教师研修和在职培训。对新教材的使用实行全员培训, 先培训后开课。第五是定期开展高层次高规格的教学评比观摩交流活动。除定期开展全国性评选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彩一课”和“精品课程”以外, 各地也定期开展类似评选活动, 交流教学经验和推广先进教学方法, 促进优质教学资源共享。第六是鼓励教师进修深造, 开展社会实践和学习考察活动。除鼓励教师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外, 还要求教师定期进修深造, 鼓励教师参加社会实践。《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规定各高校每学年至少安排1/4的专任教师开展社会实践和学习考察活动。安排专任教师进行脱产或半脱产进修, 每人每4年至少一次。第七是完善教师职称评聘和表彰体系, 激励教师发展提高。要求职称评定要注重考核教学能力和教学实绩。被有关部门采纳、发挥了积极作用的教学研究成果和社会调研报告, 应作为职称评定的依据。要对先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进行评比表彰, 增强教师的责任感和荣誉感。通过采取上述措施, 近年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整体素质和教学效果都得到明显提高, 收到良好的政策效果。
六、定期开展督导检查, 常抓不懈, 持续推动政策全面贯彻落实
任何政策执行活动都存在偏离政策目标的可能和风险, 必须对整个实施过程进行监督和控制, 以保证政策的全面贯彻和落实。16号文件发布后, 从中央到地方都十分重视了解政策执行情况, 经常深入实际调研, 召开座谈会, 听取各方面的反馈意见和建议, 及时总结经验完善政策措施, 定期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自查和督导检查活动, 常抓不懈, 持续推动政策全面贯彻落实。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结束不久, 教育部就于2005年2月召开了直属高校主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领导干部培训班, 为在全国深入推进学习贯彻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和中央16号文件精神, 进行工作部署。2009年, 在16号文件颁布实施5周年之际, 教育部就各地各高校贯彻落实中央16号文件精神、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情况开展了专题调研, 先后在北京、河南部分高校调研16号文件的贯彻落实情况, 连续举行东北、北京、华东、华北、华南、中南、西南、西北等8个地区, 覆盖所有教育部直属高校及部分省属高校的系列调研会, 全面总结各地各高校的好做法、好经验, 分析新情况、新问题, 谋划新思路、新举措, 以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深入发展。2010年5月, 又召开了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座谈会, 对近年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的积极进展和成功经验进行了认真总结。李长春同志出席会议并发表了重要讲话。
在督导检查方面, 更是对颁布实施的政策做到定期、全面的检查, 全程监控政策执行。16号文件实施不久, 教育部就于2005年与中宣部、共青团中央联合发出通知, 对各地各高校贯彻落实16号文件及其配套文件和全国工作会议精神情况进行督导检查。要求各地各高校对贯彻落实文件精神有关情况开展自查, 并派出督查组, 分赴12个省 (区、市) 进行督导检查。2006年9月, 中央组织了7个督查组, 分别赴全国14个省 (区、市) , 就各地贯彻落实中发[2004]8号文件和16号文件情况进行督查, 并向当地党委政府反馈督查意见, 肯定成绩, 指出不足, 提出对策建议, 对各地各校贯彻落实工作进行面对面的指导, 进行再动员、再部署。李长春同志还亲自听取中央督查组关于对贯彻落实中发[2004]8号文件和16号文件情况进行督导检查的情况报告并作出重要指示。2009年, 教育部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各高校对5年来贯彻落实16号文件精神情况进行自查, 并将自查报告报送教育部。2011年, 教育部分别下发《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 (暂行) 》和《关于开展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情况自查工作的通知》, 要求各地各高校就开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和辅导员队伍建设情况开展自查, 同时组织专家督查指导组对部分地区和高校进行重点抽查, 召开现场经验交流会。通过定期、全面的督查, 不仅及时发现和纠正了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推广了各地各高校涌现的好经验、好做法, 也推动了各级党委、政府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不断重视和常抓不懈, 极为有效地促进了16号文件及其配套文件的全面贯彻落实, 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断迈向新台阶。
注释
1十六大以来重要文选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6.
2教育部社会科学司组编.普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文献选编 (1949-2008) [M].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 2008.
3教育部网: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772/201102/xxgk_114966.html) .
4中央人民政府网:http://www.gov.cn/gongbao/content/2007/content_705523.htm.
