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剧剧本创作论文(精选11篇)
影视剧剧本创作论文 篇1
近些年来, 中国的电影、电视剧产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快车道, 每年五六百部电影和上千部电视剧的产出早已把中国抬进了影视大国的行列。但是, 与如此庞大的数量相对应的是, 我们的国产片在制作水平上却只能混迹在二流与三流之间, 可以堪称为经典的影片少之又少, 这对于有如此规模的影视业来说, 无疑是十分尴尬的。有关部门为了给我国的影视业提供一个良好的生存发展空间, 在政策上严格控制电影的引进数量, 在电视剧方面更是拒绝了进口电视剧的引进, 但即便是在如此“偏心”的照顾下, 进口电影仍然能从票房中分走一大半的利润, 而许多电视剧的发烧友宁愿去费尽心思地在网上搜索外国影片, 也不愿意舒服地躺在沙发上去观看电视台播出的那些国产电视剧。对于这种情况, 我们只能从自身上找原因了。
中国要想从一个电影大国蜕变成一个电影强国, 除了要有庞大的影片数量之外, 更要有足够多的经典影片作为支撑。这就像建造金字塔一样, 既要有扎实广阔的基座, 同时还要依靠金字塔尖来决定整个金字塔的高度。纵览我国的影视发展, 我们不难发现, 随着经济水平和拍摄技术的发展, 我国的制片水平其实早已摆脱了过去的那种土气的风格。至少从画面上看, 我国跟其他国家的差距并不大, 甚至比一些老牌的电影强国还要先进一些。可即便我们拥有了高水平的制片水平, 但却仍旧无法制作出可以成为经典的影片, 即使出现了一些所谓的优秀影片, 却也只能在一些稍微低一些的电影节上有所斩获, 与那些真正的经典仍有不小的差距。面对这种情况, 我们必须进行更深层次的反思。
影视业发展到今天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 但是其根本特征却一直不曾改变, 那就是任何影片都是在讲故事。场面宏大的好莱坞巨片也好, 情感细腻的欧洲文艺片也好, 他们的目的同样都是在讲故事, 那么这个故事的好坏则直接决定了电影的高度。而编织一个好的故事, 便必须要有一个好的剧本, 一个好的剧本可以说是一部好影片的基础。通过仔细观察, 我们可以发现, 许多国产影片之所以水平不高, 剧本的粗糙是根本原因。那么到底如何提升我们的剧本质量呢?
笔者认为, 要想拥有好的剧本, 就必须要有好的编剧。近些年来随着影视业的发展, 催生出了一个庞大的剧本创作群体, 这其中, 既有专业院校毕业的专职编剧, 也有曾经的文学工作者半路出家, 还有一些怀揣着各种梦想的编剧爱好者, 这其中存在良莠不齐的现象可以想见, 不然一年这么大的影片生产总量, 能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的也不会只有那么屈指可数的几部了。那么如何培养出我们自己的好编剧呢?我个人认为, 首先我们应该拥有一定数量的编剧培训班。因为仅仅依靠专业院校出来的毕业生是根本无法满足我们的剧本需要的, 因为这些人虽然是经过了专业的技术培训, 但因其年龄小, 社会阅历浅薄, 人生感悟不多, 虽然能写出合乎规范的剧本, 但所创作的故事难免肤浅、幼稚。而许多拥有良好文学基础, 且感悟颇深的文学作者, 只是因为不太了解剧本的创作原理, 而不得不禁足于剧本创作这一领域。所以说, 我们应通过各种培训让他们了解剧本创作的固有模式和技巧, 让他们知道观众对于他们所创作出来的角色会有什么样的反映, 要让他们懂得站在观众的角度换位思考, 更重要的是, 我们要让他们清楚, 他们所创造的意境、所刻画的人物, 是否可以直接移植到拍摄中来。只有让这些有志于编剧事业的人真正了解编剧技巧, 才有可能让他们成为真正的编剧。
其次, 要想培养一定规模的好编剧, 我们还要给他们营造一个良好的生存空间。现在, 我们许多编剧在出名之前, 收入无保障, 生活不稳定, 这十分不利于编剧的培养。对于一个专职编剧来说, 写出的剧本无人问津, 这就意味着没有收入。好多有着不错天赋的编剧因为不堪生活的压力而被迫转行, 笔者认为如果我们能像美国那样成立一个“编剧协会”, 在协会中登记他们的剧本, 这不仅可以保护他们的版权, 还可以让他们有一些收入, 保障基本生活, 这样, 也许就可以留住一些有天赋的编剧了。
拥有足够多的优秀编剧, 这只是我们创作大量优秀剧本的基础, 同时, 我们还应该反思我们现行的创作理念是否科学。客观地讲, 我们现在的创作心态太浮躁, 为了追逐利益最大化, 根本不能安下心来踏踏实实地研究剧本, 那种类似于快餐店老板式的影视编剧越来越多, 只要你设局, 他就敢进行创作———当代、历史、都市、农村、言情、伦理、警匪、悬疑、正剧、喜剧……无所不能, 但是憋出来的作品水平却着实不敢让人恭维, 甚至现在有些影视作品连最基本的常识都不能遵守, 其中比较经典的例子是某版三国中出现了“说曹操曹操就到”的低级错误。这正是中国影视难出精品的症结之一。没有慢工, 出不来细活, 编剧们急功近利的创作, 正如中国电影文学学会会长王兴东在采访中戏言的那样:“曹雪芹要是写《红楼梦》像现在这样, 他根本用不了那么多年, 用一年就写完了。”同时, 我们现在的编剧大多没有独立自主的创作个性, 什么类型的剧卖座, 我就跟风写什么戏, 这种拾人牙慧的做法无疑会让编剧们丧失自己的创作风格和个性。并且创作出来的作品也是千篇一律, 不利于我们影视业的发展。拿之前热播的《亮剑》和《潜伏》来说, 这两部作品的艺术成就及商业价值都是值得肯定的, 但之后那些跟风的战争片、谍战片的内容跟这两部作品大同小异, 毫无自己的特性, 这种山寨的做法也许会一时见到效益, 但长久下去对我们影视业的发展无疑是一种伤害, 商品可以山寨, 但艺术品绝对不可以山寨。
此外, 无论是国产的电影还是电视剧的创作, 现在都有一个通病, 便是剧中人物的脸谱化, 人物一登场就知忠奸, 仅这一点便让观众味同嚼蜡。要想创作出好的作品, 一定要注意对人物的刻画, 那些人们难以忘怀的影视剧, 恰恰是因为作品中人物让人关注、让人同情, 观众的意识被缝合进这些人物的命运之中, 与这些人物的命运同喜同悲、休戚与共。可以说, 刻画人物是影视创作的灵魂。如何能刻画出观众喜爱的人物?首先是来自作者对生活的提炼、开掘和思考, 其次我们还可以从众多的成功作品中发现一些规律予以借鉴。比如要赋予人物强烈的个性, 人物个性的极致常常给事件带来出其不意的发展, 并产生独特的艺术感染力;另外, 要把人物放在两难境地中刻画, 这种环境中塑造人物可以凸显人物的精神品质, 从而产生强烈的艺术震撼力。此外, 描写人物性格和内心的矛盾, 狄得罗说“人是一种力量与软弱, 光明与盲目, 渺小与伟大的复合物”, 这句话揭示了人性复杂和矛盾的一面, 而这一点恰恰给创作者提供了塑造人物个性魅力的空间。
清代戏曲理论家李渔曾说, 剧本, 一剧之本。一部好的影视作品如同一棵苍天大树, 剧本就是它深入庞杂的根系, 中国的影视业要想有所发展, 就必须回到最深层根基的剧本去寻找问题与突破点。也只有这样才能找到成就中国影视业的出路。
影视剧剧本创作论文 篇2
剧本创作基础知识
名称解释
剧本创作是指根据事先你定好的大纲进行舞台或影视剧本文本的创作,包涵了影视行业所有的剧本,如:电影剧本,电视剧本,动画剧本,小品剧本,相声剧本,快板剧本,三句半剧本,音乐剧本,舞台剧剧本,情景剧剧本,哑剧剧本,二人转剧本,动漫剧本,电视栏目短剧剧本,话剧剧本等。
目前状况
剧本创作技巧
四、多对影片进行剧作分析。前边三项也许人们谈得很多,最后这一项初学的朋友却常常认识不足。我们今天就来谈谈这一方面的问题。
一、多观察和思考生活;
二、多做构思,勤写勤练;
三、多增加艺术修养(包括音乐、绘画、戏剧……众多方面的);
