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文明

2024-10-05

基础文明(精选11篇)

基础文明 篇1

一、加强大学生基础文明养成教育的重要性

( 一) 加强大学生的基础文明养成教育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青年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毛泽东同志曾生动的把青年比作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 指出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 大学生是青年, 是佼佼者、是排头兵, 是实施利教兴国战略的重要力量, 加强大学生的基础文明教育, 进而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是时代的召唤, 社会发展的需要。

( 二) 加强大学生的基础文明教育是大学生综合素质成长的需要

就我国当前的发展阶段来看, 学校的教育苛求升学率、就业率等表面上的数字, 忽略了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学生们进入大学阶段之后, 会面对新的环境和新的状况, 面对新的事务、新的人群, 所感受和面对的是全新的机遇与挑战。因此, 大学生的基础文明教育是大学生自身发展, 个人素质成长的需要。

二、大学生基础文明养成教育的现状

( 一) 大学生理想信念模糊, 对自身要求不够严格

有一部分大学生没有树立远大理想和坚定的信念, 他们从高中考入大学以后, 远离家长和班主任老师的指导与帮助, 出现以下不良习惯: 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学习动力、不思进取、甚至学业荒疏。父母节衣缩食供他们上大学, 他们认为理所当然, 根本没想到珍惜学习机会以图今后回报父母。鸦有反哺之义, 羊有跪乳之恩, 马无欺母之心, 不少大学生却连这点起码的做人道德都没有。

( 二) 道德素质教育的针对性不强

对于当下大学校园的“90 后”, 乃至于即将迎来的“00 后”, 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 大学教育为有偿教育, 导致了现在的大学生个性发展与心里健康以及思想道德方面都与过去的大学生存在着差异。如在具有较强的自立、竞争、平等、价值、创新意识的同时, 也有诸多的道德困惑, 产生了许多道德误区, 因此, 高校的德育教育工作针对性不强。

( 三) 社会环境的发展给教育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 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我国社会处于转型的阶段, 外国的文化对青少年的影响及其严重。随着互联网的广泛推广, 过去那些难以启齿的语言和图片, 随着社会的影响, 已经变得平常, 大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影响, 对正在成长的大学生心理和生理上都带来了负面的影响。

三、加强大学生基础文明养成教育的方法

大学生基础文明素养对高校学风、校风、教风有着促进作用, 这个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无论是学风、校风还是大学生基础文明素养, 其关键核心是“人”, 也就是在校大学生, 如何引导好、培养好他们是教育赋予我们的责任和义务。

孔子曰: “君子博学于文, 约之于礼, 亦可以弗畔 ( 叛) 唉夫”意思是孔子认为君子广泛学习文化典籍, 而且要用“礼”来约束自己, 就不容易脱离社会轨道。显而易见, 大学生基础文明无论是对于个人素养、道德约束还是遵纪守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如何强化高校大学生基础文明养成,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 一) 发挥各级先进学生组织和个人的榜样作用, 利用多种形式进行宣传。要让广大学生从以前的“可以做”变成“不好意思做”到最终的“不能做”。这是一个逐渐“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同时也是学校文化底蕴积累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发挥学校各级学生组织、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受资助学生、社团学生的强大影响力, 带动广大学生。现在一些高校都在做的“国旗下的讲话”、“优秀学生报告团”就是类似的形式, 但是, 该形式的活动应再丰富些, 以此进行正能量的宣传。如: 优秀毕业访谈、学生科技达人、文化达人、学霸宿舍等进行正能量的宣传, 鼓舞和激励一批人。

( 二) 以思政类课教学为平台, 把大学生基础文明素养作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课的基础进行教学活动。思想政治教育课是树立和强化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阵地之一, 大学生基础文明素养恰恰又是学习思政理论的基础, 可以通过思政教学强化基础文明的重要性, 把思政教学作为强化大学生基础文明的主阵地, 课上教学引导, 课下各系辅导员、班主任做思想引导, 这样课上和课下联动, 可以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基础文明素养的养成。

( 三) 以身示范、知行合一, 注重广大职能部门工作人员和教师的工作、教学态度和言行, 提高服务意识, 为广大学生起到榜样作用。教师作为学生思想上的引领者和学习上的监督者, 其行为举止要求我们传递给学生更多的正能量, 我们的服务和授课态度符合学生的需求, 大学生基础文明素养的形成不是单向, 而是双向的, 因为学生会模仿和学习, 所以, 作为教师更应要求以身示范, 做事知行合一, 才能更好地发挥榜样作用。

( 四) 增强学生与学校各职能部门、领导间互通信息的渠道, 多倾听学生的呼声, 建议设立校长接待日或校领导微信互动平台, 满足和保障学生的正当述求得到解决。学生的心声得到满足, 就会专心于学习, 相信学风、校风、教风也会得到好转。

参考文献

[1]陈至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抓好青少年思想教育工作——学习江泽民《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之一[J].求是, 2000 (06) .

[2]郭姝雯.高校大一新生养成教育探析[J].林区教学, 2016 (01) .

[3]杜晓惠, 郭志磊, 罗明洁.“21天计划”在大学养成教育中的实践与思索[J].成人教育, 2013 (09) .

[4]陈志波, 石洪波.大学生养成教育中的党性修养[J].长江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2 (06) .

[5]田爱民, 胡滨, 董伟英.论加强大学生文明行为养成教育[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 (06) .

基础文明 篇2

我代表项目部在此感谢安监站及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的领导到我工地指导安全文明施工工作。

我基础工程是挖孔桩基础,在开工前我项目部编制了安全文明施工方案,并对挖孔桩施工编制了转向的施工方案,成立了安全施工管理小组,落实了各级的安全目标责任制,对进入施工人员进行了教育和安全施工培训,新购买张贴了各种安全牌“标志”、“标语”,施工配电按照“三相五线制”进行配置,各种机械设备有管理和操作规程,特殊工种持证上岗,对各分部分项工程进行了安全技术交底。我工程人工挖孔桩基础,注意好井圈周围的安全防护工作,井下做好活体实验,对挖出的泥土堆放整齐,再用四轮车集中外运。进入施工现场的路口也进行了硬化处理,并设有沉沙井设施。工地做好“三宝四口五临边”安全工作,并购买了各种安全设施,在基础施工中未出现任何大小安全事故,所以基础工程安全验收自评为合格。

溯源中国文明的经济基础 篇3

人类的历史按照文化适应区分,可以分为三种形态或阶段:狩猎采集、农业生产(或称食物生产),以及工商业生产。“民以食为天”,每个阶段获取食物及其安全保障的手段非常不同。狩猎采集阶段人类以自然生长的动植物为生,大自然就是仓库;农业生产阶段人类通过控制与驯化动植物,进而生产食物、储藏食物;工商业阶段以化石能源(如煤、石油)与资源(如化肥)为基础,通过市场来保障食物安全。每个阶段人类的居住形态、社会结构、意识形态都有较大的差异,比如说狩猎采集阶段社会组织简单、信仰中以“万物有灵”的观念居多。以上也是拙著《史前的现代化》的部分总结。最近出版的《人类的演变:采集者、农夫与大工业时代》(Foragers, Farmers, and Fossil Fuels,伊恩·莫里斯著,马睿译,中信出版社二○一六年版)也有类似的观点。莫里斯采用的是人类学中新进化论者莱斯利·怀特的理论:文化=能量×技术。能量获取的不同,价值观也不同。狩猎采集群体不能容忍不平等,但能容忍暴力;农业群体容忍等级,对暴力容忍降低;现代工业社会既不能容忍等级,也不能容忍暴力。他的推理逻辑给人感觉有点跳跃,书中附有若干学者的评论以及他的答复。尽管观点不尽相同,三个阶段的宏观区分大家还是认同的。

有了农业生产,考古学上就称进入了新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的终结就是文明起源,城市、文字、复杂的社会组织(社会等级、统治者)等相继出现。当然,不同地区存在诸多变体,形态并不完全一致。但是不管形态如何,文明都建立在农业生产的基础上。道理不复杂,因为唯有如此,才可能有足够的生产剩余,养活不事农业生产的巫师、士兵、官吏等阶层。迄今为止,在人类历史上我们还没有发现一例文明是建立在狩猎采集基础之上。所以,我们说文明的根基是农业生产,文明某种意义上说是农业生产社会发展的结果。

然而,我们对所谓中国文明的追溯,多止于新石器时代晚期;对农业生产的追溯多止于动植物的驯化。至于说为什么它能够起源以及如何发展起来的,探讨也多止步于常识,拙著《史前的现代化》侧重研究了这两个方面的问题。在我上大学的时代,那时候风行“中国文明是早熟的文明”,“中国文明是黄色(黄土)文明,西方文明是蓝色(海洋)文明”等说法;近来“中国西来说”似乎在巷闾间又有了些市场。就中国文明起源的追溯这个问题而言,没有哪个学科比考古学更有发言权。已故的中国考古学泰斗苏秉琦曾提出中国文明的源头应该追溯到旧石器时代,他当时提出这样的观点可能更多基于直觉,而非实证,现在看来这样的直觉是非常有远见的。我们对中国文明的追溯至少可以到旧石器时代晚期,确切地说就是距今两万年前后。

两万年前的中国是一幅怎样的光景呢?那个时候还处在末次冰期的最盛期,海平面下降了一百多米,渤海、黄海、大部分的东海、将近三分之一的南海都是广袤的陆地,长江深深地切入现在的江南,我们现在所知的大湖如洞庭、鄱阳、太湖都还没有诞生。简言之,那是一个寒冷的时期,动植物的群落都发生了改变,尤其是在温带地区。古环境研究者在这方面有巨量的研究,作为考古学研究者,我们关注的是当时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中国先民是如何生活的。目前我们了解得比较清楚的是华北地区的状况。在末次盛冰期到来的四五千年之前,华北地区出现了一种新的石器技术,人们利用细腻的优质石料生产细小的、两边平行的石刃。这种石刃形状比较标准,可以镶嵌在骨柄或角柄上使用,易于更换。它既有骨质工具的坚韧,又有石质工具的锋利,且便于维护。我们现在称之为细石叶技术,它也是打制石器技术的巅峰,即便是现代考古学家,能够熟练复制这种技术的人,也是凤毛麟角。

刚开始这种技术还不那么规整,随着末次盛冰期的到来,细石叶技术达到了顶峰。有意思的是,工具的细小化并不是中国这片土地上独有的事件,整个世界都出现了工具的细小化。曾经翻译过一部有关的经典论文集《小工具的大思考》(Thinking Small: Global Perspectives on Microlithization),就欧亚大陆的东西两侧而言,石器技术细小化有明显的差异,西侧是把较大的石叶掰断,制作成几何形的细石器,然后镶嵌在骨角柄上,成为不同用途的工具;东侧(包括东亚、北亚以及北美的阿拉斯加)是生产标准尺寸细石叶,然后用于镶嵌。殊途同归,只是技术的操作链有所不同而已,而这种不同与习惯或传统有关。技术习惯无疑会影响人的思维习惯,我们注意到西方似乎偏于分,而东方偏于合。当然,这样的认识还需要更严格的论证,不过,把中国文化传统追溯到两三万年前并不是什么天方夜谭。

