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专业(精选11篇)
电子商务专业 篇1
摘要:目前,高职院校对教师的职业能力的培养越来越重视,本文针对高职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目标,探讨了什么是高职电子商务教师的专业能力,如何去培养高职电子商务教师的专业能力,探索教师能力提升的途径和构建方法,最后针对电子商务教师专业能力培训的现实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法。
关键词:教师专业能力,高职,电子商务
一、引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将“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作为保障措施提出,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已经成为新时期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战略任务。在我国高校新的教学改革背景下,教师的角色正发生深刻变化,对教师进行教学运用的要求越来越高,其能力结构也在不断拓展之中。
当前的社会和经济发展对高职电子商务专业的教师专业能力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移动技术、大数据、云平台等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广泛应用,对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出了更高信息素养的要求。在现代信息技术方面,存在着学生比教师会得多的现象,教师要改变信息应用和传播发布能力弱的现实;
二是“互联网+”等新经济在电子商务领域的出现,对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理论素养的要求。李克强总理在2016年政府两会上提出了“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发展,引领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互联网+”行动计划在企业、行业中快速响应,“互联网+农业”、“互联网+制造业”、“互联网+金融”等互联网经济飞速发展,对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出了加强理论研究的现实要求。教师要面对应用超前于理论的现实窘境,需要教师加大理论研究的力度;
三是以e Bay、全球速卖通为代表的跨境电子商务平台飞速发展,对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出了更高实践素养的要求。跨境电商是典型地整合经济学、管理学、信息技术和法律等学科的综合性学科,跨境电商行业的复合性人才的需求量激增。复合型人才不仅仅包括知识复合,更重要的是包括能力复合、思维复合等多个方面。复合型技能是对电子商务教师综合能力的现实要求。
二、电子商务专业教师专业能力的构建
1、教师教学能力构成
教师教学能力主要由下面五方面构成:(1)基本素养;(2)学科知识背景;(3)对所教知识结构的认知;(4)对学生认知发展的认知;(5)学科教学能力。其中学科教学能力具体包括:课程开发能力、教学设计能力、教学沟通能力、评价能力、教学诊断与反馈能力等。
2、电子商务教师的专业能力结构
研读教育部《电子商务专业教师教学能力标准》和《电子商务类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在电子商务专业课程标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资源、技能训练、考核标准等方面全面融合校企合作模式,电子商务教师专业能力结构,如表1所示。
三、电子商务教师专业能力提升的途径
1、寻求政府的政策支持,实施电商人才战略
政府政策往往成为制约区域电子商务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我院是江苏省电子商务人才培训基地,我院主动与太仓市商务局、科技局联系合作,依托太仓大学科技园,将太仓市100多家电子商务企业的员工培训纳入到电商人才培训计划,实现了政府和学校、行业的互利多赢。
2、校企合作共赢,提高电商教师的实战水平
电子商务专业对教师的实战能力要求特别高,需要与企业合作提高教师实践能力。我院京东商学院签订共建电商人才培养合作协议,学院成为苏州区域的京东官方合作培训机构后,为苏州的商家提供全面、系统的培训服务。院内教师通过参与到京东商学院等项目,成为京东商学院讲师团成员,电商教师在对外服务的同时,自身的专业素养得到了快速提高。
3、强化内部培训,助推电商教师的快速成长
电子商务教师专业能力提升的具体方法,主要有以下几条措施:
(1)发挥骨干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引领团队共同发展
组织骨干教师参加全国和省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企业顶岗培训班,学成回校后,通过指导和示范教学,带动整个电商专业教师开展相互学习与协作学习活动,在整个教学团队中形成你最我赶的学习氛围。
(2)制定教学能力考评标准,以评价改革引领教师发展
在电子商务专业,抓住创建江苏省示范高职院校的契机,同时结合学院骨干教师培养计划,制定完善教学能力考评标准,,引入电子商务专业教师个人专业发展规划,开展教师专业应用能力测评,以评促教。首先,建立网络测评系统,提供测评服务,确保通过科学有效的测评手段,帮助教师根据考评指标,合理开展能力提升的校本研修。为教师提供中长期的考评数据,以便能找出本专业教师成长发展的规律。
(3)“三创”教育与师资建设结合,实现师生共同提高
电商专业特别提倡创业和能力的提升,在专业实践教学中开设“三创”教育培训课程,通过内部培训加强导师制培养模式的实践,建成能担负起“三创”教育的专业教师队伍。教师能引导学生团队创业实战,通过技能大师工作室,以教师带学生做项目,实现师生创新技能的共同提高。
4、形成产教融合纽带,完善校企双向交流服务机制
产教融合是在的校企合作基础上的深度合作,是职业教育与产业相互渗透、共同发展的结果。依托校企共建的实践基地,通过参加电商企业组织的培训会,组织教师参加脱产下企业锻炼的顶岗实习实践活动,将企业的真实案例带回学校,编写用于课堂教学的相关教学案例。
四、电子商务教师专业能力培训的现实问题
当然在高职教师成长过程中,也遇到了许多问题。首先,如何面对职业倦怠感的问题。教师面对繁重的教学工作与科研压力,或缺失动力,安于现状;或焦虑躁动,浅尝辄止。电商教师要从甘做一名电商职业人开始,只要摆正自身地位和心态,还是有能力处理好自身发展需求。其次,如何面对众多专业知识和技能,处理好专门人才和复合型人才的问题。电商教师的精力和时间是有限的,往往每个学期担任不同的多门课程,每位教师要主攻一个专业领域方向,有针对性地参加自身进修和专业培训,然后相互合作交流,做到专业能力的快速提高。三是如何处理好理论和实战技能的问题。当前高职电商专业教师普遍缺乏实践能力,应该正视不足,时刻朝着既是电商实战领域的高手,又是理论扎实的教书匠的目标奋进。上述问题如何解决?我校的做法是针对问题,制定出台的下企业激励政策、技能大师工作室政策等系列政策,有效激励教师专业能力的持久提高。
五、总结
电商行业发展日新月异,当今跨境电商、移动电商、社区电商发展迅猛,高职电子商务教师专业能力的提高迫在眉睫。电子商务教师专业能力,对教学质量的提升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电子商务教师只有持续关注电商行业发展,适应产业发展的要求,积极面对电子商务产业的发展需求,不断挑战自我,相信高职电子商务专业教学必将更加充满活力。
参考文献
[1]王成福等.高职教师专业实践能力的内涵及培养对策[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03):146-151.
[2]曹国亮,吴海清.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专业能力标准指标体系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3(08):71-73.
[3]辛江岩.教师专业能力构成探析[J]临沂大学学报,2014(03):34-36.
[4]付光槐等.论教师专业能力持续性发展的机制创新[J]中国教师,2014(11):51-55.
[5]廖敏慧.高职院校“双师”素质教师引进和培养的实践探索——以电子商务专业为例[J]电子商务,2014(05):69-71.
电子商务专业特色建设实践探讨 篇2
【关键词】高职 电子商务 专业特色 构建
近年来,随着国家陆续推进并实施了“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若干意见”、“电子商务发展‘十二五’规划”等战略及政策,电子商务行业得以快速发展,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也持续上升;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开设了电子商务专业。虽然电子商务专业人才需求不断上升,虽然开设电子商务专业学校不断增加,但仍然存在培养的电子商务人才与企业需求不协调的矛盾。为促进电子商务行业与产业发展,提高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各高职院校纷纷展开电子商务专业特色建设项目,本文以湖北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商务专业特色建设为例,对电子商务专业特色建设提出了一些具体措施和途径。
一、积极探索并推广“以‘师生团组结对’为特点的任务型‘实务-实训-实战’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1、精准人才培养目标,精益学习情境
在充分研究国家产业政策的基础上,结合区域经济及行业发展现状,对电子商务专业人才需求特点进行调查研究,动态调整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成立专业特色项目工作小组,成员由行业企业专家、学校骨干教师等组成。分学年度对代表企业典型岗位展开调查研究,分析电子商务专业主要岗位名称、工作内容、工作任务、工作流程、工作对象和工作资料,以及本岗位与相关岗位之间的联系和制约方式等因素逐一进行比较、分析和描述,并作出必要的总结和概括。在界定了岗位的工作范围和内容以后,根据岗位自身的特点,明确岗位对员工的素质要求,提出本岗位员工所具备的,诸如技术要求、能力要求、知识水平、工作经验、道德标准、心理品质、身体状况等方面的资格和条件。在进行企业电子商务岗位调研及岗位职业能力分析的基础上,归纳电子商务人员的主要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进一步明确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学习情境和学习领域,再根据学习领域的逻辑关系确定各个阶段的学习内容和情境。
2、创新“现代师徒制”,推行“以‘师生团组结对’为特点的任务型‘实务-实训-实战’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电子商务工作过程特点,确定学习阶段和学习项目。按照电子商务岗位能力要求和学生职业能力成长规律,推行“以‘师生团组结对’为特点的任务型‘实务-实训-实战’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如图1)。在电子商务人才培养过程中,教导主体为“导师团”,学习主体为若干“学习合作小组”。“导师团”一般有三名教师组成(1名政治思想导师、1名专业导师、1名企业导师);“学习合作小组”一般为6人,通过分组方式产生,保持每一小组的稳定性与适应性。采取“师生结对子”的方式,使学习任务更加明确、学习目标更加清晰,学习兴趣更加浓厚。
根据能力培养的逻辑顺序,对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分阶段培养:第一阶段主要培养专业基础能力,由学校主导,以“实务”教学为主,通过各个专项技能指导,培养专业基础能力(项目式师生团组结对子)。第二阶段主要培养专业综合能力,由学校和企业共同主导,以“实训”教学为主,通过融合多个专业基础技能,培养综合能力(轮岗式师生团组结对子)。第三阶段主要培养专业实践能力,由企业主导,以“实战”学习为主,学生到企业顶岗,培养实际工作岗位的能力(顶岗式师生团组结对子)。
一、构建双证融合、理实一体的课程体系
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就是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以模块式为基本结构,以职业标准岗位工作过程能力要求为项目教学的基本要求,以情境教学工学结合为实训的主要手段,重组课程和教学内容,构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辅相成、以技能训练为主线的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课程体系以岗位群所需职业能力为框架,以技能训练为主线,按照基本职业素质、双证融合情境教学、职业定位顶岗实习三个模块进行建构,从而形成了双证融合、理实一体、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针对学院服务孝感市、武汉城市圈电子商务业的“产业+企业+专业”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本专业通过四步法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工学结合、理实一体、双证融合的项目课程体系(如图2)。
二、整合各种资源,加大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力度,实现理实一体教学
大力推进工学结合的专业教学模式创新,深化工学结合、校企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保证电子商务专业及专业群的人才培养质量,加大社会服务力度和辐射能力,积极引入校外企业,建设校内实训基地,形成“校中厂”。同时,通过校企合作,实现共建、共营、共管、共赢,将教学场地延伸到合作企业,形成“厂中校”,最大限度满足学生专业技能训练、职业学校师资培训与锻炼、合作企业职工技能培训的需要。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一套可行、有效的理实一体教学基地建设模式。
三、以“双师”素质为重点,建设高水平教学/服务型团队
贯彻“把学校引向市场、让社会参与办学”,推行“学校—企业—社会”多元化开放式办学模式。通过与上海聚连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孝感市商务局、华中电子商务园等政府机构、企业密切合作,采取“三方联动、双岗交替、定向培养”的“双师”结构师资队伍建设模式,建成一支以本校培养和企业兼职组成的专业带头人为核心,专业水平高,实践能力强,专兼结合的优秀“双师型”教学团队。
四、以“e-boss”项目为抓手,拓宽学生在校创业就业渠道
大学生“E-BOSS”实验班的建设是学院解放思想,科学发展,结合电子商务专业教学实践,让学生在创中学,学中创的专业教学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转变的关键性手段。大学生“E-BOSS”实验班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真实的市场交易环境,让学生在实际市场竞争环境中学习、体验、成长、成熟。
五、结语
电子商务专业特色建设,是各高校电子商务研究的重点之一,是学校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需要,是增强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适应社会需求的需要,是社会经济转型的需要。 各高校可以根据学校自身资源特点,结合区域经济现状及发展,找到不同切入点和路径推进电子商务特色建设与发展。
【参考文献】
[1]胡一波. 电子商务专业特色构建的措施浅析[J].价值工程,2012(03).
