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书体系

2024-11-07

证书体系(精选6篇)

证书体系 篇1

中职教育是培养技能型“蓝领”工人的教育

中职教育培养技能型“蓝领”工人的定位在社会上已取得共识, 办学思路也从学科型教学逐步转向以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为目的, 突出以就业为导向, 围绕企业一线生产人才需求的办学。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原则正在悄悄改变学科导向的职业教育体系, 产业现场的实际需要正在主导职业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中职学校普遍采用“双证书”制, 正是顺应了这种发展。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确立了学历和职业资格并重的制度, 从1994年国家颁布《职业资格证书规定》以来, 诸如教育、就业、分配等各项政策都逐步开始建立在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基础上, 资格证书制度越来越受到政府和社会的重视。

中职学校培养的人才实际上是企业生产一线的劳动者, 通过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引导, 使学校不是按照自身环境和自身目标进行办学而是按照企业的条件和企业的需要来培养劳动者。中职教育的办学方向已经转变为以就业为导向, 突出工学结合、双证结合的办学特征, 人才培养理念进一步深化。

构建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双证书”制课程体系的思路

数控加工是关系到国家战略实现和体现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基础性产业。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 我国正在逐步变成“世界制造中心”。以数控加工技术为基础的先进制造技术快速地取代传统的机械制造技术已成为当今机械制造技术发展的趋势。数控技术人才需求量的大小和人才需求的类型、层次、质量等取决于国民经济和制造业的发展程度、水平, 也取决于用人单位自身的管理要求、发展趋势等。为了增强竞争力, 制造企业已开始广泛使用先进的数控技术。数控机床在制造业中的大量应用, 使社会对能熟练掌握数控机床操作、编程及维修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据统计, 制造业较发达的德国、美国、日本等国家的数控机床占生产设备的70%以上。我国制造业与国际先进工业国家相比存在着很大的差距。目前, 我国数控机床操作工短缺60万人左右。大力培养现代数控技术人才是解决我国现代数控技术人员匮乏的有力措施。因此, 构建符合市场需求的“双证书”制课程体系, 培养从事数控机床操作、编程及维护的应用型人才, 对于我国机械工业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构建中职数控技术应用专业课程体系的总体思路应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以技术应用能力和基本素质培养为目标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应用”为主旨构建与学历层次相适应的理论教学体系;以职业资格证书所要求的“能力为主、需要为准”来设立实践教学体系, 从而构建与专业培养目标相适应的、具有“双证书”特征的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 形成适应我国行业需要、具有中国特色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以行业对本专业人才的要求为出发点构建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

数控加工技术是机械制造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应用, 是制造业实现自动化、柔性化、集成化的基础, 是提高产品质量, 提高劳动生产率必不可少的手段。它通过一定的程序来管理各类加工工具, 如车、钳、铣等。在数控加工技术应用中, 面临着操作、编程及维修三大问题。这三方面的问题, 实质上与数控加工技术的三个组成部分即数控机床、数控编程、数控原理互相关联。对于中职教育而言, 数控专业培养目标应是培养能熟练掌握数控机床的操作、编程及维护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通过数控行业岗位群工作领域和技术领域对人才能力要求的分析, 以国家数控车工、数控铣工、加工中心操作工、数控编程工艺员等职业资格的标准, 结合国家高技能人才学历的综合素质要求, 确立本专业毕业生应有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

建立符合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的理论教学体系

根据数控行业职业岗位群的知识需求, 按照本专业高技能人才必备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其他必要能力以及基本素质来设置新的课程结构。这种新的课程已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课程, 其特点是弱化学科自身的系统性和理论性, 具有目标适应性、岗位针对性、逻辑顺序科学性、内容现代性等职业培训特征。随着科技和现代经济的发展, 行业要求其职业人才日趋智能化、综合化和复合化。因此, 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应该成为中职课程体系改革的重点。为突出这一重点, 中职课程要引入动态运行机制, 注重吸取多种课程理念之长, 将课程设置纳入按需调整、随机组合的动态变化之中, 使其更贴近时代要求, 以促使学生更能适应动态的产业需求。中职课程要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学习类型和学习方式, 让学生在多种目标的选择中找回自我、发展个性、实现自我。

新的课程结构应具有以下特点: (1) 按需施教:按职业岗位群要求, 进行职业能力分析, 确定主干课程, 注意本行业领域新技术的发展趋势;同时注意遵循教育教学规律, 处理好社会需求的多样性、多变性与教学工作相对稳定性的关系。 (2) 加强全面素质教育:以素质教育为主线,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摆正和处理好德、智、体、美、劳以及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关系, 注重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特别强调职业道德的教育与培养, 实现教学工作整体优化。 (3) 应用性、科学性、实效性相结合:处理好教学内容、方法和高技能培养目标的关系。基础理论课程以“实用、够用”为度, 专业课程要使教学内容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对有些教学内容进行重组、整合, 形成新的课程, 以提高课时利用率。 (4)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注重理论的运用与指导, 突出培养、训练职业岗位群所需的基本技能所需知识传授和运用。 (5) 学、做、用相结合:注重从生产中提取实例进行案例教学, 结合生产实际需要与数控企业技术设备改造任务编制实训课目, 强调与生产一线的融合和应用, 贯穿用中学、学中做的教育理念。

