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文化

2024-05-12

墙文化(通用12篇)

墙文化 篇1

近年来, 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县从当地实际出发, 狠抓文化墙建设, 极大地改善了村容村貌, 丰富了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 有力地促进了“美丽乡村”建设。

精选内容, 丰富文化内涵

陕县在大力抓好农村文化墙建设的同时, 充分利用省助文化墙这一契机, 在西张村镇连片8 个行政村新建大型文化墙3 个, 新做高标准文化宣传栏14 块, 并突出就近、便民、人员集中, 让“文化墙”形成独特的人文景观, 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亮点。当地采用群众喜欢看、看得懂的漫画、卡通画、格言、寓言等形式,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政策法规、道德文化、环保科技、安全常识、卫生保健、善行义举等知识生动活泼地展现在村民面前, 让村民变“被动看”为“主动看”, 耳濡目染, 春风化雨, 促进了村风、民风进一步改善。文化墙不仅为“美丽乡村”建设增添色彩, 而且有效提升了村民精神文明素质, 也成为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提高群众精神文明素质的“固定课堂”。

突出特色, 挖掘人才资源

为使文化墙更具当地特色、更加贴近生活, 陕县除统一制作外, 还请村民自己创作文化墙, 创绘人员以当地村民、幼儿园教师、中小学校师生为主。这些人来自农村, 了解农民, 有书画功底, 热心宣传工作。这样做大大增加了村民参与宣传的积极性, 效果也更加突出。

及时更新, 扮靓美好乡村

本着“与时俱进”的原则, 当地及时更新文化墙内容, 满足村民新奇感, 既让村民学到了知识, 提高了素质, 美化了村容村貌, 又弘扬了先进文化, 推动了精神文明建设。目前, “文化墙”已经成为陕县“美丽乡村”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来源:河南文明网

墙文化 篇2

一、建设目的

培训文化墙是企业精神文化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体现之一,能够集中表现出企业内涵、企业形象、员工培训风采等等内容。在鼓励员工,增强团队凝聚力的同时也给客户一种最为直观的印象。能够最大限度的把企业文化、员工成长的点滴表现在一面有限的墙上是我的设计目标。

二、选址地点 多功能厅内墙面。

三、结构框架

1、每期毕业合影

设计目的:以图片的方式体现团队凝聚力及激励员工和企业共同努力,共同发展。

2、培训期间员工、兼职讲师风采

设计目的:展示员工个人以及集体参加培训精彩瞬间的照片,记录员工在企业培训中成长的点滴;兼职讲师是本年度的重点工作,也希望通过兼职讲师的风采展示激励讲师们授课的热情,促使更多人愿意加入到企业内训师这个神圣的队伍中来。

3、培训心得感受

“墙”意象的文化象征与文学表现 篇3

摘要因“墙”有着秩序和规范的象征,在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男女隔墙相恋、逾墙而从的情节,往往成为突破封建礼制、追求自由爱情的行为象征;这种具象之“墙”以外的“心墙”意象在现当代文学作品中表现得更多,如鲁迅、张爱玲和钱钟书的作品中都有突出体现。

关键词墙;意象;心墙

中图分类号1206文献标识码A

一、“墙”意象的生成

墙是房屋界域的标志,这是墙作为建筑的一部分的本来自然属性。墙的存在象征着人与外界的隔离。在儒家伦理文化中,“墙”又是秩序和规范的象征,象征着男女之别、男女之防、男女之隔,这时的“墙”具有了强烈的社会文化功能。

由于“墙”有着秩序和规范性象征,“跳墙”就被蒙上了一层伦理色彩,成为具有贬抑含义的词语。《孟子·滕文公下》谴责了“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穴隙相窥,逾墙相从”的行为,其结果是“父母国人皆贱之”。在孟子那里,“墙”则被赋予体现男女之防之伦理秩序的文化内涵。“钻穴逾墙”是悖越礼制的大逆不道行为。

在中国文学场景中,男女爱情尤其是男女私情往往与“墙”或“跳墙”联系在一起。不得其允的青年男女,一旦两情相悦,常常会通过“跳墙”的方式来完成男女二人的“相见欢”。《诗·郑风·将仲子》中就有“将仲子兮,无逾我墙,无折我树桑。岂敢爱之,畏我诸兄。仲可怀也,诸兄之言,亦可畏也”的记载。战国时宋国的美男子宋玉,在其著名的《登徒子好色赋》中,提到东家之女子“登墙窥臣三年,至今未许也”。汉语成语“偷香窃玉”讲述的是晋代美男子韩寿的“跳墙”故事(事出刘义庆《世说新语·惑溺·第三十五》)。该故事生动地再现了“垣墙重密,门阁急峻”情形下两个有情男女逾礼幽会的细节。同时,由于这个故事的存在,后人就把“偷香窃玉”当做男子通过不合礼法的方式得到心上女子的代称。“跳墙”也成了“突破礼法”、“逾越规范”的代称,富含文化和伦理意义。

“墙”的这种特定文化内涵在唐诗和宋词中也有反映。唐代的王维、李白、李商隐、元稹都在自己的诗作中使用过这种积淀了特殊文化意蕴的“墙”及其相关意象。白居易《井底引银瓶》诗曰:“妾弄青梅凭短墙,君骑白马傍垂杨。墙头马上遥相顾,一见知君即断肠。”虽然作者声称写作的目的是“止淫奔”,但事实上,这种“墙头马上”的故事仍是“窃玉偷香”的别种“逾墙”演绎。李白有《效古》“自古有秀色,西施与东邻”,王维有《杂诗》“王昌是东舍,宋玉次西家”,李商隐有《楚宫》“王昌且在墙东往,未必金堂得免嫌”。元稹的“墙”文化意识最为浓厚,其《古艳诗》《压墙花》都以“墙”意象统领全诗,在其传奇代表作《盈盈传》中,“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隔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成为脍炙人口的名作。宋词中有“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将男子隔墙闻听女子的娇笑而生发出爱慕的心理感受准确而细微地表达了出来。此外,秦观的《调笑令》词、赵令畴的《元微之崔盈盈商调蝶恋花词》、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都有对“墙”意象的描述。

元代的散曲中也频频出现“墙”的字眼。“粉墙高似隔银河”(兰楚芳散曲《沉醉东风》)、“数枝红杏,闹出围墙”(滕斌《题情》)等,这里的“墙”往往象征的是闺房、家室或道德伦理规则。在白朴的《董秀英花月东墙记》《墙头马上》和王实甫的《西厢记》之后,更有元郑光祖的《倩女离魂》、明阮大铖的《燕子笺》、清代李渔的《风筝误》等戏曲小说拿被赋予特定文化内涵的“墙”意象大做文章,直至今天,我们仍然把男女之间的婚外恋爱行为称为“红杏出墙”或者“出墙”。

二、“跳墙”恋爱模式的演变

“跳墙”作为男女之间恋爱的一种行为方式,更多地出现在戏曲当中。在元明及后来的许多戏曲中,男女主人公隔墙相恋、逾墙而从的故事情节反复上演,几成才子佳人爱情叙事的一种模式,鲁迅对此很不以为然:“历来野史,或讪谤君相,或贬人妻女,奸淫凶恶,不可胜数。……至若才子佳人等书。则又千部共出一套,且其中终不能不涉于淫滥。以致满纸‘潘安子建’,‘西子文君’;……且环婢开口。即‘者也之乎’,非文即理,故逐一看去。悉皆自相矛盾,大不近情理之说。”“所谓才子者。大抵能作些诗,才子和佳人之遇合,就每每以题诗为媒介。这似乎是很有悖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对于旧习惯是有些反对的意思的,但到团圆的时节,又常是奉旨成婚,我们就知道作者是寻到了更大的帽子了。”鲁迅的批判自有其道理,但这种“跳墙”模式和结局的“大团圆”又往往成为中国古典戏曲的两大看点。元曲四大家之一的白朴,对涉及“墙”的题材情有独钟。他的两部作品《董秀英花月东墙记》和《墙头马上》均是通过主人公的“跳墙”来完成其爱情故事的。《董秀英花月东墙记》中,男主人公马彬在董秀英家的花园墙头上窥视,引起了秀英的注意,之后,经过隔墙弹琴、联诗,仆人中间递诗等过程,最终定下了东墙之约。马彬于是跳墙赴约,与秀英成就美好姻缘。另一部“跳墙”恋爱剧本《墙头马上》,本是对白居易《井底引银瓶》的改写。一个墙头一个马上的“墙头相幕”到了白朴的笔下就演变成了“墙头相幕,逾墙欢会”的故事。书生裴少俊春游时,偶遇在花园游玩的李千金,裴少俊写诗挑逗:“只疑身在武陵游,流水桃花隔岸羞。咫尺刘郎肠已断,为谁含笑倚墙头?”而李千金即刻会意,约定裴少俊当晚跳墙来会,“深闺拘束暂闲游,手捻青梅半含羞。莫负后园今夜约,月移初上柳梢头”。这种增加“跳墙”情节的戏曲故事还有明代孙柚的《琴心记》,讲述的是卓文君与司马相如的爱情故事。《史记·列传第五十七·司马相如传》记载的原本有“情挑”和“私通侍者”,但没有“跳墙”的情节。而在《琴心记》中,心猿意马的司马相如在西斋看见鸟飞花动,怀疑文君来到,弹奏《凤求凰》“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兮求其凰”。文君闻听感叹,司马相如的反应是:“事有古怪,你听墙外低吟,其声清婉,莫是小姐果在那厢。待我手板庭树,跳过高墙。正是尽情传绿绮,拼死为红颜”,正待跳墙,却有人来,不得相会。所以,司马相如有了“将成好事多魔障,天上人间只隔墙”的唱词。这里的“跳墙”情节是白朴的再创作。隔墙相恋、逾墙而从的情节,无疑成了突破封建礼法制度、追求自由爱情的行为象征。

古代文学最为经典的“逾墙”文学是《西厢记》。从唐朝到元代,盈盈和张生的故事广为流传,宋有官本杂剧《盈盈六幺》、赵令畴《元微之崔盈盈商调蝶恋花词》,金代有院本《红娘子》、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到了元杂剧的《西厢记》,“墙阻”和“跳墙”的设计走向成熟。从“墙角联吟”到“隔墙奏琴”,再到红娘传信,张君瑞兴冲冲跳墙意与盈盈相会,错搂红娘,却不料盈盈出于羞涩而变卦终惹得张君瑞害相思。这种种诙谐、轻松的情

景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墙”的作用在于阻隔、间隔、分离,正因如此,人物的相聚和欢会才更扣人心弦。戏剧围绕“墙”的设置,巧妙处理了故事叙述的断延、情节的张驰、人物的离合、故事进展的快慢等。在这类戏剧中,墙的存在增加了悬念和矛盾,强化了戏剧冲突,故事情节的发展更显得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墙”和“跳墙”在剧本中就有了象征意味。

三、“心墙”意象的现代表现

以《西厢记》为例,在崔张爱情故事的铺展过程中,横在他们之间的阻隔和障碍,不仅仅表现在具象化的“墙”上,而且还体现在文化、伦理等方面的阻碍——一种无形的阻隔和障碍。这种阻隔和障碍一样为设置戏剧矛盾冲突、表现主题提供了便利条件。在主人公奔向爱情的途中,他们所面对的不仅仅是“普救寺”之“墙”,还有一些由于封建礼制、个性甚至误解所产生的无形之“墙”。

