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围术期护理

2024-06-04

手术室围术期护理(共9篇)

手术室围术期护理 篇1

专题报告

骨科围术期病人便秘的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骨科围术期便秘病人的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于骨科行手术后便秘的患者43例为研究对象,针对便秘的原因给予个性化护理,观察术后1周的便秘改善情况。结果:43例病人中显效19例,有效21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3%。结论:由于手术方式、卧床时间、饮食及排便方式等原因,骨科围术期患者常会发生便秘,给予个性化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关键词]:骨科手术;围术期;便秘;护理干预

处于围术期的骨科患者由于肢体活动不便,需要卧床休息,活动量明显减少,加之不合理的饮食结构等原因,常会发生便秘,据统计约

[1]50%~70%的骨科患者会出现便秘。便秘常会引起患者食欲减退、腹胀、头晕、头痛、疲乏等症状,粪便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过长,毒素蓄积也会对人体造成伤害,若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不仅会影响到治疗的效果,也会延缓术后的恢复。我院针对骨科便秘患者43例为研究对象,进行合理的护理干预对改善便秘症状的效果较好,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于骨科行手术后便秘的患者43例为研究对象,男20例,女23例,年龄为31~80岁,平均年龄为(62±2.4)岁。其中上肢骨折8例,下肢骨折24例,脊柱骨折3例,骨盆骨折6例,多发性骨折2例。所有患者均排除有习惯性便秘者。1.2 方法

①心理干预:各种情绪刺激、疼痛反应等都会促使交感神经的兴奋性增高,导致肠蠕动减弱,诱发便秘。骨科的多数患者是由于突然出现的意外导致骨折等的发生而入院,在心理上除有恐惧等情绪外,常常会由于对日后生活的担心而出现紧张、焦虑、不安,护理人员应多注重对患者的关怀,按时找患者进行沟通,科学的讲解疾病的治疗方法及预后,也可通过一些已经康复的病例激励患者增强信心,缓解心理压力。多数患者由于担心排便后会污染整个病房或者是由害羞的心理而刻意的抑制排便,这也会增加便秘的几率,因而护理人员应做好患者及家属的思想工作,告知其便秘发生的原因及不良后果,科学的指导患者床上排便,鼓励患者主动排便,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当污染被服时应及时更换,保持床单的整洁,减少患者的心理负担。②构建舒适隐蔽的环境:多数患者发生便秘是由于不能及时排便导致,严重的心理障碍使患者主动抑制排便,而导致心理障碍的主要原因就是担心排便后会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因而环境问题的解决是关键,要注意保持环境的洁、净。应争取单间治疗,若条件不允许则可以将同性安排同住。排便时注意患者的隐私,告知无关人员回避,及时拉上屏风或窗帘等,尽量为患者提供隐蔽的排便环境,及时的开窗、开排气扇,条件允许可以使用空气清新设备,尽量驱散异味,使患者心情放松的排便。家属及护理人员应尊重患者,不催促患者,使其自然排便。嘱患者家属在患者便后及时清洗其肛门,肛裂及痔疮患者要局部涂抹马应龙痔疮膏,脱肛患者要为其及时还纳,避免脱垂太久而至炎[2]性坏死。

③饮食干预:护理人员应具备食疗常识,嘱患者清淡饮食,多摄入富含纤维素及水分的蔬菜、水果,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如生姜、辣椒等,避免进食牛奶、糖,少食产气的食物,防止腹胀。也可请营养师为其个性化定制适合自己的食谱,保证每天蔬菜、水果的进食量

[3]分别为400~500g和100~200g,饮水量1500~2000ml。多数患者由于存在心理负担,希望减少排便的次数,因而进食量较少,这不仅不利于身体的康复,对于便秘的预防也是不利的,胃肠蠕动的减缓更加重了便秘的发生,因而护理人员应向患者及家属详细介绍合理饮食的重要性,保证水、纤维素等的摄入,也可适当饮用蜂蜜等,起到润肠通便的作用。

④按摩干预:腹部按摩、热敷等方法可有效促进胃肠的蠕动,促进排便。护士可指导患者及家属实施腹部按摩,按摩时将手置于右下腹部,用大鱼际及掌根着力,沿着结肠的走向,由轻到重的环形推展按摩,直至产生肠蠕动,可于次日早餐后30min或排便前20min进行。⑤对于在正常饮食量下,超过排便习惯2d无排便者,及时汇报医生,给予缓泻剂或开塞露2枚塞肛。1.3 疗效评价标准

显效:2天以内排便一次,便质转润,排便通畅。有效:3天以上排便,便质转润,排便通畅,无效:症状未改善。总有效率为显效率和有效率之和。2 结果

43例病人中显效19例,有效21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3% 3 讨论

便秘是骨科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粪便长时间留宿在肠内,会使毒素蓄积,危害健康,因而积极探讨便秘的形成原因,采用适当的护理措施减少、改善便秘的发生对于保证骨科围术期患者的健康尤为重要。

长期卧床是导致便秘发生的主要原因,据统计卧床时间小于10d者便秘的发生率为73%,11~30d者便秘发生率为83%,31~60d者便秘

[5]发生率为92.3%,大于60d者便秘发生率为100%。长期卧床导致肠黏膜应激性减弱、张力减退,从而引发便秘。因此在临床上护理人员应针对这一原因对不能活动的患者进行腹部按摩护理,通过外力作用促进肠蠕动,缓解便秘。心理及环境因素也是导致患者便秘发生的主要原因,焦虑、烦躁等情绪刺激使交感神经兴奋,肠蠕动减弱,长期的抑制排便也会诱发便秘,针对不同的心理状态给予个性化的护理更容易使患者排解心理障碍,通过构建一个相对隐蔽、干洁的环境也会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不用考虑在床上排便会带来的不良影响,从而顺利排便,养成按时、自主排便的习惯,这些都有助于缓解便秘的症状。合理的饮食是预防及缓解便秘的主要措施,长期卧床患者的消化能力较差,容易出现食欲不振的现象,过少的饮食摄入使胃肠不能得到有效的刺激,胃肠的蠕动就会变得更慢,使便秘进一步加重;高营养的摄入也会加重肠道的负担,食物不能及时消化吸收,积滞于肠道,随着水分的逐渐被吸收,粪质变的坚硬、干燥,更不利于排出。护理人员应嘱患者及家属每天保证水、纤维素等的摄入,也可食用蜂蜜、香蕉等食物,一方面促进胃肠蠕动,另一方面使肠道润滑,有利于粪便的排出。对于各种护理措施无效的患者也可给予开塞露等药物治疗,促进排便。[4]本次研究中通过合理个性化的护理干预,93.0%的患者便秘改善明显。因此,给予适当的护理干预是减少骨科围术期病人便秘的有效方式。[参考文献]

[1] 贺彬.舒适护理在骨科便秘中的应用[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1,19(3):492-493.[2] 宫岩.关于骨科卧床患者便秘护理的回顾性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3):178-179.[3] 李红晶,孙佳琦.骨科卧床患者发生便秘的原因与护理分析[J].吉林医学,2012,55(15):3354.[4] 王芳.综合护理干预对解除骨科卧床病人便秘的效果观察[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25(9):4832.[5] 李秀华.综合护理干预对解除骨科卧床病人便秘的效果观察[J].全科护理,2013,11(34):3196-3197.