本专业培养人才所需的基本知识归结在五个模块中。模块一是思想品德人文模块。主要构建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协作能力框架及良好的人文知识、身心素质体系。通过第二课堂活动、文体活动、名人讲座等辅助教育形式, 来提高该模块教学效果。模块二是英语模块。主要构建英语阅读与翻译本专业资料能力框架, 以使学生适应未来学习、工作对英语的需求。模块三是计算机应用模块。主要形成完整的计算机原理、应用、操作体系, 组成计算机应用工作平台。模块四是机电类基础知识模块。主要形成工科机电类专业基础知识体系, 构建专业技能所必须的机电理论平台, 培养锻炼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和应用能力, 培养学生掌握获取新知识的途径和手段, 学会自我提高与完善。这部分课程以“必需、够用”为度, 对有些教学内容进行重组、整合, 形成新的课程。模块五是本专业知识模块。主要构建本专业所需现代数控理论知识平台, 其中数控机床操作与维护技术基础、数控车削加工与编程、数控铣、加工中心加工与编程、CAD/CAM软件应用技术基础等为本专业的最重要课程, 是本专业核心课程。

根据职业资格证书标准要求应采用项目教学法实施核心课程教学, 教学内容应与学生就业所需的技能要求对应, 参照数控加工过程要求, 使学生具备识图、工艺掌握、编程、加工、测量、设备维护等6个核心能力。每一个核心能力点由若干核心课程组成, 而每一个核心课程又由若干教学项目具体落实教学环节。在课程的设置上, 还应注意扩大学生知识面, 扩展人文和专业知识的广度和深度, 发展个性教育。针对全球机械工业最新发展动向和成果, 适时在有关课程中增加教学内容或开设相应讲座, 努力实现教学内容的滚动更新, 及时增加新内容, 删除过时的内容。

建立基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实践教学体系

将职业资格证书制制度植入实践教学体系中是技能型教育的特色所在。应按照国家职业资格的标准, 结合理论教学体系的要求建立本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在执行过程中, 实践教学体系与理论教学体系的关系应是既自成体系, 又相辅相成, 理论与实践双线并列。二者在培养方案中的课时分配应达到1∶1, 适当交叉融合, 将本专业的实践教学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 使培养方案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以保证培养目标的实现, 体现技能型教育的特征。因此, 实践教学体系具有更重要的作用与地位, 是中职学生技术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形成的重要环节。

依据职业资格证书的职业标准、鉴定规范、考核方式并根据实践教学设备的情况, 构建本专业稳定的由实验、实习、实训、实践考核组成的实践教学平台, 使能力内涵重新结构化, 不再只是动手能力、操作能力的代名词, 知识、态度、技能和评价等开始进入能力建设的大舞台。课程作为连接学生与职业的桥梁, 其结构只能来自企业和生产第一线。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生产制度, 它源于生产系统、企业系统;它产生于工作现场, 产业现场;它与生产、技术和经济活动密不可分, 因而具有和企业结合的天然特征。中职学校只有按照企业生产规格去培养人才, 才能培养出企业生产所欢迎的劳动者。随着我国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潮流, 随着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 人才结构也在不断调整, 因此, 中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方式必须随之进行相应的改革。技能型教育必须形成务实的办学思想, 将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真正纳入课程体系中, 创设鲜明的“双证书”制课程体系, 以岗位应用为前提, 面向专业岗位, 充实专业理论, 强化专业技能。适应企业需求, 瞄准岗位能力, 才能培养出市场欢迎的高素质的后备劳动者。

参考文献

[1]温州市职教中心.项目实施必要性及可行性[OL]. (2007-08) .http://www.wzzj.com.cn.

[2]张电平.中职数控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浅谈[J].科技广场, 2007, (8) .

[3]李建鹏, 刘炳刚.中职数控专业项目课程改革探索[J].现代企业文化, 2008, (17) .

[4]罗军.论中职数控专业“实验、实训、实习”教学实践[J].科技创新导报, 2008, (17) .