从特定意义上来讲,“普救寺”的墙由于有了种种“墙阻”而具有了象征意味。除了这堵砖石之墙,在各等人物之间还有心墙、礼教之墙、伦理之墙等。具形之墙与无形之墙的重重设置,使得这一文本比之其他的“跳墙”之作略高一筹而成为经典。

这种具象之“墙”以外的“心墙”意象在现当代文学作品中也有很多表现。翻检鲁迅的作品。作者的“心墙”意识强烈而惊人。《故乡》中,当我们还沉浸在对少年闰土伶俐、勇敢的想象中。回响着鲁迅对闰土的感叹——他“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他那一声谦卑的“老爷!”彻底打碎了我们心中的那个少年形象,也更能体会鲁迅为什么“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这障壁看不见摸不着,但却生生拉开了两个纯真少年的心。《伤逝》中,子君和涓生为了自由爱情发出呼喊:“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他们也曾经“谈家庭专制,谈打破旧习惯,谈男女平等,谈伊孛生。谈泰戈尔,谈雪莱……”两颗年轻的心贴得那么近。然而,在他们意识到“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的时候,他们之间的“心墙”使彼此难以沟通,无法交流。最终,爱情失去了,生命陨消了,留给生者的只是无尽的悲哀。《祝福》中,在祥林嫂的世界里,到处都是对她竖起的厚厚的“墙壁”,因为再嫁和丧子被认为是不洁的女人。她走到哪里都是“碰壁”——四叔家不准她沾祭祀的物品,鲁镇的看客和听众用嘲笑的“墙壁”来抵挡祥林嫂的倾诉。而作为知识分子的“我”,不能体谅祥林嫂死前对“灵魂和地狱的有无”的发问,也不能作出令她满意的回答,徒增祥林嫂对死亡的恐惧。

被李欧梵称赞为“沦陷都会的传奇”的张爱玲,其小说世界中没有才子佳人,也少浪漫温馨,文章主角是各种不同的“海上花”,为了生存而彼此隔膜,甚至勾心斗角,母子之间没有亲情,夫妻之间没有爱情,朋友之间没有信任。每个人看上去关系都很近,但彼此又都相互防备,给对方竖起“心墙”。《金锁记》里的曹七巧,因为金钱嫁给一个短命的病人,夫死之后,她费尽心机争得可怜的家产,似乎还有小叔子的爱恋,但她终于看清小叔子是因为钱财而企图勾引她,骚动的心门随之紧紧关闭。曹七巧因为防备而设置了重重障碍来确保自己守住金钱,包括对自己的子女和儿媳也竖起了防备的“心墙”。媳妇死掉了,儿子抽上了大烟整天吞云吐雾,似乎就要获得爱情的长白也最终“一步步走进了没有光的所在”。因为金钱,曹七巧铸了一把金锁锁住了自己,成为一具活僵尸。《沉香屑》中葛微龙靠着自己年轻貌美,用身体换来了些许钱财,却被黑了良心的“姐妹”吞没了。她对男人财产的转移和“姐妹”对她的坏良心同样表明了人与人之间的算计和防备,“心墙”不能拆除,结局也在意料之中。

墙文化 篇4

中国新闻网消息,山西太原桃园南路西里街,刻有近百首唐诗的文化墙上,繁体字错用竟有33处之多,被网友称为“尴尬文化墙”。在愈来愈张扬现代都市气派的太原市,别具特色的文化墙仿佛镶嵌在千年古城颈项上的颗颗珍珠,养眼又美心。但美中不足的是,一些文化墙却由于这样那样的瑕疵,让人略感不快。正如山西新闻网网友“翟少颖”所言:“文化墙”,不但没有如设立者所愿,成为文化与文明的集中展示,反而陷入了“没文化”的尴尬境地。退休后移居省城的原万荣中学数学老师王宗正,欣闻桃园南路西里街新建唐诗文化墙,急急前往欣赏。谁知乘兴而来却扫兴而归,区区几十首唐诗碑刻的文化墙,繁体字错用竟有33处之多。窥一斑而知全豹:李白《秋浦歌》中的“白發三千丈”诗句,“髪”字错用为“發”字;王维《春中田园作》中的“舊人看新歴”诗句 ,“暦”字错 用为“歴”……如此错用,斯文扫地,以讹传讹,害莫大焉!繁体字错用,尚可以“瑕不掩瑜”之托词来搪塞;但乱用繁体字,就是知法犯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十七条,列出了保留或使用繁体字的六种情形:“(一) 文物古迹;(二)姓氏中的异体字;(三)书法、篆刻等艺术作品;(四)题词和招牌的手书字;(五) 出版、教学、研究中需要使用的;(六)经国务院有关部门批准的特殊情况。”作为公示性宣传载体的“文化墙”,理应成为遵守此法的典范,以推广使用简化字为己任,而不应“为仿古而仿古”去宣扬繁体字。倘若率性而为,只怕会给青 少年造成 “汉字错觉”,误导人们“猎奇”繁体字。马虎错用繁体字,敷衍乱用繁体字,不仅仅只是责任心缺失之小事,更是对汉语言缺乏起码敬畏感之大事。

文化墙 篇5

梓潼县石牛镇小学校少年宫简介

石牛镇小学校少年宫是依托石牛镇小学校现有场地、教室和设施,进行修缮并配备必要的设备器材,依靠教师和志愿者进行管理,在课余时间和节假日组织开展普及性课外活动的公益性活动场所,坐落在梓潼县城以南13公里的石牛镇,依偎国道108线,俗有梓潼县“南大门”之美称,创建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拥有近八十年的办学历史,历经三次校址迁移。目前占地170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万余平方米,教学楼、综合楼、学生宿舍楼、教师住宿楼、师生食堂等功能用房,区域明确,环境幽雅、布局合理、设备较为齐全、管理规范。学校坚持“为每一位学生人生奠基,为每一位教师成功搭台。”的办学理念,围绕“使学校成为注重传统与现代的有机结合,现象与内涵的均衡提升,务实与创新协调发展的梓潼农村强校”的办学目标,坚持管理立校、质量强校、科研兴校、特色名校的办学思想,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自2010年以来,学校积极响应中央关于建设“乡村学校少年宫”的倡议,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合理整合各种资源,充分利用学校在设施和师资方面的便利条件,重点建设,着力打造品牌、突出特色。2013年我校被确定为“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的绵阳市第三批“乡村学校少年宫”。面向全镇学生免费开放,学生们可自愿选择参加学校少年宫开办的德育类、体育类、艺术类、科技类、特色类等五大类、14个活动小组和一个大型特色活动的各式活动项目。它既是青少年的活动场所,也是推进素质教育的载体和阵地,它的建成极大地满足了农村未成年人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渴望,为农村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梓潼县石牛镇小学校少年宫组织机构

主任:兰红

副主任:魏大明、魏永东。

组员:朱天友:分管特色项目活动,具体负责少年宫工作。

漆凯斌:分管艺术类活动,负责安全工作。

罗云斌:分管体育类活动。

雷成模:分管德育、科技类活动。

张林:负责档案工作。

李永华:负责影像资料工作。

赵永富:负责后勤保障工作。

辅导员:在职教师白福全、廖翠华等23位,退休教师陈友谊等。梓潼县石牛镇小学校少年宫网络体系图

梓潼县石牛镇小学校少年宫活动项目表

梓潼县石牛镇小学校少年宫特色活动简介 名称:腰鼓秧歌

历史渊源:腰鼓秧歌是流传于陝北榆林、安塞等地区的传统民间艺术。陝北腰鼓以其奔放、豪迈、雄浑为特点,相传这是从古代边防驻军的军股演变而来,至今仍在民间广为流传。每逢喜庆佳节,当地的民众便自动的組成成百上千人的腰鼓队,豪迈的舞步,雄浑的鼓声震山川。一是保佑人们四季平安,风调雨顺;另一是展示国民之勇敢、坚强、强悍的男儿本色。如今发源于中华文化原生地——黃土高原的陝北腰鼓集中体現出我们中华民族吃苦、耐劳、战胜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它不仅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而且名扬海外,堪称“中国一绝”和“中国第一鼓”。它是中华民族精神风貌的再现,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珍貴的文化宝库中一顆代表性的明珠。

秧歌舞具有自己的风格特色,一般由舞队十多人至百人组成,扮成历史故事、神话传说和现实生活中的人物边舞边走,随着鼓声节奏,善于变换各种队形,再加上舞姿丰富多彩,老少皆宜,深受广大观众的欢迎。(图片2-3幅)

目的意义:石牛镇小学校占地面积1.7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近1万平方米,现有教职工66人,小学拥有12个教学班,531人,其中留守儿童300余名,附属幼儿园有在园幼儿240余名。学校服务全镇下辖17个行政村、1个社区,服务总人口2万余人。学校坚持“为学生服务”的办学宗旨,坚持管理立校、质量强校、科研兴校、特色名校的办学思想,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近年来,学校先后荣获绵阳市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绵阳市体育特色学校、绵阳市甲级校风示范学校、绵阳市教研教改重点联系学校、绵阳市教师职业技能示范学校等荣誉称号。曾连续7年获县综合评估一等奖。

校园美化绿化错落有致,校园文化内涵丰富,推崇“一校一特”的特色“牛”文化,落在“实”字文化上,确立“让行为习惯教育无处不在”的“一校一品”,建有大型文化橱窗,各种文化牌、名人名言、警示语等,开创性的营建校园文化氛围,真正实现了“校园无闲地,处处教育人”。

鉴于以上实际情况,并通过广泛问卷调查与调研,我校少年宫把腰鼓秧歌有机的结合起来,能更深层次的挖掘、探究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内涵和外延。以特色腰鼓秧歌为突破口,以大课间、课外体育活动和学校少年宫为平台,以“创建绵阳市特色学校少年宫”为契机,全员普及参与,经过一到两年时间使“腰鼓秧歌”成为我校少年宫的品牌,全面提升学校品质和声誉。

开展情况:每天课间操时间、下午课外活动时间组织师生参加练习、探讨(图片)

近期目标:大力宣传,营造氛围。通过集会、校园网、广播站、板报、橱窗等途径在校内外广泛宣传,使“腰鼓秧歌”特色创建工作人人知晓,激发师生的参与热情,利用家长会,面向社会宣传,力求在社会中营造良好的支持氛围。

课堂普及,人人参与。让“腰鼓秧歌”走进课堂,通过体育教师的讲解示范,使学生了解“腰鼓秧歌”的相关知识,进行基本动作的训练,由一人到一班,由一班到一校,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其中,既享受“腰鼓秧歌”的欢乐氛围,又养成良好的受益终身的锻炼好习惯。

班队、校队引领、形成亮点。成立“腰鼓秧歌”班队、校队,重点强化,形成积极的带动、引领作用。

长远目标:与大课间操相融合。师生天天练习,促进“腰鼓秧歌”的推广和普及。在原来课间操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和整合,把“腰鼓秧歌”的动感与节奏元素融入课间操的集体表演之中,进一步促进“腰鼓秧歌”的推广。

广搭平台,强化交流。积极组织校队走进社区进行展演,在社会上产生良好的影响,同时也让学员获得成就感。

展板:

图片(15个小组)

中华经典诵读:诵国学经典,品盛世文明

与经典同行,与圣贤为友

读中华经典,做龙的传人

诵读经典诗文,传承华夏文明

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

学习经典文化,陶冶美好心灵

诵读,为精神打底;读书,为人生奠基

热爱书籍,享受阅读;热爱母语,享受经典

与经典同行,打好人生底色;与名著为伴,塑造美好心灵

科技制作:科技创造 超越梦想

3、科技之光,创造未来!