思想政治教育政策 篇5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政策变迁的根本动力——社会环境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政策变迁作为一个子系统,其“外围”有一个更大的系统,即社会环境,包括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文化环境,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政策变迁产生制约作用。
(一)经济体制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政策变迁
马克思指出:“人们按照自己的物质生产的发展建立相应的社会关系,正是这些人又按照自己的社会关系创造了相应的原理、观念和范畴。”[1]因此,经济关系的变动是思想变动的主导因素。政策作为人们“思想”的产物,自然受到经济关系的制约。自建国以来,我国形成了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两种体制。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对社会事务进行集中管理,高校被定位于政治之中。围绕政府意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政策只规定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社会主旋律等意识形态教育。如1950年《关于实施高等学校课程改革的决定》确定在高校设立马列主义政治理论课程后,直至1976年的政策始终强调通过“学习毛泽东着作”、“选读马列主义经典着作”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从社会主旋律教育的规定来看,1950年《关于高等学校政治课教学方针、组织与方法的几项原则》规定了“反帝教育、土改教育、五爱教育”的工作重点。1961年《高教六十条》提出,要使大学生“具有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具有共产主义道德品质,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愿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出现,高校逐渐脱离政府的控制而拥有了非政治领域的自主社会空间。同时,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大学生群体表现出“拥紧现实而放逐理想,追逐功利而嬉戏道义,尊重自我而淡薄群体”的价值取向[2]。对此,政府不得不调整政策,结束以阶级斗争为教育内容的时代,开始重视学校和学生的实际需要。1986年《关于在高等学校开设“法律基础课”的通知》强调要普及法律常识。1995年《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高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1994年《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生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校园文化”的教育途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推进网络化教育的开展。
(二)政治体制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政策变迁
公共政策总是在一定的政治体制下制定和实施的,“体制上容纳的可能性决定了公共政策选择的结果。”[3]因此,对政策变迁影响最大的政治因素是政治体制。建国初期,我国建立了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反映在政策领域即以中央精神和领导指示作为逻辑起点。如1950年《关于全国高等学校暑期政治课教学讨论会情况及下学期政治课应注意事项的通报》强调,“根据共同纲领文教政策”来规定“政治思想教育工作的重点”及其他方面。1970年《关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招生(试点)的请示报告的批示》指出,遵照毛主席的教导,培养有文化科学理论、又有实践经验的劳动者。《关于在高等学校开设“法律基础课”的通知》强调,遵照胡启立同志关于“在全国各大学开设法律基础课”的指示开设法律基础课。
随着国家与社会二元分化进程的到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政策中仍存在集权政治的“阴影”,但已不是“主流”。如《关于普通高等学校“两课”课程设置的规定及其实施工作的意见》强调,根据十五大精神进行课程设置及有关工作。20《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强调,“深入贯彻十六大精神”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这些政策中,我们明显感觉到政策导向的变化,即开始关注大学生的道德、心理和生活需要,政策的文本表述由“引导”代替“应当”、“必须”。在制定政策时,政府也逐渐跳出“权力的圈子”,积极迎合学校、教师、学生的利益和需要。如《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历时9个月的调研,涉及全国几乎所有高校,体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设置、宏观管理、教材建设等几个方面[4]。
(三)文化价值观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政策变迁
文化的因子总会深入制度的具体规定和内在精神,成为决定政策变迁的重要变量。改革开放前,社会文化价值观高度同质,人们把无条件地服从集体和权威的意志作为价值尺度,绝对否定人作为个体自我的存在。这种文化价值观决定了社会的一切事务由政府直接决定,民众(包括大学生)无权利质疑政策或拒绝执行政策,即使政策发生方向性错误仍得到运行,进而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错再错”。如1957年《关于在全国高等学校开设社会主义教育课程的指示》出台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越来越“左”,教育目标转向阶级斗争教育,教育内容转向对马列着作的学习,教育方式转向劳动改造,管理体制转向工农兵学员管理。1980年《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意见》出台后才逐渐“转轨”。
改革开放后,文化价值观多元突显,大学生群体出现了价值观“迷失与缺失、多元与偏离”[5]等现象,使政府主动地变革政策。如《在高等学校逐步开设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程的通知》、《关于在高等学校开设“法律基础课”的通知》、《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增加了适合大学生价值观发展的教育内容;《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增加了适合大学生个性需要的教育途径。在教育管理方面,1987年《关于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决定》提出“全党全社会都应当关心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在教育制度方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学校德育工作要有法制保障。”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政策变迁的基础动力——政府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6]因此,在政府管理国家公共事务的众多活动中,教育从来就是统治阶级维护、加强其政治统治的重要工具。大学生作为社会中具有一定知识水平和技术能力的行为个体,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状态如何将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发展。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始终是政府工作的重要部分。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管理不是我国政府独有的,世界各国政府都在采取各种方式对高校德育进行管理,只是管理方式不同而已。从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发展来看,政府通过制定和实施政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全面干预,以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服务于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政府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政策变迁的主导力量,是基础动力。
政府在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政策变迁的过程中,由官方主体(中共中央、国务院、教育部、中宣部、团中央等)主动提出,并在各高校选择有经验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师进行旧、新政策的讨论,最终以官方主体的名义发文。如《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首先是胡锦涛同志专门就大学生思想教育作了3次重要批示,要求对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做出部署,接下来由教育部组织力量对全国10个地区,包括北京地区、东北地区、华北地区、华东地区、华南地区、华中地区、上海地区、天津地区、西北地区、西南地区等多所高校进行调研,征集大量材料,并从地方高校选拔有一定教学经验的专家进行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最后经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形成的。在这种制度框架下形成的政策,更多地反映和代表了政府作为公共权力主体的利益,而大学生利益却无法真正得到体现,这种政策是“义务型”政策,即一项政策出台后,目标群体不得不履行一些新的义务或者增加履行原有义务的总量。由政府主导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政策以渐进变迁为主,少有激进变迁。从政策变迁的60余年来看,除《关于在全国高等学校开设社会主义教育课程的指示》、“_”时期对政策作全面调整外,基本保持了政策的稳定变迁。政府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政策变迁时,不是保持“价值无涉”或“价值中立”的,而是以一定的价值取向为基础。政府的价值取向表现在:(1)服务于社会发展的需要;(2)统一大学生思想和行为;(3)培养社会的接班人。
