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电信企业的财务管理

2024-09-26

现代电信企业的财务管理(通用8篇)

现代电信企业的财务管理 篇1

电信企业的财务管理分析与设计

一.电信企业的财务制度分析电信企业的财务环境分析

1.1 当前电信企业的外部环境

中国已经建成世界最大的现代通讯网络,电话用户总数跃居世界第一位,2003年6月底达4.72亿户;电信普遍服务的水平也不断提高。但是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地域广阔,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差异巨大,使通信的发展也极不平衡,电信普遍服务的深度和广度受到了一定限制。目前,全国电话普及率仅有36.3%,“村村通”工程取得显著成绩,但仍有14.7%的行政村尚未接通电话。

根据《全球基础电信协议》和中国加入WTO的承诺,我国将逐步开放国内电信市场,与此同时国内电信运营企业也将走向国际市场,这种局面将对电信运营企业的财务管理产生深远的影响。我国的经济法律必须与WTO的规范相适应,这就改变了电信运营企业财务管理的法律环境。我们不仅需要遵守《公司法》、《税法》等国内经济方面的法律法规,而且更要遵守《全球基础电信协议》、国际会计准则、国际税法等相关的规范。

外部融资环境的变化也影响着中国电信财务的管理。如今,世界金融自由化已成为一种趋势。利率放开和外汇管理制解除。货币实现自由兑换是一条必由道路,这就意味着企业外部金融风险的加剧。因此,如何抵御金融风险成为企业财务管理的一个重要课题。此外,金融业的进一步开放,外国金融机构的进入,将有许多先进的金融服务项目在我国问世。

1.2 当前电信企业的内部财务环境

电信企业是一个资金密集型企业,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需要大量的资金进行建设,以满足社会日益高涨的各种通信需求;同时又由于要及时跟上日新月异的电信技术发展步伐,也需要不断投入大量的资金去更新设备,而电信企业用于电信建设与生产经营的资金又在不断减少。20世纪80年代国家为了支持通信业优先发展,给予邮电部门很多优惠政策;90年代电信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国家给予的各项优惠政策随之逐步取消,并且国家先后几次调整通信资费,使电信资费总体水平大幅下降。另外,国家给予市话交换机采用加速折旧方法以促进市话快速发展的政策,随着市话日趋饱和,市话交换机新增不多,使此项政策所产生的资金快速积聚效益大为减弱。

移动通信已经从中国电信中剥离出去,同时目前正值电信企业还债高峰,再加上电信市管县财务核算一体化的实施,一下子使电信企业的高额负债率浮现出来。目前摆在中国电信企业面前可供大力开拓的市场,一个是数据与多媒体业务,另一个是小灵通。前者由于需求不足,业务还处于培育期,投入不少,产出不大,效益并不明显;后者则由于移动电话的先入为主,使用人口众多,点多面广,加之小灵通的局限性,其发展仍未达到高峰期。在人力资源方面,由于长期计划经济的影响,电信企业干部职工普遍缺乏市场意识、经营意识,更谈不上资本运营意识,对财务管理不重视,不能深刻理解“现代企业管理的中心是财务,而财务管理的中心是资金”这个道理。企业极缺懂得现代金融知识、善于资本运作的财务管理人才。中国电信企业的财务制度分析

2.1 电信企业的财务特点

(1)资金周转期短,资金回收任务重。电信企业一般采取的是短期收费形式,即针对不同的业务给予的时间期限不同。比如说固定电话,一般采取的是按月缴费的形式,包括一些比较灵活的保月模式,而对于网络费用,采取的有按小时缴费,即针对拨号上网用户的。这些业务的资金一般可在较短的时间内回笼,但是由于业务的广泛,资金回收的任务很重。企业设立了很多的营业点和缴费点,中间环节很多,项目的科学管理、准确的市场分析、高效的工作运转依赖于规范有效的业务流程管理,依赖于对相关数据信息的科学分析,依赖于企业资源的合理配置及企业文化的建立和企业知识的积累。

(2)财务关系复杂。公司治理结构的核心是财务治理结构,财务治理存在两类机制:一类是外部财务治理机制,如收购要约,代表权争夺和并购等涉及到外部财务治理,它是公司外部治理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类是内部财务治理机制,主要是指在董事会、经理层和有关责任人中建立的财务治理,用以明确界定企业财

权的分割。本文的讨论主要侧重于内部财务治理。

(3)企业的对外投入很大。电信企业所采用的电子电信技术属于高科技发展的技术,发展较快,更新换代快,企业在设备、人员上的投资较大。

„„„„„„„„„„„„„„„„„„„„„„„„„„„„„„

2.2 当前电信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

由以上分析可以得出,当前电信企业财务管理的主要目标是准确、科学、效率。即对消费者资费收取时的准确,整个企业运转的财务科学管理,适合时代的效率要求。

在投资管理方面,传统的财务管理着重于固定资产的投资管理,由此而产生了一系列的固定资产投资决策模型。但在知识经济条件下,应把重点转向无形资产投资管理,并研究无形资产投资可行性的决策模型。固定资产决策模型如净现值法、内部收益率法等也可以用于无形资产投资决策,但要作较大调整。特别是无形资产的净现金流量、贴现率和时间长度如何确定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由于知识经济社会是一个变化节奏非常快的社会,对于一项无形资产投资价值的计算,一是时间宜短不宜长;二是充分考虑投资风险因素,系数宜小不宜大、贴现率宜高不宜低;三是可以季度甚至月度为时间间隔单位。而且,人力资本的取得成本和使用成本包括范围宜大不宜小。

在收益分配管理方面,传统企业的利润分配是建立在“资本是企业发展的核心生产要素”这一基础之上的。因此,利润理所当然地被认为是资本形成的,利润分配也要按出资者的出资比例进行分配。但是,在知识企业中,这一基础发生了变化,企业最主要的生产要素是人力资本而不是货币资本,企业的实际控制权是掌握在经理人和科技人员手中,高智力的人类劳动是利润的主要来源,人力资本决定了知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它也必将是决定财富形成和分配的最主要因素。因而,收益分配的重点要转向人力资本的拥有者,而不是货币资本的拥有者。人力资本的大小如何确定、以怎样的形式来进行分配等是收益分配管理需要研究的重要问题。在知识企业中,知识所有者统帅资本股东、职工以及各相关利益者共同拥有企业,他们虽然没有直接向企业投入物质资本,但是都向企业投入了具有经济价值的知识才能,同样为企业剩余的形成做出了重要贡献,按照谁贡献谁受益的原则,这些利益相关者都是企业产权主体,都有权参与剩余分配。知识企业为适应这种变化,应改变投资分配的收益模式,而应按“资+知”的模式进行分配,即在向企业投入物质资本和知识资本的各所有者之间进行分配,按其贡献大小,并结合各利益主体所承担的风险大小进行分配。这样,既能促进效率也兼顾了公平。目前国内外的一些知识企业在人力资本定价和分配形式方面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如股票期权制度、员工持股计划、剩余利润分配权制度等,总之,人力资本的所有者将成为企业税后利润分配的参与者。知识企业财务管理创新

除上述财务管理内容的改革以外,知识企业的财务管理还存在如下创新之处:

(1)风险管理成为知识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网络技术的应用给知识企业带来新的风险和更大的挑战。由于经济活动的网络化、虚拟化,信息的传播、处理和反馈速度的大大加快,如果企业内部和外部对信息的披露不充分、不及时,或者企业不能及时有效地选择利用内部和外部信息,就会加大企业的决策风险;由于技术的进步和知识更新速度加快,产品的寿命周期不断缩短,企业及其员工如果不能及时对周围环境的发展变化适应,就会加大企业的风险;在追求高收益驱动下,企业将大量资金投放在高新技术产业和无形资产上,投资风险也会进一步加大。风险管理将有助于企业增强可预见性、系统地辨认可能出现的风险,从而有效防范、抵御各种风险及危机,提高决策的前瞻性。在风险管理过程中,加强调查研究,运用科学方法搞好对投资项目的可行性分析,提高投资决策的科学性,减少和避免投资失误给企业造成的损失。

