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关系

2024-10-11

健康关系(共12篇)

健康关系 篇1

几十年前,一个名为格瑞拓的液态维生素和矿物质补充剂的广告警告人们“缺铁会致血虚”。这个广告语是根据红细胞需要用铁剂来制造结合氧气并把它输送到全身的血红蛋白分子的事实而做出的。

如果你感到疲乏,可能不是由于缺铁的原因。另一方面,如果你体内储存的铁很少,你肯定会想了解这是为什么。

哈佛医学院贝斯以色列女执事医疗中心的教授里德·E·德鲁斯博士说:“如果某个人被诊断为缺铁的话,他就需要做一个全面的检查,因为这可能是一种更严重疾病的表现”。

医生最主要想排除的是潜在的出血。由于保持健康的身体需要铁的剂量很少,只需保证饮食营养丰富就不需要铁补充剂。

铁剂和贫血

贫血意味着你没有维持健康的足够数量的红细胞或血红蛋白。这时可能因为身体缺乏足够的铁而发生一种叫做缺铁性贫血的疾病。缺铁性贫血影响的范围可能为总人口的1%至2%。

血液化验可以检查出你是否患有贫血。一项测量一种叫做铁蛋白的蛋白质的独立化验可检查出你身体中铁的储存量。铁蛋白与铁原子结合并散布在肝脏、脾脏和骨髓中。当身体需要动用铁储存时,铁蛋白就从储存库中释放出来。

由于铁的用途广泛,所以当铁储存量减少时会导致贫血以及其他一些疾病。德鲁博士说:“体内的每一个细胞都需要铁,尽管血红蛋白在为组织提供氧气而需要充足的铁剂,而机体还需要铁来构建诸如肌肉和大脑细胞等的其他作用。”

如果你的铁储存被耗尽,补充铁剂可以补充你的铁储备,有望改善贫血或其他一些症状。铁补充剂可能引起肠胃不适、便秘,所以你可能需要逐步增加剂量。

肉类含有叫做血红素铁的最易于吸收形式的铁。

铁剂的良好来源

成年男性平均每天需要从食物中获取8毫克的铁剂。这些食品中含铁丰富:

人工强化食品,如早餐麦片和谷物,可满足每日对铁的要求。

动物性食品中含有血红素铁,这种形式人体最容易吸收。来源包括牛肉或动物心脏、鸡肉、蛋、肝脏、火腿、猪肉、红鲑鱼、沙丁鱼。

许多植物性食品也富含铁剂。这些食品包括甜菜、蒲公英、芥菜、甘蓝、韭菜、菠菜、瑞士甜菜、大豆、扁豆、豌豆,以及坚果、种子和谷物。

铁剂与衰老的关系

虽然在普通人群中缺铁性贫血并不常见,但当年龄越来越大时这种情况变得越来越普遍了。在一个对大量人群的健康调查中,美国65岁及以上的男性和女性中约有10%的人患有贫血。可能的原因包括潜在的溃疡或出血性胃粘膜炎(胃炎),炎症性肠病,结肠癌等。德鲁博士说:“除非你是一个频繁的献血者,缺铁的人通常患有某种疾病”。

如果内出血是贫血的根本原因,找到出血点并止血治疗是最重要的。这些措施可能包括胃镜检查以排除上消化道出血或结肠镜检查以排除结肠癌或其他可能导致失血的原因。柏油样便是消化道出血的迹象。有时出血点很难被发现,可能会自行停止。

饮食中的铁剂

美国农业部建议成年男性每天需从饮食中获取8毫克的铁。对美国人来说,缺铁的最常见原因是饮食摄入量不足。但我们有许多富含铁的食品和普通利用率的营养食品。

红肉、鱼和家禽中含有最容易吸收的叫做血红素铁的膳食铁。蛋黄中也含有一些血红素铁。很少吃或不吃肉的人必须从谷物、绿叶蔬菜等富含铁的植物性食物中摄入更多的铁。

虽然大力士在快速提起重物时需要摄入一罐菠菜所含的铁质,但从植物性食物中吸收铁的能力常常不及从肉类食物中容易吸入铁的能力。因此,你需要从量上获得补足。虽然服用维生素C补充剂并非必要的,但维生素C有助于人体从食物中吸收铁剂。

如果你认为你不能获得足够的铁剂,或者感到疲惫并认为是由于“血虚”造成的,你可能需要服用铁补充剂来应对。但要小心,因为过量的铁会达到中毒水平。所以不要因一时兴起而大量补铁,只有医生说你需要的时候才适量补充。

健康关系 篇2

随着中国人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于饮食更为关注,单纯吃得饱已经不是我们的唯一目的,如何能吃得好吃的健康已成为我们关注的话题。科学饮食是很有讲究,根据现代医学概念,日常生活中的科学饮食方法应具备早餐宜早:人体经过一夜睡眠,肠胃空虚,清晨进食,精神才能振作,因此早餐宜早。宜细嚼慢咽:这不仅有助于唾液分泌,帮助消化,而且能减轻胃的负担。

宜暖:俗话说:“一热三解”,暖食味道好。中医认为,胃喜肯恶寒,寒易伤脾胃。食用生冷食品及瓜果均宜适量,应利于胃的消化、吸收;否则,会造成腹痛、呕吐、腹泻等病症。宜少:在日常饮食中,少吃多滋味,忌暴饮暴食,要做到善食还要善节。宜软:坚硬的食物难以消化,特别是老年人及胃弱者,一日三餐烹煮饭菜应以烂熟为好。宜淡:中医认为,多食咸,伤心伤骨;多食辣,伤肝伤脉;多食酸,伤脾伤筋;多食甜,伤肾。因此,节制饮食,多吃淡味,于健康大有益处。宜素: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常吃蔬菜、豆制品有利健康,也不易发胖;常吃素食,还具有防癌抗癌作用。宜坐:饮食保健专家指出,边走边吃,不卫生;蹲着进食,不利于消化。因此,坐着用餐,对身体健康十分有益。宜静:用餐时,宜安静地品尝美味;而谈笑进食,很容易呛咳;哭着用餐,或者生气吃

饭,对身体健康很不利。

饮食习惯对人体健康有很大影响,良好的饮食习惯,是保证健康的重要措施:(l)合理分配三餐一日三餐的食量分配要适应生理状况和工作需要。最好的分配比例应该是3:4:3。如果一天吃l·斤粮食的话,早晚各吃3两,中午吃4两比较合适。(2)荤、素搭配适当荤食中蛋白质、钙、磷及脂溶性维生素优于素食;而素食中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和纤维素又优于荤食。所以,荤食与素食适

吉首大学商学院2011级工商管理

当搭配,取长补短,才有利于健康。(3)不挑食和偏食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是由各种食物供给的,没有任何一种天然食品能包含人体所需要的全部营养物质。单吃一种食物;不管吃的数量多大,营养如何丰富,也不能维持人体的健康。因此,在饮食中,不可长期挑食或偏食。(4)不暴饮暴食俗话说:“若要身体好,吃饭不过饱”,这话是有一定道理的。暴饮暴食不仅能破坏胃肠道的消化吸收功能,引起急性胃肠炎、急性胃扩张和急性胰腺炎,而且由于隔肌上升,影响心脏活动,还可诱发心脏病等,如果抢救不及时,会发生生命危险。所以,任何时候都不要大吃大喝、暴饮暴食。

一年当中,由于四季的气候不同,存在着春温、夏热、暑湿、秋凉而燥以及冬寒等不同特点,人的生理、病理也会受到这种气候变化的影响。因此,无论是在健康的情况下还是在疾病过程中,都要注意食物的选择应与气候相适应。春季 阳气生发,人的精力也易于奋发,好像只有外长之势而无内藏之功,易发生热性传染病。因此,春季饮食宜清淡,不宜过食油腻烹煎之物,应当选食一些鸭梨、橘子、甘蔗等果品为辅助。常食绿豆汤、绿豆芽,取其清淡、甘凉,以免积热在内。夏季 气候炎热,万物华实,身体热量不易外散,有中暑的可能,所以饮食宜甘寒、清淡,多食新鲜蔬菜。暑热兼湿之时,汗出易多,使人常易贪食生冷、寒凉之物,过食则伤脾胃。因此,在炎暑之季,切忌过食生冷,更不可多食油腻厚味,饮食宜利湿、清暑、少油之品,常选食西瓜、冬瓜、绿豆汤、酸梅、冰糖煎水代茶饮等,取其清热、解暑、利湿、养阴益气之功。凉拌苦菜可防止肠炎;海带丝凉拌更适合老年,既化痰去湿又可增加锌、碘,预防癌症。此外,还可常吃绿豆粥、荷叶粥、薄荷粥。在盛夏季节,平时阴虚的人,即使常服参、茸等温补之品者,也应减服停服。秋季 气候由热转凉,处处有干燥的征兆,人体也同

吉首大学商学院2011级工商管理

样有燥感,如鼻干、口干、皮肤干,甚至干咳等。此时的饮食不要过分清淡,应适当增加些油腻,常饮银耳汤、梨汁及其它果汁,尤其是梨汁。一般多在午饭后或午觉后喝,以养肺阴。冬季 水冰地冻,万物闭藏,这时就应去寒就温。饮食上宜多食肉、蛋、枣、仁之类。天寒季节,血流缓慢,血液变得粘稠,抗病能力减退,所以少饮些酒和喝些附子羊肉汤是有利于身体的。有高血压的病人,冬季可常服些山楂水。

合理的烹调是提高食欲,保证营养不被破坏的关键。那么正确合理的烹调方法是什么?(l)主食的烹调淘米时要轻洗,不宜次数太多,也不宜用力搓,以减少维生素和无机盐的丢失。对于存放过久的米,则要多淘洗几遍。米的吸水率在浸泡两小时后最大,所以,先将米浸泡两小时,然后再煮饭为好。米浸泡后煮饭,不但时间可节省 4 0%,米中的维生素 B;也只损失 35%。最好采用炯饭或带水蒸饭,如做捞饭,米汤也应当饮用。煮饭、煮粥、煮豆、炒菜、都不宜放碱,因为碱容易加速维生素C及维生素B;的破坏。(2)蔬菜的烹调选购新鲜的蔬菜,含维生素和无机盐较多,如蔬菜存放过久,则营养素会大量丢失。蔬菜宜先洗后切,烹调之前现切,这样可减少维生素的损失。切菜时一般不宜太碎,可用手拉断者,尽量少用刀,因为铁会加速维生素C的氧化。炒菜时要急火快炒,避免长时间炖煮,而且要盖好锅盖,防止溶于水的维生素随蒸汽跑掉。炒菜时应尽量少加水,煮菜时应先将水烧开,然后再放菜。炖菜时在油中先加盐提高温度,或适当加点醋,既可调味,又可保护维生素C少受损失。做肉菜时适当加一点淀粉,可以保护肉中的蛋白质,不至使其过于变硬,既好吃、又容易消化。烹调时尽可能不用钢锅、铜铲。因为铜可以加速维生素c的氧化,用铝锅烹调,维生素c损失最少。