细石叶技术是一种适合高度流动生计的技术,它非常轻便,便于维护,适应任务多样。我们倒推回去,究竟什么样的环境最需要这样的技术呢?那就是资源分布稀疏且不确定的环境。在史前人类能够利用的环境中,森林草原的过渡地带,既有森林也有草原物种,资源多样,但生态交错带资源分布不稳定(沙漠、草原的条件显然更差,但史前狩猎采集者难以长期有效利用这样的环境)。展开我们的想象,我们仿佛看到一个奔忙的世界,为了搜寻食物,一个个人类群体频繁地更换居所,他们利用一切可以找到的食物,也就是考古学上所说的“广谱适应”。与此同时,他们试着强化利用某些有生产潜力的物种,如费力收集植物种子然后加工成可以食用的东西。在华北地区这个时期的考古发现中,伴随着细石叶技术,我们还发现石磨盘、研磨器等工具。

有点不幸的是,那个时候的人们没有驯化的牛马,没有带轮子的车子,也许有舟楫,但只能在有条件的地方(如平稳的河流)使用。人们在流动的时候只能依赖步行,所有的工具物品都需要自身携带。在这样的条件下,人们的流动性是不可能无限制提高的,能够覆盖的范围有其极限。大约在距今一万五千年前后,细石叶技术极盛,然后走向衰落。我们从考古发现中看到,华北地区太行山东侧的山麓、盆地地带,出现了一种新的现象:人们的流动性降低了。他们开始在一个地方停留更长的时间。我们从遗址中看到陶器(绝对不适合长距离搬运的器物)、耐用的磨制工具(典型的冗余设计,适合长时间使用,有点重,也不适合长距离携带)、长时间使用的火塘、更多样的活动、更复杂的居址结构等等。而在西侧的黄土高原之上则没有看到类似的变化。新石器时代率先从太行山东侧开始,动植物驯化、定居的村落、磨制的石器工具等标志性的特征日渐成熟,人们从山前地带扩展到更适合作物种植的华北平原,新石器社会得到更大的发展。在此基础上,中国文明形成。这里我们没有看到黄土高原的特殊贡献,恰恰相反,那里的新石器时代开始得更晚,而且是从东部、南部扩散而来的。所谓中国文明是黄色(黄土)文明的说法其实是自我设定的标签。

nlc202309082029

当然,我这样的说法似乎还不足以服人,毕竟太行山东侧也有黄土分布,只是不那么典型。但是类似的一幕还发生在中国南方,甚至时代更早,跟黄土就没有什么关系了。变化首先出现在岭南地区,年代可以早到大约距今两万年前,陶器、磨刃的工具、穿孔的石器等相继出现。洞穴遗址含螺壳的文化堆积的增加表明人们开始更多利用水生资源。非常有趣的是,岭南地区是“但开风气不为先”,这些领新石器时代潮流的特征并没有让岭南地区成为新石器时代的先锋,这个地区除了利用水生资源,另外就是利用根茎植物,如芋头。这类植物可以无性繁殖,容易栽培。真正的稻作起源于长江中下游的地区。从江西万年仙人洞、吊桶环遗址到浙江浦江的上山遗址,再到湖南澧县的彭头山与八十垱遗址,从早到晚,一条完整的时间线索显示稻作是如何从强化利用到驯化栽培的。水稻是当代世界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最早的驯化要归功于中国南方的先民。

中国南北两大农业生产起源中心形成了中国文明根基的基本特征:南北相依。北方以种植粟与黍为主,南方以稻作为主,发展过程中相互交融。稻作不断扩散,如今连黑龙江也有种植,南方山区也曾种植耐干旱的粟、黍。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这两个地区旧石器时代晚期的石器技术路径就不同。当北方流行细石叶技术的时候,中国南方也出现了石器的小型化,但不是细石叶技术。那种能够流行于东北亚乃至北美的技术居然没有能够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普及。我们似可以得到这样的认识,中国南方有自己强大的传统与特殊性,让它能够比肩于华北地区。认识到南方在中国史前文化格局中具有和北方同等重要的地位是理解中国文明发展的一个前提。长期以来以中原为中心的中国史观将南方视为蛮夷之地,仿佛是五胡乱华、北方士族南迁之后才发展起来的,而从旧石器时代晚期开始的中国史前考古学研究并不支持这样的认识。

当然,当我们说到中国史前史的时候,显然不只有华北与中国南方。中国之所以为中国,其源头并不是有文献的春秋战国时期,甚至不是文明形成的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少可以追溯到距今两万年前后。以冰期为特征的更新世结束之后,气候相对稳定的全新世开始,农业生产也有了气候保证。华北与长江中下游地区是两大起源中心,除此之外,我们已知岭南地区选择了一条不同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发展道路,为什么不走同样的道路呢?文化生态条件的约束可能是主要的原因。末次冰期结束之后,岭南又回到了近乎热带的气候,植物生长旺盛,开垦土地、清除杂草的工作量巨大;疾病压力居高不下,为了获得人口平衡,不得不生育更多的子女,人口群体因此更年轻,熟练的劳动力更少,而充足的劳动力恰恰是农业生产所必需的。相反,重新到来的丰沛降水使得利用水生资源成为可能,利用与栽培根茎植物要容易得多。岭南地区选择了适合本地条件的文化适应。

与岭南地区类似的是中国东北地区,大约距今一万两千年前,东亚季风开始给这里带来最大程度的湿润,寒冷而贫瘠的苔原—草原环境(现在没有类似的环境)让位于类似今天的气候,渔猎生活成为可能。东北气候寒冷,对早期农业生产而言挑战严峻,这不难理解,尽管现在这里是中国的粮仓。一万年前,这里选择了一种依赖渔猎的狩猎采集经济。这是一种非常特殊的文化适应。依赖狩猎采集自然资源的社会鲜有能够建立比较复杂的社会的,但是依赖渔猎者例外,比如日本的绳文时代、西北欧的中石器时代、北美西北海岸的印第安人文化、秘鲁太平洋沿岸的早期印加文化等。渔猎所获取的资源来源范围可以非常广泛(如鱼类洄游),而获取的地点可以高度确定(无须大范围地搜集),因而可以在有限的范围内支撑较高的人口密度,由此形成社会结构比较复杂的社会。理解中国文明与中国历史非常需要理解中国东北,中国历史上能够入主中原的北方民族基本都起源于东北。依赖渔猎的狩猎采集群体是所有狩猎采集社会中最强悍的,在冷兵器时代,人人精于射猎的社会面对农业社会时有不小的优势。

并不是每一个社会都很容易找到成功的、稳定的适应策略。同样在这次时代变革中,燕山—长城地带就经历了许多曲折。历史上,这里是东北、蒙古草原民族与中原王朝来回拉锯的战场。作为森林—草原交错带,随着气候的干湿变化,时而草原南扩,时而森林北进。整个新石器时代这个地区的群体都在农业生产与狩猎采集的生计之间徘徊,气候比较好的全新世最适宜期,农业的成分较多;气候不适宜的时候,就更依赖狩猎采集。红山文化时期,这里的新石器时代文化达到了巅峰,出现了如牛河梁那样大型的祭祀遗址。但是随后红山文化崩溃,气候可能是主要的外因,不发达的经济基础则是内因。大约在这个时期前后,曾经有个群体深入到了科尔沁沙地的腹地,在那里操持有限的农业,同时狩猎采集。他们聚族而居,人口可能有上千人。可能是春夏之交,青黄不接的时候,他们不得不挖掘洞穴动物,不幸引发了一场灾难性的瘟疫,数以百计的人丧命。今天我们在内蒙古通辽的哈民忙哈遗址中看到了这一幕。

与不稳定的燕山—长城地带相比,中国的西南地区则是一个超稳定的地带,这里是狩猎采集者的天堂。地形起伏,资源多样,气候相对稳定。考古学上,我们看到这个地区新石器时代开始较晚,许多以打制石器为特征的洞穴遗址实际并不属于一般意义上的旧石器时代,也就是大约一万年前的那个时代,于是我们称之为“后旧石器时代”。西南地区有许多相对独立的如小盆地那样的地理单元。按照我们所做的生态模拟,这个地区能够支持最高密度的狩猎采集人口。比如说,都依赖狩猎采集为生的话,长江中下游地区每百平方公里超过五个人就可能感到人口压力了,西南地区则不会。所以,这个地区差不多是最晚进入农业时代的,如今这个地区也保存了中国最为丰富的民族文化。理解距今一万年前后的中国史前史,需要知道存在不同的适应策略,不是所有的策略同样的成功,短时段的最优策略不一定是长时段里最优的。当然,适应策略的选择一定时期内存在着难以克服的外部约束与内部困难。

就拿中国广袤的西部与北部来说,那里分布着辽阔的草原、戈壁、沙漠与高原。对于狩猎采集者来说,他们需要依靠两条腿来流动,有限时间内他们能够搜索的范围是有限的,而这有限的范围内所能提供的食物资源是确定的,于是我们能够确定大致可以支撑的人口密度。我们的生态模拟显示,对于狩猎采集者来说,要想长期稳定地利用这样的区域是比较困难的,除非他们能够有效地提高流动性,能够提高猎杀的距离与效率,就像北美印第安人那样,在得到马匹与枪支的帮助之后,他们从农民重新变回成了狩猎采集者。在中国史前时代,人们成功利用这片区域是游牧经济形成之后,有马、牛、羊、骆驼等驯化动物的帮助,并与农业群体交换生活必需的布匹、盐、茶等,他们才真正适应这片土地。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无法利用的土地,而是需要有相应的文化适应策略,这其中包括必要的技术革新。

目前我们就广大的西部、北部来说了解远不如东部与南部,我们只是大致地了解这里是通往欧亚大陆西部的桥梁,知道人类曾经走出非洲,走进亚洲,现代人扩散到全世界,但是在文化上如何表现出来的,现代人与中国这片土地上的土著关系如何,我们知之甚少。我们可以追溯到较为清晰的脉络就是距今两三万年前后。我们还有一部分不清楚的就是沿海的地带,末次冰期结束之后,海平面上升了一百多米,淹没了大片的陆地,中国古人是如何适应海岸环境的,它对后世的文化影响目前同样知之甚少。苏秉琦先生曾经将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划分为面向内陆与面向海洋两大块,它们分别具有不同的特征,分别与陆地和海洋上其他文化发生联系。的确,中国文化的源头具有双向的开放性。我们并不是悬垂于欧亚大陆边缘的角落,就像某些研究者所认为的那样。