(2)改进无形资产价值补偿方式。在知识企业中,无形资产是企业资产中的主体部分,在企业发展中居支配性地位。与有形资产相比,无形资产投资收益取得的时间很难准确预测,超额收益也存在不确定性。相对来说,无形资产的投资风险要大些,其计算方法也无法确定,无规律可循。可考虑采取类似于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的方法进行摊销。财务管理的对象由“资金”延伸到“信息”,知识企业受信息技术、产业结构、生产方式乃至生活方式的重大变革的影响,企业的经营越来越多地依赖客户、供应商和行业经济、区域经济甚至是全球经济的变化。因此,由若干法人企业组成联合体,形成松散型的网络合作关系的现象极为普遍。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信息活动所创造的价值在企业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中的比重日趋上升,企业产品技术含量增高,企业管理活动更多地集中在对信息资源和信息活动的管理上。因而企业财务管理对象不再局限于“资金流动”,已延伸到“信息资源”。

(3)财务柔性管理更加普遍。知识企业柔性管理包括生产、人员、信息等各方面的管理,是从财务的核算、计划、控制、分析角度,通过网络技术实现财务信息资源优化,核心和目的是使企业信息资源具有柔性,以促使企业提高各种财务信息资源以多种方式被使用的程度,从而促进企业全面的经营管理。(4)广泛采用财务虚拟管理。对以电子商务为基础的知识企业,实施财务虚拟管理可以大幅度提高财务管理效率。财务虚拟管理就是以企业的核心功能为财务管理的中心,对各虚拟化的职能部门进行集中协调性的财务管理。它以网络技术为基础,全面创新的,以实现财务信息资源优化的一种财务管理策略,是财务再生管理和网络财务管理等技术方法的综合。电信企业发展的财务管理战略

当前中国电信企业财务战略应为:尽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加强与银行等金融部门的联系,力争通过企业股份制改造并上市经营来增强自身的融资能力和资本运作能力;遵循以扩展为宗旨的积极的财务指导思想,追求企业长期资本增值最大化,而不是短期利润总额最大化;适度负债,合理运作资金,提高资金效益,确保企业能够长期健康、稳定地发展。

2.1 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步伐,进行股份制改造并上市运行

要想使电信企业的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必须调整资产结构,实行资产重组,并尽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以上市的方式对中国电信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这不仅可以在企业产权所有制中引入其他所有制成份,实现产权多元化,还可以通过直接资本市场的发育为企业引入资金,达到增资减债的目的,以增强电信企业的投资能力,使企业能够快速扩展。2002年11月15日,中国电信在香港成功上市。此前,在美国以存托凭证形式实现了海外上市。第一批上市的广东、浙江、江苏、上海四省市电信公司,通过上市改变了原有的机制,使企业活力大增,2003年业务收入增长幅度高于集团公司平均增长幅度,成为拉动集团公司持续快速发展的火车头。中国电信的成功上市表明:中国电信企业按现代企业制度和国际公认准则改组上市,能利用国际资本市场获得巨额发展资金。这为中国电信企业通过国际资本市场融资,增强电信企业的投资能力做出了示范。同时,这也为在中国电信企业更大规模地推行股份制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2.2 拓展预测与决策职能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给电信企业注入了竞争机制,电信企业要在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其财务人员就必须经常对市场发展的前景进行预测,对电信企业的筹资、投资、供、产、销等经济活动进行预测,对一定时期内的电信价格、资金、成本、费用、利润的增减变动尽心预测,要对电信企业各项经济活动和未来经济成果惊醒事前预测和可能性研究,为经济行为发生过程中的偏差做好纠正准备。

2.3 设立更强有力的、更独立的审计委员会,进行合理的监督

在一些市场经济较完备的国家,企业中都设有独立的审计委员会。如在英国,适用于所有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综合条例》中要求:所有上市公司必须在董事会下设立审计委员会。该委员会履行的职责包括:审核外部审计的范围和结果,审核外部审计的成本效益,审核外部审计人员的独立性和客观性,审核外部审计人员提供的非审计业务的相关事项;审核公司的临时财务信息和财务报告,审核公司的内部审计报告和内部审计功能,审核公司董事会的内部控制声明,在董事会的要求下参与公司重大问题的讨论等等。这一治理机制,既保护了公司的利益又起到了监督的作用。

2.4 采用先进的财务管理手段

目前,大多数电信运营企业在财务管理上采用的是会计电算化。它与传统的方法相比,速度和效率有了很大的进步,但忽略了企业与社会信息化的相互联系及影响,使企业财务信息难以同其它功能信息共享。各企业应该充分利用因特网的优势,使信息面更广、更宽。企业在财务管理手段上应采用信息管理系统,实施互联网下的财务核算、分析、控制、决策和监督。实现财务管理与业务经营、市场管理、物资采供、人力资源等信息的共享。

2.5 知识与信息专家共同参与财务治理

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财务治理尤其是作为财务决策机构的董事会,应当是知识型的。做到这一点,董事会成员中除各类利益相关者代表外,还应吸纳外部的知识和信息专家参加,这些专家的职能是参谋型而不是控制型的。近年来,许多西方大公司的董事会构成中,外部董事有日益增多的趋势。让知识和信息专家参与财务治理的另一途径,是在董事会下组建有他们参加的“财务委员会”。为企业做好财务决策起参谋作用。

2.6 建立企业成本费用控制系统和成本分析制度

要本着谁主管谁负责、用什么分析什么的原则,建立全面的成本分析制度。只要涉及成本费用项目,就要进行分析,以保证本部门所有成本费用使用的效益性、合理性。

在建立成本费用控制系统与成本分析制度前应做好成本费用管理的各项基础工作,如制定成本费用标准,分解成本费用指标到部门、主要岗位,制订控制成本费用差异方法,落实奖惩措施等。

推行新的成本管理制度要先改变分考核指标,由考核企业利润绝对值转变为考核企业的成本费用收益率、百元固定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报酬率、人均成本费用使用额等。

2.7提高企业管理人员财务管理知识水平在新形势下,电信企业的财务人员和管理人员,特别是中、高级管理人员,必须勇敢地直面挑战,加强培训,认真学习现代金融知识和财务管理知识,努力按市场规律办事,不断提高资本运作能力,这是确保企业能长期沿着正确的道路健康、稳定发展的关键。我们有理由相信,面对挑战,只要中国电信企业认真分析形势,抓住机遇,采取积极的财务战略,继续加快发展,并在改革过程中不断完善自我,中国电信企业将会再现辉煌。

总之,规范财务规划管理流程要作为企业管理的一个系统,一个体系来建立,不仅在管理制度上要有保障,而且在组织机构,激励约束机制方面也要配套,形成贯穿企业经营、管理全过程的管理体系,这样才能切实加强预算管理,提高企业经济运行质量,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

参考文献

1.冯巧根。财务范式新论[M]。北京:立信会计出版社,2000

2.孙铮,谢荣。国企改制与财务会计——来自国际的经验和借鉴[M]。北京:立信会计出版社,2000

3.周首华。现代财务理论前沿专题[M]。辽宁: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

4.竺素娥。公司治理与财务控制。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现代电信企业的财务管理 篇2

关键词:产品生命周期,产品生命周期成本法,成本管理

一、产品生命周期成本法理论回顾

产品生命周期就是产品从进入市场到退出市场所经历的市场生命循环过程, 进入和退出市场标志着周期的开始和结束。典型的产品生命周期一般可以分成四个阶段: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

随着企业战略成本管理 (SCM) 的兴起, 结合产品生命周期特点研究成本投入的方法开始被广泛的关注。由此而产生的企业产品生命周期成本法 (product life Cycle Cost) 对产品生命周期成本进行了全面计量与分析, 其目的有三:第一, 帮助企业更好地计算产品的全部成本, 便于企业在将产品推向市场之前, 做好总体成本效益预测, 以决定开发该产品是否有利可图。第二, 帮助企业根据产品生命周期成本各阶段的分布状况来确定进行成本控制的主要阶段。第三, 由于扩大了对成本的理解范围, 有利于在产品设计阶段便考虑顾客使用与产品废置成本, 以更有效地管理这些成本。

目前在国内电信行业, 产品生命周期的成本法还在探索阶段, 没有成熟的行业应用模板可以借鉴。因此, 本文通过对S D移动公司大众卡的成本投入案例研究, 探索中国现代电信企业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在成本管理中的成功应运经验。

