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例法

2024-09-27

综合实例法(精选9篇)

综合实例法 篇1

在建筑工程中, 冬季气温较低, 给混凝土施工带来许多问题, 尤其北方长达几个月的寒冷气候给混凝土的施工带来了很多困难。在这种环境下就需要采取防护措施保证工程的正常施工, 而持续的负低温环境下进行的冬季施工中, 由于较大的温差和反复的冰冻会造成质量问题, 因此, 在冬季施工中就要求混凝土具有很好的抗冻能力并保持各项力学性能。综合蓄热养护法是指将蓄热法和负温防冻法结合起来的适合冬季施工的方法, 它综合了两种方法的优点, 克服了缺点, 是一种既经济又安全, 并且最值得大力推广和应用的一种混凝土冬季施工方法。

一、混凝土受冻机理

从本质上说, 混凝土受冻破坏主要取决于混凝土中水的存在形式, 而温度对水的存在形式起决定性作用。混凝土通过水泥和水进行水化作用才能凝结、硬化并获得强度, 水化作用过程中的水化速度是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 温度越高, 反应越快, 而混凝土浇筑以后强度的增长速率是随着养护温度的增高而加快的, 在混凝土浇筑后未硬化前, 低温下内部水在结冰时体积会发生9%左右的增长, 使混凝土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而降低强度, 也就是早期受冻破坏。

二、混凝土综合蓄热法

针对混凝土在冬季产生的冻结损伤, 提出一种适宜于冬季的混凝土养护方法。当掺有化学外加剂的混凝土浇筑后, 通过利用原材料加热及水泥水化热的热量, 适当保温, 延缓混凝土冷却, 使混凝土温度降到0℃或设计规定温度前达到预期要求强度的施工方法。

1. 工程概况。

太原万国城MOMA酒店、公寓商业用房项目位于太原市长风西街与新晋祠路交叉口东南角, 其中16#楼为公寓地面以上32层、17#楼为五星级酒店地面以上8层;18#楼为商业用房地面以上4层;19#楼为写字楼地面以上27层。本次经历冬施的范围是:16#楼26层~32层、19#楼21~27层。太原市属于寒冷地区, 冬期施工时间较长, 根据多年气象资料统计, 太原冬季施工时间为:每年的11月1日至次年的3月26日, 太原近50年最低气温出现在2002年, 为-23.3℃。

2. 混凝土养护方案的确定。

本工程结构楼板较薄且以板厚180 mm为主, 表面系数M>5 m-1, 同时冬施期间太原市平均气温为-6℃, Tm, a=-6℃>l[ln (km/a) ]/b=-17.8℃, 根据《建筑工程冬季施工规程》JGJ104-97, 采用综合蓄热法进行混凝土养护, 确保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

3. 冬季施工技术措施。

(1) 对混凝土搅拌站要求。因浇筑混凝土采用预拌混凝土, 对搅拌站提出以下要求:一是混凝土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 水泥标号不应低于425号, 最小水泥用量不低于300 kg/m3且水灰比不应大于0.6。二是根据气温采取可靠措施保证混凝土储罐温度不低于10℃, 入模温度不低于5℃。 (2) 施工现场保温措施。一是在悬挑脚手架内侧, 作业层及作业层下层满挂彩条布防止冷风直接作用在模板及混凝土表面。二是作业层下层门窗洞口采用彩条布及保温阻燃岩棉被进行封堵。三是进入冬施后, 环境温度≥-5℃时, 顶板作业层上表面浇筑完混凝土后及时覆盖一层塑料布及一层5 cm厚保温阻燃岩棉被, 且在作业层每个房间内加生火炉, 火炉下部距离楼板300, 上部设置铁皮防护罩防止火炉直接烘烤结构楼板。当环境温度≥-10℃时, 除采取上述措施外, 加盖一层保温阻燃岩棉被。四是混凝土达到要求强度且冷却到5℃后, 方可拆除模板和保温层, 拆模后的混凝土温度与混凝土温差大于20℃时, 其表面要及时覆盖使其缓慢冷却。

4. 混凝土热工计算。

根据《建筑工程冬季施工规程》JGJ104-97, 进行热工计算。

(1) 构件选取。结构外墙厚度300 mm, 其表面系数结构楼板厚度以180 mm厚为主, 其表面系数为结构楼板表面系数大、散热快为冬施中最不利构件, 故冬施只对顶板混凝土进行热工计算。

(2) 计算条件:结构楼板厚度180 mm, 混凝土用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拌制, 水泥用量为330 kg/m3, 混凝土质量密度2500 kg/m3, 比热容0.96 kJ/kg·K, 入模后温度为9℃, 施工早期3 d平均气温Tm, a=-6℃, 根据施工计算手册透风系数取1.3, 保温层总传热系数为K=10 kJ/㎡·h·K, 普通42.5硅酸盐水泥水化速度系数Vce=0.0175h-1。

(3) 计算三个参数:

η=T3-Tm, a+φ=9- (-6) + (-14) =1

(4) 混凝土蓄热养护开始到任何一时刻t的温度:

计算冷却时间to, 根据公式:

T=ηe-θ·V·t-φe-V·t+Tm, a。将三个参数代入上式得

先估计一个t=48h, 代入上式

故混凝土养护冷却到0℃的时间为48小时。

根据公式:

将以上参数代入得:Tm=3.8℃

故混凝土冷却到0℃时间为48小时, 平均温度为3.8℃。

(5) 计算达到的相对强度。根据普通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在各种养护温度下的强度增长百分率曲线可得到:混凝土强度达到16%, 楼板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 因混凝土掺有防冻剂, 根据《建筑工程冬季施工规程》JGJ104-97中规定:掺有防冻剂的混凝土, 当室外最低气温不低于-15℃时混凝土受冻临界强度不得小于4 MP。经过计算本工程在到达0℃时混凝土强度等级已经达到4.8 MP, 故此方案可行。

5. 混凝土测温。

(1) 混凝土出机及入模的温度, 每工作班测四次, 测时温度计插入被测混凝土内深度为1/2温度计长度。混凝土强度未达到4 Mpa以前, 每2小时测一次, 达到临界强度以后, 每昼夜四次 (每隔6小时测一次) 。 (2) 测温孔可采用预埋内径12 mm金属套管制作下端封闭, 防止混凝土进入, 埋设深度15 cm, 并注入10 cm机油。温度计插入测温孔后, 堵塞住孔口, 留置在孔内3 min~5 min, 然后迅速从孔中取出, 使温度计与视线成水平, 仔细读数并计入测温记录表。

