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面积计算

2024-07-09

建筑面积计算(共12篇)

建筑面积计算 篇1

1 建筑面积的概念

建筑面积亦称建筑展开面积, 是指建筑物各层面积之和。建筑面积包括使用面积、辅助面积和结构面积。使用面积是指建筑物各层平面布置中, 可直接为生产或生活使用的净面积之和。居室净面积在民用建筑中, 亦称“居住面积”。辅助面积, 是指建筑物各层平面布置中为辅助生产或生活所占净面积总和, 使用面积与辅助面积的总和称为“有效面积”。结构面积是指建筑物各层平面布置中的墙体、柱、垃圾道、通风道、附属烟囱等结构所占面积的总和。

2 建筑面积的作用

建筑面积作为结构工程量的计算基础, 不仅重要, 而且也是一项需要认真对待和细心计算的工作, 任何粗心大意都会造成计算上的错误, 不但会造成结构工程量计算上的偏差, 也会直接影响概预算造价的准确性, 造成人力、物力和国家建设资金的浪费及大量建筑材料的积压。建筑面积与使用面积、辅助面积、结构面积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比例关系, 设计人员在进行建筑或结构设计时, 都应在计算建筑面积的基础上再分别计算出结构面积、有效面积及诸如平面系数、土地利用系数等技术经济指标。有了建筑面积, 才有可能计算单位建筑面积的技术经济指标。如工程总价值除以总建筑面积, 就是单位工程每平方米建筑面积的技术经济指标或称单方造价 (元/m2) 。

3 建筑面积计算

工程量清单计价属于全面成本管理的范畴, 其思路是“统一计算规则, 有效控制数量, 彻底放开价格, 正确引导企业自主报价, 市场有序竞争形成价格”。以往的建筑面积计算规则, 存在很多有争议的地方,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 2005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编制了国家标准《建筑工程建设面积计算规范》 (GB/T50353—2005) (以下简称《规范》) , 并规定自2005年7月1日起执行, 这充分标志着国家对规范建筑面积计算规则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建筑面积计算规范与规则的比较。

3.1 计算单层建筑物的建筑面积

《规范》规定:单层建筑物的建筑面积, 应按其外墙勒脚以上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单层建筑物高度在2.2m及以上者计算全面积, 高度不足2.2m者计算1/2面积。利用坡屋顶内空间净高超过2.1 m的部位应计算全面积;净高在1.2m~2.1m的部位应计算1/2面积;净高不足1.2m的部位不应计算面积。规则规定:单层建筑物不论其高度均按一层计算, 其建筑面积按建筑物外墙勒脚以上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并未明确利用坡屋顶内空间时建筑面积的计算方法。另外, 值得注意的是, 规范比规则更加突出了高度在建筑面积计算中的控制作用 (高度在2.2m以上者计算全面积;高度不足2.2m者计算1/2面积) , 还有很多部位的建筑面积均是依据其净高分3类 (净高超过2.1m的部位计算全面积;净高在1.2m~2.1m的部位计算1/2面积;净高不足1.2m时不计算面积) 进行计算, 如多层建筑坡屋顶内、场馆看台下等。

3.2 计算多层建筑物的建筑面积

《规范》规定:多层建筑物首层应按其外墙勒脚以上结构外围水平面计算二层及以上楼层应按其外墙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层高在2.2m及以上者应计算全面积;层高不足2.2 m者应计算1/2面积。规则规定:多层建筑物建筑面积按各层建筑面积之和计算, 其首层建筑面积按外墙勒脚以上结构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 二层及二层以上按外墙结构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由比较可见, 《规范》将多层建筑物按其层高, 以2.2m为界分两类进行计算, 而规则并没有突出层高高度在计算建筑面积中的作用。另外, 《规范》中, 以高度2.2m为界分两类进行计算建筑面积的还有:单层建筑物内局部楼层;建于坡地的建筑物吊脚架空层, 设计加以利用并有围护结构的深基础架空层地下室、半地下室、回廊, 有围护结构的架空走廊、落地橱窗、门斗、挑廊、檐廊、眺望门, 不垂直于水平面而走出底板外沿的建筑物;舞台灯光控制室;建筑物顶部有围护结构的楼梯间、水箱间、电梯机房等。

3.3 立体书库和立体仓库与立体车库的计算

《规范》规定:立体书库、立体车库、立体仓库, 无结构层的应按一层计算, 有结构层的应按其结构层面积分别计算。层高在2.2m及以上者应计算分面积;层高不足2.2m者应计算1/2面积。规则规定:书库、立体仓库设有结构层的, 按结构层计算建筑面积;没有结构层的, 按承重书架层或货架层计算建筑面积。由比较可见:立体书库、立体仓库、立体车库无结构层的计算建筑面积, 《规范》与规则存在很大差别, 一个是按一层计算, 一个是按承重书架层或货架层计算。

3.4 阳台面积的计算

《规范》规定:建筑物的阳台 (不论封闭与否) 均应按其水平投影面积的1/2计算。规则规定:封闭阳台按其水平投影面积计算建筑面积;凹阳台、挑阳台按其水平投影面积的一半计算建筑面积。显而易见, 规范的此条规定解决了阳台建筑面积在以往房屋买卖中出现的很多争议。

3.5 室外楼梯的计算

《规范》规定有永久性顶盖的室外楼梯, 应按建筑物自然层的水平投影面积的1/2计算;而规则规定室外楼梯, 按自然层投影面积之和计算建筑面积。

3.6 有永久性顶盖无围护结构的车棚和货棚等以及雨篷的计算

《规范》规定:有永久性顶盖无围护结构的车棚、货棚、站台、加油站、收费站、场馆看台等, 应按其顶盖水平投影面积的1/2计算。《规范》规定:雨篷结构的外边线至外墙结构外边线的宽度超过2.1m者, 应按雨篷结构板的水平投影面积的1/2计算。规则规定:有柱的雨篷、车棚、货棚、站台等, 按柱外围水平面积计算建筑面积;独立柱的雨篷、单排柱的车棚、货棚、站台等, 按其顶盖水平投影面积的一半计算建筑面积。《规范》计算建筑面积更加简便, 取消了有无柱的说明, 改变为按顶盖和结构板的水平投影面积考虑。

3.7 计算建筑物通道的面积

《规范》明确规定建筑物的通道, 指楼层部分跨在人行道上的临街楼房的底层和有道路穿过建筑空间的楼层, 不计算建筑面积;而规则规定可计算建筑面积。

3.8 其他

《规范》规定建筑物外墙外侧有保温隔热层的, 应按保温隔热层外边线计算建筑面积;而规则不计算保温层厚度所占的建筑面积。《规范》增加了以幕墙为围护结构的建筑物, 应按幕墙外边线挂牌建筑面积。

4 结语

建筑面积的计算绝不是单纯的计算工作, 它不仅为编制概预算、拨款与贷款提供指标, 同时, 对建筑面积的合理利用, 合理进行平面布局, 充分利用建筑空间, 不断促进设计部门、施工企业及建设单位加强科学管理, 降低工程造价, 提高投资经济效果等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建筑面积计算 篇2

2005年4月15日,建设部公告第326号,编号GB-T50353-2005公布了《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自2005年7月1日起实施,随之《全国统一建筑工程预算工程量计算规则》(建标【1995】736号)发布的《建筑面积计算规范》停止执行.现执行的规范中,个别项目计算有所更改,如2005.7.1前(旧)无围护结构的凹阳台,挑阳台,按其水平面积一半计算建筑面积。封闭阳台按其水平面积计算。2005.7.1后(新)建

筑物的阳台,均应按其水平投影面积的1/2计算。

2005.7.1前(旧)

无围护结构的凹阳台,挑阳台

按其水平面积一半计算建筑面积

2005.7.1后(新)

建筑物的阳台

房产测绘面积计算问题的分析 篇3

摘要:近年来,伴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高层建筑拔地而起,促使我国房地产事业得到快速发展。然而,测绘过程中却由于各种潜在问题导致出现各种不良现象,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房屋面积问题。测绘作为房屋面积测量的主要手段,在房屋建筑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对此,本文将针对房产测绘面积计算问题简要分析。

关键词:房产测绘;面积计算;计算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各种行业不断兴起,尤其是房屋建筑行业,更是在现今的市场环境中占据主要地位。然而,房屋建筑施工过程中由于房屋面积测量、计算标准不够完善,测量、计算过程中对各类标准理解不统一,导致各种矛盾出现,不但直接影响工程建设的进度,还间接的影响到房地产行业的经济效益。下面,将从以下几点进行简要阐述。

一、房屋面积差异问题

房产测绘是房地产行业最为基本的工作,它在房产管理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房产测绘是政府对房屋面积进行管理的主要手段。房屋建筑过程中所测量的面积和竣工后所测量的面积存在的或大或小的差異,导致这些差异的原因有多种,比如:房屋规划设计的变更所引起的、房屋施工过程中所产生误差引起的、房屋使用功能变更等,都会间接的导致实测面积和预测面积不符。当然,在房屋建筑施工过程中,房屋面积的更改是不可避免的。

一般来说,房屋出售前期,都应该聘请专业测绘单位来根据经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确认批准后的图纸对房屋面积进行预测量。房屋竣工并验收合格后,也应该聘请专业测绘单位对竣工后房屋逐边进行测量,并在核对经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确认批准后的竣工图纸后出具专业的测量成果报告,并以此报告作为房屋面积的最终结果及依据。报告中应详细注明房屋客体与规划竣工图纸不一致的部分、由此导致的与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批建面积差异及按房屋客体作业的说明。由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来确认此类面积差异问题是否合理及如何处理。通过由具有专业测量资质的测量单位出具经规划行政主管等部门认可的房屋建筑面积这一措施,能够让购买者清晰的看到所购房屋的建筑面积、房屋面积差异的原因,从而减少或避免购买者和出售者之间因为面积问题而产生的经济纠纷,还能为房产管理部门提供各类所需的房屋数据,以便决策。

二、房屋面积

(一)房屋面积概述

所谓的房屋面积主要包括该房屋的建筑面积、产权面积、使用面积等。建筑面积就是指房屋外墙勒脚以上各层的外围水平投影面积,包括阳台、地下室等;使用面积是指房屋户内能够使用的全部空间面积,按照房屋内墙水平投影计算;产权面积是指产权主依法拥有房屋所有权的建筑面积;房屋的共有建筑面积是指各产权人共同占有或者共同使用的建筑面积。

