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治理绩效(共4篇)
反治理绩效 篇1
摘要: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贫困县全部摘帽,并提出精准扶贫道路,可见国家对贫困问题给与高度重视,并下决心消除贫困。同时也体现出在今天贫困问题依然严重的制约着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特别是西部欠发达地区,扶贫开发依然是一场持久的攻坚战。毕节试验区作为西部的欠发达地区之一,贫困现状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本文以毕节试验区为研究对象,根据毕节试验区的社会、经济、人文和生存环境发展方面来建立反贫困治理的绩效评估指标,进一步分析近十年毕节试验区反贫困治理的成效。
关键词:反贫困治理,绩效评估,毕节试验区
1 问题的提出
“十三五”规划提出,到2020年中国贫困县全部摘帽,在未来的五年内消除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我们还必须付出艰辛的努力去攻克贫困。由于历史、地理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差异,贫困问题依然存在,尤其是在我国的欠发达的西部地区,形势较为严峻。
现在的毕节试验区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全市八个县(区)就有六个属于国家级贫困县。1988年6月9日,国务院批准成立“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毕节试验区。这二十多年来,毕节试验区紧紧围绕扶贫开发这一主题,采取一切积极的反贫困治理措施来摆脱贫困落后的现状,不断增强了贫困地区群众的生存与发展能力,从而实现了从普遍贫困到温饱的跨越。
多年来,学术界对毕节试验区反贫困治理的研究过多关注理论方面,主要探讨“毕节模式”以及“毕节模式”所产生影响,很少有对扶贫开发治理绩效进行定量研究。为此,本文将有效地弥补这一空白,并为新形势下的进一步推进毕节试验区的扶贫开发工作提供借鉴与参考。
贫困是一个始终伴随人类社会发展的重大社会问题,存在于人类社会整个进程之中,不同的学者对其均进行了不同界定。童星和林闽钢(1993)指出:“贫困是经济、社会、文化落后的总称,是由低收入造成的缺乏生活必需的基本物质和服务以及没有发展的机会和手段改变这样一种生活状况”。汪三贵(1994)认为:“贫困是缺乏生活资料,缺少劳动力再生产的物质条件,或者因收入低而仅能维持相当低的生活水平”。何慧超(2008)认为,“从可行能力视角看,贫困意味着贫困人口缺少获取和享受正常生活的能力”。从上述几位学者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出贫困是由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人们缺乏基本生产、生活的物质条件以及不能获取正常生活水平的能力。
从上述的文献中,我们对贫困有了深刻的认识,只有认识到贫困,我们才能对贫困进行治理,有关对贫困进行治理论述中,张凤凉(2001)认为,“反贫困主体运用权力和手段对社会经济资源实行支配、协调、控制、管辖;同时积极动员贫困人口高度参与,并有效提高他们获取资源和平等分享经济增长利益的能力,即贫困治理”。就是说贫困治理需要政府运用相应的权利以及手段对社会资源进行再分配,同时要鼓励贫困人口积极参与,提高他们获取资源的能力和平等享受经济发展的利益。
对绩效进行评估,国外学者坎贝尔(Campbell)(1990)的绩效理论认为绩效评价是组织试图达成某项目标、如何达成与是否达成目标的系统化过程,其关心政策目标产出的差距。伯纳丁(Bernardin)(1995)认为绩效评价就是通过比较分析方法对特定行为主体的行为过程及其所产生的结果做出的一种评价。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国内外的学者均对贫困、反贫困治理、绩效评估以及建立指标体系来评估反贫困治理成效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探索。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大都是总体研究,对局部或区域发展的研究不够,但是他们提出的一些经典论述和结论都值得我们去借鉴。
2 毕节试验区反贫困治理的主要表现
二十多年来,毕节实验区各族人民在各级政府的领导下,围绕“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三大主题,在试验区掀起了攻克经济贫困、人口膨胀、生态恶化三大难题的热潮,形成了可在欠发达贫困山区推广的“毕节经验”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毕节模式”。
2.1 变救济扶贫为开发扶贫,增强“造血”功能
毕节试验区的各级干部化被动为主动,走出去考察学习、招商引资,走上去汇报工作,争取项目。通过多年的努力,国家对毕节的项目政策支持达到122项,近期投入资金近320亿元,中长期投入近1200亿元。
2.2 寓开发扶贫于生态建设之中,增强发展后劲