二、案例背景介绍:SD移动公司及大众卡品牌简介

S D公司是中国移动一个县级分公司。截止2004年底, SD公司共有通信用户数100万, 全年收入超过12亿, 市场占有率达到7 5%。S D公司拥有“全球通”、“动感地带”、“神州行”、“大众卡”四个品牌 (2007年3月前) 。

(1) 大众卡品牌简介

大众卡是中国移动的地方品牌, 它是中国移动在国内一部分开通了小灵通地区推出的类似于神州行的移动通信品牌。该品牌的推出是中国移动出于对用户群细分的考虑, 主要针对中国电信小灵通, 抢占低端市场, 从而不断扩大用户规模和市场份额。SD公司在2003年5月推出该品牌, 截至到2005年12月, 该品牌的在网客户已达到56万, 用户数居各品牌之首, 占四大品牌总用户数的35%, 用户发展速度相当迅猛。

(2) 大众卡的市场发展环境

SD公司所处的地区是一个农业县发展为以制造业为主的城乡一体化程度较高的县级市。该地区的人口主要由富裕起来的农民、制造业的工人、私人企业主和外来打工人员所构成。因此其独特的历史背景和人口构成使得当地的通信市场消费水平较高, 但消费方式都比较传统, 主要以话务量为主。而今年来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外来务工的人员也随之增多, 而这些务工人员较低的收入决定了质优价廉的大众卡是他们通讯的最佳选择之一, 再加上本地一部分不需要漫游功能的人群对大众卡的需求, 因此大众卡在该地区的市场前景是相当乐观的。

(3) 大众卡的资源投入方式

对大众卡, 由于其定位低端市场, 利润率比其他品牌要低, 因此资费调整和销售折扣是资源投入的首选方式, 特别要注意的是, 该品牌的资源投入应注意针对忙闲时段提供差异化的资费政策, 目的是维持收入的同时, 合理分流话务高峰, 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

三、大众卡的产品生命周期成本法研究

(1) 大众卡市场生命周期分析

大众卡从2003年5月推出至今, 已经有4个年头, 本文用每月较上一月的收入增长率来衡量。从图1可以看出, 在大众卡2003年5月推出至2004年4月之前, 大众卡用户数每月收入增长率均在10%以上, 与一般产品的生命周期不一样, 大众卡直接跨越了导入期 (或者说其导入期非常短暂) 进入了高速成长期, 这段时期为2003年5月至2004年4月。从收入增长趋势线可以看出, 收入增长率从导入初期便一直呈现递减趋势, 从期初的26%降到2004年4月的10%, 这段时期为“高速成长期”;当时间来到2004年10月, 增长趋势线到达谷底2%, 这里不妨将2004年4月到10月这段时期称为“成长期后期”;从2004年10月开始, 收入的增长率在1%-10%的范围内出现波动, 这段时期为大众卡的“成熟期”。图1

(2) 高速成长期成本投入分析

大众卡是一种特殊的产品, 它的功能就是提供通信功能, 从上面的市场生命周期分析中, 可以看出大众卡的生命周期也是很特殊的。按照收入增长率法来判定生命周期的话, 它没有导入期, 因为从一开始进入市场, 它便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当然, 这与大众卡自身定位、公司的经营方针以及市场的需求是密不可分的。

产品引入阶段显著的财务特点是:消费者对该产品不甚了解, 大部分顾客不愿放弃或改变自己以往的消费行为, 销售量小, 价格策略还难以确立。高了会影响消费者购买, 低了也可能难以收回成本;广告费用和其他营销费用开支较大;产品的研发、设计经费投入较大;利润较少, 甚至出现经营亏损;现金流量为负;企业经营风险很大。

由于SD市人口构成特点, 移动通信的低端市场容量还是相当大的, 而且潜在消费者对产品不太了解, 但是他们对价格十分敏感, 又由于有联通、小灵通这些主攻低端市场的竞争对手, 因此潜在的竞争是十分激烈的。这一阶段SD公司采用的是低价格和高促销费用相结合, 目的在于以最快的速度打入市场, 获取更高的市场占有率。从图2可以看出, 在大众卡推出之后, SD公司的广告宣传费和促销费是一路攀升, 这两项费用的投入有非常明显的增加, 其中大众卡推出后广告宣传费月均比推出前增加137%, 促销费月均比推出前增加444%。销售折扣方面, 2003年5月到12月大众卡所用折扣占四大品牌合计折扣的23%, 仅次于全球通的62%, 可见销售折扣向大众卡倾斜非常明显。进一步的分析可知, 大众卡平均每用户享受折扣优惠高出所有品牌平均每用户享受折扣的20%。

由于大众卡没有导入期或者说导入期非常短暂, 因此可以说其在极短的时间内就赢得了用户的青睐。用户对该产品也渐渐熟悉, 用户数、销售收入显著地、快速地增长, 这一点从图1收入增长情况可以看出。这段时期大众卡的成本支出主要集中在广告宣传、市场促销方面, 同时以折扣资源为辅, 刺激更多潜在客户入网, 力在短期内快速形成规模优势。

(3) 成长期后期成本投入分析

大众卡成长期后期为2004年4月至10月, 这段时期收入的增长率在10%以下, 但收入仍保持快速稳健的增长, 用户发展也保持着稳步攀升的势头。这段时期, 该产品在市场上已经开始具备不错的口碑和品牌影响力, 用户已开始接受该产品。SD公司的策略是广告宣传及促销等营业费用保持稳定或略有增长, 但占变动成本的比重下降。由于网络成本等固定成本被分摊到更多的用户身上, 单位用户的固定成本在下降, 同时单位用户的营业费用等变动成本也在下降, 因此单位用户的成本是在下降的, 并且其下降的幅度要大于产品资费下降的幅度, 因此这段时期产品的利润和企业的现金流快速增长。由于单位产品总成本下降, 企业应当在考虑市场占有率和盈利水平的前提下, 适时、适度地调低价格, 以吸引更多的顾客。

在成长期后期, SD公司大众卡的营销投入主要以充值赠送为主的手段来调低实际使用资费。就名义资费来看, 大众卡的资费分网内网外区别定价, 其中网外资费是网内资费的两倍多, 而且每月的固定费高于联通的自由卡和电信的小灵通。虽然大众卡有闲时IP2折忙时5折优惠和IP长途闲时6元包月, 但大众卡整体的名义资费水平相比其他两大竞争对手毫无优势是不争的事实。而大众卡推出以来一直没有进行名义资费的调整, 而是一直采用充值赠送的方式来调低实际资费。图3是大众卡成长后期每月销售折扣的情况。从下图可以看出, 该期间累计折扣率为17.1%, 表明大众卡通过销售折扣使得名义资费实际下降了17.1%, 而用户通过充值赠送实际享受了名义资费17.1%的折扣优惠。

(4) 成熟期成本投入分析

从2004年10月以来, 大众卡开始步入成熟期, 该阶段收入的增长率在1%-10%之间波动。根据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这一阶段持续的时间最长, 企业进入经营的黄金时期。这一阶段的财务特点是:大多数消费者已经接受该产品, 产品销售量稳步上升, 销售增长率趋于下降;固定成本被更多的销售量分摊, 企业利润和现金流量逐渐上升;但由于同类产品的竞争加剧, 企业为了维持已有的市场地位, 仍需要投入较多的营销费用, 有时甚至要采取低价策略, 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减缓利润的增长速度。

传统产品在成熟期时会降低价格, 争取最大的利润。根据经济学原理, 当产品的边际收入等于其边际成本时, 产品的利润会最大。对于电信企业的产品来说, 也是一样的道理, 也就是说, 在大众卡的成熟期, 只要将其的定价定在盈亏平衡点以上, 便是企业可以接受的定价, 在此基础上, 企业的利润便会继续增加。

在产品的成熟期, 同类产品的竞争会进一步加剧, 产品的同质性问题也将会越来越严重。因此, 如何在价格相差无几的时候吸引客户, 寻求差异化的产品可提供的服务内容就很重要了, 也正是在这种思路的指导下, SD公司在2005年7月份开通了大众卡的GPRS业务, 从而在与竞争对手的低端品牌竞争中, 在数据业务的提供上取得了先机。另外在2006年的1月底, SD公司又推出大众卡省内出市漫游的政策, 在漫游业务上又领先于电信的小灵通一步, 从而进一步提高了移动通信低端市场中大众卡的领先优势。在大众卡“出市漫游”的利好消息的刺激下, SD公司2月份在大众卡新增市场上取得非常不错的成绩, 大众卡新增用户较以往大幅上涨, 占当月所有品牌新增用户数的71%。