(二)房屋面积测量、计算

一般情况下,当对所测量的数据进行相应的整理后,就应该对房屋建筑面积进行计算。房屋建筑面积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各产权单元分摊前建筑面积,二是分摊面积。房屋的建筑面积计算主要就是根据房屋的边长数据,来计算出房屋各个产权单元及共用部位建筑面积。下面,将从以下几点对房屋面积测量和计算进行简要介绍。

1、建筑面积计算

实际房屋建筑面积测量过程中,房屋总面积通常采用房屋各产权单元分摊前建筑面积和分摊建筑面积之和的方式取得。所谓房屋各产权单元分摊前建筑面积就是指每套房屋的净面积之和,它包括房屋套内使用面积、墙体面积、阳台面积及1/2的外墙或共用墙面积。

墙体面积:若房屋紧邻外墙,则1/2计入房屋分摊前产权面积,若房屋与共用或另一产权单元紧邻,则相邻墙体一半计入对应产权单元或共用,并非所有外墙或与共用相邻墙体均计入共用。

阳台面积:若房屋中的阳台是封闭阳台,在计算过程中就应该在综合考虑其顶盖及围护的基础上按水平投影计算全部建筑面积;如果该房屋阳台是不封闭阳台,在计算过程中就应在综合考虑其顶盖及围护的基础上按水平投影计算一半建筑面积。

分摊建筑面积既共用建筑面积,是房主所共同拥有的建筑面积,包括为整幢房屋服务的共用建筑面积,如:楼梯电梯等各产权人共同使用的面积由整幢房屋各产权人共同分摊;专为某一区域提供服务的共同面积,比如:商业区共用的卫生间、办公区共用的大堂、住宅区共用的门厅等,这些共用建筑面积由其对应区域共同分摊;专为某一层服务的共用建筑面积由该层各产权单元共同分摊,如办公层内走廊和厕所等。如果是一般功能相对简单的住宅楼,在对共同建筑面积进行分摊时,只需要采用一级分摊即可,然而,如果是功能齐全的多功能商业楼或是大型、超大型商业综合体,则要根据需要按照从高级到低级的多级分摊,低级分摊要相应承担高级分摊的分摊到的共用面积。此外,与多幢房屋相连通的地下室及中心车库等,应该单独对其面积进行有针对性的计算,其内部的设备用房也应根据实际使用对象进行区别对待或分摊。

2、确定分摊方案

首先需要借助相关软件绘制出房屋平面图,并在平面图中分别标志出各个面块的功能,接下来进行实际建筑的各条边长数据的采集有整理,完成后可根据实际情况对所标志出的各个共用面进行功能划分,确定分摊级别,可以根据房屋的实际情况及复杂程度适当的采取一级或者是多级分摊,进而确定分摊方案。这样操作能在测量、计算过程中有着一定的针对性,避免盲目分摊而导致错误及时间和经济上的浪费。

3、面积精度

在对房产面积进行测量的过程中,应该始终遵循先整体、后局部的原则,房屋面积的精度一般将中等误差作为评判标准,最大限制误差为2倍。房屋面积所测量中的精度可以分为三级,实际生活中对特殊房屋采用第一级精度,新建房屋采用第二级精度,其他房屋均采用第三级精度来确定。各等级面积的限制误差和中等误差均不得超过下表所规定值。

表一 面积进度表

精度等级限制误差(m)中等误差

一级0.02√s+0.0004s0.01√s+0.0002s

二级0.04√s+0.002s0.02√s+0.001s

三级0.08√s+0.04s0.04√s+0.002s

对于根据房屋设计时的规划报批图纸计算所得的房屋预售面积与根据房屋客体及竣工图纸所得的房屋最终建筑面积之间的较亦可通过上表进行检核,对两次差异应当仔细核对、分析,找出具体原因,以便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和房产管理部门查阅、决策。

总之,房产测绘过程中针对面积计算问题的内容还有很多,需要在以后的工作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和研究学者不断研究及探讨,从而根据面积计算问题探索出更方便可行的技术、方法及规范,以便在未来的测绘工作中有据可依,进而促进测绘行业自身的健康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伴随着我国房地产行业的快速发展,房产测绘不仅是一项技术性要求比较高的工作,还是一项需要与时俱进的工作。因此,需要从事该工作人员在具有较强的责任心的同时还应该定期接受专业培训,同时,还应该用创新性的眼光来看待房产测绘工作,与时俱进,活学活用,尤其是紧密结合不同时期法律规范,建立相应的房产测绘市场制度,只有这样才能适应这一工作要求。同时,测绘作业人员还必须严格遵守房产测绘制度法规,做到测绘有法可依、程序科学到位、数据高效准确,这样不但能够确保测量质量,还能够促进测繪行业自身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闻宇.分析房产测绘面积中存在的问题及质量控制[J].科技信息,2011(13)

[2]田永知.关于加强房产面积测绘成果质量管理的思考[J].科技传播,2011(19)

[3]顾军.房屋测绘面积与规划面积差异问题分析[J].中国房地产,2013(23)

[4]张伟尊,魏红娟.房产测绘中测绘面积的质量控制探讨[J].河南科技,2013(02)

[5]吴凯.关于房产测绘质量管理科学性的探讨[J].科技与企业,2013(18)

[6]李巨栋.房产测绘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广西城镇建设,2009(05)

[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房产测量规范》

浅谈建筑工程中建筑面积的计算 篇4

建筑面积亦称建筑展开面积, 是指建筑物各层面积之和。建筑面积包括使用面积、辅助面积和结构面积。使用面积是指建筑物各层平面布置中, 可直接为生产或生活使用的净面积之和。居室净面积在民用建筑中, 亦称“居住面积”。辅助面积, 是指建筑物各层平面布置中为辅助生产或生活所占净面积总和, 使用面积与辅助面积的总和称为“有效面积”。结构面积是指建筑物各层平面布置中的墙体、柱、垃圾道、通风道、附属烟囱等结构所占面积的总和。

2 建筑面积的作用

建筑面积在编制工程建设概算时, 是计算工程量的基础, 如计算出建筑面积之后, 利用这个基数, 就可以计算地面抹灰、室内填土、地面垫层平整场地等项目的工程量及其价值。

建筑面积的计算对于建筑施工企业实行内部经济承包责任制、投标报价编制施工组织设计、配备施工力量、成本核算及物资供应等, 都具有重要意义。

3 建筑面积计算规范与规则的比较

3.1 单层建筑物的建筑面积计算

《规范》规定:单层建筑物的建筑面积, 应按其外墙勒脚以上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单层建筑物高度在2.2m及以上者计算全面积, 高度不足2.2m者计算1/2面积。利用坡屋顶内空间净高超过2.1 m的部位应计算全面积;净高在1.2m~2.1m的部位应计算1/2面积;净高不足1.2m的部位不应计算面积。

规则规定:单层建筑物不论其高度均按一层计算, 其建筑面积按建筑物外墙勒脚以上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并未明确利用坡屋顶内空间时建筑面积的计算方法。

另外, 值得注意的是, 规范比规则更加突出了高度在建筑面积计算中的控制作用 (高度在2.2m以上者计算全面积;高度不足2.2 m者计算1/2面积) , 还有很多部位的建筑面积均是依据其净高分3类 (净高超过2.1m的部位计算全面积;净高在1.2 m~2.1 m的部位计算1/2面积;净高不足1.2 m时不计算面积) 进行计算, 如多层建筑坡屋顶内、场馆看台下等。

3.2 多层建筑物的建筑面积计算

《规范》规定:多层建筑物首层应按其外墙勒脚以上结构外围水平面计算二层及以上楼层应按其外墙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层高在2.2m及以上者应计算全面积;层高不足2.2 m者应计算1/2面积。

规则规定:多层建筑物建筑面积按各层建筑面积之和计算, 其首层建筑面积按外墙勒脚以上结构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 二层及二层以上按外墙结构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

由比较可见, 《规范》将多层建筑物按其层高, 以2.2m为界分两类进行计算, 而规则并没有突出层高高度在计算建筑面积中的作用。

另外, 《规范》中, 以高度2.2m为界分两类进行计算建筑面积的还有:单层建筑物内局部楼层;建于坡地的建筑物吊脚架空层, 设计加以利用并有围护结构的深基础架空层地下室、半地下室、回廊, 有围护结构的架空走廊、落地橱窗、门斗、挑廊、檐廊、眺望门, 不垂直于水平面而走出底板外沿的建筑物;舞台灯光控制室;建筑物顶部有围护结构的楼梯间、水箱间、电梯机房等。

3.3 立体书库和立体仓库与立体车库的计算

《规范》规定:立体书库、立体车库、立体仓库, 无结构层的应按一层计算, 有结构层的应按其结构层面积分别计算。层高在2.2m及以上者应计算分面积;层高不足2.2m者应计算1/2面积。规则规定:书库、立体仓库设有结构层的, 按结构层计算建筑面积;没有结构层的, 按承重书架层或货架层计算建筑面积。

3.4 阳台的计算

《规范》规定:建筑物的阳台 (不论封闭与否) 均应按其水平投影面积的1/2计算。

规则规定:封闭阳台按其水平投影面积计算建筑面积;凹阳台、挑阳台按其水平投影面积的一半计算建筑面积。显而易见, 规范的此条规定解决了阳台建筑面积在以往房屋买卖中出现的很多争议。

3.5 有永久性顶盖的室外楼梯的计算

《规范》规定有永久性顶盖的室外楼梯, 应按建筑物自然层的水平投影面积的1/2计算;而规则规定室外楼梯, 按自然层投影面积之和计算建筑面积。

3.6 有永久性顶盖无围护结构的车棚和货棚等以及雨篷的计

《规范》规定:

有永久性顶盖无围护结构的车棚、货棚、站台、加油站、收费站、场馆看台等, 应按其顶盖水平投影面积的1/2计算。《规范》规定:雨篷结构的外边线至外墙结构外边线的宽度超过2.1m者, 按雨篷结构板的水平投影面积的1/2计算。

规则规定:有柱的雨篷、车棚、货棚、站台等, 按柱外围水平面积计算建筑面积;独立柱的雨篷、单排柱的车棚、货棚、站台等, 按其顶盖水平投影面积的一半计算建筑面积。

《规范》计算建筑面积更加简便, 取消了有无柱的说明, 改变为按顶盖和结构板的水平投影面积考虑。

3.7 建筑物通道的计算

《规范》明确规定建筑物的通道, 指楼层部分跨在人行道上的临街楼房的底层和有道路穿过建筑空间的楼层, 不计算建筑面积;而规则规定可计算建筑面积。

4 建筑面积计算规范的优点

1) 《规范》更加细化。例如, 在计算单层建筑物和多层建筑物的建筑面积时, 更多的地方都用到了层高高度或净高, 并分为3个界限:计算全部建筑面积;计算1/2建筑面积;不计算建筑面积。

2) 《规范》更加简便、明确。例如:计算雨篷、车棚、货棚、站台等建筑面积时, 取消了有柱与无柱的界限, 使计算起来更加简便。

3) 《规范》更加合理。例如:阳台的计算, 不论其设置形式如何, 一律按其水平投影面积的1/2计算, 避免了以往的许多争端。

5 结语

建筑面积的计算绝不是单纯的计算工作, 它不仅为编制概预算、拨款、与贷款提供指标, 同时, 对建筑面积的合理利用, 合理进行平面布局, 充分利用建筑空间, 不断促进设计部门、施工企业及建设单位加强科学管理, 降低工程造价, 提高投资经济效果等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摘要:介绍了建筑面积的概念和作用, 并对计算工程建筑面积的新《规范》与旧规则进行了比较。

关键词: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规范,规则

参考文献

[1]李慧民, 贾宏俊.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 2005.