试验区建立后,毕节地区把生态建设作为治穷脱贫的突破口,以生态建设促进开发扶贫。通过实施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以及石漠化治理工程等措施,有效地遏制了水土流失,森林面积和森林覆盖率同步增长,到2014年,全市林业用地面积1840.5万亩,森林面积1862.1万亩,森林覆盖率46.23%。
2.3 控制人口数量、提升人口素质,优化人口结构
多年来,毕节试验区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和优化人口结构。使全区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从1988年的19.7%下降到2014年的6.04%。通过发展教育、文化、卫生等措施,使人口质量得到不断提高,人口结构不断优化。
依据毕节试验区在反贫困治理方面采取的一些措施所取得的成效,并结合试验区近十年的经济、社会、人文、生态环境方面发展数据,对试验区的反贫困治理绩效进行评估研究,为新形势下的进一步推进毕节试验区的扶贫开发工作提供借鉴与参考。
3 毕节试验区反贫困治理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反贫困治理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构建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对于复杂的决策问题,整体性的系统思维方式是比较有效的决策方式。层次分析法是把一个复杂问题表示为有序的递阶层次结构,通过判断对决策方案的优劣进行排序。通过层次分析法得出的是最底层是方案层,每一个评价指标可以看成是一个个的最底层的子目标,最后通得到一个目标体系结构。
采用层次分析法选出毕节试验区反贫困治理绩效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其目标层次主要有以下四个发展向度:
3.1 社会发展向度
测量社会发展最基本的指标是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
3.2 经济发展向度
贫困最原始的表现经济发展水平低,乃至其收入不能维持人的基本生存需要。GDP(或人均GDP)是衡量经济发展状况最基本的指标。
3.3 人文发展向度
人口、教育、文化、卫生这四个方面是人文发展方面必不可少的。
3.4 生态环境向度
人类生存的基础最终在于环境资源。人类社会各个发展阶段都离不开生态环境的支撑,适宜的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创造文明的必要条件。
根据以上四个目标层次,可设立相互联系的社会发展、经济发展、人文发展、生存环境四个子目标来全面描述和评价毕节试验区反贫困治理状况及动态发展趋势。通过这四个子目标的相互作用可以构建毕节试验区反贫困治理绩效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
4 毕节试验区反贫困治理绩效评估的实证分析
4.1 数据获得
2005-2014年《毕节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5-2014年《毕节市统计年鉴》、2005-2014年《中国统计年鉴》。
4.2 2005—2014年毕节试验区反贫困治理绩效的主成分分析
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对各子系统提取主成分,根据累计贡献率大于90%的原则。其中,对社会发展、经济发展、人文发展、生存环境发展分别提取主成分,其主成分累计贡献率均大于90%。根据主成分矩阵(见表3)以及主成分贡献率计算系统得分。
具体分析方法下面如下,用提取的主成分comp_1、comp_2代替原来的指标,新指标值的线性组合为:
comp_1=(0.247)*x1+(-0.840)*x2+(0.988)*x3+......+(0.819)*x22
comp_2=(0.905)*x1+(0.315)*x2+(-0.016)*x3+......+(0.104)*x22
最后,利用主成分贡献计算出历年的得分comp_1*0.84178+comp_2*0.07806,得到社会发展、经济发展、人文发展以及生存环境发展4大子系统作为一级指标来反映毕节试验2007-2014年历年的综合反贫困治理进程的绩效得分(见表4)
从表5中我们可以得知,在2005-2014年间,毕节试验区历年综合反贫困治理绩效得分是呈正向增长的,可见试验区反贫困治理的成效是不断提高的,整体发展是得到不断改善的趋势。
5 结语
通过各子系统在历年综合反贫困治理绩效中的作用,根据时序主成分分析结果绘制演进图(见图2),可看出2005-2014年毕节实验区的综合反贫困治理趋于正向发展的趋势。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在2005-2014年间,毕节试验区在社会、经济、人文及生存环境发展方面整体呈现不断发展的趋势,特别在2009年以后,发展速度一直处于加快的趋势。由此,可以表明试验区的贫困状况得到明显改善,反贫困治理取得重大成效。