总之, 由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施工的太原万国城MOMA酒店、公寓、商业用房项目主体结构冬季施工时采用综合蓄热法进行混凝土养护, 混凝土标养试块、同条件试块经由资质的检测机构试压全部符合设计要求, 其中同条件试块2天到达4 MP, 进一步验证了热工计算的准确性。采用综合蓄热法养护混凝土, 使工程质量有了可靠的保障。

综合实例法 篇2

代码如下:

package main

import “fmt”

func select_sort(a []int) {

len := len(a)

for i:=0; i < len-1; i++ {

k := i

j:= i + 1

for ; j < len; j++ {

if a[j] < a[k] { k = j }

}

if k != i {

a[i], a[k] = a[k], a[i]

}

}

}

func print_array(a []int) {

for i := 0; i < len(a) - 1; i++ {

fmt.Printf(“%d, ”, a[i])

}

fmt.Print(a[len(a)-1])

}

func main {

a := []int{1, 8, 5, 9, 4, 3, 6, 6}

print_array(a)

fmt.Printf(“n”)

select_sort(a)

print_array(a)

}

输入:

1, 8, 5, 9, 4, 3, 6, 6

输出:

1, 3, 4, 5, 6, 6, 8, 9

工程力学实例法教学探究 篇3

工程力学包括理论力学, 材料力学两部分内容。理论力学更偏重理论分析, 材料力学与实际结合较多。力学工作者不仅要具备严谨的理论基础, 而且要时刻面对复杂的工程实际问题。在该门课程的绪论部分就可以提出一些实例供同学们思考, 以提起他们的兴致进行下面的学习。

1 理论力学部分实例教学

工程力学中, 力的平移定理是任意力系的简化的依据。从实际角度出发, 平移定理也是在工程应用中分析力对物体作用效果的一个重要方法。如在攻丝时, 要双手操作, 双手给丝锥的力构成的是力偶, 效应是单一的转动效应。如果单手操作, 将力平移到丝锥处, 除了有转动效应的力偶外还会产生移动效应。这个移动效应就使工件作废。如果用力过猛, 还会使丝锥折断。在体育运动中也常见力的平移定理的应用, 如踢足球, 打乒乓球。如何才能踢出漂亮的旋球, 好玩的男同学深有体会。如果你正对着球心一脚踢下去, 肯定是顺着这个方向球就飞出去了。如果稍微偏点, 足球就会旋转着前进。原因就可以用力的平移定理解释。

在摩擦一节内容中, 自锁的的应用, 其中一个提到千斤顶。在不光滑斜面上的一个物体能够在某个位置静止不动, 是因为自锁了, 这时可以用一张三角形的纸片作为斜面如图1 (a) 。千斤顶恰恰是这个纸片斜面卷成的圆柱图1 (b) 。当外力作用在斜面表面时, 就不会滑下去。通过实例的介绍使学者积极参与课堂, 拓宽学习思路, 增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在运动学讲到瞬心时, 有这样一个例子:把一张纸片贴在自行车轮的边缘, 观察这个纸片在自行车前行过程中不同位置时的清晰程度。你会发现, 当纸片在车轮跟地面相接触的那一瞬间, 可以清楚地看到纸片的移动, 但是, 当它转动到车轮上端的时候, 却一闪而过, 看得不清楚了。这样看来, 车轮的上下部分的转动速度是不一样的。具体量值的大小关系, 学了瞬心法就知晓了。

在运动学中讲解结构中的各个构件的运动时常常以活塞连杆机构为例, 而只是见活塞连杆机构的模型简图, 对于缺少实际经验的同学们来说更是抽象, 此时可以播放一段汽车油缸拆解的视频。这个过程使得同学们对活塞连杆机构有了立体深刻的认识。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借助多媒体, 在课堂上播放工程实例的图片和相关视频。但不能完全依靠多媒体。毕竟工程力学中还有很多的理论推导和大量的计算公式, 在这种情况下就要利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多媒体和板书结合的方法是再恰当不过了。

2 材料力学部分实例教学

学习材料力学的目的主要是通过对杆件的应力、变形以及材料的宏观力学性能的研究, 设计出既安全又经济的结构构件和机械零件。针对机械类专业, 课堂上列举的例子多为机床、天车等车间工厂中的实际例子, 便于对学生学习机械类知识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针对土木类专业, 可列举交通设施如道路、铁路、水道等或者其他设施如管道、电缆等, 天然障碍的如河流、海峡、峡谷等。

拉伸变形可以通过拉伸试验机做实验。分别对低碳钢和铸铁进行拉伸。对于知识的理解很有帮助。剪切和挤压的实例很多, 销轴连接处, 连接轴和轮的键。扭转大部分高校保留了实验, 通过实验可以观察到断口特点, 进而理解理论推导。而这两个实验远远满足不了实际教学的需要。在材料力学的教学过程中, 每种基本变形都必须通过试验现象找到变形特征加以基本假设来推导应力公式, 但现有的教学内容普遍偏重理论分析, 缺少实践, 感性认识不强, 推导过程强行灌输给学生, 在这种教学手段单一的情况下, 就要求力学教育工作者需具备教师和工程师的双重身分, 去填充同学们实际经验的空白。

组合变形更是常见的, 磨床主轴在加工工件时, 既有弯曲又有扭转的作用。

材料力学是一门很有用的学科。只要注意观察, 生活中处处有材料力学的踪影。利用材料力学知识可以改进我们的生产, 对我们的生活和社会的发展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同其他学科相比, 力学学科表现出了从基础到应用的极大跨度的学科特征。因此, 工程力学的教学既要体现作为基础科学的力学理论、方法的普适性和完整性, 更要突出工程力学作为工程技术科学的应用特征。为了让我学门能够把学习变得不再枯燥乏味, 我们教师的任务就是收集各种生产生活与力学相关的实例, 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 加以诠释。

参考文献

[1]依据具体工程实例将ANSYS引入材料力学课堂.王宏伟[J].高等教育研究, 2010, 27 (3) :40-46.