[2]李新萍.电子商务专业特色建设研究[J].中国市场,2013(07).
电子商务专业 篇3
电子商务专业最早出现于上个世纪的九十年代前期。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 以及现代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 电子商务专业也得到了人们前所未有的重视。电子商务的发展对于一个企业而言, 带动了人们在思想、观念、认识、文化等方面的改革, 产生了新规则、新秩序, 使一个全新的网络经济诞生了, 随着信息经济和信息技术的发展, 电子商务作为一项全新的商务方式, 为世界各国提供了更多的商业机会。
二、课程设置
电子商务专业是随着网络科技发展起来的一个复合型专业。它要求搭建的知识平台较高, 知识跨度较大, 理论和实践性都很强。电子商务专业应树立“小电子, 大商务”的观念, 即电子商务技术是为商务所服务的, 电子技术应该与各行业紧密结合, 电子是基础, 是手段, 是为网络经济提供技术支撑的。
从市场需求上看, 我们苏北总体经济发展水平与南方和沿海城市相比较还有一定差距, 电子商务市场虽具雏形, 但规模相对较小, 从业者少技能素质普遍不高。因此, 职业院校要将培养目标定位在专业技术人员和实务操作人员的培养层面上 (系统维护, 网络营销, 商务应用) , 增设部分相近专业知识与技能, 这样才会适应市场的发展, 满足市场需求。
1) 基本原则。一是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原则, 二是坚持打好基础与突出实际操作能力并重的。市场需求既包括数量的需求, 也包括对人才的规格的要求。突出实际操作能力是为了使毕业生能很快适应岗位要求;打好基础是为了使毕业生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可持续发展”而不会被轻易淘汰。2) 基本指导思想。与高本科院校接轨, 与人才市场需求接轨;理论与实际结合;以商务类课程为主, 技术类为辅, 实施案例教学。3) 课程设置范围囊括了本专业所需职业资格证书的知识点、技能考核点的要求, 能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提高技能, 获取更多的职业资格证书, 适应社会需求。为了实现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的培养目标, 在课程设置上一般安排五大板块:①文化基础课:德育、语文、数学、外语、体育与健康、计算机应用基础。②商务基本类:市场营销、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商务英语、商务管理及信息、心理健康、会议基础、外贸单证实务。③电子商务类:金融电子化基础、电子商务基础、电子商务法律与规范、网络营销、物流与配送。④计算机类:商务网站建设与维护、电子商务网络技术、电子商务网页技术、图形图像处理、电子商务数据库技术。⑤实践类:电子商务实验室模拟运作、电子商务培训教程。
为了充分体现地域差异, 彰显电子商务专业的办学特色, 在课程设置上, 提供十余门选修课。依据开课的顺序, 遵循教学循序渐进的原则, 制定了毕业生要考取的相应职业资格证。
三、电子商务专业设置的必备条件
1) 教学设备。要达到本专业的培养目标, 教学设备必须满足一定的要求。
2) 师资队伍的建设。要办好电子商务专业, 必须有一支业务过硬、知识面广、经验丰富、年富力强的师资队伍。电子商务是一个非常综合的学科, 需要从业人员掌握多学科的知识, 包括计算机技术、管理;理论、经济贸易、心理学等。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 每一种技术的出现和在实际中的应用都会给经济发展和经营管理带来变革, 同时也带来很多机会。作为教师, 如果跟不上发展, 就会误人子弟, 社会责任重大。
四、电子商务专业与职业资格证鉴定结合的方式方法
1) 考证:取得更多的职业资格证书。在教学中, 专业课与职业资格证书并举。从第四学期开始在教学中运用国家主管部门职业认证平台提供的商务实验室模拟软件进行电子商务实务的实习与培训 (约100学时) 。第五学期 (约80学时) , 使学生掌握电子商务基础知识。学习网络与安全、信息安全技术、数字证书、安全电子交易、电子支付方式、认证体系与实务、电子商务法律法规等知识。结束后同时考电子商务员 (助理电子商务师) ;第二学期《计算机应用基础》用《办公软件应用》教材, 同时第二期结束以后能通过考试获得《办公软件应用》操作员级证书;第四学期结束后获得《图形图像处理》操作员级证书;有能力的同学还可以在第三学期获得公共外语、网页制作等资格证书;第五学期还可以考营销员等证书。
以上是在制订电子商务教学计划 (试行) 时的一些粗浅的想法, 仅供各位同行参考。
2) 教材使用情况。《计算机应用基础》、《图形图像》、《电子商务师 (助) 员培训教材》均用经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鉴定、指定教材, 第五学期建设使用国家经贸委的《营销员培训教材》。
五、本专业建设发展的两个阶段及专业现代化建设的思考
按人才需求发展趋势本专业建设分两个阶段。
1) 规范阶段。统一开设基本、主要课程, 编制出专业能力分析表, 制订出骨干学科的课程标准。2) 发展阶段。加大设备投入、师资队伍培训, 探索灵活的教学管理制度, 为实行学分互认打好基础。探索本专业学生技能形成的最佳途径。
专业现代化建设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建立、健全管理机构, 有专职电子商务管理人员, 管理质量和效率较高;设有学生成绩统计和教师教学业务档案的计算机管理系列。教学资料和业务档案管理规范;构建一支素质强、业务精、水平高的“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加大实验实习设备设施的投入, 校企合作, 产学研结合, 强化学生操作技能培养;进行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改革, 如将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等中外先进的教学方法很好地利用到教学中去。
摘要:高职校电子商务专业建设首先要科学设置课程, 创设专业设置的必备条件, 改革教育教学方法, 实现专业管理现代化。
电子商务专业 篇4
专业前景 电子商务是一门集经济管理以及计算机科学为一体的新兴交叉学科。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的加快以及我国加入WTO后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接轨,各行各业迫切需要一大批精通现代商贸理论与实务,熟悉网上商家和消费者,把握现代市场规律、熟练掌握和运用因特网等信息技术从事商务活动的人才,本专业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
学科实力 本专业现有教师9名,均具有博士学历,其中教授2名,副教授4名。是一支具有较高专业水平的年轻团队,本专业教师主持完成国际合作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以及省部级的科研项目多项。
专业特色 依托本学院强大的经济学科和管理学科,以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就业为导向,通过产学研合作途径,培养学生的业务应用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
培养目标: 为各级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教育和科研单位,培养能够把握网络经济下市场经济理论、政策,现代企业管理知识,从事新经济下宏观市场管理、教学,以及能够运用Internet等信息技术为企业增强竞争力、制定商务战略,辅助企业(尤其是涉农企业)进行市场规划并最终赢取利润的决策支持者。
主干课程电子商务概论、电子商务技术、网络营销、客户关系管理、管理信息系统、电子商务系统开发与应用、网页与网站设计、物流与供应链、信息经济学、运筹学、管理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等。
所授学位管理学学士
电子商务专业 篇5
摘要:在信息网络化迅速发展的今天,电子商务成为主流的商业活动,因此企业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也显著增加。本文分析了电子商务人才需求显著增加的情况下,就业现状的严峻原因,最后提出如何加强电子商务专业教育,以适应电子商务飞速发展中对高素质专业人才的需求。
关键词: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措施和改革;发展;现状
传统的商务是企业在进行商贸交易活动过程中的实际操作步骤和具体过程,由交易钱的准备、贸易的磋商、合同的执行、支付与结算等环节组成。
一、电子商务产生及发展
目前,信息网络化的互联网浪潮正在席卷全球,已经覆盖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球预计已有4-5亿因特网用户,是两年前的8-10倍。到2008年6月底,中国上网的人数将达到了2.53亿。伴随着呈几何级数发展的现代信息技术,电子商务必将取得更大更快的发展。企业的生存竞争空间正逐步从传统市场转向网络空间市场。以Internet为核心支撑的企业网站成为企业快速发展必不可少的门户。企业的赢利模式随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传统的赢利组合也被赋予了新的内容。
二、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从1994年起,我国部分企业就开始涉足电子商务,并取得了喜人的成绩。随着我国应用需求的不断提高,政府支持信息化力度的加强,以及我国互联网行业在服务创新和技术创新方面取得长足进步;互联网相关技术如中间件技术、网络信息资源开发、应用系统软件等也不断有新的成绩。
随着Internet在我国的大规模普及,Internet有望发展成为最广大、最深厚、最快捷的市场,Internet也将成为传统商业最有力的挑战者。当代中国企业如何运用电子商务战略在经济全球化、虚拟化的环境中实现组织与管理的变革、塑造新的核心竞争优势已成为企业未来生存与发展的关键。为了适合这个形势的发展,在高等院校的普及电子商务教学就显得非常必要。但是电子商务专业的毕业生在求职时并不顺利。
三、电子商务专业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电子商务专业作为一个理工与经管交叉性、复合性的新兴学科,从2001年教育部正式批准开设以来,在我国已经出现了8年时间。虽然发展迅速,但是本专业学生与社会需求不对接、企业对学生的知识结构不满意等日益暴露的问题,让我们不得不重新分析这个专业的特点。