吉首大学商学院2011级工商管理

人在成长的不同时期合理的膳食也是非常重要的。儿童是长身体、长知识的重要时期,此期生长发育旺盛,身高、体重迅速增长。为了使儿童能健康地发育成长,除了要注意营养要求以外,还要注意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儿童的营养要求:儿童活泼好动,肌肉系统发育较快,故对热能和蛋白质的需要量较高。在蛋白质中,赖氨酸对生长发育更为重要,要供应充足的钙和磷,同时还应保证维生素C、D、B1和B2的食入量和铁、碘、锌、镁等元素的供给量。青少年时期,是一生中长身体、长知识的黄金时期。这时期全身各部位、各器官逐渐发育成熟。为使青少年能健康地成长,在饮食中要注意如下特殊要求:(l)热能青少年生长发育快,活动量大,故对热能的需要量较多,平均每天需要热能大约2800卡。(2)蛋白质青少年对蛋白质的需要量比成年人多,而且在质量上也比成年人要求高,每天大约需要蛋白质80~90克。青少年应多吃一些动物性蛋白,如蛋类、乳类、瘦肉类及动物肝脏。另外,还应将动物性蛋白分配到三餐中吃,不可集中在一顿饭吃,以防增加胃肠道负担。(3)维生素是人体生长发育中不可缺少的物质,对青少年来说尤为重要。如果长期缺乏维生素,就会影响生长发育,甚至出现维生素缺乏症。如维生素A缺乏,会患夜盲症、干眼病;维生素B;缺乏,会患神经炎、脚气病;维生素B2缺乏。会患口角炎、舌炎;维生素C缺乏,会患坏血病;维生素D缺乏,则影响其骨能发育等。为此,青少年最好每天吃500克新鲜蔬菜。(4)无机盐青少年需要有足够的钙、磷、铁、碘等元素。钙和磷是构成骨骼和牙齿的主要材料,青少年缺少了钙和磷,骨骼发育就会出现障碍,严重时可患软骨病。铁是红细胞的重要成分,青少年随着身体的增长,血量逐渐增多,需要的铁也就较多,如果缺铁就容易发生贫血。碘是甲状腺素的重要成分,吉首大学商学院2011级工商管理

甲状腺素能促进机体代谢和神经骨骼的发育。青少年如果食碘不足,就会出现身材矮小,智力迟钝。

人到老年以后,由于消化器官衰退,消化和吸收功能逐渐减弱,再加牙齿脱落,咀嚼较困难,故应注意以下事项:(1)不要吃得太饱:老年人活动量少,消化功能差,吃得过他不仅会加重胃肠道的负担,引起消化不良,还会造成身体发胖,引起高血压和动脉硬化,增加心脏负担。因此,适当节制饮食,对于老年人尤为重要。(2)不要吃得太成:老年人的食盐量,以每日不超过10克为宜。食盐过多会加重肾脏负担,引起浮肿,钠盐储留还会引起血压升高,增加高血庄、冠心病、脑溢血的发病率。(3)不要吃糖和脂肪过多:老年人运动量少,吃糖过多不仅会引起或加重糖尿病,而且糖在体内会转化为脂肪使人发胖。老年人胰腺功能较低,吃多了脂肪易造成消化不良,动物脂肪中胆固醇含量较高,会造成动脉硬化和肝脏掼害。(4)要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蔬菜和水果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纤维素和无机盐,纤维素和果胶能促进胃肠蠕动和消化液分泌,防止粪便在肠道内停留,这对预防便秘,肠道肿瘤和动脉硬化有一定作用,维生素有健身、抗衰老和预防癌症的作用。(5)要合理调整膳食:老年人饮食要多样化,不要偏食,也不宜进食很干和很烫的食物。宜多食些易消化的菜泥、羹汤、果汁类食物和含钙、磷、铁较多的食物。在保证营养要求的基础上,务求清淡。(6)要少食多餐:老年人对低血糖的耐受性较差,易感饥饿和头晕,故易少食多餐。每餐可吃七分饱,在睡前或两餐之间酌情进食少量食物,如牛奶、糕点等。

以上谈了这么多饮食与健康的问题,我觉得这些都是我们应该了解的。随着科学的发展,我们应该认识健康饮食对于生命的重要作用,让我们都看是关注我

吉首大学商学院2011级工商管理

口腔健康关系生命质量 篇3

口腔疾病多属慢性病,早期因缺乏自觉症状很难发现。尤其是儿童,一旦出现症状,如疼痛、肿胀等,往往病情较重。

※口腔疾病与多种病有关

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口腔疾病与心内膜炎、细菌感染、肾炎、关节炎以及胃病等多种疾病有关,而口腔感染特别是牙周组织感染与缺血性心脏病和中风关系密切。

国外研究者在严格的流行病学调查后得出结论,牙周炎及其他牙周感染是动脉硬化和急性心肌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口腔健康直接影响着生命质量,因此,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对预防疾病的发生或控制病情的恶化有着重要的作用。

如果牙齿长期没有得到有效清洁,细菌就会寄生在牙垢中,导致牙龈发炎,引起牙床过敏。而最易使人失去牙齿的疾病就是牙龈炎,表现为牙床肿胀,刷牙时极易出血。如不及时治疗,会形成牙结石,像水泥一样牢牢粘在牙齿、牙床之间。由于受到腐蚀,牙齿与牙床相交的豁缝里会出现一个个小洞穴,这些小洞穴进一步受细菌侵蚀,牙周炎就形成了。当牙齿与颌骨之间一旦发生松动时,不久就有可能发生掉牙。

牙龈炎完全可以被治好,但牙周炎就不那么好对付了,此时牙齿很难挽救。患牙周炎时,细菌和其长期释放的大量炎症介质可因患牙松动,咀嚼时将牙向牙尖部挤压而进入血液,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使血管内膜胆固醇沉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栓。

※定期检查口腔防患未然

口腔检查的时限标准,一般为0~5岁的儿童每隔2~3个月应检查一次,6岁以上的儿童和成人每隔半年检查一次。

研究指出,牙周病可引发心血管、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及呼吸系统等方面的疾病,也会引发身体一连串的免疫反应,如败血症、毒素休克综合征、心内膜炎、关节炎等,还会加速糖尿病恶化,与早产儿与低体重儿的出生亦关系密切。口腔检查除可及早切断与上述疾病发生作用外,还可及早通过口腔疾病的症状发现部分全身疾病,使其得到早期治疗,如白血病会引发牙病等。

体育锻炼与健康的关系 篇4

一、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增强体质

体育锻炼对增强体质有很多作用, 如促进身体增高, 力量增大;增强心血管系统机能;提高呼吸系统的机能;发展神经系统的功能。现在从以下几方面阐述一下体育锻炼对增强体质的作用:

1.体育锻炼对运动系统的作用

运动系统由骨、关节、肌肉组成。脊柱一般在20~21岁才巩固。经常从事科学合理的体育锻炼可以使骨骼变得更加粗壮和坚固;可以使关节伸展性增加, 关节活动范围加大, 灵活而牢固;可以使肌肉逐渐变得结实, 肌肉力量增加;可以促进人体长高, 四肢发达, 胸围增大, 肌肉中脂肪减少, 体型也变得更加匀称而健美。

2.体育锻炼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心血管系统由心脏、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组成。少年时期的心脏及其神经支配的发育还未完善, 心肌收缩力还比较弱, 心脏重量、容积及每次心脏收缩所排出血液的绝对值比成人小。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能使心血管系统的机能得到明显提高;使心脏变得肥厚和发达;安静时心跳频率减慢, 可以使心脏得到更多的休息时间;轻度运动时心跳频率和血压变化幅度比一般人小, 使人不易疲劳, 而且恢复较快。

3.体育锻炼对呼吸系统的作用

呼吸系统由鼻、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组成。少年时期呼吸道的抵抗力还较弱, 容易发生充血、感染。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使呼吸肌增强, 因而胸围增大, 也可以增大肺活量, 还能使呼吸深而缓慢, 因此工作耐久, 不易疲劳。

4.体育锻炼对神经系统的作用

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分布全身的神经组成。少年期大脑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较高, 抑制能力较弱, 兴奋与抑制的转换快, 所以活泼好动, 注意力不够集中;对具体、形象的讲解和示范, 容易理解和学会, 因此掌握技术动作较快, 具有较强的模仿性;能量物质的贮备较少, 肌肉活动时的神经支配不够完善, 所以动作还不够协调和正确, 容易产生疲劳, 但消除疲劳也较快。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改善神经系统对各器官的调节作用, 从而使各器官系统的活动更加灵活和协调, 并能提高运动和学习效率, 以及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

二、体育锻炼有助于智力的发展

正常的智力是正确感知认识世界的前提, 是心理健康的基础。体育锻炼对智力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即刻作用和长期作用两个方面。

即刻作用就是体育锻炼时, 大脑中运动中枢兴奋, 使其他区域得到休息, 有助于消除脑力劳动产生的疲劳。另外, 通过参加体育活动, 能够促进血液循环, 使大脑获得更多的氧气, 改善大脑的营养供给, 增加大脑的重量和大脑皮层的厚度, 为提高思维与记忆能力提供物质基础, 为提高学习效率提供充沛的体力和精力。

体育锻炼时管理运动的脑细胞和神经处于兴奋和抑制的迅速交替过程中, 使管理学习的脑细胞得到积极性休息。久而久之, 大脑的调节能力、活动强度、反应的灵活性和正确性等都能得到很好的发展。所以说体育锻炼有助于智力的发展。

长期作用是经常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能够促进大脑功能的改善与提高, 促进右脑的开发与利用, 体育锻炼时常常要求身体完成一些比日常生活更为复杂的任务。神经系统必须为此高度发挥出自己的机能来适应这些任务的要求, 所以体育锻炼可以提高神经系统的均衡性、灵活性。

三、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增强我们的心理健康品质

高中时期我们心理健康的标准是学习态度积极、人际关系和谐、情绪愉快稳定、适应周围环境、有一定的自我调控能力。造成高中时期我们心理挫折的原因主要在学习方面、人际关系方面、兴趣与愿望方面、自我尊重方面。

体育锻炼以身体活动为主要形式, 而身体活动并不仅仅是生理上的作用, 它还伴随着知识的信息、心理的活动、情感的体验等一系列因素的同时出现。因此, 我们在体育锻炼中, 可以根据我们直接参与、身体力行这一实施性强的特点, 刻意安排艰苦的环境, 培养自己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营造紧张的气氛, 培养我们沉着冷静、机智果断、结构健全的个性心理;创设轻松和谐的氛围, 伴以优美动听的旋律, 让我们通过充分展示外形的动作来表达内在的情感, 从而发展个性, 陶冶情操, 培养良好的气质, 提高审美意识, 使我们形成健康的人格品质。