手术室围术期护理 篇2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行喉切除术患者31例, 均为男性;年龄54岁~71岁, 平均年龄62.2岁;30例患者有嗜烟史, 约30年, 平均30支/d;临床分期Ⅱ期18例, Ⅲ期10例, Ⅳ期3例;声门型喉癌17例, 声门上型喉癌14例;喉癌部分喉切除术后复发5例, 声门型喉癌放疗后复发4例, 22例初次确诊患者, 31例患者均经病理确诊。

2 护理方法

2.1 心理护理

采用解释与疏导、鼓励与支持等心理护理措施, 根据患者的病情、个性心理等自身特点, 用坚定、真诚的语气, 耐心细致地进行解释和安慰。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及手术的重要性, 以纠正患者对癌症及其手术治疗的错误观点, 增强其治疗的信心, 调节和改善情绪与行为问题。鼓励与支持是一种常用的心理治疗手段, 对癌症患者尤为重要, 应贯穿于治疗的整个过程。应特别强调治愈率与完全康复的病例, 以消除患者的顾虑, 增强其对手术及治愈喉癌的信心[2]。

2.2 术前护理

手术前要对患者的全身情况有深入了解, 排除可能影响整个病程的各种潜在因素, 包括心理和营养状态, 心、肺、肝、肾、内分泌、血液以及免疫系统功能、血压、糖尿病等。恶病质是癌症患者的常见体征, 是营养不良的具体体现, 术前尽可能纠正患者营养不良的状况。应鼓励患者进食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的饮食。并完善心血管疾病、肺功能障碍、糖尿病、凝血功能等检查, 了解患者相关脏器功能, 排除手术禁忌证。同时, 对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也是相当重要的, 有静脉血栓危险因素者, 应预防性使用低分子量肝素, 联合多种方法抗凝, 对预防静脉血栓形成有积极意义。

2.3 手术器械准备

术前应先了解手术医师对手术的器械要求, 除准备常规的手术器械外, 还应准备喉癌手术的特殊器械, 包括气管切开包、骨剪、大小合适的气管导管、吸引管等, 做好交叉配血试验、血型检查, 准备需要量的血液, 保证手术顺利进行。

2.4 术中护理配合

巡回护士配合:巡回护士将患者接进手术室后, 应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入院诊断、手术部位及麻醉方式等。立即建立静脉通道, 配合手术医师行气管切开后再进行气管内全麻, 患者手术体位取仰卧位、垫肩头后仰, 肩部两侧置沙袋辅助固定, 连接好负压吸引器。协助器械护士在术前、术中及术后双方核对手术器械和敷料, 术中临时添加的物品要做好记录, 清点时勿遗漏。

器械护士配合:器械护士应了解手术步骤, 熟知各种手术器械的名称及用途, 将手术器械分类整理, 保持器械摆放台的整洁。在行气管切开时, 器械护士要辅助选择合适的气管导管, 协助气管内吸引、吸痰, 保持呼吸道通畅, 气管切开完成后, 应及时更换气管切开包, 换上手术包。在肿瘤切除及颈淋巴清扫术中, 密切关注手术进程, 协助气管内吸痰, 防止气管堵塞及吸入性肺炎, 并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和遵循无瘤原则, 准确保留好手术标本, 手术结束后协助切口包扎, 认真清点、处理手术器械。

3 结果

31例喉癌患者平均住院13 d, 24例拔管出院, 7例带管出院, 无手术死亡病例, 患者及其家属对手术、麻醉和护理均表示满意。

4 讨论

4.1 心理护理在喉癌患者中的重要性

癌症患者心理特征突出的表现为恐惧、焦虑和绝望。对于喉癌患者, 手术治疗是一种明显的不良心理刺激, 患者除具有一般手术患者的紧张、恐惧外, 往往还对手术的成功与否或危险性表现出过分的担忧[3]。术前, 患者往往担心手术的成功率的高低, 能否彻底根治所患癌症;术中, 则担心癌症是否扩散或发生转移, 并出现恐慌及忧心忡忡;术后, 因手术致失音及容貌损毁等而使患者的自尊心受到伤害, 并可因此而悲伤、哭泣, 严重者可有明显的抑郁焦虑情绪, 甚至产生悲观厌世的念头[4]。

术前恐惧期需要向患者讲述手术成功的病例, 如果条件允许, 可以请手术后恢复良好的患者现身说法, 使患者产生安全感和信任感, 重新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消除紧张和不信任心理。让患者从心底里懂得只要与医护人员很好地配合, 一定会取得手术成功。

术后心理逆反期:由于患者术后带鼻饲管和气管套管, 暂时不能进食及语言交流, 加上手术的疼痛与不适, 悲观情绪上升, 烦躁易怒, 悲观绝望, 甚至拒绝治疗及护理, 产生敌对情绪。此时应加强与患者的非语言交流, 如身体语言、书面交流、手势等, 与患者建立有效的沟通方式, 减少沟通障碍带来的心理焦虑, 缓解心理压力, 逐步恢复患者发音及进食, 使手术达到预期效果。

4.2 手术相关护理的配合

手术相关护理贯穿于患者整个治疗期间, 从患者入院后的术前准备到术后患者切口愈合。

4.2.1 熟悉手术步骤, 注重细节操作。要求器械护士基本技能娴熟, 基础理论扎实, 器械护士应对手术步骤有基本的了解, 每一个手术环节的配合紧密与否, 直接关系到手术能否顺利进行[5]。

4.2.2 强化责任心, 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患者病情康复速度与护理配合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在整个治疗过程中, 所有参与治疗的护理人员应以高度的责任心、精湛的护理技术与医师密切配合, 使患者治疗顺利完成。

4.2.3 注重微创操作, 减少治疗过程中对患者的损伤。在对患者术口换药、气管套管护理、呼吸道护理时, 操作宜轻柔, 避免对局部造成二次损伤, 增加患者的痛苦。

参考文献

[1]金静.全喉切除术患者护理研究进展[J].现代护理, 2006, 12 (3) :222-223.

[2]王宜平.全喉切除的围手术期护理[J].中国中医急症, 2007, 16 (10) :1291-1292.