面对中国的影视行业,中国编剧甚多,但好的编剧却是大海捞针,如果您还在为找不到好的编剧发愁,如果您还在为没有好的创意和策划而感到苦脑时,中国国际剧本网将是您的理想选择,因为这里有专业的创作团队,这里有顶尖的编剧创作高手,这里的成员有的是国家一级编剧,每个成员至少都是发表过一部以上的电影或电视剧本,他们以优质的服务,庞大的创作队伍,数以万计的数量赢得了广大影视公司,电视台,演艺团体及个人的信赖与好评。因此打响了在行业内几乎几人不知的卓越品牌。他们从创意,策划,到出大纲,到完整的剧本一站式服务,是我们值得信懒的合作伙伴。
撰写忌讳
一、写成小说
剧本写作和小说写作是两样完全不同的事,要知道写剧本的目的是要用文字去表达一连串的画面,所以你要让看剧本的人见到文字而又能够实时联想到一幅图画,将他们带到动画的世界里。小说就不同,他除了写出画面外,更包括抒情句子,修辞手法和角色内心世界的描述。这些在剧本里是不应有的。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在小说里有这样的句子:
二、对白增多
剧本里不宜有太多的对话(除非是剧情的需要),否则整个故事会变得不连贯,缺乏动作,观众看起来就似听读剧本一样。要知道你现在要写的是电影语言,而不是文学语言。所以,一部优秀的电影剧本,对白越少,画面感就越强,冲击力就越大。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比如你写一个人打电话,你最好不要让他坐在电话旁不动,只顾说话。如果剧情需要,可让他站起来,或拿着电话走几步,尽量避免画面的呆板和单调。
天津香雪堂电影公社
三、故事太多枝节
很多人写剧本都写得太多枝节,在枝节中有很多的角色,穿插了很多的场,使故事变得复杂化,观众可能会看得不明白,不清楚作者想表达什么主题。试想如果在一幕电影中同时有十几个重要的角色,角色之间又有很多故事,你叫观众在短短时间里那能把每一个角色记得这么清楚。
影视剧剧本创作论文 篇3
关键词:文学名著 改编 影视作品 利弊
科技的更新换代推动着社会生活的不断变革,我们已从平面的文字时代进入到丰富多彩的立体的信息时代。这种时代的变革为大众生活增添色彩的同时,也引发了广大观众的讨论。而如今文学名著的改编是最具有话题性的。
1、文学名著改编影视作品的发展
《水浒传》改编的《武松》是中国最早被搬上荧幕的改编影视作品,在当年获得了很多电视剧大奖,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得到了观众的广泛赞许。随后,该电视台又相继推出《鲁智深》、《林冲》等作品。这几部作品在《水浒传》的基础上做了一些相应的改变,将人物作为主线,将人物的性格特点更加突出,使其形象更加饱满更加真实,给观众带来了一场刺激的视觉盛宴。
该电视台的内部人员王汉平如此评价《水浒传》的改编:“《水浒传》的改编,我们以其原著为蓝本,加入像评书和快板这样的艺术元素,可以说这些电视剧是很多民族艺术的汇合。我想这类改编的电视剧在当时能够引起这么大的轰动有两个因素,一是《水浒传》本身的吸引力之大,二是我们首次将文字中的人物变为了画面中的人物,使观众能更深刻的感受到心目中的英雄在特定历史环境中除暴安良的情景,这样更能打动观众的心。”
文学名著改编成影视作品,就好像使枯燥的文字在我们眼前跳起了舞,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如此,有利于观众更快捷更直观的走近名著[1]。使观众在原著所描述的场景里身临其境,从而有所收获,这应该是每一个原著改编者所追求的目标。
2、文学名著改编影视作品出现的问题
当然,成功者有之,失败者亦有之。例如新版的《红楼梦》在表现手法上过于注重形式化, 将重点放在了演员的服饰与妆容上,服饰之华丽,妆容之精美,而忽视了演员们演技,使人物形象失去了原著中本身的特色及各自的韵味。制作方精心设计的大量旁白与字幕自以为是点睛之笔,实则是抽空了演员的内心戏,想以此来填之,显然是本末倒置。这样的做法使新版的《红楼梦》偏离了影视作品,而趋向于配有插画的电子说书。
我们在品读文学名著之时也不排斥由文学名著改编的影视作品,甚至我们很期待有经典的改编影视作品。近几年“翻拍经典”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质量更是参差不齐,有的更是颠覆了原著中的人物形象。所以广大观众开始关注这个问题,到底我们应不应该把文学名著搬上荧幕。
3、文学名著改编影视作品的利弊
名著多的不胜枚举,就算是学识渊博,知识储备量再大的人,也不可能读完所有的文学名著,更何况是生活在当下到处充斥着压力与竞争的学生,他们升学压力大,学业繁杂,竞争激烈,所以家长希望孩子把更多的时间用在学业上,而不是课外书籍。一般名著很厚,又多是文言文,学生很难理解,又很费时间,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很容易对阅读失去兴趣。但如果是先看了电视电影,就可以因其内容很快的对名著的阅读产生兴趣,同时也更利于学生理解原著内容。再者,一些成功的改编影视作品扩大了原著的影响力,让我们更多的了解原著,更快的爱上原著。无论对于了解历史还是文学都大有裨益。
对于文学名著改编影视作品,支持的人多,反对的人也不少。他们的反对也不无理由。在翻拍的热潮中,在利益的驱使下,一些编剧导演对原著进行诸多的改编,只为引来噱头,带来话题,提高收视率。譬如,编剧们任意的多加入一个原著没有的人物或删除原著中存在的人物甚至是歪曲了人物形象,有时为迎合当今潮流不合适的加入一些现在流行的元素。如此改编已经不应叫改编而应该叫创造了。除了与原著名字相同哪里还有原著的影子。这样的改编忽略了原著的韵味与内涵,误导了新一代读者,糟蹋了原著作者的呕心之作,践踏了中国的经典文化。反之,如果青少年是通过原著来了解名著,可以积累更多的词句,学习更多的写作方法,有利于青少年奠定文学功底。所以这些人认为名著不应该改编成影视作品。
4、结语
改编名著,它不单单是一个影视产业问题,也是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传统文化的建设问题以及精神文明建设和艺术发展规律问题,更是尊重读者与观众的问题。我们要用辩证的观点看问题,事事有利亦有弊,所以要站在客观的角度分析利弊,这样才能让利为我们所用让弊最小化。事物的发展总是有个曲折向前发展的过程,虽然过程中会有些许的不足,当我们都知道将文学名著搬上荧幕才是今后的发展之路,这样不仅能丰富我们的娱乐生活,更能发挥文学名著的魅力,让更多的人了解名著,喜欢名著。
影视剧剧本创作论文 篇4
关键词:影视化语言,影视剧本,影视剧本创作
《影视剧本创作》这门课程是艺术类大学所开设的一门基础必修课, 意在教会学生如何写影视剧本。
影视剧本创作中最关键的是要使用“影视化的语言”进行创作。这是影视剧本与小说创作最根本的区别。所谓影视化语言, 是指要让写出来的剧本是“可视”或“可听”的, 而不是靠阅读者的丰富想象力去感受的。讲授这门课程, 不能仅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 只讲理论, 只探讨经典剧本, 更应不断探索教学方法的改革。否则教出来的学生只会“纸上谈兵”, 却创作不出影视剧本, 这只能说明我们的教学是失败的。本文旨在探索《影视剧本创作》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践, 希望对本课的教学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影视剧本创作》课程改革的重要意义
现今, 传统传媒与现代传媒正在逐渐融合, 形势喜人亦逼人。这种融合意味着对人才的要求有了全新观念。压力巨大, 势必影响到与传媒业相关课程的内容与方法。因此, 课程改革与实践的探索势在必行。