政府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政策变迁的主导力量,主要是根据社会环境和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变化调整和终止旧的政策,制定和实施新的政策。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政策来看,建国之初政府全面学习前苏联,使政策在课程设置、教材选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育管理的规定上明显带有前苏联教育制度的痕迹。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受国际、国内形势的影响,大学生群体出现了不满和躁动倾向,为此政府推动政策转向服务于阶级斗争的需要,并相应增加了“阶级教育”、“劳动教育”、“社会教育”等内容。改革开放初期,受“_”的影响,大学生群体出现了对“自我”、“人生”、“价值”的认识和讨论,为此政府主动结束了阶级斗争教育,并推动政策从重视马列主义理论教育转向突出品德教育、法制教育、人生观教育。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受“市场化”、“利益化”、“功利化”倾向的影响,大学生队伍出现了“理想淡化”、“信仰动摇”、“价值扭曲”、“责任感缺乏”、“心理素质欠佳”等倾向,为此政府再次调整政策,提出“校园文化建设”、“心理健康教育”、“网络教育”、“社会实践教育”等教育形式,提出建立德育工作的评估制度,制定有关德育工作的考核评价条例及实施办法。同时,制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经费投入制度,形成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指标。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政策变迁的直接动力——大学生
政策总是指向一定的目标群体。一项政策如果使目标群体获得一定的利益,那么它就较容易被目标群体接受;反之,一项政策如果被目标群体视为对其利益的侵害和剥夺,那么它就难以得到目标群体的认可[7]。因此,大学生作为目标群体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政策变迁的直接动力。
50年代大学生对政治、马列主义表现出极大的热情。据回忆:当时同学间谈论最多的话题不是体育、不是游戏、甚至不是学业,而是政治,大家都坚定地笃信马列主义[8]。因此,不论政策怎样学生都“心安理得”地接受它,学生的表现促使政府沿着建国初期的政策走下去。从课程规定来看,1956年《关于高等学校政治理论课程的规定》与1952年《关于全国高等学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课程的指示》相比较,除增加马列主义基础外,其余保持一致。1957年后,部分大学生思想的波动状态才促使政府进行政策微调。如1958年《对高等学校政治教育工作的几点意见》规定,一律停开政治课,改开一门“社会主义教育”课程。1959后又回到原来的“轨道”。
60年代大学生共同拥有着“讲政治,不讲出身”的时代心理,对党、国家和毛主席表现出无限忠诚,拥有着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的理想追求。学生的表现使政策在延续的基础上向绝对服从于政府和社会的方向发展,以至于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成为阶级斗争的工具。如1961年《改进高等学校共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意见》、1964年《关于改进高等学校、中等学校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其目的均是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武装青年,宣传党的总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
80年代大学生更多地表现为“自我搜寻”、“自我设计”、“自我实现”、“自我奋斗”、“自我超越”,逐渐散去了对政治理论课的热情,认为“政治理论好像没有多少用处,是可有可无的。对于现在的功课不像入学时那么热心了。有时甚至想抛弃它,但又觉得束手无策,陷入痛苦的彷徨中。”[9]同时,少数学生中也出现了某些思想消极、混乱等现象,并多次发生**。学生的变化使政府作出政策调整,增设思想品德、法制教育的课程体系和教育内容。
90年代大学生思想动荡比较明显,如面对腐败、分配不公等问题感到迷茫和困惑,面对“脑体倒挂”现象和新的就业制度心理问题急剧增加。学生的变化使政府积极进行政策调整。如1995年、19分别形成“两课”改革的“95”、“98”方案。从课程改革来看,浓厚的政治色彩降低,道德教育得到提升。同时,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中,以“德育”代替“思想政治教育”,并整体规划学校的德育体系。这表明政府努力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向科学化、规范化、生活化方向发展。
进入新世纪,独生子女、网络信息良莠混杂、人才双向选择、“分配不公”、“腐败”等社会环境的出现,使大学生群体的问题愈加增多。有调查显示,“考试焦虑、不善于人际交往、就业焦虑、社交恐惧、梦境解析、网络成瘾、个人情感问题和强迫症八大问题”是困扰大学生的普遍问题[10]。学生的变化使政府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央领导多次发表讲话强调思想政治教育问题,也着手对政策进行调整。《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规划思想政治教育的战略地位、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主要任务、教育途径、队伍建设、组织保证等方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对课程体系、教育内容、管理方式进行了调整。
从上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政策变迁的动力机制分析来看,社会环境和大学生向政府输入“信号”,政府在接收“信号”后作出政策调整,实现了政策变迁。如此决策虽然可以解决问题,但政府的“被动”给人感觉就是“当消防员”,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被消解。从行动者来看,主要由政府、专业人士、大学生影响着政策变迁。由于专业人士与政府的利益一致,实际只有政府和大学生两个行动者。这是不科学的。约翰·金登认为,行动者应有“显见的参与者”和“隐身的参与者”之分。前者是指与政策直接相关的群体,如行政官员、民选议员、政党成员以及利益团体等,后者是指与政策间接相关的群体,包括专家学者、社会名流及与政策具有利益关系的社会大众[11]。因此,成立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各种社会组织才能推动政策有效变迁
思想政治教育政策 篇6
关键词:中职 思想政治教育 情感教育
在中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性,注意和学生进行情感沟通和交流,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发展情感。中职生因为年龄等因素的限制,其行为和思考问题的方式受情感的影响较大。而积极的情感交流,可以促进教学目标的完成,进一步提高教学效率。因此,教师必须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在中职思想政治教育中渗透情感交流。
一、教师要关心和爱护学生
在中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渗透情感教育,首先就要求教师必须关心和爱护学生。古语有云:“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因为成长环境、生活经历的不同,情感状况也存在较大的差异。但是,学生的情感状况也具有共性,那就是学生的情感比较薄弱。因此,教师只有找到学生情感的薄弱处,通过科学的方式切入,才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反之,则会产生消极的影响。
在实际工作中,笔者发现,中职生的社会情感比较冷漠,这表明社会给中职生的印象并不好,这与中职生的生活遭遇有关,遇到的困难和挫折给中职生造成了较大的心理压力,并且压力在慢慢的积累中使中职生的心理产生了一些变化。因此,当中职生面对重大问题或者比较陌生的事物时,就会习惯性地退缩,以保护自己。这也是社会对中职生印象不好的原因之一。
对陌生事物的旁观冷漠,不仅是中职生对社会的冷漠表现,也是社会对中职生冷漠的表现。因此,笔者认为,在中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师要用关心和爱护化解学生的心理压力,为学生提供情感宣泄的渠道。其实,学生对事物漠不关心的态度,更多的是一种自我保护机制。教师想要转变这种情况,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学生走出教室,亲自触摸社会温暖和积极的一面。
但是,当前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盛行社会,对学生的成长和发育都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笔者认为,教师对学生的关心和爱护要循序渐进,不断地用温暖来感化学生,用自己的行为给学生树立榜样,用关心和爱护在学生心里播下积极向上的种子,并在以后的生活中多施肥、勤浇水,慢慢驱除社会不良观念对学生思想的侵蚀,让学生真正感受到社会的正能量。笔者相信,通过这种方式,中职院校思想政治教学质量一定能大幅提升。
二、教师要引导学生参与实践
在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中职院校的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虽然思想政治教材中有一些故事,但是这些故事都比较简单,所以在教学时,教师应尽可能真实地展现故事内容。比如说,在讲到时传祥的时候,笔者就通过课本的内容描写和资料查询,了解了时传祥的基本特征,并在上课的时候模仿给学生看。通过笔者的表演,学生对课本内容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培养了学生为人民服务的意识。俗话说得好:“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通过实践,可以帮助学生把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操作能力,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参与实践锻炼,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此外,在实践锻炼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发现平常的理论学习中不会遇到的问题,进一步拉近学生和生活之间的距离,让学生感受到社会温暖、正能量的一面。
总而言之,中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引入情感教育,以帮助和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激发学生学习思想政治产生的兴趣,为学生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邓丽平.情感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的有效性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7.
