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社会教学

2024-07-08

初中社会教学(共12篇)

初中社会教学 篇1

初中《历史与社会》学科是一门人文性很强的基础知识学科, 是广大学生接受知识与情感双重教育的重要阵地。如何让自己的课堂更有吸引力、更有效率, 这是每一个授课教师必须要积极探求的目标。我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工作经验, 结合该课程的特点, 认为教师在课堂中开展“情趣教学”不失为一个行之有效的佳径。

本文所说的“情趣教学”, 是指在课堂中以积极向上、浓郁的情感开展学科知识的趣味化教学。情是趣的基础, 趣是情的生发。开展情趣教学, 可以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快速提升教学的效率, 可以避免常规社会课平铺直叙的弊端, 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本文就试图对“情趣教学”作一点肤浅的探讨。

一、以积极的教学情感激活课堂

在现实中, 由于受到某些因素的影响, 《历史与社会》课程的地位总不如语文、英语等学科, 尤其是在七、八年级阶段更为明显, 要很好激起学生学习的热情显得很困难, 但又不能因此而荒废了对学生进行该学科的正常教学, 所以授课教师就必须另辟蹊径。

1. 教师要有亲和力, 尊重、热爱学生, 这是使课堂充满情趣的基础。

列宁曾经说过:“没有人的情感, 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爱, 是开启学生心灵的钥匙。”初中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期, 心理还没有完全成熟, 却希望获得成人的尊重, 也很容易产生思想情绪的波动。如果授课教师总是居高临下地面对学生, 处处显示“老师”的架子, 是很难与学生建立起和谐师生关系的。教师不妨放下身段, 贴近学生, 尊重学生的学习权、发言权和人格。中央电视台少儿节目主持人鞠萍姐姐在谈到自己办好节目时说, 我们的节目要使儿童喜欢, 就要“蹲下去, 俯下身, 和儿童一样看世界”。在教学中, 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 是学习的主人, 教师只是一个引领者, 一个教学的组织者, 教师必须时时牢记自己的角色, 不可越俎代庖。我们作为义务教育工作者, 何尝不该像“鞠萍姐姐”那样做?这种“俯下身子”为儿童服务太有情趣了, 是真正的“以人为本”, 如果教师也能做到这点, 何愁学生不喜爱自己的课堂呢?

2. 教师以具有个人魅力的课堂教学激情引领学生学习。

初中社会学科本是一门很有趣味性的基础学科, 教材里面图文并茂, 而且图片大都以彩图的形式出现, 很有美感, 也很有文化韵味, 但文字大都比较浅显, 很多内容学生自己就能看懂, 如果教师在课堂中没有任何激情, 照本宣科, 那么再好的内容也会索然无味。如果教师以饱满的激情, 以巧妙的方式进行趣味教学, 那么就很容易带领学生进入教学的氛围之中。

没有教学激情的课堂就如同一潭死水, 没有波澜, 没有涟漪, 风平浪静, 这对于以叙述知识为主的社会课堂来说, 确是难以激起学生思想火花的。当然, 教师激情的生发, 和教师的知识修养、个性品格有极大的关系, 需要教师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学习和积累, 只有教师自己真正动情了, 学生才有可能被感染起来。

二、适度渗透社会学科以外的其它相关知识, 增加课堂趣味性

学科知识本是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的有机统一体, 没有什么不可逾越的鸿沟, 在学习中相互融会贯通, 对学生学习大有裨益。

1. 不同学科知识的适度运用, 有利于扩大知识面, 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就初中《历史与社会》课来说, 最离不开的是对语文知识的借鉴和运用, 文史本是一家嘛。例如在读准教材中的一些人名、地名、冷僻字和古今异音字时, 教师就必须借助语文知识来辅助学习;又如在学习百家争鸣、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文化成就时, 也应该适度借助语文知识对它们进行补充解读, 语文和社会这时是一种互补关系。借助语文知识来解读, 既可以帮助社会知识拓展与外延, 又可以激起学生共鸣, 学生的情趣自然就会大大增加。

要做到这些也非容易之事, 关键就在于教师的巧妙引用, 积极设法调动学生的语文知识库, 从语文的角度去解读社会教材中的一些知识, 会给学生带来一种全新的感受。当然, 也不只是语文, 其他学科的知识如科学、数学也有值得借鉴的地方。

2. 不断给学生以新知的吸引力。

教科书是人写的, 知识并非是“死”的东西, 它是随时代的发展和人们认识的进步而不断发展的。如果只是局限于教材中的那点知识来施教, 肯定是不够的;如果只是以平铺直叙的单一手法施教, 那更是不够的。

对每一课内容的学习, 我们不只是要教学生掌握教材中的那点知识, 还要注意补充和开拓, 这就必然会牵引出许多新知识来, 从而开阔学生视野。例如在学习八年级上册第三课“华夏族的人文初祖”时, 教师不妨引用这方面的一些神话故事加以开拓, 如《盘古开天辟地》、《女娲补天》、《夸父追日》、《精卫填海》、《后羿射日》、《黄帝大战蚩尤》等, 既对课文知识作了另一个角度的诠释, 又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因为初中生还是孩子, 爱听故事是他们的天性, 学生的情感很容易激发, 兴趣也就浓厚了。

三、合理引导学生参与课堂互动学习, 让学生有主人翁之感

新课程更强调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 通过参与式学习, 给他们以快乐的体验。课堂不只是学科知识的殿堂, 它更是学生成长的舞台, 是学生品味生活的“梦想剧场”, 没有学生主动参与的课堂不是好课堂。

1. 开展多样化的课堂学习, 让课堂动起来。

社会学科既有五千年的人类社会发展史, 也有人类认识自然的地理知识, 还有社区生活知识。在教学中, 有许多知识完全可以让学生以自己的生活体验来作补充学习。

除了运用常规的讲授教学法外, 还可以把全班同学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 采用合作学习形式, 开展小组竞赛活动, 如开展知识抢答赛、讲历史小故事、介绍家乡的历史古迹与文物、庙宇、展示旅游照片、编写社区生活手抄报等活动, 不仅可以大大丰富课本知识, 还可以充分调动学生主动探求知识的热情, 学生的主动性可以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教师完全可以把每一节课安排三分之一的时间来做这些事, 完全可以把这门功课活学、学活。

2. 组织学生开展小组讨论, 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成功教育的关键是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著名教育家赞可夫也曾经说过:“我们要努力使学习充满无拘无束的气氛, 使学生和教师在课堂上都能够自由地呼吸。”小组讨论问题是新课程教学改革的一个显著亮点, 是开展民主教学的重要体现。这一手段若运用的恰到好处, 可以充分发挥学习的主人翁作用, 增强学科知识教学的情趣性。例如:在学习八年级社会上册第二课《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时,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三国鼎立形势》图所蕴涵的知识进行讨论:你从这幅图中读出了哪些信息?你能据此推理出当时三国各自经济发展的重点和内外政策的特点吗?为什么呢?

学生经过激烈讨论后, 可各抒己见, 教师应充分肯定他们的结果和勇气, 并作最后的小结和补充。学生在这一互动中既增加了知识, 又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 可谓是寓学于乐。

四、课堂中教师对教学语言的良好驾驭对开展情趣教学也很重要

生动活泼的语言, 是情趣教学的调味剂, 它就象磁铁一样, 吸引着学生们的注意力。教师抑扬顿挫、有磁性、有幽默感、有情趣的语言, 再辅助以适当的肢体语言, 对学生来说是一种美的享受。

社会课堂的情趣教学还有很多方面值得探讨, 本文仅就以上几个方面作一些个人观点的表述, 以抛砖引玉。教育家赞可夫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情绪和意志领域, 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 这种教法就能高度有效发挥作用。”一位乏味的教师肯定不是好教师, 一堂乏味的课肯定不是一堂好课, 可以这么说:浓情厚趣是教学迈向成功彼岸的动力源泉。

参考文献

[1]王柏勋.语文教学情趣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4.

