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科教学

2024-09-12

社会学科教学(共12篇)

社会学科教学 篇1

《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本课程十分注重培养学生参与社会生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强调要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使其把所学到的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即强调了社会课程的实践性,“以培养学生认识社会、适应社会、参与社会和改造社会的能力作为一以贯之的目标”。为此,我们在教学中应十分重视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鼓励学生有主见地正视各种社会问题,更自觉地面对各种机遇与挑战,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现代教学理念,突现实践活动在本学科教学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新课程实施以来,笔者通过几年的摸索,获得了一些符合实践性教学的方法。

一、新课导入应用实践活动

社会课教学要真正走向实践性,首先,要求教师深刻了解教材内容的精神实质,研究教材,挖掘教材,精心设计每个活动;其次,在活动中鼓励学生积极地交流互动、设疑质疑。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的那样:“学生头脑产生的疑问越多,他们对课堂上教师讲解的知识和新教材的兴趣就越高,在课堂上学习新教材之前就让学生积累疑问———这是教学论上很值得研究的一个问题。”即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在课前进行预学,在课中进行互动交流,促使学生对新学的知识产生许多疑问,并对一些问题进行质疑,在教师的指导下分析和解决问题。

例如,在教学“山川秀美———多样的地形”这一节内容时,课程要求学生通过看图来掌握我国的地形、地势特征,熟悉我国的主要地形类型,并能在空白图中填出我国主要的地形名称。为了能使学生掌握知识,熟悉地图,把握好地理位置及方向,笔者首先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让学生思考:“请你在《中国地形图》中找到浙江省的位置,并说说浙江省的主要地形。”“请在图中找到喜玛拉雅山脉、大兴安岭、天山、昆仑山和秦岭等山脉。”“你能说出四大高原、三大平原、四大盆地的名称吗?”“我国的地形和地势各有什么特点?”有了以上问题,学生就可以利用手中的课本和地图册,在教师的指导下查阅相关内容和信息,分组合作讨论,熟悉问题中所要求的地形名称及地形所分布的位置。在此基础上,笔者再设置一些难度较大的问题,如:“请你说说青藏高原的特点、位置及气候特色。”“三级阶梯上的地形分别有哪些?”“我国的地势对河流的流向有什么影响?”促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我国地形的复杂性:正是受我国西高东低地势的影响,大江大河才滚滚东流。由此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掌握知识点,同时提高读图、识图的能力。

为了使学生能更进一步巩固知识,把所学到的知识落实到实处,有必要进行地形空白图的填图练习,以更好地达到《课标》提出的实践性目的。

二、激发兴趣应用实践活动

瑞士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知识不是由教师灌输的,而是由学习者在一定情况下通过协作、讨论、交流、互相帮助,并借助必要的信息资源主动建构的。”很多师生认为社会学科既是副课,教好教坏、学好学坏一个样。如有的教师认为只要能完成教学任务就行,习惯于采用“填鸭式”教学,把书本知识简单地灌输给学生,忽视了学生在学习上的主体地位,忽视了以生活为基础的社会实践,由此导致部分学生产生厌学情绪,教学效果自然低下。

在新课程下,怎样才能让学生重视对社会学科的学习?笔者认为,除教师应有强烈的教育责任心,关键要运用能切实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例如,在教学“国土与人民”这一节,尤其是其中关于中国的疆域这部分内容时,可以先通过多媒体让学生看《中国政区图》和我国各地的景观图片,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银装素裹的哈尔滨,蓝天碧海、椰树成林的海南岛,海天佛国普陀山,雪峰连绵的青藏高原等。让学生目睹祖国各地的不同景色所展现的秀美、壮丽,并配以著名歌曲《我的中国心》,就能使学生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和“要是能去那儿看看多好啊”的愿望,激发出强烈的爱国热情和学习热情。此时,教师可趁热打铁,给学生出一些思考题,如:“是什么原因导致各地区景观的不同,为什么有那么大的差异?你想去那里看看吗?”“请你在《中国政区图》上找到北京、黑龙江、海南岛、西藏、新疆、浙江等省区的位置,读出这些省区的经纬度。”“你能在图中找到我国最东、最西、最北、最南的四个点,并读出它们的经纬度,再计算出我国南北、东西的距离吗?”经过这些问题的启示,学生就能深刻理解“当我国最东面太阳升起的时候,最西面还是繁星点点的夜晚;而当最北面的黑龙江还是冰天雪地的时候,最南面的海南岛已是一派鸟语花香、春意昂然的景象”等现象了。通过这样图文并茂的教学,学生不仅不会讨厌上社会课,反而会对社会学科产生很大的兴趣,明显提高学习效率。

对于“我国行政区划”这部分内容,学生学起来也比较困难,尤其是各省区所在的位置及各省的轮廓特征,内容多,时间紧,再加上学生的空间概念较弱,学生感到更难掌握。为了帮助学生尽快掌握这部分知识,并产生永久性记忆,笔者是先利用多媒体展示《中国政区图》,再用不同的颜色表示各省,最后利用动画效果突现各省的轮廓特征,并辅以顺口溜进行教学的。例如,“西藏像只鞋,鞋口把海装;青海有个海,海在东北方”。(西藏的轮廓像一只鞋子,鞋口处正好是青海省,而青海的海是指青海湖,其位置正好在青海省的东北方向)再如,“黑龙江像天鹅,内蒙古像花盆,甘肃像哑铃,河北像人耳,北京、天津在耳中”等。这样既形象又上口的教学,能使学生产生极大的兴趣,学生学起来也就不觉得枯燥乏味了,而且还能顺着教师的教学思路举一反三,把其他的一些省份的轮廓特征也找出来。这样的教学,降低了知识的难度,学生学得更牢固。

另外,还可以利用拼图的方式来教学,加深学生的印象。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动口和动手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使学习进入一个良性循环的状态,达到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目的。

三、巩固知识应用实践活动

很久以来,在初中阶段的教学过程中,人们总认为历史、地理背背就行了,以致一些学生中存在着平时学习不认真,作业马马虎虎,考前临时抱佛脚等现象,十分不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也影响了学生今后高中阶段的学习。因此,社会学科教学活动不应该局限于应付考试这个狭小的空间,而应把学生带出教室,向大自然和社会延伸,引导学生将课堂中学过的概念、原理与实际生活、实践结合起来,培养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使知识真正学以致用。

例如,笔者在教学七年级上册的综合探究三“游历华夏”这部分内容时,做了以下准备:一是临行准备,即根据《中国铁路图》设计由深圳—乌鲁木齐的线路,了解经过的线路和城市。二是模拟旅行,即介绍旅途中要经过的重要城市的风光及主要景点等,并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为自己设计一条旅游或考察的路线和方案,并对自己设计的旅游线路和准备的景点介绍进行整合,编成小报展示出来。这样的操作,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充分的激发,培养了动手、动脑能力,拓宽了学习的视野,培养了爱国热情。

实践活动也可以通过开辟第二课堂来进行。如在教学“我的家在那里”这一课时,笔者是分两步进行的。一是把学生带进了学校附近的社区,让学生直接了解社区的分类以及各种社区的特点,明确各种社区之间的联系,感受自己与所生活的社区之间存在的密不可分的关系。二是要求学生到社区实地考察,记住各个社区的大致方位,回到学校后再模访课本上的社区平面图进行绘图训练,画出有关的社区。在画图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对社区知识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与掌握,而且还对地图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知识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和掌握。这样的教学需要教师进行充分的课前准备,比较麻烦,但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能较快掌握课本知识,并能把所学的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对知识产生永久的记忆并能运用到现实生活之中。这才是我们教学要达到的真正目的,这也是教学的成功。

古人云:“授之以鱼,可供一饭之需,授之以渔则终身受益无穷。”历史与社会学科的实践活动教学内容比较丰富,培养学生能力的方法也比较多,只要我们认真落实《课标》强调的课程实施实践性,就能交给学生一把多功能的钥匙,使他们更易打开知识宝库的大门,尽快成为国家的栋梁。

社会学科教学 篇2

毛主席说过,不要割断历史,要让子孙后代不忘记自己的祖宗。小学社会课对学生从小打好人文素质基础和在对过去的了解中,更好地认识今天,认识未来,都有着极重要的意义。如何在社会学科中深化历史的感召力?我觉得:

一、学科教学与品德教育相互渗透

大纲要求:“社会课要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以及法制观念的启蒙教育,培养他们对社会的责任感。”因而,社会课应该发挥它特殊的德育功能,以知识为载体,向学生辐射思想教育的微波。

当代的小学生处在美好的和平年代,过着锦衣玉食的幸福生活。“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情感在他们这一代心中已渐渐淡漠。作为社会教师,在教学中向学生渗透爱国、爱党的思想教育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如教学《红军不怕远征难》这一课时,教师应该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素材,向学生进行爱党、爱国和珍惜幸福生活的思想教育。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深情并茂地向学生讲述为部队及时过河争夺战机而奋不顾身跳进刺骨寒流的那座钢铁桥梁,讲述为了挽救战友的生命让出了御寒棉衣而宁愿自己被冰雪掩盖的那座晶莹的丰碑,讲述全身湿透而依然保存完好一触即发的那“七根火柴”……一个又一个感人至深的长征故事强烈地震撼学生的心灵,学生深深地体会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要好好珍惜!中国共产党真伟大,我们要像爱妈妈一样爱她!