回到中国文明形成格局本身,我们除了看到南北相依之外,的确可以看到多元融合的过程,不同的地区有着不同的策略选择,它们并没有置身于中国文明的形成过程之外,而是逐渐地加入其中;我们还看到面向内陆与面向海洋双向开放性。中国文明根基,史前农业,经历了极为漫长的发展过程,从距今两万年前后开始到一万年前后新石器时代揭幕,再到距今五千年前后文明形成,中国文明的滥觞与发展的脉络清晰可见。世界上除了西亚地区之外,再没有可以比拟的了。所谓中国文明早熟之说是非常荒唐的。那种视中国史前史的发展如无物,简单地对比东西方的相似性,就提出中国文化西来的说法同样离谱。近代上百年的殖民史导致的心理残留并没有随着政治的独立与经济的发展而消散,建立一个文化上自强的中国还需要长时间的努力。

《先生馔——梁实秋唐鲁孙的民国食单》

定价:68.00元

戴爱群 编著,高振宇 陶艺创作,张少刚 菜品制作,

张婕娜 注释,王同 摄影

梁实秋、唐鲁孙两位美食家给我们留下了关于旧京风物与美食的掠影。美食家戴爱群、鲁菜名厨张少刚从两位先生的文字中寻找灵感,操弄锅铲,以传统的烹饪技法,复原了26道旧京美食。

大学生基础文明的现状与应对措施 篇4

当前, 大多数大学生充满理想, 热爱生活, 追求真知, 渴望成才, 务实进取, 刻苦学习, 珍惜施展才华、报效祖国的大好机遇, 勇担对社会的责任与使命, 希望自己能够为祖国贡献力量。同时, 部分大学生的基础文明却在日益淡化, 让人忧心, 基础文明教育面临严峻挑战。大学生基础文明日益淡化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 社会的发展和变革, 影响到大学生对基础文明的重视。

进入21世纪, 我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经济飞速发展, 加之随着“网络时代”、“数字时代”的到来, 传统的价值观念逐渐变化。由于社会转型期而产生的社会负面影响, 如一些人员文明程度不高, 在公共场所说脏话、粗话, 随地乱扔垃圾等不文明现象随处可听、可见, 网络中的“垃圾”文化、手机中的“垃圾”短信都使青年大学生道德进一步弱化。青年大学生作为最活跃的群体, 最容易受到社会变化带来的影响。他们在与现实、物质握手的同时, 也渐渐地与基础文明挥别, 导致不文明行为和违法犯罪增多。

(二) 学校、家庭对大学生基础文明教育的忽视或淡化, 使其综合素质在量与质上发生悄然变化。

大学生基础文明缺失问题与基础教育中长期只注重应试教育有着重要关系。在现行的升学考试制度下, 分数几乎是学生的唯一追求, 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相比, 多数教师、家长更看重学生科学文化知识的输入。“知识”往往成为评判教育教学质量的惟一标准, 自然也就忽视了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当代青年大学生中独生子女的比重越来越多, 他们从小缺少与人“分享”的情感体验, 加上家长的过分溺爱, 学校过分重视分数, 无形中使学生产生“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 缺乏社会公德心;缺少与人合作、牺牲自己的团队精神, 养成了不会照顾自己、得过且过的懒散作风。

二、大学生基础文明淡化的表现

(一) 在宿舍、食堂等学生集中的生活区缺乏体谅他人、互相关爱的生活美德。

学生宿舍不文明现象集中体现在:卫生状况差;在寝室、走廊大声喧哗、打闹, 影响他人学习或休息;在寝室内酗酒;使用违章电器;不尊重公寓管理人员, 等等。在餐厅就餐的不文明行为集中体现为:随意丢弃剩余饭菜, 不知勤俭节约;插队、起哄;用餐后不按规定放回餐具;不尊重餐厅工作人员, 等等。

(二) 在教室、图书馆、自习室等学生集中的教学区缺乏尊重他人、遵守秩序的品德。

第一是自习室占座。占座大学生主要抢占一些光线较好或靠窗的座位, 此类现象也常出现在公共课上。占座占出的“怪”现象是:一些座位上孤零零放着水杯、书, 却长时间无人。第二是课堂噪声问题。有时, 手机铃声会使整个教室的同学受到影响, 有些学生甚至直接在教室内接电话。第三是“情侣”现象。在学校公共教室的自习室, 个别情侣搂搂抱抱, 破坏了学习气氛。第四是上课迟到、早退, 课上听讲不认真, 大声喧哗, 吃零食、不随手关门。第五是在课桌上乱刻、乱写、乱画, 随意丢弃垃圾。第六是在图书馆的图书上乱涂、乱写, 偷窃、毁坏图书, 不按时归还所借图书, 翻阅图书动作粗暴、阅读后不回归原位等。

(三) 在社会公共区域的日常行为缺乏公共道德。

在校园、公园、街道等社会公共区域, 一些大学生乱涂、乱画、乱贴, 随地吐痰、大声喧哗、打闹、起哄, 走路逆行、骑车抢道, 男女生当街拥抱、接吻, 服饰不得体, 穿戴另类服装、饰品, 酗酒、打架、斗殴, 破坏公共设施等不文明行为, 严重损害了当代大学生的整体形象。

三、加强对大学生基础文明的引导教育

基础文明教育贯穿于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 高校应当通过各种有力措施常抓不懈。

(一) 加强理想信念教育, 努力培养学生高尚品质。

理想是青春成长的导航灯, 一个人有了理想就会更加明确自己肩上的责任和义务, 逐步提升与其相适应的道德水准。当代大学生应当具有历史使命感、时代责任感和时间紧迫感, 树立起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意识, 为崇高理想而献身的品质。为此, 高等学校的思想教育应当培养起广大学生为实现国家的现代化和自己的人生价值, 为了自己的理想而满怀信心地坚持、矢志不渝地奋斗的精神。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首先应当从小事做起, 正所谓“一屋不扫, 何以扫天下”。用良好的基础文明为高尚品质的实现打下坚实基础, 措施是在原有教育体系下, 进一步增强对学生的基础文明教育工作的针对性。

(二) 加强对基础文明内容的宣传, 塑造良好文明健康的环境。

环境对于广大学生的成长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高校要利用校园电视、报纸、网络、黑板报、张贴提示标语等形式, 广泛地坚持不懈地进行基础文明内容的宣讲。基础文明的内容涉及广泛, 在宣传中要注重利用广大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 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使广大学生重温基础文明的内容。要注重内容和形式的统一, 切合学生的思想实际及学习、生活实际, 让大家有亲切感、现代感, 力诫用陈旧的方式进行单调的知识灌输。通过宣传, 营造出讲文明、讲秩序的良好环境。整洁优美的校园环境, 文明守纪、刻苦钻研的校风, 能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己的文明素养, 养成尊重他人、关心他人的习惯, 培养出高尚的性格, 进而获得良好的发展。

(三) 不断完善与落实基础文明方面的规章制度。

应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 将宿舍守则、教室守则等校规校纪, 在结合学校的实际、充分论证的基础上进行细化, 加强其约束力, 使其易于操作, 用有力的制度来规范广大学生的言行。基础文明学习与科学知识学习的最大区别在于, 不是应知应会, 而是懂得去做而且必须去做。在完善规章制度的同时, 要下大力气落实。落实的基本方法是加大检查、督导力度。选拔学生干部组织成立“校园基础文明督察队”, 既可以对校园不文明行为起到提醒作用, 也可以增强对校园文明的检查、督导。按照校园基础文明通用守则, 对违反纪律的学生采取通报批评、行政处分等措施, 加大处理力度。处理结果可以与奖学金、优秀学生评选等评优相结合。同时注意征集、听取意见和信息反馈, 进行及时总结, 改善不足之处。

(四) 发挥学生党员、学生干部的带动作用。

学生党员、学生干部都是学生中的先进分子, 其影响作用很大。为此, 高校可以组织创建党员宿舍, 搞好系列争先创优活动, 积极表彰奖励先进集体和个人, 如“十佳文明大学生”、“十佳文明班级”及“标兵宿舍”、“优秀宿舍长”等系列评优活动。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学生干部的带头作用, 用他们的实际行动来带动广大学生的行为, 使文明之花在校园常开不谢。

另外, 高校需要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的道德文明教育工作, 努力建设新形势下的德育工作机制, 用良好的机制深入持久地维护好基础文明行为的养成, 在教育体系中大力探索行之有效的公德教育、身心健康教育测评手段。

参考文献

[1]龚彬, 傅建安.大学生基础文明教育的文化内涵[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 (04) .

大型基础文明活动策划书 篇5

一、活动主题

文明校园 道德青春

二、活动背景与目的面对越来越令人担忧的现代文明诚信问题,我们展开以“文明校园,道德青春”为主题的团日活动,引起同学们对校园文明的重视,加强同学们的思想道德的建设,促进同学们进一步增强诚信意识,帮助同学们认识到建设校园文明的重要性,从而提高个人的文明道德文化素养,自觉培养文明诚信的品格,树立以信立人,以信处事的和谐理念,养成言行一致、诚实守信、出演文明、互相礼让的优良品格和文明习惯。

三、活动时间

9月23日下午2:30---3:30

四、活动地点

机械楼602室

五、活动对象

机械工程学院1101-5班全体学生

六、活动准备

1、确立主持人,将参加成员以寝室为单位,分为6组,寝室长任组长,负责本寝室人员,班长负责组长。

2收集活动的视频,案例,图片等资料。

3、班委向全班宣传本次活动。

4、布置活动现场

七、活动流程

1、团支书点到,主持人宣布开始,并向全班介绍来参加的贵宾。

2、活动内容

@1观看有关校园不文明的视频

@2主持人多视频提出问题,同学们思考并发言。

问题:大学生树立文明道德有什么重要意义?

@3文明手语的展示和学习

@4同学们述说自己眼中道德的内涵

@5谈谈大学生怎样做到文明道德?