证书体系 篇2

为加强教职工队伍管理,规范教职工病假(休)期间的行为,对教职工病假(休)期间的行为和工资待遇等做如下规定:、病假(休)期间不从事、参与营利性活动,遵纪守法,如有违反,除按规定扣发病假(休)期间的工资外,根据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或处分。

2、病假(休)期满后,如病未治愈或需要继续休息治疗的,须经区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出具诊断证明及相关病例材料,并及时按规定和审批权限续假,休病假时间连续计算。

3、病假(休)人员病愈返岗工作后,两个月内能坚持正常工作的,再请病假时,病假时间可以重新计算;两个月内不能坚持正常工作又请病假的,将恢复工作前后的病假时间连续计算。

4、病假(休)超过六个月,且医疗期满后仍不能返岗工作的,从超过六个月且医疗期满的下月起,工资执行本岗位最低档,病假(休)人员返岗工作后,参加本单位新一轮岗位聘用。

5、一年内累计病假(休)超过六个月的,考核按人社、教育部门有关文件规定执行,工资晋级按国家工资政策执行。

6、奖励性绩效工资、职称申报、岗位聘用、骨干教师评选等按人社、教育部门有关文件规定和本单位规章制度执行。

7、病假(休)期间的工资和工龄计算按国家有关执行。

以上规定我已知晓,同意按上述规定执行。

证书体系 篇3

摘要:在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大力推进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贯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举措。为适应经济发展和企业需求, 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大力推行“双证书”制度,学院也在逐步实施“双证书”制度。

关键词:职业资格,双证书,评价体系,人才培养模式

一、概述

所谓双证书,是指学生在取得毕业证书的同时获得职业资格证书或者技术等级证书。职业资格,是对劳动者从事某一职业所必备的学识、技术和能力的基本要求。职业资格证书,是职业标准在社会劳动者身上的体现和定位,是对劳动者达到具有某一职业所要求的知识和技能标准的认定。一般来说,职业资格证书是劳动者通过职业技能考核、鉴定的凭证,而职业技能的认定必须是按照国家法定的职业标准、统一的考核内容和鉴定规范、统一的考务管理,并由政府或政府授权的机构组织实施的。

二、实施“双证书”制度的必要性

面对激烈、残酷的就业竞争压力,拓宽学生就业渠道,大力推行“双证书”制度,促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是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各个职业院校所极力倡导,并予以实施的一项教学改革与创新之举措。高等职业院校必须把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放在突出的地位,促进学生技能的培养。要依照国家职业分类标准及对学生就业有实际帮助的相关职业证书的要求,调整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把职业资格证书课程纳入教学计划之中,将证书课程考试大纲与专业教学大纲相衔接,改进人才培养方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学生技能训练,使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顺利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增强毕业生就业竞争能力。

三、“双证书”制度在我院的实施情况

两年来,我院在认真学习和领会上级相关精神的同时,力求在全面促进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方面有所作为,已经积极采取了一些相应的措施,并在教学实践中积极贯彻落实“双证”的教育与培训工作,取得了一些积极的成果。实践证明,实行“双证书”制度有助于推动学院教育教学改革,有助于学生熟悉行业和职业特征,掌握服务技能,有助于强化理论学习效果,有助于尽早联系实习和实训企业等。目前,在实践方面,我院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尝试:

(一)全院上下能够认真贯彻领会上级相关文件精神,特别重视“双证”教学与培训。上至学院领导、普通教师,下至学生,无不关注和重视此项工作。总之,大家认识到位、思想统一,行动坚决,此项工作进展顺利。

(二)我院现行教学管理制度明确规定,各系要结合专业特色,对本系、本专业学生必须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简称“一证”)做好规划,并纳入教学计划,要认真组织好培训和考试工作。依此要求,各系部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并将相应资格证的考试内容融入到日常的课堂教学中去。

(三)首先是做好制度保障;学院为此专门制定了《江西财经职业学院职业资格证书考试与培训的有关规定》等相关制度,并对考证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对“一证”考试,学院还予以全面支持和协助。其次是做好组织保障。学院明确要求,各专业“一证”考试与培训工作由相关系部和教务处共同负责落实,“一证”以外的其他证书考试与培训工作,由各系部与学院就业指导办公室共同负责落实。

四、实施“双证书”制度的体会与思考

现结合我院实行“双证书”制度实践中的体会与思考,谈几点个人看法,与大家交流探讨。

(一)关于职业资格证的主考(鉴定)单位选择问题。目前,我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尚不完善,市场上能够主持考证工作、发放职业资格证书的机构和组织,可以说是不在少数,有部委授权组织的,有厅局授权组织的,另外还有其他各类形形色色的机构和组织。职业资格培训机构良莠不齐,鱼目混珠。少数培训或主考单位没有必要的师资和教学条件,疏于管理,纯粹为钱而办学,为钱而发证。作为学院,应本着对社会、对学生高度负责的态度,加强调查研究,认真核查办证单位的资质,货比多家,择优选择。

(二)关于多证考试问题。校园里较为流行的一句话是,多一个证书,多一种选择,多一个机遇。很多大学生为使自己求职的选择机会更多或是增加简历的份量和魅力,纷纷加入考证大军,报考各种证书,其实,考证应有针对性,着眼于精,注重含金量。切记并不是证书越多越好,有时甚至会适得其反。因此,学院应在充分肯定学生考证热情的同时,加强引导,切忌盲目,切实保证学以致用,“考”以致用。