1.学生缺乏对电子商务学科的了解。作为经济发展的新兴模式,学习电子商务,首先,有助于同学们快速接受新鲜事物,获取新信息、适应新环境。其次,在理解电子商务原理和方法的基础,形成电子商务的思维方式,有助于学生就业。不仅就业市场有需求,而且许多新兴的电子商务公司也有需求,如网站管理、网站策划、网站设计、网站开发人员、网站推广员等,并且且一些传统企业为了应对全球化的竞争,提高客户满意度,也要通过电子商务改造原有的业务流程,形成自己的电子商务解决方案。再次,电子商务是多门学科的综合,以此为主线,不断巩固其它学科的知识,有助于学生在学校期间打好扎实的基础。但也正是由于电子商务专业学科这种综合的特性电子商务专业的课程设置较多,涉及面广泛。同学们应该有一个对知识比较厚的沉淀,这才是比较重要的。
2.实践教学的缺乏。作为一个交叉学科,理论性和实践性要求都很强。电子商务专业培养的是复合型人才,既有商务和管理的内容,又有相关的技术内容,具有很强的操作性,需要理论和实践的紧密结合。因此,更迫切需要丰富的实践教学。根据目前我国各高校的情况,电子商务的教学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理解为主。尽管近年很多高校认识到这个问题,推出了建设电子商务试验系统,供学生的模拟练习,但是电子商务系统如果没有真正的企业参与,如果将所以的商业行为都固定化,事实上与书本教育并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理论和实践难以结合,这样的学生就很难适应社会的需要。
四、加强电子商务专业教学的措施与对策
1.在教学中引进企业人员,通过一线实战经验的传授,加深了电子商务学生对本专业的了解;在了解的同时在进行案例教学,课程中加强企业商家或个人从业者的电子商务案例,虽然这些案例的用词不够严谨,条理不够明晰,但那是电子商务的现状,会让学生得到更直观的感受,让同学们不会对电子商务还很茫然。
2.加强实践性教学。首先,要加强实验室建设。电子商务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许多课程都要进行实验,而实验室是进行实验教学的基本条件。加强实验室建设,主要包括实验室的硬件和软件的建设投入,建立电子商务教学实验所必需的计算机、网络等硬件设施,同时还要开发和引进电子商务专业实验所需的各种软件和模拟系统。如,对于企业来讲,网络是目前实施电子商务的主要应用领域,Blog作为一种新兴的网络应用形式,日益被企业作为一种重要的网络营销工具来应用。利用Blog进行公关,可以快速的消除负面影响;利用Blog进行产品的宣传推广,容易引起消费者的信任与好感;利用Blog进行招聘,有更多的机会招聘到对自己企业持续关注的应聘者。
五、结束语
现今,电子商务面临来自全球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与电子商务广阔的市场前景机遇。通过电子商务专业的就业现状我们也必须看到,电子商务教学仍然存在不少问题,这就需要广大的教育工作者不断的进行探索和改革,以适应电子商务飞速发展中对高素质专业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第2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2]刘永清.电子商务专业培养方案创新研究[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9).
电子商务专业 篇6
(一)电子商务专业教育现状
电子商务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已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行各业,目前各大专院校、中职(包括职业高中、技校)都开设了电子商务相关专业,培养各层次生源的学生,但时至今日,中职、大专、本科、甚至某些学校电子商务专业的研究生培养目标还有些模糊不清,都笼统地定位于培养电子商务人员,教学模式普遍采用以学科体系为主线的大而全的培养方式,专业课程设置基本一样,而且大部分课程的教材也一样,显然各层次的学生不可能达到同样的教学目标。这是一个需要尽快研究解决的问题。
随着高校和高中的扩招,中职生源质量明显下降,还按学科本位的思维和要求安排教学,老师教起来费力、学生学起来吃力,根本达不到教学目的。这样培养的中职生绝大多数发展潜力不足,这两年中职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从事本专业工作的学生很少,很多人不得不改行干别的工作。那么,我们为什么要花这样大的人力、物力培养这样的学生呢?我们应该尽快为这一层次的学生,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培养目标。绝对不能像现在这样,每年入学的学生、每一个人都以事先按学科体系确定的课程安排去完成学习任务,而且中间不允许有任何变动,三四年前的学生和现在的学生不一样,几年后的社会需求和就业市场也不会跟现在一样,应该为学生提供在专业培养方向上的个性化的选择机会,从而充分体现和实践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先进教育思想。为此,我们首先必须研究制定出灵活、多样的培养目标,然后按明确的培养目标分阶段、分层次、分专业方向去安排教学计划和实施教学活动。
(二)迫切需要制定明确的、灵活的、多元化的培养目标
中等职业学校在目前形势下的培养目标,一方面应该是面向国民经济的各部门、各单位培养具备相应专业操作应用技能的合格的从业人员;另一方面应该是向各高等职业院校输送具备相当文化基础和相应职业技能的合格新生,以便学生更好地接受高等职业教育的思想和方法,为学生进一步深造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总的培养目标至少应该有两个方向,学生至少应有以上两种选择。但在我们的教学培养计划中还没有明确体现,学生也不能选择,想升学的同学需完成所有与想就业的同学一样的课程,再参加高考补习班,因为课程是学生入学时就已经定好了的。实际上前两年的基础学习阶段对大家的要求是一样的,目标是可以事先确定好的;但后面的培养方向和目标应该是各不相同的,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进行明确的选择。由此可见,我们的培养计划无灵活性,不能满足学生和形势的现实需要。
另外学校应根据本专业的就业形势和今后两三年社会的需求,为学生制定几个明确的培养方向,让学生根据各自的特点在三年级时进行自主选择。没有明确的、适合自己的目标,就不会有学生的主动参与,难免使学生产生所学课程无用的思想、出现厌学的现象,总体培养效果不佳,最终学生面对就业市场无所适从,自己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能干什么,什么是自己的专长。因为培养他的时候就没有明确的目标。另一方面,没有明确的培养目标,学校就无法切合实际地安排和组织教学;任课老师无法根据学生的培养目标有针对性地实施教学。因此我们首先必须根据实际情况,每年为三年级的学生制定灵活的多元化的培养目标,根据同学们的自我选择,有针对性地组织和实施教学,让毕业生清楚自己的专长和就业方向。
(三)专业与专长的问题
过去我们在培养学生的时候只讲专业,而不讲专长。那么电子商务专业的中职生与电子商务专业的大专生、本科生相比有什么优势?中职生还有就业的空间吗?社会对中职生还有需求吗?答案是肯定的。目前某些办得比较好的中专电子商务相关专业的学生就业情况就很好,甚至还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现象,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他们一开始就没有采用以学科为本位的中职教育普遍采用的专业培养模式,而是强化对学生在某个职业方向上与专业技术相关的操作应用技能的培养,相比之下这就是他们就业的专长。
目前电子商务中职生要摆脱就业和能力上的困境,必须马上抛弃与本科生、专科生一样的学科本位的专业培养模式,采取以专业操作应用技能为重点的、以能力为本位的专长培养模式。这样才能使中职生有他们的长处。有了以上的思想准备,下面我们具体谈一谈中职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应该怎么办。从大的方面讲,中职电子商务专业应该有两个方向的培养目标:一个是升学,一个是就业。第一阶段,即入学的前两年目标应该是一致的,都是文化素质培养和专业基本知识、专业基本操作的学习,经过两年的学习通过中职生统一水平测试,合格的学生就可以通过自主选择分别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第二阶段的培养应该是各不相同的。选择升学的同学用一年的时间继续加强文化课和升高职所考专业基础课的学习,以升入高一级学校深造为最终目标。选择就业的同学按各自的特点和意愿选择适合自己的就业方向,根据专业方向操作应用技能的难易程度分别进行一到两年的专长培养。这就是我们前面谈到的多元化培养目标的问题。类似以上的培养目标,应该是每年根据实际情况由相关专业老师为准备就业的学生及时制定的,是就业前学生必须强化训练、至少在某个专业方向上必须达到和具备的实用性和针对性都很强的工作技能。这一阶段的培养我们可以采用专业方向教师负责制的办法来实施,由各专业应用方向具备实际工作经验的教师负责规划其专业方向的课程设置和实践活动。一般用一到两个学期的时间完成规划课程的学习,在这一阶段不同专业方向允许有部分相同的课程,也鼓励不同专业方向的学生选修其他方向开设的与自己相关的课程。
实践阶段一般用一学期的时间完成,该阶段应由专业教师带队到专业方向对口的企事业单位参与实际的工作项目,或者是将实际的工作任务拿回学校按实际需要完成。只要学生参加了实际的工作项目,写出项目总结报告或实际工作总结报告、或是完成实际工作任务的作品,都是该阶段的成果。在企业的实践更具实际效果和实用性。学生通过以上专业化的理论学习和专业技能实践,加上实际工作的经验,应该清楚自己能干什么、准备干什么、该到什么样的单位找工作,就业的目标和方向应该是很明确的,这就达到了我们培养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目标。
二、职业教育课程设置应适应专业发展和社会需求
(一)目前中职教育在课程结构与设置中存在的问题
1. 新世纪对人才的要求与目前中职的生源素质存在着矛盾
随着社会的发展,21世纪对中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目前中职生源是中考中高中录完后剩下的生源(以前是高中录取之前的生源),生源的质量较差,学生素质及学习兴趣比较低。这就使得目前的中职教育出现对人员的要求进一步提高,而生源质量下降的矛盾,若课程结构及设置仍墨守成规则难以达到要求。
2. 学生的就业与专业课学习存在着矛盾
就业工作及学生的就业去向是学校的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特别是对中职类学校,它直接关系到学校能否招到学生和能否生存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很多中职学校将最后的毕业实习直接安排到待就业的企业,进行对口顶岗实习。这是一种较好的模式,它具有三大优点:(1)学生按照企业用人的要求先面试,再在该企业实习,只要符合要求,就在该企业就业,这就提前缓解了学校和毕业生本人的就业压力。(2)解决了学生的学习、实习与工作的对口问题。(3)使企业用人更加熟悉,把握更准。同时也解决了因用人不准而造成的学生二次就业的问题。然而,用人单位对专业种类和人员数量的需要不可能是成班制的接收,各用人单位接收的时间不可能相同,有的在第五学期期中就开始要人,因此,一个专业的学生在毕业实习的离校时间上存在一定的时间间隔,这样就存在着毕业实习与最后的专业课学习之间的矛盾。其次,不少学生为了自主择业,在最后一年里多次请假、离校或缺课,也严重影响了最后专业课的学习。再者,专业课本身专业性很强,学习难度大一些。往往使得学生专业课学不完,或者留在学校上课的学生,“身在曹营心在汉”,学习兴趣大大降低,使得最后的专业课无法学好。