[2]王立范.论思想政治情感教学目标的实践方式[J].现代教育科学,2006,(1).
思想政治教育政策 篇7
高校的政治思想是非常重要的教育环节, 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提高大学生的人格素质修养, 注重大学生的人文关怀。当今社会需要的不仅仅是大学生的一张文凭, 而是能力和素质兼具, 并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当今社会对人才的素质建设主要有三个方面的要求:
1. 要始终坚持和拥护党的方针路线
思想政治教育要针对我国国情, 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路线;具有辨别是非的能力, 拥有民主观念和法律意识, 对于错误思想有一定的抵御能力。
2. 思想政治教育要推进大学生踊跃参加社会实践, 拉进社会与学校人生价值观念的距离
在思想上, 要有创新意识, 敢于进取。能够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有交际行为的基本能力。
3. 要培养大学生的基本道德操守和良好的行事作风
不能够好高骛远, 要踏实肯干, 诚恳守信。具备必须的社会公德和责任感, 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优良典范。
形势政策教育就是引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文明路线。所以, 想要达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目标, 实施形势政策教育势在必行。
二、目前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问题与不足
目前, 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状况主流是正确的, 但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的效果总体上还不够理想, 还没有完全达到教学所需要的目标, 存在的问题及不足主要有以下几点:
1. 缺乏足够认识
思想认识不到位是阻碍形势与政策教育课程建设的首要问题和症结所在。
2. 师资队伍不稳定, 授课效果不理想
目前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的授课教师往往发展方向不明确, 实际待遇偏低, 教学岗位缺乏吸引力, 教师队伍的准入条件不明确, 缺乏具体的刚性制度, 给教学和研究工作带来了相当的困难。专职教师在职培训脱节或缺失, 学术交流机会相对有限, 使专职教师的学术视野趋于落后和狭窄。而更多的是从事党务、行政工作的领导或从事学生管理的辅导员进行兼职教学, 精力的分散导致授课的水平达不到最好的效果。
3. 教学手段单一落后
长期以来, 形势与政策教育的教学手段比较单一落后。对形势与政策教育的认识还停留在一个定性而不是量化的层面上, 基本都是教师讲解的传统模式, 在形势与政策教育过程中, 套话较多, 案例较少, 在教法设计上传统的灌输方法运用过多, 缺乏足够的社会调查与社会实践。
4. 缺乏统一教材
表现在与政策出台、时局变化乃至各种媒体宣传相隔的时段太长, 由于教材的滞后, 使形势与政策教育课失去了本应具有的严肃性, 也失去了本应具有的重要地位, 最后导致课程建设明显滞后于其他学科。
三、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基本思路
形势教育可以引导学生紧随时代的步伐, 更好地适应不断变化的客观形势, 为我国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创造了更为稳定的社会环境, 使学生了解党的路线以及各项重要方针政策, 关注社会民生的敏感话题, 增强自身的责任感和事业心, 以“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博大胸怀观察社会, 了解社会。
在组织教育的过程中, 应该不断吸取新的信息、新的知识以及新的材料, 同时应对国内形势与国际的大环境相结合, 对难点及疑点进行认真剖析。作为新时代的教育者, 还应用信息手段对既得的消息尽快传播给学生, 扎实并客观地进行阐述, 切实做到“以事明理, 以理论事”, 使内容与时俱进, 时刻注重提高学生的媒介素养, 培养学生的时事嗅觉, 引导学生正确人事形势中的各种关系, 防止认识的片面性及表面化;同时, 形势教育常常涉及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等领域的内容, 所以应培养学生快速对形势了解以及学习相关知识的能力, 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开拓学生的事业, 这就需要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适时介绍与命题相关的背景知识, 力求做到生动活泼, 史料翔实, 使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浓厚兴趣的同时, 也对自身的知识结构有所完善。
形势与政策教育的根本意义在于使学生以马克思理论对事物及形势进行本质上的剖析, 抓住主要矛盾, 专注于国家发展与社会稳定, 增强危机感和责任感, 树立主人翁的意识, 从而实现人生价值。素质教育任重道远, 同样形势与政策教育也应得到整个社会的支持与认可, 才能真正实现培养学生德育的根本目的。
参考文献
[1]陈剑敏, 田鸿雁, 申晓英.加强和改进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对策[J].黑龙江史志.2010 (1) .
[2]宁晓菊.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功能的互补融通:基于“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的改革[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 (6) .