Photoshop综合实例教案 篇4

教学时间:2012年5月3日

教学课时:2节

执教老师:孟晶晶 教学目的:本堂课内容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通过本课时的教学,让学生懂得如何运用所学知识将各素材进行“移花接木”,从而锻炼学生的综合运用的能力及丰富的相像能力。

教学内容:

合成实例1:灯泡里的金鱼

合成实例2:草莓屋

教学重点:图层蒙版的大量运用,通过“色彩平衡”的操作培养学生对整体图片色调的感知,利用椭圆制作多个选区的技巧。

教学难点:实例1:图层蒙版的运用,制作多个椭圆选区的方法。

实例2:对图片色彩的分析及色彩平衡的操作 教学环境:(硬件)多媒体教室

(软件)Photoshop CS4版本 教学素材:实例1:灯泡、水、金鱼、气泡

实例2:背景图、草莓、老砖房、台阶、兔子 教学过程:

1、时间安排:第一节课:实例1讲解时间15分钟,实例2讲解时间20分钟,自由提问时间10分钟;第二节课:上机操作,老师巡堂讲解。

2、启动Photoshop,先打开实例1及实例2的合成效果图,激发学生兴趣,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思路分析有哪些素材组成。

3、呈现实例1所需素材,让学生明白实例1的效果图是由这些素材组成的。

4、讲解操作步骤: 【灯泡里的金鱼】

A、打开灯泡、水、金鱼、气泡素材,将灯泡图层置为当前图层,并将“水”素材拖入灯泡图层中,调整大小,放到合适位置。

B、将“水”素材去色(快捷键Ctrl+Shift+U),并将不透明度改为50%,调整好位置后再把不透明度调回100%(目的是为了更好看到调整的位置,这里向学生提问:如果要看到下面的灯泡图层该如何操作?)C、把灯泡外的多余部分删除(提问:如果要将灯泡外的多余部分删除方法有哪些?),可使用圆制作选区进行删除,这里有个小技巧按住Alt+Shift键画圆的时候,再按空格键可以对选区进行移动。D、将“金鱼”素材拖入灯泡中,调整大小及位置,并将图层模式改为“正片叠底”(让学生回想以前讲过的知识里有哪个实例是用过此模式),并添加图层蒙版,目的是用黑色画笔把不需要的部分删除。E、打开“气泡”素材,利用椭圆扣取其中部分气泡,并将其放入灯泡素材中。

F、Ctrl+Shift+E:合并所有图层并保存。【草莓屋】

A、呈现实例1所需素材,让学生明白实例1的效果图是由这些素材组成的。

B、打开背景图、草莓、老砖房、台阶、兔子素材,将背景图置为当前图层,并比较效果图跟背景图的色彩,(创设问题情境:比较两张图片,看看有什么不一样?)这一步需要对图片进行色彩的一个处理。引导学生说出调整色彩的方法有哪些,Ctrl+B色彩平衡,参数为:-10、10、-35。

C、打开“草莓”素材,进行扣图处理,提问:看到这张素材,同学们能想到最快速的扣取方法及工具是什么?

D、将处理好的草莓放到背景图中,并调整合适位置及大小,由于色彩跟背景有些差别,所以需将素材作色彩平衡处理:-15、20、-50 E、打开“老砖房”素材,提问:要把门和窗扣取下来要利用什么工具? F、将扣好的门窗放入背景图中,并调整合适位置及大小(由于操作此步时需跟草莓形状贴切,所以需用上“变形”工具,将门窗贴合草莓)G、为使效果更加逼真,给门窗加上阴影。H、截取草莓的部分叶子,目的是给放在窗子上。

J、打开“台阶”素材,截取部分台阶放入背景图中,并适当调整色彩平衡,为台阶加阴影。

K、拖入“兔子”素材,调整位置及大小。L、Ctrl+Shift+E:合并所有图层并保存。

强夯置换法处理软土地基应用实例 篇5

关键词:软土,夯置换,加固深度,复合地基

我国沿海地区分布着以淤泥和淤泥质土为主的软土。一般情况下, 软弱地基土的工程性质比较差, 承载力比较小, 所以, 在利用软土地基时, 应采取加固处理的方式。软土地基加固处理的方法有换 (填) 土法、预压排水固结法、灌浆法、深层搅拌法和强夯等。实践证明, 强夯置换加固软土地基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它不仅能改善软土的结构, 减小沉降量, 有效提高地基的承载力, 还能达到设计要求, 便于施工。

1 应用实例

1.1 工程概况

大连港码头辅助建筑区拟建4 栋综合楼, 高2 层, 框架结构, 无地下室, 拟采用浅基础。

1.2 场地地基土的组成

该场地的地下水位埋深为2.2~2.5 m。地基土主要由以下3部分组成:1层中粗砂。吹填形成, 黄褐色、黄白色, 稍湿、饱和, 松散状态, 均粒, 主要由长石、石英矿物组成, 含多量黏性土, 层厚3.1~4.4 m, 承载力特征值fak=110 k Pa。2层淤泥质黏土。吹填形成, 灰色, 饱和, 软塑—流塑状态, 属高压缩性土, 层厚1.5~2.1 m, 承载力特征值fak=60 k Pa。3层粉质黏土。黄褐色, 湿, 可塑, 属中压缩性土, 承载力特征值fak=170 k Pa。

1.3 强夯置换施工设计

强夯置换施工前, 要在施工现场选则有代表性的场地作为试验区进行试夯, 试验区面积为400 m2 (20 m×20 m) 。

1.3.1 强夯置换试验施工参数

强夯的有效加固深度应根据现场试夯或地区经验来确定。在缺少试验资料或经验时, 可按照表1 所列数据预估。

(单位:m)

由表1 可知, 当单击夯击能为3 000 k N·m时, 即300 k N夯锤, 落距为l0 m。如果采用等边三角形布置夯点, 那么, 夯点间距为4.5 m, 每夯点夯3 遍, 夯击数为13~18 击, 填料2次 (填料以强—中风化为主碎石) , 最后两击夯沉量平均值小于50 mm, 夯坑周围地面隆起量小于200 mm, 夯坑深度不大于1.5 m, 跳点夯击2 遍, 2 遍夯间隔时间为14 d, 最后满夯2 遍。

1.3.2 试夯检验

试夯结束2 周后, 检测试夯场地, 并与夯前测试的数据作对比, 以检验强夯效果, 确定工程采用的各项强夯参数。由检验结果可知, 置换深度达到淤泥质黏土底部, 中粗砂承载力特征值fak=310 k Pa, 淤泥质黏土承载力特征值fak=100 k Pa, 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spk=330 k Pa, 有效加固深度大于6.5 m。