3. 学生就业与升学的矛盾
中等职业学校既要为生产、服务和管理一线培养应用型人才,又要为想进一步深造的学生创造充分的条件,为更高层次学校输送合格的新生。就业目标与升学目标、就业要求与升学要求是长久以来中职教育课程中存在的矛盾,使教学很难同时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4. 教材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中职教育教材普遍内容陈旧,过于理论化,过于强调系统化,在一门教材中,各种内容面面俱到,以至各课程之间相互重复、交叉,并且有的教材与专业无关的内容较多,造成学生学习兴趣低,浪费了有效的教学时间。另外,教材还存在着与实习脱节、与应用脱节,缺少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的问题。
(二)课程结构及设置的探索
针对上述中职人员应达到的基本能力和中职教育中目前遇到的相关问题,对电子商务类专业课程结构及设置作如下探索,采取以下对策。
1. 在课程结构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1)突出计算机课程,强化计算机训练。目前对计算机教学比较重视,但仍存在一些毕业生连简单的办公操作都不会的现象。本文认为,电子商务类专业的计算机教学除保证教学的课时外,一是要保证计算机的上机时间,使学生得到足够的训练;二是教学重点要放在计算机应用上,让学生会用,掌握操作,尽量用新的教材,跟上计算机技术高速发展的步伐,掌握新的操作方法。
(2)突出专业课程。在课程结构中,要保证专业课课时量,保证专业课学习周期,专业基础课要围绕专业课而选用。
(3)设置第二专业课程。以前的课程结构中没有设置第二专业课程,只是在专业基础课中设置了一些与专业无关的内容,教学目的往往不明确,学生学而无用,影响学生兴趣,挤掉了有效的时间。为适应社会的需要,应有针对性地设置与专业相近的第二专业课程,或设置第二、第三专业的选修课程。如电子商务专业设置速录课程。使学生在掌握自己专业的前提下,掌握相近专业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真正做到一专多能。
(4)增设提高综合素质的课程。综合素质的提高确实并非易事,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需要长时间的摸索。首先在课程结构上应充分重视,增设提高综合素质的课程,增加课时。
(5)突出实践课,强化技能训练。中职毕业生的岗位在一线,技能是相当重要的。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性很强,在课程结构中,要突出技能实践课安排的合理性,强化训练,使学生练就过硬的技能。
2. 处理好人才要求与生源素质低及时间的矛盾
目前中考生源的招录流向是先各类高中再中职,怎样才能在目前这种生源素质条件下和三年时间里培养出符合21世纪要求的人才,本文认为在课程结构与设置上可进行如下改革,采取以下措施。
(1)根据能力的要求构建课程结构,对课程进行取舍和整合。中职学校应处理好理论课与实践课的关系,设置什么理论课,设置什么实习,理论课与实践课的比例等均按能力要求确定,纠正重理论课,轻实践课的问题;处理好文化课与专业课的关系,按照能力要求设置专业课,根据专业课的需要设置文化课,纠正重文化课、轻专业课的问题;处理好一门专业和拓宽专业的关系,首先必保学好一门专业,然后掌握第二、第三专业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2)根据能力要求进行模块教学,对教材内容进行取舍和整合。各专业的课程可设置成4个模块:综合素质模块、专业模块、第二专业及选修模块、实践模块。根据各模块的能力要求,对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要打破教科书的限制,对课程的内容进行删减增补,删掉各课程之间的重复部分,删掉与专业和专业能力无关的内容,使课程内容紧凑有效;并按能力的要求增加相关的新知识,提高教学的实用性;对文化基础课,以“必需”、“够用”为原则,选用专业需要的、满足中职人员工作要求的内容。学校根据专业的需要,组织教师编写符合本专业能力要求的校级新教材。这样,教学目的明确,教学内容简洁、有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高,节约了教学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率,保证了教学质量。
(3)根据能力要求制订教学计划,对教学时间进行取舍。按能力要求确定课时量。对能力要求高的课程,增加课时,给足时间;对能力要求不高的课程,缩减课时。将课时合理分配,保证既要把需掌握的内容真正学好,而又不浪费时间。按照能力要求确定时间顺序,进行课程的先后设置。不过分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全面性,而必须强调能力达到岗位要求。
3. 处理好学生的就业离校与专业课学习的矛盾
对于这个问题,可从课程设置的时间先后顺序上解决。课程设置应打破我国传统的先文化课、再专业基础课、后专业课及实习的“三段式”课程结构,将我国的传统课程结构和日本的“平行式”课程结构结合起来,对电子商务类专业课程进行如下设置:传统的专业课往往全部设置在最后的第五、六学期或最后的第四、五两学期(第六学期毕业实习),现调整为专业课全部提前,从第一学期就开始设置,一直到第四学期,第五期不设置专业课。有的专业课与文化知识联系不十分紧密,则提前到第一学期,如电子商务基础、幻灯片制作、办公自动化应用等可提到第一学期;与文化课、基础课联系大的则放在第三、四学期。专业课按顺序分布在4个学期,与文化课、基础课平行。采用该设置可使专业课的学习时间周期比以前长,使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学习专业课,保证学生能很好地掌握本专业知识,并为专业课实习、技能训练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还使学生一入学就接触专业课,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4. 安排好第五学期课程
专业课在第五学期前已设置完毕,那么第五学期的课程应如何设置?根据能力要求,第五学期可着重设置如下两大类课程:
(1)设置提高综合素质类的课程。第五学期继续安排德育、语文、英语课,并加大课时量,使增加的综合素质内容在德育和语文课程中完成,这解决了以前没有时间上综合素质课的问题。
(2)设置第二专业课程和选修课。这解决了以前第一专业学习时间不够、第二专业没有时间学的问题。这样设置将很大程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生的就业信心。
5.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综合素质是学生创业、发展、成功应具备的重要素质,中职学校应从以下方面着手提高。
(1)增设相关课程。在德育课中可增设就业指导、思想品德修养、法律、公共关系学、现代礼仪、企业管理、创业和心理教育等课程;在语文教学中可增加应用文写作、演讲与口才等。
(2)多层次地开设选修课,并形成体系。可开设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思想政治、法律、生产安全、语言、艺术、书法、体育卫生等类别的选修课,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和爱好自由选择,使学生的个性在选修过程中得到良好的发展。
(3)将综合素质课程从第一学期到最后一期全程设置,贯穿3年的整个学业。
(4)在整个学业过程中,开展多种多样的知识竞赛、演讲、课外活动。青少年活泼好动,知识竞赛、讲演、活动,都是他们乐于参加的,学校根据综合素质和能力要求,有目的地设计一些主题活动,引导学生广泛参与,在活动中寓思想性、知识性、技能性、娱乐性于一体,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中培养组织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相互合作能力、团队精神、集体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5)让综合素质的提高渗透到各科的教学中。各科的教学中,尽量改进学习方法,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告诉学生怎样学习、学会学习,告诉学生从本科目知识特点上学会怎样去获取信息,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怎样应用书中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6. 解决学生就业与对口升学的矛盾
综合我国传统的“三段式”课程结构和日本的“平行式”课程结构,将专业课提前,使学生能学好专业,练好技能,能有效地达到对学生就业的要求,然而还没有解决对口升学的问题。上述课程设置,到第四学期学生已将专业课学完,文化课也学完,第五学期是综合素质和第二专业选修方面的课,因此,对于需要对口升学的学生可以从第五学期开始进行分流,将各专业需要升学的学生分流出来,集中编班,开设语文、数学、英语及其他基础文化课程,补充升学的知识,并利用一年的时间,进行复习和强化训练;专业课可不集中上课,采取自己复习和老师辅导的方式。学生的学习目的明确,老师的教学目标明确,又有一年的时间,能够使学生达到对口升学的要求。
电子商务专业 篇7
一、基于“专业—就业—创业”的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的背景
电子商务是一种新型的商务模式,它改变企业的传统的经营战略、管理理念和服务思想,使人们的思想观念及其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革。为了满足社会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2000年,教育部批准浙江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13所高校试办电子商务专业。至2003年底,全国设立电子商务专业的高校已达到96所,电子商务专业办学的质量与规模迅速扩大。据教育部门统计,2009年6月,全国本科院校开设电子商务专业已有330余所,高职高专院校开设电子商务专业或设立电子商务专业方向的院校有870余所,在校生规模达25万人,电子商务专业成为了我国高等学校专业发展速度最快的专业之一。
电子商务专业属于信息技术类专业与管理类专业的交叉专业,该专业的产生是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产物。因此,其实践教学在专业建设中占据着核心地位。该专业的学生既需要获取理论知识,更需要具备实践应用与创新运用的能力,以达到高质量就业和高成功率创业的目标。