二、中国史与世界史相互沟通

为了让学生从整体上了解中国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发生的前因后果,我有意识地把世界史与中国史穿插起来教学。这样。把中国历史放到世界史的大背景中去理解,容易形成一种宏观的整体认识,使学生能比较全面、深刻地了解历史。如讲授第四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这一课时,我先组织学生学习世界史“俄国的十月革命”,使学生认识到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给在黑暗中摸索的中国革命者以极大的鼓舞,使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看到了新时代的曙光,并为马克思列宁主义在我国的传播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及时地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提供了必要的思想条件。又如讲授小学社会第四册第一阶段课文时,我先组织学生学习世界史《查理一世上了断头台》,再学习中国近代史《林则徐虎门销烟》、《金田起义》,这样一来,学生了解18世纪英法资产阶级革命,使英国成为欧洲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为了扩大海外市场,英国不断向东方扩张,偷偷将鸦片运到我国来,因而,必然产生林则徐虎门销烟、三元里人民英勇抗争的历史事实。这样将中国史与世界史相互沟通起来进行教学,以形成相互联系、互为因果的知识网络,而不是孤立的、封闭的知识点,因而,比较生动、深刻,便于学生理解、掌握。

三、历史和现实相互联系

教材中的历史事实往往是点状分布的,而有些点的继续发展,还与当今社会联系了起来,这就需要教师加以适当的补充和拓展,及时引进时代的活水,使学生对历史事实由点到面形成具有整体感的深刻认识。在讲解课本上《林则徐虎门销烟》和《中英南京条约》时,我适时补充了香港回归祖国的情况,使学生深深地懂得:香港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的回归是一百年来几代中国人的殷切期望,并使学生认识到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饱经风霜、历尽屈辱的中国人才有扬眉吐气、翻身做主人的一天。从而,使学生更加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从苦难中崛起的祖国。

博古通今是新时代赋予当代学生的神圣使命。西汉王朝之所以出现太平盛世,都由于当时的统治者都具有开放的思想意识,张骞出使西域等都被传为美谈。与此对比鲜明的是清朝前期实行的“闭关”政策,导致中国在世界竞争中逐渐落伍,导致鸦片战争的失败及国土的沦陷。历史是一面镜子,多少成败功过都是我们今天行事处世的经验教训。对照历史,让学生深入地了解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历史意义和伟大成就,同时,也是学生明白“落后就要挨打”,这是历史的必然。在社会教育中,更应该以史为鉴,强化学生的忧患意识、竞争意识,教育他们奋发图强、积极进取,为祖国的崛起而努力。

四、课内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

社会课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我们应该根据教材特点,联系学生实际,组织他们参观、访问、调查,让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常识的理解,在实践中验证和运用所学的知识,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社会学科教学 篇3

【关键词】初中社会;新课改;策略

新课改理念给初中社会学科教学带来了极大的变化。为了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丰富学生的综合素养,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需要注重教学改革。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更好地结合相关的学习内容,在教师的引导下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培养和造就更多的时候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本人结合多年初中社会教学实践,在此探讨一下自己的实践和感悟。

一、结合学生实际,合理安排学习内容

新课改理念下初中社会教学,必须结合学生的实际,合理安排学习内容,教学也不再局限于课本,更多地引导学生结合有关知识,在具体的实践当中感知知识,获得更多的体验,增强学生的应用能力。比如,为了更好地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开放性思维,需要让学生不迷信课本,敢于打破权威,引导学生突破知识的藩篱,获得更多的思路和方法。可以要求学生去搜集更多的在相关领域能够勇敢向前人提出质疑的成功范例,比如农村村包围城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伽利略推翻亚里士多德学说,布鲁尼否定了地心说,牛顿和莱布尼茨创造了微积分解决了常量数学无法解决的变速运动状态。由此可以看出,在科学社会发展史上,只有不断的突破固有认识,大胆创新,才能所发现有所突破。对于每一个学生来讲,应该学习先人的创新精神,在学习和生活过程中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和造就更多的适合发展的创新型人才。

二、联系社会生活,突出学生主体

新课程理念下,初中社会教学应该更好地体现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地位,立足于社会生活实际,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不断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结合相关社会现象了解社会知识,帮助学生更好的认识生活,感悟社会,培养学生的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譬如,面对钓鱼岛危机,面对南海危机以及菲律宾越南等国的挑衅,中国政府应该如何来应对,中国政府所作出的决策体现了中国睦邻友好的态度,同时也表明国家主权神圣不可侵犯,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同时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不断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民族自豪感,引导学生搜集更多的中国古代、近代、现代的科技和现代化的发明创造,自然就会了解中国的伟大,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中国人对社会的贡献,不断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引导学生横向相比,中国在计算机领域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中国也有世界上最先进的轻武器,超级计算机已经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中国的高铁从无到有到,成为世界上最成熟的、发展速度最快的高铁。还有很多发明创造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这些都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去感知中国的社会发展,不断地增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主动学习过程中获得巨大的成就感,更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三、创新教学方法优化教学组合

教无定法,用先进的教学方法能够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够真正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的创造力得到很好地培养。尤其是在新课改的理念下,更加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选择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能够更好的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重视多种教学方法的穿插运用,防止学生产生审美疲劳。同时,学无定法,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基础,相互借鉴,相互交流,取长补短。比如在通过主持人法、放风筝法、捉迷藏法、参禅法等具体学习方法,不断增强学生的感受能力,增强学生探究你合作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四、灵活组织教学形式,提高其课堂教学效率

初中社会教学过程中应该打破单一、循规蹈矩的教学模式,完全可以打破传统的章节编写和年级进度,也可以打破传统的课堂授课制以及班级授课制,引导学生结合社会生活现实,通过社会实践和调研,不断增强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分组教学的方式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结合基础促逐步提升能力,同时针对学生的个性进行一对一的辅导,做到因材施教。比如,学习“当代社会所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粮食等问题”这一章,就可以引导学生结合现实生活,从一些身边的琐事谈起,帮助学生在辩论中更好地加深认识社会,通过社会实践和调研的形式够更好地去从社会中认识知识,走出教室,走向社会,让社会成为课堂,让群众成为老师。不仅能够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同时让学生的综合呢里得到很好的锻炼,也让学生成为我们社会主义良好风气的宣传大使。

总之,在初中社会学科教学中,教师一定要依照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不断更新思想,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尤其是结合学科教学和学生的社会生活实际,不断的改进教学组织形式,灵活教学手段,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成长,不断地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让学生更好地认识社会,适应社会,培养社会发展所需的有用人才。

参考文献

[1] 张丽舟. 初中社会学科教学实践和思考[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9(12)

社会学科教学 篇4

一、课堂探究性讨论的适度控制

所谓探究性讨论是指在教师指导和帮助下,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围绕某个问题,各抒己见,大胆假设,从而相互启发,进而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方法。

1. 讨论时间的适度控制

从教育学的角度讲,时间是学生学习过程中一个重要的教育资源。在教学实践中,时间决定着教学的结构安排、内容选择和目标确定。卡罗的研究表明,时间是教学的中心变量,与学生的学习活动和学习成绩有密切的关系。

新课程条件下的探究式教学强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探究过程是开放式的,如何控制讨论时间就成了提高课堂效率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包括问题呈现、组织讨论、交流成果、总结反思等几个环节的时间控制。问题呈现要尽可能的简明扼要,减少文字阅读量,让学生能尽快进入到问题探究思考的阶段;组织讨论时要注意把握“探究转换时机”,过早转换探究的阶段不利于学生特别是一些“学困生”的探究,而时间过长则既浪费时间又可能会降低学生的探究积极性;交流成果和总结反思阶段既要追求课堂教学的实效,让学生把想说的话都说出来,又不能拖沓,浪费时间。

2. 讨论内容的适度控制

不是所有的问题都要拿来讨论。讨论的问题应体现以下几点原则:一是问题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靠个人力量难以完成学习任务,但是通过学生自身的努力及同学的合作帮助是可以解决的问题,即存在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二是问题应当是开放式的;三是问题应当紧紧围绕教学目标。