在大众卡成熟期, SD公司主要的手段便是对资费进行调整。SD公司先是在05年3月取消网内外差别定价, 降低网外资费, 实行统一的资费, 同时为了控制忙时话务量, 减轻网络压力, 将接听全包改为每月闲时包接500分钟。而SD公司在2006年2月底重新推出“接听全包”, 该项政策的推出给小灵通以及联通的同类品牌非常大的压力。“接听全包”的重新回归使得大众卡的实际资费进一步下调, 对维系用户在网、发展新用户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成熟期, 市场上同类产品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 一般企业为了维持已有的市场地位, 除了采取低价措施外, 还会继续投入较多的营销费用。在该阶段, S D公司在大众卡的资费上做了下调, 另外还在广告宣传以及充值赠送方面仍然维持了较高的水平。尤其是进入2006年以来, 面对竞争对手咄咄逼人的进攻, S D公司除了直接调低名义资费外, 还加强了充值赠送间接调低资费的力度, 大众卡1到3月累计折扣占四大品牌折扣合计的24%, 大众卡折扣率高达19%。

通过这一系列的资源配置政策对市场运作的指导, 大众卡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收入较去年同期增长28%, 新增用户数也一改去年增长缓慢的特点, 本年呈现良好的增长态势, 1至3月累计新增用户数比去年同期增长43%。

四、SD移动公司案例启示

SD公司在成本管理上的这些实践, 可以说已经是站在了战略成本管理的角度思考未来财务成本管理的定位。通过对产品生命周期的分析, SD公司深入研究了大众卡产品在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特性, 通过特色的成本投入实现了产品成本结构和营销资源合理匹配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目的, 有力地促进了该品牌的健康发展。这些尝试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和深入探讨的。

参考文献

[1]、胡坚.经济预测讲座 (十一) 产品生命周期的分折与预测方法北京统计, 1998, (11) .

[2]、陈良华, 成本管理, 中信出版社, 2006年07月

[3]、黄维明, 企业质量成本管理220问,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6年12月

现代电信企业数据仓库系统建设 篇3

电信行业目前主要的数据来自于计费系统和网管数据。电信系统经过多年的运行,已经存储了大量的历史数据。这些数据中蕴涵着丰富的信息,从中可以了解企业在电信市场经营过程中所处的态势、竞争对手的经营形势、客户群的分布状况、消费特征、企业经营发展的趋势等,对其进行分析处理可以得到很多令人欣喜的结论。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加上丰富的企业数据,可以有力地促进企业经营和竞争。

目前,企业信息化建设呈现出“数据集中化、业务综合化、管理扁平化、决策科学化”的发展趋势。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许多大型企业纷纷实施“以客户为中心,以服务求发展”的经营策略。如何优化客户关系,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已经成为现代企业关注的焦点。现有的应用系统往往以“产品”为中心,以“单据(票证)”处理为基础,是面向联机事务处理(Online Transaction Processing,简称OLTP)的系统,而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管理模式要求对现有业务系统的数据进行有效的集成并加以重组,建立面向联机分析处理(Online Analysis Processing,简称OLAP)的系统。通过分析客户的行为,掌握不同类型客户的特征,进而为客户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尤其是个性化的服务,同时全面掌握并理解、分析企业业务的发生情况,充分发挥企业现已积累的数据,为各级管理人员提供科学化管理和决策的有力依据,以提高企业的经营业绩,保证利润的持续增长。

面对纷繁复杂的市场竞争,众多企业立足于多年积累的数据和自身的核心业务,提出了建立企业级数据仓库的规划和实施方案,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企业数据仓库系统的总体结构

一个典型的企业数据仓库系统通常包含数据源、数据存储与管理、OLAP服务器以及前端工具与应用四个部分

从系统结构看,电信行业数据仓库解决方案系统一般包括应用系统部分、中央数据仓库系统部分,数据源系统部分三大部分。如图所示:

电信行业数据仓库解决方案数据源主要来自电信各业务系统,包括计费系统、营业系统、客服系统、财务系统、结算系统、网管系统、112系统、114系统、电信网络资源管理系统以及其它系统,此外数据源还有来自电信系统外的数据,如人口统计、社会各企业的财务数据、银行数据等。

电信企业数据仓库系统体系结构

数据源:企业在经营分析与决策支持系统的建设时,必须将遗留系统(Legacy System)进行高效全面的集成。由于遗留系统是在企业发展的不同时期建设的,往往缺乏全局规划,所以拥有不同的操作系统、不同的数据库、不同的网络通信机制等,形成了所谓的信息孤岛。

系统中采用异种数据源企业应用集成接口,来实现对异种数据源的透明访问,包括数据源元数据访问及业务操作数据访问。数据源分为在线数据源和离线数据源,在线数据源是指允许在线抽取的业务数据源,如营业数据;离线数据源是指不允许直接在线抽取的数据源,如计费样单数据就是采用以脱机文件数据格式,及FTP方式集成进系统。

对数据源实现元数据级的管理,数据源的连接类型(ODBC、OLEDB、JDBC、Native)、连接字符串,以及数据结构信息都以元数据的形式存储于元数据库中,通过控制台对其进行业务语义定义,使用户对整个企业的信息系统有了全面的掌握。

ODS层的设计:操作数据存储ODS(Operation Data Storage)是一个集成了来自不同数据库数据的环境。其目的是为终端用户提供一致的企业数据集成视图。它可以帮助用户轻松应对跨多个商业功能的操作挑战,是面向主题的、集成的、近实时的数据存储。

设计ODS层的目的在于改善了对关键操作数据库的存取,用户能获得收益、客户等主题的企业级完整视图,有利于更好地通观全局。设计ODS的核心是实现焦点主题全局试图应用,如企业的客户管理系统,可以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ODS客户主题视图,向上层提供高效的服务。而对于话费结算则采取了从综合结算系统中直接抽取到数据仓库的方式,抽取周期为结算周期,能完全满足决策分析的时间窗要求。

ETL过程的设计:数据抽取、转换和加载,是数据仓库实现过程中,数据由数据源系统向数据仓库加载的主要方法,整个数据处理过程如下:

数据抽取 从数据源系统抽取数据仓库系统所需的数据,数据抽取采用统一的接口,可以从数据库抽取数据,也可以从文件抽取。

数据转换 数据转换是指对抽取的源数据根据数据仓库系统模型的要求,进行数据的转换、清洗、拆分、汇总等,保证来自不同系统、不同格式的数据和信息模型具有一致性和完整性,并按要求装入数据仓库。

数据加载 数据加载是将转换后的数据加载到数据仓库中,可以采用数据加载工具,也可以采用API编程进行数据加载。数据加載策略包括加载周期和数据追加策略,对于电信企业级应用,采用对ETL工具DataStage进行功能封装,向上提供监控与调度接口的方式。数据加载周期要综合考虑经营分析需求和系统加载的代价,对不同业务系统的数据采用不同的加载周期,但必须保持同一时间业务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仓库模型设计:由于经营分析需求的不断变化,数据仓库中数据的存储必须采用主题分域的方式,及尽可能小的业务单元进行数据的组织和存储,以满足数据仓库的灵活性。此外,任何一个信息系统都具有整体性、结构性、层次性、相对性、可变性,数据仓库的目标逻辑结构的设计要体现这些特征。

例如,某电信运营商的业务可以按照不同的主题域分为八类:客户、账务、资源、服务、客服、营销、服务使用、结算。客户主题包含与客户相关的基本信息,如客户的自然属性(姓名、年龄、职业等)、分类信息(现有客户、潜在客户、大客户等)、重要属性信息(信用度、忠诚度、消费层次等)。

账务主题中包含了与客户相关的费用信息,如明细账单、综合账单、账本、账户、付费记录、销账流水等;资源主题中包含网络资源和服务资源信息及占用情况;服务主题包含产品、套餐、资费与优惠规则等的信息;客服主题包含与客户服务相关的部门信息、流程信息、分类信息等;营销主题包含销售机会、营销渠道、促销活动等相关信息;服务使用主题描述客户购买和使用电信服务产品的信息,包括用户、服务使用记录、清单等;结算主题包含结算清单、结算明细账单、合作服务方等信息。对于主题的建模采用星型结构,以事实表或概要表加相关维表构成。