[3]张学华, 沙金霞.59例喉癌术后护理体会[J].黑龙江医药科学, 2010, 33 (2) :112.

[4]恭岚, 梅志红.心理干预对癌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化护理杂志, 2002, 37 (10) :787-788.

高龄手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措施 篇3

关键词 高龄 围手术期 护理体会

近年来高齡手术患者占手术病例的比例越来越高。因此,如何做好高龄手术患者围术期护理是我们需要面对的重大课题。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本组高龄手术患者227例中,男112例,女115例,年龄75~102岁,平均87±6.8岁。其中胆急性化脓性胆囊炎29例,骨科手术184例,其他手术14例。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的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患者142例。采用全身麻醉49例,硬膜外麻醉138例,腰硬联合麻醉21例,神经阻滞麻醉19例。

高龄手术患者特点:①心理特点:老年人受传统观念影响,及对疾病的认知不足,对手术具有恐惧、忧郁等心理障碍,既担心手术经费,又担心疾病愈后的生活、是否伤残等,使患者情绪低落。②生理特点:老年人由于肌肉组织的萎缩,氧耗量降低,体热的产生也较低,体温调节能力减低。如果周围环境温度下降时,血管收缩反应减弱,寒战反应较弱,体热容易丧失而出现体温下降。随着年龄的老化神经系统退行性改变越来越明显,青年至老年时,脑组织的体积缩小,重量减轻,并有不同程度的脑萎缩,故机体反应能力降低。

围术期护理要点

高龄患者术前护理要点:心理护理,老年人术前、术中、术后的心理护理很重要,对老年人要态度和蔼,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以深切关心的言语,浅显易懂的解释,打消老年患者的顾虑和担忧,鼓励社会家庭支持。向患者提供医疗手术的真实信息,将会减轻患者由于不了解手术而产生的害怕情绪。重视术前谈话,术前访视,及时发现患者的心理隐患,充分发挥术前谈话的积极作用,使他们能以平静的心态面对手术,并配合好该手术要求病患做到的一切。

术中护理要点:①术中保暖:老年人由于新陈代谢减慢,非常怕冷,尤其是脚底和肩膀处。术中一旦着凉就容易因抵抗力下降,而继发感染,尤其是肺部感染。因此要在术前对某些部位做好保暖工作。如肩膀处使用肩保暖垫;术前穿上一双干净的棉袜子(不影响手术的前提下);手术划皮及缝皮后尽量提高室内温度,以减少手术室内热量的丧失;手术后及时擦干手术区域的皮肤,包扎伤口,为患者加盖棉被等等。对术中使用的冲洗液体要采取加温措施,使冲洗液的温度保证在40℃左右,避免老年人浅低温的发生。②防止坠床:有部分老年患者思维和神志有些模糊,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而手术的床都比较窄,老年患者易发生坠床。所以手术室护士要加强看护,最好陪护在手术床旁。对有些患者要使用约束带,但约束带的松紧要适宜,且要垫以棉垫,不能让患者感到不舒适。③皮肤护理:由于老年人的皮肤缺乏弹性,周围循环较差。长时间的手术及电刀使用不当可能引起压疮或褥疮。所以手术室护士为避免此类事情的发生,在术前要对患者做好术前评估和预报工作,术中保持床单的平整,对容易发生问题的部位可以使用果冻垫。④人员配合:当老年患者施行较复杂的手术时,要安排高年资的护士参与该手术。这是因为医护之间娴熟的配合,有助于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包括与麻醉师的配合,对全麻患者应备好各种抢救药品、器材,检查有无松动牙齿、义齿,以避免脱落和误吸;在进行硬膜外麻醉时,由于老年人韧带和软组织失去弹性,甚至钙化,穿刺困难,因而配合麻醉师取得患者的合作、摆好正确的体位是十分重要的。根据手术部位摆体位时既要充分暴露术野,又不要妨碍呼吸和循环功能,并且要防止褥疮的发生和神经的损伤。与手术者的主动配合,要求物品准备齐全,注意力集中,熟悉手术过程,尽可能缩短手术时间。⑤安全防护:术前要询问老年患者体内是否有假体,如人工关节、金属义齿、心脏起搏器等装置。对装有起搏器的患者禁用高频电刀;对装有人工关节或金属义齿的患者,应慎用高频电刀。所有老年患者在术中都要加强检查,避免身体与手术床的金属部件接触。防护措施可采用海绵垫及布类敷料来保护易触碰的身体部位。

术后护理要点:密切观察患者情况:出现异常精神症状,并持续24小时以上者,当排除脑血管以外,电解质紊乱等,同时报告医师先做相应的检查排除中枢神经的器质性病变。调整病房环境,避免外界对患者精神的刺激和干扰。严密监测生命体征,老年患者易发坠积性肺炎、褥疮等应采取勤翻身、拍背,预防和治疗等血症,应给予低流量吸氧。

适当选择护理措施:对不同类型的患者采取不同的安全护理措施。

护理体会

随着老年人口比例的增长,将会有更多的老年人接受手术治疗,将会成为日趋严重的医学和社会问题,应引起临床外科医师的高度关注,以上是笔者对老年患者在手术中的护理体会,对该类患者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以利于手术的顺利开展,确保安全,促进老年手术患者术后康复,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李吉,潘平.手术室实施术前访视的体会[J].基层医学论坛,2010(8):700.

2 李香莲,闫莉.老年患者常见的跌倒原因及防范措施[J].临床会理用药杂志,2009,2(24):20.

3 刘纯俭.舒适护理在手术室的应用[J].当代护士,2007,9:31.

4 姜去连.普外科老年患者手术期心理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2002,37(6):450.