房屋验收的建筑面积计算规则 篇5

遇到法律纠纷问题?赢了网律师为你免费解惑!访问>>

http://s.yingle.com

房屋验收的建筑面积计算规则

关于房屋验收的建筑面积的计算规则国家有统一的规定。全国统一的建筑面积计算规则,是国家经委于1982年颁布的法规性文件,其主要计算规则如下:

计算建筑面积的范围

1.单层建筑物不论其高度如何均按一层计算,其建筑面积按建筑物外墙勒脚以上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单层建筑物如带有部分楼层者,亦应计算建筑面积。

2.高低联跨的单层建筑物,如需分别计算建筑面积,当高跨为边跨时,其建筑面积按勒脚以上两端山墙外表面间的水平长度乘以勒脚以上外墙表面至高跨中柱外边线的水平宽度计算;当高跨为中跨时,其建筑面积按勒脚以上两端山墙外表面间的水平长度乘以中柱外边线的水平宽度计算。

3.多层建筑物的建筑面积按各层建筑面积的总和计算,其底层按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建筑物外墙勒脚以上外围水平面积计算;二层及二层以上按外墙外围水平面积计算。

4.地下室、半地下室、地下车间、仓库、商店、地下指挥部等及相应出入口的建筑面积按其上口外墙(不包括采光井、防潮层及其保护墙)外围的水平面积计算。

5.用深基础做地下架空层加以利用,层高超过2.2m的,按架空层外围的水平面积的一半计算建筑面积。

6.坡地建筑利用吊脚做架空层加以利用,且层高超过2.2m的,按围护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建筑面积。

7.穿过建筑物的通道、建筑物内的门厅、大厅不论其高度如何,均按一层计算建筑面积。门厅、大厅内回廊部分按其水平投影面积计算建筑面积。

8.图书馆的书库按书架层计算建筑面积。

9.电梯井、提物井,垃圾道、管道井等均按建筑物自然层计算建筑面积。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10.舞台灯光控制室按围护结构外围水平面积乘以实际层数计算建筑面积。

11.建筑物内的技术层,层高超过2.2m的,应计算建筑面积。

12.有柱雨篷按柱外国水平面积计算建筑面积,独立柱的雨篷按顶盖的水平投影面积的一半计算建筑面积。

13.有柱的车棚、货棚站台等按柱外围水平面积计算建筑面积;单排柱、独立柱的车棚、货棚、站台等按顶盖的水平投影面积的一半计算建筑面积。

14.突出屋面的有围护结构的楼梯间、水箱间、电梯机房等按围护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建筑面积。

15.突出墙外的门斗按围护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建筑面积。

16.封闭式阳台、挑廊,按其水平投影面积计算建筑面积。凹阳台、挑阳台按其水平投影面积的一半计算建筑面积。

17.建筑物墙外有顶盖和柱的走廊、檐廊按柱的外边线水平面积计算建筑面积。无柱的走廊、檐廊按其投影面积的一半计算建筑面积。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18.两个建筑物间有顶盖的架空通廊,按通廊的投影面积计算建筑面积。无顶盖的架空通廊按其投影面积的一半计算建筑面积。

19.室外楼梯做为主要通道和用于疏散的均按每层水平投影面积计算建筑面积;楼内有楼梯室外楼梯按其水平投影面积的一半计算建筑面积。

20.跨越其他建筑物、构筑物的高架单层建筑物,按其水平投影面积计算建筑面积,多层者按多层计算。

不计算建筑面积的范围

1.突出墙面的构件配件和艺术装饰,如:柱、垛、勒脚、台阶、无柱雨篷等。

2.检修、消防等用的室外爬梯。

3.层高在2.2m以内的技术层。

4.构筑物,如:独立烟囱、烟道、油罐、水塔、贮油(水)池、贮仓、圆库、地下人防干、支线等。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5.建筑物内外的操作平台、上料平台及利用建筑物的空间安置箱罐的平台。

6.没有围护结构的屋顶水箱。舞台及后台悬挂幕布、布景的天桥、挑台。

7.单层建筑物内分隔的操作间、控制室、仪表间等单层房间。

8.层高小于2.2m的深基础地下架空层、坡地建筑物吊脚架空层。

其他

在计算建筑面积时,如遇上述以外的情况,可参照上述规则精神办理。

来源:(房屋验收的建筑面积计算规则http://s.yingle.com/s/372687.html)心怀法治.相关法律知识

 集体户口可以平移到亲戚家吗

http://s.yingle.com/s/907425.html

 买房需查看哪些证件 http://s.yingle.com/s/907424.html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 单亲孩子上学需要什么证件,怎么给孩子上户口 http://s.yingle.com/s/907423.html

 集体户口可以申请限价房吗

http://s.yingle.com/s/907422.html

 业主委员会与物业管理公司之间的法律关系 http://s.yingle.com/s/907421.html

  办出国护照要户口本吗 http://s.yingle.com/s/907420.html 英烈保护法草案:明确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法律地位 http://s.yingle.com/s/907419.html

 房屋买卖税费的计算方法

http://s.yingle.com/s/907418.html

 沈阳市劳动争议仲裁的仲裁过程是什么样子的 http://s.yingle.com/s/907417.html

 身份证复印件的签注书写方法

http://s.yingle.com/s/907416.html

 开发商“一房多卖”怎么办

http://s.yingle.com/s/907415.html

 办准生证需要什么东西,有什么作用 http://s.yingle.com/s/907414.html

   如何书写仲裁答辩书 http://s.yingle.com/s/907413.html 房贷的几种还款的方法 http://s.yingle.com/s/907412.html 养老机构服务协议范本 http://s.yingle.com/s/907411.html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 上海补办户口本材料及程序http://s.yingle.com/s/907410.html

2018最新

 商品房买卖合同没有约定违约金和损失怎么办 http://s.yingle.com/s/907409.html

  武汉集体户口怎么办理 http://s.yingle.com/s/907408.html 申请更改名字的申请书(2018http://s.yingle.com/s/907407.html

最新)

 对商事仲裁结果不服可以向法院起诉吗 http://s.yingle.com/s/907406.html

 物业公司维修房屋不及时,该不该退还物业费 http://s.yingle.com/s/907405.html

 没有户口本的可以在异地补办身份证吗 http://s.yingle.com/s/907404.html

 离婚后孩子户口怎么处理,离婚后孩子的户口需要迁出吗 http://s.yingle.com/s/907403.html

 换领身份证必须到户口所在地吗

http://s.yingle.com/s/907402.html

 婚房不仅要选对户型还须选对城市 http://s.yingle.com/s/907401.html

  户口本打错字怎么办 http://s.yingle.com/s/907400.html 合伙购房协议书(2018最新)书写格式2018 http://s.yingle.com/s/907399.html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 如何委托律师陪(同)购(房)

http://s.yingle.com/s/907398.html

 办理户口迁移证明需要哪些证明材料 http://s.yingle.com/s/907397.html

 工商银行申请住房贷款的基本条件 http://s.yingle.com/s/907396.html

    户口可以落到哥哥家吗 http://s.yingle.com/s/907395.html 身份证遗失申报程序 http://s.yingle.com/s/907394.html 套内墙体面积包括什么 http://s.yingle.com/s/907393.html 离婚用

http://s.yingle.com/s/907392.html

 领结婚证女方户口本有变化吗

http://s.yingle.com/s/907391.html

 房屋产权变更的相关法律纠纷问题 http://s.yingle.com/s/907390.html

 男方离异小孩归女方再婚时女方是初婚怎么领准生证 http://s.yingle.com/s/907389.html

  农村户口没土地怎么办 http://s.yingle.com/s/907388.html 职工购买公有住房的面积是否有限制 http://s.yingle.com/s/907387.html

 收养子女北京落户必须满足哪些条件 http://s.yingle.com/s/907386.html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 企业破产后能否申请仲裁

http://s.yingle.com/s/907385.html

 什么人可以申请购买经济适用住房 http://s.yingle.com/s/907384.html

  多大能自己办户口本 http://s.yingle.com/s/907383.html 迁户口

在哪

http://s.yingle.com/s/907382.html

 申请个人住房贷款需要哪些流程

http://s.yingle.com/s/907381.html

   私自抱养户口新政2018 http://s.yingle.com/s/907380.html 非农户口有什么好处 http://s.yingle.com/s/907379.html 办理房屋租赁登记手续应提交哪些文件 http://s.yingle.com/s/907378.html

 人才市场的户口是集体户口吗

http://s.yingle.com/s/907377.html

 分户口申请书(2018最新)书写格式2018 http://s.yingle.com/s/907376.html

  已购公房买卖如何纳税 http://s.yingle.com/s/907375.html 再婚准生证申请书(2018http://s.yingle.com/s/907374.html

最新)模板

 业主对实测面积有异议怎么办

http://s.yingle.com/s/907373.html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 如何书写劳动仲裁申请书(2018http://s.yingle.com/s/907372.html

最新)

 两部门拟规定(2018):医药代表不得承担药品销售任务 http://s.yingle.com/s/907371.html

 商品房的销售面积如何确定

http://s.yingle.com/s/907370.html

  国企可以牵户口吗 http://s.yingle.com/s/907369.html 非农户口农村房子拆迁是否会有赔偿 http://s.yingle.com/s/907368.html