[2]陈相武.中学历史教材教法[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4.

[3]课程教材教研所.历史与社会及其教学参考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7.

初中社会教学 篇2

本学期担任九年级历史与社会教学,所教九(1)班。这个班的学生缺乏尖子生,但孩子们还比较努力,只是基础差的学生很多,这也是九年级普遍现象。

本届九年级的教学时间过半,现对这一学期的教学工作作如下总结:

1、对教材的把握进一步增强。由于去年教了一年九年级,更准确地说是教了半个轮回,对本学科教材的编写思路、课程标准、教材重难点、中考的考试方向和考查要点都理解得比较清楚。所以教学时就可以更灵活地处理、整合教材,该补充拓展的就补充拓展,该少讲或自学完成的就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尝试。

2、对复习专题的整理更加科学了。政史学科与其他学科不同,教师要对各知识点进行提炼、归纳,将相同内容的知识整合为一个专题。专题复习打破了教材的编写顺序,比如说:“主要国家对现代化道路的探索”这一专题,相关知识点八下第五、六、七单元都有介绍,现在就是要把这些知识从每个单元中提出来整合在一起,形成一个专题进行复习。根据课标要求和中考考试说明,我们把教材整合成七个专题,这学期随着我对教材的熟悉和教学经验的积累,我对这些专题的整理和补充更科学,精炼程度更高了。

3、团队意识进一步增强。所以我们加强了对思品或历史偏科学生的辅导力度,加强了教学进度和合卷测试的协调,增多了对一些不良课堂现象的磋商,增多了相互看课的次数。我们备课组一共二人,现正在全力组织复习。

4、对自己的教学水平更加注重反思和总结。每节课下来,我虽然没有写下教学后记,但我都是认真的在心里进行了反思和小结。因为我今年的课时量减少了,去年每班每周四节,今年变为五节,每班两节课上完一周就过去了,一学期一共也就只有十几周,所以我对每节课都是非常重视的,每节课我一定要上“精”上“好”。于是对每节课后的反省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反思清楚了,设计出了更好的教学程序和教学方法,才能使下一次课更加优化。

当然不足之处也是有很多的。但我坚信:态度是成功的基础,目标是成功的主题,时间是成功的效率,行动是成功的保证。我会一步一个脚印,把我的教学工作搞好,让学校放心,让家长满意,让自己进步。

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篇3

[关键词]历史与社会有效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220099

苏霍姆林斯基曾在《给教师的建议》里说过这么一段话:“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当前传统的教育与教学存在着不少问题,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和人们的不断反思,这推动了当前教育教学改革步伐的加大,但同时摆在教育与教学改革者面前的有关教育教学的理论和思考也会越来越多。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培养中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体现,更符合新世纪对教育教学工作提出的要求。本文将如何培养中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重要的研究课题,主要探究如何提高历史与社会课堂的教学效果,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该课程的知识。

一、讲究教学情境创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历史与社会原本是一门极其有趣的学科,然而在现实教学中笔者发现不少初中生对此并不感兴趣,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教师在教学中未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即未能通过历史中有趣的故事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历史变得生动起来,而是照本宣科地去教学,自然也就无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在讲授历史与社会课程时,应该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让历史与社会课堂变得生动,让初中生能够主动参与到新的课程的学习中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例如,讲《中国环境问题》时,可以先提学校根据店口镇政府锅炉改造工程的要求安装天然气管道,然后提问:镇政府采取这项措施的目的是什么?原因又是什么?然后开始讲述新课的内容即中国的环境问题。这样结合身边的实际情况来开展教学,既让学生很快进入学习该课程的状态,充满学习兴趣,又能让学生明确学习本课的目的。

二、架设平台,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

高效率的课堂教学离不开学生的积极参与,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亦是如此。教师要想让课堂教学变得高效率,就得让学生全方位地动起来,参与进课堂学习中去,积极调动自身各种感观去体会和感受学习历史与社会知识的乐趣,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该课程的知识。

1.让学生多观察多读图。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让学生学习从地图中获取更多有用的信息,这就需要教师善于去引导学生认真阅读地图。例如,在《大洲和大洋》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先设计好一系列问题,然后让学生进行读图抢答诸如此类的问题:南北半球各有哪些大洲?赤道穿过了哪些大洲?通过问题来培养学生认真阅读地图的习惯和从地图中获取有用信息的能力。此外,可以让学生在观察地图一段时间后让他们画出简单的世界地图,比较谁画得又快又好,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学生对该课程的基础知识理解和掌握得更加到位,从而更加容易提高基础知识成绩。

2.让学生多讨论多交流。在《水乡孕育的城镇》一课的教学中,笔者结合我们自己的家乡白塔湖,让学生分析家乡的情况,分小组讨论:利用地图说说自己家乡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因素,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特色有哪些?对本地区的发展有何建议?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尽情地去阐述自己的观点,同时也能从其他同学的论述中了解到不同的观点,这样大家在不断交流中得到进步和提高,从而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学习,主动地发展。

三、及时对学生进行评价,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中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水平以及对知识的驾驭能力都有一定的局限性,这就使学生在对历史与社会课程知识的理解不能一步到位。因此教师就需要正确去引导,并适时去点拨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在困惑时打通思路,做到正确理解知识。此外,当学生能够正确理解知识时,教师需要给予学生赞扬,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初中学生在课堂上获得越多学习的成功体验,自然对本课程学习越有动力,其学习效率和效果就越好。

四、正确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该课程的知识

在不同的情境中学生的体验是不一样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感觉,如烦恼、讨厌、快乐以及成功感都需要一定的情境。在历史与社会课程中,教学情境的设置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所不可或缺的教学手段。历史与社会教材有其自身的特点,如简洁、综合、系统等,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创设情境,让学生主动去感受教材,互相交流,分享成功。

比如在学习初一《石油宝库》时,可以创设情境“寻宝记”,学生通过寻宝—挖宝—鉴宝等环节,了解该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石油运输路线、石油给该地区带来的影响等。这样既能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另以《改革开放的年代》为教学案例,教师可以在课堂开始时先播放歌曲《春天的故事》,然后投影出自己设计的题目:(1请你谈谈对“1979年是一个春天”的理解。(2你知道“有一位老人在南方画了一个圈”中的“老人”是谁吗?(3请你谈谈老人所画的圈的含义。通过一系列问题的巧妙设计,可以让学生在思考和讨论中加深自身的体验和发挥他们的学习主动性。

五、让学生加深学习的体验

学生体验的深浅是由学生自身所学知识的多少决定的,如果学生对所学内容一无所知,自然也就不会对该课程有较为深刻的体验了,所以,知识就是体验的基础。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体验性的教学,可以以显性的知识为基础,以隐性的知识作为一个切入点。例如在讲授历史人物或者社会的事件时,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去收集各种相关资料,然后让他们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和讨论,这个过程就是学生增长知识、丰富感性体验的过程。

再回到前面所提的“一国两制”的课例,教师可以采取上述让学生收集资料的教学方式。在收集大陆和台湾的相关历史资料时,不少学生搜集到三国时期、隋唐、元明清时大陆与台湾联系的史实。此外,学生就自己搜集到的资料在课堂上分组进行讨论,并在班上分别阐述本组的观点,充分体现了学生丰富的个性,也让教师感受到学生思考问题的独特的角度。只有这样让学生真正地参与进来,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去学习该课程。

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不断提高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历史与社会课程教师应担当的责任和义务。

[参考文献]

[1]杨振强.初中历史与社会学科“同课异构”活动开展浅谈[J].课程教育研究,20128).