体育锻炼中, 我们的思想、能力、意志、情绪、态度等特征暴露特别快。比如跳高, 面对一个新的高度, 支撑跳跃面对一个新的难度动作, 能否超越, 一目了然, 立即显露。但是由此引发的一系列心理特征却面面大观。成功者的喜悦与得意溢于言表;失败者的气馁与沮丧、急躁与冲动、紧张的焦虑、胆怯与自卑等表现各不相同。所以这个时候我们就应该正确地看待成功与失败、顺利与挫折、长处与短处, 激励自己勇于战胜困难, 克服不健康的心理障碍, 提高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培养我们良好的意识、认识、情绪、行为及性格的自我控制能力和心理调节能力。通过我们失败、成功、再失败、再成功的不断体验, 增强耐挫能力, 保持稳定的情绪、乐观的心境, 这样, 即使在逆境中也能成才。

另外, 体育锻炼中“夏练三伏, 冬练三九”, 长跑中战胜令人难过的“极点”, 跳过更高的横竿, 跑出更好的成绩等, 对培养吃苦耐劳、坚忍不拔、果断、自制、自信等良好的心理品质, 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四、体育锻炼有助于人际关系的改善, 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通过体育活动可以提高人际交往技能。正确处理体育活动中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与同伴一起分担和处理体育活动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在体育活动中, 人们打破了人与人之间的隔离与孤独, 不分地位、贫富、职业、年龄相聚在运动场, 进行平等的、友好的、和谐的练习和比赛。在体育活动中人们和睦相处、友爱互助, 建立起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通过体育活动可以结识更多志趣相投的朋友, 这种友谊使人心情舒畅、精神振奋, 从而使人更好地适应社会。

体育活动对于发展我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具有独特的作用, 可以培养关心他人、社区和社会健康问题的责任感, 可以提高人际交往技能, 正确处理合作与竞争的关系, 从而表现出良好的体育道德。因此, 应要求高中时期我们学会将体育活动中培养的社会适应能力迁移到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在锻炼中应特别注意营造友好、和谐的课堂氛围, 采取有效的锻炼手段和方法培养我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具有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合作精神和体育道德;尊重他人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和需要;在体育活动中不故意伤害他人;在体育比赛中遵守规则和服从裁判;成为体育比赛中的文明队员。

学会生存, 学会生活, 学会与人交往, 学会做人。这是一个正常人在社会生活中必须面对的。体育锻炼让一个人有健壮的体魄。我们认识体育与健康的关系是十分必要的, 对个人的一生发展奠定好基础意义重大。因为少年是人一生身心发育趋向成熟的重要转折时期。我们要充分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 并科学进行体育锻炼, 提高体能和运动技能水平, 加深对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学会体育学习及其评价, 增强体育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形成运动爱好和专长, 培养终身体育的意识和习惯;发展良好的心理品质, 增强人际交往技能和团队意识;具有健康素养, 塑造健康体魄, 提高对个人健康和全民健康的社会责任感, 逐步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积极进取、充满活力的人生态度。

摘要:在体育锻炼中, 会尝试到锻炼的愉快, 竞争的刺激, 合作的欢乐, 体验到勇敢与顽强, 胜利与失败, 挫折与勇气, 拼搏与成功带来的兴奋和快乐, 而且会切实感受到体育锻炼对身体各器官系统机能的促进作用。

环境与健康的辩证关系 篇5

姓名:杨粲 学号:15061190 系别班级:艺术设计系环境设计1504

课程:自然科学导论

摘要

环境是人类生存的空间,人类在发展,但同时对环境也在造成着。破坏在现实生活中,人都处在一定的环境中并受环境的制约和影响。人与环境也是一种辩证的关系。环境的好坏决定着人体的健康,人体的健康状况又直接影响环境污染的情况。关注环境就是关注我们人类健康关爱人们生命关爱我们自己。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环境中出现的许多不定因素与环境问题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也越来越关注。

关键词:环境污染、人类健康、辩证关系

正文

自然环境指地球或一些区域上一切生命和非生命的事物以自然的状态呈现。这是一个环境涵盖了所有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自然环境可分为几个主要组成部分:完整的生态单位,是指没有受到人为大规模干扰下自我运作的自然系统,包括所有植物,动物,微生物,土壤,岩石,大气,和在其范围内发生的自然现象;不受人类活动影响的普遍的自然资源和物理现象,如空气,水和气候,以及能源,辐射,电荷和磁性。

有人说,地球的颜色是绿色的,她孕育着生命,预示着人类的诞生和未来。我说,她是生命的摇篮,人类的母亲,她把全部的爱无私地奉献给人类的子子孙孙。她的确很大,幅员辽阔,但不是无边无际;她的确很美,山青水秀,但不是青春永远;她的确很富,资源广博,但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如今,地球生态环境已被人类活动严重破坏。水是地球上万物的命脉所在,水滋润万物、哺育生命、创造文明。中国水资源的分布极其不均匀。中国的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低于500立方米,远远低于国际公认的人均所需1000立方米的临界值。北方许多大中城市因缺水造成工厂停产或限产,损失的年产值达1200亿元,南方一些城市也陆续出现水荒。面对“滴水贵如油”的水资源,而人类对它的浪费和污染却是令人痛心的。

污染有着两种定义1:环境中出现的因其化学成分或数量而阻碍自净过程并产生有害于环境和健康的物质。2:外来物质或能量的作用,导致生物体或环境产生不良效应的现象。

污染也分为很多种:空气污染、重金属污染、辐射污染、土壤污染等。

环境污染会给生态系统造成直接的破坏和影响,如沙漠化、森林破坏、会给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造成间接的危害,有时这种间接的环境效应的危害比当时造成的直接危害更大,也更难消除。例如,温室效应、酸雨、和臭氧层破坏就是由大气污染衍生出的环境效应。这种由环境污染衍生的环境效应具有滞后性,往往在污染发生的当时不易被察觉或预料到,然而一旦发生就表示环境污染已经发展到相当严重的地步。当然,环境污染的最直接、最容易被人所感受的后果是使人类环境的质量下降,影响人类的生活质量、身体健康和生产活动。例如城市的空气污染造成空气污浊,人们的发病率上升等等;水污染使水环境质量恶化,饮用水源的质量普遍下降,威胁人的身体健康,引起胎儿早产或畸形等等。严重的污染事件不仅带来健康问题,也造成社会问题。随着污染的加剧和人们环境意识的提高,由于污染引起的人群纠纷和冲突逐年增加。

人类对自然不合理的利用,工农业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等都是人类对生态平衡的破坏因素。

1、改变物种(有意无意造成物种的消失或引入物种)如1859年有农民从英格兰带了25只野兔到澳大利亚,由于没有天敌,造成澳大利亚生态系统严重破坏。又如,1906年美国亚利桑那洲的卡巴森林为保护鹿群,捕杀肉食动物,导致鹿群大量繁殖最后没有食物,濒临灭就等。

2、环境因素的改变(大量污染物质进入环境)

3、信息交流系统的破坏(破坏生物释放的驱赶天敌、排斥异种、吸引异性等的信息素)等。

二、破坏生态平衡的因素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自然因素如水灾、旱灾、地震、台风、山崩、海啸等。由自然因素引起的生态平衡破坏称为第一环境问题。由人为因素引起的生态平衡破坏称为第二环境问题。人为因素是造成生态平衡失调的主要原因。人为因素主要有以下三方面:(1)使环境因素发生改变。如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产生大量的废气、废水、垃圾等,不断排放到环境中;人类对自然资源不合理利用或掠夺性利用,例如盲目开荒、滥砍森林、水面过围、草原超载等,都会使环境质量恶化,产生近期或远期效应,使生态平衡失调。(2)使生物种类发生改变。在生态系统中,盲目增加一个物种,有可能使生态平衡遭受破坏。例如美国于1929年开凿的韦兰运河,把内陆水系与海洋沟通,导致八目鳗进入内陆水系,使鳟鱼年产量由2000万公斤减至5000公斤,严重破坏了内陆水产资源。在一个生态系统减少一个物种也有可能使生态平衡遭到破坏。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我国曾大量捕杀过麻雀,致使一些地区虫害严重。究其原因,就在于害虫天敌麻雀被捕杀,害虫失去了自然抑制因素所致。(3)对生物信息系统的破坏。生物与生物之间彼此靠信息联系才能保持其集群性和正常的繁衍。人为地向环境中施放某种物质,干扰或破坏了生物间的信息联系,有可能使生态平衡失调或遭到破坏。例如自然界中有许多昆虫靠分泌释放性外激素引诱同种雄性成虫交尾,如果人们向大气中排放的污染物能与之发生化学反应,则雌虫的性外激素就失去了引诱雄虫的生理活性,结果势必影响昆虫交尾和繁殖,最后导致种群数量下降甚至消失。

三、在追求自身发展的同时开始注意保护环境可以说是人类的重大进步。在古代,人类和自然是不平等的关系,人类是弱者,处处受到大自然的限制却无力改变自然。于是人类把大自然视为敌人,战天斗地成为一项难得的品质,愚公精神千百年来受到不断颂扬。随着工业时代的来临,人类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与自然的关系发生了逆转,人成了强者,而“温和的自然”却成了容易受伤的对象。高度提纯的化学制剂,如杀虫剂、油漆、洗涤剂等对自然环境构成了重大威胁;大规模的能源消耗改变了大气的构成,进而改变了地球气候;卫生条件的改善使人口急剧增加,人类活动大量破坏了地球的森林和湿地资源。于是,“温和的自然”变为“凶恶的自然”,人类施加给它的,它最终都要归还人类。被高度提纯的化学制剂污染了水和土壤的地区,畸形儿和绝症的出现比率大大高于正常;石油资源一旦枯竭,人类的生活质量和社会的正常运转必定遇到问题;气候异常必定带来水灾或干旱,饥荒也将伴随着种种天灾降临人间。“凶恶的自然”将再一次让人类成为弱者,人类和自然的关系又将回到起点。

要想改变这种状况,人类就必须保护“温和的自然”,不让它继续恶化,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身,这是人类经历工业化,在自信心极端膨胀之后的可贵共识。世界各国也都意识到这个问题。10年前,178个国家的领导人在巴西城市里约热内卢聚集,共同商讨保护环境的问题。与会领导人计划保护地球环境,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促进人类的福利和发展。1997年,160个国家在日本京都签订了旨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京都议定书》。但由于减少排放阻碍经济发展,美国这个二氧化碳头号排放国却拒绝执行。去年,在南非城市约翰内斯堡举行的“地球峰会”上,各国领导人和科学家继续商讨改善环境的计划

20实际的中国,人类在想尽一切办法进行发展,从来没有考虑过未来。现在当我们想起来时,又为时过晚,环境已经遭到了破坏。人类的发展固然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我们未来的发展。