我们在教学中, 参考国内多所同类高校同类专业的教材, 并结合最新的学术观点, 对讲义和课件不断更新, 注重影视创作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与促进。
为与时代同步、与国际接轨, 更加注重学生动笔、动脑的创作能力与综合能力的培养。在教学内容上由注重传统的影视剧本创作知识, 扩展到新兴起的“微电影剧本创作”“DV短片剧本创作”。对社会上需求量较多的“动画剧本写作”也加大了授课力度。时代在前进, 为传承民族性, 授课过程中也适当增添了“民俗”等方面的知识。
二、分析学生特点, 选择合理的教学对策
艺术类大学生与其他大学生相比, 有共性也有独特的个性。
第一, 更加注重自我, 更喜张扬个性, 更喜欢独特的创作理念, 但他们又更为稚嫩, 对世界的洞察深度和力度有限。为此我们针对学生特点, 提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具体方案。学生对单纯的理论知识接受较难, 若仅仅讲授纯知识类的内容, 学生兴趣不高, 效果欠佳。所以我们鼓励他们多做创作, 然后有针对性地对学生作品提出修改意见。
第二, 学生的政策观念薄弱, 甚至对政治有一定程度的反感。他们错误地认为自己是搞艺术的, 剧本创作只需要讲究手法新颖, 他们剧本大多是“三无” (无主题、无中心、无激情) , 不重视思想性与观赏性, 片面追求艺术性和自我观赏性。我们就是要让他们明白:主题是一个剧本的灵魂, 中心事件是剧本的主线, 而包含激情才能创作出优质的剧本。
第三, 集体意识较差, 学生大多认为剧本创作是个体劳动, 不需要有集体意识。其实不然, 影视是综合艺术, 即在剧本创作过程中, 尤其是在拍摄中, 是群体行为, 只有大家通力合作, 才会有优秀的完成品诞生。
第四, 受“韩”“日”“美”等外国影视潮流的影响, 片面追求“哈日”“哈韩”的风格与样式。忽略本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 甚至出现一定程度的崇洋媚外现象。我们在讲课中选择优秀的“本土化”影视作品, 让学生鉴赏, 理清“全球化”与“本土化”的关系, 增强民族自信心, 弘扬本民族的精英文化。
第五, 重“技术”, 轻“内涵”的现象较为严重。学生对讲授技术、技巧的课兴趣浓厚, 对讲授理论性、思想性的课程兴趣不高。剧本的艺术性也是“三无” (无技巧、无冲突、无高潮)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创作技巧和剧本的思想内涵、艺术性紧密结合起来讲。
第六, 重“图”轻“文”。从“读文时代”进入到“读图时代”后, 学生不重视文章的内容, 不太爱看只有文字的书, 对“图文并茂”或只有图片、画面的书籍情有独钟。这也造成了他们对文字的把握不精准、不到位, 对剧本创作不利。因此我们利用课上、课下时间, 网络、QQ等方式与学生多谈话、多沟通, 适当引导, 逐步纠正。
总之, 在《影视剧本创作》课程的教学中, 我们明确提出“理念比技能更重要, 思维比知识更重要”这一全新定势, 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三、本课程的特点及教学方法
(一) 形式特点与学习特点
《影视剧本创作》课程的形式特点:首先在于理论性较强, 与学生们在高中时所学到的作文知识相距甚远, 学生初次接触感觉很陌生, 学起来比较吃力。
第二个特点在于本课程如果不与具体操作相结合, 那么所有的理论都将归于零, 课堂讲授内容也将失去原有的效果。
第三个特点是这门课程有许多创作影视文学剧本的方法与技巧, 但是却不能“一成不变”地去套用, 必须打破陈规戒律, 突破传统的模式, 创造性地运用这些基本原理, 自由度和扩展性非常之大。
(二) 教学理念
1. 根据整体需求, 找准人才培养的定位, 对接本课程的内容, 突出“创新”“特色”这两大教学理念。
2. 用“学研产”一体化的理念, 来指导教学。注重实践, 培养动笔、动手的能力。
3. 建立双师型的教师队伍, 造就一批能写、善“拍”的强手。
4. 为学生的创作打造展示成品的平台, 如中央电视台电
影频道 (CCTV-6) 、吉林电视台影视频道、吉林电视台《拉大剧》栏目、长影集团电影频道《DV在身边》、长春市轻轨广告、网络微电影、吉林禹硕动画游戏科技股份公司的长篇系列动画片《长白精灵》的剧本写作等。
5. 鼓励学生独立创作动画剧本、舞台剧本、影视剧本等, 参加省内外的各种剧本大赛, 力争斩获奖项。
6. 鼓励学生独立创作各类剧本并拍摄制作成微电影、DV短片等, 参与各类大赛, 并能展映、获奖。
(三) 采用的教学方法与手段
1. 教学方法
(1) 案例教学法:直观教学, 列举生动的例子, 剖析知名剧本创作方法, 让学生领会得更加透彻。
(2) 激发兴趣法:针对学生感兴趣的作品和热门、焦点话题, 在课堂上让学生们进行讨论, 集体讲评, 新老教师指导归纳, 激发创作火花。
(3) 网络沟通法:利用课余时间, 在网络上与学生进行讲授、答疑与沟通, 共享国内外最新信息与影视资料、观片体会等, 让学生的能力提高更快。
(4) 实演教学法:因条件所限, 部分学生的剧本不能拍摄成片, 由学生在课堂上实际演练, 类似小话剧与小品, 大家欣赏、点评。
(5) 实践教学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由任课教师指导学生独立写出有独特创意的DV短片剧本或梗概, 并投拍成DV短片, 参赛或展映。
2. 教学手段
(1) 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方法相结合 (课件加讲解) , 主要教材配合多本参考书等。注重课件与讲义的更新与完善, 内容中不仅要包含一定的知识量、信息量, 还要做到图文并茂, 要具备信息量大、资料更新快等特点。
课程教学讲授部分以统一制作的多媒体课件演示为主, 为教学提供大量的影片、电视剧、动画片等可视化信息, 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 高效运用网络, 建立QQ群, 随时与学生沟通, 在群共享中发布国内外最新的视频信息、资料和影视剧本创作技能技巧的相关文章
四、本专业人才素质的要求及具体措施
我们注重实演实练, 配备了小型话剧排练场地和演出场地。建立校外实习基地, 学生创作的影视剧本 (含动画剧本) 四十余部, 拍片三十余部, 其中二十余部获奖, 4部动画剧本被吉林禹硕动漫游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采用并拍摄, 由任课教师担任监制的主旋律电影剧本《海兰江畔稻花香》被长影集团采用, 摄制完成后在中央电视台六频道播放。多部微电影和DV短片在人人网、轻轨、吉林电视台影视频道等播放, 实践硕果累累。
影视剧剧本创作论文 篇5
:使学生了解什么是电影剧本。动画片剧作和实拍电影剧作的异同,动画剧作的特点。并通过对例片《埃及王子》的赏析,进一步巩固以上知识。
:动画剧作的特点。
:动画剧作的特点。
:2课时
:讲授法、举例法、讨论法、实践法、启发法
电影是在有限的时间内通过视听手段讲述出来的故事,是一种突破了时空界限的、“可听”、“可看”的综合形式。
电影艺术发展到今天,已经是一个庞大的家族,有着众多的分支。按照性质来分,电影大致可以分为两个基本类型:实拍电影和非实拍电影。
实拍电影 :故事片、科教片、新闻纪录片 非实拍电影:动画片
电影剧本的写作,是电影创作的第一步。动画片也不例外,它是动
画片的前期环节,是“一剧之本”。动画片剧作除了具有电影剧作的一般特点外,还有自己的特殊性。动画片展示的是一个幻想的世界,它所涉及的角色和场景可以不受自然法则的约束,具有某种“神奇性”。鉴于动画片的这种非现实特点,动画剧本的写作很大程度上是从不可能的事物中去发现、挖掘乃至创造出“可能性”来。
什么是电影剧本?