[2]王月芬.注重课堂教学细节促进学生长远发展——初中历史与社会有效教学策略研究[J]. 新课程(中学,20143).

[3]林正委.探讨初中历史与社会以生为本的教学策略[J].新课程(下旬,20137).

初中历史与社会探究教学策略初探 篇4

关键词:初中历史与社会,探究教学,策略

在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中, 采用探究是实现课程标准的最佳途径, 也是新课程基本理念的要求。布鲁纳认知心理学是实施课堂探究的依据, 布鲁纳的认知发展论认为:“教学就是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发现学习的过程。”在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 教师不是把学习内容直接呈现给学生, 而是由学生通过一系列的发现行为, 发现并获得学习内容。因此, 教师要运用相应的教学策略, 营造有利于学生自主发现、探索学习的情境。探究就是通过一个个问题与议题激发学生从多角度、不同学科知识以及技能入手, 进行全面思考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实践证明, 恰当地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运用探究法, 有利于学生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和思维能力的提升。

一、探究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的意义

1.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

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 每单元的综合与探究内容, 如果学生仅从某学科角度出发进行探究, 是难以形成合理、科学的认识的。只有结合多学科的知识与技能, 形成全面探究问题的思维模式, 才能真正提高自主探究与合作, 全面认识社会、改造社会的能力。可以说, 让学生具有多角度思维的能力, 是新世纪对合格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学科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明确指出:“尝试多角度探究当前生活中的挑战与机遇, 学会独立思考、提出疑问、进行反思、逐步提高自主选择与决断的能力。”而运用探究教学法, 在提升学生思维能力方面有着不容忽视的价值。

2.有利于学生合作能力的培养

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 一些重要的探究活动, 如每个单元最后一课的综合探究, 学生个体往往难以独立完成, 那就需要在教师的指引下, 以小团队或小组的方式共同完成。这不但提高了学生多维分析问题的能力, 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这不仅有利于学生综合认知及问题解决能力的提升, 还最能体现学科价值的一种教学模式。

二、探究法课堂教学实施策略

探究法课堂教学的基本方法可以概括为:氛围营造, 兴趣激发、自主课堂, 潜能挖掘、恰时点拨, 深入探究、变幻作业, 及时评价。

1.目标制定, 明确探究方向

探究目标的制定是学习活动的灵魂, 对学习过程有着导向、调控、激励和评价的功能。而探究目标制定的出发点是课程的教学目标。学科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由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组成。而教学目标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历史素养为核心, 互相融合成统一整体。为此, 在制定探究目标时, 要从学科总目标出发, 制定各层各级目标, 并细化到每一堂课中。条理清晰的目标框架对探究的实施意义重大。如“古代埃及”的探究目标制定如下: (1) 知道古埃及的代表性文明成就, 理解它们对于人类文明发展的意义。 (2) 结合教材图片及材料, 分析埃及的自然环境特点, 明白尼罗河的重要地位。 (3) 通过讨论、分析自然环境影响文明的产生, 充分认识大河对文明形成的重要作用, 了解文明产生的多源性。 (4) 在理解古埃及文明形成中尼罗河所起作用的基础上, 让学生感悟人类文明的多源性, 这是人类各民族共同创造的结果。 (5) 通过了解金字塔建造及其特征, 让学生明白人民才是历史的缔造者, 人民的才智是无穷的。

2.营造氛围, 激发探究欲望

课堂情景的设置与氛围的营造, 尤其是具有吸引力的导入, 往往会立刻抓住学生的心弦, 调动学生的情绪, 激发学生的好奇和期待探究的心理。例如, 学习“高度集权的北宋政治”一课内容时, 我是这样导入的:

为学生展示《少年包青天》和《秦香莲》剧照。

设问:这些演员所扮演的历史人物, 他们生活在哪一个历史朝代?

过渡:人们曾这样评价这个王朝:

(1) 君明臣良而国弱。

——刘羽权《如果这是宋史3 仁宗盛世卷》

(2) 贤相辈出, 却无力改变官场的腐败昏庸;名将咸聚, 却无法抵挡小国的进攻;才子云集, 却热衷无休无止的内耗;经济富裕, 却用于购买和平;文化昌盛, 却不能扭转颓败的国运。这是一个美好的时代, 也是一个糟糕的时代。

———张学伟《北宋历史的悲剧》

(3) 北宋是中国历史上比较软弱的一个朝代。

———四月网专题报道《重回北宋》

以上材料是从哪些方面来评价北宋的?从材料里我们可以看出, 有人评价它是美好的, 也有人说它是软弱的、糟糕的。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些评价重回北宋一起来寻找史实。

另外, 我们也可以用现在的网络用语或学生喜欢的TFBOBYS组合所唱的歌曲导入、设疑, 拨动学生的探究欲望。

3.有效提问, 提高探究实效

现代教学论研究表明, 调动学生求知欲的关键是问题, 问题层层深入才能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问题引发学生探究, 探究情境的创设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尤其能激发学生对已有认知结构中空白知识填补的欲望, 同时也不断地对头脑里已有的各类知识进行类比、加工。

问题是探究学习的起点, 也是引起学生参与的动力, 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 有利于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习惯。当然问题的设计要注意设问的角度与层次性。如在学习“高度集权的北宋政治”集权措施时, 我设计了下列问题:赵普认为唐末以来政局动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他又提出了哪些解决措施?当时的统治者采取了哪些措施将兵权、政权和财权收归中央的? (学生根据已有知识与教材知识就能解答) 为了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我又设计了下列史料, 让学生从中分析史料体现了哪些中央集权的措施。

(1) 天子之卫兵, 以守京师, 备征戍, 曰禁军。

天下营兵, 纵横交互, 移换屯驻, 不使常在一处。

(2) 969年, 太祖又宴请节度使王彦超等, 劝使罢镇改官, 以消除藩镇割据隐患。

(3) 宋朝一改过去节度使把持地方财政, 以大量财物留使、留州现象, 令各州财赋除留必须之经费, 一律上缴, 由中央财政机构统一管理。

通过上面的设问与追问, 由表及里, 由浅入深, 激发学生的思考与探究, 进而形成发散与突破, 在层层认知的基础上拓展思维的广度与深度, 从而培养学生的良好思维品质和问题意识。

4.激发探索, 体验探究乐趣

在平时教学中, 教师要培养学生自己分析探究问题, 积极寻找解决方法与技巧的能力, 力争在一次次的解决和探究问题中提高探究能力, 体验探究乐趣。为达到这一目标就需要教师优化教学环节, 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思考题及课堂活动, 组织学生在合作、探究中辩论。第一, 教学中可以引入学生比较熟悉或与其切身相关的问题。如学习“湄南河平原”一课内容时, 教师可以让学生联系长江中下游平原的自然环境、生产特点, 让学生自主探究;也可让学生走进田野, 亲身体验其自然环境、生产状况, 再与教材内容相联系进一步探究问题。第二, 教学中也可以引入社会热点问题。如2015 年是抗战胜利70 周年, 国家进行了阅兵式及一系列的纪念活动。其中就有许多值得探究的问题, 学生可以在探索中寻找答案:这段历史是怎样的?当时为什么会受到日本的侵略?中国人民又进行了怎样的反抗?现在的中国能进行大阅兵并邀请外国领导参加, 说明什么?70 年前后的变化又有什么启发?第三, 教师可根据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和原理进行设问。如在早期国家与社会时, 我就以青铜器为主线, 向学生先展示商的四羊方尊、夏的青铜爵、西周的利簋的图片, 让学生回答其所代表朝代, 让学生感知青铜器高超的铸造技术;然后再展示毛公鼎的图片, 让他们观察并发现的青铜器上的文字;接着让学生讲解他 (她) 所知道的有关文字的历史知识;继续展示宜侯矢簋图片及说明 (西周早期青铜器, 出土于江苏丹徒, 簋内底有铭文120 余字, 记载了周康王分封夨到宜地, 并赐给他很多土地、奴隶和仪仗等物品的情况) 让学生探究西周的分封制、礼乐制等知识并让学生以小品形式展示。第四, 创设特定的情境, 激发学生的求知本能。如在讲解“秦始皇开创大一统基业”一课内容时, 我先让学生观看有关秦一统天下的视频, 让学生感受秦帝国建立的不易, 然后就设问“如果你是秦始皇你会采取哪些措施来巩固统治?”