元数据管理:元数据(Metadata)是关于数据、操纵数据的进程,以及应用程序的结构、意义的描述信息,其主要目标是提供数据资源的全面指南。元数据是描述数据仓库内数据结构和建立方法的数据,可将其按用途分为两类:技术元数据(Technical Metadata)、业务元数据(Business Metadata)和内联映射元数据(Inter-Mapping Metadata)。

技术元数据是存储关于数据仓库系统技术细节的数据,是用于开发和管理数据仓库的数据,主要包括数据仓库结构的描述(各个主题的定义,星型模式或雪花型模式的描述定义等)、ODS层的企业数据模型描述(以描述关系表及其关联关系为形式)、对数据稽核规则的定义、数据集市定义描述与装载描述(包括Cube的维度、层次、度量以及相应事实表、概要表的抽取规则)。另外,安全认证数据也作为元数据的一个重要部分进行管理。

业务元数据从业务角度描述了数据仓库中的数据,它提供了介于使用者和实际系统之间的语义层,使得不懂计算机技术的业务人员也能够理解数据仓库中的数据。业务元数据包括以下信息:使用者的业务术语所表达的数据模型、对象名和属性名;访问数据的原则和数据来源;系统所提供的分析方法及公式、报表信息。

内联映射元数据(Inter-Mapping Metadata)实现技术元数据与业务元数据的层间映射,使得信息系统的概念模型与物理模型相互独立,使企业的概念、业务模型重组,以及物理模型的变化相互透明。内联映射元数据从技术上为业务需求驱动、企业数据驱动的双驱动建设模型提供了重要保证,使信息系统的建设具有更高的灵活性与适应性。

专题数据挖掘:电信企业在长期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积累了大量业务运营数据和业务管理数据,一般的企业数据量已超过TB级。市场的激烈竞争和管理的复杂性,决定了企业需要对客户关系、市场营销、产品工程、投资分析等方面的历史数据进行提取与分析,将数据转化为有用的信息。数据挖掘一般用于在海量数据集中发现间接、隐藏、新颖的规律,数据挖掘技术的优势在于,通过对数据集进行有限步骤的采集、整理、分析、推理、比较等分析手段,来揭露埋藏数据内部的有用信息。

以电信经营数据分类与预测分析数据挖掘专题为例,分类包括客户分类、网元分类等;预测包括客户发展分析与预测、业务量发展分析与预测、客户流失分析与预测、营销管理与销售机会分析与预测、市场竞争分析与预测、大客户分析与预测等。采用回归分析业务量进行预测,以2003年7月1日到29日的通话次数历史数据,预测2003年7月30日的通话次数,结果为:2003年7月30日的预测通话次数为31715.84323,2003年7月30日的实际通话次数为30926;取得了较好的预测准确率。

现代电信企业的财务管理 篇4

工作的意见

固定资产是电信通信生产的主要劳动资料,是发展通信生产,保证社会通信需求的重要物质基础。为了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确保固定资产的完整及其权益不受损害,正确核算固定资产的数量和价值,明确经济责任,监督并促进固定资产的妥善保管和合理使用,不断提高设备利用率和完好率。根据《电信通信企业财务制度》、《电信通信企业会计制度》和上级固定资产管理方面的有关规定,结合我局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现状,就如何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提出以下要求:

一、电信通信企业的固定资产是指使用期限超过一年的房屋、建筑物、机构设备、线路设备、电源设备、运输设备以其他与生产经营有关的主要设备工具器具等,不属于生产经营主要设备的物品,单位价值在2000元以上,并且使用期限超过二年的,也应作为固定资产,通信生产中专用的电视机、录音机、电话机、自行车、工具性仪表等不作为固定资产。财会部门必须划清固定资产界限,正确进会计核算。

二、企业领导人对管好用好固定资产负有主要责任。财务、专业使用部门应明确专兼职管理人员,相关人员调动时,必须将固定资产点交清楚。对管理工作失职,管理不善,造成损失的部门和个人,要追查责任予以处罚。

三、计财股要做好资产的综合管理,监督检查工作,及时进行资产的记录和核算,办理固定资产的盈亏,报废、毁损等审批手续及相关帐务处理,建立保管资产卡片,确保帐卡实相符,综合分析资产的经济效益。

四、各专业部门要做好本专业资产的使用、保管和维护,掌握资产增减变动和技术状况,提高设备利用率和完好率。

五、资产使用部门,按照谁使用、谁保管、谁维护的原则,负责资产的使用、维护和保管,确保资产经常处于良好状态要严格执行资产增减变动手续制度。

六、企业购建固定资产,属于机械线路设备的由专业部门提高计划或工程预算,会同计财股审核后,经主管局长批准,由计财股统一购置设备,承办单位要及时办理工程决算和财务报帐手续。

七、固定资产的出售、有偿调拨,由计财股会同专业部门进行鉴定,收款后办理调拨手续,无偿调拨,根据计财股发出的固定资产转移单办理手续。

八、固定资产报废,由专业部门填制固定资产报废申请,行文上报上级批准,不允许任何单位在未按规定办理报废审批手续前先行处理固定资产。

电信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介绍 篇5

根据笔者多年电信企业工作经验结合目前我国运营商的实践来看,各运营商对IT支撑系统的认识基本是一致的,即包括BSS(业务支撑系统)、OSS(运营支撑系统)、MSS(管理支撑系统)三个子系统。三个子系统在整个IT支撑系统中承担不同的责任,同时彼此之间关联。本文将重点分析MSS系统的业务范围和相应的系统功能。

近几年各大运营企业纷纷在海外成功上市,电信运营企业必须在经营理念和管理模式上有较高层次的飞跃,调整和理顺内部管理流程,提高财务管理透明度,促进精确化管理。在此背景下,管理支撑系统MSS(Management Supporting System)开始在电信运营企业的IT规划建设与应用中承担日益重要的任务。管理支撑系统是电信运营企业为了迎合不断变化的市场和自身的发展而创建的一种先进的管理平台。其承担着提供管理信息,促进企业管理流程的自动化和重组,提供共享服务和实现虚拟团队等重要任务。同时它也是企业信息化的基础平台,是BSS、OSS等系统的展现窗口。MSS所支撑的范围与eTOM(Enhanced Telecom Operations Map))中的企业管理域相对应,包括为支撑企业所需的所有非核心业务流程,内容涵盖制订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企业风险管理、审计管理、公众宣传与形象管理、财务与资产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知识与研发管理、股东与外部关系管理、采购管理、企业绩效评估、政府政策与法律等。

早期国内各电信运营企业的MSS只是一些独立的OA、财务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而且各省、区、市分公司独立建设,互不兼容,无法实现信息交互。而新一代的MSS系统规划、建设体现了如下转变:站在企业角度构建MSS;以财务集中、流程管控为核心,加强MSS与生产系统的信息交互,包括业务量收管理、实物商品的进销存管理、员工的绩效及薪酬管理;固化工作流程,强化内部控制。

对于运营商而言,管理支撑系统(MSS)的业务流程主要包括工程建设、网络运维、市场营收、日常运营、人力资源和财务管理6个方面。

1.工程建设:工程建设一级流程包括从滚动规划到项目后评估的完整过程,同时,跨工程管理、供应链管理、财务核算、运维资源管理四大业务领域。2.网络运维:网络运维管理包括运维资源实物管理和资源专业管理,MSS系统重点关注运维资源实物管理。

3.市场营收:市场营收过程管理包括前端从产品到结算管理和营销物资从采购到销售管理过程,本流程跨BSS域、供应链域、财务管理域三大业务领域。MSS系统重点关注相关的SP/代理商佣金核算流程和接口、应收/收款流程和接口、市场采购、卡类和销售终端、其它营销物资管理流程。