@6如何改掉不文明的情况

3、请领导讲话,进行总结

4、主持人宣布团活动结束

八、活动后期

1、班委留下清理现场,做好教室卫生工作。

2、团组织活动后期进行总结,并写出感想。

基础文明 篇6

关键词:大学生 基础文明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3-1875(2009)03-057-02

大学生是高知识、高学历的群体,他们担负着促进社会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尤其在基础文明和社会公德建设方面,他们应做出表率。然而,近些年来,部分大学生的基础文明状况令人堪忧。加强大学生基础文明建设,提高大学生基础文明修养,是社会有识之士普遍认为的当前高校思想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大学生基础文明现状扫描

客观地讲,当前绝大部分的大学生都有着良好的基础文明修养。他们积极进取、奋发向上,能够热爱学校、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做到知书达理,质朴谦和;他们爱护公物、讲究公共道德,并且能关注社会,扶危济困。许多大学生无论是在校内还是在校外,都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默默地为社会作着贡献,他们是现代文明的传播者。在他们身上,我们感受到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看到了社会的希望与光明。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在相当一部分大学生身上也存在着知行不统一等问题,他们受教育的程度与其基础文明修养程度不成正比,出现了知识水平较高、道德水准较低、文明修养差的畸形状况。其具体表现如下:

1、文明礼仪修养欠缺

在长期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下,中、小学教育忽视了对学生的文明礼仪教育,加之当代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从小就娇生惯养,家庭也较为忽视对其进行文明礼仪教育,从而使得部分大学生缺乏基本的礼貌意识,文明礼仪修养极其欠缺。在大学校园里经常可以看到,有的学生衣冠不整、不修边幅,穿拖鞋、背心出入教室、图书馆等公共场所;有些学生言语粗俗,满嘴脏话、粗话,讲话指手划脚;有些学生对老师缺乏起码的尊重,路上遇见老师视而不见,老师到宿舍探望,不打招呼,不让座,有的学生甚至与老师公开顶撞等等。这些现象的出现都表明,当前部分大学生缺乏基本的文明礼仪意识和素养。

2、纪律意识淡薄

由于父母的娇惯与溺爱,使得部分大学生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特点。他们自我意识强烈,喜欢我行我素,纪律意识淡薄,不愿服从学校的统一管理和遵守学校的各项纪律。有些学生无视学校纪律的严肃性和神圣性,恣意违反校纪校规。如任意旷课、夜不归宿、通宵上网、外出租房、使用违规电器、甚至打架斗殴等等。而对学校的一些硬性规定任意违反,引起了许多安全隐患和安全事故。如许多大学都严令禁止在寝室使用热得快等具有潜在危险的电器,并且三令五申,却依然有学生违反。如近来上海某所高校的几个女同学在寝室使用热得快,引起了火灾,酿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事故,引起全国反响,也进一步警醒各大高校要狠抓学生安全意识和纪律意识。只有加强了大学生纪律意识,提高他们的基础文明修养才能使学校的规定和纪律真正贯彻实施下去,从而真正杜绝安全隐患。

3、公德意识薄弱

部分大学生公德意识也是相当薄弱的。在校园内、外我们都不难看到,有的学生乱扔垃圾、随地吐痰,有的学生在公共场所吸烟,在休息期间大声喧哗,有的学生买饭不排队,还乱挤。学生损坏公物、浪费公共财物等现状更是屡见不鲜,如有些学生发明的“课桌文化”、“墙壁文化”、“厕所文化”等不仅破坏了公物和公共环境,且低俗不堪,影响极其恶劣。在大型群众活动中,我们有的大学生在人群中钻来挤去,狂呼乱喊;在公交车上,部分学生看到老、弱、病残,却占着座位无动于衷。对于本应是社会公德表率的大学生来讲,这些现象的出现令人汗颜!当前部分大学生公德意识亟待提高。

4、诚信意识淡漠

部分大学生对自己、对他人没有基本的诚信。有的学生平时从来不自己做作业,而是抄袭成风,考试时便设法作弊,其作弊手段也花样百出,与时俱进,令人惊叹。有的大四的学生在写毕业论文时也剽窃、抄袭、拼凑别人的文章,并且不以抄袭为耻,反而理直气壮地认为抄袭、拼凑论文是一条通行的准则。还有的同学甚至为得到助学金而编出各种理由,谎称自己家境贫寒,而一旦真的拿到助学金便请客吃饭,花钱大手大脚;至于恶意拖欠学费、工作以后助学贷款不按时偿还、毕业生违约现象更是屡见不鲜等等。

从上述情况来看,当前我国部分大学生基础文明修养状况着实令人堪忧,这种状况严重影响了我国大学生基础文明整体水平和我国高等教育的质量。因此,加强大学生基础文明建设,提高大学生基础文明修养迫在眉睫。

二、提高大学生基础文明水平的对策思考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引导大学生从身边的事情做起,从具体的事情做起,着力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坚持知行统一,积极开展道德实践活动,把道德实践活动融入大学生学习生活之中。” 这为我们加强大学生基础文明建设明确了方向,指出了重点。

1、加强教育,引导大学生进行自觉的基础文明修养

教育是基础,大学生的文明意识增强和文明修养的提高必须通过教育来实现。加强教育,首先要通过全面的道德教育和引导,使大学生树立崇高的信念和高尚的情操,使之懂得现代社会需要的是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不仅要具备专业知识和才能,而且还必须具备与之相匹配的思想道德素质,从而促使他们意识到提高自身文明修养的重要性。

其次,要加强传统文化教育。传统伦理道德强调“知行合一”原则,而“知行合一”是现代教育要求学生达到的目的,也是加强大学生基础文明教育的最终落脚点。传统文化中关于伦理道德的许多内容,只要赋予其时代内涵,就会对大学生的日常行为起到指导作用,有些甚至可以直接拿来为我所用。如“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就可以用来倡导大学生从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不断提高自身的基础文明修养水平。

最后,还要加强文明礼仪教育,让大学生知书达礼。2003年中央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把“明礼”列为基本的道德规范,要求人人遵守。大学生在社会生活中,要求得生存和更好的发展,总要与他人和社会打交道,良好的礼仪行为不仅是内在道德素养的外在表现,也是大学生心智成熟的体现,能帮助他们顺利实现人际交往和成功就业。因此对大学生进行礼仪教育十分必要。各高校应通过开设文明礼仪课程、举办文明礼仪讲座,进行文明礼仪评比和比赛来加强对学生的文明礼仪教育。

2、严格管理,促使大学生基础文明修养在约束中得到提高

加强基础文明建设,提高大学生基础文明修养水平,在一定程度上要依赖外在的强制力量。各高校在坚持教育的同时,要严格对学生的管理,促使大学生们在被管理与约束中提高自身的基础文明修养。

首先,各高校应该从严肃校纪校规入手,加强对大学生的管理从而达到提高学生整体基础文明修养水平的目的。校纪校规是学校根据党的教育方针制定的具体管理制度,是规范大学生言行和道德标准的手段。严肃校规校纪既是纪律教育的具体化,又是约束大学生言行、提高大学生文明素质的重要环节。通过加强校规校纪的严肃性来培养大学生的纪律意识,使之自觉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形成良好的校风。

其次,要加强学生的日常管理,如早操出勤、寝室文明建设、考试纪律等。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人员要深入宿舍,了解学生宿舍生活,检查学生宿舍卫生文明情况;深入食堂和学生一起就餐,检查学生文明就餐情况;在考试期间做好监考和巡考工作,检查考试纪律的执行情况,从这些工作中直接来了解当前学生基础文明素质状况的第一手资料,从而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管理,及时教育,及时解决。

最后,要坚持从严治校的方针,严格各项管理制度,对一切违纪现象要严肃处理,决不姑息迁就。只有在严格的管理中,部分学生才会懂得约束自己从而增强自身的基础文明修养。

3、建设高品味的校园文化,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大学生的基础文明修养

俗语云:“近朱者赤, 近墨者黑。”客观环境对造就人的道德行为素质有着重要的影响。校园文化环境作为大学生生活的最主要的客观环境对其有着巨大的影响和教育作用。文明、高雅、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必然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起到积极作用。各高校应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努力营造一个优美的象牙塔,使之成为学生的精神家园,使广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身的基础文明修养。

建设高品的校园文化,首先要创造文明、整洁、优雅的校园环境,这不仅可以使学生享受到美好的学习生活环境,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审美意识,进而提高学生的爱校意识,使之自觉维护校园的优美与和谐,提高其爱护环境、尊重他人等基础文明意识。

其次要积极开展高水平、高品位的校园文化活动,陶冶学生的情操,使之形成健康的审美趣味。如开展“大学生文明风采大赛”、“校园文化艺术节”、“名师讲坛”等活动, 利用这些活动来宣扬基础文明的相关内容,提升学生的文明意识,促进其文明行为的养成。

此外,还要充分发挥各种宣传媒体的作用。利用广播电台、校报校刊等开展各种宣传教育活动,创造积极向上的氛围,并坚决抵制一些网络、书刊、影视的消极因素流入校园,形成恶劣影响。

4、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在现实社会生活中提高大学生基础文明修养

实践出真知。组织大学生参加丰富的社会实践有利于学生在各种实践中检验自身的素质,体味基础文明的重要性,从而在现实社会生活中不断自觉地提高自身的基础文明修养。

各高校要积极鼓励和引导学生参加、参与各项社会实践活动,并在学分、学时上有些硬性规定,要在经费和基地上有些必要的投入,为学生顺利地开展社会实践奠定基础。

除此之外,各高校还要有效地组织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如开展“三下乡”活动、义务家教活动、科技发明活动、勤工助学活动等,使大学生们通过参与这些活动思想感情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工作技能得到提高。

总之,社会在进步,经济在发展,与现代社会文明相比,大学生的基础文明水平还是存在一定的缺陷,新时期的高等教育要实现全面育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目标,就必须加强大学生基础文明建设。只有通过不懈努力,实现大学生基础文明修养的普遍提高,才能够培育出符合现代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才能够实现国家的兴盛强大。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

[2]尹燕萍.大学生基础文明现状的成因分析及对策[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10.

[3]王辉.基础文明修养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中国成人教育,2008,2.

[4]靳小平.对新时期加强大学生基础文明教育的调查[J].思想工作,2008,6.