(三)关于组织考证的时间问题。目前,教育主管部门并没有对职业证考证的时间做出统一规定,基本上由各校自行确定。有的放在大二进行,有的安排在大三进行,甚至有少数院校在大一就组织考证。考证时间前移,有助于学生尽早了解岗位属性,有利于联系实习和实训单位,但缺少必备的专业基础知识。考证时间后置,有助于强化基础知识和专业基础知识,但不利于联系实习单位,也不利于学生提前进行针对性地专业知识学习。因此,何时组织学生参加考证,笔者认为,既不能过迟,也不宜太早,最好在大二的某个学期进行。

参考文献

[1] 范中启,齐乾; 推行双证书制度 培养高技能应用型本科人才[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4(30)

[2] 戴勇,承剑芬; 对高职院校开展"产学研结合"教育的再认识[J]. 职教论坛. 2005(01)

证书体系 篇4

关键词:铁路行业,就业准入,职业资格,体系建设

0 引言

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就业准入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而且需要不断发展、不断完善。铁路行业自1993年试行就业准入制度以来,在就业培训、技能开发与技能鉴定、政策法规建设等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已基本建立了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开发、培训、管理、鉴定等一整套较为完善的制度,为铁路行业技术进步、以及构建学习型企业奠定了良好基础,为铁路连续6次大提速提供了人才和技术保障。然而,按照铁路“十一五”发展规划要求,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铁路行业职业资格制度体系在职业技能开发、培训、鉴定、人才使用、待遇等方面依然存在尚需改进和完善的地方。

1 构建覆盖全员各工种、衔接递进的职业资格框架体系

科学的职业分类和职业资格体系是职业资格制度的基础和起点。铁路行业现行职业分类和技能等级、标准覆盖的对象主要是指一线技术人员和岗位工作。职业资格等级为:初级技能职业资格(五级)、中级技能职业资格(四级)高级职业技能资格(三级)、技师职业资格(二极)、高级技师资格(一级)五个等级。现行职业资格等级基本可以满足一线技术人员职业能力从技能层向技术层的提升,或者说基本形成了技术层面的职业资格体系。然而,按照全员就业准入制度要求和职业资格制度体系要求,对于从事铁路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并未建立健全相应的职业技能标准、考核办法。在一些发达国家,从事管理工作人员和高层领导属于高技能人才,他们除了具备一定水平的技术技能外,还需要具备相应水平的专业知识、理论知识和组织管理技能。因此,笔者认为,在现行职业分类及技能等级基础上,增加与之相应的复合技能标准和知识技能标准,形成横向分类、纵向分级的职业资格证书体系,使职业资格框架涵盖全路全员各个层面的铁路工种,并为行业职业资格证书和各级教育互相沟通与衔接打下基础。

2 构建动态的、整体配套的职业技能开发体系

职业技能开发体系主要包括职业分类、职业技能标准开发制定、职业技能培训教材开发、题库开发与维护、职业需求预测咨询等内容。行业性质决定了职业技能体系要与铁路行业专业发展、技术进步、设备更新的生产实际相结合,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开发利用相结合,这就决定了职业技能体系开发和管理必须是动态的、发展的。目前,铁路行业职业资格的开发、建设主要是由铁道部组织相关部门人员开发,缺乏强大的中间组织参与,从而造成职业资格体系不活、技能系统涵盖面和适应性相对滞后或与现实脱节的现象。笔者认为应该在铁道部的组织领导下,成立铁路行业职业资格研究和开发委员会,吸纳行业内部专家学者、社会团体、职业教育院校和培训机构人员参与。可在铁道部宏观管理、整体策划下,由委员会负责职业技能体系的整体开发和动态完善以及监督检查职业资格认证和发证等具体事宜。对职业技能的开发可采取模块化,即将上岗证书、不同生产设施设备和工作性质的职业技能模块化,技能鉴定等级由不同层级和数量的模块组合而成。为了适应现场生产设备的差异性,对同职业同等级的技能标准可以开发出必选模块和任选模块,必选模块体现职业技能的共性部分,任选模块体现适应生产实际需要的技能的差异部分。这样既满足了技能层次要求,又结合了生产实际,既解决了技术层次和同等级职业技能的衔接问题,又体现了符合现场生产设备差异性而具有的针对性。

3 统筹规划教育资源,完善教育培训体系

作为一个高科技化、高精度、强协作型企业,铁路行业要构建以职业素质为主导的学习型企业,建立相互衔接协调配合的职业资格教育培训体系是非常必要的。目前,铁路行业在就业准入考核时,往往把学历资格放在首位,尤其是在从事准入规定的100个工种以外的工作或从事管理工作时,只要求具有一定的学历证书,并没有要求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而在职业培训领域,一方面,铁路行业职务培训、复员军人学历教育培训、职业技能培训以及上岗前的培训,彼此之间缺乏有机的衔接和层次上递进,教育培训系统性不强、培训成本大。另一方面,与铁路行业相关的职业教育院校,也因为移交地方等因素影响,教学内容与职业资格考核内容互不配套,教学设施设备同铁路现代化设施脱离现象也比较突出。鉴于此,迫切需要铁路部门统筹规划铁路职工教育培训资源,一方面要建立铁路在岗培训、基地培训、订单培养相结合等培训模式,另一方面,要根据初、中、高级技能模块和对应理论知识构建互相衔接的教育培训体系。在培训模块组合和选择上,要考虑生产实际需要、个人发展以及技术进步等因素,及时安排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规程的培训等。