4.日常运营:日常运营管理包括运营合同管理、办公费用管理、零购固定资产管理和财务共享服务。

5.人力资源管理:包括员工信息、组织信息、薪酬福利、培训管理、学习管理等流程规划。6.财务管理:财务管理包括从预算到财务报告的全过程,跨越供应链、工程项目管理、财务域、报账管理、人力资源、BSS域,MSS系统重点关注总账管理、应收管理、报账管理、应付管理、固定资产管理、资金管理、成本管理等。

根据MSS的流程需求,MSS系统主要功能架构如下:

一般而言MSS系统除ERP系统除核心系统外(ERP系统相关功能不在这里介绍),将包括项目管理系统、采购管理系统、资产管理系统、预算管理系统、资金管理系统、合同管理系统、共享服务系统、主数据管理系统、数据服务系统等,相关系统功能介绍如下:

1.项目管理系统:包括工程计划管理和建设、支撑管理,包括项目规划管理、计划、批次计划、项目前评估、项目立项、可研管理、设计管理、进度监控、项目后评价、项目计划、WBS管理、项目执行监控、项目验收、项目文档、项目资源等管理,是面向项目业务过程管理的重要系统。2.采购管理系统:包括采购预测和分析、采购需求管理、采购计划管理、采购寻源、采购合同管理、供应商管理、供应商协同、专家管理、采购订单下达等功能,是面向供应链前端采购过程的管理,是ERP采购管理的重要功能补充,将充分与ERP采购与合同管理模块进行系统集成。

3.资产管理系统:包括资产台账管理、设备成批增加、设备调拨、设备报废、备件/仪表管理、设备故障管理、设备维护管理、运维成本管理、维护工单管理等功能,是对运维设备实物的全方位管理,将与ERP固定资产建立对应关系,跟踪资产的变动信息,并与ERP固定资产管理进行互动。4.预算管理系统:预算标准定义,根据不同业务类型和活动,编制预算标准,作为企业预算编制的定量依据;预算编制功能,根据设定的目标以及详细的工作计划预测完成这些目标、计划所需的资源(网络、设备、员工、资金等)、成本、投资,编制预算;预算执行分析功能,客观准确及时地记录公司发生的运营业务。同时将记录的结果汇报给相应的管理层。与计划、预算进行差异分析,关注“例外”事项的管理。绩效考核,根据目标完成情况和公司的激励制度,进行业绩评估并奖励那些完成或超额完成目标的业务单元人员和管理层; 预测功能,建立预测模型,根据历史数据,预测未来预算;

5.资金管理系统:完成对全集团公司银行账户的统一管理、集团及省公司资金计划的统一管理、集团及省公司资金信贷的统一管理、资金监控功能的应用、资金集中支付结算功能的实现。银行账户管理是完成集团、省、市公司银行账户的开立、变更、撤销申请审批等工作,规范的账户管理有助于集团公司加强对账户的集中管理及监控。资金计划管理是完成所有分公司月资金计划的编制、调整等工作,各省市公司每月资金收付计划通过此模块上报审批;资金信贷管理是完成集团与省银行借还款的逐笔审批,承兑汇票的增加、解付等台账工作;集中支付管理是配合财务共享集中建设,完成省公司对外支付,借助银企直联专线,实现省公司的集中支付、精确对账、余额调节表、资金分析等工作。资金监控功能是通过银行提供的银企直联平台功能,将集团开立在各银行的银行账户进行实时监控,实时取得银行账户的交易余额及交易明细。

6.人力资源管理:实现对人员信息管理、组织及岗位管理、招聘管理和薪酬考勤管理、员工自助、培训管理和网络学习管理等功能,是面向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的重要系统,人员基本信息、人工成本等将与ERP核心系统进行集成。7.合同管理系统:实现合同信息管理,包括合同名称或标题、合同简介、合同签订部门、合同类别、合同编号、合同承办部门、合同承办人、承办部门负责人、合同起止及有效期、合同审签部门、审签情况或状态(待审、在审、已审)、审签人、审签日期、分管领导、是否特别批准、合同正文条款、合同扫描件、其他支持性电子附件等;实现审批管理,包括电子签名、审批路径、预算控制等;实现合同执行跟踪,包括合同到货、合同付款等,并能跟踪合同进度;合同印花税管理,支持按不同合同类型进行印花税自动计算和汇总的功能;实现合同汇总和查询分析功能,能按项目、合同编号、供应商等进行合同检索和查询。

8.共享服务系统:完整的共享服务系统,包括了财务共享、人力资源共享、网络运维共享等,本平台建设目前主要关注财务共享的系统实现,包括员工报账、供应商报账、预提费用报账、盘点差异报账等,凡是需要延伸到前端业务部门进行数据采集的经济实现都都通过财务共享服务系统实现,通过定义自动会计规则,生成财务核算分录,经过财务审核确认后,导入ERP形成会计凭证。

9.主数据管理系统:主数据管理系统将多套系统需要的关键基础信息进行统一管理和分发,目前确定的MSS域主数据包括物料编码、供应商信息、资产目录、会计科目等,主数据平台提供数据申请、审批、手工/自动创建等过程管理功能,然后再同步发布到各需求系统,实现主数据的统一管理。

现代电信企业的财务管理 篇6

中级(二级)

国家职业资格全国统一鉴定

论文题目: 浅议电信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

以人为本的应用

姓 名:

身份证号: 所在省市: 所在单位:

浅议电信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

以人为本的应用

[摘要] 在企业管理工作中,人力资源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当前,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网通三家通讯企业已经完成企业重组。在重组进程中,最为重要、核心的环节当属企业管理者及广大员工的进退去留。因此,加强企业人力资源配备,扎实地做好期间工作,确保过渡平稳、需要每位电信企业高级管理人员认真研究和思考。本文着眼电信重组进程,深刻剖析重组进程中面临的管理难题,提出了五条强化人员管理的实践路径,希望对电信企业管理有所启迪和助益。

[关键词] 人力资源管理 以人为本 电信重组

一、前言

人力资源是能够推动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能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的总称。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竞争化的挑战,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和方法正在日益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对于竞争更为激烈的电信企业更是如此。

纵观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网通三家通讯企业重组进程,不难发现,这一切都是由3G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而发展3G,寻求资源的整合优化,加快转型的步伐,显然已经开始成为当前国内电信业发 展的趋势。而3G标准推进的趋势带来的整个行业由技术升级引起的结构性调整,正是为中国电信业转型进一步以促进资源更加有效合理配置,打破电信业的重复建设带来的的无序竞争提供了机遇。抓住这个难得的发展机遇,通过重组等一系列措施,寻找资源优化的最佳方式,是构建一个合理有效的竞争格局最佳时机。

由此,在TD、CDMA200、WCDMA 3G标准的明确下,3G的提速,必然带动电信业重组进程的加快。同时,可以想见,电行业重组完成后,3G的发展也会随之提速,两者相辅相成。尽管电信重组已经基本完成,但是可以看见在目前的重组之路上,并不会一帆风顺,而是将会遇到诸多挑战和困难。一是高层管理人员及普通员工的进退留转问题将十分突出。二是保持员工思想稳定尤显重要。三是确保经济效益稳步持续增长、做到“重组、经营”两不误至关重要。电信重组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适应竞争需要、满足市场需求,使电信企业的经营工作更加贴近用户、贴近市场、贴近社会,促进电信业务的加速增长,使企业做大做强。因此,重组是手段、是方法,提高效益才是目的和根本。如何缩短企业重组的磨合期、阵痛期,使之顺利融合,形成新的竞争力和增长点,保持企业经营效益的稳步持续增长,是重组进程中不容忽视的关键节点,必须未雨缪谋、防患未然。

二、以人为本正确舆论引导

企业兴衰的源泉在于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和聪明才智能否得以充分发挥。以人为本不仅是现代企业科学管理的一条发展轨迹,也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必然要求。在电信企业重组过程中,应当将其作 2 为企业管理的核心与关键,真正落到实处。

电信企业现在正在大力提倡和宣传“以人为本”的思想,然而在现实中,这种思想上的共识距离想达到的满意的结果还有一定的差距。一方面强调企业绩效考核、薪酬管理的意义,一方面却无视分配不公对员工积极性的打击;一方面提倡企业团队意识和奉献精神,一方面却把员工当作“经济人”来管理,忽视员工的“社会人”的需求。