基础文明 篇7

一、当前大学生基础文明的现状

当前大学生基础文明素质主流还是积极上进的, 大多数学生已意识到当今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选择的新标准和较高要求, 他们思想比较进步、目标明确、态度端正、学习努力, 道德水准和思想意识的整体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也存在一个明显的问题, 就是知行不一。[2]思想认识水平较高, 但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不注重个人文明素质的养成, 造成现实中的受教育程度与基础文明修身程度明显不成正比。

1.文明礼仪意识较差。一些同学在公共场合大吃大喝, 乱扔杂物, 高声谈笑, 缺少自我约束的失礼行为;在人际交往中莽撞、冷漠、自私, 缺乏基本的交往礼仪;追求个人生活的绝对“自我”, 缺乏与周围环境的融洽相处能力;甚至连基本的问候、谦让, 尊重师长都做不到;更有甚者把无视校纪校规、行为放浪不羁、大讲粗话脏话看成是个性;部分同学仪表不整, 穿着拖鞋、背心、吊带自由出入教室, 奇装异服、浓装艳抹者皆有之。此类行为, 与当今大学生礼仪修养和与精神文明建设极不和谐。

2.言谈举止欠得体。一些同学在课堂上无视老师授课而睡觉、吃东西、接听手机、随意出入, 表现不出当代大学生的涵养水准;部分同学没有良好的基本生活习惯, 随地吐痰, 乱仍垃圾;尤其是一些情侣在校园里勾肩搭背, 搂搂抱抱, 亲亲我我, 旁若无人, 非得把个人隐私生活公布于大庭广众之下, 与大学生健康积极的精神风貌极不协调。诸如此类的不文明现象在大学校园内屡见不鲜。

3.社会公德意识淡薄。时代大学生应该具有较高的文明素质和公德意识, 但部分同学买东西不排队、插队休息时间在宿舍大声喧哗, 上课时间切切私语, 图书馆自习室占座, 课桌文化, 厕所文化, 公交车上遇到老弱不知让座等现象时有发生。

4.诚信、环保、责任意识缺失。近年来, 部分学生恶意欠费、助学贷款不能按时还款付息, 使用信用卡消费不能及时还款、就业违约、偷盗事件, 尤其是考试作弊等诚信缺失行为频频出现;宿舍和教室长明灯、长流水, 随意践踏草坪, 承诺而不兑现, 超前消费, 网上欺骗丑化,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等行为, 这都显示出部分大学生缺乏高度的责任感。

二、大学生基础文明缺失成因

1.社会变革和经济转型影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 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面临有利条件, 也面临严峻挑战。国际敌对势力与我争夺下一代的斗争更加尖锐复杂, 大学生面临着大量西方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冲击, 某些腐朽没落的生活方式对大学生的影响不可低估。”同时也带来一些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

随着国家的日益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建设, 各种新旧观念的冲撞异常激烈, 社会上的一些不正之风和自由化思潮难免会对学校造成不良影响, 部分同学在行为方式、思想道德水平、法制观念以及自我调整能力等方面相对不稳定, 缺乏健康完善的人格模式。同时基础文明属于道德范畴, 没有法制的约束和有效的社会监督, 加之社会对学生评价往往只是注重知识、学历层次和个人能力等便于考核的指标, 很少涉及到文明素养、道德水平等内容, 从而使部分学生在价值观、审美观上随波逐流。

2.家庭原因。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 高分数、好成绩一直是他们追求的目标, 也是家长评价孩子的重要标尺, 家长只是片面地注重孩子智力的开发、成绩的提高, 一味地梦想孩子能上重点、考名牌, 长期忽视孩子的德育、美育, 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 部分家长或者因文化层次不高, 或者因较长时间的不良生活环境, 自身文明素质本就不高、社会公德意识本就不强,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孩子自小就没有受到良好的教育和熏陶, 这又是一重要原因。

3.学校不适当教育目标导向。我国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 使学校偏离了育人的轨道。尤其是有升学任务的中小学, 片面追求升学率, 只要学生学习好就一好百好, 注重学生知识的灌输, 而忽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即使学生进入到大学以后, 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也不是很高。

目前, 高校虽然强调全方位育人, 但在学生文明教育方面的很多环节还是不尽如人意:高校在培养学生上主要是侧重于知识的传授、技能水平的提高、科研能力的培养、思想政治的教育等, 很少有高校注重艺术原理、美学思想、礼仪知识的普及。同时高等教育管理者自身的素质也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较少有令当代大学生真正崇敬的“经师”和“人师”, 这就使得部分大学生在进行人格塑造时, 缺乏明确的参照和有效的社会监督, 而陷于盲目设计和随波逐流。[3]

4.学生自身缺乏高度的责任感。当今大学生多为90后, 大多数是独生子女, 在家里就是“公主”、皇帝“, 是父母的掌上明珠, 是老人的心肝宝贝, 一切事情都有家人代办, 过分的溺爱使学生从小就养成“万事我为中心”的错误心理, 他们或者自私自利、或者意志力脆弱、或者缺乏集体意识、更无奉献爱心精神, 只是考虑自己的意愿和利益, 对他人、集体、社会的需要和感受全然不顾, 缺乏高度的责任感。

三、加强大学生基础文明教育的几点建议

1.完善制度建设, 确保基础文明教育有制度可依。“没有规矩不以成方圆”, 学生的基础文明素质的提高不是自然造就的, 我们必须完善制度, 用严格的制度来约束和管理学生。通过制度对行为的导向作用, 引导大学生避丑趋美;通过制度的规范作用, 促使大学生由他律到自律, 逐步使学生养成文明的生活习惯, 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规范。同时, 学校要为每一位学生建立基础文明档案, 强化监督, 完善德育考评体系, 确保基础文明教育的科学化、长期化。这是加强学生基础文明教育的保障。

2.丰富礼仪知识, 提高学生自身文明修养水平。孔子曰:“不学礼, 无以立”;荀子也认为:人的“容貌、态度、进退、趋行, 有礼则雅, 无礼则野”。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社会交往的日

大学生思想教育的科学性、艺术性之我见

张跃华 (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辽宁锦州121000)

思想教育需要与时俱进, 需要切实可行的一套理念和操作规程。不能停留在过去几十年的老观念、老方法上。要正学风, 必须同步正社会风气。没有良好的社会风气, 学风也不可能正。高校的教育工作是一门科学, 要建立一支专职的研究型的思想教育工作队伍, 认真做好这项工作。

“身教重于言教”。这是每个教育工作者无数次实践而得出的结论。教职员工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 都会给学生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行动是无声的语音, 它会起到“润物”的作用。俗话说:“打铁要靠自身硬”。教育工作者自身素质的提高, 对大学生的引导至关重要。一位成功的教育工作者必须做到:要求学生做到的, 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学生不做的, 自己必须不做。”“人生不能无群”, 一个人的行为取决于他所隶属的群体及其成员之间的相互影响。教育工作者既是学生的良师, 又必须成为益友。学校在抓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之前, 必须抓好教职工的思想教育。这是因为高校的每一名教职工都担负着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工作的责任。“群雁高飞头雁领”, 校领导是学校的“头雁”, 系领导是系的“头雁”。领导的以身作则会赢得思想教育工作的“话语权”, 领导所做的工作才给力。反之亦然。随着社会环境的改变和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增强, 思想教育工作必须跟上时代的节拍, 与时俱进。要多鼓励学生去思、去想、去干、去闯, 去大胆的实践创新, 走出心路子。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攀登新的高峰。成功的教育工作者不是教学生如何循规蹈矩, 而是启发引导学生怎样开拓创新。要由随着教育工作这引导的“公转”, 转化和增强学生的“自转”能力。激励他们想先人不敢想、不敢做之事, 不断提到自我, 完善自我。大学教育的好坏, 关乎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关系到民族复兴的成败。因此, 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做好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

(一) 我们应对政治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进行强化和改进,

这两门课是对当代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渠道。教育工作者应认真通过组织活动, 加强对课程的创建性。在教学内容上应注意理论联系实际, 贴近现实生活, 不要使学生把课程看作是一种简单的“说教”。教学方法上一定要避免“我讲你听, 我做你通”的满堂灌输, 把大学生当做灌输益频繁, 社会对公民的文明素质要求越来越高, 礼仪不仅是一个人文明素质、道德素养的最直接体现, 也是一个人心智成熟的表现, 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丰富大学生的礼仪知识, 强化礼仪技能培训, 提高自身文明修养水平, 使其能够做到“知书达礼”, 这是加强大学生基础文明教育的重要基础。

3. 强化审美教育, 提升广大学生的审美能力。

自蔡元培先生在民国时期提出美育, 至今已有近一个世纪的历史, 但美育在现实教育中还没有得以充分发挥作用。在中学教育阶段有关审美的内容几乎是个盲点, 大学生这方面的知识也是相当匮乏。部分认为奇装异服、浓装艳抹是“个性”, 抽烟喝酒、长发披肩是“洒脱”。其实他们并非有意与基础文明的要求或学校的行为规范背道而驰, 而是在审美观上存在缺陷。审美教育可以先从普及审美知识入手, 高校很有必要开设《美学原理》《艺术学概论》等基础课程, 同时辅之以对名画、名曲、名作的艺术鉴赏活动, 让广大学生在审美实践中陶冶情操, 提高审美能力, 掌握美的客观标准, 只有如此学生才能自觉按照美的要求来塑造自己的形象, 把外表美、行为美与心灵美统一起来。这是提高大学生基础文明素质的条件。

4. 加强师德建设, 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

师者, 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 更要以自己的品质修养、仪表气质、行为习对象, 而忽略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 这只会增强学生的抵触情绪。教育工作者应将教育内容渗透在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 充分发挥共青团、学生会和学生社团等团体的作用。同时, 教育工作者要采用多样的教学方式, 重视和加强现代化教育手段的应用, 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 寓教于乐,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是爱国主义、集体

主义、社会主义, 它们既是时代的主旋律, 又是社会实践的道德功能。随着国情的发展, 思想道德教育必然会不断涌现出新的特点。我们应把握这些新特点, 把它们应用到教育的实际功效中去。另外, 要把热爱祖国与热衷社会主义建设结合起来, 要向学生提倡为人民服务和集体主义精神, 并使学生正确地分析和认识国情。只有正确地认识国情, 认清形势, 才能使爱国主义教育发挥在实处。另外, 教育工作者还可利用本地的文化古迹、人物事迹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三) 大力发展校园文化, 发掘校园文化的潜在作用。

校园文化, 是学校在长期教育教学实践中所形成的特有的文化氛围和学院精神, 不能忽视这种精神对学生潜在的渗透性。发挥校园文化的潜在作用, 也是加强思想教育工作的有效措施。学校应利用各种载体完善学生的课余生活, 陶冶学生的情操, 使学生的课余时间不再虚度, 而是投入到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去。对大学生思想教育的过程, 应在深度剖析每位学生的思想现状下进行。人各有志, 不同的文化底蕴、生活经历, 必然会造成学生思想命脉的多样化。教育工作者应尊重大学生的人格和价值, 加强教育工作的科学性和感召力。思想教育工作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灵魂, 在教育工作中应突出创新性, 提高教育工作的效率。应以全新的视角和工作理念进行教育工作, 坚持和发展正确的教育观, 符合新时代的要求和国家形势的需要。教育工作者可以借鉴心理学的原理来改变教育的规律和途径, 创新思想教育, 这有助于做好大学生思想转变的工作。要巧妙的运用沟通技巧, 一些研究成功表明, 态度的改变量居中等差异引起态度变化最大, 所以在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工作中, 教育工作者应运用有效的教育策略, 并积极创新教育策略, 使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具有创新性、艺术性。

惯对学生潜移默化的示范和教育。教师是以人格培养人格, 以灵魂塑造灵魂的劳动者。教师良好的文明行为会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反之亦然。“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身教更重于言传。因此, 加强师德建设, 提高教师文明素养和道德水平, 充分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是进行大学生基础文明教育的基本前提和重要途径。

大学生的基础文明教育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 家庭、教师、学校和社会应共同有针对性地加强当代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 让学生接受全面系统的基础文明和社会公德教育, 逐步让大学生形成“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4]的良好品质。

摘要:大学生基础文明教育是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加强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前提, 是创建和谐校园的基础。但近几年, 大学生的基础文明状况令人堪忧, 存在着严重的缺失现象。高校作为培养高级人才的摇篮, 在加强专业知识教育的同时, 切实开展大学生基础文明教育, 促进大学生良好道德行为规范的养成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大学生,基础文明,现状,成因

参考文献

[1]李海燕.浅谈大学生的基础文明教育[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3, 1 (3) :89.