参考文献

《环境与健康》张世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2013年水污染大事记》·来自人民网

皮肤保健关系老人健康等 篇6

注意保暖:老年人皮肤微血管的收缩、舒张功能减弱,因此对冷热的耐受力较差,不那么敏锐,冬天老年人怕冷,应适时地添加衣服,尤其注意手脚四肢的保暖;足部要保持清洁干燥,每天用温水泡脚,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也可让老人对自己的手脚趾掌、面部等进行揉搓按摩,促进血液循环。高龄者最适宜的温度为24-27℃,同时,要尽量避免裸露皮肤长时间地被风吹日晒。

注意营养:注意饮食合理均衡,营养丰富,荤素搭配。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保持大便通畅。尽量少吃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少喝浓茶,戒烟、戒酒。适量服用一些维生素A、维生素E,可以延缓细胞衰老的速度,提高新陈代谢的能力。

注意舒适:选择纯棉、麻、丝织品等透气性能良好,吸湿性能好,柔软的内衣、内裤,并勤换洗,因宽松柔软的内衣会减少对皮肤的摩擦。

防止损伤:夏季避免烈日暴晒,由于老年人对高温的承受能力较差,故60岁以上老人易患日射病。外出应涂防晒霜、打遮阳伞,尽量避免暴露皮肤,这样不仅减少晒伤,还可预防皮肤癌。皮肤有一定的抵抗微生物入侵的功能,一旦有破损,常引起感染。因此,如果有小破口或患毛囊炎、疖肿等,应当及早用消炎药物。患有手癣、足癣者很容易再继发细菌性感染,应当尽早治好。长期卧床者,为减轻局部受压,应当勤翻身、擦洗、按摩和保持受压部位的血液循环不受阻碍,尤其要注意腰臀部及骨隆突处,防止褥疮。

防干裂:皮肤洗净后,可少量涂些油脂,如香脂、蜂蜜水(蜂蜜一份加水二份调匀)或30%甘油等。如果手脚皮肤裂口,可用胶布贴患处,或洗净后敷以10%硼酸软膏或10%氧化锌软膏,用纱布包扎,每天换药一次,可止痛收口。手掌、脚掌皮肤普遍增厚干裂者,可将尿素冷霜外用,效果较好。(齐欣平)

看病就医如何省钱

在医疗费用、药价高居不下的今天,就医时需要合理支出,合理规划,看病如何省钱?其实注意以下几点常识便可省出不少钱来。

一、去医院看医生衣着朴素别露富

患者的着装跟药费有着些许的关联。现在,用于治疗同一种病的药很多,有的价格便宜,有的又价格不菲。医生会对衣着名牌服装的患者开价格高的药,会对衣着朴的患者开价格低的药。其实高价药和普通药的品质并没有太大的差异,所以看病着装朴素点,或许会节省出不少的医药费。向医生说明自己经济状况不好,也是少开贵药的一个有效途径。

二、去药房认准通用名可省半价

医院药房与外面药店,同样一种药品的价格相差悬殊。患者拿着医院的处方单自己去药店购药,可以省出不少钱。2007年5月1日起,卫生部颁布处方管理新规,要求医生在为患者开处方时,必须使用药品通用名。所谓通用名就是药品的主要成分。药品的“商标名称”纵有百种不同,只要通用名相同,其实质性功能就是差不多的。

三、普通疾病尽量不挂专家号

前来看病的患者,几乎都想找专家看病,似乎这样心里才踏实。但专家门诊光挂号费就从几元到数十元不等,远远高出普通门诊,无形之中加大了病患者的看病开支。特别是一些任何医生都能够诊治的常见病,如果也挂上一个专家号,无疑是一种浪费。而且一些专家号还不是每天都有,如果一心要看专家,没准还会耽误了疾病的及时诊治。

四、病历切莫常换

健康关系 篇7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14年3—10月在重庆市两所医科大学进行调查,采用按专业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各专业的1~4年级的学生参加测试。按照统计学样本规模的计算公式n=t2×p(1-p)/e2式中:t:置信度取0.05的t界值;p:样本率;e:允许误差。本研究的置信度取0.05,抽样误差取4%,一般大学生的心身障碍检出率为10%~30%,取接近0.5的30%进入公式,故n为625,预计10%的失访率,故每所学校的调查人数695人左右,共计1 390人,符合统计学计算的样本规模。实际在两所医科大学共抽取学生1 712名参加测试,收回有效问卷1 628份,有效回收率达95.1%。其中男生586人,女生1 042人;汉族1 496人,少数民族132人;大一学生442人,大二学生430人,大三学生458人,大四学生298人;家庭所在地为城市的学生570人,乡镇的学生320人,农村的学生738人;独生子女的学生720人,非独生子女的学生908人。

1.2 方法

1.2.1 康奈尔医学指数(Cornell Medical Index,CMI)[1]

该量表是美国康奈尔大学Brodman.等编制的自填式健康问卷,广泛应用于正常人群心身健康水平的评估和心身障碍者的早期发现,由许丽英等修订出中文版。该量表分成18个部分,每部分按英文字母排序(从A到R),共195个题目,问卷涉及4个方面内容:躯体症状、家族史和既往史、一般健康和习惯、精神症状。男女问卷除生殖系统的有关问题不同外,其他内容完全相同。其中A~L部分(144题)的问题与健康状况有关:A眼与耳、B呼吸系统、C循环系统、D消化系统、E肌肉与骨骼、F皮肤、G神经系统、H泌尿生殖系统、I疲劳度、J疾病频度、K既往病史、L生活习惯;M~R部分(51题)的题目与精神活动及心理健康有关:M不适应、N抑郁、O焦虑、P神经过敏、Q愤怒、R紧张。每一题目均为两级回答,凡回答“是”记1分,回答“否”记0分,全部题目得分相加即得CMI的总分,A~L部分的题目得分相加即得A~L分,表示躯体症状,M~R部分的题目得分相加即得M~R分,表示精神症状。

1.2.2 应对方式问卷[1]

肖计划等参照国内外应对研究的问卷内容以及有关应对理论,根据我国文化背景编制了《应对方式问卷》,该问卷在青少年学生组进行测查,信度、效度和应对因子条目构成一致率都比较满意,为自陈式个体应对行为评定量表。问卷有62个题目,包括解决问题、自责、求助、幻想、退避和合理化6个因子,其中解决问题和求助为成熟型的应对方式,退避、自责和幻想为不成熟型的应对方式,合理化为混合型的应对方式。该问卷的题目均为两级回答,有正向计分题,也有反向计分题。

1.2.3 健康行为量表

健康行为是个体为了预防疾病、保持自身健康所采取的积极行动,它包括改变危险生活方式、减少或消除健康危险行为(如吸烟、酗酒、不良饮食以及无保护性行为等)、采取积极的健康行为(如有规律的体育锻炼、定期体检等)以及遵从医生指导等行为。

该量表由Prohaska等编制,包括21个条目,分为两个维度:前15个条目为健康实践行为维度,后6个条目为认知/情感行为维度。每个条目采用5级评分(1表示从不,5表示经常,执行频率由1到5逐渐增加),得分越高,表明健康行为执行状况越好。该量表的Cornbachα系数是0.84。

1.3 统计学分析

使用SAS 9.2统计软件进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医学生心身健康、应对方式及健康行为的总体情况

对医学生所填写的康奈尔医学指数、应对方式问卷和健康行为量表所得分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见表1。

注:CMI-康奈尔医学指数;A~L-躯体症状得分;M~R-精神症状得分。

2.2 医学生心身健康状况与应对方式的关系

2.2.1 医学生心身健康状况与应对方式的相关分析

将医学生所填写的CMI和应对方式问卷的得分进行相关分析发现,解决问题和求助两个因子的得分与CMI总分及A~L得分、M~R得分呈负相关,其他各因子的得分则与CMI总分及A~L得分、M~R得分呈正相关。见表2。

注:CMI—康奈尔医学指数;A~L—躯体症状得分;M~R—精神症状得分。aP<0.05,bP<0.01。

2.2.2 医学生心身健康与应对方式的回归分析

以应对方式问卷的各因子得分为自变量,按照0.05的纳入排除水准,对CMI总分及各维度得分作回归分析发现,求助因子的得分越高,CMI总分及A~L得分、M~R得分则越低;解决问题因子的得分越高则M~R得分也越低;而自责因子得分越高,CMI总分及A~L得分、M~R得分则越高;幻想因子得分越高,CMI总分和M~R得分也越高;逃避因子得分越高则A~L得分越高。见表3。

注:CMI—康奈尔医学指数;A~L—躯体症状得分;M~R—精神症状得分。

2.3 医学生心身健康状况与健康行为的关系

2.3.1 医学生心身健康状况与健康行为的相关研究

将医学生所填写的CMI和健康行为量表的得分进行相关分析发现,医学生的心身健康水平和健康行为(包括健康实践行为和认知/情感行为)均呈负相关。见表4。

注:CMI—康奈尔医学指数;A~L—躯体症状得分;M~R—精神症状得分。aP<0.05,bP<0.01

2.3.2 医学生心身健康与健康行为的回归分析

以健康行为量表的总分及各维度得分为自变量,对CMI总分及各维度得分作回归分析。可以看出,认知/情感行为维度对心身健康的影响很大,认知/情感行为维度得分越高,则CMI总分、A~L得分、M~R得分越低。见表5。

3 讨论

在应激理论中应对方式是指个体在应激环境或事件之后为平衡自身精神状态所采取的方法。因此,应对方式是一种缓解情绪紧张、维持心理平衡、调节行为的表现,使之符合外界要求的方法和手段。从研究结果可以看出,应对方式中的解决问题和求助与心身健康均呈负相关,而自责、幻想、退避、合理化则与心身健康均呈正相关。这可以进一步说明解决问题和求助的确是积极的应对方式,而自责、幻想、退避和合理化是消极的应对方式。在回归分析中还可以进一步得到证实,自责这种应对方式对身体健康及心理健康都是不利的,退避的应对方式对身体健康不利,幻想对心理健康不利;而求助对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都是有利的,解决问题还对心理健康有利,求助较解决问题对心身健康更有利。文献[2,3,4,5]得到了类似的结果,积极应对有利于心身健康,消极应对有损心身健康,个体越少使用逃避和自责的消极应对方式,则心身状况越好[6],并且应对方式对健康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7]。此外,不同类型大学生在应对方式对心身健康的影响上没有差异性[8,9]。所以,可以认为,大学生在应对方式对健康的影响上具有共性特点,医学生并未表现出特殊性。因此,在大学教育中作为教育者应该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培养学生正确应对生活事件的能力,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方式,尤其是要能够提供必要的求助途径,使大学生有求助之心还有求助之路,有效地解决成长中的各种问题。