4、注重科技 创造传奇

5、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6、科技创新,永无止境

7、展开科学的翅膀 放飞科学的梦想

8、今天的小发明家,明天的大科学家

9、今天奇思妙想,明天硕果累累

10、科技--雏鹰飞翔的翅膀

11、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12、崇尚科学,探索创新,挑战新科技

13、激扬创想的天地。

14、努力学习科学,迎接未来挑战!

17、实施科教兴市战略,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18、触发青春灵感 点亮科学生活

19、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重要标志。

20、越是欠发达地区越要依靠科技进步实现跨越式发展。

1、体验科学,快乐成长!

21、不当科技成果的享受者,要当科技探索的实践者!

22、用知识武装我们的头脑,用科学实现我们的梦想!

23、科技创新----激扬创想的天地。

24、今天奇思妙想,明天硕果累累!

25、用创新点缀人生,让科技融入理想!

26、绘制新世纪科技蓝图,展现新时代学生风采!

27、依靠科技进步,实现可持续发展!

28、知识改变人生,科技创造未来!

29、你因科技而精彩,科技因你而腾飞!

30、人生因创造而精彩,民族因创造而永恒!

31、学科学、爱科学、讲科学、用科学!

33、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

34、增强全民科技意识,提高公众科学素养!

36、弘扬创新精神,增强创新能力!

38、增强知识产权意识,推进知识经济发展。

39、加强科技创新,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40、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提高公民科学文化素质。

41、依靠科技进步推进经济跨越式发展。

42、生活需要科技,科技改善生活。

43、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推进区域技术创新。

44、专利法是保护企业创新成果的有效武器。

45、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营造科技发展环境。

46、大力实施开放型科技发展战略。

47、加速科技进步,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48、普及科学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书法:中国书法,字里千秋

阐释书法精神,传承文化精髓

弘扬民族文化精神,演绎书法神奇魅力

练好钢笔书法,传承汉字文化

练中国书法,承传统文化

写漂亮字,做优秀人,字如其人

绘画:

走进形与色的世界,发掘美的真谛。

艺术代替大众呐喊。

艺术源于生活,美在这里诞生。

发现美,表现美,创造美。

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

走进形与色的世界,美在这里诞生。

让我们漫步在艺术的长廊。

放飞想象翅膀,创造艺术人生

感受美 欣赏美 创造美 表现美

生活中从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罗丹

让画笔描绘我们美好的未来

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表现美

放个性魅力展现创新风采

鼓号: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发奋忘食,乐以忘优,不知老之将至.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鼓舞口号二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有志者,事竟成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鼓舞口号三

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满招损,谦受益

大多数人想要改造这个世界,但却罕有人想改造自己

鼓舞口号四

人之所以能,是相信能

一个有信念者所开发出的力量,大于99个只有兴趣者

每一发奋努力的背后,必有加倍的赏赐

人生伟业的建立,不在能知,乃在能行

任何的限制,都是从自己的内心开始的球类:

棋类:管他黑子、白子,谁活最多算赢;无论车马、炮卒,保住将帅不输。以棋会友 棋乐无穷

传统项目:增强体质,一生健康

我参与,我奉献,我快乐

墙文化 篇6

关键词:本土墙饰;区角活动;幼儿教育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24-0220-147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24.086

嘉峪关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人文环境、艺术环境、独特的教育资源。给我们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丰富资源,让幼儿走进家乡的本土文化,对家乡的文化有一个深刻的认识,并在学习过程中继承、发扬、创新家乡的本土文化,区角活动遵循幼儿自己的意愿,以探索和创造为目的,伴随着快乐和成长,教师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创设本土环境,有效地装饰本土资源文化布置墙饰,充分发挥环境的作用,将墙饰与本土资源文化融为一体,挖掘其中各种教育因素,以此启发幼儿主动学习,使本土资源文化墙饰成为区角游戏的有机组成部分。

一、让本土资源文化与墙饰完美结合,成为引发探究的平台

兴趣与需要是引发幼儿探究的动力,所以我们将本土资源文化客体化在墙饰上,以潜在间接的方式吸引幼儿注意,逐步引导幼儿的学习活动。

(一)一目了然

我们利用嘉峪关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人文环境、艺术环境、独特的教育资源。充分利用本土文化资源与墙饰相结合,开展区角活动。从本地、本园出发,结合本班实际,紧密结合实际,以乡土文化资源为切入点,开发我们自己的本土特色活动区,各班均开设了特色活动区,在各区的墙壁上装饰了具有本土文化特色的活动区,如在生活游戏区“雄关美食小吃 ”的墙上装饰诱人的嘉峪关美食图片;在“特色旅游”区的墙上装饰了嘉峪关精美的名胜古迹图,让人一目了然,感受到嘉峪关的文化底蕴,吸引着幼儿,在创设环境上,我们立足于幼儿园的实际,将嘉峪关的本土文化融入环境,既体现本土传统文化的底蕴,又创造出富有现代气息,有教育性、艺术性、操作性、开放性的活动区,将墙饰与本土文化融为一体,挖掘其中各种教育因素,以此启发幼儿主动学习,使墙饰成为幼儿学习、游戏的组成部分。

(二)穷源溯流

环境作为一种隐性教育课程,有效地创设和利用环境能够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教师将墙饰与本土文化融为一体,挖掘其中各种教育因素,将本土文化融入活动区环境的墙饰中。我们根据本土文化资源挖掘创设了具有本土特色的各种区角活动,并装饰了具有本土文化气息的墙饰,这些形象生动有趣,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的墙饰,便于幼儿体验、激发区角游戏的情趣。

如“将军府”音乐游戏区“雄关将军令”,单凭教师示范讲解,幼儿很难掌握“将军锣鼓经”,我们就将锣鼓经的节奏画下来,并把节奏卡按顺序贴在该区角的墙上,让幼儿扮演的将军正确无误地指挥自己的军队,再加教师追溯营造了古战场上,金戈铁马,铁骨铮铮,活动氛围,以及古代将军服饰效果,军营打靶、弓箭、刀枪等墙饰直观形象、激发幼儿投入区角游戏欲望,这些区角游戏贴近社会现实、贴近生活、贴近大自然,使幼儿在受到情感陶冶的同时增进对社会与自然的感知与了解。因此,在幼儿园让墙饰与本土文化资源教育相结合,让幼儿在雄关文化气息的氛围中,受到本土文化的熏陶,激发幼儿对家乡、对亲人的依恋感,对乡土文化的亲切感。

(三)含而不露

随着幼儿探索能力的增强,我们开始尝试在墙上只展示游戏成果,引起幼儿探究的兴趣,而把游戏过程留给幼儿自己去尝试、探索。例如“嘉峪关交通指南”和“特色旅游”活动区中,教师将嘉峪关优美的自然风光和名胜古迹图片贴在墙上,如:魏晋墓地下画廊,酒钢葡萄酒窖,长城第一敦、明珠气象塔等等,很快就引来了一大帮学生,他们一个劲儿地问教师:“好漂亮哦,我要上这儿去玩,这是哪儿呀?”教师只是笑着摇头让他们自己去了解。学生们叽叽喳喳讨论不停,去过这些景区的学生,头头是道地讲着,充当着小导游的角色,教师在墙上“露”的那一点东西大大激发了幼儿探索内“含”的欲望,这以后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很多幼儿通过网络、电视、嘉峪关的挂历,了解着嘉峪关,让本土文化源与墙饰完美结合,本土文化真正走进幼儿的心中。

二、让墙饰成为动手操作的舞台

幼儿的学习离不开自身的探索、操作与表现,过去我们常常把幼儿操作材料放在桌上、地上,却忽视了墙饰的利用,其实,最大限度地利用好本土文化墙饰,把平面和立体布置结合起来,不但能形成一定的空间层次感,还能为幼儿创设更多的操作空间,更好地激发幼儿主动、积极地动脑、动手,使其在亲自感知、操作中能够获取有益的直接经验。如“雄关烽火”活动区中,军营练兵“打靶子”:教师将彩色靶子挂在墙壁上,刀、 剑等幼儿活动材料全挂在墙上,既美化了环境,烘托了活动气氛,又为幼儿的操作提供了方便,体验了游戏本身所带来的乐趣和成功感。

总而言之,墙饰是一种潜在的教育因素,它在区角游戏中能对幼儿的知识、情感、信念和行为等方面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将本土资源文化和墙饰完美结合,让本土文化墙饰在区角活动充满自然与和谐的本土气息中,焕发它独特的魅力,才能使幼儿积极地、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性区角游戏中,真正达到幼儿与本土墙饰、幼儿与区角游戏充分互动的目的,更使我们教师也领悟了幼儿园靠本土资源也能突出园本特色的内涵与真谛。

参考文献:

[1] 吴荔红.论提高幼儿园区域活动有效性的策略.学前教育2012

(11).

[2] 张晓琳等.浅论幼儿与区域活动材料的有效互动.学前教育

究,2011(3).

墙文化 篇7

关键词:数学文化,班级数学文化墙,数学学习,函数

数学不仅是关于数的世界、形的世界或更广阔世界的科学, 数学还是一门充满人文精神的科学[1]。数学作为一种开放的文化, 它的科学地位随着各门科学日益数学化而更显重要。数学的内容、思想和方法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的确定性、简单性、抽象性和自我完善性使人类的思想不断解放、思维不断创新, 所以, 数学教育就是数学文化的教育, 学校的数学学习不仅是为了获取知识, 更重要的是通过数学文化的学习接受数学精神、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熏陶, 提高思维能力, 锻炼意志品质, 并把它们迁移到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各个领域中。

班级文化是一个班级的灵魂, 是每个班级所特有的。班级文化墙, 就是通过班级墙的内容展现班级的文化。其目的就是展现出一个班级的朝气蓬勃和同学们在这个班级影响下的所知所悟。班级文化墙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作品展示交流的平台, 促进学生参与活动, 提高与他人交流的能力。班级文化墙也可以借助一些与学习相关的课外知识,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文化墙交给学生管理, 还可以锻炼学生的组织、管理和动手协作能力,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因此, 借助班级数学文化墙展示数学文化, 可以对初中生的数学学习起到一定的指导性作用。

一、班级数学文化墙的布置与设计

班级文化墙是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2], 具有强大的班级文化生成功能, 是班级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表现手段。但传统的班级文化墙主要是班主任带领全班学生布置设计的, 其形式不外乎书写班风口号、名言警句和黑板报, 内容比较空泛抽象。因此, 很难以形成浓厚的班级文化氛围, 班级文化墙的布置也就变成了花瓶, 成了摆设。而优秀班级文化墙的布置与设计不仅有利于学生大胆参与班级的文化建设, 更有利于班级文化的不断生成、不断进步、不断发展。所以需要加强合理布置、设计班级文化墙的意识, 力求做到让“四壁说话”, 让“每一面墙”成为“无声的导师”, 真正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给学生创造一个理想的成长和学习环境, 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 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国家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数学教师要树立数学的文化教育观, 所以数学教师不能仅仅是数学知识的传授者, 更要做数学文化的引路人。大多数初中生对历史上的一些数学典故、数学家的故事、数学解题的具体方法技巧, 以及数学知识在经济、生活中的具体应用比较感兴趣。数学教师可以把“数学文化”有关内容渗透到初中数学相关课程的教学活动中, 不仅可以让学生系统地掌握数学的知识、方法和技能, 更可以使学生广泛地接受数学文化的熏陶, 养成良好的数学素养, 让“数学文化”点亮数学课堂, 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体味到数学文化的深邃, 感受到“数学的美”, 增强学生学好和用好数学的愿望和信心。