浙江省各级政府十分重视学生就业和创业,在省“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建设6所“创业型试点高校”,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即是6所试点院校之一。为贯彻落实教育部相关文件的指示精神,结合学校“浙江省创业型大学建设”的需要,学院积极鼓励学生创业,结合义乌国际商贸流通城市的特点,把电子商务创业定位为该院学生创业的亮点。目前,学院从事电子商务创业学生已达1200余人。
本研究的研究样板以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商务人才培养为例,把分层教育理论引入该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分层教学理论来源于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布鲁姆提出的“掌握学习理论”。他主张“给学生足够的学习时间,同时使他们获得科学的学习方法。通过他们自己的刻苦努力,应该都可以掌握学习内容”;“不同的学生需要用不同的方法去教,不同的学生对不同的教学内容能持久地保持注意力”。
理论核心内容是教学过程最优化,使教师和学生在花费最少时间和精力的情况下获得最好的教学效果和教学方案。
认真分析和梳理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后,本文以实践能力提升为目标,以项目教学为核心,以创新精神教育为主线,形成了“专业-就业-创业”的实践教学体系的三个层次,即认知与应用实践、综合项目性实践、创新性与商务实践。在确立了每一层次的实践教学目标后,设立实践教学课程。
二、基于“专业—就业—创业”的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
建立“专业—就业—创业”的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应首先建立实践教学体系的模型,并提出保障该实践教学体系实施的办法。
1. 实践教学体系的方案拟定。
制订电子商务实践教学方案的总体思想是落实教育部有关创新创业教育的指示精神,以高质量就业为核心,以创业为最高目标,把社会实践项目融合于课程教学、实验教学、科技活动中,重点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交流能力、创新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由课程实训、课程设计、科技创新活动、社会实践、专业认知实习、管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模块组成,如图1所示。各模块之间功能明确,互相补充。
课程实训,安排在课内,在实训中完成,主要是验证性实验。各类实习、课程设计安排在每个学期的实践周,在校内外实习基地和实训室中进行。科技创新活动包括“挑战杯”、大学生创新技能比赛以及全国电子商务大赛等,安排在课外和假期,主要对象为专业较为扎实的部分同学,可以在实训室和实习基地内进行。社会实践主要安排在假期,针对一个主题进行社会调研。毕业设计安排在第六学期,在实训室、实习基地或实习单位等地方进行。
2. 实践教学体系的内容。
电子商务专业应用型较强,实践教学内容关涉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和实践能力训练。因而,在教学计划中,应加大实践教学比例,丰富实践教学内容,以形成专业、就业、创业三级层次的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其结构如图2所示。
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贯于专业教育全过程,课程实训、实习和社会实践是电子商务专业理论知识转化为应用的途径。管理实习、生产实习等实践环节可帮助学生熟悉工作流程。学科竞赛、专业岗位与技能培训可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创业教育、创业实践、社会服务等实践环节则可提升学生创业能力。通过生产实习和管理实习,学生实地体验电子商务公司运作模式、商务网站运营及网站的设计技术,可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开设创业课程、创业讲座普及创业知识等创业教育,可使部分学生先创业,然后带动更多的同学创业。创业园的建立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创业实训场地,鼓励学生更多地进行电子商务创业实践。
3. 实践教学体系的保障机制。
对实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执行过程、教学考核等全过程进行监控,是保证实践教学方案与体系有效实施的保障。可建立实践教学目标系统、实践教学质量标准系统、实践教学运行系统、实践教学质量监控系统和教学保障系统五个子系统构成的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如图3所示。
实践教学目标系统主要是制定出实践教学的工作条例和实现目标。实践教学质量标准系统是制定各课程实训、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实践环节的教学大纲和质量标准。实践教学运行系统是实践教学体系保障的关键环节,为此,要对实践教学过程详细记录,注重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细节,保障实践教学运行质量。通过外聘电子商务企业的骨干教师作为兼职教师,可充实实践教学师资队伍。
实践教学质量监控系统由信息收集、分析评估和反馈调节三部分组成,信息收集来源于教师、学生以及实训指导教师。分析评估是关键,对信息梳理和归纳是重点。对评估结果的反馈,要客观并能提出合理化建议。
三、基于“专业—就业—创业”的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实施目标
1. 实践教学体系中“专业”目标。
电子商务专业是融合了计算机科学、市场营销、管理学及现代物流于一体的新型交叉学科,除了掌握计算机信息技术、市场营销、国际贸易、管理、法律和现代物流的基本理论及基础知识外,还应具有利用网络开展商务活动的能力和利用信息技术、现代物流技术改善企业管理的方法。这些能力与方法一是来源于理论教学,但要达到运用于社会实践活动,还要靠专业实践活动来提升实践动手能力。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要达到的专业目标是除了使学生具备实验验证性能力外,还应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可通过项目化教学和案例式教学达到能力提升,例如,在开设《电子商务系统规划与设计》实践课程中,可采用“淘宝网”这个项目案例进行剖析式教学。
2. 实践教学体系“就业”目标。
就业是衡量高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电子商务专业实训教学体系中“就业”目标,定位为从事企事业单位网站的网页设计、网站建设、维护和网络营销(含国际贸易),从事企业商品和服务的营销策划等专业工作;从事客户关系管理、电子商务项目管理、电子商务活动的策划与运作、电子商务系统开发与维护工作。就业方向分为四个类型:电子商务服务企业、电子商务企业、传统企业、传统行业。为实现学生零距离就业,针对以上岗位,在综合性实训项目中设置了10个项目,直接与企业对接,教师来源于企业技术骨干。
3. 实践教学体系“创业”目标。
电子商务创业主要有三种:一是网上售物,二是经营网站,三是出售游戏中的虚拟物品。本实践教学体系的创业目标为实现毕业生25%创业率。创业方式依据学生个性及市场需多样化创业。
四、基于“专业—就业—创业”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实施案例
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商务专业“以就业、创业为导向,在实践教学计划、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的保障机制等方面做了深入的探索实践,取得了一些成效。
1. 实践教学计划。
该校电子商务专业“以就业、创业为导向,以75%学生就业,25%以上学生创业为基本目标,100%学生创业为最大目标”,培养熟悉现代经贸商务知识,具有较强融信息技术于商贸活动的应用能力,具备一定的创业实践能力,综合素质优良的商务型、技能型、创业型的电子商务人才。实践教学计划紧扣办学指导思想,见表1。
2. 实践教学的保障机制。
该校电子商务专业重视实践教学,其电子商务实训基地是浙江省高职高专示范性实训基地。为鼓励学生尝试电子商务创业,学校在全国率先开办了电子商务创业班,现已有10个班级。该班目标为学生毕业时,人均收入1万元。学生从事电子商务创业项目,可根据创业项目替代相关课程的学分。学校还开辟了“创业园”,出台了“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生产实习奖励办法”、“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校外实训基地的管理办法”等多项条例,保障实践教学的进行。此外,学校每年举办一次电子商务大赛,对一等奖项目给予100万元的资金支持。
3. 实践教学的成效。
学校电子商务专业70%的学生从事电子商务创业,人数已达1200多名,网店信誉等级1皇冠有19人、双皇冠有7人。与此同时,还形成了以学院为中心、方圆十里的电子商务创业生态圈,辐射周边,创立示范。学院的创业导向举措,带动了当地居民及周边整个产业带的升级与发展,集聚了400余家专门从事货源配送的企业,近百家网络批发公司及1.2万家网络经营户。2010年创业生态圈网络交易成交量超过百亿元。学生的电子商务创业实践推动了义乌市场转型升级,促进了虚拟市场的形成。
参考文献
[1]陈薪玲.电子商务:潇洒走四方[J].湖北招生考试,2002(21).
[2]方玲玉.电子商务专业建设的几点思考[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3(02).
[3]宋文官.高职电子商务专业课程设置探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1(06).
[4]高风民,郦文凯.我院增设本科电子商务专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4(03).
[5]龙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与就业[J].人才开发,2004(12).
[6]刘健,赵顺.关于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J].辽宁教育研究,2004(01).
[7]杨荣明.谈高职电子商务专业教学程序设计[J].教育与职业,2004(14).
[8]曹洪.浅谈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J].中国电力教育,2005(01).
[9]郝春梅,吴波.开设电子商务专业的构想[J].金融理论与教学,2001(04).