 如何委托律师陪(同)购(房)

http://s.yingle.com/s/907367.html

 2018最新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全文

http://s.yingle.com/s/907366.html

  入职身份证检查程序 http://s.yingle.com/s/907365.html 开发商违约延办产权证,应承担违约责任 http://s.yingle.com/s/907364.html

   怎么更改户口簿信息 http://s.yingle.com/s/907363.html 上海可以跨区仲裁吗 http://s.yingle.com/s/907362.html 户口迁移证办理程序是什么样的,需要哪些材料 http://s.yingle.com/s/907361.html

 公司怎么办理集体户口 http://s.yingle.com/s/907360.html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 身份证过期重新办理程序

http://s.yingle.com/s/907359.html

 身份证丢失后的处理程序

http://s.yingle.com/s/907358.html

 火灾事故赔偿案例及分析

http://s.yingle.com/s/907357.html

 女方迁出户口需要什么证件,需要男方身份证吗 http://s.yingle.com/s/907356.html

 长时间不办销户口有什么后果

http://s.yingle.com/s/907355.html

 非农户口农村拆迁能分到赔偿金吗 http://s.yingle.com/s/907354.html

 农村低保申请条件及程序

http://s.yingle.com/s/907353.html

 手里握市中心房也烦恼是卖了划算还是出租有理 http://s.yingle.com/s/907352.html

  户口拆分手续有多少 http://s.yingle.com/s/907351.html 非农户

合作

http://s.yingle.com/s/907350.html

  购房十戒 http://s.yingle.com/s/907349.html 无身份

机的程

http://s.yingle.com/s/907348.html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     晚交取暖费有滞纳金吗 http://s.yingle.com/s/907347.html 购房者权利知多少 http://s.yingle.com/s/907346.html 异地居住证明范文2018 http://s.yingle.com/s/907345.html 打印户口本必须本人吗 http://s.yingle.com/s/907344.html 按揭购买的房子,退房流程是啥样的 http://s.yingle.com/s/907343.html

 离婚了没房子户口怎么办

http://s.yingle.com/s/907342.html

 再婚的夫妇是否可以生二孩

http://s.yingle.com/s/907341.html

 房产中介不能代理房屋买卖双方

http://s.yingle.com/s/907340.html

 别人冒用我身份证注册为股东怎么办 http://s.yingle.com/s/907339.html

      房屋订购书的性质 http://s.yingle.com/s/907338.html 集体户口可以上车牌吗 http://s.yingle.com/s/907337.html 什么是空挂户 http://s.yingle.com/s/907336.html 物业管理纠纷处理 http://s.yingle.com/s/907335.html 怎么注销前妻的户口 http://s.yingle.com/s/907334.html 户口挂

http://s.yingle.com/s/907333.html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 购买了无销售许可证的房怎么办

http://s.yingle.com/s/907332.html

 2018年河南省工伤赔偿标准(2018年)http://s.yingle.com/s/907331.html

  派出所身份证办理程序 http://s.yingle.com/s/907330.html 收房时

屋的保

http://s.yingle.com/s/907329.html

  学前教育专业考哪些证 http://s.yingle.com/s/907328.html 外地户口可以

在北京领

结婚证吗

http://s.yingle.com/s/907327.html

 户口所在地怎么填 http://s.yingle.com/s/907326.html

建筑面积计算 篇6

教材分析:

“组合图形的面积”这一内容安排在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积计算之后学习,让学生知道在进行组合图形面积计算中,要把一个组合图形分解成已学过的平面图形并进行计算,这样可以巩固对各种平面图形特征的认识和面积公式的运用,又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教材在内容呈现上突出了两个部分,一是感受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的必要性,也是日常生活中经常需要解决的问题。二是针对组合图形的特点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探索性。

学情分析:

本课的授课对象是5年级的学生,学生通过之前的学习,对于平面图形直观感知和认识已有了一定的基础,也掌握了一些基本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作为5年级的学生,应进一步提高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在学习中去探索掌握解决问题的思考策略。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际认识组合图形,会把组合图形分解成学过的平面图形,并计算出面积。

2.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手段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进而运用转化思想解决生活中的组合图形的实际问题。

3.增强探索数学的自觉性与创新意识,体验成功解决数学问题的愉悦。

教学重点:

探索并掌握将组合图形转化成学过图形来求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正确、灵活地把组合图形转化为所学过的基本图形。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学习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很高兴能有机会和咱们5年5班的同学共同上一节数学课,此时我的心情很愉快,你们的心情怎么样?(也很高兴。)上课之前,咱们相互认识一下怎么样?(好!)我姓杜,叫杜良胤,你们可以叫我——(杜老师)。来时都说我们5年5班的同学非常聪明,掌握知识非常扎实,那么杜老师上课之前先来考考大家,愿意接受老师的挑战吗?

师:三角形的面积等于?

生:底乘高除以2。

师:梯形的面积等于——

生:(上底+下底)乘高除以2。

师:看来大家真是名不虚传,老师真是很佩服你们。屏幕上说数学课即将开始!那我们可以开始吗?真的可以吗?好,上课!

1.欣赏图案。

师:前面我们认识了一些平面图形,我们班同学就利用这些图形,设计出了许多美丽的图案。请大家欣赏一下。看来,这些美丽的图案都是由一些简单的图形拼组而成的。

(学生随机说出图案的名字。)

2.考眼力。

师:下面,老师想考考你们的眼力,猜一猜下面的图形是由哪些基本图形拼成的。

师:我们看,这个小帆船是由……

生1: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梯形组成的。

师:这个扳子是由…………

生2:两个三角形和一个长方形组成的。

师:你们观察得真仔细!的确,它们都是由几个简单的图形组成的平面图形,我们把这样的图形叫做组合图形。(板书:组合图形。)

【设计意图:初步感知组合图形的概念,即都是由几个简单的图形拼组成的。】

师:那么生活中有哪些地方有组合图形呢?

生1:窗户上有组合图形。

师:你真善于观察,还有谁想说?

生2:飞机模型上有组合图形。

师:你是一个爱科学的好孩子。

【设计意图:找一找生活中的组合图形,认识到数学就在身边。】

二、自主探索,寻求方法

1.初步尝试分解组合图形

师:同学们找得不错,老师也找到了一些生活中的实物,大家看(自然地让学生说名称),现在这些实物的表面变成了我们刚刚认识过的(组合图形),你想研究组合图形的哪些知识?

生:我想研究面积。

师:好,这节课我们就来重点研究组合图形的面积。(板书:面积。)

师:要想求出这些组合图形的面积,我们没有一个现成的公式直接计算,怎么办呢?

生:可以分成学过的图形。

师:老师听明白了,你是想把这些组合图形转化成我们学过的简单图形,进而求出组合图形的面积。是这样吗?看,第一个图形你想怎么转化计算呢?(指示牌。)

生:这个组合图形的面积就是长方形的面积加上三角形的面积。

师:老师就借助辅助线的方式,呈现给大家,通常辅助线用虚线的方式来表示。我们再来看第二个图形(火箭)。

生:这个组合图形的面积就是一个三角形的面积加一个长方形的面积和梯形的面积。

【设计意图:渗透转化的思想,使学生明确解决组合图形面积的方法,即转化成我们认识的简单图形。】

师:刚才同学们运用了转化的思想(板书:转化),很快找到了计算这些组合图形面积的方法。在转化时,用到辅助线帮助我们将组合图形转化成几个简单的图形。那么,现在老师有一间房子侧面墙的形状,请同学们先借助辅助线分一分,在利用数据算一算。你愿意尝试吗?

方法一

方法二

师:(小结)刚才同学们能够把一个组合图形分割成几个简单的图形,并能计算出他们的面积,谁能给这种方法起个名字?

生:分割法。

师:真了不起!你和数学家的想法是一样的。(板书:分割法)我们花园小学正在举行长跑活动,每班都有一面象征自己班级的班旗,你能帮老师算一算做这面班旗需要多少布吗?请看,这是设计草图。请同学们借助学习导航,独立算一算这个组合图形的面积,然后在小组内说一说你们的想法。谁能读一读学习导航中的内容?

学习导航:①画一画:这个图形是由哪几个简单图形拼成的?

②找一找:寻找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的条件。

③算一算:独立尝试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

2.指名板演,反馈3种方法

师:第一种方法,你来说说。

生1:我把这个队旗分成两个梯形,我发现这两个梯形的面积是相等的,我的算式是……

生2:我是把这个队旗分成一个正方形和两个三角形,我的算式是……

师:刚才两位同学都是借助分割法来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的,两种方法不一样,如果是你,你选择哪种分割的方法,为什么?

生:我选择第一种方法。因为第一种方法分割图形的部分少,好算。

师小结:是的,分割的图形越少计算起来越简便。看来在分割的同时我们要考虑到哪种方法是最优化的。好,请下一名同学说说你的想法。

生:我是把这个队旗看成一个大长方形减去一个三角形,我的算式……

师:你的想法真有新意,没有进行分割,反而添补上了一部分,你愿意给你的想法起个名字吗?

生:添补法。(板书:添补法。)

师:大家同意吗?好,我们来看,这是刚才一位同学的想法,可他做着做着,做不下去了,谁能帮助他分析分析原因?

生:条件不够,不能求出梯形的上底是多少。

师:是呀,同学们。就我们目前的知识,还不能用分割法解决这道题。任意的分割或添补都可以求出组合图形的面积吗?(不是?)所以还要根据已知条件进行分解。同学们真的是很出色,通过分割和添补的方法,把组合图形转化成我们学过的几个图形来求面积,转化的思想是我们数学中非常重要的。同学们学得这么出色,就让我们一同进入数学王国。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合作学习,自主探究发现不是任意分割组合图形都能够求出面积的,而是要根据已知条件进行合理的分割。】

三、利用新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师:新丰小学有一块菜地,形状如下图。这块菜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师:接下来,我们再来一组选择题,请同学们用手势来告诉老师你的选项。

(1)一个指示牌的形状是一个组合图形,如图,指示牌的面积是( )

(2)右图是一块正方形空心地砖,它实际占地面积是( )

师:看来刚才的选择题没有难倒大家,下面我们来做一个有挑战性的题目,有信心完成吗?请同学们在小组内用多种方法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

(3)计算下面图形的面积,你能想出几种方法?