数学老师可以将数学文化墙分为四部分, 结合课堂所学的相关内容组织学生分组轮番查找相关主题的发展史, 相关内容的历史人物及历史故事, 然后将查找到的知识整合并展示到数学文化墙的各部分, 供学生互相学习探讨, 进而积淀深厚班级的文化底蕴, 呈现一种朝气蓬勃、积极向上、勇于探索求知的数学课外学习氛围。

第一部分为“数学之源”, 以所学的数学知识的史料为主, 包括相关主题的起源、发展史及中国在这一方面获得的历史成绩, 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数学的源与流, 使学生对数学有个横向和纵向的穿透, 从而理解数学的本质[3], 也可以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的数学成就, 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第二部分为“数学之美”, 以与数学知识有关的图像、儿歌、歌曲名和视频名为主, 深刻体会数学的美, 培养学生对美的鉴赏能力, 同时引起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第三部分为“数学小故事”, 以与所学知识有关的数学家的历史故事为主, 向学生揭示数学的神秘, 激发学生主动探索数学新知, 投入更多的激情于数学学习中。

第四部分为“数学排行榜”, 将每次负责布置数学文化墙的学生组以其所布置的文化墙的优秀程度进行排名, 并对居于榜首的小组成员给予奖励, 进一步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 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班级数学文化墙的布置中。

可见, 数学教师要有设计和组织数学学习活动的能力, 要利用身边一切可利用的资源 (比如班级数学文化墙) , 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 体会到在数学活动中可以收获受益终生的思想及能力。同时, 数学教育需要数学教师具有深厚的专业素养, 特别是数学文化方面的素养, 所以, 数学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数学文化素养, 加强自身的学习。

二、利用班级数学文化墙促进初中生的数学学习

函数是中学数学的“脊梁”, 学好函数意味着中学数学良好的开端。但函数形式抽象、性质较多、纷繁复杂, 往往让很多学生对其既爱又恨。函数的学习, 对函数图像的分析、掌握才是关键。如果能够将函数图像的教学与数学文化联系起来, 则会使学生更有兴趣投入到数学学习中。下面就以学习初中函数为例, 分析如何利用班级数学文化墙促进初中生的数学学习。

(一) 将全班同学分成若干组, 在上函数课前将学习任务分配给其中三个小组。第一组同学负责查找函数的起源、发展史及中国在函数发展上的成绩, 第二组同学负责查找历史上著名的优美函数图像 (比如花函数图像、洛伦兹吸引子方程的函数图像) , 第三组同学负责查找有关函数图像的历史故事 (比如笛卡尔的故事) 。

(二) 让第一小组将他们收集的资料汇总, 呈现到班级数学文化墙的“数学之源”, 供全班同学学习探讨, 从函数的史料中体会函数的概念一次又一次地被扩展和严格化, 有益于学生认识到一切科学都是在成功与失败、认识与再认识的循环往复中发展起来的, 科学上的每一步都是科学家刻苦钻研、不懈努力的结果, 这对于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是大有好处的。

(三) 同样, 第二小组同学也可以将本小组收集打印出来的历史史料中优美的函数图像展示到班级数学文化墙的“数学之美”, 让学生真正深刻体会到数学的美。数学这种高雅的美, 既是数学文化的组成部分, 又是数学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 让学生体会数学的美, 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动力, 让更多的学生爱上数学, 充满挖掘数学美的热情, 还可以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 进而发现更多生活中的美。

(四) 笛卡尔与瑞典公主克里斯汀浪漫的爱情故事可以唤起学生无限的遐想, 引导他们走进数学的殿堂, 激发学生的爱数学“情”。所以在函数课程学习前, 第三组的同学可以将查找到的这个凄美的爱情故事在“数学小故事”中展示出来, 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的博大精深, 从而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主动探索, 以更多的激情投入到数学学习中。

(五) “数学排行榜”的榜首奖励制度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班级数学文化墙的布置与设计, 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 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 责任分工、互助学习的团结精神。

总之, 将班级数学文化墙与数学文化相结合, 除了把数学课堂上要学习的知识利用班级数学文化墙扩展到相关数学史料的学习, 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 还可以将中外一些数学家的名言警句展现到数学文化墙, 时时刻刻提醒学生要学习数学家在探索新知的过程中不懈努力的精神, 让学生对这些数学家充满敬佩。并且可以通过让学生有目的地解答历史中一些有实际应用的数学题目, 让学生体会历史上数学家的成功并不是遥不可及, 只要自己肯努力, 也会有属于自己数学学习上的成功, 进而在其他方面取得成功,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同时也能让他们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具有其实际的应用, 并不只是停留在理论的基础之上。

当然, 数学文化不仅能通过班级数学文化墙渗透到初中生的数学学习中, 而且可以采用其他手段将数学文化渗透到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 例如:利用情境创设渗透数学文化, 利用数学概念教学渗透数学文化, 利用数学定理公式拓展学习渗透数学文化, 利用课本例题和作业题渗透数学文化等等。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 数学文化将会渗透到教材中, 成为数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数学教学中, 数学教师在承认和弘扬数学工具价值的同时, 更应该看到它的文化价值, 充分挖掘教材中所蕴涵的数学文化的素材, 让学生接受它的熏陶。[4]

数学的教育应帮助学生了解数学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作用, 逐步形成正确的数学观。而班级数学文化墙是学生数学文化追求的交流阵地, 它集观赏性、教育性、趣味性为一体, 对初中生数学学习的作用无形地渗入班级数学文化墙的布置设计过程中。为此, 数学教师要重视班级数学文化墙的布置设计, 重视数学文化的教育, 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组织领导能力, 与他人分工合作的能力, 还能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引导学生真正爱上数学, 更可以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 质疑创新的精神, 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和技巧, 以及审美能力, 使学生的人格品性得到教育, 使学生的数学素养真正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杨渭清.论数学文化的教育功能[J].西北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9, 39 (4) .

[2]班级文化墙:创新班级文化的载体[N].无锡日报, 2009-10-12.

[3]李接江.数学文化的教育功能[J].科学讲坛, 2011.

墙文化 篇8

见缝插针, 构建人文景观

美的校园的教育作用不只是通过空洞的说教、乏味的讲解起作用, 更重要的是通过立体的、多彩的、无声的环境, 时时处处、无时不在地对师生的思想、情操、行为、习惯起着熏陶、渗透和暗示的作用。校容校貌、建筑绿化、楼道布置等虽属校园物质文化的外显层次, 却是实实在在的教育载体, 要使学生能通过物质景观掌握一定群体的环境知觉, 从景观中领会特定文化的空间设计、态度情感和价值观, 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我校十分重视对校园内外墙壁人文景观的营造, “使任何东西都不应当是随便安排的”, 有意识、人为地去构建、设置对学生具有教育意义的“景点”或内容, 见缝插针, 不放过任何一个能影响、教育学生的机会, 力争使每一面墙壁会说话、每一处景物能传情。校门外墙壁上的学校简介、教育理念诠释、学校活动掠影的大型喷绘, 校园内布局规整的升旗台、舞台, 教学楼正中积极健康的醒目校训“来为求知, 去做栋梁”红色大字, 墙面上十七大教育方针和我校的近远期发展目标、“三风” (校风、教风、学风) 建设目标等, 都可以成为引导学生、教育学生的“活的教材”,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其教育意义深刻、持久。

我校还充分利用平时和每年举办的艺术节向学生征集各类作品, 书法绘画, 摄影作品, 工艺制作, 电脑科技作品, 小发明等, 把这些学生的优秀作品制成一幅幅壁挂, 在教学楼走廊、大厅的墙壁轮流展出。作品在墙面上的布置要从艺术的角度出发, 使内容到形式都力求美的体现:布局上, 错落有致, 疏密合理;风格上, 动静搭配, 色彩和谐。学生们稚嫩的作品也许并不完美, 但它的意义是深远的。学生的特长得以展示和承认, 自信心就会逐步增强, 自主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会激活, 其动手能力也会得到提高。同时, 其积极健康的内容, 有创意的艺术形式, 还可以成为别的学生学习的范例, 使得更多学生审美意识得到提高, 审美能力得到增强。

健康向上, 用语人性化

对墙壁角落的利用, 内容要健康向上, 用语要避免生冷、命令的口吻, 用饱含情感、富有人情味的话语。如多媒体教室墙面上的主题词“让信息教育思想深入孩子的心灵”, 图书室的“读一本好书就像交了一个益友”。再如草坪、花丛中的提示牌:“小草在休息, 请不要打扰”、“我怕痛, 请呵护我”, 水龙头旁的“走后别让我一直流泪”, 厕所墙上的“向前一小步, 文明一大步”, 就连操场边的垃圾桶也会说话:“学校是我们共同的家园, 朋友, 请把垃圾交给我”。在楼梯口张贴彩色标语牌:“上下楼梯靠右行”、“轻声慢步过走廊”, 这短短的提示语就会成为学生们行为准则的指南针;教室门上的“请讲普通话”可告诉学生:普通话是我们的通用语言, 我们应用普通话交流;阅览室门上的“让读书成为习惯”时刻提醒大家要勤于读书、博闻强识。让充满人文精神的话语启发孩子们如何做人、做事, 使整个校园洋溢着高雅、和谐、完美的气息, 从而提高校园文化生活的品质。

内容丰富, 形式多样化

对墙壁、角落的利用可形式多样, 因地制宜。院墙上学生自办的专栏、内容丰富的宣传壁橱、充满趣味的儿童画、振奋人心的宣传标语等, 都能成为学生进行学习、探索、研究、实践的课题和园地, 使学生读到的每一句话, 看到的每一幅画都能对他有所启发。在教学楼楼道里可悬挂古今中外的名人画像和事迹简介, 让司马迁、爱因斯坦、陈景润等等这些遥远、亲切而又鲜活的名字跨越时空局限, 伴随着一个个真实的故事走进校园, 在孩子们的心灵上引起震撼, 激起对科学的无限憧憬。

班级文化是一个班级的灵魂, 而显性的物质文化尤为重要, 教室里的一切都可作为有用的素材来利用, 让教室成为学生表现自我, 优化个性的地方。墙壁上要有学生们自己动手主办的学习园地、手抄报张贴栏等;还可结合实际, 建立“英语角”或“文学园”等。教室前面黑板上方正中要张贴国旗, 两边是必不可少的班训。班训的内容不可千篇一律, 要以激励性为原则, 体现层次性, 兼顾共性与个性, 要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的高低来确定, 着眼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如简单易理解的“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等适合低年级, “刻苦学习, 奋发有为”等对学生进行理想主义教育的内容符合中年级学生的特点, “勤奋学习, 振兴中华”适宜于对高年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各班要鼓励学生自主参与制订班级的各项规章制度, 结合学校的规范要求, 开展内容系统、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并及时总结各项教育活动的经验, 把行之有效的措施、方法升华到制度上来, 制订出自己的规章制度, 把这些有班级特色的制度、规范放大, 张贴在教室中, 天天与学生见面, 时时与学生相处。学生在这样的环境里学习, 耳濡目染, 日积月累, 性情受到陶冶, 会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的学习观、人生观, 拉近与老师的距离, 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 增强学生对学校教育的认同感, 及早树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思想, 对他们的未来成长大有好处。