手术室围术期护理 篇4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1年3月~2014年9月在我院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119例,男68例,女51例,年龄44~81岁,平均(65.7±9.4)岁;其中股骨颈骨折88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19例,陈旧性股骨干骨折10例,强直性骨脊柱炎并髋关节强直2例;合并高血压39例,冠心病27例,糖尿病24例,慢性支气管炎及肺心病9例;行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38例,双侧全髋关节置换术81例。以开展药学服务的时间为分界点将119例患者分为2011年3月~2012年6月开展药学服务前入院的对照组和2012年7月~2014年9月开展药学服务后入院的观察组。其中对照组37例,男15例,女22例,平均年龄(66.4±8.1)岁;其中股骨颈骨折27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6例,陈旧性股骨干骨折3例,强直性骨脊柱炎并髋关节强直1例;合并高血压12例,冠心病8例,糖尿病7例,慢性支气管炎及肺心病3例;行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11例,双侧全髋关节置换术26例;观察组82例,男53例,女29例,平均年龄(64.8±7.7)岁;其中股骨颈骨折61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13例,陈旧性股骨干骨折7例,强直性骨脊柱炎并髋关节强直1例;合并高血压27例,冠心病19例,糖尿病17例,慢性支气管炎及肺心病6例;行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27例,双侧全髋关节置换术55例。两组患者的性别构成、平均年龄、骨折类型与治疗方法、合并症等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均符合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指征,均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治疗且对治疗方案知情同意。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标准术式治疗与整体护理,对照组在围术期常规应用镇痛剂、抗生素及治疗并发症的药物,观察组在围术期增加药学服务,由临床药师指导、干预临床用药。药学服务措施包括:(1)药师深入科室,积极参与科室的会诊、查房和药物应用方案的制定。一是了解每位患者和整个科室的用药情况,对于药物应用不合理情况进行登记、分析,实施药物品种、数量的使用监督,检查及限制等药学干预服务措施;二是开展合理使用药物相关知识的讲座、培训与合理用药咨询工作,更好地普及合理使用药物的相关知识,提高临床医生对合理使用药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三是对科室临床用药情况进行监督管理,尤其是术后镇痛剂、抗生素及其他特殊药物的应用,要反复核查,确保用药的安全性及合理性,对药物应用不合理情况及药学干预服务结果进行归纳、分析、总结,上报医院并反馈给科室及责任医生,责成其整改并跟踪检查,将考核结果与科室及责任医生的经济利益挂钩。(2)积极开展药学服务,临床药师要加强学习、不断更新知识、掌握药学领域的新动态,努力提高药学服务质量;在有新药应用于临床时,要及时与临床医生进行交流、沟通,讲解新药的优点、应用方法、注意事项等,确保药物使用安全、经济、高效。

1.3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在围术期的不合理用药情况发生率、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抗生素使用情况和临床治疗效果及患者对治疗与药学服务的满意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2.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两组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率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围术期不合理用药和药物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在围术期不合理用药情况发生率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

2.2两组围术期抗生素使用情况比较

对照组患者在围术期抗生素使用种类数、使用天数和药物费用等指标均明显高于观察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2.3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术后6个月至3年随访,依据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1]评价手术效果,其中对照组髋关节功能优良率为81.08%,观察组髋关节功能优良率为80.49%,两组临床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4两组患者满意情况比较观察组患者对治疗及药学服务的满意率为85.36%,对照组患者对治疗及药学服务的满意率为70.27%,两组满意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726,P<0.05)。

3讨论

近年来,随着药物治疗学专业化、科学化的不断发展,临床药师开展的药学干预、药学指导、药学服务等项工作,在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及药物治疗效果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临床药学服务是在面向临床、以病人为中心、服务患者的前提下,以达到提高药物治疗水平、促进药物合理应用、保障患者用药安全、促进临床药学全面发展的最终目的;临床药师在药学服务与药学干预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主导地位与重要职责,尤其是在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面能够发挥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我院开展药学服务前后在骨科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11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在围术期的不合理用药情况、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抗生素使用情况、临床治疗效果、患者对治疗及药学服务的满意情况等指标,探讨开展药学服务在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面的价值。结果显示,开展药学服务后,虽然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异,但观察组患者在围术期不合理用药发生率、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围术期抗生素使用种类、使用天数、所需费用等指标也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此外,观察组患者对治疗及药学服务的满意率也较对照组明显提高。由此表明,开展药学服务对于降低不合理用药情况发生率、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有重要意义,能够明显改善围术期抗生素合理使用情况。临床药师在开展药学服务、减少不合理用药方面发挥的作用包括(1)充分体现了临床药师的作用,临床药师能够透彻掌握临床药物的用途,可从专业角度干预患者用药,避免重复用药和滥用药物事件的发生;(2)可以及时向医护人员介绍新药信息和指导新药的临床应用、监督,确保用药安全、高效、合理;(3)能够以专业人员的身份为患者讲解药物治疗的原理、机制和用药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等,避免患者不规范用药。综上所述,开展药学服务对于降低不合理用药情况发生率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有重要价值;而临床药师深入科室,直接参与临床药物使用,不仅能够充分发挥专业特长,为患者提供安全、高效、经济的药品,而且可以与临床医生及患者直接沟通,提高工作质量与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鼻内镜手术围术期护理体会 篇5

鼻内镜手术是20世纪70年代奥地利鼻科学者Messerklinger开创的手术方法, 它可在直视下手术, 视野清楚、操作准确、损伤小、出血少、手术成功率高、无面部瘢痕、患者痛苦小。鼻腔和鼻窦周围有许多重要结构, 手术径路深极易损伤筛板、中颅底、血管和神经而产生各种并发症[1]。我院耳鼻喉科2010年2月-2012年2月行鼻内镜手术157例, 现将围术期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我院耳鼻喉科行鼻内镜手术患者157例, 其中男108例, 女49例;年龄14~68岁, 中位年龄42.6岁;鼻窦炎101例, 鼻息肉56例。主要表现为头痛、鼻塞、流脓涕等。术前均行鼻内镜检查和鼻窦冠状位CT扫描, 按慢性鼻窦炎鼻息肉临床分型分期标准:Ⅰ型15例, Ⅱ型87例, Ⅲ型55例。

1.2 护理方法

1.2.1 术前护理:

术前给予患者心理疏导, 配合医师讲解手术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并重点讲解此术式的优点如微创、出血少、术后反应轻、恢复快、疗效确切等, 缓解其紧张情绪, 取得患者的信任, 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同时简略介绍此手术的风险和常见并发症, 减少不必要的医疗纠纷。协助医师做好各项术前准备, 完善必要的辅助检查, 特别是血常规、凝血四项、传染病抗体筛查、鼻窦冠状位CT等。术前1d行皮肤准备, 剪鼻毛, 清洗鼻腔;全麻手术者, 术前12h禁食水;对于因紧张而血压较高者及时报告医师处理。术前按医嘱给予阿托品、苯巴比妥肌内注射, 携带CT片。

1.2.2 术后护理:

全麻术后未清醒患者给予去枕平卧, 头偏向一侧, 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局麻术后患者取半卧位, 以减轻头面部的充血和肿胀。术后24~48h内可行鼻额部冷敷, 可起到减轻鼻部渗血、有效控制疼痛的目的。对疼痛明显者, 可服用镇痛药如双氯芬酸钠等。严密观察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术后3d内可有吸收热, 如持续发热或高热提示伤口感染, 全身应用大剂量有效抗生素, 控制炎症, 预防颅内感染发生。嘱患者将其口内分泌物吐在弯盘中, 以便较准确地估计出血量。注意检查咽后壁有无新鲜血液流出, 如有频繁吞咽动作, 或反复从口中吐出新鲜血液, 或前鼻孔有持续血液滴出, 应立即报告医师。若鼻腔填塞物自后鼻孔脱出, 可沿软腭游离缘水平剪断。切忌随意拉出填塞物。嘱患者当有打喷嚏感觉时应立即张口呼吸或用手指按压人中穴, 以免填塞物松动脱出引起出血。术后注意观察眼部有无水肿、眶周有无淤血、眼球有无运动障碍、复视或视力下降等症状, 若发现上述症状常为术中损伤纸样板所致, 损伤纸样板可引起眶内感染[2]。因此, 发现纸样板损伤症状, 应及时报告医师处理。术后患者鼻腔若有持续不断的水样分泌物溢出, 及时送检, 以鉴别是脑脊液还是鼻腔分泌物, 如发现应及时报告医师处理。

1.2.3 出院指导:

嘱患者注意鼻腔卫生, 加强体育锻炼, 注意劳逸结合, 避免过度劳累, 防止上呼吸道感染, 尽量勿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戒烟酒。出院后注意按时使用滴鼻剂, 防止鼻腔粘连, 滴鼻方法要正确, 使药物能充分进入鼻腔鼻窦, 发挥药效。向患者说明鼻内镜术后复查及每天冲洗鼻腔的重要性, 出院后定期随访半年以上。

1.3 结果

本组157例鼻内镜手术患者中, 术后出现并发症11例 (7.01%) , 其中鼻腔出血3例、眶周淤血及皮下气肿3例、鼻腔粘连4例、呼吸道并发症1例。

2讨论

鼻窦炎、鼻息肉是临床上耳鼻咽喉科常见病和多发病, 传统鼻窦手术后, 症状无改善或病变复发, 很难达到根治性治愈[3]。鼻内镜手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治愈率高等优点。术前做好心理护理, 配合医师完善各项术前准备, 并加强护患沟通;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 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及时处理好并发症, 并做好出院指导工作。总之, 鼻内镜手术围术期精心细致的护理可有效减轻或防止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减少患者不适并促进其康复。

参考文献

[1]唐金英.鼻内窥镜下行鼻腔鼻窦手术后的护理[J].中华综合医学杂志, 2003, 5 (7) :78.

[2]李玉霞.鼻内镜手术386例围手术期的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0, 10 (23) :5713-5714.

手术室围术期护理 篇6

【关键词】围术期;手术室护理;麻醉工作;配合;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R473.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9-0603-01

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护理模式逐渐发生改变,手术室护理和麻醉工作的密切配合成为了手术成功的关键[1]。因此,为了促进手术顺利完成,并提高麻醉效果,手术室护士应熟练掌握护理知识,以及麻醉方法、步骤、用药、麻醉意外处理等手术麻醉知识,从而有效提高围术期手术室护理和麻醉工作配合度,充分发挥两者密切配合的重要性。本文选取271例手术患者进行研究,探究围术期手术室护理和麻醉工作配合的重要性,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6月~2014年6月入院行麻醉手术的271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126例男性,145例女性,年龄11~73岁。所有患者经诊断均无麻醉手术禁忌,手术类型主要有普外科、妇产科、骨科、泌尿科等,手术时对患者行的麻醉方式为气管插管全麻、神经阻滞麻醉以及腰硬联合麻醉。

1.2方法

选取的271例麻醉手术患者围术期均实施手术室护理和麻醉工作配合,具体方法如下:

1.2.1麻醉前准备

术前访视、环境准备、麻醉药品及手术器械设备准备等麻醉前重要的准备工作,是手术顺利进行的基础,具体为:(1)术前访视。大多数患者因对手术、麻醉方式、麻醉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等缺乏了解,极易产生抗拒手术的恐惧、焦虑等不良心理反应。因此,术前1d,手术护士和麻醉医生应对患者进行访视,积极主动的向其讲解手术麻醉方式、配合、注意事项等,并进行适当的心理疏导、支持、安慰,从而缓解患者不良心理反应,使其以良好的心态平和麻醉手术[2]。(2)环境准备。术前,将手术室温度控制在20℃~25℃,湿度控制在50%,以维持人体正常体温,确保患者舒适。(3)麻醉药品及手术器械设备准备。麻醉前,对麻醉药品名称、剂量、有效期等进行认真检查,手术室护士和麻醉医生应检查好各自负责的手术器械设备性能,确保麻醉机、监护仪、吸引器等可正常使用。

1.2.2麻醉中配合

麻醉手术时,为确保手术室护理和麻醉工作的密切配合,麻醉中应做好以下配合工作:(1)核对患者具体资料。进入手术室后,巡回护士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手术部位、药物过敏史、手术史、麻醉方式等进行详细核对,并由手术室护士、麻醉医生、手术医生共同核对植入金属、有心脏起搏器等患者。(2)建立静脉通道。麻醉前,及时为患者建立超过两条安全有效的静脉通道,确保及时安全用药。为维持患者生命体征良好,手术室护士应协助麻醉医生合理用药和静脉输液。(3)密切配合麻醉。麻醉时,巡回护士协助患者取适宜的麻醉体位,并和麻醉医生对麻醉药品进行认真核对,之后协助其采用适当方式对患者准确使用麻醉药品。(4)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麻醉药品通常会抑制患者中枢神经、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等,为避免患者因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等出现躁动、澹妄,需在麻醉过程中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3]。

1.2.3麻醉后护理

麻醉苏醒期,部分患者会出现肢体乱动、呻吟、翻身坐起等躁动,通常需完全清醒才能安静,并配合护士相应护理工作。所以,在患者麻醉苏醒期,巡回护士应协助麻醉师对患者进行安全复苏,及时将患者呼吸道分泌物吸尽,确保其呼吸道畅通,同时还应采取一定的安全措施,有效避免或减少患者因躁动发生护理安全事件,如坠床、手术切口裂开等。

1.3观察指标

详细观察并记录患者手术完成、麻醉操作时间、麻醉后并发症、护理和麻醉满意度等情况,作为评定围术期手术室护理和麻醉工作配合重要性的依据。

2结果

经手术室护理和麻醉工作配合后,选取的271例麻醉手术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麻醉操作时间缩短15~25min,无一例患者发生麻醉意外和麻醉后并发症,261例患者满意手术室护理和麻醉工作,满意度为96.31%。

3讨论

手术顺利进行的前提是麻醉,而手术麻醉过程中,手术室护士的重要工作是做好手術室护理和麻醉工作密切配合。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对医疗服务质量要求的提高,促进了医学护理模式发展,尤其是围术期手术室护理。在手术整个麻醉过程中,手术室护士需要做大量配合工作,这就要求手术室护士必须善于沟通、精于护理,且能与麻醉医生密切配合,从而保障手术患者安全,确保麻醉手术顺利进行。本研究结果表明,在围手术期手术室护理和麻醉工作密切配合,不仅能降低麻醉风险,促进手术顺利完成,避免发生麻醉后并发症,还能有效提高手术室护理和麻醉工作满意度。

参考文献

[1]曲红梅,曲亚杰.手术室护理与麻醉的配合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0,5(07):189-190.