3. 讨论组织形式的适度控制

探究性讨论以小组为组织形式,一般以6至8人为宜。参加人数太多会降低学生的参与度,使讨论演变成教师的讲授或者是少数人的演讲,多数人只是当旁观者或是听众;参加人数太少,提出不同见解的可能性也就小,学生也就失去了相互学习的机会,从而不能获得有效的讨论结果或使讨论无法进行下去。

分组的方法可以有很多种,但必须考虑以下几方面:

一是组内人员的性格特征,如果多是内向型的,则讨论难以开展;二是已具备的知识能力水平的差异,如果多是水平较低者,则讨论就无法进行;三是考虑分组的方便程度,一般以教室内的“自然行政组”来分组,便于学生快速集中,但要在考虑到前面两因素的前提下。

二、接受学习与探究学习的适度控制(师生角色定位的迁度控制)

探究性学习从狭义上讲,是指在学习过程中以问题为载体,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和途径,让学生通过自己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来实际感受和体验知识形成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使学生了解社会,学会学习,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具有重过程、重作用、重体验、重全员参与特点。

探究学习时,教师不直接告诉学生与教学目标有关的知识和认知策略,而是创造一个特定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从问题情境中提出问题,建立假设,并在收集各种证据的基础上证实或证伪假设,最后得出自己的结论,即经过探险索后亲自去发现和领悟它们,具有重过程、重作用、重体验、重全员参与特点。

探究教学仍然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探究教学强调学生的主体积极参与,但如果缺乏教师的主导作用,仍然不会有好的教学效果。

1. 教师的主导地位的控制

新课程理念强调,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是探究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不应是“一言堂的主讲者”,否则又回到了过去老式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满堂灌的完全接受式的学习老路上了。

然而,要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又不能离开教师的组织、引导、参与。教师必须确定课堂教学形式;组织学生开展课堂讨论;观察并参与到讨论有困难的小组或团队中去,使讨论能顺利进行;控制讨论的时间;组织学生展示讨论成果,等等。

有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探究性学习,就是开展许多活动,做实验,搞小制作等,活动的探究性效果很差,不能有效渗透知识的运用和提升分析实践能力。有的教师把探究性变成一种活动,缺乏深入思考,活动的实质没有明确。

长期以来各学科主要采用讲授的方式:学习内容由教师或教材以定论的方式呈现,学习时教师作系统有计划的讲解和指导。结果不仅不易引起学生的积极探究和发现,反而易导致学生的被动接受或机械背诵记忆,即接受式学习。

2. 学生主体地位的控制

教学中学生处于主体地位,指的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自己发现问题,确立探究目标,自己作出假设,自己寻找证据,证实或证伪假设。学生可以向教师提出问题,然教师的答案多是“是”或“不是”,教师不直接呈现答案。但是并不意味着一味地由学生去自由探究和发现,否则必演变成为学习上的放任自流,引起教学上的混乱。

现实中存在这样一种现象:教师对课堂把握不准,一味地追求新理念,未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和学习水平差异性,使得新课程实验在推进中或多或少地存在情境偏差、学习方式偏差、教学组织偏差及评价偏差等背离课改目标的行为,教学中易出现过分夸大自主而导致课堂教学无序、过分夸大过程忽略结果而导致课堂教学无效、过分夸大学生作用轻视教师作用而导致课堂教学无效、过分夸大情感目标轻视知识技能目标而导致教学质量下降等问题;因过分强调张扬学生个性、活泼好动,而忽视学生基本学习习惯的培养,导致学生缺乏勤奋刻苦、静心思考等良好的意志品质;因过分强调探究创新,忽视对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导致学生产生浮躁、华而不实的心理,引起教学质量整体下滑的趋势。

三、多媒体(课件)使用的适度控制

多媒体技术具有传统教学辅助手段所不能替代的功能,它所产生的集成性、交互性、动态性效用能极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有助于实现知识的形象化、条理化,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

为了使多媒体教学更好地突出教学重点,突破难点,变抽象为形象,变呆板为生动,从而更加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在使用媒体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控制:

1. 媒体形式的控制

应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不能贪多求全,图片、音像、文本齐轰炸,扰乱学生的思维。一味地以直观形象的画面代替文本阅读,必然弱化教材应有的功能,弱化学生阅读、思考的能力。课件色彩太过繁杂,既影响视觉效果,也不利于学生的阅读。

2. 媒体内容的控制

要视教师的媒体技术而定,特别是对课件的操作要熟练,不能弄巧成拙,以便学生能更好地学习。目前能自己制作多媒体课件的教师并不多,多数教师应用的多媒体课件都是从网上下载而来。但网上的课件是制作者依据本身的技术水平、教学的实际而制作的,带有明显的个体特征,并不是众人皆宜的。教师在应用时要将适合自己使用的部分截下,修改、补充整合才能更好地为自己的教学服务,并注意课件设计过程中的“留白”。因为课件是教师预设的教学思路,而实际教学中往往会出现一些“意外”,而这些“意外”很有可能就是我们梦寐以求的主动生成。

3. 媒体运用的“适时”控制

并不是所有教学内容都需要运用课件来展示,如果为了追求形式上的时髦,给学生视觉上的刺激而勉强运用媒体,反而会束缚教师在课堂上的自由发挥,遏制教师的灵气,使课堂教学变得机械呆板,使课件成为制约学生思维发展的障碍。

参考文献

[1]靳玉乐.探究教学的学习与辅导.中国人事出版社, 2004.1, 第二版.

[2]芦亮军.浅谈新课程下思想品德课的三个“代替”对策.中小学教学研究, 2008, (8) .

社会学科教学 篇5

新课标明确提出:“人的思想品德是通过对生活的认识和实践逐步形成的。教育是生活的需要,其源于生活又以生活为归宿,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品德课堂原本是一个被师生所共同拥有的生活世界,体现着生活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品德与社会》的教学最根本的一点也就是要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引导学生过美好的生活,对学生来说,只有他自己的生活才是他有意义的真实的生活,所以为了培养学生适应社会能力,我们应当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及时地巩固、内化、应用到相关的社会实际问题中去。

我们现实的品德课堂却过于理性化,片面强调观念的灌输和行为的训练,忽视了学生自由自觉活动,疏离了学生的现实生活,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学目标的达成。“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挥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所以,构建生活化的课堂,让品德课堂在生活化的情境中张显其生命力,是品德课的魅力所在。在教学中,我就如何扎实有效地进行生活化教学进行了一些初步的探索,下面,谈谈我的一些体会:

一、引领学生走入生活大课堂进行有效教学。

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感受、认知、体验和感悟,他们对生活过程体验的越充分、越细腻,感悟的就会越到位、越深刻。品德与社会课应当以社会为背景,以学生生活经验为基础,强调拓展课堂教学的内涵,课堂的组织教学要与课外的实践活动结合进行,教师应有意识地开展社会调查、参观、社会服务等活动,让学生走出学校这个小课堂,走进社会这个大课堂,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实践,不断体验、领悟道德准则并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社会生活能力。

最初的教育存在于生活之中,是为了生活并通过生活而进行的教育,教

育与生活浑为一体。随着专门化教育的出现,教育从现实的生活中分化出来,教育不在日常生活中进行,而是在学校中进行。正如杜威所说:“离开了参与社会生活,学校就没有道德目标,也没有什么目的。”我们要带学生走进现实生活的“活”教材,让学生接触和了解社会上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社会和人生。学生只有在他们能感受到的、观察到的、正在过的生活基础上才会受到真教育。在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找准教材内容与儿童生活实际的联系,让学生充分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在回顾生活过程中,深化道德认识。

在教学中,我们应该经常安排实践活动与行为训练,引导学生自我教育,提高品德与社会课的实效性。如在教学《温馨一家人》,《谢谢你们,我的父母》时,我便分发给学生一张家庭成员劳动记录表,让学生做个有心人,每天记录下父母等人在家中的劳动情况,许多学生都记下了“妈妈每天起来就为我做早饭”;“爸爸要做晚饭、洗碗”;“妈妈每天要洗衣服”等等,他们感受到了父母的忙碌与辛苦,也试着分担一些小家务,如扫地,整理自己的书包,洗袜子等,虽然这些在大人看来是微不足道的,但也体现出了他们已经懂得了学会为父母分忧解愁,也表达了他们对父母的孝敬。又如《家庭收支知多少》要求学生知道维持家庭生活需要一定的经济来源,了解家庭收支情况,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我又给学生布置了一个特殊的作业:记下父母一个月的收入情况,再详细记录一星期内家中所有费用支出的具体情况。小朋友从未留意过这些生活细节,兴趣也很浓,纷纷回家做好各种记录。有的询问父母后记下了每天买菜的费用,有的记下了自己每天买早点的费用,有的跟随父母到超市购物后留下了购物清单。我补充说压岁钱要有计划地使用,学做一个会理财的小主人。他们听得格外认真,似乎长大了许多。通过这样的课堂外延,把学生从课堂推向了现实生