创造美的环境、追求美的形象、塑造美的心灵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利用墙壁潜移默化的引导作用来规范学生的言行, 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 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促使校园文化建设的特色化。

墙文化 篇9

现代艺术与当代艺术

历史地看,中国的现代艺术发轫于2 0世纪之初,在3、40年代曾经有过一小段短暂的辉煌。当时留学法国、日本的众多年轻画家已经接触到了西方现代艺术的流绪,并在他们学成归国之后,在中国的画坛掀起过一阵现代艺术的风潮。但是,随着抗战的爆发,中国的现代艺术改变了艺术本体内在的轨迹,特别是建国之后,由于片面追随前苏联的教学体系,加之以服务于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建设之需要,所谓"革命的现实主义"占据着中国画坛的主导,其他的各种艺术理念以及创作都被否定和压制,实际上这种假大空的现实主义已经离西方美术史中的现实主义相去甚远。可以说,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美术史中出现的新潮艺术是中国现代艺术的真正开始,从新星画展到8 5艺术新潮再到8 9现代艺术大展,大致十年的时间,中国的现代艺术走过了西方现代艺术1 00年的历程。从表面上看.中国的现代艺术是以建国后畅行的现实主义的对立面出现的,追求艺术家的生命体验,独立个性,实验新型的表现形式,构建完全的自我本体,与社会政治的疏远乃至隔离,这些都是中国现代艺术的基本诉求和主要内容。

中国的现代艺术在8 9之后,一度处于低迷的状态,而且呈现出很大的分化。有的改弦更辙,回到了过去的老框框,有的致力于纯形式的探索,还有一批杂居、流浪于以北京圆明园为代表的都市边缘的村落之中,继续着他们的现代艺术之路。圆明园画家村聚集着一批中国现代艺术的年轻画家,他们在短短的三五年时间中创作了中国现代艺术中最具前卫性的新潮作品,达到了中国现代艺术所能达到的高度,因此也隐约地造就了一种尺度和符号。但令人遗憾的是,这种状况由于多种原因并没有持续多久,这批画家被打散和驱逐,重新流落于北京乃至全国甚至海外,其中的一小部分在著名批评家(中国现代艺术的"教父")栗宪庭的带领下转辗来到了通县宋庄镇的小堡村。这批艺术家艰辛创业,埋头苦干,大致用了十年时间使得今日的小堡村成为举世闻名的中国现当代艺术的重镇,在海内外具有了广泛影响,堪与纽约的苏荷区、东村相媲美。

我们知道,中国社会在8 9年以后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邓小平开启的新一轮改革开放,使中国的社会整体结构上与过去有了根本性的不同。作为时代精神载体的中国现代艺术,无论主动还是被动地都被裹挟到这个大潮之中,也正是基于此,中国的现代艺术发生了实质性的歧变。有人说这场变革使得中国的现代艺术彻底市场化了,由此堕落了,毁掉了:有人说中国的现代艺术由此面向世界,与当今国际的前卫艺术彻底接轨了;有人说中国的现代艺术遭到了前所未有的颠覆,艺术彻底回归大众,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名副其实的艺术家,艺术不再是象牙之塔,呈现了他的本来面目;等等,等等,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在我看来,上述说法都有理据,它们总括起来其实表现了一种大的态势,即今日的中国现代艺术与十年前已经迥然有别,或者说已经不能用原先的现代艺术的界定来涵盖它们了,它们在中国二十年现代艺术的大帽子下已经涌现出自我变异的因素,也许用当代艺术来指陈它们更为恰切,当代艺术即现时代的正在发生着的艺术。

我们冷静地观察一下以北京宋庄画家村为代表的这群艺术家的生活、创作轨迹,或许可以印证我前述的看法。从8 5美术新潮、89美术运动到圆明园画家村,再到宋庄小堡村,直到小堡村十年扩张开来的容纳了近千名艺术家的宋庄镇八个村落,接续着圆明园现代艺术精神的探索,实际上这里发育、塑造和生成了两批性质不同的现代艺术家,在我看来,他们之间的分与合不是偶然的,而是必然的,是中国现代艺术回应中国现代社会之巨变的结果,尽管这个分与合时至今日还远没有完成,甚至是刚刚开始。第一批艺术家,他们的名字大家耳熟能详,他们的故事已经成为宋庄艺术的神话,作为作为中国现代艺术的领军人物,实际上,他们所代表的现代艺术的辉煌早已在来到宋庄之前就完成了,他们的业绩是在过去,前宋庄时代,宋庄只不过是他们享受本该享受的中国现代艺术国际化和市场化之丰硕果实的麦场。可以说这一批艺术家启蒙于8 5艺术新潮,成长于圆明园画家村,收获于宋庄小堡村,他们构成了一个时代,讲述了一个艰辛、伟大、华美而饕餮的叙事。另外一批艺术家与前述的这些所谓"大腕"就判若云泥了,这些流浪于宋庄的沉默的绝大多数穷困艺术家,他们的年龄在3 5岁上下,没有经历过8 5美术新潮,只是感受到了现代中国艺术的一些流绪,某些人可能较晚地进入到圆明园画家村再追随至此,但更多的人则是直接的起步于小堡村,或类似于小堡村这样的其他散落在北京、上海、云南等都市的边缘村落。对于他们来说,有关中国现代艺术2 0年的辉煌叙事是一个十分遥远的故事,摆在他们面前的除了那些甚至是他们几乎无法超越的中国现代艺术"大师们"的作品,更为本己的则可能是他们的生存,即简单的满足生物需要的物质必备品,以及痛苦而焦虑地贯穿在这类欲望之中的对于艺术的理解,生命的追求和社会意识的觉醒。

在我看来,同一个宋庄实际上存在着两个"阶级",虽然作为中国前卫艺术的桥头堡,宋庄画家群体仍然属于大的中国现代艺术的谱系,但就他们来说,似乎构成了两类或两代中国现代艺术的形态,后一批艺术家从骨子里与前一批艺术家就同体而不同源,他们经过大致十年的努力,开始冶炼自己的代表人物,构建一种新的叙事,寻找自己的表到方式,并且参与到中国当代艺术,乃至世界当代艺术的构建之中。因此这一批艺术家,用我的话来说,尚在途中,其前景如何还有待观察,但不管怎么说他们已经作为一种不可小觑的力量.成为中国当代艺术景观中的重要一环,这其中,我的朋友张鉴墙就是一个代表性的人物,他以其独特的创作理念和原创性的作品,为这场正在发生于宋庄现代艺术的当代化变异提供了一个坐标。

文化立场与新现实主义

张鉴墙是一个来自新疆的画家,受过良好的艺术训练,在落脚于小堡村之前,曾经有过一段在我看来非常精致的抒情绘画时期,在他十年前的油画作品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一种西方印象派和中国写意绘画相互融汇而呈现出来的那种优美的忧伤的情调,这种情调在他的一系列人物、风景的作品中表现得非常真挚和感人。我在当时有一篇评论他的文章,特别提到了他的抒情元素,既不是中国江南的那种柔美,也不是西北边疆的那种粗狂,而是把西北泥沙的风化性力量提升为一种简约的情感描绘。来到北京之后,由于感受到现代都市化生活的巨大压力,他那个时期的风景和人物绘画开始流露出现代艺术的张力结构,一方面是认同乃至追求现代化的都市生活,另一方面又不愿意遗忘甚至丢弃边疆的淳朴和宁静,所以,现代社会的复杂和风景写实的宁静构成了他画面中的主要肌理,在中国的画坛别具一格。

如果按照这样一种绘画风格一以贯之地从事他的架上艺术,那么到今天,张鉴墙也可能会创造出一些非常独特的学院派作品,在中国写实主义油画谱系的年轻画家群体中占据一个位置。但令人感到感慨的是,十年之后的张鉴墙在经历了小堡村埋头苦画的风风雨雨之后,他现在的艺术作品却完全呈现了另外一个风貌,其中已经没有了古典油画的优美品质,而是赤裸裸的当代生活的锋利图景,传统艺术的那张神秘的纸不复存在。从古典油画的追求者到宋庄画家村新一轮前卫艺术家中的干将,张鉴墙十年来的艺术"蜕变"令人深思。前不久我与他曾经有过一番对话,因为我感到他现在所从事的所谓当代艺术.已经完全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架上绘画了,不但与学院派理解的油画创作相去甚远,而且也与现代艺术所表述的艺术大不相同。我发现张鉴墙这批人所说的当代艺术与古典艺术乃至现代艺术并不是创作手法上的差别和不同,而完全是一种新的创作理念乃至文化立场的不同,因此,要理解他们今天的艺术作品,首先要搞清楚他们的文化立场乃至社会意识。

对于张鉴墙来说,他们这批真正的宋庄艺术家,即渊源上就流淌着宋庄之血的当代艺术家,他们之所以毅然而然地选择了宋庄这样一种生活方式,并由此发育出他们的艺术生命,从根本性上说是基于对于文化与社会的独特认识。按照他的说法,中国的现代艺术从圆明园到小铺村,已经走到了尽头,已经死了。所谓艺术之死是指他们已经达到了中国现代艺术所能达到的极限,这种极限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艺术家个人情感的宣泄已经一览无余.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个人作为一个生命体已经没有任何东西可以和需要表达了,其情感、理念甚至最隐秘的东西在中国现代艺术的代表作品中都已经被充分而完美的表达出来了:从另一个方面来看,中国现代艺术的表达形式也已经到了极限,中国现代艺术家们早已超越了8 58 9时期的艺术形式,艺术语言的探索已经到了极限,近几年所频繁发生的艺术性自杀、动物交配、吃人肉等等,就是一些例证。

总之,中国的圆明园一宋庄现代艺术即便与西方现代艺术相比,也已经处于同步甚至领先地位,无论从艺术表现的内容还是从艺术语言的方式来看,中国的现代艺术再也没有发展的空间和余地了,而且已经走到了尽头,再怎么搞下去,也不可能重新出现圆明园一宋庄的神话。对此,我们一方面应该感到庆幸,因为从西方艺术发展史的角度看,现代艺术在西方从1 9世纪末到2 0世纪.大致走过了一百多年的时间,数代现代艺术家在这1 00年的时间中构建了一个又一个有关现代艺术的神话,确立了一个又一个现代艺术的尺度和标准,而我们的现代艺术从8 5美术新潮到圆明园一宋庄,只不过用了2 0年的时间完成了人家1 00年的事情。但是,另一方面也要看到,这2 0年,我们紧赶慢赶,粗制滥造、大跃进式的走完了人家1 00年的历程,其中虽然也成就出一批经典作品,也崛起了一批中国现代艺术的大师,不过令人慨叹的是,这批大师和他们的经典作品被他们自己乃至他们的模仿者不断的复制、克隆,因此堕落为一种现代艺术的符号,用张鉴墙的话来说,中国的现代艺术走到今天,就是克隆符号,此外再也没有什么新意了,一大批中国的现代艺术家们全都在孜孜不倦地从事着诸如此类的艺术营生,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