要努力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切实解决员工在生产、工作上的难点、热点问题,达到学以致用、学有所感、学有所悟。通过学习,让广大员工高举旗帜,坚持正确导向;加快发展,突出改革创新;扣紧重点,狠抓工作落实;转变职能,加强内部管理。

三、树立模范行为

在企业中,最受人敬重的是集中体现企业价值的先进人物,这些人是企业的价值人格化,是企业的中坚力量和员工的楷模。他们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工作业绩,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体现了忠实企业、甘于奉献的精神风貌,应当引导企业员工仿效这些人的行为规范。

要充分发挥好先进典型对企业的示范作用和对员工价值观念的导向作用,努力形成先进光荣、创造伟大、知识崇高、人才宝贵的企业氛围。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介,采取各种有效形式,广泛宣传先进人物的感人事迹和突出业绩,大力弘扬先进模范人物的优秀品质和崇高精神,营造出一个人人学习先进,人人争当先进,人人关心先进的整体环境,引导广大员工以他们的模范行为榜样,以他们先进事迹视为 3 一面镜子,比一比,看一看员工自己与先进模范之间有那些差距,及时纠偏补弊。

四、工作细致到位

在任何情况下,各级领导干部都应当坚持走访员工,经常深入基层,深入实际,到现场走一走、看一看,和员工打成一片,融为一体。特别是在电信企业面临重组的大背景下,更要及时、准确地把握员工的思想动态,努力“消除领导在上、员工在下的天然屏障”,并诚心诚意地为员工解决思想问题。

现在,员工信息了解得很多,必须切合实际地摆事实、讲道理,员工才能心服口服。所以,思想工作要用心去做,与员工心心相印,以心换心,把思想工作做到员工的心坎里,让员工心悦诚服,心情愉快;要用情去做,用真诚的情感达到思想上交流,用真情实意感染员工,做到耐心说服不压人,反复启发帮助人,诚心诚意关心人;做到员工遇到心事多操心,碰上难事多上心,有了烦事多尽心,用细致的工作与员工之间架起一道相互沟通和理解的桥梁。以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确保重组期间员工的思想稳定。

五、用人眼光长远

人才的合理使用,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健康发展,也是衡量领导水平的标志之一。电信企业在重组过程中,应当确立科学合理的用人导向,营造良好的用人环境。

在合理使用人才上破除那些不合适宜、束缚人才成长的条条框框,树立正确的识人、用人观念,坚持德才兼备原则,把人才选送到合适的 4 工作岗位上,从上到下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发挥每个人的长处。使用人才既要坚持用人的标准,又要不拘一格求才;对人的使用既要注重人文管理,又要打破人为界限;既要注重文凭、不惟文凭,更应看水平、重在能力、重在表现。坚决打破论资排辈、惟学历、资历的传统观念,把实践作为衡量人才的根本标准,作为发现和识别人才的根本途径。

六、激励机制改革

做好激励工作的基础,就是要以科学的方法完成企业内部的岗位规划和岗位分析等工作,以确保对不同岗位的员工的工作进行公平、公正的评价。绩效考核评价的标准一定要客观,考核内容尽量涵盖全部的工作,特别是对临时性的跨部门的合作性项目,一定要纳入考核范围。

在物质激励方面,建议企业在新的形势下,不断完善薪资体系改革,引进职位评价系统,实行具有差别化的薪资政策;制定差别化的企业福利政策,重点向贡献倾斜;扩大股票增值权的发放范围,向业绩评估的结果优秀的员工倾斜。

在非物质激励方面,注重企业文化激励的重要性;考虑带薪休假所带来的积极作用;将技能培训作为对企业全体员工最基本的、必不可少的要求;将学历培训作为一种激励手段向业绩评估结果优秀的员工倾斜;注重员工的职业发展,增加技术专业通道的诱惑力;处理好竞争上岗、领导干部选拔中领导岗位集团总部内部、集团所属省公司、社会招聘不同来源竞聘者的比例关系。通过调查分析,我们认为集团总部3级经理及以上员工的来源可以大致保持以下的比例:总部员工 5 晋升占50%,省市公司选拔占30%,社会招聘占20%。

结合各电信企业员工的特点进行分类,在分析各类员工特点的基础上,对各类员工采取不同的重点激励,并为员工提供可供选择的激励包。

另外,根据电信企业的各自工作特点,在保证对企业员工绩效考核的公平、公正的条件下,逐步完善员工退出机制的改革等问题十分重要,在国有企业的转轨时期,对于新员工和老员工的退出应该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由于历史的原因,老职工长期处于较低的收入水平,为了保护这部分人的切身利益,在执行的过程中对于不能胜任现有工作的老员工应该尽可能通过采取系统内换岗安置的方式实现退出。而新员工的退出可以在《劳动法》、《合同法》等法律框架的约束下,采取相应的退出方式。对处于重组时期的电信企业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七、建立融洽、和谐的工作环境

对一个企业来说,有一个和谐融洽的气氛是很重要的。一个和谐融洽的环境,不仅能造就人才,也能留住人才。所以,在电信企业管理实践中,应该赋予年轻活力与快捷灵气,辅以完善的制度架构,建立内部融洽、和谐的工作氛围与环境。只有管理架构合理、工作顺心,发挥出人的主管能动性,才能使企业成为富有生命活力的有机体。尤其在当前新的形势和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在充分调动员工的最大创造力和工作积极性的同时,还要在企业内部之间、上下级之间、同事之间营造互相理解、互相尊重的气氛。企业有了这样的工作环境,就 6 具有了“留人”的吸引力,员工才能劲往一处使、心往一处想。这就要求企业的内部管理需要更加开放、透明,建立顺畅的内部沟通渠道,形成规范的、有章可循的、“以制度管人”的管理制度,增加内部管理的公平性。

另外,企业还要有意识地经常给每个员工提供一个竞争岗位的平台,定期实行岗位能下能下的竞聘机制。这样有利于企业健康稳定地发展,有利于员工比能力、比技术、比业务、比贡献,使一些真正有能力的员工竞聘到自己合适的岗位,拿到自己应得的薪酬。在实行竞聘上岗过程中,企业应遵循“公正、公开、透明”的原则和“标准明确、程序规范、竞争公平”的要求,进一步提高企业人才“竞聘上岗”的科学性和有效性,采用现代的人才测评技术实现人职匹配。不同的工作岗位对任职者的素质有不同的要求,只有当任职者具备岗位要求的素质并达到规定的水平,才能胜任这项工作,获得最大绩效。

总之,在各家电信企业重组进程加快,均争取早日完成企业员工融合大背景下,企业管理最为重要的是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切实做到以人为中心,确保员工思想稳定、追求上进、合理分流,力求最大限度地发掘员工潜能,以推动电信企业的全面、持续发展。

电信企业财务集中核算管理的思考 篇7

一、电信企业财务集中核算管理的作用

电信企业其业务、机构相对其他企业来说比较多而复杂,其财务数据庞大,传统的独立核算制不仅使财务信息传递路线长,而且传递缓解多,信息容易丢失和失真,而集中核算管理可以避免以上问题,提高效率。

1. 降低成本

以往电信企业实行分散财务核算制,成本比较大,而且费人费力。而推行财务集中核算管理,将所有分公司的财务资料统一集中到公司财务部门核算,把所有财务核算业务交由高素质的人员办理。如此大大减少了财务核算的岗位,减少管理成本。

2. 提高核算的正确度和透明度

电信企业在昔日分散核算的情况下,数据的正确度和透明度不尽人意,实施财务集中核算管理,应用先进的信息化系统,按照国家统一会计核算制度,不仅能提高核算工作的效率,而且很大程度上保证了数据的真实性、正确性和统一性。

3. 提高管理效率

在电信企业中,财务风险无处不在,传统的财务核算或多或少存在贪污、浪费的不良现象。实施财务集中核算管理,充分应用其信息化管理手段、集中的核算方式、职权明确的责任制,规避了财务风险,提高了管理效率。

二、电信企业财务集中管理存在的问题

财务集中核算的实行虽然在很大程度上规范了财务管理,但在实际工作中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

1. 认识上存在偏差

由于企业财务采用集中核算管理,很多下属公司没有配备专业的财务人员,因此很多人错误的认为财务工作无需做,即使做了也只是简单的记账,而没有履行财务分析的职责,更没有全方位考虑资金的利用率。