此外,从本研究可以看出,医学生的健康行为(包括健康实践行为和认知/情感行为)与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都呈正相关,这说明学生的健康行为越多,其心身健康状况往往会越好,这与我们通常的经验与预期是符合的。有学者的研究也显示,体育锻炼与大学生的睡眠和情绪等心身健康状况密切相关[10]。这说明要想拥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状态,一定要养成良好的饮食起居习惯,戒烟限酒,加强锻炼,形成正确的认知方式,保持良好的心态。从回归分析中我们还可以看出,认知/情感行为对身体和心理健康均有影响,对健康的影响更为突出,有更正确的认知方式和良好情绪体验的个体往往心身健康水平也会越好。其他学者的研究也发现,心理因素可直接导致躯体状态的异常[11],大学生的不良性认知心理是诱发心身疾病的关键环节[12]。这说明,积极的认知方式,正确的应对能力,良好的心理环境,更多正面的情绪体验和有效处理情绪的能力,面对困难或挫折时较好的心态,这些因素对个体的心理健康肯定是有益的,心理健康状况好了,内心冲突少了,自然身体健康水平也随之提高。因此,医学院校应充分利用自身专业特点,在医学生的学习中做到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作为未来健康的促进者先从促进自身健康做起,养成健康生活的行为习惯,树立良好的认知方式,形成积极成熟的应对生活事件的能力,有更多良好的情绪体验,从而全面促进心、身的健康。

作者声明

本文无实际或潜在的利益冲突

摘要:目的 探讨医学生的心身健康与应对方式和健康行为的关系。方法 采用康奈尔医学指数(CMI)、应对方式问卷和健康行为量表对重庆市两所医科大学的医学生进行测量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CMI总分为24.13±17.74,健康行为总分为67.12±9.71。应对方式中的解决问题和求助两个因子的得分与CMI总分及AL得分、MR得分呈负相关,其他各因子的得分则与CMI总分及AL得分、MR得分呈正相关。求助因子的得分越高,CMI总分及AL得分、MR得分则越低;解决问题因子的得分越高则,MR得分也越低;而自责因子得分越高,CMI总分及AL得分、MR得分则越高;幻想因子得分越高,CMI总分和MR得分也越高;逃避因子得分越高则AL得分越高。健康行为的总分及各因子得分与CMI总分及AL得分、MR得分均呈负相关。认知/情感行为维度得分越高,则CMI总分、AL得分、MR得分越低。结论 解决问题和求助是积极的应对方式,而自责、幻想、退避和合理化是消极的应对方式。医学生的健康行为越多,尤其是认知/情感行为,其心身健康状况往往越好。医学院校应注重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认知观,培养积极和成熟的应对方式,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提供必要的求助途径,全面促进其心、身健康。

关键词:心身健康,应对方式,健康行为,医学生

参考文献

[1]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

[2]梁丰.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调查及应对方式是研究[J].济宁医学院学报,2015,38(4):290-294.

[3]黄红清,黄秀娟.大学生压力应对方式及心理健康关系分析[J].黑河学刊,2012(9):85-86.

[4]黄红清,黄秀娟.大学生压力源和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探析[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3,29(7):137-138,144.

[5]孙淑荣,张百军,孙淑华,等.大学生生活事件、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3,35(1):147-148.

[6]郭洪波.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应对方式、生活事件的关系研究[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4(2):46-47,52.

[7]蒋佩.民办高校大学生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J].校园心理,2014,12(5):330-331.

[8]纪红艳.师范大学生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1,27(9):67-69.

[9]李金德,刘惠珍.中国大学生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关系的meta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21(2):301-304.

[10]王道明,陈凯华,杜世全.大学生体育锻炼与心身健康及行为问题的关系研究[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15,35(1):130-133.

[11]郭盈盈,倪红梅,徐铭悦,等.基于1 409例大学生健康状况调查的心身关系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4,29(12):3729-3732.

课外体育活动与学生健康关系 篇8

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增强学生体质;使学生掌握体育基本知识,培养学生体育运动能力和习惯;提高学生运动技术水平,为国家培养体育后备人才;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增强组织纪律性,培养学生的勇敢、顽强、进取精神。儿童青少年的体育锻炼必须根据他们生长发育的特点、性别和健康状况提出不同的卫生要求,并且要求进行医务监督才能促进生长发育,防止事故,增强体质,增进健康。

目前,我国中小学生健康状况普遍较差。贫困地区的学生还没有摆脱过去的那种生活水平低、营养差、严重影响身体发育的状况;而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又存在营养过剩,过度发育的现象。那么,为什么说课外体育活动是学生健康的重要保证,课外体育活动对学生健康产生了哪些积极的作用呢?

一、课外体育活动对学生健康影响的研究方向

1. 课外体育活动是促进身体发育,增强体质的有力因素

解放初期,注意利用自然因素——空气、日光、水对幼儿进行三浴锻炼,取得良好的效果。近年,就课外体育活动对学生健康发育的影响方面进行了一些调查研究。证明课外体育活动对儿童青少年的大脑皮层指挥系统和感觉器官的灵敏性等都有促进作用,对形态和机能方面的发展也有良好的作用。但同时也观察到,如果体育不与卫生结合,不加强学生的健康管理,运动量不适当,没有相应热量和蛋白质的补充,会出现相反的结果。目前一般高等学校三年级不上体育课,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和锻炼减少,普遍出现体质下降的情况。

2. 研究体育对体格和智力发育的关系

在课外体育活动中,应把重点放在中、小学方面,研究体育对体格和智力发育的关系,研究不同年龄联合体符合身体素质的锻炼对学生训练的效果。如6~8岁训练滑旱冰或骑自行车较适应,因为这一阶段是平衡器官发育最旺盛的时期;女孩9~10岁,男孩8~11岁跃进耐力猛长,宜于训练跳跃动作。应与体育部门共同研究最佳年龄进行不同训练的效果。在此基础上再进行一些符合学生心理、生理特点的课外游戏活动,也会取得很好的锻炼效果,有益于学生健康。

二、如何利用课外体育活动来提高学生健康水平

课外体育活动是儿童青少年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能使身体新陈代谢旺盛。解决需要新鲜空气多而肺活量小的矛盾,弥补呼吸功能不够完善的缺陷。儿童在户外与自然界接触,充分利用日光、冷空气和冷水锻炼身体可以增加身体的抵抗力,减少疾病,特别是呼吸道的疾病。因此,在学生课外活动中必须保证充足的课外体育活动时间。

1. 锻炼小组

锻炼小组是在体育教师的领导下,发挥学生体育骨干的作用,组成锻炼小组,利用课外活动时间,按“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要求进行锻炼。在文化课后进行体育锻炼可以消除脑力疲劳,要特别注意安全保护,以免发生意外事故,要保证每个学生有一小时的体育锻炼(含体育课),每周安排三次以上课外体育活动。中等专业学校和普通高等学校,每天应当组织学生开展各种课外体育活动。

2. 业余体育训练

各学校都有由运动水平较高的学生组成校、年级的运动队,在体育教师指导下进行训练。凡参加业余体育训练的学生,都应该是体格检查和心血管机能试验为正常的人。同时学生每人要定期做好自我观察登记,女生要建立月经卡,供体育教师和学生本人及时了解健康状况,以便调节训练时的运动量。

业余体育训练的运动量应以从每周训练的次数,每次训练的时间严格控制。9~11岁每周训练1~2次,每次持续时间1小时;12~15岁每周可2~3次,每次1~1.5小时;16~18岁每周3~4次,每次2小时。运动训练一般安排在下课后。但要遵守合理的生活制度,不影响休息、进餐和睡眠。目前有的学校或业余体校对运动队学生供应一顿营养丰富的午餐。参加短时剧烈活动项目的运动,神经高度紧张,故应多增加糖类。脂肪只在参加游泳或寒冷条件下运动时才稍增加一些。

维生素B1、C和PP均需增加约1倍左右。短时剧烈活动项目比赛前40分钟服维生素C100~200毫克,到比赛时服葡萄糖100~150克,持久类项目比赛前1.5小时服葡萄糖,到比赛时才服维生素C。

机体的营养状况和免疫机能有着密切的关系。维生素C有增强白细胞吞噬机能作用,白细胞的吞噬功能与血液含维生素C水平有关。维生素C充足时(血液含0.15毫克%),此时白细胞吞噬功能明显下降。在一般训练时每日补充维生素C150毫克,维生素B14~5毫克。

运动时大量出汗,必须适当补充水分,但不宜在运动中间或运动后立即大量饮水,以免血容量骤增,使心脏负担加重,口渴不一定反映机体缺水,多数情况下只要湿润咽喉,少量饮水就能止渴。在补充水分时,还应适当加盐分,以维持电解质平衡。

进食时间必须与训练或比赛时间适应,一般体育训练应在饭后一小时开始,因为进食后肠胃道充盈,横膈上顶,使呼吸在一定程度上受影响,而且食物消化过程需使血液集中于肠胃道,因此进食后立即运动不仅不利于消化,有时甚至可引起腹痛和呕吐。运动后应有充分休息时间才能进食,因为运动时体内血液比较集中于肌肉及皮肤血管,肠胃处于一时缺血和抑制状态。运动结束后,应当休息30分钟以上再进食,在大运动量后,应当休息45分钟以上才能使心肺活动基本恢复稳定状态,使肠胃道有了适当准备后再进食。

3. 野营活动

学校应组织一些集体活动,锻炼学生身体,如组织夏令营、春游、旅行等。这类活动不仅可以扩大学生眼界,增长知识,而且促进身心健康。组织这类活动时,都应事先了解该地的卫生情况,如路途远近、交通饮食的供应和住宿条件(如需住宿)。如步行就注意学生的衣着和鞋帽,行程应适合学生年龄的体力。应备简易药箱,饮水、卫生用具和干粮。野营活动要特别注意生活制度,保证休息和睡眠,加强安全卫生教育和注意饮食卫生。

健康关系 篇9

健康亲子关系的培养过程, 应该是父母陪伴孩子“走”入社会, 完成个体心理社会化的过程。由于个体心理发展在不同的年龄阶段需要解决的矛盾和所达到的水平不同, 因此, 在每一阶段的亲子关系中父母所担当的角色和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

一、婴儿前期与婴儿后期 (0~3岁) :从“抱着走”到“扶着走”