5.参与讨论, 感悟探究合力

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如遇到疑问, 教师可先让学生先把自己的第一想法写下来, 再与小组其他同学交流和探讨, 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拓展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如在讲解“高度集权的北宋政治”中引入材料:

太祖问:“天下自唐季 (唐朝末期) 以来, 数十年间, 帝王凡易八姓, 战斗不息, 生灵涂炭, 其故何也?”我根据以上材料设问:“如果你是当时的大臣, 你会为太祖如何出谋划策?”在学习了整课内容后, 我又设问:“面对北宋这样一个‘积贫积弱’的局面, 如果你是当时北宋的官员, 你该怎样去改变?”学生在讨论与角色互换中得到了收获。

6.效果评价, 创新探究方式

建构主义认为, 学习的特点之一是积累性。因此, 面对教学效果评价, 我认为应是“夯实基础, 稳中提升, 层次构建, 三维共赢”的教学策略。稳中提升的主要目的是进一步巩固和理解前面所学的新知识, 并通过“新知识的运用, 逐步积累学习的能力”。

作业层次化。教师应关注不同学生的学情, 围绕课程标准要求, 为不同学生布置不同层次的作业, 设计由易到难的多层次作业, 满足不同学生的要求, 为了调动学生做作业的热情, 我们还可以在一定条件下让学生选做作业, 从而提高做作业的效率。

作业形式多变化。直至今天, 学习的方式与途径都发生了质的变化。如果我们还是以单一的书面形式来布置作业, 将无法激起学生做作业的激情。为此, 我们必须对作业进行变革:如设立开放型作业、生生互相布置作业、建立作业合作小组、布置网络作业、开口表达作业、手工作业、实验过程结果展示等。

以上是初中历史与社会探究课堂教学的一些想法, 在实践中, 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在探究中创新, 充分体现了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探究课堂教学能否有效, 取决于学生能否探究、怎样探究、多少学生在探究。

参考文献

[1]沈菊秀.初中历史与社会“体验型生态对话”教学课型初探[J].文教资料, 2011, 5 (11) .

[2]李建雷.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史料”的运用[J].成才之路, 2013, 6 (13) .

初中社会教学 篇5

内容摘要: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是实现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如何改变当前农村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中的一些弊端,对农村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进行改革,促使农村历史与社会教育更快发展。已经成为我们农村历史与社会教师的一件大事。本文拟从分析当前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中的弊端出发,并提出一些粗浅的改革办法,旨在引起历史与社会教育工作者的重视。让大家共同研究、改革农村历史与社会教学,从而培养农村孩子的历史与社会能力,提高农村历史与社会教育水平。

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策略探析 篇6

一、巧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作为一门全新的综合性文科课程,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在课堂学习中具备主动学习的意识是很重要的,这是历史与社会新课标的要求。在导入新课和讲解课本中的疑难点时,恰当地设置情境,可以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导入新课是需要一定技巧的。如何在短短的几分钟内成功地导入新课,让学生积极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笔者认为巧设历史情境是一个很好的方法。比如八年级的第三单元与第四单元共同讲述了人类历史上不同的农耕文明,在第四单元介绍了中华文明。它从另一层次上向学生介绍了现代世界所存在的不同文化的历史渊源,多元与差异,为让学生对此有深切的感受并对学习内容产生兴趣,从不同民族的各自行礼方式即不同文化(文明)的独特符号切入。又如在第三单元作第一节课的新课导入时,先以录像或图片的形式向学生展示不同文化(文明)的符号——不同国家、民族独特的行礼方式:中国的抱拳礼、欧美的握手礼、日本的九十度鞠躬、泰国的双掌合十等;之后结合形体演示向学生介绍每种行礼方式的含义、渊源,古代不同民族交往中礼节冲突的故事,以及现代许多国家保持各自象征式行礼方式的意义;最后介绍时下有人倡议恢复抱拳礼的意义和抱拳礼的优点等。通过以上独特的“小问题”来引出背后的不同文明,对他们的差异、融合、冲突产生更深的认识,同时也认识到中华文明的优秀与灿烂,产生对这部分学习内容的期待和兴趣。

巧妙地引入情境,能够从多角度、多方面阐释课本知识的疑难点。例如在讲授七年级地理部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课中的秦岭—淮河一线分南北时,学生对其中的中国南北方各种地理、人文的差异问题没有直观认识和感受,理解起来有困难,恰好这个问题有很多相关的图像、视频资料,笔者便在课余时间运用相关材料为学生制作了一个多媒体课件,在讲述过程中结合学生的疑难问题播放了多媒体课件。课件以图片和视频相结合的方式,形象地展示了南北方不同的景致、民俗风情、生产特点和生活习俗的对比,如初冬时节秦岭山脉南北山麓迥异的景色、江南水乡的小桥流水和华北平原的一马平川、苏州园林中听奏评弹的情景和陕北黄土高原上高亢苍凉的信天游歌声、东北地区居民一家子在平房大坑上吃饭聊天的情景和福建土楼内的生活场景,从不同的方面对比、解读中国南北方的差异,学生的感触很大,对该问题的理解也更深入了。

二、适当引导,拓展学生思维

根据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的要求,教科书在框架结构上尽可能地避免知识领域相互分离的“拼盘式”设计。把历史(时间)、地理(空间)作为社会发展的两个坐标,使各有关知识领域的内容有机整合起来。从知识的构成方面看更加注重人文学科的交叉性,注重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知识融合在一起,并提升为一种精神素养。对教师而言,在课堂教学中要有针对性,要注重从宏观的角度对知识进行梳理。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能拘泥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而应该在教学中适当运用分组讨论、辩论与课外活动相结合的方法来引导学生,让学生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拓展其思维能力。

例如在七年级地理部分的知识中,关于人文地理的很多知识可以让学生按知识点分组进行搜集,然后在课堂上以发言的方式来学习,教师在此过程中要充当好引导者的角色,并且要在最后作总结。例如讲到七年级第二单元《世界大家庭》一课时,可以把学生分成东亚、西亚、南亚、东南亚、北美、南美、非洲、西欧、东欧加俄罗斯九个地理组,让各组搜集各自地区的自然地理、人文和代表国家的情况在课堂上发言,教师在学生发言时进行引导补充,最后按地理和人文(不同文化圈,如儒教文明、欧洲文明、伊斯兰文明等)两种概念标准进行区域划分和各自不同自然地理和人文的总结说明。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和合作能力,也使他们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

三、合理创新,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历史与社会不是按领域划分的学科群,而是把相关学科内容按照一定的逻辑线索重新整合起来的课程,其本身就是一个创新。为了使教科书的内容成为一个整体,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对各知识领域的内容进行大胆的筛选、改造和重组,而不是照搬分科课程的体系。