由于中国现代艺术沦落到今天这种地步,所以对于它的反思就不可能在它的结构内完成,必须超越中国现代艺术的藩篱,在张鉴墙看来,他们这一批真正成长于宋庄一小铺村的新派艺术家有责任来打破现代艺术的创作理念,只有在理念层面上颠覆了中国现代艺术持续2 0年的叙事结构,搞出一套新的理念,才能使中国当代艺术重新焕发生机。按照他们的观点,这种新的理念应该超越艺术,进入到文化、社会和政治层面,应该首先确立一种文化立场和社会立场,通过基于文化和社会的认识,来塑造当代艺术的叙事。因此,他们主张,当代的中国艺术大可不必区分艺术家和非艺术家,艺术形式和非艺术形式,而首先应该确立的是你对这个文化和社会的认识,只有形成了真正属于自己的文化立场和社会认识,才能够克服现代艺术的符号化复制,才能打破现代艺术的创作理念。在他们看来,艺术没有必要区分传统艺术和现代艺术、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艺术个性和普遍形式这些差异,中国的现代艺术之所以死了,一个主要原因就在于他们过于沉迷在现代艺术的创造理念,即把现代艺术视为一种与传统艺术相决裂,与古典艺术相分离,与百姓大众相隔膜的孤芳自赏的,以彻底表现自我为主旨的艺术了。这种理念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自绝与社会,自绝于文化,自绝于人民的,因此从这种理念里不可能产生社会文化立场,有的只是艺术家自己的傲慢和对传统文化、对社会现实的排斥。艺术家成为一个独立的伟大的个体,但这个个体及其他们的作品如果只是自己,没有社会,没有文化,那么最后只能是什么都不是。

张鉴墙这一批新型中国当代艺术家的主张,与二十年来占据统治地位的现代艺术之主流观念大不相同,他们强烈地意识到要把自己融入到中国的社会生活之中,融入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延续之中,把自己实实在在的融入到世界地球村的共同问题域之中,当代艺术首先或者说最为根本性的不是艺术,而是社会、文化和政治,放映社会攸关问题,把握时代风云的脉动,这样的艺术才是当代的,才能走出现代艺术的象牙之塔。令人惊愕的是,从张鉴墙这批艺术家的作品中乃至创作理念中,我们看到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即他们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又回到了中国乃至西方延续千年的传统现实主义的路径上去,只不过他们把这个不叫作传统艺术,而叫作当代艺术。实际上他们与现实生活贴得更加密切了,据此我们完全可以称之为一种新的现实主义,只不过这种新的现实主义与传统中的那种教条的现实主义有所不同,他们主张的是要表现最真实最直接的中国现代社会的问题,有些是文化的.有些是社会的,有些是政治的,总之,当代社会是什么,当代艺术就是什么。

由于画家们当前所栖身的中国社会是一个商业化、宰制性的巨变社会,而且与国际社会发生着密切的关系,政制问题、贫富差距问题乃至环境污染问题触目惊心,因此,他们的艺术就不可能再套用传统现实主义的程式话语了,用张鉴墙的话来说,现在再去画一个50、60年代扛着锄头耕地的老农,再去画一幅没有被污染的河流的美景,这反而是最虚伪的现实主义了。因为传统生活在现代社会已经不复存在了,宋庄艺术家们所说的当代艺术表现的是现实中实实在在的事情,是被污染的发臭的河流,收获而卖不出好价钱的农产品,离乡背井的打工仔,以及城市的麦当劳,拥挤的街道,迷茫的人群,等等。把这些我们司空见惯、历历在目的景象绘制造出来,架上油画也罢,装置艺术也罢,行为艺术也罢,水墨艺术也罢,这些就是中国的当代艺术,就是他们艺术理念的所在。在其中,已经没有古典与现代的分野,中国与西方的差别,油彩与水墨的不同,架上与装置的差异,你说它是传统它就是今天的传统,你说它是现代,它就是中国的现代。问题是当前的,不断出现的,所以也就没有复制、克隆这种现象了,你必须时时刻刻关心你身边的这些问题,随时随地找到适合表现自己情感和理念的艺术形式,这里不再有架上与架下、油彩与水墨、传统与西方之类的二元选择,一切都是无所谓的,选择什么画法不重要,重要的是表达的那个东西应该是活的、真实的、与生命血肉相关的。如果说现实主义,这才是真的现实主义。

全球化的问题,现代性的困境,生命的挣扎与无奈,生活的苦难与欢喜,所有这些已经没有古今和中西之差别,它们是我们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真实地表现这些问题,对此有一种深切的体认,这就需要一种文化立场和社会意识。当今的艺术家缺乏的不是技术,而是文化立场是社会关怀,张鉴墙所代表的这一批艺术家把这一点视为他们突破现代艺术,构建一种新型的中国风格的当代艺术的首要任务,这也是他们与以前那些现代艺术家,乃至圆明园一宋庄所成就的"神话"艺术家的最大区别。

减法原则与批判意识

从艺术的角度来说,固然确立一种新的文化立场和创作理念是重要的,但毕竟绘画(以及综合)艺术是一种视觉艺术,我们看到的和想要看到的并不是艺术家们的一番空洞的议论,而是具体的艺术作品.它们的形式、线条、色彩、布局、图形、肌理以及表露出来的情感和诸多的令我们为之激动的美术元素,这才是艺术作品的审美(或审丑)价值之所在。令人欣慰的是,十年来张鉴墙的艺术追求并不是空泛地体现在议论上,而是通过自己的一系列鲜明的作品来发言的,在中国当代艺术的鬼门关中,他的作品就是其最好的通行证。

我曾经评论过张鉴墙十年前的那些优美的油画作品,认为他所遵循的乃是一个减法的艺术原则,他的画面非常简洁,图形和色彩十分单调,心中底蕴都表现在几个微妙的图形结构和精致的色彩肌理之中。现在的张鉴墙,如上所言,其艺术主旨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艺术观念.文化立场和社会意识都非昔日之我,但是,就艺术语言来看,他的减法原则在近几年的新式现实主义创作中,不但没有发生重大的变化,反而由于与新的创作原则结合在一起,而焕发了另外一种新的生机。在很多人看来,由于这批宋庄艺术家所标榜的所谓新型的当代艺术,主要是通过艺术家们的文化立场之确立,才开辟了一个广泛的主题领域,国际、国内、环贵的是张鉴墙减法原则背后的社会批判意识,他不是为了减法而减法,而是感到只有通过减法这一最有效的技艺手法,可以把自己对于社会的深切体认以及文化立场最为惊心触目地表现出来,正像他过去通过减法原则把自己刻骨铭心的美质表现出来一样。在他眼中,减法是最有力量的原则,对于社会乃至政治的批判,不在于人云亦云,繁言重述,而在于是否本于己心,是否尖锐,一如一个剑客,施与对手的不是遍体鳞伤,而是一剑穿心,他的减法原则和批判意识所期望达到的就是如此。

我们看到,在张鉴墙的代表性系列创作,如《往事如烟》、《地球仪》、《待到山花烂漫时》、《朱砂》、《标本:梅、兰、竹、菊》等,就充分体现了他的这种独特的当代艺术特性。本来吸烟、喝酒是人生中的一种基本形态,在中国抽烟者多如牛毛,烟牌品类名目繁多,甚至在绘画中以烟盒、啤酒、麦当劳之类的图形为表现内容的作品也有很多,画这类什物并不具有多少稀奇之处。但是张鉴墙的绘画视角,基于他的文化批判立场却伸展的非常开阔,他赋予了烟盒一种政治蕴含,在众多中国名烟中他刻意选择了中南海这个品牌,由此所构成的《往事如烟》系列油画就已经不是烟盒那样一种简单的图式所能容纳的了了。《中南海》作为中国现代政治场景中的符号化图式,被他置入到百姓日常生活的场景之中,往事如烟,张鉴墙通过中南海这一香烟的图式构造,带领着我们进入了中国政治社会的密码程序,我们在他的系列作品中所看到的烟盒,已经不再单纯是一般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场景,而是融入到政治的催眠和宰制之中,并且如饥似渴,不能自拔。因此,有论者说张鉴墙的这个系列的作品是中国政治的寓言。

《地球仪》、《待到山花烂漫时》所处理的是一个全球化的环境污染问题,张鉴墙精心制作了一批腐烂的地球仪的装置作品。用地球仪搞个装置,就像用塑料做个白菜,也未必有高明之处,但我欣赏的是他对腐烂的地球仪的那种艺术处理,这里显示了一个艺术家对色彩的敏感。正像他所描绘的,他用了一种粉红色的牡丹花的造形.本来腐烂的地球仪作为一个非常直接的隐喻一一全球化的环境污染,这个主题没有太大的新意,但是把作为国花的牡丹花,放置到一个腐烂的地球仪的表皮之上.并选择了一种暖昧的粉红色,这其中的含义,就具有了中国当前社会政治的隐喻了。牡丹代表了富贵,但它背后是什么呢?鲁迅先生说的好:“溃烂之处,艳若桃李。”一个民族、一个人受到了伤害,是否能用鲜花、金钱和权力掩饰住这个痛苦和伤口,这个问题值得每一个人警省,这个问题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但张鉴墙使用的隐喻却是东方的,体现了中国当代艺术家的处身感受。

《朱砂》作品是张鉴墙2 0 0 6年的作品,他用国画颜色朱砂把水调红冻成冰块儿,而后雕塑成自己的头像,把它放置在1 00张宣纸上,让之自然溶化,直到溶化时间为一天一夜。此作品主要说明两个问题:一、在中国当代艺术日益图示化的今天,他用了一个符号一一头,作了1 00张不一样的画面;二,头像是艺术家本人的头像,在特定时期代表了文化符号.作为一个人在遇到温暖时他会有何反应?宣纸这个材料是中国化的材料,头像又是画家本人的头像,应该不难看出画家阐述的是中国问题。这1 00张作品随着水印的不同,呈现的图示也不同,这也是对图示风格化的挑战。

组画《标本一一梅、兰、竹、菊》更是别具一格,梅兰竹菊本身是常见的植物,但在中国传统文人画中赋予了它很高的隐喻。竹子代表气节,松树代表常青,梅花代表孤傲……,这种传统的隐喻是中国知识分子价值标准的最高体现。以往在中国传统文人画中讲究的是骨法用笔,气韵生动甚至于收尽奇峰打草稿,在张鉴墙看来这些传统理念在今天也不复存在,只能是被一些走笔绘的所谓艺术家的雕虫小技而已.因为在事实上中国传统文人在画这么高的一个哲学理念同时,它已经完结了艺术生命,后来的人借用这种隐喻和技法也充其量只是个江湖艺人。张鉴墙的这组画对于五四以来中国画和西洋画相结合的创作道路提出了质疑,认为是一条错误的道路,在他看来,我们把传统的价值标准自毁了,又没有建立新的价值标准,把古人的精神嫁接到今天人的形体上是不识时务的。所以,张鉴墙采用了今天真实的松竹梅的枝叶或枝干放在画布上,就像儿童画画一样,把外轮廓不做取舍,真实的描绘下来。当把真实的枝干拿去之后,你会发现它不是真实的,只留下了植物的外形标本。传统文人画的精神在今天是否已经蜕变成文化的标准,这是画家要诉说的。