2 强夯处理地基的施工情况

2.1 强夯时使用的设备

强夯时所用的设备是履带式起重机, 夯锤质量为300 k N, 底面为圆形, 底面积为2.8 m2, 锤底面对称设置4 个上下贯通的排气孔。满夯使用的夯锤质量为200 k N, 底面为圆形, 底面积为4.6 m2。

2.2 强夯置换施工

强夯置换施工的步骤是:1清理并平整施工场地。2标出第一遍夯点的位置, 并测量场地高程。3起重机就位, 夯锤置于夯点位置。4测量夯前锤顶高程。5将夯锤起吊到10 m的高度, 开启脱钩装置, 夯锤脱钩自由下落, 放下吊钩, 测量锤顶高程。6夯击并逐击记录夯坑深度, 当夯坑过深、起锤困难时, 停夯, 向夯坑内填料至与坑顶齐平, 并记录填料数量, 重复工序, 直至满足设计的夯击次数和控制标准即完成一个夯点的夯击。7按照跳点的原则换夯点继续夯击, 完成全部夯点的第一遍夯击。夯击间隔时间为14 d, 14 d后依次完成全部夯击遍数。8低能量满夯。将场地表层松土夯实, 并测量夯后场地的高程。9强夯处理范围大于建筑物基础范围3 m。

2.3 强夯施工过程中的监测

在强夯施工过程中, 在完成监测工作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开夯前, 检查夯锤的质量和落距, 确保单击夯击达到3 000 k N·m;2每一遍夯击前, 要复核夯点放线, 夯完后检查夯坑的位置, 如果发现偏差或漏夯的情况, 要及时纠正;3按照设计要求检查每个夯点的夯击次数、每击的夯沉量、最后两击的平均夯沉量和总夯沉量;4在施工过程中, 要详细记录施工参数和施工情况。

2.4 强夯置换施工效果检验

施工完毕28 d后要进行夯后检验。检验时采用重型动力触探和室内土工试验手段, 主要针对的是中粗砂层和淤泥质黏土层。

2.4.1 中粗砂层效果检验

对于中粗砂层, 主要采用重型动力触探进行夯前夯后检测。夯前、夯后N63.5变化对比曲线如图1 所示。

由图1 可知, 夯前N63.5的平均值为2.8, 夯后N63.5的平均值为12.1, 该层土体由松散状态变为密实状态。夯后, 中粗砂层承载力特征值fak=310 k Pa。

2.4.2 淤泥质黏土层效果检验

夯前、夯后淤泥质黏土物理力学性质的对比情况如表2 所示。

由表2 数据可知, 夯前, 软塑—流塑状态的淤泥质黏土经过强夯置换加固后, 含水量降低, 孔隙比减小, 液性指数下降。这些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的变化表明, 加固后, 明显改善了工程性质。夯后, 淤泥质黏土承载力特征值fak=100 k Pa。

2.4.3 桩体质量效果检验

经过钻探取样, 结果显示, 桩体在2.5~3.0 m深度内由碎石组成, 2.5~3.0 m深度以下由中粗砂组成, 置换深度达到淤泥质黏土层底部, 桩体长度为5.6~6.0 m, 桩体承载力特征值fak=350 k Pa。

2.4.4 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

强夯置换后, 地基土为复合地基, 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spk可由下式确定:

式 (1) (2) 中:fspk为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k Pa;m为面积置换率;n为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 本工程取值为3;fsk为处理后桩间土承载力特征值, k Pa;fp.k为桩体单位截面积承载力特征值, k Pa。

其中, 面积置换率为:

式 (3) 中:d为桩身平均直径, m;de为1 根桩分担的处理地基面积的等效圆直径, m。

根据公式 (1) (2) (3) 计算得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spk=130 k Pa。

3 结束语

作为一种软基处理方法, 强夯置换法得到了工程界的高度重视, 但是, 影响强夯置换法加固软土地基施工质量的因素有很多。在工程地基处理前, 应针对相关问题进行充分的研究。在选择地基处理方案时, 应判断其是否适合使用强夯置换法处理。实践证明, 选用该方法时, 不仅要设计合理, 还要选择合适的施工参数。

参考文献

[1]林宗元.岩土工程治理手册[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3.

[2]《岩土工程手册》编写委员会.岩土工程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4.

[3]刘景政, 杨素春, 钟冬波.地基处理与工程实例分析[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8.

强夯置换法加固软弱地基应用实例 篇6

强夯法多年来广泛应用在建筑、港口、码头等多种工程的地基加固上。强夯加固非饱和土,效果显著已经得到大家的认可,加固饱和砂土地基,夯后效果也很明显,对于厚层的淤泥质土,由于土体渗透性差,土体内的水排出困难,因此对夯击工艺和施工参数要求更加严格,本文介绍采取强夯置换与排水板结合使用的加固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值得类似地基加固借鉴。

2 工程地质概况

工程位置距长江约1 100 m,地貌单元属于长江冲积平原,主要为河流相的第四系冲积物。场区地下水位埋深0.1 m~1.6 m,地层结构简述如下:①耕土:黄褐色,松散,由黏性土组成,含有大量植物根系;主要分布在场区北半部分,厚度0.20 m~2.60 m,平均0.68 m;层底标高5.41 m~8.60 m,平均6.33 m。①-1杂填土:褐色,松散,稍湿~湿,主要由黏性土和建筑垃圾及少量生活垃圾组成。主要分布在场区南半部分,厚度2.50 m~3.50 m,平均3.00 m;层底标高5.64 m~5.65 m,平均5.65 m。②粉质黏土:局部为黏土,黄褐色,可塑~硬塑,在接近水位或水位以下多为软塑。切面较光滑,韧性、干强度较高,含有少量铁锰质结核。该场区分布普遍,厚度0.30 m~3.70 m,平均1.92 m;层底标高3.30 m~6.18 m,平均4.89 m;该层标准贯入平均值为2.2击,属中等压缩性土。②-1粉土:灰褐~灰黄,湿~很湿,稍密。切面粗糙,干强质、韧性低,摇振反应迅速,见有少量云母碎片和较多铁质氧化物。该层局部出现,厚度0.50 m~2.80 m,平均1.35 m;层底标高2.31 m~5.50 m,平均3.69 m。③淤泥质粉质黏土:灰褐色,软塑~流塑,干强度、韧性低,摇振反应中等~迅速。偶见钙质结核。场区普遍分布,厚度1.00 m~7.10 m,平均4.49 m;层底标高-3.65 m~2.85 m,平均-1.43 m。该层标准贯入锤击数平均值为4.9击。属中等压缩性土。③-1粉洗砂:灰色,松散~稍密,饱和,均粒,主要矿物成分为长石、石英,含有少量云母碎片,夹有大量粉土夹层,偶见白色螺壳及腐烂植物体。场区分布较普遍,厚度1.00 m~15.40 m,平均6.37 m,层底标高-12.79 m~3.66 m。