电影剧本是由画面讲述出来的故事,是电影赖以拍摄的蓝本和依据
动画片剧作和实拍电影剧作的异同
(一)实拍电影剧作的主要特点
实拍电影就是真人实景拍摄的影片,相应的,为实拍电影服务的剧本,有以下两个主要的特点:
1.真人实景。实拍电影剧本里设计的人物都由真人扮演,人物活动的场所、环境都是实景或者人工搭建的、符合拍摄要求的场景。2.遵循真实法则。实拍电影剧本,严格按照生活的逻辑来安排故事,从人物到场景都严格遵循真实的原则,以希望得到观众的共鸣。
电影剧本是实拍电影程序的第一步,它为未来的电影提供了故事、人物、场景、对白等,是实拍电影的起点。之后,导演和演员在剧本的基础上进行二度创作,在其中加入自己对人物的理解和体验,从而使故事丰满和完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实拍电影剧本提供给导演和演员的是一个基本的故事构架和画面设置。
(二)动画剧作的特点
动画电影有着自己独特的视听语言和“语法”。
一部动画片(二维动画片)制作完成要经过如下程序:首先是把表现内容“画”出来,然后,将这些“画片”运用摄影机逐格拍摄或运用扫描仪逐张扫描制作完成,最后录制在胶片或磁片等载体上。可以说,动画片是造型艺术与电影艺术相结合的艺术。
动画剧作有以下3个基本的特点: 1.故事的幻想性。
2.角色的理想化、拟人化。动画片里的角色不拘泥于现实世界的“逻辑”,有着超现实的能力。如:动物可以有人的思维,具有人的特征等。
3.用纸和笔创造画面形象。动画片中的人物和环境可以不受现实状况的约束,可以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虚幻世界。鉴于这一点,动画剧本的写作,很大程度上就是要从不可能的事物中去发现、甚至创造出“可能性”来。
实拍电影局作与动画片剧作的区别
作为电影剧本,无论是什么类型的,其创作都不是无中生有,他们都是“有其本源”的。
一般来说,要完成一个电影故事,首先要构思好故事的走向、人物关系、情节高潮以及主题思想等,要将故事讲得跌宕起伏,引人入胜。
其次,从具体技术的角度来说,剧本呈现的应该是形象的东西,需要有较强的视听表现力,而不是抽象的主观感受。用简洁、准确的语言
渐次呈现画面故事,是对实拍电影剧本和动画电影剧本的共同要求,也是他们的共同特点。
动画剧本的 “特殊性”
从内容是说,有“高度的假定性”,即非现实的特点。杜.伏科蒂克曾指出:“动画片不受物理法则的约束,它也不为客观真实所奴役。它无需模仿生活,只需解释生活。”
从技术上来说,动画电影主要依靠纸和笔来展现幻想中的世界。
例片:《埃及王子》 出产国:美国 出品公司:梦工厂 上映时间:1998年 叙事结构:时空顺序
故事梗概:故事取材于《圣经》的《出埃及记》,讲述摩西带领希伯来人摆脱埃及法老的奴役的故事。
摩西十希伯来人的后裔,她出生不久就遭到遗弃,后来被埃及王后收养,取名摩西,与真正的埃及王子拉姆西斯成为兄弟。长大后,摩西得知了自己十希伯来人,对埃及人奴役希伯来人的暴行非常反感。拉姆西斯成为法老后,摩西本希望拉姆西斯主政能使希伯来人的困境得到改善,不料情况反而更糟。这时上帝出现了,上帝赐予摩西神秘的力量,并授权他将苦难的希伯来人从埃及人的奴役下解救出来。在上帝的指引和帮助下,摩西终于带领希伯来人走出了埃及,摆脱了悲惨的命运。
《埃及王子》是一部耗资近亿元,历时4年才完成的动画大片。这部影片有别于以往的好莱坞风格,摆脱了迪斯尼动画片以儿童为对象的创作。对于在好莱坞环境中生长的梦工厂来说,这部影片的突破实属不易。从剧作的角度来看,他是一部运用“经典设计”完成的故事片。
经典设计—— 是指围绕一个主人公而构建的故事,这个主人公为了追求自己的欲望,经过一段连续的时间,在一个连续而具有因果关联的虚构现实中,与主要来自外界的对抗力量进行抗争,知直到一个绝对而且不可逆转的变化而结束的闭合式结构。
经典设计是电影创作的主流方法,《埃及王子》在经典设计当中堪称典范之作。
一、故事
1.为观众详尽提供了故事发展的全过程 2.主线清晰,矛盾集中
3.谋篇布局有条不紊。故事情节开展有张有弛,高潮迭起 4.故事线索单一
二、人物
动画片的人物可以是真人,也可以是动物、植物或者物品等,一旦他们走进影片就是故事的核心和灵魂。
主人公是电影的核心人物,有的电影中只有一个主人公,有的则有两个或多个。
1.动画影片要求编剧吧人物的性格特征进行高度的提炼和概括,因此,动画剧作中的人物往往具有某种突出的甚至被夸大的性格特征。
比如:《埃及王子》中摩西的主要性格特征是智慧、善良,拉姆西斯则是莽撞、豪爽。至于他们性格中的其他侧面,影片没有过的的表现。
2.人物形象和性格也可以是逐渐发展的。
3.人物性格的展示和刻画都在动作中进行。
三、背景叙述
通过画面来交代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主人公以及其他任务的背景。
四、场面
营造视觉刺激的同时强化主题。
五、总结
剧本创作要有敬畏之心 篇6
张永琛,作家、剧作家。1963年出生于大连凉水湾。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编剧,燕山大学文法学院客座教授,天津作协文学院签约作家,天津市政协特聘委员。现任职天津电视台专业编剧兼电视艺术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其创作的电视剧、广播剧作品曾多次获得“五个一工程奖”、多次获得“飞天奖”、“金鹰奖”。个人曾荣获“中国电视五十年优秀编剧奖”、“国务院特殊专家津贴”等多项荣誉和奖项;近日又荣获首届“全国十佳编剧”奖。
编剧的主要电视剧作有:
《京华烟云》《像雾像雨又像风》《幸福还有多远》《与爱同生》《末代皇妃》《太阳不落山》《红处方》《太阳出山岗》《警察故事》《孙子大传》《草根王》
近日举行的2011首都编剧论坛上,张永琛获“十佳编剧”奖项。
“科学家是要把人们不明白的事情给搞清楚,艺术家则是要把人们明白的事情给搞糊涂,我正好可以打通这两方面的逻辑思维。”
张永琛,1963年出生于大连凉水湾,理工科出身。现任天津电视台电视剧制作中心专职编剧,已经在文学创作领域精耕二十余年。先后创作了《像雾像雨又像风》《末代皇妃》《海阔天高》,改编创作了《京华烟云》《红处方》《与爱同生》《超越情感》《幸福还有多远》《孙子大传》等剧;目前正在创作《大金脉》《我的爱情撞上了战争》和《宋庆龄和她的姐妹们》。
《綜艺》:你早前创作的《像雾像雨又像风》颇受年轻人关注,此后你的作品有很多为厚重题材,这种创作思路的改变如何而来?