例如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三课《汇入工业文明大潮的中国》,这部分内容相当于旧版历史教科书的中国近代史部分,但在内容上变得简略,在历史思想观点上有些改变或模糊。讲述这部分时,教师不能完全依赖教材的内容,应该利用自己掌握的历史知识,和其他领域的相关知识、资料,对这部分课程内容进行补充。如可以向学生补充介绍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和火烧圆明园的具体过程,同时让学生思考近代历史事件产生的原因,从工业文明和封建帝国对抗的表象下揭示不同文明的碰撞,西方文明侵掠性的根源和导致中国衰败的文化和制度层面上的原因。如果用传统的教学方法,照本宣科,学生可能只能掌握其中最基本的知识点,对于知识的整体框架和相关背景的掌握不仅不到位,而且是支离破碎的,教学效果不理想。

又如在教学八年级历史部分时,一些学生基于个人兴趣,对有些历史人物的故事和历史事件了解较多,教师便可以鼓励这些学生在课外按照自己的兴趣去搜集相关的资料,在课堂中以演讲的形式表达自己在这些方面的看法和观点,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又可以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创新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实践与知识相结合的方法学习,不但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而且可以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在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要运用有针对性的策略和方法,适当创设情境,从宏观上予以引导和启发,同时要有创新意识,鼓励学生积极实践,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

参考文献:

[1]傅道春.新课程中课堂行为的变化[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欧阳青尼.历史与社会的课程标准读本[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4]曾玮.新课标教材教学中的几点建议[M].陕西师范大学杂志社,2003.

[5]丁尧清.学习社会课程的演变与分析[M].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

初中社会教学 篇7

筅浙江宁波古塘中学包明达

一、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社会教学的实践探索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越来越广泛而深入地渗透到教育领域中, 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已成为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

1. 在社会课堂教学中使用“课件”

在课堂教学中, 由于时空限制, 很多生活情境难以在课堂上再现, 而运用多媒体课件能重新将生活情境置于课堂之中, 可以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 可以引导学生认真地观察, 主动积极地思考, 生动活泼地感知, 从而克服教师教学手段单一, 课堂气氛沉闷的不足, 达到优化课堂教学, 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提高社会教学的效果。我们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学会借助多媒体课件来精心创设教学情境, 引发学生想象和联想, 给学生展现一个更为广阔、丰富的学习空间。

2. 在网络环境下进行社会教学

网络提供了极为丰富的信息资源和时时更新的各类知识, 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思考和想像空间, 学生接受的信息量大大增多, 知识面和视野不断开阔。社会作为一门基础学科, 又是一门知识综合性较强的学科。要增加学生的阅读信息量, 我们社会老师在教学中不能仅仅局限于课本内的阅读, 而应积极引导学生去搜集和学习更多的知识信息。

3. 正确处理好教师、学生、媒体、教材四个要素间的关系

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社会课程, 是要营造出一种理想的教学环境, 以实现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新的学习方式。这样, 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将从以教师为中心的结构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结构, 而媒体和教材也相应突出了这种特点。现代信息技术为社会课程带来了全新的改变, 但技术对于教材而言, 它是教材进一步完善的工具;对学生而言, 技术不是用来规范和约束学生的工具, 而是使学生充分发展和自我实现的条件;对教师而言, “信息技术不再是仅供选择的和非必要的”, “你要尽可能熟练地广泛地运用新的技术”。

二、现代信息技术与社会教学整合的适应性探索

在信息技术应用于社会教学过程中, 如果对信息技术应用的适当, 则会提高社会教育教学效率;反之, 则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

1. 改变教师的教育观念

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是实现现代信息技术与社会教学适应性发展的根本。当前我们的教师一方面要接受新课改的新理念;另一方面仍然要应对来自各种考试的压力。运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进行社会教学只有在一些公开课、观摩课中才得以见到。即使有的社会教师平时上课有用到多媒体计算机和多媒体网络教室, 也只是对现代信息技术的滥用和简单叠加, 流于形式, 收效甚微。而少数教师对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手段认识上产生偏差, 忽视了利用传统教学的优势。因此, 教师首先要确定现代信息技术是否符合课堂教学目标并正确地对其运用, 才能得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2. 优化学校信息环境

初中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是初中教师大力开展教育教学信息化的前提和基础。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 需要必备的基础设施和基本设备, 如数量足够的多媒体计算机、多媒体网络教室、校园网络和因特网等设施, 数量足够、配置合理的计算机和相应的外部设备, 为实现整合提供信息化平台。

因此, 我们要加大对初中信息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 不断优化学校信息化环境, 为实现整合提供足够的基础设施和基本设备。

3. 提高师生的信息素养

一方面, 要实行职前培训和在职师资培训相结合, 注重开设与师范生所学专业相结合的信息技术应用课程, 提高师范生的信息素养;对在职教师进行分层次培训, 培训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 高效地获取信息与处理信息能力、多媒体和网络教学必备的能力;另一方面, 尽快在初中普及信息技术课, 并把它作为学生的必修课。

4. 探索初中社会学科教学中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的适宜性评估体系

(1) 研制出初中社会学科教学中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的适宜性评估标准。本文认为评估标准更多的关注对学生的评估, 评估的重心应由对教师的关注转移到对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关注;而对教师评估的指向, 也应从过去单纯的“知识讲解”, 转移到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角色把握”、“环境营造”等方面。教师在备课时明确一堂课的教学目标是非常重要的, 但更重要的应该是在社会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创设一个能够激发学生思维, 探索社会学科知识的教学环境, 从而更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制定以上标准目的并不是为了奖罚教师、评定等级, 而应该把它作为教师和学生日常教学过程中的自我评估、自我反思, 共同发展、共同追求的目标, 让教师们能很好地改进社会学科教学, 促进教师的发展, 最终形成自觉的行为, 从而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在评估的准备阶段, 应该与被评者进行充分的交流, 多听取教师的意见, 注意评估的方式、方法, 使老师对评估标准和评估结果能够心悦诚服, 真正发挥好评估的激励与发展功能。

(2) 形成初中社会学科教学中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的适宜性的评估策略。

第一, 对课堂教学的教学设计的评估。教学设计是课堂教学的最基础的一步, 是指导教师顺利进行课堂教学的重要保证, 课堂教学设计包括以下基本工作:在一定教育教学理念引导下确定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对学生特征的分析、媒体信息的选择、知识结构的设计以及对教学程序的设计等方面。

第二, 对社会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教学实施的评估。

首先, 整合效果的评估。在教学过程中, 学生的活动———学, 与教师的活动———教, 是教学得以顺利进行的两个并行而且统一的活动体系。因此, 课程整合的效果主要应由学生和教师进行评估。包括:教学系统的四个要素 (教师、学生、教材和媒体) 的地位、作用改变了没有, 哪些改变了, 改变的程度如何;学生参与度如何;哪些比传统的社会教学更能改善学生的学习, 能够突出重点, 突破难点, 充分发挥教学的互动性, 取得其他手段无法取得的效果;师生行为互动;促进学生和教师共同发展, 教师与学生的信息能力得到共同提高。

其次, 整合效益的评估。所花费的人力、物力、财力、时间及精力是否小, 获得的收益如何以及使用是否方便。教师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育教学的密度和强度, 在多大程度上充分利用了现代化设备。计算机及其外围设备从买进来之后就马上开始贬值, 这是不争的事实, 只有在应用中才可能使它增值, 所以要对信息技术教师和社会学科教师对现代化设备的使用情况进行科学的评估。

(3) 构建初中社会学科教学中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的适宜性的引领机制

首先, 要结合社会学科特点, 培养学生社会学科学习的发现、探索过程。它强调利用信息技术对社会学科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给学生展示, 强调对社会学科知识的探索;强调对社会学科知识的应用;强调对社会学科知识的迁移。这种机制构建是以社会学科教学的具体任务为完成目的, 有意识地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