3 设计参数

1)在大面积施工前,先进行了试夯,试夯面积1 800 m2,设计要求:设计堆载为320 kPa。

2)试夯工艺参数选择如表1所示。

4 试夯施工过程简介

4.1 施工说明

强夯机械采用杭州产W200A型履带式起重机,点夯夯锤使用ϕ2.2 m铸钢锤,锤重16 t,满夯夯锤使用ϕ2.4 m混凝土锤。强夯前,场地回填石料1 m,一遍结束后再回填0.8 m左右,点夯结束后,填料厚度根据场地标高调整。

4.2 施工顺序

1)排水处理。对场地进行初平:在强夯区域内挖设100 cm×100 cm的盲沟,纵横布置,间距为23 m×95 m,经验收合格后进行石料回填,形成排水板顶层的横向排水通道(见图1)。

2)插塑料排水板SPBⅡ型,一般深度为5 m~12 m。

3)场地第一次铺废弃硬质粒料,厚度约为1 m,推平后用YT25拖式振碾式压实机进行振动碾压30遍。

4)进行点夯,夯能采用设计夯击能量和夯击数,采用三角形布点,分3遍跳打,每遍14击。夯完后填料整平场地。

5)最后采用YT25拖式振碾式压实机进行振动碾压60遍。

4.3 试夯小结

1)夯击时第1遍平均坑深1.55 m,最后两击平均下沉量3.5 cm;第2遍平均坑深1.35 m,最后两击平均下沉量2.5 cm ;第3遍平均坑深1.30 m,最后两击平均下沉量2.15 cm。强夯过程中可看到水从排水板处渗出,同时每个夯坑夯完后2 h左右有水渗出并形成积水,各夯坑积水高度不等,将坑内水抽干,2 d后不再有水渗出。2)局部夯击时,没有达到贯入度要求的,进行了填料补夯;施工过程中确保排水畅通,控制土体含水量,保证冲碾过程中不出现弹簧、翻浆现象。

5 夯后检测与试验结果

5.1现场检测

1)选取检测点。现场会同业主、监理选取6点进行静载荷试验,分别为A1区4832,A2十一区22-23,A10区K22,B1区701,B2区4015,B5区17。2)加载方式。现场试验最大加载量按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两倍即700 kPa进行,分为10级,每级加载量为70 kPa;静载荷试验承压板2.9 m×2.9 m,板底铺设10 mm中粗砂找平,采用油压千斤顶加载,工字钢搭设堆载平台,砂袋堆积提供反力,最大压重量700 t。

5.2检测结果

试验结果表明,6处试验点的P—S曲线均呈缓变型,承载力特征值取值按s/b=0.01取值,且取值不超过最大加荷值的1/2结果6处试验点的承载力特征值均满足设计要求的350 kPa。具体试验结果如表2所示。

6体会

1)本工程采取强夯置换饱和淤泥质土结合排水板加盲沟和明沟的降排水措施加固地基是有效的。2)强夯施工排水是关键,场区外围排水沟的积水控制在50 cm,夯坑内积水及时排走,不得超过24 h。3)强夯置换时,会产生很大的超孔隙水压力,造成软土的隆起和挤出,因此采取跳夯更有利于孔隙水压力的消散。4)强夯施工时,严格控制最后贯入量,达不到要求的,加料进行补夯,这样能起到调整深层软土层不均匀沉降的作用。

摘要:介绍了强夯置换法加固软弱地基的工程实例,工程实践表明:通过强夯置换法加固淤泥质粉质黏土,大幅度地提高了地基承载力,为类似地质的地基加固提供了一些经验。

关键词:强夯,排水板,地基承载力

参考文献

[1]YSJ 209-92,强夯地基技术规程[S].

[2]JGJ 79-2002,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S].

强夯法地基处理实例分析 篇7

强夯法是一种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 其处理方法为: 反复将夯锤提到高处使其自由落下, 给地基以冲击和振击能量, 将地基土夯实, 从而提高地基的承载力, 降低其压缩性, 改善地基性能。强夯法适用性非常广。碎石类土、砂类土、饱和度较低的细粒土 ( 粉土和粘性土) 、湿陷性黄土、素填土以及杂填土等地基处理, 均可用强夯法[1]。

某棚户区改造工程需要进行填方处理, 填方深度0 m ~ 8 m, 采取强夯法对该区域的填方土体进行处理。为满足地基处理需求, 施工前进行了系统的强夯试验。通过强夯试验, 根据处理区域的填土深度差异, 确定强夯处理的技术参数[2,3], 根据该试验参数进行施工, 获得了良好的施工效果。

1 工程地质概况

该场地按自上而下顺序, 对各土层分述如下:

①新填土, 厚约0 m ~ 8 m; ②杂填土 ( Q4ml) : 杂色, 主要由粘性土、腐质植物根系等混合堆填, 结构松散, 湿~ 饱和, 最厚处为1. 2 m, 该层土质不均, 堆填时间短, 未完成自重固结, 物理力学性质很差; ③粉质粘土 ( Q4al) : 红褐色~ 棕红色, 含少量铁锰质, 硬塑~ 坚硬, 摇震反应无, 切面稍有光泽, 干强度高, 韧性高。最厚处为9. 4 m, 该层土全场均有分布, 层厚分布较为均匀, 标准贯入试验标准值为13 击, 中等压缩性, 力学性质较好; ④粉土 ( Q4al) : 淡黄色, 褐黄色, 含少量的云母片及铁锰质, 砂感较强, 中密~ 密实, 湿。摇震反应中等, 无光泽反应, 干强度低, 韧性低。最厚处25. 9 m, 该土层分布较不均匀, 标准贯入试验成果标准值为10 击, 结合土工试验成果判定该层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质, 中等压缩性, 承载能力一般; ⑤红粘土 ( Q4al) : 红褐色~ 黄褐色, 偶含砾石, 硬塑~ 可塑状, 韧性高, 干强度高, 失水干缩, 摇震反应无, 最厚处为21. 5 m, 该层在场地局部分布, 含水比0. 53<aw<0. 75, 标准贯入试验标准值为14 击, 中等压缩性, 力学性质表现为上部较好下部一般; ⑥石灰岩 ( D3xl) : 灰黑色, 青灰色, 见白色方解石脉, 隐晶质结构、中厚层状构造, 岩芯较破碎, 主要呈短柱状, 揭露层厚0. 2 m ~ 5. 65 m。岩体完整程度为较破碎, 基本质量等级为Ⅳ级, 为较硬岩。