活,让学生把课堂上明白的道理落实到行动上,实现了课堂教学回归生活这一理念,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我觉得这样的课实实在在,是从生活体验中激起了学生真正的思考。

二、重视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

重视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感受、认知、体验和感悟,因此,活动教学要从了解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和他们对生活的感受、认识、体验和感悟开始,注意已有生活经验与教学内容的联系,充分发挥已有生活经验在教学中的作用。

如教学《社区的公共设施》一课,虽然我们是村级学校,但对社区大多数学生还是陌生的,再加上很多学生是从外地上来的,更重要的是他们根本不了解社区。因此学生对教材中的概念就比较陌生。教师要将教材进行内化,联系学生的生活感受和认识。教师要先将本部分的内容与学生熟悉的生活牵线搭桥,将文中的概念生活化,让学生明白所谓社区就等同于我们以前的一个村。他们的头脑中就出现了老人会、卫生院、戏台、老人锻炼场等所谓的公共设施。这样一来,学生就对学习内容产生了兴趣,因为这些知识是他们日常生活中早就涉及的,而且也是相当熟悉的。教学就回归到学生火热的生活之中了。这样的教学通过对学生现实生活的整理,不是把关于社区的空洞的概念灌输给学生,而是引导学生感受体认到他所生活的与众不同的实实在在的社区,以及他的家与所在社区的密切联系。由于学生对社区这个概念进行了内化,所以接下来的《和睦相处》《精彩的社区生活》两课学生学习起来就容易了。开放、流动的课堂,会使学生感觉到这就是自己的生活,而不是在上课,一切是那么真实、亲切、新奇、充分点燃学生热情参与的火花。

三、创设生活情景为教学服务

“教育即生活。”陶先生如是说,这就告诉我们,教育和生活是不能分离的。新课标指出:“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原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我们以往的教学往往局限于书本,没有与鲜活、丰富的生活相联系,导致教学失去了生活实践的情境,显得苍白无力。为了使说理更充分,明理和导行应该是紧密结合的,而且应和学生的生活是密切相关的。例如在教学生活《诚实是金》这一部分内容时,我设计了这么一个坏节,即让同学们来演《醒醒吧,小刚》这个小品,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表演小品。先角色分工,分别扮演小刚,小刚的同学、老师和家长。这种形式既满足了学生好动这一特性,又在活动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到了诚实的重要性。因此,在教学中,我们教师应考虑凭借学生的生活实际,精心创设生动的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热情,引发学生的思考,体现学生社会性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只有紧紧地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教学,才能使品德与社会课唤发出生机和活力,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活用生活教材提高社会认知能力

《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教师应当将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将教材中的材料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做到活用教材,努力建立起课程、教学与学生生活之间的通道。并注意有效地利用一些本土化的课程资源,补充一些现实生活中“活”的教材,使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

《品德与社会》的教学最根本的一点也就是要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引导学生过美好的生活,对学生来说,只有他自己的生活才是他有意义的真实的生活,所以为了培养学生适应社会能力,我们应当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及时地巩固、内化、应用到相关的社会实际问题中去。如四年级下第2单元《我看家乡新变化》中感受家乡的交通方式多样,交通网络发达,要形象直观。教材“风

景线”只是范例,要结合学生实际教学。如:假日里,用什么方式,经过怎样的路线出门?地图上画一画,小组内说一说。出示熟悉的站牌,发现了什么?你最熟悉的是几路车?为什么?《城乡巨变》“风景线”中所举的例子陕西潼关、苏州园林、京杭大运河都离学生很遥远,如果我们照本宣科,那样难免会让学生产生错觉:我的家乡没有这么多的故事,没什么好讲的,也就根本谈不上培养学生爱家乡、为家乡自豪的情感了。再说教材也只是教学的凭借,教学过程最终要落实到活生生的儿童认知上。因此,在教学这一课时,我们可以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以及认识事物的规律,采用直观具体的教育手法,组织每位学生调查社会、调查家庭,鼓励学生走出课堂,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从搜集的资料、听长辈们的叙述或是从民间传说中知道家乡的故事,了解家乡的过去,并用自己的眼睛从具体的城市道路、公共设施、公路绿化、居民住宅、旅游胜地等方面观察家乡的一切变化,用自己的心灵真切去感受家乡的变化,提高认识社会的能力。

高中历史教学中社会史教学探析 篇6

【关键词】高中历史 社会史 教学 探讨

【中图分类号】G62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5)01-0078-01

目前,尽管我国的高中历史教育虽然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但受多种因素影响,部分高中历史教学实践中社会史教学存在一些问题,导致高中历史教学质量无法显著提高。因此高中历史教师应充分认识到社会史的重要性,将社会史教学应用到高中历史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以提高高中历史教学质量。

一、高中历史教学中的社会史教学的重要性

(一)国家新课改下课程标准的要求

全国范围内都在不断的进行新课改,高中历史教学中引进社会史教学,特别对高一历史来说不可或缺。在新课标要求下,社会史具有与众不同的特征,而其它史学并不具备。例如,社会史中的生活化特征,与学生们的日常生活十分贴近,可以从学生生活中的小事进行历史分析,这与新课改中的要求不谋而合。

(二)国家新课改下高中历史教学的需求

新课改中高中教学的突出特点是以人为本,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应该让学生们亲身体会到人文关怀与以人为本的人文教育思想。而社会史是以社会的角度来了解历史,以学生们的日常生活为切入点,从而拉近历史课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学生们能够更好的感受到人文教育关怀。

二、高中历史教学中的社会史教学的应用

(一)社会史在高中历史教材中的体现

历史学科早在清末就出现在中学教育中,然后又经历了民国、新中国成立初期和改革开放直至当前的不断发展和改革,其学科价值在历届政府中都备受重视,特别是社会史部分更是符合新时代的需求与发展。

1904年清政府出台《奏定学堂章程》,这标志着历史学科作为一门独立的教学出现在课堂之上。民国之初,历史课程标准有了更大的进步,蔡元培先生作为中华民国第一任教育总长,出台了《中学校令施行规则》,规定重视历史学科。新中国成立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政府对历史学科的重视程度日益剧增。

(二)社会史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虽然古代的政治制度距今年代久远,但部分制度对现在的社会生活仍然产生了较大影响,其实所有的政治制度都能够对社会生活产生影响。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联系学生们的切身生活来进行授课。

由于社会史十分贴近现实社会生活,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其他史观并不具备该效果,其能够使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学生对历史知识也更加容易掌握和理解,因此,高一就应该培养学生对社会史的兴趣。在高一新生第一课上,可以引用社会史来了解历史,从而拉近历史学科与学生的距离。笔者在给高一新生上课时,所采用的课件就是以社会史为引导,很好的提升了高一新生对历史学科的好感,更好的促使学生关注社会历史生活。例如笔者在讲解高中历史中有关地域历史知识时,从当地具体的地理历史来引导学生,进而展开课程中的相关知识。例如向学生提问:第一次鸦片战争对我国和世界历史产生了哪些深远影响?接着可以根据洋务运动提问:为什么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但是最终以失败而告终。然后可以提问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哪些与历史有关,让学生从社会史的角度进行分析。

下面笔者结合实际案例,分析社会史在高中历史教学课堂上的应用。

1.把社会日常生活作为切入点,包括社会习俗、乡土资源、服饰、戏曲、生活状况和影视作品等。

高一年级第一节历史课为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特点,由于是高中新生的第一节历史课,所以就产生了与初中历史相衔接的问题。有的新生会认为高中历史课程进度较快,跨度较大,难以适应,对于所学的内容无法及时消化和理解。有的学生会认为高中历史课程用处不大,忽略学习。因此在高中历史第一节课上,应该提升和激发学生的信心,在讲到西周分封制度时,可以采用大型连锁超市丹尼斯的经营模式对市场占有与发展之路,将两者的目的、权利、义务、对象和影响等方面进行比较。

在高中历史第二节课上,先提问第一节课的内容,可以采用社会史比较生活化的特征,高一新生还比较活波,采用游戏模式进行。把全班学生分为多个小组,然后由小组代表抽题,进行积分统计,最高分者接受奖励。另外,讲到秦朝施行郡县制时,可以由学生们扮演嬴政、李斯、王翦等重要人物,模拟当时早朝景象,这样学生可以在表演中体会社会历史现象,在快乐中学到历史知识;

2.以社会政策、体制为切入点,包括教育、地产、司法、社保等。在讲解中国古代的监察体制时,结合当前我国的监察体制,中央有监察部、反贪污贿赂局等,给中国古代的监察体制进行对比。在讲解隋唐科举制时,可以结合我国的公务员考试制度和高考制度,从亲身生活中了解古代的科举制。

3.以时事政治要闻为切入点。在讲解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政治建设时,可以针对春季两会期间的相关报道,让学生学习到课本中的社会史知识。在讲解民族区域制度时,可以先给学生讲解自治区的社会风貌,让学生们总结出设立民族自治机关的意义和作用。

三、结语

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讲解社会史时,应引导学生从社会的角度去了解历史事件,从而让历史走进学生的生活中。同时,教师应从社会的角度观察历史,把社会史完美的带到高中历史课堂上,特别对于高一新生来说,老师需要从细节入手,增强学生对社会史的深层次了解与认识,为高中历史知识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韩先瑞.高中历史教学中的社会史教学探讨[J].知识经济,

2014,15:163.