有关研究表明, 婴儿从出生那一天起, 就开始了与父母的交往。大约在6个月以后, 婴儿与父母就建立了一种稳定的亲子关系, 婴儿形成了依恋, 这种依恋对人的一生有着重要的影响。[1]美国心理学家H.F.Harlow的“恒河猴剥夺实验”表明:生理上对食物的需求和心理上的接触安慰是分离开的, 而且这两种需要可以从不同的物体上得到满足。因此, 对于婴儿期初始阶段的亲子教育, 父母不应仅限于食物的喂养和悉心照料, 更重要的是要给孩子提供关爱的信号, 特别是母亲, 要通过足够多的对婴儿的抱抚, 为孩子提供心理上的安全感、抚慰感, 以形成良好的亲子依恋关系。从这种意义上说, 婴儿前期的亲子关系培养是一个“抱着走”的过程。应该引起重视的是, 现代社会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 不少父母只关心对婴儿的生理喂养, 而疏于通过身体的抱抚给婴儿传递心理的慰藉, 这对良好亲子关系的形成和个体心理的健康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到了婴儿后期, 随着生理上行走能力的增强, 婴儿的活动范围逐步扩大, 开始初步尝试独立处理事情, 按照心理学家埃里克森的观点, 此时儿童的人格发展进入到自主感对怀疑感阶段。此时, 如果父母允许和鼓励孩子去做他们力所能及的事情, 就会养成他们自主独立的个性;如果父母过分溺爱或保护, 就会使孩子怀疑自己的能力, 产生自卑感和怀疑感, 以至形成依赖型的人格特征。因此, 从两岁以后, 在亲子关系的培养方面, 父母在保持对孩子关爱的同时, 在亲子教育上应从心理上的“抱着走”逐步过渡到“扶着走”。要培养孩子学会独立处理一些简单的事情, 自主作出一些简单的决定, 学会对事物作出简单的评价和判断。同时, 由于婴儿后期心理的发展水平还比较低, 其自主性尚不能完全满足独立处理日常生活的需要, 这就要求父母给予孩子心理上更多的扶助, 使孩子在养成独立自主个性的同时, 又能感受到父母是他们可以信赖的依靠。

二、幼儿期与童年期 (3~11、12岁) :从“牵着走”到“搂着走”

进入幼儿阶段, 儿童心理发展的自主性逐渐增强, 与同龄伙伴交往的机会大大增加, 亲子关系已不再是儿童唯一的人际关系。特别是进入幼儿园学习的儿童, 伙伴关系和师幼关系开始在儿童的人际关系中占据重要位置, 亲子关系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在这一阶段, 亲子教育的重点是引导儿童逐步学会处理各种人际关系, 教育孩子学会与人友好相处;孩子对规则已经有了一定的理解, 心理承受能力在不断提高, 在亲子关系的培养中, 父母不能完全满足孩子提出的要求, 当孩子做错事时应该给予适当的惩罚, 让孩子能体验到一些负面情绪, 增强他们心理的抗挫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因此, 幼儿阶段的亲子关系可以说是父母引导性的“牵”着孩子适应社会的过程。

童年期儿童开始接受正规的学校教育, 有组织的集体活动增加, 社会化要求提高, 自我意识进一步发展, 而且有了一定的自我评价。特别是因为有了学习任务的要求, 儿童开始追求成就感, 开始追求来自于师长和同学的奖励和认可。所以, 童年期亲子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孩子的勤奋感和自信心。当孩子在学习和其他活动中取得进步时, 父母应给予积极的认可和评价, 以培养他们自信、乐观和勤奋的人格。童年期亲子关系发展的另一个显著特征是父母对儿童的控制力明显减弱, 按照麦克斯白 (Macceby) 儿童发展的三阶段模式, 亲子关系已从父母控制阶段 (6岁以前) 发展到共同控制阶段 (6~12岁) , 父母的职责之一是在一定距离里监督和引导儿童的行为。[2]因此, 这一时期父母应该更多地让儿童参与决策, 父母与儿童的关系要逐渐转化为朋友式的“搂着走”关系, 使他们在亲子关系中既体会到父母之爱, 又能感受到朋友式的支持和理解。

三、少年期与青年期 (12、13岁以后) :从“并肩走”到“望着走”

少年期是亲子关系培养的第二个关键期。少年期的心理发展处于从幼稚到成熟, 从依附到独立, 从顺从到自主的过渡阶段, 他们希望摆脱父母的控制, 舍弃对父母的依赖, 是一个心理发展的“断乳期”。少年期儿童渴望独立的意向与父母不愿意或不善于让他们取得与自己平等地位的矛盾构成了少年期亲子关系的主要矛盾, 这是使许多父母感到苦恼, 少年感到困惑的根本原因。

少年期心理发展的特点决定了这一阶段亲子关系的培养是“并肩走”的模式。“并肩走”的核心是平等关系, 要求父母站在孩子的立场上与孩子平等地探讨问题, 尊重孩子的意愿, 让他们独自决定和独立处理一些重要的事情, 以满足孩子渴望独立的心理需求。同时, 少年期心理发展的半成熟性决定了儿童心理的发展尚需父母的教育和指导, 父母只有满足了孩子的成人感和独立感, 才能减少他们对父母的逆反心理, 赢得孩子更多的尊重, 才能给予孩子更好的教育和指导。

个体的心理发展进入青年期, 各项心理指标均趋于成熟, 成人感和独立感更加强烈。这一阶段个体的社会性交往增多, 独立生活能力增强, 知识经验的累积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对父母的依赖已降至新低, 在社会交往、职业选择、爱情婚姻等方面已不愿再受制于父母, 反对父母对他们进行过多的干涉。因此, 进入青年期后, 父母在亲子关系中的角色应该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在亲子关系的培养中应该从“并肩走”中逐渐让孩子独自“向前走”, 让他们独立地融入社会。父母所能做的是保持一定的距离“望着走”, 在孩子需要的时候给予他们必要的关心和支持。

亲子关系培养的“六步走”过程, 是儿童心理发展从幼稚到成熟的过程, 同时也是父母心理发展提高和成熟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 应该避免的一个极端是:父母对孩子永远是“抱着走”。在这种“溺爱型”或“期待型”的亲子关系中, 父母永远处于控制地位, 孩子往往依赖性较强, 缺乏独立性和自信心, 缺乏抵御挫折的能力, 一旦碰到压力和挫折, 极易导致逃避、胆小、缺乏责任心等心理问题的发生。亲子关系培养应该避免的另一个极端是:父母对孩子一直是“望着走”。这类父母往往对孩子缺少要求, 生活和学习上对孩子放任不管、漠不关心, 很少与孩子进行感情交流和沟通, 对孩子否定和批评多, 表扬少。这种“放任型”或“不安型”的亲子关系往往会使儿童形成孤僻、自卑、不安、不善表达等性格特征。国内相关研究表明, 亲子关系与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存在着高相关 (r=0.66) , 而在影响心理健康的10余种不良亲子关系中, 最常见的是期待型亲子关系、溺爱型亲子关系和不安型亲子关系。[3]因此, 在亲子关系的培养中, 一味的“抱着走”或“望着走”都是不可取的。父母只有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阶段性规律, 适时转换角色, 调整心态, 正确处理亲子关系发展中的矛盾, 才能充分发挥出亲子关系在促进儿童心理健康中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王振宇.儿童社会化与教育[M].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2, 93.

[2]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5, 321.

健康关系 篇10

和谐的师生关系能够营造一种和谐的教学氛围,这种氛围能够激发教师教学的热情,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学生的思维,发挥他们的潜能,提高教育教学效率。教师只有充分尊重、理解、信任学生,平等、公正地对待学生,才能建立起平等、互助、融洽的师生关系。

我曾经遇到过这样一个女学生。她是先天性唇裂,虽经手术治疗,但相貌上还是有点缺陷,平时的她给人感觉就很邋遢,就连交给教师的作业本也是皱巴巴的。学习成绩不佳的她被其他学生冷落。我希望能带她走出心中的阴影,希望用我自己的行动改变学生们对她的看法。我曾多次试图接近她,为她梳头,帮她整理衣服,可是她总是很自卑,躲着我。看着她落寞的身影,我很难过。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发现,其实她是个心灵手巧的孩子,例如,对于用丝带做幸运星,用管子做小星星,用绸带做花篮等手工,她只要看上一遍,就能学会,而且做得很好。于是,我略带点夸张地说:“哇,做得这么好,你教教老师吧!”我紧挨着她,拿起一根塑料管子也跟着学做幸运星。或许是谈到了她最爱的手工,这次她没有排斥我。其他学生看见了,都过来凑热闹,呼啦一下全围了上来。我看见她有点局促地看看大家,手里的动作也顿了顿。我连忙伸出手臂,轻轻地搂了搂她的肩膀,低声说:“看,大伙都来向你学习了。你真了不起啊!”腼腆的她低下了头,嘴角溢出的笑容顿时让她生色不少。她手把手地教我和其他学生做幸运星,还不时地指出大家做得不对的地方。看到学生们赞叹地看着自己的作品,她开心地笑了。从这一刻开始,我知道我走进了她的世界,她也开始愿意与我交谈了,虽然话不多,但这总是一个好的开始。以后的日子里,我总是挑些好看的头饰为她梳小辫子,悄悄地递过一块手帕给她擦擦脸,或是在体育课后给她整整衣衫。在我潜移默化的带领下,学生们也不那么排斥她了,而她也能把自己打扮得干干净净来上学了。有一次,我提出希望她的仪容、仪表和她做出来的作品一样完美,希望她的作业本和她杰出的手工作品一样令人刮目相看。我知道,虽然这些要求要她马上做到很困难,但是自从得到大家的认可和教师对她的赞赏后,她的信心在逐渐回归。

我认为,尊重学生,应该平等地对待每一个人,不能厚此薄彼,应把他们当做自己的孩子一样呵护关怀。尊重学生,应该充分尊重他们的个性、想法,以及尊重他们的主体地位,欣赏学生的才华,不低估他们的能力,给他们一个施展才华的自由舞台。尊重学生,还应该理解他们,学会宽容,学会不吝啬自己的赞赏和鼓励。其实,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难点就在于和“问题生”的交往。在传统观念中,人们常把“问题生”当成“坏学生”,这些“问题生”比一般学生具有更强烈的自尊心,当他受到某种伤害,为了自我保护,往往就像刺猬一样,竖起满身的硬刺。他们中有的和教师存在对立情绪,故意不听管教;有的产生自卑心理,消极沉闷;有的甚至负气离家出走。因此,在对“问题生”的教育中,教师必须对他们倾注更多的爱心,理解他们、尊重他们、宽容他们。事实上,无论是学生还是我们成人都喜欢听到表扬和鼓励的话。过多的责备和批评换来的是学生自信心的丧失、自暴自弃,甚至产生“破罐子破摔”的想法,所以作为教师,在解决这类学生的问题上,更应充分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学会换位思考。

刍议体育与健康的关系 篇11

体育与健康的关系是手段与目的的关系。安逸的生活导致人们缺乏运动,引起了器官功能的衰退和身体素质的下降。据调查表明:全球真正健康的人仅占5%,疾病人数占20%,亚健康人数占75%。所以,正确地认识体育与健康的关系,加强体育锻炼,是现代人的当务之急。

一、体育锻炼可促使身体健康发展

体育锻炼可以有效促进身体的健康发展,具体表现为:它能增强心血管功能,令肌肉结实,用力更轻松;消除紧张情绪,增强应对各种挑战的能力;改变人的心情,减少焦虑和抑郁;加速新陈代谢,消耗多余脂肪;伸展肌肉,增加关节柔韧性;改善血液循环,提高持久学习与工作的能力;预防多种疾病,如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等;提高人体的运动机能和心脏、循环系统的机能。国外科学家曾做过一项试验,让健康的青年连续躺在床上9天,结果发现他们的心脏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和新陈代谢的工作能力平均下降了21%,心脏容积缩小了10%。因此,适当地体育锻炼对维持和增强人体机能起着重要的作用,长期坚持体育锻炼能增强人的体质。