电子商务专业特色建设研究 篇8
德州科技职业学院按照“三实”原则进行专业建设, 实行“两个结合、四个融合”。两个结合是指培养技术型和商务型人才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四个融合是指核心技能与职业资格融合、企业实习与专业教学融合、文化建设与区域发展融合、社会服务与项目开发融合。最终实现校企和师生的互动、互位、互利、互赢。
1 借助“两个结合、五个环节”, 提升学生“就业、创业”能力
根据我们对企业的人才需求调研结果统计分析, 把电子商务就业方向主要分为“技术型” (人才需求大约13%) 和“商务型” (人才需求大约87%) 两个典型培养方向。由于电子商务专业起步较晚, 多数学院开设的电子商务专业, 一般侧重一个方向, 失去了电子商务复合人才的真正含义。我们根据人才调研分析, 人才培养应该注重“两个结合”——“技术型+商务型”软硬结合。电子商务专业既要注重商务型人才培养, 让其入校之初就有创业、创新意识, 也要注重培养技术精英, 能够跟随老师参加项目开发, 为当地经济提供社会服务。渐进式实训注重五个环节, 全面提升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2 教学注重“四个融合”
2.1 核心技能与职业资格融合——岗课证融合
贯彻国家关于“在高等职业院校中实行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教学制度”。针对岗位工作任务需求, 将资格证书的技能要求贯通到专业课程体系, 侧重对学生的技能训练;根据电子商务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职业岗位要求, 推进三个“融入”, 引入“三证”要求。实现双证融通, 既可就业, 更可创业。积极开展“以赛促学, 以赛代练, 以赛促教”——以成绩展现实力。
三个“融入”:将行业标准融入课程标准、将职业岗位需要融入课程内容、将职业技能资格考证融入课程考试。
“三证”要求:应用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通过学习, 要求获得下列三种职业技能证书:
办公自动化或者计算机操作员证书、英语应用能力 (三级) 证书、助理电子商务师证书、网络营销师证书、外贸专员证书。 (五者至少取其三)
根据企业对人才职业岗位规格的需求, 构建以能力为本位、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 构建“1+3+N” (1:毕业证书;3:英语证书+计算机证书+专业证书;N:获得其他相关证书) 的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质量逐年提高。教学过程中, 加入对学生的创业教育, 让学生在入校之初, 就知道电子商务专业学生, 不仅毕业要面对就业, 更好的是可以自己创业, 让学生初步具有“准商人”的意识。学生的知识技能进行了融会贯通, 整体能力得到了提升。
2.2 企业实习与专业教学融合
积极推行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 把工学结合作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 实现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 紧抓“实验、实训、实习”三个关键实践环节。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十几家, 突出教学内容的在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 校内成绩考核与企业实践考核相结合, 实现课堂与实习地点的一体化。学生在校期间就能接触真实的企业环境, 体验企业氛围, 个人综合能力得到了很大提升, 为他们将来从事电子商务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们积极推行 “专业+企业+项目”专业建设模式, 实行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
企业深度介入专业建设和教学全过程, 教学过程实现工学交替、教学做一体、岗课证融通。电子商务专业既要求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 也要求任课教师定期到企业进行挂职锻炼, 增强了教师的职业能力, 丰富了职业经验, 只有一位教师因外出参加学历进修而未能进入企业实习, 其他专职教师都曾参与企业挂职锻炼或在企业兼职。不断深化校企合作, 定期邀请企业人员到校对学生进行培训。实习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期间, 由企业指导教师专门解决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2.3 文化建设与区域发展融合——融合文化软实力, 提升专业硬本领
专业文化氛围是促使学生成才和成功的基础, 德州科技职业学院电子商务专业特别重视本专业的文化建设, 我们的专业建设以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实战中成长、在网络中创业”为目标。德州科技职业学院地处德州禹城, 在文化建设上, 我们将“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精神引入教学, 教育学生对待专业要用心, 对待工作要上心。
经信学院实行“快乐文化”、“创业先锋”——自信、阳光、成才、成功, 我们坚持快乐是成功的基石, 学习是创业的根本。高职学生本身知识素质偏低, 对学习兴趣不高。我们坚持让学生发自内心的、快乐的学习, 不断挖掘自身潜力, 积极参加各项技能培训、技能大赛, 在开放、实战的环境中对学生进行实训, 最终实现学生自主创业。
2.4 社会服务与项目开发融合
实行“专业+企业+项目”服务模式, 充分利用本专业人才与教学资源优势, 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 完成技术合作开发项目3项, 并取得国家专利权1项;送教到企业、服务到一线, 充分利用专业软硬件资源, 开展社会培训工作, 为企业培训电子商务从业人员500人次以上;依托本地企业, 校企合作建立校内外实践基地10余家, 为企业解决发展难题3项, 为企业提供技术或电商业务咨询至少5年;将德州科技职业学院图书馆对禹城市全天候开放, 使当地广大居民开阔了视野;根据社会、企业、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需要, 积极承担非学历的短期职业技能培训和岗位培训任务, 年培训人次超过200人。探索适合本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工学结合等方面的校企合作。
3 实现校企、师生“互动、互位、互利、互赢”
学校、企业、教师、学生是高等教育中的四个主体, 我们要本着“学校提供服务、企业获得利益、教师传授技艺、学生终身受益”的原则开展深层次的“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在合作的过程中, 要充分考虑到四个主体各方面的要求, 实行换位思考, 最终达到互利、多赢的效果。具体做法:
3.1 实行分阶段弹性教学安排
第1、第2学期, 完成基本素质教育和必要的专业基本技能操作, 第3、第4学期, 实施带薪顶岗实习, 产学双方共同参与, 主要是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 学生上午在企业 (主要限于禹城本地) 进行实习, 下午在企校双方共同指导下完成网页设计、电子支付等课程的学习;第5学期, 学生回校学习, 上午学习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下午在自己开设的网店或者实体店进行商务实践。第6学期结合学生的就业下企业顶岗实习, 结合企业实际完成毕业设计任务 (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 。
3.2 邀请行业专家, 共同开发课程标准
为让电子商务专业更贴近企业需求, 德州科技职业学院与企业合作共同开发课程标准。
3.3 引入企业培训理念, 共建电子商务平台
电子商务专业已经与阿里巴巴集团、临沂商务网、山东保龄宝集团等企业建立了长期校企合作关系, 成立了电子商务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为适应社会人才需求, 突出人才培养特色, 德州科技职业学院组建了阿里巴巴电子商务外贸特色班, 制定专门人才培养方案将阿里巴巴的培训及经营理念, 嵌入学院教学, 加大对学生外贸人才的培训, 实现了校企、师生“互动、互位、互利、互赢”的专业模式。组织优秀教师授课。该班大部分学生毕业后都进入到阿里巴巴会员企业工作, 并很快成为了业务骨干。
电子商务专业 篇9
我校是1999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成立的高等职业院校, 也是全国最早一批高职院校之一, 2001年开始设置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 经过专业教学团队的不断努力, 2010年成为校级重点专业, 2001年至2007年专业招生情况比较理想, 每年招生人数稳定上升, 这与当时参加高考的学生规模、专业需求热和部分高校的扩招政策有关。然而, 2008年却成为专业招生人数的拐点, 从2008年至今, 专业招生情况不太乐观, 招生人数逐渐减少,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出现了“假饱和”现象。
专业教学团队走访兄弟院校时发现, 这是一个普遍现象, 部分兄弟院校还因此加大了对该专业的改革力度, 根据市场动态和行业企业的人才需求变化设置不同的专业方向, 例如有的学校将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设置网络管理、网络安全等方向。当然也有部分兄弟院校因为招不到学生而取消或停招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这给曾经“火热一时”的专业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2 通过改革给传统专业注入活力, 同时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传统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面临生源不足、发展遇到瓶颈的不利局面, 专业未来该如何发展?我想这是大多数高职院校都在积极思考的问题。我们认为, 应该找市场、找企业要答案。因为只有掌握市场动态、了解企业的实际需求, 才能把握准专业发展的方向。然后通过改革给传统专业注入新的活力, 同时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2.1 充分发挥区位优势, 大力发展电商专业群
我校位于湖北武汉, 地处中国光谷的核心地带、葛店经济开发区, 是全国最大的物流中心与电子商务企业聚集地之一, 区域内IT服务企业、互联网企业和电子商务企业多达数千家, 该区域企业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电子商务、物流管理和市场营销等专业人才的需求量非常大, 学校利用这种区位优势, 大力发展电商专业群, 并于2014年成立电商学院, 包括计算机网络技术、电子商务、物流管理和市场营销等专业, 以便更好地为区域经济建设服务。
2.2 计算机网络专业如何服务电商专业群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如何服务电商学院, 真正融入电子商务专业群, 这是我们在进行专业建设与改革过程中不得不深入探讨的问题。