2 强夯技术参数选择

1) 施工机具夯锤底直径2.5 m, 锤重20 t, 静压力40 kPa。

2) 强夯施工按两遍点夯, 一遍满夯。

3) 由于需要处理的填土厚度起伏较大 ( 0 m ~ 8 m) , 为了使处理后的地基均匀性好, 减少差异沉降, 同时减少工程费用, 根据填土厚度, 将强夯处理区划分为0 m ~3 m区、3 m ~6 m区以及6 m ~8 m区等三个区域。

根据修正后的梅纳 ( Menard) 公式[4,5]:

其中, D为加固深度, m; k为Menard公式修正系数, 从国内的工程实践和试验资料的计算统计来看, k = 0. 4 ~ 0. 8, 本工程中土体较差, 取0. 5; M为夯锤重量, kN; H为锤的落距, m。

地基有效加固深度D = 8 m, 深度影响系数kk= 0. 5, 可得夯击能MH=2 560 kN·m; 令地基有效加固深度D = 6 m, 又取深度影响系数k=0. 5, 可得夯击能MH = 1 440 k J; 0 m ~ 3 m填土区填土较浅, 不需要点夯, 只需最后满夯即可。因此本工程的施工, 选用直径2. 5 m圆形平底钢夯锤, 质量M=20 t, 3 m ~ 6 m区点夯落距10 m, 6 m ~ 8 m区点夯落距15 m, 全场普夯落距5 m, 具体参数如表1 所示。

4) 夯击次数: 填土深度6 m ~ 8 m区域内点夯, 每点分别8 击~12 击、3 m ~ 6 m区域内的点夯每点分别5 击~ 8 击, 满夯均为3 击~ 5 击。

5) 收锤标准: 按《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最后两击的平均夯沉量不宜大于50 cm ~ 100 cm; 并且不能因夯击造成周围地面隆起过大; 也不能因为夯击过深而造成夯锤难以拔起。

6) 夯点布置: 第一、二遍点夯时, 夯点按梅花状布置, 点距为3. 5 m×4 m。第三遍采取满夯。

7) 间隔时间: 当第一遍夯击引起的孔隙水压消散率超过80%时, 方可进行第二遍点夯。一般来说, 处理深度为6 m ~ 8 m的区域, 第二遍点夯间隔时间不应少于2 d, 6 m以下的区域第二遍点夯的间隔时间不少于5 d。

3 强夯施工技术要求

1) 强夯施工前, 应查明场地内范围的地下构筑物和各种地下管线, 以免强夯施工破坏构筑物和管线。2) 若强夯造成的振动对周围建筑物、构筑物有影响时, 应该采取必要的隔振措施。3) 为方便进行定位, 避免升降时的旋转, 夯锤应该使用圆形夯锤。夯锤应该设计排气孔, 方便在夯击的时候排出空气, 以免形成气垫, 损失夯击能量。4) 夯点位置和落距需要进行控制, 以免造成多次落点不一致的情况, 若夯点未对准, 应该及时进行纠正调整。同时应该认真记录强夯的击数以及最后一击的沉降量, 形成完整的施工记录。5) 当夯坑深度过大, 为避免发生夯锤拔起困难, 需要先在夯坑中进行填料, 然后继续施工。若夯坑底部不平时, 要及时填平或整平坑底, 以免造成夯锤倾斜。6) 当地下水位高, 坑底积水时, 应及时进行人工降水位。7) 不同深度的各个区域和各区域交接处强夯施工时, 应该低位先施工, 高位后施工; 交接处, 由高能级区域向低能级区域延伸。

4 强夯效果评价

依据有关规范、规程, 在强夯结束20 d后应进行质量及效果检测, 可采取勘探取样、载荷试验、标贯试验、重型动力触探等对强夯效果进行检测。强夯处理后地基承载力标准值fk≥180 k Pa, 达到了处理要求。

5 结语

强夯法适用性很广, 施工设备和机具简单, 操作方便, 因此在地基处理中运用较多。在某棚户区改造填方工程也运用了强夯法进行地基处理。首先通过强夯试验, 确定了处理深度不同区域各自的强夯技术参数, 然后根据该试验参数进行施工, 获得了良好的施工效果。

参考文献

[1]张平仓, 汪稔.强夯法施工实践中加固深度问题浅析[J].岩土力学, 2000 (1) :76-80.

[2]周健, 史旦达, 贾敏才, 等.低能量强夯法加固粉质黏土地基试验研究[J].岩土力学, 2007 (11) :2359-2364.

[3]杨建国, 彭文轩, 刘东燕.强夯法加固的主要设计参数研究[J].岩土力学, 2004, 25 (8) :1335-1339.

[4]孔位学, 陆新.强夯法加固软土地基有效加固深度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2001, 27 (4) :45-48.

综合实例法 篇8

● 课堂实验的引入

为了帮助学生进行理解, 笔者借鉴了陈凯老师在《中国信息技术教育》杂志上开设的栏目“信息技术课程内容设计集锦”系列文章中《更多信息, 更少容量》一文的内容, 在课堂上引入了这个实验:先打开附件中的记事本, 利用键盘输入并保存一个含有全部不重复英文大小写字母的文本文件, 其大小为26个字节 (每个字母占一个字节) , 使用计算机中安装的Win RAR压缩软件对其进行无损压缩, 再观察其压缩后文件的大小。学生就会发现, 压缩完之后文件所占空间不仅没有缩小, 反而增大了许多。其原因学生很容易理解, 压缩一个文件不仅是转换一种编码方式, 同时文件还被做了一个“加壳”操作, 新格式的文件中含有描述自身特性和编码方式的相关内容, 而这些必要的信息描述本身则会占去相对较多的文件容量。

接下来让学生尝试进行若干实验, 从观察中发现问题, 从而引出他们对压缩编码的一些思考。

按照操作要求, 在原始文件内增加字符信息, 然后观察文件压缩前与文件压缩后容量的变化情况。尝试的操作有:将某个字母重复多次;添加重复的单词;将整个字母表复制、粘贴多次等。使用Win RAR软件进行压缩, 压缩前后文件大小的对比如表1所示 (内容仅作参考) 。