二、体育锻炼可促进人的心理健康发展

体育锻炼是心理发展的一种动力,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提高人们的注意力、记忆力、反应能力、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等,还能使人保持稳定的情绪、开朗的性格,减少疲劳感等,这些非智力成分对提高智力具有促进作用。此外,体育锻炼还能培养个性,陶冶情操,培养勇敢、果断的优良品质,调剂消沉、沮丧、紧张等不良情绪,并在中枢神经系统的支配下,相应地调整和平衡有机体内部的各个方面。特别是一些团体运动,能培养团结协作、诚实、守纪,有胜不骄、败不馁的品质和作风。中等强度的体育锻炼还可以使人放松身心,减缓或消除焦虑症和抑郁症等心理疾病。

三、体育锻炼可提高人适应社会的能力

体育锻炼对提高人的社会适应性施以积极的影响。通过体育锻炼,使人极其主动地参加体育锻炼,培养与人相处的方法和能力,提高人的社会适应性。在体育运动的过程中,人们不仅能够锻炼身体,还可以促进社会交往,增进友谊。

体育的魅力在于使人冲破隔阂和孤独,建立起平等、亲密、和谐的关系。它不分年龄、职业、地位、贫富、肤色,人人都可以参与,而在参与的过程中,人们为了同一目标而努力,建立起人际关系的新模式。但是,体育少不了竞争,可这种竞争不是恶性的,而是为了体现自身的价值,为自己健美的体形而自豪。

体育是一种充满活力的文化活动,它把人自身的力量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出来,让人尽可能地发挥出自己生命的活力和创造力。体育鼓励人们公平竞争,培养人们的责任感、乐观主义精神和拼搏精神,要有争创第一,敢为人先的竞争意识,也要遵守规则和技术要求。它是完善人们言行,形成凝聚力、社会一致性的手段,也是宣传真理和公平最好的范例。

我们正处在社会快速发展的时期,背负着社会责任和期望,任重而道远,所以我们更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健康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学会健体、学会调节、学会放松,关注身心健康。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生活质量,健康是高质量生活的根本保证和基本内涵,所以它成为人们不懈追求的目标,现代人正以自己的行动创造着幸福的生活和美好的未来。

健康关系 篇12

1 有关中医治“未病”的理论诠释

1.1《内经》中有关治未病的记载

二千多年前《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提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 不治已乱治未乱。病已成而后药之, 乱已成而后治之, 譬犹渴而穿井, 斗而铸锥, 不亦晚乎!”《素问·刺热篇》:“肝热病者, 左颊先赤;心热病者, 颜先赤;脾热病者, 鼻先赤;肺热病者, 右颊先赤;肾热病者, 颐先赤。病虽未发, 见赤色者刺之, 名曰治未病。”《灵枢·逆顺》篇:“上工, 刺其未生者也。其次, 刺其未盛者也。”《素问·八正神明论篇》:“正邪者, 身形若用力, 汗出, 腠理开, 逢虚风, 中人也微, 故莫知其情, 莫见其形。上工救其萌芽, 必先见三部九候之气。”

1.2 关于“未”字的词意诠释

1.2.1 现代汉语词典有五种释意

(1) 没有; (2) 表示否定; (3) 地支第八位; (4) 古时计时方法:未时; (5) 表示疑问。从以上解释可以结论为“未病”的直释应该是没病。

1.2.2《说文解字》词典解释

《黄帝内经》约成书于先秦两汉时期与之相近时代词典是东汉·许慎著的我国第一部词典《说文解字》。在其未部对未字的解释为:“未味也。六月, 五行木老于未。象木重枝叶也。”以上字意应理解为:味也, 有味道。六月, 时已至夏, 万物蕴生有象。五行, 木老于未, 东方木, 盛春即夏之时。万物有象。象木重枝叶也, 已是枝叶茂盛时, 不是枯干叶枝全无。从以上解释看未字, 皆含有之意, 与近代词典所说的并不完全相反。

1.3 我国古医籍对《黄帝内经》治“未病”的诠释

汉·张仲景《伤寒论》原序:“余每览越人入虢之诊, 望齐候之色, 未尝其不概然叹其才秀也!”《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夫治未病者, 见肝之病, 知肝传脾, 四季脾旺不受邪, 即勿补之;中工不晓相传, 见肝之病, 不解实脾, 惟治肝也。”唐·孙思邈《千金翼方》序:“况乎良医则贵察声色, 神工则深究萌芽。”《备急千金要方》卷第二十七:“是以至人消未起之患, 治未病之疾, 医于无事之前, 不追于既逝之后。”诊候第四:“上医医未病之病, 中医医欲病之病, 下医医已病之病。”元·朱丹溪《丹溪心法》“不治已病治未病”:“未病而先治, 所以明摄生之理。盖保身长全者, 所以为圣人之道, 治病十全者, 所以为上工术。”明·张景岳《景岳全书》:卷一:“医有慧眼, 眼在局外, 医有慧心, 心在兆前, 使果能洞能烛, 知几知微, 此而曰医。”清·陈士铎《洞天奥旨》:自序“病已成而后药之, 必非轻小剂可药也;乱已成而后治之, 必非因循常法可治也。”清·徐灵胎《医学源流论》:“防微论”:“病之始生, 浅则易治, 久而深入则难治。昔扁鹊见齐恒公, 云病在腠理, 三日之后, 则已入脏, 不可治疗而逃矣。盖病之始入, 风寒既浅, 气血脏腑未伤, 自然治之甚易。故凡人少有不适, 必当即时调治, 断不可忽为小病, 以致渐深, 更不可勉强支持, 使病增加, 以贻无穷之害。”

2 有关“亚健康”的相关问题讨论

2.1 健康与疾病标准的界定

邱仁宗在《医学的思维和方法》一书“健康和疾病”章节中说:“‘健康’和‘疾病’是医学哲学最基本概念, 这个概念也一直是现代医学难以阐明和终解的概念。”[1]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健康是在个体, 在身体上, 精神上, 社会上完好的状态。”当前人们通常把所谓的“健康”定义在经过体检没能发现可诊断出现代医学所规范疾病模型的诊断标准就为“健康”。关于疾病, 在现代医学规范中有较为清楚的定义概念及分类标准。

2.2 有关亚健康的讨论

2.2.1 亚健康名词的产生

由于现代医学医疗仪器、实验检查不能诊断为疾病的人群中, 实有多样的痛苦主诉, 要求医治。特别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 欧美等地区有大量慢性疲劳痛苦主诉的人群存在, 使人们对现代医学所规定的健康模式提出质疑、困惑, 并期盼得到明确的解决方法。

20世纪中期诺贝尔奖获得者普利高津 (I·priqoqlne) 提出的耗散结构理论认为:人体同宇宙一样, 是一个远离平衡的开放系统, 熵流入出, 涨落, 无时不在发生。其人体的所谓“健康”只能是在人体生命活动中, 在时间、空间上所呈现的瞬时非平衡稳态。为缓解在“健康”与“疾病”之间争论不休的状况。20世纪80年代苏联学者布赫曼提出第三状态的解决方法, 他所提出的第三状态, 既健康是一种状态, 已病是第二状态, 非病 (有痛苦主诉而不能诊断为疾病) 、非健康或健康欠佳的中间状态, 称为第三状态———亚健康状态[2]。

2.2.2“亚健康”名词分析

“亚”字的解释:亚字在汉语词典中主要有两种解释: (1) 较差; (2) 位居第二位, 体育竞技中的亚军。

2.2.3“亚健康”的内容讨论

“亚健康”概念问世以来到底含盖哪些内容, 是医学界和社会大众都关切的问题。为了弄清这个问题, 许多学者深入临床反复调查研究, 从开始发现的病人40余种痛主诉发展到现在“亚健康”状态可以罗列出百余项症候, 在本组中西医结合的133项症候问卷调查中, 其中大部分痛苦症候都是一些疾病在病人主诉中常见的症状。这些第三状态与疾病之间的擂同症状如何区别, 仍然是人们当前所无法解决的实际问题。

3 临床观察

3.1 问卷调查

为了观察“未病”与“亚健康”之间关系, 我们随机选取在我院体检中心行全面体检, 病人有不同程度中西医症候痛苦主诉, 现代医学体检结论为不能诊断为疾病的2 312名所谓“健康人”, 进行了囊括国内外公认的78项亚健康问卷调查内容的133项中西结合的“亚健康”问卷调查[3]。问卷后行中医四诊检查。2 312人中, 男192人, 女1 220人, 年龄17~60岁, 平均32.26岁。问卷结果为, 2 312人中1 667人有“亚健康”症状, 占72.10%;1 667人中有“亚健康”问卷不适症状1~5种主诉者978人, 占58.66%;有多种不适主诉者689人, 占41.33%。

3.2 中医四诊检查

为了进一步查清“亚健康”是否有真实病症存在, 我们对其进行详细的四诊检查, 检查医师由一名资深中医师和一名资深中西结合医师共同进行诊察。1 667人四诊检查结果如下:

1667人望神中少神、失神1 586人, 占95.14%;面色暗黄、灰暗、灰白无泽、晄白、散在瘀紫色, 散在黑紫斑1 588人, 占95.26%;眼动缓滞, 光亮度差, 眼周皮色灰暗或淡黑色或下眼袋增大共1 092人, 占65.50%;头发过早灰白、稀疏脱落848人, 占50.86%;手掌大鱼际色青暗, 掌根至虎口弧形青纹, 可变纹增加, 纹多纹乱或小鱼际色红或瘀斑瘀点或丘野肉阜塌陷, 心纹不正753人, 占45.17%;指甲脆瘪, 色淡凹陷, 纹理增多或欠光泽705人, 占42.29%。

1667人中, 舌少神、失神、无神共1 630人, 占97.78%;舌尖红赤, 舌乳头明显增生501人, 占30.05%;舌边赤重、光亮665人, 占39.89%;舌色淡兰紫, 条状苔35人, 占2.09%;舌红光无苔或少苔33人, 占1.97%;舌白厚苔113人, 占6.78%;薄黄苔117人, 占7.01%;黄白苔146人, 占8.75%;灰黑苔16人, 占0.95%;舌体厚大或有齿痕51人, 占3.05%;舌边瘀斑瘀点156人, 占9.35%;舌下静脉增宽迂曲或侧支形成31人, 占1.85%。

两手脉浮大67人, 占4.01%;两手脉沉细无力193人, 占11.57%;脉沉弦细505人, 占30.29%;脉沉微无力144人, 占8.63%;脉滑或紧滑264人, 占15.83%;脉沉紧迟无力433人, 占25.97%;脉沉弦数61人, 占3.65%。