试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说服教育 篇8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说服教育的含义
要界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说服教育就必须先从思想政治教育说服教育和说服教育这些最基本的概念讲起。《现代汉语词典》对说服的解释是:“用理由充分的话使对方心服”。这解释了说服的基本要义:说的是理, 服要心服。有学者指出:“说服是指在不施加压力的情境下, 个人和社会组织运用理由充分的道理, 通过信息符号的传递方式去影响他人或群体的思想、行为, 并使之心服的教育实施过程。”我们认为,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说服教育是指在不施加压力的情境下, 说服教育者按照社会的思想政治品德要求以及高校的具体要求, 通过传递理由充分的道理、话语去影响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 并使之心服的教育实践活动。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说服教育的特性
1、平等性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说服教育的平等性, 是指说服教育者和大学生双方置身于平等的地位, 互相尊重对方的人格、情感。说服不是压服, 压服是指教育对象没有发挥的权利, 只能按照教育要求去做, 其结果只能是口服心不服, 效果不佳。说服教育的实质是使受教育者感化, 心悦诚服, 是一个平等的互动过程, 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人格上完全平等。这就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说服教育者要充分尊重大学生, 在说服教育的过程中坚持发扬民主, 不以教育者自居, 不对他们横加指责;要与大学生处在同一平面上, 让他们主动参与说服教育的过程, 逐步引导他们提高思想认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说服教育者对大学生平等人格的认同和尊重, 双方在说服教育活动中才能更具有主动性、真实性, 说服教育效果才会比较理想。当然, 尊重不等于迁就, 它是有限度、有分寸的, 尊重的目的是说服对方, 并且使说服教育者与大学生都充分发挥主动性, 增强说服教育的效果。
2、互动性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说服教育的互动性, 是指说服教育者和大学生之间的思想、信息、情感的相互交流和影响。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平等互动的关系, 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标志”, 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说服教育的显著特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说服教育的过程包含说服教育者和大学生之间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传递, 并且这种传递是说服教育者和大学生之间教育信息的双向互动过程。说服教育的平等性使其互动性成为可能。这些有别于传统说服教育中的说服教育者单向的“说”, 大学生一味地“听”的模式。大学生不再是单纯的受众, 不再是说服教育者“说”什么, 他们就“听”什么;说服教育者怎么“说”, 他们就怎么“听”的被动群体了。他们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主动地选择说服教育者的教育信息, 并把获得的教育信息反馈给说服教育者。这充分显示了说服教育者的“说”和大学生的“服”。说服教育者和大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影响是双向的, 只有实现他们之间的思想、信息、情感的良好互动, 才能取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说服教育的最佳效果。
3、感染性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说服教育的感染性, 是指说服教育者在说服教育过程中要动之以情, 晓之以理, 通过语言和行为引起大学生相同的思想感情, 使其不仅心悦诚服的相信, 而且欣然接受。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说服教育过程中, 说服教育者要对大学生多关心、多理解, 使之产生亲密无间的“情感效应”, 在两者之间架起一座信任与沟通的桥梁。这样, 对于大学生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必将产生重要作用。为此, 说服教育者要善于以自己充沛的热情和坚定的信念唤起大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激起思想上的波澜, 从而转化为他们内心的信念。不能把说服教育理解为语言干瘪、内容枯燥的说教, 更不能把本来内容丰富、充分有力的道理讲成了“冷冰冰的真理”, 这样很难达到预期效果。但要使说服教育富有感染性, 关键还在于说服教育者对讲解的内容应有深刻的理解、体会和对大学生真诚的爱护、关心, 如果说服教育过程中只有言教而缺乏情感, 就会使说服教育变成空洞的说教, 这样的说服教育不仅苍白无力, 而且大学生也不易接受, 甚至引起他们的怀疑与反感。正如俄国教育家别林斯基所说:“充满爱的语言, 使无可反驳的劝说好似熊熊烈火发生光和热, 而听到这种语言, 心中感到暖洋洋的, 会让人心情舒畅;但缺乏爱情的语言, 也就会把颠扑不破的一些真理, 搞成冷酷的、僵死的训诫。”所以, 说服教育者在进行说服教育时, 既要晓之以理, 又要动之以情, 情理交融, 这样才会感染大学生, 增强说服教育的效果。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说服教育的类型
1、说理说服教育、事实说服教育和情感说服教育
根据说服教育的内容, 可以分为说理说服教育、事实说服教育、情感说服教育等。说理说服教育, 是指说服教育者通过科学理论的传递与讲解使大学生形成正确的认识并改变其错误的思想、态度或行为的说服教育;事实说服教育, 是指说服教育者通过讲解典型、准确的事实使大学生形成正确的认识并改变其错误的思想、态度或行为的说服教育;情感说服教育, 是指教说服教育者通过调动大学生的情感使其形成正确的认识并改变其错误的思想、态度或行为的说服教育。
2、口头说服教育、书面说服教育和传媒说服教育
根据说服教育的具体方式, 可以分为口头说服教育、书面说服教育和传媒说服教育。口头说服教育, 是指通过演讲、讨论、谈话等方式所进行的说服教育。书面说服教育, 是指通过写作、信件等书面形式所进行的说服教育。传媒说服教育, 是指通过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而出现并日益盛行的电话、电视、网络等方式而进行的说服教育。
3、个体说服教育和群体说服教育
根据说服教育者数量的多少, 可以分为个体说服教育与群体说服教育。个体说服教育, 是指一个说服教育者对大学生进行的说服教育, 比如个别谈话、讲解和报告等;群体说服教育, 是指发生在多个说服教育者与大学生之间的说服教育, 这里既可以是多个说服教育者面对一个大学生, 也可以是多个说服教育者面对多个大学生。比如转变一个顽固高校的缺点和毛病, 扭转一个落后班级的班风等。
摘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说服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教育方式, 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表现形式, 具有平等性、互动性、感染性等特性。按照不同标准可以分为说理说服教育、事实说服教育等不同类型。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说服教育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 (第五版) [M].商务印书馆, 2005:1286.
[2]罗洪铁, 主编.思想政治教育与现代人才开发研究[M].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6:273.
[3]张耀灿, 郑永廷, 等著.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人民出版社, 2006:271.