四、回顾与拓展

师: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师:同学们,你们真了不起,探究出了这么多解决组合图形面积的方法。老师真为你们高兴,奖励大家看一看我国古代的数学家刘徽应用什么原理来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的,好吗?(课件演示。)

【设计意图:课后引出刘徽出入相补原理解决平面图形面积的方法,拓宽了学生的知识性。】

反思: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基本平面图形面积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我在教学过程中,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运用“转化”的数学思想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具体体现以下3点:

1.借助经验,理解概念。

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出发,展示课前学生用七巧板拼成的图形,以突出组合图形。这样做不但学生们热情非常高涨、学习气氛也很浓厚。同时,使学生在头脑中对组合图形产生感性认识,更为下一步探究组合图形的面积做好铺垫。

2.回顾旧知,渗透转化。

在课前交流时,可以帮助学生回忆学习过的基本图形的面积公式的计算方法,巩固旧知识。而后,出示了两个组合图形,让学生想一想、说一说它们是由哪些基本图形拼组而成的,充分地让学生感知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要把其转化为我们熟悉的简单的平面图形,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3.数学文化,拓展思维。

数学离不开文化的大背景,课后出示了数学小史,即我国古代数学家刘徽运用“出入相补”的原理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的方法,拓宽了学生的思维,体验成功解决数学问题的愉悦。

(作者单位:哈尔滨市花园小学)

建筑面积计算 篇7

我在教学完苏教版五年级上册《多边形面积的计算》这一单元以后,为了使学生进一步熟练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之间的联系,思维得到一定的发展和提升,便在复习时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片段,让学生在探索和思考中进一步掌握多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感知转化的思想方法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

片段一:运用转化思想,巧解组合图形

师:这里有两个图形,你能把它转化成已经学过的图形并计算出它们的面积吗?

(学生先解答,再汇报怎样转化和解答)

师:竟然有这么多种转化的方法。下面两个图形你们认识吗?你能用公式直接求出它们的面积吗?

生:好像不能。

师:为什么?

生:因为第一个图形不知道底和高分别是多长,右边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都不知道。

师:那该怎么办?

生:转化。

生1:这里的三角形可以转化成两个三角形。

生2:梯形可以转化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梯形。

师:有时,当我们不知道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的时候,也可以用其他方法求出梯形的面积。

师:那你能用几种方法将这个图形转化成已经学过的图形计算出面积?(屏幕出示)

(学生在作业纸上解答并上台展示转化的方法和过程)

(大屏幕出示几种方法)

师:你能不能给这么多种解答的方法分分类?

生:上排的三种方法和最后一种方法是分割的方法,其余两种用的是增补的方法。

师:不管是分割的方法还是增补的方法,都是把这个图形转化成已经学过的图形来求面积,由此可见,“转化”在这道题的解答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片段二:灵活运用公式,建立图形联系

师:说到梯形,我突然想起一件奇怪的事,前不久,老师翻阅了一本国外的小学数学教材。(屏幕出示: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面积计算的字母公式)

师:你发现这儿少了什么吗?

生:好像没有梯形。

师:发现教材中竟然没有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这是怎么回事?是他们不需要计算梯形的面积吗?他们在生活中不会遇到梯形吗?

生:应该会遇到梯形。

师:他们生活中也会遇到梯形。(电脑出示)

那就是他们另有解决梯形面积的方法?后来,据我证实,他们确实有妙招来求梯形的面积,你知道是什么方法吗?

(学生在黑板上指出多种割补的转化方法)

师:看来,没有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也是可以的。那么,在没有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之前,将不可能计算出面积的图形变成会计算的图形的关键是什么?

(生异口同声——转化)

师:这个世界真的很奇妙,一篇报道记载,有一个部落,他们非常崇拜一种我们熟悉的四边形——梯形。他们那里没有别的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只有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看到这一资料,我很为这个部落担忧(出示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

没法计算这学期刚学的平行四边形面积,没法计算三角形面积,怎么办?

生1:可将三角形转化成一个长方形的面积减去一个三角形的面积。

生2:可是要减去的那个三角形的面积还是没法求出来啊!

生3:一脸茫然。

生4:可以把三角形看作上底为0的梯形。

师:上底为0的梯形?(假装疑惑)跟大家解释怎么回事?

生:当梯形的上底变得很短、很短,甚至没有的时候,不就可以把三角形看作上底为0的梯形了吗?

师根据学生的解释动画演示。

师:我们一起来用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来计算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板书:(0+4)×3÷2]

生(大叫):和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方式4×3÷2是一样的。

师:你还能用梯形的面积计算方法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吗?

生1:能,(4+4)×3÷2。(教师根据学生口答板书算式)

生2:这个算式也可写成——4×2×3÷2,也和平行四边形的计算方法4×3是一回事。

师:看来,不论是没有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国家,还是只有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部落,我们都可以解决面临的困难。这两件事给了你怎样的启发?

生1:动脑筋、想办法。

生2:转化。

师:对,只要我们肯动脑筋,想办法对一个图形进行分割或变形,都可以将一个图形转化成一个另外的图XIAOXUE JIAOXUE YANJIU形,这就是图形的“转化”。(板书补充完整:图形的转化)

布卢姆在《教育目标分类学》中明确指出:转化思想是把问题元素从一种形式向另一种形式的转化能力。小学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启蒙阶段,这一阶段让学生真正理解并掌握一些基本的数学思想显得尤为重要,学生在学习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这几种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时,均是将这些图形转化成已经学过的图形,再引导学生比较后推导出将要学习的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的,这部分内容也是整个小学阶段中能较明显体现转化思想的内容之一。

为了内化和拓展学生的转化思想,在第一个教学片段中,我设计了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转化的思想解决实际问题——组合图形的面积或需要割补才能计算的图形的面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进一步内化转化的思想方法。随即又设计了用多种方法求一个组合图形的面积的发散性练习,这既是对本节课学习内容的一个深化,深化学生对转化思想的理解,又可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发散思维。

建筑面积计算 篇8

“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在《数学课程标准》的内容分类中属于“空间与图形”的范畴, 是“测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主要包括面积公式推导及其应用两块。传统的平面图形面积计算教学中, 教师在处理计算公式的推导与应用公式解决问题的关系时, 轻过程, 重结论, 往往忽视学生对计算公式意义上的理解, 突出公式的机械套用, 致使学生对公式的意义“不知其所以然”的现象普遍存在。那么, 在新课程背景下, 对于平面图形面积计算的教学, 我们该如何继承传统教学的优点, 在不削弱学生应用公式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前提下, 引导学生充分经历公式的形成过程, 感悟面积计算方法的内在原理, 在掌握知识与技能的同时, 实现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多维的发展呢?带着对这些问题的思考, 我们以《长方形面积的计算》一课为例, 进行了教学实践与研究。

二、教学内容定位与学生认知基础调查

《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是一节经典内容, 它是平面图形面积计算教学的起始课, 是以后进行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及圆等平面图形面积计算教学的基础, 在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我们一般认为, 因为长方形是学生比较熟悉的图形, 并且之前有《面积意义及面积单位》的教学, 学生对长方形的面积有相当的认识基础, 可能有比较多的学生会计算长方形的面积。为了对学生的学习基础有比较准确的了解, 我们在课前对试教班44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调查材料:

问题:你会计算长方形的面积吗?会的请试着计算下列长方形的面积 (提供的长方形实际长5厘米, 宽4厘米) , 并写出计算过程。

结果如下表:

调查结果有点出乎我们预料, 班中已经知道长方形面积是用“长×宽”来计算的学生只占全部学生的43.1%;而既知道长方形面积计算方法, 又能理解“长×宽”的意义的学生则不到10%;超过半数的学生还不知道长方形的面积该如何计算。

三、提出假设

基于以上对教材内容的分析与课前调查状况, 我们提出了研究假设。

假设一:以面积意义为出发点, 引导学生理解计算长方形面积其实就是求长方形中所包含相应的面积单位的个数。

从调查结果知道, 有43%的学生已经知道长方形的面积是用“长×宽”来计算的。通过访谈, 得知这些学生中大多数是家长教的, 而对“‘长×宽’是什么意思, 为什么可以用‘长×宽’来计算长方形面积”等指向计算公式本质意义的问题, 知道的学生则不多。事实上, “面积”是人们从一维空间拓展到二维空间来认识事物的重要载体。作为面积计算教学的起始课, 理解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基础应该是“面积”的意义。因此, 本节内容除了让学生知道长方形的面积确实可以用“长×宽”来计算这一显性知识之外, 还有另外一个功能, 即促进学生加深对“面积”意义的理解, 让学生知道与“长”相对应的是沿着长边可以摆几个相应的面积单位, 与“宽”相对应的是沿着宽边能摆这样的几行, “长×宽”即是算出此长方形所包含的面积单位的个数, 引导学生对长、宽与对应的面积单位个数之间建立联系。在这节课的教学中, 要实现这样的目标是可行的。

假设二:以摆1平方厘米面积单位为主要方式, 引导学生自主感悟长方形面积计算中长、宽与对应面积单位个数之间的关系, 在理解的基础上认识并掌握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从调查中我们知道, 本班学生知道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不超过半数, 且超过90%的学生对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甚至对“面积”的认识还不清晰。学生把面积与长度混淆的现象还存在。这从调查的15名会算的学生中也能够看出, 他们中有7人把面积单位写成了长度单位, 3人则没有写单位, 只有5人写正确。这显然与学生刚刚学习面积, 对面积意义的理解还不够深刻有关。因此, 我们认为, 在《长方形面积的计算》的教学中, 仍然需要以进一步认识理解面积意义为基础, 结合理解长方形面积的过程, 逐步实现长方形面积计算方法的归纳与提炼。而以摆相应面积单位引入, 引导学生通过操作活动自主感悟、自我发现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

四、教学流程设计及分析

1. 教学流程设计

(1) 导入环节:复习面积的意义及常用的面积单位。

(2) 探究环节:提供四个没标数据的长方形, 引导学生逐步理解长、宽与面积单位个数之间的关系 (图1:长3厘米, 宽2厘米;图2:长4厘米, 宽3厘米;图3:长5厘米, 宽4厘米;图4:长15厘米, 宽10厘米) 。

所提供的学习材料的组织、教学策略与教学目标说明:

图1:动手操作求得面积, 意在巩固理解面积的意义, 知道“用面积单位摆满”, 所用面积单位的个数就是该长方形的面积。

图2:先估后操作验证, 反馈操作方法, 比较“摆满”与“只摆一行一列”两种操作方法的异同, 引导学生初步感知长、宽与可摆面积单位的关系, 重点突出“一行摆几个, 可以摆这样的几行”的观察与思考。