[2]王兆杰.社会史——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历史教学新视野[J].青春岁月,2014,23:160.

对中学历史与社会学科教学的反思 篇7

1. 对教学理念的反思

教学理念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活动的指导思想,对教师的教学活动起着导向作用。教师的教学理念折射于其课堂教学行为之中。所以,教师对教学的反思应当首先从教学理念入手,通过对教学理念的反思,使自己的教学理念升华。现代教学观积极促进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使历史与社会课堂不再是以教师为主体的满堂灌,而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学习型的“学本课堂”。

同理,中学历史与社会学科过去往往被认为“枯燥乏味”,对学生缺少吸引力,在中考中不重要。因此,作为中学历史与社会学科的教师尤其应当注重对教学理念的反思。如何在教学中增加趣味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对历史与社会学科感兴趣,上课能认真听讲,这是历史与社会教师应当关注的底线。

现代的教学观认为,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设计者、指导者、参与者和评判者。教师作为组织者,就是通过组织活动、创设情境、探究问题等方式让学生独立自主地、积极主动地发现和领悟需要掌握的知识,教师必须具备驾驭课堂的能力。作为设计者,教师必须把课程内容转化为贴近学生已有的知识,更具有探索性和开放性的教学问题,构建起开放的、充满活力的对话式教学体系。

因此,中学历史与社会学科的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仅可以讲授知识,还可以以开展小组辩论、观看纪录片、参观博物馆等方式进行授课,使学生对历史与社会学科产生兴趣,进而积极主动思考问题,学会自主学习。作为教师还可以通过这些方式,引导学生对一些事件作出自己的价值判断,并促使学生对其所作的价值判断进行反思。

2. 对教学目标的反思

教学目标具有指导教师选择教学策略的作用,也是评价教学活动是否具有实际效果的一项重要指标。对教学目标的反思是教师对中学历史与社会学科教学进行思考的重要内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对三维目标把握不到位的现象。

首先,一些老教师重视知识的传授,但忽视了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而一些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却忽视系统的知识传授。这就导致由于学生握知识的能力不足,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不仅影响学生的考试成绩,更影响学生对历史与社会学科的兴趣。

其次,忽视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习与体验既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又是课程实施的重要手段。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变知识的传授者为知识的引导者,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已有认知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3. 对教学方式的反思

教学方式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的教与学方式的总称。目前,中学历史与社会教学的方式比较多。在实际授课的过程中,大部分老教师往往采用较为传统的讲授方式,而大部分中青年教师则响应新课改的号召,开始尝试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的新教学方式。

近年来,很多授课案例热衷于采用情境教学的模式。即创设一个情境,然后选择与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真实事件或问题作为学习的内容,再利用可用资料自主探究。师生之间通过讨论交流加深对问题的理解,最后对上述情境教学的教学效果做出评价。这样的教学模式更加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和解决问题的兴趣。但是这样的教学模式也存在诸多缺点,如一些学生仅仅是为了“看新鲜”而忽视教学重点,造成学习时间分配不合理的现象。

因此,中学历史与社会学科教师在对教学方式进行反思的过程中,不能仅仅追捧现在流行的一些教学模式,而是应当对每种教学方式的优缺点进行分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找出真正对教学有利的教学方式,使教学效果更上一层楼。

二、对初中历史与社会学科教学进行反思的作用

1. 更新教学理念,提高教学能力

新课程的实施,不仅仅是简单地将学生的教材换成新的,而是要求教师转变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任课教师想要领悟新课程的理念,不是通过短短的几次集中培训就可以达到目的的,必须经过一个从学习到实践的过程。如果没有教育理念的转变,传统的单一教学模式的转变仅仅是“换汤不换药”,并不会让教学工作发生实质性的转变。

2. 增强教师的责任感,提高其职业道德水平

积极主动地对教学进行反思,需要建立在教师的职业道德与责任感的基础上,对教学的反思体现在教师对自己的要求以及对学生的责任心上面。因此,初中历史的任课教师要经常思考教学中。怎样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即使仅仅是“听故事”的兴趣也是不错的。

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师对教学进行反思,是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体现。效果良好的教学工作需要良好的职业道德作保障,任课教师的道德水准如何,直接影响到教学反思的投入程度。道德水平越高的教师,越会经常反思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种种细节,表现出一种执着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3. 打造良好的专业素质,造就骨干教师

历史与社会学科教师要不断调整纠正自己的教学行为,使教学实践趋于合理,符合课程改革的目标与要求,符合时代的要求,促进自己的持续成长,改变过去那种“填鸭式”教学的陈旧模式。单纯依靠教学经验会使教师因陷入职业倦怠中而不思进取。因此,教师要及时反思自身的教学进程和学生的学习过程,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更新教学理念,将感性知识上升到理性知识,将自己打造成骨干教师。

4. 推动教学研究的深入开展,打造研究型教师

现代社会要求教师将自己打造成研究型的教师,这就要求历史与社会教师将学科理论与自身的实践相结合,并在总结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从而促使自身由经验型教师向研究型教师的转化,最终实现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5. 提高实践能力,挖掘教学潜能

教学是任课教师利用各种教学工具和教学手段,实现课程标准的教学要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发展的活动。作为中学历史与社会教师,应当经常思考各种教学方法、教学仪器、教学过程控制如何正确运用,以此来提高自身的教学实践能力,挖掘自身的教学潜能。

与此同时,中学历史与社会教师在对课堂教学进行再反思的过程中,能够敏感地对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正确的判断和选择,从学生的立场看问题,引导学生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在教学方法上,能够结合历史与社会学科特点,对教学方法进行改进,使学生能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摘要:近年来,教育学界对教师的职业发展愈加关注。对教学的反思成为有效提高教学质量的方式之一,且越来越受到关注。从教师职业发展的角度看,教师只有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对自己的教学活动不断进行反思,才能不断提高专业素质。在当前新课改背景下,对中学历史与社会学科进行彻底的教学反思很有意义。

关键词:历史与社会,反思,教学

参考文献

[1][美]威尔顿.美国中小学社会课教学策略[M].吴玉军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

社会学科教学 篇8

道德教育应植根于生活。在这里的“生活”主要是指小学生的家庭、学校、社区以及其小范围的社会生活。因为《品德与生活 (社会) 》面对的是小学生, 对他们的道德教育就应该紧密结合其所熟悉的生活, 这样他们才容易接受和理解, 也更易于转化为他们的道德行为。那么, 教师应如何对其进行教学呢?笔者认为只要围绕“生活”这一根基就把握了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主题。具体应做到以下几方面。

1.教师要钻研教材, 同时要了解、关注儿童的生活世界, 使教材中小学生的生活与教室中小学生的生活融为一体。不论是《品德与生活》还是《品德与社会》都是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基本线索设置主题的。这就要求教师深入教材, 体会其每一单元与主题的意义, 理解这门课程的基本特点。但更为重要的是教师要把教材中儿童的生活与教室中小学生的生活融为一体, 使教室里的小学生觉得教材中的儿童遇到的问题就是自己遇到的问题, 与教材中的儿童同欢乐共烦恼, 而不是觉得教材里的儿童与自己毫无关系, 只是单纯地就教材学教材。要做到这一点, 教师必须去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 站在小学生的角度去看问题, 想儿童之所想, 感儿童之所感。这样的教学更有利于学生把在教室中所学的道德知识转化为现实生活中的道德行为。

2.教师要围绕小学生的学校、家庭、社会生活, 建构小学生的学习体系。儿童生活是《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基础。教材内容的设计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这样的教材设计就要求我们的教师紧密结合小学生的学校、家庭、社会生活来构建其学习体系, 帮助儿童在以其实际生活为背景的学习中, 初步掌握科学生活常识与道德理论知识, 获得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 培养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 体验童年的快乐, 使这门课程成为儿童个体幸福成长之需要。