张永琛:是有意为之。我的创作题材、风格经常在改变。我一直都把创作当成人生的体验,从中寻找快乐且乐此不疲。如果不是因为主动改变,我就会错过像《末代皇妃》《京华烟云》等剧的创作机会。不过,对《像雾像雨又像风》,我格外喜欢。这是我写的第一部青春偶像剧,我已经着手准备写她的姊妹篇,完成手头这几部剧的创作后就开始写,再变回来,我自信可以赢得现在年轻观众的喜爱。
《综艺》:你的创作中,耗时最长、最为费神的是哪部剧?你最喜欢的又是哪一部?
张永琛:最为费神、耗时最长的创作应该是《孙子大传》,历时3年。这部剧迫使我将二十四史重新通读了一遍,收获之大,远远超出了我的想象。我努力将一种哲学思考融入这部剧当中去,包括主题、人物命运。一个编剧,能够遇到这样一个题材,能够与2500年前一群改变历史的人物对话,不失为创作之大幸。
最喜欢的应该是《像雾像雨又像风》。这部剧有点浪漫,有点凄美,还有点纯粹。从我的角度看这部剧,没有“像雾像雨又像风”的感觉,反而是像走进了雪野,白茫茫的一片雪野,很干净。
《综艺》:你的改编作品中,有《红处方》等改编自毕淑敏等女性作家小说的作品。在改编过程中,如何判断一部小说是否适合改编为电视剧?
张永琛:主要依据是故事和故事中的人物。有一个新鲜的好故事,再有几个有趣的人物,那就可以改编。当然,影视与小说从技术层面上还是有区别的,改编时需要调整和修正。
《综艺》:你对女性文学创作有何看法?
张永琛:在我改编的作品中,女作家的作品不少,她们所表达的情感真挚而细腻,又有独特视角。她们提供的故事,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好看。我要做的是,想办法让改编作品超越原著,让故事“好看”又“耐看”。
《综艺》:你的创作包括了各种题材,似乎你对题材和类型没有明显偏好?
张永琛:没有偏好,通吃。这当然是玩笑话,我其实真正想说的是,题材虽然有别,但创作本质是一样的。每一部作品,我都会把焦点对准大写的“人”,这样就会将题材本身当作一种特定的背景而已。曾经有一位大家说过这样一句话:二流编剧写故事,一流编剧写人格。我把这句话当成了创作追求。
《综艺》:近两年,关于编剧的话题很多,你怎样看待编剧行业的大环境?
张永琛:之前,国内编剧的生存环境很糟,其成长过程就是权益受侵害的过程,几乎每一个编剧都有一番“血泪史”;创作环境也不理想,各方干扰因素过多,很难进入真正的创作境界中去;在剧组,编剧常常被“边缘化”编剧几乎没有话语权,还要承受各种各样的束缚,带着脚镣跳舞已经很多年了⋯⋯
近两年,编剧的地位才开始受到重视,影响力逐渐变大。究其原因,首先要感谢市场带来的冲击。一些优秀编剧的作品脱颖而出,赢得了口碑也赢得了巨大经济效益,市场反馈让越来越多的投资方意识到好剧本的重要性。编剧的主导地位凸现,这也算是影视界开始清理门户,正本清源。
《综艺》:你认为“好剧本”应该具备怎样的素质?
张永琛:我在首都编剧论坛上的发言,讲的是敬畏剧本创作,包含三个意思:敬畏生活、敬畏艺术、敬畏观众。可以将这个三个“敬畏”看作是一个好编剧创作的原则。不管是剧本创作还是文学创作,都离不开生活的积累和体验。好剧本本身也该具有强烈的文学性,剧本创作和文学创作并没有太大区别,都是用文字来抒发对这个世界的感悟。技术层面上会有一些区别——剧本是一幅蓝图,提供给导演和演员去进行二次艺术创造,只有大家一起努力,才能拍摄出精品力作。
《综艺》:市场环境下,工业化生产的电视剧产业与精耕细作的“敬畏创作”是否相悖?
张永琛:正是因为在市场环境下,电视剧进行工业化生产,才更需要“敬畏创作”。现在,“萝卜快了不洗泥”的现象比比皆是;跟风剧、翻拍剧也越来越多;创作上严重贫血,最后形成恶性循环,导致影视业窒息。影视业说到底是创意产业,是艺术产业,需要创新和突破,不能因为工业化生产而消磨掉艺术的质感和品位。否则,会本末倒置。
《综艺》:近年,编剧界大事记里,电视剧编剧委员会成立很显眼,作为参与者和经历者,你怎么看这个组织的成立?
张永琛:电视剧编剧组织,会让编剧的群体力量得到发挥,受到各方重视,同时也更利于化解矛盾,建立沟通渠道,规范剧本合作的方式和条约。同时,“编剧协会”也对会员行为进行监督,如对抄袭、侵权等问题进行规范。此外,成立“编剧协会”后,今后运作大项目时,就可集编剧群之合力,改变编剧单打独斗的局面。
《综艺》:编剧在剧本创作之初,可能无法预料剧本拍摄完成后的市场变化,你怎么看待编剧的前瞻意识?
张永琛:一个剧本从准备到创作再到拍摄播出,少则一两年,多则三五年甚至更长。编剧要是缺乏前瞻意识,就会被市场淘汰,这也是考验编剧的一大关口。既不能脱离市场,也不能一味追逐市场,“入世”又“出世”是一个好编剧所应秉持的原则。“十万元编剧俱乐部”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像高满堂等几位编剧不仅能写出好作品,而且还能引领电视剧的走向,这就是他们的价值。
《综艺》:你今年操作的电视剧,分别是《大金脉》《我的爱情撞上了战争》和《宋庆龄与她的姐妹们》。这三部剧现在分别进入了什么阶段?