1 667名“亚健康”者依据中医四诊检查结果及症候表现可确定为如下中医证型:气虚证258人, 占15.47%;肺气虚证59人, 占3.53%;气滞血瘀证244人, 占14.63%;气阴两虚证34人, 占2.03%;虚热证20人, 占1.19%;心火亢盛证47人, 占2.81%;肝火上炎证82人, 占4.91%;心阳虚证75人, 占4.49%;肝郁气滞症180人, 占10.79%;肝脾不调症84人, 占5.93%;脾气虚证68人, 占4.07%;脾胃湿热证82人, 占4.91%;心肾不交证128人, 占7.67%;肾精不足证148人, 占8.87%;脾胃、胞宫虚寒证138人, 占8.27%。

4 讨论

未病与亚健康到底是什么关系, 近年来国内学术界有所讨论。归纳其主流观点基本有三点: (1) 未病等于亚健康或者未病与亚健康是一回事[4,5]; (2) 不能把未病与亚健康等同看待[6,7]; (3) 二者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8,9]。

为了弄清此问题的准确答案, 我们在抗疲劳研究中查阅大量古今相关学术资料, 临床大样本体检人群观察, 发现未病与亚健康仅从病症痛苦证候角度看二者似有相近之处。因这一人群都常存有中医证候或西医症状的痛苦主诉。一些人因缺乏医学常识, 认为自身无病而未就医。一些人因有痛苦曾去医院就医, 经现代医学仪器实验室检测, 医师结论为不能诊断为疾病而未得到治疗。另一种情况是由于医者医术不精, 病人有疾病而没能发现。这些情况也可能是导致一些人把中医未病学与亚健康混为一谈的误区所在的重要原因之一。

从本文所考证的中医未病学和亚健康产生过程可以看到:二者名称定义所含内容是完全不同的。二千多年前《黄帝内经》提出“治未病”按相近年代古汉语解释, 未病为有病, 并比一般疾患重。之后, 经历代医家对《黄帝内经》未病诠译, 虽然有微病、前病、不显病、欲病等不同理解, 但实质都定位在“有病”是一致的。亚健康定位在疾病与健康的中间位置 (非病、非健康) , 现代医学亦把其定位于疾病范畴之外。

从本文所考证的文献中亦可以看到, 二者所以之有区别, 其根源是由于中国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在认知体系、逻辑概念、医学模式、健康与疾病观、社会人文观等方面存在着根本性差异。

中国传统医学认知逻辑思维体系是以《周易》的象数理辩证唯物观为主导, 以术数表达形式, 用相关类比推衍变化并从规律和结构得到重复证明认知疾病。用这种医学哲学逻辑思维方法看待疾病不但能见到具体的病, 还能看到相关的病, 并能在关系病中看到疾病与健康等所组成的动态变化着的鲜活人体。

“法于阴阳和于数术。成败倚伏生乎动”是《内经》吸取《易经》象数理思想及中国古代多学科知识结合医疗实践所获得的对人类健康与疾病认知标准。这一标准不但得到医疗实践证实, 亦得到了二千年的时间检验。这一理论告知人们, 人与天地相应, 人与自然相统一, 人是自然之人, 社会之人, 四时之人, 更是运动中, 变化中的人。相关性, 协同性, 时空易位性是人类赖以生存不可回避的事实。“阴平阳秘, 精神乃治”只是人类自身在多因素运动变化中所产生的瞬间可能。“出入癈则神机化灭, 升降息则气立孤危”阴阳的绝对平衡, 就意味着生命的结束。所以《内经》没有在健康与疾病之间规定明确介定标准, 只告知人们“上医治未病不治已病”。按着这一思想《内经》提出人要想健康无病, 长寿不老, 必需要“顺四时, 调神气, 慎酒色, 节起居, 省思虑, 薄滋味……”等防治疾病理论。现代前沿科学研究亦表明这一理论, 符合宇宙人体运行变化规律的健康生存原则[3]。

《内经》所包含的哲学思想不但具有科学内涵, 又具有人文精神, 它强调医师行医要具有以人为本的医疗行为模式。要达到真正能治未病, 医师必须在医疗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对疾病的认知能力。在张仲景《伤寒论》原序中, 在孙思逊的《千金要方》中, 在《景岳全书》中等都反复强调。为了实现这一以人为本的医学模式, 完整地体现人类健康与疾病观, 从二千多年前的扁鹊到之后的历代名医都把这一要求落实到中医四诊诊法精练深研的掌握中。司马迁在《史记》中对秦越人入虢之诊、望齐候之色等行医过程的记述是历史的真实, 亦是治未病所必达的途径。

从本文所考证的20世纪80年代苏联学者布赫曼所提出的第三状态的时间与过程可以清晰看到, “亚健康”名词的提出是几百年来现代医学在健康与疾病之间不断争论, 不断寻求矛盾解决方法的产物。亦是现代医学认知体系、逻辑思维体系、医学模式、健康与疾病观等规范下所致的必然结果。这一认知体系, 以数理化表达事物的形式、变化、结果。经过大前题、小前题逻辑推理形式, 使物质从规律和本质上得到重复证明。这种认知思维方法用于研究物质方面, 先后揭示了诸多宇宙、世界中的恍、惚、窍、冥、微物质的运动变化规律, 为人类的发展进步创造了巨大的精神与物质财富。但把这一逻辑思维用于整体的多系统的、多层次的、鲜活人体研究领域, 虽然发现了细胞、分子、键结构等微观存在, 但由于因果还原论的禁固, 在对待活体人的病痛仅以其在单一层次, 微观所规范医学模式诊断疾病, 忽视人体、脑两个巨系统整体相关复杂关联存在, 而致一些病人有明显病痛而得不到诊断治疗。正如C.L.Engel在生物医学模型论述中所说:“当精密仪器不能给答案, 而病人面对实验室证明”没有疾病“仍坚持有病并提出要求时, 医生感到为难, 无能为力, 灰心和生气, 这已不足为奇了。这些就是我们听任一个有效的科学模型退化为一个教条所受的惩罚。”

就“亚健康”而言布赫曼虽然为现代医学模式与以人为本社会人文观找到了一项缓解矛盾的方法。但“健康第二”提法从医学哲学及人体健康与疾病矛盾层次都存有异议。

恩格斯在《自然辨证法》中讲到“对立的相互渗透的规律, 否定的否定规律。对于有生命的物体这个规律也是适用的。”[10]“对立统一规律是揭示和反映事物或矛盾双方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的基本规律。对立性是无条件的, 绝对的。”[11]

在体育竞技中, 冠、亚、季军都是胜利者, 第四名之后都应是失败者。所以冠、亚、季军都代表胜利, 而第四名之后都是失败的一面。

“健康”与“疾病”是人体矛盾对立统一体中两个层面。耗散结构理论的涨落现象亦反映出辨证法相互渗透规律, 在统一体中的运动变化情况。若把第三状态称为哲学中的“中介”状态, 亦是行不通。因中介与矛盾对立双方不处在统一体中, 而是桥梁“居间联系”[11]。因此, “健康第二”在现实中很难自圆其说。百余个痛苦症状, 不能诊断为疾病, 不能获得及时治疗, 只在定义上给予说服, 实待加深探讨。在我们的临床观察中的2 312人体检问卷中有1 438人有所谓的“亚健康”症状, 如何使这一人群的病痛问题得以解决, 是迫在眉捷的问题。目前仅在病人有多少病状, 如何评分上绕圈子, 不寻找客观的诊断方法, 有效的治疗手段, 是不能解决实际问题的。我们在十几年的未病与抗疲劳研究中, 充分遵照《内经》治未病要求, 以苦练和应用四诊诊察技术为前题, 将被排除于现代医学模式之外的有病人群, 进行仔细四诊诊察认知量化, 并依据其人识及四诊仪器量化结论, 分别归纳入不同的中医证型。之后按照中医证型进行辨证施治, 获得优好疗效。这种方法是否可行, 能否在其中寻找到二者结合的科学规律, 有其探索价值。

总之, 未病是中医系统理论的产物, 亚健康是现代医学模式不健全所形成。二者在医学哲学认知体系、医学模式、健康与疾病观、社会人文观都存在着根本区别。在这种前题下, 对于未病与亚健康之间觅求二者在数学之间的共同语言, 共同符号实为必须。未病与亚健康之间共同语言、共同符号的觅求应该是中国传统医学宏观与现代医学微观的综合。这种综合需要我们以百倍的智慧和力量掌握未病与亚健康的系统理论和临床中大样本疾病人群中的探索。决不能将二者草率的相互名词替代, 更不能以表面、表象替代深层次中的理论异同。探索中, 要在完整保留各自理论体系优势的基础上, 谋求二者之间的数学表达。在本源上、逻辑结构、认知方法、术语表达、宏微体现、临床实践等方面寻求二者在数理逻辑结构易于释读和度量的方法和对应关系, 只有这样才能在未病与亚健康的研究中彻底摒弃简单的凑合, 不求其本地简化异同和有名无实张冠李戴, 有言无据, 有病无治的误区, 为我国未病学与亚健康研究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摘要:目的:澄清“未病”与“亚健康”之间是否为同一概念, 是否在理论、临床上相等同。方法:从医学哲学、古医籍、现代医学研究, 临床和体检人群中“亚健康”人群问卷, 四诊诊察, 证型归类等方面获得理论和临床依据。结果:发现二者之间, 就病证痛苦人群讲, “未病”含括“亚健康”, 但亚健康决不能替代中医“未病”学。结论:未病学是中国中医学博大精神理论体系在人类健康与疾病观、病证防治观、社会人文观等方面的核心表述, 内容丰富, 涉及面广, 有自身精确的认知检测理论与方法, 以及有效的辨证施治手段, 而亚健康仅说明在现代医学诊断模式之外还存在着不健康人群。

关键词:未病,亚健康,疲劳,未病治疗,健康,疾病,医学哲学

参考文献

[1]邱仁宗.医学的思维和方法[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5:137-148.

[2]贾丹兵, 李乃民.疲劳学[M].北京:学苑出版社, 2012:96.

[3]刘珊, 李乃民, 王春杰.疲劳与未病关系的探讨[J].光明中医, 2012, 27 (10) :1 941-1943.

[4]周宝宽, 崔家鹏.治未病与亚健康[J].中华中医药学刊, 2007.25 (9) :1 910-1 912.

[5]王天芳, 孙涛.亚健康与“治未病”的概念、范畴及相互关系的探讨[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9, 29 (10) :929-933.

[6]鲁缘青.亚健康与中医治未病说[J].光明中医, 2010, 25 (8) :1 354-1356.

[7]林燕剑.亚健康与中医治未病[J].广东医学, 2012, 33 (1) :8-9.

[8]张晓天, 刘慧俊.中医治未病和体质学说与亚健康的关系[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0, 9 (6) :82-86.

[9]张刚, 孙永章.纠治亚健康与“治未病”[J].中医临床研究, 2010, 6 (8) :69.

[10]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北京: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出版社, 1971:46-48.

上一篇:体育赛场下一篇:电源仿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