图3:先口述方法, 再操作, 重点突出“先横着摆一行, 再摆几行”的方法, 引导从学生所列算式中充分感知“长方形中所含面积单位的个数与每行个数、行数之间的关系”。

图4:直接说方法, 并引导思考“知道长15厘米, 可以知道什么?知道宽10厘米, 又能够知道什么”, 重点理解“长与沿长边可以摆的面积单位的个数, 宽与沿宽边可以摆的面积单位的行数”之间的对应关系。

(3) 回顾梳理, 总结提炼计算公式: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4) 应用提升。

2. 教学过程分析

(1) 找准教学起点, 顺向组织多层次的教学活动, 为学生探索长方形面积计算方法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 积累足够的感性经验。

基于对本班学生认知基础调查发现, 知道“用‘长×宽’的方法算出长方形面积”的学生不到全班学生的50%, 采用以“面积”的进一步认识为切入口, 引导学生在感知“面积大小”与“摆小方块的多少”中理解长方形面积计算方法“长×宽”的算理, 顺向组织教学活动是符合学生开展学习的有效策略。事实上, 以“面积意义”入手, 其优势有二: (1) 因为学生刚刚学习了“面积”的意义, 作为对一种特殊平面图形 (长方形) 的面积的认识, 借助面积意义这一载体, 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有利于学生建构新知; (2) 作为一种顺向的多层次的学习活动, 降低了学习的起点, 增加了学习的梯度, 有利于学生深刻理解算法与算理之间的关系。

(2) 借助动手操作, 关注思维动向, 积极沟通直观材料与数学概念之间的联系, 促进学生对数学模型的理解。

通过摆小方块的方式来研究摆的面积单位个数与面积之间的关系, 结合“长×宽”这一外在的计算形式, 理解“长×宽”的本质意义, 有其可行性。学生可以通过长、宽与所摆面积单位个数之间的对应关系, 结合对应思想、几何推理能力等数学思想方法, 自主构建“长×宽”这一数学模型。如在探究2号图形的面积中, 当学生用沿着长摆一行, 又沿着宽摆一列的方式来说明面积时, 引导学生关注“一行一列与长方形面积公式的关系”, 并请学生通过语言表达把思维过程充分暴露出来, 实现全班学生共享。再如在探究4号图形的面积时, 当学生在理解长15厘米、宽10厘米时, 适时引导学生讨论“长15厘米”与“面积单位15个”, “宽10厘米”与“面积单位10行”之间的对应关系, 及时引导学生呈现思维过程, 帮助学生及时沟通直观材料与数学概念之间的联系, 构建起准确的数学模型。

五、教学效果分析

结合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以及重点、难点的确定, 我们从显性和隐性两个方面来分析这节课的教学效果。

显性层面:学生对计算公式的理解和掌握情况较之课前有明显好转。

对于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理解和掌握, 显性层面上, 我们可以把它分为三个层次:一是拿到一个长方形要算面积, 知道需要测量出长和宽的长度;二是会用“长×宽”的方法算出长方形的面积;三是理解“长×宽”的结果是指该长方形所包含的相应面积单位的个数。

隐性层面:公式理解的过程成为学生思维发展的过程。

本节内容的学习中, 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发展主要反映在三个方面:首先, 从学生的课堂表现来看, “长×宽”这一面积计算公式的理解过程成为学生思维提升的过程, 促进了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如在2号长方形可以摆几个小方块的探究中, 除了想到摆满可以知道这一方法之外, 有学生想到了可以只摆一行和一列, 就可以想象 (算出) 它是摆满了。其次, 在课堂上, 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动手操作”“交流摆法”“沟通提高”等几个层次的教学, 学生对“长与沿着长边摆的面积单位的个数, 宽与沿着宽边摆的面积单位的行数”之间的对应关系的理解越来越清晰, 思维的流畅性也显著增强。第三, 本节课通过图式结合、数形结合等学习方式的应用, 在帮助学生理解计算公式的同时, 也促进了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知道长就想到沿着长边可以摆几个小方块 (即面积单位) , 知道宽就想到摆几行小方块”, 建立起了良好的空间感, 促进了对平面图形的面积的认识。

六、研究结论

通过对本节课的教学研究, 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1. 回归面积意义是引导学生深刻理解面积计算公式的基本策略

作为平面图形面积计算教学的起始课, 长方形面积计算中“算面积就是算图形所包含的面积单位的个数”的思想, 支撑着长方形面积计算模型的建构过程。这对后续其他各种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教学有着指导性价值, 它是沟通计算技能与面积概念本质的重要依据。

2. 关注数学思想方法, 引导学生回归数学学习的原点

面积公式作为一种高度抽象的数学模型, 其建构的过程从来就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期间蕴含着丰富的数学思想方法。如在学生理解“长×宽”的意义中, 通过对“长度”与“面积单位的个数”之间的对应性, 理解面积公式的意义, 体现了对应思想的教学价值。又如在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圆等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推导时, 转化思想成为探究过程的主导思想。正是这一系列的数学思想方法在探究公式中的应用, 使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得到了发展, 数学模型的建构也变得充分而扎实了。因此, 在探究理解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时, 引导学生借助相应的数学思想方法对推导过程进行理解显得极其重要。

3. 借助多元学习方式, 实现数学学习的有效回归

居住建筑节能计算分析 篇9

目前我国建筑节能发展目标如下:节能率现阶段总目标达到50%, 部分地区试行65%, 争取2020年建筑能耗达到发达国家20世纪末的水平。建筑节能的核心是减少建筑能耗, 提高建筑中的能源效率, 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关注建筑节能问题。

2 建筑节能参数控制

建筑节能是一个系统工程, 需要各环节、各专业密切配合, 目前节能率承担分布如下:围护结构分担节能率为13%~25%, 空调采暖系统分担的节能率为16%~20%, 照明设备分担的节能率为7%~18%。建筑节能控制参数主要有体型系数、窗墙比、遮阳率、热阻R、热惰性指标、采暖耗热量指标、空调耗冷量指标, 围护结构结露计算。

3 建筑节能参数计算

3.1 体型系数

其中, S为建筑物与室外大气接触的表面积;V为建筑物所包围的体积。

式 (1) 中计算时外表面积为不包括地面、封闭不采暖楼梯间隔墙和户门的面积, 对封闭阳台, 应计算其内隔墙面积, 若无内隔墙, 则按封闭阳台的外表面计算建筑物面积和体积, 对有人坡屋顶, 则按三棱柱计算。

3.2 窗墙比

其中, S1为某一单一朝向上的窗户洞面积;S2为该朝向的总面积。式 (2) 中以整个朝向为单位计算, 飘窗按窗洞的面积, 玻璃门应按窗户进行计算。

3.3 热阻计算

围护结构传热计算:

其中, Rj为材料层的热阻, m2·K/W;δj为材料层的厚度, m;λj为材料的导热系数, W/ (m·K) ;R0min为围护结构的最小传热阻;ti为冬季室内计算温度, ℃;te为围护结构冬季室外计算温度;Ri为围护结构内表面换热阻, m2·K/W;K为传热系数。

3.4 建筑物耗热指标计算

采暖建筑按照冬季室内环境设计和设定的计算条件, 计算出单位建筑面积单位时间内消耗掉的需要由采暖设备提供的热量。

3.5 建筑物耗冷指标计算

建筑物按照夏季室内环境设计和设定的计算条件, 计算出单位建筑面积单位时间内消耗掉的需要由空调设备提供的冷量。

其中, qc为空调运行时, 某一时刻单位建筑面积的冷负荷, W/m2;qc.t为某时刻温差作用下通过外围护结构传入建筑物的热量, W/m2;qc.s为某时刻透过外窗进入建筑物的太阳辐射热量, W/m2;qinf为某时刻由渗透空气带入室内的热量, W/m2;qc.I为某时刻内部得热所带来的热量, W/m2;qR为空调运行时, 建筑物耗冷量指标, W/m2。

3.6 围护结构结露计算

计算出内表面温度然后和露点温度进行对比, 大于露点温度就不会结露, 反之就会结露。

其中, ti为冬季室内设计计算温度;θ'i为内表面温度;R'0为热桥部位传热阻, m2·K/W;te为冬季室外计算温度;Ri为内表面换热阻, m2·K/W。

4 工程实例

某建筑热桥楼板 (墙内楼板) 构造类型如下:水泥砂浆 (20.0 mm) +钢丝网架聚苯板 (腹丝非穿透型) (70.0 mm) +水泥砂浆 (15.0 mm) +钢筋混凝土 (100.0 mm) , 查表后代入式 (3) 得出外墙热阻:

外墙传热系数:

代入式 (5) 经验算得θi=16.37℃, 故θi≥T露点, 热桥部位不会发生结露。

具体能耗分析如图1所示。

5 结语

通过对节能控制参数计算分析, 经建筑设计分析软件PBECA能耗分析表明, 当其余条件不变时, 体型系数越大, 节能率越小, 外墙传热系数K值的减小与能耗指标并非按非线性规律变化, 当K值降低到一定程度时, 对降低建筑能耗已无明显效果。因此在进行建筑设计时, 选择合适的体型系数, 适当的减小外墙传热系数有助于显著降低建筑能耗水平, 并降低建筑经济投入。

摘要:阐述了建筑节能的发展现状, 分析了节能计算中几个重要的节能控制参数, 并结合工程实例进行了节能计算, 验证了节能控制参数对建筑节能的影响, 从而达到以最经济的手段提高建筑物节能效率的目的。

关键词:建筑节能,节能参数控制,耗热量计算

参考文献

[1]宋德萱.建筑设计与技术[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2010.

[2]DBJ 41/062-2012, 河南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S].