事实上,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毕业生在电子商务企业中有着较大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从企业网络的规划与组建到电子商务平台的搭建, 再到网站的运行与维护, 以及网络的安全管理等相关业务岗位, 都离不开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的直接参与, 而且随着我国电子商务行业的不断发展和电子商务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 未来一段时间, 我国电子商务企业对于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毕业生的需求将会呈不断增长的态势。
电子商务行业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的潜在需求, 也让我们找到了专业改革与发展的方向。教学团队不得不在传统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基础上进行专业的重新思考和定位, 在国家和地方政策的激励和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 依托学校的区位优势, 尝试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进行大胆的改革, 根据电子商务行业对网络技术专业人才需求设置商务网站建设与运维方向。将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与我院电子商务专业群进行适度的融合, 为我国电子商务企业打造更多实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2.3 合理调整专业课程体系设置
确定了专业改革的方向后, 必然要对专业原有的课程体系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为此, 专业教学团队进行了深入细致的人才需求调研工作, 通过走访企业、走进兄弟院校, 并对毕业生进行回访, 获得了大量有用的数据。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和统计, 我们进一步明确了本专业毕业生所面向的企业、从事的工作岗位以及企业对学生专业能力和职业素质方面的具体要求, 这些都是我们确定人才培养目标, 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直接依据, 并且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和行业新技术的变化, 专业人才需求调研工作将成为常态, 至少保证每学年进行一次。
计算机网络技术 (商务网站建设与运维方向) 专业主要面向IT服务类企业、互联网企业、电子商务企业、政府部门、教育培训机构、金融机构等与网络组建与维护、网站建设与运维管理等业务相关的企事业单位。
毕业生从事的工作岗位包括:IT服务工程师、网络管理员、网络助理工程师、网络运维工程师、网站编辑员、网页设计师、PHP程序员、网站技术支持、网站前端工程师、PHP开发工程师、网站运维工程师等。
课程体系开发以培养学生的职业竞争力 (即由职业素质、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职业态度共同构成的职业核心能力) 为导向, 设计符合学生职业成长规律的课程体系。
教学团队对本专业毕业生在从事以上工作岗位时的工作过程进行了分解, 确定了三个典型的工作任务, 即网络组建、网站建设和网站运维等。
其中网络组建工作任务所需的技术支撑课程包括: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计算机网络基础、网络互联设备的配置、服务器安装与配置、Linux操作系统、网络综合布线技术、网络综合项目实训、电子商务概论等。
网站建设工作任务所需的技术支撑课程包括:程序设计基础、PhotoShop图像处理、网页设计与制作、JavaScript程序设计、PHP编程基础、数据库管理 (Mysql) 、基于PHP的Ajax技术、jQuery程序设计等。
网站运维工作任务所需的技术支撑课程包括:网站建设综合实训、CMS应用 (内容管理系统) 、商务网站运维与管理、HTML5移动Web开发等。
另外, 我们在走访企业进行专业人才需求调研的过程中, 大多数企业受访者认为学生的职业素质培养相当重要, 他们甚至将其摆在高于业务技能的重要位置, 即所谓“先学会做人, 再学会做事”。因此, 在构建课程体系时, 应突出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 并将其作为贯穿整个学习阶段的课程开设, 学生在校期间必须修满12个素质教育学分, 方能达到毕业标准。
3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型人才
专业教学团队在探索人才培养模式的过程中, 首先针对本专业学生今后有可能从事的工作岗位开展职业能力分析。根据职业能力的层级性特点, 把学生的职业能力分为基本能力、专业能力和核心能力等三个层面。基本能力是针对某一行业一线工作的通用知识和能力;专业能力是能覆盖相关职业岗位一线工作的代表性知识和能力;核心能力是针对某一职业特定岗位所必需的独特知识和能力。
根据对学生职业能力分析的结果, 构建符合本专业学生在专业能力上逐步提升的课程培养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 符合现代职业教育的特点。
计算机网络技术 (商务网站建设与运维方向) 专业采用“四位一体、课证融合、分段实习”的“2+1”人才培养模式。
“四位一体”是指按照从简单到复杂的教育教学规律, 学生的角色由初学者到技术骨干或行内专家, 遵循一般的人才成长规律, 构建“课程实验、学做一体化综合项目实训、校外项目实训、企业顶岗实习”四种技能层次的实践平台;“课证融合”即专业学习领域课程与职业资格证书相对应, 实现高职课程标准与相关岗位职业标准和职业资格考试大纲的相融合, 达到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人才需求真正接轨的目的, 有效缩短学校与企业间的距离, 实现毕业生就业直通;“分段实习”即将实习过程分为三个不同的阶段, 第一学年完成岗位认知实习, 第二学年完成岗位体验实习。为了帮助学生实现零距离就业, 积累必要的工作经验, 实现学生到职业人的角色转换, 第三学年安排至少为期半年的企业顶岗实习。
4 结语
高等职业院校应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 服务区域经济建设, 结合市场需求对传统专业进行必要改造, 要根据企业用人需求变化设置新的专业方向, 为专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合理调整课程体系,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使人才培养同社会需求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 为社会培养更多实用型人才。
摘要:截止2014年, 全国高职院校接近1300所, 其中设置计算机网络专业高职院校也有几百所。然而,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正在经历从“热”到“冷”的降温过程, 绝大多数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专业的招生情况不太乐观, 招生规模不断下降。这是否意味着网络技术人才已经出现过度饱和, 企业到底需要什么样的网络技术人才, 如何改革才能给专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这是值得所有高职院校共同研究和探讨的问题。本文将从作者所在学校的实际出发, 结合本校特点, 谈谈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在改革过程中的一些经验和做法, 供兄弟院校参考。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电子商务专业群,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雷超阳, 刘军华.计算机网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当代教育论坛, 2009, 1.
论中职电子商务专业基本技能培养 篇10
[关键词]中职电子商务基本技能培养
在互联网日益成熟的今天。几乎每家企业的发展都离不开电子商务。据统计,我国登记在册的电子商务企业已达到1000多万家,其中大中型企业就有10万多家。电子商务已经进入快速增长的黄金发展时期。这就需要大批具有电子商务实操能力的技能型人才。初步估计,未来我国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每年约20万人。然而,据统计,近年电子商务专业应届毕业生对口就业率仅为20%。为培养企业最需要的实用型、技能型人才,笔者试图根据目前中职教育的特点,围绕电子商务岗位基本能力,对强化中职电子商务专业基本技能训练的必要性、基本技术项目的确定及训练措施作一探讨。
一、强化中职电子商务专业基本技能训练的必要性分析
(一)强化中职电子商务专业基本技能训练是职业技能教育特点的要求
职业学校毕业生技术的优劣主要取决于专业技能掌握程度的高低,专业技能的养成主要靠实践。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在职业学校核心竞争力的构建中居于最主要的地位。
相对电子商务本科、专科毕业生而言。中职电子商务专业学生更需要突出岗位技能熟练操作,更需要重视实战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因为中职学生在校学习时间短,学生的进一步发展只能通过社会来完成,所以,他们学习的指向不能是学术上高深,而应是专业技术上的娴熟。由此,在课程设置上就应适当减少理论课程安排,而更重视实际岗位技能训练。实际上,职业技能教育的优势就在于将学生的实际岗位技能训练到相当熟练的地步。职业技能教育的特点要求强化基本技能训练。只有强化基本技能训练,才能体现注重岗位技能训练,由练中学,在学中练的职业技能教育特点。
(二)强化中职电子商业专业基本技能训练是突出中职学生电子商务核心能力的必然要求
如果学校在培养电子商务专业人才时没有一个突出的方面,就会是个大杂烩,学生感觉学了很多,但什么都没学会,应聘时就会缺乏自信,再加上没有经验,就难以成为企业招聘时最佳人选,对于学校而言则没有构建起专业的核心竞争力。按电子商务岗位体系分,电子商务专业基本分为网站建设、网络营销、物流管理三个方向。不管哪个方向都应强调商务交流与沟通能力这条主线。因为这是学生成功切入企业岗位的必要条件,也是其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必要保障。商务交流与沟通能力主要通过口头、书面和网络交流工具三方面具体体现。因此,突出中职学生电子商务核心能力。必然要求职化基本技能训练,如加强文字录入速度训练、常用软件使用能力训练、网页设计训练等。
(三)适应中职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特点,也应强化基本技能训练
当前,由于社会对中职教育存在偏见以及义务教育阶段基础打得不牢固等问题,中职学生普遍存在基础差、学习积极性不高的缺点。然而,虽然对理论知识学习兴趣不高,但他们有接受信息强、思想活跃、好动手、成就动机强的特点。针对这一特点。应大步摆脱课程体系模式,分项目、分模块全面开展实际技能训练,长时间强化基本技能训练。惟其如此。才能使他们克服厌学情绪,充分享受练中学的轻松感,通过实际的练习,体验步步提高的成功喜悦;才能使他们看到自己优势,既使学习兴趣得到增强,又使学习信心得到提高;才能增强教育实效,将学生培养成具有一技之长的人才。
(四)要提高中职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就业适应能力,也应强化基本技能训练
基本技能训练的项目往往实用性强,适用性广,能体现工作熟练程度,电子商务专业技能不管是对电子商务职业还是其他相近职业,都是学生就业时的基本功,对学生适应职业的变迁有相当大的帮助。如对IT行业、印刷行业、广告行业、行政工商管理等来说,如果学生电子商务专业技本技能得到了强化,那么。他也就具备了一定的从业基础。
二、电子商务专业基本技能项目确定
(一)基本技能项目确定方法
应系统分析电子商务业务流程所需的技能,根据电子商务专业岗位要求和专业核心竞争能力要求,从岗位技能中找出通用性最强、职业生涯必需、最能体现能力熟练程度的技能定为本专业的基本技能。