地下连续墙技术及成墙施工要点 篇10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各种高层建筑建设不断增多,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也日新月异, 地下连续墙是近几十年发展起来的一项多功能地下墙体施工技术, 最早被应用于石油开发钻井以及凿井时所用水下浇筑混凝土或者泥浆护壁, 后被应用于水利工程大坝的防渗墙施工。随着施工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完善, 地下连续墙技术凭借对邻近建筑物具有支护作用, 还具有防渗、挡土、防爆、截水、环保、噪音小、整体性强、墙体刚度大等优点, 尤其是可逆作法施工, 地上、地下同步进行, 可大大提高施工进度, 造价低, 不限施工地质条件, 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建筑工程结构中, 并且已经成为建筑工程施工的核心技术。

1 地下连续墙的概述

1.1 地下连续墙的基本概念

地下连续墙主要是指利用各种专用的挖槽机械, 配合泥浆护壁结构开挖出一条窄而深的地下深槽, 在深槽内放入钢筋笼再进行浇筑形成钢筋混凝土构件, 每段钢筋混凝土连接在一起即可形成一道具有承重能力、防水、挡土、抗渗的地下连续墙体, 是保证深基坑顺利开挖的良好基础。地下连续墙在建筑工程施工的早期应用中, 主要是地铁、地下停车场、地下室等建筑的外墙结构, 目前被作为高层建筑结构的主体结构或者主体结构的一部分, 直接承受上部结构的全部荷载。在当前的社会发展过程中, 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关注, 其施工概念、施工技术以及施工效益也得到了一定提升。

1.2 地下连续墙的分类

1) 地下连续墙按照用途划分:主要包括防渗墙、临时挡土墙, 用作主体结构时也用作临时挡土墙, 用于多边形基础结构时也用作墙体等。

2) 根据施工方法划分:主要包括预制板式地下连续墙、现浇式地下连续墙、预制板配合现浇式组合城墙。

3) 按照填筑材料划分:主要分为混凝土墙、土质墙、钢筋混凝土墙 (主要指预制和现浇两种方式) 、现浇混凝土和预制钢筋混凝土墙板组合墙、自凝水泥膨润土泥浆与预制钢筋混凝土墙板混合墙。

4) 按照挖槽方式划分:主要包括回转式地下连续墙、冲击式地下连续墙、抓斗式地下连续墙。

5) 按照成墙方式划分:主要包括壁板式地下连续墙、桩排式地下连续墙、桩壁组合式地下连续墙。桩排式成墙方式主要是将钻孔灌注桩并排组成地下连续墙体。目前我国较为常用的是现浇钢筋混凝土壁板式成墙模式, 可作为临时挡土结构, 也可作为一种永久性的地下工程结构。

1.3 地下连续墙的优缺点

1.3.1 地下连续墙的优点

1) 墙体刚度大。地下连续墙体的刚度较大, 在深基坑开挖过程中, 对于土压力的抗压能力较强, 不会使地基结构受到较大干扰而出现塌方或地基沉降现象, 是深基坑支护工程施工中必须的一种挡土结构。

2) 地下连续墙在施工过程中不会有较大幅度振动, 产生的噪音较小, 且并不会造成污染, 尤其适用于城市建筑工程施工。

3) 防渗性能较强。随着现代施工技术的不断改进和完善, 地下连续墙的施工方法、施工技术以及墙体接头形式都有很大提升, 基本上已经做到地下连续墙不会透水。

4) 可用于逆作法施工。地下连续墙墙体的刚性较大, 整体性较强, 便于预埋件设置, 非常符合逆作法施工条件。

5) 不限制施工地质条件。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无论是密实的砂砾层、中硬地层、软弱的冲击地层等各种硬性地基条件或软性地基条件均适用。

6) 可作为刚性基础。当前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并不简单用于深基坑维护、防水、防漏等, 同时也兼做刚性基础来承受较大荷载, 代替传统的沉井、桩基础、沉箱基础等结构。

7) 经济、安全。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可用于水闸、尾矿坝、土坝等水工建筑工程结构中的垂直防渗结构, 可大大减少施工成本, 缩短施工工期, 可保证施工安全和施工质量, 创造更好经济效益。同时可充分利用建筑红线内的空间和地面, 占地面积较小, 可更好地发挥投资效益。

1.3.2 地下连续墙的缺点

1) 地下连续墙施工形式是按照每一个槽段进行组织施工, 施工工序是一环套一环的, 因此任何一个环节的施工都有可能留下质量隐患, 若其中的施工出现问题, 必须重新花费更大的费用返工进行修补, 不仅会延长工期, 若问题较为严重可能会造成无法补救的局面, 整个在建工程不得不放弃。

2) 若施工地质条件较为复杂, 在施工前即使进行充分的地质勘察, 地下施工中会有很多突发变故难以预测, 因此, 地下连续墙施工对于施工队伍的技术水平以及突发事故的应变能力具有较高要求, 使之在确保突发事故发生时在第一时间能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

3) 地下连续墙施工过程中, 重型设备较多, 设备进场、退场以及施工前准备工作都需要较大的人力、物力, 且费时, 若施工工程量较小, 工程施工的经济效益较低。

2 地下连续墙成墙施工要点

在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的关键环节是成墙施工技术, 成墙施工技术水平直接影响地下连续墙的施工质量, 因此, 应加强地下连续墙成墙施工质量。下面主要结合A地区水电站导流明渠下游段的地下连续墙 (框格式) 实际工程施工为例, 分析、总结地下连续墙成墙施工要点, 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2.1 划分施工槽段以及施工工序

地下连续墙工程内容主要包括103个施工单位, 分为71个一字槽和32个桩,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 施工顺序应从桩施工到一字槽施工。

2.2 固壁泥浆

A实际施工工程的覆盖层主要为粉砂质粘土地质, 可以很好地自造泥浆, 在冲击钻造孔施工过程中, 应充分利用其较强的自造泥浆能力, 可以在粘土中掺杂适当的膨润土泥浆进行辅助。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中, 若置换出来的泥浆性能达到施工标准, 可重复回收利用。

2.3 造孔施工

在钻孔过程中, 应确保孔斜符合施工设计图纸以及相关施工规范的要求标准, 经常测量孔斜, 一旦发现孔斜未达到相关施工要求, 应及时予以纠正。

2.4 清孔施工

A工程的连续墙施工中主要采用气举法进行清孔, 每一个槽段内钻孔深度都会有一定差异, 在清孔过程中应从深度较浅的孔道开始。在桩施工过程中, 在验收完各节点桩后, 首先应用正循环法进行清孔, 再对泥浆孔利用气举法进行净化清孔。在一字槽施工阶段, 完成一字槽后, 应将槽底的沉渣以及残余的土块用抓斗抓起, 对于孔底部的沉渣应用气举法吸取即可完成清孔。泥浆采用泥浆净化机充分化, 使泥浆性能达到设计要求以及施工规范后储存在一字槽内, 同时将已浇墙段接头处的泥皮以及凝胶物应用钢丝钻头以及刷壁器清除干净。

2.5 混凝土浇筑

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 必须采用连续浇筑法, 为避免混凝土不小心散落入槽孔内, 应在在槽孔口处设置必要的盖板, 注意应保证槽孔内的混凝土上升速度应超过2 m/h。若槽孔底部高低不一时, 应采取先从位置低处开始逐渐向高处浇筑的方式, 避免混凝土将周围的空气压入导管。

2.6 接头保护

目前较为常用的接头保护施工方法为投粘土袋法, 其主要是指向接头孔处填筑粘土袋, 在完成下设钢筋笼后, 向接头孔的两侧同时人工投入粘土袋进行填筑。通常情况下, 接头孔内填筑的粘土袋高程高于混凝土顶面的5-6 m左右, 为避免混凝土将粘土袋浮起, 应控制粘土袋的填筑高度在混凝土平面2 m以上。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 为避免二期接头绕流入混凝土或者粘土袋上浮, 应经常测量接头的深度。

2.7 清理接头

本工程施工过程中特别加工了接头清理装置, 在槽段成槽后, 将接头清理装置安装在液压抓斗斗体上, 安装的接头处钢板方向应朝下, 这样就可以利用斗体自重自动切削脱离钢板上黏结的少量混凝土或者粘土袋, 然后再将槽底的沉渣和泥块应用抓斗清理干净, 完成清孔并刷洗接头装置后再继续下一道工序。

3 结语

综上所述, 地下连续墙技术广泛应用于各种建筑工程结构中, 其施工质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应明确施工要点, 做好重点专项质量控制方案, 防患于未然, 可以确保地下连续墙施工质量, 缩短工期, 提高经济效益。

摘要:地下连续墙技术是近年来发展的一种新的基础技术, 是深基坑施工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深基坑施工中的防渗、挡土以及基坑的支柱都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高低直接影响着深基坑的使用性能及其施工质量。然而, 由于现代深基坑建设数量不断增加, 施工规模的不断扩大, 深基坑的施工工艺、施工技术以及施工结构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地下连续墙施工也越来越复杂, 极易造成质量安全隐患。文章主要介绍了地下连续墙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其特点, 并结合某实际工程施工中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应用情况以及施工要求, 探讨地下连续墙成墙施工技术要点, 旨在优化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 提高工程施工质量。

关键词: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成墙施工,施工要点

参考文献

[1]王轩.矩形地下连续墙槽壁失稳机理及其分析方法研究[D].南京:河海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2.

[2]陈怀伟.杭州地区地下连续墙施工工艺研究[D].上海:同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2.

[3]高必华.竖井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2.