对比观察后, 学生可以得出如下结论:①在一定次数的整体复制后, 压缩软件会将重复的字母过滤掉, 无论多少次操作, 压缩文件的大小基本不变;②若在字母表中添加不重复字符, 则压缩软件在压缩时就显得力不从心了。

● 实验以及现象的解释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字符压缩的方法, 笔者又让学生继续尝试新的实验。

首先, 还是使用记事本文件新建两个纯字符的文本文档, 使用键盘在第一个文档中输入一整句英语绕口令“canyoucanacanasacannercancanacan” (你能够像罐头工人一样装罐头吗?) , 并去掉其中的大小写、空格和标点符号, 完成后保存。在第二个文档中输入26个英文小写字母外加“123456”, 完成后保存 (字符数和第一个文档完全相同) 。然后, 分别对这两个文件使用Win RAR进行压缩, 结果如上页表2所示。

实验结果和学生想象的有很大出入, 大家都以为第一个记事本文件压缩后会更小, 因为其中存在很多反复出现的单词 (即所谓的冗余信息) , 而第二个记事本文件中未出现一个重复字符, 可最终压缩后的文件大小竟然是一样的。若要解释这个问题, 就必须对压缩机制作更深入的分析。

其实, 压缩软件在对文件进行压缩前, 首先会对将要被压缩的文件进行检索。检索过程中压缩软件会将一部分字符挑选出来, 放到一个指定的位置, 称之为“搜索缓冲区”或者“字典库”。之后在进行字符压缩时, 若检索到出现的字符在字典库中已经存在, 就用对应关系来替换字符本身, 以达到缩小空间的目的。

上述实验中之所以两个文件在压缩后大小都一样, 主要是因为两个文件中的内容都被整体当作字典放入了字典库中, 也就是说只有当字典库中放入了一定规模的字符信息后, 压缩软件才真正开始表现出压缩功能。

● 字典法压缩实践

初步介绍了压缩软件的工作机制之后, 笔者又尝试让学生进行如下小实验:用人脑, 而不是用计算机来对文本进行压缩。希望学生能在这个过程中, 体会字典法压缩的原理。

先打开记事本文件, 输入一段英语绕口令 (A writer writes:Don’t write write as rite.) , 保存并查看文件大小 (42个字节, 其中包含空格和标点符号) 。然后取其中若干个字符作为字典, 以字典法来进行信息的压缩, 将压缩后的信息内容保存到另外一个记事本文件中, 并观察对比文件大小的变化。压缩时, 以前面的几个字符作为字典, 具体字典信息如表3所示。

若在压缩时, 绕口令中有连续两个字符与字典库中所存在的字符相符, 那就用两位数字表示从第几个字符开始取几个字符, 如35表示write。如果字符并没有在字典中出现过, 则要标注上0, 如0s就表示s这个字符不在字典中, 以免解压缩时产生混淆。另外, 有些字符虽然出现在字典中, 但只有一个字符与字典相符, 这样也就未必需要使用到字典。

根据规则, 压缩后的信息如表4所示。

通过对比, 发现压缩前后文件缩小了1个字节, 字典法在压缩过程中起了一定的作用。

以此作为基础, 笔者又让学生尝试对之前使用过的英语绕口令 (加入空格字符) 使用字典法进行压缩 (如表5) , 让学生先讨论并寻找适合的字典放入字典库中, 然后根据自己所选择的字典进行相应的压缩。

如表6、下页表7所示, 是学生讨论探究后尝试使用的部分字典以及使用该字典进行压缩后的信息及信息大小, 针对不同的字典笔者发现有很多值得和学生探究的地方。

使用这个字典后, 学生发现压缩率的高低与字典有很密切的关系, 如果使用了不合理的字典, 字符在压缩后, 空间不仅不会缩小, 反而会变大。

使用这个字典后, 学生会发现压缩后文件的大小明显减小了。因此, 笔者又提出问题:压缩后信息中的“126”代表什么意思?还原时是否会出现问题?学生会发现其中有歧义:是从12位置取6个字符, 还是从1位置取26个字符。所以如果使用字典内容过多需要用两位来标识的话, 那么压缩时所有涉及的内容都应用两位来标识。于是, 为了能够压缩信息, 字典选取和编码方式都要有所调整, 这一次, 不仅扩大了字典, 而且规定用2个字符来索引字典的位置, 用2个字符来存放字符的长度 (如表8) 。

学生尝试以后发现, 如果文件中数据本来就不多, 想要对它进行压缩, 是相当困难的事情。

在探索的过程中, 有部分学生尝试使用“can a”或“can a can”作为字典进行压缩, 所得文本大小相较原文本也有所减小。然而, 对这种方法笔者又提出了质疑:在编码过程中是否遗漏了什么因素?学生思考后提出了问题:这两个字典本身并不处在压缩语句的首部, 而是从中间开始节选的, 除非在编码过程中另外补充信息说明, 否则不能简单拿来使用, 如果要使用文件中间的内容来作为字典, 则在压缩时还需要考虑字典本身的偏移量, 这样一来, 又需要额外增加压缩后文件的大小。讨论到这里, 笔者引出当前很流行的LZ压缩编码, 建议有兴趣的学生可以研究一下:编码的设计者是如何将字典本身所占容量尽可能减少的?这又是一个值得自主学习探索的好课题。

实例分析深层搅拌法处理软基 篇9

软土指在静水或缓流水环境中以细颗粒为主的近代黏性沉积土,是一种呈软塑到流塑状态的饱和粘性土,在我国沿海、内陆都有广泛分布。由于沉积环境的不同及成因的区别,软土的性质、成层情况各有特点,但它们共同的物理性质是天然含水量大、饱和度高、强度低、压缩性高、透水性差等特征。在软土地基上修建建构筑物,必须重视地基的变形和稳定问题。目前常用的软弱地基处理方法分类见表1。

深层搅拌法是水泥土搅拌法的一种,最早由美国在工程实践中采用,简称MIP法,上世纪80年代开始在中国应用。水泥土搅拌法是用于加固饱和软黏土、黏性土、粉土等地基的一种方法,即利用水泥等材料作为固化剂,通过特制的搅拌机械就地将软土和固化剂强制搅拌,使软土硬结成具有整体性、水稳定性和一定强度的水泥加固土,从而提高地基强度和增大变形模量。所谓“深层”搅拌法是相对于“浅层”搅拌法而言,浅层搅拌法的加固深度一般不超过3 m,深层搅拌法的加固深度通常超过5 m。下面以实例来说明深层搅拌法的设计和施工过程。