(二)中职电子商务专业基本技能项目确定
根据电子商务业务流程所需的技能和电子商务专业岗位要求,为突出中职电子商务专业核心竞争能力培养,体现能力熟练程度,通过筛选,笔者认为,以下三大能力板块九大基本技能应作为中职电子商务专业基本技能项目:
1、商务交流与沟通能力板块。本板块应强化训练的基本技能有:(1)专业文字表达技能;(2)语言表达技能;(3)市场调查、分析技能;(4)计算机网络交流工具使用技能(如电子邮件、IM工具、论坛、博客等)。
2、计算机应用基本能力板块。本板块应强化训练的基本技能有:(1)文字速录技能;(2)办公软件包括办公自动化软件、图片处理软件、常用工具软件应用技能;(3)网页设计技能。
3、电子商务实战能力板块。本板块能力应强化训练的基本技能有:(1)电子商务交易平台操作技能;(2)网店开设实战技能。
三、强化电子商务专业基本技能训练措施探讨
(一)基本技能训练要求
1、应达到即到岗位即熟练操作基本工作的熟练程度,以突出中职生的优点。
2、应有可行性强的训练方案,对每学期所安排项目的训练目标、时间安排、辅导老师、测评方案等进行详细设定。
3、要狠抓落实,从布置一指导一检查一测试应由专业教研组层层落实。
4、每一项基本技能训练应当作为重要的教学任务列入每学期的教学安排中,九大基本技能实训贯穿于学生整个在校学习时间,主要采用项目教学法进行。
5、对训练结果应有测评方案。考核方案如有权威的认证系统应采用权威认证,如采用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考试中的文字速录、办公软件、图片处理、网页制作模块等考试;采用全国电子商务师考试系统;采用阿里巴巴电子商务师认证系统等。如没有认证系统。应在训练方案中编写测评方案。
(二)具体各技能培养要求和方法探讨
1、语言表达技能训练。应每天开设语言表达能力训练课,学校编写好任务书。由老师和班委共同组织,学生根据任务书要求轮流在课堂上进行演讲。同时,可鼓励学生多参加社团组织以锻炼交往、组织能力。此外。还可以班级或学校组织开展演讲比赛,增强学生在正式场
合的语言表达能力。
2、专业文字表达技能训练。贯穿于学生在校时间都要进行,主要让学生能熟练掌握各类营销策划书、广告标题与内容、产品介绍等的书写,学校可以虚拟任务形式编写好任务书,由专业辅导人员进行辅导、检查、总结、评比。每次训练前,可让学生先上专业电子商务网站搜索相关资料和样板作品,然后再完成。
此外。还应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鼓励学生多练习写作,如日记、读书心得、生活感想、记人叙事、写信、写总结、写作业、写小报告、参加征文比赛、写博客、论坛发贴,等等,这些都是进行文字表达技能练习的好机会。
3、市场调查、分析技能。本技能训练项目包括现实市场调查分析和网络市场调查分析,由于是电子商务专业的市场调查分析,应侧重于利用网络进行的市场调查分析。本项目主要训练学生市场调研能力的实际操作,包括市场调研方案的制作、市场调研问卷设计、调研样本的抽取、问卷的投放与监督、访问员的培训与指导、客户访谈与问卷填写、问卷的有效性甄别、问卷的统计分析、调研报告的撰写等,提高学生的市场分析能力。
本项目可结合校外和校内进行,校内主要是通过网络和电话形式进行调查和分析,校外主要是通过走访市场进行调查和分析。该训练应在每学期布置一项任务,学期结束收取调研报告和其他材料进行评比。
4、计算机网络交流工具使用技能。主要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商务沟通,如QQ通信、电子邮件收发、论坛建立与管理、博客建立与信息收集。可作为一项长期任务形式进行布置,每周安排有一定时间管理好这些沟通平台。训练目标是:达到熟练利用这些工具开展网上商品调查、业务洽谈、网站推广、信息收集等工作。
5、文字速录技能。这是一项最能突出中职学生能力的技能训练,要求每分钟录入速度达80个汉字以上。项目训练可采用集中一段时间加强练习和每周安排一定时间常练习相结合,集中一段时间加强练习在第一个学期就要完成。每学期进行测试,要求在第二学期达标,以后保持该水平以上。
6、办公软件应用技能。项目包括办公软件、平面图片处理软件、因特网、常用工具软件使用等。贯穿在校时间以一项训练项目进行,训练结果应达到熟练使用这些软件处理文稿、图片、多媒体资料等,几个软件使用要求达到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ATA考试高级水平。
7、网页设计技能。网页制作是建立商务网站的基本技能,要学会使用常用网页制作软件(如网页制作三剑客)来制作页面。训练时间应从开设该门课开始,以项目任务形式长期进行训练。训练结果应达到熟练使用这些软件,胜任网站管理前台的页面编辑工作,测评结果应达到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网页制作ATA考试高级水平。
8、电子商务平台操作技能。电子商务交易平台操作技能包括BtoC、BtoB、CtoC操作技能。可通过模拟电子商务平台和实际电子商务网站进行训练,要求熟练掌握交易平台的后台管理、交易过程所有流程操作。从第三学期开始应加强进行该技能训练,最终达到全国电子商务师考试员级以上。
9、网店开设实战技能。该训练可锻炼学生全面的电子商务经营能力,包括网上商店和实体店的管理。可统一组织进入一些商务网站,如阿里巴巴、淘宝网、当当网等。开网店进行训练,练习网店设计、制作、维护与推广等,进行商品的网上营销、促销服务、完成预定销售等操作技能训练,以交易量、诚信度和页面设计水平等进行评比。
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建设初探 篇11
1 电子商务专业的设置
1.1 市场调研
根据网上调查,截止到2014年底我国网民人数已达到6.49亿人次,而且这一数据每天都在增长;网上交易总额截止到2014年底已达到13万亿元,电子商务已成为我国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根据网上人才需求情况调查,目前我国电子商务人才缺口高达65%,缺口量达到200多万,这就说明电子商务人才需求会越来越大,同时也要求人们要加快人才培养,为电子商务的发展输送更多合格的人才,这也是人们设置和办好电子商务专业的一个基础条件。
1.2 行业背景
目前我国电子商务网站总量已达20000多家,中小企业用户规模已突破了1000万家,另外我国网购用户已达到3.61亿人次,而且这一数字也在逐渐递增,网上交易额也由2013年的10多万亿增长到今年的15万亿,说明电子商务发展充满活力,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电子商务交易将成为人们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这也为人们电子商务专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
1.3 企业需求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登记在册的企业已达到1000万家,其中大中型企业就有10万多家,以每家需要引进一名电子商务人才来计算,每年就至少需要10多万,未来3年人才缺口将达到445.7万人次,可见我国企业对电子商务人才潜在需求量会越来越大,这也是我们办好电子商务专业的一个保证。
1.4 专业发展
目前中西部地区对电子商务的发展也越来越重视,尤其是包头市“十二五“规划也确立了“打造西北地区重要的商务服务中心”的发展战略,加快发展电子商务,结合该院新创立了电子商业创业园,专业发展紧密结合企业需求,打造既懂理论又懂技能的电子商务专业人才,显得尢为重要,这也是办好电子商务专业的一个优势条件。
综合以上4个方面的因素考虑,电子商务专业的设置势在必行。
2 电子商务专业的定位
下面从教学管理与教学模式两个方面来进行说明。
2.1 目标定位
立足高职教育,培养适合中小企业发展需求的高技能高素质人才。
2.2 方案措施
主要有3点:
(1)打造创新的校企合作实训平台,如阿里巴巴,百度实训平台等。
(2)培养一支既懂理论教学又懂技能操作的“双师型”专业教学团队。
(3)提升电子商务专业的实际应用和服务社会能力。
2.3 培养方向
在人才培养方面,根据市场人才需求分析,侧重于4个方向:
(1)网络营销人员。
(2)外贸电子商务人员。
(3)网站运营人员/主管。
(4)电子商务创业者。
依据人才培养方向,确立了人才培养“4阶段”模式:
(1)第一阶段(第1、2学期)主要是夯实岗位基础技能。
(2)第二阶段(第3、4学期)主要是训练电子商务岗位技术。
(3)第三阶段(第5学期)主要是强化岗位综合技能。
(4)第四阶段(第6学期)主要是顶岗实习实战训练。
根据人才培养方向及培养模式,在课程体系设置方面主要从以下4个方面进行:
(1)公共基础学习模块。
(2)职业技能学习模块。
(3)职业拓展学习模块。
(4)综合素质拓展学习模块。
以上课程体系的构建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由通用到专用,由低级到高级的认知规律。同时将综合素质和关键能力培养始终贯穿到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中。素质教育与技能培养相结合、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结合、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在课程开设方面,根据培养方向设定具体课程,如网络营销人员,开设的课程有网络营销、市场调研与预测等。课程实施方面约50%的时间用于实践教学。为了保证课程体系的顺利实施,在人员配备和教学条件方面做了充分准备。
目前电子商务专业教师团队共有9人,来自于各个高等院校,其中研究生学历2人(不含在职研究生),其余均为本科学历,年龄结构多数在30到40岁之间,从事教学工作均在10年以上,教学经验丰富,具备专业知识理论和实践技能,有力地保证了教学的正常实施。
在教学条件方面,有“三环境”,即“校内课堂+校内实训室+校外实训”,为专业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有力的条件。
在校企合作方面,目前与我院签订合作的企业有41家,为我院的专业建设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3 办好电子商务专业的效果
由于某院系电子商务专业新成立,还没有应届毕业生,所以教学效果无法获知,但从网上人才需求、新酬待遇及就业趋势来看,电子商务人才就业形势良好,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电子商务专业会得到更广泛的发展。
4 专业特色
相比其他专业而言,电子商务专业高度重视和利用网络资源,强调运用网络技术解决企业需求,注重培养学生与企业需求相一致的网络运用能力。同时,电子商务专业能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以实践促学习,以商战促进步,以竞争促升华,学生直接参与公司运营,服务社会一流需求,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达到社会的广泛认可。这也是本专业的一大特色。
5 专业发展方向
(1)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教师企业一流培训,掌握最新前沿知识。
(2)校外实训基地还需要进一步扩大,加强对电子商务专业校内实训室的建设支持力度。
(3)产学研结合进一步加强,服务电商,深化校企合作。
参考文献
[1]方美琪.电子商务概论.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2]屈云波.网络营销.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7.
[3]王成钢,陈登斌.B2C电子商务配送系统建设[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2008.
【电子商务专业】推荐阅读:
中职电子商务专业07-24
高职电子商务专业09-23
非电子商务专业06-07
电子商务专业实习日记07-06
高职学院电子商务专业06-23
电子商务技术专业介绍07-02
电子商务专业开题报告07-15
电子商务专业创新创业08-14
电子商务专业能力要求08-15
17电子商务专业简历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