思想政治教育政策 篇9
关键词:儒家思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儒家思想,是世界文化丛林中独树一帜的最悠久的精神宝藏,它在不断推动中国社会历史发展及整个世界文化发展过程中都起过巨大的作用。理论和实践证明,儒家思想的优秀成分是一笔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一种特殊的思想资源和教育资源,如能很好地吸收和运用,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儒家思想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1.以仁爱为本,强调“厚德载物”和人际关系的和谐
儒家推崇“仁爱”原则,强调“人和”精神。“仁”是儒家道德思想的核心和最高境界,它一方面强调为别人着想,另一方面强调自我约束。这种思想不仅提供了人我关系的准则,同时也是实行这一准则的普遍方法论原则。孔子提出“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等观点,正是从这种“仁爱”原则出发,在人和人的关系上强调“人和”、“和谐”、“和为贵”、“和气生财”的思想。“礼”是“仁”的外在表现和实现“仁”的基本要求之一,它是中国文化的突出精神,儒家这种人本主义原则,体现了人与人相爱互尊、团结和谐的人道主义。这一美德对于我们协调各种人际关系、正确处理矛盾仍然产生着积极作用。今天我们更应该弘扬这种美德,讲文明、懂礼貌、知礼节, 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2.以集体为本位,强调整体意识和爱国主义精神
儒家德育推行的基本要求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礼记》中提出“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正是在这种以天下利益为重的整体主义思想的影响下,出现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思想和追寻“廓然大公”高尚境界的道德要求。显示出为国家、民族、集体的献身精神,在长期的历史变迁中始终保持着顽强的生命力,体现着中华民族的性格特征,成为人民所尊奉的道德品质。集体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一种强大凝聚力,是中国自古以来爱国主义思想的基石。在当前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应对这一优秀传统加以改造与继承,必将有利于发扬爱国主义精神、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尤其是有助于克服利己主义,抵制腐化堕落行为。
3.重视家庭伦理,强调个人在人伦关系中的道德责任和义务
人伦在儒家思想中有两重含义:一是指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关系,二是指处在人伦关系中的人们所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准则。从“父慈子孝、君惠臣忠、兄友弟敬”到“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都规定了封建社会中最基本的人伦关系。这种人伦关系一方面强调下对上的尊、亲、孝、敬、恭等道德责任和义务,另一方面同样强调上对下的礼、爱、慈、友、宽等道德责任和义务。由于历史条件所限,其中难免有不适于当今社会的糟粕,但其旨在家庭社会之和谐,至今仍有其启迪意义,诸如:抚养子女、孝顺父母是中华民族人伦关系中最重要的要求;“孝”被称为一切道德的根本,是所有“教化”的出发点。孔子认为,从一个人对待自己父母的态度,可以判断他对别人、对国家、对社会的态度。
4.高尚的精神境界、崇高的社会理想,是儒家传统道德的灵魂
儒家认为,精神追求是人生的最大快乐。而在精神追求中,最高尚的就是道德追求,以道德高尚的理想人格作为人生奋斗的榜样。孔子把追求崇高的理想与信念看作“仁”的最高表现,提倡“刚健有为”、“自强不息”、 “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孟子进一步提出了“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无道,以身殉道”,大丈夫应该“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这种道德境界,对于我们形成不畏强暴、不屈不挠、高风亮节的民族气节和人格尊严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改革开放的今天,要研究和汲取儒家思想的优秀遗产,直面困难,乐观向上,开拓进取,发扬中华民族勤劳、善良、质朴的优良品质。“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勤有功,惰无益”等早已成为人们的生活态度、审美标准、道德标准和价值尺度,更应广为发扬。
5.重视道德修养和道德实践,强调身体力行
儒家思想把道德教育、道德修养和道德实践看成是一个相互联系的完整系统,强调在树立崇高理想、信念和道德人格的同时,最重要的是实践。孔子讲“修己”、“克己”,提出“见贤思齐, 见不贤而内省”;孟子讲“养身”、“养性”;明代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都特别强调道德实践,认为这是知善、行善并达到成贤成圣的关键,认为一个人只要立志行仁,而且一以贯之地笃行不已,才能成为无愧于天地人间的高尚的人。
二、儒家思想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1.儒家思想强调道德核心是“仁爱”,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具有重要作用
儒家伦理道德的基本核心是“仁爱”,把“仁”概括为人的道德的最高原则。孔子要求人与人之间要充满爱心,要“己所不欲,勿施与人”。有了“仁爱”的思想精髓,其他由此而派生出来的伦理观点,也是人们所适用的。儒家思想的合理因素与大学生的德育目标是相适应、相一致的。通过批判地学习和弘扬儒家伦理思想,并根据时代的发展进行诠释,能够服务于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目的,有助于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儒家所倡导的这些人生观,用来教育当代大学生,既能医治少数学生存在的麻木心态,又能唤起生命意识,拓宽其精神空间,催其奋进,促其进取,形成积极有为、健康向上的人生观。
2.儒家思想强调社会整体利益,倡导见利思义,对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
当代大学生出生在改革开放的年代, 成长于社会的转型期, 各种思想、意识、观念相互影响和渗透, 呈现出一种复杂的、多元的局面。在这种背景下, 他们的时代精神、竞争观念明显增强, 初步具备了一些现代意识, 诸如主题意识、竞争意识、公平意识、效率意识、创新意识以及民主意识等。这是他们的主流, 是积极的一面。同时, 由于他们生活经历简单, 对许多问题缺乏深刻、透辟的认识, 面对复杂的价值环境,容易导致一些人认知与行为背离、价值目标与现实取向背离,而这与价值观都有直接联系。今天,我们用儒家思想的义利观引导大学生树立价值观, 一要借鉴其有益的内涵; 二要充分认识和肯定大学生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积极的价值观念; 三要把关心集体、关心他人、乐于奉献、遵守社会公德作为教育的重点。
3.儒家思想倡导胸怀天下、立志报国,对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具有重要作用
我们党历来十分重视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邓小平曾经指出,必须发扬爱国主义精神,提高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否则我们就不可能建设社会主义,就会被种种资本主义势力所侵蚀腐化。党中央先后下发《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问题的决议》等文献,对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原则、内容和方法做了明确规定,使爱国主义教育日趋科学化、规范化,并将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大学德育工作要让广大学生树立为祖国、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把为祖国和人民作贡献作为人生追求的目标。通过大力弘扬传统儒家所强调的为民族、为国家而奋斗的爱国主义精神,以及所倡导的为他人、为社会作贡献的集体主义思想, 使大学生认识到国家的、社会的整体利益同广大青年学生的个人利益乃至自我价值的实现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从而增强他们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自觉地把自己的忠诚、爱心、智慧和勇气、知识、才能奉献给祖国和人民, 为祖国的建设和发展、繁荣和富强尽自己神圣的爱国义务。
4.儒家思想强调“谦恭礼让”、“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对大学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具有重要作用
儒家在处理人际关系上主张“谦恭礼让”和“严己宽人”。目前在校的大学生基本上出生于上世纪80年代,且多为独生子女。由于受商品经济影响,受逐渐渗透的西方思潮和不断变化的就业环境的影响,他们不少人以自我为中心,主张个性的自由发展,社会意识淡薄。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就是我行我素、自私自利、得理不饶人,甚至以强凌弱、以大欺小等。因此,用儒家的“仁爱”精神去引导学生,让他们懂得在人际交往中,不能过分强调自我感受,明白个性的释放应建立在不伤害他人的基础上,谨防自私心理作祟,努力做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甘愿吃亏、奉献,不求回报。这些对当代大学生来讲都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用这些思想来教导大学生,使他们在处理人际关系时逐步培养宽容的心态、包容的胸怀,可达事半功倍之效。