影视剧剧本创作论文 篇7
1、文学名著改编影视作品的发展
《水浒传》 改编的 《武松》 是中国最早被搬上荧幕的改编影视作品, 在当年获得了很多电视剧大奖, 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得到了观众的广泛赞许。随后, 该电视台又相继推出 《鲁智深》、 《林冲》 等作品。这几部作品在 《水浒传》 的基础上做了一些相应的改变, 将人物作为主线, 将人物的性格特点更加突出, 使其形象更加饱满更加真实, 给观众带来了一场刺激的视觉盛宴。
该电视台的内部人员王汉平如此评价 《水浒传》 的改编:“《水浒传》 的改编, 我们以其原著为蓝本, 加入像评书和快板这样的艺术元素, 可以说这些电视剧是很多民族艺术的汇合。我想这类改编的电视剧在当时能够引起这么大的轰动有两个因素, 一是 《水浒传》 本身的吸引力之大, 二是我们首次将文字中的人物变为了画面中的人物, 使观众能更深刻的感受到心目中的英雄在特定历史环境中除暴安良的情景, 这样更能打动观众的心。”
文学名著改编成影视作品, 就好像使枯燥的文字在我们眼前跳起了舞, 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如此, 有利于观众更快捷更直观的走近名著[1]。使观众在原著所描述的场景里身临其境, 从而有所收获, 这应该是每一个原著改编者所追求的目标。
2、文学名著改编影视作品出现的问题
当然, 成功者有之, 失败者亦有之。例如新版的 《红楼梦》 在表现手法上过于注重形式化, 将重点放在了演员的服饰与妆容上, 服饰之华丽, 妆容之精美, 而忽视了演员们演技, 使人物形象失去了原著中本身的特色及各自的韵味。制作方精心设计的大量旁白与字幕自以为是点睛之笔, 实则是抽空了演员的内心戏, 想以此来填之, 显然是本末倒置。这样的做法使新版的《红楼梦》 偏离了影视作品, 而趋向于配有插画的电子说书。
我们在品读文学名著之时也不排斥由文学名著改编的影视作品, 甚至我们很期待有经典的改编影视作品。近几年“翻拍经典”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 质量更是参差不齐, 有的更是颠覆了原著中的人物形象。所以广大观众开始关注这个问题, 到底我们应不应该把文学名著搬上荧幕。
3、文学名著改编影视作品的利弊
名著多的不胜枚举, 就算是学识渊博, 知识储备量再大的人, 也不可能读完所有的文学名著, 更何况是生活在当下到处充斥着压力与竞争的学生, 他们升学压力大, 学业繁杂, 竞争激烈, 所以家长希望孩子把更多的时间用在学业上, 而不是课外书籍。一般名著很厚, 又多是文言文, 学生很难理解, 又很费时间, 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很容易对阅读失去兴趣。但如果是先看了电视电影, 就可以因其内容很快的对名著的阅读产生兴趣, 同时也更利于学生理解原著内容。再者, 一些成功的改编影视作品扩大了原著的影响力, 让我们更多的了解原著, 更快的爱上原著。无论对于了解历史还是文学都大有裨益。
对于文学名著改编影视作品, 支持的人多, 反对的人也不少。他们的反对也不无理由。在翻拍的热潮中, 在利益的驱使下, 一些编剧导演对原著进行诸多的改编, 只为引来噱头, 带来话题, 提高收视率。譬如, 编剧们任意的多加入一个原著没有的人物或删除原著中存在的人物甚至是歪曲了人物形象, 有时为迎合当今潮流不合适的加入一些现在流行的元素。如此改编已经不应叫改编而应该叫创造了。除了与原著名字相同哪里还有原著的影子。这样的改编忽略了原著的韵味与内涵, 误导了新一代读者, 糟蹋了原著作者的呕心之作, 践踏了中国的经典文化。反之, 如果青少年是通过原著来了解名著, 可以积累更多的词句, 学习更多的写作方法, 有利于青少年奠定文学功底。所以这些人认为名著不应该改编成影视作品。
4、结语
浅谈剧本创作 篇8
剧本创作有三个步骤:第一步, 确定你要写的故事的主题。第二步, 明确故事类型, 按照这类型的故事模式写故事大纲。第三步, 将故事大纲转化为场景叙述, 完成剧本。
下面我们就这三个步骤逐一分析。
一、把握故事主题
创作剧本首先从哪一步开始?一个想法, 这当然没错。每个人的脑中时刻闪现着各种各样的点子, 当你有了一个想法, 你开始搜寻脑海里出现的一切可能性。但是, 想法是片段式的、不完整的、模糊的概念, 你需要一个主题来表达你的想法, 将想法发展为完整清晰的故事。
每部电影都有主题, 主题是整个剧本的灵魂所在, 理解主题是你进行剧本创作的起点。什么是主题?主题就是你剧中的主角在什么地方做了什么事情。你得清楚知道你要写的故事是关于什么, 主角是谁, 以及他 (她) 遭遇什么事件。
悉德·菲尔德把主题定义成动作和人物, 遇到事情可视为动作, 而遇到此事的人即人物。当你想到主题, 就要想到动作和人物。动作分为两种:有形的动作和情绪的动作, 有形的动作是指具体动作冲突, 比如双方打斗和战争等;情绪的动作是为了体现故事发生过程中人物内心世界活动, 是情绪投射在外的动作。对于人物, 首先要明确自己笔下人物的需求, 他 (她) 想要什么?是什么是他 (她) 前进的动力?人物需求激励着人物走向故事结局, 在你知道人物需求后, 就可以建置在人物追求目标的过程中所要战胜的阻挠了, 而阻碍就是故事本身。这些都是你对剧本主题所要了解的。
二、确定故事题材与结构
明确你的故事类型, 按照这类型的故事模式去进行结构选择, 写出故事大纲。
我们写剧本的最初步骤是了解故事主题, 动笔前问问自己想写什么类型的故事, 是一部奇幻寻宝探险的动作片, 还是一部描写青春校园的情感片?然后确定我们作品的类型。为了提前了解观众的反应, 你得熟悉这类型模式, 要知道这类故事发生什么, 人物和动作是什么。
美国编剧布莱克·斯奈德在《救猫咪Ⅱ》里提到:“任何影片的成功取决于以下两个更为重要的因素:1.有一个超越我们对于同类题材影片的预期的故事;2.最关键的因素是结构。”所有故事都有一个共同点, 即都由开端、中段、结尾组成。好莱坞电影工业有三幕式剧本结构法宝, 即把剧本分为三幕, 这种分法对我们传统的起承转合原则一样。布莱克·斯奈德也总结归纳了一个剧本结构一览表, 分别分配了故事的每个结构元素。剧本结构一览表如下:
1.开场画面;2.主题呈现;3.铺垫;4.推动;5.争论;6.第二幕衔接点;7.B故事;8.游戏;9.重点;10.坏人逼近;11.一无所有;12.灵魂黑夜;13.第三幕衔接点;14.结局;15.终场画面。
这类结构模式能让我们的故事快速进入状态, 明确发展方向和情节点。
如寻宝探险动作片里英雄被恶势力控制, 英雄与恶势力斗智斗勇, 正反两方冲突越是激烈, 越能将主角智勇双全的英雄行为表现得淋漓尽致, 这个情节在此类电影中是可不缺失的, 如果没有这点, 故事便会失色不少。在爱情电影中, 男女邂逅并不是俗套而是爱情片里必要成分, 从追求真爱遇到阻碍最终获得或者失去真爱, 都有其固定的模式和顺序。
讲故事的人既要遵循这些常规又要杜绝老套, 要避免你的故事呆板公式化。
近期父女关系成为动画电影的心头好, 《疯狂原始人》和《精灵旅社》这两部动画片都是父女关系题材, 同样是应循守旧极具责任感的爸爸和在追求梦想途中偶遇小男友让爸爸担心的叛逆女儿, 但在故事风格和叙事方法上各有创新, 别出心裁。再比如, 爱情电影里反对爱情的力量大多来自于主人公的父母。《毕业生》里阻碍男女主人公在一起的人物的确是女方父母, 可他们反对的原因极其不俗;《当哈里遇到萨莉》中的男主人公认为友谊和爱情不能并存, 这个认知成为他追求真爱的反对力量。
在了解你的故事类型的叙事结构后, 紧扣你的故事, 按照故事情节的发展写下故事大纲。在这个过程中, 我们可以探索更多未知, 给予观众期待的东西, 甚至能超越观众所期待的。
三、把故事大纲里的故事情节分成场景, 完成剧本
将故事大纲按照时间和空间的顺序, 使内容对应到场景里逐场地完成剧情的叙述, 并依所划分的场景把发生在每个场景中最为重点的内容概括出来, 包括人物、动作、台词等。切记要将剧情按照故事发生的场景顺序来写, 在将每个情节分成场景叙述的同时要注意节奏和速度。
以上就是剧本创作三步法。通过这三个步骤创作出来的剧本不仅能够在有限时间内表达故事, 而且这些方法会为你的创造性工作提供一个基础, 你可以此添加更多的新鲜血液, 让你的剧本大放光彩。
摘要:剧本的创作流程分三步骤。第一步, 确定主题;第二步, 明确类型, 写故事大纲;第三步, 场景描述, 完成剧本。学习剧本创作三步法能够让编剧按照创作初衷在有限时间内传达故事, 且与众不同。
关键词:剧本,创作,主题,结构
参考文献
[1] (美) 悉德·菲尔德.《电影剧本写作基础》.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 (美) 罗伯特·麦基.《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中国电影出版社.