对毕节试验区的反贫困治理绩效进行实证分析使我们得到,近十年来毕节试验区的反贫困治理使广大贫困地区的贫穷落后状况明显改善,为发展毕节试验区经济进一步发展,同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和现代化水平,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在社会建设方面,加快试验区整体脱贫步伐,一方面要不断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加人民收入,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另一方面,政府加大对农村的扶贫力度,实行精准扶贫和项目扶贫,加快农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缩小城乡差距。
第二、在经济建设方面,整合社会资源,充分利用多元主体参与经济建设。试验区结合自己的区域特色充分利用社会资本参与扶贫,发展区域特色经济、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能源扶贫以及发展区域特色旅游,在追求经济数量的同时更应追求经济发展质量。
第三、在人文建设方面,应不断提高政府对贫困地区的财政援助比重,加大反贫困资金的投入,重视教育培训,提供专项经费用于贫困地区的医疗卫生,保障和改善民生,使得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
第四、在生存环境建设方面,政府应强化社会服务职能,重点加强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人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同时积极引导社会群体参与环境治理、发展新能源以和循环经济对生态环境进行保护,做到天更蓝地更绿水更净。
参考文献
[1]周伟,练磊.地方治理能力评价的价值取[J].学术界,2014(11).
[2]王洪涛.中国西部地区农村反贫困问题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博士论文,2013.
[3]徐志超.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贫困治理研究——以澜沧拉祜族自治县为例[D].云南大学硕士论文,2013.
[4]秦如培.推进科学发展的光辉文献——重温胡锦涛同志1988年在毕节试验区工作会议上讲话的几点体会[J].学习与研究,2010(7).
反治理绩效 篇2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党风廉政建设和反~斗争直接关系到我们党的生死存亡,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发展。“反‘嫌疑~’专项治理活动”,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保持党员队伍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措施。我局党委非常重视此项工作,将之列入“一把手”工程,成立了“反‘嫌疑~’专项治理活动”领导小组,制定了详细的活动计划,并层层分解落实到各部室、直至个人。日常工作中,各党支部每半月向局“专项治理”领导小组书面汇报活动开展情况,局“专项治理”领导小组每月召开一次协调会,统一认识,平衡进度,研究部署下一步的工作任务和措施。
二、认真学习,加强教育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不断提高党员、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认真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组织党员干部学习了《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员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等一系列文件。同时,利用党员电教室、业余党校,通过组织观看专题录像片、邀请司法部门专家讲课等形式,大力开展警示教育,增强了职工开展“反‘嫌疑~’专项治理活动”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做到了超前防范。
三、健全制度,强化监督坚持教育和制度相结合,我们在严格执行上级各项规定的基础上,结合我局实际,先后制订并完善了《党员干部廉洁勤政守则》、《XX局行风建设联责处罚暂行规定》等二十多个针对性强且操作方便的规定和制度,设立了专门的举报电话。加强了内部稽查考核力度。在外部加大了社会监督力度,完善了包括举报箱、意见簿在内的各项监督措施,坚持实行24小时受理投诉举报制度,并定期走访联系客户,听取客户意见,接受监督。我们还组织有关人员定期或不定期反馈,对全局的行风情况进行明查暗访,并将查访情况及时反馈,确保各项部署和制度规定的落实。
反治理绩效 篇3
经济科学出版社新近出版的王朝明等著《社会资本视角下政府反贫困政策绩效管理研究——基于典型社区与村庄的调查数据》一书,就是在这方面进行有益探索的代表性专著。该书作为2008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项目批准号70873097)最终成果的体现,是一项集体劳动的产物。作者历经四年的调研与撰稿,形成了十章内容、洋洋57万字的著作。该书最引人瞩目之处是创造性地将社会资本理论融入政府反贫困政策绩效管理研究之中,深入探讨了社会资本对政府扶贫政策绩效管理的影响,从社会资本角度对政府反贫困政策绩效加以评估,这在同类研究中尚属少见。通观全书,选题新颖,理论逻辑缜密,实证分析有据,分析方法科学,政策建言独特,尤感有以下特色:
第一,该书的研究建立在充分的调查研究之上。作者历经一年多的实地调查,涉及我国西部、中部及东北部地区共6个省区11个县市的城市社区和农村村组,均为国家级贫困县或省级贫困县(或村);调查中获取的1 058份有效问卷,以及与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座谈、深入贫困户访谈所收集的几十万文字资料,为研究工作奠定了基础。尤其在我国贫困人口社会资本数据库空白的情况下,典型调查的数据基本满足了项目实证研究对样本分析的需要。“一语不能践,万卷徒空虚”,本书体现的求真务实精神是值得大力提倡的。
第二,该书在理论建树上有其独特贡献。现有政府反贫困政策绩效管理的研究成果,大多是就事论事或按政策实施的区域、行业平铺直叙,缺少理论的高度和深度。而该书以社会资本理论为核心,同时结合贫困研究理论、公共管理理论以及现代经济学,构建了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三维资本结构”的扶贫理论框架及作用机制,形成了全书的理论基础及其主线;在此基础上剥丝抽茧式地通过政策、绩效、政府绩效等概念的梳理界定,提出了“政府反贫困政策绩效管理”的新概念及原创性界定,并对迄今为止中国政府的扶贫政策体系,按照物质资本扶贫、人力资本扶贫和社会资本扶贫的政策标准进行了重新构架,探讨了三维资本结构的政府反贫困政策体系,为全面评估政府反贫困政策绩效管理奠定了理论前提。
第三,该书推进实证分析,尝试绩效评估,具有实用价值。该书在“三维资本结构”的扶贫理论框架下,建立政府反贫困政策绩效管理的评估方法,对政府反贫困政策绩效管理进行了实证定量分析。同时,该书在研究中确定了需要选择的政府反贫困政策绩效管理评估的指标体系,依据项目组搜集的各典型调查地区贫困家庭的微观数据,对三种扶贫政策实施效果进行评价。特别是首次将家庭数据汇总到社区层次,采用数据包络分析对典型社区和村庄多投入、多产出的政府反贫困政策绩效进行评估,对典型调查地区政府反贫困政策实践及其绩效进行了经验分析总结,并针对评价的问题提出了强化社会资本扶贫政策建议,提高政府反贫困政策绩效管理质量的战略框架、制度安排和政策选择的顶层设计。这些研究拓展了政府反贫困政策绩效评估的研究视野,突破了传统分析的局限,在同类研究中具有前瞻性。对于深入推进政府反贫困政策绩效评价、健全完善政府扶贫政策体系、满足新形势下中国扶贫事业进一步发展需要,具有较高的实际应用与推广价值。
第四,研究方法体现多学科结合的特色。该书的选题和理论构架决定了其研究方法不可能是单一学科,而是跨学科方法的结合应用。即综合运用了现代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公共管理学、政治学和社会学的研究范式和分析方法。除了运用经济学的实证分析、规范分析、动态分析、比较分析、历史及制度分析等方法之外,还借鉴运用了个案研究、深度访谈、问卷调查、田野调查、网络分析、阶层分析、系统分析、层次分析、主成份分析、数据包络分析、标杆管理分析等社会学、政治学、计量经济学、公共管理学的研究方法,形成了多学科研究方法交叉融合应用的特色。这为需要进行跨学科合作研究的课题,在分析方法上提供了一种新的探索路径。
诚如作者所言,因诸多原因该书中“不得不留下了研究未竟和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如社会资本与贫困及反贫困互动相关性的数理建模便没有完善,依据“三维资本结构”的扶贫理论构建的政府反贫困政策绩效管理评估的各指标的权重设计也没有建立,这些遗憾都可能影响到对政府反贫困政策绩效管理的深入研究。另外,由于该书的选题是一个近年来贫困研究中的崭新课题,理论发掘尚待深入,数据资料也较欠缺,能够取得这一成果殊属不易。相信作者在后续研究中,会弥补不足,进一步充实必要的内容和资料,做出更加精致、完善的研究成果来。
反治理绩效 篇4
关键词:反贫困绩效,主成分分析,四川省
贫困问题是我国社会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少数民族地区的反贫困绩效直接影响到其地区贫困问题的解决,寻找少数民族地区在反贫困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对于加快反贫困进程,解决少数民族地区的贫困问题,促使贫困人口脱贫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因此,本文试图以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为例,通过构建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的反贫困绩效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从实证角度分析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的反贫困绩效,进而为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反贫困政策制定以及实施提供参考依据。
1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贫困现状