4 完善鉴定质量管理及监督机制,保障发展可持续性

职业技能鉴定质量是该制度健康发展的根本,也是引导和激励人才的有效措施。我国铁路行业,不少铁路局既是职业培训的提供者,也是职业资格证书的管理者、鉴定者,很多职业技能鉴定站设在铁路局内部管理的培训机构之中,而设在职业院校的鉴定站很少。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大多是由现场技术人员组成,考生多为本站段职工,人为因素直接影响鉴定工作的质量。另一方面,由于没有专门的职业资格认证监督机构,各铁路局的鉴定质量基本是在铁道部职业资格鉴定中心指派的督导人员监督下进行的,质量保障体系是属于内部监控体系,这与国际上通行的以内部质量保障和外部质量监控两种方式相互配合的模式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笔者建议在铁道部组织领导下成立考核鉴定委员会,该机构作为考核质量的外部监督参与职业技能考核,在较大范围内组织考评员队伍,实行动态管理,随即确定考评员人选,最大限度地实行教学培训与考核鉴定相互分离,并定期对鉴定发证机构及质量进行评估。

5 完善职业资格制度激励机制,促进学习型企业的构建

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作为一项制度建设,需要完善的法律法规做支撑,换句话说,相关法律法规的制订与实施是推动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重要因素,也是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得以顺利实施的必要条件。目前,国家和铁路行业虽然已经出台了有关职业资格证书推行、实施和管理的法律法规,但对于如何发挥职业资格证书的效用与功能则缺少更有力的制度保障。例如,没有规定职业资格证书的持有者可以在就业、加薪、晋升、个人发展等方面享有优先权利,人事部们和劳动部门在对待有关干部和工人待遇方面缺乏可参照的相关规定等。铁路行业应加大改革力度,为构建学习型企业,勇于进行制度创新,组织完善相关制度、法规,提高教育、培训、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质量,激励铁路行业职工积极学习,追求人的全面发展。

总之,职业资格准入制度是一项庞大的、相互关联的系统工程,在铁路行业统筹规划和管理下,建立健全相互关联的系统体系,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不断发展,才能使该制度健康有序发展,为学习型企业建设,为提高行业员工整体素质发挥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唐文丽.如何借鉴国外经验发展和完善我国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7,(2).

[2]郝克明.英国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J].世界职业技术教育,2002,(5).

[3]金难.对在我国建立职业资格制度的构想[J].社会学研究,1996,(5).

[4]张元,蓝欣.日本国家职业资格制度特点及其与学历制度的关系[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9).

[5]石金涛,陈琦.职业资格制度的发展:人力资本理论的观点[J].科学管理研究,2003,(6).

[6]席东梅.职业资格制度、就业准入制度对职业技术教育的影响[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4,(1).

[7]陈爽等.欧亚五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及对我们的启示[J].职业技术教育,2001,(24).

证书体系 篇5

双证书制度, 就业准入制度进一步强化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认证的关系, 伴随着制度的深入将对职业教育的教育目标, 课程内容, 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 以及评价体系的改革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在实践教学中, 职业院校的学生要想获得职业资格证书, 解决职业院校职业资格证书发展的瓶颈, 达到相应职业资格标准, 教学主管部门必须改革传统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 在教学大纲和学分选修上制订满足双方认可的标准, 为建立“以职业资格证书为授课内容”的选修课提供可能。

一、建立“以职业资格证书为授课内容的培养体系”的几点考虑

1. 高职院校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之间有区别又有联系, 高等职业院校可以凭借其教育资格和优势参加到职业资格的培训和认证中去, 与行业协会一道推动我国中高级职业技术知识更新, 人才培养与资格认证工作, 共同构建符合我国职业技术人才培养体系的职业资格认证制度。

2.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与国家职业资格证书衔接, 是高等职业教育系统中课程体系和劳动技能培训系统中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之间的链接状态及相互的作用, 课程体系是培养目标与规格的具体化, 构建与国家职业资格证书衔接模式, 就是把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实质精华落实到高职课程体系中, 以求两者最佳结合。

3.高职教育作为高层次、高标准、高水平的职业教育, 应该能够更好地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将职业标准融入课程目标之中, 实现社会发展目标、人才培养和教育发展目标的融通。

4.具有职业技能鉴定的高职院校和不具备职业技能鉴定的高职院校, 以及以理工科为主高职院校和语言类金融贸易为主的语言类高职院校在职业资格证培养上的侧重点要加以区分, 并灵活运用。