墙文化 篇11

关键词:填充墙;结构墙;裂缝;防治;砌块;线性膨胀系数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2-0029-01

现阶段,由于城市稀缺的土地资源,越来越多的房地产开发商愿意投资建造高层和超高层建筑,而高层建筑物多为核心筒结构、钢结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或框架剪力墙结构等。设计师为了降低建筑工程整体的重力载荷,对于填充墙通常会优先选用轻质空心砖和轻质砌块等材料。之所以采用这些材料并不单单看中的是它们质量较轻的特点,同时它们还具有较好的隔热、隔声和保温等性能。这些材料由于体积大,质量轻利于施工操作,很好的缩短了现场的施工时间,不但节约了工期,而且节约了工程的成本。在工程实际中,因多种因素所导致的填充墙和结构墙之间裂缝频频出现,不但对建筑工程的隔热、隔声和保温等性能产生了影响,同时也关乎着建筑的整体视觉美观性,甚至有时还会有雨水渗漏到室内,降低了建筑物的综合适用性,给建筑工程居住者带来了诸多不便。

一、填充墙和结构墙之间产生裂缝的原因剖析

(一)由于砌体材料的原因:由于填充墙的材料多为轻质空心砖和轻质砌块等,所以极其干燥,其表面极易吸水。在没有充分被润湿的情况下砌筑,就容易吸收粘结砂浆中的水分,使得粘结砂浆过干,而丧失部分粘结力,由于砌块间的粘结力不足,就容易在结构墙与填充墙之间形成收缩性质的裂缝。

(二)由于温度变化的原因:结构墙多为钢结构或钢筋混凝土等材料制成,而填充墙多为砖和砌块类材料,二者之间的材料不同,所以其材料的线性膨胀系数肯定是完全不同的,当周围温度发生变化时,每种材料就会各自的收缩,其收缩量完全不同,进而在两种材料之间形成了裂缝,多数情况下裂缝将沿着结构墙或构件成直线状。

(三)由于填充墙本身收缩的原因:砌筑好的填充墙随着时间和温度的变化,粘接砂浆和砌筑材料本身的水分会逐渐流失,墙体就会收缩,而周边的结构墙却并无此收缩,所以必将会在填充墙的顶部和两侧形成一些裂缝。

(四)由于不均匀沉降的原因:建筑结构的结构墙直接承担着上部的所有的固定重力荷载和活荷载,而填充墙作为构造墙不参与支撑上部建筑的重力荷载和活荷载,其只承担自己本身的重力,并通过其底部的支撑结构柱、结构梁或者楼板传递给下面的结构构件,所以在长期承受把不同作用力的情况下,填充墙和结构墙的沉降量和位移量会有所不同进而形成拉伸裂缝。

(五)由于填充墙砌筑质量的原因:在砌筑填充墙砌体时要通过必要的构件或材料將结构墙与填充墙拉结在一起,增强他们的整体性,由于在砌筑过程中质量控制不严,遗漏施工工序、偷工减料、缺少监管以及不按规范要求施工等,常常使得整体性下降而出现裂缝。

二、填充墙和结构墙之间产生裂缝的防治措施

(一)合理选择并处理填充墙和结构墙体的材料。

1.建筑工程选材方面务必要使用优质合格产品、材质性能满足设计要求、抽样检验必须合格,不得以次充好,偷梁换柱。

2.砌筑填充墙所采用的砂浆要配比合理,严格遵从设计师的设计要求,必须搅拌充分、均匀、无干料出现。砂浆宜随用随拌,不得一次搅拌过多,存放时间过长,以免砂浆水分流失而降低配比。

3.砌块材料在使用前必须充分浇水或泡水润湿,避免由于砌块材料过于干燥而吸收砂浆中的水分导致砂浆强度不足的现象发生。

(二)控制材料的线性膨胀系数:在适宜的温度下砌筑填充墙体,避开温度过低或过高的情况。选用材料时尽量让填充墙和结构墙的材料的线性膨胀系数接近或一致,最大程度的减免由于材料线性膨胀系数差别太大而造成的收缩裂缝的出现。

(三)预防填充墙本身的收缩:当填充墙砌筑到接近结构墙时,不要一次性将填充墙砌筑完成,需要留出适当的空隙,空隙的尺寸大约控制在170mm到200mm之间。此空隙的作用就是要等到填充墙自身充分沉降和收缩后再将此空隙补砌上。时间间隔可以控制在1天以上10天以内。后补砌的砌块要避免直砌,可以改为斜砌法将空隙挤满,尽量使填充墙的砌体与结构墙体紧密贴合在一起。有时候为了避免交接位置的开裂还可以加贴宽度大于等于30厘米的网片,用来防止由于不均匀的收缩而产生开裂的可能性。另外还可以在填充墙与结构墙交接的位置设置弹性材料,初始砌筑时使弹性填充材料压缩密实,填充墙收缩后在填充墙与结构墙交接位置设置的弹性材料会自然膨胀来填补由于填充墙收缩而造成的裂缝,减小甚至避免裂缝的出现。

(四)提高结构墙体的整体性:为了避免结构墙体的不均匀沉降,提高结构墙体的整体性,在每层柱或者是剪力墙的顶部宜设置圈梁,使得每层结构墙体都有一个很好的整体性,约束结构墙体的整体沉降,避免与填充墙的不均匀沉降的发生。

(五)加强填充墙的砌筑质量控制:在施工砌筑作业时,应严格把控砌筑的质量。为了使结构墙或柱与填充墙形成一个整体,提到接缝位置的整体性,沿砌筑填充墙高度方向,每隔60厘米应埋入至少2根直径大于等于6毫米的拉结钢筋,其伸入到砌体墙内的长度要大于等于70厘米,拉结钢筋的另一端要与结构构件的配筋相连接,不得断开。埋入的拉结钢筋不要影响砌体填充墙的砌筑效果,保证灰缝的尺寸,不得忽大忽小。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填充墙和结构墙体之间的裂缝出现频率很高,原因众多,预防起来也绝非易事,作为建筑工程人士,我们应该对其倍加关注。在工程设计阶段和施工阶段中应该严格把控设计和施工的质量,严格遵从规范设计和施工,与此同时还要从设计阶段和施工阶段,针对具体的材料和结构特点,因地适宜的采用相关的构造措施。同时要加大工程的投入,从根本上解决这一工程难题,为建筑使用者提供一个安全、耐久、舒适的建筑使用环境。

参考文献:

[1]王景强,冯会广.墙体裂缝及面层空鼓开裂质量通病产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天津建设科技,2008.

[2]江见鲸.建筑工程事故分析与处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3]贾红文.浅析填充墙裂缝的原因及防治措施.山西建筑,2007.

墙文化 篇12

顾桥矿1115 (3) 综采工作面走向长2726.49m, 倾斜长220m, 轨顺底板标高为-670.3m~-558m, 运顺底板标高为-692m~-570m。1115 (3) 综采工作面为北一13-1上山采区第五个条带, 工作面煤层赋存总体比较稳定, 煤厚0~6.50m, 平均3.77m。顶板大部为复合顶板, 由泥岩、煤线、13-2煤层、砂质泥岩及粉砂岩等组成。底板由13-1下、泥岩、砂质泥岩及粉砂岩等组成。

1115 (3) 综采工作面2010年7月12日正式开始回采, 于2011年9月15日回采结束。目前与1115 (3) 工作面相邻的1114 (3) 、1116 (3) 均未开采。

由抚顺煤科院对顾桥矿13-1煤层进行的自燃倾向性鉴定, 13-1煤层自燃倾向性为二级, 属于II类自燃煤层。自然发火期为3~6个月, 自燃发火危险程度为II级。

2 采空区封闭墙施工工艺

1115 (3) 综采工作面收作后, 为控制采空区内的各种气体及防灭火的工作需要, 将在1115 (3) 轨道顺槽、运输顺槽两巷道顶板无破碎处施工封闭墙。封闭墙位置前后5m范围内巷道顶板无破碎、片帮现象, 同时无施工的钻场、钻孔。封闭墙施工厚度为2200mm, 内、外两道墙 (单墙厚度600mm, 两道墙之间距离1000mm) 墙垛采用预制块砌筑, 两道墙之间放入钢筋笆片, 采用水泥砂浆带压进行充填, 注入的水泥砂浆从返浆管流出为止 (如图1) 。

在内墙里沿以里、外墙外沿以外各5m范围, 对巷道顶板、巷帮进行全面喷浆加固。喷浆厚度不小于100mm (墙体不喷) 。喷完浆后, 以内墙里沿向里、外墙外沿向外各1m处, 对巷道顶、巷帮、巷底各施工一圈共计16个注浆钻孔, 注浆钻孔深2m (如图2) 。在每个注浆钻孔内下入长2m的6分注浆管, 注浆管外露200mm~300mm并带有螺纹丝扣的管头, 注浆管末端1m处钻有6至10个孔径8mm的小孔 (如图3) 。

再以封闭墙里、外第一圈注浆钻孔为基础向里、向外各再施工2排同等数量的注浆钻孔, 每排钻孔间隔1.5m, 并下同样的注浆管, 共计施工6排96个注浆钻孔。当注浆钻孔施工完后, 集中对注浆钻孔进行注浆工作, 要求每个注浆钻孔注入的压力必须达到4MPa及以上, 确保巷道顶、帮、底裂隙完全充填实, 以增加墙位周围煤柱及围岩的强度, 杜绝裂隙漏风现象。注浆结束后, 在封闭墙内墙里沿向里1m左右打上“井”字木垛, 以降低封闭后巷道顶板来压给墙体造成的破坏。

当巷道木垛打好及喷、注浆工作全部结束后, 开始集中力量施工封闭墙。施工封闭墙首先挖地基, 要求必须挖到实茬, 且见硬矸石后再向下挖300mm;掏帮在1000mm以上;找顶到实茬。封闭墙里、外墙厚度均为600mm。里、外墙间隔1000mm作为充填带。充填带用钢筋、水泥砂浆带压充填, 以增加封闭墙墙体抗压能力和杜绝墙体漏气。为杜绝充填带充填不到顶板, 在外墙距巷道顶板200mm~300mm处均匀放4根6分注浆管 (注浆管的管头用风筒布把管头包裹好, 防止向封闭墙墙面喷浆时被堵塞) , 注浆管末端放在充填带内距内墙400mm左右位置处。等封闭墙全部接顶完工后, 再对封闭墙外墙面 (包括接顶处) 进行喷浆, 喷浆厚度不小于100mm。喷浆结束后, 对墙面预留的6分注浆管注水泥浆, 确保充填带与巷道顶板之间充填严实。

以上工序施工结束后, 在距封闭墙外墙600mm处, 再向封闭墙方向斜打一圈16个60°的注浆钻孔, 注浆钻孔深2m, 并下入长2m的6分注浆管。再对这一圈注浆钻孔注水泥浆, 要求注浆压力必须达到4MPa及以上, 使封闭墙墙位四周的裂隙与封闭墙之间空隙彻底充填实, 杜绝封闭墙墙体漏气。

3 效果观测

1115 (3) 轨道顺槽、运输顺槽自封闭墙施工完毕后, 经过六个多月以来的连续观测, 封闭墙外的瓦斯浓度没有出现超过0.2%及以上的情况;轨道顺槽墙内瓦斯浓度实测稳定在80%, 氧气浓度3.1%, 二氧化碳浓度3.3%左右;运输顺槽墙内瓦斯浓度实测稳定在3.3%, 氧气浓度8.6%左右, 二氧化碳浓度0.5%左右。1115 (3) 轨道顺槽、运输顺槽墙内、墙外及周围20m范围内都没有检测到一氧化碳。经过实测效果验证此种封闭墙施工工艺对采空区封闭区域煤 (岩) 体的密闭控制效果明显, 技术条件也已成熟。目前已在顾桥矿推广使用。

4 结论

顾桥矿1115 (3) 采空区封闭墙采用墙双墙注浆施工后, 对当前该矿矿井采空区防灭火工作起到良好示范作用。施工方式特别适合沿空掘巷及巷道压力较大的地点使用。对顶板较为破碎的巷道, 可根据破碎程度, 把注浆孔加密加深、加宽充填带即可保证有效施工。缺点是材料消耗大, 成本相对较高。

摘要:随着淮南矿井开采深部的逐渐延伸, 相应的巷道围岩应力也逐步增大。特别是沿采空区掘进的施工巷道应该更集中, 造成煤柱硬度降低, 煤壁松软、裂隙增多、增大。当采煤面的轨道顺槽及运输顺槽处在不同的标高位置时, 如果采空区封闭墙施工质量不高, 易造成采空区漏风, 导致采空区自燃发火, 有毒有害气体外泄等安全事故隐患。因此, 采空区封闭墙的施工工艺及对封闭墙围岩的处理措施是否得当, 在防灭火工作中显得尤其重要。

上一篇:科学知识图谱下一篇:自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