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多以山地为主、地形结构十分复杂,生产生活条件较差,而且恶劣的自然条件,导致自然灾害频发,对当地农牧民生产和生活的影响较大,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贫困问题比较严重。其次,受自然地理和自然环境的影响,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条件薄弱,长期制约着经济发展,而且,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总量小、起步晚、起点低,发展水平严重落后,自我发展的能力不强,发展动力不足。根据国家扶贫重点名单,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贫困县达上百个,占全国少数民族贫困县的20%左右,由于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基础薄弱,应对突发性事件的能力较弱,导致贫困发生率一直居高不下。
另外,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比较落后,专业人才比较匮乏,医疗条件较差,缺医少药现象严重。一是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发展中,各级政府和社会都将主要重点放在“两基”的规模和数量上,虽然现在民族地区基本完成了“普九”教育,但是义务教育普及的水平仍然较低,质量普遍不高。二是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平衡,偏远地区医疗水平仍然处于比较落后的水平,医疗资源相当匮乏,卫生技术人员严重缺乏,人才队伍急需补充新鲜血液。
2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反贫困绩效的综合评估
2.1反贫困绩效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本文在对有关的反贫困指标体系进行总结的基础上,通过综合考虑指标数据的相关性和可获得性,经过筛选分类,构建了如下反贫困绩效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表1)。
2.2反贫困绩效综合评价指数的测算
2.2.1数据来源与处理
基于上述反贫困绩效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本文以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为研究对象,评估2000-2014年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的反贫困绩效。本文各个指标数据来源于《四川省统计年鉴》(2001-2015)和各市区县统计公报,对于部分缺失的数据,本文使用线性插值法进行替换,考虑到量纲的影响,所有数据都进行了标准化处理。另外,因为所要研究的样本数为15个,而指标数有16个,所以本文采用两步主成分分析方法,先对原始的16个指标分组进行主成分分析,然后对分组形成的三个水平再次进行主成分分析。
2.2.2综合评价指数的测算
本文借助SPSS17.0统计软件对选取的16项指标的三个水平分别进行KMO检验和Bartlett球形检验,检验结果(KMO检验值分别为0.824、0.629、0.704)表明三组变量间的相关性都比较强,适合进行主成分分析。首先,通过分组主成分分析计算得到反贫困绩效评价指标相关系数矩阵的特征值、方差贡献率、累计方差贡献率,按照累计方差贡献率大于85%的原则提取了前5个主成分(三个水平的累计方差贡献率分别是96.893%、94.769%和96.454%),并计算得到三个水平的主成分得分S1、S2、S3(如图1所示);然后,通过第二步提取主成分,得出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反贫困绩效的综合评价指数N(如图2所示)。
为对比分析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的反贫困绩效,本文根据上述方法步骤进一步计算了四川全省的反贫困绩效综合评价指数,计算结果如图2所示:
2.3四川民族地区反贫困绩效的综合评估
上述计算结果表明,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的反贫困绩效整体上呈现的是不断上升的趋势,这主要是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人文发展水平、生产生活水平相互作用的成果(图1)。另外,与四川省整体相比,2005年以后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的反贫困综合绩效略高于四川省的反贫困绩效,说明这段时期,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的反贫困实施取得了硕大的成果,因而反贫困行动是有效的。这主要是由于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与四川省其他贫困地区相比更加落后,在国家扶贫政策的帮扶下,获得了比四川省其他贫困地区更大的发展优势,提升速度快,因而反贫困绩效明显。