建筑面积计算 篇10

“有机建筑”是现代主义建筑主要流派之一。该理论和相关的建筑实践将生态的建筑设计思想从现代建筑所强调的机器美中凸显出来, 让建筑师开始重视环境和建筑的关系。该理论源于美国建筑师赖特的有机建筑理论 (organicarchitecture) 强调建筑的内在生成机制。赖特对自己的“有机建筑”的解释是:“有机”二字不是指自然的有机物, 而是指事物所固有的本质。“有机建筑”是按着事物内部的自然本质由内到外创造出来的建筑, 是要与时代相适应、与基地相适应、与人相适应的建筑[1]。虽然赖特的有机建筑在形态上大多依然采取现代建筑的线、面、体构造方式, 但他对建筑基地环境重视和对天然建筑材料的应用依然促使了建筑师认识到生态学思想对建筑设计的启示。

数字时代的材料与建造技术

数字技术的发展开创了建筑的数字化时代。自弗兰克·盖里整合了建筑工程和机械制造工程, 首次将机械制造软件CATIA带入建筑设计领域;到扎哈·哈迪德整合了工业设计与建筑设计, 将建筑师的造型能力释放出来, 发展了数字化几何, 让建筑的雕塑感和形式美得以实现;数字化建筑设计与建造已成为21世纪建筑发展的主要流派之一。材料与制造技术的发展推动了建筑师对复杂形体的创造和实现能力。在此之中材料和模具制造技术的发展对建筑形体塑造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以上海E-grow公司为例, 该公司所研发的以蜡作为翻模材料的模具制造技术, 实现了模具材料可循环利用, 使得复杂建筑形体的建筑构件少量而多样化的需求得以满足[2]。广州歌剧院剧场内部装饰、上海世博会阿联酋馆等知名项目的室内装饰、天花吊顶、外立面幕墙都通过该技术得以实现。

然而, 面对过去20年间众多的建造技术成果, 复杂夸张形体的技术实现已成为当下成熟的技术之一, 不再是数字化建筑的未来发展方向。面对越来越高的可持续发展需求, 如何充分的利用材料性能特点, 将建筑形式的创造与材料的特征相匹配, 实现类似生物有机体般的高效结构性能, 进而降低建筑能耗, 成为当下建筑设计发展的方向之一。随着材料学和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发展, 基于材料的建筑计算设计应运而生。

数字时代的“有机建筑”

美籍华裔建筑师崔悦君是“进化式建筑”的发起人, 他总结的自然形式有着这样的一些原则: (1) 最小限度地使用材料; (2) 通过选用合适的形式来分散和有侧重地分布内力, 最大限度地发挥材料的强度; (3) 用最小的表面积来创造最大的容量。数字技术正在帮助建筑师实现对自然形式的向往。以最少材料承受最大荷载同时创造最实用且丰富的空间形态, 这种与时代相适应的, 与技术相适应, 与材料相适应的建筑将成为数字时代的新“有机建筑”。德国斯图加特大学ICD研究室Achim Menges教授在基于材料的形式生成设计领域的成果给予我们对材料新的认识。ICD研究室利用计算机技术和机械加工技术, 开展了从包括生物材料研究、材料性能测试、编程、形式生成、力学测试反馈、优化设计, 到自动化加工制造, 集合装配等多个环节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其设计基础多来自于对自然生物的材料和结构研究。

以松果为例, 松果的特殊木质材料具有独特的湿敏特性, 作为松树存放种子的功能器官, 松果的鳞片随环境湿度变化而张开或闭合, 从而起到保护种子, 并使种子在适当时机脱落的功能。有数据显示, 一个松果的鳞片一生中要经历40次以上的开启与闭合动作。该功能与建筑的窗户十分类似, 需根据室外的环境变化而调节开闭状态。ICD研发了类似松果木材属性的复合木质材料, 并通过实验证明了其良好的湿敏性感知能力和良好的弹性。如图2所示, 该材料在空气相对湿度为40%时处于平直状态, 而当相对湿度达到70%则彻底弯曲。

在此基础上, 过去几年中Menges教授与其团队基于该材料的特殊性能探索该材料在建筑上的应用。这种智能材料的研发与应用, 无疑也将推动建筑设计在形式上的创新。HygroSkin -Meteorosensitive Pavilion (图3) 的设计采用类似于细胞体组合的形式, 由多块复合木材构件拼装而成, 每块木构件之间通过挤压咬合的方式搭接, 先通过计算机模拟力学测试, 使形态满足力学要求, 再通过数控制造技术加工制造, 使该建筑无额外的支撑构件, 构造简单而精致。位于每块木构件中心的智能“窗户”, 根据室外环境的湿度变化而自动调节开闭状态, 不需要外界能量、机械或者电子设备控制, 实现了建筑表皮的“自主呼吸”功能。相对于机械结构智能建筑构件, 智能材料的特点在于其环境适应功能完全来源于材料的特殊内部构造属性, 无需额外的电信号和驱动能源, 是真正意义上类似于生物体的“有机建筑”。

1 | 广州歌剧院内景 与 上海世博会阿联酋馆 (图片来源:http://egrow.azurewebsites.net/projects/ )

2 | 湿感木材研发实验 (图片来源:http://www.achimmenges.net/?p=4638 )

3 | HygroSkin-Meteorosensitive Pavilion (图片来源:http://www.achimmenges.net/?p=5612)

4 | ICD/IEKE Pavilion (图片来源:http://www.achimmenges.net/?p=4443)

“材料的属性、特质和行为现在都可作为设计中的重要出发点。材料在微观层面上的构成和宏观层面上的结构如今都可理解为材料在与外界连续的相互作用下所产生的性能属性[3]。”如何真正发挥材料的性能并以独特的建筑形式展现材料、形式、环境之间的的关系, 一直是ICD近年来研究的主旨。ICD/ITKE Pavilion (图4) 的设计就起源于一系列复合板材在外力作用下的弹性变形测试。设计师将测试结果以参数形式记录在计算机中, 以之为计算机仿真模拟的依据。材料不再是附属的装饰面层, 而是建筑形式创造过程中的重要推力, 对形式的生成和优化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木材这一古老的材料, 在材料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辅助下, 成为具有高性能的环保纤维材料。这种采用最环保经济的建筑材料, 最符合材料力学特性的建筑形式, 满足最佳的空间需求的设计无疑也是最“有机”的。

小结

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 建筑设计工具的发展极大改变了设计的方法和过程, 建筑师对“有机”的理解也经历了极大的变化。但“有机建筑”这一思考人、建筑、自然之间最和谐关系的建筑命题依然值得我们继续探索。如同济大学袁烽副教授所言, “建筑设计的表达与设计方法的操作过程正面临着空前的变革:设计作为表达空间概念的生成工具, 从原来的纯粹的空间美学性能 (Aesthetics Performance) 与简单逻辑关系逐渐转向复杂逻辑的表达及对性能美学 (PerformanceAesthetics) 的追求[4]。”

参考文献

[1].戴维·拉金.弗兰克·劳埃德·赖特:建筑大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6-7

[2].袁烽, 尼尔.里奇建筑数字化建造.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2 05

[3].Achim Menges Material Computation—Higher Integration in Morphogenetic Design Architectural Design 2012 216 16

计算机模拟技术集成建筑设计 篇11

【关键词】计算机模拟;建筑设计;集成设计;应用

Computer simulation technology integrated building design

Shi Guo-Dong

(Handan construction technical schools Handan Hebei 056000)

【Abstract】This paper will integrate computer simulation in the design of buildings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of the analysis, in order to resonate hope you scholars.

【Key words】Computer simulation;Architectural design;Integrated design;Application

1.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计算机技术在我国的各行各业得到了广泛应用,并给社会带来了利好。这场以计算机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产生了很多新兴产业,同时也促进了传统产业的更新改造。作为国民经济传统的四大支柱产业之一的建筑业,是从事建造各类房屋和兴建各项土木工程的行业,而其中计算机模拟在建筑集成设计中业也得到了广泛应用,并促进了建筑设计的不断优化和整个建筑行业的规范和发展。

2. 计算机模拟

(1)模拟是一个过程,它是建立现实和虚拟系统的模型并在此模型上进行实验的过程,其中模拟实验的目的是为了理解系统的行为或者对系统运行的策略进行合理有效的评估。在实际生活中,它会根据系统指示作出部分假设, 并利用数学方法和逻辑关系对这些假设进行合理描述,从而将这些构成一个可以揭示系统工作过程的模型。如果是一个简单的系统,此时模型就可以通过解析方法进行表示并加以解决。一个例如面积=(长×宽)的简单的关系等式, 就是一个解析的结果。但是在实际中, 我们所感兴趣和所遇到的问题不会像上述问题一样简单,通常都是非常复杂的, 以至于我们无法用简单的数学模型来表示这些问题。在这种情况下, 必须用模拟来对系统的行为进行估算。纵所周知, 模拟将会随着计算机的产生和应用走上一个新的台阶。几乎所有可以被虚拟的系统都通过计算机建立模型, 例如工厂、通信和计算机网络、集成电路、高速公路系统、飞行动力学、国民经济、社会关系学以及虚拟世界等。在上述的每一个系统的实现环境中, 系统的模型都被证明是性价比更好、危险更小、更快或者比在实际系统中进行实验更具有可操作性。

(2)模拟基于状态变量改变的方式通常可分为:离散事件模拟和连续模拟。在离散事件模拟中, 状态变量在时间的离散点上产生瞬间变化;而在连续模拟中, 变量连续地变化, 通常表现为一个有时间变量的函数。通常情况下,在应用中模拟是把离散事件模拟和连续模拟结合起来同时使用的,而在其中只有一个占有主导地位并主宰整个系统。

3. 计算机模拟在建筑集成设计中扮演重要角色

集成化建筑设计是一个包含多专业、多学科并存在迭代的设计流程,它一方面需要设计师们具备跨学科的丰富知识,另一方面还需要更高效、更可靠的设计工具。集成化建筑设计一个整体,计算机模拟则是实现建筑集成化设计的重要环节。没有计算机模拟,集成化建筑设计就不可能取得好的效果。当前,如电子、汽车、仪器等主流制造业中,早已依赖先进的计算机软件完成了由粗放的设计到集成设计的转型,实现了设计与生产的数字化集成。而在建筑业中,这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开发完善。集成化建筑设计要求各系统紧密合作,分阶段逐步深入,逐步细化;各专业需要循环设计,做到信息及时反馈。在每个阶段都采用软件模拟预测使得生态建筑的理念能贯穿整个设计流程,使建筑生态节能效果最大化。

4. 计算机模拟在建筑集成设计中的作用

4.1 在规划和城市设计中的运用。

(1)在建筑设计之前的规划设计和城市设计中,计算机模拟可以有效分析建筑与周边环境的相互影响。如此很多建成后的不利因素就能够直观地摆在设计者的面前,以供决策。这些因素包括了建筑日照、噪声、建筑的可视度、整体风环境等。计算机模拟可以将这些设计因素直接进行量化计算,规划也以此为依据进行调整。

(2)例如在规划设计当中,需要某个标志性建筑在整个区域环境中有着良好的可视度,也就是在区域内的大部分环境中都能够很好地观察到某个标志性建筑。这时就需要做规划中对某建筑的可视度的分析,着名的Ecotect 便能够有效地进行可视度分析。使用Ecotect 进行的可视度分析,设计者可以根据分析的结果找到环境中可视度较差的区域,反过来对规划进行针对性的修改,再返回软件中进行分析,直到模拟的结果达到规划或城市设计的标准。