[2]靳小平.对新时期加强大学生基础文明教育的调查[J].思想工作, 2008 (6) :26.

[3]尹燕萍.大学生基础文明现状的成因分析及对策[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07 (10) :61.

生态文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篇8

当前,发达国家为了继续保持其高消费的需求,发展中国家为了生存和发展,正在消耗大量的地球资源。据美国科学院2002发表的《重新定进步》中指出,人类对资源的利用在1980年前后第一次超过了地球的再生能力;在1999年时,上述需求已超过了地球这一能力的20%。人类正在消耗地球的自然资源已满足不断增长的需要。

面对日益严峻的生态和环境问题,科学家和有关国际组织早在上世纪初期就发出了呼吁,联合国召开了一系列国际性的会议,并通过了各种议程、宣言和计划,以期从世界范围的角度来推动生态的保护和环境的改善。特别需要提出的是联合国1992年6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环境与发展大会,在这次会议上形成了《关于环境与发展的里约热内卢宣言》、《21世纪行动议程》和《关于森林问题的原则声明》等一系列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文件,对于保护全球环境和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在里约环境与发展会议之后,由于国际环境的复杂性,各国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使得以全球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21世纪议程》等重要文件的执行情况远未达到预期的目标,全球的环境危机不仅没有得到根本扭转,同时一些新的环境问题不断出现。为了进一步弘扬环发大会的精神,全面审议所通过的重要文件和其他一些主要环境公约的执行情况,研究今后的战略与措施,联合国于2002年在南非约翰内斯堡召开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Rio+10),并将全球环境问题聚焦在水资源(Water)、能源(Energy)、健康(Health)、农业(Agriculture)和生物多样性(Biodiversity)(简称WEHAB)等五个方面。

今年,是联合国环发大会后的第20个年头。联合国将在里约热内卢召开可持续发展大会(即Rio+20),这次会议提出三个目标和两个主题。其中第一个目标是重新审视各国对可持续发展的承诺;第二个目标是找出目前我们在实现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取得的成就与存在的问题,第三个目标是采取措施,继续面对不断出现的各类挑战;两个主题是:“在可持续发展和消除贫困的背景下发展绿色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制度框架”。此外,还特别强调需要优先关注的七个领域:就业、能源、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水资源、海洋、灾害的预防。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今年环境日的主题定位在“绿色经济:你参与了吗?”,其目的就是推动人们思考如何让绿色经济深入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以此带来社会、经济和环境方面的良性转变,从而满足世界可持续发展。

基础文明 篇9

一、生态文明科学地反映了人与自然关系

当今人类社会正在步入生态文明时代。加强生态建设, 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 维护生态安全, 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构建生态文明正在成为当今世界的共识, 是当代社会的重要发展趋势, 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与基础。

在进入工业文明后, 人类与自然的关系陷入一个误区, 人与自然不再和谐共处, 而是建立了以人类为中心, 以人类统治自然的“反自然”的社会。在传统的工业文明的价值导向下, 人们普遍注重强调人改造、征服和战胜自然的力量的增长与提高, 一味陶醉于对大自然的征服和统治, 却忽视了我们每一次对自然界的野蛮征服, 总会受到大自然加倍的报复和惩罚。这种向自然界的单向索取, 虽然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 却给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污染和损害。无论社会怎样发展, 人与自然的关系仍然是人类社会的最基本的关系, 是人与人关系存在发展的基础。要完善这个基础, 人类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 就不能只“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认识到自身和自然界的一体性。”1只有正确改造自然, 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才能使人类社会得以健康存在和持续发展。人与自然的关系不该是统治与被统治、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 而应是一种和谐共生、协调发展的关系, 二者相互作用, 在人对自然支配的基础上走向和谐统一。

生态文明, 就是人类在追求自身幸福、舒适生活的同时, 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与和谐, 维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展。生态文明作为对工业文明的超越, 代表了一种更为高级的人类文明形态。我们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都离不开生态文明, 没有优势的生态文明, 人就不可能有高度的物质享受、政治享受和精神享受;丧失了生态安全, 人类自身就会陷入不可逆转的生存危机与理想危机。和谐社会的提出正是从社会发展的角度, 体现了人类对生态文明的追求。

二、生态文明建设是和谐社会发展的基础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和谐”, 包括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而其中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和谐社会的前提基础和自然条件。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 是人类进行一切活动的物质基础。因此, 人类在开发利用自然的时候, 必须尊重自然、保护自然, 选择一条既保持经济增长, 又能保证生态平衡、资源永续利用的发展道路, 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和谐发展。这是人类可持续发展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

1. 和谐社会的发展依赖于良好的生态环境自然基础

生态是和谐之本, 发展是和谐之基。能否把握好生态与发展的关系, 处理好生态与发展的矛盾, 这对我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无论人类科技发展到多么先进的水平也离不开他所处的自然环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内在地要求人与自然和谐统一。正如胡锦涛指出的:“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2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和谐社会对生态环境的要求, 即生产发展, 生活富裕, 生态良好。它内在地包含于和谐社会之中。人类产生于自然, 发展于自然, 如果没有人类适宜的生态环境, 和谐社会就缺乏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 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也无法得以生存和发展。历史上, 曾经拥有璀璨文明的楼兰古国、古巴比伦等王国衰亡的根本原因都是生态环境的恶化, 导致他们最终消失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近年来, 我国因政府处理环境污染不力而导致的所谓绿色冲突频繁发生, 而因污染引起的民事、行政诉讼也在快速增长。各级政府投入巨资治理污染, 耗费了大量发展资金, 对于一些欠发达地区, 不仅成为本级财政的沉重包袱, 更严重影响了本地区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因此, 生态是否文明, 决不是单纯的人与自然的关系, 它很可能继之引起整个社会关系的失调。生态环境破坏所产生的危害, 不仅仅局限于人与自然之间, 而是从根本上破坏了人类生存的基本物质条件, 进而深刻地破坏了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只有促进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利用和发展, 才能保证其和谐社会的发展有坚实的自然基础。

2. 良好的生态环境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资源保障

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以资源作保障, 一旦社会发展和资源供应矛盾突出, 和谐社会的建设就会因缺乏资源支持而成为无米之炊。资源短缺是我们在进行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过程中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我国许多资源总量匮乏, 人均占有水平低。耕地面积人均占有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30%左右;石油占世界总量的1.8%, 天然气占0.7%……由于人口数量庞大, 人均资源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不仅如此, 近30年来, 伴随着我国经济前所未有持续高增长的是资源开发的迅速扩大和能源消耗的迅猛增长。由于科技水平的相对落后使我国在资源利用方面存在严重的浪费和效率低下现象。据统计, 我国每创造1美元国民生产总值, 消耗的煤、电等能源是美国的4.3倍, 德国和法国的7.7倍, 日本的11.5倍。可见中国经济的增长, 相当程度上是以过度份资源损耗、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为代价的。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深刻地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每一次胜利, 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 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 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 为了得到耕地, 毁灭了森林, 但是他们做梦也想不到, 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而成为不毛之地。”3今天, 我国生态环境已经面临严峻形势, 突出表现为人的无限需求与资源短缺, 生态破坏, 环境污染之间的矛盾。大量有毒物质和废弃物源源不断地进入环境, 不仅造成大气污染、水体污染、海洋污染, 更出现了酸雨污染、气候变异等问题, 这些矛盾已经并正在深刻地侵蚀着社会和谐的基础, 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带来巨大的障碍。

因此必须立足我国国情, 走节约资源的经济建设模式, 加强环境保护, 通过积极建设生态文明, 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 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持续的资源保障。

三、以生态建设推进和谐社会发展

1. 加强生态教育, 更新消费观念, 倡导绿色文化

建设生态文明, 必须大力培育全民族生态文明意识, 树立起人们对自然的道德责任感, 使人们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转化为自觉的行动, 将生态文明的理念渗透到工作和生活中, 从根本上解决生态保护问题, 为生态文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人们的欲望无穷, 而自然的可承受力却有限, 为克服二者的矛盾, 必须引导人们树立理性的消费观念。要培养消费者的绿色意识, 努力避免物质至上的享乐主义, 抵制互相攀比以浪费为荣的不良风气, 转变生活伦理, 鼓励人们崇尚自然, 节约资源, 追求健康、文明、舒适的生活方式。同时发展能够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效应”的绿色消费模式, 以减少消费过程对生态的破坏, 缓解我国日趋紧张的人与自然的关系, 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从而推进社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2.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形成节能环保的国民经济体系

我们必须强化全民的资源环境危机意识, 坚持科学发展观, 以人为本,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当前的生态文明建设, 潜力最大的是产业结构调整。通过合理的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 逐步减少能耗大的各类产业, 扶持发展高效利用、循环利用资源的新型产业, 大力发展低耗能、低排放的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工业带动和数量扩张带向三次产业协同带动和优化升级带动转变, 推进提高资源利用率的技术创新, 坚决控制高耗能, 高污染行业过快增长, 建立起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国民经济体系, 从根本上减轻环境污染的压力, 解决环境和资源的矛盾问题。唯有如此, 我们才能在物质财富增长的同时, 仍生活在安全优美的环境之中, 建立起一个全新的和谐社会。

马克思说:“人同自然界的关系直接包含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直接的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4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质体现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而人与自然关系的改善, 必然会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必须以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高度理性的生态文明为基础, 这不仅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不可少的重要举措, 而且事关社会主义

对当前架上雕塑创作的反思

雷军良 (河南省郑州师专美术系助教硕士450000)