三、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强儒家思想教育的途径
1.吸取儒家思想中健康的伦理道德观
长期以来,高校只重视对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却忽视基本道德品质的培养。中国传统文化是德性的文化,注重人的道德修养,倡导经世致用。因此,正确地介绍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必将对大学生的思想、认识、价值观念以及行为模式产生积极的影响。为此,应将传统文化引入思想道德教育领域,并使之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以发挥传统文化的思想道德教育功能。
2.将儒家思想作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文化背景
儒家思想是中华民族长期由于特殊的自然环境、经济形式、社会结构、政治结构、意识形态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综合文化积累。它不仅以经典文献、制度等形式存在着,而且还广泛地以积淀而成的具有民族特点的思维模式、知识结构、价值观念、伦理规范、行为方式、审美情趣、风尚习俗等形式存在着,成为“遗传文化”。它内化为人们的一种文化心理和性格,成为制约社会历史发展、人们思想行为和日常生活的强大力量和中国社会的文化背景,成为中国国情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生活在这种背景之下的大学生,应该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现实承受者。其中绝大部分是间接地、不知不觉地接受的。如何客观地分析、看待、学习、利用传统文化,净化大学生的思想,应成为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
3、利用现代化手段,传递给学生儒家思想
通过教学设备、网络、多媒体等,传递给学生一些新的信息,从而增强学生对儒家思想的认识。如电视里百家讲坛中的《于丹心语》,这是专门介绍孔子思想的,也许她的观点不一定符合学术性的严格要求,但是将束之高阁的优秀的东西通俗化,并能够为大多数人所接受,这也不失是对儒家思想的一种继承和发扬,可以增加学生对孔子思想的了解。
4.从时事热点着眼,利用一些新闻热点作为契机,提升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
社会上不时有一些热点问题,如中韩传统文化之争、关于中国龙的形象的争议等,可以用来提高学生对传统精华的继承,以此来弘扬中国的古老文明,从而宣传儒家的思想。在这个过程中,能提高思想政治教学的效果。这些时政内容也可以成为教学资料,从学生的整体角度出发来运用和实践儒家思想,有利于学生学习书本知识,提高自己的认知能力和实践能力。
四、结束语
当然,必须看到,儒家思想中也渗透了许多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消极作用的成分, 如轻视劳动、等级尊卑、封建迷信等消极观念。因此,我们要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吸纳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果,摈弃糟粕和陈旧过时的东西。只有做到古为今用,并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才能拓展和丰富当代思想政治教育,为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服务, 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参考文献
[1]张耀灿.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
[3]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4]唐凯麟,曹刚.重释传统:儒家思想的现代价值评估[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5]于丹.《论语》心得[M].北京:中华书局,2006.
[6]李曼.浅谈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
思想政治教育政策 篇10
一、主题性人格教育的原则
1. 内化性原则
内化是一种主体性活动, 使通过内化, 使个体形成稳定的心理素质和良好的品质。此过程中, 教育对象通过实践和感悟, 把教育信息纳入自己原有的价值体系中。是一个由“知道”到“理解”到有所体会的过程, 其中有所体会说的就是内化的结果。要想最终得到内化的结果, 需要学生参与一系列的实践活动, 包括社会活动、实习实验、科研活动、体验生活、文化熏陶等活动。在这些活动中, 学生接触社会, 了解社会、适应社会, 深刻认识到自己身上应肩负的责任, 应有的精神, 懂得与人相处的的方式, 在不断的内化的过程中, 学会做人, 学会做事, 培养集体精神, 是科学素质和人文精神在实践中真正得以“内化”和“升华”。
2. 以学生为本原则
传统大学的德育教育往往存在一些弊端, 这些弊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的个性倾向。因此在进行主体性人格教育的时候, 首先要把大学生当成“个体的人”教育的目的在于要把“个体的人”变成“独立的自己”, 尊重学生的地位和尊严, 了解学生的需要, 改变传统上“师道尊严”的观念和空洞说教的灌输性授课方式, 营造民主、宽松、平等、和谐的教育气氛, 建立相互尊重, 朋友式、同志式的的新型师生关系, 从而唤起大学生的自我人格意识, 形成主体意识, 实现人格教育中的主体地位。
3. 个性化原则
传统的德育教育方式往往忽视大学生的个性发展特征, 成了空洞说教, 忽视了大学生给人体需要与个体价值, 以及社会价值与个体价值的互相转换, 最终造成了大学生的知行背离, 造就了虚假人格。
二、主体性人格教育的内容
1. 生命教育。
当前人类物质社会发展到了一定阶段, 社会主体需要一个突出的内容来展现对生命的关照和关爱, 关照社会生命的生存和生活, 关照生命的信仰和超越。一方面生命教育要遵循生命的发展原则, 以关注学生生命活力、生命价值为基础。另一方面, 生命教育教育学生对生命价值的珍视, 教导学生如何珍视自己的生命, 懂得如何最大限度的发掘自我意识、挖掘生命价值, 珍视自己生命同时珍视他人生命, 以爱带人, 奉献社会, 达到超越自我的精神境界。
2. 公民教育。
每个公民都是国家的主人, 在全球一体化的大背景条件下, 这种意识强化显得更加必要。强化大学生的公民意识教育, 对于诚信市场文化环境, 履行公民义务具有重要的意义。没有国家和民族力量的支撑, 个体的主体性就无法存在。通过公民教育的有关课程的学习, 把知识内化为大学生的思想意识, 让学生在活动中经受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
3. 信仰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政策 篇11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宏观环境;微观环境;影响
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都有了新的变化。为了实现新时期的人才教育目标,就必须重视新时期教育环境的特点,采取相应合理有效的措施和途径,不断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一、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一)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基本含义
环境,指人类主体的活动赖以进行的自然条件、社会条件和文化条件。众所周知,人和环境是密不可分的,人创造环境,环境也创造人。人们按照自己的主观意愿、审美标准来对环境进行改造和利用。同时,环境也在潜移默化的感染人和教育人,使人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和熏陶。因此,创造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可以提高和改善环境的质量,还可以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提高人才素质。
(二)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功能
1.渗透熏陶功能
环境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功能主要是通过感染熏陶和潜移默化的方式来实现对人的塑造。这种渗透和熏陶功能使人们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心灵的感染、情操的陶冶、思维的启迪,诗人的思想感情提高到新的层次。这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这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对人的思想形成和提升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2.认识导向功能
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对思想道德的形成有着导向的作用,无论是客观的规章制度,还是主观的人际关系,无论是良好的文化氛围,还是优雅的言行举止,都会带给被教育者一定的思想信息和心理暗示,指引着他们接受和内化环境传递出来的思想观、价值观。
3.规范约束功能
环境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还具有规范和约束的功能,它通过各种规章制度和舆论环境,从感性和理性两个层面对人的思想行为进行规范和约束,使他们知道什么应该做而,什么不应该做。这种规范和约束是建构文明有序的社会环境、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合理规范的社会环境的重要保证。
二、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对策
(一)切实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环境