[2]刘小香,任宝莲,吕洁琼.手术室护理中以人为本服务的应用[J].基层医学论坛,2010,14(z1):151-152.

手术室围术期护理 篇7

【关键词】鹰视飞秒激光;心理;宣教

【中图分类号】R473.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9-0348-01

飞秒激光电脑控制化制瓣,避免了术中角膜瓣形成不良、错位、皱褶等并发症[1],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减少了对角膜上皮的损伤,降低术后泪膜的不稳定性,减少了干眼症的发生率。且术后发生的波前像差亦比传统角膜刀小[2]。我院于2012年6月引进鹰视飞秒FS200+鹰视EX500激光系统,对218例行鹰视飞秒激光的患者实施围手术期护理,效果良好,现汇报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218例(426眼)患者,单眼10例,双眼208例。男性153例,女性65例,年龄17-41岁,术前近视屈光度为-0.50DS~-11.50DS,散光-0.25DC~-4.75DC,远视屈光度为+1.00DS~+3.00DS,曲率39.25D~47.25D,其中高度及超高度132例,占30%,均排除手术禁忌症。术前最佳矫正视力为4.8±0.4,术后第一天达术前最佳矫正视力216只眼,占99%。术中采用飞秒激光制作角膜瓣,厚度为100-110微米,角膜瓣直径8.5±0.5毫米。

2术前准备与护理

2.1环境准备

飞秒准分子激光系统属高精密、高敏感度仪器,在保持层流手术室清洁、无尘、干燥的同时,需控制手术室温度18-21℃,湿度45%-55%,手术室禁止使用手机等任何类型的无线电频率设备。

2.2机器准备

鹰视飞秒开机后设备自动进行自我测试,随后进入初始化检测5分钟,由待机模式转入就绪模式。同时,打开鹰视准分子激光机,进行能量检测。

2.3患者准备

2.3.1心理护理 近视患者是特殊的就医群体,必要的心理护理有助于缓解患者术前的紧张情绪,对于手术成功率的提高具有积极的意义[3]。采用一对一服务制,建立朋友式服务的医患关系[4],开通24小时电话咨询讲解,使患者了解手术过程,并积极的向患者讲解以往手术成功的病例,使其树立手术成功的信心[5],积极配合医生完成手术。

2.3.2指导训练:术前停戴软性隐形眼镜7-10天,硬性隐形眼镜3周,术前3天点妥布霉素滴眼液和人表皮生长因子滴眼液,每天四次。术前晚做好个人卫生,手术当天禁用眼部化妆品、香水、发胶,以免降低激光能量[6]。告知患者术前可在家做注视训练,便于术中能更好的配合。

2.3.3 清洁消毒:术前冲洗结膜囊(500毫升生理盐水+8万单位庆大霉素)后,点盐酸丙美卡因滴眼液一滴,眼周用络合碘消毒剂消毒手术区皮肤两遍。手术室严格控制非手术人员进入,防止交叉感染。

3 术中配合与护理

3.1 术前查对核实 开机后,先测试查看机器的能量,输入患者的数据时,严格执行查对制度(三查八对),主动向手术医生汇报患者的姓名、年龄、术眼、术式、曲率及厚度,便于医生决定角膜瓣的直径及厚度、蒂位置。鹰式飞秒激光的扫描方式是一个固定扫描光斑飞秒系统,瓣边缘垂直切削角度为70℃,隧道位置通常为上方11点-1点钟位置,以利于气泡的排出,减少气泡吸收的时间。

3.2 飞秒制瓣的护理 备好手术需用压平锥与带真空管路的吸引环。协助患者平躺于手术床上,固定好头位,再次滴入表麻眼液,嘱患者张口呼吸,眼睛看正上方中央的指示灯,放松勿转动眼球,手术医生扫描一次性密码条后,检查压平锥有无裂痕、灰尘等,连接吸引环,,进入制瓣激光程序,激光时间6秒。此过程中,需随时注意有无负压松脱,提前告知患者看不到上方注视灯时,勿转动眼球,直到制瓣结束。

3.3 准分子激光术中的护理 制瓣结束后,手术医生按下HOME键,患者无需换床,手术床可自动移至鹰式准分子激光机。手术医生用虹膜恢复器掀开角膜瓣,嘱患者正视正上方绿色指示灯,术中根据患者的注视情况给予提示,讲解激光治疗是会有小爆破声响并伴有焦糊味,嘱患者不要紧张[7]。用BSS溶液冲洗角膜基质层表面碎屑、角膜上皮复位器复位是嘱患者不要转动眼球,以防眼球上转造成角膜瓣复位困难和瓣下冲洗不干净[8]。

4 术后护理与宣教

4.1 术毕,给患者点泰利必妥和典必殊各一滴,裂隙灯下检查角膜瓣有无移位、皱褶,层间有无异物残留,并戴上透明眼罩。

4.2 嘱患者当天回去清淡饮食,禁止洗头洗澡,术后4-6小时,患者眼部会有眼部刺激症状,如:流泪、畏光、异物感等,属于正常现象。

4.3 定期复查,对于不能如期来院的患者,应告知其可在当地醫院复查,定期监测眼压。

4.4 视力恢复早期尽量少看书报、电脑电视,不熬夜。教会患者术后如何做好眼部卫生,一个月内不参加剧烈运动和游泳,术后平时注意保护眼睛,严防受伤。

4.5 个别患者术后出现结膜下出血,回到家闭眼做湿热敷, 2-4周可自然吸收。眼部刺痛一般持续3-4小时,必要时可遵嘱口服镇痛药,若48小时疼痛剧烈,要警惕角膜切口感染的发生[9]。

5讨论

屈光手术是在一个基本正常的眼球上进行,手术的成功除了需要医生精湛的技术之外,患者的配合及护理的有效性在治疗过程中所具有的重要价值也是不容忽视的[10]。护士应具备熟练的护理操作、丰富的手术配合经验及很强的责任心,对于接受治疗的患者的社会和心理因素应有足够的重视,针对不同的患者做好健康宣教,实施不同的有效的心理护理,稳定患者的情绪,配合手术顺利完成,达到良好的术前预期效果。

参考文献

[1] 赵向阳,伊琼,李卫平,等.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治疗近视的临床观察.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4,22( 6) :461-462.