摘要:当前文化和艺术的多元化发展形式使许多美术作品都从传统封闭的状态中走向了多元开放的融合, 其中架上雕塑艺术的创作, 也在彰显不拘一格的魅力。但在很多雕塑展览中却显现出了作品内容和形式方面的许多基本问题。本文从当前架上雕塑艺术创作的角度, 结合展览中所凸显出来的问题进行了重新的审视和思考, 对创作中如何处理雕塑形式和内容的关系提出了个人的所思, 所悟。对于这个老生长谈的问题进行及时的反思和重新审视, 对认清雕塑艺术创作的规律和原则并使当前的创作能健康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架上雕塑;形式美感;文学性;和谐结合

forms of many art works are from the traditional closed state toward the

of the work has revealed the content and format of many of the basic

with the exhibition of the problems of reflection on the creation how to deal wi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orm and content of sculptures made personal thoughts for this long conversation the question of timely reflection

artistic creation and to be able to present creative and healthy development

combination

在人类文化艺术发展的过程中, 雕塑始终都以不可替代的样式而存在, 各个历史时期的雕塑作品都在以不同的时代特征展示着人们对真, 善, 美的追求。20世纪末21世纪伊始, 在“西风东渐”和“东学西渐”的文化艺术碰撞中, 雕塑艺术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革, 包括架上雕塑在内的许多艺术创作都受到了新思想和观念的影响, 审美观念和创作思想的不断更新变化, 给当代雕塑艺术的创作者提供了新的动力和方向, 各种艺术样式异彩纷呈, 应有尽有, 尤其是年轻朋友的创作更体现着新时代的潮流和前卫的思想, 扮演着艺术创作中“弄潮儿”的角色, 作品反映着他们对身边环境和当代文化艺术的思考, 展示了一种暂新的艺术气息和风貌。然而, 在许多展览中我们不难发现雕塑作品中形式和内容的关系方面存在着许多基本的问题, 需要我们重新审视雕塑创作的规律和原则, 在对这个老生长谈的问题进行反思和重新审视后, 认为这种关系应为首先雕塑作品形式要具有悦目性特点是首要条件, 其次雕塑作品内容要有对真善美追求的侧重是重点方向, 再次作品的内容和形式要有内在的关联性是雕塑创作中始终如一贯穿的主线。

一、形式的悦目性是架上雕塑的第一要素

艺术作品是人类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结合体, 虽然在新时代, 有新文明, 新思想, 新科技和新工艺等方面的不断更新, 雕塑艺术的样式风格和内涵思想均在以一种宽松的姿态绽放异彩, 但这些作品在任何时候都应该能给人带来视觉的享受, 同时展现着现代人的文明和时代美感, 能引领人们畅游于新形式, 新思想的愉悦的三维视觉艺术世界当中。在这个自由创作的时代里, 从事艺术创作的人们拥有着随意和自由发挥的空间, 如雕塑创作的边缘化, “泛雕塑”、“非雕塑”化现象的出现, 但这种自主性和“无标准”的雕塑创作自由也造成了一些不健康的艺术现象的发生, 使雕塑的创作已没有了合理而明确的定义和界定, 这种随意性就像一把双刃剑同时也使本该具有真, 善, 美的高雅艺术气

和谐社会的全局。息的作品趋于庸俗化, 甚至变为丑恶, 丑陋和丑化的作品形象, 在历届高校毕业生作品展中呈现较多。这些雕塑作品对于形式奇特, 色彩鲜艳, 材料新颖的新生代的追求和探索, 产生了一些耳目一新的作品形式, 但这种孤立的对形式的探索方向却偏离了视觉美感的轨迹。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任何不堪入目的新, 怪的形式只能使人们吃惊而不会吸引观者对作品发生更大的兴趣。现在的某些作品为了吸引别人的注意力, 就在形式搞怪上下功夫, 刻意的标新立异, 钱绍武先生称其为“怪叫一声”的现象, 这种形式的创作思想在目前的创作中屡见不鲜, 它不是按照艺术的规律进行的艺术活动, 必须拨正这种创作倾向, 以艺术内涵表达的需要为基点进行具有悦目性艺术形式的探索才是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另外在雕塑作品的欣赏中, 需要有优美的形式作为第一要素才能在作者和观赏者间架起沟通和交流的桥梁, 有新的思想观念, 却没有动人悦目的艺术形式, 就没有引领读者和你深入交流的保障。雕塑作品正是由于有了悦目性和冲击力的形式才会夺取观者的目光, 带领人们进一步品读作品的内涵, 因此, 雕塑艺术的形式美感在个作品中具有首要的, 第一位的价值。

对于架上雕塑创作来说同其他艺术一样, 创作的灵感来自由材料和形式美引发的顿悟, 或是对生活, 人生以及心理深层的触动而产生。一件优秀的作品是通过一定的物质材料和艺术手法形成的物质形式, 它依附于对精神内涵的表达和诉说, 这种表达则需要以形式美为载体。无论是材料、色彩, 还是工艺、技法等都是构成作品形式的有力要素, 从这些角度深入地进行实践和探索才能产生有意义和价值的艺术样式, 同时这些艺术形式就自然地表达了人们的内心情感。

因此, 重视艺术形式美感是基本前提, 雕塑的形式美感是作品和欣赏者沟通的第一要素, 没有悦目的形式就没有吸引读者品读作品的叩门石, 也称不上符合视觉艺术形态范畴的美术作品。因此, 使作品具有悦目性的形式是构成优秀架上雕塑作品的基石。

二、内容的文学性是架上雕塑的核心

艺术是精神层面的表达。雕塑艺术的创作是由对宇宙, 人生, 对自然, 生活有所感悟之后寻求的形式寄托的一种创造行为, 也可能是因为某种具有美感的形式偶遇后对作者视觉和心灵的碰撞而产生的。在艺术作品中, 无论思想和文化上存在多么大的不同, 地域的差距上有多么大的差别, 却都可以是在对自己的认识、见解、情绪和感受的基础上寻求到的一种不同的形式观照。形式美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观赏者会在美的形式的吸引力下去品味作品内涵, 但印象能否深刻长久最终却要取决于作品内容的深度和格调的高低对读者的影响, 也就是作品所反映思想内容的程度。雕塑作品之所以需要体现一定的思想性和文学性, 是因为无论何种材料和形式一旦脱离了丰富的内容, 形式就会显得乏力和无趣, 作品就不具备感人的生命力。思想性和文学性的内容虽然来自对生命的思考和体悟, 对历史和现实的再认识, 但在对于历史题材和内容的重新品鉴, 认知和升华中, 还要以一种认真的, 严肃思考的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来形成闪现着感性和理性结合光芒的智慧结晶, 这样创作出的雕塑作品自然不会是流于单纯的符号表现, 更不会是丑化, 恶搞和调侃的丑陋形式。那些对整个社会状况, 个体生存状态的诉说都可以使作品体现出感性唯美和理性哲思的精神含义, 甚至文学性都可以作为作品境界的一种审美诉求。有了这样的深刻思想和耐人品味的哲思意境, 作品才会光彩夺目, 才能引发人们更多的思考, 在作品和心灵之间产生更高层次的情感和理性的碰撞, 启迪心智。

摘要: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生态文明作为对工业文明的超越, 是一种更为高级的人类文明形态, 它要求人类在追求自身幸福、舒适生活的同时, 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与和谐, 维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展。注重生态建设, 构建生态文明, 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的基础。

关键词:生态文明,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 20050627, 第1版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人民出版社, 1995383-384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四卷M1人民出版社1995:383

[4]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人民出版社, 1979:72

基础文明 篇10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

在充分考虑我国具体实际和基本国情的基础之上,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五个基本原则。

(1) 坚持和谐原则, 和谐原则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最根本的原则。

(2) 秉持循环原则, 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受到人口, 资源和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制约, 要解决此类矛盾, 必须追根溯源才能解决实际存在的问题。

(3) 秉持适度原则,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要把握其度, 不能超过其度的数量限制, 应当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留存足够的空间。

2. 基本特征

首先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是实现人与自然, 人与人以及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和谐。在人、自然和社会的相互关系中, 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又是三种关系中最基础和最核心的一对关系, 并且是人与人和谐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包括两方面内容:第一, 生态文明对象的全面性。它的研究对象较为广泛, 包括整个物质世界的所有生物。第二, 生态文明生产的全面性。当人类社会发展到生态文明的新阶段时, 在生产满足人类自身所需的物质生活资料的前提下, 人类还需要采取恰当的方式保护好生态环境。

再次, 平等性具体包括两方面内涵。一方面, 人类自身的平等性。另一方面, 人类与自然界的平等性。

二、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哲学

随着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 中国共产党人逐渐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自然观在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指导作用, 并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自然观进行深入剖析和探究, 使其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最根本的哲学基础, 具体又包括唯物论基础, 辩证法基础和认识论基础三个方面的内容。

1. 唯物论基础

(1) 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 自然界对于人类社会具有先在性, 也就是说人类社会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2)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具有物质性, 也就是都具有客观实在性, 它们相互影响, 相互作用。一方面, 自然界是人类社会形成和发展的前提, 也是构成人类物质生活条件的基础。另一方面, 自然界也离不开人类社会, 人类社会可以反作用于自然界

2. 辩证法基础

(1) 自然界存在着固有的, 本质的, 必然的和稳定的联系即规律性, 必须尊重自然界的客观规律性, 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以承认自然界的客观规律性为前提。在马克思的论述中提到人是受动的自然存在物, 也就是说人的主观能动性要受到客观规律的制约即作为主体的人必然受到客体自然界的制约。

(2) 在物质世界中, 联系是普遍存在的。一方面,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与人, 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基础;另一方面, 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人与社会的关系是相互联系的, 具体表现为它们之间既相互影响又相互制约。

(3) 矛盾分析方法要求我们要在对立中把握统一, 在统一中把握对立。因此, 我们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 不能只片面的看到人与自然的斗争性也就是对立性, 而应该在承认人与自然存在斗争性也就是对立性的前提下, 看到人与自然的同一性也就是统一性, 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3. 认识论基础

(1) 人与自然之间存在着在实践基础上的对象性关系。而人与自然的这种对象性关系从本质上说就是在实践基础上的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对象性关系。主体和客体之间的这种对象性关系就是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因此, 我们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时要注意把握这种对象性的关系即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

(2) 生产劳动实践是调整人与自然关系的具体形式和连接人与自然关系的纽带。人类在对待生产实践时, 不能只关注生产实践带来的收效, 而要着重考虑这种生产实践是否符合客观规律, 是否符合生产力的客观状况, 能否促进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发展。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自然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最根本的哲学基础, 并且具体包含唯物论基础, 辩证法基础和认识论基础三个方面内容。

三、中国传统哲学的自然观

中国古代的哲学家即关注物质世界的各种关系, 有着丰富的关于人与自然以及人与社会的关系的哲学思想。这显示出了中国传统哲学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思想, 具体包括儒家天人合一的生态观, 道家道法自然的生态观和佛教众生平等的生态观三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 儒家天人合一的生态观。“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传统生态思想的基本理念, “天人合一”的思想在儒学中是一以贯之的。他还认为“天人相类”, 天人之间具有微妙的相互感应关系。宋明理学代表人物张载讲的“民胞物与”——即不仅天下的人都是我的兄弟, 而且天下的物也都是我的同类, 这就决定了个人对待他人与自然万物的态度。“民胞物与”是“天人合一”观念在伦理层面与实践层面的具体体现。儒家天人合一的生态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哲学基础之一。同时, 生态文明建设一方面吸收和继承了儒家天人合一生态观积极进步的因素, 另一方面也克服和批判了儒家天人合一生态观消极保守的因素。