一方面, 教师要在了解儿童各方面生活的基础上活用教材。因为教材所提供的教学内容总是滞后于社会发展的。在使用教材时, 要紧密地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 把静态的教学内容和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另一方面, 教学内容的选择要与本地区和本学校的特点紧密结合, 提高教材的适切程度。因此, 教师一定要结合地区实际, 充分开发和利用当地的课程资源, 对教材进行适当增删调整。在此基础上, 还可以通过引入儿童生活中的典型问题, 鼓励儿童自己在探寻问题、解决方案的过程中, 参与生活、创造生活, 展示儿童多样化的个性和丰富的智慧。

3.教师的教学评价要体现“生活化”。教师要针对这门课的特点把“生活化”作为进行评价的有力武器。把学生品德的形成与社会性发展的评价放在社会生活的大背景中进行。例如, 向孤寡老人献爱心、争做家长的小助手、向贫困小伙伴伸援手、做环保小卫士等等。用这样的方式进行评价会使学生感到轻松快乐, 最主要的是把学生已有的道德知识真正转化为了道德行为, 也就实现了我们教学的目标。

二、社会:《品德与生活 (社会) 》教学的归属

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社会性是指人在从事社会型活动时所表现出来的各种心理品质, 社会性发展包括社会认识、社会情感、社会态度、社会行为等方面。《品德与生活 (社会) 》教学必须高度重视学生的社会性发展, 为学生将来步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1. 教师要按小学生逐步扩大的地域范畴“由近而远”组织教学内容。

《品德与社会》教材按“家庭———学校———市乡———县省———国家———世界”排列, 其实就是按儿童逐步扩大的社会生活领域组织安排的。教师作为这门课程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要对教材的安排有深刻的理解与体会, 在此基础上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进行逐步扩大的教学活动安排。这样有利于学生从生活切入, 逐步从身边的事物开始学习关注周围和更广泛领域的社会现象, 形成对社会的理解和认识。每个生活领域里都包含有社会环境、社会活动、社会关系等主要因素。这些因素还可以分解为时间、空间、人文环境、自然环境、日常生活活动等具体要素。儿童的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是通过各种社会要素的交互作用而实现的。这一个个要素与儿童的交互作用就成为组织教学内容的“要点”。

2. 设置各种教育情境让学生进行切实的社会体验。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根据主题需要设置各种情境帮助学生进行有效的道德感悟, 学生只有亲历了才会有深刻的体会, 把在学校的道德运用到实际社会中。比如进行模拟情境、角色扮演等。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把自己卷入到真实的问题情境中以此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技能和态度。

总之, 《品德与生活 (社会) 》的教学离不开小学生的生活及社会领域。把“贴近生活”与“走进社会”作为这门课程教学的基本视角就把握了其主导方向,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牢记“生活”是这门课教学的根基而“社会”是其归属。因为只有贴近生活的德育才是鲜活的、有生命力的。只有走进社会的德育才是真实的、有意义的。

参考文献

[1].李稚勇, 《品德与生活》, 《品德与社会课程与教学》[M],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2].侯莉敏, 《儿童的生活与教育》[M],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9

社会学科教学 篇9

一、创设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

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有没有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 是衡量教学效果的标准。一个好的学习环境, 可以将师生的心灵进行沟通, 引起情感上的共鸣, 并充分调动学生的已有知识, 促进学生在兴趣的驱动下, 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小学生天真可爱、表现欲强, 生动有趣的学习环境很容易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要在学生的兴趣下引导学生积极地进行知识探索, 去感受学习的乐趣与知识的魅力。例如《安全伴我行》一课,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学生要学会每个人在游玩、行路时都要自觉遵守公共秩序, 注意公共安全。在出现意外时要掌握自救、互救的基本常识, 并具备自救、互救的实际能力, 爱护自己的身体和生命。教师可以在一定的情境下配上相同环境的音效, 如行路时的音效有汽车来回穿梭的声音, 有自行车、摩托车的声音, 有各种车辆鸣笛的声音, 然后指导两名学生上台表演, 如何遵守交通规则。在出现意外时怎样实施自救与互救。学生们在有趣的学习环境中津津有味的学习, 学习起来轻松愉悦。

二、寓课程于故事喻理法之中

爱听故事是小学生的天性, 教师可以将课程中深刻的道理寓于娓娓动听的故事中, 学生在故事中感悟到了其中的道理, 水到渠成。因此, 运用故事喻理法一方面可以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符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另一方面故事紧扣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 借助故事体现教材中所要阐述的的思想道德观念, 更具有感染力和说服力。例如《在爱的阳光里》一课的学习中, 为了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政府以及社会各界对少年儿童的关爱, 教师可以将党、政府、社会各界人士关心儿童的一些实例故事将给学生们听, 学生在故事中明白了希望工程、春蕾计划、安康计划等是面向少年儿童的全国公益性活动, 并深切感受到关爱之情, 感受到在爱的阳光下的幸福生活。

三、发挥榜样的感染力作用

英国教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贵的礼物送给一代又一代的孩子, 造就他们完美的人格。”学生《品德与社会》的学习中, 榜样让他们感到可亲、可敬、可信、可学, 并可以引导学生将榜样优秀的品质践行到实际的学习和生活中。因此, 榜样分析法是一项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例如《震撼世界的绿色革命》一课的学习,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了解袁隆平培育“杂交水稻”的事迹与此科研成果对解决粮食短缺问题带来的重大意义, 体验科技有可以为人类造福的本领。引用感动中国”给袁隆平的颁奖词:“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 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 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 一介农夫, 播撒智慧, 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 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喜看稻菽千重浪, 最是风流袁隆平!”如此高的评价与袁隆平不平凡的事迹不仅仅是震撼了世界, 也震撼了学生的心灵, 是袁隆平使科技的威力发挥出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带给了人类生活巨大的改变和更加美好的未来。由此可激发出学生要好好学习的想法, 榜样让学生用心来感受科技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变化, 并培养出留心观察、善于思考、善于动手、不怕挫折、坚持不懈等良好的品格, 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

四、体验生活中的品德与社会

知识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指出:“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源于他们对社会的认识、体验和感悟, 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 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因此, 教师要引导学生到生活中去, 用自己善于发现的眼睛去观察社会, 用自己的心灵去真实感受社会、研究社会。例如《学校里工作的人们》这一课, 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一次对学校工作的人们的专题采访活动, 采访对象可以是校长、教导主任、少先队辅导员、班主任、各学科教师、图书馆管理员、医务教师、门卫等人员, 包括教师、教务处。通过采访活动, 学生对学校里的每一位工作人员产生尊敬之情、感激之情, 感受到职业的差异与应该受到的相同的劳动尊重, 感恩于学校里工作人员的奉献精神。再如《画画我们的学校》一课, 可以组织学生在学校内参观、写生, 指导学生在画学校平面图时如何辨别方向, 以及作画的步骤, 培养学生对学校一草一木、一砖一瓦、每个教室、每把桌椅的热爱之情, 增进学生对学校的感情。

综上所述, 多样化、趣味化的教学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践证明, 只有将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才会乐学、善学、会学, 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在《品德与社会》课程学习中产生对生活的认识、体验以及感悟, 可以促进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 并理论联系实践, 身体力行、学以致用, 成为未来社会的高素质人才。

摘要:《品德与社会》的课程学习, 是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与良好的思想品德的重要学科。兴趣是学习积极性的源头活水, 教师在《品德与社会》的课堂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特点、结合教材内容, 以小学生的兴趣为切入点, 利用有趣的学习情境、动听的故事、榜样分析、体验生活的方式, 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教学,提高学习,积极性:

参考文献

[1]杨月秋.也谈小学思品课的有效教学[J].考试周刊, 2011 (31) .

[2]王书娟.浅谈《品德与社会》课堂活动的有效性[J].学生之友 (小学版) (下) , 2010 (11) .