其次, 要对信息技术的使用持正确的态度。教师虽然可以把信息技术融入教学中, 向学生进行知识的解疑, 或进行交流讨论, 但如果信息技术只是作为教师进行满堂灌的现代化教学手段, 与学生形不成互动, 就不能调动学生的兴趣和思维的活跃性, 就不会达到好的授课效果。信息技术是教师进行教学的辅助手段, 但它不能完全替代传统的教学方式或教学内容。为了满足现代化教学要求, 教师应将传统教学与信息技术相结合, 努力研制出高水平、高质量的课程设计, 并对之不断补充、修改和完善, 使信息技术真正起到促进教学的作用。

最后, 在信息技术应用于社会教学的课堂中, 从知识的科学性上来看, 教师不再是权威, 学生或许可以通过自身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探究, 得到教师并不知道的问题或发现教师在教学上的一些失误。从知识占有量上来看, 教师与学生的差距正在缩小, 在一些最新信息总的获取方面教师可能还不如学生, 从这个意义上讲信息技术应用于社会教学的整合真正做到了“教学相长”。在这样的情况下, 教师也要自行放下“尊严”真正地改善师生教学关系, 使教师成为学生探究问题的引导者和协助者, 甚至是合作学习者。

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初中历史与社会学科教学是一项涉及到多方面的系统工程, 既要全方位着眼, 又要从点点滴滴的实验做起。社会教学中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强调的是整合和融入。而只有基于全局观和系统观的整合, 考虑整个课程的整体效果, 才能保证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适宜性, 才能促进社会教学方式的根本性变革,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李葆萍, 王迎, 鞠慧敏.信息技术教育应用.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4.

[2]叶小兵, 姬秉新, 李稚勇.历史教育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3]陶红平.信息技术环境下协作学习模式的探讨.现代企业教育, 2008 (2) .

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改革浅议 篇8

1.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

新课程改革下, 教师要改变说教式、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此, 我们必须明确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 就是“以学生为本”, “以学生的学为中心”, 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主发展。从历史与社会学科的特点出发, 教师不仅要通过地理、历史知识的传授, 让学生理解“以人为本”的内涵, 而且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体现“以人为本”, 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以人为本”的理念, 为他们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教 材利用

传统的地理、历史教材注重地理、历史知识的堆砌, 容量大, 知识点多, 对学生知识掌握要求高。教师在课堂教学时, 要么照本宣科, 要么“满堂灌”, 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 机械地记忆, 使本来生动有趣的地理、历史课堂变得枯燥乏味, 一些学生对历史与社会学科逐渐产生厌烦情绪, 随着这种负面情绪与日俱增, 逐渐丧失了对历史与社会的学习兴趣和信心。新课程改革正是针对这种弊端, 在教材编写时降低了知识难度的要求, 同时, 充分考虑到 初中学生 的心理特 点 , 编写的新教材图文并茂, 可读性、欣赏性、趣味性极强。因此, 教师要采取尽可 能多的方 式和方法 , 利用好新 教材 , 让地理、历 史知识变得 生动形象 , 由传统的教师唱“独角戏”变为师生互动。

3.学 生定位

现在对课堂教学中的学生定位, 应该从“要我学”向“我要学”转移, 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是强化学生的内趋力。就历史与社会学科来说, 需要切实推进教学中心的转移, 使学生对初中历史、地理、社会学习有兴趣, 学了之后有收获, 有成功的愉悦。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利用现实生活的情境, 采取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 使学生将学到的地理、历史、社会知识, 在生活实际中不断得到应用, 感受学习带来的实际价值, 享受学习带来的乐趣, 从而刺激学生的学习欲望, 真正实现“我要学”的定位。

4.互 动性

课堂教学模式从“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转移, 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培养学生探究、思考的习惯;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强化课堂的互动性。最近几年, 在历史与社会的教学过程中, 小组合作学习、基于问题解决式课堂等风靡一时, 但小组合作学习不能千篇一律, 不是每节的课堂教学都需要小组合作;要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境设计问题, 这样的互动质量才更高。一句话, 课堂教学的目标是使课堂真正成为教师和学生共有的课堂。

5.导与学

导与学的先后, 不只是教学秩序的颠倒问题, 而是两种不同的教学观的反映。新课程改革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教学理念, 尽量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让他们不断尝到成就感, 教师起到导的作用。以学为主, 就是按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把学生真正推到主体地位, 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在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中, 教师的任务就是教学生学习, 教师要编好导学提纲或者导学案, 加强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引导学生自学, 让学生独立地理解教材, 解决力所能及的问题, 带着疑问进课堂, 与同学、教师进行交流、合作、讨论。在先学后教的前提下, 了解学生的真实学情, 做到有的放矢, 实现有效教学。

在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中, 教师的讲不在于少讲, 更不在于不讲, 关键在于怎样讲。教师的讲解应该是有利于学生对历史的理解, 有利于学生产生历史的想象, 有利于学生理想情操的熏陶。正如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里克特说的那样:“一名优秀的教师应该让你的学生因你的讲解而喜欢上科学, 你应该使他们的求知欲望变得更加强烈。”

6.延 伸

课堂教学改革不能止步于课堂内的教学, 应该将课堂延伸, 达到课堂内外相结合。历史与社会学科课堂内的改革, 主要围绕课堂教学设计展开, 要求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能开启学生思维, 帮助学生掌握分析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引导学生质疑, 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获得知识。从历史与社会学科的角度出发, 更需要学生在课外有足够的时间, 自觉主动地阅读和思考, 弥补教材和课堂教学在取材上的不足, 从而拓展知识面, 形成全面的大地理观, 形成全面的史观和史论。课外, 还应该让学生通过活动进一步加深对地理、历史、社会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如地理考察、历史第二课堂、社会实践等。

初中社会教学 篇9

一、将社会热点引入初中历史课堂的意义

(1) 引进社会热点, 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 历史教学资源不能仅仅停留书本之上, 要充分利用课外的教学资源。例如, 课外辅导书、新闻资料、报刊、电影等, 丰富课堂教学资源, 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同时, “社会热点教学”作为新兴的课程教学概念, 也是对新型历史课改的有力理论支持。但是, 初中历史教学实际情况受多种复杂因素的影响, 教学资源单一、课堂教学氛围枯燥等, 这就导致学生很难长时间对课堂教学集中注意力。我们知道, 历史是一门基础性人文学科, 它来源于生活, 发现于生活, 这就需要我们初中历史教师大胆开发社会资源, 提高历史课堂感染力, 促使历史知识形象化, 提高学生的历史感悟能力及批判能力。

(2) 引进社会热点, 拓展学生知识面。在初中历史教学中, 教师可以积极大胆地引入社会热点展开讨论, 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小组讨论, 进行中外对比、古今对比。这种讨论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还可以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及拓展知识面。例如, 学习“商鞅变法”时, 涉及的贪官污吏, 教师可以引入当下社会的热点:薄熙来案、周永康案中涉及的贪污腐败, 激发学生展开讨论, 并积极查阅相关知识, 做出总结, 引发学生对历史的客观评价及对现实的针对性批评, [1]然后对其自身未来的发展方向作出向往, 并和同学分享, 引发自我的历史思考, 拓展自我的历史思维及知识面。

(3) 引入社会热点, 提升学生的综合批判思维能力。初中历史教学不能单纯地看作简单的书面历史教学, 其旨在培养学生对历史的批判、对当前的借鉴。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利用历史发展规律思考当下问题, [2]并利用历史的思维去思考、分析、解决现实问题。例如, 学习“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一课时, 教师就可以引入当前台湾问题进行分析, 通过查阅相关资料, 对台湾问题展开分析, 让学生明确认识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锻炼学生的综合批判思维能力, 全方面地锻炼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