二、高职院校职业资格证书培养的现状分析

1. 职业证书类型标准开发落后于社会发展需要, 跟不上专业建设的步伐, 许多专业无证可考, 部分证书形同虚设。由于没有建立完善的职业标准体系, 没有对就业者普遍提出必须具有职业资格的限制要求, 培养目标往往不符合社会职业岗位职责, 在工作中职业资格证书的作用无法体现出来。

2.证出多门, 各行业各部门都有自己的认证体系, 缺乏沟通和协商, 大大降低了职业资格证书的可信度, 高职院校也没有针对自身专业对职业资格证书进行明确分类, 学生无所适从, 证书考核比较混乱。

3.考察学生的实际能力, 证书只是作为一种参考。企业选择学生更多地看重学校品牌和学历层次, 待遇是以工作表现、工作能力和工作业绩按劳计酬, 不是以持有证书的级别去定待遇。国家级的证书, 社会含金量高, 考试难度大, 考试成本高, 高职院校没有建立相应的培训体系与之衔接, 取证率非常低。

4.指导教师没有从自身进行知识的更新, 大多数职业院校的老师都是从非职业类本科院校毕业的, 在校期间所学的知识跟不上企业技术和行业发展的需要, 校方提供学习锻炼的机会少, 加上自身知识积累少, 很难适应职业技术培训要求。

5.部分院校加强学历教育培养和提高, 鼓励优秀学生高职升本, 拓展校内升本渠道和相应配套政策, 高自考及远程网络、开放式教育等专科升本科多种教育形式, 忽略职业资格证书长远规划和战略推广, 使双方不能进行有机的结合, 学生只知升本, 不知考证, 这与高等职业教育的本身相违背。

三、高职院校推进建立“以职业资格证书为授课内容的教学改革”的思考

1. 以双证书制度作为推进建立“以职业资格证书为授课内容”的高职教育培养模式改革的切入点。

建立以职业资格证书为授课内容的选修课是进一步加强双证书制度的一种尝试, 将以职业资格证书为授课内容的纳入学院整体教学计划大纲中, 专业知识要涵盖国家职业的标准, 科学地进行编排, 合理进行教学, 促进工学结合, 提高教学质量, 扩大职业资格证书在学生中的影响力, 取证的通过率。在实际运行中, 积极探索由学校、培训、鉴定机构, 以及企业共同参与, 融通的教学体系与评价体系。高职院校要根据职业资格行业标准的要求, 主动改革各专业的课程结构, 调整课程进程, 更新教学内容, 紧紧把握企业用人单位信息, 将科学发展前沿的新知识、新技术, 新工艺、新管理制度吸收进来, 做到课堂知识与现实应用的无缝对接。对高职院校的专业的改革是一种无形的推动, 专业知识时刻变化更新中, 时刻走在最前沿, 对高职院校打造精品专业, 精品课程, 真正实现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对行业的引领作用。

2. 让双师型教师真正发挥双师教师教学的引领作用。

建立“以职业资格证书为授课内容”的高等职业教育培养模式将积极调动双师型教师的教学热情, 对职业资格证书的推广将起到质的飞跃。院校通过校方平台外引、内培、下企业实践等手段, 为双师教师搭建知识更新的桥梁, 使专业技能时刻保持较高的水平, 既丰富学生们的课堂知识, 增强专业的实用性, 又为学院打造行业内的“名师”, 扩大在兄弟院校中的影响, 实现办学效益的整体提高, 同时也为学院自身的职业技能鉴定站培养更优秀的考评员, 对不具有职业技能鉴定站的院校积累宝贵的师资资源, 为将来职业培训包的建立打下良好的基础。

3. 为高职学生建立“专业”与“职业”的纽带。

目前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案、市场需求的认知上存在一定的错位现象, 新专业的设置远远滞后于新的职业变化的需求, 导致人才结构短缺现象严重, 培养的人才有数量, 没有质量和专业能力, 就业压力大, 工作岗位难求与工作岗位无人能做的矛盾现象, 这种现象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 但高职院校自身对“专业”和“职业”的认识程度的差异是有直接关系的, 职业资格证书作为就业强有力的市场信息, 没有得到校方的重视, 在“专业”上的投入远远大于在“职业”投入, 造成双方比例失衡, 影响学院的就业率。

将职业资格证书纳入日常教学中, 使所学专业和职业进行有机组合和互补, 职业为专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专业由原来的死板片面, 变成灵活和机动。专业可以依托证书在社会上竞争力、覆盖面、信誉好、管理规范的优势, 纠正专业与职业错位现象, 提高“双证书制度”并重的教学氛围。在制度上, 高等院校的学生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和职业技能鉴定成绩优秀的学生, 按照学校的相关规定享受奖学金, 并给予一定的优先权, 比如在用人单位的推荐会优先介绍和录用具有职业资格证书的学生, 在享受的入职薪酬上与在职职工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待遇相同。

四、结束语

将“以职业资格证书为授课内容的课程培养体系”的教学管理改革是可行的, 必要的, 高职院校应将职业资格管理职能的部门拆分并入教学主管部门, 进行统一的教学和日常管理, 因为这种双证书制度是一个系统工程, 在衔接过程中还有许多的困难和事情要做, 我们必须要积极去准备去面对去改革, 共同建立符合自身发展特点的职业资格证书培养模式, 为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增加新的增长点。

参考文献

[1]山东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 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在高等职业院校中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意见 (鲁劳社{2004}41号) .