浅析动画剧本的创作 篇9
关键词:动画剧本,创作,构成,探索
一、剧本的选材与主题
剧本是一剧之本, 它是创作一部动画片的基础, 也是灵魂所在, 它决定着一部动画片的命运, 同时也决定着一部动画片的质量。为了动画片的高质量, 就得提高动画剧本的质量。而动画剧本的选材是创作动画剧本的开端。
(一) 动画剧本创作被分为两类, 分别是自发性创作和商业性创作, 而这两种创作又分别被叫做非主流艺术和主流艺术。自发性创作属于非主流艺术, 具有实验性和探索性;商业性创作则属于主流艺术, 它的特征通常表现为模式化、流行化和类型化。日本动漫大师宫崎骏所创作的《千与千寻》《天空之城》等影片都具有很好的商业价值, 同时也深受社会大众的喜爱。所以在创作题材上, 我们必须明确其创作的类型, 避免盲目地拔高、刻意追求深刻以及所谓的“思想性”。
(二) 动画剧本的主题在创作中也是非常重要的, 因为它与剧本的选材是同时进行的。在动画剧本的创作中, 同一个主题通常都有两方面的含义, 即表层主题和深层主题。故事的外在人物以及动作大纲就是所说的表层主题, 而动画剧本的灵魂核心就是所说的深层主题。深层主题在动画剧本创作中通常表现在具体的环境、人物、行为以及过程中。每一部动画片都有其主题, 在呈现在观众的面前时, 都是鲜明的, 但这并不代表直接表露。大多数的动画片都是通过其深层主题来体现动画片的价值以及表达出渗透在这其中的深意, 使观众为之感动、呐喊和兴奋。
二、动画剧本的构成
创作影片的首要条件就是编写剧本。与一般的影视剧本不同, 动画的特殊性决定了剧本不仅仅是一段文字, 一个故事, 而是制作一部动画片的基础, 它包含了比文学剧本和影视剧本更加丰富的内容, 是整部动画片的核心部分。相对于传统的影视剧本, 动画剧本更显独特。它能更好地展示动画片独有的艺术性, 具有广阔的表现力。相对于电影的表现形式, 动画片更能超现实地体现出目前社会的现状, 并在带给观众愉快的同时激活人们内心深处的感动。
动画剧本构成要素对动画片有三方面的影响:
(一) 主题和剧情的设计
动画剧本是动画片的核心要素, 而动画剧本的核心要素就是两个字——主题, 因为它能准确地反应某时代的现实生活并使人为之思考。至于思考什么?无非三点:人类生存、人性的观察及剖析和人生意义的求索。可想而知, 主题在剧本中的重要性, 它既是线索, 也是动画片所传达出的思想。主题的外在表现就是剧中的各个情节, 它可以在动画片中有明确的导向性, 在此之间也可相互作用, 而主题的内涵也会随之慢慢呈现出来。
(二) 类型化的角色设定和动作设计
类型化的角色设定是有一定的局限性的, 它是根据剧本中所设定的人物性格、生长环境来设定角色的, 并且所设定的角色通常都是立意明显、易于制作动画片的。动作设计是类型化角色设定的关键, 因为它能由外在的表现挖掘出人内心的各种心理活动, 且易被观众所理解。
(三) 动画剧本独特的构成要素
在编写剧本时要设计出富有视觉冲击力的画面, 并且具有艺术性、娱乐性以及传播性。动画剧本最大的特点, 就是可以制作出现实生活中无法做到的某些事和动作, 给人以视觉的享受, 并在享受的过程中悟出道理或有所启发。
好的动画剧本能创作出好的动画片, 但在这基础上, 还需要有多方面的辅助, 例如角色设计。透过剧本的编写, 设计出富有视觉冲击力的画面, 利用剧本本身的强大, 把真实的生活加以修饰, 使其既具有艺术性又具有娱乐性。
三、剧本的创作意义
有人说, 即使没有一部好的动画剧本, 只要有一个好的导演, 照样能创作出出色的动画片, 这个说法是错误的。没有一部好的动画剧本, 哪来好的动画片? 更别说想跻身在世界优秀动画作品的排行之列了。因此, 好的剧本是创作优秀动画的关键, 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们必须在此给予高度的重视。
虽然我国近几年的动画产量很多, 可位于世界优秀作品之列的却少之又少。其原因不是技术水平的不足, 也不是所用设备不够先进, 而是剧本的创作。纵观国内外动画史, 几乎所有成功的动画剧本的创作都是有一定的根据的, 如我国的传统名片《大闹天宫》就是根据我国经典小说《西游记》改编而成的。动画剧本无论是原创还是改编, 都必须依据影视动画的实际操作和规律来编写。
四、结语
近几年, 动画产业的发展突飞猛进, 成功的动画作品也是络绎不绝, 而在这个前提之下, 无一不是先有了一部好的剧本。但好剧本不是说有就有的, 它和创意、题材的选取以及其创作的目的是密不可分的。
参考文献
[1]万延.试论二维动画剧本创作的选材与主题[J].美与时代 (中) , 2012, (01) :65-66.
微动画剧本创作要点分析 篇10
一、“微电影”与“微动画”
“微电影”发展的迅猛, 在影视行业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与效果。由于“微电影”的只做方式便捷, 成本不高, 让很多电影爱好者不断的进行“微电影”拍摄以及制作。让大家对电影的兴趣加深了, 还让青年一代加强了创作热情。
“微电影”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能够盛行, 是基于人们整体文化水平的提高, 和影视制作工具价格的低廉化。而微动画又是“微电影“里面的一种独特的表达方式, 在科技发达的今天动画产品有了更多新的形态和表达方式。微动画作为一种年轻的艺术载体, 一方面, 它是加入了时间纬度的四维艺术。通常, 微动画的篇幅不长, 动画片的长度一般较长一些。由于要体现较多的创意, 所以故事性的体现显得尤为重要, 应体现的视听印象也要一定的加强, 有较大的创作灵活度。微动画的创意可以是表现一个完整的故事, 可以是一种幽默状态。微动画作品篇幅小且简短, 传播便利, 非常适合新媒体平台播出。微动画比“微电影”更灵动, 传播方式更灵活多样, 文件体积更微型。
二、剧本创作在“微电影”制作中的重要性
剧本的创作需要一定的程序, 就像做衣服一样, 要按一定的步骤来完成。大致分为:创意构思、基础设定、故事梗概、分集大纲。而剧本里又要包括:题材风格、主线、角色、 环境、演绎方式和规模。期间所有的角度都需要进行一定的创意创作, 以及制定一致的方案。进行一定的审核, 需要进行较多的剧本进行元素的创作。另外, 故事的详细线索进程需要理顺对各个文本的创意构思, 需要运用详细、明确的语言进行“微电影”的语言要求, 制定故事的线索, 发展进程。 在进行故事创作前, 需要进行脚本的规划与制定, 做好尽可能会出现的一些问题方法, 以免出现问题的时候可以进行一定的可控性。
三、剧本创作方法
动画剧本的一些特性也就是讲卡通生活化。迪斯尼曾阐述过关于卡通生活化的一些言论, 他认为生活化、卡通化是动画片的最关键的一个要素。在动画世界中, 具有一个非常富有魅力的魔幻世界, 一个有创作型的动画剧本, 有较好的题材、视角、人物等等要素, 不同的环节都要在各个要素中开展与发展。
剧本创作的技巧有很多, 首先选择怎样的题材, 确定怎样的主题是创作者要首先解决的问题。剧本主题的构思可以分成多个层次展开:
(一) 叙写小故事, 来反应大问题, 从而引出深沉寓意。 通过困惑与碰撞的生活片段, 来反应现实生活中人性, 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价值取向和人生感悟。
(二) 通过戏剧化来处理单调的场景。
(三) 让主题寓意表达的最大化“捅破这层窗户纸”。 在选择主题的时候, 要尽可能选择那些解读意义大的实物来解读, 在来捅破这层窗户纸, 作品的价值也就更高了。
上述的三点对主题设计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我认为选题一定要选材生活, 取景生活, 用于生活。剥离作者的身份, 走进生活, 有意识的把自身还原成生活的一份子, 以个人对生活的体验来作为创作的基础, 这是非常重要的。其次, 就是熟悉人物和故事环境, 深层次了解人物的背景和心理, 明确矛盾冲突的原因, 以实现对主题内涵的深凿。
四、结束语
中国动漫业发展至今, 经历了不少的风风雨雨, 而却极少有关于动画剧本写作和动画前期制作的文章和专著。这种对剧本创作认识上的缺失, 不能不说是引起动画行业发展滞缓的一个因素, 从微动画做起, 从小处着眼, 以“微”见“大”, 以微动画、微电影的繁荣带动动画作品及影视作品创作的繁荣, 这是我们可以走的路和走向繁荣发展的途径。
“剧本, 是一剧之本。”综上我们不难看出, 剧本创作在影视动画中占据着基础性的位置, 大凡成功的动画, 无一不是建立在精良的剧本创作基础之上的。真心希望动画创作人员能正视这一问题, 踏踏实实地为我们的动画剧本多做点思考, 多做些实际性的创作, 让中国动画在世界舞台上大放异彩!