二、引入社会热点对学生爱国情怀教育的重要性

(1) 引入社会热点, 强化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 无论是丝绸之路、四大发明、孔孟教育, 还是瓷器、丝绸, 等等, 无一不体现出中华民族文化的深厚底蕴。例如, 学习“科技教育与文化”一课时, 教师可以引入我国近几年来在科学技术上的重大突破, 如中国成功发射的神舟十号飞船和嫦娥一号等, 通过多媒体播放当时激动人心的时刻, 然后教师进一步讲解科技成功背后的辛勤努力, 全面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 引进社会热点, 强化民族责任感。回顾历史发展, 我们知道国家的稳定发展离不开民族的稳定团结。[3]那么在初中历史教学中, 教师就要通过引入社会热点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例如, 学习“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一课时, 教师可以大胆地引入2014年3月初我国发生的“昆明火车站暴力恐怖案”, 让学生感受到热爱国家、反对恐怖暴力威胁的重要性, 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正义感。

三、总结

总之, 让社会热点走进初中历史课堂, 无论是对提升学生的历史批判思维能力、综合分析问题能力, 还是民族情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更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所以, 作为历史教师, 我们就要积极大胆地引入社会热点, 锻炼学生的批判分析能力, 让学生理性看待历史, 客观评价社会热点。

摘要: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标准的推进与实施, 革新教学传统, 大胆创新教学模式已是当下所有教师最为关注的问题。我们知道, 随着信息网络的发展, 社会热点已经是很多人们最为热议的话题, 同时也是基础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这就需要当地教师积极大胆引进社会热点, 通过将历史与现实对比使学生产生心灵的触动, 感受历史, 增强学生的历史使命感。至此, 本文对如何将社会热点引入初中历史课堂作出分析, 通过对当前的历史教学现状、将社会热点引入课堂的意义及其对学生爱国情怀的教育方面的重要影响进行分析, 论证将社会热点引入初中历史课堂的必要性。

关键词:初中历史,社会热点,融合,高效

参考文献

[1]曹国华.整合时政热点材料促进初中历史教学[J].中学教学参考, 2012 (36) .

[2]林跃.让时政热点真正走进历史与社会[J].考试周刊, 2010 (11) .

初中社会教学 篇10

专题教学, 培养学生整合能力

1.现行初中历史与社会教材的编排的优势与弊端。按时间顺序编排历史教材, 有助于学生认识历史和社会的发展规律, 可以帮助学生建立一个清晰的学习脉络。但是, 从素质教育的角度出发, 从培养学生的发展能力的角度出发, 这样的脉络式的知识掌握还是不够的。历史事件, 社会情况纷繁复杂, 以时间为脉络可以进行理顺事件, 但是没有进行更深入的探讨, 学生也就很难从历史和社会发展的过程中, 认识到更深刻的历史真相。这样的编排在方便学生进行历史事件和社会面貌发展历程的掌握的同时也会削弱学生的分析和综合能力。

2.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 弥补教材编排不足。素质教育是要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 提高学生的综合技能。在按照常规的以课本编排为顺序的教学模式的前提下, 教师还应该从发展学生整合信息的能力出发, 让学生在纷乱繁杂的社会历史中进行有针对性的整合分析, 在把握历史和社会发展规律的同时, 也为自身的发展确立正确的方向。专题教育学习是很好的素质教育方式, 让学生在一定的主题之下, 学会对历史和社会各种现象进行综合分析, 以锻炼学生综合分析的能力以及概括能力, 为学生各种能力的发展奠定好能力基础。如在《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这一章节的学习中, 教师可以采取专题教学的模式, 让学生在“中国历代王朝在政治经济建设上的实践与探索”的主题下, 进行综合分析, 从春秋战国到新中国, 把上下两千多年历史中各朝各代的制度建设和创新方式, 进行系统化的专题学习, 让学生从众多的信息中, 收集到最核心的信息, 并写成短文阐述自己的看法。通过这样的专题教学, 学生在信息的收集和分析能力上会得到锻炼, 在信息整合能力上会有所提升, 而这些正是现代社会, 特别是信息时代, 对人才的要求。

讨论教学, 提升学生探究能力

教师在教学模式上, 应该注意要以学生的发展能力为基础, 以发展学生的能力为目标, 组织课堂教学模式, 努力通过有限的课堂时间, 为学生提供最广阔的学习空间, 不断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而要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 就必须要激发学生的潜能。历史是一门人文学科, 人的主体性不论在历史过程中还是在历史学习中都是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因此, 历史是最开放的课堂, 是最具有讨论空间和探讨意义的课堂。讨论式的课堂教学, 对于激发学生历史探索的兴趣, 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历史的知识, 把握脉络, 深入思考, 都是很有帮助的。这无疑是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最有效方式。这一方式较传统的讲授式课堂教学模式, 更具有时代性和先进性。在讨论课堂教学模式下, 学生之间的交流机会更多, 学生与教师的沟通也更密切, 对学生养成辩证性的看待问题的良好习惯, 也有积极的帮助。如在《北方民族大融合》这一章节的教学中, 教师可以在对课文进行讲授分析之后, 从“民族融合”的角度出发, 以“民族融合的利弊”为主题, 引导学生对此进行分析。在这过程中, 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 把学生分成两组, 一组讨论民族融合的积极意义, 另一组讨论在特定环境下可能存在的消极意义。一般来说, 教师在这一课时的教学中, 更多的是探讨民族融合对当时社会统一具有的重要意义, 但是如果从民族发展、民族多样性的角度上看, 北方民族的全部汉化, 或者完全抛弃自身民族的优秀传统, 抛弃民族性格与其他民族融合, 那是否会对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发展有所不利?这样的话题讨论, 目的不是强调民族融合的消极意义, 相反, 是强调民族融合的积极意义, 并引导学生对当前的民族文化保护进行相关的思索和探究, 认清民族融合中, 民族的身份和文化个性保护的重要性, 这与我国提倡的多民族政策是相符合的。提供课堂讨论, 教师可以让学生对存在争议的问题进行不断的深入研究, 通过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 学生和学生间的小组合作学习, 提升历史和社会的认知深度。

史实教学, 培养学生判断能力

真实性, 是历史的本质。学习历史, 也必须要从真实性出发, 从“史实”出发, 才能正确理解和把握历史与社会的真实本质。在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中, 教师在教学上必须要始终围绕真实性进行教学, 把历史真实的一面还原出来。而学生要想在纷杂的历史资料面前把握史实, 就需要具备一定的理性思维, 需要尊重历史, 实事求是, 才能真正地把握历史教育的内涵, 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的历史素养, 也才能提高学生对事物判断的准确率。比如在评价历史人物时, 教师应该从客观角度出发, 抛开个人的情感偏好, 让学生也正确的、理性的看待历史人物。如评价秦桧, 不能一味从“奸臣”的角度去评价, 应该对其正面贡献, 进行适当的评价。其创造的“宋体”就沿用至今, 对我国汉字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只有辩证看待人物, 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 才能真实把握人物, 这种实事求是的精神, 是历史教育的根本要求, 也是学生应该具有的品质, 而也只有实事求是, 才能提高学生的判断能力。

初中社会教学 篇11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落实,课程改革在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中迅速展开,新思想、新理念一时间竞相迸发。一方面,我们被带来的新气象深深感染,似乎看到了未来教育的希望;另一方面,也在静静思考,为什么课堂沉闷等现状依旧没有改变。笔者通过观察和思考,初步认为原因在于一方面教师在教学中受原观念和原方法的影响较深;另一方面在于教师在理解和运用教学资源上出现了偏差,尤其在教师教学用书上。

一、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中教师教学用书的运用现状

在人教版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师教学用书封面及第一页的醒目位置,标注的编著单位: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历史与社会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可见此书是由专家及优秀一线教师经过不断研究和探讨并结合教学实际形成的。笔者认为,教师教学用书一定能体现新课程的改革精神,它既是教师钻研教材、解读教材的必备工具,也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料。但在教学过程中,不少教师并没有发挥其应有作用,只把它当成了授课的讲义,甚至视若无睹闲置一旁,忽略了它的重要作用。