从经济发展水平来看,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整体上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这主要是由于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坚持发展经济,大大地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增长。从人文发展水平来看,2007年之后,人文条件的发展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反贫困实施带来的影响逐渐减弱、增长有限,这主要是由于前期的投入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人文发展水平改善明显,到了后期,教育医疗的投入获得的成果有限。从生产生活水平来看,2005年之后,生产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西南少数民族反贫困实施的影响持续上升,说明近年来,农村生产生活水平改善效果比较明显,居民的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
3主要结论与对策建议
本文以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为例,通过测算其反贫困绩效综合评价指数,从实证角度分析了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的反贫困绩效。本文分析结果表明:(1)自2000年以来,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的贫困现状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改善,反贫困实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这主要是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人文发展水平、生产生活水平相互作用的成果。(2)经济拉动仍然是影响四川少数民族地区反贫困的最重要因素;生产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西南少数民族反贫困实施的影响持续上升;而人文水平的发展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反贫困实施带来的影响却正在逐渐减弱,呈现出有限增长。
总体上来说,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反贫困实施取得了较好的成果,贫困现状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改善,但是,人文发展、生产生活方面的发展却不尽人意。鉴于此,笔者认为未来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反贫困政策应侧重以下几个方面:(1)经济发展水平方面,应当继续准确把握四川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现状,强化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经济的信心,切实做好经济发展规划,促进四川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2)人文发展水平方面,应该加强卫生条件的改善和疾病的预防控制,同时还应该改进少数民族地区医疗队伍的整体水平,改善医疗条件,增强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另外,要加强学校的配套设施建设,提高少数民族地区教学的质量,开展多样的文化技能培训,有效地提高少数民族地区人口的整体素质。(3)生产生活水平方面,交通闭塞、基础设施落后是制约少数民族发展的重要因素,应该着重改善当地的交通、通信、科技等基础设施建设,为当地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条件。
参考文献
[1]张衔.民族地区扶贫绩效分析——以四川省为例[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03).
[2]庄天慧,张海霞,余崇媛.西南少数民族贫困县反贫困综合绩效模糊评价——以10个国家扶贫重点县为例[J].西北人口,2012(03).
[3]向玲凛,邓翔.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反贫困动态评估[J].贵州民族研究,2013(01).
[4]焦克源,徐彦平.少数民族贫困县扶贫开发绩效评价的实证研究——基于时序主成分分析法的应用[J].西北人口,2015(01).
[5]刘玉邦,眭海霞,徐云峰.新常态下四川民族地区发展路径优化[J].开放导报,2015(4).
【反治理绩效】推荐阅读:
治理绩效07-18
治理绩效评价08-01
提高治理绩效09-18
公司治理绩效11-05
中小河流治理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暂行办法08-24
双榆树乡环境卫生治理及绩效考核工作方案06-20
三月综合治理和反邪教宣传月活动方案06-28
企业绩效考核绩效管理06-08
绩效考核与绩效工资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