4.2 建筑方案的对比,预测及优化。利用建筑性能分析软件(热环境、光环境、声环境、风环境)建筑师可以对方案进行反复推敲和优化,在设定好建筑内部材料、室内人员活动等条件后,计算机就可以将建筑在运行时各个性能如耗能、风环境、日照等参数进行量化,在此基础上,集成设计才可以整合建筑的各项生态技术,通过场地优化、设备优化、装饰优化和施工方案优化等使之成为一个有机系统,发挥各子系统的长处。

4.3 在各类节能评估标准中的应用。生态建筑的评估本身就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利用计算机软件模拟对建筑性能的预测将大大减轻评估任务的工作量,例如在美国的LEED CS2.2标准中就明确地要求,通过计算机模拟证明建筑中75%的主要空间的自然采光照度要达到270 LX。如美国伯克利实验室开发的专业计算机光学模拟软件Radiance 是目前国际公认的能够较为精确地模拟室内天然采光的光学模拟软件,这款软件就经常用于LEED 评估标准中的模拟软件。

4.4 提供了各专业进行协同设计的平台。

(1)如今的建筑功能和技术都越来越复杂,建筑设计已经不再是一个人能够完成的任务了,生态建筑更是要求建筑能够采用多种生态技术以达到节能生态的要求,而很多时候各种看

浅谈对水工建筑的设计初步研究

似有效地节能手段的叠加并没有起到与投入相对应的生态效果,有时反而会适得其反,某些节能措施与建筑的其他方面相冲突。为避免这种情况发生,集成化设计要求建筑师、结构工程师、设备工程师等各专业人员在同一个平台上进行有效的协同设计。

(2)着名软件公司的Revit Architecture 软件是一款用于建立建筑信息模型的软件,Revit 提供的是一种接近现实世界的设计模式,Revit 建立的建筑三维信息模型包含了建筑中的几乎所有的信息参数,从设计到使用,甚至是建筑使用周期的终结,如此,建筑的各个专业、施工方、业主、政府等都可以基于同一个三维建筑信息模型进行协同设计。以建筑信息模型作为平台的集成化设计,使设计的效率大大提高。

5. 结束语

随着人们对建筑的要求越来越高,建筑设计的方式也必将由原来的粗放设计向集成化设计转变,建筑设计的计算机模拟技术也将会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这是一个必然的趋势。但就目前的建筑市场来说,情况还不容乐观,在各建筑设计团队中,建筑集成化设计方法还没有完全得到有效使用,更没有将计算机信息模拟和性能模拟融会到建筑设计之中。与此同时,我们应该看到其利好的一面。近年来,建筑集成化设计和计算机模拟的相关基础和理论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并逐渐形成系统的学科,进而会建立一套完整的体系和规范化的框架。因此,计算机模拟在建筑集成设计中的应用的前景是光明的,我们必须沿着这天正确的路走下去,把计算机技术完全融会贯通于建筑集成设计之中,使建筑设计不断发展和完善,从而为人们设计出更人性化,更舒适的建筑产品,服务人类,并造福于人类。

参考文献

[1] 许健.计算机模拟及其应用和发展.青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年01期.

[2] 张伟伟.计算机模拟在建筑集成设计中的应用.建筑设计管理.2012年03期.

[3] 梅小妹,苏剑鸣,张荔军.建筑设计中CAD技术应用现状与发展研究.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年07期.

[4] 王婷婷.仿真模型和虚拟现实在建筑设计过程中的应用.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2年11期.

[5] 范永明.建筑设计中CAD技术应用现状及其发展研究.软件导刊.2008年10期.

[6] 江剑锋.微型计算机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科学之友.2012年9期.

建筑工程中土方量计算概述 篇12

1 土方工程概述

土方工程也被人们广泛的称之为土石方工程, 是由场地整平、基坑和管道沟槽开挖、路基开挖、人防工程开挖、回填土等工作环节共同组成的一个工作环节。在施工的过程中要想达到预计的工程施工质量要求, 就必须要在施工之前合理的安排施工计划表和施工方案, 确保工程量计量准确, 同时也要尽量避免在雨天进行施工[1]。

1.1 工程特点。

在土方工程的施工中, 其主要的特点有施工量大、施工周期长、工程投资大、影响面积广和施工条件复杂。由于土方工程在施工的过程中存在着着诸多的特点, 使得其在施工中常常受到各种外界影响较大, 极容易造成工程施工周期和施工成本的影响, 甚至是造成国民经济发展受阻的现象。因此在目前的工作中需要结合工程施工实际进行归纳, 从而实现科学、合理的计算要求, 保证工程施工质量。

1.2 工程计算方法。

在土方工程中, 对于土方体积的计算方法十分众多, 但是经过总结归纳分析, 其常见的计算措施大致可以分为三种, 主要有体积公式估算法、断面估算法和方格法。

(1) 体积公式估算法。体积公式估算法是最为常见的一种, 是在减员过程中不管是原地形或者设计图纸中需要的土块等环节都需要高度重视, 由于工程在施工中难免会出现类似于锥形、棱台等几何形态的地形结构, 这些地形结构在计算的时候采用体积公式来进行估算十分关键, 不仅有效的提高了计算效率, 其计算量也较大, 但是由于其精度差, 因此大多情况下都仅仅是将其用来估算, 而不是直接的精确计算。 (2) 断面法。断面法进行土方量计算是一组灯具的互相平衡的截面将预先计算的地块、地形单体、土方工程分解成为段, 从而对这一段进行计算, 最终将计算结果进行相加得出最终土方量。断面法根据其取断面的方向不同可分为垂直断面法、水平断面法 (或等高面法) 及与水平面成一定角度的成角断面法。以下主要介绍前两种方法[2]。 (3) 方格网法。方格网法是把平整场地的设计工作和土方量计算工作结合在一起进行的。其工作程序是:a.在附有等高线的施工现场地形图上作方格网控制施工场地, 方格边长数值取决于所要求的计算精度和地形变化的复杂程度。在园林中一般用20~40m;b.在地形图上用插入法求出各角点的原地形标高 (或把方格网各角点测设到地面上, 同时测出各角点的标高, 并标记在图上) ;c.依设计意图 (如:地面的形状、坡向、坡度值等) 确定各角点的设计标高。

2 平整场地

建筑物场地厚度在±30cm以内的挖、填、运、找平。

2.1 平整场地计算规则。

(1) 清单规则: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建筑物首层面积计算。 (2) 定额规则: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建筑物外墙外边线每边各加2m以平方米面积计算。

2.2 平整场地计算公式。

S= (A+4) × (B+4) =S底+2L外+16式中:S———平整场地工程量;A———建筑物长度方向外墙外边线长度;B———建筑物宽度方向外墙外边线长度;S底———建筑物底层建筑面积;L外———建筑物外墙外边线周长。该公式适用于任何由矩形组成的建筑物或构筑物的场地平整工程量计算。

3 基础土方开挖计算

3.1 开挖土方计算规则。

(1) 清单规则:挖基础土方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基础垫层底面积乘挖土深度计算。 (2) 定额规则:人工或机械挖土方的体积应按槽底面积乘以挖土深度计算。槽底面积应以槽底的长乘以槽底的宽, 槽底长和宽是指基础底宽外加工作面, 当需要放坡时, 应将放坡的土方量合并于总土方量中。

3.2 开挖土方计算公式。

(1) 清单计算挖土方的体积:土方体积=挖土方的底面积×挖土深度。 (2) 定额规则:基槽开挖:V= (A+2C+K×H) H×L。式中:V———基槽土方量;A———槽底宽度;C———工作面宽度;H———基槽深度;L———基槽长度。其中外墙基槽长度以外墙中心线计算, 内墙基槽长度以内墙净长计算, 交接重合出不予扣除。

4 回填土工程量计算规则及公式

4.1 基槽、基坑回填土体积=基槽 (坑) 挖土体积-设计室外地坪以下建 (构) 筑物被埋置部分的体积。

公式中室外地坪以下建 (构) 筑物被埋置部分的体积一般包括垫层、墙基础、柱基础、以及地下建筑物、构筑物等所占体积。

4.2 室内回填土体积=主墙间净面积×回填土厚度-各种沟道所占体积。

主墙间净面积=S底- (L中×墙厚+L内×墙厚) 式中:底———底层建筑面积;L中———外墙中心线长度;L内———内墙净长线长度。

5 运土方计算规则及公式

运土是指把开挖后的多余土运至指定地点, 或是在回填土不足时从指定地点取土回填。土方运输应按不同的运输方式和运距分别以立方米计算。运土工程量=挖土总体积-回填土。总体积式中计算结果为正值时表示余土外运, 为负值时表示取土回填。

L形基坑开挖, 计算开挖土方量放坡比例1:0.5, 基坑深6m, 总长和总宽都是40m, 其余的边都是20m, 计算开挖土方量?用官方公式算{V=H/6× (A1+A0/4+A2) }总长和总宽就是最长的两条边都是40m, 其余的边都是20m, 公式就是土方量体积计算公式, 其在计算中官方公式{V=H/6× (A1+A0/4+A2) }是拟柱体的计算公式, 而用基坑中截面×开挖深度+1/3×坡度的平方×开挖深度的立方。二者都不错, 二个公式都常用。

结束语:土方工程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是不容忽视的重点, 其在施工和计算中对设计要求高。断面判别准确, 对土体的强度和稳定性有着严格的要求。因此在计算之中合理的计算措施是减少土方施工量, 缩短工期和节省施工费用的主要方法。

摘要:古人学问无遗力, 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这首诗歌影响了我国一代又一代人, 也是目前社会发展中人们关注和探索的重点。时至今日, 社会各行业在工作中都倡导从实践中来, 到实践中去的发展阶段。建筑行业作为社会发展中的支柱产业, 土方工程又是建筑行业的基础, 因此在施工中做好土方量计算工作至关重要。本文就建筑工程土方量计算进行分析和归纳, 提出了其计算规则、计算要点, 以供相关工作人员分析和探索。

关键词:建筑工程,土方工程,土方量,计算

参考文献

[1]彭凤珍, 胡坤峰.探讨土地整理中土方计算的应用[J].科技信息, 2008 (28) .[1]彭凤珍, 胡坤峰.探讨土地整理中土方计算的应用[J].科技信息, 2008 (28) .

上一篇:计量用电能表下一篇:影响甲醇合成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