2. 监督不全面

财务集中核算形式下,电信财务核算人员脱离了其他分公司的实际业务情况,对具体情况了解不详细,掌握不完全,加之任务量大,导致无法控制每个公司的财务和业务细节,无法监督彻底。

3. 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由于财务集中核算管理是一项较新的管理制度,许多财务人员还不适应,即使通过专业培训,但依旧无法完全发挥其功效。虽然财务集中核算管理能有效的限制下属公司在资金使用上蓄意随意和隐蔽,杜绝私设“小金库”,但由于从业人员素质跟不上发展要求,核算的深层次问题还是无法体现出来,核算表面现象更为明显。

三、完善电信企业财务集中核算管理的对策

凡事有利有弊,要想完全发挥出财务集中核算管理的效能,必须扬长避短,扬财务集中核算管理作用之长,避问题之短,才能达到预期效果。

1. 规范内部管理,提高认识

面对财务集中核算管理制度,不少人对其认识存在偏差,原因是因内部管理制度不完善。要避免认识上的错误,提高认识,必须让未设立财务岗位的分公司工作人员意识到财务工作的重要性,认识到财务集中核算准确性和精确性取决于分公司提高的数据。可以适当的在分公司设立财务责任制,如明确财务事项决策和执行程序,对因分公司提高财务数据错误而造成的损失追究其责任等。这样就可以提高工作人员的警惕性和职业道德。

2. 优化人力资源

财务和审计是电信企业两个重点管理和监督部门,在现实工作中,时常会出项将两个部门独立起来的现象,导致财务管理信息不顺畅,管理脱节。要想提高财务集中核算管理质量,必须让两个部门衔接,让两个部门工作人员即使进行交流、沟通,最大限度发挥各自优势,即使查找管理中存在的漏洞。为使两部门工作人员默契合作,可以定期进行人员调换,比如以1年为一个周期,让各自部门骨干互换,这样财务骨干可以带动审计人员掌握集中核算操作系统,解决操作难问题,而审计骨干又可以促使单位经营管理向规范化、标准化发展,两者的协调发展,可以促进企业整体效益的提高。

3. 提高会计人员素质

会计人员的素质决定了财务工作质量和服务质量,是财务集中核算效率体现的关键。财务集中核算集企业各部门工资、费用、成本、服务、监督于一身,是企业经营活动分析师和“诊断师”。会计人员要通过企业举办的各种培训和自身学习机会提高专业水平,特别是现代网络的发达,更为会计人员提供了方便、快捷的学习空间,要充分利用好网络资源及时给大脑充电,更新知识结构,真正做到财务“医师”。

4. 加强监督

心理学表明,人在被监督的情况下,主动意识和认真度都有所提高,而错误率却可相应降低。作为数据庞大的财务核算工作,需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强烈的责任感。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工作监督力度不到位而产生不必要损失的案例时有发生,而加强监督取得高效的例子俯拾即是。因此,在工作中要加强各环节的监督力度,做到以数据为依据,以事实分析原因。比如督查各部门是否严格执行预算。

总之,作为新鲜事物的财务集中核算制度,在电信这个庞大的体系中改善了不少陈旧问题,在管理上发挥了巨大作用,但在操作中存在的问题也不少,因此我们要客观分析导致问题的原因,从问题中寻找完善和提高的办法。

参考文献

[1]朱锦亮.通过财务集中模式加强电信企业财务管理能力初探[J].现代经济, 2008年第2期116

[2]柳砚风财务集中在企业集团管理中的作用《江苏冶金》2009年第1期13-14

现代电信企业的财务管理 篇8

据有关专家初步估算,带资承包项目约占国际工程承包市场的65%,国际带资承包工程的规模约为7800亿美元。

承包商的融资能力既关系到市场占有率,又直接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水平。从启动项目的流动资金,到垫付工程款,直至项目融资,带资承包已从不同程度的融资显示了国际市场对承包商不断提出的更新更高的要求.

工程承包企业以资金为龙头带动工程总承包,通常采用以下方式,即出口信贷方式(如总承包合同项下的分期付款)、bt融资方式(建设—转让)或bot融资方式(建设—经营—转让)。下面结合自己的工作体会,通过对中国进出口银行出口卖方信贷、出口买方信贷和政府优惠贷款的特点的分析、比较,说明工程承包企业在采用出口信贷和政府优惠贷款方式融资时应注意考虑的问题,并对国际市场开拓过程中承包商融资项目中的工作难点提出解决措施和建议。

一、出口卖方信贷与出口买方信贷

出口信贷是由出口国政府对银行补贴利息,银行向出口商发放的利率较低的贷款,支持和扩大本国货物特别是机电产品或成套设备出口,以增强本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出口信贷的特点是利率较低;其贷款资金主要用于购买贷款国货物;出口国信贷保险机构对银行发放的出口信贷给予担保。

出口信贷可根据贷款对象的不同分为出口卖方信贷和出口买方信贷。

出口卖方信贷是出口方银行向本国出口商提供的商业贷款。出口商(卖方)以此贷款为垫付资金,允许进口商(买方)赊购自己的产品和设备。出口商(卖方)一般将利息等资金成本费用计入出口货价中,将贷款成本转移给进口商(买方)。

出口买方信贷是出口方银行向进口方银行或进口商(本文仅讨论前者)提供的商业贷款。有了这种贷款,进口商(买方)就可以用现汇购买出口商(卖方)的产品和设备。进口方银行以其借得的款项转贷给进口商(买方),并按双方约定在国内清偿结算。进口方银行分期向出口方银行偿还贷款及利息等资金成本费用。

以下对出口卖方信贷和出口买方信贷进行对比分析。

1、借款人不同

卖方信贷的借款人是承包商(卖方);

买方信贷的借款人是业主(买方)委托的银行(借款银行)。

2、担保情况不同

卖方信贷是业主委托银行依据工程总承包合同直接给承包商开出还款保函或信用证;

买方信贷是借款银行与中国进出口银行签订借款协议,然后由第三家金融机构(银行、保险公司或所在国家财政部)再进行担保。

3、付款方式不同

卖方信贷相当于工程总承包合同项下的分期付款。建设期工程承包企业从中国进出口

银行贷款是人民币,业主的还款是外汇;买方信贷对承包商来讲就是现汇项目。

4、融资风险管理情况不同

卖方信贷存在利率风险(中国进出口银行的人民币贷款利率每年按中国人民银行公布利率情况调整)、汇率风险(人民币有升值的可能性,如果发生,企业难以承受)、收汇风险(对于非承包商责任业主和担保银行到期不还款,中国出口信贷保险公司赔付率为90%,剩余10%要由承包商承担);买方信贷对承包商来讲不存在上述风险,或上述风险发生对企业影响不大(出现不还款情况,承包商要协助银行和保险公司追讨)。

5、对企业财务状况影响程度不同

卖方信贷是承包企业的长期负债,且需要找信誉好有实力的单位为贷款担保,所以对企业压力很大;买方信贷不存在上述问题。

6、前期开拓工作量不同

卖方信贷的融资条件是由承包商直接与业主谈判,所有融资条款都在工程总承包合同中明确,如:贷款条件、保函格式、信用证格式等;买方信贷是由承包商协调和安排业主指定的借款银行与中国进出口银行谈判贷款合同;安排业主指定的担保金融机构与中国进出口银行和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谈判担保条件(保函格式)。

7、前期工作周期和投入不同

卖方信贷项目融资条件的谈判,收汇保险和信誉担保单位的落实,都由承包商自己完成,所以一般情况下工作周期较短,前期费用投入较少;买方信贷的融资、担保、保险条件由中国进出口银行和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与各方商定,承包商要从中斡旋,并承担相应公关协调费用。

8、对项目的控制程度不同

卖方信贷的融资条件以及商务条款、技术条款确定后,承包商顺理成章地与业主签订工程总承包合同;买方信贷则存在业主公开招标的可能性。

9、业主对卖方信贷买方信贷倾向不同

卖方信贷业主委托一家金融机构担保还款即可,操作简便。且融资条件双方可讨论变通,如利息可计入合同总价中等。业主一般倾向卖方信贷的方式融资;买方信贷业主要委托两家金融机构介入,工作难度大,银行费用高,既要支付担保费,又要支付转贷费。

上一篇: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故事下一篇:中医健康知识培训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