(一)熟视无睹,教师教学用书的“可怜无用”

部分教师在思想上认识不到位,对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置若罔闻,对新历史与社会课堂的理解略显浅薄,停留在老办法、旧观念上,教学方法陈旧、学法指导传统,缺乏对新事物的认知积极性。这些教师对待教师教学用书的态度上可见一斑,可以说根本不屑一顾,更别提刻意去学习了。一学期或一学年,整本教师教学用书可能闲置一旁,动也未动,更有甚者还会对它口诛笔伐一番。

(二)照搬照抄,教师教学用书的“至尊地位”

部分教师因教学和理论水平不高,或教学中缺乏一定的主动性,不知道教师教学用书如何合理应用,便把它当成了至尊权威,把书上内容奉为经典。这些教师的教学活动不加思考和选择照搬照抄教师教学用书,没有半点自主分析和研究,不从具体实际出发,只是一味复制。更有甚者,对教师教学用书产生了一种莫名的依赖性。这样一来,教师就忽略了学生的个性特点,不能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进行合理安排,把握不准课堂动向,势必会导致课堂教学质量的下降。

二、教师教学用书在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中的合理应用

“欲工其事,必利其器”,与初中历史与社会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就是本科目教师手中的一把利器。教师教学用书充分考虑了本科目的教学特点,对教师而言,这既有利于把握教科书上的内容,又有利于发挥教学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更有利于教学个性的发展。但同时,我们必须清楚认识到:教师教学用书仅是教师的必备参考书,一方面我们不能轻视它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也不可夸大其作用。

(一)研读方向,明确目标

教学目标是一堂课的方向。很多教师对教学目标的定位舍近求远,从教案中选抄而来。要知道,我们的教师教学用书已经为我们拟定了,但笔者认为,教师必须明确教学目标的承接:首先明确教学目标;其次明确整册教材目标;再次明确单元达成目标;最后明确课时目道,从全局到具体。研读过教师教学用书的老师知道,书中的目标是以单元为单位的,课时目标需教师从中分解。

(二)正视建议,活学精用

必须承认,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师教学用书中的教学建议部分有知识性和实用性,它分析透彻、思考周密。部分教师的日常教学活动烦琐复杂,直接导致学生在接受知识过程中吃力难懂,教学效果可想而知。教师教学用书中的教学建议部分做到了程序设计与课堂教学的和谐统一,如若每位教师都能学会借鉴、巧妙运用,势必会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推动教学的有效展开。同时,这样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把握知识,提高学科能力,培养核心素养。

(三)研读参考,学习提升

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师教学用书中的参考资料部分是对课程资源的整合及拓展,材料丰富易懂,内容简洁实用。教学中,部分教师非常重视课堂知识的时效性和拓展性,千方百计寻来各类参考资料,力求课堂生动。但一些教师常常会感到困惑,为什么选来的材料在实际操作讲解中总有问题和不足之处,达不到预定效果,被材料束缚,难以为继。这时,教师教学用书中参考资料功效便可发挥,书中资料选取得当,紧扣教材,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总之,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师要在吃熟吃透的基础上用活用好教师教学用书。教师要进步,尤其是年轻教师,一定要把教师教学用书当作学科教学的主要依据,认真研习解读,使之成为良师益友。笔者相信,如果每位教师都能做到,我们的教学必定会进步,我国的教育事业定会有序发展,培养更多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林祥明.如何提高历史与社会学科课堂提问的有效性[J].新课程研究,2012,(1)

初中社会教学 篇12

一、教学存在的问题

随着课程的改版,综合探究活动课已存在了多年。但其在教学活动过程中还存在很多的缺陷,不能将理论和现实中的实践活动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缺乏实际操作的经验,存在着很多问题。

1. 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落实

孔子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充分强调了学习和思考相结合的重要性。教师的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而不是代替学生去思考,一味地把学生的思想牢牢控制在自己的手中,让学生顺着自己设计的思路进行探究,从而达到目的,这种做法是完全错误的,它阻碍了学生成为综合探究活动课的主体。通过课后设置的练习,教师要引导学生自己产生质疑,提出问题,然后自己独立地去探究,从而达到设置综合探究活动课的目的。

2. 形式主义

由于综合探究活动课是理想条件下的产物,存在着以下问题:有些并不符合现在初中生的需求,不在其能力范围之内,探究活动设置过多,超出教师和学生的承受范围;有些探究活动课偏离本单元所学的理论知识,学生缺乏理论基础;有些单元的活动并不属于探究活动,但是被冠以“综合探究活动课”。这样,综合探究活动课就成为有形无实的产物。有些教师顺从课本的设置,不自己进行思考和整合,得过且过,学生进行的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探究活动”,而是流于形式,达不到设置综合探究活动课的目的。学校和教研室就要加强这方面的研究、要求教师参加学习和培训,并进行落实和监督。

3. 评价形式错误化

虽然新课程要求实现评价目标多元化、评价手段多样化、形成性和终结评价并举、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创设一种“发现闪光点”“鼓励自信心”的激励性评价机制。但是,激励性评价并不等于肯定式评价,不能一味地赞扬学生的答案,哪怕和本课题风马牛不相及也要赞扬,这样其实是违背了探究活动课设置的初衷。教育评价应该赏罚并重,适当地批评,更有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二、教学策略的应用

综合探究活动课已存在多年,当发现问题的时候,不要想着回避它,而是直接面对它。要凭借我们多年的教学经验,研究解决问题,让学生更茁壮地成长。

1. 加强启发诱导,刺激学生思维

综合探究活动课虽然学生是主体,但还是需要教师启发和诱导学生参与到活动课中来,激发他们的兴趣。需要教师把控全局,从质疑问题———提出问题———问题的分析———问题的归纳总结,都需要抓好时机,诱导学生去动手、思考、讨论。同时,还要设计一些开放性、多维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思维。以上都是教师在上综合探究活动课要注意的问题。

2. 激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

综合探究活动就是要让学生从课本中走出来,不要死读书,而是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让自己真正地“动”起来,发现问题、探究问题、最后解决问题。教师要多鼓励学生走出去,可以将学生自己的实践经验在全班进行分享,并予以鼓励。这样,不仅能促进该学生的积极性,还能激励其他学生。

3. 给予学生探究的勇气

设置综合探究活动课,就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教学中要给予学生勇气。学生要敢于提出质疑,和教师进行平等对话,亦师亦友,如此才能看到智慧的撞击,心灵的碰撞。大家在一起分享经验和感悟,学生再也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主动去学习和接纳。面对教师设置的题目,学生会越战越勇,不怕失败,更加快乐地成长。

三、结语

《历史与社会》综合探究活动课的教学研究任重而道远。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积极地去面对它,发现不足,并予以改正。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参与社会实践,增强其动手、思考、合作的能力。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教师的教学行为以及评价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都随之改变。如何能够更好地开展综合探究活动课的教学,需要大家不断地去探索。

摘要:《历史与社会》综合探究活动课教学,应注重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自己去发现问题,获得经验,而不是教师在课堂上一味灌输。《历史与社会》这一门综合课程的每一个单元,都安排了综合探究活动,怎样做才能达到综合探究活动课的目的,值得大家共同去探索研究。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我们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参与社会实践,增强其动手、思考、合作的能力。

关键词:历史与社会,综合探究活动课,探索

参考文献

[1]赵徽.研究性学习的理念与实施[M].北京:开明出版社,2003.

[2]课程教材研究所.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解读[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上一篇:工程试验检测下一篇:双边货物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