证书体系 篇6

一、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评价体系建立的必要性

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的优化,需建立在一定的评价基础上。不同的标准构建的评价体系不尽相同。基于职业教育国际化趋势,笔者认为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应以培养学生就业国际竞争力为主要目标,也就是说要做好国际通用职业资格证书的对接。建立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评价体系有其现实的必要性,具体而言,主要表现在以下四方面。

(一)为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提供优化基础

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在政府支持下,经过各高职院校的探索,取得了一些成果。主要表现在:(1)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管理经验和优秀师资,深化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2)系统引进国外高校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和原版教材,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提升学科和专业建设水平。(3)一定程度上改善了高校办学条件,满足了人民群众丰富多样的教育需求,培养了大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复合型实用人才。但是,在当今经济全球化和产业发展迅速的国际化大环境下,职业教育同样面临着国际竞争。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的评价体系更需要体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特色,即通过中外合作办学培养符合国际通用职业资格能力标准的复合型实用人才,为进一步优化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提供有效依据。

(二)是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优化的方向路径

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要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必须进行优化。国际通用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视角为中外合作办学优化提供新的方向路径。首先,国际通用职业资格证书对接顺应职业教育国际化趋势。高职院校国际化办学,能准确把握国际就业市场与国际通用职业资格证书的相关要求,合理调整课程体系与实践教学方法,培养具有国际通用职业能力的职业技术人才。其次,国际通用职业资格证书能扭转中外合作办学只重引进不懂输出创新的不利局面。当前职业教育界多数认为国际通用职业资格证书就是其他国家或行业协会确立的职业标准。事实上我国也有许多企业和机构掌握优势技术与标准,能据此确立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中国标准完全可以走向世界。自主构建的职业资格标准使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模式具备升级基础,由引进来转向走出去,进行教育输出,最终扩大中国标准的影响力。

(三)促进中外合作办学的可持续发展

当前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出现了低水平重复建设、人才培养特色不突出等问题,长此以往不仅浪费人力财力物力,还随时可能中断合作。办学评价体系不健全和跟踪评价缺失是低水平重复建设的重要原因。对此,应当建构完善的评价体系。通过评价能发现那些实力强、经验雄厚的优势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和经验,以供推广和借鉴;发现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存在的不足,提出改进策略。评价体系建立后,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还可进行跟踪评价。跟踪评价是指依据评价指标和体系对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进行长期、持续的评价,并在评价过程中对部分评价指标进行修订。跟踪评价能长期或阶段性地观察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质量和水平,及时发现教育过程中的问题,提出改进策略。跟踪评价体现出评价的动态性,能更好地发现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发展潜力与竞争力。[5]

(四)促进高职院校转型发展

当前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就业结构性压力依然存在,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形势面临严峻挑战。为缓解就业压力,许多高校都在进行教学转型,调整人才培养目标与专业设置,优化课程和实践教学,以适应经济发展趋势。尤其是地方普通高校,加大了应用型人才培养力度,这和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存在一定的重合和冲突,给高职院校带来压力。正因如此,在当前教育改革的大趋势下,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应当更加市场化。适应市场需求,发挥职业技术人才的就业优势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开展国际通用职业资格证书对接,发挥高职院校职业教育的优势,突出高职院校办学特色和竞争力,引进国外成熟的职业教育体系,并通过自主构建的国际通用职业资格证书标准,实现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由量变到质变的跨越。适时开展有效评价,客观上可提高高职院校教学质量和竞争力,推动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

二、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不仅需要考虑办学质量,还要顺应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趋势以及就业竞争的国际化,要建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标准,建立国际通用职业资格证书对接为导向的评价体系。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评价体系的构建应遵循以下原则:(1)指标宜少不宜多,宜简不宜繁;(2)独立性;(3)代表性和差异性;(4)可行性;(5)可比性;(6)借鉴性。[6]根据现有研究成果,结合国际通用职业资格证书对接的要求,笔者提出6大评价指标,涵盖相应的小指标(见表)。