摘要:“微电影”的兴起与发展对影视行业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微动画”是“微电影”的一种形式。一部好的“微电影”制作, 是从编剧编写好的剧本开始的, 剧本的创作是整部“微电影”的基础。本文结合动画剧本创作要点, 提出了针对微动画作品的剧本创作思路及创作方法。
关键词:动画,微电影,剧本
参考文献
[1]钟大丰.电影剧本写作基础[D].北京:北京电影学院.2011.
[2]唐亮.DV纪录片创作研究[M].武汉:硕士学位论文.2005.
[3]何淦.从微电影的兴起看微动画的发展[J].广东:青年职业学院学报, 2013.
[4]姚琦.电影声画节奏初探[D].成都:四川音乐学院, 2013.
[5]高菲.动画剧本创作要素漫谈[M].山东:临沂师范学院美术学院, 2010.
[6]周忠成.动画剧本创作中剧本规划的重要作用[D].杭州:浙江传媒学院, 2008.
[7]日日连柯.镜头剧本应该是怎样的[M].苏联艺术报, 1951.
[8]蔡雨欣.剧作与动画[D].北京:北京服装学院, 2010.
[9]刘莎莎.浅析动画剧本结构[D].天津:天津财经大学珠江学院艺术学院, 2012.
国产动画剧本创作的文化创意 篇11
关键词:国外动画片,传统文化题材,改编与开发
一、动画剧本对动画创作的重要作用
动画剧本的创作是为动画拍摄做准备、打基础的, 剧本创作就是要把故事讲好, 把人物塑造好, 使剧本具有视听表现力。美国电影剧作家悉德·费尔德在谈到动画剧本这一概念时曾强调:“它既不是小说, 也不是戏剧……而是由画面讲述出来的一个故事。”动画剧本是影视剧的一种, 但是动画剧本的创作和一般的文学剧本创作不同, 它将文字隐藏在作品背后, 通过自然环境、人物形象、服装设计、语言表达等来表现人物的行为活动和思想。
动画剧本是动画片的灵魂所在, 是一部动画片成功与否的关键。好的剧本可能会被拍成二流影片, 但是没有好的动画剧本, 即使导演再天才也无法将其创作成好的作品。一般来说, 剧本创作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 但目前, 多数国内动画制作公司面对国内动漫市场一片大好的局面, 不愿在动画剧本上投入太多的资金和时间, 而更愿意在动画制作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和高科技, 以期弥补动画剧本创作的不足。实际上, 动画制作就像盖房子一样, 动画剧本这个“地基”没打好, 后续的工作也就是徒劳的了, 动画公司所追求的经济利益也就成为了“镜中花”、“水中月”。
二、国产动画优秀剧本匮乏的现状及原因
回顾中国动画产业发展史, 国产动画在发展初期也曾创造过一些优秀作品, 如《铁扇公主》、《葫芦娃》、《大闹天宫》、《哪吒闹海》等, 达到了当时世界领先水平。后来由于政治经济等因素的影响, 国产动画经历了一段发展停滞的时期, 直至上世纪90年代, 才重新进入活跃发展轨道。
90年代以来,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 国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人们对精神文化层面的需要不断得到拓展, 国产动画产业也迎来发展的春天。大批动画公司犹如雨后春笋般在中华大地上兴起, 动画作品数量及动画制作时长比过去翻了几番, 甚至几十番, 谁都希望在国家政策扶持下抓住机遇狠赚一笔。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 全国各地都上马了很多动画项目, 出现了全民搞动漫的热潮。在投入了大量资金之后, 多数动画公司制作出来的动画作品可以说是“制作技艺高超、人物形象典型、视觉效果震撼”, 但放到动画市场上后却经常面临“无人问津、票房大败”的局面。究其根源, 并非是欧美、日韩动画对国产动画消费市场的垄断, 亦非国产动画公司资金、人才、技艺的匮乏, 而是国产动画制作缺“大脑”和“神经”, 剧本创作主题不明确, 前后衔接不连贯, 动画创作多抄袭, 缺原创、缺创意。
三、国外优秀动画的成功对我国动画产业发展的 启示
美国动画电影《花木兰》、《功夫熊猫》等能在国际上大获成功, 其关键在于好莱坞导演们准确的把握了世界经济文化的发展脉络。中国的经济文化等事业在世界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成为了世界的焦点, 美国动画人以此为契机, 把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功夫、熊猫等中国元素与美国的价值观完美结合, 形成“双赢”的局面。
国外动画的成功源于其文化创意, 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的诸多元素成为了国外动画创作的素材, 如中国古代建筑与名胜古迹、中国特色物件、中国功夫、十二生肖文化、阴阳五行文化等。民族祥瑞动物四灵之一的乌龟, 中国国宝熊猫, 民族巾帼英雄花木兰, 古代传说传奇孙悟空, 国花牡丹等等都被搬上了荧屏。在对他国传统文化元素进行借用的同时, 国外动画还对他国传统文化内核进行了改造, 赋予自己的价值观。花木兰是我国古代女扮男装代父从军抗击匈奴的民族女英雄, 中国传统文化中长期存在男尊女卑的观念, 而美国动画电影体现更多的则是女性对平等权利的追求。国宝熊猫憨态可掬的模样获得人们的喜爱, 被当做国家宠物看待, 而美国人却打开了熊猫的枷锁牢笼, 也可以追求自由和梦想。
【影视剧剧本创作论文】推荐阅读:
影视剧本创作05-30
动画影视创作06-24
影视艺术创作09-19
影视剧本征集启事09-11
影视节目创作实验报告说明08-19
影视剧本、相声小品集06-16
《影视广告创作》课程设计教学大纲09-07
影视翻拍论文11-23
影视摄像论文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