2 项目概况

某省某公路项目全长80km,沿线需加固的结构物(桥台引道、涵洞、通道等)软基路段长度达13 km。软基主要是第四纪沉积层的淤泥及淤泥质黏土,流塑-软塑状,最深厚度达30m。淤泥最大含水量超过80%,最大孔隙比>2.9,最大饱和度为完全饱和最小承载力为36kPa。大部分软基上是鱼塘或河涌。

3 具体工程设计

下面详细说明K4+880小桥段桥台背过渡段复合地基的设计过程。K4+880小桥桥长26.0m(两跨13.0 m),桥面宽26.0 m,该桥台基础采用Φ1200 mm钻孔灌注桩,路基采用砂桩或插塑板加超载预压方法进行地基处理。由于这两种地基处理方法的加固机理不同,施工技术迥异,势必会引起桥台背一定范围内产生过大的沉降差,产生严重的“桥头跳车”现象。为了协调桥台与路基间的沉降变形,需要在该桥两端台背一定范围内采用深层水泥搅拌桩形成复合地基进行处理,使复合地基承载力满足上部结构及填土的荷载要求,沉降及沉降差满足使路面平稳过渡的要求,同时进行路基的深层及浅层滑移稳定性校核。

3.1 处理范围

确定深层搅拌桩处理范围的原则是:(1)缓冲段长度(L):即搅拌桩处理范围沿线路方向的长度。在复合地基承载力满足上部结构设计荷载要求的前提下,满足沿线路方向总沉降差不大于50mm且纵坡率不大于1%的要求,以此确定缓冲段长度。(2)缓冲段宽度(B):由于线路横向无严格的沉降差要求,因此,设置缓冲段宽度时以满足设计荷载的要求为主,同时考虑路基护坡或反压护道并防止产生深层滑移的要求。根据上述原则,确定该小桥桥台背缓冲段(即深层搅拌桩复合地基处理范围)为:L×B=15.1m×34.0m。

3.2 复合地基设计

1)在满足承载力要求的前提下,在过渡段应变化搅拌桩的桩长和置换率(桩距),以使过渡段(缓冲段)的沉降差满足纵坡率的要求。

本例中确定过渡段搅拌桩的桩长为L=6.0m~8.5 m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为87.9kN~104.5 kN;搅拌桩的置换率m=0.15~0.20,平均置换率m=0.18;桩中心距d=1.0m~1.35m。此时复合地基承载力为Rsp=98.8 kPa~117.5 k Pa(取β=0.6)。

2)沉降校核采用“双层地基”模式,按“修正手册法”计算复合地基的沉降量。首先,根据桩群体顶端及底端的荷载大小,确定复合地基范围内桩群体的压缩变形量为S1=11.0mm~20.3 mm。其次,采用“分层总和法”计算桩端下卧层土体的沉降变形。将过渡段(搅拌桩复合地基加固区域)划分为8个矩形单元,计入相邻基础荷载的影响后,算得桩端下卧层(主要为软塑状黏土及中密状亚砂土)的沉降为S2=24.7mm~46.1 mm。

由此可知,过渡段复合地基的总沉降量S为:最大沉降量Smax=20.3+46.1=66.4 mm最小沉降量Smin=11.0+24.7=35.7 mm,沉降差△S=30.7 mm。沉降及沉降差均满足设计要求。

对于与搅拌桩复合地基相邻的砂桩(或插塑板)处理区域或桥台侧,为了减少这两处的沉降差,保证沉降变形平稳过渡,可在桥台侧加密搅拌桩(即缩小桩距),在复合地基与砂桩交界处增大搅拌桩桩距、加密砂桩或插塑板,并将堆载土伸入至搅拌桩加固区。

3)深层滑移校核。对于软土地区的填方工程,当填方高度较大时,应进行路基的深层滑移校核。经过分析,本例中,因搅拌桩桩长均穿过软土而达到持力层,路基底部深层搅拌桩复合地基处理范围内不会产生深层滑移。复合地基上部填土部分,尽管填方高达5 m多,但因护坡角θ=arc tan0.5=26.6°,远远小于填砂的自然休止角(一般在35°左右),加之路基常有反压护道护坡,因此路基也不会产生填方的浅层滑移。

3.3 搅拌桩桩位布置

按照上述设计思路,经适当调整后确定该桥台背搅拌桩桩位平面布置。

4 工程测试与后期观测

为了检验设计理论的正确性及施工质量,在搅拌桩施工过程中及通车前后,均对有关的设计参数或指标进行了现场测试。

现场测试的指标主要有:

1)单桩承载力:检验设计时所选用的侧摩阻力f、桩长L、桩体强度qu等参数的正确性。

2)复合地基承载力:采用现场静载试验测试,验证桩体置换率、桩间土参与相互作用的程度等指标的正确性。

3)路基沉降及侧向位移:采用在土中埋设分层沉降仪及侧向位移计的方法测定,检验过渡段的沉降差、路面纵坡率、横坡率、反压护道的作用等。

4)孔隙水压:采用埋设孔隙水压计测定,用以观测填方过程中及通车前后路基中孔隙水压力的消散情况。

对前两项测试指标,在搅拌桩施工完成后,均按规范要求进行了相应的现场静荷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搅拌桩的单桩承载力及复合地基承载力普遍高于设计要求的10%~20%(龄期28d~37d);对复合地基过渡段沉降变形观测,截止全线通车22个月,沉降速率为0.38 mm/d,沉降差<50mm,纵坡率<1%,侧向位移在9.2mm~37.8mm之间,路基未产生浅层滑移,满足设计要求;地基孔隙水压力的消散及地基的固结情况良好。

摘要:采用深层搅拌法处理软基,一是能缩短工期,可免去排水固结处理所需要的超载预压时间,能在短期内达到结构物所需的基底承载力,使软基段结构物施工早日开始;二是通过设计优化和精心组织施工,使桥台与台背路基之间的沉降差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克服"桥头跳车"现象;三是探索一种解决软基段通车初期设置过渡性路面问题的方法。

关键词:深层搅拌,软弱地基,工程设计

参考文献

[1]黄上进,王伟立.深层搅拌桩在软弱地基中应用的若干问题[J].岩土工程界,2006,5(12):43-45.

上一篇:会计报表列报下一篇:幼儿体育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