《品德与社会》教学价值探寻 篇10

一、社会与品德的关系

在中国这个历史悠久的国度里, 社会与品德的关系从来都显得比较复杂。在小学生的品德与社会教学中, 我们面临的基础是学生在家庭、生活中接受到的道德训化, 这其中有积极的一面, 比如家长都会教育学生要诚实、要勤奋, 但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消极的内容, 如被人欺负就要跟他打, 不能示弱, 等等。到了小学高年级, 品德与社会教学的一个重点, 就是在与学生一起分析社会现象的过程中, 将学生的思想道德取向引向一个较高的价值水平。这其中有两个值得探究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 小学生的“社会”是什么?可以肯定的是, 小学生的社会与成人眼中的社会是不一样的。我们实施品德与社会教育的基础, 显然应当是学生眼中的社会,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品德的价值引导有一个坚实的基础。根据我们的探索与总结, 小学生的社会一般是由三个方面组成的:学生与学生的关系;学生与成人 (家长、老师) 的关系;学生与媒体 (网络、电视、书籍、报纸刊物) 的关系, 等等。因此, 我们寻找有价值的社会因素, 应当从这些方面进行。以其中的学生与媒体关系为例, 到了小学高年级阶段, 教材中的内容常常渗透着很多历史知识, 这些历史知识被学生阅读之后, 就会成为他们对社会的一种认识, 也就形成了他们的社会认识基础。因此, 结合历史事件并适当拓展, 可以将学生的认识引向品德追求。

第二个问题是, 小学生的“品德”是什么?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 因为一般情况下我们的回答往往是社会主流价值的观点, 但有的时候这些观点并不是那么容易为小学生所理解, 因此我们作为品德教师, 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将宏观的主流价值观, 用符合小学生认知特点的话说出来, 让他们听懂并接受。因为如果学生长期处于宏大历史观的教学中, 他们将无法形成能够影响自己微观生活的品德, 这就意味着我们品德与社会教学目标的失落, 对于学生的成长是极为不利的。

二、由社会及品德的教学实践

在小学高年级的品德与社会教学中, 我们本着由社会及品德的教学理念, 对于上面提及的三个方面进行了实践探索。就其中学生与媒体的关系, 我们的理解并不仅仅限于表面上的学生与媒体的关系, 而是深究到学生与媒体内容的关系。基于这样的认识, 我们结合教材上提及的诸多历史知识, 将它们进行适当拓展与细化, 提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供学生讨论, 以期能够将学生的品德引向一种有价值的境地。

以“鸦片的背后”这一知识的教学为例, 参考教学目标一般设为:通过本知识的学习, 让学生认识到鸦片及现代毒品对个人和社会的危害;通过对侵略中国列强卑劣行径的分析, 让学生了解清政府受骗的原因, 同时激发学生对祖国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等等。参考这一目标, 我们考虑到小学生的认知实际, 在实际教学中将这些目标进一步细化, 并通过问题的提出与解答, 来实现教学目标。具体过程如下。

首先, 结合教材上吸食鸦片的四兄弟图片, 向学生提出问题:根据你们对教材的阅读和课前预习的了解, 当时中国吸食鸦片的只是这四兄弟吗?这个问题学生是容易回答的;有学生提出“四兄弟”意味着一个家庭“所有的”、“能够干大活儿的”成员都在吸鸦片, 这就说明了当时吸食鸦片的情况非常严重;也有学生提出吸食鸦片是需要很多钱的, 这肯定使得许多家庭倾家荡产, 而有钱的家庭肯定也会加入吸食鸦片的群体, 因为他们有钱……学生的这种发现品质让我们很是惊喜, 而其他学生显然也能发现当时的鸦片之害是多么巨大。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没有过多的讲授, 而学生就已经达到了教学目标要求。

其次, 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提出问题:鸦片的毒害是明显的, 为什么那么多人都在吸食鸦片呢?学生纷纷附和:是啊, 难道当时的中国人都是呆子、傻子?……下面的讨论就更热烈了:怎么可能每个人都是呆子、傻子?那一定是英国人用了什么卑鄙的方法骗了当时的中国人……有了这些认识, 我们再引导学生阅读教材, 并给学生提供了其它的史料。学生就认清了英国人是如何使用欺骗的方法, 用鸦片打开了中国的大门。

最后, 我们进一步进行引导:拒绝真的有那么容易吗?今天的社会依然有吸食毒品等丑恶现象, 禁毒难在何处?这样的问题可以促进学生的思维进一步深化, 如果教师再能从利益链的角度给学生提供一些启发, 则学生自主思考得出的有价值的答案会更多。

三、由社会及品德的价值途径探寻

从目前的社会现实来看, 口号式的品德教育显然已经无法激发起学生的有效参与, 因此我们必须寻找更为有效的品德教育途径。在小学教学中,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事实上的地位与语文、数学、外语等还有一定的差距, 这种现状在某种程度上讲是一件好事, 因为由于没有了过于重视的量化评价, 我们的教学实践往往就有着更大的发挥余地。

服务社会 教学相长 篇11

“前店后校”培养模式是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历经多年、反复试验之后构建起来的新型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机制。“前店”,是以校办企业实体为核心的校内外生产性实训基地,其功能是为学生提供实训资源。学生按照教学计划和企业岗位设置岗位工作,通过实际工作来完成专业学习任务。“后校”即课堂,其功能是为学生提供工学一体的学习内容。通过“做中学,学中做,边学边做”的教学理念进行人才培养,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合,教室、实验实训室、实习生产车间一体化,从而培养学生的扎实技能。

一、实施背景

近几年,我国汽车工业飞速发展,相关人才缺乏,尤其是合格的汽修人才短缺。尽管我国各个教育层次的学校包括综合性大学、高职院校和中职学校等纷纷开设汽车相关专业,但毕业生仍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主要原因是专业教学不能很好地与就业市场衔接和匹配,教学内容与实际职业技能需求脱节,未能很好地与企业各岗位的职业任务相结合,没有跟上技术更新步伐,导致产品与客户需求之间的距离愈来愈大。之前多数学校大力推行的一体化模块教学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存在课程体系学科化、教学内容理论化等问题,忽视了企业之间规模、条件、工作过程、工作情境的差异,淡化了岗位工作任务的完成,人才培养难以实现与企业需求“零距离”接轨。还有,部分企业把实习生看成是“新兵蛋子”、廉价劳动力,将之派往比较辛苦的部门或岗位,要求学生来了,“一个萝卜一个坑”,不能轻易离开;企业一般都希望实习生尽快成为一个做实务的“熟练工”;企业从经营的角度还想降低酬劳,有的企业不发实习补助,更有甚者,一些企业还要求学生缴纳相应的实习费用。

为此,根据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职业教育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加强职业院校学生职业技能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推进工学结合、半工半读培养模式”的精神,乘学校2011年7月被确定为国家中职示范校建设单位的东风,重点专业实施了教学、科研、生产三位一体的教学改革。2012年2月,集“产、学、研”于一身的“基于工作过程”为特征的“梅州市职业技术学校汽修实训基地”应运而生,开启了创新培养学生职业素质和技能的新征程。

二、主要目标

借鉴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根据“基于工作过程”为特征的人才培养模式,对专业课程设置、教学模式进行改革;编写配套教材、研制教学模具;鼓励学生参与学校生产活动,培养具有良好职业素质的技能人才;探索新形势下的专业教学规律。具体要求是:

(1)掌握汽车及发动机构造及原理;(2)具备对汽车及各部件、总成进行性能测试和分析的基本知识和技能;(3)具有制订汽车制造及维修工艺及操作的基本能力;(4)具有对汽车常见故障的判断和检测的初步能力;(5)具备汽车技术服务的基本能力;(6)具备企业技术经济分析和生产经营管理的初步能力。

三、工作过程

1. 理实结合

学校根据职业教育发展需要,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通过与梅州市梅江区实训职业培训学校合作,依托校内建立了“梅州市职业技术学校汽修实训基地”,实施“基于工作过程”为特征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和“产、学、研”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培养既有良好职业素质又有很强操作技能的实用型人才,形成“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 ‘前店后校”人才培养创新模式。

“前店后校”,能够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建设,改革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加强师资队伍、实训基地、校本教材和教学文件等建设,提高办学实力。根据“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人才规格要求学生“学专、学精、学实”,把学生培养成为社会适应性强、知识面广、素质高,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2.教学相长

(1)将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养成贯穿于学生学习和工作全过程

在“店”中,将学生的职业素质训导养成贯穿于专业教学课程体系。授课、实训、技能考核、生产过程增加学生职业素养方面的表现评价;建立行业企业多方评价学生制度,制作《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养成手册》;邀请行业企业专家和优秀毕业生到校开展职业活动,推进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团结合作、遵章守纪教育,组织学生写感想和总结,用社会先进人物的杰出表现激励学生,加强职业道德培育。

(2)锻炼机会多,技术提高快

每个班配备专门的实训教师,跟班进行技能操作辅导。学生每月两次技能达标测试,每学期一次技能竞赛,要求逐一过关,提高学生对技能操作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实际操作能力。