[2] 齐桂荣,方莉娜,唐喆,等.飞秒激光制版LASIK手术的手术配合及护理体会[J].当代护士,2007,10:57-58

[3] 陈家祺,王铮,扬斌,等.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近视[J].中华眼科杂志,1998,(2):141

[4] 刘风玲.区域市场营销观在视光门诊管理的应用.医学文选,2006,25: 501-502.

[5] 刘志虹,万明玉,李莉燕. 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前健康指导与心理护理[J].医学信息(中旬刊),2009,22(11):1070-1071

[6] 葛建杰,田霞,王春兰. LASIK 手术临床应用及治疗效果[J]. 局解手术学杂志,2006,15( 5) : 316.

[7] 胡勇花,蔡培芬,周宏健,等. 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削术治疗超高度近视的护理[J] . 解放军护杂志,2009 ,26(6A) :50251.

[8] 吕秋荣,林意玲,江海鹰.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屈光不正患者的护理[J] . 护理学杂志,2006 ,21 (2) :38239.

[9] 吴素虹. 临床眼科护理学[M] .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145.

鼻内镜手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共120例。男85例.女35例。平均年龄40岁, 病史1~15年, 其中50%接受过药物治疗。120例患者中合并鼻中隔偏曲40例, 合并鼻息肉样变55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鼻塞、流脓涕、头痛及嗅觉减退等症状, 手术前行鼻腔检查、咽部检查、鼻窦内镜检查, 及鼻窦CT扫描及X线平或断层片, 以确诊。

1.2 手术方法

根据患者耐受程度、手术部位.采用全麻或局麻, 手术时患者在鼻内镜下开放上颌窦口、筛窦及蝶窦口。清除鼻腔、鼻窦不可逆病变, 改善鼻腔通气和引流, 术中用肾上腺素盐水棉片止血, 术毕使用医用止血海绵填塞鼻腔止血。

2 结果

术后随访1个月至半年, 90例患者痊愈, 30例患者症状明显好转, 患者均未发生严重手术并发症。

3 护理及体会

3.1 术前护理

3.1.1 术前检查

术前协助患者行CT检查, 鼻窦CT检查是诊断鼻窦炎、鼻息肉最重要的环节及手段, 以明确病变范围及程度是实施手术方案的重要依据。协助患者完善各项检查, 了解患者的心肺功能、凝血功能, 避免手术发生意外。

3.1.2 术前心理护理

主动向患者介绍手术的方式、配合的方法、术中鼻腔填塞的重要性和暂时性及术后可能出现的不适及应对方法。密切观察患者的言行, 通过交谈, 消除其紧张情绪, 耐心解释手术的过程, 向患者说明该手术与传统手术的不同, 手术创作小, 面部不留疤痕, 并向患者介绍同病种患者的手术成功病例, 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 保持稳定健康的心态[2]。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主, 忌食辛辣燥热的食物, 戒烟酒。

3.1.3 鼻腔准备

术前1d做好个人卫生准备, 剪双侧鼻毛, 沐浴, 剪短指 (趾) 甲, 男患者需剃胡须, 避免剪伤鼻黏膜, 增加感染机会。

3.1.4 术前指导

教会患者用口呼吸, 嘱患者排空大小便, 全麻者嘱术前6h禁食禁水。指导患者掌握控制咳嗽、打喷嚏的方法:指压人中, 舌尖抵住上腭, 深呼吸。掌握正确的擤鼻方法:压一侧鼻翼擤出或吸至咽部吐出。

3.1.5 示范教育

指导患者滴鼻药及鼻腔冲洗的方法, 避免打喷嚏的减压措施, 术前使用1%呋麻滴鼻液滴鼻每日3次, 以收缩肿胀的黏膜, 抗炎、消肿、利于鼻腔通气和引流。

3.1.6

术前使用抗生素3d, 以减轻炎症, 减少术中、术后出血。

3.2 术后护理

3.2.1 术后局麻患者取半卧位, 全麻患者平卧6h后改半卧位, 以减轻局部出血, 有利于分泌物吐出, 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 禁食硬食及过度咀嚼。观察有无活动性出血, 嘱患者及时吐出口内分泌物, 避免咽下引起恶心、呕吐。手术后鼻腔填塞, 患者经口呼吸, 易致口咽干燥、口唇干裂, 可用湿纱布盖于口唇或涂润滑油, 多次少量饮水, 饭后漱口。

3.2.2 出血的护理与观察

因鼻腔血管丰富, 24h之内鼻腔会有少量渗血渗液, 可用冰袋或冷毛巾进行鼻部冷敷, 如有少量血液渗出, 及时擦干。如患者欲咳嗽或打喷嚏, 应使用术前指导所教的正确方法, 防止鼻腔填塞被强烈的气流冲出而引起出血。如鼻前部持续出血, 流入口中, 要嘱其吐出不要咽下, 以免引起胃部不适。密切观察出血量, 必要时报告并协助医师重新进行鼻腔填塞, 做好应急处理。

3.2.3 术后因鼻腔填塞纱条可致鼻背部、眼眶、前额部肿胀, 48h内可以用冰袋冷敷, 可以减轻疼痛和肿胀, 观察患者视力及眼球运动等情况, 发现异常及时与医师联系。

3.2.4 保持鼻腔填塞物固定在位, 切勿自行拽出。术后不可用力擦鼻涕或打喷嚏, 以免使鼻腔内纱条松动或脱出而引起出血。保持大便通畅, 防止便秘, 避免过度用力, 以防鼻腔填充物脱出, 以防诱发或加重出血。术后纱条抽除后, 即行鼻腔冲洗, 以清除结痂, 防止术腔粘连。冲洗时使用鼻腔冲洗球及生理盐水, 指导患者鼻腔先滴1%呋麻滴鼻液, 冲洗时压力不宜过大, 防止液体冲入咽鼓囊, 导致中耳炎, 冲洗时嘱咐患者不宜做吞咽动作[3], 冲洗后每日1次予盐酸氮卓斯汀鼻气雾剂往鼻腔深部喷鼻。术后7~10d嘱患者勿用力擤鼻、后吸鼻涕, 以防出血。为防止鼻腔干燥, 可用薄荷涂剂每日涂3次涂鼻腔。

3.2.5 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并发症种类有脑脊液鼻漏、眼眶皮下气肿、眼周淤血、泪溢等。因此, 术后要密切察有无并发症的发生。如发现患者鼻内流出清亮液体, 低头时加重, 应警惕是否有脑脊液鼻漏的可能, 及时报告医师并将分泌物送检, 同时协助患者卧床休息, 抬高床头。并密切观察眼睑有无充血或水肿、眼球有无固定或外突, 常为全筛窦切除后的反应, 抽出鼻腔填塞物数日内便会消退。