客观环境是主观环境的反映对象,客观环境的优化是提升主观环境的根本措施。政府要通过进一步积极稳妥地推进改革,建立和完善与市场经济相配套的各种制度,创造一个安定团结的社会环境,为思想政治教育创造根本的条件。社会不良风气往往是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最大冲击,要不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提高社会综合治理的效果,使社会道德环境中的积极因素占主导地位,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实现。
(二)发挥教育者在主观环境建构中的主导作用
邓小平同志说过:“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将成为教育对象感受环境的标杆及源泉,从而对教育对象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教育者要主动贴近教育对象,了解教育对象的感受,在教育活动中掌握主动,缩小与教育对象主观环境之间的差距,帮助构建高尚文明的思想道德修养。
(三)协调环境因素和教育力量, 形成环境教育体系
按照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和规律, 使家庭,学校,社会的建设做到方向一致、目标相同,齐心协力、步调一致,就有可能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必须努力塑造健康有益、积极向上的社会风气和文化氛围;必须积极创造相互理解、平等互助的学校环境和学习氛围;必须加强建设和谐稳定、优雅高尚的文化品位和家庭氛围。从而实现社会,学校,家庭等有机结合,发挥综合力量形成完善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体系。
参考文献:
[1]向从武.论新时期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6(11).
浅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素质教育 篇12
(一)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是指教育者对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施加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 以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高校思想政治的作用, 一方面是把社会和阶级的政治原则和立场灌输到学生的头脑中, 从而进化为学生的内心需要。另一方面是抵制对立思想的影响, 占领思想阵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社会的再造, 它规定着学生的精神面貌, 指引着学生的政治方向, 在整个学校教育中居于主导地位。
(二) 高校素质教育
高校素质教育是指以提高学生各个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包括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素质教育是时代发展的呼唤, 决定着国家的未来, 关系着亿万家庭的幸福。所以高校要高度重视素质教育, 培育好祖国的花朵。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关系
(一)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素质教育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部分, 对高校素质教育起着推动作用, 同时又受到高校素质教育的制约, 二者相互促进, 相互制约, 相辅相成统一于高校的教育当中。没有科学文化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心理健康教育等高校素质教育,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就失去了依靠, 同样, 脱离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这个重要组成部分, 高校素质教育这个整体就会失去方向。
(二)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素质教育的核心和灵魂, 对高校素质教育具有导向作用
江泽民主席曾经说过“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是素质教育的灵魂”。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德育首位的思想, 而且突出了素质教育的灵魂和核心所在, 突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所有的教育活动都是在思想支配下完成的, 高校教育也不例外。学校教育学生是有自己目的的, 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让学生有一个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学生的思想政治态度是否端正, 直接影响到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方向。高校通过思想政治教育, 会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 进而影响到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能力素质、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因此,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高校素质教育具有导向作用。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素质教育的路径选择
(一) 利用互联网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素质教育
对高校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素质教育, 一定要切合实际, 把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起来, 杜绝纸上谈兵。根据学生的特点, 采取相对应有效的方法, 实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这样才能使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素质教育工作得到有效的展开。网络最大的特点就是其资源可以得到共享, 使所有的人都可以享受到公共资源, 且具有形象化、趣味化等特点, 高校学生容易接受, 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网络来拓展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素质教育,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的多元性和灵活性, 这样必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正是由于互联网可以实现资源共享, 网络上面什么信息都有, 再加上学生的生活阅历、知识水平、鉴别力等方面的不足, 所以学生在面对混乱的网络信息时候, 有一部分学生滋生了不良的思想, 这会影响到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从而影响到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素质教育。因此学校要把网络工作当成日常工作一样常抓不懈, 使学生有一个良好的氛围。
(二) 强调以人为本, 注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
高校的主体是大学生, 因此我们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素质教育过程当中, 一定要以人为本, 注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素质教育要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 重视学生的主体要求, 倡导寓教于乐、因材施教。我们传统的教育方式基本上是以灌输为主, 让学生死记硬背, 不考虑学生是不是愿意学和学习了多少。这样的教育方式显然已经过时了, 已经不能再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高校只有在教育过程中以人为本, 注重大学生的个性发展, 本着信任人、尊重人、完善人的思想, 根据大学生的实际需要, 因材施教,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组织和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活动当中来, 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增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吸引力和说服力。
(三) 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来影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素质教育
在校园内应该设立专门的咨询部门和宣传部门, 以方便学生在遇到思想困惑的时候能找到咨询的地方, 能够更好的解决自己的思想困惑, 这样才能使学生放下思想包袱, 使学生的思想回到正轨, 才能更好的学习。高校应该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牢记社会主义荣辱观。在这些良好风尚的带领下来影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素质教育, 激发学生努力学习, 拼搏奋进, 使学生有一个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参考文献
[1]李倩.大学生素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实践与探索,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