(3)课程及师资队伍建设

参考汽车维修服务的岗位(群)和工作流程,借鉴企业培训标准,与企业技术人员一起,通过召开专家访谈会等多种形式,归纳出典型工作任务,确定具体行动领域。参照国家汽车维修工职业标准和技能标准,根据汽车维修服务工作过程需要的计划制定、工作组织、实施和维修质量检查评估要求,按照能力标准、场地准备、工具准备、操作要点、技术要求、考核标准等六方面内容进行建设。与合作企业技术人员一起,按照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建设思路,完成涵盖课程目标、教学内容、知识与技能要求、教学进度、考核标准、教学效果等内容的专业学习领域课程教学大纲建设,构建基于汽车维修技术服务工作过程的专业学习领域,结合公共学习领域和生产实习,重构新的课程体系。在此基础上与梅州市春天汽车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共同建设优质核心课程。按照专业的人才培养规格和课程体系要求,按照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建设思路,根据真实的学习情境,和企业技术人员合作开发项目工单,实现技能训练项目化、教学项目工单化、理论实践一体化、综合实训岗位化。专业教师和企技人员共同完成课程教材、实训指导书、电子教案、考核标准、试题库、素材库的建设。

在强化专业教师实践能力的前提下,每学期选派教师到高校或企业进修,接触掌握新技术新工艺。根据现有师资队伍有较强企业工作背景的情况,对专业教师定向培养,规定每年至少有两个月到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实践,侧重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不断提高教师的社会服务能力,在校内实训基地安排教师每年定期参加对外培训和技术服务。专业教师必须参加职业资格认证考核,建设期内 “双师”专业教师队伍达100%。培养了2名专业带头人,5名能在一体化教学、课程建设、社会服务领域独当一面的骨干教师,已建成一流专业师资队伍。

四、主要成果

学校遵循“学生为增长知识和掌握技术走进来,为立足社会和谋求发展走出去”的办学理念,坚持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在教学中让学生在扬长中发展,在兴趣中学习,在个性中成才。

1. 提高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本着贴近学生、贴近岗位的原则,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发挥了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学生在校参与生产有酬(半工半读),材料成本降低,学生、学校双赢。

校企合作的“梅州市职业技术学校汽修实训基地”用于教学与实训,让学生反复练习与制作,以增强实训效果、提高操作能力。学生在课余时间和双休日也可以到“店”里实习,动手操作能力大大增强。

2. 推出了一整套校本教材

根据汽修专业的发展方向,校企双方通过资源共享,共研培养模式、课程开发、教材建设等,为汽修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提供引领示范作用。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汽车电喷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汽车自动变速箱构造与维修》《汽车空调系统构造与维修》等校本教材的结集编写,充分展示了教师的专业水平和学校的教学成果。

3. 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学校赢得崇高声誉

通过教学改革,学生一技在手,一生无忧。多年来,学校培养了大批合格的汽修专业人才,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

利用校内实训基地、设备条件和技术资源,发挥社会服务功能,针对梅州市汽车技术服务市场的人才需求状况,与市直相关部门紧密合作,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和社会培训工作,每年对外培训300人次以上,扩大了社会影响力。

五、条件保障

国务院文件《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教育部文件《关于加快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意见》提供了政策保障;完备的《校企合作协议书》,学校的重视,企业的支持,专业组和企技人员认真落实都是“前店后校”培养模式顺利实施的保障。

六、体会与思考

坚持“基于工作过程”为特征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启迪思维,激发潜能,锻造学生学习能力和团队精神;加强校企合作,实行产学研结合。

要加大投入。实训基地建设须具有综合性和规模,才能满足专业教学、职业培训和技能鉴定需要。

社会学科教学 篇12

所谓“问题情境”就是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 通过一定的方法和手段创设引出问题情境, 激发受教育者对问题的提出和思考的意向和欲望。以问题情境为核心的问题教学法, 不仅是落实新课程标准, 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启发引导学生主动获取探究知识和思考问题的需要, 而且是使学生通过掌握知识提高能力, 特别是创造性思维能力, 进而培养新型人才的客观要求。那么究竟如何创设“问题情境”呢?以下是笔者在近年来任教新课程的一点体会:

1.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创设问题情境

信息技术具有虚拟情境的特点, 可以模拟出需要的情景方便教学, 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和真切体验, 大大拉近学生与学习对象之间的距离, 这也是新课程所要求的。教育者要尽可能地利用多媒体课件来促使问题情境的产生。如学习新教材中两次大战残酷性的具体体现时, 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来展示一战时的战舰、毒气弹, 二战时的原子弹等, 并加以引导, 学生就对这些武器具有直观感。在此基础上, 学生会明确:这些先进的武器在战争中的使用, 才使这两次大战呈现其残酷性。再如讲《长江》时, 通过多媒体手段可以把长江的水质特征和长江流域的自然风光图片展示出来, 还可播放赞美长江的歌曲, 请学生思考:“在哪些方面体现出长江是母亲河?”“谈谈长江的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并议一议:我们应该为保护母亲河做些什么?”这样, 对于学生来说相对陌生的“长江”就变得非常生动, 学生的学习动机便变得分外具体了。

2. 引导学生通过对比分析发现矛盾, 从而产生问题情境

在讲授《悄然转变中的社会生活》一节时, 教师要引导学生用横向比较的方法, 引发学生对历史上中外经济发展状况的比较。如中国古代在诸多方面都居世界领先水平, 为什么在近代却落后于西方各国?在教师的点拨下, 学生通过讨论, 最终明白:中国在近代仍然处于封建社会。这种制度在其末期, 日益呈现其腐朽性, 即闭关自守, 不向西方敞开国门, 学习行进的经验和技术等;其教育制度表现为僵化、守旧、呆板, 不利于开发人们的智力和社会进步。而西方国家却已进入资本主义社会, 善于革新技术, 对外实行开放和经济技术交流, 并通过一定的措施和手段来提高本国的经济实力;在教育制度上, 重视科研, 善于将最新的科技成果用于工业等方面。

3. 利用对某一问题的不同观点而产生的矛盾创设问题情境

如在讲授“秦朝一统”一节时, 教师要引导学生对秦始皇功过的评论。教材中有这样一题:试论对秦始皇“焚书坑儒”这一举措的看法, 并说明它对中国古代社会文化造成了哪些影响?教材同时还展示了两种观点:一种是:这是秦始皇的暴政, 是导致秦朝灭亡的原因之一;另一种是:秦始皇这次举措有利于统一, 值得肯定。结合史实, 评价这两种观点。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分析, 使学生不仅辨别正误, 而且掌握把历史人物放到具体的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加以分析评价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4. 利用教材中的插图创设问题情境

新课程对教材内容安排和版面的设计较以往有较大的改革, 最明显的是:叙述、说明的文字大为减少, 与内容相关的图片大量增加。因此, 我们在日常教学中, 如果能合理地利用好这些图片, 对教学任务的完成将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如讲授“新航路的开辟”一节, 教材中有两幅分别为“1420年时欧洲人认识的世界范围”地图和“1620年时欧洲人认识的世界范围”地图图片。对此, 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比这两幅地图, 使学生产生“这两幅地图有着明显的差异, 为什么?”这一问题。在此基础上, 通过教师点拨, 学生就会明白:由于新航路的开辟及科技的进步等原因, 欧洲人对世界范围的认识有了明显的变化。教师此时也就从一个方面达到了“新航路开辟的作用和意义”这一教学目的。

5. 运用逆向思维的方法, 即通过提出假设、检验假设、激发矛盾、产生问题情境

例如讲授“从维新到革命”一节, 讲到“戊戌变法发生的原因”这种问题时, 教师可引导学生思考:“假如没有《马关条约》的签订, 戊戌变法会发生吗?”让学生通过对这个问题的分析论证以后, 最终明确:戊戌变法的发生是内忧外患的结果, 即内:清政府统治腐朽黑暗, 国力积贫积弱;外:中国面临着西方列强瓜分的严重危机。进而使学生弄清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与偶然性因素之间的辩证关系。

6. 利用社会调查获得的信息创设问题情境

新课程突出人文情感, 提倡书本知识与本地实际相结合, 要求学生走出课堂, 融入社会, 学以致用, 通过观察、走访、教师指导等途径, 激发学生对问题的探求和解决的欲望。如讲授“万众一心的抗日战争”一节, 笔者就组织学生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遇难同胞陈列馆去参观、调查。在学生观看陈列馆图片、遗物、遗骨等后, 笔者引导学生对下列问题进行探究: (1) 日寇在当地犯下了哪些滔天罪行?说明了什么? (2) 当地政府为什么要在该地建立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结合所学知识, 在认真调查的基础上, 经过探讨分析, 学生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本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同时也增强了为祖国繁荣富强而奋发拼搏的历史责任感。

此外, 教师还可以通过具有趣味性的历史故事的叙述造成的悬念创设问题情境, 或通过模拟表演等形式来创设问题情境。

总之, 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 只要我们善于尝试、总结和反思, 不断摸索、更新和完善, 就能使“问题情境”教学法在《历史与社会》学科中显示出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并且必将促使本学科的教学改革进一步地深入。

参考文献

[1]《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北师大出版社, 2002.

上一篇:Damon技术下一篇:直接外侧入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