第二, 道家道法自然的生态观。就是说自然界是由“道”化生的, 并且道的运行不受人为控制, 属于天地之间至高的, 形而上学的自然而然。道家希望通过“道法自然”, 实现人道契合, 人道为一。老子还说:“天地不仁, 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 以百姓为刍狗。”因此, 道法自然的生态观主张: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平等的。人类的创造活动不应忽视自然之理, 更不应凌驾于自然之上, 而要顺应自然, 遵守客观的自然规律。同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既吸收和继承了道家道法自然生态观的朴素辩证法思想, 又克服和批判了道家道法自然生态观的唯心主义思想。

第三, 佛教众生平等的生态观。它阐发了一种尊重生命的理论, 是一种高尚的道德境界。佛教认为, 生命对于所有生物都是珍贵的, 人类凭借其卓越的认识和思维能力成为物质世界的主人, 但绝对不能因此而伤害其他生物。同时, 佛教也认为, 有情众生和无情众生皆有佛性, 也就是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佛教众生平等的生态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哲学基础之一。同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吸收和继承了佛教众生平等的慈悲高尚的因素, 而且克服和批判了佛教众生平等的消极保守的因素。

总之, 辩证法和认识论的经典理论, 是在结合中国具体实际和基本国情的基础之上,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自然观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另一方面它又以中国传统哲学的自然观为哲学基础, 分别表现在儒家天人合一, 道家道法自然以及佛教众生平等的生态理论之中, 它也是对中国传统哲学的自然观的批判与继承。所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哲学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自然观与中国传统哲学的自然观的统一。

参考文献

[1]胡锦涛, 中共中央十八大政治报告[M],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2

[2]江泽民, 江泽民文选[M],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6

[4]于丹, 于丹论语心得[M], 上海:中华书局出版社, 2006:18

[5]王国轩, 大学中庸[M], 上海:中华书局出版社, 2006:22

[6]方丽平, 孟子[M], 上海:中华书局出版社2006:32

[7]王国, 大学中庸[M], 上海:中华书局出版社2006:22

[8]马勇, 董仲舒评传[M], 北京:中国社会出版, 2010:18

[9]何安峰, 论张载的民胞物与思想[J],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9

[10]饶尚宽, 老子第五章[M], 上海:中华书局出版社, 2006:55

基础文明 篇11

关键词:第二课堂;素质拓展课程;大学生基础文明素养;华中师范大学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14-0290-075

何谓课堂?《现代汉语分类大词典》指出,“课堂泛指进行各种教学活动的场所,教室在用来进行教学活动时称课堂。”①何谓大学课堂?词典、辞海中并设有专门的解释,但身处大学校园,笔者能够清晰地感受到,以传统教师讲授为主的“第一课堂”、以社会实践活动为主的“第二课堂”,以及以数字网络在线学习为主的“第三课堂”逐渐成为大学课堂的“铁三角”。

华中师范大学素质拓展课程以“第二课堂”为落脚点,涉及网络课堂、混合课堂、传统课堂等多种课堂模式。其中,《大学生基础文明素养教育》课堂没有盲目开设混合课堂、研讨课堂等课堂教学方式,形成了理论实践“二加一”模式。这样的教学效果如何?笔者将以该课程的课堂教学为例探究当前大学课堂的亮点与不足,并提出思考。

一、《大学生基础文明素养教育》课堂的现状

如表1所示,该门课程将理论授课与课外实践相结合,通过三个专题授课。笔者从2015年3月至4月分三次参加该门课程的学习,发现:三次课堂出勤率分别为81.63%、75.51%、85.71%;天气情况分别为晴、晴、中雨;课堂教学均包含导入、整体感知教学内容、理解教学内容三个方面。

二、《大学生基础文明素养教育》课堂的亮点

(一)理论结合实践的“二加一”模式

课堂的英文单词“lesson”来自拉丁语“lectio”,代表阅读和说出来,那么阅读的实施者是谁?说出来这个动作的执行者是谁?纵观我国大学课堂,改革的浪潮不断,前进的脚步艰辛,以华中师范大学为例。

2005年,学校推出网络视频课堂,将课堂的时间和空间通过网络进行延伸与改变。学生能够自主选择上课的时间和地点,教师会对每个学生登陆课堂的时间进行查询,监督学生学满规定课时。但由此产生的问题就是师生之间相处方式的改变,虚拟网络迅速发展,师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却显得不太顺畅。

2013年初,学校首次推出新型授课方式——混合式课堂,“采用小班教学模式,每班不超过40人,上课时间以网上学习为主,面对面的答疑、研讨时间原则上不超过课程总学时的30%。”

2013年12月1日,校长杨宗凯在第十二届教育技术国际论坛上表示,“本校计划未来3年内,所有本科课程今后都将录制成视频,教材上能学到的全都放到网上,课堂主要用于讨论问题。网络课堂和混合式课堂将成为本校的常规课堂。”

时至今日,华中师范大学网络课堂与混合课堂模式全面落实,但传统课堂中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学习的模式仍扎根于课堂。十年的改革之路,输入了新鲜血液却并未根除传统教学的弊端。与此同时,网络课堂和混合课堂存在的不足也逐步显现。

根据华中师范大学教务处2014年5月发放的混合式课堂基本情况调查问卷收集到的数据可知,32.69%的同学平均每周登陆网络课堂进行学习的时间在1小时以下,32.49%的同学平均每周登陆网络课堂进行学习的时间在1-2小时之间,6.33%的同学平均每周登陆网络课堂进行学习的时间在3小时以上。

分析2013年11月华中师范大学教务处发放的混合式课堂教学基本情况调查问卷(学生部分),笔者发现,54.01%的学生认为完全网络课堂的学习负担最大,22.46%的学生认为传统课堂的学习负担最大。

信息化教育背景下,课堂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没有转化为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不少学生面对网络课堂与混合课堂会选择刷课的方式“应付了事”。华中师范大学的素质拓展课程课堂对三种课堂模式均有涉及,所取得的效果各异。《大学生基础文明素养教育》课程没有采用网络课堂、混合课堂,也不同于传统教学,它关注到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的学习,强调理论和实践学习结合,强调教师、教学内容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收效可圈可点。

参与的学生表示,该门课程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利用网络媒体资源,通过解析当下热点和生活小事进行理论学习,基于理论学习进行团体辅导,切实体会大学生基础文明素养的内涵与要求。实践的科学性与正确性是建立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笔者认为理论与实践“二加一”的模式能够较好地平衡二者之间的关系。

(二)推进大学辅导员队伍建设

“高校政治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战线的主力军,不断加强政治辅导员队伍建设是高校强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本保证和有效途径。”②大学生素质拓展课程关注思想政治教育,关注学生道德素质发展的这一特点与辅导员的工作特点和职业发展刚好契合,故该门课程对推进大学辅导员队伍建设大有裨益。

三、《大学生基础文明素养教育》课堂的不足

(一)课堂教学计划落实不到位

授课教师应该带领全体学生进行一次户外体验活动,将全体学员分成若干组,学生带着相机发现和拍摄校园里“文明与不文明”现象,最后完成《身边不文明现象记录卡》或《美丽校园·文明现象展示卡》,并在校园进行展示。但实际操作过程中,教师在团体辅导时关注于团队合作能力的建设,而非文明现象的采集,同时欠缺作品展示环节,与计划有偏离。

(二)大学课堂局限于大学教室

笔者通过三次课堂学习发现,不论天气状况如何,大学课堂主要的实施场所仍旧集中于大学教室,团体辅导也不例外。故笔者认为该种大学课堂仍旧停留在《现代汉语分类大词典》所提及的关于“课堂”含义的最低层次。

四、结论

《大学生基础文明素养教育》课堂的教学情况是素质拓展课程课堂教学情况的一角,而素质拓展课堂的教学情况又是大学课堂的一个缩影。

梅贻琦先生曾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大学有大师,大师在大学课堂,而大学课堂仍旧没有期望中的大气,原因何在?笔者认为,大学课堂之大,不在于楼宇之宏伟,不在于面积之宽广,不在于规模之庞大,而在于学风、在于人心。

(一)大学课堂之大在于学风

大学课堂之大在于学风的大气,而非学分。如果学生认为自己是为学分而学,因此盲目上课、刷课,那学风蔚然的大学课堂也会变味。有学者提出,“要实现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科学化就要实现大学生在第一课堂素质教育活动中所取得成绩,以及在第二课堂素质拓展活动中所取得成绩综合评价的科学化。”③事实证明,学分只能作为一种硬性指标约束学生的学习,要彻底改变大学课堂教学情况就要营造一种崇尚学习的氛围。建议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合理安排课程。教师要坚持以生为本的原则,根据本校学生的专业特点、发展需求和年级差异制定不同的素质拓展课程体系。教师要善用教学资源,注重理论和实践衔接,增加知识讲解和技能传授的直观性和趣味性,打造综合实践课堂。

2.适当采用教学方法,活跃课堂氛围,帮助学生真正走入课堂。

3.完善课程考核。考核方式应当做到因课而定,因需而定,更加多样化。

4.利用校园资源。定期举办各种基于学生需求的讲座,邀请校长与学生进行零距离的沟通交流,邀请知名教师进行品德教育,邀请优秀学生分享学习心得,形成一种爱学、能学、会学、善学的氛围。

(二)大学课堂之大在于人心

大学课堂的学术氛围并不是大师坐镇、增加课题难度就可以营造出来,学生个人是否想要学习、对学习是否有意愿更为重要。

人心既指学者的求知心,也是指教者的包容心。

于求学者,“去标签化”不仅是对教师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尊重。辅导员或许没有教授博导专业博闻,但他们是较为贴近学生生活、了解学生需要的人。我们应当以一颗谦虚的心接受知识,以一颗平和的心交流探讨,才不至于让大学课堂失去人情味。

于传授者,采用何种教学方式、课堂以何种形式呈现都需要深思熟虑。受访教师表示,“当前的大学生不是一个麻痹、不关心时政热点的群体,只是我们没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笔者建议,一方面,教师可以用适量的素材和视频来吸引学生,走到学生中间。另一方面,教师要认清自己的角色,要启发诱导学生,而非控制强迫学生。大学课堂对教师的心态要求较高,一颗有容乃大的心极为重要。

在此鸣谢华中师范大学教务处和接受访谈的两位教师。

注释:

① 董大年.现代汉语分类大词典[M].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863.

② 李正军.新时期高校政治辅导员队伍建设现状分析及其对策思考[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4:66.

③ 徐涌金,张明纲.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体系的构建思路[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4):36-39.

参考文献:

[1] 严单贵.浅谈如何加强大学生的基础文明教育[J].教育教学论坛,2013(9).

[2] 夏书珍.大学生基础文明的现状分析及应对措施[J].学术探索:理论研究,2011(2).

上一篇:五四文学下一篇:实验探究性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