(一)国际通用职业资格证书对接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认可度与影响力

国际通用职业资格证书是未来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优化发展的方向,应当作为核心指标。主要表现在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国际通用职业资格证书对接的认可度与影响力两方面。目前部分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建立有若干职业资格证书对接制度,但没有上升到国际通用资格证书对接的高度。此处提及的认可度是指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对国际通用职业资格证书的认可程度,影响力是指在认可的基础上对实际办学造成的影响,认可度与影响力建立在国际通用职业资格证书对接的基础上。在考虑国际通用职业资格证书对接时,不能仅考虑教育引进,也不仅以国外通用职业资格证书对接为标准。我国高职教育的优质专业可以进行适当输出,通过合作办学走出去。此外,还包括以下指标:(1)是否以国际通用职业资格证书对接为导向开展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2)国际通用职业资格证书的种类与数量。(2)国际通用职业资格证书的确定标准,是中国标准还是外国标准。(3)国际通用职业资格证书对接是引进来还是走出去。国际通用职业资格证书的中国标准与中外合作办学的教育输出相辅相成,标志着我国职业教育的成熟与国际化的发展,这将成为未来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的核心竞争力。因此,中国标准和教育输出应当被赋予更多权重。

(二)国际通用职业资格证书社会认可程度

当前,我国有些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虽然也引进了国际通用职业资格证书,但由于各种原因,往往没有得到有效的流通,甚至不如国内的学历认证教育,这极大损害了国际通用职业资格证书的公信力。只有国际通用职业资格证书真正受到社会、外企与外向型企业的认可,成为就业应聘的重要通行证,才能确定国际通用职业资格证书对接成功。因此,应当广泛征求企业、就业主管机构、行业协会的意见并进行改进。具体的小指标应当包括:外企与外向型企业的评价、行业协会的评价、学生和家长评价、就业率与就业岗位、企业用人单位反馈、当地政府的认可度、当地非政府组织的认可度以及中国走出去的企业认可度等。

(三)毕业生的外语会话与应用水平

部分高职毕业生虽经过中外合作办学的共同培育,但是外语水平并不高,无法满足国际通用职业资格对外语的要求。对此,应当将外语水平作为单独的一项重要指标。考虑到中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越来越多的跨国企业来华设立公司和办事处,语言需求增加。我国优势企业也纷纷走出去,尤其是高铁企业,在东南亚、欧美都有业务。这不仅要求具有国际通用职业资格证书的高职生具有较好的英语能力,还应当有日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等小语种能力。因此,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应当扩展合作办学对象,丰富语言专业的开设与教学。小指标主要包括:毕业生的外语会话与应用能力、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开设的外语种类与专业种类等。

(四)高水平师资队伍

基于国际通用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视角的评价体系,要求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教师需要有扎实的职业技术教育经验,还要有较高的外语水平,满足双语教学与全外语授课的需要。因此,具体指标可包括: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教师构成、教师学历结构、教师职称结构、专任教师比例、学术支持度、科技发明创新能力、国内教师外语等级证书、外籍教师对中国文化的认可度等。[7]

(五)教学设施与教学资源

具有良好教学设施和资源,能显著提升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质量。教学设施与资源既包括硬件,也包括影响力、办学理念等软实力。对此,具体指标可包括:所在高职院校的影响力、办学理念独特、优质教育资源的建设与引进、合作方的选择、学费收入、社会捐赠收入、政府财政补助、财务管理状况、教学和实验设施情况、奖学金和助学金提供、实践教学基地、办学环境等。

(六)教学组织形式与保障

合理的教学形式能提升教学质量。具体指标包括:中外合作办学培养目标与方案、中外合作办学模式、招生方式、生源质量、师生比、教学质量监控、教材引进情况、毕业论文和设计、教学制度与选课制度等。

三、结语

本文以国际通用职业资格证书对接为导向,探讨了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提出六大指标,并细化为对应的小指标,以期为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的评价提供指引和依据。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以国际通用职业资格证书对接为视角,开展评价体系构建及应用是顺应职业教育国际化趋势的重要举措,可推动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的可持续发展。高职院校应当积极开展中外合作办学质量评价,并通过跟踪评价及时改进办学。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和完善需要在实践教学中反复优化和改进。尤其是随着时代发展,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的目标和侧重点、国际通用职业资格证书的标准会进行相应的调整,评价指标体系应随着时代发展调整优化,增补具有核心竞争力和符合国际化趋势的新指标,同时剔除无显著差异的指标,以突出评价体系的时代感和科学性。在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后,应当深入开展实证研究,建立具有数据模型的评价体系,为各指标赋予科学的权重。

参考文献

[1]王鹏,王红军,张烨.我国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现状的分析与反思[J].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1-3.

[2]郭文玲,王建丽.北京市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6):16-20.

[3]贺蓓蓓.广东省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的现状与对策[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15(4):98-102.

[4]陈蓓,刘立云.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英语教学效果评价[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5(5):147-147.

[5]占小华.高校中外合作办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14(11):4-7.

[6]殷永建,郭伟,王晓地,胡伟华.陕西省高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质量评价[J].西安工程大学学报,2009(4):107-113.

上一篇:精益管理水平下一篇:逆行静脉穿刺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