4 出院指导

嘱患者3个月内勿用力擤鼻, 戒烟酒, 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加强锻炼, 增强体质, 预防感冒。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多饮水, 干燥季节, 注意居室湿度。嘱患者出院后正确使用滴鼻剂, 防止鼻腔粘连。根据医嘱继续应用类固醇激素和稀释鼻腔分泌物的药物, 以减轻术腔水肿, 促进分泌排出。术后随访和换药是预防此并发症的重要措施。鼻腔仍需多次冲洗和定期换药。1个月内每周来院行鼻内镜鼻腔检查清理1次, 1个月后2~3周复查一次至痊愈。因术后窦腔黏膜上皮化需要3~6个月时间, 在此期间, 炎症反应水肿、囊泡形成、小息肉再生可能发生, 通过鼻内镜随访, 可以及时处理以上情况, 预防术腔粘连。

5 总结

鼻内镜下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优点:治疗彻底, 创伤小, 是一种很好的治疗方法。临床发现在术后的早期, 患者的症状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 治疗效果呈下降趋势。这说明患者对其了解不够, 所以围术期的护理干预显得尤为重要, 可以有效提高手术治愈率, 减少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因此, 护士要熟练掌握护理操作流程, 及时发现病情变化采取相应措施, 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和息肉再生, 以保证手术效果, 提高治愈率[4]。

摘要:目的 介绍鼻内镜下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方法 对鼻内镜手术治疗1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与结论 鼻内镜下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效果明显。围术期的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手术治愈率, 减少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鼻内镜下手术,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围手术期,护理

参考文献

[1]韩德民.鼻内镜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189-208.

[2]裴红英, 周静.鼻内窥镜下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围术期护理[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6, 12 (6) :166.

[3]徐开萍.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手术围手术期护理[J].中外医疗, 2009, 28 (29) :139.

手术室围术期护理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3年1月—6月, 外科行手术患者50例为对照组;2013年7月—12月期间, 外科行手术患者50例为干预组。对照组中男30例, 女20例, 平均年龄 (38.7±1.3) 岁;干预组中男33例, 女17例, 平均年龄为 (36.7±1.9) 岁。2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采取围术期常规服务质量管理。

1.2.2 干预组

围术期内接受综合服务管理, 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在患者接受手术前一天下午, 由巡回护士进入病区对准备手术的患者进行术前访视, 术前访视的时间视患者的实际情况, 以10 min~15 min作为控制标准。访视期间, 手术室护士通过文字讲解、图片以及与视频资料相互配合的方式, 使患者能够对手术室的整体环境、手术的基本流程、手术前麻醉的方法与方式有一定的了解;通过与患者亲切交谈, 了解其心理状态, 进行心理疏导, 消除紧张、恐惧等不良情绪。 (2) 患者进入手术室前, 由护理人员负责对手术室的基本环境进行严格、全面的检查, 以达到开展外科手术所需无菌要求。手术室内需要保持各个单元环境 (包括洁净手术间、洁净辅助用房与非洁净辅助用房) 洁净无尘, 温、湿度适宜。手术室的所有物品至少应当按照1次/d的频率进行清理, 每个月定期对手术室内的空气质量进行监测与控制。针对监测数据, 对手术室内的环境条件进行分析, 从而指导对手术室内卫生环境的管理工作。同时, 对手术室内所有仪器设备 (包括手术床、无影灯、高频电刀以及其他专科设备) 进行检查, 使其处于备用状态。对于手术室内部精密度要求较高或较为专业的手术机械用具以及仪器设备, 平常需要安排专人进行管理, 根据其使用情况定期进行检修维护, 以确保其性能的稳定与可靠。 (3) 在手术开展期间, 做好手术配合的操作管理工作。在手术治疗开展过程当中, 护理人员的配合度将直接对手术效果产生影响, 通过手术室内洗手护士以及巡回护士的密切配合, 能够及时把握患者在整个手术期间的生命体征变化情况, 仔细核对手术各环节工作中的质量标准, 以确保手术能够安全平稳地进行。手术完成以后, 协助手术医师覆盖伤口敷料, 做好醒目的引流管标识。 (4) 在手术完成患者离开手术室后, 需要做好手术室环境的清洁质量管理工作。此项工作主要是指:在手术完成后, 护理人员需要指导物业工人对手术室内地面残留的污渍或者是血迹进行彻底清洁, 对已经使用过的床单被褥进行更换。特别是针对传染性手术患者, 在手术结束后还需要对手术期间使用的所有物品进行全面杀菌消毒处理。直接接触患者的手术器具需要先经过消毒液浸泡预处理后才能够与其他器械一同进入消毒供应中心进行清洗与消毒, 直接接触患者的所有一次性物品均需放入黄色感染性废物收集袋中封口送焚烧, 物品和仪器表面均采用消毒液擦拭, 地面采用消毒液湿式清扫, 延长净化空调2 h后再关闭。

1.3 观察指标

观察2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并对投诉事件发生率进行统计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干预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投诉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 。见表1。

3 讨论

医院手术室在整个医疗体系中处于比较关键的地位[1]。对于医院手术室内护理人员而言, 需要具备熟练的操作技巧以及灵活的应变能力, 各个科室管理人员可以结合实际情况, 制定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2,3]。在护理工作开展的过程当中, 重视对围术期患者的护理质量管理, 并根据实际情况持续进行管理优化工作。

本文结果显示, 综合性的服务质量管理对于做好围术期患者的护理工作而言意义重大:第一, 手术室护理工作者有义务对需要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术前访视。根据国际手术护士协会 (ANRN) 的相关规定, 可以在患者接受手术前24 h内 (尽量选择下午访视比较合适, 不建议晚上进行访视, 因可能影响患者休息) 由巡回护士进入病区对准备手术的患者进行术前访视。术前访视的主要目的是对患者的基本资料进行了解, 同时分析患者的病情状况, 从专业性角度给出患者在接受手术期间可能出现的危险点。除此以外, 在术前访视中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 帮助患者了解与手术相关的基础知识, 能够缓解患者家属的焦虑和担忧。第二, 在手术室的日常管理工作中, 可以通过相关监测技术与手段获取环境条件的具体信息, 从而针对性地进行环境控制;可以通过定期维修管理与养护的方式, 使仪器的正常使用得到保障, 这对于围术期患者服务质量管理水平的提升也有重要价值。

综上所述, 手术室加强围术期患者服务质量管理工作, 能够使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得到有效提升, 降低投诉率, 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倪丽虹.人性化护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1, 27 (24) :24-25.

[2]钟传弟, 罗玉华, 钟桂枝, 等.整体护理和循证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3, 32 (5) :1007-1008.

上一篇:标语劳技课下一篇:猴年元旦春节对联